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生物技术知识范文

生物技术知识全文(5篇)

生物技术知识

第1篇:生物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生物制药;专业群;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化学工业与生物产业、医药产业、食品产业结合,衍生了生物制药、医药化工、食品化工等细分产业。2019年,国家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对新时期职业院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表现在,更加关注专业群之间的协同发展,更加强调内涵建设,更加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2019年5月,为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促进学院整体发展,学院立足生物化工,医药化工,食品化工等技术领域,组建了由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医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5个专业组成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职双创教育全面铺开。开展专业群专创融合教学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高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6年9月,武汉职业技术生物工程学院开始将双创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开设了《创新思维》[1]《创业基础》[2]等双创通识课程。随后,各专业逐步完善了双创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了双创课程体系、搭建了双创实训平台、开发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专创融合课程。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为例,分析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平台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明确课程开发的目标,构建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及内容体系,为高职专业群平台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1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双创教育起步较晚,2015年后高职才全面启动双创教育,经过5a发展,虽然在对双创教育的认识、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双创教育仍存在一定问题。在双高背景下,基于专业群建设的双创教育问题成为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新问题,尤其是专业群专创融合课程如何开设,暂无可借鉴的案例,需要面向区域布局,基于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和食品化工等领域的产业发展,根据双高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基本情况,科学、系统设计,有效解决瓶颈与难题。

1.1双创教育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高校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依然滞后,简单地将双创教育视为提高就业率的手段,没有将双创教育摆放在战略高度去思考,应将双创教育改革视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激发教师干事创业动力,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对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强化。在双高背景下,专业群跨专业的专创融合教育更是专业群“三教”改革和“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

1.2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难度大

专业群基于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涉及5个专业,涵盖食品、医学、生物、药品、医疗器械等生物健康行业,产业跨度大,细分领域多,产业特点差异大。目前暂无相关专创融合平台课程的报道,开发专业群内共建共享的专创融合平台课程难度较大。平台课程的开发需要依据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目标,依托专业群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

1.3师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专业群视域下,学分银行制度将进一步落实,必然要求建立大量的课程库,根据学生意愿,自由选择,更加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培养。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专创融合平台课程的建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是由单个老师跨专业教学,还是由各专业老师分工协作教学,老师都应具备本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和管理经验,具有双创热情,同时要对生物健康产业相关领域非常了解,这种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双师”型老师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双创课程还是由辅导员承担,专业教师参与较少,因此专业群专创融融合课程的实施需要在量和质两个角度去提升。

1.4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完善

目前,双创教育受制于人力物力投入,受制于时间空间限制,课程过于依赖理论讲授,实践内容较少,缺乏更有效的培训教学手段与工具。专创融合课程实施,更加受限于法律法规、工作场景,体验感较低。学生和学院人数较多,喜欢从事的产业领域和岗位性质差异较大,开展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因此,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模式无法真正的改革,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各类教学平台,开展自学、讲授和体验式学习,突破各种条件的制约。

2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的目标

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发,主要从学生、教师、课程及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2.1学生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产业发展的理解和专业自信,对生物化工、医药化工、食品化工等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技术发展方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全面的调研和梳理。2)加强学生对典型企业了解,对各专业典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挖掘行业特色,创始人创业历程,行业及企业文化;提炼典型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帮助同学们加强职业认知和自我定位。3)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专创融合的理解。4)加强团队合作与分工,提升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跨专业的迁移能力,拓宽学生就业和创业领域。2.2教师发展目标通过各专业老师、双创老师、企业大师共同参与,实现课程和资源的共建共享。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扩展教师的知识领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信息化运用能力,将教师培养为“双师、双创、多能”型人才。

2.3课程及资源建设目标

建立涵盖生物化工产业链的平台课程及资源,不断丰富法律法规库、案例库、项目库和教学资源,初步设计信息化教学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情景,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和学生协作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3专业群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内容

