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先进制造技术范文

先进制造技术全文(5篇)

先进制造技术

第1篇:先进制造技术范文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特征

1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概述

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先进制造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先进的制造技术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一种制造手段,其管理模式也是采用了全新的技术管理理念,这使得机械制造的流程更加便捷、效率更加快捷,而且机械制造的质量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时,先进的制造技术是由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系统、先进的设计技术共同构成的,其构成的方式也决定了目前我国的现有水平。先进的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其主要包含了高效、低能耗的技术手段,一般情况下作用于钢铁及焊接机械制造过程中,制造的单元是机械制造的中间力量,主要包含了数控技术等环节和因素。并且先进的制造技术还包含了对于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这些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的需求而产生的,是为了达到高质量、高效率而实现的传统制造工艺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而产生的,也是为了满足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而产生的。

2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

2.1灵活性

在我国的传统的机械制造业中,具有很大规模的生产数量和大规模的生产类型,而且都具有单一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民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呈现出了一种灵活性的变化,并且不断发展。这也使得我国的机械制技术和工艺同样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只有这种灵活性才能够满足民众的各种需求。

2.2多样化

目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这也使得现代化技术不断创新,特别是我国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非常巨大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人性化、多样化的变化特点,民众很多的消费形式和模式都体现在了产品的特点和性能中,这也使得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多样性的特点,而且在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性上也要求制造业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2.3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制造业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主要的影响表现在资源配全球化上,这种全球化的进程加剧了我国制造业的跨国合作。由于生产产品的材料来自于不同地区,机械制造的零部件也是在不同地域制造完成了,这有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应用,也在最大层度上实现了节约成本的目标,还可以加强不同国家、地域的紧密合作。

3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关系

在我国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先进制造技术还是机械制造工艺,都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会拘泥于一个行业、领域,而是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的基础,这个基础可以有效推动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和进步,提升机械制造技术的更新和升级。在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中,先进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的所有环节中,既可以提升机械制造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促进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整体的提升。在机械制造工艺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一直都在体现先进制造技术的影响。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之间的关机是非常紧密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都发展,才能使我国的机械制造达到整体发展的目标。

4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优势

先进的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都可以高效率、绿色环保的优势,同时还可以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传统的制造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是开放式的,需要外部的资源和基础来完成,在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消耗人力、物力、财力,伴随的是各种生产垃圾、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先进的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是属于相对封闭的生产方式,有着绿色、环保的特点。基于此,笔者认为加大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控制污染、提升效能、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对技术和工艺的升级来实现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则对于社会的各行各业而言,是具有非常广泛的适应性的。在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领域,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共识,机械制造需要高效的发展、生态的发展,就需要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应用。这个应用过程可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在人员配备上也可以更加合理和科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目标。

5提高先进制造技术水平与机械制造工艺的策略

5.1加强合作,培养人才

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化程度高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还要具备较高的素质。机械制造企业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以此为企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最终实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的提升。当然,在此过程中我国还应该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水平与机械制造工艺专门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门的专业和课题,以此来培育更多的专门型、复合型人才,以此来提升先进制造技术水平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为我国奠定良好的制造基础。

5.2加强推广,稳步发展

在先进制造技术水平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技术和工艺的推广和研发的力度。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和研发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深刻分析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区别。从实际出发,进行细致、全面、有效的推广和研发。同时还需要重视推广和研发过程中的稳步发展,也就是在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当中试点新的技术和工艺,在试点运行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技术和工艺,在技术和工艺成熟和稳定以后,再全面推广,以此来实现长远、稳定的良性发展[1]。

5.3加大投入,增加支持

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不单单需要国家的政府部门的扶持,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实现技术水平的和工艺的发展和提升,也就是说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和政策,还需要规范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并且加大对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鼓励,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2]。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技术支持,不断加强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并对现行的技术和工艺进行优化[3-4]。

6结束语

机械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应用是需要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突破传统机械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制约,实现机械产品的过程的最优化,达到合理的资源控制,全面提升效率。先进的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机制制造业的真实水平,无论是机械制造企业还是我国的相关部门,都已经认识到了其技术升级的重要性,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额制造工艺都要详细了解现状,并根据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以此提升我国的制造业整体水平,这是保证机械制造工艺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雷丰丹,张利娜.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分析[J].南方农机,2018(12):61.

