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生物理论范文

生物理论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生物理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生物理论

第1篇:生物理论范文

动物实验是生物医学科研与教育的基础手段之一,生物医学的每一个重要发展和进步,基本与动物实验有关。在对于新近发生的病变如何采取措施时,动物实验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验中动物作为“活的精密仪器”其使用量也在日渐增加。借助于动物实验,人们已经在研究生物医学技术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而这种成果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速实施科技创新兴国战略,在实验的研究中,必须了解动物实验中动物的生物安全,动物必须享受到物的福利与伦理[1]。

1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问题及防护

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中,动物实验是一项存在一定风险的科学活动。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风险不仅来自于传统的实验动物技术操作,也包括施加于实验动物的各种现代生物技术[2]。在实验过程中,各类生物危害因素高度密集,加之动物实验的设备、环境条件复杂,人员操作习惯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经常出现各类不可预见的情况,对生物危害因素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大[3]。在动物实验中,大量采用了各种实验动物、转基因模型动物和牲畜、禽类等,但普遍存在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问题。因此,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1.1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问题

1.1.1动物性气溶胶动物性气溶胶是指来源于动物的气溶胶,无论是感染性动物实验或非感原动物实验,还是一般的动物饲养和转运,动物性气溶胶是实验动物科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生物危害来源之一。动物性气溶胶具有广泛传播、不易防范的特点,是研究动物系统内人兽共患病病原、流动传染病病原、感染性动物实验中的实验性病原菌和各种高致病性细菌传染的重要途径[4],也是人类接触动物致敏原的重要途径。

1.1.2意外创伤被实验动物抓咬、顶撞、挤压致伤是人在操作实验动物时常见的受伤原因。意外创伤也常常发生于使用注射器、尖锐的手术器械等进行动物实验的过程中,由于不谨慎、欠熟练或意外而造成操作人员的伤害。动物相互打斗所致的意外创伤,也是动物安全问题的诱因之一[5]。

1.1.3外界生物入侵与意外释放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设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并不能彻底杜绝外界各种昆虫和动物的进入,外界生物对设施内的生物安全可构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入侵动物如果重新回到外界,也可能将设施内的生物危害向外扩散,如将感染性动物实验设施内的病原微生物带出设施并造成区域性的动物或人群感染,或者是重组DNA的意外释放。而实验动物的意外释放是指由于各种非预期的事件导致实验动物离开其生活的规定范围,包括笼具、饲养室和实验动物设施,从而脱离人的控制。意外释放通常源于动物的逃逸,有时也见于人为释放[6]。

1.1.4废弃物实验动物饲育及实验工作产生的“三废”,即废气、废液和固体废料中含有大量生物危害物质,在设施内积累可危害设施内的环境、动物和操作人员,一旦泄漏到设施外,后果可能不仅是污染环境,还会导致所在地区动物或者人群感染疾病,危及当地的公共卫生和安全[7]。

1.1.5人兽共患病动物是实验室中人兽共患病的主要传染源。目前大约有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可通过动物或动物产品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类[8]。实验动物设施内发生人兽共患病对工作人员、实验动物都具有严重的危害,可导致感染动物及人的发病、死亡,以及科学研究的中断或失败,病原一旦逸出设施造成外界疾病传播和流行,还将危及公共安全。

1.1.6病原微生物除了200多种人兽共患病和实验性病原体意外感染[9],以及致敏原的干扰,实验动物还可能受到其他的动物传染性疾病的侵袭。实验动物使用过程中的病原微生物风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0]。对实验动物产生特异性的病毒、细菌等感染病原虽然并不能引起人的感染,但是,实验动物并非实验性死亡的主要因素,有时实验动物即使生存下来,也会由于疾病的消耗而虚弱,抵抗力减弱,易感性增高,在各种应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给动物感染暴发流行埋下了隐患,最轻微的后果是带菌、带毒动物对研究观察的干扰。

1.1.7基因修饰动物运用现代模拟生物学技术手段实现基因改造、转移与重构的人体疾病模拟动物,既可能造福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又可能对人体健康和海洋生物品种及自然环境造成灾害[11]。特别是如果利用这些模型动物的科技人员并无法确保正确合理的运用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使其逃逸到大自然中,与同类型哺乳动物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流与传代,其结果将很难预想。这可能会通过改善动物种类之间的竞争关系,而破坏原始种类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均衡。

