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记叙文500字范文

记叙文500字精选(九篇)

记叙文500字

第1篇:记叙文500字范文

关于中秋的记叙文500字篇【1】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倍思亲”,谁都希望在天伦之乐的中秋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不是家家都能如愿。我爸爸是一家公司的骨干人员,因为工作太忙,所以已经两个中秋节没和我们度过了。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歌头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是,我们今年的中秋节和以往的中秋节过得不一样,因为我爸爸回来了。我看见爸爸以后,乐得一下蹦的足有三尺高,然后搂在他的脖子上使劲地亲了一下。爸爸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到商场买月饼、买衣服,然后又到自助餐店吃了香喷喷的火锅。

晚上,我叫了一些小伙伴带上几块月饼,到新建平台上看月亮。忽然有人说:“白玉盘”,我们听了,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有小伙伴把水洒在了平台上,然后他又叫:“月亮掉到水里去了”,我听了不禁想起伊索寓言的猴子捞月。这时爸爸妈妈也来了,天上的月亮冉冉升起、越来越亮,圆月像一只大红皮球,亮里发红,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的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它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忽然爸爸问我“月亮里都有一些什么呀?”我想起了《嫦娥奔月》《月兔捣药》《吴刚伐树》等故事,就说“月亮上的几个黑点,那就是嫦娥、月兔、吴刚和桂花树”,爸爸听了哈哈大笑告诉我:“没错,那些是传说中美丽的神话故事,月亮上的黑点实际上是月环山”。

睡觉的时候,爸爸给我讲了几个关于中秋节的动人故事,我在快乐幸福中慢慢睡着了。

关于中秋的记叙文500字篇【2】中秋节,这可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让人想到明月,想到亲人的团聚。可是,今年的中秋对于我来说却是孤独的、伤心的。

记得那天下午放学后,别的同学都兴高采烈地往家走,边走边说着妈妈准备了什么好吃的。我却怎么也高兴不上来,因为我知道,我的家,迎接我的是门上那把冰凉的铁锁。妈妈去上班了,而且今天她们超市要加班,很晚才会回来。我回到家里,先写今天的作业。作业写完了,我的鼻子闻到了一股香味,那是邻居家里在做好吃的。是呀!过节了,谁家不庆祝一下呢?我的肚子这时也开始“咕咕“地叫了起来,我来到厨房,只找到了一条妈妈买来还没来得及做的鱼,和几个剩馒头。吃什么呢?还是煮方便面吧,打个荷包蛋,算是为自己过节吧!

吃过晚饭,一个人在家实在是没意思,我决定去找我的好朋友小伟。还没进屋,就先听见了一阵欢笑声,小伟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一家人正有说有笑的聊天、看电视,多幸福呀!我羡慕得要命。我和小伟在街上玩儿,望着天上的明月,我俩走,月亮也跟着我们走。玩儿了好一会儿,小伟要回家了,我也只好回家去。

走进家门,屋里的灯是黑着的,借着月光走进屋子,刚想开灯,一只猫突然从我身边蹿了过去,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打开电视机,也没有自己喜欢的节目,还是关掉睡觉吧!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上头,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刷刷的流了下来。前年春节一场飞来的车祸夺走了爸爸的生命,从那时候起,妈妈就经常教育我:“你是个男孩子,一定要坚强。”可在此时此刻,在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里,我又怎么坚强的起来呢?任泪水流呀流……不知什么时候我睡着了。

唉!我的中秋节!

关于中秋的记叙文500字篇【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这天,我早早就起了床,看到爸爸、妈妈正在忙碌着,我跑去一看,原来是往盘里放水果,有桔子、桃、梨、苹果、菠萝,这些水果真让人垂涎欲滴呀!

到了中午,我们吃过中饭,姐姐问我:“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我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姐姐边听,一边不住得点头。这时爸爸双手轻轻抱着一个像宝塔一样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到门前的地上,用火将这东西点燃,过了一会,等爸爸干完后,我就问:“爸爸,这是什么东西呀?”爸爸点起一支烟说:“这叫九层香,是为了出门免遭风雨。”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终于到了晚上,月亮出来了,我们大家各自搬了把椅子,来到外面坐下。我望着皎洁的月亮想:啊,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丰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药,从此待在广寒宫里;吴刚被罚砍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权,小玉兔儿在广寒宫内为嫦娥换药……。这时,妈妈吟起了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吃着香甜的水果和月饼,听爸爸讲关于月亮的传说……

第2篇:记叙文500字范文

一、《大国崛起》的思想启示

《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历时3年创作完成的,共12集,以每集50分钟,纵横捭阖地讲述了500年间世界上9大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联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上述九9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国崛起》一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展示了9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为中国的崛起带来了很多思想上的启示。

从《大国崛起》一片,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文化,国家与国际体系尤其与主要大国的战略互动,对国家的命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虽说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辽阔疆域的大国,但至今为止却处在一个的弱势地位。中华民族该如何振兴,中国采取何种战略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将会产生迥异的效果。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贡献”。要想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应防止与强权进行正面的对抗,要开拓更广的回旋空间,在互动过程中创造条件,抓住机遇,推进中国与国际体系的良性互动并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其实,只有中国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历程不可逆转,中华民族复兴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伴随而来的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深刻调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中国只有及时的适应世界政治特征的演变,调整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摆脱国际体系对中国崛起的有形和无形的束缚,走适应中国国情与发展的和平崛起之路。

