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贸易竞争力范文

贸易竞争力全文(5篇)

贸易竞争力

第1篇:贸易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港口物流;竞争力

1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1.1港口物流是实现对外贸易的根本保障

在对外贸易中,国与国之间的货物往来是通过转移商品的所有权来实现,进口方获得大量的商品和资源,出口方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整个交易在各取所需的前提下,贸易双方实现利益共赢。由于对外贸易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对外贸易要想实现快速的发展就必须依赖于完善和健全的物流体系,作为承载对外贸易的核心运输手段,海运在整个对外贸易的运输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只有实现我国国际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才能够保障我国对外贸易货物的有效运输,因此港口物流是实现对外贸易的根本保障。

1.2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对外贸易成本

成本是进行任何贸易活动所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出口方若能实现出口成本的有效降低则会大大增加本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而与进口方的角度来看,较低的成本控制更能够帮助进口方在贸易活动过程中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同。港口物流通过技术的管理和革新能够有效降低贸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和运输效率,对降低整体贸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1.3对外贸易外展推动港口物流技术进步

经年累月的贸易运输会给港口物流提供更高的发展契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港口物流无论在运输工艺上还是设备更新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个港口物流在管理和技术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技术发展的支撑下,港口物流的运输枢纽作用被充分的激发出来。

2基于对外贸易下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1腹地区域经济

腹地区域经济与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具有同步的相互关系,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本体经济的发展受到巨大的影响。作为为港口提供后方供给的主体,腹地区域是否拥有开放程度的运营模式,是否具备完善的产业结构,是否能够实现集疏运一体化的调动程度,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2.2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在港口物流的基础建设中,仓库、闸口、码头、航道、运输设备、装卸器械以及泊位等都是影响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港口物流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建设,将港口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集结是提升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2.3集疏运能力

集疏运能力主要通过物流调配节点上的运输效率进行体现。对外贸易下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核心参考因素即为物流环节,物流环节的集疏运能力直接反映了一个港口物流的根本能力,也关系到整个港口的生产效益。因此,一个港口物流的集疏运能力直接影射出了其市场竞争力。

3在对外贸易视角下,提升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3.1优化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加强港口码头的基础建设。应对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从泊位等级入手,强化港口物流的20万吨级以上泊位建设,并加强生产用泊位以及港口码头岸线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建设带动港口对外贸易能力的提升;其次,加强港口物流的设备改造和执行程序的更新。各个执行有效环节的更新能够帮助港口物流实现工作质量的完善,进而实现现有资源收益的边际效益最大化,而设备的优化能够帮助港口物流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是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大幅提升。

3.2提升港口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商品贸易竞争不仅仅局限在产品的质量,当科技水平发展到相当程度时,服务水平才是企业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我国的港口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较之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实现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就必须要加强运输、仓储、加工等服务过程,对港口物流的整体服务体系进行改进和创新,进而展现我国港口物流独特的服务属性,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3.3加快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的港口物流建设要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帮助港口物流最大限度的提升外部管理能力和内部组织水平。首先,要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参照当前我国港口物流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海关信息、企业物流信息的综合性现代化信息平台,保障港口信息资源畅通,提升运转效率;其次,实现公共资源平台与企业信息平台的共融。公共资源的大范围整合是实现港口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关键,港口物流所需的各项业务手续与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实时的申请、检验和操作,使得港口物流企业与各方贸易货物能够无缝对接,真正的实现运输管理手续的速率提升。综上所述:作为对外贸易的核心部分,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对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对港口物流的技术革新起到促进的作用。影响我国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而当前我国的港口物流企业发展还相对落后,只有优化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快我国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港口物流的竞争力,真正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全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东.基于国际贸易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以南通港为例[J].物流技术,2012(21):121-123.

第2篇:贸易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

从根本上来看,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我国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优势,成为了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但是离贸易强国还有较大的距离,具体来看,首先,我国相对于其他贸易强国,在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创新能力以及产品技术含量方面,差异还比较明显,其次,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我国还存在没有决定商品价格的权利、没有制订贸易规则的权利、没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足够具备影响力的品牌等问题[1]。所以,中国要想转变为贸易强国,必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具备新型竞争力。本文具体从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实现途径以及制度安排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应用。

1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1促进各要素质量的提升

(1)提升资本利用质量。在所有生产要素中,资本都占据主导地位,除了能够加快经济增长,还能够联系其他生产要素实现作用的发挥。所以要想提升全要素质量,必须做好提升资本利用质量这一基础工作。而要做好这一工作,保障路径是实现投融资体制的构建以及完善,基础路径是加快发展与完善资本市场,根据路径是促进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逐步提高。(2)提高能源利用质量。能源供应质量影响者经济运转的程度以及规模,我国正因为投入了大量的能源,才加快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扩宽了对外贸易的规模。但是迅速上升的能源利用量使得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建立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必须实现能源利用质量的提升。

