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识课程论文范文

通识课程论文精选(九篇)

通识课程论文

第1篇:通识课程论文范文

高校育人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格,为人处事中不带有功利的色彩,但是很多高校在育人中疏于对于人格的培养,即使在汉语言文学这种文学分为浓厚的专业中,学术中也带有很多的功利性,其表现就是在课程的设置上,减少专业性的课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公共课程,比如英语、写作、经济知识等。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大学对于精神方面的教育培养有所减少,功利性质增多。对于一些工科性质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文化课程,但是并没有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现代大学生对于我国文学文明的认识正在流失,这也是大学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关于治学能力,很多大学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识,其强调的是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普适能力,而非针对某种公司或企业存在的。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该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因此高校需要不断的改进其教学的方法和理念,从而提升学生治学的修为。

二、“个性化”的地方院校课程设置

本科的地方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不应该盲目的照搬高等学府,应该结合其自身的资源优势,设置带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其好处就是能够有效的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形成独特的学术氛围,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差异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侧重于汉语言和中国文学,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非专业课程,从而让学生有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另外,地方性的高校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我国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进行地方性的历史文化教学课程必修,也是传承当地文明的最好体现。再有就是结合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同,形成带有学校性特色的教育资源,例如“国学导读”“名人文化研究”等等方面内容的课程,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开拓教育思路,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和对策

一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往往受整个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背景下看,其课程设置的重点仍然是自然科学,其根木目的是社会的需求,这点在工科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尤为突出。汉语言专业课程的减少,使得学生的教育越来越缺少人文性,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想要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目标,需要一定的策略。首先是教学模块的转变,在公共性教育的课程上,灌输人文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突出重点,选修课程要覆盖面广,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理论实际与学术研究教好的结合。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中按照通识教育的理念,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相互渗透。大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基地,因此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承我国的文化精神,让学生的治学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结语

第2篇:通识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广告学;“广告学概论”

[作者简介]张宏伟,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济与文化产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10224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1—0117-03

通识教育源自西方的自由教育,初时称为“博雅教育”,尽管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许多理念和内容已经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但到目前为止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界定依然多达几十种。本文的“通识教育”是彭振宇所述的狭义概念,即“以显性课程形式呈现的通识教育课堂教学”。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教育理念,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新要求的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主要通过通识课程来实施,最早由美国9所常春藤盟校提出,以修习七艺为主要学科。之后,哈佛大学新增了语文、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逐渐发展形成了今天所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我国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1995年国家教委在52所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推动了高校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2002年起,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中国政法大学积极参与通识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提出了“建立有灵魂、有核心、有层次的,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特色鲜明的通识课程体系”的目标。到目前为止,该校的通识课程建设已经经历了好几轮改革,建立了由人文素质类、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构成的“有灵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中华文明通论”和“西方文明通论”两门通识核心课程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得不承认,由于通识课程的课程性质、地位、学生观念、学生人数、时间安排等因素,相对专业课而言,很多通识课程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教师也多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学生则多选择相对容易考核的课程,这使得通识课的实际效果与学校促进通识教育发展的初衷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通识课程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通识课程建设理论及启示

与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理论主要强调两个内容:一是培养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使他们能够具备与社会打交道的综合素质;二是现代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有专业能力的专才和有综合能力的通才,还要使他们具备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免误入歧途,成为危害社会的“人才”。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理论主要有三种:

1.精义论。精义论者认为,尽管人类文明在与时俱进,但在不断变迁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却有一套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而这种核心价值就蕴藏在经典著作之中,主张经典著作应当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2.均衡论。均衡论者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各类知识统筹兼顾,在各分支领域中力求平衡,才能避免视野狭窄,心灵缺陷。基于均衡论的通识课教育课程设计力求提供学生较为平衡、关联和完整的课程体系。这也是高校最为普遍的做法。

3.进步论。进步论者认为,教育必须解决学生的问题,对他们的生活有所裨益,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相结合,为他们未来作准备。

毫无疑问,这三种理论为我们建设通识课程教育教学体系以及教育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尽管这些理论是针对整体的通识课课程体系设计的,但同样隐含着对具体课程设置的指导思路。但过于依赖某一种理论去设置通识课程内容也有许多问题。例如,精义论主张的经典著作只能反映某一时期对特定问题的认识,但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历史性的知识和观点难以纳入社会科学的最新进展,学生无法及时更新所学知识,对学生将来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而以均衡论为指导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同样存在问题,这种课程体系往往大而全,但不太重视各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相比之下,我国许多高校也受到进步论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实用性,内容偏重专业化,而这种专业化又多是在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所能起到的通识教育的作用不是很大。整体而言,在通识课程建设实践中,人们往往过于重视通识教育的“综合”和“基础”,忽视了诸如课程特征、三种理论融合并用等问题。

二、通识课“广告学概论”的课程特征和教学现状

从课程性质来看,“广告学概论”是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本科生开设的社会科学类的通识选修课。广告学属于交叉学科,与市场营销学、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此之外,该课程还是应用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甚为紧密。

从教学现状来看,选修“广告学概论”的学生数量较多,以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为主,专业涉及法学、国际法学、社会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如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对课程认识不够,选课随意。广告学是研究广告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许多学生把“广告学概论”理解为广告片欣赏课,还有些学生认为广告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就算不学也能明白一二,选修课又多为开放式考核,学分容易拿。当然,也有不少学生是基于兴趣而选择课程,他们有些是单纯的感兴趣,还有些是想借此学习广告知识,为今后的转专业、找工作或考研作准备。

2.教学组织成本高,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由于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多,并且他们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年级高低不同,这在教学组织和全员课程参与上增加了难度,在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和其他通识课程一样的课堂讲授方法。

3.受到课程性质的制约。教学难度较大。“广告学概论”是通识选修课,课时不多,这就要求课程内容既要系统完整,又要丰富充实;既要有专业深度,又要让知识浅显易懂;既要教授基本知识,又要教授技能方法,教学难度较大。

4.缺乏教学激励政策。与专业课相比,公共课教学受重视的程度一直不够,教师更倾向于选择专业课的教学,更愿意指导本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研究学习,而通识课面对的是全校各专业学生,教师需要平衡各方面的需要,应对各类学生的要求,牵扯和付出的精力很多,但在工作考核等方面与专业课并没有区别,激励措施缺位。

实际上,该课程曾在新闻传播学院的培养方案中以专业课的形式出现,而通识课这一课程性质的变化直接要求教师对课程框架、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而如何改到位,就需要我们树立精品课意识,全面、细致、深入分析其作为通识课的教学定位,并基于现代通识教育理论创新课程建设模式。

三、通识课“广告学概论”的建设路径

1.明确教学定位。上述教学难题出现的核心原因是,通选课程缺乏明确具体的教学定位,在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特色不突出,没有很好体现现代通识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要求。其实,现有的通识课教学几乎都是从教育设计者的角度进行“施加”式的教学设置,提出应该设置哪些课程,应该达到哪些目标,但是仅从供给面进行分析是不够的,还应当从教育接受者的需求出发,考察学生选修课程的动因、预期和效用,通识课程的教育目标也不应搞一刀切,必须针对具体课程的特点,强调通识课程的多重功能,重新审视课程的教学定位和教学设计。