平台课程内容基于生物化工产业背景,主要包括双创知识、产业知识、法规知识、公司运营知识等四方面。

3.1双创知识

双创知识包括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两部分,创新思维是创业实践的基础,创业实践是创新思维的运用。创新思维部分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技法等方面。创业实践部分应包括创业认知、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商机识别、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资源管理、融资方式、创业计划拟定、企业开办流程及初创企业管理。

3.2产业知识

生物制药技术产业是将现代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应用于大健康领域,涵盖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和食品化工等领域,是生物产业与大健康产业交叉领域,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福祉。从产品注册角度看,主要是“四品一械”领域。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概况、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产业投资、产业关联、主要产品、市场分析、研发动向等。通过产业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扩宽学生创业就业领域。

3.3法律法规知识

生物制药技术相关产业法律法规,包括通用的商法、公司法、税法等公司通用法律法规,也包括产业特定的政策法规。生物制药技术产业每种产品具有不同的法律法规要求,如医药生产企业法律法规重在GMP,医药销售企业重在GSP,食品和药品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需要CMA和CNAS相关知识等。除了政策法规,还应包括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学习。通过政策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产业知识、产品知识的理解,培养同学们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4公司运营知识

通过体验式学习,掌握公司战略制定,了解公司的基本组织架构,熟悉公司运用过程中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风险管理等。学习团队合作与分工,提升沟通能力、执行能力。通过企业创业管理综合训练,模拟经营一家生物健康企业,围绕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市场、销售、客户服务等关键步骤进行企业全流程的体验,全方位训练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2015年开始,高职院校进行了双创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双创教育教学体系,大部分高校施行了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大一普及通识双创教育,大二以专业为主的创新实践,大三针对精英人才培养的创业实践。在“双高”背景下,双创教育的学生从原有单一专业扩展到专业群,教育范围从单一产业扩展到产业群,开发适用于专业群的专创融合平台课程逐步提上日程。分析了目前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初步构建了面向专业群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但因产业跨度大,法律法规要求差异,师资力量缺乏,因此,后续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促进自主化、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圣,王大红.《创新思维》首堂课教学要素探析[J].绿色科技,2019(19):283–284.

第2篇:生物技术知识范文

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字段为“关键词:生物等效”,检索来源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发表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剔除宏观分析类、政策解读类、组织管理类文献和重复发表的文献,纳入统计的涉及具体品种的研究专论共53篇[4-56]。

2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方面

2.1受试者及例数

与2005年颁布的《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57](以下简称2005版《指导原则》)相比,2016版《指导原则》明确了BE试验需有适当比例的男女受试者,对于受试者没有例数要求,但明确指出入选受试者的例数应满足BE评价具有足够的统计学效力的要求,即根据已有的参比制剂的q、CV%值和把握度等参数来设定例数。文献中适应证为男女人群的50个BE试验中只有4个试验选取了部分健康女性受试者,其余的均只选择健康男性受试者或未写明性别。对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或精神类药物,出于安全性考虑,美国FDA建议申请人招募病程稳定、并在BE研究期间接受治疗的目标患者。如甲磺酸伊马替尼片,FDA个药指导原则[58]中建议受试者为已经接受稳定剂量伊马替尼的癌症患者,但EMA个药指导原则[59]中受试者为健康人群,我国发表的文献及备案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BE试验中,有用健康受试者也有用患者的。文献中受试者例数在16~50例,对于高变异的药物,应考虑增加试验的样本量。如伏立康唑片,个体内变异大,研究者采用48例健康受试者。只有2018年发表的3篇文献对把握度进行了验算,以说明试验选取的受试者例数符合统计学要求。

2.2餐后生物等效性

餐后BE研究不应忽视。2016版《指导原则》明确写明“对于仅能与食物同服的口服常释制剂,除了空腹服用可能有严重安全性方面风险的情况外,均建议进行空腹和餐后两种条件下的BE试验。如有资料充分说明空腹服药可能有严重安全性风险,则仅需进行餐后BE试验”。食物对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需要进行空腹和餐后BE试验的50篇文献中,有3篇未注明受试者空腹或餐后状态,其余只有9篇文献开展了空腹和餐后两种条件下的BE实验。

