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战国策齐策四精选(九篇)

第1篇: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摘要:公共关系学在各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关系的运用更是当代成功人士所具备的基本能力,这门学科在我国形成较晚,然而早在战国时期,却已被士人所掌握。《战国策》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公关游说之辞。这些策士在向统治者游说时,非常讲究公关语言艺术,他们的语言表现出多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善用“集束论据”。震撼力强;夸饰铺陈,辞藻华丽;连续发问,气势逼人;针锋相对,语言犀利;巧设寓言,善用比喻等。因而他们的公关语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值得当代公关人士学习。

关键词:战国策 策士 公关语言艺术

“公共关系”源于英语“Public Rela―tions”,在中国大陆最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进入中国虽然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在中国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却不容小觑。公共关系的运用更是当代成功人士所具备的基本能力。虽然这门学科在我国形成较晚,然而早在战国时期,却已被士人所掌握。《战国策》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游说之辞。这些策士在向统治者游说时,非常讲究公关语言艺术,他们的语言表现出多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善用“集束论据”,震撼力强;夸饰铺陈,辞藻华丽;连续发问,气势逼人;针锋相对,语言犀利;巧设寓言,善用比喻等。因而他们的公关语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值得当代公关人士学习。

《战国策》就是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者谋议论辩当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的一部著作。该作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它出色描绘了那些策士的谈话,即现在公共关系学所说的公关语言。策士们能够揣摩统治者的心理和掌握统治者的思想感情,能在统治者趾高气扬时,一席话说得他们垂头丧气心灰意冷,也能在统治者一筹莫展时。三言两语,令他们兴高采烈茅塞顿开。虽然策士们在政治上大都“朝秦暮楚”,没有什么固定原则,但在当时群雄并起的特殊时代,却是无可非议,“士为知己者用”则是非常可贵的。从公关语言本身的艺术价值来说,他们的言论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前人都给了极高的评价。刘勰《文心雕龙》称赞说“一言之辩,强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胜过百万雄兵”。王觉在《题(战国策)》中称“辩丽横肆,亦文辞之最”。

《战国策》广泛地记载了当时各国的政治斗争。许多地方比较精细地刻画了人物的精神状态,描绘了一些人情世态,记下了当时一些谋臣策士的“公关”词锋,记下了一些有识之人士对于政治的长篇见解。它的“公关”语言艺术成就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善用集束论据,震撼力强;第二,夸饰铺陈,辞藻华丽;第三,连续发问,气势逼人;第四,针锋相对,语言犀利;第五,巧设寓言,善用比喻。

一、善用集束论据,震撼力强

策士们在“公关”时,为了使对方采纳自己的建议,非常注重自己的论辩方式,他们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在论据选择上往往尽量使用集束论据。所谓集束论据是指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论据集中在一起,论证同一论点,以便使其论证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如《蔡泽见逐于赵》(秦策三)中,蔡泽被赵国驱逐,他听说蔡相应侯范雎任用郑安平、王稽,可后来两人都犯了重罪,范雎深感惭愧,感觉有机可乘,便决定西行人秦,其意在于争夺相位。在与范雎的论辩过程中,蔡泽说:

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家之福也。故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知,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惑乱。是有忠臣孝子,国家灭乱。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

蔡泽为了说服范雎“功成身退”而自己为相,连续用了三个事实论据,构成集束论据。这三个论据“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知,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惑乱。”寥寥的二十一个字,短小精悍,论证充分,说得“应侯称善”!在后面的论辩中,蔡泽又列举齐桓公、吴王夫差等君主的例子,以论证至盛则反的道理,继而又以人臣为例,商鞅“功已成遂以车裂”,白起“功已成矣,刺死于杜邮”,吴起“功以成矣,卒支解”,大夫文种功高权重而终致杀身。“此四子者,成功而不去,祸至于此。”唯独范蠡深知“功成身退”之理,他唯恐祸及自身,功成名就后,毅然隐退,“超然避世,长为陶朱”。此处。蔡泽以商鞅等人为例。同样运用集束论据,说明范雎是该“功成身退”的时候了,如不及时退去恐怕结局一如商鞅、白起、吴起、文种!蔡泽的这番说辞,论据充分,论证得力,又能使范雎倍感危险,非听不可。范雎唯有称“善”,将蔡泽奉为上宾。不几日,范雎就向秦昭王举荐蔡泽,并且称病辞官,请归相印。

二、夸饰铺陈,辞藻华丽

“所谓铺陈,就是把事物的有关方面尽可能全面而广泛地论到陈述。夸饰,就是把事物的某种属性故意言过其实地夸大强调。”。《战国策》中策士谋臣的公关语言,动辄东西南北、山川形胜、天下古今、利甲精兵、人情风物,大笔挥洒。如《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中苏秦说:

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痰如锥矢,战如雷电,解若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杀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芋、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这段说辞甚是铺张,并且综合运用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把齐国的地理、物产、人力等各方面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声调铿锵,气势贯通,形象生动,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再如《苏秦始将连横》中,苏秦游说秦惠王曰:

天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圊。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以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接下来苏秦又以神农、黄帝、尧、舜、禹等说明应该以征战来兼并诸侯、一统天下。这段说辞同样言辞夸张、辞藻华丽,与《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中的说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连续发问,气势逼人

这种语言艺术的运用,有一个突出优势就是能够掌握发话权,造成咄咄逼人的气势,使得对方无暇思索,只能被动地回答问题,而提问方则能抓住机会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燕策一)中,有人对燕王说:“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苏秦从齐国归来,燕王竟然不给他预备住处。苏秦为了反驳别人对他的中伤,对燕王说道:

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 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选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

这样一连串的发问层层推进、步步加深,那些中伤、指责当然就被有力地驳斥,燕王无可奈何,不得不说:“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

四、针锋相对,语言犀利

针锋相对就是对对方提出的观点毫不回避和退让,而是予以正面的反击,树立自己的观点。在《鲁仲连义不帝秦》(《赵策三》)中,着重写了鲁仲连和辛垣衍的辩论。秦围赵国都城邯郸,兵势强盛。魏国怀着恐惧心理,派辛垣衍到赵国,劝赵国尊秦为帝,以免遭灭国之灾,这时鲁仲连正在邯郸。他极力反对这种投降媚敌的行为,找到赵相平原君,要和辛垣衍辩论。在两人的论辩过程中,辛垣衍处处小心,时时防守;鲁仲连却千方百计以理说服他。以利害关系打动他,可谓语言犀利,感情充沛,其中有许多话都是短兵相接,如: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

鲁仲连曰:“然粱之比于秦若仆耶?”

辛垣衍曰:“然。”

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辛垣衍快然不悦目:“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辛垣衍在鲁仲连的辩难和指责下,被迫暴露了他那种甘心在强敌面前屈服的畏葸心理,他直截了当地把秦比作主人,而把魏国比作奴仆。鲁仲连听到这番话当然极为气愤,狠狠地刺了他一句:“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此话一出,辛垣衍大吃一惊。说你鲁仲连说话也太过分了,凭什么让“秦王烹醢梁王”呢?鲁仲连就从容地根据历史事实来解释,说帝王有权力烹醢他的臣属。最后他说: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粱之官。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这些利害关系说出来后,辛垣衍也不得不“再拜”谢服,并表示“不敢复言帝秦”。

五、巧设寓言,善用比喻

战国时期,君策士们公关的对象多为庸主暴君,为了免予灾祸。有时候须曲折隐晦,那么寓言就成为一大技巧,当然也成为策士语言的一大特色。如郭隗为向燕昭王献策,告诉他如何招揽人才,用了“渭人买马”的寓言(《燕策一》);魏加为了告诫君主在选拔人才时要“慧眼识英雄”,不能有眼无珠,错把庸才当将才,用了“惊弓之乌”的寓言(《楚策四》);苏代为了劝赵惠王不要攻打燕国,用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燕策二》),说得赵王“称善”,最终没有出兵;李梁用“南辕北辙”(《魏策四》)的寓言,来劝阻魏国攻打赵国邯郸;陈轸用“画蛇添足”(《齐策二》的寓言,来劝阻楚将昭阳乘战胜魏国之威去伐齐国,说动了昭阳,使他“解兵而去”,等等。这些寓言大都比附现实,与当时的政治斗争密切相连,而且即事编撰,新颖独特,别出心裁,而策士们运用自如,信手拈来,表现力相当强。

第2篇: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一、持久战

第一回合:陈市长深夜来访,齐仰之闭门不纳

矛盾冲突:(陈)登门拜访 (齐)恕不接待

军事策略:持久战

“持久战”是军事思想的重要方面,面对相对强劲的对手,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创造性地提出“持久战”的军事策略,这种策略针对“失败论”和“速胜论”而提出,是人民军队对敌斗争的重要战略指导方针。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通常在战略上采用持久战的方针,通过长期的作战,逐步削弱敌人,转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最后赢得战争的胜利。