[2]孙贵杰.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分析[J].化工管理,2018(11):87.

[3]王滨.机械制造工艺与机械设备加工技术分析及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19):75+77.

第2篇:先进制造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双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本科院校虽然依然是学生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却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加上当前社会对于应用技术的注重,更多的学生开始倾向于选择高职高专作为自己未来发展深造的基地,并在高职高专中学习更加实用的技术和知识应对未来就职过程中企业的需要。高职高专也开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其教学也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先进制造技术作为高职高专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的质量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运用双语对此专业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能够让学生们在双语的基础上学习更加先进的技术,阅读的资料也更加广泛。因此,高职高专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校本教材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是学习的基础和根本,只有双语校本教材的质量高,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

二、开发双语校本的原则

第一,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很多学生在进入到高职高专学习之后,其依然保持着天然的童真之心。虽然学生看似长大成人,但是其依然是一名学生,还未真正走入社会,其依然保持着欢乐的童趣和天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双语教本开发的时候,就需要保持教材的趣味性。只有有趣的内容才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教材的趣味性是教材开发过程中所应当注重的一个原则。

第二,注重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贴近性。只有与生活相关联的内容才能真正被学生们所接受,这些内容也将会成为学生们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知识,成为学生们内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双语教本在进行开发的时候,要注重其与学生们生活的关联,很多抽象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事物描述而得以具象化。

第三,注重内容的条理性。教师在编写双语校本教材的时候要注重内容的条理性,只有内容具有条理性,学生学习起来才能具有逻辑性,学习起来才能做到切实有效。教师在进行教材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导读内容的设计,做好设计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教材设计的时候要依照教材的目标进行编写,保证其教材的设计符合教学的需要。其内容的条理性是双语校本教材服务学生的重要基础。

第四,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双语教材的应用目的是不为了让学生单纯学习知识,其更重要的是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应用。因此,其内容的编写要注重其应用性,只有具有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才更有意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高,学生进行双语教材的学习才切实有效。

三、高职高专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校本教材开发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制造业都在不断发展,尤其国外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所掌握的技术也更加先进。因此,阅读国外的各种资料,掌握国外的各种先进制造技术非常关键。不仅是双语教学的目的,更是双脚本教材开发的重要目标。但是,当前阶段,国内在进行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校本教材开发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教师自身能力需要提高。当前高职高专进行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为英语老师。英语教师的英语功底较好,但是其对于先进制造技术则并不了解。有的高职高专院校选择了先进制造技术专业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可是英语教学能力则显现出不足。寻找到既具有先进制造技术能力的教师,又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的教师非常困难,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不仅让课堂教学出现了很大缺陷,同样让校本教材的开发出现困难。先进制造专业的教师无法真正了解教材的含义,能够阅读教材的英语教师对于专业术语又无从真正掌握。[1]

第二,教材结构体系混乱。当前所使用的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教材在内容的编写方面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条理性,但是其结构体系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混乱的,或者不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结构体系将会给学生的学习思维造成混乱,让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专业思维,在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也无法将知识进行合理应用。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成为“纸上的兵”,难以发挥实用的价值。[2]

第三,实践环节不足。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更多的是为了适应未来企业或者单位的需要,因此,所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实用性技能,能够在毕业之时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应用。但是,当前的教材在实践环节的编写方面还存在不足,实践内容较少,或者教材中所列明的实践内容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实现,教材中的实践仅仅停留在教材中,难以转化成为现实。[3]

四、高职高专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校本教材开发的策略

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校本教材开发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提高,是对教材应用价值的体现。教师在进行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校本教材开发的时候,一方面要符合双语教材制定原则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们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结合高职高专教学的实际,从而让教材的价值能够获得充分的展现,让其在教学中进行更好的应用。

第一,注重原版教材的引进。教学最好的教材,莫过于对原版教材的使用。尤其对于先进制造技术专业来说,能够获得原版教材的使用,等于让学生直接与国外的先进制造教学工作进行直接接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应用的魅力。国外所使用的教材相比较国内来说质量较高,对其进行引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对教材中偏难部分,或者理论部分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对于教材能够通透的、深刻的理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来说其基础较差,因此,教师在进行原版教材引用的时候,要进行甄别和选择,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4]