2.3参比制剂的选择

我国为指导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CFDA了《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选择和确定指导原则》[59],其中明确了参比制剂选择的3个原则:首选国内上市的原研药品,其次选择在国内上市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如果上述2种药品均未在国内上市,也可选择在欧盟、美国、日本上市并被列为参比制剂的药品。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已17批参比制剂目录。所有文献中有39个品种的参比制剂选择符合原则要求,5个品种选择了国内已上市其他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作为参比制剂;9个品种选择了同一品种的其他剂型作为参比制剂,另有2篇文献未写明所选择的参比制剂名称、厂家、批号等信息。

3生物样本测定方法

3.1生物样本测定方法

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液质联用法(LC-MS/MS)测定血药浓度。在检索到的57篇文献中,除1个品种使用肝素ATⅩa因子显色法测定人血浆中低分子量肝素的浓度外,有14个品种选用HPLC法,其余均用HP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特异性和灵敏度更高,分析速度更快,检测所需血浆样本体积小。文献多以蛋白沉淀法对血浆样本进行前处理,前处理过程简单,所得基质效应较低,更适用于临床大样本量快速分析。有11篇文献未写明测定采用的内标物质,失去作为科研论著的参考价值。

3.2生物样本测定方法学考察

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2016版《指导原则》对开展BE试验需要进行的方法学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要求。为了保证分析方法可靠,必须进行充分的方法确证,一般应进行特异性、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准确度、样品稳定性、提取回收率等几方面的考察,但仍有10篇文献未提及所进行的方法学研究,文献中方法学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样品的稳定性考察不完善由于BE试验样本从采样到检测的周期通常需要几周至几个月,在其贮存期间目标药物的稳定性需经考察验证。指南中要求应考察:样本室温放置稳定性,短期、长期贮存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制备后稳定性,对照液和内标液的稳定性等。但有些试验设计不完善,如长期稳定性的考察时间不够,未能覆盖从第1个样本采集至最后1个样本分析的时间周期;仅考察1个浓度样品的稳定性;未考察内标液的稳定性等。未进行基质效应研究用免疫法及LC-MS/MS法等测定方法时,均应对基质效应的研究情况进行说明。比如用LC-MS/MS分析,特别是电喷雾离子化(ESI)方式时基质效应通常比较明显,优化样品前处理过程、提高色谱分离效果可减少基质效应。所有文献中只有9篇对基质效应的研究。其他部分文献研究了特殊基质条件下,加入定量下限和定量上限水平的分析物进行测定,以考察方法学的选择性。部分文献考察了稀释可靠性。部分文献考察了残留效应,通过检查第2周期给药前血浆浓度,来直接确定残留的可能性。另有部分文献还进行了样品再分析(ISR),在方法验证中使用校正标样和质控样品可能无法模拟实际试验样品,通过在不同天后,在另外一个分析批中重新分析试验样品,来评价实际样品测定的准确度。

4BE的判定标准

BE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主要是用药代动力学参数AUC和Cmax经对数转换后以多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显著性检验,然后用其几何均值进行双侧和单侧t检验以及计算90%置信区间的方法来评价和判断制剂间的BE。在生物利用度试验中,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药物制剂间、个体间、周期间和服药顺序间的差异。所有文献中有16篇文献未进行差异分析。目前我国BE判定标准已经与FDA和EMA一致,均采用的等效性范围是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UC和Cmax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应在80%~125%。有11篇文献未写明参比和受试制剂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

