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贸易关系范文

贸易关系全文(5篇)

贸易关系

第1篇:贸易关系范文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关系;协整性

受经济快速发展影响,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资本结构正不断发生变化,如集约化生产方式、高质量内涵式增长、经济中高速增长逐步取代以往的粗犷型生产方式、供给需求双边拉动、经济高速增长。随着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战略实施,我国对外贸易领域也出现一定变化,在经济发展战略的设计中,必须设法明确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间的关系,这正是文章研究的关键所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向来属于国内外学界研究热点,结合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类研究大多认为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能够发挥“发动机”作用。在Romer等人的研究直接,依托国家地理特征,研究认为对外贸易能够稳健、显著拉动经济增长;在Berg等人的研究中,研究认为对外贸易在积累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提升生产率等方面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且同样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在Broda等人的研究中,研究认为进口贸易可通过降低创新成本、提升生产力水平等方式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在Helen等人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商投资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在沈坤荣等的研究中,研究依托格兰杰因果检验、逐步回归等模型,认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快制度变革、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等方面;张书云等人的实证研究则发现我国经济增长、进口增长、出口增加间存在稳定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张鹤等人在研究中提出国外总供给和总需求能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张兵兵等人在研究中认为我国对外贸易中仅有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正向作用;张小宇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逐渐衰减的正向拉动效应,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存在正向促进、负向抑制、正向拉动的变化;高松贺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关系,且彼此间的因果关系和贡献度较为一致[1]。结合上文研究可以发现,在对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中,经典线性模型到、非线性复杂模型的应用均较为普遍,严格对称约束的市场运行机制、非线性假设也属于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识别传导机制来说,非线性计量模型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其精确性,更为有效的政策仿真模拟也能够同时实现。综合国内外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这类研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间的非线性关系开展了全面检验,但在围绕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研究中仍存在欠缺。因此,文章研究将对1990-2020年我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贸易额开展实证研究,以此明确短期和长期下,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2]。

二、实证分析

为直观展示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本节将围绕数据来源、实证分析、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共五方面开展全面探讨,以此通过实证研究明确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协整性。

(一)数据来源

数据点精确性和稳定性属于实证研究的基础,因此文章选取1990-202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额作为研究数据,以JK、CK代表进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总额,以此对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长短期互动关系开展研究,以UNCTAD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为避免研究结果受到时序变量异方差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需取对数处理上述变量,以此得到LnGDP、LnJK、LnCK。围绕变量取对数前后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长短期中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间存在基本一致的走势,同时对数操作后的变量异方差性基本消除,可得到更优化的总体态势[3]。

(二)实证分析

为稳定、合理完成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避免“伪回归”问题出现,向量自回归模型开始前需要对处理过程的时序变量开展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可得到检验结果,其中变量LnGDP、LnJK、LnCK的为(C,T,1),检验值分别为2.40361、0.099262、0.626613,5%水平下临界值分别为-2.963973、-2.2533912、-2.723816,均表现为不平稳,D(LnGDP)、D(LnJK)、D(LnCK)的检验类型为(C,T,0),检验值分别为-4.352794、-5.187533、-5.418854,5%水平下临界值分别为-2.967768、-2.418327、-1.987628,均表现为平稳,其中C为检验中的常数相,T为时间趋势项,K为滞后阶数,D为原序列对数1的阶差分形式。模型时序变量存在小于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值的临界值(5%水平下),因此可认为单位根存在于模型时序变量中且存在不平稳性,同时一阶差分形式的模型时序变量通过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因此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可结合时序变量的差分形式进行。模型滞后期的科学确定同样属于实证分析重点,为保证模型整体平稳性、适用性及现实解释力度,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最优滞后期采用五个统计量指标确定,包括SC、HQ、LR、AIC、FPE。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统计量均选择模型的1期为最优滞后期,因此可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4]。完成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后,还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如确定存在不稳定性的检验结果,则表明该模型不够合理,无法用于现实经济问题解释,需要设法进一步进行模型修正,完成模型的合理优化,因此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验证选择AR根图示法,如存在均小于1的模型特征方程根倒数,即可判定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稳定性,反之则需要进行模型修正。开展具体验证可以发现,存在均位于单位圆内的模型特征方程根倒数,因此可认定模型的构建有效、合理,滞后期选择的实用性也得到证明,模型具备较高稳定性。

(三)协整分析

结合实证研究可以确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间长期存在基本一致的走势,为明确长期中三者的相互关系,研究引入协整检验法(Johansen)。该方法能够对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间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是否存在进行考察,可由此得到协整检验结果。基于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接受原假设(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因此认为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存在于模型时序变量间,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长期存在稳定均衡关系,国内生产总值会随1%的出口贸易增加而增长1.06%,随进口贸易1%的增加而增长0.9%,这说明对外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显著。因此,文章认为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属于首要外向型引擎。