1.2加快产品创新步伐

(1)创新产品品牌。一个产品品牌力量的大小是一个企业力量大小的直接体现,产品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财产,也是在国际市场中展现竞争力的有力体现。具体来说,产品品牌创新微观发展可以使创新后的品牌维护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加强品牌创新的战略制定;宏观发展可以实现国家竞争政策体系创新品牌战略的构建、重视促进品牌成长的市场环境创建、促进品牌保护的法制环境更加完善。(2)创新产品技术。我国企业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注重走引进和创新为主的技术发展路径,不过技术层次仍处于一般水平,我国为了实现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构建,必须不断提高技术质量以及水平,注重对外贸易核心技术的培育以及发展[2]。其保障路径为使知识产权保护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路径为加强国家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显示路径是保证在技术创新中企业作用的充分发挥。

1.3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加快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发展。生产性服务原本是制造业的内部活动,但是就我国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制造业的发展目标为小而全、大而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实力从总体上看较弱,主要是由于产业化发展的缓慢以及生产性服务的剥离。(2)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并且这种互动关系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增强。生产性服务是软性生产资料的一种,造就了产品差异和增值,我国要想建立新型竞争力,必须实现两者互动发展,其保障路径为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基础路径为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互动机制的完善,推进路径是促进互动模式的完善,深化两者之间的互动。

1.4对对外贸易政策进行调整

(1)对国内区域产业政策进行协同调整。中国制造业以往拥有的低成本优势当前已经不再是主要优势,在新的挑战下,必须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布局,使国家制造业的实力得到保留和延续,同时加快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出路的构建。不同地区产业布局要想实现协调发展,必须使区域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要想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政策调整,必须增加政策方面的投入和扶持。(2)加强全球区域贸易合作的全面推进。从我国十八大报告的相关内容可以得知,区域贸易的广泛合作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要想构建新型竞争力,必须将落脚点放在全球范围内的区域贸易合作。具体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实现两岸四地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第二,实现与周边国家的区域贸易合作的建立,第三,加强中国作为主导的亚太地区区域经贸合作,第四,加强中国与全球贸易集团的贸易合作新机制的构建。

2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制度安排

2.1从产品视角出发的制度安排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只有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产品新型竞争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这就必须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应该具备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监督以及产品质量检验,另外还有原材料质量监管等多项制度,外贸产品品牌管理制度具体应该有产品品牌培育、延伸以及维护等多项制度。对于产品创新管理制度,为了实现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贸易产品结构升级、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就必须足够重视产品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基础。

2.2基于企业视角的制度安排

中国实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必须将企业放在主体地位,企业是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实施中的最小组成部分,为了实现企业发展创新,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必须加强企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从企业这个视角出发,中国应该从企业低碳环保、现代管理以及自主创新制度几方面完成制度安排。中国企业要想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体从企业产权、管理以及组织制度几方面入手;中国要想提升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必须重视外贸企业自主创新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具体从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激励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几个制度的制订入手;中国还必须着重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

2.3基于国家视角的制度安排

国内区域合作制度。当前国内区域合作的特点主要包括作用更突出、形式更多样、领域更广泛,不过还是有诸多问题,所以,有必要促进区域合作更加深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使我国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能够实现稳步发展,促进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双边贸易合作制度。中国应该对自身优势最大程度利用,实现双边贸易合作,结合中国市场以及国外先进技术,两者在贸易扩大以及合作投资期间使各自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这也将成为我国往后主要对外贸易区域合作的一个方向。双边贸易合作制度应该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制度入手。

3结束语

中国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也是加快国际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有效手段。我国当前一直努力向贸易强国转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真正的贸易强国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之后的发展中,我国必须注重发展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从各个方面提升竞争力,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威兵,席晨.中国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发展战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47):9.

第3篇:贸易竞争力范文

从产品内容上看,可以把国际贸易分成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国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国际贸易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另外一种被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也就是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way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trade),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参加贸易。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内容

传统贸易理论都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或技术、生产率优势,或假定生产率相同前提下的自然禀赋优势)是构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原则分工,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则双方的福利都将上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不同国家间的国际贸易中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假设前提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以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过去的贸易理论的前提大多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即消费者需求。

二、电影产业国际贸易特点

(一)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异化可以缓和价格竞争,电影作为信息产品,同样具备信息产业的特点:消费信息产品就是在消费信息本身。信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源于价格差异带来的竞争优势,而是信息产品自身的新创意。

1.电影是核心创意产业。制作环节的创意开发是电影产业价值创造的驱动者,作为信息产品,电影产品的差别性源于电影内容的原始创意基因,创意的差异性为创意多重开发奠定基础,为电影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提供可能。创意产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并不是制作成本的高低,而是创意是否具备市场。