5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3篇:生物技术知识范文

1实践分析

在家庄矿井设有一条长度为2890m的运输主巷道,全部使用无极绳绞车运输。各顺槽回采和掘进面都推广使用无极绳绞车运输,无极绳使用率达到100%。

2设备选型

由于无极绳运输巷道道岔的地点多、顺槽叉口多,因此在对道岔曲轨风动装置进行选择时,不仅要保证其能够被正常应用,同时还要满足以下要求:(1)容易安装,由于井下空间小,中间有轨道,两边有电缆、水管。风管等,如果该装置过大,那么通常很难安装,这会对其普及应用产生不利影响。(2)便于操作,受到维护人员配备数量的影响,该装置需要具备便捷操作的特点,以减少人员的工作量。(3)方便维护,该装置应用环境比较特殊,如果不具备便于操作的特性便,将会对应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经过对各种不同产品的试用,白家庄矿选用了几种不同工作原理的无极绳过道岔装置,分别试用,最终确定使用道岔曲轨风动装置。首先是淘汰了机械控制式曲轨移动装置,机械控制装置是通过手拉杆连接拉杆,拉杆带动一个半圆齿做半圆运动,从而带动曲轨做开合运动。机械控制式曲轨移动装置对周围的环境要求高,控制拉杆周围不能有水和煤泥,连接的销子容易生锈,而井下的水和煤泥是不可避免的。其次是用风带动气缸为动力的曲轨控制,这种原理是以曲轨一头为转点,另一头旋转。这种的问题是曲轨旋转后曲轨与无极绳梭车的分绳器之间没有安全间隙,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也淘汰了。最后选用了把曲轨一分为二,以各半曲轨的一头为转点,中间分开的点做为半径旋转,以气缸作动力运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运行,一些常见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践工作中,演变成一种常态化的设备。

3原理分析

道岔曲轨风动装置是由两个气缸、一根道岔的标准短曲轨、一个固定箱、10mm风管若干、一个三向控制阀、与井下风管对接的接头等组成。以井下普遍使用的压缩空气为动力,让固定箱体内的两个气缸做往复运动,推动两段曲轨各做开合运动,达到曲轨打开闭合的效果。气缸内的风的方向通过三向控制阀来控制,两个气缸的运动方向是相对的,这样就可以达到所需的要求。而两条曲线轨中间留有一定间隙的豁口,可以使钢丝绳在中间运行,省时省力且安全。

4使用效果分析

(1)在对岔道曲轨风动装置进行使用以前,往往很难保证曲轨的完好率,几乎所有位置都要设置壕沟;而在对该装置进行使用以后,曲轨完好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已经能够达到100%。(2)使用前,钢丝绳的损坏问题严峻,每一个季度就要更换钢丝绳一次;使用后,钢丝绳与轨道之间飞剧烈磨擦得到缓解,应用寿命大幅度延长。(3)使用前,需要安排专人对曲线连接轨进行处理才能保证支架的正常运送;而在使用后,机车可以自由行驶,无需特殊人工处理。(4)使用前,道岔的曲线连接轨经常会出现掉道事故,使用后以上事故没有再发生。(5)使用前,有道岔的曲线连接轨位置,既不美观也不容易处理;使用后,既安全又美观。5使用效果分析无极绳弯道道岔轨道装置是基于矿山无极绳绞车运输中,梭车和钢丝绳过道岔弯道的不便而衍生的道岔装置。该装置成功解决了梭车及钢丝绳过道岔弯道的技术难题,该产品的运用,提高了无极绳绞车的运输量,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一组岔道主要由两根护轨、转辙器、岔心以及岔枕构成,两根活动轨道的拨动主要借助杠杆原理来实现。由于道岔应用寿命较短、结构复杂、数量繁多,且养护维修成本高昂、行车安全性低,因此,也属于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其基本形式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线路的连接;第二,线路的交叉;第三,连接与交叉的组合。在道岔转辙器导曲线钢轨、基本轨以及护轨等等位置设置弹性轨撑,除此之外,复式交分道岔双转辙器的基本轨也需要对轨撑进行设置。将轨撑设置在道岔中,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轨距扩张和钢轨倾覆,以确保钢轨的稳定性。涉及到辙叉、转辙器、护轨以及连接部分。其中,转辙器由基本轨、尖轨以及转辙机械构成。在机车从一条轨道转入另一条轨道时,转辙机械会对尖轨进行引导,使其位置发生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尖轨1会与基本轨1会保持紧密贴合的状态,而尖轨2和基本轨2则会处在相互分离的状态,这在将第二条轨道打开的同时,也会将原有轨道关闭,机车在进入连接部分时,会沿着导曲线轨向辙叉及护轨单元行驶。在该单元当中,包含叉心、翼轨及护轨,其作用是确保车轮能够从两股轨线交接处安全通过。(1)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无极绳轨道运输中的曲轨阻碍无极绳梭车经过的现象。(2)能够避免缓解钢丝绳和轨道之间的剧烈摩擦问题,使钢丝绳的应用寿命得到延长命。(3)机车在经过曲线连接轨时,能够有效解决容易掉道的安全隐患问题。(4)能够节约运输成本,每一年可减少运输费用20%左右。