总结大国成功的经验,吸取大国衰败的教训,以史为鉴,探寻中国崛起之路,指明中国发展方向,这正是纪录片《大国崛起》所要向我们传达的深刻思想内容。

二、《大国崛起》的创作特色

首先,该片第一次用电视纪录片方式,以宏大叙事的篇章,将五百年来世界大国的历史立体地、直观地呈现给了观众。它并不是一部以挖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考古式纪录片;它不拘泥于历史的支脉,不进行过多的评论,而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拉开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之旅的序幕。影片从恩里克组织的航海计划开始为我们展开了人类征服海洋时代的宏大篇章,从穿越海洋到发现新大陆,从殖民到反抗,从政治分裂到民主共和,从工业革命到经济发展……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让我们领略了9大国500年间的历史进程,同时我们也看到作为国家主流新闻媒体对于当今500年世界风云变换的国际舞台的评价,确实叫人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和激情。

其次,艺术化的表达,绚丽的场景,恰到好处的剪辑节奏以及动画制作的加盟,让这部《大国崛起》有了更多的出众之处。该片的动画部分共有60多分钟。在描绘法国历史时,首先是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日记展现在人们眼前,随着镜头的推近,我们看到日记上只有一行字“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正是这一天,攻占巴士底狱事件发生。紧接着,画面切入博物馆中一幅描绘攻占监狱情景的名画,继而,三维动画效果在这里加入,画中的人物都动了起来,生动的再现了众人涌向监狱的景象。执行总编导周艳说:“每一集,通过影像史料与文物遗存,借助动画手段再现历史瞬间。”历史的描述容易表现得刻板凝滞,所以剪辑节奏的控制尤其关键,而《大国崛起》在镜头的转化速度上控制得很好,加上动画与真实景色、与文物、与黑白影像跳进跳出,宏大的场景与细节镜头的层叠交替,使书本上的历史一下子鲜活了起来。

《大国崛起》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寻找借鉴;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寻找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叙述平台;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总策划之一袁正明给《大国崛起》提出了这样的创作要求:“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关注别国的历史,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力求为中国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这部片子没有局限特定的政治背景,没有过多的教条,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让观众自由的思考。这也是《大国崛起》不同于其它纪录片的一个主要特色。

三、《大国崛起》对纪录片创作的革新

首先,从它宏大叙事的传播技巧来看,宏大叙事本意是一种“完整的叙事”。用麦吉尔的话说,是无所不包的叙述,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一部纪录片利用史学上宏大叙事的手法,不仅仅是为我们揭示了9大国崛起的那一段历史,更是利用宏大叙事的政治特质――这里的“政治”,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关于国家及社会治理的政治内涵,更是后现代主义者所阐释的强调即将某种意志强加于人的以强凌弱的权力政治的内涵――传达了电视创作人的希望和寄托。自从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时代,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大为增强,需要民族自信,需要提升在国际社会的音量,今天的中国面临新的社会转型的状态,也逐渐开始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迈进。中国的崛起被西方战略家认为说,将是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中最为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如何崛起,走怎样的崛起之路,是近年来政界、学术界以及关心中国发展的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这个时候《大国崛起》为我们叙述了风云变幻的500年间9大国的崛起之路,这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东西,正如该片最后一集“大道行思”中所说的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让我们在了解别国崛起史时,或借鉴,或反思,探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崛起之路,这正是宏大叙事为我们带来的效果。

不过有观点指出,宏大叙事的问题常常是我们究竟站在什么地方编织这个宏大宫殿的,这样的大局是否很难把握,常常变得空洞泛泛。事实上从《大国崛起》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里的宏大叙事不仅仅是全局的概述,更是深入每个国家通过细节和典型让宏大的宫殿具体了起来,生动了起来,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所以说宏大叙事不仅要大气,更要有深度。通过全面整体的把握那些重要的历史,以及重大事件,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意义,既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又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方向。这样纪录片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并以一种豪迈的气派,激荡着人们的心情。

其次,电视传媒业的高度发展,为新纪录片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撑,也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平台。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记录影像的技术手段迈上了数字化的新台阶。物质手段与技术手段的飞跃性的变革必将带来一场关于影像记录观念的深刻变革。《大国崛起》一片在短短的12集里让观众看到了跨越500年,纵横9大国的历史之旅,在电脑特技和三维动画制作处理运用中,观众仿佛亲临那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感受着现场的惊心动魄。为了尽可能地帮助观众理解那些遥远的、别国的历史,该片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画面,如: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进行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的水晶宫、法国大革命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的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等等。再次,网络的兴起也对纪录片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网络作为高科技产物,可以看作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观看。网络又为我们开辟出了一个很大的交流平台,我们在观看过纪录片之后的感受,可以随时的发表并与别人讨论。《大国崛起》在网络上每天数以千记的点击率和下载量,关于大国崛起的评论性的文章的访问量也更是过万,这足以说明网络更增强了观众对片子的关注度,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大众传播有意义的思想,提高国民的思想意识。

好的纪录片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还应有好的经济效益。纪录片应拓宽发行渠道,建立发行网络,不仅在电视台播得好,还要考虑制成录像带、影碟,甚至同步出版的书籍在市场销得好。关于这一点,《大国崛起》的运作就十分契合这种商业化的运作规律,在光盘的销量上有很大的成功后,趁热打铁,在之后出版发行的系列丛书《大国崛起》也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总的来说,《大国崛起》利用宏大的叙事,深度的追求,新鲜的视角,绚丽的画面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纪录片全新的创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将其传达的精神深入到我们心中:以强国为师,振奋民族精神,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一个强大的、和平的中国的崛起必将成功。