(四)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结合协整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为进一步考察二者的短期关系,研究选择方差分解法和脉冲响应函数。围绕进口、出口对GDP冲击产生的脉冲响应进行分析,在10期的期数设定下,可确定LnCK冲击后的LnGDP响应始终保持递增状态,且这种状态的最大值出现在第10期,这说明出口贸易在短期中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拉动影响较为深远。进一步对LnJK冲击后的LnGDP响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为负的冲击即期反应,且低估出现在第1期,随后逐渐反弹,第10期存在最大值,可见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进口贸易存在双重性特征,前期进口贸易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但在时间推移下,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化并最终对经济增长带来正向影响;进一步应用方差分解法进行分析,可明确进口、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整个10期内LnCK的贡献度均处于增长态势,约70%峰值在第10期出现,且全期内LnJK的贡献度趋势与LnCK类似,但LnJK的贡献度相较于LnCK明显较小,二者差距在10%左右。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确定,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进出口贸易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上,出口贸易更为突出,进口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相对不够显著,需要设法进行针对性调整[5]。

(五)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

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能够显示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趋势的模型时序变量调整速度及调整方向,在长短期变量间动态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以此结合长短期进行研究,即可更深入了解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因此,文章采用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围绕长短期动态互动关系开展综合研究。通过软件Eviews完成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模型存在系数显著为负的模型误差修正项,该系数能够对偏离长期均衡关系后变量的调整速度和调整方向进行表征,系数为负说明偏离趋势能够纠正,反之偏离幅度则会扩大。这说明长期中我国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会不断修正短期偏离,修正幅度分别为4.0%、23.4%、20.8%、5.1%,长期均衡关系能够由此保持。进一步引入因果检验法Granger,对变量间的短期因果关系进行研究,以此明确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的短期因果互动关系,结合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确定,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我国经济增长中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均属于Granger原因,这与前文研究得出的结果一致。因此,可以确定在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中,对外贸易存在积极引领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一)研究总结

结合上文开展的实证研究,可得到以下三方面结论:第一,进出口贸易在长期中能够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显著促进作用。结合协整检验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每增加1%的进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可实现0.9%的增长;每增加1%的出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可实现1.06%的增长,相较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存在更为显著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第二,进出口贸易在短期中能够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方差分解结果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国内经济增长拉动方面,进出口贸易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其中进口贸易存在10%左右的贡献度,出口贸易存在70%左右的贡献度,因此进出口贸易属于推动经济增长、经济转型的首要外部力量。同时引入因果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对外贸易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三,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基于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确定,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存在短期偏离,但正向均衡关系能够在长期始终保持。

(二)政策建议

结合上述实证研究,文章提出以下几方面政策建议:第一,发展对外贸易。为保证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更好发挥自身作用,应关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坚持扩大开放,前者需要提升外贸企业的创新能力及产品质量,并关注品牌建设、核心竞争力打造,推进外贸升级和转型,真正向制造强国发展。后者需关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加强投资与贸易往来及海外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新产业、新标准、新服务、新技术的引入也需要得到重视。第二,传统贸易升级。为更好发挥对外贸易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还需要关注部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企业创新发展可在产业集聚优势支持下实现。此外,加工贸易保税维修、向中西部梯度的加工贸易企业转移、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加快实施也需要得到重视,同时需要向低能耗、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提供鼓励及支持。第三,扩大内需。考虑到单纯基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存在脆弱性特征,因此我国还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通过支持消费信贷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税降费等方式实现国内消费潜力释放,以往的要素驱动需同时由创新驱动替代,真正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提升内需拉动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正向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在短期与长期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及影响程度均较为显著。为保证进出口贸易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增长,必须明确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引擎地位,并设法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贸易限制放宽、新型国际竞争力培育、各领域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推进同样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高松贺.中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J].中国市场,2021(17):9-12.

[2]张骞,梁曙霞.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J].经济视角,2020(1):84-93.

