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审美与艺术素养精选(九篇)

审美与艺术素养

第1篇: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艺术素养 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薛莉(1977- ),女,河南南阳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YB0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83-03

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培养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德智体美四种基本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基础。在人的四个基本素质中,艺术素养是人类生活的调和剂。人们追求愉快幸福的生活,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和素质,只有提高审美素质才能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层次。一个人在生活中,艺术素质不健全,不懂得艺术享受,不善于感受美好的自然世界、人文景观,就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是追求美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文对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艺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象中受益,历代艺术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成为人才培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艺术素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带来有益的补充。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进行过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从思维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的论证,换句话说,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而后才是科学。”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的世界。”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使人处于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自由境界中,使人成为协调发展的自由个体。

二、艺术素养概念的界定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是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运用逻辑学中下定义的基本理论,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对艺术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传统逻辑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较为简短而明确的命题,“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所谓种差是属下面一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特征。传统逻辑认为,属加上种差,构成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或固有属性)。艺术素养概念中,素养是概念的属,艺术的本质是种差。因此,要想了解艺术素养的本质,既要了解艺术素养这一概念所归的属,又要对概念的种差及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挖掘。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素质和素养两个概念时经常相互替代,交叉使用。从词源学角度看,在整体意义上,人的素质包含着素养,素养只是素质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就在于“素质”侧重于结果的表达,“素养”侧重于过程的表述。

纵观关于素质概念的研究,有的学者把人的素质看作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质属性,认为“素质”就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固有基础”;有的认为人的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所谓素质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个体得自遗传的智能和气质乃是素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从外界输入的直接体验与间接经验是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诱因和材料。在主体对外部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以能力与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体素质,它与个体的人格特性融成一个统一体。人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和处理特定问题时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化形式”;有的认为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稳定而巩固的属性”;有的从素质的形成途径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巩固的属性”。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先天遗传条件是素质形成的基础,个体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化是素质形成的途径,稳定性是素质的特点。我们认为,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各种潜质,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

“艺术”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是对所有具体艺术门类或所有的艺术作品的一种抽象,其内涵始终具有不确定性。美学家W.肯尼克曾自我解嘲般地说:“当没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时,我倒清楚艺术是什么,只是当别人问我艺术是什么时,我则答不出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提到艺术提到美的概念时,说了众所周知的名言“慢慢走,欣赏啊”。本课题在考察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根据研究需要,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特征。

三、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构成

明确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深入理解和把握艺术素养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和依存性,对制定艺术素养培养目标,建构艺术素养培养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艺术家的创作是把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和自我的审美理想融注于艺术形象中,然后物化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欣赏、领悟,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积累审美经验,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美好、和谐的情感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基于此,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应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等。

1.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指个体对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包括对艺术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分类方法、东西方艺术的流派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艺术基本的表现要素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对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宏观认识,帮助他们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面前进行认识比较,明确个体的爱好与艺术风格的取向。

2.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分析、批判、评价解读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艺术审美能力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依托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在具体的艺术欣赏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升。

3.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侧重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个体面对审美对象时的情绪表达。艺术并非纯粹的物质存在,而是承载了丰富情感精神产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会感受到欢乐、悲伤、宁静、激昂、甜蜜、苦涩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艺术审美情感素养的培养,能使大学生对艺术作品展开想象,通过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享受欣赏艺术作品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以适当的方式释放自我情绪,健康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4.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是指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艺术知识,依据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经验,表现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社会实践能力。艺术审美创造素养可以分为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思维的层面,艺术可以使学生以更感性、更活跃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无限可能性。爱斯坦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实践层面,艺术实践是学生艺术参与从艺术欣赏的旁观者到艺术实践的主动创造,有主动的优势。艺术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容易产生灵感火花的教育环节,学生在艺术活动参与中思维的激荡运转,往往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性,并随之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艺术审美创造培养的过程。

5.艺术审美道德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是指艺术审美在精神层面的升华与体现。艺术不仅表现美、同时也表现真与善,善往往被赋予美的形式,美又因有善的充斥而更富人性的光彩。这里所讲的艺术道德素养,并非强调艺术的“辅德”功能,把艺术当成德育的媒介和益智的手段,将其“非艺术化”和“德育化”,而是在强调艺术和道德在精神层面的融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在审美教育中净化心灵。

四、艺术素养培养实践探索

1.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丰富艺术知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情感。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偏重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学习。高校通常以公选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门公共艺术课程,如“美术鉴赏”“影视评论”“古典美学”“现代流行音乐理论与实践”等。学生通过观看绘画图片或聆听音乐录音等直观的形式,结合教师理论讲解,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大量的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艺术情感。

2.引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学生走近艺术大师,感受艺术经典,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部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这给大学生直接欣赏高水准艺术作品,参与高层次艺术活动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节目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直观感受,体会了艺术之美的震撼,艺术素养的理论知识得以印证和体验。

3.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提供艺术实践机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是高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文化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展示了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为配合这一活动,各高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评选本校优秀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DV作品。另外,每年省级文化厅与文联、美协、音协等主办的艺术活动,多以作品展览、表演比赛为形式,如江西省第×届青年素描展,江西省第×届数字动漫大赛等,比赛在参与者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占有一部分比例,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平台。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龙头,以校团委和学生社团为支柱,举办各种艺术文化活动。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团委及各院系纷纷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校园艺术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对真、善、美艺术的追求。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每年举办一系列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如校园歌手大奖赛、中国书画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心理剧大赛等。其中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之一是外语学院的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组织本院学生举行的英文歌曲比赛,从2003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已经有9年历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进取,在2011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这是对艺术与外语专业成功接合实验成果的肯定,验证了艺术让学习更快乐。

再如,每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由校团委和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办,2011年11月举行的第九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全校有14个学院参与,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剧本近两百个,直接或间接上台表演人数近5000人,直接辐射和影响在校2万多名师生。活动中,无论剧本的构思创作,演员的选拔与角色安排,道具的设计制作,演员服饰与化妆的设计,还是剧情的设计与排练等都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心理剧剧本的创作往往充斥着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评判,是他们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评价,体现着他们的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服装、道具和化妆的设计是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运用和艺术审美创造素养的有效释放,他们有着艺术创造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艺术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的星星之火,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从排练到正式的演出比赛,学生一次次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历程,整个剧情的发展与冲突,表演过程展示出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素养和艺术审美情感素养。

