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

问题启发式教学全文(5篇)

问题启发式教学

第1篇: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

一、语文课堂中的伪启发式教学现象

伪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启发式教学而言的,指不正确的、错误的启发式教学。伪启发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徒有启发式教学的形式而没有其精髓,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语文课堂中的伪启发式教学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提问即是启发

有一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提问就是启发,把提问与启发等同起来。他们中的有些人喜欢在课堂上一问到底,喜欢将一个简单的问题分成几个部分来问。这样的做法很难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还有些人喜欢在教学中完全凭个人的喜好、无目的地随意乱问,“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这些教师盲目地满足于课堂氛围的“热闹”,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其实,提问是启发式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启发性。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不得法,即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浅显或过于复杂、深奥,则很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那么就不能说这些提问具有启发性。笔者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提问才具有启发性。

2.一味少讲多练

有部分教师把启发式教学理解为少讲多练。他们中的有些人认为每堂课都要按一定的比例来划分讲与练的时间,且练的时间一定要比讲的时间多,因为若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做练习便会导致“满堂灌”。其实,只要讲解有方,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一堂课讲四十五分钟也无妨。讲多讲少只不过是形式而已。

3.谈话法就是启发式

谈话法不等同于启发式,谈话法可能是启发式,也可能不是启发式。衡量谈话法是否是启发式,关键看教师运用谈话法时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谈话法如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就是启发式。否则,就不是启发式。“方法本身是承担不了检验教学方法的标准的。任何一种具体的方式和方法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它是和一定的指导思想密切联系的。同一方式和方法,因其指导思想的不同,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

二、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不在于不停地提问,也不在于一味地少讲多练。之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出现诸多伪启发式教学现象,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些一线教师没有深刻地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倡导者,其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经典性论断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汉代郑玄曾说过:“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这揭示了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必须审时度势。宋代朱熹进行了这样的论述:“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朱熹揭示了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时机,“愤”指学生的学习心态,即想弄懂某个问题而没有弄懂的为难心态;“悱”指学生的表达状态,即想说出来而又语塞的状态。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愤”去“启”,打开学生闭塞的思路,使其豁然开朗;针对学生的“悱”去“发”,帮助其整理模糊的认识、混乱的思维,使其能够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内心所想。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对启发式教学的内涵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人们或将其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或将其理解为一些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或将其理解为一种教学思想。这些认识都没有将启发式教学的内涵科学、深入、全面地揭示出来。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解释。宏观层次,表现为一种教学思想、原则、原理。中观层次,表现为一些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或指导原则,可谓是一种方法论。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受到一定的指导思想的支配。在不同思想的指导下,各种教学的具体方法在实践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既可以具有启发性,又可以不具有启发性。微观层次,表现为一种教学方法。每一层次体现的内涵、内容差异很大,但无论是微观的方法层次,还是中观的方法论层次,它们都受到宏观的原理层次的制约。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创设最佳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语文课堂中伪启发式教学现象的杜绝策略

语文课程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各一线教师也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纷纷开展启发式教学。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些教师因对启发式教学内涵的认识不到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到位等而造成了很多伪启发式教学现象。这些教师开展的启发式教学空有形式而无精髓,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为了杜绝语文课堂中的伪启发式教学现象,顺利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科学科学、全面地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语文课堂中之所以存在伪启发式教学现象,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部分一线教师并没有科学、全面地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学习相关论述,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自身对启发式教学内涵的理解。一些教师仅仅将启发式教学视为一种教学方法,这便是没有全面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的表现。其实,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原则、原理。语文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有着多样化的个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现有的认知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进行有效启发。“在学生不能回答的时候,启迪思路;在学生体会肤浅的时候,导向深入;在学生理解错误的时候,引向正确;在学生意见相左的时候,心中有底。”如果教师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了解得不够,就有可能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甚至导致无法驾驭课堂教学的尴尬局面。

3.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性、层次性的问题,有效提问

第2篇: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

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文字见之于《论语》,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今为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展要求,我国高校普遍深化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启发式教学方法正是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创新型人才。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教师就更应该把启发式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此提升课堂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单一灌输、轻启发诱导,容易形成一种被动学习的氛围,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吸引力不足,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变厌学为乐学,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启发式教学是指在课程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不要包办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听课状态、思维能力以及交流水平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运用引探式、移情式和烘托式等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从自身的观点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学会答变成学会问,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变得生动有趣。2、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有层次、有秩序地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是一种相对民主的科学教学方法。其特征如下:第一,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对思政课充满憧憬和向往。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再从自身角度出发,勇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再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查阅文献,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贮备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客观性。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学识水平、心理特征等多方面客观条件,灵活运用启发式。需要通过教师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交流和讨论,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学习和思考。第三,发展性。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不再局限于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更加注重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想象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句话语,能带来无限的活力和生机。一是针对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产生疑问,然后进行师生有效沟通交流;二是教师指导学生,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和角度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正确的答案。

