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人员档案范文

人员档案全文(5篇)

人员档案

第1篇:人员档案范文

【关键词】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1引言

编外人员人事档案是真实有效地记录并且反映其学习经历、家庭背景、工作经验以及考核业绩等重要信息,对编外人员信息管理和人事变动掌握方面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伴随着时代进步和医疗事业发展,编外人员日益增多,做好编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形势所需,因此,有必要结合社会及医院的发展现状,针对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系,适当创新机制,满足医院发展要求,适应时代变迁。

2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编外人员现状及问题

医院的编外人员数量随着医院的发展逐年递增,无形之中增加了医院对人员管理的负担,提高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执行困难度。同时,医院管理偏向编内人员,由于编外人员为合同制职工,无论在薪资、福利还是职位晋升上都不如编内人员,且编外人员流动性较大,容易办理辞职离院手续,为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烦琐工作。虽然有的医院对编外人员档案进行管理,但是因为对人事档案的重视不够,部分编外人员档案在自己手里留存,有的编外人员甚至不清楚自己的档案在哪里(如在学校、户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等),这些都导致档案材料的收集难度加大,很难发挥出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的价值。

2.2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使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落后的档案管理方法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新时展。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已经普及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但信息化水平不高,如果医院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和科学设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甚至有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滞后,既无法保证及时性,也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度,同样十分影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度和精确度较高,这需要更为专业的管理人员,在信息化普及的社会中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新趋势发展,灵活转变思想。但是,现阶段医院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不足,使得这项工作不够科学系统。在医院发展中,医院领导更看重医疗方面的业绩以及医疗质量,普遍存在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情况,致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时有发生,使他们无法全心投入工作。所以,如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会严重阻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3.1提高对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使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就要提高医院对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强调医疗工作的同时,加强对编外人员人事档案重要性的宣传,不但要在新员工岗前培训时加强对人事档案的宣讲,针对已入职的编外人员也要加大人事档案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职工对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的存档意识,提高认知度。完善各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收集人事档案材料的重要性,根据专业的归档和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体现人事档案制度的重要性,另外,还要明确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强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严格遵守《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各项规定,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要求,及时收集并整理分类,做到明确分类、目录清晰,从而做到真正的规范化管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既能保证工作效率的稳步提高,还能为医院人事工作开展提供帮助,发挥积极作用。

3.2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

医院要紧跟时代进步与改革的脚步,主动适应时展变革,重视信息化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首先,医院在正常运转的同时,要不断培养人事档案管理人才,努力克服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利用电脑、扫描仪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通过功能齐全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将纸质档案材料转变成图片等数据资料,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使人事档案在查阅、借阅、转递、信息统计等利用工作方面可以实现无纸化。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事档案储存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加强信息化管理,还能让管理人员简便又快速地查询和管理档案,有效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人事档案的有效利用率。

3.3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可以使其全面有效地提高工作水平。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医院要给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给予工作人员工作肯定,充分体现出医院对其信任,使得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愿主动地去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肯为自己的工作付出心血。第二,医院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应合理制订人事档案方面的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人事档案方面专业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保证其工作能力满足时展需要,不停留在传统模式的局限中。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建立合理的考核和晋升机制,激励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必须清楚认识到,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必须给予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更多关注。

4结语

在医院发展中,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一样,对医疗事业有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医院应当人性化对待和管理每一位职工,使其对医院具有归属感并积极工作。在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加强宣传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并且加强对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各项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的培训,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进而保证医院正常运行,促进医疗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凌燕,马新星.社会化用工趋势下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02):172+187.

【2】谢玉梅.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7):143-144.

【3】韦惠杰,张小英.新时期医院编外人员档案管理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8(20):155-156.

