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

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

第1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它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性位置,而记叙文和议论文一直以来均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难点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围绕现代记叙文以及议论文,粗略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现代记叙文 议论文 教学方法

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清晰指出,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应着重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因记叙文和议论文存在多种文体,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记叙文的教学方法

(一)阅读教学

初中是增强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然而,当前初中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并不理想,阅读涉及面狭窄。语文教师纷纷将精力转移到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并加大了在此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力度。其中,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下述方法:

1.目标递进法

首先,实现搜集信息、归纳整理、形成初步认识。明确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掌控记叙线索,确定记叙顺序。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依托英子的毕业典礼,借助插叙追忆过往,讨论眼前的事,主要讲述六件事,相互交织;其次,达到方法应用、大胆想象、协作探究。通过精读、略读等不同种方法来阅读文章内容,仔细揣摩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依托反复朗读,然后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精读训练,共同探讨父亲的严厉教育;最后,感悟情感,达到共鸣。从课文中确立作者的态度,找到观点,明确思想感情,感受中华文化,提升品德素质。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可透过父亲的严厉教育,感受沉甸甸的父爱。

2.彰显人性法

人类拥有复杂的感情,所写文章中也蕴藏着浓厚的感情。记叙文通常围绕人和事物进行描述,其所蕴藏的情感更加丰富。语文教师可从人文性特点着手,以此来增强情感意识[1]。例如,《我的母亲》一文赞扬伟大、无私的母爱,《斑羚飞渡》一文呼吁善待生命,《紫藤萝瀑布》彰显顽强不屈、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

(二)写作教学

1.实践法

为增加情感体验,刺激创作激情,塑造更多经典、真实、具体的形象,则一定离不开实践经验。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走进课外,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实践机会,冲破书本的枷锁,融入现实生活,回归生活,仔细观察。

2.仿写改编法

在记叙文教学中,可通过模仿开展练习活动。旨在通过仿写学会更多的表达方式,进而灵活应用在记叙文中。例如,完成《春》的教学任务后,可让学生参照《春》来叙述其余的季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二、议论文的教学方法

(一)阅读教学

1.注重衔接法

初中生主要处于13岁左右,其逻辑思维尚不成熟,处在过渡时期,其作品中仍然保留了儿童特点,外加初中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通常不喜欢议论文,认为议论文晦涩难懂,且与议论文的接触较少。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应从初一便着手议论文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有效衔接,进而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2.直白教学法

议论文教学一定要直白、简单,在阅读教学中应过滤掉无法直接、简明论证中心论点,刨除润色和修饰的文字,让学生明确议论文的组成结构,通常由论点、论据与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二)写作教学

1.创设氛围法

首先,强化日常观察,重视积累。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周边生活,认识到大多数议论都源自日常对话,做一个有心人;其次,聆听和阅读优秀文章。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写作氛围,引导学生虚心聆听优美、精炼语言,认真阅读优秀作品,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标准的语言习惯。

2.逐步推进法

议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待具备一定基础后,提取论点,丰富素材,清晰表达,进而增强写作能力。

三、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整合策略

(一)阅读的整合

1.深化记叙基础

对于初中生而言,记叙文不仅是接触最多,也是接触时间最早的一种文体,教师可借助当前积累的记叙文基础,通过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议论平台,进而从记叙文顺利过渡到议论文。

2.比较教学

教师不应在学生接触议论文后,便反复强调冗杂和反复的名词术语,则应借助比较法,让学生慢慢习惯和掌握议论文。因记叙文中存在议论,同样在议论文中也包含记叙,教师可借助比较让学生正确辨别这两种认识,加深理性认识,巩固深化[2]。

(二)写作的整合

1.叙述事物,正确判断

初中生比较擅长和喜欢写记叙文,则语文教师应借助记叙文让学生喜欢和适应议论文创作。在讲授记叙文写作时,应突显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多多思考、正确判断。所选命题应贴近现实生活,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创作热情。同时,针对这两种文体开展写作训练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具象慢慢过渡到抽象。

2.科学区分,增加认识

因初中生自身倾向于记叙文,所以,记叙文会制约议论文的创作,无法充分发挥,使得问题中包含着大量的记叙成分,比例不合理,混淆这两种文体。因此,讲授记叙文时,语文教师可依托记叙文材料,设计论述性问题,以此来锻炼概括总结能力与论述能力;也可参照记叙性材料,自主设定题目进行写作。而讲授议论文时,应穿插过度训练,引导学生清晰认识议论文,合理辨别这两种文体。

