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识教育范文

通识教育精选(九篇)

通识教育

第1篇:通识教育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必要性;开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18-02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冲突融合、高度信息化、高度市场化的世纪。“综合优势”、“博才取胜”被认为是在激烈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为了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所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新型复合性人才,以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进行高等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构建新型的人才知识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一、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职业教育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17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空前的繁荣,但也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面对的一切问题。科学知识的教育成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因而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成为教育活动的追求,在这种教育活动中,人被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和承载知识的工具。然而人是有感情的,有思维能力的,有精神的,教育活动如果不能引起学生感情的升华,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的培育、精神的培养,只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只给学生一些死的教条,那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成为完整的人。进行通识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平衡的心智,开阔的视野和开朗的个性,继而培养完善的人格。通识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同时在通识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引导学生以一种人文的观照关注科学的发展,也使他们在科学精神感召下去追求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通识教育关心的是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科技动物。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狗熊的嗅觉是否灵敏,先后两次把掺有烧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动物园的熊身上,导致数只黑熊受到严重伤害;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孤僻、多疑、猜忌,竟杀死四名同学,这看似幼稚却疯狂的举动,显示了单纯科学教育的偏狭和人文教育的重要。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对专业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开始大学学习,即使发现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也别无选择,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只是消极被动地在进行学习。通识教育是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使人摆脱各种奴役成为自由、自主的人的教育。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实行的一二年级不分专业,这种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逐步过渡到专业教育的方法,一方面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识教育不仅着眼于改善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教给学生现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即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这在学习型社会中表现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进入信息时代,学科交叉,行业交融,技术人文相互交织,社会发展对职业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再也没有单一技能“一劳永逸”的职业了。加强通识教育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劳动力能力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保罗・格雷博士在《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中所指出:“一位专业工程师再也不能仅仅驻足于工程技术一隅了。他生活并活动在一个社会系统中,需要理解文化和人类的价值。”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两个转变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变动日趋频繁,岗位技术要求不断上移,人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从目前人才市场情况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在仅仅局限于专业上的片面要求,而且相当重视人才是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必要的交流、合作与公关能力等,这必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一定要尽可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规格所提出的新的要求,这就决定了高等学校要推行通识教育,满足时需,找到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契合点。

(三)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职生源的普遍特征表现为学习兴趣一般,学习思维僵化,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欠佳,潜在兴趣较多,自信有待加强;聪明点子不少,知识有待储备;动手能力较强,团队精神缺乏。这种现象究其根源与基础教育阶段通识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如果说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能使人在当下得以安身立命,那么必要的人文素养和宽泛的职业发展素质将有助于人生马车驰骋万里。因此,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眼前的就业,又要站在学生自身发展的高度,助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四)教学改革的需要

几十年高等教育实践证明,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实施通识教育。新中国自主创办高等教育已经有50的历史了。50年的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所潜伏的危机实令人堪忧。高等学校分科太细,各专业之间畛域分明,此疆彼界清清楚楚,尤其是文理科之间有明显而巨大的沟壑。长期以来,高中便开始分文理科,到大学就更不容说,一进大学的门槛就进入专业学习,4年就在干瘪一代又一代人已经吮吸干净的专业里讨生活。专业以外的知识一概不知,或者知之甚少。而社会上的各种工作,则要求他们是“通才”。譬如,学习桥梁的必须懂得专业知识以外的市场学、经济学、地理学、美学等知识;学习绘画的,必须了解有关数学、几何及哲学方面的知识。一门学科不注意吸收其它学科营养,不注意学习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是很难得到发展的。新中国50年高等教育未能培养出杰出的一流人才,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部分答案,或许可以觉察到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实施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二、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途径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正逐渐为我国大学所接受,在构建与通识教育相适应的大学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推进实施。

(一)丰富课程内容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各类课程内容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既没有突出人文社会教育,也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出发,丰富课程内容,开设一些反映地方文化的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高职院校应建立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某一学科的学术精神、素养及技能的训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领悟知识的融会贯通,因而构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必然途径和不二选择。

(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通识教育的顺利推行,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政府部门需要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负责制定通识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及其评价、经费的援助和政策的支持;其次,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各方的努力和支持,除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和主导以外,更需要各个高职院校领导及教师的力量。各个高职院校应当注重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性,设置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课程,教师也应当注重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最后,为了确保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应当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提出:“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重要。”此外,我还认为,作为起模范作用的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超过该时限的东西。课程只是骨架,而它的血肉和精灵必须来源于师生之间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和交感作用。”通识教育的内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对科学与人文有统一认识,达到文理通融,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修养与和学识功底。教师不应该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基础上进行交往和对话,为学生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与技能本身,而是科学知识背后所蕴涵着的科学家们的辛勤劳动、坚韧的毅力、大胆的创新以及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这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目前的通识教育多数是通过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来达到目的,教师只限于本学科的内容进行授课,而如果教学科研人员本身就具备文理互通的教学能力,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则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浓厚的通识教育校园文化氛围是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良好的人文环境属于大学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对养成学生的“通识”,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隐形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各种学科的讲座,可以极大地丰富人文与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如华中理工大学从1994年以来,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已作了500多场面向全体学生的专题报告,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从宗教、哲学到文化艺术,从圆林建筑到信息高速公路,内容广泛,引入入胜。其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从有组织、有规划的文化艺术节和科技宣传月到自发的课外阅读与读书讨论,无不可以起到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和启迪学生思想的巨大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掌握他们在课堂和实验室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他们通过教师唇焦敝讲授所难以培养出的兴趣和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科学追求的精神。其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大学通识教育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使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赋予“通识”色彩,都赋予其教育上的意义,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11).

[2]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0).

[3]朱欢,蔡青.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下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第2篇:通识教育范文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教学管理 素质教育

大学是培养人才,使年轻人创造自我、自我发展的地方,其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在台湾叫做通识教育,香港叫做博雅教育,即我们所谓的通才教育。以美国大学为例[1]―[5],大学生如果要成为能够进一步独立发展的人,应该具有五种中心课知识,第一门课是历史和社会分析,一方面是历史学,对一些历史片断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是社会分析,这是一门必修课,理工的、计算机的、哲学的都要开设这门课。第二门课是文学艺术,以此提高学生对艺术和文学的鉴赏能力。第三门课是外国文化。还有一门中心课是道德推理,如儒家伦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或各种其他的社群伦理,或正义、或自由。再就是一门与自然科学有关的课,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量化能力,如计算机、统计学。每一个大学生无论属于哪个专业领域,都要学习这些。其他学者也有对我国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的[7]―[11]。