二、启发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良好品德,形成理性的社会心态,提升政治素养的过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实践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对理论和知识的渴望,用心去体会和理解,从而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具体来说,在启发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采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课堂的趣味故事入手,丰富课堂内容,改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术研究的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好。2、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较强,再加之传统的理论课“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根本无法理解主要知识,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关注度,把句号课堂变为问号课堂,把单一灌输变为双向对话,引导学生围绕重难点问题独立思考,主动查询资料,经过自己的提取整理,形成个性化认识,增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运用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去进行理论思索,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3、有利于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慕课、微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实践,鼓励学生勇于发声,提出自己的见解,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帮助学生变得自信。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水平深入思考,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看法,并提出质疑,向教师咨询。通过师生之间的实践互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探索和创新。教师和学生摆脱身份的局限,能面对面、平等的沟通交流,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实现课堂的自主管理,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

三、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1、情境启发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有目地、恰当地引入情景启发式教学,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本文字的基础上,创设一个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场景,刺激学生身心的全部感官,使他们在其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引起情感共鸣、思想共振,获取大量信息,从中去动脑思考。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采用情趣结合、情意结合、语言启发、环境启发。例如,教师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这个知识点时,当介绍到少年人生经历,可以一改传统的讲故事的办法,采取诗歌朗诵的形式朗诵所学的《赠父诗》,通过音调的高低和情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一个虚假的历史空间,将学生引入其中,产生对伟人身处时代的感同身受,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青年志向远大和忧国忧民的个人优秀品质。2、对比启发式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相似的事物,对于不理解的学生很容易混淆,产生模棱两可的现象,因此,对于相近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用对比法,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比较,寻找两者的区别,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理解,从而获取知识。例如,当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讲到"时代变迁”的主题时,运用恰当的表情、动作和艺术语言,对比每个时代人的特有的拍照表情和动作:20世纪70年代拍照挺直的站立,80年代拍照比个“V”,90年代拍照可爱卖萌,“00”年代拍照各种放飞自我。通过趣味横生的对比,可以给学生带来深刻印象,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时代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及行为习惯的变化。3、提示启发式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突出强调和提示包括关键词、讲例示、做实验等形式。所有的形式,都是教师明确提出,强调问题的突出重点,加强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当讲到抗战胜利的原因时,对一般叙述的讲解可以进行适当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猜谜的方式,提示学生“抗战胜利的原因”从三个古代著名历史人物的姓名方面进行思考。在一连串的提示之后,学生的兴趣达到高潮时,揭晓答案:屈原、苏武和共工,再趁热打铁深入讲解原因:屈服于美国原子弹、苏联的武力和中国共产党。这样,给学生古代人物提示,通过联想去挖掘人物背后蕴含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很容易的记住了抗战胜利的原因。总之,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运用,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引人入胜,掌声、笑声、惊讶声不断,对于高校其他课程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启发式教学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娟.启发式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M].学理论,2016-12-05.

[2]柳丹.实现由“推”到“拉”的转变——由网络游戏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夏博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

第3篇: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市场营销基础;应用

一、过程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

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对市场营销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过程启发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学生放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更多是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的方式,落实新学到的市场营销知识;另一方面,过程启发式教学法能有效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全面掌握基础市场营销知识之后,还可以将其引入到日常生活中,为今后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在引入过程启发式教学法的时候,很多教师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教学方法的意义和具体形式,只是单纯的提出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很高的思考价值,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依旧无法提高整个市场营销课堂的教学效率[1]。像是在学习市场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的把组成市场的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这三个元素罗列出来,然后询问学生是不是这三个要素,这个设问方式并没有引发学生的思考,也没有让启发的价值完全体现出来。

(二)设置问题缺乏思考

教师为了引入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可能会在教学开始就提出问题,只是提出的问题会有些不合时宜。举个例子,如果在讲解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前就提出“什么是市场营销”这个问题,即使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思考,但是学生对基础知识不了解,也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只会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就算想思考也找不到方向,所以对市场营销初期阶段教学来说,这种过程启发式教学法的效率比较低下。

(三)教学内容无针对性

教师在设计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的时候,因为总体内容比较多,教师会在一节课上设置大量的教学内容,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市场营销的内容,如果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也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2]。像是在引入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的时候,如果只是在讲述案例背景之后就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普遍都无法马上回答上来,教师可能会在询问过几个学生之后,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样也无法达到原有的教学目标。

三、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

(一)自学导入阶段

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解之前,将启发教学法引入到课前预习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行探究和思考来解决前期的基础问题,在充分激发学生对市场营销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的课堂教学工作。以讲解市场营销基础概念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自行寻找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明确这个案例用的营销方法和带来的收益,让学生能自行从案例中获得启发,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上课前全部上交给教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更能让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能用更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之后的课堂教学。