【结 语】

综上可知,记叙文教学包含多种方法,例如,巩固基本知识法、突显课外实践法等。同时,在阅读记叙文时,还应有效结合人文精神,切实增强学生的基本能力,不断提升写作水平。而议论文则注重基础的巩固和逻辑思维的增强。当前,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仍需进一步探究记叙文和议论文,有机整合,灵活应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而增强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2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叙事教学 写作 认知

[作者简介]米卫文(1966- ),女,湖南湘潭人,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广东 广州 510320)

[课题项目]本文系 2010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心理学课题“多媒体环境下的语用教学效果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tjk14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49-02

叙事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其领域已涵盖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随着叙事在教育领域研究的深入,叙事教学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外语课程教学之中,成为外语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本文将着重探讨在写作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叙事这一独特的教学形式,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摄取能力和语言加工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言之有物,使写作不再成为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拦路虎、绊脚石。

一、叙事、叙事教学与写作认知心理

1.叙事。叙事,作为事件的基本组织原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Richardson将叙事定义为:人类将自己的经验组织成暂时的、有意义的、片段的、最基本的方式。她进一步阐述说,叙事既是推理的方式又是呈现的手段。叙事既指承担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的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即故事;又指真实或虚构、作为话语对象的事件,即叙事;还指某人讲述某事的行为,即叙述。叙述的故事既可以是基于文本的故事框架、叙述者调动自己的记忆和情感因素所改编的故事,也可以是基于客观现实的、融入叙述者情感和认知因素的“体验”性叙事;还可以是基于叙述者以往生活经历的完整的、真实可信的故事。

2.叙事教学。叙事性外语教学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叙事、推理的方式,通过叙述者与听叙者对话、倾听、激发与分享,以促进语言认知水平的提升。叙事化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学内容的叙事化,还体现在教学过程,即教学形式及教学手段的叙事化。传统的认识论范式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倾向于将知识作为一门技能加以传授,而叙事性外语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丰富、深化了外语教学研究。它摆脱了实证主义的影响,转而注重质化的研究、注重对知识的叙述和阐述;它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参与意识、学习兴趣、认知水平、观察力、记忆力和言语加工能力。

3.写作认知心理。近年来,写作教学的研究已从传统的成果写作法发展到现在流行的过程写作法、体裁写作法。对写作者的心理和认知能力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心理学家Hayes和Flower于1980年提出了关于成熟写作者的写作认知模型。该模型确立了写作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任务环境、作者的长时记忆和写作过程。它强调写作过程中的三个循环加工过程,即计划、转换和检查,只有在认知监控的调节下才得以完成。而Hayes于1996年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的新模型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任务环境和个体,并突出强调了写作者的动机、情感、认知过程、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对个体的影响。写作完成于社会背景之中, 社会传统和个人经验的互动,决定了写作的内容和方式及文化特征。新模式中的认知过程取决于文本解释、思考和文本生成,作者的任务图式、主题知识和语言知识等工作记忆与动机、情感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写作者写作任务的完成。叙事能有效地提升叙述者的认知、记忆及文本的生成能力,是提高写作者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叙事视角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特征

叙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针对学生英语写作时思路单一、思维停滞、语言贫乏和无话可写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叙事写作教学通过叙事化的形式设计,尽可能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认知活动中充分而协调地发挥语言、情感、想象、创造等心智能力,并通过认知、联想、互动和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创作灵感,建构从故事记录、语篇构建、语篇生成到语篇完善的动态化的写作过程。

叙事通过唤起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情感等心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与灵感,在叙事过程中学生可激活以往的记忆、图式,并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创造,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感受、道德感悟及目标需要,实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知识的再建构。叙事为学生们提供了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真实世界、想象世界的不断转化,将个人经验纳入到主题写作之中,又从主题写作联想到生活中的事件让叙述者产生大量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而这种故事讲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认知的加工、是理性的抉择和创造意义的过程,亦是培养信息摄取能力、语言加工过程、记忆力和叙事情感等认知能力的过程,对叙述者英语写作的提高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三、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被认为是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教师习惯于将语言当作独立的知识来传授,侧重于写作理论和技巧,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但教师费力的教学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写作理论和知识的过度灌输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于抽象、高深的话题和古板、机械的写作模式也使学生丧失了写作的热情,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课堂的参与度不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常态是“半死不活”。四、六级考试作文所倚重的三段式的写作模式更是让学生习惯于“八股文”式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模型,无病、言之无物的写作状态更让学生丧失了写作的乐趣。如何将生活经验、感性认识和英语写作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拥有丰富而真实的感知和体验,让学生有感而发、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是广大英语教师所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写作课信息量的输入不足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非仅是学习过程中充满了大量的不地道或不正确的语言输入,而更在于输入不足。Krashen的“输入理论”认为获得足够多的、可理解的输入性知识是人们获得语言的唯一方法,他提出了理想输入的条件:(1)输入是可理解的;(2)输入是有趣或相关的;(3)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4)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各种合乎写作情境的、生动而又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情景输入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实现有效产出的关键。教学内容叙事化、写作主题叙事化能有效地解决知识输入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思路和想象力。

