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学校封闭化管理范文

学校封闭化管理全文(5篇)

学校封闭化管理

第1篇:学校封闭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创新路径

高职高专在管理上有三个重要指标: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其中学生管理是本研究重点讨论的内容。高职高专的学生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它的管理对象还未走上工作岗位,是还在象牙塔里的学生。

1高职高专学生的主要管理模式

1.1封闭式管理

封闭式模式的优点是减少了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净化了学校风气,有利于大学生的安全保障,减轻了大学生家长的安全顾虑。但从心理上来看,封闭式管理容易使学生产生逃避心理,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

1.2开放式管理

开放式管理方法主要针对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除了必修和选修的课程以外,大学生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掘自己的内在潜能。学生在时间上不受管制,使得学生相对来说更加自由。开放式是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形态,优点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和社会共同成长。缺点是和社会过早接触会使学生产生浮躁的心理,甚至忽略了学校学习的最终任务。

1.3半封闭式管理半封闭式管理就

是学校对于空间和范围的一部分管理。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已经制定好的课表下不得擅自离校,但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以一种集体的形式来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这样既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又能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2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高职高专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学生管理是一种统一性和特殊性的体现。高职高专的学生不同于一般普通性高校的学生,他们一般呈现出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表像,但实际上自信力不足,学生的心理问题呈明显上升趋势。这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没有相对应的学习目标,无法配合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

3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3.1重要性

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高职高专的学生管理要满足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管理上实行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创新型方式。通过学生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高职高专学生管理的内在驱动力让创新变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显示出自身价值,以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学生,对此,可培养出一批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关心同学的学生干部。这类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这样的学生来管理学生为高职高专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价值参考性。

3.2特殊性

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特殊性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决定的。从学生的表象来分析,其本质上还是学生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高职高专的学生管理工作压力较大,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知识及心理学相关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特殊性在于过于关注学校的现实需要,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不符合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实质。高职高专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应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创新型管理模式。

4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4.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本质

管理并不是要把人员和事物弄得复杂,而是以一种化繁为简的手段使管理更加人性化,这也是深度管理所带来的显而易见的效果。学生作为被管理的一种特殊群体,其核心就是学生的深度管理,是一种很直接有效的手段,这也是探讨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路径。从学校管理模式的本质来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至关重要。

4.2创新管理理念与方式,增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管理主体需以各种方式方法来推进管理的进行。管理过程中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会导致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很多显现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而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正好转换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使主客体之间保持相互平等、尊重、信任的关系。高职高专的学生管理活动要建立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想法,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4.3在管理方式上将个性化管理和班主任管理相融合

作为一种动态的学生管理,个性化管理更能体现出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管理者可采取个性化划分,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提高师生的共同参与度。在这种个性化管理模式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高专的班主任管理就顺应而生,这是新时代高校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还是一个载体,连接着学校和学生,使教师多了一层身份。班主任要利用自身优势和专业技能来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4在管理体制上将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融合

对于高校的管理来说,学生是被动的接收方,作为客体,要想使自己的能力最大化发挥出来,就可以尝试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明白,自己可以是管理的客体,也可以是管理的主体,让学生完成从被管理到参与管理再到自我管理的一个过程转换。被管理是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一个过渡阶段,也就是刚进大学的阶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可以使学生有良好的参与学校事务的意识,会更加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自我管理是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一个动态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自我个性展现,但这时候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5结语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主导思想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转换,在模式上提倡个性化管理和班主任管理相结合,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能够促进师生间交流,方便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著.齐若兰译,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张俊巧.极简管理:中巧式管理操作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胡建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7(06):62-63.