(二)课堂讲解阶段

在进行课堂讲解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总结学生的预习内容,并事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需要在课堂学习完之后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用过程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系统的市场营销学习方式,并将其带到后一阶段的学习中[3]。举个例子,在介绍完保洁公司的营销案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市场营销的基本需求、具体产品、交易方式等内容为课堂学,将课本上的基础概念和案例实际相结合,这样学生也能通过自行思考找到理论和实际的关系,这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的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市场营销能力。

(三)评价总结阶段

市场营销课堂的评价总结也不是由教师一个人进行,而是分成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阶段,教师会在评价之前给出课堂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情况自行打分,学生自评完成之后就是小组的互评,这也是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将其分成多个小组,学生的互评就在小组内进行,无论是学生自评还是小组互评,教师都需要充分发挥过程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能对自己和小组成员的能力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引入到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理解过程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并将其合理引入到市场营销教学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自学导入、课堂讲解、评价总结三个方面落实这个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对市场营销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市场营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磊.高职院校启发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智库时代,2018,140(24).

[2]赵春华.故事营销在大学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306(6).

第4篇: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声乐;有效途径

近年来,启发式教学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用和认可,教师利用音乐、实物、生动的语言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开启了学生对声乐的感觉,这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率的提供都大有裨益。

一、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

(1)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声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声乐抱有一定兴趣,才能够高效地接受所学知识。在声乐教学中引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学习兴趣就自然被激发,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在学习中得到了艺术享受。

(2)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它引导学生通过提问、抢答、自由发表意见等方式来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逻辑思维,同时引导他们养成勤于思考和敢于创新的学习习惯,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在专业和能力上取得较大进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启发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声乐知识

在声乐教学时,教师如果不能讲声乐知识生动形象地讲解到位,学生就难以理解掌握。而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用生动丰富的声乐语言来传授知识,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把枯燥乏味的课堂趣味化。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快速掌握声乐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1)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音乐教学目标较为明确,这些都为启发式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声乐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和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法,大大提升了学生能力、想像力,课堂氛围变得积极活跃起来。另外,学生通过演唱、欣赏歌曲、舞蹈、角色扮演等丰富了课堂之余,也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音乐体验,培养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艺术素养。

(2)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面临的问题

与其他学科课堂组织方式不同的是,声乐教学过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传授歌唱技巧。这种“技巧+理论”的教学方式更适用于“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但由于我国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时间的限制,很多学校仍停留在班集体授课模式,这对教师的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有效途径

声乐教育需要学生掌握各种发声的技巧,以达到认识和操纵歌唱活动的目的,这些技巧是学生需要通过自身感觉去体验、去寻找到的。因此,在声乐教育中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方法如下:

(1)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歌唱气息

学生学习声乐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调整气息。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歌唱气息中时,为了让学生正确、自然地发声,更好掌握深呼吸要领,教师可引用熟悉的案例来帮助学生想象特定的情境该发什么音。例如,教唱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时,就要引导学生想象置身祖国大美河山之中的情感体验,调动其情绪,加深气息,使之贯穿肺腑,这样学生在掌握气息时就更能把握要点,深刻理解。另外,为了让学生感受怎样才能调好气息,把握好声线,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做跳音练习,练习跳音可以很好地锻炼腹肌,让学生腹肌灵活,且能在快速发音的同时能保持喉器稳定,气息更深。

(2)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声音训练

声乐教学的重点是声音,歌唱者提高发音技巧的主要途径是声音训练。练声所选用的歌曲一般是由上下音节组成,旋律比较单调,体现不出美感。由于只能机械地反复练习,影响了很多初学者声乐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他们难以掌握连音和跳音,对于声乐学习也不利。为使这一现状得以改变,教师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利用启发式教学法,以使学生尽快掌握发声技巧。中国汉字是单音节体系,每个汉字都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想要发出清晰的唱歌语言,就必须先引导学生学号普通话。如诵读“八百标兵奔北坡”。“b”是字头,发音时要将着力点至于双唇,短、快、有力地发出“b”音,过度到字腹上。

(3)启发式教学法对声乐教学的情感启发

歌曲演唱的目的是诠释和演绎出歌中想要表达的思想与主题。而教师面临的难题之一是怎样训练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掌握好情感的表达,一般情况是学生社会阅历尚浅,知识面较窄,所以对歌曲的主题、背景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难以深刻理解。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法对这一难题可以有效的解决。例如,教师在传授有关历史类题材音乐时,为了增加学生对那个时代的了解,激发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可以适当讲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而更好的演绎出歌曲的艺术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还促进了学生声乐基础理论和歌唱能力的提升。因此,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还要将启发式教学法适用范围推广,提高声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满足学生学习声乐的需求,促进学生声乐技能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歌,王朝辉.浅谈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和价值[J].黄河之声,2014(17).

