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精选(九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第1篇: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 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九章四边形

四边形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 旋转

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第2篇: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2012年初中八年级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英语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新目标初中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1-2测试 初中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6短语和句子教案人教新目标版 初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初二英语下unit1教案及练习 外研社八年级英语下Module10Unit1教案 点击查看更多>>>

第3篇: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一、培养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兴趣的重要性

八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有人说是危险期。从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看,学生英语成绩变差多发生在这一时期。

相比七年级,八年级增加了几何、物理等科目,面对新科目的增加,新内容的出现,难度的增加,学生心理上需要适应,知识体系需要更新,学生学习时间在进一步分散,学英语时间减少。这时期考试增多,如历史、地理等科目相继在这时期会考等,学生的课业明显加重。科目的增多与时间的减少,必然影响学生学英语的效果。

任教过中小学英语的人都知道,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英语与小学英语在知识难度上差别并不大,新单词、句型和语法都增加不多,七年级学生可以“轻松地”过英语这一关,但学生不知道这基本上是他们的小学水平,因此,在轻松过关的同时也给自己设下了“七年级英语不难”的思想陷阱,这就是八年级学生英语遇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不管是词汇、语法,还是其他知识,八年级英语都比其之前的多得多,也比较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八年级学生延续七年级的学习习惯,思想上对英语不够重视,再加上如果得不到教师有效的教育引导,学生必将掉进这个“陷阱”。

随着后工业文明时期的到来,人民生活条件已有了较大的改善,绝大部分学生身体发育良好,但也恰恰是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心理、经历等方面的发展又比较欠缺,八年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敏感期、过渡期及危险期。所谓敏感是指八年级学生个性浮躁,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并产生影响和变化。所谓过渡是指八年级为学生发展的“分水岭”,如果学生能顺利越过,就能顺利“下坡”,轻松上九年级;如果不能顺利越过,则勉强上九年级,其现实表现纪律开始松散,学习失去兴趣,注意力转移,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将必然寻求新的寄托。这不但会影响英语的学习,也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因此,加强八年级学生学英语的研究、教育和引导,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尤其是学生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

二、培养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兴趣的实践探索

长期以来,学界对如何培养学生学英语词汇的兴趣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人说:“兴趣不是靠考虑它和以它为目标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靠考虑和针对在它的背后和激发它的条件才能获得。”[4] 本人运用思维导图、游戏、编写故事、构词法等教学法开展教学,大大丰富了激发兴趣的条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1.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培养发散思维,启迪学习词汇兴趣

思维导图最早由英国人东尼·巴赞发明,该观点认为,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这些关节经过放射性后,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有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

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多数是严格依据教材、围绕单元、分课时进行的,即依纲靠本。在单词教学上,多数教师是通过带读、讲解、听写、考试等途径和方法进行的,教学方法简单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或因单词难而死记硬背,甚至放弃英语。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科学运用思维导图配合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 新目标 》)八年级上册Unit 2的词汇大多数与人体(如图1)有关,Unit 4的词汇与数字(如图2)和交通工具(如图3)有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当然,运用这种方法,并不是说一下子就能帮助学生记住多少单词,而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知道只要方法得当,学习英语单词还是有趣的,从而增加学生学英语的信心,提高学习效果。

2.运用游戏教学法,营造愉悦氛围,培养学习词汇兴趣

从柏拉图到卢梭,从裴斯泰洛齐到福禄培尔,人们已经发现,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5]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的活动、工作和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儿童在游戏中怎么样,当他长大的时候,创造工作中也多半如此。因此,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在游戏中开始。”

游戏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理念及制度的影响,它并不能得到充分运用。运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应该是以课本内容为核心,大胆拓展到课外,致力于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给予一种“肥沃”的土壤。这些游戏的载体非常丰富,有英语歌唱比赛、英语角活动、英语夏令营活动、讲英语故事、背靠背猜单词、小组合作写单词、单词接龙游戏、扑克拼单词、单词金字塔、单词滚雪球、对号入座、单词实力大比拼等。如在教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 新目标 》)八年级下册Unit 7时,教师可以按下面的规则来开展小组合作写单词游戏活动:教师以组别为单位,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组,每组给一张纸条,纸条上分别写有一个本单元的单词作为游戏的开头,每组第一个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单词写一个字母并把纸条往后传,后面的学生要根据前面同学写的字母尽量想出比较适合全拼成的单词并接上第二个字母。以后的学生依此类推,当有学生觉得自己加一个字母后即可以组成一个单词时就负责收尾,接着由后面的同学接新的单词。规定时间到后,接的单词最多且不重复者为胜。这种“从游戏中学来的课程,从生活中得到的教训,就其本身以及对学习者的效果来讲,印象最深,最易理解,作用最持久和最有进步意义”。[6]

3.运用编故事教学法,产生意义联想,拓展学习词汇兴趣

按单元课时编排的八年级英语词汇因其能紧扣课文主题内容而并不显得“零乱”,但为什么学生学起单词来仍有“困难”的感觉呢?我以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单词对于学生来说,仍然存在于无意义的状态,无意义状态当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有兴趣,那也只能是假兴趣。“真正的兴趣是自我通过行动与某一对象或观念融为一体的伴随物,因为必须有那个对象或观念维持自我主动的活动。”[7] 因此,要使学生对词汇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想办法使词汇在某一结点上对学生产生意义,使学生能维持推进学习词汇这一主体活动过程。以单元为单位,运用编故事教学法,将单词编写成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使原本“零乱”的单词产生意义,就能使学生产生联想,拓展学习兴趣。如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3的单词非常多,难度也比较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该单元的单词编写成一个小故事来帮助学生学习。最近(recently)发生(happen/ take place)了一件奇怪的(strange)事故(accident)——(terrorist)想通过飞碟(UFO)、飞机(plane)或火车(train)等撞击破坏(destroy)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来谋杀(murder/kill)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但令人惊异的(amazing)是,马丁·路德·金不但不恐惧(scared)而逃跑(run away),反而像外星人(alien)一样(as...as),跟随(follow)世界贸易中心理发店(barber shop)的理发师(barber)躲进明亮的(bright)浴室(bathroom)而逃过了一劫,由此,人们都说他是一位奇怪的(strange)现代(modern)英雄(hero)。故事虽然短小,但具有一定的意义,会引导学生产生联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覆盖了该单元所要求学的绝大多数单词,能提高学习效果。