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复杂的科研命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也是沧海一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探讨艺术素养及其培养问题,携手并肩,共同丰富和完善艺术素养理论。

[参考文献]

[1]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5]张志海,李西云.人的素质论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

第2篇: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对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被提及。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健全。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和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的特点。[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等。因此,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体验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

2、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正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的:“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更说不上审美修养的培养。

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审美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

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在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艺术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3篇: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艺术审美: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2-0077-02

作者简介:李茂泉(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助理研究员,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从事艺术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艺术审美可以说是不可或缺,并且是有一定深远影响的“核心体”。在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中,艺术审美教育能让学生充分地观察美、感受美、表现美,从而实现艺术美的“生活化”:艺术审美教育对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理解力、创造力等都有一定的提升和增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中小学生艺术审美观念正处于一个提高和上升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重点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审美教育已成为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什么是艺术审美教育,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何种地位,它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运用,最终如何体现其划时代的意义,这都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比较

广义的艺术教育可以简单地定义为通过美学或艺术学原理,在学生中开展审美教育,从而来不断地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审美境界、陶冶心性和性情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常提及审美教育即美育,那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呢?审美教育,主要包括审美能力素质和审美精神素质的教育两方面内容。用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评判去培养受教育者,来提高审美境界,使审美走向超越、自由、创造的新高度。当代,审美能力作为艺术教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多数学校教学中往往把艺术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确实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有很大的一致性。但认真追究起来,艺术教育并不等同于审美教育,二者是有差别的。最基本的差别就在于艺术教育不仅具有审美教育功能,还具有非审美教育功能。虽然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不能等同,但二者互相渗透融合,互相借重,自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素质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着眼于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利用多种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形态来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思维、辨识,全面提高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1]。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审美教育,可以说对素质教育的实现起重要的作用。艺术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相通的培养方向,艺术审美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并且成为受教育者最易于接受的,也是最有活力、最贴近生活、最富多元化的一种教育形式。

三、艺术审美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艺术审美教育把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目的和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及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可以说艺术是随着人类的起源而产生的。在当今社会,艺术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从学龄前儿童的启蒙到成人社会对审美的继承,都把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作为审美情趣培养的一个基本艺术修养。但要真正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的人是用艺术欣赏的眼光不断从社会中发现美、积攒美、表达美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将欣赏中的感性画面上升为理性认识。欣赏者将再创造和再评价作为艺术欣赏的一种辨识力,不断通晓艺术的基本常识,充分发挥艺术的审美功用和现实作用[2]。

(二)健全艺术审美,发挥想象创造

通过艺术教育对人性的培植和塑造,来净化人的心灵,克服内在的精神异化,使理性与感性相互统一,使人的心灵更加成熟。“自我”成为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培养人的视知觉、提高主体与客体的同构对应能力,发挥主观想象创造力。

(三)陶冶艺术情感,培养人格品质

艺术审美教育绝对不是单纯简单地引导学生完成一幅作品,而是不断引导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不断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灵魂,表现美的能力。通过启发学生的表现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情感表现力,使学生得到了“艺术美”“个性美”的健康全面发展,可以说艺术审美教育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艺术审美教育的方法及运用

(一)艺术审美教育的方法

艺术审美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方法是相同的,是教育普遍性方法中的一种。例如:审美理论的讲解、美学结构的记忆、操作规范的练习、理论实践的结合,等等。艺术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不同,不应采取传统传授式教育,应采取启发引导的形式,使受教者主动地以情感介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情感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神经性、自主性等,所以艺术审美教育就不能采用机械的灌注方式,而必须转化成引导的方式使受教者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

(二)艺术审美教育的运用

艺术教育有自己特殊的本质,需要尊重形象思维的规律,施教者进行艺术审美教育时,需注意以下几种常见手段的运用:

1.观照的运用。艺术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统一,受教者进入艺术意象的观照状态,需要通过艺术媒介和情境的有意识引导,使受教者自觉地以受教所需要的虚静心态投入到艺术教育过程之中。观照具体又分为“引导”“启发”两种表现形式。“引导”是指施教者引导受教者进入艺术的审美观照状态,这种观照性引导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引导。其他教育形式的引导无法摆脱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主客体二分地位,而艺术教育的引导由于自由动情原则而带有启发性的特征,施教者的话不能说得太明白,也不能完全说不明白,这样才能使受教者带着主观色彩的审美感受去判断和体验美的真实存在。“启发”是指受教者在与施教者的艺术审美教育课堂交流中,通过对事物的美学定义的描述,采用唤起内心深处的强烈兴趣和主动投入体验情感等施教方式和手段,自发地感悟出美好事物的存在,来激起受教育者的兴趣。

2.动情的运用。艺术审美教育活动需要施教者的动情。其中艺术审美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它更需要动情,在动情过程中不断激发受教者的积极性,而且使受教者带着精神的自由交流进入艺术欣赏和创造领域,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在情感之中,将艺术情感和观念渗入受教者的精神世界。当然,这种动情手法的运用又需要“感悟、体验、鉴赏”等方法的串联。“感悟”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感性理解。在艺术审美教育教学课堂中,受教者应带着对美学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图像符号、文字概念等传授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使之产生“印象思维”“感性理解”“意念创作”,达到不拘泥于现有的定性思维和固有感悟模式,真正地去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感知来表达内心审美世界。“体验”是受教者主体所感受到的、充满情绪的状态和内在经验,这种状态和经验表现在主体的意识中,还表现为他本身的生活事件,给主体的意识以直接的现实呈现。艺术审美教育的体验是在感悟的基础上,将情感意蕴和观念内容,放到生活及意识中,与受教育者自身的审美经验、生活观念、体验感受等内容结合起来。“鉴赏”不同于欣赏,鉴赏包含批评,是以感悟和体验为基础的理解与评判。艺术审美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教育形式,不能停留于感悟和体验阶段。感悟和体验只是一种接受和欣赏经验形式,还不是理性评判,还应进入到具有理性意义的鉴赏阶段。可以说三者之间既相辅相成,又承上递进。