第2篇:人员档案范文

关键词:人才服务;流动人员;档案管理

档案是人一生的履历记录,更是人一生的奋斗证明。在非国有企业、社会团体工作的人员,从事自由职业、选择灵活就业的人员、外出务工人员、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私企职工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非正式职工,由于没有固定单位或所在单位无档案管理权限,用人单位(个人)委托当地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单位职工(个人)人事档案。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的这部分人员的人事档案就是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是一项工作职能,是政府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流动人员的数量逐日增多,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保障民众的权益,199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人才服务机构负责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的接收、鉴别、整理、组卷、保管、转递等管理工作,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并按照规定为其政审、出国、留学、案件审理、落户等出具证明、接待来访、查阅、咨询等服务利用工作。通过走访调查、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查阅智研咨询集团的《2019-2025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报告(2019)》等资料发现,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呈现人力资源行业规模扩大、机构数量增长、高端业态快速发展和市场配置能力得到提升的态势;流动人员数量、流动性呈现出上扬趋势。面对日益增多的档案库存量、流转量、服务量的特点,面对日益增多的档案库存量、流转量、服务量的现状,摆脱人力资源市场资源配置不平衡、信息来源分散、档案利用率低的困境,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体现人事档案的价值,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管理需要和流动人员的服务需求,流动人员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

一、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较为落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人事档案中包含有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履历情况、学历学位变动、职务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变化等方面的内容,用人单位通过查阅人事档案就可以对流动人员的个人情况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至今已二十余年,但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流动人员流动性大、档案工作人员少的影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仍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1.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不完整,档案整理不到位、档案转递不及时,出现“人档分离”“人档不一”的现象,导致人事档案不能为用人单位提供有用的信息,严重影响了档案的价值作用。2.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模式工作效率低,更易发生丢失、损坏档案资料现象,不利于长期保存和利用。3.档案管理过程缺少标准化,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尤为明显,一旦档案资料受到破坏便无法实施有效管理,这也是造成人事档案管理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员流动速度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未能及时改变,无法满足流动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需要。

(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结构配比不合理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来负责这项管理工作。《202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57万家,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180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0523家。《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情况———行业从业人员64.14万人,与2012年33.6万人相比增长了9.89%,平均每家机构的从业人员仅有18人,存在严重的配比不平衡。通过走访调查、查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各地市人力资源机构网站公布的数据资料、组织问卷调查等形式发现,当前人力资源机构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人员,自身不是档案专业毕业,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门的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与档案管理发展的要求不相符。特别是有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高、责任心不够、服务态度冷漠、执行政策僵化,甚至推诿刁难,违背档案管理原则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人社部门的形象。我国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结构配比不合理,制约着档案管理质量和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是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设备过于老旧,内容不健全,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人事档案的办公需要有专门的场地、独立的库房,有密集柜(架)用于存放档案,有专用设备保证库房环境达标。因专业的档案管理设备费用较高,由于资金有限,设备更新不及时;受条件限制,库房面积与存档数量不相匹配,这些都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档案资料不健全、档案管理内容不符合现实需求,影响了档案利用效率。

(四)流动人员档案意识不强,“死档”“弃档”现象增多通常情况下,非公有制企业不具备管理员工人事档案的权限,私企职工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非正式职工的人事档案都委托当地的人才服务机构来保管。很多流动人员把档案放到人才中心托管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有的人对自己的档案长期不闻不问,更有甚者档案早已丢失,有的人对自己能享受哪些人才公共服务更是不清不楚,造成档案“失联”,时间一长将难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如取得新的学历、劳动合同或其他材料时没有及时归入个人人事档案,导致个人人事档案无法及时、完整地反映存档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经历,在评定职称、考研、出国等情况下需要依据档案出具相关证明材料时,个人人事档案不能提供有效的材料和依据,就会面临诸多不便。

二、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管理体系,创新服务模式针对管理体制较为落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设施设备老旧的现状,一是建立健全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组建专业的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和信息监督检查机构保证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建立流动人员数据库,分析流动人员的专业情况和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岗位需求信息,提高他们就业的成功率。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流动人员的需求和单位需要,提高社会认可度。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在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委托存档的流动人员可在网上办理查询存档信息、出具相关证明、开具调档函、预约申请个人退休、变更个人信息和代办个人社保信息变更等多项人事档案业务,如,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大力应用数字影像档案提供网上办、掌上办、邮箱办、电话办、咨询办等多种“不见面”服务,既减少群众办事聚集,又优化简化服务流程,为劳动力就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存档单位也可通过网上查询单位立户信息和单位户内现有存档人员名单。同时,加强人事档案的动态性管理,丰富和扩大人事档案的内涵,增强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提升人事档案的“含金量”,实现人事档案的“再增值”。