参考文献

①唐晋 主编:《大国崛起》系列丛书,人民出版社,2007

②方方:《中国记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③《央视12集纪录片大国崛起总体介绍》,新浪财经,finance.省略

第3篇:记叙文500字范文

一、活动名称:

xx年鲁东大学研究生创意摄影比赛

二、活动宗旨:

为了丰富研究生的校园生活,展示研究生多姿多彩的生活,增强研究生艺术与审美的交流,也为诸多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以此激发研究生对摄影的兴趣和爱好,更加关心、了解生活体验校园文化,记载激动人心,感人至深的瞬间、留住温馨的欢笑回忆,分享快乐美好大学生活!

三、活动主题:

本次比赛以“激扬的青春”为主题为全校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记录美好青春的难忘瞬间。

四、主办单位:

鲁东大学研究生会

五、活动流程:

(一)、活动时间:

xx年4月10日—xx年5月5日

参加对象:鲁东大学全体研究生

(二)、前期安排:

1、张贴宣传海报

2、依托研究生网进行宣传

3、各系研究生宣传部长协助宣传

4、照片征集

(三)、比赛规则与内容:

1. 参赛者交一张或者一组以“激扬的青春”为主题的照片,照片题目自拟。要求参赛作品积极健康,高雅文明。人物、风景照等均可。

2.投稿作品要注明作品的标题,拍摄时间,拍摄的地点,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对自己的作品用简单的文字(不超500字)叙述一下文字叙述word版本与电子版照片齐交至邮箱:

3.使用500万像素以上相机拍摄,照片不得有修改,装饰、水纹、签名等,要求原作,否则视为弃权 所有参赛作品不能改变原始影像仅可做色彩、色调、亮度适当调整,不收创意电脑合成照片。

4.要求作品由自己拍摄,不得使用、不得剽窃、借助他人作品,冒名顶替。

六、宣传报道

整个活动宣传素材的收集整理由宣传部负责,包括活动通知的下发、现场照片的采集以及活动后新闻稿件的撰写与报送。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影响力。

七、奖项设置与奖励:

1.)一等奖:1名

2.)二等奖:2名

3.)三等奖:3名

第4篇:记叙文500字范文

关键词:诗歌;教学;改编

最近与两位老师闲聊诗歌教学,感觉很难备课、很难备透。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很多时候却把本来完

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枯燥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如何让学生“诗意盎然”,我在教学诗歌的时候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诗歌教学,以“读”为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让学生读懂、读熟、读透。就是扫清诗歌中的生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读熟,就是在读懂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含义,明白诗人的写作目的;读透,顾名思义就是在读懂、读熟的基础上透过诗人的写作背景、个人经历、诗人写诗时的环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诗歌的内涵,诗歌的意境。

前两者在教学中都比较容易把握,如果进入第三个层次,我个人认为语文老师能了解其中真味的就不会有多少了,现在每一年的中考都会有一道诗歌赏析题,赏析的是诗歌的内涵,诗歌的意境。如果不注意这方面的积累,这一题的丢分率之高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不知道别的学校,别的语文老师如何去处理这个问题,但我了解我们班的学生在做类似诗歌赏析的时候,题目虽然感觉不是很难,但由于老师平时在教学中只强调诗歌的背诵默写,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教学,曾经的我也一样,认为诗歌教学只要能让学生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地默写就行了,事实证明,这是完全不够的,结果就是很多学生在本不应该丢分的诗歌赏析中丢了分。

我觉得我们在诗歌的教学上进入了一个误区,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狭隘的死胡同,只让学生熟读成诵会默写而忽略了其他,诚然,会读、会背、会默写也是诗歌教学最为主要的一部分,但它仅仅是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把它作为全部,就忽略了诗歌教学的根本内涵,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而我们教学大多只注重前者。

然而,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我考虑再三,决定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诗歌改编成记叙文的方法。

我把初中阶段课内教读的诗歌全部找出来并将这些诗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叙事诗,如:《木兰诗》《陌上桑》;一类是抒情诗,如:《春望》《使至塞上》。然后我就想,平时我们阅读记叙文学生是很容易读出文章的内涵的,那在诗歌教学上能不能也进行类似的改革,让学生更为容易、更为长久地记忆呢?于是每教完一首诗歌之后我就布置一份课后作业,让学生把这首诗歌改编成记叙文,而且是有要求的记叙文,作为老师,我首先观察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观察这首诗运用的表达方式,这首诗的构思,然后对学生提出改编的要求,正常的改编要求有:同学们改编的文章中要有叙事、写景、抒情性的语言,并且自己设想一个符合诗人当时写作的环境,情感要与诗歌的情感一致,最重要的是,诗歌中的主人公一定得是第一人称“我”,不得抄袭工具书上的翻译,每一首诗的改编字数不少于500字,其实在第二天的检查中,70%的学生都写下了不下600字的作品。

经过半个学期的训练,我们班的学生在做诗歌阅读题的时候,

原来正常是50%左右的正确率已经能提高到80%左右了。

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也很认真地回顾了自己的做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运用第一人称,在叙事中融入写景抒情,让同学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更加细腻,记忆也更加长久;其次,设想当时诗人写诗的环境,对诗人的写作目的、诗歌的内涵理解得更加透彻,提高学生古代文学知识的素养,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文化习惯,语文表达习惯,丰富自己的作文语言表达能力。