3.操作的运用。是指广义的实践,包括心理操作和形体操作两方面。从广义而言,观照、动情都属于心理操作,但它们作为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对意向的感悟、理解,还不是以艺术创造为目的的主动心理操作。这里所说的心理操作是指积极、主动地将观照和动情视界中的意象进行描述和复制,属于艺术创造的前期准备工作[4]。形体的操作是指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操作者根据需要以自己的手、眼等身体的各部分进行的艺术创造活动。操作使回忆中的艺术意象不是作为个别性的意象停留于头脑之中,而是外化为物态化意象,以完成艺术教育所设定的情景任务。这三种手段只是施教者进行艺术审美教育中的点式的运用,我们应在未来的素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掘、不断寻找更符合艺术审美教育的新运用。

五、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艺术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自身,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陶冶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通过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美的情感向学生展示一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对学生展开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健康的情趣培养,使学生把感性的冲动、欲望、情绪纳入审美的形式之中,完成自觉的审美境界的再塑造。同时在心灵的震荡和洗礼中培养起艺术审美的生活态度,并最终达到陶冶学生心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运生,姚思源.素质教育在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卞英杰,杨辛耕.艺术教育基础[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美育;教师素质;审美素养

21世纪是审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综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不高度重视美育,把提高国民审美素养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我国已在20世纪末将美育重新写入教育方针,美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文结合成都市十余年来的美育实践,就学校美育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审美素养作一些讨论。

一、弥补“短板”。优化教育:教师审美素养的关注

长期以来,美育一直是学校各育中最为薄弱的方面。由于美育效果具有内隐性、迟效性的特点,因此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常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此外,教师审美素养的欠缺,也成为制约美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我们对成都市400多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统计,仅有12.69%的教师过去较为系统地学习过美育理论,有55.01%的教师不知美育即是指“审美教育”,另有12.47%的教师认为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对“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是否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意识地实施了美育”的问题,只有47.85%的教师作了肯定性回答。笔者曾经参加过对成都市某区艺术教研员的录取考核工作,竟有超过半数的人不知美育已经写入我国教育方针。据笔者进一步观察和了解,相当一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机械、呆板,缺乏生气、乐趣和美感,这不仅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也使教师缺乏成就感,导致了职业倦怠的滋生。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们抱怨自己活得很累,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少有快乐可言。虽然我们不能将这些消极情绪都归咎于教师,但这种“师源性影响”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根据“木桶原理”(又称“短板效应”),木桶的盛水量受到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限制。受此启示,教师审美素养的缺失也会带来教育教学效果的“短板效应”,它不但使教师的工作难以达到较高的境界,而且也使教师自己生活得不开心,从而影响到教师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幸福。

二、秀外慧中,德艺双馨:教师审美素养的内涵

审美素养是人在审美(包括感知、欣赏、表现、创造美等)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素养。“教师审美素养”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教师素质结构的顶层,这是因为按照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审美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 “教师审美素养”除了具有审美素养的—般含义外,还应该具有教师职业的特点。

我们在研究中形成了以下“教师审美素养的培养目标”。

审美与艺术修养:热爱人类优秀文化,崇尚科学和艺术;具有基本的美学知识,敏锐的审美注意力和较好的审美感知力;对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文学、书法、摄影等艺术形式具有基本的欣赏能力,对其中至少一种有所兴趣和具有一定的表现技巧。

美育能力:热爱教育,不断学习,追求真、善、美;热爱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作风民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了解流行艺术和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够与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指导;能够参与或指导学生开展至少一种艺术活动;对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具有敏锐的感知力,能够挖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将美育融人教育教学之中。

教育教学艺术:积极探究和掌握教学艺术;教学方法多样化、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师生积极互动的教学情境,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具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至少在其中某一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能够恰当巧妙地运用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创设生动、形象、引人人胜的教学意境。

审美的生活态度与美化生活的能力:有美化自身仪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气质高雅,仪态端庄,衣着服饰得体,符合教师职业特点和本人的特征;胸怀宽广,自尊自信,热爱生活,兴趣较广泛,拥有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美化自己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工作和生活环境整洁、美观。

具有良好审美素养的教师,体现了“让完美的美表现在外表的典雅与内心的高尚,仪表的质朴与心灵的优美的一致上”。他会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楷模,成为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示范美育”,它必须紧紧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美丽的人生。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美育资源。

三、审美立美。内外兼修: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

现代美育的奠基人席勒说:“想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再没有其它的途径。”遵循“审美育人”的思路,提升教师审美素养的主要路径有以下几种。

(一)营造书香校园,丰厚文化底蕴

读书是教师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我们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积极向教师们推荐经典名著和当代大师的名作,既包括美学、美育、教育方面的,也包括文学、艺术及其他方面的。通过阅读名著,教师可以和大师直接对话,与人类最崇高的精神交流。我们还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通过讨论、交流、演讲、辩论,读书征文等多种形式,让大家分享读书心得。读书不仅使教师增长知识,善于思考,富于智慧,远离浮躁,而且还能涵养气质,使教师变得儒雅和内秀。“腹有诗书气自华”,走进开展美育的校园,给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教师们靓丽的形象外,更感到其气质中透出的一种难以言传的风韵:积极进取,从容淡定,谈吐文雅,举止得体,自信而不傲慢,虚心而不谦卑。教师的气质和风韵,又影响到学生,薪火相传,铸就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

(二)实施审美教学,提高教学艺术

美育绝不仅仅是艺术学科和艺术教师的事情,其他学科教学也应该成为学校美育的重要阵地。为了使美育真正落实到各科课堂上,我们开展了“融入式学科美育”的探索。它是指教师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将美育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使师生获得美感体验,而学科本身的认知活动则在审美愉悦中高效地完成。它体现了美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新课改“三维目标”的达成。其要义包括:学科目标与美育目标互补,学科内容与美育因素互融,学科学习与审美过程互动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艺术化。教师在实施学科美育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应用美学、美育理论,合理设置美育目标,悉心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艺术地把它呈现出来,要睿智地处理课堂上各种生成性情况。这对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是一种全面的、实战性的锻炼,也是我们主要的培养方式。我们开展教学技能大赛,通过说课、同课异构、赛课、评课等方式,使教师实施学科美育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三)注重形象设计,展现高雅气质

