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通识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通识教育论文

第1篇: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通识教育与通识均属于外来词汇,在我国古汉语中是不存在的,通识教育实际上是指一种与职业教育不相关的教育内容,强调在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理论基础上促使学生形成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通识教育也可以说是普通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比较

(一)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目的性,并且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特点,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高素质人才,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协调的发展,帮助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通识教育是与专业课程教育相背离的,其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扩展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促使学生未来成为合格公民。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品德高尚的人

(二)教育内容

通识教育覆盖了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其他学科的内容,通过教育就能够促使学生具备这方面的修养,不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较为侧重理想信念、政治观点方面的内容,当学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就能够掌握相应的学习理论与方式,在脑海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较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相比较而言,其内容更为广泛、丰富,通识教育更加关注思想修养、道德情操以及人身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育方式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仍旧将开设政治思想教育课程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这一系列课程,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但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能力培养,但这种教学模式较为沉闷,学生掌握知识之后很难有效将这种知识转化为一种实践能力。

三、目前我国通识教育基本情况

在二十世纪末期,通识教育逐步被我国高校教育认可、并将其接纳,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通识教育在高校环境中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通识教育课程种类越来越多。现阶段我国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三种:必修、限选、自由选修等,一般情况下,公共选修课程占据通识教育总课程量百分之七十以上,占据人文类课程百分之三十以上。虽然我国通识教育取得一系列的成效,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通识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虽然我国内地高校普遍实施了通识教育,但部分师生仍未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意义。从教育哲学上来说,通识教育是为了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而设置,但部分高校仅仅是为了迎合教学改革的总趋势而改革,没有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待探索

目前高校的通识课程主要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然而这两张课程比例设置却不平衡,大部分高校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严重试题,选修课比例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不利于学生的自由选择和知识面的拓宽。这样的课程设置,势必会违背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也达不到相应的目的,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三)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与教学经验的不足

由于我国开设通识教育实践有限,硬软件设施与师资力量的配备以及教学经验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课程学习方面结合起来,国外一些大学在这一方面也有较为成功的研究方式与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应该要积极探索怎么样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其能够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发展,然后不断加强与推动思想政治,以通识教育中哲学、历史以及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与思想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原理以及方法,联系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有效充实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不断加强对通识教育的政治指引作用,发挥通识教育在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塑造等方面的作用,继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2篇: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笔者在近几年的对相关课题的调研中,对湖北省的兄弟院校长江大学的音乐公选课开设情况也进行了考察与走访。长江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由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承担,其中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占全校公选课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音乐类公选课称主要包括:《音乐鉴赏》、《交响乐鉴赏》、《影视艺术鉴赏》、《音乐基础知识》、《校园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外舞蹈鉴赏》、《音乐美学》、《中外音乐欣赏》、《西方音乐简史》、《影视艺术鉴赏》、《舞蹈艺术鉴赏》、《少数民族音乐》等(资料来源于长江大学教务处)。学分要求方面,长江大学课程设置规定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最低学分必须修满7学分,其中第一学年必须选修2学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第三、四学期必须选修1学分“大学艺术”课程。学校教务处通过和院系的交流研究,在2009年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一直沿用至2014年。从以上所得资料来看,长江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音乐公选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鉴赏类课程为主,便于实施大班式的课程教学。但是其音乐公选课更多的是将“音乐鉴赏”的方向划分的更为细致而已,而不能凸显其课程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这也可以说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在面向学生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通病,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管理上入手。笔者认为,学校应成立专门运作艺术通识教育的部门,常态化管理相关通识教育课程。不管学校下属的有没有音乐院系,都成立负责艺术通识教育的职能部门,将艺术通识教育系统化、常态化运作,此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虽然在大多数高校中,《大学英语》课程都隶属于学校的外语系或外语学院,但是在外语院系内部是有专门的“大外部”英语专职教师负责全校学生的“大学英语”日常教学工作的,因此,尽管《大学英语》这一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但是其教学的日常进行和管理工作都是井然有序的,据笔者了解,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亦是如此,并且担任该课程的专职教师每年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探索,学校也会定期输送教师参加短期或中期的培训。这些现成的成功经验其实都可以用于学校成立专门运作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部门,常态化管理相关通识教育课程。

二、组织专职隶属于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专一性从事一线课程教学

教师是实施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教师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这学校教育的成败。就高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而言,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并且,由于音乐素质教育至今未收到教育管理者和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不管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都还处于相对盲目的阶段。我校的音乐公选课主要由音乐学院承担,每个学期都会由音乐学院的教师面向全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七至十门的音乐类公选课,并且每学期所授的课程都呈现“断代史”的态势,没有专门的管理者组织专人对这些已经开设的音乐类公选课进行研讨,整合相关课程,让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呈现系统性、延续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加之公选课的限选人数均在120人,实际课堂教学都只能以“大班课”的形式实施;再者,任课教师每学期也不太固定,又没有专人负责日常的教学督导工作,因此,虽然每学期选修音乐公选课的人数众多,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一现状不仅学生不满意,任课教师也同样存在诸多抱怨,使得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更多的流于形式。在笔者对“音乐通识教育”所做的调研中,很多担任音乐公选课的一线教师都迫切希望学校能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让担任课程的教师可以成为实施学校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专一性地从事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而不是将这一工作作为自己教师工作的一个附带品,而以为其他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而无暇顾及音乐公选课的课程教学探讨。