第5篇:记叙文500字范文

众所周知,海洋占据了地球的大半部分面积。每当我们面对着浩瀚的大海,映映入眼帘的总是那一望无际的海水。看似平静的大海下面是什么?有奇特的海洋生物吗?有美人鱼住着的城堡吗?这一切引发了我无限的遐想。一《海底两万里》解答了我们所有的疑问,让我们渐渐的走进了美丽的海洋世界。

这本书是由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编著的。书中记叙了法国一名生物家的传奇海底旅行,本书内容丰富,叙事只有全文的百分之二十,着重对景物的描写和各种海洋生物的介绍。书中还带着一切数学知识,丰富了我的课外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看了这本书,仿佛坐在潜水艇上观看海底世界的人就是自己,仿佛海底世界的面纱被我揭开。书中对海底森林的景色描绘得非常美丽,从光线的变化到各种海洋生物的活动,从美丽的植物到清澈的海水,使虽未亲眼目睹的我,依然感到那么心旷神怡,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读这本书,我还掌握了一些地理知识,比如南纬0度19分,西经128度23分的新几内亚岛,长两千六百公里,平均宽度二百四十公里的红海等等。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就是一部海洋类百科全书,只不过它是以叙事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这本书扩展了我的知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第6篇:记叙文500字范文

关键词:听力试题;关键信息点;数字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71-02

日语专业自2002年6月正式启动了专业四级考试,其中听力理解部分的试题共20题,分值为20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试题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对话题,第二部分为叙述性文字题。在听力考试中与数字相关的问题每年都会出现,其中2005年的听力试题中与数字相关的试题最多,达到了7题,占到整体比重的35%,为此笔者曾经在2005年11期的日语知识上发表过《2005年日语专业四级听力试题解析——与数字有关的试题的解析》。回顾2005年至2010年的日语专业四级听力试题,笔者把与数字相关的试题分为:关键信息点类型、需简单运算类型和排序类型。

一、关键信息点类型

此类型题的特点为答案直接存在于对话或者是叙述的文字里,但是在对话或者是叙述的文字或者是答案中还存在一些干扰信息,如果能够排除掉干扰信息抓住关键的信息点,就可以推断出此种类型题的答案。代表试题如下:

(一)女の人は駅で切符を買っています。この女の人はいくら払いますか。(2005)

女の人:福岡まで特急でいきたいですけど,いくらですか。

駅 員:乗車券4500円、それに特急料金3600円ですから、合計8100円です。

女の人:乗車券4500円、特急料金3600円ですね。

駅 員:ええ、もし指定席をご利用なさるのでしたら、さらに500円必要です。

女の人:指定券はいりません。そうすると……

質問:この女の人はいくら払いますか。

A 8600円 B 8100円 C 4500円D 3600円

此题需要通过两个信息点可以得出答案:①“乗車券は4500円、それに特急料金3600円ですから、合計8100円です。”即:车票是4500日元,再加上特快的价格是3600日元,共8100日元。②“指定券はいりません”。即不要坐号票,那就不必在加上500日元了。由此可以推断出正确的答案是B。

(二)田中くんのお母さんの座席は何番ですか。(2008)

女 :あっちにいるのは先生。

田中:やあ、あれは卒業生の家族の人たちだよ。ぼくの母も出席しているはずなんだけど、あ、いたいた。前から2列目の右から3番目に座っているのが僕の母だよ。みえる。

女 :ええと、前から2列目の右から3番目、ああ、あの人か。目のあたりが田中くんそっくりだね。

田中:やっぱり、よく言われるんだよね。ああ、来賓の方々が入場してこられたよ。

女:ああ、いよいよはじまるね。

問:田中くんのお母さんの座席は何番ですか。

A 前から2列目の左から3番目

B 前から2列目の右から3番目

C 前から3列目の左から2番目

D 前から3列目の右から2番目

此题的干扰点在答案方面,左和右、3和2的位置放置,学生稍不注意就容易选错。关键句为:前から2列目の右から3番目に座っているのが僕の母だよ。因此可以判断答案为:B。

(三)テレビの台風情報です。台風はいつ関西地方に上陸しますか。(2007)

大型で強い台風19号は11月4日午後5時現在、沖縄付近の海上を北上しています。このままのスピードで北上を続けますと明朝5時ごろ関西地方に上陸する模様です。今後、風が次第につよくなり、雨もはげしくなることが予想されますので、十分ご注意ください。

質問:台風はいつ関西地方に上陸しますか。

A 11月4日の午前5時です B 11月4日の午後5時です

C 11月5日の午前5時ですD 11月5日の午前5時です

此题为第二部分的叙述性文字题,关键信息点为:①11月4日午後5時現在、…即:现在是11月4日下午5点②このままのスピードで北上を続けますと明朝5時ごろ関西地方に上陸する模様です。(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持续北上的话,估计明天早上5点左右将登陆关西地区)由此可判断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

(四)暑中見舞いはいつからですか。(2010)

日本の夏は中国の南方と同じく気温が高く、湿度が多いので、体の調子を崩しやすい季節です。その時、日本人はお世話になった人、親しい人の健康を確かめる習慣を持っています。これが暑中見舞いです。現在の日本人はよく葉書を暑中見舞いに使いますが、これは大正時代からの習慣です。7月20日ごろから立秋の8月7日、8日までは暑中見舞いでその時期が過ぎると残暑見舞いとなります。しかしコンピューターの発達でいまや電子メールによる暑中見舞いも登場しています。

