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设计方案怎么写精选(九篇)

设计方案怎么写

第1篇: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副标题 :

工程商怎样做门禁系统方案

教你做门禁方案

如何做门禁系统的投标方案

撰写门禁系统方案的六大要素和四个原则

前言 :

一个好的门禁系统方案对项目的投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 门禁系统是弱电 综合布线 系统集成中一个较新的项目 , 也越来越成为智能化大厦的必选配置 , 门禁系统虽然并不复杂 , 但是很多工程师还是对怎样配置和编写门禁方案显得非常陌生 , 微耕作为中国专业的门禁厂家和开发单位 , 不但提供产品 , 而且提供免费的专业的如何编写门禁系统方案的指导和咨询 . 但是,方案还是需要工程商自己写,工程商根据微耕提供的标准方案,结合客户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色即可。微耕不会为工程商代劳写方案的,因为微耕不了解现场客户的具体需求和客观情况,这样做出的方案是没有竞争力的,工程商在撰写方案的时候,可以不断了解客户的需求,做出更人性化更有竞争力的方案来,具备一定经验后,以后面对其他客户可以更加轻松地做出更好的方案来。

几个要素 :

要素 1: 介绍门禁系统

应该简明扼要地介绍门禁系统 , 要让客户明白什么是门禁系统 , 门禁系统的组成部分 , 门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 最好有一张门禁系统的拓扑联网示意图 . 产品的详细参数 , 不管客户看不看都是要有的 .

要素 2: 公司简介和资质证书

应该扬长避短地将公司的实力和特长表现给客户 , 最好还有客户比较认同的经营理念的描述 . 资质证书好歹要有几个 . 客户不是一定要你有什么证书 , 只是客户习惯了 , 方案中怎么都要有证书 , 最好将复印件附在方案后面 , 包括彩页显得厚厚的 .

要素 3: 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规范

阐述设计原则时 , 要从客户角度出发 , 要有侧重点 . 因为客户的选型取向是不同的 , 有的看重品质 有的看重先进性 有的看重功能强大 有的看重性价比 , 描述时一定要投其所好 . 设计依据往往是一些标准的名称 , 也许你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 不过你还是把他们罗列出来 . 以示权威和规范 .

要素 4: 典型客户名单和样板工程

中国人有这么一个消费心理 , 大家都用的东西 , 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 去餐馆吃饭也是 , 如果这个餐馆没人你肯定不敢进去 . 所以典型客户的名单越多越好 , 如果你自己的不够 , 就借用厂家的客户名单来凑 , 如果客户是特定行业的客户 , 该行业的其他客户名称就要放在显眼的地方 . 样板工程最好是根据客户的配置来展示 , 如果客户是大型的门禁系统 , 样板工程一定要是大型的 . 如果客户是小型的门禁系统 , 则样板工程大型小型都要 , 让客户产生 你既然能做大型的做我的小型的门禁应该没有问题 , 不要让客户产生 你是做大型门禁的 会不会我的小型门禁你反而做不好的心理 .

要素 5: 项目的计划和施工细节

这点是要根据具体客户的情况来编写的 , 最好也要有图 , 客户会通过你的周密的计划 , 来判断你是否专业 , 是否规范 , 是否有实力 . 施工周期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度 , 万一有个什么事情也可以如期完成 .

要素 6: 设备清单和价格

设备清单一定要明细 , 每一项 , 为什么要用 , 要用多少 , 要讲得清清楚楚 , 不要企图多报配置 , 或者蒙混过关 , 你诚实 , 客户才会更相信你 . 价格可以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适当报高一点 . 不要报得太高 , 太高会把客户吓跑的 , 如果报了实价 , 客户一还价 , 你不答应就显得没有诚意了 . 此外 , 一定要把工程施工费用 , 耗材等其他费用考虑在内 . 并进行合理预算 .

几个原则 :

不要过于专业 , 客户看不懂 , 绝不是件好事情 , 如果写得不专业 , 太通俗 , 客户也会有所顾虑 . 做方案要把握好专业和通俗易懂的分寸 .

不管怎样一定要显得规范和权威 . 通过专业参数的描述 , 引用相关标准等来突出规范 .