首先,结合三种通识教育理论的理念,“广告学概论”应当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有关广告活动知识能力、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能力,注重关联学科、优化认知结构的课程。其次,该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学目标显然并不能仅仅停留在通识课的最低要求上,应当能够培养学生从事与广告活动相关的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选修课程的许多学生希望借此为今后专业或职业选择找到目标。因此,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真正地从自身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规划出发,架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定位能力和职业选择能力。

2.合理建构课程内容,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广告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并非学生直观理解的广告本身,而是包括广告本身在内的一系列完整的广告活动,这势必涉及诸多广告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同时,该课程又必须兼顾各学科学生的背景差异,这就需要合理地建构课程内容,在很好地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同时,又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启发他们的思考,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以教学定位为基础,本课程从三个层面组织课程内容,包括广告基础理论、广告运作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广告业的经营管理,而对广告发展理论、广告法规与伦理等内容主要通过课堂外教学实现,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指定参考书、文献和广告案例等资料。从课程框架组织上,课堂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两部分,教学途径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每次课以开篇案例引入主题,再辅以理论讲授和进一步的案例分析,二是前半学期以理论讲授为主,搭配恰当的案例,后半学期以理论应用为主,由学生研习和演示广告策划案例,教师从旁引导和协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将针对多重教学目标,设计专题研讨、角色扮演、观点辩论、小组对抗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3.注重教师因素,提升教学品质。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在对通识课程的分析中曾经指出,“课程只是一个有形的骨架,其血肉和心脏必须来自于师生之间的相当难以估测的交互作用”。因此,通识课程建设应当是一个教学互动的有机系统,其中,教师的因素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通识课程建设,尽快树立精品课意识,并不断探索其教学机制。其次,通识课程的教师应当是学术基础深厚、知晓甚至通融实践的优秀教师。因此,学校和教师自身都要重视通识课教师的持续培养,就“广告学概论”而言,教师最好还能与业界保持即时沟通,通过多种途径建立良性给养机制。最后,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选修动机和学习状况,积极引导学生,设计有效的课程考核形式,采用多样化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第3篇:通识课程论文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某一具体艺术行业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因此艺术通识教育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通识教育并没有受到切实的重视。在笔者看来,艺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培养与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高等教育的一般目的和人的基本发展来看,艺术通识教育都应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文化产业专业来说,艺术通识教育能使受教者在专业技能与未来职业之间实现高效的链接。如果在文化产业管理中只强调了学科核心——管理方面的内容,而不重视艺术方面的教育,那么所培养的人才就难以突出学科特点,这必然会影响到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是让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从艺术产业旁观式的管理者向主动式的参与者转变的重要手段。

文化产业所涉及者,不外乎美术、影视、音乐、戏剧、舞台等领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根本的任务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对具体的艺术规律、艺术特点没有感性和较系统的认识,那么他们就会倾向单纯的管理者,而非热爱者。艺术不同于工业产品,它是高度人文化的产物,往往体现着人类个体与集体文化基因的沉淀与交融,同时也映衬着时代的风潮,并体现出较突出唯一性和个性。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管理的受教者对艺术的热爱。所谓好之者不好乐之者,任何职业,从业者所取得的成绩往往与他们对该职业的热爱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说工业产品是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心灵的作用。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是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艺术品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与工业作品所强调的技术进步不同,艺术作品强调的是个性与独特性。作为文化产业管理者,辨别文化产品的质量就是一项基本能力,并是其职业生源中核心能力之一。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力,才能在在繁多的文化产品中慧眼识珠,才能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而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二、当前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艺术通识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已经开始重视艺术通识教育,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也存在着课程边际比较模糊、课程名目比较杂乱、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等问题。总体看来,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较随意。

由于缺乏系统的艺术类课程建设,很多院校往往是依据院校本身的特点开设一些所谓的特色艺术课程。除常见的音乐类、美术类、影视类、动漫类、舞台艺术外,还有茶道、插花艺术这样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不同程度起到了艺术通识教育的作用,但总体较为随意,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缺乏宏观、鸟瞰式的系统性内容。

许多学校开设了课程的开设了合唱、艺术欣赏、水彩画等艺术课程。但由于课时所限,往往草草结束。既无法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艺术技能,从而获得较深刻的艺术体验,也不能从较宏观的层面掌握艺术发展的规律的特点。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缺乏有机融合。

有些院校开设课程忽视了其与文化产业专业产生有机的联系,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却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作用不显著。

第四,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侧重于知识教育。

有些学校开设的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理论化,比如全部是艺术史、艺术评论等课程。这样一方面使艺术通识教育过于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直接感受艺术的魅力。另外,艺术通识教育的任课教师大都是外系外校的教师兼任。这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连贯性,容易忽视所教课程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有机融合。

三、加强艺术通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基于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专业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把艺术通识教育作为其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梳理艺术学科的体系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慎重编写艺术教学的大纲与教材;(3)打通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鸿沟,构建跨越具体门类的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4)要突破传统艺术通识教育窠臼,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思路;(5)发展课堂教学与田野参与并重的教学模式;(6)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师资建设,注重艺术通识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基于以上原则,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专业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艺术美学与史类课程、艺术欣赏类课程、艺术实践类课程、艺术评论类课程和特色类课程。前三类为基础,应占据较大的权重,后两类则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开设。下面对这几类课程的设置进行简要的说明。

第一,艺术美学与艺术史类课程。

这类课程属于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中系统论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形成宏观的历时共时认识,是提高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重要的方式。这类课程最好由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担任,编写或采用具有与学科相关联的教材,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艺术欣赏类课程。

这类课程是学生接触具体艺术作品、形成感性认识、提高艺术感知和品鉴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欣赏是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系统接触高水平艺术作品的唯一方式。艺术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都无法取代艺术欣赏课的作用。

第三,艺术实践类课程。

如果从提高艺术感知力和辨别力来看,最有效率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艺术实践。比如会画画的人通常对画作的认识比不会画画的人另全面、深入。但由于课时的限制,这类课程通常无法深入,建议在授课的以了解具体艺术形式的特点为主,并加入史学、美学的内容。

第四,艺术评论类课程。

如果说前三类课程主要是对艺术知识的输入,那么艺术评论则是受教者对艺术通识教育成效的输出。评论侧重于受教者表达艺术作品基于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主观认识。

第五,特色艺术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根据每个高校自身的学校资源所开课。可根据优势学科资源,直接与业态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在培养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上有的放矢,创建各高校的自身品牌。有的学校会把文化产业专业再细分为若干个方向,有的学校会根据自身条件培养偏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应用型复合人才等,都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在以上的框架内对具体课程进行调整。

四、结语

第4篇:通识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语文专业方向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课程实践教学

