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审美经济范文

审美经济全文(5篇)

审美经济

第1篇:审美经济范文

关键词:大审美经济;中国;艺术设计;发展

1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问题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对设计类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各大高校争相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专业覆盖面广,开设课程丰富。设计专业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要开拓学生的眼界,给学生足够的平台,没有生活、没有眼界的人是无法设计出好的作品的。然而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的问题上却将艺术设计与其他专业设置得一样,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在课程结构上除了公共通识课,学生在进入学校的第一年里几乎都在做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如素描、水粉,等技法,甚至部分学校到了大二还在做专业基础课训练,而等真正开始进入专业学习时,大学已经过去将近一半了。过多的铺垫,让学生对艺术有了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但设计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却成为欠缺,更别说给学生足够的视野[1]。不仅如此,课堂教学模式也是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弊端,教师按章节,讲解教案上相关知识点,学生坐在下面听课、做练习,这种单向接收式的教学,导致学生的自学能力欠缺,创新能力较差,定向思维严重。教学模式的限制,使艺术设计的学生不得不接受备课式教学,学生被动的听课,不思考设计流程,只关注设计成品,而这些没有思想的作品,又如何能称得上是设计?另外,关于实践教学,课程教学的评分完全以学生最终设计作品的呈现为评判标准,而教师的评分标准也只注重最终的考试作品。对设计过程予以忽略,以致学生只追求结果,作品出现从有灵感到作品完成的跳跃式创作,缺少思维过程。作品造型优美,艺术感强,却经不起推敲,没有实用价值,无法产生实际的生产价值,与市场脱轨[2]。

2对市场的认知以及人才培养目的的分析

艺术设计是社会文明、社会发展的产物,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以及实用要求都会有所不同,甚至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具有艺术设计教育、科研、设计、创意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平面设计师、美工、软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等。人培方案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后,应具备艺术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然而,脱离实践的课堂让一切成为空谈[3]。如今的中国发展迅猛,一年一个样,不仅在交通运输、建筑建设等硬件方面,媒体软件、人工智能等方面也发展迅速,而作为经济发展的“睛雨表”,设计行业的发展更是随着各行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不断进化着的。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并走在时代的前沿,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人才。现在大多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在学生进校时所制定下来的,相关课程也是在学生入校前拟定的,有些甚至连教材都已定好了。然而,在学生进校的这几年里,设计届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一时热门的内容,也许到大三时就已经落伍了,如果我们不在合适的时机修改人培,还是按照既定的内容,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那么毕业后与社会脱节将会成为必然。我们要培养的是进入社会,走向相关专业的社会需要的大学毕业人才,仅仅靠课堂上那些有限的专业知识,如何能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寻找方法,学会思考,只有带着思想去学习,才能拓展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效益。而现在很多学校依旧在课程教育培养中过于强化基础教育,有些甚至到二年级还未进入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实践教学更是少得可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校很难做好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工作。要发展就得创新,不只是堂培养模式的创新,还包括学生实践方式的创新。平台的高度,决定了学校的好坏,学生以学校为平台,通过平台展开对外界的认知,做为校方,我们能为学生提供怎样的环境呢?第一,每年常态的大赛、大展,行业间的竞赛、校企合作的项目、校内定期举办的设计展,给学生足够的展示平台和交流平台。第二,成立工作小组,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定期邀请行业资深专家与学生近距离交流,了解设计前沿的相关咨询。第三,与其他专业的对接,建立多导师,跨界联合指导。

3建立工作室教学,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要构建良好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就得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根据专业核心课程的要求,及时与行业协会,实习基地等孵化平台做好对接工作,在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之间搭建桥梁,构建多层次产学研修基地。在专业设置上,专业基础是需要长期练习,甚至是终身练习的,所以应当合理分配专业课时与基础课时的比例,学生入学就应开始进入专业学习状态,直接接触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实习实践,边做边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实操性更强。而素描、色彩等基础内容完全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由学生课后自行练习,成为一种常态的作业,让学生在做绘画基础训练的同时进行专业学习,又不过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老师在课堂上将重难点讲解清楚,然后学生推荐一些较好的相关网站、书籍等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另外,课程与课程之间应有较强的关联性,一环扣一环,可以把几门相关的课程做成一个模块,配套学习,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联系,让专业知识在脑海中反复成像。关于评分,学生在做设计的时候,应更多的注重过程的合理性、实践性,不断推敲,不断进行尝试,完善构思,通过设计过程,来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设计是为生活服务的,科学的设计是我们探索的目标,为了培养会思考,有创意的人才,在教学中应更注重设计过程,而不是最终的作品,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分,并制定合理的评分的标准。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加强校企联系,只有教师的专业能力上去了,才能更好的培养实践型的学生。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年年都在更新的专业,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学校可构建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机制,包括教师专业共同体,组织协作小组,交互方式,共同进步氛围等的构建。教师和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相互促进、互相学习、追求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学习形式。通过开放式教学,以教材为研究起点,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验证,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课堂教学衔接到工作室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引入门,然后按学习兴趣,自由选择相关工作室进行该课程的实践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本,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回归学习的本性。

参考文献

[1]郑川.审美经济形态下的漆艺术产业化思考[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1-5.