第2篇:贸易关系范文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关系;协整性

受经济快速发展影响,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资本结构正不断发生变化,如集约化生产方式、高质量内涵式增长、经济中高速增长逐步取代以往的粗犷型生产方式、供给需求双边拉动、经济高速增长。随着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战略实施,我国对外贸易领域也出现一定变化,在经济发展战略的设计中,必须设法明确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间的关系,这正是文章研究的关键所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向来属于国内外学界研究热点,结合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类研究大多认为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能够发挥“发动机”作用。在Romer等人的研究直接,依托国家地理特征,研究认为对外贸易能够稳健、显著拉动经济增长;在Berg等人的研究中,研究认为对外贸易在积累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提升生产率等方面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且同样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在Broda等人的研究中,研究认为进口贸易可通过降低创新成本、提升生产力水平等方式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在Helen等人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商投资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在沈坤荣等的研究中,研究依托格兰杰因果检验、逐步回归等模型,认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快制度变革、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等方面;张书云等人的实证研究则发现我国经济增长、进口增长、出口增加间存在稳定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张鹤等人在研究中提出国外总供给和总需求能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张兵兵等人在研究中认为我国对外贸易中仅有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正向作用;张小宇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逐渐衰减的正向拉动效应,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存在正向促进、负向抑制、正向拉动的变化;高松贺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关系,且彼此间的因果关系和贡献度较为一致[1]。结合上文研究可以发现,在对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中,经典线性模型到、非线性复杂模型的应用均较为普遍,严格对称约束的市场运行机制、非线性假设也属于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识别传导机制来说,非线性计量模型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其精确性,更为有效的政策仿真模拟也能够同时实现。综合国内外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这类研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间的非线性关系开展了全面检验,但在围绕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研究中仍存在欠缺。因此,文章研究将对1990-2020年我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贸易额开展实证研究,以此明确短期和长期下,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2]。

二、实证分析

为直观展示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本节将围绕数据来源、实证分析、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共五方面开展全面探讨,以此通过实证研究明确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协整性。(一)数据来源数据点精确性和稳定性属于实证研究的基础,因此文章选取1990-202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额作为研究数据,以JK、CK代表进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总额,以此对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长短期互动关系开展研究,以UNCTAD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为避免研究结果受到时序变量异方差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需取对数处理上述变量,以此得到LnGDP、LnJK、LnCK。围绕变量取对数前后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长短期中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间存在基本一致的走势,同时对数操作后的变量异方差性基本消除,可得到更优化的总体态势[3]。

(二)实证分析

为稳定、合理完成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避免“伪回归”问题出现,向量自回归模型开始前需要对处理过程的时序变量开展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可得到检验结果,其中变量LnGDP、LnJK、LnCK的为(C,T,1),检验值分别为2.40361、0.099262、0.626613,5%水平下临界值分别为-2.963973、-2.2533912、-2.723816,均表现为不平稳,D(LnGDP)、D(LnJK)、D(LnCK)的检验类型为(C,T,0),检验值分别为-4.352794、-5.187533、-5.418854,5%水平下临界值分别为-2.967768、-2.418327、-1.987628,均表现为平稳,其中C为检验中的常数相,T为时间趋势项,K为滞后阶数,D为原序列对数1的阶差分形式。模型时序变量存在小于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值的临界值(5%水平下),因此可认为单位根存在于模型时序变量中且存在不平稳性,同时一阶差分形式的模型时序变量通过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因此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可结合时序变量的差分形式进行。模型滞后期的科学确定同样属于实证分析重点,为保证模型整体平稳性、适用性及现实解释力度,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最优滞后期采用五个统计量指标确定,包括SC、HQ、LR、AIC、FPE。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统计量均选择模型的1期为最优滞后期,因此可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4]。完成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后,还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如确定存在不稳定性的检验结果,则表明该模型不够合理,无法用于现实经济问题解释,需要设法进一步进行模型修正,完成模型的合理优化,因此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验证选择AR根图示法,如存在均小于1的模型特征方程根倒数,即可判定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稳定性,反之则需要进行模型修正。开展具体验证可以发现,存在均位于单位圆内的模型特征方程根倒数,因此可认定模型的构建有效、合理,滞后期选择的实用性也得到证明,模型具备较高稳定性。

(三)协整分析

结合实证研究可以确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间长期存在基本一致的走势,为明确长期中三者的相互关系,研究引入协整检验法(Johansen)。该方法能够对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间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是否存在进行考察,可由此得到协整检验结果。基于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接受原假设(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因此认为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存在于模型时序变量间,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长期存在稳定均衡关系,国内生产总值会随1%的出口贸易增加而增长1.06%,随进口贸易1%的增加而增长0.9%,这说明对外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显著。因此,文章认为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属于首要外向型引擎。

(四)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结合协整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为进一步考察二者的短期关系,研究选择方差分解法和脉冲响应函数。围绕进口、出口对GDP冲击产生的脉冲响应进行分析,在10期的期数设定下,可确定LnCK冲击后的LnGDP响应始终保持递增状态,且这种状态的最大值出现在第10期,这说明出口贸易在短期中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拉动影响较为深远。进一步对LnJK冲击后的LnGDP响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为负的冲击即期反应,且低估出现在第1期,随后逐渐反弹,第10期存在最大值,可见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进口贸易存在双重性特征,前期进口贸易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但在时间推移下,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化并最终对经济增长带来正向影响;进一步应用方差分解法进行分析,可明确进口、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整个10期内LnCK的贡献度均处于增长态势,约70%峰值在第10期出现,且全期内LnJK的贡献度趋势与LnCK类似,但LnJK的贡献度相较于LnCK明显较小,二者差距在10%左右。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确定,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进出口贸易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上,出口贸易更为突出,进口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相对不够显著,需要设法进行针对性调整[5]。