通识教育应该完成几个理念和目标:通过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做好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准备,以实现初步的社会化;通过伦理道德和文化艺术等教育,提高心理和艺术素养,使学生心灵得到陶冶,使学生懂得传统和世界文化艺术、思想和价值观;通过自然科学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应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技能,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夯实专业基础。在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针对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问题,应实施多元化、多层次的通识教育,转变观念,合理建构课程体系并健全管理体制。为此,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达到建设优质通识教育平台的目标,要向高标准看齐,在通识教育开设的公选课程的基础上,召开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分析现有课程的优缺点,充分挖掘现有资源,鼓励教师开拓思路,开设更受学生欢迎的公选课,初步规划几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公选课程,如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人文情怀。课程设计要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采取一种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各专业在四大模块的基础上自主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所有学生必须修读其中一半以上课程。这些课程可以由不同系联合教授,将通识教育课程与各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广的视野学习专业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但一定要把课堂教学内容、实际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连接起来,要与学生的未来相关,使学生对他们所学学科产生持续兴趣。一旦满足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目标,这些课程就可以计做通识教育学分。在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中,这些学分可以重复计算,也可以相互替代,学生自由选择。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选用优秀教材,自编符合学生实际的高质量教材。同时积极建设通识教育的院级优质课程、精品课程。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有了完善的通识课程体系,还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有大批的教师支持和关心通识教育,因为通识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全面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鼓励各专业任命优秀教师来承担课程教学。注重教师师德的培养,抓好继续教育,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注重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和使用;调整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年轻教师队伍培养,并提高学历,增加进修机会,引进部分高职称、高学历的专家型人才。要使教师转变观念,改变重理轻文的倾向,注重充实人文社会知识,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鼓励教师一专多能,以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教学研究

在教学大纲的编写上,注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思维,使学生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理解自己和他人,通过逻辑学和数学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推理技巧,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做出合理推断和决策。在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中,应用道德准则和政治信仰进行判断。通过全球社会学习,学生了解与自身不同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帮助他们理解不同信仰、行为举止及社会组织方式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教学评比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介入机会,空余出一些时间专门用于提问和讨论。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课外活动与课堂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作品大赛,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社会调查,运用所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进行社会经济的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鼓励科学研究

以开发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建设的重点,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申报教学科研课题,尤其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上多下工夫,有所突破创新。请有关专家进行系列科研讲座,知名专家包括博导甚至院士,使教师系统地掌握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建立健全科研奖励制度,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建立科研团队,实行导师制,老专家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年轻教师共同攻关。结合通识教育的学科特点,注重创新研究,用不同方法研究问题,以得出不同结论,得出有价值的成果。例如,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从整体上把握一些普遍问题。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攻关,群策群力,集中集体智慧,以取得创新性研究的突破。

总之,要把握通识教育的特殊性,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基础,素质教育是没有办法发展的,素质教育不能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能力和科技创新思维也就没有办法进一步发展。这样的教育只是基于科学技术培养技术和专业知识,而不能提升学生才能和智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做好通识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有用人才。同时,这符合我国文理综合发展的教育改革趋势。

参考文献:

[1]DEREK BOK.Higher Learning[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77-78.

[2]JOHN S BRUBACHER,WILLIS RUDY.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7.424.

[3]Phlip G. Altbach,Robert O.Berdahl Pathcial Gumport: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4]Richard L Miller:Major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published by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td,in 1999.

[5]Sheldon Rothblatt:The Batlles for Libe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y.Tamagawa University,in 1999.

[6]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47-48.

[7]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8(6):6-7.

[8]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刘念才,周玲.面向创新型国家的研究型大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4-25.

第3篇:通识教育范文

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看法,国内较为流行的是汪永铨教授和李曼丽博士的阐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现在普遍接受了通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观点。

虽然对于通识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同,但是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所追求的教育目标——要培养全人的意义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的。

二、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的实践

20世纪初在我国的大学并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建国后,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对苏联模式的模仿,大学的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教育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社会所需人才,但是它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我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近来通识教育理念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受到重视、通识课程的设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通识教育实践一:推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1998年,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并指明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2]人文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从概念区分是具有差距的,人文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特别是文史哲方面的内容。通识教育这一概念比人文教育要更加宽泛,它不仅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内容,而且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但是在我国许多学着都将国家所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将其看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学者将其称为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和探索阶段。

(二)通识教育实践二: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2002年的北京大学本科生的教学改革,明确提出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复旦大学于2002年也提出了“大学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观念。[5]这一做法在我国的许多重点大学推行。

三、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应该践行于教育的全过程

目前在我国的很多高校都致力于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时间安排上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段而治,统一规定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虽然这样做主要受制于现行制度,但给学生的课程学习和专业选择带来了很多困难。[4]而且目前我国一些大学实施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更多的是服务于研究生教育,强调本科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准备阶段,而对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独立的育人意义认识不够。通识教育以个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理性的智慧、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根据通识教育的理念,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通识教育既体现在专业教育,也体现在非专业教育。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的文化知识,而另一种课程只传授特殊的专业知识。”陈向明指出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的提法和做法值得商榷。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与学的方式、学业评估、学生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内容,不只是一系列课程,更不是具体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教育课程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

第4篇:通识教育范文

[编者按]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可以追溯至西方古典的“自由教育”,在近现代的工业化时期遭遇专业教育的结构性挑战和挤压,但其传统连绵不绝。二战之后,针对现代社会教育领域中的诸多问题,西方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反思与探索。对通识教育的探索,西方高校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暴露出了某些值得重视的教训,并形成了可资借鉴的不同模式。近年来,中国高校也普遍意识到当前高等教育单纯强调专业教育的不足,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对通识教育展开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为代表的多种模式。但既有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弊端和问题,尚无任何一种模式成为国内通识教育的主导或成熟模式。因此,作为中国高教改革的重要维度,通识教育改革的探索空间依然巨大。 在国内高校探索通识教育的改革潮流中,由高全喜教授主导和设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识教育改革颇具特色。2010年,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北航成立了以高全喜为院长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办了“知行文科试验班”,组建了一支通识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团队,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的探索,至今已有两年,初见成效。他们的实践,建基于对国外通识教育理念、原理和操作模式的相对完整的理解及对国内众多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调研与比较。为此,本刊特对高全喜教授进行了采访。