作为军事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在各个革命时期都取得了骄人的军事胜利,并在革命斗争的洗礼中养成了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

市长亲自下请帖邀请齐仰之“参加政府召开的会议”,但齐仰之声称“政治与我绝缘”,且表明“孙中山的请帖我也不去”。话剧开头的电话对话,使一位带着抵触思想并且固执、倔强、清高、不讲情面的“老顽固”形象鲜活展现,一下子扣紧了读者的心。很显然,市长的这次“求贤之旅”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形势逼人,时间紧迫,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市长不得不深夜来访,亲顾“茅庐”。在市长按下门铃,自报家门之后,却得到了“乓的一声将大门关上”的“回报”,“吃了个闭门羹”,市长初步领教了齐仰之的“顽固”,经过短暂的犹豫、思索之后,认识到这场“战役”不可能速胜,更不容失败,对待非常之人必须有非常之举,于是“索性将手指一直按在电铃的锨钮上”,使“铃声持久不息”,和齐仰之“打”起了“持久战”。胜利往往存在于坚持和努力之中,齐仰之这个“老顽固”最终在的“软磨硬泡”之下,“气冲冲地去开门”。面对几乎不近人情的化学家,市长毫不气馁,运用“持久战”的军事策略,初战告捷,突破了“恕不接待”构筑的第一道防线。

二、激将法

第二回合:齐仰之谈话限时,陈市长巧计破例

矛盾冲突:(齐)闲谈不过三分 (陈)尽情尽意言之

军事策略:激将法

《孙子兵法》说:“怒而挠之”,意思是说,对于易怒的对手,要用的方法来激怒他,从而“请君入瓮”,也即是激将法。换言之,是利用别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以“刺激”的方式,激起对手的情绪,将其潜能发挥出来,从而收到不同寻常的说服效果。《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和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是激将法典范。作为谙熟军事思想久经沙场的军事家,一定精熟激将法的精髓。

如俗语所说: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市长刚刚突破“不接待”的障碍,齐仰之又设置了“我只有三分钟的空闲”的第二道防线。市长深知三分钟内绝不可能完成这次来访的使命,必须设法让其破例延时。市长也深知齐仰之虽然清高自负,但视学术如生命,因此,让其破例的最好策略当是“激将法”。但激将法的运用必须把握巧妙时机,不能过急,也不能过缓。过急,欲速则不达;过缓,对方无动于衷。所以,市长先利用室内环境,触景生情,巧改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盛赞齐仰之,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关心,语言幽默不失睿智,市长的“开场白”不仅平息了齐仰之刚才“气冲冲去开门”的怨气,也赢得了齐仰之的好感,为下文市长打开齐仰之的“心灵之窗”做了情感铺垫。在此基础上,市长话题一转,以“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一语引起齐仰之的注意,进行激将,“什么?”齐仰之大为疑惑,穷究不舍,而市长故弄玄虚,让抱着“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信条的齐仰之大为“不悦”,在市长卖着“三分钟已到,改日再来奉告”的关子中,齐仰之决定“今日破此一例”,从而胜利突破第二道防线。

三、攻心术

第三回合:陈市长动情晓理,齐仰之欣然“出山”。

矛盾冲突:(陈)诚聘筹划药厂 (齐)不再过问世事

军事策略:攻心术

晋代习凿齿《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是:硬碰硬地攻城,血流成河,是下下之策。而先攻得民心,不伤一兵一卒,和平得到城池才是上上之策!所谓攻心,是要读懂目标人物的心理,采用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而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军事策略。

市长在齐仰之破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惯例,允许他“尽情尽意言之”后,就要为这次“深夜来访”的终极目标——聘请齐先生主持筹划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而努力。市长深知齐仰之爱国之心未泯,“学成归国,雄心勃勃,一心想振兴中国的医药工业”,只是由于“政府腐败无能,毫不重视”,以致齐仰之“心灰意冷、躲进书斋”,“从此不再过问世事”。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对齐仰之坦诚相待,以心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定能说服齐仰之“出山”。当然,真正的交流需要找到共同语言,齐仰之最爱听的内容是化学,因此,市长投其所好,与齐仰之大谈化学,从“共产党人的化学”说到“社会变化之学”;从知识分子身上的“酸性”说到“我”身上的“碱性”,由于找准了谈话的切入点,双方越谈越投机,越说理越明。市长最后水到渠成,说明来意,言辞恳切。齐仰之为的胸怀和真诚所感动,不仅欣然接受办厂请求,还迫不及待地要详谈计划。陈市长的“求贤之旅”完美收官。

第3篇: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关键词: 《战国策》 折中观念 妥协现象 折中策略 个人利益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家策士及谋臣政治策略的史料文集,又名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分为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共三十三篇。该书在战国末期开始流传,作者已不可考,西汉刘向校订时将其定名为《战国策》。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曾取材于《战国策》,但由于《战国策》本身内容及写作风格亦文亦史体制不经,因此《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归为史部杂史类。

战国时期,社会局势复杂,诸侯并立,“礼崩乐坏”现象严重。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是纷纭错综,这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流动,其中各种层次水平的知识分子也被迫游走于各国之间。而在此时,各诸侯国统治者们纷纷忙于各自领地的扩展与生存,大规模的人才招揽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于是一批以出谋划策为生的谋臣策士在这一个特殊的时代产生了。这些谋臣策士们的计策和言行则被主要记录在了《战国策》之中。通过对《战国策》的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在诸侯国关系还是争霸战争方面,谋士们的游说之词有很多是从抑制冲突产生的角度出发的,而避免冲突所采取的方法则主要是依据折中的观念,即尽量让当事双方都能得到利益,达到满意的程度,从而各自妥协。下面我们将对《战国策》中所反映出来的折中观念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战国策》中的折中观念与妥协现象

《战国策》形象地刻画和描写了众多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对于这些人物的描法也各不相同,从言语描写到细节动作描写,各个部分都展示出了人物的处事风格与内心活动。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战国策》文本中的历史因素被文学化,“文”与“史”并没有各自独立,于是历史叙事手法有了被探究的前提,历史叙事背后所隐含的诸侯国关系显得形象生动起来。

战国初期,群雄争起,虽然周天子已无实际大权,但是大小各诸侯国依然尊周天子为共主,这在宗法道义上首先为君臣之间的关系定了基调。但是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和内部的纷争,王室本身的威严和最后的尊严在战国时期丧失殆尽。东、西二周对京畿的瓜分标志着王室的彻底没落,各诸侯国因此觉得有称霸的可能。《战国策·东周》首篇《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即记载了秦国企图夺取九鼎掌握天下的意图。对此,“周君患之,以告颜率”。[1](p1)谋士颜率没有直接面对秦国,而是将东周与齐国的关系推向前台。很显然,在颜率看来,东周与齐国在秦国退兵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东周希望保鼎,而齐国与秦国一样亦希望得鼎。这一招很成功,有了齐国的协助,秦国不得不退师而去。但接下来才是问题的关键,由于先前颜率向齐王明确表示:“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1](p1)致使事成之后齐国索要九鼎。这一次颜率没有转嫁矛盾,而是本着折中的理念,诱使齐国妥协。从《战国策》文本语言来看,颜率劝解齐王的理由只有一个:“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1](p3)试想,仅仅靠路上不安全这一个理由便能敷衍了事吗?很显然这是不具有足够说服力的,因为对此,齐王已经给出了答案。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1](p3)齐王其实明白东周保鼎的目的。因此,从本质上来讲,颜率的最后一句话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1](p3)此言一出,即刻给此事盖棺定论,齐王也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意味着尽管齐国有可能得不到九鼎的实物,但是在天下人看来,九鼎名义上的所有权其实已经归了齐国,掌握九鼎也意味着掌握了正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强行索鼎,以颜率的说辞和表现来看,东周未必真的答应,路途上也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成功便罢,一旦失败则得不偿失,甚至连名义上对九鼎的所有权也有得而复失的可能;更何况通过这次事件所获得利益本来就是意外的,因此齐王才会停止追索。在这里,两国在处理问题时的妥协与折中的观念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双方在利益问题上各退一步:东周虽然一兵未损保住了九鼎但却丧失了对九鼎的所有权,齐国虽获得了对九鼎的所有权,但却没有得到实物,动兵五万的结果仅仅是一口空言。所以,在这次事件中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赢家,有的只是相互妥协的利益折中。