[2]广益[J].上海艺术评论,2016,(04):12.

第2篇:审美经济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民族特色;审美体验;价值取向;时展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之下,开展了改革开放之路的研究,我国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步上了另一个台阶。尤其是在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后,我国还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经济文化模式。进行改革开放,不仅仅只是对我国原有体制的改革,还意味着我国应该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别的国家的文化特色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带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发展,还使得中国艺术的发展越来越繁荣。中国艺术的发展在文化交融越来越浓烈的大背景之下得到了好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危机,大家都很偏爱于西方艺术的设计,对我国传统艺术品的设计越来越不重视,所以,在新时代下,我国的艺术发展既与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保持交流,又要注重设计理念中对中华民族特色的体现,注重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表达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本文以环境艺术设计为研究范例。其实环境艺术设计实质上就是对地域风貌的一种全面性展示,因此,一个好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尊重环境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只有重视这些特色,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所体现,在能够体现出当地环境艺术设计的神韵。

二、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根源性研究

中国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我国五千年的文化根源有莫大的关系,还与我国传统美学有关联性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非常繁杂,与西方美学之间相比有鲜明的对比性,以美术史的发展为例,西方美术史从原始时期——古代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时期——现代主义,脉络非常清晰;反观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中国美术史的发展非常丰富,广泛流传的宗教和哲学思想也在不断地影响艺术创作。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也巧妙地影响着中国环境艺术的脉络发展。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强调再现、模仿、写实。受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影响,中国艺术设计往往体现伦理道德,强调中庸思想,提倡儒释道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受到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影响,中国艺术的发展体现了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特色,成为了我国文化的一种标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承载,这为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融的丛林之中,占得了一席之地,成就了辉煌于世的中国文化。

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探讨民族文化的意义

从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性表达而言,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融合地域、人文特色,才能够具备一定的神韵。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环境艺术的设计也是风格多样。并且,在如今的社会,我国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交融,我们的服饰、餐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融入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进行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环境艺术设计非常注重整体感,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并不能像服饰设计那样可以独立于环境而存在,所以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之中,我们必须要依时依地地进行下来,积极地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于我国环境艺术的设计之中,将民族文化的美融入于环境艺术的设计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环境艺术有根本性的进步发展。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社会文明有了一定的积累,人们在改革开放之下,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当今的经济体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女性不再局限于厨房、工作,也可以满世界飞来飞去,买包包、看时尚服装展览,这都是基于商业文化的发展才产生的,虽然,解决了人们在生活之中遇到的贫困,但是,这种物质文化大肆“侵略”了人们的生活,甚至腐蚀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环境艺术设计,所以,我们可以发展优秀的环境艺术,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到环境艺术的设计中去,这样能够对人们的日常审美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这一举动也能够带动我国人民的和谐,进一步带动我国人民对我国传统的文化、民族文化的剖析与欣赏,这样能够唤起我国人民的民族文化认知,促进我国人民自强不息等品质的培养。

四、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民族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必将拥有一定的特色,这样才能推动环境艺术的绵延发展,才能使得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才能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现代设计从其诞生之初一直发展到现在如此多元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设计里的文化品读越来越多。当今社会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既要满足自身的发展内涵,还应该有一定的外延发展,赋予作品一定的文化内涵,从而影响人们。除此之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之中,还应该强调民族文化在其发展中的影响,作为一门环境空间科学,环境艺术作品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应该借助环境艺术作品来加强民族自强精神的打造。文化是不断融合发展的,浓厚的民族性文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某种国际性文化,因此这种全球性文化的多元构成渐渐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反映文化时代性的主要追求。

(一)挖掘和了解民族文化——基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是该民族的精神集中,是能够带领整个民族积极发展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分为内涵以及外延两种体现形式,其一是民族文字、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住宅等外在体现;其二则体现为民族精神。每一个地域都因为其不同的民族风貌有着不同的特色,这种不同的特色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域特色,都是影响民族文化发展的原因。因此,民族文化都是极具特色的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一起独特的民族特色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外来人们对该地域的认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发展,只有拥有好的、影响力比较大的民族文化才能够对这个民族的发展产生比较有利的影响。在进行一项环境艺术的设计之时,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是地域特色,然后充分地了解该地的文化特色,并且进行深刻地剖析,然后,再利用我们对美学的一些自然感受来对环境进行一些规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使设计的环境与本来的大自然环境有一种相融的体验,才能够使设计完成的环境艺术具有一定的神韵。