質問:暑中見舞いはいつからですか。

A 7月20日B 8月8日

C 旧暦の1月15日D 旧暦の7月15日

此题为第二部分的叙述性文字题,关键信息点为:7月20日ごろから立秋の8月7日、8日までは暑中見舞いでその時期が過ぎると残暑見舞いとなります。(即:从7月20日到8月7、8日为暑期问候,过了那个时期就是处暑问候了。)因此此题答案为:A。

二、需要做简单运算类型

此类型题的特点为答案并不直接存在于会话或者是叙述性的文字中,而是需要进行简单的运算后才能得到答案。此种类型题需要学生们掌握很好的速记和速写的技巧,做笔记后简短地计算就可以得出答案。

(一)女の人は子供をつれてバスに乗ります。女の人はいくら払いますか。(2005)

女の人:すみません,大人1人と子供3人ですが。

バスの車掌:大人は200円で,子供は半額。

女の人:大人は200円で,子供は半分ですね。

バスの車掌:あ,そのお子さん,おいくつ?

女の人:4才なんですけど

バスの車掌:あ,その子はただ…..

女の人:あ,そうですか。じゃ,大人1人と子供2人分でいいですね。

質問:女の人はいくら払いますか。

A 200円です B 300円です C 400円です D 500円です

此题需要经过简单的运算。关键信息点为:①女人:“大人1人と子供3人ですが”即一个大人,三个孩子。②バスの車掌:“大人は200円で,子供は半額”即大人200日元、小孩半价100日元。(3)女の人:“あ,そうですか。じゃ,大人1人と子供2人分でいいですね。”即啊,那么买票的人数是1个大人,2个小孩。钱数为:200+100+100=400日元。由此可以推断出答案为C。

(二)男の人と女の人が話しています。スミス先生はいま何才ですか。(2005)

スミス:この間,先生のご主人にお会いしたんですけど,お若いですね。

女の人:いいえ,若く見えるけど,けっこう年なんですよ。スミス先生おいくつ?

スミス:私ですか,私は1947生まれですから。

女の人:あら,先生も若いと思ってたわ。主人と一つしか違わないのね。

スミス:上ですか,下ですか。

女の人:主人のほうが一つ上,来年は還暦なのよ。

スミス:還暦って。

女の人:60才のこと。もっとも11月が誕生日ですから,まだ59才になったばかりなんですけどね。

質問:スミス先生はいま何才ですか。

A 58才B 59才C 60才D 61才

此题学生们容易被“私は1947生まれですから即我是1947年出生的”这个信息点干扰,而真正的信息点为:①女の人:“主人のほうが一つ上,来年は還暦なのよ”即我先生比你大一岁,他明年就到花甲之年了②女の人:“60才のこと”即60岁。由此推断女人的丈夫今年59岁,所以スミス就是58岁。因此推断出答案为A。

(三)説明書は何册ぐらい用意したらいいですか。(2007年)

男:ええと、説明会の出席者は何人ですか。

女:この大きなテーブル2つにそれぞれ15人ずつ座っていてよ。

男:じゃ、5册ほど多目に用意しておきますか。

女:そうね、ぴったりじゃ、なんだからね。

質問:説明書は何册ぐらい用意したらいいですか

A 15册です B 25册ですC 30册ですD 35册です

此题关键信息点为:①この大きなテーブル2つにそれぞれ15人ずつ座っていてよ。(两张这样大的桌子,每张桌子坐15个人,即152=30人)②じゃ、5册ほど多目に用意しておきますか。(那么,我们再多准备5册吧,即30+5=35本)综合以上信息点,可以推断出答案为:D。

(四)この人はものを全部でいくつ買いましたか。(2010)

男:じゃ、お願いします。

女:はい、かしこまりました。テープ一つ、コーヒー2本、お米一袋、お弁当三つ全部で2857円でございます。

男:じゃ、3000円で。

女:はい、3000円お預かりいたします。143円のお返しでございます。

質問:この人はものを全部でいくつ買いましたか。

A 4点B 5点C 6点D 7点

此题需要作简单的运算。关键信息点为:女:……。テープ一つ、コーヒー2本、お米一袋、お弁当三つ全部で2857円でございます。即:一个胶带、两罐咖啡、一袋米、三个便当共2857日元。所以1+2+1+3=7即可以得出男人一共买了多少件东西,因此可以判断出此题的答案为D。

三、排顺序类型

此类试题的特点是在问题是“…第几?”,此类试题要求学生们具备很好的速记和速写能力,要把关键的关于排序的词记下来,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和前面两个类型相比此类试题出现得不太多。

質問:ドレスの展覧会が全国で行われます。京都の順番は何番ですか。(2008)

ドレスの展覧会のお知らせをします。昨年に続いて世界のトップデザイナーがパリ、ロンドンなどで発表したばかりのワンピースを紹介するものです。来月15日から21日までは東京都内のデパートの美術館で開催、これを最初に全国七か所で開かれる予定です。それぞれ1週間で東京に続いて横浜、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戸、広島の順です。入場料は一般900円、大学生、高校生は700円、小中学生が300円です。

質問:ドレスの展覧会が全国で行われます。京都の順番は何番ですか。

A 3番目ですB 4番目です

C 5番目ですD 6番目です

问题为京都的顺序为第几位?这个问题有两个必须要掌握的点,即京都、第几位。带着问题到对话中,寻找关键信息点。“それぞれ1週間で東京に続いて横浜、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戸、広島の順です。”即继东京之后会在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广岛每个城市举行一周,排序后可以得出此题答案为B。

参考文献:

\[1\]王黎明.2005年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试题解析——与数字有关的试题的解析\[J\].日语知识,2005,(11).

\[2\]王黎明.2006年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试题解析\[J\].日语知识,2007,(6).