第2篇: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教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关于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背景,又有故事发展情节。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一)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二)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三)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一)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二)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三)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四)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五)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第3篇: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校试用学案以来,我认为实施这项任务可以以学案为载体,通过课前三读,课中三读,课后三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一、课前三读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只有通过自己阅读实践才能获得,那么如何自读,自读什么,我采用课前三读的预习方法。1.读——标出小节号并画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句、段。查找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材料,通过工具书理解词语。2.读——带着课后习题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读——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文,教给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可根据课题提问题,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活动提出问题,自己印象深刻的重点词语、重点段提问题。如《小动物过冬》一课,学生在预习中提出:(1)文中写了如那几种动物?(2)他们各自都是怎样过冬的?(3)为什么燕子飞到南方过冬?而青蛙、蜜蜂为什么不去难反复过冬呢?(4)我还想知道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三读的教学方法试行一段时间,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课中三读

课标指出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达到这一阅读要求,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在课堂中怎样让学生读懂而不是听懂,我认为在课中1读——重点词句。教师如能抓住一两个重点词、句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定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如教《海中救援》中第一次救援中,先引导学生抓住“搏斗、焦急、气喘吁吁”这几个词语,设计问题:(1)你是怎样理解“搏斗”这个词语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焦急”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在焦急的等待中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神态如何?(3)你是怎样理解“气喘吁吁”这个词语的?能试着做一做并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吗?这种问题既基础又有思维价值,还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学生不仅懂得了当时情况万分危险,而且创造性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在第二次救援中抓住母亲的话,汉斯的话,还有“这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却比永久还永久。”这些重点句设问:母亲为什么阻止汉斯参加救援?汉斯为什么非去不可?短短的一小时为什么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永久?结果学生联系上下文,比较深刻的谈了各自的看法。再谈体会时,学生几乎都谈到汉斯舍己为人的品质,及自己以后在别人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做,找出自己的差距,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汉斯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2读——在想象中读,根据汉语的特点培养语感就必须引导学生再想像中读,这就需要教师抓住教材中那些含义深刻的句、段设计出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加深对文章思想的体会。如:《莫高窟》一课,要让学生领会到莫高窟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块瑰宝,就必须让学生在想象中充分领略莫高窟的创造之美。课文对莫高窟的描写用了大量生动的语言,但学生少有游览欣赏过古代艺术的经历,要展开想象是有困难的。因此课前教师应适当补充文字材料或图片资料,如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就采用了“飞天”这一艺术形式。教学中播放有关莫高窟的彩色图像,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中体会莫高窟的美。3读——声情并茂的读。“声”主要指准确确定重音,适当调控语调,恰当把握停顿,“情”主要指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意诣,要使学生读的声情并茂,有时需要教师创设读书氛围。如:《野菊》一文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把人物描写的生动、传神。仿照文中的写法,选一个你喜欢的人写一个片段。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如何把一个人写具体,又掌握了写人的表达方法。

三、课后三读

第4篇: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直切“独特”;感知写法;深悟写法;运用写法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读中感悟,体会赵州桥的独特宝贵之处是雄伟、坚固和美观。

2.品味语言的魅力,感知作者的写作方法。

3.迁移运用本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复习旧知 直切“独特”

1.复习旧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赵州桥有哪些宝贵独特之处呢?

2.直切“独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独特之处。

二、品读“独特” 感知写法

(一)品读第二段“雄伟坚固”

1. 回忆学法: 读思: 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体现在哪里 读读画:用“―”画描写赵州桥雄伟的句子。用“~”画设计独特的好处的句子。

读悟:体会怎样把桥的独特写出来的?