需要注意的是,与《国语》、《左传》及《孟子》不同,《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基本上倾向于纵横家。“纵横策士,是战国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一个阶层”[2](p187),而纵横家的处世价值观在于权衡利弊,忖度时势,缺少儒家礼定规范的特性。这说明了春秋与战国在时代上的差异。《战国策》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性,刘向在整理《战国策》时也在其《序录》中指出《战国策》所反映的思想观念与春秋时的价值观大不相同。战国时期,各家策士多主张公开地寻利求名,毫不避讳。很明显,这种行为观念在汉代儒家道德规范成为正统之后,必然遭到鄙夷,因此历代学者对于《战国策》中追逐名利、尔虞我诈的行为方式颇感矛盾,评价相对不高。北宋苏洵虽喜好《战国策》但很少称赞。同时期的曾巩在其《序》中说:“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诈谋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率以为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泥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其旧俗已熄久矣。……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会。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悟也。”[1](p1199-1200)对比战国纵横家们,孟子更加讲求仁义,表现为:“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3](p1)

但其实《战国策》所反映的理念并非全部脱离儒家道德规范的框架。与其说《战国策》反映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处事原则,倒不如说《战国策》反映了整个战国时期人本主义的发展倾向。因为参与合纵连横的“士”阶层们实际上背景身份复杂,很难辨别其真正的学派归属,合纵连横只是他们施展才华的一个平台。谋士们大多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才积极迎合社会现实,这与儒家的“入世”观念极其相似。孔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4](p68)但是社会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要“入世”就意味着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得必有失,牺牲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而“折中”观念之中即包含着牺牲和妥协。

再看《战国策·魏策四》中的《秦攻韩之管》。秦国进攻韩国的属地管邑,与韩国临近的魏国准备发兵救援,而昭忌对魏王说:“夫秦强国也,而韩、魏壤梁。不出攻则已,若出攻,非于韩也必魏也。今幸而于韩,此魏之福也。王若救之,夫解攻者,必韩之管也;致攻者,必魏之梁也。”[1](p896)劝魏王不要派兵相救,否则会引祸上身。魏王则认为魏国与韩国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最终决定救援韩国。结果正如昭忌所言,秦国转而进攻魏国。在这种情况下昭忌受命面见秦王劝解秦王退兵。昭忌认为:“天下之合也,以王之不必也;其离也,以王之必也。今攻韩之管,国危矣,未卒而移兵于梁,合天下之从,无精于此者矣。以为秦之求索,必不可支也。故为王计者,不如齐赵,秦已制赵,则燕不敢不事秦,荆、齐不能独从。天下争敌于秦,则弱矣。”[1](p897)其给出的理由是秦国应该征服赵国,震慑燕国,从而破坏其他国家进行合纵对抗秦国。秦王认为有道理,因而停止攻魏。在这里,昭忌的计谋很有效,既成功解除了魏国的危险,又避免了秦国再度攻击韩国。但这里也有一个缺点,即秦国如果按昭忌所言进攻赵国,对魏国未必真的有利。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魏国在赵国和韩国中间,赵国在北,韩国在南,实际上祸水北引对于魏国来说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远之策。其次,提示秦国破坏合纵很显然更不是明智之举,后患无穷。因此,将战祸引向赵国只是昭忌的折中之举,虽未直接对韩国和魏国造成损害,但间接地影响了对峙局面,为打破各国间的力量平衡埋下了隐患。所以,虽然有些计谋有效,但乃无奈之举。《战国策》之中与之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充分说明了一点,有些看似巧妙的计谋实际上是妥协和折中的结果,尽管谋士们思维超群,但未必能真正力挽狂澜,诸侯国的硬实力在实际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折中策略与个人利益

《战国策》中记录了政治、外交、军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游说策略,各家策士们为了求名求利,奔走各国,纵横捭阖,在各国间摇摆不定,忽而支持合纵忽而力挺连横,或主导背盟弃约或主张罢兵联合,说到底都是为了个人利益,例如“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纵”[1](p1197)等。

既然出发点是个人名利,那么在制定策略的时候,自身利益必将被排在第一位,至于所效力的诸侯国利益当然可以置后。在这种情况下所做出的决策往往可以妥协甚至交易,对于各家策士们来说,策略的终极目标是从中获利并且完美抽身,自保得利,因此采取均不得罪的折中策略对于策士们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战国策·东周策》中的《东周欲为稻》篇即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东周在西周以东,居河下游,位于上游的西周能够控制水源,限制了东周种稻。苏子自告奋勇前往西周求水。苏子对西周君说:“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1](p9)西周君觉得有道理,遂放水。

具体分析苏子的理由。首先,苏子认为没有水,东周便只能种需水量少的麦子。其次,苏子站在西周君的立场上,怂恿西周牵制东周,放水淹东周的麦子。再次,待东周改种水稻并收获之后,再抢夺东周的水稻。这一过程确实是符合逻辑的,因此西周君才会同意。从思辨上来看,这种解决方式对于东周获得水源大有裨益,同时对西周来讲可以毁坏东周的麦子、抢夺东周水稻。因此可以看出,苏子的计谋虽然解决了当下的问题,但牺牲了东周的利益,这是折中策略。这一策略对东周和西周来讲都是双刃剑,虽然得利,但各存隐患。从原文来看,东周是否已经开始种麦还未得而知,从苏子的口中可以肯定东周已经开始种麦了,因为苏子曰“今其民皆种麦”,但这是否是苏子的谎言很难判断。所以如果东周确已开始种麦,那么这一部分必然会遭到损失,虽然得到了水,但损失了已种的麦,而且改种水稻之后,还很有可能在日后遭到西周的攻击。同样,如果东周根本没有种麦,西周君没有发现问题则罢,一旦发现问题,必然会全力筹备夺取收获后的水稻。所以,这一计策实际上只是从苏子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对于之后东周及西周的关系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总之,苏子的策略折中了东周与西周的各自利益,使双方既有所得又有所失,而最终的结果是“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1](p9)在这场博弈中,苏子没有得罪任何一方,反而是受到奖赏全身而退。

因此,在思想流派错综复杂的战国时期,众策士的首要任务是自我谋利,将讲求时效和策略的立竿见影。通常情况下,快速地解决纷争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暴力手段,通过硬碰硬的战争解决问题;另外一种则是双方互相妥协,各自让步,否则只能陷入僵持与拉锯之中。持久战对于战国时期的策士们来说基本是最不好的结果,因为战国时期时局动荡,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时常发生,尤其是一些小的诸侯势力更是朝不保夕,所以没有更多时间去检验一个长期的策略是否有效。所以众策士们不得不采取自我保护的方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的策略奏效,要么发动战争,动态地解决问题;要么采取折中的手段,温和地解决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策士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就不足为奇了。而采取折中的策略相比于发动战争更有优势,因为战争一旦爆发,出谋划策的策士们就不得不坚守一方的利益,毫无退路可言,不成功则失败;而采取折中的手段却能两面获利,进退有余。故而,折中策略的选择与策士们的个人利益是分不开的。

三、结语

仔细体味《战国策》中策士们的为人处世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其实策士们并非如我们一贯理解的那样总是“智慧超群”,更多的是在时局压迫下所做出的无奈选择,在身家性命、功名利禄至上的社会环境里,折中往往是最有效的处事方式,这和儒家的中庸观念相类似,但又存在差异。儒家的中庸思想主张温和,强调处事的过程,而《战国策》所反映的折中观念则更注重结果,过程则有可能极端且激烈。

参考文献:

[1](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郭丹.左传国策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第4篇: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投资环境;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091 — 03

SWOT分析法是把分析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因素按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依序列举并组成分析矩阵,从而清晰地为研究对象的发展提供可选择的组合战略的方法。针对齐齐哈尔市(下文简称齐市)投资环境的SWOT分析,既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掌握齐市投资环境建设中可以依靠的内部优势和可资利用的外部机会,也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需要克服的内部弱势和应当化解的外部威胁。

1. 齐市投资环境中的内部优势分析(S)

齐市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被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也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北部核心所在。齐市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交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工业和地区经济体系,并享有国家和省政府的一些列有利于投资环境建设的战略和政策。

1.1. 优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是齐市投资环境建设的传统基础优势

齐市地处松嫩平原,气候温和,空气质量好,入境水总量丰沛水质好,地下水补给充沛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齐市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有5大类47个品种,其中,已探明的石英砂、大理石、麦饭石、花岗岩、硅藻土等19个品种的非金属矿藏总储量为139亿立方米,市区附近还有储量可观的石油、天燃气等资源。

齐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人文环境。有史料记载的齐齐哈尔建城史已逾三百年,昂昂溪古文化遗址更将齐市地区人类文明史推进到七千年前。齐市还有大乘寺、关帝庙、清真寺、石碑山和塔子城等人文遗迹,以及古朴幽雅的明月岛和风景秀美的龙沙公园。齐市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和联合国授予中国的第一个“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