第7篇:记叙文500字范文

一、意念提炼:沟通内容的选择

意念提炼就是从媒体庞杂众多的原始信息中,沥沙披金,提炼出媒体形象最有价值的“闪光点”――立意点。意念提炼既要考虑媒体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更要考虑媒体消费者(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它通常是从如下几个侧面入手:

1.媒体经营理念、定位和目标。《城市画报》广告语“新生活的引领者”则以该刊“引导都市生活潮流,创造都市生活文化”的办刊理念为出发点,同时也体现了其追求的目标。这类广告语的优点是能让受众对媒体形成整体印象和宏观评价,或者能立即对受众进行分隔,有利于让媒体的目标受众进入该媒体“引力场”。但如果表述不当,也容易步入自说自话、忽视消费者内心需求的误区。如《南方都市报》广告语“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虽然能让人感受到新兴报纸的活力和锐气,但却忽略了与消费贴近的沟通,有王婆卖瓜之嫌。

2.独特的新闻观念和执着的敬业精神。即从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编辑)对新闻报道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以及积极的工作态度方面来创作广告语。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广告语“用事实说话”,体现了该栏目的制作者重视以事实为依据的报道观念,《生活空间》栏目广告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则表达了新闻从业人员对平民老百姓的人文关怀。这类广告语的特点是能在价值观念、职业精神方面获得受众的认同,从而塑造媒体的人格化魅力。但在运用时要避免传者孤芳自赏的自恋和清高心态,例如曾获得《羊城晚报》广告语征集三等奖的作品“浓缩风雅颂,聚焦时代潮”,可谓言辞华美,字斟句酌,但缺少的是大众化报纸所应有的平民意识。

3.媒体的实力和优势。现在不少报刊喜欢用“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荣获某某奖”之类的广告语,这些广告语所揭示的不能说不是其媒体产品的“独特之处”,但是与其说是广告语,不如说是该媒体的官方报告和结论,难以在受众心中产生共鸣。因此以媒体的实力和优势为立意点的广告语创作要特别谨慎,宜采用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如《纽约时报》的广告语“期望于世”,寥寥数字表现了《纽约时报》的实力――是世间所共同企盼看到的报纸。

4.消费者的信息需求。能满足人们自身需求和利益的东西是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其说服效果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因此,这类广告语更容易被消费者理解、接受和记忆,也更容易拨动消费者的心弦。例如新浪网的广告语“你的网上新世界”,切中了受众想第一时间获得网络资讯的需求,也表现了受众在新的网络信息世界里享受网上冲浪的无穷。《妇女家庭伴侣》杂志的广告语“就像在后花园里说的悄悄话”表现了该杂志对于女性的深切关怀和理解,使目标受众体会到一种犹如和姐妹们在后花园促膝谈心的亲密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二、叙述角度:沟通方式的选择

沟通方式包括诉求方式(理性诉求、感性诉求)和叙述角度,本文仅讨论叙事角度。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500种方式。从叙事学理论来看,“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读者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映和情感效果,因此,如何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实现。”所以,在诉求内容一定的前提下,叙述角度的选择将会对媒体形象广告语的传播沟通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确定叙述视角的关键在于找到担当故事叙述者的最佳人选――谁最适合将这个故事告诉别人,谁就来担当故事叙述者的角色。”由于媒体广告语一般为叙述语言,必然存在着一个叙述主体,因而,确定叙述主体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媒体形象广告语有以下几种叙述角度:

1.从媒体的立场信息,由媒体管理者、经营者担当叙述者的角色。这种叙述角度运用应当避免让人感觉到媒体是在自我吹嘘,或容易产生“盛气凌人”的强迫性和居高临下的“官方口吻”,以利于与受众进行平等的沟通。首先,媒体应有真诚的态度,对消费者开诚布公。我们对比一下《新周刊》的两个不同的广告语。(1)“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报”,(2)“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新一点”。前一条广告语使用了最高级用语,显然有悖于我国的《广告法》,给受众留下自吹自擂、夸大其辞的印象;而后一条广告语则有一种谦和、诚恳的态度,能体现《新周刊》踏实、肯干、创新的形象。其次,媒体要能与受众进行交流和互动,或增加受众的荣誉感,如《法制文萃报》广告语“好人有好报”,一语双关,使读者像是被颂扬了。或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如《正大综艺》栏目的广告语从“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改为“体验世界无限魅力,尽在《正大综艺》”,体现了从“带您看世界”到“带您走进世界,零距离体验世界的无限魅力”的节目定位的转换,大大增强了节目品牌内涵的互动性。

2.以中立客观的“第三方”口吻推介媒体产品。由于这里的叙述者是隐秘的,从表层形式来看,是对媒介产品的纯客观介绍,因此也能产生较让人信服的效果。例如《书城》的广告语“再现文字之美”和《三联生活周刊》的“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给受众的感觉是纯客观的描述。不过这种角度用得太过,也会让受众对广告语中所刻意营造的“客观性”产生怀疑。