2.依法学习:由读文――笔读批注――读中体会

3.汇报交流 雄伟坚固的句子: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么长的桥……

设计独特的好处:……既……又……

A:品读第一句:赵州桥非常雄伟。感知写法:概括写出赵州桥雄伟。

B:品读具体雄伟坚固的句子:(自由读-范读-美读)

a:全部用石头砌成(感知写法:抓住材料写出“坚固”)

b:没有……只有……(感知写法:抓形状写出“雄伟”)

c:……还各有……(感知写法:抓样子写出“雄伟”)

C:品读桥设计好处的句子:a减轻了冲击力(坚固)b:节省了石料(省料)

理解:“减轻”“节省”(用反义词法)。“创举”(近义词法 )

感受:独一无二的举措。感知写法:抓好处写出独特。

4.归纳总结:

1)总结内容:赵州桥非常雄伟,是因为这么长的桥 ;这么长的桥 ;这么长的桥 。

(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桥洞;横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2)写法总结:够段方式:概括――具体 写法:抓特点:样子 材料 好处

过渡:赵州桥除了雄伟还有什么特点?(美观)现在我们来看看它的美观。

(二)品读第三段“美观”

1. 依法学习: 读思: 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里? 读画:用“―”画描写赵州桥美观的句子。

读悟:体会怎样把桥的美观写出来的?

2.汇报交流:

1):读思: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栏板上的精美图案”。

读画:赵州桥美观的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

读悟:作者怎样把桥的美观写具体的呢?(品读句子感知写法)

A:齐读:说说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①抓住动词:缠绕 吐抵(体会动作好看)②抓住神态词:回首遥望(体会神态美)③抓住样子词:相互缠绕 飞龙 双龙戏珠(体会样子多可爱)

B:指名读C:评读:读出龙的多和美 D:美读:看课件读。

2)知写法:抓住龙的动作、神态、样子来写的。(课件标注)

3.品读全段:看多媒体的标注朗读:(学生行为:指名读-评读―美读)

三、分析文段 深悟写法

1.分析文段:看多媒体分析:够段方式和写法

2.深悟写法:够段方式:概括-具体 写法:抓特点 用修辞:(排比)。

3.分析段与段的衔接:

1) 连接二三段的句子是什么?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读读这句话,看看这句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与二三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分析过渡句作用:承上启下

4)练习写过渡句:关联词语:不但_____而且_____

提示词语:写人的:诚实 勇敢;……写物的:结实,耐用;美观,实用……

四、仿说练习 运用写法

1.交流积累:

1)见过的精美图案:图案:学校宣传栏 班级文化墙 公园的雕塑,手抄报……

特点:丢果皮的小男孩低着头,打人的匪徒凶神恶煞…… 红红的牡丹花鲜艳夺目,光荣榜光彩照人……

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2)积累:动作词:欢蹦乱跳、摇头摆尾。神态词:恋恋不舍 目不转睛

2.仿说句①:总述:庆丰农场的(地方)的(图案)不但( )而且( )。

3.仿说句②:分述:抓特点:样子,动作,用修辞:排比

1)指名抓特点说:说出样子、动作……

2)引导说比喻句:

3)引导说排比句:用多媒体的图片引导:有的――有的――有的――

4.仿说段:连句成段练习说段:

庆丰农场(什么地方)的( )不但( )而且( )。那些( )(怎么样)有的_____;有的_____;还有的_____。

5.动笔书写 教师巡视

五、总结写法 拓展延伸

1.总结写法:1)够段方式:概括-具体2)写作方法:抓特点 用修辞

2.拓展延伸:刚才我们只是采用了概括-具体的方式写了一段话,请同学们回家写两段话,并用“不但……而且……”的过渡句连接起来。

六、板书设计:

赵州桥

(但坚固而且美观)

(过渡句)概括:

具体:抓特点:动作 神态 样子

用修辞:排比

第5篇: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A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子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作者提出他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作者把这句话对你们说十遍、百遍,你们相信吗?应该怎样你才会相信?

2.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要举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3)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司马光为什么要用警枕?他想提醒什么?

(4)小结。

2.走近童第周。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①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②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③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2)抓住重点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3)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让同学们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练习说话。

(4)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5)练读第三段。

(6)小结。

3.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自由读第四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司马光只有(),才能()。童第周只有(),才能()。()只有(),才能()。

4.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在生活中,这些观点常常让我们充满困惑,下面就这些观点同桌讨论,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看法。

(1)天资聪明的同学也许稍微认真一些就能取得好成绩,难道一定要很勤奋吗?

(2)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如果非常勤奋,能赶上那些天资聪明的同学吗?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B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例子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说勤奋》,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并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边读边画下有关词句。

(3)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进一步了解成就之大。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怎样读好这一句?