4.运用构词法教学法,传授科学构词理论,巩固学习词汇兴趣

八年级学生至少已经学习英语六年,不但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而且有了较强的英语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应该注重他们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与传授。作为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科学方法,英语构词法是学生学习词汇和教师教授词汇的通用法宝,学好用好它,对学生减轻英语学习负担,提高英语学习信心与兴趣都有着非常好的作用。我们通常使用的英语构词法主要有词缀法(Affixation)、复合法(Compounding)、转类法(Conversion)、拼缀法(Blending)、截短法(Clipping)、首字母缩略法(Acronymy)、逆生法(Back-formation)和专有名词普通化(Words from Proper Names)等。在理论上,这些构词法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生疏的,也不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不必进行深入详细的理论讲解。但是,由于构词法在八年级教材中较常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就出现的有关词汇进行说明,适当传授一些构词法。如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 新目标 》)八年级下册Unit 1中出现了“scientist(科学家)”,教师在讲授时就要向学生讲清楚这个词是由“science(科学)”转化而来的,属于构词法中的转类法,同时可以列举一些类似的单词,如“write(写)”可转化为“writer(作家)”,“sing(唱歌)”可转化为“singer(歌唱家)”等;同一单元中的“everywhere”是由“every”和“where”两个词合成的,属于构词法中的复合法;Unit 3中出现的“UFO(不明飞行物)”则是由“uniden tified flying object”中各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Unit 4中出现的“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则是由“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蒺s Emergency Fund”中各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都属于构词法中的首字母缩略法,等等。事实上,构词法本身并不能带给学生什么兴趣,但是“任何不令人感兴趣或令人讨厌的事物,当大众把它看作是一个目的,而这个目的允许已经掌握了的方法去取得进一步的活动和出路时,它就变得有兴趣了”。[8] 由于构词法具有深厚的英语文化底蕴,意义深远,引人入胜,教师对这些单词的构成进行说明与讲解,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三、小结

学好英语,必须学好词汇,这是一条基本规律。词汇的学习,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但教不熟,也教不完,最终都得由学生本人来完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等良好个性心理特征,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茂名市第十中学,广东 茂名,525000)

参考文献:

[1]叶奕乾.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

[2]周宏,高长梅,白昆荣.学校心理教育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8.

第4篇: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关键词】中美比较,初中数学教材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1-02

1.课程难度数学模型 N=αS/T+(1-α )G/T

本课程难度模型N=αS/T+(1-α )G/T是由史宁中、孔凡哲等教授构建的,用来刻画课程内容难度水平。N表示课程难度,G表示课程广度,S表示课程深度,T表示课程实施时间。其中G/T表示可比广度(单位时间下课程的广度),S/T表示可比深度(单位时间下课程的深度),α称为加权系数,0<α<1,是一个经验常数,反映了可比广度、可比深度对课程难度影响的侧重程度。其中,课程深度是指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维的深度,目前多是用课程目标要求的不同程度或是用抽象度分析法来量化。课程实施时间是指完成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用“课时”来量化。课程广度是指课程内容所涉及范围和领域的广泛程度,可以用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点”的多少进行量化。为了方便起见,对于同一门课程不同版本的两个教材A和B,分别用N(A)和N(B)表示其课程难度系数,N (A)>N(B)说明A比B难,难度系数的差值越大,则说明难度的差别越大。

2.两国初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难度的比较

本论文中的教材主要是指教科书。我国的数学教材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7-9年级学段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国的数学教材是由美国Pearson Prentice Hall 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7-9年级学段数学教科书,简称PH版教材。之所以选用这两套教科书作为比较的对象,主要有两个原因。①两套教材在本国的使用范围都比较广泛,具有很强的代表性。②这两套教材都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科书。

本文对课程深度、课程广度和课程时间具体规定如下:

课程深度: 本文主要应用相对抽象度分析法对中美初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进行分析。

课程广度:对知识点的理解和中学数学中知识点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认识。为了比较的公平性,我们把两国在新授课中需花费一个课时(40-45分钟)进行的主要内容看作为一个大的知识点。通过对两国相应内容的比较,发现两国每个大的知识点所包括的定理,概念,运算等数量基本一致。美国的教材每章中的每一小节基本上就是一个课时,因此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就视为一个知识点。我国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每个小节视内容的多少,每节相应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需一课时。以上对知识点划分的合理性分别通过对中美两国初中数学教师的访谈得到了验证。

课程时间:对每部分内容所占课时的多少。我国的教材主要是根据人教社所制定的课时计划。美国的初中数学教材每一小节就是一个课时,这与美国课程标准所公布的总课时数约为260课时基本一致。

2.1一次函数的比较

人教版教材一次函数内容设置在八年级下册,内容设置的整体思路是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函数的定义,接着研究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示方法,在研究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性质基础上研究了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主要知识点为:变量与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用函数观点再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共六大知识点,共15课时。

根据抽象度分析法:A函数的定义及画法1.0,B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0,C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0.5,D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0.5,E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0.5,F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综合深度deg(F|A)=3.5,即课程深度S=3.5。

美国PH版教材一次函数的内容分布在七、八两个年级,七年级第12章在研究数列的基础上给出了一次函数的定义,继而研究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及解析式的求法,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在七年级的基础上深化,八年级的第五章继续研究了一次函数(线性函数)的实际应用,把函数看成映射,并学习了定义域、值域。七、八两个年级的课时总量为12课时。主要知识点为:数列与关系,一次函数的定义画法,求解析式,一次函数(线性函数)的实际应用,映射共5大知识点12课时。

根据抽象度分析法:A一次函数的定义画法0.5,B解析式1.0,C一次函数(线性函数)的实际应用1.0,D正比例函数1.0,E函数及映射。综合深度deg(E|A)=3.5,即课程深度S=3.5。

其中0<α<1,所以0.2330<N1<0.400, 0.2920<N2<0.417,如果取α=0.5, 则N1=0.316, N2=0.354

通过比较得出:N2>N1,因而美国PH版初中数学教材一次函数课程难度要高于中国人教版相应课程内容的难度。

2.2二次函数内容难度的比较

人教版教材二次函数的内容设置在九年级第二十六章,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基本性质,用二次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共5个知识点,总课时数为12,课程深度为3。

美国PH版教材此部分内容设置在八年级的第十章,主要知识点为: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基本性质、应用,总课时数为4,课程深度为3。

第5篇: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Key words】illustration; Go for it; Kang Hsuan Version; English textbook

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教材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纯文字演变为文本加插图,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充满多媒体技术及美轮美奂视觉映像的读图时代。由于其表现信息的独特认知价值,教材插图成为帮助学习者理解课本内容的工具,插图能够展现非线性知识结构,比起纯文本来,它拥有绝对的优势。英语在大陆和台湾同为外语,且大陆和台湾文化同源,置身于类似的教育文化背景,因此台湾的教育、教材可能提供大陆教育借鉴之处,这也是笔者将大陆的《新目标》和台湾的《康轩版》初中英语教材进行比较的目的。在下文中,笔者将这两套教材插图的数量、种类、在不同教学活动中的分布情况、质量进行比较,挖掘可供《新目标》英语教材借鉴之处。