2.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每部电影都是手工制作的信息产品,它的生命周期非常短,一部电影的观影过程就是该电影的生命周期,电影产业也很少有机会依靠在制作环节重复使用已有的创意并取得理想收益,信息产品的规模经济效应蕴含在该产品的消费过程中,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好莱坞大片选择全球同步上映的原因。

(二)明显规模经济效应

对于R&D费用等成本支出较大的产业来说,规模经济更显得重要。国际贸易可以获得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R&D费用是一种固定的成本费用,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如果这种产品仅局限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则由于产量有限,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较高,因而平均成本较高,厂商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甚至无法收回投入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如果允许国际贸易,使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产量就会增加,厂商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下的生产。电影产业具备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

1.从制作成本来看:与庞大的母版制作费用(信息产品的R&D费用)相比,电影拷贝的复制成本极低。单个拷贝分摊的制作成本与拷贝的投放量成反比,电影产业的规模经济可以取得成本优势,美国六大公司共同构建了一个个遍布全世界的发行网络,其他国家没有这样强大的世界性发行系统。

2.从国内市场规模来看:国内观影市场的规模是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依靠国内市场回收电影制作成本,降低投资风险,以较低价格向国际电影市场出售版权从而以明显价格优势占据国际市场。美国的本土市场电影消费成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为电影产品的国际贸易提供了回收成本的竞争优势。巨大的本土市场成为美国电影横扫世界市场的坚实基础,美国电影企业敢于投入较高资金制作高成本大片,以低价向国际电影市场倾销。

(三)消费者偏好相似(或重叠)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认为需求偏好相似导致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才能够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国的产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电影国际贸易本身具有文化折扣、文化贴现等特殊性。电影贸易中的文化折扣反映了文化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在消费需求上有很大差异性,好莱坞电影占据加拿大90%的电影市场份额与美国和加拿大对彼此有着极高的文化认同密切相关。美国的多元移民文化(包括文化的载体之一英语)在世界文化中的强势地位使得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上遭遇更少的文化折扣。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在兼顾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经济回报时所面临的电影跨界接受度的考量。

1.在题材方面。美国是移民国家,其3亿人口中的1/3为少数族裔人口,观众的多民族移民构成为美国电影锻造了适合跨文化观众口味的,能够满足观众市场价值观念要求的电影文化内涵。在美国自由的文化观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美国电影以娱乐产业定位,形成了具有很强观众俘获力的娱乐传统。

2.英语是世界性语言。许多曾经是英语国家殖民地的国家,其观众的英语程度普遍比较高,而且,英语文化是强势文化,所以美国电影在非英语国家的传播所遇到的障碍比其他语种的电影要小,这都为美国电影的世界传播减少了很多障碍。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一个持续多年的格局是美国市场一家独大,称霸全球。在北美电影市场,从市场份额来看,2009年美国电影占据了91.8%的份额,加拿大占据了0.8%,其他电影则为7.4%;北美票房收入中,六大公司的票房收入占到北美市场80.5%的份额,六大公司以外的独立电影公司中,排名前六名的公司要占据15.7%的市场份额,这12家公司之外的众多更小的公司只能去争夺剩下的3.8%的份额。从表1的数据整体来看,美国电影产业处于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的状态,好莱坞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六大公司,他们都是实行了制片、发行和放映垂直整合的垄断企业,其突出竞争优势是具有强大的发行能力,所以被称为六大发行商。在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上,国家之间即使不存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差异或者差异很小,也完全可以因为需求偏好、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化而从事产业内贸易。这也为国家进行贸易干预提供了理由,在不完全市场上,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从而使本国的垄断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垄断利润。美国政府会动用包括贸易政策在内的多种政治经济手段不遗余力地支持其电影的世界性传播。

第4篇:贸易竞争力范文

(一)中印两国人口和经济状况比较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人口和经济大国。2010年,两国人口分别以13.7亿、11.7亿而名列世界第1和第2位。两国也都是高人口密度的国家,尤其是印度,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达3562.01,是中国的24.9倍;中国人口增长率为0.57‰,而印度人口增长率为1.3‰;中国GDP总量是印度的6.2倍,人均GDP是印度的5.17倍(见表1)。庞大的人口基数、不同的人力资本结构和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使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不同特点。

(二)中印服务贸易发展规模的比较

近年来,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都保持着稳定上升的趋势。2000年,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为301.46亿美元、162.68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的1.85倍,中印两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分别为358.58亿美元、145.76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的2.46倍;2010年,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为1703亿美元、1243.09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的1.37倍,中印两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分别为1922亿美元、826.94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的2.32倍。2000年两国服务贸易总额都在世界前十名之外,2010年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出口分别上升至世界第4和第7位,进口上升至世界第3和第10位(见表2)。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情况可以看出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符合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的总体发展趋势。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占有优势,但与印度的差距在缩小。而且,与中国贸易逆差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不同,2000年以来印度服务贸易持续顺差,①2010年顺差高达416.15亿美元。从服务贸易出口额占GDP的比重看,两国的比重都在提高,但印度的增加更快。2000年,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52%、3.54%,2010年,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占GDP的比重分别上升为5.24%、12.90%,显然印度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三)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我们利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

