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企业管理学专业范文

企业管理学专业全文(5篇)

企业管理学专业

第1篇:企业管理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提升职业能力;工商企业管理

1基于学生基本情况的高校工商企业管理教学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1.1学生对于工商企业管理的了解度低

在进入高校前,学生为应付高考所学的知识通常是应试教育中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没有额外的时间来了解自身的专业知识。所以学生对于工商企业管理的了解率为零,因此学生就像是一张可以任由高校所尽情描绘的白纸,只能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要制定的选择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教材,那么会对学生产生人生的关键性的影响,因为学生的学习专业很快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1.2高校工商企业管理教学基于学生的基本心理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提高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学生在大一阶段一般都是较为懂事和乖巧的,因为大多数高校普遍将较为重要的课程紧密的安排在大一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较为丰富,但是如果课程本身的趣味性不够高,那么学生很可能失去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兴趣。第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更多是了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系统,工作流程系统、产生生产和分配系统等等知识,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应该再大一阶段就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在能够有效管理自我的阶段才能有效管理他人和工作。第三,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以提升工商企业管理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源泉,这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性能源,而要提升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应该要改变学生对于企业工商管理的学习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教学相长,学习能力的强弱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工商企业管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探析

2.1工学结合,增加实践教学

所谓的工学结合的意思就是要加大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对待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在高校中的理论知识部分技能的传授还有就是让学生实际去企业中工作,在工作汇总中总结和归纳企业发展的规律和企业的管理知识。在教学中队学生的培养的教学方式可以适当的创新。例如运动立体化教材建设。所谓立体化教材包括纸质教材、电子媒体教材、音视频教材和网络课程教材能相关知识,能够提升学生在课上课外的教学信息的丰富度,提高教学的质量。必要的案例分析是提高学生对于工商企业管理教学的关注度和兴趣度的重要保障,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学手段是增加课堂内容丰富度和深度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种种的创新教学手段,不仅要提高学生对于工商企业管理各种课程的关注度,更能提供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来锻炼自身的管理思维能力的提升。除了这些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对学生在校内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的培养,例如让学生自己去举办活动,增加学生的合作和管理的意识,在活动场地的搭建,活动器材的租借资金的处理,对于活动进行的各项管理等等,都能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管理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

2.2在工商企业管理教学体系中增加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对于学生技能的提升是专业实力的硬性提升,而除了职业硬实力还要增加职业素养软实力,在管理的工作中,不可避免要与人相处,这就要求工商企业管理学生有一定的人际处理能力和一定的情商的需要,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对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此外,在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在企业中难以避免的工作关系所带来的矛盾和麻烦,企业工商管理的道德素养要、责任意识等进行一定的培养,保证工作的分配的公平性,以身作则,减少员工的负面情绪的滋生。

2.3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目前高校较为流行的与学生有关的比赛项目较多,尤其是与互联网相关的比赛项目例如“互联网+”项目,这个项目首先要求学生要组成一个团队,团队成员要起码有五个人以上,这就要求学生的任务分配和职能方向的不同,在这种基础上,工商企业管理的学生就不得不去寻求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合作,这种创建团队也是锻炼了学生的基本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此外,学生还要构思出一个目前是社会上没有出现的新的创意概念,创业是新产品产生的基础,如果团队相互分工来一场头脑风暴,那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结语

完善企业工商管理的教学体系目前还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尤其是要培养出以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体系。因此教师在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就要不断的思考,找出适合学生学习和接受的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对教学创新的一个新切入点,教师可以利用目前的互联网平台和数据来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对于工商企业管理的兴趣。此外,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就要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创新能力就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的。

参考文献

[1]王少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J].中国大学教育,2007(8):23-25.

[2]赵海霞.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28-29.