教师形象是由仪表、风度、气质、修养等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它应该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虽然教师无法选择自己的容貌和身材,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美化自己的形象,优化自己的气质与风度。我们提出,让教师形象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此,一些学校为教师设计制作了美观、得体的四季职业套装,聘请礼仪教师、美容师给教师开设讲座,讲授礼仪,指导如何着装打扮。还有的学校举办教师“美”的比赛,教师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女教师美丽优雅,男教师帅气儒雅,年轻教师朝气蓬勃,中老年教师风度翩翩,均赢得热烈的掌声。比赛促使教师进一步去钻研美学知识,去研究教师审美形象的内涵,去探索教师形象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和谐,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四)增强审美体验,倡导艺术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积极倡导的教师审美实践活动和学习方式。我们鼓励和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外出旅游,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放松身心,接受陶冶,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美的瞬间,发表在刊物、校报上,写进自己的博客中,与更多的人分享。

虽然要求每一位教师(艺术教师除外)都具有艺术特长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影响和帮助,使教师对某一(些)艺术产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或关注。成为懂行的观众,能够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是不难做到的,这实际就是在进行美育。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如唱歌、跳舞、绘画,练书法、看戏剧等。在与四川省川剧院仅有一墙之隔的一所普通小学,学校利用近水楼台之便,开展了“川剧进校园”的尝试,川剧专业工作者(有些就是学生家长)经常义务地来到学校普及川剧知识,辅导师生进行表演,教师们也自得其乐地登台“过把瘾”。在为精美绝伦的川剧艺术吸引、折服的同时,心灵也受到真善美的滋养。

一个审美感受丰富的教师,也必定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爱自然,爱生活,爱自己,爱学生,爱他人。爱心的充盈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充满爱的校园必然是美的、和谐的校园。

(五)整合美育工作,建设尚美文化

以上论述了教师审美素养培养的几条基本路径。需要说明的是,它们并不是相互分离,而是彼此协调和配合的。由此,我们提出了学校“整合式美育”的概念。它是指充分利用各种美育资源,使之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和谐发展,以形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以美育为特色的学校整体教育,其实质是构建学校的审美文化。尽管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描绘出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创造、积累、沉淀而成的师生共同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其实质是共同的价值观。它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是强劲的,又是柔软的;是当下的,又是久远的;是稳定的,又是发展的。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积已成习、移风易俗的力量。

第5篇: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素养;艺术教育

大学生通常为18岁一22岁的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刚刚跨入象征着半个社会的大学门槛,相对于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积累,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慢慢转移到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上,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把从小到大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拓展思维。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的结晶,艺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在人类生活活动过程与对象世界构成的诸种关系中,海德格尔曾说过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审美的关系状态被定义为“诗意的情感关系”,是个体体验到的一种情感愉悦。审美素养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能促进大学生对美的接收、想象和欣赏,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精神动力,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基础。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艺术教育让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和累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一、影响审美素养形成的因素

审美素养的构建与积累在大学生人格建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通过审美活动,以美的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通过美的欣赏与学习,满足人们精神愉悦的需求。任何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对人的培养,而“审美”既是一个健全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心理能力。

(一)审美倾向的低俗化趋势

当前大学生的审美倾向集中表现在对明星的热衷追捧和参加综艺娱乐选秀节目上,这一现象一方面表现了大学生内心热爱艺术,对艺术充满好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大学生对艺术传统无知、对高雅艺术漠视、对低俗文化追捧的事实。大学生的审美倾向折射出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实用主义生存观念,普遍忽视个体审美的、艺术的、文化鉴赏的教育与涵养,审美艺术教育处于较低状态。因此,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缺乏”与“综合素质不高”,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广遭垢病的两个基本理由。

(二)课程体系的非连续性

以目前在高校普遍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为例,艺术类课程多为选修课,一般开设一个学期。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与实践过程中,这些课程被分解成具体的知识教学目标、学理阐述内容与能力训练项目,由一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师的课堂讲授与课程考试作为保障;对学生的要求只需选修完成这类课程,修满学分即可,并无连续性要求,大多数学生选修课程不能以兴趣爱好为第一目的,而是受学分所限。艺术类课程的种类,各高校一般依据自身的师资队伍情况进行开设,因此课程的体系也大多不完备,艺术课程之间缺乏连续性。审美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有赖于艺术教育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美学家尤•鲍列夫说“: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因此如果仅仅依靠短期课程蜻蜓点水般的灌输,很难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育成果的隐性特征

艺术通常与人文和科学各学科紧密相关,以音乐作品为例,它关于象征、音响、空间、运动、美和感情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使得音乐艺术的体验充满对各种综合知识的挑战。在音乐创作原则中那些关于速度、力量、对称的原理,与物理、数学关系紧密;而音乐作品的文字部分多半来源于诗歌,在纯音乐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加深了人文修养的要求。艺术体验对个体的注意力、理解力、思维力,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创造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艺术体验,个体能将在其它方面得到的知识和能力加以融汇,形成以创造力为最终表现形式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并能反馈到其它各个方面。但是这些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常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相对于其它课程教学而言,它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以及对学生情感心理与个性品格的影响也没有进行追踪与评估。必须对这些隐性的教学内容加以关注,艺术教育的作用才能在消除浮躁之后,在潜移默化之中凸现。

二、艺术教育的价值指向

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艺术教育所带来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审美价值观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审美带来的乐趣,而认知价值观则强调艺术的价值是在认知和情感上产生的某种特定的回应。以音乐艺术为例,纯音乐的音响的美能从感性上给人以审美体验,而通过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在认知上能将音乐中所指向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两种观点各有不相同,但都说明了艺术学习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人们的艺术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表层享乐体验,另一是深层享乐体验。有效的艺术教育能不断打破人们的期待,给人们带来惊喜,从而提高人们的唤醒状态,这种唤醒的整合归纳过程会产生一种深层次的满足体验。这说明,艺术教育有着特殊的唤醒模式,使得人们能够体验到深层次的情感回应,并在这种模式中逐步累积审美素养。