当前高教改革的一个方向《文化纵横》:在您看来,中国的通识教育改革主要是为了针对什么问题? 高全喜: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劳动分工的繁密和职业的高度分化,这在教育上表现为学科的高度技术化和专门化,在人格上则体现为专家化和工具化。教育中的专业训练已经完全被社会需求所驯化,被社会机器的工具理性所驯化,已无力担当塑造自由人格的重任。单纯专业教育只能输出大批量的专家和技术工人,但难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和社会领导者,对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人格取向和公共伦理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西方对此早就有了深刻感受,从20世纪初就开启了现代通识教育,而且每过几十年就要检讨一番,出台个报告,搞一轮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传统经典教育体系已经瓦解,而现代教育体系则受到新中国以来更加严格的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塑造,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大国崛起的时代要求,因此,开展通识教育改革更加迫切。 关于专业教育,我给你举个例子。我本人在法学院长期任教,法学院的核心课程共18门,除了法理学和中国法制史外,都是具体的部门法,如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等,四年下来,全是这种法学类的课程。三年的研究生,再到三年的博士生,也同样如此。其他的各种选修课,包括全校公选课,根本就是混学分的,任课老师和学生都不会认真对待。这样的教育体系导致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只在专业中越陷越深,越来越单一,越来越细致,专业之外的东西,没有任何有效的课程设置和训练,也没有任何结构性学习的机会。这与中国社会30年来的多元化发展现实及其人才需求日益不相适应。 此外,大学现在办得越来越市场化,一些课程的设置完全跟着市场走,市场哪方面热了,就设置一门相关的课程。例如,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传统文化复兴,就有资本家、大款到大学里上儒学班。这纯粹是为了创收,对于知识的传授、德性的培育价值不大。普通本科生也有这个问题,与直接就业或工作职位有关的实用课程往往受到追捧,而真正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反而受到冷落,这与国内高教体系缺乏通识教育、学生心智与价值观发展不够健全有关。我是倡导自由教育的,但这不等于放任和纯粹市场化。我也反对大学里一切由学生说了算,好像学生欢迎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与合理的,教育本身必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本科教育还包含着深刻的人格塑造与理念养成的内在使命,教育者的引导性必须得到合理的体现与支撑。 我要强调,通识教育是塑造一个自由人格的过程,是培养德性的过程。当前大学里也有这样的课程,但是并入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一些课程里,实际上已经起不到这个作用。说白了,是把它变成了某种意识形态的教条灌输,脱离实际,老师和学生都不当真。大学里简单延续中小学的政治教育模式是肯定不行的,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对传统政治教育不再起作用的地方进行有效填补。 正是针对工具化、市场化与教条化的这些弊端,本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使命感,最近这些年,通识教育成为大学改革的焦点。《文化纵横》:对当前通识教育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几种模式,您如何评价? 高全喜:通识教育目前虽然在中国已有近10年的探讨,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成熟的模式。无论是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还是具体落实到实践中,比如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等,各大学的情况差别很大,目前还都在探索与调整之中,而且不能排除有整体失败的危险,但失败者同样为改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但也确实有几种值得重视的改革类型在这几年中浮现了出来。第一种类型以复旦大学为代表。总的来说,就是把通识教育转变为一个多元的通才教育模式。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大学生要有一个所谓的知识的多元视野与多元结构,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开设丰富的课程,甚至广泛到音乐、诗歌、绘画等鉴赏课,然后,按照不同的专业打包,归成几大类。 第二种类型是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他们对哪些课程能够成为通识课程,有一个标准。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成他们的做法,即那些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学科分化出来之前的,作为后来所有学科共同基础的知识才是通识教育的内容。这样一个标准立下来,像鉴赏类、交叉学科类的课程就可以排除掉了。因为我们认为,通识教育是为了打下能够跳高、跳远之前的基本素质,和直接就去开发这种素质是两回事。它打造一个人最初步的,但又是最根本性的那些知识的基础。而且这些知识又与人格培养相关,需要通过一些经典著作的学习来逐渐涵育。以此标准,就和一下子开了多少门课的通识教育模式有所区别了。 还应该提一下,像人民大学国学院这类的,把国学作为一个主要的单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通识教育,虽然它的确和现在大学一般的专业性教育不一样,但我认为它是另外一种专业性教育——关于中国古典知识的专业性教育。《文化纵横》:似乎您心中已经有了一种通识教育的理想样态? 高全喜:对于通识教育,我们也在探索中,但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在中国办通识教育,必须是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从办实验班开始,积累经验后在部分学科内搞“局部通识”,成功后再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北航的通识教育从办文科实验班开始,经过两年的实践,接下来会在大文科内部推行,再经过两三年实践,会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第二,通识教育必须以阅读中西经典为核心,特别是我前面提到的现代学科分化前的那些经典著作,千万不能将通识教育课开成各学科的导论课,通识教育总体上有点精英教育的倾向,注重德性培养,而这些都建基于对经典著作的解读和学习中。第三,通识教育要进行小班化教学,即便不能完全做到小班教学,那么对于大班的讲授课,也要配备足够多的助教,课后小班讨论。小班化教学除了课堂上的讨论外,最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写作业,老师必须批改作业,这是北航一直坚持的,也是我们最成功的地方。《文化纵横》:要想实现您所说的这种通识教育,需要哪些条件来配合? 高全喜:首先是学校必须要有很好的顶层设计,通识教育的开展,必然要挤压专业教育的课时和师资,实际上涉及学校整个培养模式的变革,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推动,没有一个很好的顶层设计是办不到的。其次,当前通识教育的最大瓶颈是师资问题,我们现在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专业教育出身的,也就是说我们上学时就没有接受过通识教育,现在我们搞通识教育,首先是个师资再造的过程,没有任何学校有足够的人文学科的老师,可以为全校学生开设小班化的通识教育,因此必须从培育通识教育师资开始,北航推行助理教授制度,让青年讲师跟着知名教授上课,做助教,辅导学生读书写作,这样两三年下来,他们自身就成长起来了,能够独立承担通识教育课程。最后,通识教育需要大量人财物的投入,任何学校决定推行教学之前,都要考虑一下能否负担起这个成本,没有足够的投入,只能是将原有的一些课程改头换面,应付了事,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办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文化纵横》:晚清以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就不断被争议,这同样成为当前通识教育改革的一大难点,你对此有何看法? 高全喜:中国的通识教育虽然是多元化探讨,但还是要有一个基本认识,我们不能够完全克隆西方模式,西方通识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明为主。中国传统文明,目前的实践中确实也把它纳入进来了,但是怎么取舍?还没有一个标准,如果只是纳入到原先的哲学、史学、文学,甚至经史子集这种分法里是肯定不行的。当前通识教育的实践中,大家各显神通,国学院就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做,有的就按照哲学系、历史系这些系的学科来分,这并不符合通识教育的要求。如何把中国传统文明消化到通识教育中,就像西方把其文明消化到他们的通识教育中一样,确实是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文化纵横》:您是说通识教育和文明承载有直接联系?说到底,通识教育是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 高全喜:通识教育虽然有价值承担、文明承载的倾向性,但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而不仅仅是获得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通识教育要传授给学生自由的技艺(liberal arts),将他们培养成为能够思索和追求美好人生的人,对于自我及其在社会和宇宙中的位置都有着全面理解的完整的人——真正的“自由人”。 通识教育不是传授信息,不是用各种事实塞满人的头脑,而是要在年轻人的头脑中培育某些才能和态度。它主要是为了培养以下这些能力: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所以不能把仁义礼智信、把西方的古典思想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无条件地体认、信奉,我觉得通识教育不能这样搞。