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学校绩效管理范文

学校绩效管理全文(5篇)

学校绩效管理

第1篇:学校绩效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专学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一、引言

中专学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是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其作为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与为了获取利润的企业不同。中专学校财务管理的优劣会影响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财务无足轻重的思想,提高对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的认识,将预算与绩效管理纳入学校日常工作当中,对学校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控。当前,中专学校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普遍缺乏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理念,在预算与绩效管理上存在问题较多,已经不适应当前中专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中专学校进行有效的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从而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大部分中专学校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与绩效管理制度,还需学校领导层强力推进预算与绩效管理项目的落地,才能优化配置学校的资源,把资金等经费资源合理安排到学校各方面,为学校师生提供舒适的教与学条件。

二、当前中专学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观念淡薄中专学校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财务管理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在大多数中专学校,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是资金收支,较少实行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专学校的财务工作长期停滞不前。学校管理层对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造成学校财务工作得不到支持,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基本上在学校无法落地实施。此外,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中专学校在财会人员的选用方面对其文化程度没有过高的要求,这就导致一部分财会人员专业技能与知识基础薄弱,视野偏窄,学校财务工作长期停滞在传统的资金基本收支平衡水平上,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校发展的要求,此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进而使学校预算与绩效管理工作无法推进。

(二)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编制不科学第一,编制程序不科学,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一般由财务部门一个部门根据学校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直接进行编制,这种没有学校其他部门参与的预算编制往往脱离学校实际需求,导致学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在下一年度的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障碍,难以顺利执行下去。第二,编制方法不科学,目前,多数的中专学校仍旧沿用传统的增量预算法进行财务预算和绩效管理,这种以上一年度资金支出为基数进行增减的增量预算法,使预算的达成目标和各部门实际支出往往存在着不小的偏差,造成频繁追加预算,使预算失去严肃性。第三,编制内容不科学,学校的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申报时,由于缺乏各部门的基层统计,预算数据往往缺少科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造成预算内容和项目的粗放与遗漏问题,使提交的财会预算报表脱离学校实际。第四,编制支出不科学,中专学校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经常不顾及不同各部门的实际需求,资金支出的比重不合理,往往搞平均主义,不突出教育教学,造成各部门资源分配不公,影响学校的工作开展。

(三)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控制不力首先,在预算支出方面缺乏管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学校各部门追加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学校的财务部门措手不及,难以应付。其次,学校对各部门的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审计不严,各部门铺张浪费,资金流失严重,学校审计部门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工作不扎实,流于形式,结果就是导致各部门年终的资金支出结果与最初预算支出存在不小差距,使预算失去了意义。

(四)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体制不完善当前,中专学校不健全的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体制成了阻挠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道屏障。一些学校在财务管理中任意增减预算,造成学校各部门抢资金、增预算、突击花钱现象严重;一些学校虽然有相应的财会制度,执行期间却不严格落实预算,随意追加资金,项目结束后也不进行严格审计,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追究相关者的责任,在财务监管上形式大于实质,导致学校资金管理毫无计划性可言;部分学校预算管理较为粗放,对各部门的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管控,这些情况的长期存在将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三、针对中专学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领导思想,重视人才培养学校领导层要转变对财务工作轻视的思想,充分认识到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是促进学校财务工作发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没有学校领导层的支持,学校财务工作难以施展拳脚。此外,当前中专学校普遍缺乏预算与绩效管理的专业人才,学校急需招聘部分有经验懂管理的财务人员,尽快弥补财务管理漏洞。学校现有财务人员要通过走出去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方法,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强化财务管理能力。学校还应改革财务人员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将财务工作绩效考核与人员工资收入挂钩,切实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能力。