第2篇:学校封闭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人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一、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特点

(1)我国公立高校的规章制度没有民办高校的规章制度严格。半封闭式管理或者是全封闭式管理是现在很多民办高校的管理手段,还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在教室学习,更甚者还会采取点名和惩罚措施,每天晚上进行人数的清点,这些都是公立高校所没有的。

(2)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男生比女生松懈。在高校宿舍管理方面,对男生的管理比较松,如在进行女生宿舍管理中,男生进入需要先进行登记,或禁止男生进入女生宿舍。

(3)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严格与松懈与当地的治安状况有关。为了保证和维护校园安全,在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差的地区,学校会在学校规章制度中设置很多强制性和惩罚性的规定。

(4)高校比较密集区域的规章制度会比较相似。高校密集区的学校在学生宿舍管理、安全管理和违规处分方面所设定的标准差异不大。

二、存在的问题

(1)高校原有的规章制度与现有的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差距。我国高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源自于我国的相关规定,如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法律。随着时间的变迁和法律的完善,法律权利义务规则发生了改变;可是高校并没有针对法律的改变而更新,出现了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不统一的情况。

(2)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第一是没有完善的立法体系和立章规划。第二是因为安全管理规定与实际不符,没有配套的规则和措施,不能推行。

(3)内容缺乏公平合理性。公平合理这一原则在高校制定规定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其主要表现在权利和义务内容不平衡方面。我国法律规范可以分为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高校管理规定中应该将两者结合,还应该包罗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引和教育的内容。

(4)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与我国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首先是超越权限后的行政处罚;其次是未经同意和规定免除责任的事项;最后是滥用自由裁量权。除此之外,对于开除学生学籍情形,我国法律法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可是还是有学校滥用私权开除学生学籍,这违反了法律法规。

(5)缺乏合理有效的学生救济渠道。如果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学生可以去当地法定机关寻求帮助。笔者认为,申诉是最有效的救济办法,因为申诉时间短,耗时少,如果学校不接受申诉或申诉结果不符合法律规定,学生有权对学校提起诉讼。现在,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用于学生申诉的机构,可是,因为高校内部申诉机构和程序还存在权利和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出现救济力度和成果有局限,裁判立场角度存在偏差等问题。

三、完善措施

(1)为了让学生人身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合法性。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不能超过法律赋予的权限。第二,法律保留性原则。学校可以设置合理的标准来处理损害学生的基本利益等问题。第三,公平合理性原则。为了保证学校不滥用职权,高校要提升自身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和约束。

(2)在以上三个原则的指引下,高校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树立义务和权力平等的观念。第二,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立法体系和立章规划。第三,细化规章内容,创建配套的规则和措施。第四,明确学生人身安全管理的责任和职责。

(3)对高校内申诉制度进行完善。为了实现高校申诉方式的多元化,可以通过调解教育行政部门复议制度等救济模式对学生提供帮助。

(4)借鉴“无诉校区”的模式。降低高校内部的诉讼数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纠纷,“无诉校区”主要是由学校、社区街道和法院共同创建。如果在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引入这一模式,提倡创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冠鹏.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白元儒.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3]王锐.“无诉”新风扑面来[N].湖北日报,2013-06-23.

第3篇:学校封闭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转型

随着互联网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整个世界也逐渐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格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要在互联网时代做出改变,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以满足学生当前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互联网思维概念的内涵和特征