四、叙事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在英语课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叙事这一独特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认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活跃程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并实现英语写作的个性化和人性化。作为动态化的过程,建立在叙事基础上的写作教学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体验。叙事作为“语言所采用的最令人愉悦的形式”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叙事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直接、丰富的情感体验,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影像叙事,或将课文以动漫、小电影等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或以动画、漫画、图片等非语言形式为叙事教学提供不同的线索和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围绕写作主题,或用叙述句或叙述性语段营造叙事语境,或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以叙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刺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可以通过故事与现实的联系,讲述生活中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或虚构的故事或奇闻轶事,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创造力。这种在实际中运用的语言让学生享受到丰富的语言大餐,也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叙事教学的感知体验阶段将文本或自我故事作为叙事的蓝本,采用多种叙事形式对故事进行情境化、动态化的描绘。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可向学生输入某些重要而关键的句型、词组或短语,充实学生的语言表达。这种真实、可信而富有情趣的语言输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个体经验,而学生的个体经验恰恰是学生最有话可说、最能真切表达自己的话题之一,这种建立在大量的叙事基础上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容易为学生所掌握,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唤起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愿望。

2.叙事表述。在获得了一定的语言输入和叙事体验之后,学生的记忆和情感被激活,这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叙事活动,并通过对文本的复述或生活经历的叙述或对写作主题的讨论不断获取新的认知感悟、语言体验和灵感思想,提高自己的语言输出。围绕内容展开的实际语言运用使学习者更易习得语言。创造性叙事也有助于叙述者在串联一个完整故事的过程中,产生独立的思考和新颖的观点。在这一阶段,教师可采用形式多变的叙事方式,复述、角色表演(情景、小品表演)、戏剧、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有机会积极参与到叙事活动中,并以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动态地阐释其对写作主题的理解;而对个人知识、经验和写作思路的课堂讨论则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交际和讨论,通过分享思想、交换想法,改正和调节语言认知,扩充词汇量和语言表达方式,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写作能力,完成对写作的主题思想和话语的构建。

叙事活动不仅让学生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思维发展,而且这种外显化的思维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触摸”学生的思维脉搏,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指导。教师可从学生的叙事过程中掌握他们的写作思路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并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学生的认知、逻辑或语言问题。叙事活动既让教师洞察到学生的写作心理,把握他们对语言和故事的掌握,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写作体验,让学生觉得写作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3.语篇构想。叙事表述既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外显化,也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修正与明确自己的主题思想。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在完成前两项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抽象概括等活动,思考主题思想、写作目标、篇章结构等因素,构建紧凑连贯的语篇的完整框架,而且要求学生根据所叙述的故事认真安排文章的内容,构思写作的顺序和结构;或有意识地运用叙述中的某些生动细致的意象和话语知识使自己获得丰富的写作资源和写作体验。

学生对写作过程的描述也可看作文章构想的一部分,对写作的计划、怎样将思想转化为语言和对文章的设想,主题思想的确定、写作时的心理、情感反应,写作者的认知和文化等都可以作为故事加以讲述,这种外显化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紧扣文章的主题积极规划文章的布局,对好作品的产生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叙事也有助于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对文章构思、结构和内容的叙述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内容;何况议论文本身就包含着叙事的成分,2013年6月的四级作文就要求考生先描述图片,再根据图片的内容阐述图片的主题意义,说明要做大事必须先做好小事的重要性。

4.语篇写作。语篇写作指的是把构思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转化为主题思想明确、结构紧凑、逻辑清晰的可接受的书面文字的过程。基于叙事的写作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创造力,而小组讨论等合作互动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和创意。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写作的思路转化成具体的语言描叙,如语言词汇的运用、短语和句子的语义学解码、写作文本的表达思路和语义的连贯等;学生也可从“主题―篇章―段落―句子”自上而下地审视写作文本,文本的主题是否得到充分、恰当的表达;文章的组织是否衔接连贯、符合逻辑;文章的结构是否清晰;文章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学生还可通过小组讨论、同伴互改等合作方式对文章提出修改意见,以利于文章最后的形成。叙事活动让学生“胸有成竹”,主题、段落、话语了然于心,既避免了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的文章,学生也不用再绞尽脑汁,而是“一气呵成”地完成写作任务。