三、明确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探讨

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目前在我校是以音乐公选课的形式存在,在近五年所开设的音乐公选课中,几乎没有一门课程是具有连贯性的,教师在开课前所考虑的更多是自己所学专业能开设什么课程,如何在学时有较大压缩的前提下,压缩所带课程的内入,根本不会考虑学校整个音乐通识教育中各门音乐公选课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学校在审核这些课程时,更多的是将重复性较大的课程予以否决,不会组织专人讨论哪些课程更适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哪些课程才是音乐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哪些课程应成为音乐通识教育的连续性课程和相关性课程。笔者认为,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虽然开展的年限很长,但是组织教师就音乐通识教育的开展所进行的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却少之又少,主管部门的不重视导致承接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部门也不重视,更导致实际代课老师的不重视,最后还恶性循环到学生也仅是为了学分才选修音乐公选课的恶果。这也是为何我校开设音乐公选课的年限很长,但是音乐通识教育却并不能深入人心的重要所在。要将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明确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相关,在设置课程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组织专人就我校的师资情况与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论证音乐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探讨与教学改革。

四、加大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选修学分,夯实学生音乐素养基础

第3篇: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因产生背景、追求目的、教育理念的不同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都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都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德才兼备、知识广博、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为宗旨。但通识教育在我国属于舶来品,与本土创新的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异同。本文拟对两者进行粗浅的分析,以期引起教育界同仁的注意,共同促进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一、通识教育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通识教育源出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大(Aristotle)力提倡的“liberal education”。亚里士多德主张:最高尚的事业和生活是在免于为生计劳碌和不追求功利的闲暇中自由地进行理论的、纯思维的沉思;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自由)与和谐发展,而不是为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据此,他将知识与学习分为自由的与偏狭的两种。他认为前者致力于理性的发展、心灵的完善,后者则只会有损于人的胸襟和自由精神,从而使人变得粗鄙和庸俗。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理论对后来的西方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通识教育在亚里士多德提出后,后来又得到了纽曼等人的进一步发展。纽曼(Newman,1801-1890)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把学生从偏见、无知和局限中解放出来。因此,大学的功能主要是教学而不是科研。因此,纽曼主张大学里应该只传授普遍的知识,不应该实行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绅士”型教育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它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有了变化,即科学和技术已逐渐成为高素质的人应掌握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传统大学只重视培养“绅士”型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的自由教育理念被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1945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的报告(即哈佛的“红皮书”)。该报告把教育分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与专门教育两部分。普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和公民的人生生活需要。专门教育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1979年哈佛大学通过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清楚和有效地进行思考;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正确地评价我们取得的知识;应用知识、认识宇宙、认识社会和认识自身的方法;对道德和伦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不但了解本国文化也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至此,从古希腊罗马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自由教育在美国发展成了意义更广、也更完善的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发展至今,学术界也渐渐地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此外,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二、文化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化素质教育,其含义有二:一是“化育”,即不是从外在的角度以政治道德伦理规范去约束人,而是将理想转化为信念,将信念转化为情感,让情感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二是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一种个人的情境化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1952年,我国进行了大学院系调整并效仿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本科教育曾一度以专才教育为主导,而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全人教育为宗旨的通识教育受到普遍忽视。这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合理性,但却给整个高等教育甚至社会风气和时代价值取向带来了偏失和问题。部门办学,学科分隔,重理轻文,专业先行、技术至上,科学主义等现象和观点一度造成知识的盲点,认识上的误区,价值观的错位,甚至理想的危机。

由于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了理想主义缺失、人文精神匮乏、功利主义,并导致了拜金主义、机会主义、急功近利、技术至上的思潮大行其道。于是,199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在北大、清华等53所院校进行试点。1998年,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并指明,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2004年教育部颁发《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是从欧、美、日等国移植过来的,中国引进高等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近代中国因军事、工业落后而被动挨打的困局。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授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已认识到仅仅重视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初显端倪,又认识到高等教育仅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不够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知识的创新是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行在我国教育界具有重要的意义。既

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场教育实践,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家对中国大学育人理念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文化素质教育都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

(一)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共同点

第一,两者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也可以说,着眼于人,“以人为本”,这是两者基本的相同之处。当今世界主流的通识教育,都将人文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人的素质这一弊端的。

第二,两者都高度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内涵。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合,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点,重点突出学科的方法和价值。