(五)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

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能够显示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趋势的模型时序变量调整速度及调整方向,在长短期变量间动态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以此结合长短期进行研究,即可更深入了解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因此,文章采用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围绕长短期动态互动关系开展综合研究。通过软件Eviews完成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建立,模型存在系数显著为负的模型误差修正项,该系数能够对偏离长期均衡关系后变量的调整速度和调整方向进行表征,系数为负说明偏离趋势能够纠正,反之偏离幅度则会扩大。这说明长期中我国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会不断修正短期偏离,修正幅度分别为4.0%、23.4%、20.8%、5.1%,长期均衡关系能够由此保持。进一步引入因果检验法Granger,对变量间的短期因果关系进行研究,以此明确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的短期因果互动关系,结合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确定,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我国经济增长中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均属于Granger原因,这与前文研究得出的结果一致。因此,可以确定在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中,对外贸易存在积极引领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一)研究总结

结合上文开展的实证研究,可得到以下三方面结论:第一,进出口贸易在长期中能够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显著促进作用。结合协整检验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每增加1%的进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可实现0.9%的增长;每增加1%的出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可实现1.06%的增长,相较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存在更为显著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第二,进出口贸易在短期中能够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方差分解结果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国内经济增长拉动方面,进出口贸易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其中进口贸易存在10%左右的贡献度,出口贸易存在70%左右的贡献度,因此进出口贸易属于推动经济增长、经济转型的首要外部力量。同时引入因果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对外贸易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三,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基于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确定,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存在短期偏离,但正向均衡关系能够在长期始终保持。

(二)政策建议

结合上述实证研究,文章提出以下几方面政策建议:第一,发展对外贸易。为保证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更好发挥自身作用,应关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坚持扩大开放,前者需要提升外贸企业的创新能力及产品质量,并关注品牌建设、核心竞争力打造,推进外贸升级和转型,真正向制造强国发展。后者需关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加强投资与贸易往来及海外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新产业、新标准、新服务、新技术的引入也需要得到重视。第二,传统贸易升级。为更好发挥对外贸易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还需要关注部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企业创新发展可在产业集聚优势支持下实现。此外,加工贸易保税维修、向中西部梯度的加工贸易企业转移、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加快实施也需要得到重视,同时需要向低能耗、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提供鼓励及支持。第三,扩大内需。考虑到单纯基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存在脆弱性特征,因此我国还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通过支持消费信贷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税降费等方式实现国内消费潜力释放,以往的要素驱动需同时由创新驱动替代,真正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提升内需拉动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正向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在短期与长期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及影响程度均较为显著。为保证进出口贸易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增长,必须明确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引擎地位,并设法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贸易限制放宽、新型国际竞争力培育、各领域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推进同样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高松贺.中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J].中国市场,2021(17):9-12.

[2]张骞,梁曙霞.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J].经济视角,2020(1):84-93.

第3篇:贸易关系范文

【关键词】国家贸易;电子商务;关系;分析;研究

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世界发展空间巨大,全球各个行业领域范畴内,网络和电子商务作为发展支撑点,全球财富重组格局出现,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具备现代化特征,其在时空条件之下不会受到其他外界因素制约,不仅如此,还有着效率高优点和成本低优点以及范围广优点,商务活动进行中,电子商务效能有力彰显,与此同时,以新型商业运行机制出现,国际贸易关系理论中,影响依旧深远。