第2篇:企业管理学专业范文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在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这一专业中出现了明显的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主要定位过低,且狭窄。在人才的培养中也缺乏目标的明确性,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占据很大的比例,所以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其二,人才的培养方向没有明确为中小企业;其三是人才的培养中缺乏凸显出专业能力;其四,没有彰显出专业的特色,高职院校在开设工商企业管理这一专业的时候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模式,导致这一专业缺乏教学的特色化。

2.教学内容理论化且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的教育课程与内容主要划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但在长期以来的教学中,工商企业管理教学仍然着重突出理论知识,而实践教学则微乎其微,完全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并没有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有的教师则完全集中对企业管理的理论讲解,当理论讲解完了再进行实践操练,这种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通过人为的因素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完全的分割开来了。近几年,工商企业管理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案例,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所用的教材并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内容的更新,所以目前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内容都较为老化,高职院校的教学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岗位完全的脱离了。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1.理论和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存在严重的教学弊端,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应该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来辅助理论与技能教学的开展。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主要是前往机关、企事业单位、营销、管理等社会领域中,这就促使在高职的理论教学中,应该适当的协调好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满足学生的就业的基本需求和够用为根本,再要求学生对重点、实用性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工具主要是借助多媒体的方式进行,通过启发式、传授式等现代教学方法相融合来突破对传统教育的钳制。具体运用于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问题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等。理论教学的手段主要是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等,通过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习惯,并有意识的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另外,在职业技能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积极的为学生创设锻炼与实践的机会,或者是通过对日常工作场景的模拟来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流程的认知。同时还应着重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技能,根据这个专业的特征来确定学生面向社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技术性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理论课堂和校外实训相结合

工学结合的模式要求在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应该把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相结合,除却要求学生应该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师还应勇于突破课程的限制,通过例举出当前工商管理中的热点话题开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发现问题,并根据每个学生的角度不同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另外,教师还积极的为学生创造深入校外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多增加学生的实训教学,与学生一起操作,并有目的的培养自主解决问题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学生真正的通入到企业课堂中,学生才会把自己当做是企业中的一员,从而认真求实的工作,通过在实际的企业工作岗位中,学生也有可能遇到从来没有发生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去解开疑惑,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

三、结语

第3篇:企业管理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法;国际企业管理

一、引言

踏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为了顺应中国涉外商务的发展和跨国交流活动日渐频繁的需要,为了增强国家竞争力而设立了国际商务这门学科。国际商务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实务和国际商法基础,基本掌握国际法规、国际惯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国际法规、外语开展商务活动的,法商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针对国际商务专业要求的特点,我校也相应的为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开设国际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国际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涵盖了企业跨国经营概论与环境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全球金融环境、国际企业的战略选择以及职能管理等领域的知识。由于它的理论性和专业性都很强,使得仅仅依靠单纯的课堂讲解,很难令到这些一无职业基础二无地域优势,直接从相对闭塞的高中校园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们,对这门课程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从而大大的削弱了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吸收度。为了转变这一局面,提高我校国际商务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提高对国际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吸收度,我在国际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法的原因

1.课程教学原因。何谓翻转课堂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根据我校的课程设置,这门国际企业管理,一个学期的总学时是48课时,按45分钟为一个课时换算成小时的话,这门课程一个学期总共上课的时间是36小时。36个小时如果换算成天数的话,只有1.5天的时间。如果学生单凭在这1.5天时间内的付出就奢望能完全掌握392页课本,满满15章的内容的话,无异于痴人说梦。1.5天的时间能把一本厚392页,里面布满文字和专业术语的课本看完已属不易,更不用说要熟练地掌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了。2.学校环境资讯闭塞。一般而言,要想学好跨国企业管理这门课程,除了对书本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熟悉外,还要对本国本地区以及全世界的事情,都要有所涉猎,它要求学生既要有广博的知识,也要有国际的视野和心系天下的胸怀。所以,如何高效合理的利用好这36个小时,就成为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了。因为我校地处三线城市的郊外,整个校园环境是相对闭塞和信息不流畅的,周边也没有什么现代的商业公司可供参观学习,所以,结合跨国企业管理理论多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我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3.学校具备良好的上网设施。之所以要引入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结合我校的特点展开的。虽然我校地处三线城市的郊外,对外交通和交流不算便利,但学校给同学们提供了免费和高速的宽带网络,我从讲授的这个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那了解到,他们每人在宿舍都至少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所以,鉴于可以自由无限量的上网的便利性,我觉得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适合他们的。学生们只要能好好的利用互联网,他们就可以获得海量的学习资源,基本上学生们想要了解的信息,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答案。网上的学习资源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的,学生们只要想学,可以随时随地随手学,所以,制造机会让学生们高效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是一种最适宜的教学方式。在具备这些先决条件后,我开始实施我的教学计划。