(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参与者主要是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党的提出要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快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信息全国联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机构的职能,人力资源机构在现有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特别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改变传统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人力资源机构与相关人员或组织机构签订委托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协议,明确双方的利、权、责,确保人事档案材料准确、及时、齐全、完整。二是人力资源机构档案工作人员在接收档案时应认真检查档案材料,若发现档案材料不齐全、缺页少页或者出现丢失时,要向有关人员或单位去函询问,以此来保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备齐全。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场地和人员,完成档案数据录入、信息审核、标签张贴、入架(柜)存档等工作,并由工作人员专职负责工作调度、数据审核、督导和统计上报工作。提高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三)采用多维度培训方式,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人力资源机构要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大培训力度和深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内部互学”+“定期考核”方式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通过边学、边练、边促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综合理论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同时,要广开招贤之路,吸收一些懂档案专业知识、具备计算机管理能力、熟知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四)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目前,有些高校开设了档案专业,很多高校的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司法助理等专业都开设了《档案管理实务》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缺少社会历练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2019年年初教育部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目标为核心,注重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融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一体的技能型人才。这些正是目前人力资源机构的短板,本着“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原则,人力资源机构与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满足企业对应用型档案管理人员的需求,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出口”问题。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中,给学生提供校外实训、顶岗实习机会,加深产教融合深度,实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五)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互通互联、服务便捷高效成为流动人员的诉求。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提供良好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之一。面对日益增多的档案库存量、流转量、服务量,人力资源市场要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创新“智慧人社”服务模式,就要抓基础建设,在充分维护广大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情况下,用好、用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做好、做实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公众需求和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完善档案管理内容,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利用效率,体现档案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政惠民”作用,对推动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实践性意义。

(六)借助新闻媒介加强档案知识的宣传人力资源机构在办公大厅张贴服务指南、办事流程、注意事项、人事人才信息等,印制人事档案内容、作用、转递流程等宣传画册,利用网站、云平台建立公众号,宣传档案相关的知识,及时人事人才岗位需求和招聘信息等,特别是今年新的《档案法》实施,新闻媒介都在大力宣传,人力资源机构可以借此机会大力宣传人事档案;在流动人员办理相关事宜时工作人员详细解答、指导,使他们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机构是保障个人利益的机构,在国家公务员选拔、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时都要审查人事档案,作为甄选人才的证据;在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时也要依据个人人事档案。只有流动人员了解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才会配合人力资源机构及时补充完善人事档案材料,有效发挥档案的作用。目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流动人员自身认识不到位、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有关,需要挖根源、找差距、补短板,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胡浩媛.浅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9(03):127-129.

[2]江赟.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27):92.

第3篇:人员档案范文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才流动速度随之加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难点和存在问题,探讨了强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对策措施,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流动人员 人事档案管理 问题 强化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就业方式和就业渠道逐渐多样化,流动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员人事档管理亟需科学、有效、正规的管理机构,采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以解决和优化。当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管理手段原始粗放,现代化管理手段缺乏,从而导致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已迫在眉睫。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难点。

(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完整性归档难以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是确保其档案真实性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实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流动人员工作的特殊性,许多流动人员在离开原有工作岗位后,档案不在单位保管,而是常由流动人员本人自己保管,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归档的困难。

(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难以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为流动人员的重要人事活动使用提供了重要数据和信息技术,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功能和价值作用,必须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然而,由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来源多,结构复杂,加之,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手段落后,档案更新和利用效率低,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道路漫长、艰辛而又充满挑战。

(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果低下。人事档案属于机密性的文件,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公民的隐私不受侵犯,然而也使得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无法真正的得以发挥,这给流动人员的各种人事任用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此外,流动人员管理现代化步伐发展缓慢,未做到与时俱进,管理模式单一,管理软件落后且不统一,尤其在有些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局限于档案目录管理上,管理方法原始,仅仅依靠员工记账,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缺乏,难以对档案信息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导致,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果低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性缺失。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仍沿用传统的“计划管理”形成的各项制度,计划色彩浓郁,偏重政治性,缺乏时效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另外,由于人事档案需要收到一定的托管费用,这使得某些部门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盲目收费,或者抬高保管费用,而这对于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的流动人员而言,是一笔不容小觑的经济负担,于是他们开始弃档或者自存档,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