1.2防护措施

1.2.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动物实验企业须建立生物安全理事会和实验动物使用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法规、标准,科学管理,规范操作。要建立完善的各项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实验室备案登记管理制度、实验动物引进、繁殖和运输管理、制定动物实验室操作规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研究废弃物元害化处置机制、突发性重大生物安全事件的紧急预案管理等[12]。

1.2.2抓好日常管理与培训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监测工作,做好实验室设备、仪器、安全设备监管与使用,监督消除隐患工作。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传播生态安全理念,提高安全意识,包括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大纲、建立从业人员培训大纲等[13]。

1.2.3加强福利伦理委员会监管伦理委员会对动物实验结果的评审内容,须兼顾科研要求、动物利益、伦理学、生物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对生物的安全性风险也要加以评价[14]。实验动物中心应当设置兽医管理队伍,发挥其在控制、防止和管理实验动物感染,特别是人兽共患病方面的功能及其对实验操作过程的监督作用[15]。

2关注动物的福利和伦理

近年来,动物福利意识和伦理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实验动物实践中处理好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实验动物,依据社会的道德标准规范人类的行为是医学研究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医学研究中,以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来指导和规范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在动物实验中更好地体现实验动物的福利关怀[16]。

2.1实验动物伦理实验动物伦理是指人们对实验哺乳动物报何种看法的问题,也包括了人们对实验动物研究过程的深度反思,实验动物自身价值的分析,以及人们对实验动物道德基础的建立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探讨。实验动物伦理学是在确保动物实验成果科学和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人类的活动对实验动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动物伦理学方面探究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其基本原则即为“3R”原则,包括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和Refinement(优化)[17]。“3R”原则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进行动物实验的职业道德标准,并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推动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实施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核心[18]。

2.2实验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福利是指研究动物与其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与生理完全舒适的状况,分为康乐与福利,前者强调实验动物自身体验到的良好状态,而后者则强调人类对实验动物康乐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及采取的有效措施。满足动物需要是动物福利的第一宗旨,即使动物在康乐的状况下生活,目前广泛接受的动物福利是“5种”自由[19],分别为拥有不受饥的自由,拥有获取新鲜饮食和空气的自由,拥有生存健康的自由,拥有不受死亡、疾病、伤害、恐吓的自由,拥有能够自由开展所有正常行为的自由[20]。总之,动物伦理是人们赋予动物实验进行时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动物福利则是人们应该给予实验动物的有利前提条件。

2.3实验动物福利及伦理审查实验动物福利及伦理审查的基本准则是充分考虑动物的利益和研究人员的权益,在综合评估实验动物所受的影响以及合理利用动物需要的基础上,实施科学审计。包括了动物保护法、动物权益、科学伦理、科研需要、生态安全,特别是关于转基因动物伦理问题等各方面内容[21]。坚持了动物保护法原则,严禁无意义地滥养、滥用、滥杀实验动物,也禁止缺乏科研意义和社会价值或不必要的动物实验。

3结语

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保护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不仅是保护工作人员自身免受感染和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与扩散,还包括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需要人们关注实验动物应该得到的福利待遇,希望人类给予实验动物更多的伦理考虑。

参考文献:

[1]PulinaG.Ethicalmeat:respectforfarmanimals[J].AnimFront,2020,10(1):34-38.

[2]张永斌,郭学军.高校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2):91-93.

[3]谢忠忱,江轶,黄开胜,等.高校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2):1-5.

[4]郑云昊,李菁,陈灏轩,等.生物气溶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科学通报,2018,63(10):878-894.

[5]魏强.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5,25(6):75-78.

[6]李鹏辉,张宗兴,徐新喜.生物安全实验室初级防护设备和废弃物处理设备现状及发展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21,42(5):59-65.

[7]李润林,董鹏程,陈靖,等.实验动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现状和对策[J].中兽医医药杂志,2020,39(6):85-88.