三、审美素养与艺术教育的交互提升

我们借助心理学、教育学、音乐学的相关理论,发现实施有效的艺术教育,将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艺术体验应该被视为一种严肃的认知行为,也是一种提高审美品味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常常过于庄严神圣,而忽视了其人性化、生活化的一面,导致了课堂教学存在距离感,这是对学生自由活泼的个性的削弱。教学方式依然有“满堂灌”或称“填鸭式”存在,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要创新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以情感作为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对于艺术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教育的方法不得当,这种热情也很快会退散。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主体自我和客体对象之间的情感碰撞和对话的过程,如果只对受教育者做技术理性的分析讲解,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显性的和有目的的学习任务是掌握知识网络,提升认识水平;而隐性的和无目的的学习任务是增加感知、丰富情感、形成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念。教师必须拒绝枯燥的说教、粗暴的灌输和机械的形式,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选择的自由。受到哲学中人们所具有的享乐主义思想的启发,我们认为情感是人们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动机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在艺术课程的教学别注意激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通过选择那些适合自己心境并能产生共鸣的音乐作品来进行艺术体验,艺术体验能提高学习、理解与思考的能力、启发创造性,通过艺术体验来追求审美活动中愉悦的心理状态,并在追求这个状态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从自身的体验中运用音乐释放情感,通过那些经典音乐作品的陶冶升华自己的情感,感受到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自由,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连续学习的目的。以音乐为例,把参与音乐表演作为艺术教育的方法吸纳进来,可以更好地丰富艺术教育的方法手段,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学习:1、演唱。演唱某音乐作品主题通常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初步熟悉作品,并且形成学习的自信。2、节奏与律动。节奏是音乐的脉博,是音乐的生命和基础,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人体拍击,感知音乐韵律,对听到的音乐作出即兴的动作反应,律动方式可以是随音乐划拍子,拍腿或做其它表现音乐的即兴动作,对听到的音乐作出最直接的反应。3、演奏。在高校推广器乐学习,特别是民族器乐学习,是普及艺术教育以及提高审美素养的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学习器乐的演奏一方面能了解乐器的历史、性能、音色、代表作品,为提升审美素养打基础;另一方面,因为器乐的学习不能在短期内有效果,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练习方能有所成效,不能有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沉稳踏实的性格特征。4、多声部训练。多声部训练是学生对两部或两部以上的不同旋律的同时进行的训练,这对于掌握音高、音准、节奏等基本要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在训练中感受音乐和声、织体的变化。它是音乐教育中一种独特的方式,要求的是学生要学会相互间的倾听和协作,对现在接受精英教育,力求展现个人的能力和价值,总是处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缺少协作,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时显得力不从心的大学生而言显得特别重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些积极向上、有意义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这些活动是艺术课程在课外的教学延续,学生在课程中所学能够灵活运用到课外活动之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审美锻炼。参与艺术活动从理论上指的就是各种认识能力的内在自由活动,它具有一定规则,但本质是自由、愉悦、创造、平等和超功利的。这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的连续学习能稳定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促进其潜能、创造性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开掘与协调发展,使审美教育形成一种常态。

(三)基于品位积累的维度

第6篇: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素养;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J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5)11-0062-04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与自觉意识,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和精神境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富有吸引力的学科魅力成为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多元性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另一方面,艺术教育有利于完善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符合人类精神的价值观,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大学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营造富有启迪性的精神家园,使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成为教育的最佳境界。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的有力推进,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继而彰显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不仅在于让学生通晓“德”的真正内涵,还在于通过修德使心中的德性敞亮、弘扬、彰显,使人弃旧图新,达到完善的境界,从而完成人伦之道。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呈现,以掌握世界的特殊形式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心理和文化支持,自然在至善的过程中向人们展示着五彩缤纷的艺术表象世界,以其特有的促进心理健康、完善道德认知、催感体验等功能在受教育者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痕迹。

(一)完善道德认知的作用

国家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四条作出了明确规定:“通过实施艺术教育,让我国学生对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以及对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民族艺术文化传统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其文化艺术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加强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各种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坚决抵制不良文化影响。”这恰恰体现了艺术教育具有的完善道德认知的功能。美国哲学家克利乌•贝克指出:“教育针对的是生命,教育应该被理解为针对人的整体生命。”[1]显然,教育决不仅仅囿于传播知识,还包括最丰富、最有活力的艺术教育,即不仅培养学生“知道什么”,还要培养学生“追求什么”。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确实,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在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使人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体现出对道德的完善和精神价值的自觉追求。以音乐的道德认知为例:孔子“以礼乐正天下”,倡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乐教思想成为儒家教育的核心;柏拉图在谈到音乐教育时也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卢梭在其名作《爱弥尔》中也说“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生所追求的最高目标”[2]。艺术教育是人格教育,是关涉灵魂的教育。“艺术教育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简单地说,是‘修养’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3]尤其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教育更能防止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席勒认为,人的理性与感性处在对立的冲突之中,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的感觉、冲动和欲念成为理性的,即调和理性与感性。这无疑有力地说明了艺术教育在完善道德修养、培养健全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催感体验的作用