1.互联网思维概念的内涵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源于现如今不断发展的互联网行业;近些年,随着我国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张的提出,逐步上升为国家话语。就目前来看,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Web1.0,也就是门户时代,由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为主要的代表模式。这一阶段的特征为对信息进行展示,而且传播也是单向的,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其核心为门户网站。第二阶段是Web2.0,即搜索或者是社交时代,其主要的代表模式有腾讯、百度等。这一阶段的特征为对于信息实现了定向索取,并由之前的单向信息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在这一阶段互联网的用户逐渐实现了对内容的生产。第三阶段是Web3.0,也就是大互联时代。这一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如微信的出现,而逐渐确立相应的代表模式。在大互联时代,已经实现了人人、人机及多终端之间的交互,体现出多对多的交互特点。随着智能终端大范围、大面积投入使用和推广,迎来了全新的互联时代。而在各项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不断创新、发展直至走向成熟的今天,其传播速度不断加快,而且范围越来越广。信息技术的推出最早是传统的商业领域做出了革新,此后逐渐渗透到社会结构及管理方式等工作层面,使得社会的组织结构逐步发生转变。互联网起初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工具形态,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其影响的不断扩大,便诞生了互联网思维。站在人类发展历史的角度看,这一现象便是人类在工具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工具思维,在工具思维的带动之下,人类的思维方式得以改变,在此之上实现了价值观的改变。当前,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互联网思维也开始逐渐爆发。互联网思维属于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是在对互联网理念、精神、规则的借鉴和利用基础上形成的,能够将抽象的互联网世界的价值观念表达和阐述出来,互联网思维属于互联网世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2.互联网思维的特征互联网思维中包含了各类思维,如用户思维、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社会化思维等。在这些思维中,起到统领作用的是用户思维,而且对于其他思维来说,用户思维也是基础。在过去的农业社会中产生了经验思维,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又产生了理性思维,互联网思维正是在这二者基础之上,在不断演变中形成互联背景下的价值观及方法论。互联网思维,一改过去单向、管制的模式,以开放为本质。网络抛开了等级观念,其本质就在于平等,进一步体现了互联网思维的价值追求,即通过探索和创新,建立起用户的信任,推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实现用户之间体验的分享,推动知识共享。从互联网思维的价值追求来看,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互联网思维模式呈现出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转型的原因

现阶段,互联网的覆盖面积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互联网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新的时展背景之下,网络已经成了基础性的设施建设。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当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要充分协调互联网基础设施与过去的传统管理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去中心化:传统学生管理科层组织的解构工业社会,主导思维是工业思维,因此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也继承了以中心化、标准化、控制式为特点的工业思维概念。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学生管理模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封闭系统,体现了强烈的科层组织特点。这样的组织结构所开展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心为上级领导,各项工作也要对领导负责,而偏离了学生这个中心,也就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目的并不是服务学生,而是管理手段的体现。而互联网并不是封闭的金字塔结构,而是网状结构,趋于扁平化,没有最中心的节点要素;因此,也就体现了去中心化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放、互动、平等的要求,这正是对控制式、科层化的工业思维的解构[1]。在此之上所形成的互联网思维,也将以人为本放在核心位置。高校学生管理实践,重点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服务于学生。

2.去边界化:传统学生管理封闭运营局面被打破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体现了显著的部门化、智能化特点。各职能部门的确立,切割、划分了学生管理的各项事务,也就人为地把紧密联系的整体作了条块化的分割。在旧有的管理模式之下,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工作呈现封闭式的特点,有明显的边界,在资源共享和使用上,也有清晰、明确的权限界定。这也就导致高校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及社交等活动时产生的数据难以实现共享和互通;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资源的封闭,使信息的垄断得以实现。而对于互联网技术来说,其显著的特征就是互联、互通。信息联通的自由、便捷,进一步推动了信息的高速扩散和传播,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这也使高校学生管理者,对信息拥有的垄断权力被打破。互联网能够实现跨区域、跨边界的互联互通,使现实世界更具有开放性,因此也要求打破高校传统封闭式的组织模式,从而形成一个信息共享的全新的组织形态,实现共赢的发展局面。

3.去中介化:传统话语权威的传播表达的解析由于信息不对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也体现了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平等的先天话语权[2]。而网络的技术特点就是多点相连、普遍连接、扁平化,属于“无中介”状态。过去,学生管理工作者控制着信息传播的通道,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迎来了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现阶段,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使管理者也无法依靠信息垄断来维护自身的话语权。在无中介化网络世界,任何网络参与者都有权力对内容进行控制;个性化信息的传达也更加自由,不再受局限和束缚。甚至一些在网络中占据有利位置节点的意见领袖,能够对于网络的舆论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使得网络的话语霸权得以形成,导致传统模式下的话语权威的离析。互联网时代,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所推进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转型,是一次管理工作的革新和重组;也要求学生管理工作更新管理理念,尽快转变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学生管理工作朝互联网方向转型、升级,化新时代的挑战为发展机遇。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转型策略