第2篇:生物理论范文

医学涉及生物物理学知识非常广泛。为便于学习、掌握可把临床医学常涉及的生物物理学知识归纳为三类。其一,解释各种生物物理现象的知识,包括阐明现象的实质、变化过程、规律和成因或机理等。其二,分析各种物理(严格讲应是生物物理)检测结果的知识,包括所检测的生物物理信息的产生、产生机理、变化规律和采集方法,检测手段及图象形成的生物物理原理,检测图象的分析、归纳而获取结论。其三,阐明各种物理因素的生物效应的知识,包括物理因素的性质、所激发的生物效应及其变化规律,生物效应产生的机理,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对机体的危害缘由和防护等。

2要求知其所以然必须开物理课

科学知识可分为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两大类。生物物理学也不例外。常说对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其实前者就是只要求掌握其经验知识,而后者则要求掌握其理论知识,从理论上把握事物。亦即不仅能认识其表象,还能阐明产生表象的内在实质,揭示表象运动、变化规律的机理。要求医生能从理论上把握临床医学中常涉及的生物物理问题,就必须开设物理课,否则是不可能的。要求医生从理论上解决医学中涉及物理的问题越多越深,所需具备的物理相关知识越广越深,自然物理课学时应越多。一直以来只讲授纯物理知识,不结合讲授在医学中的应用,即不结合阐明医学中的生物物理问题,要学生自学解决是很困难的。应该既讲授物理理论也讲授必要的生物物理知识,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学生掌握临床医学常涉及的生物物理知识能适应如下四个方面的需要。其一,行医需要。有了相关生物物理知识才能从理论上全面、准确、深刻分析、理解、掌握行医过程中涉及物理问题的医学理论、技能和方法,才能高屋建瓴,在理论指导下,以清晰的思路,全面思考,准确诊断、有效治疗。其二,科研需要。临床各学科多有涉及生物物理的课题。没有相应的生物物理知识只能望而兴叹。反之则如虎添翼,可以在更宽的知识领域开展科研,为医学科学发展作更多贡献,提升人生价值。例如秦任甲教授就发现长期以来人们只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和利用超声多普勒血流频谱图,这里存在个缺陷。可能是有关人员不具备血液流变学知识所致。他率先提出,应该加上血液流变学才能全面、准确分析和充分利用频谱图的丰富内涵,可以把频谱图作为有效手段来研究在体血管红细胞向轴集中的规律,并指导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取得成果。其三,提高需要。工作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尚未掌握的涉及物理的医学问题。这就得靠自学更宽更深的物理、生物物理知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技能。在校所学将成为自学习提高的基础。其四,思维需要。人的思维不外乎逻辑(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人在各成长阶段学习积累起来的。大学是人的思维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十分重要的阶段。在学习、运用物理学、生物物理学过程中,在知识拓展的同时使物理的形象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得到尤其强的培养提高。数理逻辑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理的这些思维能力的增强,使之在学医、行医和医学研究中终身受益。一流名校能安排物理课近百学时,甚至还结合讲授生物物理知识就是认同上述观点的佐证。其决策者和努力学习物理的学生都是有远见的。这正是一流名校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物理、生物物理,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体现。

3只求知其然则可开可不开物理课

3.1可凭生物物理经验知识行医

大量事实表明,一般医生都是凭借物理、生物物理经验知识而非理论知识来理解、阐明、处置医学中涉及物理的问题。其在三类生物物理知识上的表现为:其一,对医学中涉及物理的现象即生物物理现象不理解,无从解释或者粗略地,含糊地理解或解释。也有以打比方的方式来认识或阐明。例如用粥的浓稀来说明血液黏度大小,流阻大小,而导致血压高低,极少见有医生能用泊肃叶定律等相关知识做出理论解释。其二,当用生物物理检测进行诊断时:对他人的检测,一般只凭检测医生的文字结论做出诊断,有时查看检测图象也只机械地与自己记忆中的正常图象对比而作诊断,并不理解图象是怎样形成的,甚至不理解结论是怎样依据图象分析而获得的;对自己的检测,一般都凭借自己对检测到的生物物理信息与记忆中的正常信息对比而作诊断,至于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信息未必明了。其三,利用物理因素进行治疗时,一般只知道某种因素或方法有疗效或只会治疗操作,对其疗效产生的物理机理或不知或不全知。这些表明:一般临床医生的物理知识还只是经验性的,并未上升到理论。但一直以来临床医生就依赖这样的经验知识不也诊治好许许多多疾病?其中许许多多不也成为专家、主任和教授等高级医生?这只能说要求不高时,医生不一定非要多么宽深扎实的物理和生物物理理论功底才能行医。事实上临床教师,甚至生理学教师课堂讲授和相关医学书籍对许多涉及物理的问题也只讲现象,并未从物理、生物物理理论上把产生现象的缘由阐明清楚,仍然只停留在经验知识层面上。学生也只能承认如此,达不到理论认识的高度。这样行医必然缺乏物理、生物物理理论指导,对诊治涉及物理问题的疾病往往思维明晰不起来,只能凭经验了。按以上所述,医生所需物理、生物物理知识的宽深程度伸缩性很大,高则要求具有较宽深扎实的功底,能适应前面提及的四个需要,成为物理理论型医生;低则只要求具备中学物理基础,对行医过程中遇到涉及物理的问题能有所了解,成为物理经验型医生。