6结语

第4篇:生物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医学技术专业;创业意识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本科、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以来,各医学高职校积极响应,进行创业教育探索。在党的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鼓励发展大健康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1]。医学人才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生产力,医学高职校应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广大医学生的创业热情。本文以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了解医学高职校创业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医学高职校应不断优化创业意识培育路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宣传国家创业政策,完善操作性强的创业课程体系,使创业意识培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以此推动学生创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大量创新型医学人才,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1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向五年制高职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8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生391名,女生589名,分别占39.9%、60.1%;一年级的占25.6%,二年级的占21.7%,三年级的占18.5%,四年级的占17.4%,五年级的占16.8%。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此次问卷调查目的和高职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特点设计调查问卷。从创业意识培育方式、效果及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

2五年制高职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培育现状

2.1创业意识培育成效

2.1.1重视学生创业意识培育在980名被调查者中,20.0%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学生创业意识培育工作,52.6%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视,近30%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视或不重视。另外,57.5%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举办的讲座、开展的培训对于培育创业意识非常有效或比较有效,说明学校创业意识培育效果得到大部分学生认可。

2.1.2注重创业知识传授及创业思维培养在问到“选修创业课程最大的收获”时,35.8%的学生选择“创业知识”,38.2%的选择“创业思维”,数据反映出学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比较注重创业知识传授。学校教师在传授创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创业思维。

2.1.3培育形式多样,部分形式效果显著除创业课程外,学校还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实施了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如开展创业社团活动、举办讲座及创业比赛等。调查显示,68.4%的学生认为学校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创业大赛对于创业意识培育非常有效或比较有效,说明近几年省市校组织的各级创业大赛对培育学生创业意识效果明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业兴趣。

2.1.4转变教育理念,在专业课及通识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意识培育在调查中,73.8%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课程学习对其创业有启发,75.3%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思政课对其创业有启发,70.5%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学习对其创业有启发。表明医学高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思政课、专业课等课程对培育学生创业意识有一些作用。在“双创”教育背景下,医学高职校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通识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中培育学生创业意识。综上,医学高职校在培育学生创业意识、转变教学理念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可喜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2.2创业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2.2.1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医学高职校应定期宣传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与学生创业相关的政策,便于学生了解。但在调查“学生对政府出台的学生创业相关政策了解程度时”时,13.5%的学生根本不了解相关政策,54.9%的学生对政策不怎么了解,25.0%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仅6.6%的学生对创业政策很了解。数据显示,五年制高职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对与自身相关的创业政策了解程度不够,这也从侧面反映学校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2.2.2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在问到“您不记得创业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因”时,高达60.2%的学生认为是课程学习后缺乏创业实践指导。在创业课程方面,医学高职校能按照要求开设创业课程,但课程内容多为基础性知识,较为枯燥;创业课程教学也侧重于创业基础知识普及与精神培育,缺少实践层面的教学。在“选修创业课程最大的收获”的调查中,仅19.5%的学生选择“创业技巧”,反映学校创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不足。

