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和谐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和谐文化论文

第1篇: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同志阐释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因而它应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以谋求社会进步的有力武器。再次,新民主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同志指出它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三大基本特征特征:所谓民族性,即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所谓科学性,即它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要理论和实践一致的;所谓大众性,即它是为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此外,同志还提出了科学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方法,即应该汲取其精华而抛弃其糟粕。对待传统文化,要运用批判的眼观进行继承和弘扬,反对割裂历史,抛弃传统;对待外来文化,要用辩证的思维进行吸收和借鉴,反对盲目崇拜,全盘吸收。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

十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文化亦历经着巨大的浩劫。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对于政治经济建设的作用,强调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为邓小平同志文化思想的核心,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对同志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而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征程。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他看来,在实行改革开放和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东西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多种社会思潮激荡杂陈,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丢失灵魂。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有机统一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于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邓小平同志认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向,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标准,以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繁荣进步,据此,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等著名论断。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以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重申文化建设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以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文艺发展,满足精神需求,实现社会进步。

同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继承同志、邓小平文化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科学地阐述并强调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并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体现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新境界。同志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强调“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精辟的论述,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1991年7月,在庆祝党成立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同志创造性地使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阐述,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雏形。此后,他多次论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科学内涵,并对其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做了精确的定位,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阶段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根本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成为一个丰满的理论体系。2000年2月,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和深刻分析当前形势任务,首次提出并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年5月,他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首次将“中国先进文化”提高到党的性质的高度,重点突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2001年7月,在庆祝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同志对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地位等问题作了全面的阐述。先进文化理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总结,它的提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体现了时代进步的特征,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意识的理性自觉以及复兴中华文化的强烈使命感,标志着党的治党、执政思想的成熟。

同志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东西文化交融碰撞以及社会群体的利益格局不断分化促使整个社会思潮纷乱复杂和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多变,文化失范和道德危机的突显呼吁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和谐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005年5月,同志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要宣传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并对其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刻地阐述。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和阐述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问题,为和谐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时隔不久,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阐明了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国力以及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揭示了和谐文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重大任务,强调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既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传承性,又借鉴了人类有益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所谓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既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评价,还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和谐文化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应运而生,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不仅如此,和谐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包容价值多元化,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优质成分,融合不同文明的异质冲突,在坚守民族特质中寻求世界共性,为解决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推动人类文明走向和谐新境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方向和发展前景。可以说,和谐文化理论的形成体现了党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理论创新。#p#分页标题#e#

第2篇: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理念;和谐文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贯彻“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需要不断思索和实践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文化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企业文化,不是建立“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文化,而是建立以人为本,以和谐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一)和谐文化的深刻内涵

“和谐”就是要以人为本,激发人的活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综合不同意见,化解复杂矛盾,把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和谐理念

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就决定这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员工队伍和服务质量。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强调“和气生财”、“和为贵”,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和谐理念贯穿于企业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企业在加强文化建设方面,秉承和谐文化理念,在汲取现代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为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二、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是高校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的国有独资企业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高校企业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知名度,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积累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并在社会上做出了较好的品牌,他们靠什么?一是靠先进的管理理念;二是靠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靠本身企业文化的建立,使许多企业形成了一种创新精神、服务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而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回报。

目前高校企业80%是学校独资企业,大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其优势在于人才丰富。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统计报告,2005年度高校校办企业在册职工人数达到28.94万人,科技人员9.65万人。由此可见高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主要来自高校,属于知识型员工。何谓“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是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靠知识型员工实现。企业独特的文化也是从知识型员工身上得以体现。由此可见知识型员工是高校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文化要做到精神和物质的统一

企业文化的内容包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它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将思想理念与生产经营等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构造品德文化,提高职工政治素质。要做好企业,首先要学会做人,把“做好人”放在第一位,始终以提高职工思想素质为目标,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境界教育、危机教育,联系实际,抓住“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发展”的问题,开展教育活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文化兴则经济兴,经济发展最终是以文化来衡量。对高校企业来说,同样经济是肌体,文化是灵魂。没有经济实力就没有地位,没有文化就难立形象;没有文化品位,就没有灵魂,也就没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高校企业改制的全面推进,高校企业已逐步与学校脱离,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经济和民事责任的经济主体。因而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构建企业文化来达到思想认识的统一,激发职工对企业的热爱情感,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职工和企业形成风险共担,责任同负,利益共享的合作意识,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要做到观念和价值观的统一

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高于世俗的倡导,其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并能够满足职工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而企业文化则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以人为本是高校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最好理念和最终目标。在企业发展中,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挖潜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塑造和培养每一位职工,赋予他们文化上的美德。要求员工做到:遵守纪律、诚挚谦虚、团结合作、廉洁自律、优质服务的敬业精神。

(三)企业文化要做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统一

企业面对经济市场的竞争,不管有多少种经营方式的选择,首先必须选择高质量、高信誉、多市场占有率的信誉品牌,而高质量产品产生和信誉度的建立,都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应该自觉地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去,贯穿到诚信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制定出一套机制灵活、标准严格、考核细化,奖励到位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管理保证体系和诚信服务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在管理上,质量上融入市场,被市场所接受。近年来有些企业根据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施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职工素质,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精品工程、优良品牌。