3.2对学生的物理要求依培养目标而定

就原则而言,对物理课的要求和学时安排都是由决策者根据各自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而确定的。但实际决定时必然受到决策者对物理、生物物理在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医生所需物理、生物物理宽窄深浅的认识程度的影响。鉴于各院校决策者的这种认识难免差异,医生应具备的物理、生物物理的宽深程度伸缩性又很大,不同档次院校培养目标显然不同,导致其物理课学时明显不同。一流名校为八九十学时以上。二流省(市区)属医科大学为六七十学时。三四十学时以下的出自三流学院,除去10来学时的实验课,还能比高中物理加深拓宽多少内容呢?据悉,还有学院把这门课改为任意选修课,选修者不到5%,等同于取消。不排除有些院校对物理、生物物理在专业中到底能发挥怎样的作用,需要安排多少学时为宜,并未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其学时数是随意或参照同档次院校而确定的,带有一定盲目性。巧的是各院校安排学时多少与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高低是相吻合的。总之,鉴于医生所需物理、生物物理的宽深程度伸缩性很大,对各院校的学时安排不必厚非。

4改革临床医学专业物理教学内容

4.1改革目标

无论培养物理理论型还是物理经验型医生,只要开设物理课就应该改革纯物理的教学内容。一直以来绝大多数院校都只开物理课,讲授纯物理知识,丝毫不结合讲授医学所涉及的物理问题———医学物理学问题。其结果必然导致:无的放矢,所学纯物理知识不会应用,学而用不上等于不学;不仅使学生得不到把物理知识应用于阐明医学物理学问题的训练,还会造成医学物理学知识断层,很难适应前面提及的四个需要;使学生看不到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境,使历届学生产生“物理无用论”,求知欲望低,学习不使劲,所学知识似懂非懂,很难用于理解学医和行医过程中遇到的物理问题。改革目的:必须破除思想上长期形成的只讲授纯物理知识,丝毫不与医学中的应用相结合,改革也只增删纯物理知识,丝毫不纳入最为实用的医学物理内容的定势思维,克服过去教学内容脱离医学实际的现象。安排适当的学时数,以临床常涉及的医学物理学内容为主,辅以必要的物理学基础,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临床医学较高要求的需要,较好发挥物理、医学物理在临床医学中应有的作用。

4.2改革途径之一

没有医学物理学解决不了医学中涉及物理的问题。不开这门课就如同过河断了桥或知识断了层,物理学很难跨越断桥或断层直接阐明医学中涉及物理的问题。开物理课主要为学习、运用医学物理学打基础。只开前者而不开后者就是无的放矢。物理学与化学,医学物理学与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十分相似。设想只讲授化学知识而不讲授生物化学知识,学生能掌握医学中涉及化学的知识吗?有条件的应该开设物理和医学物理两门课,实现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较完美的结合。这应该是物理教学内容改革的首选途径。

4.3改革途径之二

对于不便把物理课和医学物理课分开开设的院校可以把两者合拼开出。以临床常涉及的医学物理知识为主,辅以相关物理基础。这门教材也可称为医学物理学。学时多少都可以开。这样就把基础理论与医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提高,知识结构改善,增进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改革困难所在