一、电子商务特点分析

计算机要素和通信网络要素,和程序化商务流程以及标准化商务流程,加之配套系统和法律结构体系等共同组成了电子商务基本模式。此时我们可以理解为,电子商务运行,是将互联网作为基本运行基础,将交易双方视为操作主体,银行电子支付要点和电子结算要点实际上是主要途径,具体支撑点就是客户数据信息内容。随之形成崭新的商务模式,将其与老旧式交易模式进行对比发现,电子商务优点很多。首先是交易市场不受局限控制,国际贸易过程中,电子商务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国际贸易空间和国际贸易场所,二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与贸易之间的距离以及时间等日渐缩减,此种模式之下,贸易程序和贸易过程,二者没有之前复杂,当前全球化特点和智能化特点以及简易化特点归电子商务所有,电子商务技术出现,长时间受到世界各行各业所青睐,企业整体均依赖于电子商务技术,进行全球商品供给、购买、输送,有了电子商务,便于企业运行和流程规划,一切都有了科学依据和操控支撑。虚拟交易平台的出现,主要依靠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应用促进了电子商务的不断向前发展,电子商务内在商务模式获取巨大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数字化技术所支持的互联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虚拟空间,此种虚拟空间将电子商务作为活动主题。须知,网络是主要信息传递平台,与此同时,也是大量贸易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核心平台,作为消费者,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随心所欲购买商品,既方便又快捷。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可看出,本世纪初,电子商务贸易额在全球氛围内达到了近2亿美元,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有将近30%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应用发展速度较之前相比相当之快,而且电子商务效能得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国际贸易市场交易变化日新月异,虚拟市场在此种背景下生成,电子商务借助虚拟化运行方式来达成信息交换,促进市场空间开放性形式形成,并且此时的发展空间会愈来愈大,老旧式市场地域条件限制因素被剔除,信息网络安全就全球而言,市场广大,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加快。应该了解到,信息流动所产生资本商品要素和技术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着,网络经济可谓是如火如荼的发展着,此种网络贸易环境下,不同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不断强化,合作机会日渐增加。另外,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变化趋势明显,虚拟公司出现就是主要代表,公司个体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能够长足有效发展的核心渠道,公司个体会将本体核心技术显露出来,将更多的公司运用此种方式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对于公司而言,提升市场能力势在必得,为市场提供商品和为市场提供服务才显得极其有价值可言。电子商务管理方式在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中的变化逐渐加大,交互方式网络运行机制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其变化程度极其深远,在此种发展背景之下,国际贸易中能够所展现出的最优化配置,借助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来完成,此时,若是从全球化角度进行分析,市场机制效能才完美彰显。老旧式贸易模式现在被此种贸易形势替代掉,四流一体成为主流,简而言之,就是将物流作为支撑,将资金流视为基本运作形势,商品流通是主体,创新整改后的经营管理模式特性正是如此,此种经营模式在实施商业贸易交流时将信息网络作为依据,并且站在不同角度之上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我们应该意识到,网络可以使生产者和用户以及消费者之间实现互动,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二者才能得以完美实现,商品流动性就会变得更加的符合市场规律,与社会需求相互契合,符合经济发展诉求,中间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信息网络。

三、现存问题要点分析

电子商务若想得到长远发展与立足,应该借助信息基础建设来完成目标,但是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增强,并且此时的网络规模局限性十分明显。重要的网络安全问题没有透彻得到解决,网络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十分重要,网络数据传递、网络数据交换如此,安全性处理亦如是。商业交易在网络上进行,安全性未能得到透彻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出在转型时期,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社会信用结构体系没有得到透彻完善,网络交易受影响因素主要涵盖了身份识别内容、商业机密内容和通讯安全内容,尤其是没有授权的信息非法篡改和信息内容恶意拦截,网络交易和客户信息记录保存等仍有些许漏洞。电子商务对老旧式商业法律和商业习惯造成冲击,老旧式商事立法和商事习惯中,有纸式模式成为主流,但是电子商务过度的去依赖网络空间,理解为不完全在纸张基础上进行交易,因此若是站在客观角度进行研究,老旧式立法办法和电子商务运作间从根本上讲没有联系。但是电子商务这一事项上所涉法律事务繁多,风险仍在,那么电子商务在具体应用阶段就会滋生诸多障碍因素。虽然当前网络信息和电子商务在我国有了法律条文规定,但权威性法律甚是匮乏,争端出现其实没有透彻解决的可能,这样一来,电子商务发展稳定性和电子商务发展快速性,二者都会受到影响。

四、解决办法分析

(一)顺势而为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渐加快的今天,国际贸易领域范围内,信息技术应用频率有所加快,世界上每个国家在发展商务的整个阶段内,电子商务都发挥着巨大效能,我国若想在本世纪竞争中独占鳌头,就必须将电子商务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发达国家“抗衡”且具备一同进步和发展的机会。

(二)依法而行

电脑空间法律实际上是世界性的,本世纪中国国际贸易是一个发展快速的阶段与过程,自身具备发展前景,电子商务此时就必须做出改变,国际贸易竞争也要向发达国家看齐,与国际立法去向靠拢,并立足于国际立法标准。电子商务发展,务必要与法律之间达成匹配,按照电子商务发展基本需求,立法部门应该强化电子提单管理力度和司法官权的强化力度,对合同法和票据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健全,在安全认证方面务必加大规范力度,在线支付与电子商务机构和企业管理方面也要重视起来,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贸易都要透彻规范和整改。

(三)由浅入深

基础建设要做到位,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强劲的物质基础支持,国家方面电子商务现在已经得到了大量影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良决定着机会和空间的发展效果,所以为了促进电子商务更好更优的发展,我们应该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提升网络资源利用效率,长此以往,行业分割管理制度会愈加完善,体制日渐健全,资源效益会得到质的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电子商务方面会受到过高收费限制。

五、结束语

今后国家贸易发展,电子商务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效能,外贸企业务必要坚持自身原则,提升竞争力才是根本,要对电子商务进行深度认知,建立站点,供求信息扩大,建立客户群和交流渠道,树立优质企业形象,在国家贸易中利用电子商务手段谋求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肖锦龙.刍议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受到的影响及应用对策[J].内江科技,2017(12):56-58.

[2]刘莹.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23):20.