(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完整性不足。当前,由于用人单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缺乏完整性。比如,流动人员聘用合同、年度考核表未能及时进行归档;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内容存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现象,形式化、口号化普遍,如,对于个人评价,大多是一些“学习认真、团结同事、工作态度良好”等过于笼统的话,难以体现出个性特色,同时,也使得用人单位无法从这些人事档案中了解他们真正所需要的东西,如,员工的诚信度、工作成就、个人业绩、思想品行等基本情况,这使得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

(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程度偏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作为流动人员人事活动的重要信息载体,要想充分发挥出其功能和价值,必须注重人事档案的标准化管理。然而,当前一些单位人事档案部门人事档案管理方法滞后,仍过多地依赖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手工操作过多,加之,重管理,轻服务,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无法实现标准化管理目标。比如,根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相关标准化管理要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应使用统一规格的纸张,若发现存在折皱、破损、卷角等情况,需要对其进行裱糊、折叠等加工,再统一上交保管,以确保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往往草草了事,未能予以及时有效处理,使得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作用大打折扣。

(4)管理机构较为混乱,人员配备不合理。当前,在某些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较为混乱,人才服务机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失业管理部门、社会保险机构等都在公开或私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甚至一些地区人才交流中心私自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承包给一些民办中介机构,并不惜恶意竞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人事档案管理成了他们谋取利益的手段,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秩序。其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在转递混乱、移交不及时等现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保管手续不规范。一些档案管理单位,特别是那些私自保管人事档案的单位,他们私自抽取、涂改、销毁有关重要凭证材料,违反规定为他人开具不合法的人事档案证明,这使得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再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目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大多非档案专业出身,专业技能、素质能力偏低,档案管理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二、强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日常管理工作。

目前,应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纳入人力资源日常工作中,并加以严格规范,狠抓落实。首先,在制度建设上,要不断完善和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系,以规范和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过程,确保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合理有序进行。比如,在流动人员进行考试、职称评定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必须要求人才托管单位或人才中心提供真实、有效、客观的证明材料,以避免和杜绝有违纪违规现象的出现。其次,在管理环节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努力遵循“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的管理原则,注意多层面、多方位地健全和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并借助现代化、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强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比如,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整理、收集和存档环节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进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储工作时,要重视档案存储环境建设,档案保管要注意通风、防火、防潮、防盗、防霉。

2.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制体制。

首先,明确社会各组织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责任,以提高各社会组织单位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意识与重视度。要实行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管理体制,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主管部门,具体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其他单位未经授权,不可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一经发现,一律按违纪行为处理。其次,为了充分发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功能作用,使流动人员的个人信息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组织中的人事档案管理应为服务于社会组织管理,而不能将其作为身份证明,随意在各社会组织单位中加以调动。再次,要注意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制,规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范围,确保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合理、有序进行。

3.加快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提供有利的契机。因此,各地要积极加快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建设,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个人电子档案系统,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体系,注意完善资源共享、异地查阅、统计分析等功能,以实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网络化管理、自动化以及动态化管理,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确保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实效性,从而便于人事信息的查阅流转,适应人才流动的需求,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4.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为了促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实现现代化管理目标,满足时代经济发展需要,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以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培训教育,使其成为知识体系结构全面,综合型管理人才,从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并且能够胜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满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的迫切需要。

5.规范和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应做到:一是规范和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收集和保存方式。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或组织机构应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委托人签订管理合同契约,并严格按照合同契约内容加以执行,以明确双方的利、权、责,保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的齐全与完整。二是规范和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档案接收人员在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时,要对档案材料予以仔细检查,并不断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内容,若发现内容不完整或出现遗失、损坏,应及时向有关组织单位询问,并要其开具一定的材料证明,以确保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性。收集和整理的档案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鉴别,需经单位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签字盖章后方可归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中。总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流动人口比例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在新时期,各单位要重视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绍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兰台世界,2013(26).

[2]胡浩媛.浅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

[3]刘亚红.当前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的思考[J].2014(4).