3.从受众(消费者)的角度诉说期望和感受,也就是受众(消费者)充当叙述者。由于处于同一地位,这种叙述角度较容易被受众接受,也更有亲近感。例如网站Myweb的广告语“Myweb,我的网”,令消费者的荣耀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而《羊城晚报》新广告语“我家的报”既能显示报纸的定位,又能让受众体味到家庭的归属感和温馨感。再如雅虎网站的广告语“Are you Yahoo?(你是雅虎一族吗?)”以雅虎老用户的口吻,道出了雅虎成员之间强烈的认同感,并且对非雅虎的网络用户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总之,媒体形象广告语创作要力图在内容和方式上与受众进行贴近而深入的沟通,牢固树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念,惟有如此,方能起到塑造媒体形象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记叙文500字范文

关键词:诗歌;特征;分类

一、诗歌的形式特征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朱光潜先生认为:“诗的实质是语言所表现的情思,形式是情思所流露的语言。”语言是表现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形式实际上也是诗人思想性格的外化,是诗人的一种生命形式。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性格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诗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存在形式。

1.“风”“骚”并称

中国文学史上以“风”、“骚”二体并称,源自《诗经》之“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诗经》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年间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本只称《诗》,因举成数,又称《诗三百》,又因列为儒家经典之一,故称《诗经》。据《史记》等书记载,《诗经》系孔子编纂。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产生于西周各国,有不同地方风味的的民歌;雅,是有关政事的诗歌;颂,是统治者通过祭祀为自己歌功颂德的诗歌。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朱熹的《诗集传》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静女》通篇用赋;《硕鼠》通篇作比;《关雎》中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兴起,引出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禽之思偶鸣叫引出男子对美女的思慕。《诗经》的主要特点是: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章法上多重章叠句,反复咏叹:至少隔句押韵,有时换韵,句末若有虚词,在虚词的前一个字上押韵,有时押入声韵;大多诗篇采取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楚辞,亦称“骚体”,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新的诗体。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这类作品篇幅、旬式较长,形式自由,富有浪漫气息,多用“兮”字助语势,抒情气氛浓,有南方地域色彩。汉成帝时,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辞赋编为一集,定名为《楚辞》。

2.赋、乐府与歌行

赋,原本为《诗经》“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直言的文学表现手法,后来人们又把用这种手法写成的文章称作赋,沿用其名至今,成为一种文体名称。用华丽的辞藻进行铺陈描述,是赋的表现形式;刻画客观事物,抒写作者情怀,是赋的内容。赋是诗歌的一种变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铺陈其事,讲究文采,多以四言、六言为主,隔三夹五押韵。赋在汉代时最为兴盛,故汉赋也称古赋,与唐诗、宋词并称。其特点是篇幅长、多问答,韵散夹杂。喜用生僻字。六朝时称俳赋,也称骈赋,其特点是篇幅较短,讲求骈偶和用典。唐宋时用于科考,称律赋,讲究格式、对仗、平仄、押韵等,不超过四百字。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的影响,成为文赋,其特点是句式参差,多以散代骈,押韵较随便,行文流畅,与散文接近,越来越离诗歌远了。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等。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赋分四类:骚体、骈体、文赋、杂赋。

歌行又称“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子长短参差。歌词音节较长的称“长歌”,如汉乐府中的《长歌行》,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妇孺皆知。歌词音节较短的称“短歌”,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诗慷慨悲凉,堪称千古绝唱。又如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3.格律诗和律诗绝句

格律诗,是按照固定的格式和严密的韵律写成的诗歌。所谓“篇有定数,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就是说在字数、句数、节数、平仄、对仗、押韵、变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格、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的律诗、绝句、词、曲,日本的俳句以及西方的十四行诗等都是格律诗。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每句是几个字(言)就叫做几律,如五律、七律;每首超过八句,就叫排律(长律):每首是六句的话,叫做三韵小律;每首截八句的一半(四句)就叫绝句,如五绝、七绝。唐以前已有绝句,称古绝:唐以后的绝句称律绝。律诗和绝旬内在的结构形式是起承转合。

4.词

词,亦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约起源于隋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

曲子词的“曲子”是“燕乐”(宴乐)曲调的意思;“词”是与这些曲调相谐和的唱词。依乐谱声律节拍写新词,叫做“填词”(依声):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写,与音乐分离,就成为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词有词调,每种词调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不同的词调,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等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5.曲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曲词。狭义的曲,单指与诗、词并列的曲。即宋代及其以后的南曲、北曲,盛行于元代・分戏曲(杂剧、传奇)、散曲(小令、套数)。曲和词都是依声而作,体式相近,但曲比词更为灵活。曲,一般在字数定格外还可以加衬字,较自由,且多口语、俗语、俚语等。

二、诗歌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可以给多种多样的诗歌大致分类: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对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作一些具体的介绍。

1.抒情诗

抒情诗是以作者的口吻抒发主观情绪、情感的诗体。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即使有某些片断的景物描写,也是为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作品的内容,可分为颂歌、哀歌、恋歌、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咏物诗等。抒情诗是最富有个性、最能体现诗歌抒情特点的诗。例如李清照的《武林春》,以其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2.叙事诗

叙事诗是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生活的诗体。它与抒情诗相比,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能采用各种手法描写套物,但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比较单纯,跳跃性强,人物性格比较单一,细节较少,叙述语言比较概括并充满激情。如白易的《长恨歌》就是上乘的叙事诗。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第9篇:记叙文500字范文