“项目投资客体环境是否优越,与其地理位置、资源供应的便利性等方面密不可分,这对于节约各方面的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1〕齐市作为“最具投资发展潜力文化旅游市”和黑龙江省各城市中“幸福感指数”排名第一的城市〔2〕,优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是投资环境建设的传统基础优势。

1.2. 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较为健全是齐市投资环境建设的产业配套优势

据齐市统计局初步核算,2012年,齐市GDP为1153.8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为21720元。〔3〕按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6.3125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约为3440.8美元。按汇率折算后的钱纳里经济发展水平判断标准为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480-2960美元,中前期为2960-5920美元,中后期为5920-11100美元,后期为11100—17760美元。齐市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齐市是国家最早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拥有一重集团、北钢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已建成重型机械、冶金工业为主体,包括化工、轻纺、建材、食品、电子、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和地区经济体系。齐市高新技术产业也增长迅速,初步形成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群体。

齐市宏观经济基础稳健,工业和经济体系较为健全,有利于新增投资快速融入现有产业链,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和收益。这是齐市投资环境中重要的产业配套优势。

1.3. 公路和铁路较为发达是齐市投资环境建设的交通保障优势

齐市是黑龙江省西部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公路四通八达,辖区内也已实现村村通公路。G015国道(绥满高速)和111国道(嫩泰高速)交汇于此。 “齐泰高速”南联吉林省、西接内蒙古;“齐甘高速”北通内蒙古;“齐嫩高速”北联大兴安岭地区;“大齐高速”可便捷地到达大庆。碾北、齐富公路等则使中心城区与所辖区县之间的沟通便捷。齐市已基本形成沟通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省的公路网,以及与京津地区和南方诸省的公路联通,这为齐市招商引资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有力保障。

“齐齐哈尔火车站”为特等车站,是黑龙江省西部、内蒙古北部、吉林西部的铁路中心枢纽站。齐北、平齐、滨州、富西等铁路交会于此,日发送旅客列车100列,其中,到北京5列、长春9列、沈阳19列、哈尔滨26列。即将建成运营的齐齐哈尔南站是高铁哈齐客运专线的终点站。

距市中心13公里的齐齐哈尔“三家机场子”为国际口岸机场,现有国际、国内和特殊管理航线共56条,可起降各种大型客机。国际航线可直达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的一些重要城市;国际中转航线可达洛杉矶、温哥华、悉尼、伦敦、巴黎、新加坡、曼谷、吉隆坡等国际城市;国内航线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深圳等城市。

此外,齐市地区水运通过嫩江可上溯至嫩江县和下航至哈尔滨市。嫩江航道的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大件码头拥有千吨级泊位2个,年物资吞吐能力近26万吨。

1.4. 有利的战略和政策环境是齐市投资环境建设积极的导向性因素

首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创新创优齐市投资环境规划了方向。中共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4〕这就要求齐市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加大对信息、新能源、新技术和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力度,在吸引投资的结构方面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其次,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齐市投资环境建设提供了国策支撑。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并付诸实施了社会保障试点、增值税转型、豁免企业历史欠税、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各项政策。2009年9月“国发〔2009〕33号”文件提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细化了对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指导。

第三,规划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决策为齐市投资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推力。2005年初,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 把规划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作为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决策。2005年6月黑龙江省政府出台的《支持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若干政策》使齐市等五地共同享有在用地、财税、科技与人才、投资等方面的多种优惠政策。

第四,“中俄合作规划纲要”为齐市投资环境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外部契机。2009年9月,中俄两国首脑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以下简称《中俄合作规划纲要》)是两国建交至今最大的项目合作。除《中俄合作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齐齐哈尔市年产2万樘防火木门、5万套橱柜项目”外,齐市还在很多方面大有可为。比如,在地区运输方面,齐市可以通过空中线路或取道黑河与俄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赤塔等地拓展合作或吸引投资;在旅游方面,可以开发以齐市为对俄连接点的扎龙观鹤等中俄旅游线路。

此外,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齐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齐市高新技术产业迎来更快更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这也为齐市投资环境创新创优注入了新的活力。

2. 齐市投资环境中的内部劣势分析(W)

2.1.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相对落后

虽然近几年来齐市的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也较快,但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仍然相对落后,吸引投资的经济基础因素仍需提升。根据宜居城市研究室2013年4月10日的“2012年中国城市GDP排名”,齐市以GDP1153.80亿元和增速8.5% 位列148位。〔5〕2011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齐市在全国294个被调查城市中排名163位,比十年前的2002年下降了4位。〔6〕根据2010年数据得出的全国294个城市分项“综合增长竞争力指数”排名中齐市则排在191位,“经济效率”排在222位,“发展成本”更是排在了231位。在黑龙江省内部12个地级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中,最关键的“综合增长”指标排在第9位,仅比伊春、牡丹江和大庆稍好,综合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七台河、佳木斯、双鸭山和哈尔滨等城市。〔7〕在2011年黑龙江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更是被七台河超越而退居第4位。〔8〕

2.2. 法制环境还不够健全

当前,齐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重视“经营环境”而轻忽“法制环境”的不足之处。投资相应的规范和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投资进来后的后续服务就跟不上。虽然利用优势因素可以吸引一些投资进来,但新增投资的发展容易受到落后服务的制约,而使投资者预期很难实现,这也进一步使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齐市只有在健全投资的法制环境方面下大力气改善,才能使利用各种优势因素吸引来的投资稳定下来,并长期持续发展下去。当然,这方面的劣势是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弥补的。因为齐市是中国少数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城市之一,不仅有国家的相关优惠制度和政策,而且人大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投资环境改善的地方法规和制度。

2.3. 政务环境仍需要改善

目前,齐市政府在利用外资经济活动中的职能转变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利用信息优势引导投资,改善投资软环境建设等方面成绩尤为突出。但仍有继续改善的空间。政府在投资环境建设方面最主要的是“搭台”和“服务”的工作,而不是过多地直接参与招商引资,甚至把吸引投资或利用外资作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政府直接参与招商往往伴随不规范的特殊优惠政策,从而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秩序;政府把招商引资纳入政绩考核则容易引发盲目引资和引资重量不重质,可能会给地方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在这方面,多年前经济专家对东北地区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对齐市仍然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那就是政府“由‘职能政府’转为‘服务政府’,由原来直接选择项目,进行区域定位转为改善软硬投资环境上,要让市场在跨境资源配置、外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结合中发挥基础性作用。”〔9〕同时,在投资环境相关的齐市政府工作中,需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逐渐健全统一、规范、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律的投资政策体系,并保持政策体系的配套性、一致性和连续性。

2.4. 企业招商引资的意识较为薄弱

企业应当成为齐市地区在市场经济中招商引资的主体,但目前齐市地区的企业大多在招商引资的意识上较为薄弱,缺乏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在当前政务环境不断改善、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意识亟待加强。只有齐市地区的企业成为积极招商引资的主体,才能真正深入地同国内外其他客商进行合作,增加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种意识的增强,一方面要靠企业自己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断成长;另一方面政府和地方高校可以发挥一些促动、引导和智库的作用,帮助企业逐步提高招商引资的主体意识,积极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招商引资规划。

3. 齐市投资环境中的机会分析(O)

综合来看,齐市投资环境中的机会因素主要有:国际经济贸易的继续发展,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发展战略,“哈大齐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和“经济总量与城市能级持续壮大”〔10〕,新型城镇化的道路等。

4. 齐市投资环境中的威胁分析(T)

总体而言,齐市投资环境中的威胁因素主要有:黑龙江省内部哈尔滨、大庆等城市与齐市的投资环境竞争,国内其他地区与齐市的投资环境竞争,国际金融危机对齐市投资环境的不利影响等。

5. 基于SWOT分析的齐市投资环境建设战略组合

基于上文对齐市投资环境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尝试提出齐市投资环境建设的两个重要战略组合。

5.1. “S–O”和“W–O”战略组合

齐市投资环境建设中,这个组合可以充分利用机会(O),发挥优势(S),克服不足(O)。经济专家针对黑龙江省给出的“调整产业结构,发挥沿边优势”〔11〕的发展政策建议正是这种组合战略的必然要求。该建议在分析机会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产业结构”以弥补不足,并注意发挥延边优势。这不仅对整个黑龙江省是有益的建议,对齐市投资环境建设也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齐市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和上升阶段,调整产业结构来形成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产业链,就能更好地建设齐市的投资环境,更好地吸引投资。齐市虽然不是沿边城市,但完全可以通过与黑河、满洲里等地便捷的交通来利用靠近沿边开放带的区位优势,促进对俄进出口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开展。

5.2. “S–T”和“W–T”战略组合

齐市投资环境建设中,这个组合可以有效应对威胁(T),扬长(S)避短(W)。一方面,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传统基础优势,发挥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较为健全的产业配套优势,凭借公路和铁路较为发达的交通保障优势,以及有利的战略和政策环境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正视并努力克服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相对落后,法制环境还不够健全,政务环境仍需改善和企业招商引资意识相对薄弱等投资环境建设的劣势。同时,调整应对省内其他城市的竞争,防止引资方面的同质化,努力实现与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在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建设上的合理布局与分工协作;积极应对国内其他地区的竞争,发挥自己的引资优势因素,弥补引资中的劣势因素;拓展国际商贸空间,实行多角化战略,减少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参 考 文 献〕

〔1〕何军.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园投资环境的因素研究——以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为例〔D〕. 重庆大学,2012.