(二)对民族元素进行提取分析——表象

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由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构成的,每一项民族元素共同作用就组成了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苗族的一项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就是织锦文化,织锦文化是由苗族劳动人民多年的劳动积累而来的,当然,还有很多我们熟知的文化特色,都对我们的审美有很大的影响。蜡染、刺绣、布艺等这些都是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同样也对设计师的审美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必须依据环境特色来对我国环境进行设计,环境特色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其实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特色。所以,在环境艺术的研究之中,我们必须要通过这些民族元素的小点,从而使得民族文化能够融入进我们的生活之中。环境艺术设计是对现代环境的一种解读,虽然,在环境艺术的研究过程之中,我们必须要尊重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是也要注重对现代生活的了解。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之中,也要体现这一原则。环境艺术设计师当代艺术家对现代环境的一种感知,每一个时代都是不同的,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师们必须要结合时代的环境,再将传统的文化特色融入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只有将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与现代环境特色以及现代文化妥善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出具有吸引力的环境艺术设计。

(三)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出来

民族文化的魅力其实不仅仅只是在于民族文化的体现上,更是与民族文化的内涵有很大的关系,只有透彻地理解传统文化,才能将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地融入进环境艺术设计中去。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大部分表现得比较含蓄,这与中华文化的特色是分不开的,中华文化给予人的就是一番含蓄的变现,而不是像西方环境艺术,给予人们的都是一种热烈奔放的体现,这种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出来了,并且将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赋予在了设计作品之上,这中方式能够使艺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环境更加地笼络人们的心灵,也能够使得这种文化艺术更加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以及审美。中华文明,璀璨至今,在世界上具有很深的影响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在生活之中创造的文化深深地影响到了世界人民。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社会竞争压力增加,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优秀文化能够给予人们正能量,因此,在当代环境艺术的设计发展之中必须要充分融合中华文明,这样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阳光,使人们积极地生活。

五、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是在人们的劳动与生活之中产生的,也是属于人们的一种劳动产品,在时代的发展之下,我国的经济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对环境艺术设计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不仅将现代生活的一些元素以及外来文化融入在了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之中,还应该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与我们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也能够使得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能够贡献一份力量,也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积极地发扬光大,使世界人民都能够看我国少数民族的智慧结晶,也能够使世界人民感受到我国少数民族的美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周长积,周雅,傅娜.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26(6):603-606.

[2]廖丰丰,杨君顺.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神韵的探讨[J].美与时代,2007(11):87-89.

[3]赵昆.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

[4]夏王莹.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转化[J].设计,2015(13):127-128.

[5]陈镘弥.对少数民族民间元素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5(5).

第3篇:审美经济范文

关键词:社会情境;景观设计;审美转变;设计策略

引言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景观设计成为人类追求优质生存环境与渴望自然的必然结果,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传统景观设计的审美观念由东西方园林设计中的审美意识共同组成,虽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在外形美、神居美、自然美这三点审美意识上极为相似。现代景观设计在受到传统景观设计审美观念影响的同时,也必须不断满足新的时代需求,最终在矛盾演化的过程中,新旧两种审美观念形成了三对承接关系,即对文化传统的延续、神权至上的改写与自然审美的回归。

一、现代景观审美转变的社会情境

传统审美观念与现代社会情境之间的尖锐矛盾是引起现代景观设计审美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的时代语境迫使现代景观设计必须打破传统,向着更加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方向上发展。

(一)多元文化环境的发展

人类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理性思维”主宰下的景观设计抛弃了历史、民族中的文化内涵,结果使得自身陷入“人文困境”。在中国这一情况尤其严重,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自卑心理而产生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盲目崇拜,造成了中国景观设计的文化断层与价值观混乱等问题,这不但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破坏了宝贵的人类文明。而随着多元文化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此种盲目的不合理性,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将重新得到认识,人们对文化、历史、艺术有了综合性的需求。在景观设计中寻求文化归属感的趋势,使得纯粹的视觉审美注定将要被改写。

(二)新的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

现代景观设计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它受到来自于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推进,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出现了城乡、区域之间的非均衡发展以及人口、家庭的结构性变化。人们在工作、家庭多方面的重压之下,对城市中有效景观空间的需求变得分外强烈,追求健康生活成为时尚话题,不分年龄、地区的人们在这个话题的意见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户外活动成为人们健康生活、放松身心、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因此,景观设计必须关注、迎合现代人类的生活所需,这是社会发展对景观设计提出的全新课题。

(三)可持续设计思潮发展的影响

在“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潮影响下,人们不得不从全新的视角重新看待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成为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它既要肩负着缓和城市空间过分拥挤、冰冷的重要责任,又要建立在低能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单纯的形式主义、人工美学显然已无法与此相适应。对于景观设计而言,生态性显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生态问题严重的今天,它是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环节,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景观设计既是现代人类追求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寄托,同时也是实现生态主义的中坚力量,由此可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既包含了对传统自然审美的回归,又包含了对其的全新发展。