(二)编制零基预算法代替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就是不在上一年度资金支出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的增减,而是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之前将全部经济活动归零,重新将预算费用与绩效管理内容与项目进行逐个编制。增量预算法往往会造成预算支出与实际支出差距较大的问题,中专学校在编制预算时可以用零基预算法来代替增量预算法。中专学校财务部门会同其他部门根据学校年度发展计划、学校可控经费数量及各部门基础数据等实际情况,全校上下一心,充分讨论协商,详细梳理预算内容与项目,然后向学校各部门分配支出项目,这样的预算编制才能在基层部门得到积极稳妥的执行,最后顺利落实考核。中专学校进行预算编制时,既不能搞大锅饭,也不能搞平均分配,应有预算侧重点,学校毕竟是以办学为主,预算资金应向教育教学倾斜,也可以按各部门的学生数分配预算资金。只有这种公开透明、内容详实的预算编制才能激发学校工作人员的干劲,才能促使各部门强化内部控制力度,树立起成本意识,科学地支出资金,堵住管理漏洞,把各项支出严格控制在预算内,把资金用在重点项目上,让有限的资源得到科学配置,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从根本上杜绝资金浪费,达到少花钱、多办事、办成事的目的。

(三)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中专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遵守有关预算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健全财务预算监督检查机制,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加强资金收支的审查监控力度,使学校的财务预算作用得到真正发挥。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发挥作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构建严格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方位监督检查机制,对学校基建资金、实践经费、大型设备的招投标及办公经费的购置等资金收支、资产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事项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严谨、公平、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风险点,向学校管理层提供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以便学校管理层及时发现财务漏洞进行纠正,随时可以动态管理。

(四)构建预算与绩效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专学校的预算执行与资金收支效益状况如何,最终必须通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来体现,因此,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与绩效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这个考核指标体系既要符合中专学校追求社会效益和教学质量的实际,又要能促进预算在学校的科学合理实施。构建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合理,在考核的内容项目要细化,要呈现多层级、多维度的立体结构,保证考核项目的科学性、连续性、开放性与规范性,必要时可以借用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这套考核体系最后可以向学校管理层呈报出完善的预算与绩效考核报告。此外,还要通过公示或约谈等方式把考核结果向学校各部门人员进行反馈,以使学校教职工找到下一步工作改进的方向。对于严格执行学校预算制度、能增收节支的部门和人员,要有奖励措施,这种奖励措施不仅要有精神层面的激励,也要有物质层面的激励;不仅要有立刻兑现的激励,而且要有远期的激励。反之,不能严格执行学校预算的部门人员要有惩罚措施,特别是那些不顾风险、触及底线的部门和人员,坚决不得纵容,必须严肃处罚、只有这种有奖有罚、赏罚分明的奖惩考核制度,才能使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执行起来,有章可依,深入前进,才能使预算严肃准确,激发各部门工作人员主动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金使用率,达到用最少的钱办最多事的目标。

(五)开源节流资金,优化资源配置随着中专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越来越难,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和现有资源的短缺矛盾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开源,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收入,千方百计扩大资源总值。其次要节流,坚持“一支笔”原则,严格审批,严密审核,严明报销流程,严禁超预算支出,实行刚性化的预算支出管理,不可随意更改预算,如确需增加预算,要严格按程序申请后执行,杜绝资源铺张浪费现象。财务部门及时向学校管理层呈报财务预算执行与资金结余情况,使有限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规范的配置,实现学校资源的节俭高效利用。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是目前中专学校财务工作中的一块短板,也是学校财务管理的未来趋势和指导,只有不断加强管控学校的预算,提高学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能力,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迈上一个新台阶。中专学校应构建起以任务达成度为导向、以预算资金为刚性原则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考核的执行力度,形成学校领导层重视、财务人员专业性强的局面,使中专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香.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世界,2018(17):66.

[2]石红岩.关于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9(11):125-126.