第三,两者都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造就具备远大目光、融通见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愫的人才为追求目标。

(二)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差异

第一,两者产生的教育思想背景和各自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不同。如前所述,通识教育的思想源头在古希腊,在欧洲;其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是技术教育进入大学,导致大学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专业教育是建立在文理教育的基础上的,同时,专业教育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和知识整体性的分裂。而文化素质教育在思想上首先是继承了中国教育哲学思想中的两大精髓:第一,在教育本身,高度重视人文教育,重视“做人”教育、重视“在明明德”的教育。第二,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有着重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重视人本身的思想与行动,即重视人的素质教育的传统,素质被视为更基础、更重要的教育目标,追求对客观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主客一体”。

第二,通识教育在制度上具有更强的结构性,它是“文理教育+专业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构架中的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教育既是本科教学的组成部分(如开设相关课程,提出相关的学习和实践要求),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更具弥散性,它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

(三)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第4篇: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中都涵盖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项内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相伴而生的两个概念,在不同的应用语境中,两者的内涵会有一定的变动。首先,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主要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在心理、生理及知识方面健全的人。只有首先成为一个国家合格的公民、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并且有判断力的人,其次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才。专才主要是针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就是某一方面比较专业的人才。另外,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建立在专业教育上,着重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得学生不仅仅有长远的见识,又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针对性及适用性的人才。最后,就教育内容而言,通识教育内容主要是非专业的综合的通用的知识,而专业教育则明显带有专业性,主要是一些比较适用的技能和理论知识。

二、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在提倡将通识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对专业教育的全盘否定。专业教育是在知识逐步分化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现实中,伴随着职场中对各种能力的需要,高校教育必然会设立专业。为使教育充分实现其价值,我们更应理性对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1.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

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科技的进步,造就了今天的专业教育,同时,专业发展又督促科技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为此,它们要求专业化教育在高校教育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教育不仅不会低迷萎缩,反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因此,我们如果想利用通识教育来阻挡专业教育的发展,必是不明智的选择。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接受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进而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这也是比较基本的需求。如果这些都不能实现,那么兴趣爱好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如果我们过多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必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过多的强调专业教育,将会是高等教育演变为一种比较狭隘的工作培训,只是为了特定工作而发展的技能,进而将教育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中。这样无疑会造成教育对社会渗透力的减弱,也使得教育不能进一步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及价值的问题,同时也使教育失去了对于道德的选择。这也是造成现在社会中一些缺乏职业道德机构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发挥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弥补作用

通识教育不以任何一种专业为教育目标,而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的追求实用和功利性相比,通识教育则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强调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识教育主要侧重于对人们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和一些一般性知识的教育,把人类生活中比较深刻的和一些基本的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健康的人格,进而有助于他们对人类文明的全面深刻理解。通识教育主要关注学生心智和能力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挖掘及培养,可以运用到所有的专业学科学习中。为此,通识教育不仅仅是对专业教育模式及内容的补充,更是对专业教育精神的一种充实。

3.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比较发展的国家,美国的教育发展也离不开通识教育的强化。在美国历史一系列事件中,都不曾动摇通识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教育和自由教育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美国的教育发展历史无疑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实现方案

仅仅通过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始终只能做为一个有用的机器,却不能成为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人。对学生的教育,首先应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及判断力。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依旧存在着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进而忽略对人本身关注的状况。为此,我们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做了深入的探究。

1.将通识教育思想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

高等院校中,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有以下几种观点:①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一些不足的纠正及弥补,也就是说在专业教育之外,让学生再学一些基本的、综合的知识或技能。在这种观点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疑是并列的观念。②通识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也就是将专业教育进一步通识化。这种观点下,专业教育作为主体,通识教育主要处于从属服务的地位。③通识教育思想是主导,专业教育也应遵循通识教育理念。这种观点下,通识教育是主体,专业教育是贯彻实施通识教育思想的对象。针对以上三种比较常见的观点,我们赞同第三种观点,即将通识教育思想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绝不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在通识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专业教育依旧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将通识教育思想作为核心,并不意味着仅仅开设一些通识课堂,而是要将这种通识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适当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落实。

2.实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思想与教育内容的显示。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等几个方面。为有效实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在通识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综合型人才。②确定人才培养实施具体方案,培养具备合格公民资格的专业型人才。③构建相关评价机制,例如职业技能评价体系。④制定有效贯彻实施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制度,例如学分制教学。当然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相关制度的出台,以确保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3.创建具有通识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

第5篇: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内地的大学教育不仅教育理念难与台湾高教的通识教育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在高教发展阶段上,尚且存在着时段不对等的差异。