教师教育专业方向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该类课程的专业实践教学一向都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原课程体系多以理论讲授为主,而与课程紧密相关的课程教学实践内容却有随意化和被弱化的现象,这显然不利于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在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当下,这个问题再次凸显,虽然大家都已形成这样的共识――进行课程的实践教学成为提高师范生教学素养的关键环节,但对具体的展开方式仍然认识模糊,本文以《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课程实践教学为例,展开探讨。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在本文的理论探讨框架内,教师教育语文方向专业课程是以原高师院校中文专业的《语文教学论》或《语文教育学》等本科核心课程为基础的,但对原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其中主要突出了课程的针对性,强化了对中学语文课程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理论学习和认知,为此更名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同时,为了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学生的中学语文教学的专业技能,将更加重视与课程同步运行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设置安排和实践内容的组织方面,目前都处在实践探讨阶段,本文拟结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课程计划和创新构想,尝试建立比较系统完整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需要中文专业知识、教育理念的涵化与学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去体验和认知,我们把专业实践类课程的逻辑框架设计为体验、参与、实施和研究四个累进上升的层次,在这一框架内,结合课程理论学习内容,设置相关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并以固定课程的形式展开。如何构建课程实践理念?如何组织课程实践内容?下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加以探讨。

一、《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教学理念和目标

(一)实践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教育语文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回归实践,重视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实践性知识并非理论知识(学问知识)在实践中的直接应用,仅仅依靠学问知识并不能形成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从来就不是直线式地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整合与统一就成为创新所有理论实践类课程的关键之举。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中就有必要树立如下教学理念。[1]

1.实践性课程的知识基础应当突出实践性特征。有了理论知识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有实践能力。实践性知识是包括技术规则、经验、情境知识、判断力知识等在内的实践化了的学问知识,实践过程即是一个在实践化的学问知识背景下使技术规则和经验通过判断力与具体情境相结合的过程。这就要求实践性课程应当把与实践过程密切联系的实践性知识置于核心位置。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的实践性课程环节并不是在理论性课程后面简单地加上一个实践环节,而是要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科知识的学理性和前瞻性,并围绕实践性知识统筹安排相关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构筑全新的实践性课程框架体系。“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回归实践,即职前教师和职后教师在具体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方法”。[2]因此,作为专门培养师范生中学语文教学能力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就应当突出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2.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实施应当突出实践性教学。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实施应是基于问题情境、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被认为是一般的、普遍的,是不会‘时过境迁’的。……而实践的内容总是具体的、特定的,并且是受环境影响的”。[3]因此,实践性教学要求教育者摆脱空洞说教的理论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实践智慧与创新能力,换言之,实践性教学应尽可能提高教学情境的真实性程度。为此,本课程应当充分利用南京市中学语文教学名师和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学专家等强大的人才资源,以及南京外国语学校等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基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为课程教学提供实践场所。课程任课老师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尝试探索使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新的教学形式。

总之,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中,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整合与统一,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不可缺少的两翼。理论教学离开实践会趋向空洞,实践教学离开理论支撑会走向空泛。实践性课程环节不可能游离于理论课程内容而独自发挥作用,更不可能完全取论课程环节,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各自优势,把二者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的设计及其教学实施中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理论课程传授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优势,又充分发挥实践课程在开阔学生视野、形成语文教育实践能力、教师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性、针对性和丰富性,紧密联系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关注中学语文教师的发展和成长需要,注重培养师范学生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程在学时设计上采取了“2+1”的形式,即课内理论性知识讲授与实践性知识体验操作的学时比例为2∶1。这一点也是南京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化教育新课程系列的主要特征之一:以固定学时的方式强化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切实保证学生学有所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在内容和教学设计上也力求突出这一特征,使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整合与统一有课程制度的保障。

(二)实践教学目标

在课程内容上,《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综合吸取了语文教育学、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艺学、写作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以中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为主线构建了新的知识构架,旨在向师范生传授有关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学习上述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就必须调用各种相关手段来加强师范生对相关知识的实践体验,凸显《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性理论课程的特点。有必要解释和强调的是,在师范教育的传统观念里,实践性课程往往指那些以技能训练为任务的课程,如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而事实上,随着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认识不断拓展,我们认为,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仅是技能训练,而应理解为以发展人的实践智慧、形成人的实践能力为宗旨。因此,所有的理论课程都应当以服务实践、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建立在学科课程基础上的课程实践教学,就应当具有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内容,它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着眼于对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既发展学生对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思维判断能力,又促进学生形成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宜的行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将《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培养具有语文教学实践智慧的行动者。《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就是为了培养在校师范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论知识,熟悉和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具备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不断积累语文教学实践的智慧。“教师对教育教学情境敏锐的观察与判断,对问题分析的清晰与透彻,对学生状态和心态的准确把握,对突发事件的恰当处理等教育智慧均来自于实践。”[4]因此,在实践中提高师范生的中学语文教学的行动能力和行动智慧,这既应当是课程教学的目标,又应当是课程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揭示了达成此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2.培养具有语文教学反思能力的教育实践者。由于具体条件所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不可能拥有更多的教学现场,因此课程教学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将在反思教学的逆向实践形式中展开,而反思是教育行动的前提和准备,“教师对自己所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从而使这些知识成为个人化的智慧。个人化的智慧,才可能影响作为个体人的学生”。[5]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能力是构成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影响力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应通过课案观摩、经验介绍、体验认知等环节,不断强化师范生反思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并在不断反思和模拟实践中,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

3.培养具有道德素养和专业精神的敬业者。道德素养是教师的重要素养,师德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当前社会转型、人心浮躁,功利主义思想甚嚣尘上,整个社会道德水准有向下趋势的情况下,在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浪潮中,无论将师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何种高度都是不过分的,但问题在于,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可以有效实现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的目标,这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中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很显然,只通过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是远远不能达成这一目标的。职业道德(德性)需要在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个体实践活动中不断养成与提升。因此,《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力图通过实践性课程的环节把师德培养作为重要目标来实现。在实践性课程环节中,师范生不仅能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而且会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充满成就感,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神圣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自豪感。

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计划

如前所述,《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拟将对原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语文教学论》等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造和重组,[6]力求其理论教学内容更加切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后的课程的主要内容将由如下三个模块组成:(一)中学语文课程理论。包括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中学语文课程与学生的发展,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研究,等等。(二)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包括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语文知识教学,中学作文教学,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学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等等。(三)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实践主要根据相应的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在课程内容模块中穿插安排如下几个固定栏目:传经送宝(中学名师及语文教学专家学术报告)、走进现场(教学现场观摩及课案观摩点评)、我教我秀(模拟授课比赛及学习成果交流汇报展示)、动感地带(中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学习辅导与中学BBS论坛交流活动,等等)。

调整后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和与之相配合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如下表所示。

与此教学内容和计划相关,课程的评价方案也凸显注重实践的特点,建议理论考试内容和课程实践内容各占百分之五十。同时强调课程理论考试内容和课程实践内容的相关性,强调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学生课程实践作业档案的积累,特别是类似课堂教学观察,教学反思笔记、学校学情调查访谈、课案设计、微格教学录像、在线网络讨论、学生作文批改复印件等的收集和整理。通过这些课程实践作业,完整呈现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专业能力成长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合理评价。

通过上述课程实践教学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计划,我们尝试构建了《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必须指出的是,教师教育语文专业方向课程的实践教学目前仍处在实验探索阶段,我们将不断积累经验和认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尽可能缩短教师入职前的职业准备时间,为培养成熟、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服务。

参考文献:

①本部分内容参考了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杨跃博士主持编写的《中学生发展》课程标准。

②李孔珍.教师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实践性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7,(9):74.

③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④杨骞.教师专业发展五步曲[J].教育研究,2006,(4):80-84.

⑤李学农.教师入职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8.