〔2〕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9——城市:让世界倾斜而平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62.

〔3〕齐市统计局. 齐齐哈尔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齐市政府网,, 2013-4-10.

〔6〕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0——竞争力:筚路十年铸一剑〔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9.

〔7〕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9——城市:让世界倾斜而平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62.

〔8〕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0——竞争力:筚路十年铸一剑〔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39.

〔9〕初春莉. 东北三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10) :20.

第5篇: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关键词: 邯郸 成语典故 战争 军事

邯郸历史悠久,辖区有三处曾是中原和黄河以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我国的成语典故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在汉语中产生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稳定而有序的词组,它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洁、含义精深、言简意赅的特点。成语典故高度概括地浓缩了一段历史故事和一个深刻道理,因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而别具特色的载体。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乡,其成语典故中蕴含了大量的有关古城邯郸的战争、军事文化。

一、直接记录战争

邯郸成语典故中有不少成语直接记录在邯郸及其周边发生的战争。邯郸作为赵国都城,是赵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地位非常重要,从而成为各国必争之地。

四战之国。典源:《史记・乐毅列传》:燕王姬喜用其宰相栗腹之策攻赵,有人反对,说:“赵国是四面受敌经常作战的国家,百姓熟悉军事,不可以攻伐。”

肉投馁虎。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魏信陵君急切中欲率少数门客车骑抗秦救赵;陈余认为自己提兵击秦救张耳如以肉投饿虎,是白白送死,没有意义。

穷庞。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情见势屈。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赵军谋士广武君李左车向韩信献良策:如今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兵,停顿在燕军坚守的城池下面,想战恐怕拖得太久,一下子不能攻克它,实情暴露了,声势削弱了,日子一久,粮食耗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齐国必然据守边疆,使自己强大起来。

窃符救赵。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在邯郸告急,赵国面临城破国灭的紧迫情况下,魏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采纳赢侯建议,借助如姬窃得兵符,杀死晋鄙,夺得兵权。

邯郸虱。典源:《韩非子・内储说上・七上》:战国时,秦相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议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将其比为“口中虱”,言其易被吞并。

割地求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对赵成王说:赵国被秦围困,天下庆贺战争的胜利一定在秦国一方了。所以不如迅速割地求和,使各国揣测秦、赵两国的关系已经修好,不敢进攻赵国,而且可以缓解秦国的敌意。

沉灶产蛙。典源:《国语・晋语九》:赵襄子“乃走晋阳,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春秋时,智伯让韩康子、魏桓子的军队跟自己一起攻赵之晋阳,并用水灌城,灶坑里都产生了蛤蟆,百姓仍没有背叛襄子的意思。

不翼而飞。典源:《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曰:‘……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秦王怒诛王稽。

纸上谈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以赵括替代屡建战功的廉颇为将。赵括代廉颇之后,更改了原来的纪律法令,作战死搬教条,自以为是,结果没有多久,就打了败仗。赵括被秦军射死,40万大军全部覆没。同出一源的成语还有“不识大体”、“长平冤气”。

犹豫不决。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军包围邯郸,魏王惧怕强秦,命令救赵之魏军驻扎在荡阴不进,同时又派辛垣衍潜入邯郸,劝说赵王“尊秦为帝”。赵相平原君心里犹豫,没有作出决断。

易子而食。典源:《史记・赵世家》:“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一举两取。典源:《战国策・赵策三》:赵武灵王说:我与齐、韩、魏一起进攻秦国,都会遭到破坏的。大臣司马浅说我们约结三国以没有和中山国讲和为借口,不参与进攻秦国,三国必定同它断交,使中山孤立。假设我们灭亡中山后,用剩余兵力与三国一起攻打秦国,这是我们一举从秦国和中山两处割地的好办法。

一饭三遗矢。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廉颇为求起用,年老强饭,一饭斗米,肉十斤,还披甲上马,表示可用,赵使因受郭开贿赂,假说廉颇坐谈间解三次大便,使赵王以为廉颇年老体衰,不予召用。另有“上马视廉颇”于此同出一源。

武安震瓦。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国时,秦伐韩,赵奢率军救韩,两军对阵于武安西,秦军鼓噪呐喊之声使武安屋瓦为之振颠。

义不帝秦。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国包围赵国邯郸,魏王派辛垣衍劝说赵国尊秦为帝,平原君犹豫不决。鲁仲连出面向辛垣衍陈述利害,经过激烈辩论,终于说服魏赵两国不尊秦为帝,秦军因此退却50里。

魏齐首。典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魏齐,战国时魏相。因其错疑范睢私通齐国,使范遭难。后范逃至秦国为相,并借秦国实力迫使赵王交出魏齐之首。

围魏救赵。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魏发兵围攻赵都邯郸,应赵请求,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赵。孙膑提计:魏主力攻邯郸,国内必然空虚,不如去攻打大梁,这样魏必然回救。田忌依计而行,遂解邯郸之围。

盛气凌人。典源:《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

深沟高垒。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将韩信与张耳率兵数万,从井陉攻打赵国。赵军广武君李左车向赵将成安君献策:“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二、邯郸成语典故中透露出邯郸与邻国友好相处

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在军事上和其他国家有战争,在策略上与邻国交好,更有以策略应付大国的挑衅。

代妤摩笄。典源:《战国策・燕策一》:代妤,指春秋时代王之妻,赵襄子之姊。襄子赵毋为了吞并代地而使人杀死代王。代妤闻之,摩笄自刺而死。代妤死之地为摩笄山。

捉刀人。典源:《世说新语・容止》: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的使者,认为自己的相貌不足震慑外域,便使崔季代替自己接待来使,自己则捉刀立在床头前,以充侍御。然后他派人探听使者对魏王的印象,来使却认为床头捉刀人是真正的英雄。

三、说客舌战

一些战事因说客而起,但是也有一些为挑起战争的事端因为说客的三寸不烂之舌而平息。

谈笑却秦。典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魏派客将军辛垣衍出使赵国,要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为帝。鲁仲连去见辛垣衍,竭力说服他不要这样做,不仅如此,更应该支持赵国抵抗秦国的威胁,共同扼止秦国的向外扩张。与之同出一源的还有“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军包围赵都邯郸,形势危急,平原君赵胜赴楚救赵,楚王不答应。赵胜的随员毛遂,很会说话,他说服楚王,当场签订了派兵救赵的盟约。赵胜很高兴,夸奖毛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同出一源的还有成语“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歃血为盟”。

四、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事交流

赵国与其他各国的外交中既有友善的外事活动,更有国家安危悬于一线的危急时刻。

西缶之辱。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元前279年,蔺相如随赵惠文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会上,秦王强使赵王为其鼓瑟,而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相威胁,终于迫使秦王“为一击缶”,从而为赵雪耻。

完璧归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秦国愿以15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识破了秦国想通过讹诈得到和氏璧的阴谋后,诡称璧有瑕,将璧夺回。蔺相如依靠勇敢和机智,巧妙地使宝璧安然回到赵国。同出一典的成语还有“相如折秦”、“布衣之交”。

五、直接描述赵国周围的军事环境

腹心之患。典源:《史记・赵世家》:武灵王赵雍请楼缓一起谋划,说我先王根据世事的变化,来做南边属地的君长,现在属地虽然不小,但大功尚未告成。如今中山国是我心腹之患,四面有这样长的边界,却没有强大的兵力自救,这是要亡国的。

六、结语

邯郸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史料颇多。本文从军事、战争文化的角度对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归纳整理,以为以后更进一步地研究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郝在朝.邯郸成语典故集[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

第6篇: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展示的治国方略和内政、外交才干,通过与孔、孟、刘邦等人的比较,驳斥了当今学术界对她的歪曲和误解。证明赵太后是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具有民本思想,注重德刑结合,术势并用,从善如流的政治家。