(一)公共选修课需要有宗旨和主线全校公共选修课是最务实、最可行的方案,可以有效开阔学生视野。但公共选修课需要有宗旨和主线,需要有系统的安排,关键要看到底什么教师开设了什么课程。如果缺乏宗旨和主线,全校公共选修课就不能完全满足“通识教育”的目标。武汉大学国学院的学者提出:“目前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国学概论’全部讲下来,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分成文、史、哲三个老师,各讲一段。”[1]但“国学”不是文、史、哲三部分内容的叠加,必须体现出关联性、整体性。它可以理解为三种不同的治学原则,即哲学的求真、史学的求实与文学的言情,如此则“国学概论”未尝不可以一人来讲,而学习的效果也应当是1+1+1>3。即如学者所指出的:“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理念,应是通识思维能力的培养,所谓通识思维能力即想得更深入、看得更宽阔、判断得更正确的能力。”[2]民国初期诸多学术流派、学术氛围的兴起,都是由于优秀学者的带动。大学教育也需要学术领袖,需要能够“领导社会”的大师。否则,不免“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二)目前内地教育的主线是“教改”,还不是通识教育内地的教育改革、教学改革是一个官方的、持久的概念。教改的出现缘于教育弊端,其根本之处:一在政治体制;二在市场经济;三在教师群体。1949年以后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科举精英体制变为干部培养和苏联式科技专家培养体制,再变为商业化个人职业技能培养,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民族教育,从管理者、教师到学生,都笼罩在行政与市场的关系内,通识教育的目标、宗旨很难贯彻。章太炎曾经提醒学界防止“市道”的流行。《菿汉雅言•札记》:“今者政府设学教士而征学费,则是设肆于国中,而以市道施于来学之士也。”

内地的公共必修课一般为:两课+外语+计算机+军事+体育。1999年教育部在全国大学引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现为一套新学分制度,因此也被列入“全校公共必修课”。2007年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大讨论”提出:通识教育是对人文精神缺失的强力反驳;大学减负:每学期不超7门课;反对中学教育进行文理分科;实行不分院系的住宿制;以高深学问为原点;建立核心课程及助教制度。这些调整都不无益处,但是仍然延续着功利的、量化的思路。美国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CoreCurriculum),共计十类:外国文化、历史A、历史B、文艺A、文艺B、文艺C、伦理、科学A、科学B、社会分析。其中很多门类原则上是不能量化的。西安理工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同时又是陕西省教育厅立项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2004年更名为人文社科研究中心,设有三个研究所,内容分为三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湖南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有人文素质教育部,包括语文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室、政治教研室、理化教研室、英语教研室。这实际上只是一种“新旧杂陈”,严格说够不上通识教育。学术研究以资源分割为动力,学生以职业竞争为目标。高校按照研究型、应用型分为两类,即使研究型大学,也明显具有职业化趋向。“科研”、“事业”、“理想”、“追求”这些精神概念,都为物质利欲所笼罩。通识教育作为“全人教育”、“人文精神”,应当位于社会、政治之上,领导教育体制,但是作为学科分类和课程设置,却被置于现有教育体制框架之下,被量化、市场化了。即如庄生所说:“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2009年9月《光明日报》“国学”版有一次高端讨论,题为《国学是一门学科》。学者一方面提出“国学确确实实是一个学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文史哲成为一个大人文学科,下面历史、哲学、文学包括国学都是一级学科”。

但“国学”应当是国家学术,应当由国家学术领导国民的教育,乃至政治的走向。如果“国学”成为一级学科,它就取得了与其他一级学科并列的等量的资源,但这无疑将使“国学”丧失本质。内地在1989年以后,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是西化(教育体制和意识形态)和市场化(渗透进政府和公共事务的各个层面)的弊端。2005年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主题,对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状况作了广泛的讨论。会上许多学者专家初步达成的共识,认为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着重建设“核心课程”,特别是“中外经典文本研读”核心课程。2012年第六届中国文化论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的内容包括:北京大学哲学系张祥龙主讲《尚书•尧典》;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陆建德主讲康拉德《台风》、《间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刘小枫主讲卢梭《论科学与艺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王庆节主讲海德格尔《哲学,这是什么》;清华大学历史系李学勤主讲《史记•夏本纪》。论坛中,北京大学文学艺术理论批评中心主任张旭东指出,“在美国本科中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常态化、日常化的教育”。张旭东比较了中国大学与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特别介绍了自己在纽约大学开展的以核心课程和小班讨论为主要方式的通识教育实践。张祥龙不仅分析了《尚书•尧典》的版本和内容,而且参照西方哲学思想分析了《尧典》中的重要哲学概念。与论坛相伴随,三联书店出版了《经典通识讲稿》两辑十册。可以看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采取的是“学者+名人”的经营方式,其中也包含着商业元素。它的理念是将通识教育国际化(欧美化)、常态化(普适化),而不是针对当下的时弊提出对策。本国传统的人文观念、教育观念,大要在于君子小人之辨,亦即义利之辨、华夷之辨,其宗旨所归,毋宁说是与当世主流正相反对的。近20年来,教改的结果是加重了教育的弊病。相对于教育弊病的根源而言,各类文化论坛、国学班(北大、清华、复旦都有国学班,又有国学总裁班、少儿国学班,真正有价值的元素在“北京大学总裁同学联谊会”一面),对于承接东西方思想精华(如本国的经学、二希文化的精义),可谓杯水车薪、劝百讽一。