(4)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5)换句对比,体会具体描写。(出示: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

(6)对比中体会勤奋: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等关键词来体会。

师生对话,指导朗读: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

(7)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他想提醒什么?

(8)小结。

2.学习童第周的例子。(用第二段找关键词,读悟勤奋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理解“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2)说一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的勤能补拙的故事。

3.小结。

4.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总结引出第四自然段。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将积累的勤奋名言说一说。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教后感悟:

一、引入要实效,直奔勤奋

用A教案教学,师谈话导入风趣自然,师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举名人事例论证最有说服力,但是本班级均为乡镇学生,阅读和积累较少,所以说法不一,耗时7分钟。经修改后用B教案教学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用时2分钟,有效地把握了导入时间,为下文的学习空出更多的思想空地。

二、品读感悟,探寻勤奋

A教案和B教案的教学都经过精心设计,把第一个事例作为重点来教学,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来体会勤奋。但B教案在A教案的基础上设计了换句对比,用“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和文中具体描写的句子对比,让学生体会了具体描写的重要性,这样对于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的培养更有效。B教案设计了一个情境对话:“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样回环复沓的引读,司马光的勤奋在学生心中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三、训练需扎实,勿成课堂的虚设

A教案在教学第二个事例时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让同学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看似不难,可是学生的说话都停留在表面上,可见训练没有立足学生实际水平。练习填空部分,学生都能填“勤奋”和“成功”二词,这样不经思考能解的答案有何意义。所以B教案在修改后省略了这两个训练,不刻意地追求读写,显得简洁、朴实。

四、拓展有度,延续勤奋

第6篇: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模糊性 艺术

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到今天,已经渐成体系。作为一名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把教学改革方向,新的教学理念,更多更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更全面更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渗透到课堂中去,以确定其可操作性。经过实践,笔者发现一种模糊性的教学艺术对迎合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改变语文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模糊性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设计、进行及评价过程中,教师能够“难得糊涂”,以更大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更深地挖掘学生潜力的教学手段。其具体做法是:

一、教案设计中的“难得糊涂”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艺术的蓝本。教案设计的好坏,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因此,优秀的教师都善于把教案设计得非常精巧、详尽。尤其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往往把教案设计得滴水不漏,甚至连学生会怎么问、怎么答都有注脚。然而,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扎好笼子,把学生赶进去”的方式已经越来越被我们所批判,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到如此详尽、清晰的教案设计必定会拘束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学生也必定得不到个性的、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发展。首先,这样的教案设计容易使教师的教学形成思维定势,以至于为了教学的方便,忽视了教学的主题――学生。其次,教材(课文)的学习,必须使学生参与到其中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课堂才能真正地充满生机,才能取得成效。而设计详尽的教案显然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课堂氛围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教案的设计,教师尽可以大胆一些,尤其是思维敏捷,对教材又有经验积累的教师们,不必写祥案,不必对教学流程、教学环节的进行时间抠得死紧,不要把课堂教学当作走过场。但必须提醒大家的,教案设计的“糊涂”不是说我们不必钻研教材,不必了解学生了,只是把这些都成竹在胸,功夫是在诗外的。

每当课文学习进入第二阶段(即提出疑难,师生讨论)时,我总能感受到教室里鼓荡着的勃勃生气。我在这一阶段试着把教案有意识的抛开,鼓励学生根据自学收获提出本课疑难,然后进行讨论。如在《梳两角辫的小姑娘》的阅读中,学生经过自学提出了:1、张丽看到两角辫帮她推车为什么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这说明了什么?2、当小姑娘说多找钱的时候,张丽要“确信”没有听错,这确信说明了什么?3、张丽第一次见两角辫是“不耐烦”第二次是“怀疑”,第三次是“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三次态度变化可以说明什么?4、课文几次写到张丽的背影,其中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真让人激动不已。如果我未能抛开教案,照本宣科,如何能有如此收获?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重在完善对课堂的驾驭,而教案的设计教师大可“难得糊涂”,切忌细致、完全,粗枝大叶的教案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能展示学生们的思维状况,因为从学生角度体现的学习状况可以体现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现状、思维方向,更容易激起学生们的思考,也使教师能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过程中的“难得糊涂”