一、数量比较

备注:

1上:七年级上册;1下:七年级下册;2上:八年级上册;2下:八年级下册;3上:九年级上册;3下:九年级下册。

从以上两个表格,可看出:

1.《新目标》里面的插图数量颇多,五册教材插图总数达到1041,平均每个单元17.95幅,每页有2.54幅,可见插图已经成为《新目标》这套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台湾《康轩版》英语教材的插图数量更为惊人。六册教材共有插图2486,总数为《新目标》的两倍之多,平均每个单元有37.67 幅,每页有3.87幅。在此,笔者需要指出两点:一是表2中插图的数量并不包括课后的练习及词汇;二是除了3下,《康轩版》英语教材每册书含有9个单元及3个复习单元,但是复习单元至多含有5幅插图,有些复习单元并没有插图。由此可见,《康轩版》里面的教材插图平均量实际比表2中的数据还大。

2.根据《新目标》教材的平均每单元和每页的插图数量,我们可以看到7上每单元有21.25 幅,每页有3.86幅插图,然而到九年级就相应减少到14.29、1.79了。据表1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插图的数量反而减少。依笔者看,这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为学生刚上初中,认知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需要更多的插图辅助学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对插图的需求就相对减少。可是,《康轩版》英语教材却截然不同。从表2可看出,《康轩版》教材每册的插图数量都基本持衡,每个单元基本维持在30幅之多,每页平均有3、4幅插图。笔者猜测,插图对于台湾的学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学习阶段都需要插图的辅助,因此教材编者尤其注重插图的地位。

二、 插图的种类比较

根据不同的角度,插图的分类因人而异。Levin(1982) 将插图分为两大类,一是展现物体具体形象的写实图片,包含照片及图画;二是包含地图,表格及图表的非写实图片。根据插图的组织形式,宋振韶(2005)将插图分为独立图,发散图,序列图和多层图。从插图的抽象程度看,可以分为具体插图和抽象插图。按照抽象程度,韩春华(2011)在她的论文中将插图归类为照片、卡通漫画图、卡通简笔画和图表。通过分析《新目标》及《康轩版》两套教材的实际情况,笔者将插图分为照片、漫画、简笔画、图表及地图,它们各自在这两套英语教材的分布如下:

根据表3所示,《新目标》这套教材总共有511幅卡通,占所有插图的50.54%,而《康轩版》英语教材含有卡通2002幅,数量约为《新目标》的四倍,占所有插图的82.14%。由此可见,卡通在《康轩版》英语教材中占绝对的地位,这与台湾盛行的卡通漫画文化密不可分。《新目标》教材里面的图表和照片数量相当,分别占22.35%、21.07%,而《康轩版》里的照片位居第二,占12.86%,余下的图表、简笔画和地图所占比例比较微小。

三、 插图在不同教学活动中的比较

根据分析这两套教材,笔者将课本中所呈现的教学活动分为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教材中所展现的语法知识的插图也囊括在阅读行列中,不容忽视的是,有些插图不只使用于单一的教学活动,在此情况下,笔者主要是归类于教材所呈现的第一项教学活动。

由表4可见,虽然《新目标》教材设计者更多注重于词汇、听力、阅读,它们各占约23%,但是插图几乎是平均分布在不同教学活动中。由此推测,插图在各个教学活动中都至关重要,教材设计者希望教材使用者充分利用好各个教学活动中的插图。反观《康轩版》英语教材,插图主要用于写作和阅读,各自占据32%、29%,余下的三分之一几乎是平均分配于词汇、听力、口语和写作。此外,笔者发现同一册《康轩版》英语教材中的插图在各个教学活动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即每个单元中不同教学活动中的插图数量几乎是相当的,以此来平衡各个单元的插图。例如:八年级下册每个单元约有4幅插图用于口语,12幅用于听力,13幅用于说&写。

四、 插图的质量比较

第6篇: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一、教材特色

苏科版数学教材共有6册,供义务教育七~九年级的学生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结构如下:

苏科版数学教材区别于其他版本教材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方面:

1.以“生活·数学”和“活动·思考”为主线

本套教材遵循《标准》的理念,以“生活·数学”和“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注重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力求有效地实现《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方面的课程总体目标。教材既注重创设情境,增加教学过程的活动性、连贯性、逻辑性,又注重在情境中展示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也力求“生活化”与“数学化”的结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注重“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往往隐含了基本数学思想、体现数学的价值,结论是重要的,但结论的获得离不开过程。因而,对于那些较好地体现基本数学思想的教学内容,教材适度地展开了过程。

教材在“阅读”栏目中,除了介绍一些数学史料和知识性的内容外,注重对渗透在“过程”中的基本数学思想加以简要的介绍。

3.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

(1) 教材对《标准》中“空间与图形”和“数与代数”内容的整合: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整合以下几部分:“走进图形世界”,“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一)、中心对称图形(二)”,“图形的全等”,“图形的相似”,“图形与证明(一)、图形与证明(二)”。

本套教材中的“从面积到乘法公式”、“勾股定理与平方根”、“数量和位置的变化”三章,把“数与代数”与“空间与图形”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在其他有关章节中,也注重了“数与形”的整合。

(2)在教材的各章节内容中,注重了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政治、语文、英语、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以及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3)注重相关内容的总体设计,体现教材的整体性、系统性。

4.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

《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根据《标准》的要求,本套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较多地采用了“学生‘做’——在‘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通过‘做’获得感受的基础上,揭示具体‘事例’的数学本质,然后再明晰有关知识。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七章“7.5多边形的内角和”中,教材设置了对从特殊四边形到一般四边形、从四边形到五边形、六边形……的观察、尝试、填表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

另外,在每章的章头图中,除了简明的“导读”外,还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和学习基础,提出一些与本章有关的问题(活动)供学生“做”,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做”数学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入本章主题。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图形的相似”的章头活动中,通过把熊猫图案、多边形放大等操作活动,使学生感悟到:将图形(图案)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图案)与原图形(图案)的形状相同。

在度量两个多边形对应的边和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这两个多边形的一些性质。

本套教材除在课文中的“做一做”、“练一练”等栏目外,还设置了“数学实验室”、“数学活动”、“课题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做”数学栏目,并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实验教材等,为学生能真正地参与数学活动提供可能。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做”数学的另一种重要途径。它是为了落实《标准》中的“综合与实践运用”的教学目标,体现数学的“好玩、有用、易学”等特征,使学生进一步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对生活是大有帮助的,并且数学是很容易学的,从而使学生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5.注重引导教师理解《标准》的理念,并把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广大教师能否真正理解《标准》的理念,并把它转化为教学行为,是课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为引导教师更好地理解《标准》的理念,教材编写时进行了一些探索。