(四)企业文化要做到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意识的统一

要培养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感的树立和奉献价值观的形成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没有奉献的人是难以尽其社会责任的,企业之所以要倡导社会责任,加强奉献教育,是因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总是或多或少以个体的牺牲为代价的,高校的校办企业一方面要为社会建设服务,为国家纳税,另一方面还要给学校上交一定的资金作为办学费用。企业肩负着经济效益风险还要做好职工的管理工作,其责任和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因此,建设企业文化更应强调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显示了两种作用力,即从避害的角度告诫人们什么是不可取的,从趋利的方面告诉人们什么是受鼓励的。应该鼓励推动职工去寻求精神生活的至高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制定相应的制度。道德上的成就应该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成就,“厚德载物”是讲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归宿,企业的人文精神应围绕道德建设来进行。

高校校办企业应以学校校园文化为背景,结合自身特点,以和谐文化为核心,把握人的共性,尊重文化差异,营造人与环境的和谐,不断摸索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峰.论企业管理观念及其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运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3).

[2][美]马斯洛著,成明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3,(8).

第3篇: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建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一、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特别是目前__县在全市乃至全省发展的大坐标中处于落后的位置上,经济发展的滞后也带来许多社会面上的问题,稳定工作压力大,发展环境问题多。但我县县委、县政府在省市重点帮扶下,正视差距,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增强全县上下负重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团结一致向前看。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用先进的文化鼓舞全县人民的斗志,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造成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衰退的反差。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随着改革开发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二、__县的基本作法

“基层文化阵地,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去占领,封建迷信、落后消极甚至反动的东西就会去占领。”我县积极发挥先进文化的熏陶、激励、凝聚、整合等作用,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

一是大打孙子文化牌。众所周知__县是一代武圣孙子的故里,我们充分挖掘这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孙子文化旅游节,接待省内外游客达500余万人次。我县每年都在孙子兵法城举办大型的广场文化活动,孙子已经成为__县最具知名度的人物,也成为世界了解__、让__走向世界的窗口。同时借助孙子这张享誉世界的名片,我们在不断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初步构建起了以红色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大旅游格局。

二是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由宣传、文化等部门牵头,选定主题,由相关单位承办,组织开展文化广场活动,半年一评比,年底一考核,从制度上引导激发各部门各单位参与群众性文化演出的积极性。今年以来,我县先后举办了春节文艺调演、元宵节焰火晚会、农民鼓子秧歌表演、老年健身活动表演、消夏广场文化演出、家庭才艺大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少儿舞蹈大赛等十多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达万余人次之多。活动内容涵盖文学、书画、戏曲、歌曲、舞蹈、器乐等方方面面,活动范围渗透到了社会各个层面,包括 党政干部、社区居民、农民、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

三是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该活动以中小学校、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幼儿园为主要推动力量,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家庭全面展开;每年3月份举行的“家庭才艺表演比赛”,也同样把“庆三八”的活动拓展到了每个家庭。6、7月份的“消夏广场文化演出”则把文化活动拓展到了企业。每年9月份举办的“全县青年歌手大奖赛”、“红色经典大家唱”活动,为全市的党政机关干部提供了施展才艺的舞台。

四是壮大了民间社团组织,培育了一大批文化能人。这些文化能人又促进了先进文化在基层生根开花。经过不断的发展,全县民间文化社团组织发展到了8家,京剧联谊会、夕阳红艺术团、老年太极拳协会等常年活跃在社区、街道,规模已达1000多人。他们共为社区居民、城乡群众、全县大型活动演出300多场次。20__年,夕阳红艺术团的《健身秧歌》获得省老年健身秧歌比赛二等奖,京剧联谊会的杨思训、徐云秋同志分获省京剧票友大奖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被大家称颂为“文化大使”。此外,著名评书演员张红霞代表县供电公司参加全省电力系统文艺汇演,参赛节目《绚丽的彩虹》荣获二等奖,清河镇王圣亮长期致力于书画和木板年画创作,并取得了不菲成绩,于03年1月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其书画作品在参加纪念诞辰110周年“风景这边独好”全国书画大展中荣获一等奖,辛店乡陈清盛同志创作的《桑蚕之歌》被县评为精品工程,为宣传__、发展__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拥有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化作推动惠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立足现实,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孙子的战略思想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的内容,都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西方文化对个人独立自主精神的强调、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对民主法治的追求、对人的价值重视等等内容,也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值得吸收借鉴的。只有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才有助于我们和谐文化的丰富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构建和谐社会,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同我们的远大理想、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建设和谐文化,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更要着眼于现实的要求。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样,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从而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觉悟的人。这应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要求,又要有广泛性要求,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在一起。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带动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没有广泛性,就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就没有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可能。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实践,着眼于应用,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和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快和谐文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进程,加快和谐文化的积累过程。建设和谐文化,本身也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也是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四、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和谐文化的新局面

1、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和演出。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以市场为导向、以创作为龙头、以演出为中心,努力提高艺术产品质量和文化服务水平。加大精品生产力度。继续开展文化进社区和下乡活动,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组织举办送电影下乡、到 城建工地等活动。

2、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和文化工作先进乡(镇)活动为抓手,深入实施“基层文化建设小康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阵地、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文化场所的力度,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一步发挥图书馆、文化馆的资源优势,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