语文教学改革中,达到师生角色互换,树立学生第一的课堂观念是关键。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时刻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让着学生,多给学生提供机会。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很善于向学生请教。字词理解要请教“谁能帮助我解释?”课文朗读要请教“你觉得可以怎么读?”重点句要请教“谁能帮我读懂它?”练习解答要请教“你认为应该怎么做?”……诸如此类。

笔者也做了此类的尝试。在小学语文十册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对第二自然段中最后一句“少先队员们望着,望着……”的省略号的理解就曾向学生请教。“省略号的作用有三种(引生同说),我们都知道,那么这里的省略号又有什么作用呢?谁能帮助老师?”有学生立即举手,“我能帮助老师,我认为在这里是表示列举的省略。因为这里的省略号可以写成望着,望着,从这一连串的‘望着’中,可以表现少先队员们对总理的无尽的哀思”,又一生举手说:“我也能帮助老师,我认为是表示语意未尽。这省略号可以让我们有想象的空间,少先队员们心里一定在不停地说‘我们敬爱的总理,尽管你离我们而去,但你的身影一直留在我们的心中’。”于是,我要求同学们进行讨论。最后,这两种意见都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我还对这两位学生表示感谢。这时,课堂的思维气氛冲激了起来,学生在讨论中进行了思考,在观点的阐述中练习了说话,课堂效果理想。

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糊涂”,而且要糊涂得巧妙,糊涂得真诚。这样不但不会降低你教师的威信,反而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大发展,课堂效果立竿见影。

第7篇: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收集资料必须有工具。主要是三种:调查提纲、调查问卷、统计表。

调查提纲。就是把所要调查的项目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列出来,然后在每个调查项目下面再列出需要了解的具体问题与资料。调查提纲要全面,要有层次,要条理化。但不宜过于繁琐,如不必把怎样发问都列出来。因为调查提纲是供调查人员自己掌握和使用的,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调查人员还可以使它更加具体化。

调查问卷。它是直接发给被调查者填写或由访问者代填的一种调查表。问卷是根据调查准备阶段提出的研究假设和制定的量度指标设计出来的。问卷,顾名思义就是一问一答。依据回答的方式不同,可以把问卷分为两种:固定式和自由式,也叫封闭式和开放式。对固定式问卷,受访者只能在规定好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只能回答“是”或“不是”,不能自由发挥。对自由式问卷(如你对某某事情怎么看?),被访者可以自由回答。固定式答案标准化,资料简单明了,容易统计,缺点是有局限性,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访者的态度。自由式答案可以反映被访者的真实思想,资料丰富,但用于大面积调查则难以整理和统计。

制定问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问题要先易后难,免得使被访者一开始就“卡壳”。可先问事实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感情和行为趋向方面的问题。

第二,文字要清楚、准确,通俗易懂。每个问题要使被访者一看就明白,也不能太笼统,如问“你对当前的形势怎么看?”这样的问题不好回答,即使对方回答“形势大好”或“形势不好”,你还是没有得到有价值的资料。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问。

第三,格式要整齐划一,并使被访者容易明确在哪里填写答案。如固定式问卷中每个可供选择的答案占一行,并在问题的前面设一,要求回答者把答案用符号“”或“×”填在内。如问:你的文化程度是:1. 小学;2. 中学;3.大学。

统计表。在调查中需要进行数字统计,所以要根据调查需要设计各种统计表。最必须的有两种:一种是个案登录表,每一个调查单位一张,把这个调查单位的资料登录在上面。如果用问卷调查,要把问卷中的文字答案数量化以后,填入个案登录表。另一种是统计总表,是用来汇集个案登录表的统计资料的。

有了调查工具以后,还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才能把资料拿到手。主要有历史法、观察法和访问法。

历史法。也叫文献法,即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检验和分析历史资料和文献,判明历史事件的真相,进行统计和分析,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观察法。就是走到调查对象那里去,用自己的感官及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提纲收集直接的感性资料。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参与观察就是调查者深入到调查对象中去,与他们共同生活,变成他们中的一员,从内部观察。非参与观察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从外部观察。