第5篇:通识课程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实践性课程;实践性知识

高师毕业生不仅要通过理论性课程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通过实践性课程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这是由于中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教什么”的知识,更需要“如何教”的知识,很显然后者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基础。理论性知识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获得,但实践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才能奏效。但现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由于对教师知识特别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解的偏差以及实践性课程的不足与形式化,导致了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普遍匮乏。

针对新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标准即将出台的大背景下,安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在原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和重构。这是由于实践性课程“有利于把学习内容置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去,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把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把积累的体验和教学机智具体应用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因此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拟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构建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树立正确理念是成功先导

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高师生毕业从事工作所需的重要素养,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在教学和管理中狠抓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出了一批批高质量的中学语文教师,也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1.职业定位教育形成职业认同感。新生入学后,我们通过“职业定位教育”帮助学生坚定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决心。这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养成基本的职业认同感和形成初步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养成必将产生极大的动力并进发出极大的热情。诚如洪宗礼所言:“命中注定我必须当语文教育的‘包身工’,订下了‘卖身契’,一‘包’就是五十年。”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作为其自觉追求,始终把从事语文教育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作为自觉的追求。学生不仅自觉练习“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还非常重视语文教育学等教育类专业课的学习。

2.“三字一话”训练培养职业荣誉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对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不仅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引导学生,如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普通话比赛”、“钢笔字比赛”等引导这种良好学风的形成,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注重向这方面倾斜,给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

3.教育类课程实施的人性化。语文教育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实施注重实效,力求学生真有所得、确有所获。我们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实践性品格和艺术性品格,不仅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教育类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实施的能力。为了保证这些教育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我们力求做到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努力把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前沿性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必须了解的理论知识,就能使学生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极大地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的水平。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品格,我们大胆打破传统过于封闭的课程体系,力求使课程内容做到现代性,明确提出行为规范和建议,并且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艺术性品格,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特色,我们不仅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而且注重探讨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力求通过优美的语言,以及适当的激励措施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设置是基本保障

语文教育实施所需的实践性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性课程才能养成。因此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分量就成为当务之急。

1.必修课程实施的优化。作为必修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语文教育学课程,其基本定位就是提供怎样教学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并使高师生毕业后能顺利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不仅应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多向度的探索,还应致力于突出此类课程的实践特质。以语文教育学课程为例,从内容上讲就构建了以完成语文课程目标为中心的体系,内容设计上以语文课程目标开头、接着是语文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处理和使用、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施,最终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作结,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创新方面,我们应在注重学科理论品格的前提下,挤出时间留给学生说课和试讲,并以此为媒介,引导和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

2.选修课程构建的系列化。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和结构,因此这种能力的达成需要系列课程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这样构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相得益彰,讲座、座谈相互连接的立体课程结构就成为必需。我们精心准备,构建了比较完善和实用的选修课程系列:一是侧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规律认识的课程,如《中国大陆与英美母语教学比较研究》等。本课程通过对英美母语教育教学现象和规律的简要介绍,并与国内语文教育现状相比照,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现象的认识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二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文本解释学》等课程。比如《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课程就是通过探讨当代语文特级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追寻其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形成的轨迹。通过案例教学提高高师生语文教学能力和语文教学艺术修养。三是为了提高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微格教学》、《说课与试讲》等课程。如《微格教学》课程就瞄准如何迅速提高高师生的教学技能,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和教学媒体手段对学生教学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系统训练。

三、开发实践性课程是重要支撑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养成,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养成有赖于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反复操练。因此我们狠抓说课、试讲、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达到提高能力之目的。

1.扎实组织的说课训练。说课是介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指的是教师把自己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的板书等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向同行表述,是培养和提高高师生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因此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编写说课稿,并组织学生在小组比赛的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组织的说课比赛。并把这些选手经过进一步指导和训练后,参加学院、学校、乃至全省的教学技能大赛。

2.日常化的试讲操练。试讲是高师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试讲不仅可以了解高师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考查高师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理念、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等,并可在此过程中知晓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教学中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我们力求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走上讲台机会,不再只是让试讲成为能力强的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让学生特别是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欠缺的学生走向成熟的练兵场。学生通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基本上都具有了很强的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几年来在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们的选手基本上都是一等奖就很能说明问题。我院毕业生也非常优秀,涌现出了像安阳曙光中学常作印、安阳市新世纪中学鲍志慧等这样的全国优秀青年教师。

3.针对性强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教学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细化了操作程序,使我们的实习计划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比如我们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就以评选优秀实习生为契机抓紧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反思,使学生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和参与学生的“回讲”和座谈。通过这种民主、自由的交流,学生谈经验、讲教训,比不足、找差距,中间还不时穿插老师精当的点评。因为我们深知“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寻求有意义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其意义在于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良好氛围是有力促进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

1.文学院应在加大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的基础上,营造学院、系部、辅导员和教师等各个层次的立体结构。从而为语文教育实施能力训练提供舆论上、制度上的保证。通过舆论引导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高师生应从入学起就树立这样的信念: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从事教育工作之本,是发展之本。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强化和训练成为每个学生在这四年求学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并落实到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每一门功课的学习中。

2.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自觉性,通过言传身教自觉主动强化训练。教师不仅应在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精选教学内容并大胆采用诸如启发式、讨论式、争鸣式等方法,还应用其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奉献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不仅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受益,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教师职业情操的养成发挥巨大作用。

第6篇:通识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 进化教育论 通识教育 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and Practice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under "Educational Theory of Evolution" Guiding

GAO Zhangxing, MIAO Hanjun

(College of General Education, Wuhan International Trad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Vigorously develop education, is a key work of university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worrying,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a "weariness students, teachers difficult to teach, hard to open schools" embarrassing situation. How to protect the qual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to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reform success, but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that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From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education" perspective, analyze practical problems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on this basis, attempts to use "evolution education theory"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explore practical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methods.

Key words educational theory of evolution;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evaluation

1 “进化教育论”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1.1 “进化教育论”的含义

“进化教育论”的思想理念是由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创始人、校党委书记涂宏斌教授首先提出并付诸教学实践的。所谓“进化教育论”,就是在教育过程这个系统中遵循进化规律,改善、优化育人环境,从而孕育学习主体(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学原理。“进化教育论”对教育本质的描述,即:作为自组织系统的学习主体具有自主成长的潜能,在育人环境的选择下,使其自主成长的某些特质得以释放和保留,从而使学习主体的素质得以改变。①

1.2 现代通识教育的起源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从20世纪开始,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我国的通识教育与实践,始于五十年代中期,代表人物为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他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本末兼赅,通重于专”,由此开创了清华校史上培养一流人才的黄金时代。②

1.3 “进化教育论”与通识教育的内在联系

相对于高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言,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专业教育培养“职业人”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塑造成健全的“社会人”,使其既会做专业的事,也会做社会的人。而只有完成这个双重教育的过程,才能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毕业时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职场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进化教育论”包含“自主成长、多元融合和环境优化”这三个核心观念。由此可见,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加强通识教育,实际上就是在践行“进化教育论”。

2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问题

如何保障通识教育课程质量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着眼点,而通识教育课程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在于通识教育课程评价。③面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高等院校及有关教育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究其根源,可以对应“进化教育论”的三个核心观念加以分析:

2.1 学生考核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育国防教育课程、社会人文教育课程、自然科普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模块。而在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通识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很多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上不够重视,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相对单一,甚至与专业课程混淆重复。武汉大学的曾德军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对武汉大学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调查发现72%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只注重知识的罐输,忽视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和批判的方法”。④从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角度来看,对于通识教育的对象――学生而言,现行的考核模式过于单一,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没有体现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差异化,往往使学生陷于考试的无形压力之中,容易产生通识教育课程“既没有专业课程有用,还费时费力”的厌学心理。单一化的通识教学考核模式只会让学生疲于应付,这与“进化教育论”提出的使学生“自主成长”的教学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2.2 教师考评功利化倾向明显

教学目标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水平,教师作为教学成败的关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对于任课教师的考评,仍然是简单套用专业课程教师的考评方式,以课程通过率、优秀率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以课程相关的教学科研获奖情况作为加分要素,而课程考核又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评优晋职和职称评定,致使通识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得不陷入片面追求功利化教学的误区,最终导致通识教育课程质量无法提高。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在短期教学过程中,难以显现明显的教学成果,通识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其对于全面建设和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决定性作用,作为任课教师应该有清楚的认识。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陪衬,更不是专业教育的累赘,应该真正做到和专业教育“多元融合”,从而能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这也正是“进化教育论”所倡导的。

2.3 课程教学配套体系的考核缺失

任何一门课程能够真正取得教学实践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除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的认真教学,还必须建立健全与课程教学配套的相关体系,通识课程当然也不例外,而这一点恰恰是大多数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评价过程中最为忽视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肯定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应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以促进教学不断提升。因此,完善的教学配套体系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有机组成部分,根据不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也有不同。例如,硬件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能在户外的素质拓展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有各种亲身体验,其教学效果一定优于单纯的课堂讲授;软件方面,由于通识教育的特殊性,应开拓多重有效的课程学习交流形式,如国学教育课程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建立课程互动、资源共享平台,利用校园学生组织创建国学社团延伸第二课堂等。通识教育课程不应局限于对学生、教师进行评价,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理应包括对课程教学配套体系的考核,从而有效促进通识教育的改革实践,这也与“进化教育论”提出的“环境优化”观念不谋而合。

3 运用“进化教育论”探究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实践

评价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符合通识教育思想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机制,是全面推进通识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⑤建立健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进化教育论”的三个核心观念恰好可以演化为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三大标准:

(1)基于学生的“自主成长”标准,即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考评,应着重考核是否符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身性格的完善以及文化涵养的提升,摒弃传统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考核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性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使其自主成长的教学目的。(2)基于教师的“多元融合”标准,即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教师的考评,应着重考核是否在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促进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做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和有机融合,摆脱机械单调的课堂说教式、知识灌输式教学,积极探索学科之间、课堂内外的多元融合式的通识教育创新模式。(3)基于教学的“环境优化”标准,即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和教师的考评,其应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综合评价。通识教育的成功,相关课程教学配套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教学环境理应纳入到课程评价范畴之中。

4 结语

作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重点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全国各地高校都越来越加以重视,采取了形式各异的改革措施运用于通识教育教学实践。可是,就目前国内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现状而言,最终的教学效果大多并不容乐观,甚至与课程设置之初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归根结底原因在于,通识教育受到当今社会功利化的负面影响,没有把握好其本身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从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应试教育怪圈。而有效摆脱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困境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进化教育论”的理论精髓,其所倡导的三个核心观念,恰好可以帮助现在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打开思路,各个高校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国情、地情和校情,不断探索符合自身“自主成长、多元融合和环境优化”三位一体、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从而有效保障和促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

本文系武汉商贸职业学院2013年“进化教育论”校级研究课题成果

注释

① 周登超.进化教育论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24):100-101.

② 冯惠敏.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17-19.

③ 李满满.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宁波: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1:1.

第7篇:通识课程论文范文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现象和教育方式,“慕课”课程体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的探索阶段。文章以土木类专业的通识性课程桥梁工程导论为例,开展了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建设框架研究,建立了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互动方式和考核方式四方面的课程建设框架。研究表明:理论知识浅显化和教学方式富媒体的特点有助于课程的大范围推广使用;教学、互动和考核均包含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将有助于发扬传统和新兴教育方式的优点,实现学生能力全面和均衡的发展。

关键词:慕课;桥梁工程导论;课程体系;在线教学;离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9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6804

“慕课”(MOOC)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直译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1]。慕课这一概念由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于2008年第一次提出。截至2014年,全球的慕课平台已经超过了40家,仅在中国大陆上线的就有3家慕课平台[2]。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慕课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对于慕课在线和线下教育的建立和完善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3-6]。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慕课课程体系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弥补传统教育方式在开放性和富媒体方面的不足,是慕课课程体系研究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针对医学、电气等专业课程,目前已经开展了基于慕课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7-10]。而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通识性课程,桥梁工程导论由于其零基础性和弱前修性,可以对非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开放讲授。同时,其内容的趣味性和科普性也容易融入大量的富媒体,能够满足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本文以土木类专业的通识性课程桥梁工程导论为例,开展了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建设框架研究,建立了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互动方式和考核方式四方面内容的课程建设框架。相关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慕课课程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一、桥梁工程导论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桥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桥梁的发展历史,熟悉古代、近

代和现代桥梁的代表性桥型及其美学内涵,掌握桥梁工程设计的基本力学知识和桥梁基本结构构成,掌握桥梁工程建造的基本工艺,了解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的养护管理和健康监测的基本理念。

相比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桥梁工程,桥梁工程导论具有理论知识浅显化和教学方式富媒体的特点。对土木类专业的学生为专业基础课;对非土木类专业的学生为公共基础课。将该课程进行重新编排后,还可作为工程学习资料供相关从业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科普性质课程面向专业知识零基础的社会民众。然而,现有的桥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未注意区分其与普通专业性课程的差异性,延续了专业性课程以口述、板书加图片的授课方式,讲课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课堂授课方式难以将视图交互和实验互动进行有机组合,需要借助与慕课授课方式进行提升和改进。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总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二、桥梁工程导论课程建设框架

(一) 课程内容

桥梁工程导论课程主要围绕桥梁工程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的讲授展开,在课程编排上分为两个篇章,即人文桥梁篇和科技桥梁篇,课程内容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上篇“人文桥梁”主要从桥梁发展历史和桥梁造型美学两个方面介绍桥梁的人文知识。第一章“桥之史”主要介绍桥梁的发展史,包括中外古代桥梁、近代桥梁和现代桥梁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桥之美”主要介绍桥梁的造型美学知识,包括美学在东西方的哲学基础、美学在桥梁中的反映方式和古代、近代和现代桥梁中具有较强美学代表性的桥梁案例。

下篇“科技桥梁”主要从桥梁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和管理养护等三个方面介绍桥梁的科技知识。第三章“桥之构”主要围绕力学性能和桥梁设计的关键要素介绍桥梁结构的构成原因。第四章“桥之造”侧重于介绍桥梁建造的基本过程。第五章“桥之护”主要介绍桥梁在运营期间的养护管理和健康监测的基本理念。

(二)授课方式

桥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主要根据知识点的特点,分别采用单个或多个授课方式融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具体的授课方式主要有在线授课和离线授课两大类,其中在线授课包括课堂授课、实验视频、案例视频和虚拟仿真等四种,离线授课包括课堂辅导和线下实验两种,授课方式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