为了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写作主题设定不同的语境、目标读者、叙事目的和叙事视角,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语境选择符合其认知水平的文化、语体的表述,分析文章语境的差异对语篇构建、语篇风格及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还可根据不同语篇体裁的语体差异和语言形式差异引导学生从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等方面考虑语言的选择,增强学生的语体意识,培养其不同的文体感悟。

五、结语

叙事视角下的写作教学为改革传统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叙事作为交际和认知的系统,能提供叙事者对外语的语言能力和语用敏感的重要信息,叙事不但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他们获得对世界和知识的新的认识,而且刺激和激发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为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提供情感化的、知识化的、表达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邓达,熊沐清.外语教学的叙事表达:一种教学论视角[J].外国语文,2010(6).

[2]黄源深.好的作文是写出来的[J].外语界,2006(5).

[3](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孙素英,肖丽萍.认知心理学视域中的写作过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

[5]张安律,刘安洪.认知心理学与外语教学[J].外国语文,2010(5).

[6]朱瑜.语料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9(3).

第3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

作文教学实现有序性是“新大纲”和“新课标”提出的基本原则。翻开“新大纲”和“新课标”,不难发现,无论是前者的“写作部分”还是后者的“表达与交流”部分,都明确地指出:“写作(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既然把写作(作文)教学定位为一个“过程”,那么作文教学必然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即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换言之,作文教学是在各个学段完成各自的教学目标、逐步整合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作文素质的过程,它应该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一、写作文体目标训练。

按照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计划安排写作。高一,我侧重训练记叙文,上学期从复习记叙文的要素开始,先让学生练习简单的记叙文,如《 的一件事》,再练习复杂记叙文,如《我的 》《琐忆》等,记人记叙文与记事记叙文分开训练。周记就配合记叙文,把训练目标确定为:语言描写、行动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同时练习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一个个目标分开练习,逐条到位。下学期以记叙文为主,说明文为辅,周记中适当练习记叙性散文与应用文中的日记、书信体与人物采访。高二,上学期侧重训练议论文,立论、驳论分开练习,周记中适当练习议论性散文与应用文中的访谈录、辩论稿。下学期仍以议论文为主,周记中适当练习诗歌与戏剧。高三,开始文体自选的话题作文练习,但要求学生注明所写的是什么文体,以强化文体意识。这样,学生能有一个渐进的感受,而且文体意识也能够得以强化。

二、写作技巧目标训练。

高一上学期,配合记叙文,学习顺叙、倒叙、插叙,设置悬念,层层铺垫,先抑后扬,先扬后抑,设置线索,连缀镜头等;高二,配合议论文,学习论证结构的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与对照式;高三,进行综合技巧训练。每一次写作文,确定一到两个主要训练目标,讲评时就主要针对写作目标进行讲评。学生有所侧重地练习,教师有所侧重地讲评,从实际操作中来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范文引路,巩固迁移”的教学方法。所谓“范文引路”,就是师生共同搜集一些精美文章,在课堂上师生一同鉴赏,赏其语言,品其技巧,然后让学生有意识地吸收借鉴,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这样读写结合,以读带写,有仿入门,有法可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巩固迁移”,就是通过练习学生熟练掌握了某种格式后,教师因势而导,鼓励学生“同中求异,同中求变”,写出更多的、富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文章来。

三、评价修改的有序。

第4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训练 写作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

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与读的技能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而说与写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显,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只有达到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书面信息开展说和写,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写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永青 从语篇思维模式看英文写作教学,《现代外语》2005.2

2.林才回 行动研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1

第5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

1.从系统的高度认识单元设计的作用初中语文第三册继培养记叙能力之后,联系生活培养说明能力是主要任务。第一单元记叙文和说明文并存,要求在上学期记叙文学习的基础上,注意说明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记叙文与说明文的联系与区别。备课时,应把握区别,注意关联,前瞻后顾,统筹设计教案。从内容、文体、语言、教法等方面前承后递,从单篇孤立的备课设计的圈子里跳出来。从系统的高度驾驭处理教材,是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实现从第二册记叙文教学到第三册说明文教学过渡的第一步。