1.中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比较。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即TC指数,也称为贸易专业化系数、比较优势指数或净出口比率,是指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可对一国的服务贸易总体及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TC取值范围在(-1,1),当其取值接近0时,说明竞争力接均水平,当TC取值小于0时说明竞争力弱,越接近-1,服务贸易的(总体或行业)竞争力越弱。当TC取值大于0时,说明竞争力强,越接近1,该国服务贸易(总体或行业)的竞争力越强。从表3的TC总体指数可以看出,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差距较大。2000年以来,中国TC指数均为负数,显示一直为服务贸易的逆差国,处于竞争劣势,但TC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劣势逐年改善,贸易逆差也呈逐年缩小的趋势。印度TC指数均为正数且增长速度非常快,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从服务贸易行业的TC指数看,两国差距也较大。从运输行业看,两国的TC指数均为负值,说明两国在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处于劣势,中国货物贸易发达,运输是中国服务贸易第二大行业,运输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却弱于印度;从旅游行业看,2007年以前,中国的TC指数高于印度,竞争力超过印度,2007年以后出现负数,竞争力下降,印度超过了中国;从通讯行业看,中国的TC指数波动较大,2001、2004、2005、2006四年出现负数,印度除了2002年以外均为正数,2010年的TC指数是中国的两倍,表现出远高于中国的竞争力;从建筑服务行业看,中国的TC指数高于印度,并呈现增长趋势,比印度具有更高的竞争力;从保险行业看,中国的TC指数一直为负数,印度该指数值虽小,但均为正值,中国的竞争力弱于印度;两国在金融服务行业的TC指数都是负数,但是印度的国际竞争力明显高于中国;计算机服务行业更凸显出印度在计算机软件业发展上取得的突出成就,TC指数大大高于中国。据世界银行调查,印度计算机软件出口的综合指数位居世界第一,占有世界软件开发市场份额的20%,是世界5大软件供应国之一,并且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印度软件已出口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仅次于美国。①中国的计算机服务业发展也较快,TC指数增加显著,2010年是2000年的3.4倍,但与印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中印两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匈牙利经济学家BelaBalassa于1965年提出的测算部分国家贸易比较优势的一个指标,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若RCA小于0.8,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弱;若RCA介于0.8和1.25之间,则认为该国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若RCA介于1.25和2.5之间,说明该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大于2.5,说明该国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从RCA总体指数可以看出,从2000年至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RCA值一直低于0.8,而印度的RCA指数则逐年上升。2000年,印度的RCA指数是中国的2.56倍;2010年,印度的RCA指数上升到中国的3.98倍。显然,与印度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印度则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见表4)。从服务贸易行业RCA指数可见,印度服务贸易的结构更优化,其服务业中竞争力强的行业可以带动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印度的运输、通讯、金融及其他商业服务具有中度以上的竞争力,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只有运输、保险行业具有中度以上的竞争力,其他行业的竞争力都较弱。显然,印度的服务贸易结构已转向附加值更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内部结构还有待优化。

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一)两国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有利条件

1.迅速发展的双边贸易为两国的服务贸易合作奠定了基础。与中印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态势相对应,两国双边贸易近年来发展迅速。2000年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额仅为29亿美元,2005年印度已经成为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时,印度也成为我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2006年中国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国。2007年,中印双边贸易额突破386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印度则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2008-2011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分别为517.8亿美元、500亿美元、600亿美元、739亿美元。①2010年双方确立了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因此而推论:“按照这样的速度,相信在未来五年,印度将会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①

2.渐趋密切的政治联系促进了两国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进程。中印两国的经贸往来深受双方政治联系的影响。随着两国领导人之间不断做出更多政治承诺,双边经济合作框架(包括联合经济体、联合研究小组等)逐步建立,经贸关系发展中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多。自1984年8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贸易协议》签订以来,两国已签订多个双边协议,推进了两国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2010年12月总理访印,双方决定建立的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除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还没有与其他国家建立起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中印开启战略经济对话,将使得发展中国家更好地进行平等对话,加强双边合作。”②

3.产业结构差异和优势互补构成两国服务贸易合作的内在动因。从前面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要素禀赋优势的部门,如旅游、运输、建筑及其他商业服务中的咨询等传统服务贸易行业,近年来计算机硬件和信息行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印度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竞争力较强,与贸易相关的服务、通讯服务、商业管理咨询及公共关系、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也具有相当的优势,制造业相对较弱。“中国制造”、“印度服务”的特点体现了中印在经济结构上的差异,优势可以互补。正因如此,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以及因特网技术的发展,被一些印度人认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不是潜在的对手。