第二,在原版教材基础上进行改进。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对引进的教材进行直接使用,但是,最好的方法还是对教材进行改良和改进,让其满足国内学生的需要,符合教学实情。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引进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需要对教材进行在改编。比如,可以对原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对于难度过高,学生根本无从接受或者理解的部分予以删除,对于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进行简化,或者形象化处理,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便捷。[5同时,教师还要对原版教材进行本土化“建设”,将国内的先进制造技术融入其中,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对比国内和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差别和差距,从而让学生对于教材的内容内化、深化。[6]

第三,优化教材结构体系。教师在进行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教材的结构体系建设、规划和优化。教材的机构体系将会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的结构体系,也将会形成学生头脑中的学习思维,因此,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教材的教学应用来说非常重要。教师一方面可以参考英文原版教材的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体系构建,以方便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在进行结构体系优化的时候要立足实际,结合学生基本情况,并对有关资料进行通篇了解。因此,教材结构体系的优化需要教师深厚的功底做基础,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7]

第四,增加教材的实践环节。任何专业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过程的注重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先进制造技术双语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实践的环节,将实践的过程纳入到教材的结构体系中,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的环节需要教师在进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对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有所掌握,在当前高职高专实践、实习的情况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编创。[8]同时,实践环节不适宜特别困难,最好能够做到简单易行,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进行实践,从而增加教材中实践环节的灵活性。

五、结束语

先进制造技术虽然具有非常枯燥的理论内容,但是其还是一门内容丰富的专业学科,并且与其他很多学科都有联系,还需要跨出国门,与国外的制造技术“挂钩”学习。所以,此专业的双语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双语校本教材进行研究、开发和编制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教师要此方面进行潜心研究、刻苦钻研,让教材的编制和创作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艳.EGP+ESP模式下中职校本教材《晨读英语》的开发与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4,30:40-42.[2]刘鹏娟.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4,24:91.[3]钦方,饶坤罗.高职物流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研究——以《3D货代情景实训操作》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09:35-36.

[4]韩立红.高校“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25-27.

[5]王琪.高职航海类专业双语校本教材开发实践与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15,01:8-11.

[6]李红伟,陈东.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08:132-133.

[7]陈丽霞.培育学校双语特色促进学校持续发展[J].华夏教师,2015,11:10-11.

第3篇:先进制造技术范文

关键词:金属材料;智能制造;加工技术;发展综述

金属材料的智能制造及加工技术是当今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在该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不凡的成果。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智能加工方面发展迅速,在许多科研的重点项目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就包括常见的机器人技术、控制技术、可靠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数控技术与数字化制造、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1]。2012年,我国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并设立《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以便能够更好地加快智能制造装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化,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同时,该发展专项还对如何结合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前沿制高点进行了专项的规划。在不断努力下,成功攻克了一批前沿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成功使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得以问世,并进行示范应用和产业化,为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奠定技术基础[2]。但智能制造在我国仍存在问题,比如,对智能制造基础研究能力不足,对引进的先进技术无法全面吸收;技术路线不太清晰,国家对于智能制造方面的协调管理尚且需要完善;对于一些高端制造设备与装备还需要向国外引进,对外的依赖程度较高等。

1增材制造技术

1.1增材制造技术的介绍

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Manufacturing,简称AM),俗称3D打印。该技术很好地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融合在了一起,然后以计算机的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控制软件和自动数控系统,把专用的有色金属材料、化学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实体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多种加工方式,分别进行逐层材料堆积,进而完成制造[3]。与传统的、对所用原材料加工进行批量去除、切削、组装的手工制造加工工艺方式不同,增材制造技术是采取“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通过针对原材料加工进行批量累加,该技术打破了传统制造方法的约束,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制造更多的复杂产品,而产品也具有多样化,其成本也有一定的改善。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泛指基于重要零部件的二次离散-三维堆积的加工原理,由重要零部件三维加工数据系统驱动直接加工生产重要零部件的一种新型科学工程技术生产系统。基于不同的迅速加工工艺模式需要进行技术分类,可以大致划分四类,分别为迅速加工原型、快捷快速成形、迅捷快速制造、3D快速打印。其中的迅速技术仍然正在不断地取得进步,外延性也在不断地被拓宽。