毕竟现在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价值多元、选择多元,如果是一个书院,作为业余的教育可以这样,但是作为大学,一种公共资源集合体,显然不可以。现在我们批评强硬灌输的东西不好,但是换一个儒家或者其他什么价值体系,一样是强制啊。这一点我和秋风、甘阳他们的理解不同。在将来的信仰选择中学生会选择出一个自认为好的信仰,那种所谓的文明之道,假如是个好的信仰,自然会被自由的人、健康的人选择。我们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这样一种自由选择信仰的分辨与维持能力。《文化纵横》:通识教育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其课程设置中,在您看来,什么样的课程才能承担得起通识教育的任务? 高全喜:通识教育,不是多元教育、分科教育、兴趣教育、氛围教育、鉴赏教育,更不是专业教育。它是刚才我说的基础性的,作为一般知识的元知识的教育。按照这个标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课,整个大学阶段三五十门就差不多了。开设三五百门课,甚至上千门课,当然里头可能包含了我们所说的通识课程。但放在一千门课里面,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导致的结果是好的专业老师,不愿意再上通识课,因为专业不强。同时对学生,也失去了吸引力。经过一两年这样的培养,学生获得了一堆皮毛知识,不扎实,甚至有人说专业没学到多少,倒是学了一堆导论、通论。这是高校里教师和学生可能产生的基本反应。 我还是强调,通识教育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至少要把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区分开。不能泛泛到只要是新课程,大家觉得有兴趣的课程,都叫通识课程。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光是把课程分成几大类是不解决问题的,还必须在每一类里也要区分出,哪些课程是必修的,哪些是选修的。这个标准应该是难点,因为不但关涉到如何理解通识教育,更主要的是一个现实利益分配的问题。因为通识教育转型,假如完全按照新的标准,意味着很多原先各个院系的课程,变成边缘课了,而且量又要缩减,先前教这些课的老师就会无所适从。 需要说明的是,分选修、必修的等级出来,并不在于该课程的好坏,以及讲解水平的高下,而应当完全围绕着通识课程的目的来确定。比如,戏曲鉴赏课,放在戏曲学院绝对是核心通识课程,但是放在综合性大学就肯定不算。因为教育培养的目标不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加增大了改革的难度。但是既然是通识教育,就必须有一套课程的标准体系,并且不能把这种标准体系完全放手由学生自由选择,学生没成熟,怎么知道自己选的课一定符合他的知识结构。当然,这里面的确存在以不自由的教育培养自由的人的问题,这反映了教育内在的合理强制性,否则就变成自选市场了,教育的实体内涵就被一种肤浅的自由市场观挖空了。教育领域毕竟是一个有着自身特点与规律的领域,哪个国家都不敢把它完全市场化。探索改革,慎重改革《文化纵横》:与其他学校相比,北航自身的改革有无独特之处? 高全喜:北航文科的通识教育自始就坚持“以文史哲为起点,以政经法为出路”,也就是说我们的通识教育始终是和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设计通识教育课程的同时,也设计好了专业教育课程,特别注重两者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北航的通识教育强调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我们虽然也注重古典教育,但仅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不是完全的古典学教育。 北航和中山大学的模式比较接近,但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和价值取向上。中山大学偏重于古典尤其是西方古代的经典著作,集中在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国的春秋战国这些时期。我们认为经典著作不单纯是古典著作,我特别强调的是近代经典著作。重点放在15~19世纪以来的、现代学科发育前形成的经典著作。这是早期现代,是现代形成的奠基时期。从课时分配来说,和古希腊、古罗马及中国古典课程对半分。我们不认为古典和近代是对立的,甚至觉得近代比古典更重要。当然选择近代以来的这些经典著作作为讲授中心,也与学生的专业选择有关系。中山大学讲古典学,学生后来到文学院、哲学院等学院去了,拿的可能是哲学、文学、史学的学位。北航的学生在完成两年文史哲通识教育之后,要分别进入政经法学院,拿的是这三个学科的学位。这种学科体制的不同,也影响到了我们之间价值取向与教育方案的差别。 北航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也不一样。我们的课程并不分模块,也不是让学生在不同模块中选择适当的学分。我们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强调少而精,有通识教育的核心课和专业教育的核心课,这些核心课是学生必修的,而且会要求非常严格。而且我们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是融合在一起的,两者之间有很好的衔接和过渡,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通识教育课程贯穿学生四年本科,不是学生在第一年上了几门通识课就行了,他们四年都要上通识教育课程,这样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效果。《文化纵横》:北航的通识教育改革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高全喜:虽然从理论上、实践上、课程设置上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没有确定的自信。归根结底还是文史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问题,如何能够做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个整体,是最大的考验。而且,通识教育毕竟挤占了专业教育的时间,如何能够使学生四年下来,既不缺乏专业知识,甚至具有更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具备独立思考的广阔视野,在德性培养上也有显著提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检验。 再则,通识教育特别强调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作用,使经典变成一个活的东西。知识传授可能仅是一方面,伦理共同体的建设、德行的培养是另一方面。如何将如此丰富的内容融入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好的老师十分关键,虽然推行助理教授制度,并且大量聘请清华、北大、人大的老师,但师资问题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文化纵横》:这让我想起地方大学的通识教育,他们也会受到包括师资在内的各种资源限制,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高全喜:通识教育的一个前提是要有自己的较为稳固的师资队伍。理想状态是有一半的课程自己的老师能讲,另一半借助外聘。当然,我们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地方性大学,做到像北大那么好,这个不现实。 但是,至少要先确定通识教育的理念,筛选出哪些课才是通识教育课,这很重要。这样合适的老师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找到。不同层次与资源约束下的大学要做到纲举目张,有的放矢,渐进努力,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通识教育模式。北航模式的成熟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同样有着通识教育的共性,对国内理工科院校乃至于某些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会有一定的借鉴与推广价值。当然,我们在改革中同样借鉴吸收了国内其他高校的某些早期改革经验。《文化纵横》:如果反过来,以一种挑剔的眼光来审视通识教育改革的话,您会说什么? 高全喜:通识教育目前不宜这么快地普及,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因为通识教育相对来说是一个昂贵的教育,它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倒不是高楼大厦,而是要有好的老师,好的教材,尤其是小班教育这样一个探索机制。北航目前还没有条件完全施行覆盖全部本科生的小班教学。要是真是三十来人一个班,一届本科生几千人,要办多少班?此外,假如拟定很有限的几十门课作为通识课程,要同时满足一届学生上课,就会有很多老师开设相同的课程,实际上重叠率就很高,一是我们没那么多老师,二是更多以前开其他课的老师,如果不适合开设通识教育课,那他们怎么办?很多学校只好让他们把先前的课程题目改一改,就又当成通识教育课程来开。换汤不换药。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通识教育还没发展起来,就又败坏下去,社会评价也会随之下降,觉得你还不如过去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虽然有那么多缺陷,好歹有一技之长。所以我觉得这样大面积、跃进式铺开的风险还是非常高的,令人担忧。《文化纵横》:最后,您能否总结一下,教育在现代国家当中应该承担什么功能? 高全喜:在传统社会,教育从属于文明之道,教化之道,而且又和科举制度相联系,即所谓的“政教”合一,学而优则仕,所以很重要。到了现代,教育和政治日渐脱离,其社会功能主要变成了两种知识的提供者和生产者:一种是公民教育,一种是专业教育。目前虽然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也讲思想道德教育,鼓励学生立大志,要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但这些都是空话,没有一套具体的机制和方法来支撑,只能流于形式。大学只剩下纯粹的专业教育。注重专业教育并没有错,不能把大学变成过去载道的书院,只教会些诗书礼乐,否则现代社会大部分专业的工作谁来承担呢?现在的弊病在于将专业教育绝对化了,把大学教育应该具备的另外的功能遗失了,使得我们很难培养出超越专业人才的更一流的人才。而且,我们正经历政治社会的大转型与大国崛起的体系化压力,对国民的教育显然不能仅限于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层次,民族的政治成熟和思想成熟需要以合乎文明标准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和前提,舍此无他。