二、现代景观设计审美转变的影响因素

旧时的社会体制、生活方式促成了传统景观设计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而现代景观设计所属的社会情境显然已与过去截然不同。因此,传统景观设计中的审美观念与现代景观设计审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主要是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从功能需求上来说,传统的景观设计所强调的实际上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设计观,设计者强调景观中布局、造型、色彩、装饰的自然美,要求人与景观相适宜,可以说传统景观设计的主要功能应当是欣赏层面上的。而现代人类对景观设计的需求显然不止如此,使用功能、自然归属、文化体现都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现代景观建设也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良好的景观生态环境成为保持区域特色,提升土地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在由景观环境带领商业、城镇、公共设施发展的现代社会,其功能上的突出矛盾,是促成现代景观设计审美观念发生转变的直接影响因素。从设计对象上来说,传统的东西方景观设计都曾经服务于皇权、贵族等小众群体,在设计审美观念上崇尚神居美,景观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取悦于它的所有者,以及彰显其所有者的身份与地位。这种对于神居美的追求所传达是一种奢靡而被禁锢的思想,在这样的景观空间中,人们需要严守自己的本分,这未必让使用者感到舒适,而现代景观设计要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生活的环境问题,要满足的是服务大众的设计需求两者之间的强烈矛盾,意味着传统审美观念必须要产生转变。从空间尺度上来说,无论是东方精致巧妙的园林,还是西方恢弘大气的景观,都是在古典建筑的基础上设计建造的,传统景观设计的小尺度设计既无法与现代巨大的建筑体积相匹配,也无法满足现代急速增长的人口使用需求。显然,现代景观设计绝不可能在对传统设计的盲目抄袭中生存,若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则将寸步难行。从设计美学的角度上来说,20世纪以后现代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界限,使得艺术走进生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这一变化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公众审美意识的增强,意味着景观设计需要更多的艺术性与文化性。而如今,非物质、地域性和包容性的设计导向使得普罗大众对景观设计又提出了新要求,优秀的传统美学思想将得到重视与延续,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文化驱动力。

三、现代景观设计审美的转变

(一)由“外形美”向“内涵美”的转变

无论是在传统古典园林兴盛时期,还是工业革命以后,景观设计一直被认作是视觉审美的产物。而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艺术成为现代景观设计审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传统文化、民族归属感的追求也变得空前高涨,这意味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开始向着重视“内涵美”的方向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从社会发展必然性的角度上来说,这是现代艺术进入现代生活,打破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隔阂而形成的必然结果。在现代艺术的冲击下,设计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它是工业革命以后,艺术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是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它意味着现代艺术的生活化以及人们被长期压抑以后产生的对文化、艺术、历史等人文内涵美学的强烈渴望;从现代景观设计自身的角度上来说,现代景观设计中关于设计地域性、乡土性文化特质的缺失,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展现手法粗暴而不合情理,激发了人们对景观设计文化内涵的追求。景观设计受到这一要求而使得设计者在设计之前必须对设计对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挖掘出其地域文化内涵,这一设计趋势在设计各地的景观设计中都有十分具体的表现。而如何实现景观设计由“外形美”向“内涵美”转变?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之一就是多元价值并存,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二是对地域特色的尊重,三是对怀旧心理的关注,四是对传统设计美学的提炼、整合与运用。因此,“历史”与“现代”的有效结合将是实现转变的有效途径。如王向荣教授在2012年新加坡花园节上展出的“心灵”花园设计项目,整个公园只有100平方米,却充分表现出了中国花园丰富的空间变化和诗意,其设计理念是要在有限的空间内用中国的花园带给人们来自于心灵的宁静和感悟。在王向荣教授看来,中国的花园能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中国感或者中国园林美学,对于中国园林来说,人也是园林的一部分,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带给现代人心灵上的舒适和宁静。“心灵”花园由水池、竹柱、帷幕、汀步、竹林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汀步与竹林所组成的悠悠曲径以及掩藏在花园中心的一汪池水都是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审美的角度进行设计与塑造的,人们需要经历重重曲折才能见到公园中心那一池莲花,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种来自中国人本性的含蓄、内敛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情趣。但对传统园林的传承不意味着设计师对传统景观设计美学的全盘接受与模仿,在该设计中,设计者没有使用传统景观设计中的白墙与假山,而是利用白色的帷幕缠绕着围合着曲径,通过白色帷幕的重叠和缠绕,打造出一种脱离世俗的梦境感,引导着人们渐渐的远离尘世的喧嚣。这同时也是对传统园林设计所进行的一种现代语言的抽象运用,既维持了对传统景观设计审美观念的沿袭,丰富了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又体现了现代景观设计对于传统美学的抽象与运用,极好地诠释了设计师对于“历史”与“现代”两者关系的理解。