2.从生活的广度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要较好地完成本单元记叙文到说明文的过渡衔接,首先应从生活的广度去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整体上把握课文题材与文体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课文内容的备课:一是前瞻上学期,结合第二册第七单元,复习不同题材与文体的关系;二是后顾本单元,处理相同题材与文体的关系。第二册第七单元记叙文和议论文共容,目的在于启后。《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以记叙竺可桢的事迹为主,但叙中有议,以议论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谈骨气》重在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道理,却议中含叙,叙述事例,论证观点。通过复习叙中之议和议中之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内容适用不同文体的特点,为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过渡作好铺垫。本单元课文均以桥为题材,为何文体各异?因为各自写作目的不同。《中国石拱桥》为着讲述桥的特征和造桥的科学道理,侧重说明;《北京立交桥》重在描述桥的美丽风貌,报道桥的建设发展情况,故用记叙;《吴门桥》和《母亲架设的桥》或写景或记人,所以以记叙描写为主;《巴黎的桥》旨在描述巴黎桥多桥美,赞美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因此,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

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认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温故而知新,是备课的重要环节。

第6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在于“依乎天理”。阅读记叙文也如“解牛”,也须按其“天理”,即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现从以下几方面解说。

一、种类特点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按写作对象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写人记叙文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来刻画形象、塑造性格、表现主题。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分析来认识人物。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前教训、奚落乃至谩骂的语言;“横披、腆、啐、骂”的动作,体现其粗俗、鄙陋、势利的特点。叙事记叙文通过事件来表达主题,尤其是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时,可让学生概括出主要事件,分析、归纳出主题。如《小巷深处》叙写了收养“我”、换住处、改性格、苦心经营、为“我”骄傲、忍受落寞、送生活费等事件,表现了养母无私、伟大的爱。

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则抓住景物特征来寄托情怀、表达主题。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景物的特点,再分析是如何描绘其特点,进而体会表达的感情。如《济南的冬天》中先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山、绘水,最后归结为“冬天的济南”。通过冬天这个特定季节,表达了喜爱之情。也可让学生找出景物、归纳特点、体会情感。如《春》,可在分析五幅图后,结合文末三个比喻归纳出“新、美、力”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二、记叙顺序

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也称为记叙方法。顺叙,是按照事情发生过程的先后叙述。教学时可让学生找出表时间的标志性词句,如《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中“一个吉日、尔后、接着”写出了“我”井然有序的办报过程。叙事性的文章大多采用顺叙的方法,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易于接受。

倒叙是把结果先写出来,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或者把后发生的事情提到前面叙述。如《回忆我的母亲》,文章开门见山“得到……消息……值得回忆”,自然引出“回忆”。倒叙使时空交替,增强了叙事的灵活性,也便于展示更丰富的内容。倒叙改变了事件的自然程序,因此阅读时应注意“倒”与“顺”的交接点,即关键的词句和段落。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时,因某种需要有关的另一件事,然后再接着叙述中心事件。如《选举风波》中插入林武翔的家境,以加深同学们的同情,因而迁怒于搬迁,再迁怒到热心搬迁的人。插叙手法不仅丰富了内容,也增强了表现力。阅读运用了插叙方法的文章时,应特别注意插叙内容的起讫点,以免与中心事件混淆。

三、线索层次

记叙文的线索把全文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使文章成为有机的整体。它可以是人物活动,即人线,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以鲁达安良除暴为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即事线,如《选举风波》就以选举为线索;可以是事物,即物线,如状物的《石榴》以石榴为线索;还可以是情感,即情感线,如《小巷深处》就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另外,还可以是按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时间线、地点线,如《一厘米》、《差半车麦秸》。而事件较为复杂的记叙文往往会有两条线索,从而形成明暗交织或并行的叙事特色,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明线写鲁达安良除暴的侠义行为,暗线写郑屠欺压百姓,两条线索最后在肉铺相遇时交织,层次清楚,也扩大了文章的容量。

这也说明,若角度不同,对文章结构的理解也会有不同。

四、选材及详略

文章要表达出中心思想,就必须选择一定的材料。一是凡与要表达的中心无关的材料一律舍去,有关的材料中也只选取最能突出中心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理解“选了哪些、为什么要选这些”这两个问题。如《回忆我的母亲》中,作者只选取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及“反抗压迫、支持革命”两个方面的材料,刻画了勤劳一生、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继续革命的坚定志向。二是注意作者选材时的典型性、代表性,让材料由“点”形成“线”、组成“面”,而不是只选取某些方面而忽略另一些方面。如《小巷深处》中,作者就从生活、学习、思想情感三个方面选择材料。因此,引导学生给材料分类,是体会选材要有代表性的一种好方法。