(1)关注“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论述,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贯穿全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感受知识的价值,获得“情感态度”方面的体验。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字母表示数”一节中,从天气预报图标等情境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感受“在数学中,经常用字母表示数”。

(2)引导教师把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并注重协调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以利于学生对证明的全面理解。

(3)关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融入了相关的数学文化及人文素材,引导教师重视数学文化及人文素材的教育价值。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图形与证明(一)”章头图中的欧几里得的《原本》;七年级上册中的苏轼赞美庐山的诗句;九年级上册的巴金海上日出的描绘;八年级下册中的黄金分割及八年级上册中的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的章头图等,为教材增添了人文色彩。

(4)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避免把数学知识的应用变为单纯的题型操作,而忽视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错误倾向。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进行了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线、而不按“题型分类”的编写尝试。

(5)关注过程性目标及其评价

为了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材设置了以“数学活动评价表”来引导教师克服评价中只关注知识技能的倾向。

(6)关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要关注先进的信息技术,也用重视简易的设备器材,因为后者更易于大面积地被采纳。本教材中较多地利用了折、剪、拼、搭以及利用方格纸或网格线(以下简称“网格”)等简单易行的手段,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对如何引导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中更好地理解《标准》的理念,进行了一些探索,力求使本套教材成为《标准(实验稿)》的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 教材使用范围和人数

苏科版数学教材自2004年9月进入江苏、安徽、陕西、广东和广西等省市的实验区,目前使用该教材的学生人数稳定在200万左右。下表是历年来苏科版数学教材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人数统计:

三、 教材培训和资源建设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教材编写组、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共同组织开展了省级和地市级160多场次培训活动,100余名学科专家先后参与授课,接受培训的教师约有5.2万人次。此外,还承担了新课程骨干教师部级远程培训的部分任务。具体培训情况如下表:

为了进一步提高苏科版数学教材的适宜性,还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1.开展多形式的教材培训活动

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材设计意图,并将之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只有围绕真实的课堂开展研究和教材培训,才能使教师在具体的环境中体验和感悟新课程的理念,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得到转变。为此,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材编写组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各地教研部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材培训(如会课、集体备课、专题研训等),引导教师进行实践反思,促进教师的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2.建立实验基地学校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发挥核心学校与骨干教师在地区乃至全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组建了首批32所“苏科版数学教材实验基地学校”。基地学校定期与教材编写组就教材实验的有关情况开展交流活动,同时,基地学校在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组和省、市教研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材实验,带动各教材实验区开展教学研究和新课程的教学实践。

3.多途径开发教学资源

(1)编制培训资源包

从2004年苏科版数学教材进入实验区使用以来,我们系统地录制了一批教材培训光盘和教材培训资料,并进行有效地整合,制成苏科版数学教材培训资源包,免费配发给实验区广大教师使用。

(2)录制“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教学光盘

2008年,在江苏省教育厅的组织下,录制了“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教学光盘116课时,并借助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网站和“凤凰数学网”(教材的专业网站),将其推广到江苏省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有效地提升了全省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了苏南、苏北,城市、乡村中学的均衡发展。

(3)编写教学指导用书

教材编写组研发了一系列初中数学教学指导用书,如《教师教学用书(含光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设计研究》、《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研究与开发》和《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等。这些产品有的在操作层面上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阐释教材的编写意图,还有的为教材的使用营造学术型、研究型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4)创办《中学数学月刊(初中)》期刊

为了配合苏科版数学教材在实验区的使用,2009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与苏州大学合作,创办了《中学数学月刊(初中)》期刊,期刊的创办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教材研究成果交流的平台。

(5)建立教材支持网站

教材编写组于2005年建立了“凤凰数学网”()。网站的建立为一线教师、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大信息量的数学教与学的资源平台。同时,在“凤凰数学网”上传有大量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等,供广大一线教师免费下载使用。另外,网站还提供了一批学科专家的讲座视频和优秀课视频,供教师们学习提高。网站自2005年建成以来,规模及影响逐步扩大,现已拥有注册用户8万余人,总访问量达720万次。

苏科版数学教材的使用已近10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教材编写组依靠江苏的省、市、县区教研系统和广大一线教师的支持,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教材的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教材所体现的标准理念和特色也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为新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兰延超,女,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东北历史与文化研究;

李德山,男,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北地方史和地方古文献学研究。

① 关于布特哈八旗的主要研究成果:苏钦《关于清代布特哈八旗的几个问题》;杨余练《简论清代康熙时期的“新满洲”与“布特哈八旗”》;王学勤《布特哈八旗研究述略》;(日)柳泽明《清代黑龙江地区八旗制的施行和民族的再编》;麻秀荣、那晓波《清初八旗索伦编旗设佐考述》、王学勤《晚清民初布特哈八旗》研究等。

摘要:

清代通过建立布特哈八旗将布特哈地区的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分散部族统一起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不仅巩固了清王朝在东北边疆地区的统治,同时亦使这些民族在政治、思想、社会经济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清代;布特哈八旗;历史作用

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6-0119-05

布特哈八旗①是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在达斡尔族三个扎兰(连、队)和鄂温克族五个阿巴(围场)的基础上,按照八旗制度对清初南迁到嫩江中游地区的布特哈打胜部落进行管理的一种军民合一的组织形式。布特哈八旗的设立使分散的部落形成统一的整体,既增加了八旗兵源,巩固了东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又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 布特哈八旗编设的积极作用

(一)增加八旗兵源,随时调遣征战

清朝入关之前,八旗军队的战斗力极强,这些八旗兵丁是兵民合一的组织形式,平时狩猎放牧,战时披甲从征,“几隶于旗者,皆可以为兵”[1]。但是入关后,随着八旗制度的逐渐完善,八旗军成为完全由国家供养的军队,使八旗军出现了贪于享乐、疏于操练、战斗意识衰退等倾向。但是东北边疆各少数民族自古以狩猎为生,所以始终保持着骑射围猎的习俗,《黑龙江外纪》记载:“索伦骁勇闻天下,假其名足以自壮。”[2]因此在入关后,清朝统治者为了补充八旗兵源,以增强八旗军队的战斗力,更加注重征抚东北边疆少数民族入旗。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之初,清王朝统一事业尚未完成,清廷根本无暇东顾,被迫实行“徙民编旗”的政策,但是布特哈各族在被编入八旗后,比起南迁前后即已编设的索伦牛录,其军事职能大大强化,[3]清政府可以按照入关前兵民合一的组织方式,合理利用布特哈八旗官兵抵御外来侵略及其他军事需要,使之成为清在东北边疆一支可供随时调遣的军事力量。以达斡尔族为例,自康熙三十五年(1696)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200年间,被征调的达斡尔官兵参加战役67次,应征参战的官兵人数达6.7万余人次。足迹遍布全国22个省。[4]而这些布特哈八旗官兵在数次征战中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后备力量,正如《朔方备乘》所记:“自康熙以来,编旗给糈,训以纪律,平时自应其役,军兴皆听调拨,往往以勇猛敢战,取翠翎珊顶及巴图鲁名号如寄,此海内所以称劲旅也。”[5]可见布特哈八旗的编设有效地增加了八旗兵源,特别是在驻防八旗军力出现衰退的状况下,布特哈八旗劲旅所起作用更为突显,为清王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保卫边疆,维护国家统一

