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学校教育管理范文

学校教育管理全文(5篇)

学校教育管理

第1篇:学校教育管理范文

结合现代教育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衔接所遭遇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教育理念

古人认为,对于教师来说,其教学本质便是“传道授业解惑也”。由于现代教育需要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方面仅表现为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创新发展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受教育理念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衔接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2.教学内容

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两方面对我国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上,我国提倡的是基础知识的获取,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在高等教育方面则注重科学教育及人文教育。由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悬殊,导致在教育衔接上会存在很多问题,使学生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也使学生在基础教育转为高等教育时,短时间内很难适应。

3.教学手段

传统模式下,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一个作为教学的主体,一个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两者之间没有很好地参与互动及交流,从而使师生之间无法营造良好的关系,无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现代教育中,显然需要更新教学手段,并融洽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更好地衔接起来。

4.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衔接的重点部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显得较为单一,面对学生的过错通常采取口头谈话教育。显然,这无法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因此,在现代教育过程中,需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学生的过错,需以学生个体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此一来教学管理的衔接性工作才能更具有效性。

二、加强学校教育管理的层级递进与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究

1.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需明确教学理念,改善过去注重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教育的坏习惯。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结合教育改革及创新,对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2.完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完善方面,需要结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认清两者之间差异化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比如基础教育方面,所设置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符合学生发展,在高等教育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注重两者之间的衔接性,使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时,能够找准自身的学习目标定位,为今后的完善学习提供依据。

3.创新教学方法

“灌输式”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情况便是无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无论是中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均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便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及需求,融入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及游戏教学法等。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为教育衔接的流畅提供依据。

4.提升教学管理方法

第2篇:学校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创新管理;教育管理;教育改革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能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修正传统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优化与完善。

一、学校教育管理现状

1.应试教育“只手遮天”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校仍然以考试作为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唯一指标。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的教育管理呈现出单一性:目标单一、内容单一、手段单一。学校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成绩做服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把考试成绩作为对学校考核的最重要指标,考试成绩好的学校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诚然,学校是实施教育教学的场所,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需要用一个相对统一的显性指标表现出来,但是“唯分数论”会让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从而不得不放弃其他受教育的机会。这样的学校管理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师生共同陷入课本与题海建筑的壁垒中。2.同构同质僵化单调我国的学校管理一般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校长,主要负责学校的发展方向,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育原则。第二个层面是副校长,负责学校具体工作的安排和分管。第三个层面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可以看出,学校的组织结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的,指令从下达到执行的速度比较快。但是这三个层面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管理内容的制定是否科学与规范,是否能够满足本校的实际需要。这就使得学校的管理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状况,一是沿用了几十年的管理模式仍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牛拉车”,二是全国各地的学校对于某些新型教育模式的趋之若鹜。当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诞生后,全国各地的学校都以考察、交流、学习的模式照搬,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调整,致使好的管理方法也并未能产生好的效果,最终半途而废。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照搬的模式会导致学校的管理千篇一律,丧失属于自己的特色。3.继承发展不做处理一个优质的学校必然有延续多年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在提倡变革和创新,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将过去积淀下来的传统彻底否定,则使教育的延续性遭到破坏。尤其是学校管理干部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后,年轻的领导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倾向于使用“休克式改革”,重新打鼓、另外开张,完全无视过去管理经验中的价值。最终造成学校的历史和人文割裂,在文化上呈现出生硬的气质,完全违背了教育管理的初衷。4.管理工作缺乏作证学校的管理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学生,他们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的阶段,思维和情感都比较活跃,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要因地制宜,但这并不代表其教育管理是盲目和随意的。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教育工作者的管理目标如果和学校的管理目标不一致的话,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应。最可怕的是,学生的管理无章可循,把握不好度,就会被看作是专制和任性,从而把学校变成各种教育方法的实验场,这种错误的定位最终导致教育工作没有完整的体系,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基础松软。