第5篇:通识教育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职业素养

当今,通识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认同,围绕高职通识教育主题开展的改革探索也不少,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困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开展了以教学改革实验为手段,以“大通识”和“小通识”为类别,以课程体系建构、师资建设、教材开发、教育质量评价等为重点内容的系列研究,对高职通识教育进行了理论解读。

一、高职通识教育之问

通识教育在国外早期叫“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随后通识教育理念走向世界。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是“指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认为通识教育重在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即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报告还认为,通识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大学,其课程应该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三大领域,着眼于培养健全、完整的公民。通识教育理念被引入中国后,学界对此进行了诸多改良,有的还将通识教育等同于公共教育、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虽然考察视角不同,研究结果难免有异,但“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不同国家的教育因国情不同而不同,不同教育的功能又因培养目标、教育对象不同而不同。联系我国的高职教育实际,不禁产生以下之问:之问一:立德树人,高职通识教育的发力点在哪里?随着社会用人观念的理性回归,行业企业不再盲目追求聘用人员的学历和学校,而倾向于关注人品和综合素养。同样,高职院校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孰重孰轻的争论也少了,认为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都不可或缺。但是,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及职业教育的局限,学校对专业技术能力教育的重视度高而且教育路径和方法明晰成熟,而对人文素养教育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做、与专业教育如何融通等问题应对较为困难。之问二: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如何建构?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还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基于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势和学生的职业心理,对于如何定制既能融入高职教育又真正属于高职学生的通识课程,如何建设师资团队、开发教材、保障教育质量等问题,都无法回避。之问三:高职通识教育要不要?这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层面的问题。通识教育走进高职,无疑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高职院校认为,开设除专业课程外的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多将人文教育等同于通识教育。本研究并不赞成这种“等同”,因为高职通识教育关注的人文素养,其内涵包含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职业技术素养,这是传统的人文类课程涵盖不了的。对于高职通识教育,如何定位其功能、如何组织其教学、如何处理与原有公共基础课程的关系等,都需要认真思考。

二、高职通识教育之辩

康德曾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换言之,康德之论指出的哲理就是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曾有一段时期遭遇过“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招技工难”的困境,这与当时高职院校办学盛行的普教化倾向有关。当下企业又面临招收高素质员工难的问题,这说明高职院校办学又产生了新问题,即强势的工具理性化办学导致学生价值理性的分离。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高职通识教育是基于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特殊性,以“通俗知识”为载体,以心智启迪和智识培养为目标的教育。除遵循普通高校通识教育的一般规律外,其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渗透和引领,具体可从功能形态、内涵外延关系、教育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

1.必须兼有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从教育的功能形态看,高职教育主要有“软教育”和“硬教育”两类。“软教育”是指“以文化化人”,重在实行德心、全人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硬教育”是指与专业匹配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育即专业教育,重在传授知识与技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此外,职业教育要培养“职业精神”。总理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强烈的职业精神。”③这种精神体现为职业道德、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要从心灵塑造开始培养。只有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始终如一的职业忠诚、执著坚定的职业意志,员工才能走得更好、更远。高职通识教育只有找到与学生心灵对接的窗口,才能启发学生的职业人生,帮助他们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

2.人文教育不能替代通识教育。参照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诠释,从内涵关系看,高职通识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职业素养等范畴。不过,国内对此观点的认知并不统一。在全国的一次培训会上,研究人员对来自全国43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就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认为人文教育就是通识教育的教师占41%;认为两者是平行关系的教师占15%;认为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的教师占31%。后来又用同一问卷对云南、江苏、河南、浙江四省六所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了网络调查,结果与上述统计基本相同。可见,教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解分歧较大,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阻力不小。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④原北大校长王恩哥认为,全方位教育对于学生很有益处,哲学系的学生要碰理科的东西,要学习计算机课程,理科的学生,同样也要学习人文知识。“通识教育可以使人走得更远。”⑤人文教育不同于通识教育,更不可能代替通识教育,这是由通识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复旦大学的熊庆年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理性,不仅要有人文的理性,注重学生人格、精神和气质的涵养,防止人的异化;还要强调成才环境的营造,希望通过特定的学校生活形态和文化方式来达到熏陶学生的目的。⑦高职学制一般是3年,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大,课程设置唯专业、唯能力的取向突出,综合职业素养教育类的课程多被淡化,生活教育、环境教育意识更为薄弱。但是,对于现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来说,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都不可或缺,通识教育的统领性责任重大。

3.通识教育具有层次性。通识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通识教育也具有阶段性和衔接性。在我国教育体制中,通识教育始终贯穿各级各类教育,但因教育对象不同,具体教育要求各有侧重。例如,普及教育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是围绕“五讲四美三热爱”展开的,内容多聚焦于公德修性和养成,重在对公共社会行为的规范习得,具有突出的规则导向。高职通识教育则强调公民素质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是以高职大专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文化基础、人生观发展、职业规划等为支点的教育,重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对学生个体的心智解放和智慧启迪。

三、高职通识教育之探

1.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基于以上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围绕高职通识教育的改革创新,本研究进行了四年的课改实验,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特殊性,对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如何融通、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形成合力进行了探讨,采用“大通识+小通识”的范式实施教改。“大通识”与“小通识”是对通识教育第二层次的分解,主要根据通识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划分的。“大通识”是对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里“通俗智识”的简称;“小通识”指大专业或大学科内特有、职业者或学习者应知应有的“通俗智识”。“大通识”与“小通识”同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是以通俗知识或一般常识为载体,着重关注教育对象成长之需要、社会阅历和学历的水平层次、重在智性启发和哲学思辨的素质培养。两者的关系是:“大通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必修内容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体现了社会对人才质素的最基本要求,带有必修性和统一性的教育内容;选修内容则由学生自主择学,旨在优势兴趣的培养和所关注领域智识的拓展及智性的开发。“小通识”是公民素质与特定的职业素质相融合的教育,它是“大通识”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专业素质的深度人文体悟和职性启发。

2.从制度层面推进通识教改实验。第一,组织建构。本研究通过对现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创造性地建构了“大通识”(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和“小通识”(专业、职业技术技能)课程群,明确了彻底改革公共基础课程、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通识教育对于现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至关重要等观念。为了全面加强和推进高职通识教育教改实验,学校先行先试,在历经几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后形成了“一院三中心”的组织架构:成立了通识教育研究院,并兼任温州市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研究院之下又有“人与人文”“科学与生活”“职业与素养”三个研究中心,涵盖文史哲、数理化生以及与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素养的培养。三个中心聘任了20多名校内外兼职研究员,对学校原有的公共基础课程、人文教育课程通过裁、并、改等多种手段进行了优化整合,并设了新的通识课程。第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全新的通识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软实力”。本着边实验边改革的思路,以国家、社会对高素质“社会人”和高技能“职业人”的要求为依据,学校对现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依托通识教育研究院的三个研究中心,在通识课程与校内原有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优化整合的前提下,学校创建了基于大、小通识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职业能力”三类通识课程群,创设了与现存公共课程系统一体、课时学分统设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求本校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拿到每一类中至少一门通识课程的两个学分。在三类通识课程群中,有关人类文明和区域文化的课程能帮助学生从中外文明以及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智慧的灵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知识课程则帮助学生探究并认识人类世界的丰富性、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对学生职业人格和专业素养的熏陶,则帮助学生自己开启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金钥匙”。第三,强化高职特色,从学生需要出发,以“智识”为标志进行教材开发,建设“研教一体”的师资团队,为创设高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供必要条件。在多渠道了解并借鉴国内外本科院校举办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学校坚定走通识教育的高职化特色道路,始终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教材开发上,教研人员选择与高职学生学历、公民素质相匹配,成人成业素养必备的“常识”和“普通知识”,以亲近、启迪智慧,塑造学生完整人格为目标。本成果服务高职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诉求,采用将研究团队与教师团队并轨的做法,从研究到教学实践一体,真正做到了教师贴近学生。这种增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智识教育做到了“授人以渔”。此外,通识课堂强调师生互动,既有讲授又有讨论;既有大班又有小班,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在课外也能利用现有资源方便地开展自主学习。第四,以“督”保“效”,对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全程实时跟踪和全面监督。为了确保本项目实验研究的效果,学校教学督导处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以收集意见和建议,通识教育研究院各项目组每学期召开至少两次专题分析会。在听取督导处的情况反馈后,各项目组适时修正计划,调整教学内容,提出存在的不足与困难,由校领导、督导处和项目组会商,稳步推进通识教育教改实验的各个项目。