3、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改进政府管理职能,减少审批项目和审批程序,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文化市场行政管理水平。制定文化市场发展规划,优化调整文化市场的结构布局。继续加强网吧市场管理,巩固网吧专项整治成果,鼓励连锁网吧建设,实现网吧市场经营秩序的根本好转。扶持发展音像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经营方式,加大对违法音像制品的查处力度,使正版音像制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积极倡导大众化、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鼓励开发新的娱乐形式,引领时尚、引导消费。加大演出市场监管力度,培育和规范农村演出市场。扶持发展演出中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经营演出市场,繁荣和活跃省城演出市场。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4、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文物管理和执法职能,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对古城墙和城内海子进行了保护性开发,拉动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加强文物安全和文物维修管理工作,切实完善博物馆保护设施设备,推动风险等级达标工作。

第4篇: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和合思维是中华和合文化传统的内在精髓和灵魂,与西方注重矛盾思维的传统相比,它以对立和谐与系统和谐为其观测视域和理论致思,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智慧。建设和谐文化和确立和谐思维方式,必须以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思想为基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继承和创新的历史实践中开创中华文化复兴的新篇章。

中国和合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伟大实践中,开掘优秀的中华和合文化传统,积极继承这份宝贵的思想遗产,在改造和重释的基础上使之实现创造性的转生,并最终重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辉煌,是一项重要的前提性的思想工作和理论任务。这不仅是因为任何新文化的创造都不能脱离已有的思想传统,而且因为承续和改造渗透和存活于现实中的传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创造活动。

一、和合思维是中华和合传统的精髓

中华和合传统作为一种古老而又鲜活的文化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伸张性,它广泛地渗透在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思想、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生活、和谐生态等诸多方面,但贯穿其中的精髓、灵魂、本根、命脉是和合辩证思维或称和合辩证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对于一个时代来说,哲学既从总体上最高度地概括各种文化的已有成果,又从本质上最深度地反映文化的根本特性。而辩证方法作为真正的哲学本体论,作为最抽象的形而上的思维,处在哲学体系的最高位置,是哲学的大脑和心脏。因此,可以说,在上下5000年的中华文明发展中,和合辩证思维是贯穿其中的文化之根和文化之魂。

2o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就开始从辩证法的形态人手思考中国传统辩证法的和合特点问题,并把它作为我的博士论文的选题。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中,笔者逐渐体认到,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和谐、天人合一、主客依存、和同之辩中蕴含了一种具有独特价值和别具特色的辩证思维,它代表了典型的东方智慧特征,在统一的人类辩证思维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但是,长久以来,我们对它的价值和意义却认识不够,甚至当作保守和落后的东西,将其视为粪土。这些年来,特别是20世纪9o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独特价值,但对这种价值并没有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予以认识。毕竟人们受“左”的教条主义思维的束缚太久太深,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或许人们在经过多次正反两个方面生活实践的磨砺之后,会逐渐认识到教条主义思想的危害,但是,真正从辩证法的高度识别教条主义思维的表现及其错误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对于那些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也不例外。不少搞哲学的人至今仍然认为,辩证法的概念、范畴、命题、观点、原理及其形态,都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大的普适性,而且辩证法的形态只能是单元和单一的,理由似乎很简单,因为它是哲学方法论。实际上,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别的学科的理论观点一样,也有其适用的时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同样会向反面转化。例如,一分为二,作为对立统一辩证方法的中国式表达,它的适用范围就不是无限的,世界上许多事物可能是一分为三、一分为四、一分为五,或一分为多,把它们作“多分法”的分析也许更方便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同时,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一分为多,也体现了不同哲学形态的方法论维度,我们只有把它们真正辩证地统一起来,对事物作多维的分析和思考,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提出了“和谐文化”的概念。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央领导同志又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把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和谐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和谐思维方式是和谐文化的内核,是和谐精神与和谐理念在思想方法上的集中反映,是和谐文化的神髓所在。它与中国传统的和合辩证思维一脉相承、血脉相连,因此,建设和谐文化,确立和谐思维,就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和合文化传统尤其是和合辩证思维,在吸取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使其在现代的“和谐文化”与“和谐思维方式”中获得新的创生。