2.2.3缺乏专业教师队伍在调查“喜欢听谁为您讲授创业课程”时,68.7%的学生选择创业成功人士,仅14.5%的选择学校教师。这说明学生对于学校安排的授课教师不满意,学生更倾向于创业成功人士的授课。学校教师注重创业知识传授,较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创业成功人士的丰富实践经验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学生创业技巧习得及创业品质培养。由此可见,五年制医学高职校缺乏一支开展学生创业意识培育工作的专业教师队伍。

2.2.4创业意识培育缺乏连续性在“是否有创业打算”的调查中,不同年级学生创业意向不同。一、二、三、四、五年级学生中,有创业打算的学生分别占各年级总人数的61.5%、56.1%、62.4%、44.4%、54.2%。数据显示,总体而言,年级越高,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越小。与学生交流得知,高职医学技术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任务重,创业课程大多开设于一二年级,创业大赛参与者也以低年级学生为主;高年级学生常常忙于专业学习和实习,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创业教育活动结合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创业意识培育缺乏连续性。

2.2.5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待提高在调查980名学生创业想法来源时,发现个人兴趣排名第一(占68.0%),其次是家人朋友、创业成功人士、社会实践、大众媒体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排名第六(占19.0%)。另外,在调查“你了解创业知识的主要途径”时,56.0%的学生选择媒体,46.7%的学生选择课堂教学,31.3%的选择家庭教育。数据表明,学校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3五年制高职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培育路径

3.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宣传国家创业政策

医学生不应脱离社会现实,要主动关注医疗卫生行业热点问题,主动思考,客观、科学地进行分析[2]。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二孩”政策、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健康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医学相关人才。医学高职校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以当前社会需求为导向,找准创业方向,将创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同时,学校应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创业政策,使高职学生对创业政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3.2构建操作性强的创业课程体系

3.2.1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设置层次鲜明的创业意识培育目标根据创业意识培育要求,对创业教育目标进行分层。如英国大学创业教育目标分为共性和个性目标两种。共性目标是通过传授创业准备阶段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产生创业意向,并乐于将创业作为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个性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创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创业所需能力,进而成为创业实践者,这一目标主要通过培养“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来实现[3]。五年制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培育也可以借鉴英国相关院校培育方式,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一方面,对于没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设通识型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自我认知、企业认知和市场认知[4]。创业教育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业意识,使其乐于将创业作为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另一方面,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设置个性目标,在通识型课程基础上开设学科型课程和精英型课程,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制订创新创业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实施方案,建设覆盖面广、衔接紧、实用性强的医学类创新创业专门课程群。以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医药技术服务为方向,把国际医学前沿知识、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以创业实践为导向,提高学生应用能力[4]。

3.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创业意识培育目标,创业意识培育师资队伍应由学校教师和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共同组成。通识型课程可以由学校教师负责,而对于学科型课程和精英型课程,可以聘请创业成功人士负责教学。两者在学生创业意识培育方面各有优势,学校教师具备丰富、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无法给予学生实践方面的指导。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经验丰富,以此展开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业兴趣,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两者互补,共同授课,提供给学生既有创业经历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师资,这对于学生创业意识培育非常有利。

3.2.3改变创业意识培育方式创业意识培育课是一门实践课,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突破瓶颈和获得良性发展的重要方法。翻转课堂不仅是教学环节的翻转,更重要的是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翻转[5]。教师根据创业教育教学目标,借助信息技术,上传国家相关创业政策、与医疗健康有关的社会热点、创业视频等,创建学生交流和师生互动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线下课堂,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就创业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素养和创造能力培养。

3.2.4创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增强创业意识培育的连续性和针对性针对创业意识培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医学高职校应创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在校内,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模块,鼓励学生开展模拟创业项目,如中医推拿诊疗、中医养生等,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在校外,学校应该加强与月子会所、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器械公司等机构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鼓励创业爱好者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一方面,解决创业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针对高年级学生和创业爱好者的创业教育,增强创业意识培育的连续性与针对性。