访问法。访问法有集体访问和个别访问两种。集体访问也就是召开调查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作典型调查时经常要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采取这种方法时要注意:1. 参加调查会的人要有代表性,要了解情况。2. 所调查的问题在他们之间没有互相保密的必要。3. 调查者要使自己真正成为调查会的中心。4. 为了造成和谐的气氛,开始时可以用较短的时间互相介绍,作一些轻松的谈话,这可以叫作“热身运动”,然后再进入调查阶段。5. 座谈会既要围绕调查题目和提纲发言,又要避免简单的问答式。个别访问是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时着遍使用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访问前要给被访者打招呼,说明访问目的,约定访问时间,打消顾虑,必要的还要保证保密。2. 在访问时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要注意礼貌。3. 访问者事先要特别熟悉调查提纲或问卷,对其中每一问题的研究目的都要十分明确。4. 访问尽量做得轻松自如,不要紧张生硬,但应避免离开调查题目的无意义漫谈。5. 访问者要严守“中立”态度,不要对被访者表达对问卷中问题的意见,以免影响被访者对问题的回答。

怎样整理资料

资料收集到手以后,是比较杂乱的,必须经过整理才能进行分析。整理资料及方法因调查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地讲,需要经过两个步骤:

第一步:校订。校订的项目有:1. 有无遗漏,如有遗漏,设法补上。2. 有无错误,如有错误,应予改正。3. 辨别真伪,判断资料的可靠性。要动脑筋思索受访者回答的问题是不是真实思想和事实。注意分析答案有无矛盾,如有矛盾应参照其他答案予以改正。

第二步:登录。就是将每个调查单位的原始资料分类排列登录在一张调查总表上,每一个调查单位占一行,直至把所有的调查单位的调查表或问卷登录完毕。登录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综合分析。

怎样写调查报告

上述工作完毕后,即可动手写调查报告了。写调查报告的任务就是要把调查研究结果用文字反映出来。一般地说,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一、调查报告开宗明义就要说明调查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调查这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调查对象,使用哪种调查方法,调查过程经历哪些阶段,用了多长时间,有多少人参加调查,等等。

二、报告调查的基本情况。这部分的内容有两种构架:一是把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来写。如对一个地区的形势调查报告可以分为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教育方面,等等。二是把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分成互相衔接的几个部分,层层深入地来写。在观点与资料的处理上可以先列出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和推论,作出结论;也可以先亮明观点,然后用对调查事实的分析来证明。

三、提出新的见解、理论和提供参考意见。有的社会调查是为了验证已有的理论,有的社会调查是为了寻求新的理论,有的社会调查是为着实用目的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系后两种情况,就要提出新的理论,或向实际工作部门提供参考意见。提出新的理论或建议要谨慎严肃。观点要从事实中引出,同时要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要全面衡量理论或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要轻率地下结论、提建议。

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资料附在报告后面,以便使人有可能鉴定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否科学,资料是否可靠。

撰写调查报告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调查报告必须由参加调查的人来写,最好由主持调查的人亲自动笔,别人代劳不好。

第二,在写书面报告之前,最好先在一定范围内口头报告一次,征求意见,以使正式报告稳妥完善。

第三,调查报告要用事实说话,每一个观点、每一个命题,都要有资料作依据,切忌空谈。

第四,一份调查报告只能有一个主题,各方面的资料和论述都是为了说明这个主题的,不要跑了题。

第8篇: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乘法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自主探究熟练地用加法算出乘积及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

3.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展示、相互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帮助他人的快乐,感受数学之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算式卡片。

学具准备:珠子若干、纸船、练习纸。

教学重点:加深乘法的意义理解,能熟练地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发兴趣,复习乘法有关知识

1.师:小朋友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头)你最喜欢这部动画片里哪个人物?为什么?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2.师:羊群与灰太狼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看……

(出示课件)村长慢羊羊对羊群说:“我要去别的森林里上课,你们在家要好好复习乘法的知识,不可偷懒。”

师:我们来看看,喜羊羊带领羊儿们在复习什么乘法知识。

3.自主完成习题。

(1)出示复习题1,看图列式。

师:要算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可以怎么算?乘法算式中的2代表什么?4表示什么?在2×4=8中,各部分都叫什么?