二、和合思维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智慧

中华和合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关系如何呢?这是我们在探讨这个论题时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作为最高形态的辩证思维方法,是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它代表了人类科学思维的根本准则,其他民族的哲学思维和新的思维成果只能是从某一个方面论证或应证它,而不可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辩证法体系。现在不是也有人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和谐文化”与“和谐思维方式”吗?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作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它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即矛盾,而不是和谐;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作为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它主张的是矛盾分析方法,而不是和谐思维方式。这种观点看似非常“正宗”和“正统”,其实,它既违反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也背离人类辩证法发展的客观历史。诚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人类科学思维的结晶,代表了现时代辩证法发展的最高发展水平,但不能说它就是人类辩证思维的最高和最后的形式,也不能说它就是人类惟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唯物辩证法首先对自身采取唯物辩证的态度,认为它至多只是代表了人类思维无限发展长途中的一个阶段即现时代的最高成就,只是为人类通向更深刻、更全面、更科学的思维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而不是辩证思维发展的终结。同时,唯物辩证思维也要求我们承识人类辩证思维形态的多样性。由于世界的无限广大和认识对象的无限丰富,亦由于人类认识世界和观照对象的致思取向的多向度和多维性,任何辩证法形态都不可能超越思维的观测视域,“全息”地、毫无遗漏地把握世界的全部本质属性,这是整个人类无限发展着的认识才能完成的任务。人类认识的这种辩证本性决定了辩证思维的形态必然是多元和多样的,不会也不可能只存在一种辩证法的理论形态,哪怕这种理论形态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中国传统的和合辩证法的关系就是这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生产生活和哲学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东方智慧特色的和合辩证法体系。这种辩证法的独特性就在于从“和合”的视域出发,对事物的内在矛盾性和系统性中的同一性、统一性、平衡性、协调性、有序性、互补性、互渗性进行了具体的探讨,揭示了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机理及其本质规律。“和”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基本哲学范畴,它与“同”相对,是指事物内部诸多差异要素的和谐有序与有机融合。自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并论证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之后,齐国晏婴又进一步从“可否”相和的角度发挥了“和合”辩证思想。后来的道家和儒家则分别从哲学本体论与人伦政治的角度阐释和发展了“和合”思维。特别是孔子的“中庸”或“中和”之道,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达到“和合”的正确途径,为抽象的和合哲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应该说,从史伯、晏婴到老子、孔子,“和合”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已初步形成。它奠定了后来中国2000年多年辩证法发展的“轴心”思想与“和合”传统。

那么,中国的和合辩证思维与西方的辩证传统相比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直截了当地称自己的辩证法为“矛盾辩证法”。针对杜林对“矛盾辩证法”的攻击,恩格斯指出,“矛盾辩证法在从古希腊人起直到目前为止的哲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包括杜林在内的任何人所否定不了的l3]。列宁更一步提出了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原理。他说:“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显然,这里所说的斗争的绝对性和同一的相对性,并不是说斗争和对立可以离开同一、统一而存在,或者说,在事物发展的质变阶段,只有斗争性而没有同一性,这是不可能的;提出斗争的绝对性恰恰在于突出“矛盾辩证法”所关注的“变易性”和“否定性”原则。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所说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里,马克思把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把批判性和革命性看作辩证法的本质,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所坚持的是“否定性”的思维原则。

中国传统辩证法与西方传统不完全相同。如果说西方传统在理论致思上属于“矛盾辩证法”的话,那么,中国传统则属于“和合辩证法”。“矛盾辩证法”强调的是“否定性”的原则,“和合辩证法”突出的则是“和谐性”的原则。与“矛盾辩证法”一样,中国传统的和合辩证法主要探讨的也是“对立面的统一”,这些对立面之间不仅存在着本质和属性上的差别和差异,而且存在着对立和斗争。“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郑语》),只有不同的他物之间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和合体;“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国语·郑语》),假如相同事物之间进行机械结合,那么它的发展也就完结了。故差异和对立是和谐产生的前提,“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郑语》),只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是无论如何形成不了“和谐”的。在这一重要的前提性问题上,中国的和合辩证思维与西方的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辩证法”是一致的。但是,在“对立面”的同一性或统一性的问题上,中国传统的和合辩证思维显示了独特的理论致思,这就是深入到事物内部,集中地对“对立面”的同一性即其和调性、协同性、有序性、平衡性、互补性、互济性展开了具体细致的探讨,揭示了其在事物变化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由于理论取向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虽然也论述了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但它只是把“同一性”作为对立面赖以存在的“居所”以及为其实现向反面转化提供由此达彼的“桥梁”来看待的,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性”有时被界定为保守性即保持旧事物存在的原因。尽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哲学教科书加入了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表现的内容,但那只是举例式的说明,而不是哲学的论证,完全是外加上去的。因“观测视角”的制约,在一个矛盾辩证法的体系内,企图同时对矛盾同一性的作用机理进行具体剖析,就像人想观看自己的后背一样是不可能的。中国传统的和合辩证法与此正好相对应,它把哲学的“眼睛”安放在后背,因而能看见矛盾辩证法所看不到的东西,这正是它的独特贡献和智慧特色所在,也是它能与西方的矛盾辩证法相互补充、交相辉映的原因所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的和合辩证思维不仅具有朴素的“对立相和”的辩证法思想,而且包含了朴素系统论的思想萌芽。“和合”不仅是阴阳和谐、对立和谐,而且是杂多和谐、系统和谐。“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故“和”作为多样性的统一,它又表达了系统论的基本要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所概括的实质上是系统论基本思想。把朴素的对立和谐辩证法与朴素的系统和谐辩证法有机地“和合”在一起,使“和合”性的原则与“和合”的思维尽显无遗,这是中国传统和合辩证思维的又一特色。