1.在线授课

课堂授课:主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直接向学生灌输人文桥梁和科技桥梁的基本知识点,对应的知识点具有指向明确和逻辑简单等特点。

实验视频:主要针对桥梁的受力特点和结构构造课程内容的讲解,对应的知识点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

案例视频:主要穿插于桥梁发展史、桥梁美学、桥梁结构、桥梁施工和桥梁养护课程内容的讲解中,对应的知识点具有经验性和直观性等特点。

虚拟仿真:主要穿插于桥梁结构、桥梁施工和桥梁养护课程内容的讲解中,对应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等特点。

2.离线授课

课堂辅导:以专业或地区为单位定期开展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对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差异性的补课,对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督促其学习进度,掌握学生对在线授课的意见,为改进在线授课质量提供参考。

线下实验:主要通过在线课程演示或直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离线状态下独立或协作完成力学、结构方面的结构模型制作和加载等实验,通过在线实验报告或离线督查的方式完成对学生实验的检查和督促,对应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三) 互动方式

桥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根据知识点的特点,提供了在线互动和离线互动两类互动方式,用于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其中,在线互动包括过程提问、邮件问答和专题论坛三种方式;离线互动包括定期答疑和实验(践)督导两种方式(图4)。

1.在线互动

过程提问:主要用于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在线单向互动,通过该方式教师预先设置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提问方式以选择题为主。

邮件问答:主要用于单元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该方式学生可以针对课程单元中的疑难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收到问题后进行文字回复和解答。

专题论坛:主要用于课下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在线互动。以课程的章节建立包括多个专题版块的论坛系统,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提问和解答、提供相关作业答疑和考试信息等。

2.离线互动

定期答疑:主要用于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多向互动。以地区或学校为单位,开展课程教学的定期答疑,课程的相关学习信息和资料,以及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实验(践)督导:主要用于实验(践)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多向互动。以地区或学校为单位,开展教师在场的实验(践)活动,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实验(践)活动的全部内容;教师定期监促完成进度,并对活动过程中的错误和疑惑给予纠正和指导。

(四) 考核方式

桥梁工程导论课程的考核方式由单元测验、单元作业、实验实践、课程讨论和课程考试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5%,单元作业成绩占15%,实验实践成绩占20%,课程讨论的成绩占15%,课程考试成绩占35%(图5)。

考核方式I:单元测试在每章结束之后对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测试。测试体量在30道题以内,全部为客观题,多次提交后以最高值为最后得分。

考核方式II:单元作业不少于10次,作业以学生随机互评和教师主审为主。

考核方式III:实验实践共设置不少于3次线下实验和实践作业,实验实践以教师主审为主。

考核方式IV:课程讨论按发贴内容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考核方式V:课程考试均为客观题,不少于50题,与单元测试和作业的重复率低于70%。

(五) 预期目标

针对桥梁工程导论课程传统授课方式在演示实验和互动方面存在的不足,开展慕课课程体系建设,有望在以下方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是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桥梁工程学习的兴趣性,为学生进入桥梁工程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桥梁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效果,能够缩短桥梁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课时,提升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的课时效率和学习深度;

三是通过网络化方式,能够推进互联网+在传统的土木与建筑工程中的融合,为未来专业性慕课课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三、结语

本文以土木类通识性课程桥梁工程导论为例,开展了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建设框架研究,建立了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互动方式和考核方式四方面内容的课程教学框架。主要结论如下:

(1)相比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桥梁工程,桥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更侧重于桥梁基本知识和概念的阐述,体现了理论知识浅显化和教学方式富媒体的特点,有助于扩大慕课的受众群范围,便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采用。

(2)采用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进行授课和教学互动。在线授课主要用于知识点的讲解和传输,离线授课主要针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辅导和学生课下的自主实验环节。在线互动方式主要针对在线授课时章节知识点的分散答疑,离线互动方式主要针对阶段性知识点的集中答疑,以及课下学生自主实验和实践环节的督导。

(3)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慕课的考核方式应同时包含线上和线下的多项内容。除了完成作业、测试和考试外,还应当将学生线下开展的自主实验成绩纳入最终考核成绩。该课程教学目前正处于建设和研究阶段,本文提出的考核方式和比例还将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焦建利. 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7-18.

[2] Class Central. MOOCs providers [EB/OL]. 2015-02-02. https:///providers.

[3]蔡文璇, 汪琼. MOOC2012大事记[J]. 中国教育网络, 2013(4):31-34.

[4]陈肖庚,王顶明. 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

[5]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6]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 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1.

[7]谢娜. 《电路分析基础》慕课课程建设初探. 电脑知识与技术[J]. 2015(21):123-124.

[8]朱现平, 冯键, 邹黎. 国内外慕课发展及武汉市属高校慕课建设研究. 江汉学术[J]. 2015(12):74-81.

第8篇:通识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近年来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很多,有的从其本原进行研究,有的着眼于它的本质,也有的从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入手,李曼利博士在其专著《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就整理出50种西方学者关于通识教育的定义,百花齐放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通识教育意义和内涵的理解。在理念的层面,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为教育界普遍认同,但教育理念和教育课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观念和理念从理想到现实,必须走一段“课程化”的道路。在课程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通识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在课程建设中如何定位、设定目标、设计编排课程体系、建立课程评价,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最有效途径。其内容形式丰富,注重艺术情感、审美精神的濡染,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实现个性价值的途径,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如何使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不成为学生只为了拿到学分的一门课,如何使学生艺术社团不成为以学校名义争得各种荣誉,或在各种场合点缀气氛的一种工具,如何使校园文化生活不是停留于各种形式的各种演出、比赛上,而是使公共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实施美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极佳载体,并发挥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人格方面的最大潜能,应该成为每一所高校都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识教育”的理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资源,使我们更为深入全面地思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实施方式。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应当定位在向学生讲授艺术方面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让学生掌握欣赏、辨别和批判艺术的方法,逐步成为有艺术修养的观众或听众。在潜移默化的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结构,并重建对生命、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从而成为真正的“综合人才”。而“综合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等素质,都必须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够进入施教者的视野,并通过艺术教育等载体得以造就。

课程目标是课程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形态、教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目标控制着课程,也因而控制着教育过程和学生。[1]因此,制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是通识教育课程开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具体应该达成以下目标。

(一)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促进人格的完善。

韩健敏(2001年)提出,要确立人文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仅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2]艺术教育的人文性有非常广泛的内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及感知力、想象力,培养对各类艺术作品的认知分辨和鉴赏和批判的能力及创造意识,对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我国台湾学者黄俊杰(2003)强调通识课程设计中应体现“多元主体并立精神”,其主体是指人类文化中各种思想体系如儒家、佛教、基督教……是一个“自主”与“自由”的“主体”,都可以将其价值在现实世界中加以“客体化”而成为具体存在。[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要体现出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关注,又要体现出对其他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艺术的重视。国外一些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已考虑了此类问题,如哈佛大学“文学和艺术”课程中不仅有《美国的文学与美国的环境》,还有诸如《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非洲艺术中的王权与神话》等众多课程。