1.基于用户思维,更新管理理念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对于其他思维来说,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过去的学生管理模式所体现的科层制管理特点,它更强调客户思维。而互联网世界,则实现了客户思维向用户思维的转变,体现了在管理理念方面所发生的变化[3]。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用户就是学生,即使用教育产品和接受服务的人,而教育产品最终的服务对象也是学生,更应该强调对于学生体验的关注。在客户思维之下,客户购买产品和服务,但是不一定使用产品和服务,而是在交易关系基础上,将关注点放在了价格上。在这样的客户导向前提下,营销策略显得更为重要。而用户思维更关注用户的体验,并且通过对于用户的产品和服务体验的落实,凸显用户思维中用户至上的价值取向,即以人为本,充分确立起用户的主体地位;教育工作的宗旨也是以人为本,所以二者不谋而合。通过网络赋权,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转变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实现由权力驱动向需求驱动、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2.基于平台思维,重构管理组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在用户思维的核心导引之下,贯彻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并联式连接,推动学生管理组织朝扁平化方向发展。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项环节,进行学生管理组织的重构,让其确立起扁平化、平台型的组织模式。这种网状模式能够进一步促进 学生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够将学校和外部世界有效连接起来,确立起合作关系,推动学校进一步成为学生管理服务的高效平台。要打破学校内部不同部门、专业之间的藩篱,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推动各个部门、专业成为互联网网状结构上的节点。而且要基于网络化,进一步推动扁平化的组织建设,实现开放共建、协作共享的组织新局面,促进围绕学生所展开的服务格局的构建。

3.基于简约思维,简化管理流程对于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来说,由于信息的封闭性,呈现条块化的分割特点,而且在进行相关事务办理时,手续较为烦琐,各部门之间的责权不明确,这也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空白地带”。在互联网思维之下,要削减不必要的环节和内容,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打破与学生沟通的障碍,简化管理流程,精简多余的组织架构层级。对于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不仅仅应立即弥补工作漏洞,而且应马上改进和完善。因此,要在简约思维的要求之下,进一步简化学生管理工作,让其流程更加清晰、流畅,办理相关的事务也更加便捷。

4.基于数据思维,提高学生管理绩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精神的引领之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要积极融合大数据思维,进一步提高管理绩效。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数据的挖掘、分析和预测,并且理解数据所蕴含的价值,这是大数据的核心意义所在。要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进数字化的智慧校园的建设,推动学生工作朝数字化管理、智慧型服务转变[4]。通过对校园数据如上课考勤、学分、社团活动、校园消费等的收集和整理,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实时掌握学生信息,并且对学生行为做出预测,做好前置管理工作。在大数据时代的学生管理体系,能够细化各领域内容,关注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及差异化特点,推进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利用网络线上的数据,获取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够优化、调整线下的学生管理服务,在技术手段的帮助之下,推动人工管理朝智能化管控转变,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

5.基于社会化思维,引导学生自组织管理在互联网思维中,社会化思维就是通过借助社会化网络媒体及工具,实现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组织管理、沟通关系、运作模式的思维模式的重塑。社会化思维是双向的,而且提倡合作式的参与、平等的沟通,更加注重链式传播,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会形态和关系。现阶段,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学生的主要生存方式就是网络化生存,其社群形式也以网状结构而存在,在群体内呈现出显著的同质化特征。对于教育来说,从自我出发的教育和管理效果最理想。因此要进行学生自组织社群的建立,让其能够充分适应学生的发展,进一步将分散的学生组织成一个社群,制定自主管理规则和公约。在这种网络共同体中,学生也要严格遵守网络规则,并且依据利益关系,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实现网络行为的限定,而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好建设和引导的作用。

四、结语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借鉴和融合互联网思维。首先确定切入点,进行理念、方法路径及体制机制的重构和革新;以学生为中心,推动管理的精准化和服务的精细化,对于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达到更好的学生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楠.“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97-99.