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大致依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记忆力、观察力等认识能力。“非智力因素”指情感、意志、兴趣等内容。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都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其中,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因素的作用会更大些。因此,适时开展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催发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对于培育学生情感,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艺术是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结晶,以审美为基础,无论是审美创造还是审美接受、审美欣赏都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便强调了一定的艺术审美对象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感觉能力和体验能力,而美感又与情感、想象、理解密切联系着。艺术借助于想象能激发藏于人的内心深处的直觉思维,常常使人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进而产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之情。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是这种艺术催感的高峰体验状态。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客体与主体之间若即若离,若有若无,进入我国古代严羽所言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沧浪诗话•诗辨》)之空灵境地。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美术,都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激情,使情感体验贯穿始终。如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拨动个体心灵中的琴弦,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对个体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发生影响”[4]。因此,应发挥音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科学旨在认识客观世界,以求“知”;艺术则以具体生动、栩栩如生、直接诉诸心灵的形式阐述现象世界,以求“美”。“美”是艺术的特质。真正的艺术浸透着艺术家对社会和人生的真知灼见与深刻洞悟,对美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蕴涵着丰富的人生知识和较大的心理阐释空间。而艺术熏陶的过程就是知识增长与认知心理同时开发的过程,通过艺术活动可以使人的心理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潜在的创造性被唤醒与激发,达到净化心灵、释放潜能、平和身心、宣泄郁闷的目的。尤其在当下,校园自杀、暴力事件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动辄成为“愤青”一族,心理现状令人担忧。这就更需要利用艺术教育这个“调节剂”帮助学生荡涤心灵杂念,培养健康的心理基调和豁达乐观的情绪氛围,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在自由的“游戏”中“存储”理性和责任,做一个快乐、健康的学习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和席勒都把艺术视为一种自由的游戏,不无道理。在这种自由愉悦的精神游戏中,人挣脱了各种现实的羁绊和生活的束缚,获得真正的畅达与自由。其中,音乐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那美妙的旋律、流畅的节奏给人以愉悦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音乐在调适不良情绪、缓解心理焦虑、消除人际障碍、促进良好睡眠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音乐治疗已成为心理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我国民间乐曲《步步高》、《喜洋洋》以及外国音乐《蓝色狂想曲》、《春之声》等可以克服人的性格缺陷,使人精神振奋,开朗、活泼,进而眷恋生命的可贵。

二、以公共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途径

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当艺术教育通过人的理性意识自觉转化为思想观念、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时,就会发挥重要的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自觉形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而实施的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应通过突出艺术学科特色、分类设置,分层规划课程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一)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学科特色

高校艺术教育有专业和普通之分,作为普通教育的公共艺术教育,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技能要求等自然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这就要求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应明确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本着分类设置、分层规划、注重交叉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凸显学科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专业技能。1.分类设置艺术教育课门类众多,其多样性、复杂性使艺术教育的过程丰富多彩,也带来了如何建立适应实际需要的课程结构的问题。为此,可以按照分类设置的方法,即根据课程内容的侧重点的不同,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分为以讲授艺术理论知识为主的基础理论课、侧重艺术品鉴的作品鉴赏课、训练审美感知的艺术技能课和提高学生艺术理论和文化素质的文化类课程,此外还有创作实践、表演实践等等。这些分类设置课程充分体现出综合性与专门性、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这种分类设置遵循了艺术教育的客观规律和课程结构的合理利用原则,兼顾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审美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角度的审美体验,体现出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创造具有的创新优势,也规避了专业课程设置过细、束缚学生创造力发挥的不足,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2.分层规划高校艺术门类课程涵盖了音乐、舞蹈、影视、书法、绘画、文学、建筑、雕塑等诸多方面。“大写的艺术是综合人的视、听、触、动以及言语等器官和感觉,与人进行较深层次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表达方式相互交融,联系密切的综合艺术,是人性的绝妙体现。”[5]这种“大写的艺术”内涵与外延宽泛,涵盖各个门类的艺术教育,其课程设置的内容、层次、特色以及科学性、合理性等关系到艺术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为此,应依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主要艺术门类为载体,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非艺术专业教育对象进行公共艺术课程的分层规划和模块设置。比如分必修课(侧重于文化知识教育)、选修课(限定性、任意性)和艺术专题讲座等层次,构建不同的艺术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创新精神,形成一个完整有序、学科特色鲜明的知识体系。3.注重交叉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高校艺术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多年以来艺术教育的功能发挥尚滞留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低浅层次,模式极为单一,往往是教师疲于讲授、学生被动体验,很少延伸到艺术创造、文化反思与评价的价值层面。而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跨领域研究和学科交叉现象愈来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注重课程的交叉与互渗就尤为必要。苏轼认为“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说明了艺术的内在相通性。美国的艺术教育DBAE(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认为:“艺术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能够熟知各类艺术学科为目标,凭借艺术媒介阐释思想、能看懂并且评论艺术,对艺术史以及美学中的基本概念有所把握;对艺术品和世界潜意识作出某种反应,并进行创造。”[6]从艺术门类讲,艺术是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的综合体,通过艺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多元联系,艺术教育进入到一个广泛的学科综合、交叉关系网中,成为情感、生活、文化的融合体。具体而言,交叉性的综合艺术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一种艺术门类中综合多种类课程,如音乐作品赏析课程便融合了乐理基础知识、视唱练耳、和声与曲式分析、中外音乐史等相关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是指多种不同艺术门类课程的综合,如艺术概论课程就应涵盖文学、音乐、舞蹈、戏曲与戏剧、美术、影视、建筑、摄影、艺术设计等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赏析,甚至包括哲学、社会学、美学和伦理学等相关理论。”[7]通过交叉与综合,学生不仅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而且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与感悟更透彻,使艺术真正成为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综合方式。由此,艺术教育的学科特色才会更加鲜明。