――编者

以心灵温暖心灵

时光穿梭,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道路一条条贯穿东西南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而心灵之间的沟壑却越来越深,似乎总少了些温暖,少了些感动。

然而,让我想不到的是,那一次,在炙热的阳光下,我竟然为一个陌生人站了很久很久。

小姑娘十一二岁的模样,头发编成了粗粗的辫子,穿着洗得泛白的裙子,脚上的布鞋已经磨损。她个子不高,站在大大的推车后面努力踮起脚尖,嗓子有些沙哑,但还是坚持叫卖:“西瓜,西瓜,又甜又水灵的大西瓜!”这时,有位阿姨走向她的推车,阿姨身旁的小女孩儿穿着白纱裙、红皮鞋。或许是同情这个和自己的女儿年龄相仿的小姑娘,阿姨放下二十元钱,抱起一个西瓜就要走。“阿姨,还没找钱呢。”小姑娘忙着找钱。“不用找了,买块儿雪糕吃吧。”阿姨回头对她说。“那怎么行,我不能要您的钱,谁的钱挣得都不容易,我有胳膊有腿,要靠自己。”小姑娘一脸笑容,把找的钱塞到阿姨手里,推着车走向另一条街。我看见那个阿姨一脸赞许地目送小姑娘远去的身影。只见小姑娘在一个没有双腿的老人前面停住了脚步,在老人面前放了一块儿西瓜。她说了什么我没听清,我只看见那个老人在她走后,用手抹了抹眼角。

那一刻,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点,呆呆地立在原地。耳畔一遍遍回荡着小姑娘真挚的话语,没有矫作,却深深温暖了我的心灵。

这是源自一个心灵到另一个心灵的温暖。那个小姑娘用她心底的坚强和善良深深温暖了我的心灵。之前很长的一段时光,我每每走在霓虹闪烁的街头,看着那些所谓的乞丐向路人行乞,心里没有一丝同情,纵然他们面前纸片上的词句写得多么感人肺腑,我也不会感动;看到那些慷慨施舍的人,我也没有温暖的感觉。直到遇见这个女孩儿,我终于感觉到我的心还那么柔软,我的眼睛还会为别人潮湿。

以心灵温暖心灵,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美好的人间。

点评:

对比开篇,自然引入。

过渡自然。

外貌描写细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语言符合人物身份。

详略得当。

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真实而真挚。

结尾再次点题。

题目

题目:以心灵温暖心灵

要求:

1 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

2 文体不限。

3 不少于500字。

4 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整体评价:

文章选材别具一格,以街头的感人一幕入文,记叙了一个贫困的小女孩儿不接受他人“施舍”,反而关爱他人,结尾部分用“我”的感受顺理成章地点出主题,照应开篇,使全文浑然一体。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的外貌和语言描写十分真切,使人物形象真实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李辉 评价)

以心灵温暖心灵

人生路上走过十六个春秋,蓦然回首,在成长的历程中,我真正懂得了用真心去对待他人、用真心去容纳他人,做到了用自己的心灵去温暖别人的心灵。

古往今来,有多少伟人的宽怀感动着我们,温暖着我们,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历史上“将相和”的故事家喻户晓。赵国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下大功,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自恃有功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总是躲着廉颇,大家都以为蔺相如畏惧廉颇,蔺相如却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又怎么会害怕廉颇呢?我认为秦国不敢入侵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互相争斗,一定会削弱赵国的力量。”廉颇听后负荆请罪,说:“我见识短浅,不想您如此宽容。”于是二人成了刎颈之交。蔺相如用他的心灵温暖了廉颇的心灵,成就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事实上,我们在用自己的心灵温暖别人心灵的同时,也让自己获得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与认可。我们敬爱的是礼貌待人的典范。有一次总理到理发店刮脸,刚刮到一半,总理忽然咳嗽了一声,理发师没防备,把总理的脸划了个口子。理发师很紧张,连忙道歉,总理却微笑着说:“这不能怪你。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总理用他伟大的心灵温暖了理发师的心灵,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热爱。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在生活中学会去温暖别人,学会以心灵温暖心灵。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更多的尊重与认可。同时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凡事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之后再决定怎样做,这是做人最重要的准则。用心灵去温暖他人的心灵,我相信我们获得的将是更宝贵的财富!

让我们用心灵去温暖心灵,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点评:

开篇点题。

总领下文。

事例叙述过于繁冗。

过渡自然。

事例与文题联系不够紧密,最后的议论较为牵强。

联系现实写自己的感受,但表达不够清晰。

结尾点题,但抒情比较空洞。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准确把握命题意图。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温暖”,且作为动词出现,即“使人感到温暖”。题目中的两个“心灵”,指送“温暖”和“被温暖”的是两个不同的对象,而这两个对象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在写作前,要先确定是谁用心灵温暖了谁的心灵。同时,“心灵”也暗示考生,“温暖”应是发生在精神层面上的。

在选材立意方面,应多联系现实生活、新闻热点等,从中选取最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有情可抒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真挚情感。如,父母用亲情温暖“我”,“我”用真诚温暖陌生人,朋友用友情互相温暖,国人用关爱温暖灾民,名人用自己的伟大人格温暖他人,等等。

在文体的选择上,这一文题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广,记叙文、议论文、散文都比较容易写出好文章,如详细记叙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或论述以心灵温暖心灵的重要意义,或抒发心灵得到温暖的细腻情感。此外,也可以选择日记、书信等文体,便于抒感,增强表达效果。

整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