(三)构建广博的知识体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促进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一个引进的教育理念,要适应我国的文化背景、教育传统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本地民族、民间的文化积淀,不断地拓宽与完善艺术课程的形式和内容。除了关注艺术学科知识内容外,还要关注跨学科和对国际普遍关注的课题内容,增强艺术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从理论上说,公共艺术是过程的艺术,它注重的是作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公共艺术常常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是一个有时间过程的社会事件,它会不断呈现出新的意义,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得到训练和强化的同时,健全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格,开发创造性智慧,提高自身整体素质,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目标。

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

(一)基本框架的构建与设计理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群一般都是以艺术、绘画、戏剧、戏曲、舞蹈、音乐、影视、书法艺术门类为基本框架进行构建,主要包括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艺术选修课的设立不是针对一个学生的艺术教育,而是针对普通高校非艺术类所有学生的教育。为了确保这种教育有广泛的全面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在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都应进行精心设计,体现横向和纵向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多样性和深度。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在艺术领域的教育需求,应该包含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与课程。学生可以选修其中的一门完成最低学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与兴趣,有计划地对艺术进行系统、完整的了解,包括对各门各类的形式特点、风格流派和社会作用等获得较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目的。

课程体系按纵向与横向的设计,形成了纵横包络下的高校公共艺术课课程体系的构架。纵向课程划分为核心、提高、实践三大块。

核心课程是基础通识课,涵盖三门以上学科,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艺术思维能力,解决他们入门的问题,所以称之为基础课。内容以艺术在不同时期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线索,梳理中外艺术发展史脉络,构建艺术知识体系,了解艺术本质。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必须安排一定的师资开设类似的基础性课程,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提高课程按基础到提高的原则又划分为修养提高课、学科交叉课两类,至少涵盖一门或两门学科。修养提高课的目的在于针对完成通识基础课后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的要求,帮助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和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艺术,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艺术美的基础上,运用现有的艺术知识和理论来解释、品味、分析美的缘由,寻找和评价美的对象之所以美的深层意蕴,即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实现人格的完善。这部分课程包含艺术领域中的各方面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多样性,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远程教育,也可以采用论文写作或讲座等方式。这类课程意涉及了广东音乐课程,是为了体现本土文化教育的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学校可根据师资条件选择性地开设类似的课程。学科交叉课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知识面的广泛性等特点而设置。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引起了许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通过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泛的要求,顺应时展的需求。

实践课程划分为理论和实践及艺术团排练两类。实践是提高艺术修养最有效、最快乐、最直接的方法。(1)理论和实践这类课程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而设置,一方面顺应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另一方面为特长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带动更多学生加入到社团活动中来,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鉴于中国升学、高考压倒一切的特殊国情,大部分学生被剥夺了应有的艺术学习机会。一些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得到艺术实践学习,获得中、小学失去的学习机会。(2)艺术社团是学校艺术教学的亮点,在校园人文艺术氛围营造的过程中要起到带头、示范和推动作用。将学生艺术团的排练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中,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鉴于以上考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列。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三、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艺术教育专业教师通识教育意识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开发。

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教师来完成,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受长期以来我国艺术专业教育重技能轻文化的思想的影响,多数艺术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先天不足。大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本身在校期间受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虽然对专业知识精通,但绝大多数艺术教师没有学习过教育理论,对知识的整体认识程度也不够深刻。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出现了教学工作量、教师教学投入不平衡的情况。专职艺术教师除了艺术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着大量“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而这部分工作通常没有纳入教师工作量计算,使得担任艺术教育课的教师疲于奔命,时间精力的付出不在教学科研上,更谈不上考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识教育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十分高。教师本身需要有较为完整的学科结构,至少对某一专业的相关学科或临近学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应该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功底。良好的授课技巧和与学生间的沟通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学校要重视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的培训和开发,优化整体结构,使教师适应通识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开发适合各校自身条件的通识教育艺术课程体系。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要求:“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4]

综合性大学本身拥有学科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隶属于艺术学院的艺术教育可以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在课程组织方面实行自由选修模式,在课程结构方面采用横跨型模型。多科性院校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均衡,隶属于公共课教学部门的艺术教育课程,可以采用核心课程或分布必修模式,课程结构则采用并列性结构模式以弥补学科结构的缺陷。学科结构比较单薄的或单科性院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科专业较为狭窄,很难建立理想的通识教育体系,艺术教育挂靠美育、团委或教务处等职能机构,应加强导论课程、共同核心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建设。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可以通过联合组建高校联合体,共同开发一个可共享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利用网络条件远程教学、考核、评价。根据艺术教育实践性突出的特点,还可以向社会聘请艺术名家、民间艺人来学校担任指导老师。通过系列专题讲座,艺术家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等活动,逐步构筑和完善以艺术类核心课程为主,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实践课程等第二课堂教育为补充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通识教育下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具体化,有固定学分、有课时保障、有统一要求,师资配备稳定到位,高质量、有计划、系统地开设艺术教育课,不过分偏向专业化,有广阔的覆盖面,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教学过程。各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条件、学生需求、社会需要、师资力量等各种条件寻找一个合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三)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与一般课程不同,公共艺术课程不仅有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更重视对人的艺术素养、人格完善、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对于知识的掌握,采取考试等传统手段就可以达到评估的目的。而对能力、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评价,由于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每个个体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给评价造成很大困难。

科学的评价应该针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这是保证教与学质量可持续提高的重要环节。要从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出发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的评价应该包含对课程的管理考核。艺术课程所特有的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严谨与活泼交织在一起的教学形式,需要实施者更加注重规范。对于学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好地把握以后学习的方向。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哈佛大学经常采用论文、家庭作业(阅读、写文章、做实验、做科研项目)、问题讨论的参与程度作为考核依据;上世纪80年代美国高校广泛应用一种“档案袋评价方法”,把学生的艺术作品、探究过程及创作和表演的图像资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都搜集起来,对学生学习的整体进行评量,非常有效。我们应该尽快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

四、结语

教育理念是指导性的纲领,它通过教育课程来实现。通识教育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指出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部门和任课老师需要共同努力,积极探索适合各个高校具体情况的课程体系。一个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注重民族民间文化)、兼顾认知与创造力(艺术欣赏、艺术实践)为特点、符合当代我国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艺术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理念融入教育课程的现实性的实践。未来公共艺术教学的改革,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99.

[2]韩健敏.人文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J].重庆师院学报,2002,(2).

[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台北:乐学书局,2003:161.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DB/OL].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2006-03-08.