所选取的材料是用来表达中心的,因此,凡是有关的次要材料应略写,而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应详写。详略得当、主次映衬、点面结合,就能“立体式”地展现生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因此,宜让学生有层次地理解文中的详略:先分清文章的详略,再分析是如何详写与略写的,最后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详略。层层引导,就能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详略技巧。

第7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记叙文;考场;升格;策略

议论文由于偏重于更深层面的认知,需要学生的理论水平更高,这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偏大,尤其对于初一初二年级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这样,记叙文就成为初中阶段习作训练的重点,但是笔者发现初中生的考场作文要明显比平时作文差,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有没有好的解决思路呢?笔者不揣浅薄,浅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1、考场作文逊色平时作文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平时作文还不错,而一到考试,作文质量就明显下降呢?笔者总结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1、写作时间紧。平时作文时间充足,有的老师为了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甚至都给学生几天的时间来创作。而在考试的时候一般能有一个小时写作就很不错了,很多学生由于前面的题目超出时间过多,写作的时间甚至只有半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能够写完600字就不错了,哪还有时间顾及更高的层次追求呢?

1.2、思路打不开。考场作文受到时空限制,思维紧张,生怕耽误时间,这反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张力,更有担心跑题偏题的心思,思路变得狭窄,思维变得迟钝,导致学生宁可写得平庸也不敢在考场上偶尔露“峥嵘”,所以考场平庸之作明显比平时比例高出很多。

1.3、资料不能查。平时学生作文不同于闭卷考试作文,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仿写以前中意的作文,或者查看自己的摘抄笔记。因为很多自己以前看到且非常欣赏的文章或片段不可能都清晰地储存在记忆中,所以能够查阅资料的日常作文势必会让作文更为出色。

2、考场记叙文升格技巧

针对这种考场作文的现状,笔者经过思考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升格作文。

2.1、语言老练些

初中生的语言虽然还谈不上运用自如,但是也不能让学生的语言太肤浅和苍白,要让学生的语言变得老练一些,不至于显得幼稚,这就需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练笔时候注意语言的模仿,多让学生看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受到熏陶,在不断的阅读中语言也会受到渐染,不知不觉间,学会了一些语言表达的方式。但是光有熏陶渐染还不够,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练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看的书的语言风格也写一段文字,就像小孩子经常模仿大人的动作神态一样,虽然刚开始的模仿还有很多不足,但只要进步就得肯定。教师在这过程中也要不断下水示范,最好的办法就是选一段学生的作文,教师进行语言升格示范,把这段文字重新表达后让学生感受前后语言表达的不同,然后再选择一段文字让学生试着升格,每周作文课都练习两段,一个学期学生的语言表达就会老练很多。

2.2、描写多一些

记叙文写作学生往往只注重叙述而不注重描写,学生对于故事的发展过程一点不漏的叙述出来,表面看故事叙述很完整,但是这恰恰是写记叙文最大的忌讳,只想着叙事的记叙文就变成了流水账,这只是故事“实录”而已,算不上文章,要想让故事“实录”变成文学作品,必须要有描写。而在学生的思维里,描写只是针对人的语言、动作、外貌等内容的,其实描写不只有针对人的,还有景物的描写、场面描写,这些往往是学生会忽视的,教师要精选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给学生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样的是景物和场面描写,什么时候可以进行这些描写,让这些描写恰到好处而又水到渠成。对于景物的描写可以针对一种景物进行变化的描写,让其贯穿全文,与人物的情感相吻合;对于场面的描写可以选择人物活动的主要地点进行渲染烘托,以为故事发展做铺垫。

2.3、结尾议论些

初中学生喜欢开篇叙述,发展叙事,结尾仍然叙述,故事的结尾就是文章的结尾,没有结尾议论的意识,有很多学生也不知道何为议论。在考场作文中,学生要了解考场作文的特点,因为考场作文需要中心不能隐晦,要让阅卷老师一读便能把握住文章的主题,不至于判为跑题,这就需要学生在文章结尾对故事进行议论,让主题更为突出,同时议论的文字也会让故事主题升华,意义更为深远。比如学生写《永远的瞬间》,这时候结尾处的议论必须点明“瞬间”的具体内容,“永远”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这样写:孩子父母那惊天一举,这一瞬间永远定格在寂静的山谷,只要心中有爱,哪怕只是一瞬,也能成为世界永恒的风景。是爱,让瞬间永远!