[4]王鲁花.新时期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J].人才资源开发,2014(16).

第4篇:人员档案范文

当前,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致使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不具备独立人事权的单位擅自接收和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档案管理秩序造成了严重干扰;另一方面,基层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不足,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难以做到对人事档案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二)档案资料归档不完整。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包括多种材料,如学历职称、履历、合同、职务任免等材料。而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很难归档齐全这些材料,具体表现在:其一,流动人员的流动性强,加之部分单位不重视已调走人员的档案移交工作,而是让流动人员自带,从而易导致人事档案资料遗失或不全。其二,用人单位在聘用流动人员之后,只重视流动人员的使用,而忽视流动人员在本单位工作中档案材料的收集与归档。

(三)档案内容真实性不足。

人事档案材料不仅是单位合理使用流动人员的重要依据,更是流动人员享受各种福利待遇的凭证。然而,一些流动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擅自伪造档案材料,对年龄、工龄、党龄、学历信息进行涂改,严重影响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

(四)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要运用高效、快捷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作为有力支撑,用以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档案服务效率。然而当前,我国一些基层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相应硬件设施,没有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使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远远滞后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不利于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五)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查处不力。

虽然监察部、人社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了《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但是,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近年来各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损毁、丢失、涂改、伪造、泄密等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责任单位、责任人鲜有被查处的。

二、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档案管理体制。

我国应当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严格限制不具备管理条件的机构擅自接收和管理人事档案,切实维护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秩序。档案管理机构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队伍,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档案管理机构应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规范档案管理收集工作。

为了保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应从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入手,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一方面,建立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网络,根据档案形成的特点,综合采取定向收集、跟踪收集、定时收集、补充收集等方法,避免造成档案资料收集遗漏;另一方面,明确用人单位、流动人员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方面的责任,并要求档案在流出或接收时应保证其完整性。

(三)加强档案内容管理。

在流动人员初次建档时,有关部门必须认真核实流动人员身份证、技能资格证等相关信息,根据流动人员工作经历的变动及时对档案进行更新,确保人事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还应当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内容进行调整,使档案内容在保留传统和共性信息的基础上,能够突出反映个人专长、业务能力、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情况。

(四)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加强基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档案保护达到防火、防盗、防光、防潮、防蛀、防高温的“六防”要求。同时,加快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存储、检索、跟踪归档,逐步实现档案库管理现代化、档案资料电子化、档案服务网络化,使人事档案能够实时反映流动人员的成长经历,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

(五)严肃档案管理纪律。

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和人事人才服务机构要认真执行中组部、人社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90号)和监察部等部门《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有关要求,严明纪律,完善制度,从严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违反规定的,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严肃查处,视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结论

第5篇:人员档案范文

一、现阶段档案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开始用到计算机应用技术,档案的内容愈加繁杂,档案管理工作更具规范化和专业性。这些变化一方面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在另一方面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档案管理人员都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仍旧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综合而言,他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从实际情况了解到,很多档案管理人员都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无法对实际工作的了解,这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二是很多人员不愿主动去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他们自身的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除此以外,虽然一些管理人员学习了新的技能,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之路就受到了限制。其三是一些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不强,缺乏一定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得到提升。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需要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创新。

二、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敢于创新的精神。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和企业其他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这些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要想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接受新的理念,开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具备创新精神。将新技术和技能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有所提升。

(二)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

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服务的,其主要发挥的是纽带作用。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正确的认识自身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真正的做到爱岗敬业,为使用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同时档案还涉及到企业机密文件内容,因而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能随意泄露公司机密。

(三)全面的专业技能。

现如今档案管理的内容愈加复杂,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基础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例如历史、社会科学、目录学、一级计算机应用技能等。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变化,有条不紊的完成各项工作。除此以外,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是比较高的,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加强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有效对策

(一)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对工作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是首要任务。一方面,作为企业应当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培训,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到近期档案管理工作发生的变化,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工作。同时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加强继续教育,最终达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目的。而在另一方面,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也应当主动的加强自身的学习,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能力。

(二)转变传统的理念,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从根本上来说,档案管理是服务型的工作,作为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并且最终为使用者提供服务。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公司制度和章程对档案进行管理。而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如何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也是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

(三)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