4.经济格局调整与目标市场的重新定位成为两国服务贸易合作的契机。印度服务业出口中竞争力最强的软件服务外包业务,主要面向欧美市场。由于文化、传统、地缘及语言等关系,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则一直是中国软件外包服务的主要发包市场,两国面对的发包市场重合度并不大。①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调整,欧美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贸易受到很大限制。与此同时,中国软件外包业由于邻近日韩市场,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发展的比较优势明显。中国已是印度服务业最重要的目标市场之一,扩大对中国服务贸易的规模,已成为印度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方向。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因提高了对印度投资机遇的认识,而从“向西看”转为“向南看”。

5.应对国际竞争实现双赢形成两国服务贸易合作的理性选择。由于中印经济发展总量的内在驱动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两国服务贸易都主要以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提高其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分额,这难免不引起发达国家的警惕。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如果不进行共同规划和合作,就难以避免为了争夺市场而出现恶性竞争,从而导致两国在国际市场上出现零和博弈,甚至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在国际上形成互相制衡的局面,阻碍两国服务贸易的有序发展。因此,为了保证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两国具有在战略层面上进行合作和规划,积极引导服务贸易发展方向的内在激励。

(二)两国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1.资源禀赋相似的国情使得两国服务业发展战略竞争意识强烈。中印同为人口大国,两国人口合计占到全世界的40%。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是两国政府的首选,这不仅能充分利用本国低廉的劳动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而且能极大地解决国内的就业问题。作为亚洲地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两国体现服务业竞争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相似,竞争意识强烈。

2.印度对中国开拓印度市场采取了诸多歧视性限制措施。中国早已加入WTO,但印度至今不给予其市场经济地位,反而在很多方面对两国的贸易往来设置制度性障碍。中国是印度最大的反倾销对象国,自1992年印度反倾销和联合税收总局开始运作以来,共发起272个反倾销调查,其中向中国发起了149个,占印度反倾销案件总数的近55%。②印度对中国的投资、外汇管理、自然人流动等均采取了歧视性的限制措施,中国企业投资印度受到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严格管制,面临严重的外汇风险,劳务输出被设置了很多不公正的阻碍措施等。这些歧视性限制政策,不但有违WTO平等、开放的原则,使中国企业遭受了很大损失,更直接影响了两国的投资和贸易。③

3.两国服务行业和管理体制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竞争力依然较低。同为服务贸易承包市场上的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在低成本、低价格方面,而在产品品质和产品技术标准,以及服务业总体竞争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两国服务企业不仅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流失、技术和管理落后等问题,而且不乏服务产业组织效率低下、决策机制落后、机构运行效率低、投资体制不健全等弊端,这使得两国服务贸易合作存在许多困难。

4.两国文化、贸易体系、经济体制的差异,延滞了双方的合作进程。两国文化、贸易体系、经济体制的差异使双方在合作与合作的执行中存在许多问题。目前中印两国的交流并不充分,特别是“面对面的、不借助第三方媒介的直接交流”。“由于缺乏直接交流,中印两国长期以来其实都在通过西方的视角观察对方。误会、曲解、偏见随处可见。”由于语言的障碍,限制了信息传递的渠道,中国人主要从西方著作来看印度,树立印度人形象;印度人对中国同样如此。印地语和汉语之间的翻译,是通过“印地语-英语-汉语”的间接路径,以英语为媒介完成。“辗转翻译中,许多有效的信息丢失了,误解甚至曲解慢慢就产生了。”④

5.地缘政治和领土之争阻碍了双方经济的进一步合作。西方范式下的“文明冲突论”对中印两国一直存在消极影响。独立以来的新印度和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一直缺乏双方互认的话语体系。西方范式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理论深深地影响着中印学者。印度传统的“强大的邻国是最大威胁”理论,视“中国的崛起将可能带来中国的霸权”为必然。中国的“远交近攻”战略,虽强调重视睦邻友好关系,其与“地缘”理论还是异曲同工。两国在边境领土、南海方面存在的争议问题也成为中印贸易合作的最大障碍。

结论与建议

“中印崛起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①“世界正在入迷而敬畏地关注中国和印度的崛起。然而,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两国之间加强经济联系的意义可能更为深远。”②尽管中印服务贸易存在竞争,但两国服务贸易存在共同发展的潜力与优势,为双方实现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一)加强两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联合对话

由于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弱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设置的各种壁垒面前都处于被动地位。囿于技术和规模的制约,两国国内市场不能贸然开放。但两国均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战略,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必须在多边服务贸易开放框架下寻求维护本国服务贸易利益的最佳路径。因此,中印两国可以联手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增加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话语权,提高与发达国家对话的实力,通过多边机制下的双边磋商与需要获取市场准入,为两国寻求更多的国际市场机遇,争取更多利益。