关键词:赵太后 民本思想 德刑结合 术势并用

赵太后――战国时期赵惠文王的妻子,孝成王的母亲,时称赵威后、孝威太后。四十多年前,因政治

需要,她曾被国人广为谈论,并被某些人说成了“顽固、任性、昏聩无知”的代名词。而记载她事迹的文章,却一直被选作中学、大学语文教材,时至今日,她仍被人说成“自私和任性”、“顽固和专横、“溺爱子女、甚至蛮不讲理,完全不像一个开明君主的样子”。甚至最近还有人在指责她“溺爱少子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其认真加以研究,对于我们正确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很有必要。

赵国自公元前408年,烈候赵籍立国,至公元前228年赵迁丧国,历经十二世,享国最久的就是她的

丈夫赵惠文王,在位三十三年。其间,赵太后发挥作用了吗?没有文字记载,她没有发挥作用吗?赵惠文王临终,为什么偏要让她这个“女流之辈”“新用事”,辅佐孝成王执政呢?仅此,我们就可推断,赵惠文王在位时,她可能为赵惠文王执政理国,作了一些贡献,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受到赵惠文王赏识,才让她辅国。她并不是像当今某些人认为的那样“顽固、任性、昏聩无知”。

可惜,合理的想象,不等于历史的铁证。

但《战国策》中《齐策四・齐王使者问赵威后》、《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两篇文章却为我们比较全

面、正确的认识赵威后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公元前278年,秦攻陷楚郢都,对东方六国威胁更紧了。赵惠文王死后,威后替孝成王执政。齐王为

巩固两国友邻关系就派使者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到赵国聘问,新老交替,危难之秋,威后当然要隆重接待。

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有拆,威后便问:“农业收成好吗?人民安乐吗?齐王健康吗?”开诚相见,要言不

烦,阐明了自己“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以若愚的大智,犀利的谈锋表达了“君子相赠以言”这至高无尚的礼节。致使专负外交使命的齐使竟不摸头脑,误认为轻视了他们齐王,并因此而很不高兴。仅此,就足以反衬赵太后见地之卓越。

为消除齐使的误解,太后以反问作回答:“如果没有好收成,怎么会有人民的安乐?不先问年成和人民

生活,反而有向人问事,竟舍本问末的吗?”要说出语不凡,这三个反问更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进一步阐释了她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以农立国,保民而王”的基本思想。接着,她又是一连九问,把话题引向深入:

“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

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予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不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仲子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这一席问话,她既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坦荡的胸襟里憎爱分明,赏罚有据的政治态度和重视人心向

背的政治远见,又高度概括了赵国德刑结合,术势并用的治国之策。这不仅委婉含蓄地批评了齐国赏罚不明的政策失误,而且设身处地为齐国提供了治国安民的大计。良言,药也。对于齐国,哪里还能找到比这更诚挚的友谊和亲善呢?他们当然应该以敬重赵太后,尊重赵国而报答了。

赵太后对齐使的十五问铺张扬厉,气势磅礴,雄健而豪迈,生动的排比带锋芒,挟雷电;有力的诘问

于貌似零散中蕴含着丰富的逻辑和哲理,主次分明而淋漓酣畅,一派阳刚之美,光芒四射,浩然之气如江河奔腾。这闪光的语言,实乃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之结晶。

考其思想实质,乍看同孔孟如出一辙。但孔孟各自奔波一生,只是高谈阔论,并没有太多的执政实践。

而赵太后虽比孔子晚了一百多年,中青年时期却和孟子同处一个时代,而且比孟子多了执政的实践,使她能够洞明世事。如果说“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王齐国,子万民”是儒家思想,那“业二士”“朝一女”“杀於陵仲子”则表明她已经吸收法家申不害,慎到等人的学说,要张帝王之威势,施赏罚严明之法,展“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的治世之术,从而溶儒法之学于治国大政。说其政治思想比孔孟过无不及,至少不无道理。

因此,后来南宋人鲍彪为《战国策》重定次序时,加注赞曰;“威后贤矣,其是非不诡于圣!齐有数士

不能察,致使邻国老女子愧之,王建不足道也……鲍因《策》言谓后为贤智。”

这,何来半点儿“顽固、任性,昏聩无知”之有?

《赵太后新用事》本来是她实施治国才华的闪光点,却被人当成了“顽固、任性、昏聩无知”的证据,

这岂不更可笑?

公元前265年,赵太后替孝成王执政,秦国乘人之危加兵于赵。自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素有几国联合

用兵,或几国联合防守的规矩,《孙子兵法》不只一次说:“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面对秦国的进攻,赵氏君臣向谁求救?韩国已自顾不暇,赵燕虽是姻亲,但齐燕为世仇,赵燕合兵抗秦,将给齐人发难于燕提供了机会,不但赵人无救,反而给燕国惹了麻烦。齐赵两国于抗秦则唇齿相依,赵氏求救于齐,理所当然。可是齐王却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出兵。“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怜爱儿子,是人的天性,老人疼爱自己的小儿子是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古代帝王家国一体,争权夺势,哪个不是为了妻子儿女?赵惠文王新丧,太后替孝成王执政,孤儿寡母,内忧外患,老少同舟共济,相依为命,人之常情。大敌当前,未交兵就骨肉分离,小儿子出质异国,不要说老太后于心不忍,即使是男子汉大丈夫也未必忍心吧?至今仍被人说成这是“溺爱”,其实这是母爱。这比刘邦为逃命,几次将一双儿女推弃车下,不知要高尚多少倍!

再者,赵惠文王执政三十三年,秦赵屡次交战,各有胜败。虽然赵惠文王新丧,仍有廉颇镇守边疆,

蔺相如和平原君辅佐内政,这一次即使齐人不助,赵国也未必危在旦夕――这些,赵太后肯定比别人清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军对阵,兵不厌诈,斗智为先。“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作为一国之主,统军之帅,不仅要善于谋势、造势,很多情况下要虚张声势,出奇制胜。赵太后不轻易让爱子到心怀叵测的齐国作人质,正是她临大事不惊慌,谋势、造势、用势以维护赵国尊严,显示赵国力量。稳定国内人心,鼓舞赵军士气的重要策略。“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秦兵来犯之时,赵国的大臣们不是众志成城,舍生报国,却畏秦如虎,“强谏”赵太后忍痛割肉,让长安君做为人质以换齐兵,保自身苟安。所谓“强谏”似有强加于君,“欺君太甚”之嫌。早在赵太后之前就有“君为臣纲,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之礼法。国难当头之时,赵臣竟强烈要求自己的国君,用她最疼受的小儿子作人质来保全臣下,这岂不又是个本末倒置吗?赵太后自然要对这些人予以严责和教育。她明确告诉左右:“再有说让长安君作人质的,老妇我一定唾他脸上。”要说这是一种威严,这正是她凭高远视,虽为女流之辈,一旦临政,不乏君朝万众的威严。“唾其面”要说是处罚,也算是所有的君王对臣下处罚中最轻的一种了。这不正体现了她处事宽而有度,严而有节吗?怎么能说她是“任性”呢?

是她和触龙一唱一和,不仅即时打破了君臣间的僵局,而且大大扩展了长安君质齐的作用和意义。尽

管他们叙旧话新,枝蔓横生,但主题却异常鲜明。其一,是说赵太后爱女儿,高瞻远瞩。为加强赵国地位,她不惜献出自己的女儿,对燕国实行和亲政策,让女儿出嫁燕国做了王后。尽管母女离别之时,太后握住女儿的脚踝骨,痛哭流涕,难舍难分,但为了赵国利益,在理智和情感发生冲突之时,理智终于战胜情感。每逢祭祀,赵太后总是祈祷鬼神保佑,不要让女儿想娘家,要她安心燕国生育子孙,世代为王,为发展和巩固燕赵关系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虽属旧事重提,但对激励赵人为国建功立业却不无现实意义。

主题之二,通过和触龙的论争向世人申明了为让长安君建功立业而质于齐。――仅触龙的存在和出现,

就从侧面说明了赵太后的知人善任,先见之明,从善如流。

要说赵太后利用要不要送长安君质齐,小题大作,可能多有不当,但说她借题发挥倒是个事实。她紧

紧抓住触龙一席话为转机,因势利导,于躲闪之间表现出进退有度,举措适当,强烈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她借触龙之口,告谓世人,让爱子质齐绝不仅仅是为了求得齐国援军,而是为了让他及早建功立业。这一举数得,对外严了赵国之威,而且取得了齐国援军,对内稳定了人心,教育了贪生怕死的赵国臣下,使他们认识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更激励赵国“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从而立赵国于不败之地。这是何等的高妙!难怪宋朝人鲍彪赞曰:“威后贤矣,其是非不诡于圣!鲍因《策》言谓后为贤智。” 对于赵国“大臣强谏”这种明显违背礼法之举,至今不见有人予以针砭,却屡屡要对赵太后正当的治国方略大加责难,岂非咄咄怪事!