四、高职通识教育实验之果

1.成果的三大创新点。重“三实”。“三实”即实验、实证、实效。由“大通识”“小通识”建构的高职通识教育体系是否具有可行性,只有通过“三实”来检验。本体系中除“大通识”的必修课程外,近两年来共开发和推出“大通识”选修课程18门、“小通识”课程5门。凡开设的选修课程均进入“三实”流程。首先是实验性教学,教材开发组依据课程大纲编写讲义和教学。其次是实证,随着实验教学的进程,项目组要自行依照大纲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学校教学督导专家要适时走进课堂来听课、评课,并辅以召开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以获得翔实而准确的可量化信息。再次是实效,依据定量的实证数据统计出效果。最后是做出定性的评价,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推“三全”。“三全”即全体、全程、全面。全体是分别指向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每位教师只要有相关的兴趣和学科优势,都可以有权利申报或参与通识教改实验项目。学生依据学校的学分制规定,每学期必须选修一门通识课程(20个学分);全程是指通识教育课程与高职的学制相配套,整个学程大、小通识交替,选修必修并举;全面是指学生素质养成的全面性,通识教育秉承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德树人全面发展。达“三通”。“三通”即智通、职通、人通。由“知识”到“智识”的相通,指通识教育不以知识积累为目的,而以智识开启为目的。由“课业”到“职业”的相通,指通识教育重视从学专业到谋职业的相通,在引导学生尊重知识的同时也倡导批判思维,开启智慧之窗,做到细微处点拨智慧、心灵中明白道理。人职匹配、人职相通是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重“成业”更重“成人”,让学生的心智获得自由和解放,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正能量。

2.逐步建构了高职通识教育创新体系。依从“大通识”“小通识”理念建构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围绕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三大核心目标来思考。本体系建构的理论核心是摒弃了高职通识教育传统单一的以学科为单位的方式,重在智识灵通和智性启发。本体系分为“大通识”和“小通识”两大课程板块,必修课程彰显刚性化和统一性,选修课程则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和选择,广泛将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热点与世界范畴、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进行优化整合,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追求,着重不同知识领域的关联,追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的和谐发展。

3.实验成果“百花争艳”。通识教育助力学院的内涵发展,学院每学期面向全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从实验前的3门增加到23门(不包含二级学院开设的选修课),各门通识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持续上升。实验调查显示,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从2012年实验前的76增至2015年的81.12。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发现通识教育与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度呈正相关。例如,2014届学生对母校满意度中“校风学风”的得分比全省高职平均高出7.38分、“师风师德”的得分高出平均7.51分、“对母校的忠诚度”“对母校的推荐度”的得分都平均高出7分,此四项的累积贡献率比指标结构(0.36)高出1.9个百分点。再如2014届用人单位满意度中“综合素质”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4.64分,“人际沟通能力”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7.25分,“心理素质”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7.03分,“合作与协调能力”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7.55分,此三项的累积贡献率比指标结构(0.40)高出2.7个百分点。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中关于“校风学风”“毕业生整体素质”“对母校的忠诚度”“对母校的推荐度”等方面的数据显示,2013届我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1.83,2014届为92.71;2013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88.89,2014届为90.38。可见,通识教育的教改实验有效改进了学校的人文环境,增进了学生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学校实施通识教育教改实验以来,由于搭建了开放的教研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教研环境,教师以实验教学促进教学创新的热情普遍提高,通识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目前对高职通识教育的改革和研究还刚刚起步,未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

作者:程瑞存 邱开金 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分院

注释:

①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0.

②王道俊,王汉澜ss.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9.

③.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

④徐贲.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第6篇:通识教育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美国教育

0 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现有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中高校原有的课程培养模式中所体现的“单一性、狭窄性和工具性”被政府、家长、用人单位和从事高等教育的研究者们批评的最为激烈。学生对专业教育的过度依赖以及社会对大学专业化模式的定式认知,将学生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既扼制了学生的宏观思维与创新精神,也削弱了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本文提出了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等概念,其宗旨就是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提供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以及文、史、哲、艺术等全方位的学习渠道,展示广阔的人生远景,激发探索冲动,培养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

1 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1 专业划分过细

教育过于狭窄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应该对高等教育内部进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分工。然而,过细的分工将产生负面效应,过分专业化的教育使得学生的素质不可避免地被束缚在某一狭窄的知识或技术领域内,将抑制人的活力和创造性的发挥。

1.2 人文精神缺失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使得人文精神被严重漠视。

1.3 创新动力不足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为了训练有素的“考试机器”,泯灭了探索的兴趣。通识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等素质,都是在通识教育的坚实基础上构建而成。

1.4 素质结构失调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提前实现了大众化。但是社会发展迅猛,应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使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学习的能力、健全的心智和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在一定层面上,通识教育应当大力提倡。

2 通识教育

2.1 通识教育的定义及起源

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 美国是开展通识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哈佛大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学之一,1973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Henry Rosovsky 说:“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学生将来生计所需要的特殊技能,不在于训练优秀的律师、医生或工程师,而在培养一个有能力有教养的人……职业技能训练不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因为在成为一个律师或医生之前,这个学生必须先是一个人,一个受过教育、有能力而且明事理的人”。

2.2 美国通识教育的本质

美国通识教育是践行于一种对人格心灵的“唤醒、心智”的开发,其终极目的指向人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原本意义。通识教育的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本质上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第二,教育目的上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第三,教育内容上是个人生活领域知识和技能以及心智的培养。

通识教育,是一种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用以提供一定知识并培养具有综合能力人才的教育方式。它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旨在从诸多对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以求人的健全发展。美国学者认为,通识教育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即能与学科知识可以融会贯通,贯通到“何以为生”和“为何而生”两大领域,开发学生的心智,使其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识”不仅指知识,还包括情感、意志、能力等。通识教育的本质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培育主客体关系和情景构建,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经过由“通”到“识”的整合,达到受教育者主体的“觉醒”或“解放”。它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起点和理想目标的,是对过早划分专业界限的一种矫正。

2.3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特征

(1)非职业性 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弥补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这种利益分化加剧及社会人的人文素质显得不足的缺陷,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得到发展,很好处理了“博”与“专”的关系。与此同时,通识教育的课程有别于专业课程,它旨在培养具备通才智力和完整人格的健全公民,是关注大学生“为何而生”的教育,突出了教育对象的人本价值和意义。