三、和合辩证思维对建设和谐文化的时代意义

“和谐文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来的一个崭新概念,是《决定》最引人注目的闪光点。我们说它是一个“崭新概念”,倒不在于过去没.有人提出过。实际上,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提出来了。但是,对于我们党来说,在正式的文件和文献中提“和谐文化”却是第一次,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理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一个重大转换和突破。和谐文化概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在文化观念上的必然反映,是我们党由过去的革命战争时期转到现在的和平建设时期文化理论创新的必然表征。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以和谐为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特性。和谐文化重在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创造和谐,从和谐的视角观察对象,用和谐的思想分析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用和谐标准评判效果,培育和谐的理念,倡导和谐的精神,使和谐观念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思想信念、心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标准、审美情趣,外化为一种道德准则、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文化产品、社会制度,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讲和谐、个个促和谐、创建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和谐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哲学思维在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中都具有统帅的作用,它为这种文化的产生、变化、发展和传播提供基本的原则、理念以及赖以成立的内在根据,同时也从总体上把千差万别的文化现象按其内在的本质贯穿和整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和谐整体。没有哲学思维,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内在的灵魂就失去了赖以安顿的精神家园;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其凝聚的信念就失去了得以稳固的精神支柱。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思维,“就象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第5篇: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企业文化;和谐;建设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既向社会提供着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同时又组织着社会主体人群,承担着确定基本社会关系、塑造主导社会精神的任务。因此,企业状况决定社会形态,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构建和谐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就成为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重要内容。

一、和谐应成为我国企业文化的主旋律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细胞,担负着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等物质生活资料的任务,履行社会的经济功能。因此,企业的管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行。

首先,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就是为社会生产出合格的、高质量的产品。但产品质量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有效的管理可以理顺企业内部关系,减少、消除内耗与冲突,使企业内部的成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和谐融洽,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员工因此也会自觉地本着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重视产品的质量。其次,企业作为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社会组织,为人们提供着就业的机会,既解决了人们的生计问题,也为人们提供了学以致用之地,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对社会的稳定起着积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此外,企业为了完成目标和任务,需要追求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和谐一致。强调企业与社会、公众利益一致性下的发展。这样就会为企业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也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和谐安定、协调有序的良好氛围。而这一切都要有赖于企业文化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建设被视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领导者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国内外的主流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管理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传统习惯的综合反映。就形式而言,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范畴,是员工优秀价值理念的集合;就内容来讲,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等与企业相关的活动在员工理念上的反映。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高效发展彰显出不可忽视的内在魅力。俗话说,万事人为先。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文化建设影响的核心也正是人。人是生产力因素中的第一要素。把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挖掘出来,企业蕴藏的生产力也就释放出来了,企业的活力自然也就增强了。因为人的行为动机往往受人的价值理念的支配,而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塑造,需要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通过意识作用于行为。企业文化就是采取这样的路径去实现管理目标。

企业的生存及发展与社会的治或乱息息相关,企业的生存及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工作中的大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历史发展对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着力塑造和谐文化。

二、和谐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和谐”,并不是无矛盾、无差别,而是一种有矛盾、有内在运行机理的状态和境界,是一种在承认差别、承认多样性基础上,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一种协调有序、持续前进的状态和境界。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广泛地在企业中形成共同价值理念,以更好地解决企业中的各种矛盾,在处理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等各种关系中协调有序地实现持续发展。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企业文化应具有如下特点与基本要求:

(一)“人本”性

和谐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已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并备受关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具有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掌握知识的人才资源将成为企业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将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以人为本应该成为企业最根本的经营理念。

但是,和谐企业文化中强调的“以人为本”,更内涵着强调确立以满足人的需要,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的理念。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目标,也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需要贯彻为了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培育人的原则,一方面把企业人即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增强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满足社会人的需要,促进社会人的发展。不难看出,和谐企业文化追求企业内、外部的和谐状态,倡导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效益最大化两者兼顾的原则,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趋势,也迎合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二)创新性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而发展就必须创新。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当今时代,企业更需要注重在观念、管理、产品、科技、机制上的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应随之不断推陈出新。构建和谐企业,需要确立全面、全员、持续创新观。全面创新观,是指企业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而且包括文化创新。不讲企业的文化创新,不是全面的创新观。全员创新观,是指企业的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可以创新,而不单单是少数技术专家搞创新。持续创新观,是指企业创新是没有止境的,是不能停顿的;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面创新、全员创新、持续创新,体现了在创新问题上发展的、全面的辩证观点。(三)融合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面向开放的世界,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既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同时自身也面临着全球范围的竞争压力,这些压力有来自市场方面的、技术方面的,还有来自不同文化方面的竞争。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一个多种文化冲突的过程,但是更多的是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是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过程,不是单一文化的单向度影响,它体现了人类文明又一次新的革命。因此,和谐的企业文化在突出本土文化的同时,要注重兼顾多元文化的融合,否则,就势必降低企业文化本身的文化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重组兼并频繁发生。为确保改组后的企业协调有序发展,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经营理念等相互交融。以文化和谐促企业的和谐就成为必然。

三、和谐企业文化重在建设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内有利于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然而,和谐的企业文化要在建设上下功夫。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不和谐因素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着种种误区和薄弱环节,从而制约着企业的和谐发展。一是认识不足,发展不平衡。有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想起来就抓,忙起来就忘;有的只把企业文化当作单纯的文艺活动,认为只有效益好的企业才能搞企业文化建设;有的片面追求外部形象,不注意练内功。二是组织引导不力。企业文化涉及面广,不仅有精神因素,还需要物质经济条件。因而有的企业文化的主管者单一,只靠党务部门少数人的积极性,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一方面无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活动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不能达到党、政、工、团一齐抓,形不成合力。三是很多企业做的企业文化是表面文章,员工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创造者、运行者和承载者,而是被动的试验者,彼此没有形成很好的心理契约,从而影响了和谐。