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1.科学发展,绩效先行教育管理的目标不应该局限于改善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排名,而应该考虑社会的需求。所以,学校管理教育的创新最终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该紧紧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让教师正视学生的发展规律,正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教育大方向的指引下,建立一种科学的、长效的培养机制,把学生的各个指标放在一个体系当中进行考查,使应试教育中单一的考查方式逐渐被淘汰,得出的考查结果是这个体系的整体表现。同样,对于教师的考查也要和学生的考查指标相一致、相吻合,并以绩效的形式予以保障。这样一来,教师就会自觉地探索提高学生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然后落实到工作中,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在落实层面变得丰富灵活,引人入胜。2.创新素养,校长先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个人的创新素养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程度。所谓的创新素养是主动吸取知识、培养技能,敢于尝试、谦虚谨慎。创新不是匹夫之勇,也不是妄自尊大。它是要站在教育的客观规律上,通过认真研读本校的实际情况,从个人的意识观念中提炼出一条思想轴线。所以,校长要站在传统教育管理和创新教育管理的中间,一边延续传统教育管理中的精华,一边审视传统教育管理中的缺陷,然后去粗取精,客观地运用到自己的管理中。那些追求政绩或是视己为官的作风,都不会对创新素养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3.创新管理,科学先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从来不缺乏边思考边探索的先行者。教育管理者要解读教育的形式、预判教育的趋势、形成教育的模式。可以是教无定法,但是不能教育无法。在管理中能拥有一个辩证的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此,教育管理者要走出校门,去教育管理比较成功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考察,也要去尚处于落后状态中的学校去观察、研讨、发现。这样一来,管理体系的建立才能是立体的,管理者的头脑中才能清醒地甄别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什么是可以尝试的、什么是绝对不能触碰的。进而在本校的教育管理实践中不出现盲目的模仿与崇拜,也不会出现妄自尊大的止步不前。4.理论实践,人才先行在学校的创新管理中,人才作为最基础的元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着重培养理论和实践双优的管理人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立一个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对当下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结合理性的思考与设计,为学校的创新管理寻找合适的路径,并提供最及时的咨询与帮助。学校内部要把人才的培养计划纳入学校制度中,成为常态管理的一部分。每个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主题培训,每个学年和兄弟学校轮岗交流,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进行农村支教等教学服务。让教师在各种教育环境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主动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使学校既有独立的人才,又有高质量的队伍,管理进入高层次的创新中,不至于在低层徘徊不前。总之,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人性化、动态化的过程。管理者要想让管理价值发挥出来,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教学管理的学术性,强化开放和多元的管理目标在时展中的重要价值。把管理的制度、管理的理念、管理的对象都放置在变革的环境中,不断填充新的内容,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为未来的实际使用储备,真正实现管理的创新,回归教育的初心。

[参考文献]

[1]张溢.论创新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6(29).

第3篇:学校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育管理;创新

首先,需要对系统工程进行建设,在对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相关的教育体系进行逐步完善的基础上,要对教育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其中学校的主要任务为,对内部治理结构进行逐步完善;其二,教育体系以及相关的管理要逐步回归到服务体系上,使管理工作能够实现精细化。同时要求管理服务能够得到系统的更新,并对流程进行再造,使人本管理的服务体系能够得到实现;其三,增加国际交流以及相关的合作,使学校的管理能够与国际管理进行接轨,这也是现在社会发展环境中学校管理与时展相适应的重要措施,不论在战略管理,制度建设,学校内部管理以及学生管理方面,都要与国际进行接轨,使得相关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整体有效的提升。

一、大数据时代,学校教育管理的策略立足支点

(一)提升国际交流,扩展教育发展平台

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便导致各个国家的交流以及合作越来越频繁,产生了经济共同体。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对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区域化发展给予了推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欧洲教育的一体化体系。欧盟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合作文件,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实施计划,使得合作的领域得到了有效的扩宽。利用欧盟法律法规,使得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当前,由于教育服务贸易的产生,在WTO当中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领域以外,其他的各项服务领域都需要对国外进行开放。由于教育领域的扩宽和开放,使得教育管理的发展更加迅速。在国也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要与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对外的开放要求相适应,以便培养出更多高端的国际化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等等,以便可以参与到国际竞争以及国际事务中。所以对于教育管理的国际交流以及相关合作的加强,需要将教育领域进行逐步扩宽,并且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以及理念等等。

(二)引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借鉴宝贵的教育经验

在2003年,我国便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其中对中外共同进行办学的条例进行了制定。在该项条例当中,最关键的原则便是需要将开放量进行了扩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力度进行了提升。并且,在这一条例当中,对我国教育的全面改革给予了明确的指导。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对外开放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科研机构以及知名院校等,使其能够在我国建立办学机构,这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二、大数据时代学校教育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创新教育范式