1.2增材制造技术的特点

增材制造技术是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材料的自上到下的累积进行加工制造,最终形成一个实体的立式模型。增材制造技术打破了传统制造方法的约束,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制造更多的复杂产品,而产品也具有多样化,其成本也有一定的改善。对于增材制造技术只需要一台机器、一个电脑便可以进行加工制造,十分方便,而且无需改动模具。在普通的制造过程中如果改动模具,对于加工来说是对成本的一个累积,新的模具无疑是最增加成本的,而增材制造解决了这一点,它无需更换甚至无需模具,这在降低成本方面得到巨大改善。并且其生产周期短,这是增材制造技术最大的优点,相对于老式制造,增材制造对所需的制造能力要求较低,其需要的操作较少、易操作,而且增材制造技术占地面积小,方便携带,即使在战场与灾区这种困难环境下,依然可以发挥其作用。同时,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完美复刻3D软件上的制作模型,完成精准制造,制造后没有垃圾废料,提高了环保质量。但是增材制造技术对原材料的要求相对较高,无法充分使用各种材料,材质紧缺已经成为了增材加工设备中最致命的一个缺点。其所采用的制造设备和机器的成本也相对传统制造较高,无法进入广大民众家庭中。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增材加工设备制造和加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4]:金属激光烧结技术(DirectMetalLaser-Sintering,简称DMLS)、电子束熔融技术(ElectronBeamMelting,简称EBM)、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electiveLaserMelting,简称SLM)、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LaserSintering,简称SLS)、激光立体成型技术(LaserSolidForming,简称LSF)、电子束自由制造技术(ElectronBeamFreeformFabrication,简称EBF3)、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usedDepositionModeling,简称FDM)、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StereoLithographyApparatus,简称SLA)、分层实体制造技术(LaminatedObjectManufacturing,简称LOM)等。

1.3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已经历了一个由萌芽阶段向产业化、由原型陈列阶段到零部件直接生产与制造阶段的转变,发展非常迅猛。美国一家专门为增材加工制造技术顾问服务的机构Wohlers协会,其的《WohlersReport2020》报告被称之为3D打印的行业圣经,成为国内外3D打印从业人士参阅的宝典。该报告就各个行业在增材制造领域的应用状况做出了分析,比如在持续的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中,意大利的Isinnova公司利用增材制造技术为医院生产了许多呼吸阀。同时,在刚刚过去的几年里,航空装备零部件的制造与医疗器械的制造一直都是增材制造产品数量增长速度最高的应用场所。2020年全球增材制造收入已达158亿美元,该公司预计,2022年收入预测将攀升至239亿美元,到2024年将达到356亿美元。增材加工制造技术目前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并且拥有旺盛的市场生命力。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范围也将变得更加广阔。

2飞秒激光技术

2.1飞秒激光技术的介绍

飞秒是一个时间计量单位,一飞秒相当于10-15秒,也就是1/1000万亿秒。激光是指在组成化学物质的各个原子中,有不同强度和数量的粒子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能量层上,这些粒子从最初的高能层跃迁至最后的低能层上,它们就会向外辐射产生出与激发它相同性质的光[5]。飞秒激光技术是一种以激光电磁波或激光脉冲的各种形式自由快速运转的化学激光组成,其加工持续时间非常短,且具有非常高的瞬间运动速度和加工功率。其在加工过程中,激光可以轻松地直接实现对任何一种材料的精细激光加工、修补和激光微波衍射处理,激光在极短的精细加工持续时间和极小的作用空间内与其他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作用时间范围内的激光温度在瞬间内急剧地快速上升,并以激光等离子体向外快速运动喷发的各种形式作用使其可以得到飞秒激光斑的去除。飞秒激光技术避免了传统加工中高温热融和熔化过程产生的质量问题,大幅降低和有效消除了由于传统加工过程管理中的高温热效应可能带来的许多其它负面影响。德国汉诺威激光中心的B.N.Chickov研究小组在真空环境中放置了100mm厚的钢片,然后分别用纳秒激光与飞秒激光进行加工。经过104个脉冲照射后,对比两者的处理结果,发现有明显的不同,如图1所示。这便说明了飞秒激光的准确性与良好的工艺性。