布特哈八旗既是行政组织,又是军事组织,平时履行清王朝的政令,战时则担负起出征打仗、查边巡逻、驻守卡伦的任务。由于布特哈八旗各族的“骁勇善战”,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清统治者的赞誉及信赖,乾隆帝称:“满洲索伦兵,实胜绿旗。”[6]因而清廷频繁征调布特哈各族军队,正如《黑龙江志稿》记载:“索伦、达斡尔世代出将,号称贵种,咸丰、同治年间,内省寇乱,以马甲积功至将军、都统、佩钦差大臣关防者,多由此两部云。”[7]作为清朝八旗军队的骨干力量,布特哈官兵在抗击外来侵略保卫边疆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功绩不容小觑。

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侵入黑龙江流域,据《清实录》记载:“罗刹犯我黑龙江一带,侵扰虞人,戕害居民,历年已久”,并“无端犯我索伦边疆,肆行抢掠。”[8]沙俄侵略者令人发指的暴行给当地各部族造成了巨大灾难。

面对这些侵略,布特哈八旗官兵积极参加抗俄战斗,始终坚守保卫东北边疆阵地,防止沙俄进一步侵略扩张。雍正十年,在黑龙江将军卓尔海的奏请下,抽调布特哈359名鄂伦春兵,以及鄂温克、达斡尔等族兵丁共计3000人编为八旗,在呼伦贝尔的济拉嘛泰河口设城驻防,负责巡逻边境,保卫边疆。[9]清政府沿呼伦贝尔、黑龙江地区中俄边界线共设卡伦59座,极东12卡伦,就近属黑龙江将军,轮派布特哈地区鄂温克部队戍守[10]。呼伦贝尔地区设16处卡伦,东六处卡伦由鄂温克、巴尔虎等族官兵驻守。[11]由此可见布特哈官兵是守卫东北边疆重要的力量,“自雍正五年,中、俄屡勘边界,设立卡伦,呼伦贝尔最重,布特哈、黑龙江次之”。[7]

布特哈官兵不仅为保卫东北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保卫西北边疆、西南边疆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清廷与新疆准噶尔部长达半个世纪的征战中,布特哈八旗达斡尔、鄂温克官兵各500人,以“索伦营”的名义编入西征清军历次参战,战争结束后,又采取轮换驻防制度,到最后改为布特哈达斡尔、鄂温克各500名官兵永戍伊犁地区。这些布特哈八旗官兵为了保卫西北边疆的安全,不仅背井离乡还要忍受着各种天灾人祸,实属不易,史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伊犁去岁,索伦官兵染疫患病者多,放牧牲畜亦多倒毙。”[12]在保卫西南边疆方面,布特哈八旗官兵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进藏的清军中,以鄂温克、达斡尔族部队为主要力量,据记载当时乾隆皇帝一再下令要等鄂温克劲旅全员到达才可以发动对廓尔喀的进攻。[13]布特哈八旗官兵在戍边卫国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为有清一代的边疆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布特哈八旗官兵作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八旗劲旅”[14],乾隆帝赞其英勇善战:“打胜索伦等处兵丁,人甚健壮,枪箭敏捷,惯走山林,颇耐劳苦,临战甚屈得力。”[15]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平定四川大小金川战役 、平定回疆张格尔叛乱,反击英国殖民势力侵略的斗争等重大战役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战功显赫,许多布特哈八旗官兵多次受到嘉奖,授予各种封号,提升了少数民族在中央王朝中的社会地位。如乾隆时期的“摩凌阿”鄂伦春人阿穆勒塔,由于屡建战功,“官至总管,加副都统衔”,[16]鄂温克族英勇善战的名将海兰察在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立下大功,升为协领,封巴图鲁名号,从征台湾作为功臣,图像绘制于故宫紫光阁,乾隆五十四年(1790)由领侍卫内大臣升为正白旗蒙古都统,在保卫、驱逐侵略者的斗争中捷报频传,受到嘉奖,由二等公爵晋为一等,由于海兰察战功无数,遂死后入昭忠祠,以都统衔待遇下葬。[17]

(三)加强民族管理,巩固清王朝统治

南迁后布特哈地区的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仍以氏族为单位屯居或分散游牧、渔猎,清朝为了加强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管理,利用这些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编设了布特哈八旗,这样既可以使这些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不发生大的改变,保持社会生活的稳定,又便于清廷进行管理,巩固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杨余练先生指出清朝统治者对东北边疆居民实行“教化”的方针,虽然具有封建的大民族主义色彩,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论对于巩固边疆还是对于边疆各族人民来说,显然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18]

在建立布特哈八旗之前,据《龙沙纪略》记载:“东北诸部落,未隶版图以前,无釜甑罄瓿之属,熟物刳木贮水,灼小石淬水中数十次,瀹而食之。”[19]因为铁质用具未传入东北少数民族,他们采取原始的煮食方法。布特哈八旗建立后,谙达贸易、“楚勒罕”市场的出现,使布特哈各部族有了与外界交易的媒介。少数民族将其特产与汉族商人的铁质生产工具、丝绸、茶糖等生活用品进行交换,使得生活、生产领域逐渐得以拓宽,据《清高宗实录》记载:“索伦等围猎,从前并不用鸟枪,今闻伊等不以弓箭为事”[20],火枪的传入逐步取代了弓箭,成为这些少数民族主要的狩猎工具,使狩猎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这样定期的贸易交往,不仅加强了与中原内地的联系,同时也推动了这些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狩猎是布特哈地区各族重要的生活方式,在这些民族被编入布特哈八旗后,清廷颇为重视保护其狩猎习俗,以达斡尔族为例,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达斡尔人,狩猎业逐渐被淘汰,但是布特哈地区的达斡尔人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清末还呈现出繁荣之势。农业比较落后的布特哈达斡尔族地区,在布特哈八旗建立后,清廷亦十分重视发展其农业生产,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命安珠瑚为“索伦总管”,“教索伦达斡尔屯田耕种”[21],加上耕地数量的增加、生产工具的改进等,使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布特哈地区达斡尔族农业生产不仅仅能够满足自用,还可以进行商品交换。故而《清代文献通考》记载:“索伦达斡尔人,初不知务农,康熙中遣部员课耕,变猎人为农夫,亦教化之进步也。”