(二)提高两国服务贸易政策和制度制定方面的合作水平

欧美服务贸易市场的衰退为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印度已将目标市场转向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中国,这些新兴市场同样也是中国的目标市场。两国政府应在一些制度和政策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上有所侧重,如中国的制造业闻名于世,而印度的服务培训、技术教育享有盛名,两国在充分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在中印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双边的合作领域和渠道,探索构建中印FTA机制的可能性,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三)通过人力资本投资领域的合作为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人力资本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本竞争力推动的服务贸易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印度服务贸易行业尤其是IT产业取得的惊人成绩,其教育及教育服务贸易发挥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印度教育失衡的现象也非常严重,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之间的差距较大。③中国教育的发展则相对均衡。两国在人力资本投资领域可以展开合作,互送人才到对方接受培训和教育。还可以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互邀对方的学者、人才前来交流,充分利用中印两国教育资源,相互为对方培养急需人才,并逐步消除自然人流动的制度障碍,为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四)构建中印服务贸易互认机制

由于经济背景、技术能力、技术基础和偏好的不同,中印两国服务贸易标准客观上存在差异。互认(相互承认彼此的认证)是一种消除贸易认证所致技术壁垒的灵活的、有吸引力的做法。WTO/TBT协议第6条对各成员国相互承认合格评定结果予以鼓励,“但是,迄今为止,达成双边或多边互认协议的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而且仅限于合格评定程序”。④中印两国应在相关的服务贸易行业和产品上引进国际标准和技术,建立共同的检验机构和认证制度,共同培训相关人员。通过行业合作,使两国间的优势能够真正做到互补共赢,增强两国在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上的实力。提高两国的技术水平和检验能力,提高两国参与国际互认的程度。

第5篇:贸易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走出去

2000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接近20%的速度增长,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民经济支出产业,并被提到事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文化制造业增加值9166亿元,占42.9%;文化批零业增加值2146亿元,占10.1%;文化服务业增加值10039亿元,占47.0%。按活动性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为12695亿元,占59.5%;“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为8656亿元,占40.5%。在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创造的增加值为3495亿元,占16.4%。

文化产业能够取得如此跨越式的发展,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产业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也对文化产业规划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经济发展新格局,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实现文化产业“走出去”,产业竞争力是最为核心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对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战略构想,提出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现状

在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文化产业“走出去”和文化传播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都意识到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要性。在世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贸易也驶入了发展的快速路,世界文化贸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文化贸易的对象分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两大类,其中以文化产品为主要内容。全球文化货物的贸易额从2002年的4184.93亿美元,发展到2010年的8855.34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7.78%。

(一)文化贸易总体发展现状

我国文化贸易在世界贸易大环境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下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文化贸易总额不断创造新高。从表1中就可以看出,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的资料显示,2002年至2012年间,中国的文化货物贸易出口额从323.23亿美元增长到1400.15亿美元,年均增速14.8%;进口额从26.63亿美元增加到108.73亿美元,年均增长14.0%。

我国的文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出口额的比重较大,文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从2002年的296.6亿美元,扩大到2012年的1190.46亿美元,表现出我国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贸易竞争力。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问题,我国的文化交流过于单向,双向的贸易和文化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随着我国文化贸易的壮大,我国在世界文化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已经从2002年的8.36%提高到2012年的15.69%,显示出在世界文化贸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产品除了货物之外还包括文化服务,虽然货物贸易占绝对地位,但是服务贸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由于性质的不同,货物贸易的对象是工业品,这类商品的特点是可以通过重复的加工生产来实现,对文化创意的依赖程度不高。*孟庆强、温珂、李卓华:《基于钻石模型和因子分析的河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科技通报》2013年第10期。但是文化服务贸易则不同,其价值的创造只依赖较少的制造业或加工业,主要是依托理念创意和技术创新,服务贸易具有低消耗型、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因此,文化服务贸易的规模能够真实反映文化贸易的发达程度,也是文化产业是否先进的体现方式。

2000—2010年这11年间,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在8年的时间里保持逆差,从2000—2005年为贸易逆差,2006至2008年连续三年出现顺差,随后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总额保持着平稳增长,但是出口额的波动性较大,2008年达到4.18亿美元,2009年则大幅下滑到0.97亿美元,2010年有所恢复,但是还不足2005年的水平,这说明文化服务的发展基础还不够稳固。

此外,对比文化货物贸易可以发现,文化服务贸易的比重过低,以2010年为例,文化服务贸易总额为4.93亿美元,仅为文化货物贸易的0.47%。未来文化服务贸易的比重需要进一步提升,形成合理的文化贸易结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企业不断增加文化产品种类,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的需求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准确地验证了这一点。2012年,我国共出版了41.4万种的图书,比2002年的17.1万种增加了24.3万种,年均增速9.3%,有17.2万种图书重版或重印,比2002年的70269种增加了10万多种,年均增速9.4%。2012年,新闻出版全行业收入达到16635.3亿元,同比增长14.2%;国内电影票房达到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我国城市电影票房连续10年的平均速度增长超过30%。动漫产业的产值则从2005年的不足10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60亿元。中国文化产业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文化贸易产品结构