2.2飞秒激光的主要用途

飞秒激光的主要用途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在超快领域内的应用、在超强领域内的应用和在超微细加工中的应用。飞秒激光在超快现象研究领域中起到的是一种快速过程诊断的作用。飞秒激光就像一个精细的时钟和一架超高速相机,对于自然界的原子与分子都可以快速进行分析,并且记录下来。飞秒激光在超强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归因于具有一定能量的飞秒脉冲的峰值功率和光强可以非常之高,飞秒强光可用来产生X射线和其它极短波长的光进行核聚变。飞秒激光用于超微细加工是飞秒激光用于超快现象研究和超强现象研究之外的又一个飞秒激光技术的重要的应用研究领域,其对于关键工业生产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6]。

3超声加工技术

3.1超声加工技术的介绍

超声加工技术是利用超声频(16kHz~25kHz)振动的工具端面冲击工作液中的悬浮磨粒,并通过它与工件之间的游离物质和液体内部中的磨料进行敲击和震荡作用,使得工件材料在物质和表面逐渐破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加工,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超声波加工通常被应用在穿孔、剪切、焊接、套材及抛光等方面[7]。其特点为:(1)由于机械振动加工方式是利用机械超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机械,所以相比于各类柔韧性材料机械加工所产生的机械振动效果相对较好;(2)加工过程中,工具头和零部件间均存在着磨料上的悬浮液,当被加工的材料是为了保持薄壁上的厚度以及狭窄裂隙时,其加工效果明显,脆性越强的材料则比较容易;(3)用于超声波加工的机械头可以采用硬度较小的物质,可以做出相对复杂的形状。相对于传统机械加工方式,超声加工也有诸多不足,例如,在超声加工中,加工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在后期还需要防腐处理,因此增加了工序,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加工时工件被加工出来的破碎物不容易直接排出,当加工进行到一定深度时,工具头进给困难,容易造成加工中断、无法持续的现象[8]。

3.2超声椭圆振动加工技术

超声波椭圆振动加工技术主要原理是,通过观察椭圆整体振动的作用超声波将其振动附加作用到各种切削加工刀具上,使得切割工件的切削刀尖高度能够与其相对于所有需要进行加工的切削工件按照其椭圆振动轨迹相反方向移动进行椭圆振动,进而不断完善切削加工材料工艺。是将先进的光学电子技术、计量控制技术、机械振动和加工原理以及加工材料流动力学等多个热门加工专业学科联合组成到一起的一门综合性加工学科。其应用方法分为熔接法、铆焊法、埋植、成型、电焊和切割封口等[9]。熔接法是以超音波超高频率振动的焊头在适度压力下,使二块金属的接合面产生磨擦热而瞬间熔融接合,可达到水密或气密,并免除采用辅助品所带来的不便,实现高效清洁的熔接。铆焊法是将具有特殊特性的超音波动的金属铆钉连接焊头,压着产品突出的铆钉的干端焊接梢头,使之瞬间迅速地膨胀发热,甚至融化而形成为金属铆钉的整体形状,使不同铆钉类型和各种材质的焊接工艺将铆钉紧密地焊接聚集结合到一起。埋植是利用焊接孔与接头之间的传道及适当的焊接压力,瞬间将各种特殊金属焊接部件全部直接挤进模具预留的一个塑料孔内,固定在一定的塑料深度,完成后不管任何拉力、扭矩均能与一般传统的焊接模具在孔内相互作比较,可以有效避免焊接射出模的零件受损和模具射出缓慢的双重缺点。成型技术工艺应用方法与传统铆焊挤压工艺相同,将一个大型凹状圆形焊头直接挤压至整个金属产品的物件外圈,焊头上面会发出高频超音波并在超高频高速振动后将整个金属产品进行加热熔融融合成形,并且由包覆于任何一种金属制品物件外圈中的弹性铝合金金属材料固定。其产品外观光滑美观,适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制造、化妆品包装制造、隐形眼镜片制造等。点焊技术是将二片金属分点进行熔接,而不必预先做好所设计的焊线,达到熔接的目的。对于一些比较大型的焊接工件,不易按照实际设计需要焊接管线的各种工件焊接要求同时进行焊接分点连续焊接,而且为了能够达到多点熔化和连续分点焊接的良好效果,可以同时使用进行多点连续焊接。切割封口主要采用了一种超音波瞬间高频发振的快速工作运动原理,对各种化纤和纺织物面料进行了快速切割,其主要技术优点之一是刀割切口光洁不容易开裂、不容易产生拉丝[10]。