5.1缺乏阐明医学物理问题的知识

要把临床医学常涉及的物理问题纳入教材并非易事。这些问题许多尚未能从理论上获得阐明或者透彻阐明,还有待研究解决,构建起这些问题的较完整的理论知识,否则无多少临床常涉及的物理问题可讲授。不信,可从三个方面考察:其一,查阅生理学、心血管内科学等医学基础和临床书籍;其二,听听医学基础和临床教师讲课。书中所写,教师所讲,涉及物理的许多问题都只陈述现象,或借实验数据、图表阐明,或笼统、粗略交代,或打比喻解释,甚至含糊讲授。这些充其量说也不过是医学物理学的经验层面上的知识,未能从本质上,机理上,亦即理论层面上阐明问题,回答不了为什么?其三,查阅期刊论文,可发现生物物理学的研究火热得很,很多,但属于临床医学常涉及的物理问题却很少。总不能教材所写,课堂所授结合医学的内容尽是经验知识吧?这就必须对寓于人体各脏器的临床医学常涉及的物理问题逐个加以研究,构建起阐明逐个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形成丰富的临床医学常涉及的医学物理学知识体系,可供选择讲授。要达到如此,要经历很长时间,付出许多艰辛劳作。秦任甲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一系列论著成果。这还不够,得依靠同行广泛参与才能构建起这个知识体系。

5.2医学物理问题如何通俗化

科研构建起的医学物理的一系列论文形式的理论知识,还只是具备了课堂讲授的素材。必须按照教材而非一般参考书的要求,使复杂、繁琐、深奥、数学表达太深、医学基础要求太多等等而造成教师难以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尽可能通俗、简明、浅显、形象、直观,做到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这些讲起来容易,面对一个个具体问题要加以处理好时一定会遇到不少具体困难的。只要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不断深入探索,总有一天人们会造就一本内容丰富,基础和应用知识恰当结合,适用的开创性教材。

5.3教师缺少医学物理知识

第3篇:生物理论范文

医学涉及生物物理学知识非常广泛。为便于学习、掌握可把临床医学常涉及的生物物理学知识归纳为三类。其一,解释各种生物物理现象的知识,包括阐明现象的实质、变化过程、规律和成因或机理等。其二,分析各种物理(严格讲应是生物物理)检测结果的知识,包括所检测的生物物理信息的产生、产生机理、变化规律和采集方法,检测手段及图象形成的生物物理原理,检测图象的分析、归纳而获取结论。其三,阐明各种物理因素的生物效应的知识,包括物理因素的性质、所激发的生物效应及其变化规律,生物效应产生的机理,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对机体的危害缘由和防护等。

2要求知其所以然必须开物理课

科学知识可分为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两大类。生物物理学也不例外。常说对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其实前者就是只要求掌握其经验知识,而后者则要求掌握其理论知识,从理论上把握事物。亦即不仅能认识其表象,还能阐明产生表象的内在实质,揭示表象运动、变化规律的机理。要求医生能从理论上把握临床医学中常涉及的生物物理问题,就必须开设物理课,否则是不可能的。要求医生从理论上解决医学中涉及物理的问题越多越深,所需具备的物理相关知识越广越深,自然物理课学时应越多。一直以来只讲授纯物理知识,不结合讲授在医学中的应用,即不结合阐明医学中的生物物理问题,要学生自学解决是很困难的。应该既讲授物理理论也讲授必要的生物物理知识,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学生掌握临床医学常涉及的生物物理知识能适应如下四个方面的需要。其一,行医需要。有了相关生物物理知识才能从理论上全面、准确、深刻分析、理解、掌握行医过程中涉及物理问题的医学理论、技能和方法,才能高屋建瓴,在理论指导下,以清晰的思路,全面思考,准确诊断、有效治疗。其二,科研需要。临床各学科多有涉及生物物理的课题。没有相应的生物物理知识只能望而兴叹。反之则如虎添翼,可以在更宽的知识领域开展科研,为医学科学发展作更多贡献,提升人生价值。例如秦任甲教授就发现长期以来人们只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和利用超声多普勒血流频谱图,这里存在个缺陷。可能是有关人员不具备血液流变学知识所致。他率先提出,应该加上血液流变学才能全面、准确分析和充分利用频谱图的丰富内涵,可以把频谱图作为有效手段来研究在体血管红细胞向轴集中的规律,并指导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取得成果。其三,提高需要。工作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尚未掌握的涉及物理的医学问题。这就得靠自学更宽更深的物理、生物物理知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技能。在校所学将成为自学习提高的基础。其四,思维需要。人的思维不外乎逻辑(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人在各成长阶段学习积累起来的。大学是人的思维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十分重要的阶段。在学习、运用物理学、生物物理学过程中,在知识拓展的同时使物理的形象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得到尤其强的培养提高。数理逻辑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理的这些思维能力的增强,使之在学医、行医和医学研究中终身受益。一流名校能安排物理课近百学时,甚至还结合讲授生物物理知识就是认同上述观点的佐证。其决策者和努力学习物理的学生都是有远见的。这正是一流名校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物理、生物物理,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体现。