对于教育管理的创新,需要将教育的核心进行转变,从以往的知识追求转向发展需求,从传统的继承追求转向创新追求。教育领域当中的范式,一直都是以多范式进行存在的,在大部分时间当中,都是某个范式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其他的方式共同存在。例如,斯金纳的心理学视角,在占据教育领域的主要统治地位时期,之前提出的华生心理学思想等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计算机与教育进行结合之后,教育技术便成为了独立进行研究的领域,并且将计算机作为基础,对教育技术范式进行研究,所以教育范式经历了很多次的范式转换。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教育管理策略的创新,需要对数据规律进行全面的掌握,以便对教育技术的范式进行创新。

(二)智慧理论的突破创新

智慧教育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便是,技术和应用的研究比较深入,但相应的理论研究却较为滞后。对技术引发的规律并没有非常深入的探究,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智慧教育理论的发展造成延迟。以往的理论并不能对现在的智慧教育变革进行推动,智慧理论进行创新发展,是带动智慧教育发展的有效动力。所以,对于教育管理策略的创新,需要通过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并且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使智慧教育得到有序健康的发展,对智慧教育进行推动

(三)智慧环境的建设创新

智慧环境是有序开展智慧教育的重要基础,无论哪个国家,对于智慧教育管理的开展,都非常注重对教育环境的构建。例如,将技术于教学进行融合,建设在线教学课堂、远程以及网络教学模式等。同时,借助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如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等。打造虚拟并且能够互动的学习情景,以便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对于大数据时代学校教育管理策略的创新,政府需要对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国际交流进行鼓励,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会提供很大的帮助作用。此外,还要引进更多的专家学者,来我国从事相关的科研以及教育管理工作等,通过对高端人才以及团队的引进,可以使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全面化以及多样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大勇.谈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才智,2018(17):108.

第4篇:学校教育管理范文

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刺激思维方式的改变,进而结合现代元素,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诞生,这有效推动了高校的综合发展,也是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转变的里程碑。从管理学的角度看,高校教育管理的目标应该分为硬目标和软目标两部分:硬目标是指对教育的期望,包括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可以直接反映的指标;软目标是指教育价值期望,包括学生的价值取向等难以用直观数据反映的指标。因此在现阶段教育教学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职能的实现,不仅需要专业化的管理方法和操作程序,更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技能。

面对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对创新模式转变的迫切需求,《高校教育管理与创新实践研析》一书全面、系统性的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并对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探讨。具体而言,该书以高校教育管理为主线,细致考量“互联网垣”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管理提出的新挑战,结合高等教育管理、计算机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知识,运用实证归纳的方法对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及相关理论展开研究,并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内容梳理,进而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创业管理几个维度提出了信息化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趋势及创新管理新策略。该书共分为六个主要章节,包括高校教育管理概述、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现状及难点热点探析、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互联网+”时代背景高校下辅导员工作探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探析、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发展对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策略研究探析,且每个主要章节下包含若干子章节,结合现阶段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高等学校校内管理、教育评估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工作展开探讨,并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各章节所提内容展开讨论,为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高校老师、校内学生提供了阅读、研究和借鉴全面范本。

针对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问题,《高校教育管理与创新实践研析》一书提出,结合当下日趋成熟的大数据技术来对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在全球信息化逐步发展的当下社会,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普及,使高校教学管理、教育工作等各项服务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这些管理系统收集了大量、全面的信息。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主要包含学生信息,如学生基本信息和学校生活信息;教师有关信息,如教学计划、教材和其他教学信息。此外,学校的综合管理信息还包括课堂使用、实验室、就业推荐等信息。充分利用上述信息将在最大程度上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掌握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特点和效果,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并有效统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课程成绩,进而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大数据能高效地向学生提供专业方向推荐、课程学习管理、学分管理等服务,且高校能通过大数据技术高效的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模式的教学讲师,并有效参与到适合自身的课堂中去,进而为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反馈。另外,对于整体的高校教育而言,高校监管机构可以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采用大数据技术对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调整和经费分配进行监测、预警和预测,这将有效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第5篇:学校教育管理范文