4结论

第4篇:先进制造技术范文

关键词:价值链视角;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

先进制造业指的是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利用高新技术等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有着自动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等特点,不仅涉及节能环保、新医药、新能源、海洋等高新产业,同时还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与其他各类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应用最为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模式。先进制造业的主要构成包含有船舶、数控机床等传统制造业利用先进制造模式和制造技术所改进的制造业以及航空航天、光电器材等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先进制造业正在迅猛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必须要提高在成本管理方面重视度,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一、先进制造业价值链构建

价值链有外部价值链和内部价值链两方面内容,其中外部价值链主要是指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之间的联系,内部价值链主要是指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各项活动,包含有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等。

二、价值链视角下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特征

(一)目标多重性

根据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发展进程,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过多的从降低成本方面出发获取经济收益,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综合先进制造业发展整体分析考虑,提高各项成本管理工作开展有序性,明确发展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点,保证成本管理目标顺利实现。

(二)复杂性

先进制造业在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方面有客户、供应商等方面关系,在时间范围方面,包含有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等内容,必须要做好各类数据的分析,将先进技术应用在生产制造、产品研发、营销服务等全过程,存在有非常大资金占用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成本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成本挂历工作难度大。

(三)动态性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结合有各类高新技术,不同技术的发展程度和特点不同,所形成的先进制造技术成本各个环节也会存在有明显差异。另外,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企业与价值链、业务流程间关系的处理,详细把握竞争对手情况,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竞争对手、市场等有着非常大不确定性,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动态性特点。

三、价值链视角下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优化

(一)完善成本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对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有着非常大影响,企业必须要对先进制造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等有充分考虑,成立成本组织机构,包含组织管理层、决策层、执行层等,与成本管理目标相结合,使得各项指标得到有效落实,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为成本管理责任的明确提供相应标准,使得成本管理得到有效落实。

(二)提高员工素质,做好人工成本管理

先进制造技术的实施,必须要做好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等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人员支撑。人工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员工劳动的积极性,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非常大影响。只有做好人工成本的管理,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才能使成本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促进先进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首先,合理规定时间,避免有工时的浪费,使生产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工作;其次,做好人员结构调整,在生产质量保证情况下,与生产量相结合,明确人员结构,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同时注意人才的使用和发掘,如果员工不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再次,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先进制造业需要适当提高职工教育经费,促进员工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成本观念,更好的满足当前经济环境形势;最后,培养全员管理意识,引导全体员工参与到成本管理中,使成本管理观念落实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售后全过程。管理人员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节能降耗相关教育活动,帮助员工树立成本意识,培养满足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的成本管理理念。

(三)重视对各环节成本管理

首先,研发环节成本管理,研发环节关系到开发产品的构件和材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价值链成本,可以通过引进先进观念和技术方式,做好对价值链因素的重新设计和组合,比如利用新材料等,实现对成本管理的优化;其次,采购环节成本管理,先进制造业需要采购非常多类型材料,很难保证每种材料都达到最低成本,做好对重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成本管理效果;再次,生产环节成本管理,通过做好对工序和工作等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出先进制造业设备产能效率;最后,销售服务环节成本管理,通过调查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建立灵活销售渠道,扩大销售服务范围,缩短产品流通的待售时间和数量,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效果。

(四)构建成本管理信息化平台

一方面,建立高效成本信息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对营运状况有及时了解和把握,提供全面、正确信息,将成本预算、成本控制、考核评价等相结合,提高成本管理有效新。利用成本信息管理平台,还能够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将各个环节成本数据相互整个,维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统一和协调。另一方面,加强成本信息交流,通过定期举办座谈会等方式,给予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平等交流机会,同时重视员工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方便部门员工将各项成本信息在企业范围内传递,及时获取成本管理中所需要的信息,另外,还需要完善外部沟通渠道,通过加强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收集并记录与成本和质量控制有关信息,明确自身竞争的优势和劣势,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成本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丽芳,刘翠翠.价值链视角下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J].商业经济,2014,(4):42-43,63.

[2]杨舒雯.浅析汽车制造业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J].商业经济,2018,(1):16-17,20.

[3]张玲.制造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61-61.