(二)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意见》进一步提出高校抓好此项工作的改革思路和目标,应采取有效办法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育人理念、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等一系列举措逐步推进艺术教育的改革试点工作。与此相关也就需要积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且与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特点相符合的艺术教学思路和方法,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在教学观念上,突出艺术教育课程的审美功能,使艺术的道德价值、认识价值、教育价值等功利色彩隐于其后,即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功利的合功利性”。简言之,“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审美教学目标,这是实现其他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证,进一步讲,艺术教育只有凸显其审美教育价值主体,绝非教育的附属物,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才能够得以彰显。”[8]但长期以来,艺术教学急功近利的思想一直使艺术教育课程偏离审美,艺术的鉴赏价值荡然无存,而艺术教育目标一旦失去了审美媒介,也就成为思想观念的图解物和直观教具。高校应通过艺术鉴赏课程、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如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及审美亮点,让学生体会民俗风情,领略建筑之美等)注重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强化审美欣赏过程,淡化技法技巧,真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艺术探索能力。当然,要兼顾审美与非审美、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最终让艺术教育升华到全面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从而使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得益彰。教育对个体智力的影响途径主要体现在它有效地发挥审美感知和体验能力,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质,使其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在这方面,可采用开放式、直观式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艺术感知、鉴赏与体验能力,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艺术,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改变以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架乐器的简单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和辨析能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必须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汲取艺术精华,辅以美学熏陶和指引,加强和训练学生视觉或听觉的艺术感知力,并在一定历史文化范畴内展开创造和创新性的知觉思维。”[8]比如使用多媒体技术介绍钢琴乐器时,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展示各个时期的钢琴图片,并配以动听的钢琴曲、文字、乐谱资料等,集图像、声音、文字、实物于一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在歌唱教学方面,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调动学生的全部生活经验及其相应的文化素养、艺术潜力,启发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阐释对音乐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此外,加强艺术理论教学,尤其是艺术史、艺术原理等内容传授,增强学生对审美理论的深刻理解。当然,还应该让学生更多接触西方的戏剧、美术、音乐、建筑等艺术精髓,并尽可能走出国门,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创新人才。总之,通过各种举措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培养过程的改革与创新,将创新精神贯穿艺术教育始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三)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艺术以一种充满感彩的劳作提升个体的精神世界。艺术贵在创新,贵在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开拓、创造。黑格尔说:“艺术的独创性是从对象的特征来的,而对象的特征又是从创造的主体性来的。”[9]艺术教育要把学生作为创新的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科林伍德认为“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10],强调了艺术审美的独特性。在这方面,构建主体间性艺术教育模式是艺术教育的最佳形式。主体间性是西方现象学的重要概念,在现象学家胡塞尔那里,主体性被发展为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认为主体与客体是一种交流和对话关系,自我与他人共同构成了为任何人存在着的“我”的世界,是一个有别于唯我性、单面性的共在性的共融世界。当我们用主体间性理论观照艺术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时,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作为教师的“我”与学生主体处在同一高度上,彼此相互交流和对话,认同和尊重非常重要。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艺术教育要达到有效性目的,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必须遵循主体间性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标准。即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主观需要和接受程度,只有这样,教学的内容才会被学生接受,产生共鸣。如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成为教师与另一个自我的关系。“在互为主体和互为客体的过程中实现了、达成了主体间性,促进了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由不平等的关系状态转化为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状态,达到了彼此的平等交流,和谐沟通,感情与认知上的传递、转移,知识与能力上的相互影响和提高,素质的提升,进而实现教育目标。”[11]教育艺术需要艺术的表达,这“艺术的表达”显然要关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得以发挥,自觉形成对真善美的追求,艺术教育成为提高大学生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董学文.艺术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0,(4):6-9.

[4]万梅红.音乐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把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3):65-67.

[5]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6]王伟.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7]朱苏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江苏高教,2012,(2):99-100.

[8]涂维民,刘燕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21-125.

[9]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10]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第7篇: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文章以艺术专业为例,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指出了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专业技能、审美观念及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共同要求。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学生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不足、

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混乱等问题。以艺术专业为例,艺术类学生是以专业加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非艺术类学生要低得多,再加上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偏爱专业、对文化课重视不够的现象,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素养。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多集中在文化课上。为此,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调整课程设置体系与结构,培养和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鼓励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全面提升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艺术专业培养的是艺术工作者,它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人才,必须坚持社会道德与艺术的统一。wwW.133229.CoM艺术专业由于专业教学的活动多以小型、分散方式进行,学生的个体意识较强,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淡化集体观念,忽视集体荣誉,甚至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因此,必须加强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克服个人主义,加强组织观念,使学生熟悉并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

二、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一直就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途径,又是理论学习的充实和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各个高等职业院校,早已逐步形成及完善“订单式”“产学合作”等多种新颖的实践教学形式,为学生在相关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培养与提升技能创造条件,使其在毕业后能具备更强的能力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三、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更是艺术专业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艺术专业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压力大,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都放到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给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这样势必影响了其审美素质的发展,普遍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这些都束缚和制约着其向高层次方向的发展,折射出艺术专业大学生审美的严重缺失。

要提高审美能力,还应注重审美情趣的养成,如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以及生活阅历等,艺术专业大学生具有审美素质,便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在谈到对高科技的审美感受时说:“在清华大学生物室所看到那些细菌、病菌、蛋白质等各类原始生命状貌,放大后映在屏幕上,千姿百态,繁杂而具结构规律,仿佛是出人意料的抽象艺术大展,大都很美。”

其实审美,就是一种精神与心智活动,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不断能发现身边的美,在潜移默化中也就提升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关注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鉴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和谐、和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成才的热情。因此,应该给学生讲授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他们进行心理品德与技能的训练,开展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指导,在教学与专业活动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我国各大艺术类院校都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正在不断提高。要想加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就必须把抓好思想道德素养作为基础,抓好专业技能和专业审美素质教育作为核心,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保障,只有把上述三方面工作都抓好,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艺术类专门人才。

注释:本文出自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团建课题《艺术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淑英,石凡.浅析艺术类学生文化课与专业课学习的失衡[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第8篇: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道德修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创新精神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并且要求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以促进素质教育的

实现。

一、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

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前者一般指比较表层的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后者属于内在的涉及各科学领域,从总体上进行关照体验的意思和态度,是教养问题。美术教学的要求就是着眼于提高整个民族艺术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

丰子恺说:“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塑造学生美的心灵。美育对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品位、思想、品德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育的形象性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在美育中青少年能够认清是非、真假。可见,美育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可使青少年受到艺术的感染,使青少年养成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美术知识、美术作品欣赏及美术理论知识,即所谓的美术常识系统的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生活中,细心的人往往会发现,曾接受过系统、正规美术教育的人往往思维活跃,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态度和创造性思维。而没有受过美术教育的人,很少有创意。“艺术教育并非造就专业艺术家或进行一种职业训练,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各个方面发展认识与智力,特别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独创能力。”其实,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因此,美术教育的实施,加强视觉能力训练,并注重意象训练,不仅提高了观察客观世界的深度,而且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美术教育在继承祖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画内容丰富,涉及人物、花鸟、山水,它强调意象,注重写神,以形写神、神似为主。雕塑艺术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河姆渡文化到秦始皇兵马俑、敦煌石壁与造像,无论哪一个都是异彩纷呈、国之瑰宝。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如此灿烂的文化,我们就要去了解、掌握、分享,并且引以为豪。通过美术教育,可让祖国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以上几点都说明了美术各方面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开拓想象力、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的美术教育是以审美文化素质教育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所谓在艺术上的修养,一方面是基础知识的修养,另一方面是实践上的修养。在艺术实践方面,无论是哪一种艺术门类,没有一定的修养往往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因为难以领悟到艺术的真谛。从这个角度说,技能、技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为更深入全面地进行审美文化素养的教育服务的。

长期以来,国内外美术课出现了以国画课和手工课为主的官能教育,也出现了以写生为中心的智能教育,二者虽然在我国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影响,但从提高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素质的要求来看是不完备的。基于以上美术教学的不足,现行美术教学提出了审美教育与智慧教育相结合的总体构想,对促进学生个性发

展、提高审美素质有重大意义。

美术教育要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态度、爱好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高对中外优秀造型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逐步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研究表现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形态、色彩、结构、比例、立体感、空间思维和质感,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造就一代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09.