二、台湾通识教育与中国文化本位

台湾通识教育与欧美同步,在打通学科界限、倡导“人文主义”之后,可考虑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中体西用、融汇新知问题。1982年,台湾大学虞兆中校长提出,现代大学和传统儒家教育观一脉相承,学生人格养成应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宜兰大学赵涵捷校长的治校理念是:达成上施下学的“教”,与因自觉而觉悟的“学”,进而推动全人教育,达成教学目标。这就与本国固有传统相承接。钱穆先生认为,文化像是生命,生命又像是文化。在内地提出“”的时候,钱穆提出了“文化大生命”的概念。类似这种理念在台湾社会教育中有明显体现。在内地,实际上不仅理科学生缺乏人文知识与素养,文科(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和理科(包括基础学科)都向职业化、功利化倾斜。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是在专业教育达到较高水平以后,进而打通学科界限;而内地大学教育传统门类的专业教育,还在下滑。台湾与内地的通识教育各自针对的当下问题不同。香港学者提出,通识教育的六项内容是:单元一: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单元二:今日香港;单元三:现代中国;单元四:全球化;单元五:公共卫生;单元六:能源科技与环境。内地达不到这个高度。内地教育由于市场的诱导,还陷在“利欲”、“本能”的圈子里,缺乏人文,缺乏理性,缺乏哲学,缺乏秩序。甘阳认为,通识教育最基本的核心就是延续传统,“假如每天都没有延续性,都只在诞生新的东西,那就是没有生命意义的,生命的意义必须要存在于某种延续当中”。

问题是,延续什么呢?逊清以后,本国传统中断了。民国间,全盘西化的新派学者既中断了固有传统,又误解了西洋文明。现在,许多融汇了中西文明的民国时期的优秀成果,都没有继承下来,而“五四”、“新文化”的弊端却延续至今。那么,今天到底延续什么,反省什么,不可含糊而论。北大许智宏校长认为,北大的精神,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等,一代代传承下来。其实,其中许多已被模式化了的观念,大都需要重新反思。甘阳又认为:“中国的通识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让我们的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根基之中。这是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具体是设置两门核心课程,一门中国文明,一门外国文明。问题是,中国文明与外国文明,到底怎么讲?如学者指出的,“通识教育”观念起于西方,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或称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思想。美国通识教育有一个核心,就是西方的人文经典,提醒人们,可以将中国的通识教育上溯到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思想。由此就有中西文明的差异问题。有学者强调,21世纪为“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全球化”与“科技化”的世纪。肯定地说,注重人文精神、文理工交融、全球通识、东西文化交融,都是有益的。但毕竟,“通识教育”的背景是欧美文化模式。

第6篇: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一、通识教育“立德树人”的旨归:人的全面发展

1.通识教育的内涵

作为近代有着重要影响的一种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概念肇始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这是一种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成就完美人格,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有健全人格的国家公民;通识教育的内容则强调不同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关于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如果说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注重人工具性的培养,造就精通某一领域的“人才”,那么通识教育则更加关注个体心灵成长与精神发展,其重要着力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3年9月30日,在组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并同意印发《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其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现实参考。纲要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以及重大意义,同时还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体现了党的十精神,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关系。物质发展最终都是为人的发展而服务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一切发展的核心,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1)通识教育集中体现大学精神。“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乃大学精神的本质。大学的学习为学生拓宽了学习领域,引导其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获得专业学习之外的广博、开放的学习空间,以及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史、哲等多元的学习渠道,进而培养出具有人文思维、远大思想、能妥善运用知识并且有追求幸福人生能力的“通才”,提升其人文精神与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精神内核在于陶冶人的高尚情操、培养完善的理性,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因此,通识教育与以人为本的强调人格至上的大学精神完全契合。(2)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识教育要求广博的知识基础,不仅极大的作用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未来选择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也将更好的激发其创造灵感,培养创造性思维。而对于那些选择大学毕业后直接工作的人来说,通识教育使他们的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充分的发挥。相比其他没有接受过通识教育的人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迎接新挑战的能力。(3)通识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僵死的、静止的,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的人。”除了职业训练的功能外,通识教育的主旨在于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纯化情趣,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项事务的本质,其目的在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毋庸置疑。

二、目前中国通识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今天的中国,当通识教育肩负着维护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精神走进国门之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种种的挑战。