三、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法的过程

1.课前的安排。我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提前预习每一章的内容,并在看书的过程中,将自己不理解和不了解的知识点,通过互连网和自己上图书馆查找的方式,先把各个知识点搞清楚弄明白,然后上网查看当周在本地、本国和世界范围发生的新闻,利用在本章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网上看到的当周时事,提炼出自己对当周时事的看法,并将这些看法写下来,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讨论分享。到了上课时间,我先把本次课的重点知识给同学们理一理,然后让学生们就他们在自习过程遇到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我对学生们的疑问一一做答完毕后,就开始第二论的学习,让学生结合本周的知识点上讲台分享自己对当周时事的看法,学生分享完毕后,就进入问答环节,台下的同学就讲台上同学的观点进行提问和交流想法。2.课中的分享过程。因为时间的关系,做不到每次课都让40几个同学一一上台分享,所以,我要求全部学生一定要在上课的前一天,预先将他们写好的当周时评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我,我将全部学生的当周时评归纳整理成几大类型,再挑选出每个类型的代表上台分享。在挑选学生上台分享时,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公平的得到轮流上台分享观点的机会。因为上台分享观点,既能锻炼学生们的演讲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属于我们培养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跨国企业管理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国际商务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四、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法的成果

1.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了学习信心。据统计,学生们用在跨国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课前预习时间,至少都在5个小时以上;而且同学们每次都是带着疑问和交流的心态来上课,所以,他们对上课的态度,已由以前的被动消极变成了现在的积极和满心的期待。他们会通过互联网去关注每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时事与新闻,通过对身边时事的点滴关注,逐渐养成了关心天下事的习惯,由于视野的开阔,他们学会了忍耐和等待,学会了积累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渐渐树立起对国际商务这个专业的信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他们也从每天的时事和同龄人的身上,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学会以包容和多元的心态,去理智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2.增加了学习投入,增进了同学情谊。用这种方式进行授课,不但大大的拓展了学生学习跨国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一种主动学习的方法,让上课变得非但不痛苦,而且是一个开心和收获的过程,还能大大的增进的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家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课,上完课后就各回各宿舍了,平时基本没有交集,也几乎没有班集体活动,同学的关系大多是淡漠和疏离的。当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的讲理论讲案例,学生坐在下面似懂非懂的听着,因为一没亲身经历过或熟悉这些环境,二没感同身受过这些商务案例。所以,听着这些遥远而又与自己扯不上半点关系的理论和案例,其结果必然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时间一长,就啥痕迹也没留下了。3.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因为每个同学都要结合当周的知识点,轮流上台分享自己对当周时事的看法和观点,所以,同学们都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相互了解,在上台分享的同时,也慢慢锻炼了每个同学的演讲和展示能力,使上台演讲变成是一件快乐而且增强自信的事情。我们知道,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多的是从事国际与商务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因为工作的性质,要求他们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善于与人交往和展示的能力。而这种翻转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提供给学生这种在做中学的能力,让学生在培养自己主动汲取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提升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国际商务的专业素养。

五、总结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良好的专业素养,他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谋生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任何的困难和挫折面前,迅速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态,从容面对挑战。这才是接受真正的高等教育后,学生们所习得的一种能力和习惯。而不是坐在教室里,被动消极的接受老师的满堂。现在我们身处在一个快速而多元的社会,如果学生们单凭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学到的知识,哪怕你把老师讲的知识都记住了,仍是远远无法满足日后踏入职场,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及适应能力的需求的。因为知识是分秒都在更新迭代的,唯有自学能力的习得和专业素养的养成,才是具备迎接挑战和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也是21世纪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和培养的目标。而翻转课堂教学法,就是助力学生腾飞的利器。

【参考文献】

[1]国际商务专业:百度百科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夏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转换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0).