第9篇: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园林专业;审美教育;审美素养;诗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53-02

审美素养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园林专业学习中,园林艺术美的接受、欣赏、鉴别、创造都对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美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环。农业职业院校园林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适当的审美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专业学习服务,又能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1 提高园林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从园林艺术的特点看,美的园林艺术通过巧妙的构思,把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合而为一,形成一个更为集中典型的审美整体,表达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同时让身在其中的人们心灵得到舒适的感受或宁静祥和的体验。从园林艺术的创作过程看,造园、插花、盆景制作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一项艺术创造活动。优秀的园林工作者不仅需要娴熟的造景技巧,更加需要对美的鉴别和创造能力。因此,园林专业学生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审美素养是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实情况是园林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十分欠缺。我校五年制高职园林专业学生文化基础一般,知识面较为狭窄;初中阶段美育缺位,学生对美有着肤浅和庸俗化的认识和态度;审美概念模糊,对美、艺术美、园林艺术美没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是知识的积累和简单的模仿。对园林艺术,往往能学其形而不解其神,能制作而不能设计,能成匠人而不具匠心,严重制约了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升,故而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园林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尤为迫切。

审美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认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善良和诚挚之母。审美教育一方面培养和提高人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的德、智、体的发展,有助于健全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也就是说,通过审美教育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培养适应新型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所以,对园林专业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审美素养,既是专业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 诗歌读赏活动是契合园林专业实际的审美教育载体

专业课程当然是园林专业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就学生素质教育而言,诗歌读赏活动是较为适当的方式。

诗歌是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古典诗歌作为中国艺术的精品,展现出独特的音韵美、意境美、意象美、情感美、形式美,无论从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诗歌与园林艺术也有着共同共融的审美特征和紧密的内在联系。园林艺术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东方式插花和盆景艺术,是民族艺术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几乎包容了古典艺术的各个门类。它不仅重形,更加尚意,追求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情景交融,以具有“神似胜形似,无声胜有声”的深远意境为佳,这与中国古典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的艺术追求有共同共融之处,园林类艺术作品常常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等。就古典诗歌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对意境美的共同追求 追求意境,创设意境,欣赏意境已经成为园林等艺术的共同追求。中国园林追求生境、画境、意境三种艺术境界,而又以“意境”为最终目标。中国古典诗词的动人之处在其意境。读者在有限的实景中探视出虚境,从虚境中体会到实情,在虚虚实实的变化中领略到无限的审美空间,诗歌艺术因而有了无穷的韵味。

2.2 意象美的不谋而合 著名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诗歌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主要通过意象进行。古典诗词与插花、盆景、园林艺术设计在这点上不谋而合。在传统插花艺术中,与意象相对应的是花材。花材不仅是传统插花造型的素材和展现形式美的基础,还是构思、传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载体。在盆景设计和造园活动中,山石、植物等素材的选用,应该考虑物象精神,造景也该因地制宜,不能有悖于意象的内在涵义。

2.3 相似的艺术手法 诗词常运用虚实相生、以小见大、对比映衬、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插花、园林设计、盆景制作亦如此,二者在这点上基本相同且方法基本相似。

2.4 题名点景中诗句的直接运用 用古诗名句来做题名是园林、盆景艺术的常用方法。古诗名句本是长期积淀的经典,自身就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同时,用诗句题名能够迅速让人把握所造之景的主题,能“看其名,见其景,饶有深意,引人思索,富有形象性”。

3 开展园林专业班级诗歌读赏活动措施

3.1 提高学生对诗歌与园林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职校中很多学生不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仅仅将个人的发展局限在所学的专业课上,对于人文社科知识积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因此要帮助学生提高对审美素养提升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文学、音乐、历史、绘画等艺术与园林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2 找准诗歌读赏和专业学习的结合点 感受诗歌音律美,提高对诗歌美的认识和理解。诵读从来都是诗歌学习鉴赏的重要途径。鉴赏诗歌意境美,提高审美立意能力。品析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广袤阔大、清新雅致、落寞寂冷、苍凉悲伤等各类意境之美,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并由此增强对园林等艺术的诗意感悟,提高审美品位,培养立意能力。品析诗歌意象美,提高选材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诗歌意象的独特哲理内涵,借鉴诗人意象选择的手法,以触类旁通,提高园林艺术设计中选材能力。借鉴诗歌的艺术手法,提高整体表现能力。加强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理解,理解其对表现主题,营造意境的重要作用,实现能力迁移,提升插花、园林等作品的整体表现能力。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开展园林诗词搜集活动,积累园林诗词,并为赏读提供资料;开展诗歌意象整理活动,让学生搜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在搜集过程中注意使用频率较高、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把这些意象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整理分类,便于理解园林艺术的意象美学;开展插花、盆景题名活动,规定用古典诗词句为其命名,增加艺术品美的意蕴;开展园林、插花、盆景解说词写作比赛,让学生学会在专业实践中使用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和鉴赏的热情和兴趣。

4 结语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审美教育无时不可进行,无处不可进行。园林专业的审美教育绝不限于某一个时刻,某一个载体。同时,美育是和智育、德育紧密相连,园林专业中的审美教育不会局限于功利的作用和意义。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审美教育对人的高尚审美情趣的养成、健康心理素质的促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希军,葛星.审美教育[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2]肖驰.中国诗歌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