(二)发挥企业各方力量,共建和谐企业文化

企业家是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设计师,他的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决定着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个性。企业家又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在员工中倡导和灌输某种价值观念,通过身体力行,向员工示范某种行为规范。企业家还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他的社会名望和社会影响往往是某种企业文化向社会的辐射。可以说,没有企业家,就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家的素质体现在企业家精神上。在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中,优秀的企业家所体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关键要体现在创新、竞争、合作等方面。只有形成并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发现新信息、新趋势,及时调整或改变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才能抓住别人已经感受到但还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发展成为本企业的优势。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无形规则”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企业文化离开员工根本无法独立存在。因此,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全员参与。企业在制定目标和各类标准及其理念时要经员工充分讨论、认可,让员工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讨论中得到自我提高。也就是让每一条理念都凝结员工的心血,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企业文化当之无愧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并成为提升自身形象的实践者。在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强调平等原则和民主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的主管与员工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相让相知;员工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亲密和谐;员工与企业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依存、文明和谐的有机连结。只有这样,和谐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此外,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委主要任务就是立足于企业的工作大局,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领导,集中精力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队伍。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企业文化。这是一种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企业文化。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本身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最高目的。因此,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文化能正确地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既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又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因而,社会主义的和谐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统一意志的企业文化。

第6篇: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偏远地区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是该地区重要的科技、文化信息源,构建和谐文化,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图书馆的信息辐射作用。高等学校和地方政府应共同努力,把图书馆建成当地的科技、文化信息中心,以促进我国和谐文化的早日建成。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书记对我国精神、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和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同时也为构建我国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应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在构建我国和谐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偏远、落后地区的文化不和谐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在地区级以上的城市至少设有一所专科以上的高等学校。偏远、落后地区高等学校的图书馆虽然在藏书、其他信息的拥有量、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方面同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中的重点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具有相当距离,但是相对于偏远落后地区来说,这些院校的图书馆拥有较大的藏书量,拥有一批较为专业的图书情报研究人员和图书信息服务人员,已成为分布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一个重要的科技、文化信息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偏远地区专科院校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为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院校办学基本条件,这些院校加强了图书馆建设,大量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图书、门类齐全的各专业期刊订购,电子书库及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完善,使这些高校图书馆的科技、文化信息资源地位更加巩固、更加明确。同时,这一日渐强大的科技文化信息资源同所在地区形成了明显的文化不和谐。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信息闭塞,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形成恶性循环。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了多种活动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三下乡”活动等来丰富农村及偏远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偏远、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信息、文化不和谐的状况有所缓解。但这些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只是作为一个信息源而存在,其科技、文化信息的辐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在观念方面,由于分布在贫困、偏远地区的高等学校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因而多年积淀下来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办学意识并未彻底改变。特别是在这些院校的图书馆中,从领导到一般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形成的“共识”是: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任务和职责是为校内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图书馆的各种举措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任务。正是这种“共识”使得大学校园的高高围墙把高校图书馆同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第二,在管理体制方面,公办的地区高等学校一般直属于省级以上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在办学中要同地方有关部门发生各种工作关系,但是由于互不隶属,没有直接的业务联系,这成为高等学校及其图书馆服务地方的不利因素。

第三,偏远、落后地区的群众对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如上所述,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和建设,使这些地区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有了跨越式发展,拥有大量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丰富地方人民文化生活的科技、文化信息,能够解决地区内人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对当地人民来说,这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宝库。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广大群众缺少利用这个身边的知识、信息宝库的意识。造成一方面,这些地区的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大量生产技术方面的难题,企业管理方面的疑问,法律、心理、生理方面的困惑找不到解决的途径;另一方面,当地高等学校图书馆拥有的科技、信息大量长期闲置。

二、几点建议

在构建和谐文化,彻底改变偏远、贫困地区科技、文化落后状况方面,分布在这些地区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这些图书馆坐落于当地,具有地缘优势,能够长期、持久地进行科技、文化信息辐射,这是其他文化下乡活动所做不到的。其次,分布在这些地区的高等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信息资源全面,同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较,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更全面、更专业、更丰富,针对性更强。因此,充分发掘偏远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把这些科技、文化信息源建成辐射其所在地区的科技、文化信息中心,对于实现我国的文化和谐,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完成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还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本地区,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科技、文化信息服务。为了保证信息服务的质量和信息服务的常效性,要建立合理合法的利益分配制度。支持鼓励高等学校图书馆开展有偿的科技、文化信息服务。提倡高等学校图书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信息扶贫活动。

第7篇: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学生文明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也日益多元化。中学生的言行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尤其是高中普通班的部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小集体”的消极行为,如出口成脏、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课堂吵闹、损坏公物、攀比吃穿、迷恋网络、男生留长发戴首饰等,严重的甚至打架斗殴,这种现象笔者称之为消极校园舆论。