[2]刘树松.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培养[J].中外企业家,2020(19):179.

[3]刘野.浅析高校学生管理的互联网思维运用[J].明日风尚,2019(2):132.

第4篇:学校封闭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确立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也在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方向转变,这直接带来了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在校人数的增加,也对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条件。目前的高职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学习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而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仍旧带有比较大的行政色彩、应试思维,对招生管理和就业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影响了整体上的教育管理效率和效益,所以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和应用,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

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个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从而带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开始发展。高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发展,目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同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取得的进步

首先,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基本达成了共识,把学生作为学校基于管理工作的中心。在学生培养目标的确立上,除了要重视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外,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基础教育也非常重视,以便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有助于保障职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其次,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比较成熟。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规模的扩大,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也就逐渐得以确立,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系级管理部门拥有比较大的管理自主权,可以负责专业班级的具体教学管理工作,而校级管理部门可以将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宏观管理上,做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分工,避免了职能交叉和重复管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首先,高职院校对传统教育管理经验的依赖性比较大。有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是依赖传统管理办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强制性管理,缺乏与时俱进、管理创新的意识,如依据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对学生进统一化、标准化管理,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体现出严重的制度化和程序化特征。但是高职学生在学校应该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也比较明显,有些学生的个性化素质比较强,所以过于依赖传统管理经验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严重时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叛逆心理。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采取事后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教育管理的任务,而缺乏教育管理的主动意识和灵活思维,容易造成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如高职院校的一些管理人员,认为教育管理工作就是代表学校管理学生,学生只是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当出现教学问题或学生犯错时,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所以多是采取“事后管理”手段,“事前管理”、“预防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管理手段也不够先进,最终影响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再次,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对教育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但是由于很多一线管理人员多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教育管理经验比较缺乏,所以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比较低,容易出现离职现象。同时,很多院校不够重视教育管理人员,待遇和地位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对他们缺乏有效的培养和薪酬激励措施,所以容易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教育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和均衡性,限制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及应用实践策略

(一)实现从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模式的创新

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基本上还是按照功能角度进行划分,组建管理组织结构,如根据学校的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分别确立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校园文化管理等目标,然后逐个去实现。但是这在实现基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很难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效能。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任务的日益繁重和复杂,在有限的教育管理资源内追求管理效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此,高职院校的管理要积极确立效能目标,对传统的组织管理目标进行优化和调整,探索学校教书育人和教育管理的内在作用机制,明白如何管理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人才培养会更加有效,招生工作会更加高效,学生就业工作会更加顺利,从而逐渐确立学校的效能管理模式。例如,高职院校各个院系部门之间可以实现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教师等资源的共享,所以应当在整体上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避免搞“平均主义”,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同时,基于高职院校效能管理模式构建的现实需要,学校可以加强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科学教育评价等教育管理手段的应用,促进学校教育管理行为的有效改善。

(二)实现从职能部门管理向整体优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基本都是以“分工制”为基础的,所以通常会根据教育管理工作任务组建教学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外联部们、校园文化管理等部门等。这种传统的功能管理模式,虽然内部分工比较明确,各个部门与人员的职责、职务会比较明确,但是容易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战”,有时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很难实现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统一指挥、有效协作。例如,学校的财务部门、人事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基本实现相互孤立,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各个部门会相互扯皮、内耗,所以本位主义和小团体思想会比较严重,不利于高职院校整体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整体优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就是要求学校打破传统的职能管理思想,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要求学校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都必须具体整体意识和系统思维,当出现部门利益之间的冲突时,要以整体利益为主,做到顾全大局,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上多给予支持与协助。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可以加强规划理论与方法、对策理论与方法、特色管理理论的创新应用,这对于协调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构建整体优化管理模式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快学校现代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现。