(二)由“神居美”向“人居美”的转变

现代景观设计向着人居美的方向发展,是其审美观念另一个重要的转变趋势。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景观设计服务皇权贵族的时期已经过去,在现代社会中,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它的最终目标是要创造为人类所使用的室外生存环境,因此,它是一门为人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环境的科学与艺术,现代景观设计的社会性是第一位的,关注人类的日常生活需要对现代景观设计来说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北欧国家及德国的设计师已经在全球树立了榜样,其设计对象是群体,而不再是个人,设计不再追求流于表面的设计形式,而更在乎如何将景观功能化,可以说其对实用功能的强调应该突破了以往景观设计中的任何时期;其次,现代景观设计对人性化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当然这也是由于当下景观设计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某些城市中大尺度的广场设计中过度追求尺度与形象,缺乏对人需求的关照,最终导致夏冬两季无法满足使用需求而遭到荒废。城市中缺乏真正可以利用的公共景观空间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大面积的公园草坪设计常常附带着“禁止踏入”这类的标识牌,这就意味着再多的景观设计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不能使用,也就失去了景观设计缓解城市紧张空间的意义。景观设计师带给景观设计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自身能力的缺失,或者急于达到设计效果而忽略了景观时效性,最终使得植物侵占道路,植物相互拥挤导致畸形生长等这些问题对于景观设计而言都是致命的,它们使得现存的多数景观空间显得既不实用也不美观。这些问题的存在实际上反应的是一种现代“神居”,虽然皇权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现代景观设计对使用者的考虑仍不充分,这些无效的景观设计之所以存在,实际上与政府政绩要求、商家商业卖点或是设计者本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使用者并没能成为这些无效景观设计考虑的核心。本文将其理解成为一种存在于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隐性“神居”现象,打破这种隐性“神居”现象是现代景观设计审美的必然走向。现代景观设计的“人居美”应当是“服务”与“功能”相结合的,也就是在充分考虑人使用的心理、行动基础上,提供恰当的景观空间,来满足人们日常散步、聊天、遛狗等使用需求。例如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实际上是对一个废旧工厂的改造设计。在该项设计中旧工业设施经过改造后,具备了展览、集会、销售、健身、娱乐、休憩等多个功能,几乎可满足周边居民来自物质、精神生活的多项要求。设计者甚至连公园中的工业高炉都没有浪费,高炉与废弃的高架铁路向结合,成为提供游客安全攀爬、眺望、游览的立体游览系统。其布局设计更加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所需,首先被考虑的是辐射范围内人的使用需求,针对日常生活,在贴近住宿区的附近分别设置了体育场、儿童嬉戏场、休憩空间等七个不同使用功能的场地,同时针对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公园中也设置了可以进行小型聚会、音乐会、展览会的场地,以展示设计对人精神文明建设需求的尊重。改变了传统设计中为个人、贵族服务的审美趋向。整个设计在设计审美上,以最朴实无华的设计语言创造符合现代人类审美需求的景观设计,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玩耍、散步、放松心情。设计达到了尊重现代生活的人类需求且真实可用的目的,实现了现代景观设计由“神居美”向“人居美”的审美观念转变。

(三)由“人工美”向“自然美”的转变

工业时代“理性思维”下的设计推崇“人工化”、“工业化”的审美观念,理性设计也曾一度统治全球。而如今的人们已经厌恶统一、生硬的工业化气息,而渴望自然的语言与表现形态。现代景观设计在传统的审美观念中找到了灵感,即对传统自然审美的回归。从传统的“自然美”到现代的“自然美”,两者之间是一种回归的关系,也是一种发展的关系。不同的时代语境下,“自然美”也有了不同的解释。“自然”在传统东、西方的景观设计中都有所体现,《园治》中就提到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的就是妙造自然的设计观,“自然”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而存在。西方园林设计中则把自然美作为一种素材,他们将自然形态的素材运用到人工景观设计中来体现自然美。因此,对自然美的追求是传统景观设计的天然导向,是人类崇尚自然、模仿自然美学的表现与物化过程。而“自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不仅是一种审美对象、设计素材,更重要的是一种设计理念、设计意识。另外,“自然美”亦来自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设计产生的影响,现代景观设计追求的是更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它将不仅仅具有作为景观这一种功能,而将对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一部分力量。“地域”与“科学”相结合,是实现“自然美”的一种方式,具有“地域性”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对实现景观设计低能耗有重要意义,而“科学”是现代设计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的载体。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性不等于绿色,景观设计不可能抛弃植物、抛弃绿色而单独存在,因此将景观设计单纯地理解为生态是肤浅的。景观设计对“地域”与“科学”的重视,意味着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将最大程度的被减弱,因此必须注重对乡土植物的应用,以及场地的自然再生力。在这一点上俞孔坚教授设计的“绿荫里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设计可以说是一个突出代表,该项目是对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条脏、乱、差的河流廊道进行生态修复的改造设计。设计面临着自然物种丰富、环境杂乱无章、安全不可保障、使用需求多样、开发压力巨大等多重挑战。为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设计者将河流廊道的自然形态和周边居民对它的功能需求两者合起来,以实现汤河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科学保护水源、乡土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满足休憩、审美、科普教育等的功能需求。设计的基本框架由七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对水域、植物的保护;建立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多功能景观带;景观节点塑造;植物园区建设;旧有建(构)筑物的梳理以及解说系统。这七大系统的组织与建立,基本实现了设计者对该项目提出的设计构想,最终一条500多米长的红色飘带整合了座椅、照明、植物展示等多种城市功能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场地原有的乡土物种和生态环境。该案例的成功打破了将自然河道改造成以单一防洪为目的的粗暴做法,为挽救自然河流避免遭到硬化、渠化做出了实际的证明,所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景观空间,正是现代景观设计审美观念所追求的“自然美学”。俞孔坚教授认为,现代景观所要看的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景观设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景观设计领域的全球设计趋势,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尊重乡土知识,让自然做主必将是实现景观设计生态性,实现景观设计向“自然”审美转变的重要手段。

结语

现代景观设计不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活动,它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同时满足这人们对文化、功能、生态的追求。由此可见艺术性、社会性与生态性是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何一方的流失都可能导致设计的缺陷,甚至是失败,它们促使着现代景观设计的审美观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风格与形式的景观设计多元并存现象的产生,这种转变既是现代景观设计对以往设计缺失的弥补,也是对传统设计审美意识的延续。城市对自然的渴求将逐步加深,增添更多有效的、自然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环境是人类的强烈需求,也是景观设计未来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光.景观美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09):82.