一、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现状

(一)教育管理理念不新

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管理的认识并不深,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其中教育工作者不仅是作为管理者而存在,更是作为服务者为学生提供多个方面的服务,由此促使学生全面发展[1]。但事实上,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并不能够很好地平衡这两个角色,更多的时候是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对学生应有的权利视而不见,比如学生的知情权以及监督权等,高校进行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学生是有权知道的,并且也有权进行相应的教育管理监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实现,并且将会逐渐失去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这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将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管理方式比较僵化

以往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往往是由教育工作者一包到底,学生在此管理模式下会过度依赖教育工作者,而且大多数高校会对学生实行强制性、统一性的管理措施,对于制定的制度,在执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守成分和僵化问题,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各种安排和约束。与此同时,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常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并且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制订严格的教学课程,教学课程内容、方法会有重复,由此会导致人力等多方面的资源浪费[2]。同时,高校教育管理更重视理论方面的管理,而很少对教育管理的实践环节进行创新,学生在校期间只根据教师的培育方案进行学习和锻炼,由此将严重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重管理,轻服务

高校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而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有一些一线教师,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根据对高校教师的认真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含义以及意义,并且严重缺少服务意识。实施教育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协调多个方面的关系、综合多方面力量,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流水线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要和学生之间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沟通,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专制管理。

二、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一)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目前,各个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依旧使用老套的管理方式,并且十分注重历史教学经验以及管理经验,缺少一定的创新意识,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变化,满足不了当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有效改善这一情况,高校教育者需要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面对党中央多次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在其中表现出人性化的管理特点。对学生的个性、态度以及行为进行积极引导,对他们所提出的合理要求进行满足,对其加强人文关怀和因材施教,充分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并且需要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人才。各大高校应当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观念,增强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以及质量。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技能板块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分层式训练的方式,由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团结协作能力提升[3]。

(二)树立管理目标,在每个阶段有所作为

就教育管理目标而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也不是唯一的,应该根据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更新和优化,同时,创新性的教育管理应该是改变传统的单一管理目标,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树立不同的管理目标。具体来说,需要在每学期的开始阶段、中期阶段以及结尾阶段等,进行相应的教育管理目标的设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使得目标真正贴合学生的真实需求,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由此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阶段性发展以及教育管理实效性的提升,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养,实现教育管理实效性的显著提升。

(三)落实管理行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管理进行理论性创新以后,便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并且通过实践行动的落实,不断巩固教育管理的效果。其中想要更好地实现管理效果的最大化,便需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发展。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有利于其自身的未来发展。因此,高校可以进行奖惩制度的建立,通过监督和教育以及不断的激励,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同时,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奠定教育基础,这便需要对教育管理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由此实现与时俱进,并且使得学生通过自身的长久坚持和性格的养成,成为高素质人才[4]。

(四)以生为先,实施学分制管理

在我国,学分制这一全新的教学制度已经赢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可,很多高校开始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在学分制方面投入的精力并不少,但是依旧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高校受传统观念的不利影响,在进行日常的学分制管理工作时出现了部分偏差,一直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真正价值。结合学分制的性质来看,它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具备因材施教的教育功能,能够为学生个体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学分制能够将学生个人的成才需求与学校的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兴趣以及能力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和自立能力,形成当代高校学生知识、能力以及素质“三位一体”的全新发展体系。同时,这样灵活的学分制度能够为学生选修双学位和参与第二课堂提供足够的机会,更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创业奠定良好基础。因此,高校需要全方面、多角度地设计和制订具体的制度内容,并体现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从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来看,可以发现大部分高校都是在必修课数量上设置多,而在选修课数量上设置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实现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高校需要从选课制度角度入手,并且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因素,分年级、分阶段地制订相关选课内容,同时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制订出严格的选课标准[5]。综上所述,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呈现出只增不减的趋势,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只有不断地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质量,才能更为广泛地增加人才数量,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并且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持续不断地加强制度创新,正确地对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良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欢.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6):157-158,188.

[2]董泽芳,张继平,王亚南.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20,36(6):64-72.

[3]郑宇,叶舒润.“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途径探析[J].辽宁经济,2020(8):78-79.

[4]孙霄兵.《教育规划纲要》关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及其实践深化[J].中国高教研究,2020(10):16-20,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