大智若愚,大巧似拙。《威后问齐使》、《赵太后新用事》两篇文章,“问齐使”、“爱燕后”、“送长安君

质齐”三件事,充分表现了赵太后“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刚柔兼济,为古代贤君舜所理想的人物性格。她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集雄才大略和慈母心肠于一身的新兴地主阶级女政治家。她为我国妇女参政、议政、尽忠祖国、造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就是这么个人物,却长期生活在赵惠文王阴影之下,不为世人所知,直到晚年才得以施展才华,可惜

孝成王二年,她便谢世了。世俗可恶,人言可畏,众口铄金,两千年后却仍被人说成“顽固、任性、昏聩无知”岂不冤哉!

究其原因,在于那些一叶障目之人还带有轻视妇女形而上学的偏见。他们忘记了评论一个人的功过、

是非,必须密切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看他的全部历史,全部活动;他们忘记了古今一切善用人才,有所作为的政治家,无不既有阳刚之气,又具阴柔之美;他们更忘记了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留下的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阅读与欣赏,古典文学部分(一)》,江苏文艺出版社。

[2]《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3]《战国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

[4]《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1981。

[5]张紫晨:《鲁迅诗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7篇: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关键词: “孰与” 同形异构 凝固性 语义焦点

“孰与”结构在古籍中比比皆是,但它的内部结构却相当复杂,“孰”“与”两字不同的结合关系,使它既可以是一个松散的结构,又可以是凝固性较强的结构。而内部结构的差异又导致词义的区别。可以说“孰与”所反映的正是典型的同形异构现象。本文将较为系统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因为表示选择、比较的“孰与”结构在所有“孰与”结构中凝固性最强,且情况最为复杂。为了表述的方便,本文将“孰与”结构按“是否表示比较”分为两大类。

一、不表示选择、比较的“孰与”结构

1.“孰”是疑问代词,“与”是动词,“孰”和“与”是主谓关系。

(1)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万章上》)

“与”是动词“给”,“孰与之”就是“谁给他”之意。这种“孰”和“与”的组合是偶然的,是非常松散的结构。

2.“孰”是疑问代词,“与”是介词,“孰”和“与”没有语法关系。

(2)子孰与我赴诸侯乎?(《战国策・齐策四》)

“孰”是全句的主语,“与我”是介宾短语作“赴”的状语。全句的意思是:“你们(中)谁和我到诸侯中去呢?”这里,“孰”虽然具有抉择义,但却是“众中择一”,而且没有比较。“孰”和“与”也只是偶然组合。

3.“孰”是疑问代词,“与”是介词,“孰”是“与”的前置宾语。

(3)王问申子曰:“吾孰与而可?”(《战国策・韩策一》)

(4)时有两韩,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新唐书・韩传》)

(5)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与此?我亦从子而归尔。”(《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6)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史记・孟尝君列传》)

“孰与”可以翻译成“与谁”。但在语气上,(3)(4)与(5)(6)有区别。前两句表示一般的疑问语气,这一点从(4)有答句就可看出。这一种情况类似于: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新序・杂事》)中的“谁与”。而(5)(6)两句虽然也可翻译成“与谁”的意思,却是一种反诘语气。(5)句是“你走了,我还能和谁待在这儿呢?”意即除了你没有人可以了。(6)句是苏代向孟尝君分析齐秦两国的关系时说的一句话,“亲弗被逼跑之后,那么齐王还能跟谁去处理国家大事呢?”言外之意就是,亲弗走之后,齐王只能和孟尝君一起处理国家大事了。这一种情况类似于:

“民为邦本,一有逃移,谁与守邦?”(《宋史・曾孝序传》)“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谁与”。(5)(6)两句的“孰”“与”合在一起作状语。

4.“孰与”连用,表反诘语气,相当于语气副词。

(7)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8)吾国尚利,孰与坐而割地,自弱以强秦?(《战国策・赵策二》)

(9)“……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封尽可得,孰与其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战国策・楚策四》)

这三句中的“孰与”可以翻译成“怎么”。(7)句中的“孰与”,一般都认为是“与谁”:“百姓富足了,您跟谁不富足?”①,但是与(3)的情况相比,这句话中的“孰”是无具体所指的。“孰与”在这里充当的是状语。“与”在这里已经虚化,试比较:君[孰与]不足/君[孰]不足。可见,“与”在这里已没有实意。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将这句译为“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②比较王、杨二人的译文,我认为后者更合适。这句话虽有疑问色彩,但更多的是感叹色彩、反诘语气。

(8)(9)两句产生的时代比(7)句晚,“孰与”作为语气副词的特征更明显。(8)句意思是:“眼下我国的情况还不错,怎么能等待割地求和,削弱自己来增强秦国的威势呢?”言外之意是“不能割地求和”。(9)是李园的妹妹对春申君所说的话,当时她已经有了身孕,但外人不知,她要求春申君将其献给楚王,“托天之福生下一个男孩,那么就是您儿子继承楚王的王位了,楚国的封地都可得到,怎么会有不测的大罪降临到您身上呢?”“怎么会”是反诘,也就是“不会”之意。“孰与”突出了反问的语气,使肯定转为否定,否定转为肯定,从而突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二、表示比较、抉择的“孰与”结构

表示比较、抉择的“孰与”结构,它的凝固性较强,语义特征非常明显,在文献中被大量使用。可以说这种结构的“孰与”是“孰与”形式的核心。而这种“孰与”结构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松散到凝固的过程,语义上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下文所有“孰与”均指表比较、选择的结构)。

1.结构的发展。

表示二者相比,比较双方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这样的比较句式,文献中最初出现的是“孰”“与”分用而形成“与……孰”句式。

(10)名与身孰亲?(《老子・四十四章》)

(11)女与回也孰愈?(《论语・公冶长》)

(12)晋大夫与楚孰贤?(《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3)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

(14)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

(15)与瑟孰悲?(《墨子・经说下》)

(16)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一》)

(17)无会而归,与会而先晋,孰利?(《国语・吴语》)

(18)凡有季孙与无季孙于我孰利?(《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以上8个句子都表示二者比较,并且要择其一。如果用A表示比较的前项,B表示比较的后项,C表示比较点,那么以上的句子都可以记为“A与B孰C”。A、B分别表示比较的两项,可以是人,如(11)(12)(16);可以是物,如(10)(14)(15);也可以是事,如(17)(18)。C则由单音节形容词来充当。

(19)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20)吾孰与徐公?(《战国策・齐策一》)

(21)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一》)

(23)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战国策・齐策一》)

(24)王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战国策・秦策四》)

(25)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墨子・耕柱》)

(26)君之圣孰与尧也?(《战国策・齐策》)

(27)卿之功孰与长安君?(《战国策・秦策》)

(16)(19)(20)是同一个意思的三种表达方式,这正说明它们之间在结构上是彼此相通的。最初可能是为了强调发问,因而把“孰”提前,形成“孰与”句式。这种句式大概产生于战国中期以后,产生之初,这种结构还不稳定,因此两种结构常常并行。上一组句子,标准式可看做“A孰与BC”,如(19)(25)。变式三种:省略C项,如(20)(21)(27)。之所以C项可以省略,是因为在具体的语境中,说话人明白比较点是什么;C项前加“之”,如(23)(24),“之”字可省;C项提前,如(26)。虽然“孰”提前,但比较的两项仍居两端,“与”的连接作用并没有消失,“孰与”仍然可以拆开还原成“A与B孰C”的形式。

(26)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曰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27)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归而信之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史记・李斯列传》)

(28)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9)谌曰:“君自料,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临危吐决,智勇迈于人,又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又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后汉书・袁绍传》)

可以看到,汉代“孰与”句的形式与战国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C项突破了单音节形容词,变得极为复杂。因此除了个别几句,可以还原成“A与B孰C”的形式(君侯与蒙田孰能,君侯功孰与蒙田高)外,其他句子还原后会显得极其拖沓,如“子与起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C项就做了强调性的前置。而C项前置后,如果“孰”不动,那么就会留下“A与B孰”的形式。而“孰”作为疑问代词,孤悬于句尾这种形式在古汉语中是很难稳定的,因而,“孰”前移,组成“孰与”(详见《试说“孰与”的形成》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149页)。