第5篇:先进制造技术范文

关键词:先进制造环境;管理会计;变革

一、引言

伴随工业4.0的提出,各个国家正在积极筹谋如何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占据主动。一方面,发达国家想着要实现再工业化,如美国工业互联网计划,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来争取全球分工的重新定位。在这场势不可当的工业化浪潮中,中国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强调通过实现制造业的智慧转型以达到跻身制造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推行,无论是新经济领域还是传统经济领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先进制造技术深刻影响着产业格局,催生出了许多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企业组织结构和人才资源需求模式,给工业领域、生产价值链、业务模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对企业而言,先进制造技术为企业带来了价值创造的新路径,拓展了企业价值创造的空间,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管理会计必须为能给企业带来持续价值创造的先进制造技术的成功实施保驾护航,这需要变革管理会计。

二、先进制造技术与新经济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AMT),是先进制造系统中所需技术的集成,包括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管理科学技术等内容,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综合性技术。从体系结构上看,AMT包括主体技术群(包括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和制造工艺过程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如人工智能、数据库)以及制造技术基础设施(如用户、供应商交互等)三个层次。站在企业角度,AMT的引入是基于一种战略性的选择。先进制造技术带来的最基本的变化是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方式,通过引入和投放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数控技术,许多直接由人工操作的工序直接被先进技术设备所替代,通过对机器设备的精准控制,有利于降低产品废品率,降低产品的质量成本,一方面节省了大量人工,另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新的科技革命的带动下,社会生产、交换、效费和分配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了旧的经济模式逐渐被新经济模式渗透和替代,这是经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新经济一方面表现为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产生的各类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比如自2014年兴起的虚拟现实产业,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产业,其市场增长率较高,已经成为国际上热捧的新兴产业,根据赛迪顾问预测到2020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先进制造技术与旧的经济领域的结合,如博世公司与百度、高德及四维图新三家公司于2017年4月达成战略合作,将“博世道路特征”引入中国自动驾驶市场,以促进本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利用更精准的定位技术以促进自动驾驶真正驶向道路。总之,新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智能化为媒介,绿色化为标准的追求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先进制造的不断向前发展,逐渐改变了企业之间、顾客之间以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联系方式,因此对经济发展的思考需要突破“线性思维”的传统,站在多维度角度,思考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模式以及管理模式。

三、先进制造环境下的管理会计变革

(一)成本管理向作业成本管理转变

先进制造技术明显改变了产品的成本结构,即直接成本降低而间接成本提高。具体来说,在先进制造环境下,企业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了从事直接生产的人工减少,与此同时,通过斥巨资引进的先进技术与设备直接导致每期的折旧费用和维护费用大量增加,因此产品生产的间接费用等成本会大幅度上升。传统成本核算模式主要是为直接人工成本的计量和报告而设计的,在产品成本计算的过程中,制造费用的直接分配和交互分配远远不能达到对间接费用正确分配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间接成本正确计量和分类的新型成本核算方式——作业成本法,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以实现产品与成本的准确对接,能够及时、准确提供产品成本信息,提高了管理会计的信息有用性。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使得企业的作业管理的外延发生了变化,作业管理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不再只是“链式”作业链,而是呈现“网状”形态。这说明企业的作业管理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管理程序变得更加复杂。先进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企业制造范式的变革,进一步也对成本管理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企业获取数据、数据加工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并提高了精准性,为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在先进制造环境下,通过最大化利用那些服务企业管理的先进技术无疑可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将成本管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提高成本控制有效性和成本信息有用性,为成本管理向着决策方向转化提供动力。

(二)资本管理重心偏移

企业的资本大致可以分为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Botis(1998)&Johnson(1999)认为智力资本包括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类,其中,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的核心。物质资本包括了实物资本与货币资本,在整个价值活动中,实物资本(如存货、固定资产等)和货币资本没有直接创造价值在价值,是充当了整个价值活动过程的媒介,人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是单纯地讲述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就提到,单纯以实体性资本为核心的物化劳动难以解释价值创造的源泉所在,而单纯脱离“物”的活劳动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二者只有达到“和谐共生”,才能有效促进企业价值创造。在以智能制造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环境下,人机交互以及机器人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普遍,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逐渐被智能设备所替代,人在其中的角色也由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先进制造技术(如机器人制造技术、数据挖掘技术、ERP系统、XBRL语言等)在企业的操作需要以具备知识要素的“人”为载体,才能成功实现人机交互以及价值创造。基于此,企业对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力需求逐渐减少,企业需要引进的“人”必须更多地具备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以及企业家精神,在引进人力资本之后,企业还可以建立知识共享中心,塑造全企业的学习氛围,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员工的自学习能力,促进人力资本存量的优化。基于人力资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一步促进企业结构资本与关系资本的协同发展,最终促进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协同优化。总之,在先进制造环境下,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空间逐渐扩大,需要重视对智力资本的管理,尽量使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达到最佳匹配度,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帮助企业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价值创造。