1.教育大众化的挑战

时代的发展带给人们的是与日俱增的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充满了期待,规范统一的考试也就成为公平地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唯一方式。因此,当今中国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在升学这一指挥棒下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教育的本质却在无形当中被扭曲和遗忘了。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当代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扼杀了青少年创造性的探索未知世界的天性,削减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严重的甚至还会影响其身心健康。

2.教育模式转变的挑战

新中国成了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为了满足快速工业化的需要,我国各项事业均学习苏联经验,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从此开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教育的模式。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培养出了数以百万计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时代迅猛的发展,这种专业为主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当今中国,面临复杂的经济社会结构,社会的进步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而非单一的知识或技能。即便是国家和社会亟需的专业性人才,也是建立在具有良好综合基础之上的专门人才。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甚至综合素质终身都在不断的变化,不可能通过大学的本科四年的学习而一劳永逸。

3.全球化文化冲突的挑战

作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参与全球化是当今中国的必然选择。然而全球化却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融通、太平盛世,其背后潜藏着冲突与挑战更是不容忽视。西方文化仰仗着强大的经济实力,目前还保持着强势地位,占据着传播优势,这恐怕是在较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现状。因此,中国的大学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长远的预见性还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大学教育既要以开放的胸襟面向世界,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同时大学教育也对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充分融入中国的大学教育,我们呼唤传统,呼唤经典。

三、科学发展观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1.破除观念上的障碍

近代中国创办大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实际应用,强国富民、教育救国、按专业立校。解放后,长期固化的教育体制致使我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都被深深地打上专业教育的烙印。相对而言,西方的大学办学悠久,往往起步于贵族教育,后来为了适应日星月异的科技发展和学术分科的相关要求,专业教育才逐步开始。不可否认,大学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否则难以培养出社会各领域的急需人才,但专业教育却不是大学教育的一切,专业教育需要与通识教育互相融合,因此,有必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下转变观念,破除由来已久的观念上的障碍。

2.深度挖掘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

(1)推行“核心课程”计划。大学教育者在推进通识教育时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就是大学课程如何设置才能突出核心,既能借鉴西方的先进文明,又能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根基。明确的课程目标体系是开展通识教育的关键,国外通识教育的一贯做法是,大学期间学生通过阅读、听课、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中难以真正落到实处。(2)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通识教育应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托学校(社团)、班级、宿舍开展异彩纷呈的人文、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兴趣,激发艺术灵感,使其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各类读经典、艺术节等活动中来,从中体会到通识教育带来的愉悦。让他们自编自办艺术节、书画展、文艺汇演等。实现通识教育规范化、全员化、经常化。完善分层次实施、分类型指导、分年级管理的通识课程体系,低年级侧重“通识核心课”课堂教学,高年级侧重文艺实践活动,探索通识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文化传播互动互补的有效方法。

3.转变教育理念

第7篇: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1通识教育的含义及目的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通识教育,起自两方,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存我国,通识教育又称作通才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最早于清朝末年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影响,逐渐形成了高度弩业化的专才教育,通识教育逐渐被忽视。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丰十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荚注。在汉语中,“通识”具有广泛知道、全面了解、综合分析等含义。作为一个教育概念,通识教育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与理念,即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与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在这个意义上,通识教育就是全才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狭义的通识教育是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比如有策略地开设多种非专业(通识)课程供学生修读,旨在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与科学精神以及个性健全的公民。

通识教育的目的:一是弥补、纠正传统々业教育的缺陷和偏差。加强学科间渗透、文理间渗透,让理工科学生掌握人文知识,文科学生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成为文理兼备的通才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二是延伸、融合专业教育,以开发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洞察、选择、整合和刨新能力,其获得较强的综合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通识”专业人才。三是让通识教育成为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与理念,成为专业教育的灵魂和统帅,以求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大学教育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从而解决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中“过弱的人文精神、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的问题,造就品德高尚、情感丰富、人格完善、知识广博、身心健康的人,这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

2大学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的优势

2.1丰富的馆藏是通识教育的宝贵物资资源

高校通识教育工作的目的要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良好的素养,克服以往专业化教育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大学图书馆正是这样“通识”知识宝藏。从横向看,几乎覆盖了本校所有的学科专业;从纵向看,也是囊括了各种水平、各种深度的读物。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期刊、报纸、视听资料、中外文图书等多种文献资源。如此多层次、多角度的馆藏资源,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求知解惑。

2.2专业的学科馆员是通识教育的人才保障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收集、筛选、加工和管理的专业队伍。他们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检索、查询、筛选、利用各种信息,起到知识导航员的作用,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义克服了求知的盲目性,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为通识教育服务。

2.3灵活的服务拓展了通识教育的教学形式

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展讲座、研讨、展览、竞赛等,提供独立、灵活和自主学习与研究环境,同时采取导读、咨询、检索、二三次文献提供等多种读者服务形式。在图书馆的多种形式引领下,学生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求知,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使得大学图书馆与教室、实验室一样成为通识教育的主课堂。