这种舆论之所以得以形成,一是受不良社会舆论的影响,学生涉世未深,缺乏必要的辨别力和抵抗力,不良社会舆论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渗透,学生受影响的程度往往比成人要深,这种影响必然会辐射到校园。二是受家庭负面教育的影响。在价值观念日益多文化的今天,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分化,有些家长束己不严,身教失范,当着孩子的面评论社会现象时信口开河、言辞偏激、言教失当,甚至直接向孩子传授诸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读书就是为己”等负面价值观念。笔者曾经与一位性格孤僻的男生谈心,了解到他的父亲下班回家就喝酒,酒后“教育”他:一定要用功读书,出人头地,参加工作后一定要想办法当官,升了官要为家人谋取利益。这必然会对孩子的情感、态度、行为产生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经由学生渗透到校园。三是受学校教育误区的影响。现行教育评估机制依然重应试,使学校、班主任、教师不得不偏向关注学生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从而导致学生情商偏低,哪些“小集体”消极行为的学生,大多具有习惯不良、情绪不稳、意志薄弱、好逸恶劳等品质,这对消极校园舆论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消极校园舆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扩大负面影响,消磨人的意志,腐化人的心灵,分解正面教育。必须动员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综合教育,使之沿和谐文化方向发展。

加强宏观调控,营造和谐的社会育人环境

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调节和管理学校文化建设。

——坚持体制创新,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德考评管理制度。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目前,高安市在义务教育学校禁止双休日补课的做法值得称道。

——坚持以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技术调控教育。组织编写集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德育教材,心理素质教材、礼仪教育教材等。加强中学班主任及专职德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学校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及学生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配齐配足、音、体、美和卫生等各学科教学器材,整体提高教育配置水平。

——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进一步优化社会育人环境。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投入和建设,保证各类文化,科教、德育场所和公益设施向学生免费或优费开放。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经常性治理。依法加强对网吧及其它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治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三位一体的 育人机制。努力杜绝消极社会舆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2007年5月开始高安市有关部门联合对网吧进行整治,要求电信部门深夜12点切断网源,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网客上网须出示身份证。这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开展礼仪教育 培育文明风尚

所谓礼仪就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行为是人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生活和事业的成败。人们礼仪修养的高低影响着集体、民族和国家的形象与事业的兴衰。因此,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必须切实搞好学生的礼仪教育。

——开设礼仪教学课堂,规范学生日常礼仪。学校可以聘请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依据礼仪教材,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采用授课、报告、演讲、播放录相等形式集中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礼仪、服饰仪表、尊师礼仪、同学间礼仪、集会礼仪和校内公共场所礼仪等方面掌握系统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则,从而为学生提高礼仪修养打下基础。

——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礼仪修养。班主任和其他德育工作者要运用班会课、团队活动等第三课堂,采取座谈、讨论、演讲、知识竞赛、展览、文娱表演等方式,配合礼仪教学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寓教寓乐中掌握宽容、敬人、自律、遵守、适度、真诚、平等的礼仪原则,以提升学生礼仪修养。

——完善学校日常管理体制,保证礼仪教育顺利进行。学校日常管理体制由管理者、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构成。管理者由值周校长、行政、值周班主任和值周班学生组成,四方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管理制度的检查内容除卫生、课间操、天天唱、就寝纪律集会等外,必须把学生发型、服饰、同学间关系、课堂纪律等礼仪内容也纳入检查范围,并与评选优秀班级挂勾。管理方式由检查打分、阶段总结、情况反馈、整改提高组成,阶段总结后值周行政要把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并提出整改要求,对全校性“小集体”消极舆论现象,如戴首饰、穿怪服、男生留长发、互叫外号、出口成脏不吃正餐吃零食等,学校有关部门要配合班主任集中对他们进行教育、疏导,并建立跟踪档案,千方百计地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审美观,对“刺头儿”要及时邀请共家长来学校共同教化,标本兼治。

创新班级工作 柔性疏引消极舆论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级建设的指导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成人世界派往学生世界的“全权大使”,在育人这一神圣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因此,班主任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具备和形成专业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育能力、教育素养和教育风格,艺术性地,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柔性化解消极舆论。

首先,要关注消极舆论源、舆论人和舆论圈。学生的舆论源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获得舆论的途径主要是(家庭成员、同学、朋友等)和大众传媒。舆论人主要是班上头脑灵活,善言辞、情商高、人缘好,具有亲和力和领袖气质的“刺儿头”。在班级中,持一致消极观点的人自动形成一个个舆论圈,如厌学者舆论圈,悲欢者舆论圈,不良习惯舆论圈。对舆论源的控制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配合,清除消极社会舆论,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班主任要通过班会课,课外活动等阵地积极的舆论引导,提高学生的舆论“免疫力”。对舆论人班主任要辨证认识其导向功能,采取个别辅导、个别矫正的办法教育转化,引导他们在班集体建设中利用自身的号召力发挥积极作用。对舆论圈班主任要密切关注、深入分析,及早寻找合理对策采取心理辅导、倾注爱心、个别谈话的办法分化舆论群,转化舆论人,阻断舆论源。

其次,营造宽松、和谐的班集体人际关系。班集体人际关系主要由师生人际关系和学生人际关系两部分构成。班主任所代表的化与学生所代表的青少年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容易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隔阂,甚至紧张,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尽量以平等协商者的身份与学生对话,对学生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多一些不失原则宽容和理解,寻找既搞好班风、学风,又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最佳结合点。

再次,建立公正,透明的班集体事务处理系统。班集体事务是学生的公共事务,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班集体的良性发展,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如果在班务处理中存在不公正现象,虽然学生迫于老师的“权威”表面上会倔服,但内心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和管理热情,严重了甚至引发学生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造成班集体的人心涣散,因此,必须保证班务处理的公正,透明,建立公正透明的班集体事务处理系统。