1.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一枝独秀”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产品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品、声像制品、设计品、新型媒介物、表演艺术品、印刷品和视觉设计品等。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一枝独秀”,进口产品结构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设计品是中国最主要的文化出口产品,占比70%以上。而如影视媒介、表演艺术、出版物等核心的文化产品所占比重很小,不足3%。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一枝独秀”态势。这虽然发挥了中国低廉制造成本优势,但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出口产品主要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无法促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大幅度提高。

2.进口产品结构呈现“三足鼎立”

与文化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相比,中国文化贸易进口的产品结构却是有所不同。由图4可以看出,设计品、新型媒介物和文化艺术品是中国文化产品进口的前三甲,三者所占中国文化产品进口的比重合计达到了85%以上。其中设计品所占的比重达到40%,虽然设计品所占的比重很大,但是新型媒介物和文化艺术品所占比重也不低。所以,文化贸易进口产品结构没有像出口产品结构一样出现“一枝独秀”之势,而是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声像制品、表演艺术品和视觉艺术品三者的所占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比重很小,不足5%。另外,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数据库中数据可知,文化艺术品的进口比重由2002年的19.29%下降至2010年的13.43%,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新型媒介物的进口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总的来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进口产品结构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三)文化贸易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主要是指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本节主要从出口市场结构和进口市场结构来分析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市场结构,并着重分析文化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国情况。

1.出口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出口市场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西欧、北美和东南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市场排名前十位的均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且前十大出口市场所占比例波动不大,其中美国所占比例达到了三成

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市场分布中,发达经济体所占比重最大达到62.2%,发展中经济体所占比重次之为33.2%,转型经济体所占份额最低为4.6%。由此可见,发达经济体仍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最大的出口市场。

2.进口市场结构

就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进口市场而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平分了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进口市场。*李怀亮、虞海侠:《我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结构及竞争力分析》,《国际贸易》2013年第9期。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进口市场所占比例波动较大,但不存在比例过大的进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

对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进口数据分析得出,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平分了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进口市场。但是目前来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最大的进口市场依然是发达经济体。由图6可以看出,在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进口市场分布图中,发达经济体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5.9%,发展中经济体所占比重次之为43.5%,转型经济体所占份额最低为0.6%。

二、影响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竞争力因素

(一)文化贸易竞争力因素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用以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文化产业“走出去”竞争力的强弱,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如下计算:

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

其中,分母为文化进出口总额,分子为文化净出口额。

第一,当文化出口额小于文化进口额时,文化净出口额是小于0的,此时,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也是小于0的,这说明文化出口的规模小于文化进口的规模,并且当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时,说明文化出口额与文化进口额之间的差距越悬殊,同时也就表明文化产业很难“走出去”,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第二,当文化出口额大于文化进口额时,文化净出口额是大于0的,此时,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也是大于0的,这说明文化进口的规模大于文化出口的规模,并且当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时,说明文化进口额与文化出口额之间的差距越悬殊,同时也就表明文化产业“走出去”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

第三,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是一个介于-1与1之间的数值,并且当文化出口额与文化进口额相等之时,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

贸易竞争力指数简称NTB,是指某一产品的净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的比值。NTB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若NTB值大于0,则说明该产品具备竞争力,反之则说明该产品不具备竞争力。*林孔团、翁木英:《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福建与部分省市的比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本文选取了三类文化产品为研究对象,第一类为图书、期刊、报纸,第二类为电视节目,第三类为音像、电子出版物。并计算出了这三类文化产品2005年、2008年、2011年这三年的文化产品NTB指数。中国核心文化产品NTB指数可以看出,中国核心文化商品的NTB指数均处于-0.5到-1之间,表明中国核心文化产品竞争力差。*张帆、张毅:《中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对比分析》,《当代经济》2014年第19期。

1.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

文化货物贸易的强弱并不代表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只是说明在文化产品的加工出口方面占有优势,这主要是文化产品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货物贸易也是加工贸易的一种类型,不论是艺术、音乐、设计等分支行业,最终都要形成产品实物,都需要投入资本和劳动力,同时我国和印度劳动力价格较低,均为制造业大国,通过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可以生产大量的文化产品实物,在国际文化货物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从而文化货物贸易的竞争力较强,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较高。

与此相反,劳动力成本较高,不适宜直接生产文化产品,这些国家主要输出文化创意,并非产品实物,其文化货物贸易的竞争力指数较低。因此,通过文化货物贸易竞争力指数来反映文化产业的强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

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以上,表明在文化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贸易保持顺差,作为文化产业强国,在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其出口的产品并非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比较优势,从而体现在较高的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值上。而当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值在0以下时,表明这些国家在文化服务领域处于劣势地位,贸易保持逆差。