第2篇:学校绩效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现状;途径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财政收支的大幅增加。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政府预算管理,要求各级政府继续不断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党的多次全会中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推进政府绩效管理……”[1]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都对新时期构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节约型政府提出明确要求。经过十年多的不断实践探索,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投入是重要的民生支出。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2012年首次实现了4%的目标,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公平大力推进,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各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严格按照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积极推进预算之初绩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依据[2]。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发现,高等学校在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加以改进和完善。因此,在新时期下,研究我国高等学校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对提升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2我国高等学校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

2.1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内控建设推进缓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下称“《规范》”)已正式施行,作为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首要控制,便是预算业务控制。但目前我国有些高校领导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内控建设速度缓慢;有些高校虽然按照预算管理要求,编制预算,但在执行过程中,“预算两张皮”现象还时有发生;有些高校“重投入,轻产出”,大量的教育经费存在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有些高校在预算执行中,存在随意调整、更改、追加年初预算,使预算成为一张废纸,预算刚性要求没有得到体现;还有些高校内部存在争夺项目经费,前期没有充分考虑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等等[3]。归根结底,就是预算管理制度没有真正建立与实施,没有将绩效评价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中,内部控制还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果。2015年安徽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关于建立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实施意见》,财政教育投入逐年加大,高职院校对资金的需求,也由原来的“项目等钱”变为现在的“钱找项目”,导致很多项目在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匆上马。

2.2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执行效率低下

财政部为进一步推进中期财政规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预算单位,从2015年开始编制三年滚动预算。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1)预算收入测算不准,譬如,在编制预算收入时,有些高校是由财务部门根据当年在校学生数,统一测算非税收入,而未将学生考试、培训、房屋出租等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容易形成“账外账”,从而导致无法足额收取收入并按时上缴财政;(2)预算支出管理不当,譬如,有些高校是依据预算年度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和《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基本支出预算由财务部门直接按照师生数和行政人员数统一分配,项目支出预算由各部门报送后,根据学校当年的财力情况,进行资金分配,未能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与各部门工作计划有机统一,导致预算支出分配不均,容易产生矛盾;(3)预算执行效率不高,譬如,有些高校没有进行预算执行分析,没有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等等。

2.3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制度不够完善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第二十二条,明确要求“高校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但目前我国各级财政部门还未开始实行部门预算支出绩效和评价管理,譬如,安徽省财政厅为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政府部门管理水平,才从2018年正式开始对纳入省级财政所属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安排的所有项目支出预算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确保绩效自评覆盖率达到100%;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未针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设计出符合高等教育行业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制度,还仅仅停留在省级政府部门预算层面,譬如,在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设计上面,具有明显的政府部门预算考核评价特点,在《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7年省级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绩【2017】1302号)文件的附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中,我们发现绩效指标主要分为产出指标(50分,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等)、效益指标(30分,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等)、满意度指标(20分,包括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等);各高校没有将预算执行考核结果与校内各部门的年度考核相挂钩,没有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做到有效整合,没有建立容易操作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考评责任、奖惩制度不够明确,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从而影响了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3】。

2.4预算全过程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编制部门归口于财务部门,负责监督校内各单位预算的执行,并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检查。而高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相应的监管部门并没有做到实时监管,譬如,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各类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内、外部审计部门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准则,有时还会存在主观臆断情况。这些情况不能如实反映预算执行的效率,还会导致预算资金在缺乏约束的考核环境下随意使用,偏离预算的原定用途[4]。

3完善高等学校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途径

3.1加快高校内部控制建设

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应当“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做到突出重点。高等学校预算必须覆盖所有经济业务,而所有的经济业务也都必须以预算为前提。围绕预算管理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带动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等所有涉及经济行为领域的内部控制的改善,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某高校的具体做法是结合本校事业发展的特点,当年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确定单位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对照内控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梳理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相关业务流程,找出风险点,并采取控制措施,进行内控设计,并组织实施。次年初,学校邀请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共同组织对内控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学校根据评价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对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从而完善内部各项制度的建设与执行,使各项业务工作得到有效控制、相互监督,为提高依法治校、科学理财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3.2构建高校“两会”联动机制