(三)将柔性理念注入管理会计

先进制造技术改变了企业的运营环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柔性制造的平台。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方便企业随时随地在短时期内生产出所需产品以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其转换成本较低,为企业开发和生产新产品以及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提供了技术保障,有效提高了企业不断适应变化的能力。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从刚性变为柔性,管理会计柔性化就是为满足柔性管理需要而生的。传统管理会计偏向战术型管理,仅仅立足于企业内部,视野相对狭隘,其提供的信息容易引导决策者进入一条重眼前而轻长远利益的道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管理会计的柔性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通过借助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帮助企业搜集超大容量的数据并建立企业共享数据中心,同时借助云计算处理大量的初始数据并生成所需信息呈交行为主体,由于先进技术的发展,信息从搜集到处理直至最后生成并传达到信息使用者手里的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有利于管理会计实时监督并提供实时信息,帮助管理者迅速作出反应。先进制造为企业带来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加快了数据信息的搜集速度,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准性,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变得愈加快速、愈加准确和愈加精细化,有利于行为主体快速地制定应对现实挑战的方案。譬如在提前预测产品未来发展前景方面,由于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定性变量可以通过定量方式表现出来,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事前模拟,可以验证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前准备应变方案。通过及时掌握信息,可以帮助管理者发现并扩展或者延伸企业价值链,提升企业价值创造的空间。

(四)将绿色理念注入管理会计

现代制造技术融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进展的成果,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发展理念,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先进制造环境下,环境要素进入企业生产流程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要素。先进制造的不断发展,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绿色化的生产技术,更引发了绿色管理模式的思维变革。让绿色一直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企业会选择绿色供应商,通过建立绿色的分销系统和和采用绿色的宣传方式,实现绿色产品和服务的绿色消费。如中石化举办的“智慧能源”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吸引公众参与,向大众消费者输送“集约利用资源,绿色简约生活”理念。在先进制造环境下,产品和服务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直至使用寿命结束的整个寿命周期过程秉持“以环境为友”。引入先进制造技术,有利于为企业带来环境收益,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付出相应的环境成本,若继续沿用传统管理会计,环境支出与环境业绩等数据都不能被独立地表现出来,而是被分散或隐藏在其他项目中的,未被追溯归集到真正引致其发生的事项中,从而使得其分配归集丧失了相关性、准确性,而导致决策失误。将绿色理念注入管理会计,目的是能将先进制造技术所带来的环境支出与环境效益清晰地计量、表述出来,供信息使用者使用,以使产品定价能够充分涵盖产品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代价。先进制造为企业带来了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理念,企业战略的制定和计划的执行以及结果的评价都不能脱离绿色标准的依据。正如冯巧根教授所说,管理会计的一大职能是“信息支持功能”,管理会计必须能够充分提供绿色决策信息,保证信息使用者所做的决策是一个衡量了所有要素之后的最佳决策。

四、总结

先进制造带来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客观条件的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朝着先进的管理模式转变。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顺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的变革既是现实管理发展的需要,也是管理会计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内在需求,通过顺应先进制造环境的变化,并从从成本、资本管理以及从柔性化、绿色化理念入手逐步推进管理会计变革来提高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决策支持价值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会计可以反过来借助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实现自身的飞跃,随着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朝着智慧制造方向前进,管理会计也会朝着智慧管理会计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何守才.数据库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752-753.

[2]黄群慧.“新经济”基本特征与企业管理变革方向[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4(5):1-7.

[3]朱云,陈工孟.作业成本法在香港应用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00,(8):60-65.

[4]刘佳鑫,刘兵,李嫄等.绿色智力资本理论探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5):40-43.

[5]戴理达,卜华.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共生效率及其经济影响——以沪市煤炭板块上市公司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55-158.

[6]冯巧根.基于智能制造的管理会计创新[J].会计之友,2016,(11):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