(2)出示复习题2,读写乘法算式。

“开火车”形式读乘法算式,选择一道乘法算式工整地写在练习本上。

(3)完成复习题3,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

师: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上面其中一道乘法算式的意义吗?这道乘法算式的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表示相同加数,另一个因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怎么写出乘法算式的积?(看乘法,想加法,算出加法算式的和即求出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设计意图:在看图列式、读写乘法算式、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等练习中互动交流,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熟练解决一些简单的乘法问题,也为下节课让学生用加法算式求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作铺垫。]

二、创设闯关情境,进行乘法逐层练习

(出示灰太狼抓到懒羊羊图)师:在大家复习乘法知识的时候,懒羊羊没参加,尽睡懒觉,这不,被灰太狼抓住了。他边哭边呼救,村长、喜羊羊等赶紧来救他。

(出示课件)灰太狼:没那么容易,我设了重重机关,你们要闯过我的所有关卡,才能救出懒羊羊。

师: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羊群闯关吗?(愿意)

第一关,昆虫身上的乘法问题(教材第50页第10题)。

师:你对七星瓢虫了解多少?(出示七星瓢虫的资料)

师:看图,你能写出哪些乘法算式?这些乘法算式表示什么?

第二关,送信(教材第50页第11题)。

(出示课件)灰太狼:“刚才的一关是小意思,算不了什么,看我的第二关卡――送信。要是你们送错了,嘿嘿,懒羊羊就成了我的涮羊肉了。”

师:一道乘法算式可以有多种描述方式。为避免送错信,咱们先整理一下,比如,哪些算式或说法可以写成3×6或6×3?

师:好了,现在我们对乘法算式理解得更透彻了,可以出发了。小朋友把邮件贴在黑板上相应的房屋下面。

全班交流,课件演示送信。重点说一说为什么3+3+5和4+6送不进去。

第三关,解决问题。

师:哇,这关好险哪!不过我们仔细观察,认真辨析,最终还是闯过了这关。接下来,请看第三关,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要求做4只小老鼠需要多少个三角形和圆形,首先要知道什么?

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交流得出,用乘法算式解决同数相加的问题更简便。

第四关,设计乘船方案

(出示课件)灰太狼:“哼,难的还在后头呢!”

第四关,设计乘船方案:12人乘船,要求每条船上坐的人数相同,你有几种乘船方案?

师:这关我们合作攻关好不好?4人一组,用12个珠子表示12个人,轮流按要求将12个珠子放在纸船中。每摆出一种方案,组里的记录员及时写在记录单中,争取人人参与。

小组合作后全班交流。

师:合作的力量真是大呀!你们通过合作设计出这么多乘船方案,村长还夸你们了呢。(课件:不错,不错!)

第五关,智慧城堡

(出示课件)灰太狼:“这么多关都闯过去了,看来我要使出绝招了。”

师:小朋友们,最后一关,第五关:智慧城堡,敢挑战吗?

[设计意图:创设闯关情境逐层进行乘法的练习,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情绪高涨。此环节设有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题型多样,内容全面。通过闯关激趣完成乘法的练习,能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展示、相互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回顾总结,畅谈感受

(出示课件)小朋友帮助羊群把懒羊羊救出来啦!灰太狼垂头丧气地说:“哎,没想到小朋友这么厉害。”

第9篇: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一看题目就知道吧,看看题目,你觉得有意思在哪儿呢?(指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组反义词,这两个都是极端的断言,以及引用语言做课题加引号。为大家推荐的精彩与糟糕小学教师设计案例素材,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精彩与糟糕小学教师设计案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腼腆、誊写、歧途、谨慎”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的不同评价及带给“我”的不同感受

教学流程:

一 、揭示课题,发现课题特点。

1.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一看题目就知道吧,看看题目,你觉得有意思在哪儿呢?(指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组反义词,这两个都是极端的断言,以及引用语言做课题加引号。)

2.通过题目,我们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现在,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 、概括内容,初步感知。

1. 反复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探究思辨,感悟内涵。

1.抓住母亲的语言,走进母亲心理,感受母亲之温柔之爱。

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练习朗读。

1)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

老师就是作者,谁来当母亲来夸夸,看谁最像“我”的母亲?指名读——齐读。

还会怎么来夸赞自己的儿子。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巴迪,心情如何?(积累相关描写高兴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在学生练读的过程中加以适当引导点拨,从而走进人物内心。

2)“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指名读,齐读。

如果你是母亲,你真觉得巴迪的诗写得精彩极了吗?那为什么要这样说?