2.语义的发展。

(10)―(18)的“与……孰”结构中,是A与B两项比较,问话人没有主观倾向,是一般疑问句。可以翻译成:“……与……相比,哪一个更……”回答时,也是在A、B中择其一作为答案,如:“君美甚。”问话人确实是不知道答案。发展为“孰与”结构后,当C项仍然是单音节形容词时,如:(19)―(27),情况与前大致相同,回答时仍然是二选一,A、B两项仍然是并列对等的关系。

当C项变得复杂后,“孰与”语义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根据说话交际原则,不难发现,“君孰与徐公美”的问话的焦点落在“孰”上,也就是回答人给出的答案必须是A、B中的一项。而(26)―(29)中C项因为变得复杂而前置后,从语用角度看,已变成话题话,而问话人的语义焦点也就发生了转移,转移到AB相比,“如还是不如”,回答人给出的答案必须含有表示比较关系的连词“如”或“不如”,不可能只出现AB中的一项。也就是说,回答“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这句话时,绝不可能只答“起”或“子”,必须在回答中有“如”或“不如”。也就是说,这种“孰与”句式的语义焦点已经改变,这就为“孰与”语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26)―(29)虽然仍然是一般疑问句,仍然需要对方回答,但说话人在其实是有一点主观倾向的,说话时心中是已有答案的,并不是真的不知道。(26)中,当韩信问刘邦问题时,心中就已经知道刘邦不如项羽。从韩信随后的回答中可看得更加明白“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单从句式上看,这个时期的“孰与”并没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只是经常出现在类似的语境中,在这种语境中,问话人为了引起听话人的思考,虽然知道答案,但仍然让听话人作答,而且知道听话人将给出什么答案。通常情况下,问话人会将倾向的答案放在“孰与”之后,也就是B项。而听话人的答案多半给出的答案是“不如”,完整的答案就是“A不如B”。这时,“孰与”有了一点点“取舍”的影子:舍弃A项,选取B项。

要看到的是,在(26)―(29)的例句中,这种意思还没有形成。因为说话者肯定的项只是大多数情况处于B项位置,但并不完全固定。看下面的例句:

(30)蔡泽曰:“……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而授之,退而岩居川观,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许由、延陵季子之让,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显然,“孰与”前后的AB两项中,问话人肯定的是A项: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许由、延陵季子之让,乔松之寿;否定的是B项:以祸终。(这里是AB是事情,省略了C项,因为在具体语境中,双方明白。)可见,这个时期,“孰与”的取舍义并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处在表“选择”到“取舍”的过渡中。

但总的来看,B项被肯定的次数远远多于A项。久而久之,“孰与”就有了一个新意义“比不上,还不如”。

(31)夫恬淡少欲,孰与鸟兽(《论衡・道虚》)

(32)且夫僻壤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东都赋》)

(33)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周书・杜杲传》)

(34)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后出师表》)

这时,“孰与”结构中的“孰”是疑问代词作状语,而“与”则是动词谓语,“与”往往可以用“若”来替换。

(35)明公虽奕世克昌,孰若有周之盛?(《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36)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后汉书・逸民传・庞公》)

(37)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柳河东集・童区寄传》)

(38)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韩昌黎全集・送李愿归盘谷序》)

(39)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二》)

(40)与其惩既往之耽误,孰若慎将来之责成?(明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

(41)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清稗类钞・冯婉贞》)

(35)句用了一个“虽”字使AB两项的轻重表现得更加突出。(36)句从本身的语义轻重“保全一人”和“保全天下”就可看出。(37)―(41)句出现了“与其……孰若”的组合,形式上是选择问句,语义上是无选择的感叹句。“孰与”语义特征从比较中可以看得更清楚。当表示“还不如”的语义时,“孰与”作为一个凝固结构,接近于“已定选择”连词。

三、结语

“孰与”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因为“孰”“与”两字语义偶然组合而形成的极为松散的零时组合结构,又有表示引介伴随对象的较为固定的组合,还有表示比较、比较兼选择的凝固性较强的结构。而凝固性结构在形成后并没有取代其他较为松散的结构,而是与其他结构并行不悖地活跃于古代文献中,使“孰与”一直呈现出同形异构的状态。这反映出汉语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现象,体现了汉语演变中语义兼容性的特点。

注释:

①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3,第二版:190.

②扬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第二版:127.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傅隶朴.春秋三传比义(中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5]向熹.简明汉语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董性茂.“孰与”浅见[J].福建:福清师专学报,1982(1).

[7]孙静斋.谈“孰与”的类型[J].上海:语文学习,1985(5).

[8]林海权.“……孰与……”的两种基本句式试析[J].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1988,(1).

[9]王聚元.“孰与”句的结构分析[J].长沙:古汉语研究,1990(4).

[10].试说“孰与”的形成[J].北京:中国语文,1989(2).

第8篇: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出自《论语》的成语

行有余力――指做好正常工作以后,还有可用的精力。(《论语・学而》)

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论语・为政》)

不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认为有失体面。(《论语・公冶长》)

文质彬彬――文华质朴配合得宜,既有文采,又很朴实。现也多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论语・雍也》)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有耐心,从不厌倦。(《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论语・述而》)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论语・泰伯》)

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论语・子罕》)

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话语或脸色。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论语・颜渊》)

既往不咎――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论语・八佾》)

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无法共事。(《论语・卫灵公》)

出自《孟子》的成语

浩然之气――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浩大刚正的精神。后世多把浩然之气理解为一种很高的正气和节操。(《孟子・公孙丑上》)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孟子・公孙丑上》)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孟子・梁惠王上》)

同流合污――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孟子・尽心下》)

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常识广博,应付自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孟子・离娄下》)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孟子・告子上》)

出自《庄子》的成语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庄子・逍遥游》)

心如死灰――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庄子・齐物论》)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庄子・齐物论》)

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庄子・大宗师》)

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庄子・达生》)

出自《老子》的成语

无中生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老子》第四十章)

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老子》第三十三章)

大器晚成――原意是铸造越大的铸件(如鼎、钟),需要冷却凝固的时间就越长,冷却时间足够长,铸件方能“成器”。大器:比喻大才。现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老子》第四十一章)

受宠若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老子》第十三章)

出自《左传》的成语

趾高气扬――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左传・桓公十三年》)

咫尺天涯――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是远在天边一样。(《左传・僖公九年》)

众怒难犯――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左传・襄公十年》)

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左传・庄公十年》)

欲盖弥彰――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有恃无恐――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左传・隐公三年》)

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战国策・秦策一》)

门庭若市――庭:院子。若:像。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战国策・齐策一》)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战国策・齐策四》)

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战国策・楚策一》)

第9篇: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乡镇讲看齐见行动心得体会范文一

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是省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把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推向纵深的实际行动。县委要严格按照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把学习讨论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和要事来抓,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看齐意识,努力在讲真话、干实事、练硬功中深入践行。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讲真话、干实事、练硬功中锤炼看齐意识,始终坚持讲真话,坚守诚实做人、忠诚做事的底色。面对阜南的县情、基础、财力,必须敢于讲真话、亮家底,抢抓一切可以为阜南带来关注、带来机遇、带来资源的福音要始终坚持干实事,当好决战脱贫、决胜小康的舵手,牢牢把握兴产业、增就业、促脱贫、惠民生的主题,坚持以民生工程的理念抓工业、以抓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融合发展的理念繁荣服务业;要始终坚持练硬功,锤炼能力过硬、素质过硬的队伍,始终把思想政治、选贤任能、作风建设、党的建设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八小问题专项整治,弛而不息纠正、抵制八小,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练就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队伍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坚定不移地以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统一思想、激发干劲,以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为发力点和落脚点,在讲真话中强化看齐意识,在干实事中展现担当精神,在练硬功中提升创业本领,奋力开创阜南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会上,阜南县委副书记韩笑,阜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孙国桃,阜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浩等同志围绕一个树牢、三个看齐专题进行了研讨发言,县委理论中心组其他同志进行了书面发言,县委讲师组领学了《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乡镇讲看齐见行动心得体会范文二

近日,亳州市谯城区在各乡镇(街道)、区直各单位党员干部中扎实开展了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教育党员干部增强看齐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变为实际行动,为全区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在亳州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中打头阵、当先锋,提供坚强保障。

谯城区要求全区党员要明确主要内容,在目标任务上对照落实,要重点学习把握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等四个方面学习内容,查找四个方面差距不足,实现四个确保,奋力引领谯城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学习讨论中,围绕四个方面开展讨论,即:围绕树牢核心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开展专题学习讨论,查找四个方面差距不足,聚焦讲忠诚、讲规矩、讲信念、讲作为。实现四个确保,确保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要确保谯城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五大发展闯出新路,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亳州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中打头阵、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