3.3创业意识培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

“专业+创新创业”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是专业教育落地目标[6]。五年制医学高职学校专业教育是创业意识培育的基础,没有专业教育的支持,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培育将失去根基。如在创业计划书设计比赛中,一些高职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提出中医药茶、养老服务、月子中心等项目,这些是建立在学生专业基础之上的,属于大健康产业范围,项目的运营将为老百姓提供专业健康服务。医学高职校应将创业意识培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创业教育融入医学专业教育及人才培养全过程。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7]。完善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的系统性工程,医学高职校应充分发挥医学专业优势,不断探索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路径,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李莉.大健康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优化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11):120-122.

[2]贺凤.社会舆情、社会热点对医学生的影响及应对[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10):858-860.

[3]宫福清,闫守轩.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特色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8):84-85.

[4]戴品怡,陈淑珍,王宇松.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0):746-749.

[5]李雨锦,王林,李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48-50.

[6]杜辉,朱晓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高校科技,2017(5):91-94.

第5篇:生物技术知识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生物;生物技术;现实生活

多媒体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比阅读枯燥乏味的文字更有新引力。初中生学习生物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了解生物技术的本质,主要是学习运用了生物学的哪种原理,从而加深对初中生物的认识。

一、根据教学内容巧设教学材料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自由度极高,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变,灵活制作各式各样的演示文稿,为学生带来清晰直观的教学体验。合理的教学材料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图片和视频插入其中,从多方面展现初中生物技术知识。在设计教学材料时,教师可适当利用互联网资源,从中获取音频和视频资料,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初中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全面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嫁接是农业中使用最广泛的生物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嫁接过程的视频,或者植物嫁接处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嫁接的含义;嫁接在农业中的应用还主要体现在果树上,通过对优良树种的嫁接大大缩短培育时间,使果子尽快成熟,促进果树的生长。这方面的教学可通过动画来实现,简短的动画能将果树嫁接后的快速生长过程演示给学生,嫁接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纪元。嫁接除了农业中应用广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教师可通过演示文稿为学生举例说明,比如盆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嫁接技术应用的认识。

二、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出知识

生物技术的研究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得出的结果,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进行教学能使学生了解到生物技术的原理,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学习生物知识的一些方法和技能。在学生观看演示实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观察和记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演示实验教学前,教师可先让学生看一些关于实验中所应用的生物技术的相关材料,从而对实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他们对生物技术的认识。以益生菌的发酵演示实验为例,益生菌的发酵在酿酒文化中应用广泛,教师可结合课内和课外教学,在演示文稿的准备阶段,将课本中的发酵知识插入到演示实验之前进行教学,随后将用显微镜观察到的霉菌和酵母菌的结构图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通过霉菌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霉菌生存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将实验演示视频播放给学生,学习酿酒的原理和过程,进而了解生物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进行知识拓展,比如在视频后加一个提问气泡: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建立在发酵的生物技术基础之上的?让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生活中蒸馒头用的酵母粉、平时喝的酸奶都是生物技术的应用。

三、联系现实合理分析问题

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对于教学的开展并不是全部,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与现实中的问题相结合。近几年转基因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师就可以用转基因食品作为教学素材进行教学,使现实中的生物技术问题结合初中生物所学知识,让学生面对转基因技术时能够正确面对,对于人们生活有所帮助的转基因技术要给予肯定,对于有争议的转基因食品要合理冷静评判。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列举几个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实例,通过让学生认识这些实例培养他们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的态度。以转基因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为例,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动植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还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抗虫抗病的农作物等,对于课本中没有的内容,依靠多媒体设备就能将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带到课堂中,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提供帮助。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得到了教师们的普遍认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实现了生物课程资源与互联网和生活的有机整合,优化了教学过程,为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忠伟.浅谈CAI课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