[2]孙明,曲惠萍.中国传统环境审美观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01):8-12.

[3]曹磊.中国当代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09):32.

[4]俞孔坚.城市绿道规划设计[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80-97.

[5]俞孔坚.设计生态学:俞孔坚的景观[J].中华建设,2013,(06):51.

[6]高贺,杨淘.我国面向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研究[J].设计,2017,30(5):101-103.

[7]王春申,谭凡,赵雁.探究低碳理念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7,30(6):104-105.

第4篇:审美经济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突出体现为居住环境的变化,以前单层小屋变成了高层住宅楼,不仅室内富丽堂煌,结构美观,室外小区环境也是花草丛生,令人神清气爽。不难发现,现代人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艺术设计师能让人们的周围环境变得出神入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精心构思息息相关。作为一个环境艺术设计师,一定要从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切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关主现代人对环境的不同审美追求,才能丰富和拓展出最佳的环境艺术设计内容。鉴于此,本文进一步研究新时期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以便为让设计师为人们提供最适宜的人居环境样本,最大限度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

一、影响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因素

1.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地区,人们所处的地形地貌也不尽相同,大自然环境更是千差万别,这些地理因素决定了人们自身居住环境艺术的设计风格。例如:在中国南方,绿色植被丰富,气候温暖,环境布局往往能够体现出接近自然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风格,层次分明、花园池塘都具有南方风味。在中国的北方,气候干燥、地域辽阔,许多建筑都呈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风格,像北京故宫在整体上给人一种气势宏大的感觉。不管是什么样的艺术构建,南北方的艺术设计各有特色,都能体现一定的地理风貌,任何时代都是如此。

2.经济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人们谋求幸福,不同的时代也会要求不同的环境艺术。每个时代的环境艺术设计水平都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有什么样的经济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环境设计,即经济因素是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例如:在现代社会,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上升,经济的繁荣确实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环境惨遭破坏,若不制止,经济必将受挫,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可见,当今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必然会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内涵,尊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的新理念

1.人性化理念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追求有了大幅度提升,更多人不再奢望吃饭、穿衣等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倾向于体验精神生活的享受。实际上,在所有的实现途径中,日常环境最能达到这样的生活标准,比如:绿化、基建、住宅等的外观形象设计,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思,能让人们的心情始终保持愉悦,生活充满朝气。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师,必须遵循新的设计理念,首先体现为“人性化理念”,就是要求环境艺术时刻要符合当地人的生活需求,体现自然美的同时,还应遵循他们的民俗文化,渗入当地风土人情,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环境的美好宜人。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确保各行业的稳定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当然,该理念对于全人类的未来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已刻不容缓,而且人人有责。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让人们在“美”的环境中成长,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以身作则。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师更要学会环境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不但要改善环境,还要加强空气、阳光、水资源与现代浇灌系统等的协调,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打造最理想的人居环境,才能确保我国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多元化理念任何环境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确保人们的身心舒服,精神愉悦,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定的人文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理念更加新颖,特别是不同的群体对于环境艺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多元化理念设计艺术运用而生。在多元化理念下,环境艺术设计师要科学地将环境、建筑、城市规划、环境检测等充分结合起来,清楚自己在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师还要广泛搜集社会公众的意见,将人们心中所想的东西全部都牢记在心,能够理解群众的心里想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他们满意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

三、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1.传承性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特别是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极高,不但舒服,还要具有文化含义。所以,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首先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例如:闻名世界的西安城墙就传承了深厚的历史感情,不管是建筑外观,还是风格修整,都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让市民和游客都能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气息。也就是说,城墙是西安本土的符号,但它并不老土,而地设计师将传统气韵融合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实现了社会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2.时代性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现代人服务的,设计师一般都会摸清现代人的喜好和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令人满意的艺术作品。可见,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时代性的审美特征,需要从当下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洞察人们的审美变化,一切都要围绕着现代人的内心审美需求进行设计。例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文化相互碰撞,部分人崇尚西洋风格的住宅环境,以至于许多设计师将小区环境设计成了西方环境的样式,虽然有些不符合中国文化,但也能看出开放年代下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性审美倾向。