2.4良好的书香氛围是通识教育的理想场所

图书馆整洁清静的书香环境,以及图书馆便利的开馆时间,使读者置身于其中,感受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内心随即产生对读书求知的渴望和冲动。这样的书香氛围成为通识教育的理想场所。

2.5现代技术手段为通识教育提供服务平台

图书馆得天独厚的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图书馆能突破时空和对象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开放教育资源,满足求知者随时随地学习任何想学知识的愿望,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通识教育的开展。

3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3.1与教学部门联手构建稳定的通识教育书目体系

通识教育书目应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并使其内容达到均衡,这应成为大学通识教育书目内容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但还必须注意选择基础性、理论性、综合性的知识作为其主体内容。鉴于此,在高校制定大学生通识教育书目时,就要与各教学部门联手制定专业推荐书目和公共必读书目或推荐书目,专业书目由教学部门为主来推荐,公共书目由图书馆为主,教学部门为参考来制定,主要以名篇名著为主。这样使书目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广泛性。

3.2通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渗透通识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曾指出:大学教育应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并力倡大学一、二年级不分系,在高年级阶段再进行号业划分。近几年,我国一些著名大学也在孥业培养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其实质就是通过改革专业培养制度加强通识教育。但由于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图书馆通过制定必读书目.正确引导大学生课外阅读,既可以减少课程设置过渡期较长给通识教育带来的压力,又可以先行渗透通识教育理念。

3.3多种形式开设通识教育讲座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央视的“百家阱坛”就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做法。大学图书馆既可以聘请各方面的专家面对面讲座,也可以通过开设争门的通识教育视听室,通过电子音像等形式向学生免费开放。这样做的优点是,能使学生较快地对某研究领域的历史、学术观点和学术成就、前沿动态等有较好的总体把握,而且深受欢迎。

3.4整合馆藏资源并优化馆员队伍

第8篇: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1.1信息网络化

由于慕课的教学是由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学习一门课程,所以采用网络教学是慕课的主要方式。

1.2开放式教学

在优质生活的今天,学生对课程的要求普遍升高,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资源,采用慕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只需要一网的手机或是电脑就可以集结大师讲堂,汇集百家名著,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花更少的钱学到更好的东西。

1.3教学模式完整

慕课的授课形式是将“讨论式”代替原来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据研究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较为薄弱,而利用讨论的形式则可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大大加强。此外,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利用网上学习,增加相互沟通的机会。

2理工高校生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理工科高校教育体系中,更加注重培养技术型的人才,这样会造成学生重物质、轻思想的观念,由于长时间对技术的偏重,限制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综合类高校的教育情况相比较,理工科高校的艺术通识教育显得更加薄弱,所以对其的发展更是迫在眉睫。艺术通识教育以独特的形象对人的情感进行直观的体验,有利于迅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增强创造能力。学校通过加强对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在感性与理性这两方面进行协调与发展,既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同时也保障了学生的自身人格权不被侵犯。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钱学森先生曾经对创新思维进行讨论的时候,提过“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他觉得要将创新思维融入理工学科工作者的艺术修养中去,使两者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段话的提出对今后培养艺术教育的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994年美国的著名书刊《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每一个美国年轻人最起码应该掌握的艺术知识和创造能力。但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出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理工科高校的学生长期以来适应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并且不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化、抽象化科学思维,导致其在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以后接受的也是单一性、职业化的专业教育,普遍缺乏艺术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修养。所以,加强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是理工科高校的首要任务。

3图书馆慕课对通识教育的影响

由于长期处在定式化的办学理念,导致理工科在开展通识教育的时候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比如: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艺术课程相关的配套硬件设施不完善,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制约通识教育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理工科高校的学生在艺术文化的实践及设计活动中很多方面都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关键。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和服务中心,对于开展通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图书馆的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对通识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1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由于受理工科院校教学环境的影响,它的硬件设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为学生提供的只能是单一的教学环境,而对于艺术类的课程学习来讲,它是需要较大的自由度。这导致学校一时之间难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室及实训室,相反的,图书馆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都会配有讨论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等,同时提供虚拟参考与服务,在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形式下不断完备信息的共享空间。针对慕课具有开放的性质这一点,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大量的书本知识和电子资源,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封闭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图书馆更容易获取所需的相关资源,图书馆无疑是学生进行艺术通识学习的最佳场所。

3.2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时间

据研究所知,艺术类课程的上课时间一般都是不固定的,与之相反的理工类学生的课程设置则都是采用分节方式进行,这使得学生真正学习的时间是很短的,而艺术课程设置的自由特性也遭到限制了。图书馆慕课因为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所以最大程度上给了学生自由进行艺术课程学习的可能性。