所谓“两会”,即指高等学校的校长办公会和预算管理委员会。通过明确“两会”的责任,可以使预算编制工作能在一个有序地环境中规范操作。某高校的具体做法是,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总会计师担任副组长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其成员涵盖了工会主席、财务领域专家、职代会代表、相关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后勤、行政)负责人等,负责绩效预算的具体工作。具体负责审议预算管理有关制度和规定;审议和确定预算总体目标,提出预算编制的方针和程序;审议学院整体预算方案和校内各单位的预算草案;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对各单位发生的分歧和问题予以必要的协调;将经审查过的预算提交学校党委会,通过后,下达正式预算;审议预算报告,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制订绩效预算的方案,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并监督预算执行。预算管理委员会通过对校内各部门报来的预算,结合当年学校财力情况,进行可行性论证,对项目支出预算的预算绩效目标进行重点审查,汇总后提交校长办公会进行讨论。校长办公会负责批准预算绩效方案,并要求各部门结合年度工作计划(或项目实施计划)合理安排预算执行进度[5]。通过“两会”之间的联动,从源头上对规范高等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构建,能起到积极作用。

3.3精细编制年度预算

由于存在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执行效率低下,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易脱节的现象,高校应当精细编制各年度预算。某高校的具体做法是,采用“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原则,在编制年度预算前,由二级部门报送预算年度的资金支出安排情况,由财务部门汇总后报校预算管理委员会,校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个二级部门上报的资金支出安排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形成总的预算盘子;再由财务部门将各部门的预算控制数下发,由各部门根据预算年度工作计划,对支出进行适当调整,最后上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将汇总数据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后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这样的预算才能更加符合实际,同时也便于执行。

3.4构建符合高校行业特点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与财政部门做好沟通,根据高校特殊行业的特点。从预算绩效目标的设计、预算绩效指标的确定、预算绩效考核的标准,制定相关制度,形成一整套容易操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确保有章可循,实现制度的绩效化;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通过日常实践,分别从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的各方面,设立相应指标,设计考核标准,逐步建立符合本校特点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奖惩制度。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及指标说明》[6],将预算绩效指标设置为五级指标,并下设学生生均设备费、教职工人均获取经费额、教师人均科研经费、预算支出完成率等等一系列指标,使之量化细化,便于对绩效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为领导谋划高校今后发展,做好数据参考。也可以通过采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定性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可分为达成预期指标【100-80%(含)】、部分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80-60%(含)】、未达成预期指标且效果较差【60-0%(含)】三类,对未完成原因要及时进行分析,说明偏离目标、不能完成目标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另外,各高校还应当建立适当的考核奖惩制度,通过对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利用“事前-事中-事后”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各部门预算执行考核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职务升迁等相挂钩,对绩优部门责任人给予奖励,绩差部门负责人给予一定的惩罚,同时适当缩减下一年度部门预算,不断增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5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机制

为了加强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监督,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有关制度,负责组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社会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拥有大批的专业人才,能够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提供经验和理论实践支持,也能客观公正的评价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审计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内部管理重要力量,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专业力量,加强对高等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和院、系的预算业务的日常监督,建立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为主体的内部监督机制,推动高等学校审计工作常态化建设,譬如,安徽省教育厅于2016年开始,每年一次的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审计。高等学校还应成立由相关专家组成的预算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督促有关部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升高校自身的预算管理水平。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指导和监督,才能提高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4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资金来源多元化、多样化现象已日趋明显。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同时,预算绩效管理目前在我国高校中还没有全面推行,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为此,需要我们财务工作者,能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加以提炼和总结,从而推动高校健康、和谐且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EB].

[2]房常华.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3(6):59.

[3]郭慧峰.高等学校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3,9(17):116-117.

[4]张海燕.高校预算支出绩效管理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4,3(8):86-88.

[5]曹寸,桑晨燕.高校绩效预算实施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4,2(4).