——指导学生制订一套合理的班务制度和处理程序,民主选举班干部并对其作出详细的工作分工权责分明。班干部依据制度和处理程序管理班级事务,每日一小结,每周一总结,开诚布公,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在总结会上,同学们可以对班干部的工作发表看法,对班级舆论作出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开展讨论。发挥民主的力量可以保证班级事务处理的可控性和透明度。

第8篇: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作者:阴赵丹 王立 单位:大学政法学院助教

藏区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颇具民族特色,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带来的现实功用较高,直接效益较强。藏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兼容发展的宗教文化等,均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与认同。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外来文化所带来的效益日益明显。由此,人们在文化价值的认定、取舍上可能会产生差异甚至出现矛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分歧,就可能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传统文化不加区分地盲目继承,割裂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历史。藏族的音乐舞蹈充满魅力,独具特色;藏区的建筑艺术精雕细琢,举世无双;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与此同时,藏族传统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也包含着与当今时代不相符、与科学精神不相容的落后内容。例如迷信,蛊惑人心,腐蚀人们思想,阻碍科学的传播,诱使一些无知者触犯法律,严重阻碍了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对待外来文化,缺乏包容地一味排斥,或不经过滤地盲目接纳。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一样,逐步步入全球一体化,在坚持民族传统的同时,一定要汲取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毫不接触外来文明,从不吸取外来养分的民族文化终将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当然,简单地盲目接纳一切文化也会对本民族文化造成冲击与困扰。因此,不论是对外来文化的简单排斥还是盲目接纳,都会影响藏区文化的健康发展。显然,不分精华与糟粕地简单继承藏区文化,会使优秀传统文化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割裂传统文化历史而进行所谓的创新,也只能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走向衰退,同时也会对藏区稳定与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文化建设相对滞后。1.文化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藏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因而对文化事业投入明显不足。藏区的多个区、县没有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和活动中心,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特别是在一些农牧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2.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民族地区很多都是贫困地区,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导致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比例偏低,也使得大量宝贵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广大偏远地区民众读书看报难、收听广播难、收看电视难、看戏看电影难等问题较为突出。3.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藏区,不论是市场型文化产业还是公益性文化产业,均未形成多元化、社会化的模式。文化产业的技术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文化与科技未能深度融合,创意文化产品的开发仅处于起步阶段,质量也有待提高。在总体上未能形成各类型文化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有利格局。4.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指其蕴涵的深刻价值与情感内涵,即该品牌所凝炼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情感诉求等精神方面的象征。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决定着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布达拉宫,早在1994年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已经成为自治区的名片。但是,除布达拉宫以外的其他标志性建筑、特色文化类型等,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内涵单一,并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文化。

继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首先,应当对藏区自然与人文生态地区进行重点保护,加强对历史遗迹及文物的保护与维修,使藏区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良好地留存与继承。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藏区民俗文化、藏族民间音乐舞蹈、藏族绘画技艺、藏族传统体育、藏医药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当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当以保护为主,同时加以合理利用、不断发展,最终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开发和科学利用的管理平台。其次,要重视藏民族传统节日和优良习俗的影响作用,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去发展并创新富有藏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藏区传统风俗习惯受到人民的普遍尊重,藏族群众每年都会以传统方式欢度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朝山节、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仙女节等。在节庆活动中,城乡居民均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进行艺术表演,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和优良习俗的影响作用,加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于投入不足,藏区存在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状况,因此必须加强文化产业投入,形成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例如,设立并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电视台、报刊社等基础设施。当然,藏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首先必须符合我国各项基本法律,同时还应当符合藏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风俗习惯。应当对藏区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集中优势资源,利用宣传、旅游等各种平台,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促进藏区社会和谐安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尤其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帮助下,在藏区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藏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由政府主导,将文化产业纳入到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

政府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把文化建设纳入到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同时培养和壮大藏族文化艺术人才的队伍,繁荣传统民间文艺的创作。最终将把振兴藏区经济与发展藏区文化相结合,使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次,将文化与旅游“联姻”,形成“形神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藏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其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也颇具特色,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拓展藏区的独特文化魅力,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使藏区文化通过旅游这一桥梁传遍全国、走向世界,形成藏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文化对人类具有塑造功能。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各民族文化都被带入全面的交往之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藏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是传统与现代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做到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富有特色。这样,必然会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必然会提升我国文化事业的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必然会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稳定。

第9篇: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要素,其核心价值层面则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内容构成。这是和谐文化最基本的内核和根本,也是和谐文化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以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核的和谐文化,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开辟了全新的境界。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社会包括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方面内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化,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文化,内在地涵盖了和谐文化的各项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些要求既阐明了和谐文化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我们要使所有这些价值诉求能够实现,就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协调性,深刻认识现实基本文化关系中还存在着诸如需求与供给、普及与提高、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农村与城市等或隐或显的结构矛盾性,深刻认识文化滞后必然最终从根本上制约和谐社会进程的危机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强调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应是被社会广大成员广泛认同的主流文化。每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就构成了它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根本性标志。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和谐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路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而理性地遵循人类文化生存的普遍规律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就是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作为战略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及摒弃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运作模式;就是要在社会全体成员中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就是要倡导一种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一代具有和谐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一代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新胜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将深入人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就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能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和谐文化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