[2]高冠男.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12).

[3]尹琦.初论“启发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8).

第5篇: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证券投资学;课程

证券投资学是高校财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由于高校学生缺乏相关的工作经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在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应该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

1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类教学方法[1-2]。启发式教学法并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其实质为一种适用于众多学科的普适教学指导思想[3]。由于该种指导思想具有其他教育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受到众多教育理论学家和教学实践工作者的推崇。首先,启发式教学提倡问题式教学,教师不但要根据课程进展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能力。其次,启发式教学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这种教育理念否定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挡一面的能力[4]。最后,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等综合素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综合型人才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

2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从学习主体看,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或金融学基础知识,因此开设对象主要是大三或大四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授与接受”的单向模式,采取与学生交流的双向互动模式,运用恰当的激励机制,去关注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创造力,也就是说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5]。从课程特点来看,证券投资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对课程中专业术语的理解难度较大,加之证券投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等问题。启发式教学就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并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证券投资的概念和原理,加深他们对于实践操作的理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无论基于学习主体还是课程特点的角度,启发式教学方式对于证券投资学课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培养创新型投资人才的现实需要。可行性。由于启发式教学主要采用教思路、教方法、启思维的模式,因此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对象应该是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并对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成年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习主体是高年级的大学生,这类学生具备接受启发式教育的必备条件,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启发式教学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在课前,教师需精心备课,抓住难以理解并适于拓展的知识点,比如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针对这些内容提出难易适度且具启发性的问题、编写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案例、设计情景模拟衍生品市场上产品交易等,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做好充足准备;其次,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引出准备讲解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在实践中的运用,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接着可以抛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逐步引导、层层解析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知识点的表面含义,还启发他们探索知识点背后蕴含的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最后,在课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两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促使其今后不断成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3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包括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实验教学法和课程实习法等,在实践中被证券投资学教师运用最多的方法有三种: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

3.1问题导向教学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6]。对该种教学方法而言,课程知识内隐于问题中,问题的提出是教学过程的开始,问题的解决即是教学的终结,整个课堂教学围绕问题展开。例如在金融衍生品这一章讲过期货以后,需要讲解期权时,可以由浅入深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企业为了控制未来商品价格变动的风险,可以选择哪些金融衍生工具?2)期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对于期权的买方和卖方分别有怎样的风险特征?4)期权到期时的结算方式有哪些?5)怎样区分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6)期权与期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锻炼他们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关键是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适度性原则。问题应该难易适中,设置一些学生尚不能理解但通过分析和思考之后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提出应根据人类认知的规律遵循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层深入地提出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感知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到期货合约的风险对冲、投机和套利三大功能时,我们可以设置如下几个案例帮助学生辨析三者的区别:(1)A企业1年之后需要购买大豆作为生产食用油的原材料,其担心未来市场上大豆的价格会上涨,为了控制大豆价格上涨的风险,A企业在期货市场上与D签订了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规定,A企业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从D处购买大豆,交货时间为1年之后。(2)B投资者预计1年后大豆价格会上涨,为了利用大豆未来真实价格与现在远期价格之间的差额获利,B在期货市场上与E签订了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规定,B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从E处购买大豆,交货时间为1年之后。(3)期货市场上不同时期的大豆远期价格存在较大差异,6月份的大豆远期价格远低于12月份的大豆远期价格,C投资者为了利用大豆不同交割期之间的远期价格差距进行套利,在期货市场上同时签订购买6月份大豆的期货合约和卖出12月份大豆的期货合约。提出问题: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期货合约的哪一种功能?风险对冲、投机和套利三类投资者在期货合约签订前后的风险特征分别是什么?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哪一类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可能是最高的?通过案例的呈现,展示了三类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的不同交易行为,让学生对真实的期货市场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增添了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编写案例时,教师应对真实场景加以改编和调整,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小组共同讨论并最终形成小组报告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讨论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在讲到债券和股票两种投资工具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设置如下几个主题供学生讨论:债券和股票的区别、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和上市条件、投资者在债券和股票之间进行决策时可能考虑的因素。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债券和股票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老师,培养多想、多问、多学的好习惯。课堂讨论法应用时需注意讨论的议题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议题的设置应尽可能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才会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4结语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案例或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时间利用高效等优点,仍然是基础理论的基本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章节的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江军.启发式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7)中:373-374.

[2]孙晶,王丹.试析中国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119.

[3]张智霞.启发式教学在高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52-53.

[4]杨爱华.启发式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3(3):116-118.

[5]万萍.浅谈启发式教育的内涵与教学优势[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23):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