受达斡尔族农业生产的影响,布特哈打胜鄂温克人尽管以狩猎为主要经济来源,但小规模的牧业和农业采集经济等也在他们经济生活中占有了一定地位。[22]布特哈八旗的编设,促进了各少数民族农、牧、猎、手工业的发展,同时加深了各族之间的联系,使其互通有无,而商品经济的出现,令各族逐渐进入封建社会。

教育上,应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奏请设立八旗官学对布特哈八旗各族子弟进行文化教育,主要学习满文、翻译,兼习骑马射猎等课程。八旗官学的设立是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伊始,结果是“习清文,演骑射”蔚然成风[23],接受八旗教育的布特哈八旗子弟,利用满文记载有关本民族的历史事件,使其民族历史得以流传,翻译汉文名著在族内传播,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这一切极大推动了布特哈八旗各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布特哈八旗的编设,使布特哈地区各民族与中央王朝的联系更加紧密,频繁的社会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同时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及认同感,巩固了清朝在东北的统治,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二、布特哈八旗编设的消极作用

(一)连年征战,各族人口锐减

布特哈八旗官兵四处征战、巡逻边境、驻守卡伦,为保卫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是不断地征调参战,常年驻守边防卡伦,却给布特哈八旗各族人民造成了人口锐减的灾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由于布特哈八旗官兵作战骁勇,战功赫赫,是清廷信任得力的“八旗劲旅”,故因此被频繁调往各地征战,从征时间长,转战地方多,很难回到家乡,《清实录》记载乾隆皇帝谕旨:“第念索伦兵连岁在军营行走,未便多留,前降旨,令伊等于大兵撤回时,由北路回至游牧”,但是在回途中,又被派去执行新的任务,“如尚未过额尔齐斯,拣选三百名,前往伊犁,俟明年另行派出更替”。[24]自道光年间以后,在达斡尔族的族谱中,许多人的名下注有“阵亡”“无嗣”字样,出现了“一家三口阵亡及三人内两人阵亡”[25]的悲惨局面,被调出征的布特哈达斡尔族官兵,“大都效命疆场,其获生还者十不得一”[26]。乾隆三十四年(1769),被征调出征南方的1700名达斡尔、鄂温克官兵,生还家乡的仅余300人。据史载有清一调鄂温克官兵数量多达六万七千三百三十有奇,但“其庆生还者,十不一二也,不死于战争的枪刀,即死于溽暑厉疫瘴烟之地”。[27]就这样布特哈八旗官兵常年征战于战场,戍守于边关,大批壮丁的伤亡,致使户口凋零,人口严重锐减。

据史载,当时出征的青壮年即使没有战死沙场,也常年不得回家,只能让妻子到驻军的兵营外,搭上帐篷或在棚车里睡几宿,在民间被称为“取孩子”。[28]这直接导致了生育率的逐渐下降,一个民族无新生命的注入,无疑影响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

(二)内部阶级分化明显,贫富分化严重

清朝统治者将原有的氏族组织按照八旗组织形式加以军事化,编设布特哈八旗,给可以为清廷效力,立有军功的氏族上层,授予副都统、总管、副总管、佐领、骁骑校等官职,给予这些氏族上层各种特权,使其更好地为清廷办事,成为清朝统治少数民族的得力助手。

由于布特哈的贡貂制度,使布特哈猎民需要长期捕猎,随着猎物的日益减少,猎民不得不在市场上以高价购买貂皮,从而凑够贡貂数量,这样导致了很多人因此贫困不堪。但是一些氏族上层却利用职权,依仗着政治与经济的优势,还对族里人民进行封建剥削,例如,布特哈鄂温克副总管等将貂皮作价卖给旗民,并从衙门抽出进贡貂皮20张转卖给别人,谋取财富,[28]或是在收购貂皮时将合格貂皮归为次等,低价收购,高价卖出,获取利润,这样使得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加上氏族上层凭借特权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使布特哈各族内部阶级分化也日渐明显,突出表现是奴隶制的发展,出现了家长奴隶制,而占有奴隶的多为氏族上层。以布特哈八旗镶白旗即阿伦河流域的鄂温克人为例,据调查,18世纪末沿阿伦河居住的鄂温克人共64户,其中7户奴隶,奴隶人口约占该地总人口的1/10,且均被氏族贵族所占有。[28]

布特哈八旗制度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给予了氏族上层特权,使其掌握了较多的社会财富,占有土地,享受俸禄,导致布特哈各族内部阶级分化的逐渐加剧,随之而来的就是阶级矛盾日渐突出,贫富分化严重,延长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过程,进而使布特哈各族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于其他民族。

(三)繁重的贡赋

贡貂制度,始于天命、天聪年间,“黑龙江省诸部归顺之初,随朝纳貂,略表臣服之意,盖无年限、数目、定制”。[29]这一时期的贡貂仅是少数民族向中央王朝臣服的一种表现。但是在布特哈八旗建立后,在繁重的兵役、徭役之外,贡貂正式成为各族的又一项沉重赋役。

清政府规定“布特哈,无问官兵散户,身足五尺者,岁纳貂皮一张”。[30]据统计,以嘉庆三年(1798)为例,布特哈地区贡貂男丁4758人,当年所贡貂皮一等44张,二等132张,三等272张,寻常三等4300张,共计4748张,基本上为一丁一貂。但是到了光绪年间,牲丁总数与捕貂数量已经不能相符了,光绪十四年(1888),贡貂男丁4028人,贡貂数量才3291张,且无一等、二等貂皮进贡。[31]

贡貂之难恰恰说明了赋役之重,不仅是青壮年需缴纳贡赋,就连出外征战的士兵也要在其家乡承担贡貂名额,甚至是战死沙场官兵的遗孀或是遗孤也要继续缴纳。贡者如不能缴纳,则管辖官吏也要受罚。[32]由于猎貂十分艰苦,加上貂的数量日趋减少,布特哈各族人民不得不到千里之外的外兴安岭去捕获猎物,来去需将近半年时间,途中艰辛,使布特哈人民苦不堪言,史载:“自中俄分江以后,鄂伦春徙入兴安,布特哈不准兼辖贡貂之役,剧以为苦。岁尝于正二月间,派员至奉天、吉林两省,收买市貂,仍遵旧例,于五月赴将军衙门呈请选等备贡,其貂价则于俸饷内摊扣。以故两城之兵,额饷月银一两,岁支实不及半,即该管官一无侵蚀,而生计萧条,不待问矣。”[29]