当然,这里的议论一是点明中心,一是深化主旨,这些文字不能过多,几句就可以了,不能冲淡记叙文的文体特征。语文教师要依据课文和中考的一些满分记叙文为例,让学生给记叙文加一点议论性的文字,训练几次,学生就会有议论的基础了。

2.4、结构多变些

记叙文局部看细节,整体看结构。一成不变的结构往往会让文章归为平庸,如果有驾驭好结构的本领的话,要尽量让文章的结构多变一些。记叙文最普通的行文结构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去写,平铺直叙虽然可以更好的读懂文章,但是“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样的文章很难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第8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记叙文 写作教学 创新方法

一记叙文写作要求

记叙文写作的要求是:能记叙熟悉的人、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并能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展开想象和联想,表达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初中作文记叙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生活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源泉。也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留心观察生活,用心去品味生活,知晓其中的深刻思想内涵。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体现“生活即语文”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学习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悟生活,培养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想领悟力.

二、作文教学中应重视作文进程中的心理转换过程。

写作心理转换理论认为,写作是学生将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许多作文训练之所以没有成效或成效不显著,主要原因就在于忽视了作文进程中的心理转换过程。

关于“转换”,我国学者刘淼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思维到外部书面语言表达要经过三级转换。

第一级是从思维到内部语言的直接转换。内部语言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相关联的言语形态,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内部语言的语音的发音是隐蔽的,二是内部语言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为思考对象,三是内部语言呈现片段性。第二级转换是内部语言到外部口头语言的转换。第三级转换是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换。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表达过程有重叠但不完全相同:加工充分、质量好的部分经过过滤器直接进入书面语言表达,不合要求的部分要经过再加工。

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点认识:一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往往决定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质量,二是有效的作文指导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转换,三是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有助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基本形式概括

“记叙文写作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螺旋式上升的教与学的过程。基本形式可概括为:拍拍——说说——议议——写写——评评——改改。

(1)拍拍——学会观察,积累印象

真实的生活是记叙文写作的生命。学生虽然每天都能耳闻目睹、亲身经历许多事情,也可能通过一些媒介获得许多人和事的信息,但是在写作时却往往会抱怨“没什么可写”,究其原因,在于观察能力不强。观察就是运用人的感官感知客观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是学生认识生活、积累生活印象的主要方法,对写作具有特殊意义。

数码素材的拍摄根据阶段和教学要点的差异有不同的要求。第一阶段教师指定拍摄主题,有时甚至要由教师提供数码素材,素材的内容主要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共同生活。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在校园内的生活拍摄便于教师有效指导。从教学要点的要求来说,统一的素材便于教师组织集中、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的活动。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相关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从记录共性的学校生活,逐步进入记录具有个性特点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从拍摄完整过程到拍摄某些片段甚至某一瞬间。

(2)说说——降低难度,以说带写

“说说”主要是指学生的口述作文。从写作三级转换理论来看,学生的口头表达有助于内部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口述作文将二级转换和三级转换区分开来,避免了高水平加工与低水平加工的同时进行,降低了书面作文的难度。因为有了“拍拍”的基础,基本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学生的口头作文变得有话可说。说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数码素材进行整理、思考的过程,也是推敲词语、斟酌语段、调整结构、增改内容的过程。通过口头作文,学生做到胸有成竹,使得书面表达更容易,质量更高。

口头作文教学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参与口头作文的机会,并可以得到小组成员及时的评价和建议。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小组指导和班级交流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提高转化的质量。

(3)议议——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议议”与“说说”是交错融合的过程,两者交错进行,互有促进。

内部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需要经过过滤器的筛选,那些质量不高的信息需要重新加工,而整个加工过程都是在自我监控下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议论与评价,不但有助于加强这种内部的监控,也有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数码故事叙述”作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形式,数字化的写作素材和交际化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师生可感、可知的范围内。在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时,其他人作为观众、听众,在看和听的过程中思考。在口头作文结束后的“议议”部分,其他人又成为评价者和建议者,根据个人对写作素材的感知、体验和思考,讨论切磋,各抒己见。

(4)写写——合理要求,优质转换

有了“拍拍”、“说说”、“议议”的充分铺垫,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质量得到提高,书面表达的难度大为降低。“数码故事叙述”记叙文教学是建立在对作文教学基础教育特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因此,在写作上尽量要求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通顺、准确、实用、有效上,不以文学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样既能降低写作的难度,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又能恢复作文要求“平民化”的本来面目,有利于降低初中作文教学的压力。

(5)评评、改改——鼓励为主,查漏补缺

第9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作文;序列数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88-01