[3]陆向兰.基于国际贸易视角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1):23.

第4篇:贸易关系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关系

所谓的国际物流,主要是指在很多国家进行的一种物流活动。国际物流是为国际贸易提供服务的,国际物流既可以为国际贸易建立宽松的环境,又能够为国际贸易带动更多的发展条件。最近几年,国际物流的不断上涨已经使其处在饱和的状态,已经对国际贸易造成影响,通过对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能对提升国际贸易数目,扩大国际贸易规模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1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概述

1.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其主要是指国家和国家之间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而开展的所有往来贸易的总称。通常,国际贸易主要涉及国家贸易出口以及国家贸易进口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二者的数值和比例能够确保近似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就能够达到一种客观的水平,在国际贸易发展以及开展中,不管是贸易逆差还是贸易顺差,都直接影响其健康稳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在出口创汇的前提下可以为国家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进而能够在国际上真正实现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平衡。其次,利用外贸进口的开展,尤其是商品进口和重要技术交流,为国际之间进一步合作供足够的动力,这样才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在现阶段社会发展趋势下,我国更加注重国际贸易发展,尤其是1978年内改革开放和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双边贸易每年都在迅速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带动国际经济迅速发展。

1.2国际物流

就国际物流来讲,其和国际贸易属于对立的关系。在现代物流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因为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也逐渐兴起国际物流,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与国内物流相比之下,国际物流在多个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在国际物流发展中,必须要不断提高规范性。在很长时间内,国际物流发展始终处在一个单独的体系中,在国际物流发展过程中,新丝绸之路以及远洋运输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在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下,在行业法律规范章制以及行业规范体系中国际物流发展凸显出统一性,所以国际物流能够高速发展,获得显著的成效。

2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进口总额每年都在增加,在2014年12月份,我国对外进口和出口总额已经达到4千亿美元,总增值大约2.4%。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对外贸易是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这也彰显出在贸易国家中我国占据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国际贸易仍旧出现了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实现非关税和关税二者之间的有关问题。现阶段,大多数进口商品都必须要缴纳一定的进口税以及附加税,这样就势必会限制其他国家的商品来到我国,进而导致商品成本增加、商品市场竞争优势减少,直接影响我国商品市场能否够维持稳定的市场秩序。同时,我国必须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关于本外贸易的法律政策,利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调控方法,真正实现严格控制进口商品,保证我国各行各业都可以稳定发展[1]。另外,贸易顺差引起的问题。结合贸易顺差概念能够得知,我国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加,导致我国与贸易合作国之间出现较多的摩擦。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贸易顺差就会越来越高,进而出现人民币贬值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维持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在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日益推广的背景下,国际物流得到迅速发展,而且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空间是十分广阔的,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想要投资的对象。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在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引起密切关注,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加强我国国际物流的竞争优势。第一,和国际物流标准没有实现同步性。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很多物流企业的物流标准和国际物流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容易导致我国物流企业和国际交往存在很大的难度。并且我国运输费用以及征收的关税都是不低的,物流规范化程度也相当低,导致我国浪费大量的物流资源,从而制约我国国际物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2]。第二,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尽管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以来,国家物流企业有着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其依旧存在起步时间较迟、基础设置有待完善等多个问题,这样就会造成我国物流企业在机械设备等方面是十分落后的,从而对国际物流的效益以及效率产生影响[3]。第三,物流服务方法单一。在我国国际物流产业日益发展中,很多国际物流企业在工作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是较低的,尤其是服务手段单一,而且有些国际物流企业仅注重搬运环节以及仓储环节等,这样往往会对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全方位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得我国国际物流整体服务质量下降。

3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

3.1国际贸易发展推动国际物流发展

国内物流的上升发展是国际物流,而且是我国和其他国家贸易的重要渠道。国际物流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有效方法。国际物流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国际贸易,选择适合的方法,尽可能以最少的消费和最短的路径在规定时间内在国际间运输货物。国际物流能够当作是国家贸易的重要分支,主要是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稳定运行,国际物流由于国际贸易的兴起而出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国际物流的发展依托于国际贸易。促进国际物流发展的关键条件是国际贸易。国际间合作沟通与国际专业分工的多元化要求发展国际贸易应选择有效的物流方法[4]。国内外顾客在平时的生活中所需的商品要确保质量的运输必须要得到国际物流的大力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国际贸易也推动物流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商品信息在世界上的大量交换,国际贸易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国际化物流。国际物流的出现离不开国际贸易的存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大小直接影响国际物流的迅速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国际物流合理化的发展。