第4篇:企业管理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

1农业经济转型期的特征

通常将农村经济转型期的特点分为两点:第一点是工业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产生变化,第二点是二元结构产生变化。我国农村经济中,农业产业结构以及工业产业结构都在产生变化,从而致使农村经济发生转型,进入转型期,人们也逐渐加强对经济转型的重视。我国的农业以及工业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衡存在的,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关系,当农业的发展速度变快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拉动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当农村的工业经济发展起来时,也会反过来帮助农业经济的发展。截止到现在,我国的经济产业中工业经济占据着相当大的部分,因此目前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正好满足后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工业经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发展的重点,致使众多的城市发展起来,成为大都市,但是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也造成了一些列的问题,比如加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农村的经济收入远远比不上城镇的经济收入。不仅如此,农村的医疗、交通以及公共建设等方面也都远远比不上城镇的发展,这种极端分化的发展促使我国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农村经济发展上来,应该对其加大投资力度和建设。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国家对此是非常支持的,以此来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缩减农村和城镇的贫富差距。

2经济转型对于农业经济学科的要求与学科发展趋势

2.1完善相近学科专业

伴随着新形势的背景下,各个高校都逐渐地开设了和农业经济相关的专业以及学科,这样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学科是在以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对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重新制定了相应的规则,比如高校创建的农产品贸易学科以及农产品经济学科等,都是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实行的课程设计,把农业经济的特点加入到学科之中,让学生们去学习,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还有个别院校,比如华中农业大学,它是在经济管理学院中开设了关于小型乡镇企业的会计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科等,高校中关于农业经济专业和学科的开创,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依照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教育出更多这方面的人才,也是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2基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通常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一些客观的信息以及数据传输到生产中去,计算机主要作用是收集信息以及整理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生产的数据实行科学的整理,从而促进生产的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农业经济的管理,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其正向增长。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对于经济的管理以及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说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同样在对农产品的经营和管理时,对于市场上的信息掌控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将决定着农产品的经营状况以及销售状况。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同时还有一些高校的信息学院中也开设了农村经济信息化相关的专业,以期望能够培育出更具信息化技术知识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开展农村经济活动时,及时有效的信息能够使生产者更好地经营农产品,从而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产品的价值。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院校之中开设和信息化相关的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

2.3应用数理知识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科学化

在高校中相关的农业经济管理课程,其中数理经济以及定量分析等相关的课程内容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高校开设的课程之中的学习重点,主要是强调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政策等,大部分课程都是全面落实国家的农业经济政策等,没有对其实行专门的分析,也没有开设和农业经济相关的类似分析课程。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依然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经济市场也将是我国市场发展的方向,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定量的分析以及数理经济的分析,要对其足够重视,应该开设一些和定量以及数理分析相类似的课程。高校农业经济学科也应该依照相关的问题需求对定量分析以及数理分析上加设课程,增加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2.4强化实践性教育,推动软科学硬化发展,展现良好发展趋势

传统的教育理念对于农业经济的作用也不可以忽视,传统的教育理念通常会认为对于农业经济的学习应该以理论学习和研究为主,而且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也比较偏向于对农业管理学科中的理论进行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践性以及智能化的学习方式,从而致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到就业,都很难适应工作中的问题,严重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对农业经济实行管理的能力。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也致使市场中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起来,这也对相关的管理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应该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农业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3.1满足农业经济转型的需求,明确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但是可使用的土地资源却十分稀少,而且农业的经营状况呈现分散式发展,还没有建立完善农业产业链。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农村的生产效率非常低。其次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是相对冲突的,现代化的农业已经发展成为高产量、高品质以及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模式,但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仍然还是处在效率低下的模式。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个冲突,可以从科技、信息以及管理方面着手,应当重视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产量,对农产品的组织结构进行完善,减少农作物的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培育出专业的农业管理人才,这将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必要手段,也是最终目标,可以加强相关农业学科的建设,科学地培育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从而增加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产量,这也是农村经济转型时发展的重点。