3.3慕课的发展为理工科高校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

由于理工类高校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校自身学科资源的分配不均,又将艺术通识类课程排除在必修课和专业课之外,使其能够分配到的教育资源极其有限。由于任课教师的资源有限,其教学的质量与其他课程相比有较大差距,很难满足学生对高质量课程的需求,这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弊端。而慕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全世界一流的大学或者学者,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利用,集结最优质的资源于一体,更容易吸引学习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3.4不断完善慕课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讲授型”的教学模式,而慕课则是以“讨论式”的模式开展,这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它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试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掌握讲授内容的5%左右,而新型慕课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实践练习或者讲授给别人等即时的学习方式,其学习的效率甚至可以达到75%以上。同时,慕课还有一套合理的时间分配和课堂安排,增加了学习成员进行沟通的机会,使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得到思想上的启发。

4图书馆慕课在通识教育中的职能

4.1本校艺术通识课程的创建者

由于图书馆教师在相关文献信息检查与搜索方面的技巧占有较大的优势,且将图书馆海量的书本知识和电子资源作为依托,对建设慕课资源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及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些图书馆教师本身具有较深厚的艺术文化功底,所以通过和艺术类教师合作,有利于创建出自身特色的艺术慕课课程。

4.2本校通识教育的提供者

由于慕课自身就是一种专门的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理工科高校的图书馆应该有目的地收集、整理相关的信息,对艺术通识类课程的形成找到合适发展的体系,以便于广大师生学习。如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都有大量优秀的艺术慕课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了更加丰富的条件。

4.3慕课有关资料的配置者

艺术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知识来填充,可是学习慕课的时候,学生不一定时刻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查询和浏览。因此,图书馆可以通过与艺术课程建立相关的联系来配置各种形式的与慕课相关的资料,学生可以在线阅读本馆的电子资源,对于只有书本知识的部分,为其提供详尽的馆藏借阅方式。

4.4移动学习方式的支持者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阅读的方式随处可见,图书馆可以提供智能平板电脑等设备对应的慕课服务。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通过该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艺术通识课程的学习,更可以随时利用手机查找相关资料,这对于巩固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5结语

第9篇: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通识教育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的非专业教育部分,它与相关专业教育一起构成大学生高等教育的整体。通识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内容的共同性、基础性和多元性等特征。通识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一方面要体现基础性、共同性特色,涵盖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教育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地域的不同、学科的特色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育。通识教育作为培养“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对高校旨在培养大学生道德的、情感的、精神的等综合的、全面的素质,实现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归根结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技创新对专业交叉、学科融合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技能的提高,更包括劳动者的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技、身体、心理等素质的提高。因此,只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缺乏宏观思维和创新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等素质的劳动者将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跳脱出专业教育的狭窄范围,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走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的必然要求

“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广博知识、开阔视野、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大学生,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在当前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就业形势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下,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掌握单一的专业技能、被限制在个别专业领域片面发展的高职大学生将很难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需要。通识教育针对专业教育的弊端,以“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为目标,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具有全面的人格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途径。

3.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就是高职院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统筹兼顾关于高职大学生全面的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高职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

1.建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健全通识教育保障制度

根据通识教育的特点,在院校的教学处下面单独设置或者在院校基础教学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的基础上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主要负责通识教育相关工作的管理、协调工作。通识教育打破了学科的界限,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通识教育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可以为学生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和规范的学习和实践条件。同时,健全通识教育的相关制度,从制度上来保障通识教育的实施与长期发展。建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健全通识教育保障制度在实施中得到真正切实贯彻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2.设置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拓展通识教育课程资源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我国很多知名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有效探索。北京大学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五个基本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和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等;清华大学将通识课程分为文化素质类和自然科学基础类等;上海交通大学将其通识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化等四个部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要结合高职院校教学时间短、技能要求高等教学特点;其次,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文学与艺术、职业教育等系列。其中,人文与社会科学包括哲学、历史、法律、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自然科学与技术包括科学史、世界科技发展大事、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等;文学与艺术包括文学、美学、艺术鉴赏、艺术实践等学科;职业教育包括职业规划、职业现状与前景介绍、面试技巧等。然后,在课程设计上可按照年级,分层次、分难易地设置课程,循序渐进,将通识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积极拓展通识教育的课程资源范围,丰富通识教育内容。

3.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识教育虽然是基础教育,但通识教育不是千遍一律的,它具有多元性特征。通识教育一方面要体现基础性、共同性特色,涵盖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教育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地域的不同、学科的特色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只有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探索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水平,提升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才能最大化地使通识教育的目标得到实现,并转化为学生本身的内在素质,使高职大学生在成为掌握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达到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当然,想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要使通识教育的教育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识教育本身就具有共同性、基础性和多元性等特征,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全面而深厚的专业造诣,还必须具备深厚的通识文化基础,这样才能担当起通识教育的重任。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实践活动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高职学生的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推进通识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通识教育就是要培训大学生的“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将各种通识教育的知识与理念贯穿其中,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推进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认识到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5.加强学生综合评价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