3.2国际贸易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完善的国际物流系统

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外力保障是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发展。要想确保世界贸易发展,必须要确保国际物流得到迅速发展。现代化物流行业对提升生产、销售以及运输等多方面总体经济效益促进国际贸易发展[5]。很多国际贸易,为了确保货品正常转移,必须要得到国际物流的大力支撑,大量国际贸易商品的发展,让物流货物在信息输送以及仓储等方面做出进一步优化,不然就难以满足国际贸易实际发展需求。并且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货物运输涉及多个环节,风险相当大。因为属于国际运输,所以其运输线路长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通常,确保物流产品顺利转移的有效渠道是科学地设计运输线路,在运输中设计到运输车辆以及运输方法的改变,在运输中有搬运次数是较多的,所以就无法避免对每个国家的银行以及海关等多个部门进行交流。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其法律机制以及政治机制都是存在差异的,这样就滋生出多元化的可变因素。各个环节的问题都直接影响运输的流程改变[6]。由此可见,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是国际物流,日益完善国际物流体系,有利于改善国际贸易关系。

3.3国际贸易推动国际物流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全球格局发生改变,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使有些地区和国家能够积累更多的资本[7]。我国商品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求,所以必须要开拓出广阔的国外市场。有些国家出现大型的跨国企业,所以构建国际经营关系。为了推动信息以及将商品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发展和沟通,让国内贸易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所以出现国际间贸易。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国际物流必须要及时作出一定的响应。科技的日益进步,社会各行各业都已经涉及计算机技术,所以国际物流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撑,物流行业也需要引进计算机技术,从而构建完善的物流行业运营体系,实现国家和国家的资源相互共享,这样既可以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又与消费者需求相符合,在物流行业是全新的发展趋势。在经营中国际物流是服务于国际贸易的[8]。以上这些关系表示,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是相互推动的关系,如果只是促使国际贸易或者国际物流不断进步,难以实现经济全球化发展,所以必须要确保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共同进步,才可以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国际物流发展直接关乎到国际贸易发展,所以必须要重视国际物流发展。

4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协调措施

就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来讲,为了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共同发展,必须要妥善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合理制定政策,让二者实现稳定发展。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发展中,为了防止存在不利关系,阻碍二者共同进步,必须要以政策为切入点,建立相对宽松的环境,进而为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确保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都可以实现稳定发展[9]。第二,将发展当作重要任务。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来说,在发展过程中二者之间关系存在的问题,在环境层面以及系统层面上,都必须要利用发展使其得到解决。在系统正常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够慢慢转化在所有关系中的每个不良因素。因此,看待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在发展中有效解决二者关系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5结语

总之,完善的国际物流系统能够为实现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运行保障,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能够为每个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提高贸易商品的数目,减少贸易成本,采用最适宜的途径来完成产品的运输以及加工,为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提供有力保障。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提高国际物流效率,避免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出现脱节的情况,从而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金晓阳.国际物流因素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宁波大学,2011.

[2]戎梅.我国物流效率的贸易效应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

[3]由甲子.中韩国际物流对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4]张燕燕.新疆国际物流业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

[5]付美林.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知识经济,2009(18).

[6]林青.中国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

[7]杨长春.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

[8]杨长春.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J].国际贸易,2007(10).

第5篇:贸易关系范文

关键词:柔性管理;贸易经济管理;作用分析;实施路径

与柔性管理相对应的是刚性管理,刚性管理更加强调企业规章制度以及日常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但不利于企业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进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通过探究其在企业贸易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内容概述

1.柔性管理的基本内涵柔性管理,其本质是一种以柔性管理理论为基础的生产体制,是为实现企业柔性生产系统所采取的组织形式相适应的生产手段与管理方法相统一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对变化与稳定进行管理的新模式。柔性管理区别于刚性管理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更加强调管理的速度反映、稳定变化,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强调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平等。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管理能够更好地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实现管理信息之间的共享,进而通过创造竞争优势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从上述柔性管理的内涵中可以看出,柔性管理是一种注重激发和发挥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强调企业文化对员工影响力的人性化管理体系。其在注重以人为本、推动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强调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优化以及管理决策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2.柔性管理的基本特征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人性化管理模式,其具有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在柔性管理模式的运行下,企业的发展经营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为顾客提供商品以获取经济价值,更多地开始注重顾客自身价值的发挥,让顾客在良好的物品消费体验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尤其是在传统的贸易经济中,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往往是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只有生产出足够的产品,顾客就会选择购买商品。但在柔性管理的影响下,企业生产产品更多地为了满足顾客的喜好和需求,并通过将这种喜好需求转化为顾客的消费力来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柔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管理决策的柔性化与人性化。传统的企业经营决策大多是由企业高层或者管理者来进行决定,在柔性管理理念的影响下企业通过一项决策,往往会信任与尊重员工,并在广泛充分地讨论决定下制定相关政策。除此之外,柔性管理还具有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的特点。建与柔性管理是一种具有人文特点较强的管理体系,这决定了企业在发展经营扩大的过程中,往往会将新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已在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与条件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二、柔性管理在贸易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柔性化管理的人性化特点有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柔性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管理模式的概念,其同时涵盖了心理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多门学科。其中人性化管理作为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通过在不同阶段满足员工的不同心理需要,进而能够起到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作用。在不同水平经济发展背景下,员工作为社会成员在心理方面的发展需求不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提升,员工对高层次的需求比重相应增加,而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发展前景则会对员工的主动性造成一定影响。柔性管理模式的出现与运行,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当员工的个人需求得到满足后,员工在企业的劳动中能够得到较大的满足感,因此在工作岗位更加积极地进行工作。除此之外,从管理学层面来看,柔性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管理开始更加注重激烈在员工管理中的作用发挥,更加注重对员工工作成就感、自我认同感的满足,而这一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满足感,进而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企业工作中。