(三)实现从封闭强制管理向柔性开放管理模式的创新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很多高职院校倾向于强制化的封闭管理模式,以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但是这样很容易与部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相冲突。此外,有些学习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对辅导员的依赖性比较大,而辅导员往往还承担比较多的学校管理任务,加上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所以很难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同时,带有强制性的封闭管理模式,学生只是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所以教育管理工作缺乏“服务学生”的主动意识,也缺乏情感教育因素的有效导入,很多管理者甚至不了解学情、不认识学生,机械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对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的导向作用,积极转变过去“训导型”、“封闭型”的落后管理理念,将学生看做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管理理念,积极创设开放型、咨询服务型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开展更多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借助柔性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例如,学校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监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对其进行疏导,避免问题扩大化;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可以赋予校园文化更多隐性管理职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管理的相关作用和职能;校园制度设计的人性化,有助于实现学生对规章制度从被动遵守向主动遵守的有效转变,避免校园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硬性束缚,让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和谐。

(四)实现从“单主”向“双主”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以“教”为中心的,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管理者的管理任务进行组织设计,说要实施的“单主管理”、“单向管理”,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处于从属地位。这一传统模式虽然能够方便教师组织、管理以及控制管理进程,将以教师为代表的管理者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学生在校园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却遭到了严重忽视,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以及参与校园管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从“单主”向“双主”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变,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智能,赋予学生更多的管理自主权,老师等管理要更好的充当组织、引导职能,注意学生的自主管理动态,做到及时监督与有效指导,切记“越权”和不当干预,达成“双主”管理模式下双方之间的平衡,例如,高职院校的院系或班级在做出一些重大决定时,学校要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学生参与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参议权,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营造出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管理氛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

(五)实现从传统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下,很多教育管理都是依靠“人”来实现的,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管理效率也比较低。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带来,现代信息技术也为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支持,学校的传统管理思维方式要做出积极转变,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使其更具“数字化”的特征。例如,学校的素质测评、学籍管理、招生管理、就业指导等工作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来实现;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匿名沟通;各类通知和文件的下发也可以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下发;学校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都可以组建电子档案;图书馆管理可以实现在线预约、电子文献阅读与共享等。可以说,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实验与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教育成果,在管理模式上也在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管理理念上的创新,然后积极实现从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从职能部门管理向整体管理、从机械管理向人性化管理、从“单主”管理向“双主”管理的积极转变,以促进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在管理实践中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益。

参考文献:

[1]潘锡泉.高职院校治理模式创新:“治理”和“自理”的耦合[J].职教论坛,2017(22):43-48.

第5篇:学校封闭化管理范文

一、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制度

不断建设并且完善顶层设计制度至关重要。主体运用系统理论的方法对教育信息化制度的不同方面以及不同层次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就应该明确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保证处于一种优先发展的位置。找到关键特征,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变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系统进行改革,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明确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教育质量,并且不断地推进教育创新。保证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在不同领域当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最后,应该不断地转变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动方式。提高不同主体自身的信息素养,养成良好的信息化教学习惯,从而激发不同层次以及不同领域工作人员的参与意识。强调不同主体信息化教育的积极作用。做好从设计工作机制的不断转变,释放教育信息化的强大力量,落实相应的机制和方法,从而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不断完善主体关系制度

明确不同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形成一种协作机制。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以及工作内容,并且在具体执行过程当中,理清一些工作关系,其中包括政府的财政关系,以及教育部门相关关系等,形成教育合力。要理清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的领域相比较,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也需要企业的不断支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引入市场主体,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形成综合治理体系,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创新理论非常重要,政府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与其他的协作体共同治理,责任分担,并且共同协商一些政策和工作,丰富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软件资源以及硬件资源。

三、不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