现就在实践和探索中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予以总结,以便使研究工作再上台阶。

1.写作序列教学实施要则

在调研时发现,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作文教学的定位、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作文序列的设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安排,作文的指导与评改。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要则:即作文教学:①要有指导序列,循序渐进。②要凸现学生的个性。③要注重素材积累与思想锤炼。④不是作文讲座,要有到位的训练。⑤要有整文意识。⑥要注重写文显魂。⑦要注重讲评与修改。⑧注重文字的书写与语言的表达。

2.实践:初中作文序列的建立

学生的作文训练,有序列无序列不一样,有方法没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建立一个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是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是我们语文老师所期盼的。

2.1写作序列教学指导体系的建立

(1)文体序列:依据初中作文教学目标分年段、分册编排出写作常见的文体序列,主要是三类:记叙类、说明类和议论类。

(2)范文序列:因教材中缺少写作教学可借鉴的经典范文,教师结合教材,参照上述文体序列及每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选文分类排列,对选文作指导性评点,供学生阅读赏析仿效。

(3)指导序列:指导序列指的是分阶段对记叙类、说明类和议论类的文章写作序列指导。

记叙类:

a.写作知识:记叙的中心与材料、记叙的顺序、记叙的详略,记叙中的描写、议论与抒情。

b.写作要求:记叙完整、具体;中心明确、深刻、新颖,语言流畅、生动。

c.记叙类几种文体写法的指导方案。

说明类:

a.写作知识:说明的中心与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中的描写、议论与抒情。

b.写作要求:说明明白、具体;中心明确、新颖,语言流畅、生动。

c.说明类几种文体写法的指导方案。

议论类:

a.写作知识:论点、论据、论证。

b.写作要求:观点明确,观点与材料统一,论据新鲜充分,分析透彻,论证符合逻辑、有力,语言准确、严密。

c.议论类几种文体写法的指导方案。

d.素材序列:素材序列指平时帮助学生渐进积累写作素材的学习活动安排。主要有以下活动。

观察:介绍观察途的方法和途径。(做卡片,作记事本,课前五分钟说事等)

阅读:推荐书目、推荐报刊、杂志,做读书笔记,举行读书鉴赏交流会等。

积累:介绍积累的方法(背记诗歌、名言等)。记录素材并作检测。

锤炼思想 通过平时说事与作文的评点,指导学生从平凡生活,深切感悟;从小事中挖掘深意;逆向思维,推陈出新,创出新意。

(5)与综合性学习相机结合的指导序列:将综合性学习专题进行梳理、归类,并纳入记叙类、议论类作文指导序列。

(6)初中写作教学分段安排序列:初中六个学期分大作文、小作文两个系列,确定写作文体,训练重点、要求,写作内容与时间,并配有范文与相应的指导方案。

2.2几类写作序列教学范式课型的研究

(1)指导课型:

指导课型指的是作文指导课,一般包括明确作文范围与要求,赏析借鉴经典范文,写作知识与技巧的指导,构思打腹稿或拟写作文提纲,反馈、交流评点等几个环节。也可根据作文训练的侧重点,设计有独创性的指导课型。

(2)活动课型:

作文是语文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有助于学生收集素材,旁征博引,亲历亲为,有感而发。常见的活动型的作文课,如阅读赏析,参观访问,成果汇报,探究辩论,经验交流等等,活动设计科学合理,收到的效果就大。我们可根据作文训练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以及本地资源设计好活动课型。

(3)讲评课型: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作文成功与否的一次检阅。学生抱有很大的心理期待,有成功被表扬的愉悦,有失当被评点醒悟;有个性再现的鲜活,有文章似曾相识的尴尬。讲评的精准与巧妙,能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与创作的欲望,并爱上写作文。讲评课一般分为三种: 教师讲评 、学生互评、师生面评。

(4)升格课型:

作文升格是指对不同类别的作文,通过教师或学生讲评后进行修改,使学生的作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提升,达到学生比较满意的一种作文教学方式,是实践操作中最为行之有效的课型。

3.成果

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教师摆脱了作文教学无处下手的困境,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初中作文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并积累了大量的作文教学资料,整理编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文思维训练等不同文体的作文教案集,与现行课本体系相配套的单元作文同步导写,中考作文备考题典,各课题成员先后展示了作文研究课,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使学生不再畏惧作文,不会再出现"无米下锅"的局面。近几年来,校园文学刊物已出版多期,发表学生习作近500篇。各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相继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我们对学生作文序列性训练是分不开的,是我们多年来潜心研究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