中国在2006—2008年间的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值小于0,说明在文化服务并不是中国的强项,而在2006—2008年间有所提升,则达到0以上,在2012年受大环境影响下滑到0以下,但2013年就恢复到0.5,并为历史最高值,这表明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实现了较大的飞跃,从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

(二)文化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因素

文化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是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角度来探讨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常情况,一个国家其文化产业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那么该国的文化产业也必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市场竞争力通常通过文化产业国际市场份额和国内市场份额来反映。

1.文化产业国际市场份额

文化产业国际市场份额反映的是国内本土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状况。一般而言用文化产业的制成品出口额占全世界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表示。产业国际市场份额指标数越大,则表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国际市场占有率(M)的大小,有不同的代表意义,代表着不同的国际竞争力强弱水平。当M值大于10%时,代表着该国国际竞争力非常强;若M值处于5%和10%之间,代表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若M值处于1%和5%之间,代表贸易国际竞争力一般;若M值小于1%,则代表贸易国际竞争力非常弱。

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不仅反映出该产业的纯经济实力,同时也反映着国际上对该文化的认同感,国际消费者越认同该文化的文化内涵,那么就越愿意购买该国的文化产业,相应的该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就越高。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那么意味着国际上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越高,相应的文化产业的安全度就越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本国文化产业制定国际发展战略上是一条不变的黄金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当下,对于文化产业这种主打精神内涵的产业而言,同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的,只有具有本国特色的民族产品才更有可能引起国际消费者的兴趣。一国的文化产品要想在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就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对该国文化的认可,这种认可不仅仅会带来经济上的获利,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国家形象的成功塑造。

M值的最高值出现于2005年为2.35%,M值的最低值出现于2008年为2.13%,整体来看M值波动不大却一直在较低值附近浮动。从2004到2012年这9年间数据可以看出,M值均处于1%<M<5%中,整体在2.2%上下浮动,平均值为2.23%。由此可知,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国际竞争力一般。*丁婧:《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贸易竞争力指数的评价》,《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8期。

2.产业国内市场份额

产业国内市场份额反映国内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和竞争力情况。在此我们用文化产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与国内市场全部销售额之比来衡量。事实证明,产业国内市场份额越大,表明国内市场大部分都为本土企业所占领,那么本国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地位就越高。文化产业的国内市场需求规模越大,表明国内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高,庞大的文化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国内文化企业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国外文化企业提供了进入的空间。国内市场规模越大,同时产业国内市场份额越高,说明国内文化企业是国内文化大市场的主要供给者,国内市场主要处于国内文化企业的控制之下。

三、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目标市场

明确文化产品的目标市场,也就是要明确文化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文化产品出口地理方向的确定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开拓市场,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市场需求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产业要实现“走出去”,必须明确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需求。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目标定位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首要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文化贸易比较活跃的地区集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我国文化产品若想打入国际市场,应更加贴近这些国家的需求偏好,这需要立足我国文化产品的特色,使文化产品能更好地适应欧美国家的消费习惯,以及对我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认同。同时,也要紧紧抓住东南亚、南亚、东北亚等周边国家市场,这些国家地区与我国地缘相近、语言相似,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便于展开文化贸易。尤其是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在文化方面同宗同源,便于开展文化贸易,融入这一地区的文化市场。*袁晓莉、张宁:《中日韩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因此,从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目标市场或者地理方向来看,应重点考虑三个地区,即文化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欧美地区、与我国形成紧密贸易关系的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同根同源的东北亚地区。

(二)明确中国文化产品的竞争优势

文化产品与其他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中国文化产品的优势在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文化传统。自2008年以来,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和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连年增长。在全球文化市场、文化产品贸易市场上,中国总量占到了19%,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文化产品生产国。目前我国出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60%以上是文化娱乐设备、文化艺术用品和设施、体育健身器材、印刷包装产品、会议展览以及服务等,我国已经是世界前三大文化产品出口国家。我国文化产品最明显的优势是中国特色,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在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了解中国有很大需求,而中国文化产品是最能反映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也是将中国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最好载体。在文化产品设计、创新中尽可能将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内涵于产品之中。除此之外,中国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制造产品具有价格上的相对优势,在保持这一优势的基础上,如何寻求其他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方式迫在眉睫。因此,明确我国文化产品的竞争优势,对拓展国际市场将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

(三)培育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竞争力

文化产品的品牌优势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历久不衰的文化品牌蕴含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精髓。以“老字号”品牌为例,中华老字号品牌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不仅包含了独特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民俗风情、道德信仰、文化内涵、地理条件乃至价值观念、人生哲学,同时,也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对于品质、口碑、诚信等传统经营理念的追求,这些文化特色同时也是现代品牌要素构成,为品牌开发、品牌延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培育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竞争力,一方面,对已具备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进行深入挖掘和高度提升,提升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将产品与相关产品进行深度整合,发挥其带动作用,将更多的文化产品带出过门。另一方面,对尚无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加大扶持力度,促使优质品牌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四)深入了解贸易对象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