(2)有机整体性 通识教育是一种整体性教育,但并非否定专业教育,而是对技术时代人文精神的缺失所做出的呼唤,呼唤“人本意识”的回归和复兴。它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

(3)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其主体性是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来完成的。在教与学的师生互动中,这些课程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名著课程”的教学,以讨论课为主;“核心课程”的教学,要求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必须是学术知识深厚且能通融知识的优秀教师,特点是讨论与研究并重。另外,各大学注重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强调学生在互动中进行情景构建,进而启发学生再思考,形成正确的判断。

2.4 美国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

(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 美国高校普遍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有效地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极大地体现出德育功能。其中,显性课程涵盖了社会类课程、公民科课程、历史科课程以及其他人文科课程;而隐性课程包括校园文化、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及宗教、俱乐部活动等。渗透式德育是美国高校育人的主要特色。

(2)国家认同感的灌输 美国各个大学非常重视通识课程中的美国历史以及文明史的教育。美国文明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国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民族文化中宗教的约束 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源泉,它要求人们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个人虔诚、忠诚和团结的精神。这种基督教的教义,成为约束美国公民行为的道德规范。同样,这种价值观也在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得以渗透。

(4)榜样的激励作用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度,榜样教育法一直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社会以多种形式彰显那些成就突出、贡献巨大的人,以此激励世人,引导青少年效法。这种榜样激励的模式被纳入到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以促进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

3 通识教育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的重要意义

3.1 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强有力的支撑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通识教育所针对的只是被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绝不是去造就空想家,而是要造就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创新勇气与能力的善于思考和探索的人。通识教育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反之,贯彻着博雅精神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也不排斥通识教育。

3.2 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

有一种对通识教育的肤浅的理解,认为通识教育就是拓宽知识面,增加若干概论性质的或者人文方面的课程。必须了解,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从而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更高境界的把握。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是将人文学与科学间的鸿沟盖接起来,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思考。

3.3 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

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会选择。哈佛大学曾经要求学生在核心课程的选修中,选择一个与自己未来专业期望最远的门类,可谓用心良苦。通识教育要求我们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而这本身亦即对学生的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通识教育有过各种观点、做法及其争议,也面临着新挑战和变革,但它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有助于解决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东海.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与实践的困境:兼从全人教育角度理解通识教育内涵[J].复旦教育论坛,2008(4):22-25.

[2]邵青艳.论美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教育研究,2006(12).

第7篇:通识教育范文

1、通识教育的定义及起源

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美国是开展通识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哈佛大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学之一,1973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HenryRosovsky说:“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学生将来生计所需要的特殊技能,不在于训练优秀的律师、医生或工程师,而在培养一个有能力有教养的人……职业技能训练不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因为在成为一个律师或医生之前,这个学生必须先是一个人,一个受过教育、有能力而且明事理的人”。

2、美国通识教育的本质

美国通识教育是践行于一种对人格心灵的“唤醒、心智”的开发,其终极目的指向人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原本意义。通识教育的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本质上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第二,教育目的上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第三,教育内容上是个人生活领域知识和技能以及心智的培养。通识教育,是一种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用以提供一定知识并培养具有综合能力人才的教育方式。它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旨在从诸多对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以求人的健全发展。美国学者认为,通识教育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即能与学科知识可以融会贯通,贯通到“何以为生”和“为何而生”两大领域,开发学生的心智,使其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识”不仅指知识,还包括情感、意志、能力等。通识教育的本质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培育主客体关系和情景构建,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经过由“通”到“识”的整合,达到受教育者主体的“觉醒”或“解放”。它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起点和理想目标的,是对过早划分专业界限的一种矫正。

3、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特征

(1)非职业性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弥补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这种利益分化加剧及社会人的人文素质显得不足的缺陷,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得到发展,很好处理了“博”与“专”的关系。与此同时,通识教育的课程有别于专业课程,它旨在培养具备通才智力和完整人格的健全公民,是关注大学生“为何而生”的教育,突出了教育对象的人本价值和意义。

(2)有机整体性通识教育是一种整体性教育,但并非否定专业教育,而是对技术时代人文精神的缺失所做出的呼唤,呼唤“人本意识”的回归和复兴。它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

(3)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其主体性是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来完成的。在教与学的师生互动中,这些课程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名著课程”的教学,以讨论课为主;“核心课程”的教学,要求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必须是学术知识深厚且能通融知识的优秀教师,特点是讨论与研究并重。另外,各大学注重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强调学生在互动中进行情景构建,进而启发学生再思考,形成正确的判断。

4、美国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

(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美国高校普遍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有效地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极大地体现出德育功能。其中,显性课程涵盖了社会类课程、公民科课程、历史科课程以及其他人文科课程;而隐性课程包括校园文化、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及宗教、俱乐部活动等。渗透式德育是美国高校育人的主要特色。

(2)国家认同感的灌输美国各个大学非常重视通识课程中的美国历史以及文明史的教育。美国文明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国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民族文化中宗教的约束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源泉,它要求人们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个人虔诚、忠诚和团结的精神。这种基督教的教义,成为约束美国公民行为的道德规范。同样,这种价值观也在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得以渗透。

(4)榜样的激励作用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度,榜样教育法一直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社会以多种形式彰显那些成就突出、贡献巨大的人,以此激励世人,引导青少年效法。这种榜样激励的模式被纳入到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以促进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

二、通识教育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的重要意义

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强有力的支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通识教育所针对的只是被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绝不是去造就空想家,而是要造就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创新勇气与能力的善于思考和探索的人。通识教育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反之,贯彻着博雅精神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也不排斥通识教育。

2、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有一种对通识教育的肤浅的理解,认为通识教育就是拓宽知识面,增加若干概论性质的或者人文方面的课程。必须了解,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从而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更高境界的把握。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是将人文学与科学间的鸿沟盖接起来,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思考。

第8篇:通识教育范文

(一)基本性

根据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管理相关规范,网络课程说明可以判断网络课程是否具有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的基本性。具体而言,课程目标是否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课程是否是所属领域范围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维度看,各学习单元应该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层次以基础层次为主,学习者能基本控制学习内容选择和学习进程。从界面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在格式、风格、语言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对学习者操作快速响应,针对课程的导航方式、技术应用或特殊功能等提供明确的指导说明。从技术维度看,网络课程能正常可靠运行是网络课程作为网络通识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整合性

从课程内容维度看,网络通识课程的课程内容、范围和深度应该与学校通识教育目标相一致,课程所属学科领域与学校通识教育学科领域划分相整合,内容编排能清晰地反应该学科领域的基本结构。从教学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内容应提供充分的交互机会,这些交互能引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投入、操纵和思考。课程应整合多种交流协作手段,设置交流协作任务。课程应整合选用多种教学媒体,所选媒体与课程内容整合一致,多种媒体整合一致。从界面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应整合多种检索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内容目录等方式准确地进行检索。