[6]魏颂媛.我国高等学校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研究——以ZG大学为例[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23.

第3篇:学校绩效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监督与评价机制;人才发展战略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中职学校的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也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中职学校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然有挑战,目前中职学校由于自身存在诸多内部管理的问题,急需解决。中职学校要想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研究,就需要提高财务管理能力,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意义。

1中职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1.1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将预算工作与绩效管理工作相互结合,运用绩效管理的工作方法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主要是以绩效评价机制为工作核心,以预算管理工作目标为导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资金管理能力的一个预算管理工作。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学校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各个部门、各个人员之间的互动,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节约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1.2中职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人才的需求,给中职学校的发展带来活力,需要中职学校重视人才发展战略,但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资金,节约成本就成为中职学校的内部管理工作核心内容,所以学校要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是新时代下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符合政策制度的要求。这给中职学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奠定了政策基础。中职学校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和检验预算工作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工作水平,还有利于规范财务工作行为,提升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提高资金利用率。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的工作,需要监管资金的使用过程,从中发现问题,还能够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提高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便于学校掌握和管理资金的收支情况。

2中职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现阶段,中职学校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升,由于学校属于非营利组织,其经费来源财政的拨款,学校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意识弱,尤其是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收益方面。中职学校认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主要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只要重视资金的使用率就行,把所有的工作责任放在财务部门,这也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中职学校内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流于形式,对待预算绩效管理也是被动应付,认为和自己本职工作没有过多的关系,工作中也是单纯的配合,没有放在心上。

2.2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机构

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与企业不同,具有自己的工作特点,如特殊性、客观性和复杂性,所以学校对于预算绩效管理需要有自己的管理组织机构。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机构,缺少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很多人都是兼职的人员,只能是学校需要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时候大家开展工作,待预算绩效管理完成以后再去做别的本职工作,这完全忽视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动态性工作特征,不利于学校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也会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家在工作的时候常常出现问题,预算的数据很难保证,也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发展。

2.3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对于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来说,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有利于学校规范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工作。现阶段中职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工作职责划分不清楚、目标不明确,缺少预算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从预算管理的编制工作开始,预算的数据来源没有核实清楚,预算编制方法单一,一般习惯性的零基预算方法,忽视了学校预算管理的复杂性,导致预算编制工作数据不准确,影响预算管理后续其他工作的开展。同时预算执行的时候与财务部门的工作脱节,预算和执行工作偏离,加上学校对资金管理不严谨,资金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也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等工作问题,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

2.4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力度弱

中职学校在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时候并没有结合学校发展需要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体系,所以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必然存在不科学的现象。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工作没有做全程的动态监管,很多环节有缺失,影响预算管理的执行力,预算数据随意调整,也增加了预算管理的风险。监管力度弱,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清,专业能力不强,缺乏问责机制,监管部门在开展监督的时候很难发现问题。同时中职学校内部的预算缺少量化的指标,评估指标不客观,信息更多地重视评估的结果,忽视指标的重要作用,这会影响信息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监督和评估的预算数据不准确。

2.5缺少专业的综合素质高的预算绩效管理人才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所以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还要有预算管理的工作经验,明确国家相关的预算管理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学校内部对相关工作不重视,所以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校内部也缺少专业的预算绩效管理人才,现有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加上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不重视,不愿意投入,所以导致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很难保证,不利于中职学校的发展。

3中职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转变思想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内部管理者的思想要与时俱进,转变现有的工作思想意识,不断创新,积极与各个部门沟通,鼓励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全员出力,共同推进。学校内部要发挥宣传的作用,细化工作职责,结合中职学校的发展实际情况,明确工作目标,摆脱传统的预算绩效管理观念,重视思想的改变。利用绩效机制,增加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意识,鼓励中职学校各个部门真正地参与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3.2中职学校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机构