3.2以科学研究为支持,构成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科学进步都是要通过多次地科学研究来实现的,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应该不断地实行科学研究,利用研究发展不断地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和技术的成熟。实行科学研究的主体应该就是培养农村经济的专业型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也是要利用专业方面的学科来教育和培育的。因此应该构建以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农业管理学科,帮助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这将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渠道。

3.3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分层次培养人才,组建学术梯队

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强大的人才团队发展,将是农村经济学科建设的关键手段以及必要措施。在我国的教学团队中也存在着三种教学理念,第一种是处在计划经济思想的年长学者,第二种是计划经济过渡后的改革学者,第三种是具有前卫思想的年轻学者。这样的学术梯队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过程,在对农村经济管理学科进行开展时,应当强化学科的领头人作用,让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以及具有优秀国际管理思想的海归加入到学科的建设之中,从而培育出这个学科的骨干人物,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帮助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更加科学化以及多元化。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国家的支持,对于农业发展的重点国家也应该对此加强重视。农业经济学科的建设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而培育出更多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多元化以及国际化发展,从而帮助我国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进行平衡发展。本文主要对农业经济转型阶段我国农业学科的建设进行论述,分别从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特点、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思考来进行阐述,希望可以帮助各个院校更好地发展农业管理学科以及对课程进行设计,帮助农村经济管理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思考[J].山西农经,2020,(18):80-81.

[2]肖蕊.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4):179.

第5篇:企业管理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教学改革

即便现阶段国内教学逐渐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大一部分学校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同样如此。究其原因,课堂教学中将教师当作教学的核心,过于重视课堂的内容传授,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够重视,导致教学理念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需要学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专业课程的特点、企业的用人形势相结合,提出针对性改革的措施,对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1目前学校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现状

近年来,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并且也取得一定改革效果。然而,因为目前课改成效没有明确评估指标系统,导致课程改革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部分学校企业管理教学规模、质量与结构不能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学校毕业生也难以适应社会工作的岗位,不能满足企业能力与技术要求。就当下企业管理的教学改革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其一,双师型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很多学校专职教师是一毕业就直接任教,或是直接从其他的学校调入教师,这些教师对企业不够了解,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即便很多学校对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与专业实践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因为国家具体限制与要求双师型教师企业的工作能力与工作年限,教师专业实践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其二,学校和企业合作力度比较弱。一些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经常会存在“一头热”情况,主要表现为学校重视程度低于企业参与的意愿。此外,部分学校和企业合作只是表面工作,简单签署校企合作的协议,然后挂上实训基地牌子,实质性的合作内容比较缺乏,致使学生无法充分认识企业与接触社会,不能及时适应岗位,动手操作的能力不强。其三,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明确,没有科学建立课程体系。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时,没有有效解决如何培养人才与培养怎样的人才问题,致使课程体系构建形式化与简单化。其四,课程教学的改革仍然停留于表面的阶段,一些教师耗费大量时间设计课程教学资料,但是实际课程教学未依据教学的设计来执行,导致设计与执行出现脱轨。其五,课程缺少配套资源,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和课程改革互相配套教材资源缺乏,即便新时代出版很多教改的教材,然而教材数量与种类缺乏,实用教材比较缺少。第二,满足课程改革教学需要的配套实训条件远远不够。部分学校始终追求办学的规模,对于实训配套建设的投入比较缺乏,无法满足学校的实践教学需求。

2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管理人员的人才需求逐渐发生改变,现在学校培养的企业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有系统化与专业化的知识,而且要具有团队合作、职业操守与创新精神等品质。同时学生在学校期间,还要熟练掌握领导、沟通、组织与协调等实际管理的能力,使其迅速成长为创新型、复合型与应用型的人才。其中,复合型企业管理的人才,需要充分掌握企业的综合管理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尽可能符合当代企业对于通才的需求;应用型的人才需要具有组织管理、独立工作、表达与社交等能力,降低企业培训的成本,以此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创新型企业的管理人才需要在不断加强能力与充分掌握知识前提下,升华能力与知识,同时内化成自身的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的思维。