3.层次性

在多元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和审美倾向变得多姿多彩,对于环境设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现代环境艺术在审美方面不得不体现出层次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之前,现代设计师往往要考虑广大受众的需求,无论是使用方面,还是舒适度方面,都不能类同,而要依据不同受众而采用不同的设计视角,注重环境布局的个性化,像市区的中心广场可以引入一些花草树木,城市建筑可以附带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确保人们在闲暇活动中舒心惬意。此外,设计师要注重“视觉美”的展现,尽量实现设计中“点”“线”“面”的协调统一,确保色彩和建筑的相匹配,才能来良好的视觉享受。

4.实用性

尽管环境艺术设计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主要目标,但也不能过于浮华,而要在确保给公众带来“美的感受”的基础上保证环境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广大群众的视觉审美只是对环境艺术的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则要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价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最大化。例如:城市公园的环境设计中,设计一些石椅子、长木凳子可以让人眼前一亮,身心愉悦,又能供行人休息,而方形木制的“垃圾桶”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使行人随手放置垃圾,起到环保功能。不难想象,在新的历史时期,环境艺术设计会更加注重实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人的日常需求,这一切都突出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性审美特征。

四、结语

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日益加剧,国内许多人崇洋媚外,一度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审美观越来越扭曲。在许多住宅小区中,不管是屋内环境的欣赏,还是小区整体环境的欣赏,都充满了西方人的审美元素,甚至有的小区以“国外城市”命名,注重以西方文明为主,严重不符中国人的内心想法,环境艺术设计的误区将人们推向了极其尴尬的生活境地。当然,这样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环境艺术设计,必将让们的审美视野受挫,要想改变这样的设计格局,必须改变不良的设计理念,驱除功利,追求审美,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人性化的审美环境,不断增强人们对场所感的审美认同,充分体现个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需求,才能以多重形象塑造出高质量的现代环境艺术,确保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可松.艺术审美在城市环境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7):7.

[2]焦煜博.浅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走向及审美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6(06):85-86.

[3]张思傲.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其审美特征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6(24):103-104.

[4]毛文实.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艺术科技,2016,29(09):314+296+309.

第5篇:审美经济范文

景观建筑设计属于景观设计,是体现现代城乡文明发展形态的艺术形式。长兴温州籍景观建筑的设计与审美,在不同时期所体现的形态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文章通过对长兴温州籍景观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审美特征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阐述了长兴温州籍景观建筑设计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建筑形式及审美特征。

【关键词】景观建筑 景观设计 审美特征 建筑工艺 建筑形式

景观建筑设计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既是一种艺术形态的表达,也是一种对文化内涵的诠释。景观建筑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是社会意识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因此,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社会精神文明,包括景观建筑设计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以长兴温州籍景观建筑设计为例,探讨了景观建筑设计审美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出的不同形态。

一、长兴温州籍景观建筑的历史背景

浙江省长兴县建于春秋吴越争霸时期,地域富饶,被誉为鱼米之乡。太平天国运动时,长兴作为主战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摧残。《长兴县志》同治七卷记载:“兵燹之余,民物凋丧,其列于册者孑遗之民仅十之三焉。”为了恢复生产,当地官府出台了移民计划,逐渐形成了原住籍、温州籍、河南籍、安徽籍、江北籍等移民构成的移民县。一方面,长兴的移民分布是原住籍住山区(因在山区躲避战乱而幸存)、河南籍住平原、江北籍住港滩,多剩下丘陵地区,而温州籍先民迁入长兴的时间较其他籍先民晚一些,因此多住在丘陵地区;另一方面,温州籍先民原生活在温州平阳的丘陵地带,喜欢种植番薯之类的丘陵农作物。因此,温州籍多聚集在长兴丘陵的同一村落,较好地保存了独特的景观建筑形式。

二、长兴温州籍景观建筑设计审美特征的构成要件

(一)材料

从原始洞穴发展到石料、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的运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建筑设计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着,孕育出了景观建筑设计的发展。长兴县泗安镇兴隆村(文化展示馆)较完整地保留了长兴温州籍景观建筑的形式特征,现在作为文化地标,以景观建筑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朴实的土坯建筑、厚实的木门,历经百年的四合院透进仿佛穿越一个多世纪的阳光。限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长兴温州籍土坯建筑设计在历史的沉淀中逐步积累了成熟的设计经验,使建筑功能趋于最优化;在满足了建筑的基本功能之后,进一步呈现出景观建筑设计的审美特征。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长兴温州籍建筑当地取材,没有受到工业化的影响,青瓦土墙,古井幽幽,因势而建,错落有致,与温州籍先民所居住的长兴丘陵地区的环境融为一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建筑引入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使传统的长兴温州籍建筑设计受到了时代的冲击。不可否认,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的建筑功能性较为单一,难以提供舒适感,自然也就谈不上景观设计。随着新农村生态建筑材料的开发与运用,长兴温州籍村落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进一步创新,采用天然建材、循环再生建材、低环境负荷建材与环境功能性建材等生态建筑设计材料。秸秆石膏渣空心砌块、水泥刨花板、杉木结构集成材料等新型生态建筑材料正在逐步取代过去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传统建筑设计材料。开发新型生态建筑设计材料,有助于发掘曾经迷失的地域建筑文化,在满足人们对住房的功能性要求的同时,还可以与环境和谐共处。长兴温州籍村落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达到了环境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实现了从传统建筑到景观建筑的飞跃。