(三)普适性

从课程内容维度,课程说明中关于适合学习群体的描述可以确定网络课程是否适合所有学习者。课程内容应科学严谨,能体现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从教学设计维度,适用于通识教育的网络课程应通过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和维持所有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信息呈现方式适用于所有学生,学习指导能被所有学习者获取且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从界面设计维度,课程导航和定向能方便所有学习者进入课程各模块,并且在课程中能确认自己当前的位置。网络课程的电子书签能标记学习者学习到的位置,学习者再次登录时能自动定位到上次的位置。普适性原则对网络课程技术维度要求较高。首先,系统运行环境应无特殊要求,无需添加硬件配置;其次,网络课程最好无需安装或能顺利安装,无需专门技术帮助;最后,网络通识课程应符合关于网络课程的互操作性规范,能够跨平台运行。(四)深刻性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发展完备理性,培养优美情感、陶冶健康人格,从而达成人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具体到网络通识课程选择,网络课程从课程内容维度应有丰富的资源扩展,学生在与扩展资源的交互中,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发展完备理性。从教学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的练习与反馈、内容交互性和交流与协作均能体现通识教育的深刻性原则。网络课程的练习能帮助学习者掌握重点、难点,高层次的练习可以实现课程综合性目标,反馈则是学习者和网络课程、辅导教师进行的一种交互,适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内容的远迁移。另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网络学习情景下,意义建构过程是通过学习者通过不同形式的交互实现的。因此,网络课程设计维度的内容交互性和交流与协作方式是网络通识课程选择的重要依据。

二、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选择流程

网络通识教育课程选择,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判断网络课程是否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二是判断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是否适应学校通识教育体系,三是判断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是否适合本校学生需求。对于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可以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判断;对于第三个问题,则需要由学生进行判断。因此,网络通识教育课程选择的实施主体应该是专家和学生。

(一)专家打分

专家打分是一种“定性描述定量化的方法”⑤,用于对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二维选择原则难以实现技术上的完全量化,因此专家打分适用于学校专家对网络课程进行选择。具体实施步骤分为5步:第一,根据二维选择原则设计二维选择表格。第二组织专家审核课程介绍和试看课程。第三,专家在二维选择表格的16个评分点进行不记名打分。第四,对打分结果进行统计,按一定余量选出课程。第五,将选择结果交由专家讨论,确定选择的课程。

(二)学生调查

网络通识教育课程选择的最终目的是把优质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提供给学生,以满足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需求。专家打分选择的课程保证了网络课程从课程质量、课程体系等角度适合进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领域,但无法解决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这一根本问题。这一问题通过课程选择的第二步即学生调查得到解决。以专家初选课程为基础,将课程介绍及课程在校园网进行公开。组织学生观看课程介绍及课程试看,并填写调查问卷。以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为参考进行课程选择。

三、实践效果检验

学生是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接受者和体验者,而且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时以学生自学为主,所以课程选择效果应以学生评判为主。为检验选择效果,研究者编制了效果问卷。问卷围绕学生对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满意度和网络课程各要素满意度进行编制,问卷选项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计分,1-5分别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中立、满意和非常满意。调查对象为某学期选修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全体同学。调查结果如下:

(一)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满意度得分平均分为4.42。

这说明学生对学校选择的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介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即学生对上述选择方法选择的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较高的认同性。

(二)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各要素满意度。

第9篇:通识教育范文

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率先开展,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5年创建素质教育研究室,2008年成立素质拓展部,开展全校范围的通识教育实践;2012年通识教育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通识课程首次出现在教学安排表中。纵观几年来的高职通识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通识教育的目的尚未得到真正的认可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但是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和专业教育的限制,这一目的在高职院校并没有被普遍地理解与接受,“一方面,在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对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乃至盲区,通识教育在某些高职院校仅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时尚名词和美丽点缀而已。这就必然影响高职通识教育功能与目标的真正实现。

2.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的合理设置,然而因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高职通识课程安排显得不甚科学。具体表现为通识课程的设置比较随意和盲目,有的学校根据教师能上什么课,即开什么课,尤其是公共课人文类老师为了达到满工作量,在高职院校中有一份立足之地,勉强开出一些连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通识课菜单让学生选课,误人子弟自不必多说;另外,通识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不高,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营养性补充;且在有限的通识课程中,必修的又比选修的比例高,学生自由选读的通识课非常有限。这种缺乏科学指导与规划的通识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人培养收效甚微。

3.通识教育的教学课堂难以有效的管理

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识课程在课堂上的落地,为了节省资源,目前高职院校通识课堂基本是大班教学的形式,少则两个班级、多则四五个班级合上。大班课堂给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均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则大班人数众多,师生互动机会少,课堂效果弱;二则对于缺乏课堂调控能力的教师,课堂纪律不易把握,影响课堂效果;三则缺乏积极心态、学习欠自觉的学生逃课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不易被查出,有些通识课堂几次课后几百个人仅剩下几十甚至十几号人,课堂形同虚设。公共选修形式的通识课堂由于学校的管理比较松懈,学生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有时仅沦为学生混学分的一个途径。

4.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

通识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识师资的力量,目前站在高职通识讲坛上的教师基本都是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产物,自身受过通识教育的少之又少。教师缺乏深厚的通识学养,很难在通识课程教学上游刃有余。加之通识课程教师不如专业教师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其教学态度较多的敷衍了事,教学方法也往往照本宣科,机械生硬,缺乏创新,直接导致学生对通识课程的不感兴趣,进而导致了通识课程的无效性。因此,通识师资队伍的缺乏和通识教师综合素质的欠缺,无疑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现状,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完善通识教育方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结构朝综合化方向发展,既增强技能、练达人情,又促使人格提升、健康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1.重视通识教育管理

成立通识课程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作为和专业教育平行的一种教育实践,应该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台湾地区的普通高校和技职院校均设有独立的教研与管理一体的“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学院”,专门负责规划、推动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知识视野和人文与科技交流融汇的体验平台,打造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大陆高校大多没有专门机构来管理通识教育,通识课程基本同专业课程一并归并教务处负责。这种管理模式有其方便之处,但缺少针对性,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和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高职院校建立一个类似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进行通识课程的管理与研究,同时建立通识课程网站,扩大通识教育辐射力,必将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也将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品格和高职学生的生命价值。

2.基于职业核心能力

设计通识课程科学体系职业核心能力是每个人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是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人生成功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教养态度,也被称为“软技能”“、软实力”。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范畴,围绕通识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应深入思考,科学设计通识课程体系。高职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几大模块:如语言与历史文化、艺术与人文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数学计算机与自然科学、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课程、跨学科课程等领域;高职通识课程形式可由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素质拓展指修课、隐性通识课等组成。高职通识课程的设计应把握基本性、普适性、整合性、深刻性、时代性原则,杜绝那些过于专业、生僻冷落、简单肤浅、陈旧落后、缺乏关联、整合性差的课程。既要给学生一个系统的通识学科体系,锤炼职业核心能力,又要有一个在系统制约下相对开放自由的选课机制,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与素养。

3.改革低效课堂模式

确保通识课程教学质量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与通识课堂模式有密切的关系,小班课堂有助于师生互动、研讨交流,能克服大班教学一言堂、灌输式的弊端,确保每个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与能力爱好,并在切磋碰撞中,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课堂教学模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浓厚的大学文化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广义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高规格、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组织有内涵的科技文化节、艺术节等,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人格,活跃性情;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是隐性的通识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润物细无声的关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