3只求知其然则可开可不开物理课

3.1可凭生物物理经验知识行医

大量事实表明,一般医生都是凭借物理、生物物理经验知识而非理论知识来理解、阐明、处置医学中涉及物理的问题。其在三类生物物理知识上的表现为:其一,对医学中涉及物理的现象即生物物理现象不理解,无从解释或者粗略地,含糊地理解或解释。也有以打比方的方式来认识或阐明。例如用粥的浓稀来说明血液黏度大小,流阻大小,而导致血压高低,极少见有医生能用泊肃叶定律等相关知识做出理论解释。其二,当用生物物理检测进行诊断时:对他人的检测,一般只凭检测医生的文字结论做出诊断,有时查看检测图象也只机械地与自己记忆中的正常图象对比而作诊断,并不理解图象是怎样形成的,甚至不理解结论是怎样依据图象分析而获得的;对自己的检测,一般都凭借自己对检测到的生物物理信息与记忆中的正常信息对比而作诊断,至于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信息未必明了。其三,利用物理因素进行治疗时,一般只知道某种因素或方法有疗效或只会治疗操作,对其疗效产生的物理机理或不知或不全知。这些表明:一般临床医生的物理知识还只是经验性的,并未上升到理论。但一直以来临床医生就依赖这样的经验知识不也诊治好许许多多疾病?其中许许多多不也成为专家、主任和教授等高级医生?这只能说要求不高时,医生不一定非要多么宽深扎实的物理和生物物理理论功底才能行医。事实上临床教师,甚至生理学教师课堂讲授和相关医学书籍对许多涉及物理的问题也只讲现象,并未从物理、生物物理理论上把产生现象的缘由阐明清楚,仍然只停留在经验知识层面上。学生也只能承认如此,达不到理论认识的高度。这样行医必然缺乏物理、生物物理理论指导,对诊治涉及物理问题的疾病往往思维明晰不起来,只能凭经验了。按以上所述,医生所需物理、生物物理知识的宽深程度伸缩性很大,高则要求具有较宽深扎实的功底,能适应前面提及的四个需要,成为物理理论型医生;低则只要求具备中学物理基础,对行医过程中遇到涉及物理的问题能有所了解,成为物理经验型医生。

3.2对学生的物理要求依培养目标而定

就原则而言,对物理课的要求和学时安排都是由决策者根据各自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而确定的。但实际决定时必然受到决策者对物理、生物物理在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医生所需物理、生物物理宽窄深浅的认识程度的影响。鉴于各院校决策者的这种认识难免差异,医生应具备的物理、生物物理的宽深程度伸缩性又很大,不同档次院校培养目标显然不同,导致其物理课学时明显不同。一流名校为八九十学时以上。二流省(市区)属医科大学为六七十学时。三四十学时以下的出自三流学院,除去10来学时的实验课,还能比高中物理加深拓宽多少内容呢?据悉,还有学院把这门课改为任意选修课,选修者不到5%,等同于取消。不排除有些院校对物理、生物物理在专业中到底能发挥怎样的作用,需要安排多少学时为宜,并未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其学时数是随意或参照同档次院校而确定的,带有一定盲目性。巧的是各院校安排学时多少与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高低是相吻合的。总之,鉴于医生所需物理、生物物理的宽深程度伸缩性很大,对各院校的学时安排不必厚非。

4改革临床医学专业物理教学内容

4.1改革目标

无论培养物理理论型还是物理经验型医生,只要开设物理课就应该改革纯物理的教学内容。一直以来绝大多数院校都只开物理课,讲授纯物理知识,丝毫不结合讲授医学所涉及的物理问题———医学物理学问题。其结果必然导致:无的放矢,所学纯物理知识不会应用,学而用不上等于不学;不仅使学生得不到把物理知识应用于阐明医学物理学问题的训练,还会造成医学物理学知识断层,很难适应前面提及的四个需要;使学生看不到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境,使历届学生产生“物理无用论”,求知欲望低,学习不使劲,所学知识似懂非懂,很难用于理解学医和行医过程中遇到的物理问题。改革目的:必须破除思想上长期形成的只讲授纯物理知识,丝毫不与医学中的应用相结合,改革也只增删纯物理知识,丝毫不纳入最为实用的医学物理内容的定势思维,克服过去教学内容脱离医学实际的现象。安排适当的学时数,以临床常涉及的医学物理学内容为主,辅以必要的物理学基础,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临床医学较高要求的需要,较好发挥物理、医学物理在临床医学中应有的作用。