清廷为了规范贡貂制度,制定了严格的贡貂规定,如若不达要求,不仅免去赏赐,同时撤销所管官员的官职。这就使得完成贡貂之赋更为艰难,本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布特哈各族已经开始使用火枪打猎,但是清廷为了保持满族旧习,“满洲本业原以马步骑射为主,凡围猎不需鸟枪,惟用弓箭”,[20]严令禁止索伦行围使用鸟枪,违者治罪,需遵循旧规,用弓箭猎兽,这无疑增加了捕貂的难度,人为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从布特哈八旗建立开始算起,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共176年,基本上年年贡貂,数量巨大,这样大肆猎捕,使布特哈地区出现无貂可捕的状况,严重破坏了这一地区自然生态的平衡。无休止的贡赋,不仅使布特哈各族人民的劳动成果一直被清统治阶级占有,而且致使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据记载:“黑龙江地利有余,人力不足,非尽惰农也。为兵者一身应役,势难及于耕耘,而闲处者又多无力购牛、犁,以开荒数十百里之外。”[33]

综上所述,清代布特哈八旗的编设,其积极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不仅增加了八旗兵源,维护了边疆稳定,而且巩固了清王朝在东北的统治,使清王朝的统一大业顺利完成,但是它的编设毕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其封建性及强制性必然导致消极作用的产生,造成了布特哈八旗人口锐减,生育率下降,阶级分化日益加深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清文献通考(卷179)[Z].

[2]西清.黑龙江外纪(卷3)[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3]麻秀荣,那晓波.清初八旗索伦编旗设佐考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4).

[4]达斡尔族简史编写组.达斡尔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何秋涛.朔方备乘(卷2)[Z].清光绪七年石印本.

[6]清高宗实录(卷321,乾隆十三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万福麟,张伯英.黑龙江志稿(卷43)[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8]清圣祖实录(卷104、卷112,康熙二十一年、二十三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鄂伦春族简史编写组.鄂伦春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0](清)何秋涛.朔方备乘(卷45)[Z].清光绪七年石印本.

[11]清高宗实录(卷641,乾隆二十六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清高宗实录(卷757,乾隆三十一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清高宗实录(卷1400,乾隆五十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麻秀荣,那晓波.清代八旗索伦的骑射教育[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2).

[15]清高宗实录(卷328,乾隆十三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万福麟,张伯英.黑龙江志稿(卷54)[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7]清高宗实录(卷1323、1412、1425,乾隆五十四年、乾隆五十七年、乾隆五十八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8]杨余练.简论清代康熙时期的“新满洲”与“布特哈八旗”[J].社会科学战线,1980,(4).

[19]方式济.龙沙纪略(《龙江三纪》本)[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0]清高宗实录(卷374,乾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清圣祖实录(卷122,康熙二十四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阿荣旗查巴奇乡鄂温克族调查报告[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23]那晓波,孙松滨.鄂温克族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4]清高宗实录(卷522,乾隆二十一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达斡尔族简史编写组.达斡尔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6]万福麟,张伯英.黑龙江志稿(卷30)[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27]万福麟,张伯英.黑龙江志稿(卷59)[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28]鄂温克族简史编写组.鄂温克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9]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4)[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0]西清.黑龙江外纪(卷5)[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3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鄂伦春族研究会编.清代鄂伦春族满汉文档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32]华灵阿.关于布特哈地区的索伦、达呼尔、鄂伦春等族源流考[Z].

[33](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4)[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The Historical Rol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utha

Eight Ba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

LAN Yan-chao, Li De-sh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第8篇: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1 模式简介

在初中学业考试生物“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模式中,学生可以从实验操作、笔试、口试、实验设计和调查报告五种考查方式中自选某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参与考查。教师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广州地区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给出一定的考查范围或题目,学生在五种菜单考查方式中任选某种方式进行考查。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与实验考查两次,选取最高成绩作为考查最终成绩。在考查中,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负责提供五种实验考查方式的实施条件。选择口试、笔试和操作的学生根据考查范围进行准备,在考查当天通过抽签决定具体的考查题目。选择做研究报告和实验设计的学生提前报名,在八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提交有关报告和设计。

学生自选菜单中的实验考查模式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菜单提供的考查模式较多,侧重点各有不同。例如实验操作考查,侧重于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笔试、口试,侧重于监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实验设计、报告则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在具体操作时,除了采用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方式进行评价。教师评价还应该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制作、理论学习、社会调查等方面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2 模式操作指引

根据《广州市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级生物学科结业评价方案》,生物学科结业评价是对八年级学生两年的生物学科学习情况所作的一个总体评价,由三种形式组成:纸笔测试、非纸笔测试(包括开放式考查和生物实验考查)、平时成绩。其权重分别为纸笔测试占70%、非纸笔测试占20%、平时成绩占10%,三者之和为初中生物学科结业成绩。因此,该实验考查模式中五种考查的方式的满分均为20分。

2.1 实验操作考试

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教材上的实验出题。在操作过程中学校提供各组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与仪器,学生在考前抽签决定考题,2人或4人一组同时进行考试,每组考查时间为20 min。教师印制试卷时,一份发给学生进行考试准备,一份留作试卷,即每个选考学生需要2份单面试题。

2012学年统一提供的操作试题包括显微镜类与非显微镜类两大类,显微镜类有2组试题:试题A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试题B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非显微镜类包括3组试题:试题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试题B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试题C扦插材料的处理。

2.2 笔试

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教材上的实验,选取部分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等内容编制试题。题型主要是填空与选择,评分标准统一。学生在考前抽签决定考题,考查时间为20 min,各班同时进行。要求考生独立作答,不得参考任何相关资料。2012学年统一提供的笔试试题包括4组。

笔试也可以不单独进行,笔试成绩可以与八年级期末广州市学业水平结业考试中纸笔测试中所涉及到实验知识的分数经过换算后互认,满分也为20分。

2.3 口试

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教材上的所有实验,选取部分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编制而成。学生在考前抽签决定考题,与教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学生听完试题后,有1 min的时间思考,每题有3 min的时间作答,试题只读1次。听完题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独立口答,不得参考任何相关资料。教师每次只考查一名学生,参照评分标准酌情给分。2012学年统一提供的口试试题包括3组。

2.4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考查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或者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补充、添加,成为一个创新实验。

2.5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考查内容不受限制,学生根据教材中涉及到的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调查题目,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3 模式在实践中的改进与反思

初中学业考试生物“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模式建立后,先是在萝岗区的区属学校开始运用,2012学年开始,由广州市教研室生物科向全市的各区县推荐运用。该模式自构建后的6年来,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验操作形式