[5]冯元元.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下的艺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6]苏丹娜,李文轶.理工科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第9篇:通识课程论文范文

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关键在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课程集合,是各门课程分工和配合形成的组织结构,包括各门课程的内容量、课时安排和课程顺序。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困惑,难以体现出教育层次和类型的特点。从教育实践来看,职业教育本身既有层次之分,也有类型之分。层次可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中等教育后面向职业的高等教育,应包括目前的专科层次、往上的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根据高考科目的划分,粗线条地将高等职业教育从类型上分为文科高职、工科高职和艺术类高职,以方便归纳共同点,对比不同特点,进行有区别的分类指导、分类评价。文章以文科高职课程体系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思考构建文科高职课程体系,以点带面,进而探讨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在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方面的应有之义。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文科高职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理论课时量、评价标准等方面,皆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

1.课程内容“压缩饼干”现象,折射出目标定位不清的问题

目前,文科高职课程内容,多采取的是本科“压缩饼干”方式,照搬学术型本科教育相关专业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只是由于学制的限制对每门课程进行内容删减。这种课程内容,目标定位不清,模糊了文科高职课程的特色,内容不完全,每门课程知识量少,信息量小,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内容定位不清,造成以就业为目的的学生,学习的内容肤浅,综合素质难以达到社会岗位需求,就业竞争力不强。而以升学为目的的学生,提升教育层次后,课程内容整体都学过,不断“炒冷饭”,浪费教育资源,难以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2.一味强调“够用为度”的后果,忽视了专业类型的需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如何理解高职教育的理论“够用为度”,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忽视高职教育不同类型的特点和需要,不与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性,是无法正确限定何为“够用”,多少为“度”。文科高职对于理论知识够用的“度”,显然不同于其他类型高职,课程结构分配方面应该符合自身类型需要,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3.围绕评估“指挥棒”的单一标准,导致了专业建设同质化严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如同一个隐形的“指挥棒”,规范高职院校办学之余,也使得各种类型高职教育发展趋同,形成“千校一面”的发展模式。高职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是以占据主导话语权的工科高职教育规律为标准,忽视文科高职对于技能培养、素质养成方面的特殊要求。盲目围绕评估“指挥棒”转,生搬硬套工科高职课程模式,文科高职课程评价遭遇尴尬,造成目标制定不符合培养特点,课程体系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化设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同时也不利于受教育者自身全面发展。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要超越实然状态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应然层面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本

不同类型的高职教育,其办学宗旨不同,服务的社会需求不同,课程目标的选择自然具有差异,各有侧重点。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有够用的知识基础或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呈现综合化趋势,更加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美国社区学院倡导AOI(academic and occupational integration)理念,探索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融合,就是顺应这一趋势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又要有相当的理论水平。文科高职教育,课程目标不同于占据话语权的工科高职,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并非定位于“能力本位”,而是“素质本位”,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养成,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当代社会文化底蕴的完整人。

2.课程必须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职业方向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课程体系需要对接某类职业岗位,让学生获得胜任社会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的生存之道,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够做”。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技能,既包括部分需要反复练习以动手为主的经验型技能,也包括部分需要高认知参与以理解运用为主的抽象型技能,因此课程培养的一技之长,没有必要机械化定义。文科高职课程注重与工作任务直接相关的能力标准的学习,更强调培养具有广泛迁移性的核心能力,注重具体岗位以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理解社会的能力

文科高职教育主要服务于第三产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应用型人才、从事基层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社会公共服务工作的服务人员,人才标准为复合型高素质应用人才。文科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面对的工作对象大多数是具体的人和由人组成的社会,课程目标包括“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课程体系必须能够培养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社会的能力,使学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良好的与人相处、交往的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加强“社会人”的素质。

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文科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在战略层面、结构层面、内容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层面,提出建设性的措施。

1.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战略层面——完善体系,明晰层次

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其重点更多在于“养成”和“发展”,因此课程内容需要保持完整,每门课程保证足够的知识量,反对课程内容采用本科“压缩饼干”的方式。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层次是比较清晰的,如会计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每门课程内容是完整、足量的,不同层次的课程可以在实践方面给不同层次的教育提供基础。

文科高职课程内容,应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扩展度,按照层次开展。目前的文科高职教育,应该在三年中完成高职人才的培养,每门课程质量符合高等教育课程标准,满足进入职业岗位的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升入高一层次的本科教育的学生,课程体系增加的是扩展课,课程内容是理论知识的延伸,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获得的是发展的能力、扩展就业范围的能力。

2.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结构层面——形成“宽基础、活模块”

文科类知识的结构呈现出非线性、弥散特点,知识体系比较“杂”,知识结构如同“W”或“M”型。文科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拥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课程结构弹性相对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广,理论基础扎实宽厚。因此,文科高职课程结构的“宽基础”,应着眼于多方面复合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对通用知识的要求和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岗位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以专项职业技能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课程结构、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技能的培养。

文科高职课程结构的“宽基础、活模块”,可以由“综合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四部分组成。其中,综合素质课程主要针对学生职业生涯所需的综合素质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通用素质,下设思想政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身心发展类课程以及职业指导类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主要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提供所学专业的相关理论。职业能力课程对应的是职业领域的核心技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职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素质教育模块和职业技能模块,其中素质教育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内容,职业技能模块包括通用职业能力类课程、专项技能类课程、职业资格类课程和技能提高类课程。

3.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课层面——结合专业,强调“人文”

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能力要求,课程侧重点也有所差异。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个人思维能力、决策能力更加重要,而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具体操作的技能更为重要。文科高职教育的核心知识多包含在通识知识中,课程内容方面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融合度很高,核心技能主要来自于综合素质,通识能力会直接提高职业技能。因此,文科高职课程体系中对于理论课“够用为度”的理解,要结合专业特点界定“度”,并且强调“人文”。

“够用”的着眼点不能仅仅盯着当前的岗位群需求,而要将目光放长远,根据专业发展的趋势和行业发展的前景,科学分析、预测学生应学习的理论知识类型和数量,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发展留有较宽的选择空间。同时,“够用”并不意味着理论知识盲目压缩、变浅,不能片面地把“够用”认为是对知识的一知半解,而应考虑到文科类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突出“人文”特点,加强理论知识的复合性和综合化,扎实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拓宽培养人文素养的通识知识,构成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基础。因此,正确理解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是文科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科高职理论课程一方面应加强对专业特点进行剖析,建设与专业就业岗位群联系紧密的专业基础课,使理论课程的学习既具有职业岗位特点,又能满足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广泛设置的选修课、讲座等,采取集中、分散、浓缩、强化等不同课程形式,加强通识课程的渗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4.文科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课层面——突出“综合素质”,合理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一定量的实践课程,但文科高职与其他类型高职的实践课程有一定差别,一方面要体现出职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普遍特点,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突出文科高职特色,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文科高职实践课程可以按照“通用职业能力养成——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职业环境下的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职业能力形成内在要求进行设计,通过课内实训、课外实训和专项实训的途径,建立起实践课程模式。通用职业能力实践课程,主要是社会性能力训练,旨在训练对于文科高职学生来讲比较通用的职业技能,如语言表达与沟通、礼仪、文书写作、文字录入、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等,可以通过一些专项实训课程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实践课程,重点是单项技能的实训,可以通过校内模拟或仿真实训,或校外社会大课堂进行社会服务来进行。综合职业能力通过顶岗实习的课程安排,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与实践。

文科高职实践课程的设计不同于工科,一些专业难以做到完全顶岗实习,如国际贸易、会计等专业,因为涉及到商业秘密,企业不可能让实习生全面触及,与其勉为其难地顶岗实习,不如采用“走岗”的方式进行。此外,一些原生态的工作过程并不必然凸显文科专业的教育功能,简单将学生置于真实岗位中,反而会让学生对理论基础和技能经验缺乏比较和反思,从而限制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生成和发展空间。因此,对于文科高职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项目教学等,注重实践过程的反思,增强实践的认知性质,强调高路径学习,让学生从实践课程中提高举一反三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兰巧.文科高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组织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1).

[2] 朱依萍.谈“够用为度”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