(二)工艺

长兴温州籍先民聚集于长兴的丘陵地带,由于当时建造技术的限制,不可能采用“愚公移山”的办法,因此,在选址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地形、水源等环境因素。长兴温州籍建筑基本上依势而建,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提高,建筑设计工艺得到了质的飞跃。长兴温州籍村庄的建筑设计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五代:第一代为土坯墙、木结构,一层独栋结构或一层两进的四合院布局,凸显了传统的建筑风格。第二代为砖混预制板结构工艺,二或三层结构,多为双坡顶,砖墙的作用既承重又是维护体系,外墙多为简朴的水泥拉毛或者清水毛胚。这是在第一代长兴温州籍传统建筑设计建造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善的民居,追求经济实惠,扩大了面积,但在审美方面几乎不做考量。第三代为现浇框架结构,三或四层,多为平顶,外墙还是以拉毛墙面和涂料为主。这一代采用砖混预制板结构工艺,主要是工艺技术上的改良,开始探索景观建筑设计的审美。第四代民居曾经是农村住宅的主流,现浇框架结构,有些有地下室,四层至五层,坡顶琉璃瓦或者陶瓦屋面,外墙以面砖为主。在扩大建筑面积的同时,注重建筑审美。由于经济、技术的局限性,这一代民居始终在探索西方式景观建筑设计,而失去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关注。第五代建筑设计在长兴温州籍村落“新农村”设计的基础上,现浇框架结构工艺,有地下室,四层或五层。现浇框架结构工艺除了进一步扩大建筑面积、完善功能之外,在建筑外观的设计上,景观建筑的模式已经形成,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较好地进行了创新。

(三)形式

从清代同治年间一直到“”以前,长兴温州籍建筑形式大体上没有变化,基本上是土坯结构,一层独栋结构或一层两进的四合院布局。随着建筑设计工艺的发展,长兴温州籍建筑在形式上不再局限于水平方向的发展,而开始谋求垂直空间上的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长兴温州籍村落建筑像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趋势一样,开始融入建筑设计形式蜕变的浪潮,有些较为前卫的建筑已经明显地凸显出苏联的建筑风格。檐部、墙身、勒脚的三段式结构,左右中轴对称,平面规矩,回廊宽缓延伸,这些苏式或仿苏式建筑在中国农村遍地开花,长兴温州籍村落也不例外,有着当时鲜明的时代烙印。浙江省长兴县光照充足,降雨充沛,长兴温州籍建筑多以民族风格的“大屋顶”代替苏联哥特式尖顶的建筑设计形式,是建筑形式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长兴温州籍建筑设计形式的“苏联风”,直到20世纪60年代也没有完全衰退。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长兴温州籍的村民也开始接受西方的审美观。正如19世纪,美国人请法国人设计国会建筑时,抛弃了原有的罗马传统建筑形式,将新的建筑形式与建筑文化相结合,奉行所谓的折衷主义和实用主义。改革开放之后的长兴温州籍建筑设计形式就是一个中西文化的综合体,东拼西凑了一些西方的东鳞西爪——罗马柱,回廊,尖顶,宝瓶栏杆,洛可可、巴洛克雕花,线脚层层的檐口,贴边瓷砖此时期贫富差距开始出现,人们狂热的攀比性审美在这时期的长兴温州籍建筑形式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反对全球建筑文化一体化,认为丢失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保护地域性建筑文化。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整体经济飞跃发展,农民的物质水平开始提高,政府关注民生,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长兴温州籍村落也开始了新农村建设。有了专业的建筑设计团队、规划设计团队,有了政府提供的人力、财力、物力的保障,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性需求之后,开始考虑地域文化、环境与建筑形式的审美。专业设计团队在结合长兴温州籍村落的气候、独特的人文风俗,以及传统建筑形式等各种元素的考量后,设计出了符合地域特征的新农村景观建筑。这些新农村景观建筑融于当地的环境中,成为了人文地标。在长兴生活了一个多世纪的温州籍村民,不但没有失去传统,反而在传承中开始了创新。

结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长兴温州籍景观建筑设计与审美在不同时期所体现出的形态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不同时期,长兴温州籍村落村民对建筑设计的审美是不同的,曾经只有建筑、没有景观建筑的概念,住着土坯房的村民希望住上仿苏式的平房,住着仿苏式平房的村民希望住上西式洋房,住着西式洋房的村民希望住上新农村景观建筑。笔者通过在长兴温州籍村落村民中进行调查得知,大部分村民认为以前的建筑不美,还是当下的住房条件好一些。如果不置身其中,只是以游客的视角很难体会到过去那些建筑在功能上的缺憾及“不美”之处。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建筑设计应更多地考虑环境与人们的生活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新生活。

参考文献:

[1]艾红梅,白雪娇.新农村生态建筑材料[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

[2]伊龙元,冯善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