3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贯彻落实BPO校企合作协同的创新

近年来,在学校企业管理的专业中育人课程的教学模式逐渐变成BPO的校企合作协同的创新育人模式,关于BPO校企合作协同的创新育人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应用产学研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平台。在BPO中,B是Basic(专业基础)、P是Practice(实战训练)、O是Order(订单培养),应用“1+1+1”的模式进行教学。首个“1”指的是学生在第一学年,不仅需要完成必修公共基础的课程,同时要将B模块企业管理的专业课程学分修完;而第二个“1”指的是学生在第二个学年,需要将企业管理的专业和企业合作协同设置实战课程修完;最后一个“1”指的是在第三个学年,要按照和企业合作情况,建立冠名的订单班,同时按照岗位与人才需要设置职业能力培训可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训,有效实现企业、学生实训和就业之间的对接。

3.2整合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课程和内容

首先,整合课程内容。如果是本科教学会增设高等数学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难度,而且高数中的一些理论在学生就业以后基本用不到。因此,学校需要对高等数学的课程进行缩减,同时开始应用经济数学课程。其次,突破传统本科模式教学的体系,构建企业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教学课程,增设实务模拟的操作模块,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第三,对理论课时进行压缩。按照市场的需求增设新课程,按照学生定位与培养目标,压缩理论课时,增加操作实践课时,提高学生操作动手的能力。例如:可以增加“国内连锁企业的财务报表具体分析”与“商品的采购管理”等课程,对学生知识面进行拓展,提升学生机就业的能力。

3.3突出教学的重点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3.1强化计算机的教学计算机的基础课程主要就是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专业课的教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间,需要互相结合,加强企业管理的专业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3.2加强学科的基础为了拓宽学生的专业面,需要与企业管理的学科建设相结合,在强化公共基础的课程教学基础上,构建企业管理的专业学科平台,设置商品学、经济性的原理与基础的会计学等课程,以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

3.3.3明确专业的方向与设置深层次的专业课程为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学校可以增设人力资源的管理、零售经营和事务、商场管理以及连锁经营的管理等课程,同时设置商务秘书这类课程,训练学生商务礼仪与接待礼仪。由于新时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活动越发复杂,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而且要具有综合管理的能力,同时精通某一种技能,进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3.4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的改革

相关调查中显示,大约17%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可以独立的工作,将近83%毕业生在毕业以后,需要2~3年的时间才可以适应岗位,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情况也是突出。所以为了让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学校及时进行教学实践的改革,以培养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在学校企业管理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环节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因为企业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说服、开拓创新、组织协调以及应变的能力,同时还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所以学校需要对企业管理的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学生非智力的素质培养以及实践能力锻炼着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一,充分结合企业管理的专业课程改造与实践活动,强化案例的教学,同时对专业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学时进行明确,然后指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其二,聘请一些专业的指导专家或是优秀的企业家到学校讲课,或是开报告会与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其三,教师和学生需要一起参加项目研究、咨询,尽可能主动承担一些企业咨询的项目与地方经济的建设项目。教师还可以针对性的挑选学生参与项目小组,这样不仅能够分担教师任务,而且能够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其四,确保实践教学的时间充足,而管理类的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含集中实践环节与课程实验环节。其五,改革过去独立的实训教学方式。将课程分成课内与课外两个部分,充分结合企业调查和课外部分,组织学生在假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就业率。

4结语

总而言之,从当下企业管理的专业教学而言,学校要想使得学生尽快适应企业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实施教学改革,从实践教学着手,培养高素质人才。但由于学校企业管理的专业教学要求比较高,导致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学校深入研究教学改革对策,落实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企业实践,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介翔.试论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1)

2金慧慧.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旅游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导报,2014(15)

3王晴.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