4.2改革途径之一

没有医学物理学解决不了医学中涉及物理的问题。不开这门课就如同过河断了桥或知识断了层,物理学很难跨越断桥或断层直接阐明医学中涉及物理 的问题。开物理课主要为学习、运用医学物理学打基础。只开前者而不开后者就是无的放矢。物理学与化学,医学物理学与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十分相似。设想只讲授化学知识而不讲授生物化学知识,学生能掌握医学中涉及化学的知识吗?有条件的应该开设物理和医学物理两门课,实现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较完美的结合。这应该是物理教学内容改革的首选途径。

4.3改革途径之二

对于不便把物理课和医学物理课分开开设的院校可以把两者合拼开出。以临床常涉及的医学物理知识为主,辅以相关物理基础。这门教材也可称为医学物理学[2]。学时多少都可以开。这样就把基础理论与医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提高,知识结构改善,增进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改革困难所在

5.1缺乏阐明医学物理问题的知识

要把临床医学常涉及的物理问题纳入教材并非易事。这些问题许多尚未能从理论上获得阐明或者透彻阐明,还有待研究解决,构建起这些问题的较完整的理论知识,否则无多少临床常涉及的物理问题可讲授。不信,可从三个方面考察:其一,查阅生理学、心血管内科学等医学基础和临床书籍;其二,听听医学基础和临床教师讲课。书中所写,教师所讲,涉及物理的许多问题都只陈述现象,或借实验数据、图表阐明,或笼统、粗略交代,或打比喻解释,甚至含糊讲授。这些充其量说也不过是医学物理学的经验层面上的知识,未能从本质上,机理上,亦即理论层面上阐明问题,回答不了为什么?其三,查阅期刊论文,可发现生物物理学的研究火热得很,很多,但属于临床医学常涉及的物理问题却很少。总不能教材所写,课堂所授结合医学的内容尽是经验知识吧?这就必须对寓于人体各脏器的临床医学常涉及的物理问题逐个加以研究,构建起阐明逐个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形成丰富的临床医学常涉及的医学物理学知识体系,可供选择讲授。要达到如此,要经历很长时间,付出许多艰辛劳作。秦任甲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一系列论著成果。这还不够,得依靠同行广泛参与才能构建起这个知识体系。

5.2医学物理问题如何通俗化

科研构建起的医学物理的一系列论文形式的理论知识,还只是具备了课堂讲授的素材。必须按照教材而非一般参考书的要求,使复杂、繁琐、深奥、数学表达太深、医学基础要求太多等等而造成教师难以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尽可能通俗、简明、浅显、形象、直观,做到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这些讲起来容易,面对一个个具体问题要加以处理好时一定会遇到不少具体困难的。只要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不断深入探索,总有一天人们会造就一本内容丰富,基础和应用知识恰当结合,适用的开创性教材。

5.3教师缺少医学物理知识

第4篇:生物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在高中教育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材内容不够完善、物理实验仪器设备不够先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成效并不理想,学生物理学习效率不高,物理实验能力也有待提升。基于此,有待把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方向与策略,这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1-4]。

一、端正物理实验态度

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仅仅重视理论知识讲解,而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所应用的教学方式并不合理,仅仅是将物理知识点和实验模型讲解给学生,并未开展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甚至认为物理实验活动的开展会占用理论知识讲解时间,此种情况下无法保证学生真正通过物理实验而有所收获,这就不利于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改进方向,积极端正物理实验态度,明确物理学发展中实验的地位,以实验为依托,物理才更具有说服力。基于新课标要求出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把握物理学习及科学研究中实验方案设计、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的重要作用,把握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方向,关注物理实验过程,通过系统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强化学生物理学科素养。