中职学校要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派专人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在明确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培养更多专业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专职人员。中职学校内部要强化组织机构建设,也提高大家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思想意识以及重视度,明确领导机构以及工作人员,便于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追责。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自己的工作特征,所以要结合学校的基本工作目标,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目标,保证预算绩效管理顺利进行。

3.3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做基础,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才能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据,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内部管理能力。学校要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划分好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建设,还要重视预算管理的工作程序,强化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改变单一的工作模式,重视预算的执行力,确保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此外,要加强对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内容,确保中职学校能够有完善的制度基础,让所有的工作有制度可依。

3.4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监督与评价机制建设

中职学校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建设,这有利于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效,还能够促进中职学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明确预算绩效的监督管理工作职责,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重视制度的内容,监督工作需要全面化,重视过程性,保证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过程更加顺利。学校对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指标要客观的设定,要重视共性与个性的发展要求,学校结合自身特色,科学设置合理的目标以及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对监督工作的反馈信息要做好记录,重视调查以便形成最终的报告供学校使用,在强化监督的同时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接受大家的监督。

3.5重视人才发展战略

中职学校要加大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才的培养,加大投入力度,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实专业能力,还要在工作的基础上,多参加培训,多开展工作交流的机会,以便提高工作能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要强化责任意识,利用科学的奖惩机制,选拔优秀的人才,给大家公平的晋升机会,调动工作积极性,采取薪酬管理,为学校留住人才。4结语中职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强化思想意识,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体系,重视监督和评价机制建设,培养专业的人才,并且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提高工作积极性,确保资金使用到位,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艳艳,刘志新,CAI,等.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以北京市某高校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7-82.

[2]刘广辰,唐雪桐.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相结合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65-66.

第4篇:学校绩效管理范文

一、中职学校绩效管理概述

企业管理领域,美国学者RaymondA.Noe、英国学者AndreA.deWaal、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以及我国学者如赵曙明、武欣等人都对绩效管理进行过阐释。综合来看,学术界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是共同的,如绩效管理的主体不仅是绩效管理者,还包括参与绩效管理的每个员工;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持续开放的沟通贯穿其中;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整合企业战略和个人目标,促进员工做出有利于企业目标达成的行为等。鉴于绩效管理在改进组织未来业绩、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作用显著,我国学校教育逐渐将其引入,应用于学校管理方面,以促进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改进和提高。时至今日,关于学校绩效管理的研究呈现出多种视角,学校绩效管理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熊焰认为,学校绩效管理是将绩效考核获得的信息资源用于激励、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工作,创造新的业绩,推动学校整体质量提高的管理活动。学校绩效管理的内容包括: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战略发展规划,构建具有激励性的目标体系;建立适应绩效管理的机构,保持绩效信息沟通;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高效应用绩效考核获得的信息。学校实施绩效管理应把握的关键问题在于切实分解落实学校战略目标,依据发展目标建立绩效指标体系,考核绩效过程要严格遵循客观原则。

二、中职学校实施绩效管理的保障体系

在中职学校推行绩效管理,这是中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职教育走上科学化的必然途径。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已开始绩效管理实践,但由于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中职学校实施绩效管理,除了构建合适的绩效管理体系,还必须设计一套保障体系以推动绩效管理有效实施,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实施前的广泛普及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让领导及员工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的实质及对学校发展起到的作用,支持和配合绩效管理的推行,并让不同层级和岗位的人员充分了解学校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明确各自职责和考核内容。

(二)全员参与绩效管理培训

绩效管理涉及学校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只有全员参与,绩效管理体系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为此,学校管理层和所有员工除了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还要加强全员培训,使所有参与者掌握绩效管理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确保绩效管理体系顺利实施。

(三)绩效文化支持

学校内部如果没有良好的绩效文化氛围,绩效管理将无法有效展开,容易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对学校长远发展起到应有作用。中职学校应加强绩效文化建设,为绩效管理创造良好环境。