如果你就是巴迪,你有这样一位母亲,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用什么词语或者句子来形容?

2.请同学们找出父亲批评“我”的句子,来读读。

1) 写父亲对“我”的评价,批评“我”在哪儿?

父亲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读出父亲的语气。

交流父亲心理。

那你觉得还要不要感谢父亲呢?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理由。

2)生再汇报。文中有四处理由,师都让学生自由找,谈感受。

3)师:当巴迪拿着国际大奖去给父母亲看时,他们又会怎么说呢?根据上下文思考一下,谁最像我的父母亲。

3.师小结。其实,我明白,无论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这都是父母对“我”深沉的爱。

板书:爱

4.对于父母的爱,作者在文中也有文字可见,找出来读一读。

1)“歧途”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思考一下。

2)你认为在文中“引入歧途”指什么?(自由读――齐读)

5.书面练习,概括提升

师:学了课文,谈谈你对父爱、母爱的理解。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选择一题写一写呢?(课件出示填空)

“精彩极了”是母亲对孩子的( ),母爱像( ),它( )。

“糟糕透了”是父亲对孩子的( ),父爱像( ),它( )。

四、回应开头,问题解决。

1.学到这儿,我们再来替巴迪写写获奖感言,我们只要把练习的话稍作改变就能变成获奖感言。

2.生自由写,师巡视。

3.生发表获奖感言,师生共同赏析。

五、深度开掘,提升主题。

1.我们的成功还应该感谢谁:(自己 自己的谨慎)

2.如果不谨慎,我被“精彩极了”刮倒了,会怎样?

3.如果不谨慎,我被“糟糕透了”刮倒了,会怎样?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 赞扬 父亲 批评

谨慎

成功

精彩与糟糕小学教师设计案例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性文章的写作目的,了解说明文。

2.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风格的多样性。

3.会用说明性的语言说明身边的事物,正确运用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风格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会用说明性的语言说明身边的事物,正确运用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文,谁来说一说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太阳、松鼠的什么特点?

生讨论并总结:

板书:说明事物的特点

太阳------远 大 热

松鼠------漂亮 乖巧 驯良

作者为了把说明对象交代清楚,就使用了说明文这种体裁。(出示课件2)

二、整体感知。

师:结合我们学过的这两篇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生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和同学们交流。(出示课件3)

师总结:说明文写作的目的是说明抽象、复杂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通俗易懂。

师:为了把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更清楚,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们会采取哪些方法?

生讨论,并回答。(出示课件4)

师总结:

板书:1.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介绍。

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师: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出相应的例子。

生总结并回答:(出示课件5)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出示课件6)

《太阳》一文就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三、比较鉴别

师:同样是说明文,《太阳》和《松鼠》相比较,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生总结并发言(出示课件7)

同样是说明文,和《太阳》相比,《 松鼠》一文的语言更加生动。(出示课件8)

师: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对比,我们可以明白,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性的,《太阳》一文语言较为平实,《松鼠一文的语言更生动,描述更细致。

板书: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四、初试身手

我们明白了说明文的写作目的,也知道了怎样写说明文。现在,就让我们试着写一写身边的事物吧。

要求:选择身边的事物,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生自由选择,组织语言

师请同学在全班交流,并要求同学们认真听,提出优点和不足。老师及时做出评价。

五、作业布置(出示课件9)

同学们,我们也可以把《白鹭》这篇散文的2-5自然段改成说明文。要改成说明文,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白鹭的特点。然后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熟悉的课文引入说明文这一体裁,明白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方法。同时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这样学生们会对说明文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作业的设置,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2.在教学过程中,我用问题引导学生,让他们层层深入地了解说明文。这样既环环相扣,又非常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