2.柔性管理在满足消费者消费体验的同时有利于实现企业创新化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竞争日益激烈,这在要求企业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要求其要通过产品、管理创新以实现企业的创新化发展。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柔性管理模式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注重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个性化发展,在避免市场产品服务同质化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对消费者消费体验的满足,这使得该企业能够在这一领域内市场竞争力得以提升。与此同时,柔性管理发展下的企业会在充分调研市场大众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产品服务的差异化发展,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特殊需求。这也是所强调的企业生产的柔性化发展,企业生产发展将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作为导向指引,实现企业产品差异化生产的同时,生产创新出符合少数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进而在有效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柔性管理在坚持平等尊重原则的同时有利于实现企业决策科学化贸易经济管理主要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营销与管理相结合,同时以内贸与营销为主,更加强调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与素养。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贸易经济管理更加强调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比,其在企业决策的过程中更加尊重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想法和认识,而不是仅仅将决策由企业管理者所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在保障员工平等地位的同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企业内部的群策群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贸易经济管理决策失误的情况,以充分推动企业管理决策朝科学化方向发展。除此之外,贸易经济管理不仅是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其更多的也是企业全体员工以及管理者的职责,通过这种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内部积极性的同时,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当前贸易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发展现状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多数地区的引进与发展,我国贸易经济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提升贸易经济管理水平与质量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贸易经济尤其是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呈逐年增长趋势。与此同时,我国与国外贸易经济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管理差异也成了阻碍我国贸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伴随世界各国之间贸易摩擦的增大,我国为在世界经济领区内占据主动地位,开始加快经济结构发展优化转型。贸易经济作为经济结构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如何通过优化贸易经济管理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尤为重要。柔性管理作为今年来备受企业关注与青睐的管理模式,尽管其在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中作用,但在长期刚性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很难在短时间内在企业内部实现柔性管理,并将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当前的企业管理模式调查中,表示从未完全感受到贸易经济管理中相关柔性管理措施的占据多数,并且部分贸易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柔性管理仍处于探索起步时期,没有将这一管理模式渗透到贸易经济管理的多个方面。与此同时,长期受刚性管理理念的影响,在贸易经管理中对相关人员的管理上也未能很好地落实柔性管理模式。部分企业在贸易经济管理中存在柔性管理发展初期阶段,这使得柔性管理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贸易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实施路径

1.转变贸易经济管理理念,将柔性管理落实到经济管理实处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变化的今天,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以人性化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日益受到社会各级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贸易经济管理中,已经不能简单地通过对员工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贸易经济管理模式要紧跟时展变化实现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发展。柔性管理强调员工的个体需求以及个体本位价值,贸易经济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要及时实现管理理念的发展更新,通过对贸易经济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工作队伍、考核体系等多项内容的柔性化管理,以从根本上改变有强制监督被动管理模式想个体激励自主管理模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柔性管理在贸易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加快贸易经济管理组织的柔性化发展,以实现管理内容信息的共享化为了推进贸易经济管理的规范化,通常情况下企业为了实现管理发展目标会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组建一定的组织机构。在传统刚性管理模式下的组织机构大多存在信息传递慢、决策制定不科学等弊端,甚至部分机构很难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对此,通过在贸易经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中加强柔性管理,以在实现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扁平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内部组织机构的功能精简,让多数员工能充分参与到贸易经济管理事务中。通过这种柔性化组织管理模式,能够在提高员工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激发其工作创造性与积极性。除此之外,贸易经济组织机构的扁平化、精简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信息传递的障碍,实现经济资源信息的共享化发展。

3.正确处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从本质上来讲都属于一种社会管理活动,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以人性化为核心。在贸易经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与本质差别,正确意识到这两种管理理念并不是完全对立冲突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刚性管理在遵循企业制度规范的同时能够促进贸易经济的规范化发展,柔性管理在提高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同时能够推动贸易经济管理创新化发展。这两种发展目标都是贸易经济管理未来的发展目标。对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结合两者之间的管理优势已实现贸易经济管理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柔性管理模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和要求。面对当前贸易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通过将柔性管理年融合到其管理活动中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孔德军.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9)

[2]宋森.关于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