(四)完善的绩效管理支持系统

一是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建立。绩效考核比较繁琐,工作量大,需要信息系统支持,以提高考核效率、减少考核的成本。二是绩效沟通的制度化。这是保证绩效管理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三是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申诉系统,能够及时处理员工申诉。

三、适合中职学校的绩效管理方法

第5篇:学校绩效管理范文

关键词:学校;绩效管理;分析;办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紧跟时展的脚步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绩效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者不断进行探索解决。学校绩效管理指的是为了发展的目的,在相应的时间范围内对其进行科学的更换、使用和激励,从而促进单位的进步和发展。本文希望通过探索学校中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寻找相应的办法,促进学校以后更好地发展。

一、学校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

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学校与老师相互间保持信任与沟通的必要手段,是将个人教育教学业绩与学校工作要求相联系的一种工具,它关乎每一位老师的切身利益和单位成长。因此学校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老师的工作能力、岗位需求、工作年限、成长空间等等要素,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个不同能力的老师,人尽其用,合理地进行人事规划,使老师的工作和薪酬相对应,从而提升老师的职业成就感。

二、我国学校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对老师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对一个老师的正确评定有利于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一个老师的全面评价十分重要。但在我国学校绩效管理的现实情况中,依然存在着评价和考核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没有建立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老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学习提高的能力等等综合能力都无法合理体现和评价。(二)对人才管理的方法不到位。如果忽视了人才的管理,如果不能够给老师提供足够成长空间的工作环境,不够给老师们的工作作出合理评价,那么一旦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老师的职业自豪感会急剧下降,会造成老师工作的惰性,也可能导致老师的离职跳槽现象突出。这样会极大地阻碍学校自身的发展,既无法实现技术和资源的有效合理运用,也可能因某位老师离职引起其他老师的情绪波动,导致单位负面情绪的漫延,形成单位健康发展的瓶颈。

三、改善学校绩效管理的办法

(一)制定内容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绩效管理是“为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所进行的流程优化、管理改善、组织协调、上下沟通、检查监督等内容的工作”。学校应尽量全面地涵盖老师的绩效管理内容,数据量化是现阶段能够得到绝大多数老师认可的一种公平的评价形式。通过数据量化来确定最后的评价结果,让老师们通过量化后的数据了解自己的工作成就和不足,并且通过量化后的数据公平分配绩效工资和绩效奖励,实现效益公平。(二)合理分配考核评价权限。整体评价体系中,涵盖全面的民主综合评价可占到最后得分的80%;同时不能忽视学校中间管理层的意见,学校可成立考核工作组,评价占20%。最后综合评价与考核组合成的分数为学期绩效考核中个人的总分。(三)建立相应的绩效奖励制度。在学校,还要秉持稳定第一、激励第二的原则,按照政策要求,依然是以工资为主、奖金为辅的薪酬制度。但按照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可根据老师对学校作出的贡献进行不同等次的奖励,通过定期的奖励制度,来调动老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增强工作荣誉感。(四)改善绩效管理的环境。学校在进行绩效管理的时候,应在严格执行上级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尽最大努力为老师创造最大利益,要始终把老师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努力发挥政策优势,用好可用的每一分钱,通过年级组、工会、党组织等各种类型的组织形式,营造温馨的集体氛围,让老师们在民主温暖的氛围里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五)重视老师的培训发展。一方面可以使老师精纯业务,老师之间可以进行经验分享、取长补短,对全体老师的能力有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可以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老师的集体归属感,避免产生职业倦怠感。通过定期的培训学习,既能使老师能够快速成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稳中上升,也能实现学校绩效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四、结语

迪克·卡克森说:“管理的技巧是所有技巧中最大的一种技巧。”作为一名现代管理者,我们应该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艺术,即是对人、对事、对时间的管理艺术。对人在于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事要善于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对时间要学会如何分割、集中。希望我们能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更好地运用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及时、恰当、有效地解决好所有问题。

参考文献

[1]孙瑜.事业单位管理中绩效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