二、加强物理实验资源配置

在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需要重视资源配置的强化,依据新标准来配合物理实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实验配套设备都已经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下的物理实验教学需求,尤其是物理实验对于设备的精密度存在较高的要求,物理实验设备的经济投入也比较大,而学校教育资金有限,无法及时地更新物理实验设备仪器,这就极易影响物理实验效果。因此在教学改进方面,需要重视资源配置,保证物理实验设备的先进性,提高物理实验仪器质量。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通过物理实验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为高中物理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促进学生物理知识技能的不断增强。

三、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新时期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需要明确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坚持创新,就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加以改进,对学生物理实验兴趣进行有效激发,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掘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增强,从物理实验出发来就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这一方面,学校应当对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加以引入,对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电脑多道分析仪器等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改善物理实验教学成效。在物理实验室管理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需积极学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及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可在固定时间段开放物理实验室,以满足学生实验需求,逐步锻炼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教师不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要为学生预留一个思考的空间,对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行有效激发,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理论建立过程形成深刻感知,优化学生物理实验体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特更为显著。教师可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包括总结归纳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建模能力等,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对于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可引导学生开展定量实验,将物理实验现象向实验数据转化,就物理实验过程进行推理,组织学生开展理性分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

四、加大物理教师培训力度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在物理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都直接关系着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过程中,需要以物理教师为对象,加大培训力度,明确物理实验教学与高考物理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序推进教学活动,切实提升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技能,保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通过培训来提高教师对于物理实验的认识,将物理实验与理论知识教学协调起来,转变以往的演示实验方式,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高效推进物理实验教学。

五、结束语

新时期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需要重视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对于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积极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以打造生动的物理实验课堂,全面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强化以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常伟伟,徐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

[2]赵华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

[3]雍志元.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8).

第5篇:生物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在高中教育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材内容不够完善、物理实验仪器设备不够先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成效并不理想,学生物理学习效率不高,物理实验能力也有待提升。基于此,有待把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方向与策略,这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1-4]。

一、端正物理实验态度

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仅仅重视理论知识讲解,而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所应用的教学方式并不合理,仅仅是将物理知识点和实验模型讲解给学生,并未开展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甚至认为物理实验活动的开展会占用理论知识讲解时间,此种情况下无法保证学生真正通过物理实验而有所收获,这就不利于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改进方向,积极端正物理实验态度,明确物理学发展中实验的地位,以实验为依托,物理才更具有说服力。基于新课标要求出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把握物理学习及科学研究中实验方案设计、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的重要作用,把握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方向,关注物理实验过程,通过系统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强化学生物理学科素养。

二、加强物理实验资源配置

在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需要重视资源配置的强化,依据新标准来配合物理实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实验配套设备都已经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下的物理实验教学需求,尤其是物理实验对于设备的精密度存在较高的要求,物理实验设备的经济投入也比较大,而学校教育资金有限,无法及时地更新物理实验设备仪器,这就极易影响物理实验效果。因此在教学改进方面,需要重视资源配置,保证物理实验设备的先进性,提高物理实验仪器质量。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通过物理实验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为高中物理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促进学生物理知识技能的不断增强。

三、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新时期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需要明确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坚持创新,就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加以改进,对学生物理实验兴趣进行有效激发,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掘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增强,从物理实验出发来就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这一方面,学校应当对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加以引入,对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电脑多道分析仪器等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改善物理实验教学成效。在物理实验室管理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需积极学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及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可在固定时间段开放物理实验室,以满足学生实验需求,逐步锻炼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教师不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要为学生预留一个思考的空间,对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行有效激发,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理论建立过程形成深刻感知,优化学生物理实验体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特更为显著。教师可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包括总结归纳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建模能力等,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对于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可引导学生开展定量实验,将物理实验现象向实验数据转化,就物理实验过程进行推理,组织学生开展理性分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

四、加大物理教师培训力度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在物理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都直接关系着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过程中,需要以物理教师为对象,加大培训力度,明确物理实验教学与高考物理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序推进教学活动,切实提升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技能,保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通过培训来提高教师对于物理实验的认识,将物理实验与理论知识教学协调起来,转变以往的演示实验方式,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高效推进物理实验教学。

五、结束语

新时期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需要重视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对于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积极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以打造生动的物理实验课堂,全面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强化以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常伟伟,徐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

[2]赵华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

[3]雍志元.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