实验操作方式最初按照年级分类,分为七、八年级两大类,每类4组试题。在实践中发现七年级试题中显微镜类比较集中,考虑到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开展显微镜类实验的条件,会影响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考查方式的初衷,后改为根据实验中是否用到显微镜分类。

根据学校在实施操作考试中,教师的人手、学生准备实验的时间有限等因素,减少了试题的数量,更加突出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根据人教版新教材,删掉了一些实验,例如测量胸围差的试题被删除。

修改、充实了试题的评分标准,除了考查知识与技能以外,尽量关注学生在考查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一些实验仪器、用具使用的方法和习惯也纳入评价范围。

3.2 笔试形式

笔试考查方式最初是考查一个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考查方式考查的知识内容过少、过于集中,后改为不拘泥于考查某个实验,而是进行综合的实验考查,共4组题。

由于实验考查是在八年级进行,既不能加重学生负担,又要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因此,除了将“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的成绩与八年级期末广州市学业水平结业考试中纸笔测试中所涉及到实验知识的分数经过换算后互认外,也与结业考试中非纸笔测试的另一种形式——开放性考查的成绩互认,均为20分。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做到在非纸笔测试中自主选择开放性考查还是实验考查形式。

为了进一步减少学生负担,现在正评估是否将笔试考查纳入平时的纸笔测验中,即无需组织专门的笔试考查,改为在每次单元或期末质量监测中,命制20分的实验题目,经过统计作为笔试考查的成绩。

3.3 口试形式

口试考查方式最初是考查一个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经过实践,发现这种方式会给学生背实验的错误导向。后改为不是针对一个实验,而是将部分实验的关键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考查。

在口试中,师生是一对一进行的,考查速度较慢,耗费时间较长。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校全校没有一个选择口试的学生,这可能与教师、学生对此考查方式的操作过程不满有关。为此,现在正在评估是否以小组考查形式代替师生的一问一答形式,即学生2~4人自由组合,共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考查时间,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合作学习,同时降低学生的紧张感。后一种小组口试的试题和评分标准正在讨论中,力图既要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又要避免个别成员滥竽充数。

3.4 设计、报告形式

实验设计与调查报告这两种考查方式主要适合于对生物学科特别有兴趣,与人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强、肯钻研和下苦功的学生。设置这两种考查形式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将来可以在生物学科有所追求的热爱理科科学的学生。但是好学生需要好教师来培养,开展这两种考查,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花许多时间、精力来指导学生。因此,特别是任教八年级的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教师对实验考查所秉持的态度等,对学生选择设计与报告考查方式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从萝岗区2012学年萝岗区区属初中学校实验考查情况统计表分析,生源较好与生源较差的学校选择设计与报告这两个考查方式的统计数字差别不大,全区9所学校有5所学校选择报告的人数为零,6所学校选择设计的人数为零,表1。

3.5 师生对实验考查的认识

为了了解学生对实验考查的认识,2012学年,笔者也对萝岗区全体参加实验考查的学生进行了以下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调查问卷:

1. 你对实验考查的认识是( )

A. 实验考查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B. 实验考查是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2. 你选择的实验考查方式是( )

A. 笔试 B. 口试 C. 操作 D. 报告

E. 设计

3. 你认为最有效的实验考查方式是( )

A. 笔试 B. 口试 C. 操作 D. 报告

E. 设计 F. 其他

4. 你选择的笔试试题是( )

A. A组 B. B组 C. C组 D. D组

E. 学业水平测试题的换算 F. 其他

5. 你选择的实验操作试题是( )

A. 非显微镜类A组 B. 非显微镜类B组

C. 非显微镜类C组 D. 显微镜类A组

E. 显微镜类B组 F.其他

6. 你选择的口试试题是( )

A. A组 B. B组 C. C组 D.其他

7. 你对“五合一菜单自选模式”的总体评价是

( )

A. 考查方式多样,很好地面向了全体学生

B. 考查方式多样,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C. 考查方式多样,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D. 考查方式多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调查显示,有39.6%的学生对实验考查的认识停留在是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上,19.03%的学生还是认为考查方式的多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说明师生对实验考查,乃至实验教学的目标与意义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初中学业考试生物“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以考查促进教学,以教学推动考查”的理念。从该模式在有关学校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也显示,无论是对生物课的喜爱程度,对实验感兴趣的比例,还是实验课的预习情况、听课状态、实验习惯、收集数据的能力、与同学合作或探究意识等方面,采用本模式进行实验考查的实验班均比未使用本模式的对照班做得好。

参考文献:

第9篇: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数学;方法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现行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教材有很多优点,它更贴近于生活,也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适合解决生活、生产中的许多问题,真正体现出了学以致用,但也出现了教学时间不足、课堂容量太大、内容编排前后有冲突等问题,给教学带来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读课程标准,仔细研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加以适当的调整,很好地驾驭我们的课堂教学。本人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数学的过程中就遇到了不少困惑。下面我就谈谈自己面对各种困惑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容量太大怎么办

按理说,经过教材专家们的论证与研究,课堂教学容量的设置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对我们这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学生来说,由于小学基础差,学生接受能力不强,反应速度不快,对于教材容量太大的教材,就会出现问题,有时会出现拖堂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严重的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比如,八年级上册有一节题为《变化的“鱼”》的内容,笔者认为容量偏大。因为整个教学过程中共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六条小鱼的描点和连线,还要与原来的小鱼做对比,看看形状和坐标有何变化。同时,例题当中还有两条小鱼需要教师按照同样的步骤去完成。紧跟其后的是三条变化之后的小鱼形状与坐标变化的集体讨论。仔细想想我们的40分钟在干什么。答案是在画11条小鱼,在看这些小鱼之间形状和坐标的变化。这样的话,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去完成数学作业,教师也没有时间去处理作业中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采用了压缩学生所画小鱼条数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类比、推导、讨论等方式得出“鱼”的变化规律。同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描点、连线方法的前提下,部分小鱼的构建可以由多媒体课件来完成。这样,在课堂中既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又没有占据学生的大部分时间。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没有认真备课,把握不住课堂的重、难点,那么就可能经常碰到上述问题,而把握教学重、难点是一个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问题。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它仍是教师落实课改理念、探寻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主线。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把握教学重、难点的能力反映了一名教师解读文本、研读教材、调控课堂的水平。因此,备课时把握教材重、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灵活整合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二、总课时不够怎么办

通过我校任课教师的互相交流和实践,我们一致认为: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偏多,这在整个一学期的教学中总课时显得很是不够,这给八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八年级上册《位置的确定》一章中,教材中用了两课时的内容来介绍用极坐标、经纬网、平面直角坐标系等方式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旨在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条件。而本章的重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应用,没必要非要让学生掌握每一种表示物置的方法。因此,我将这两课时的内容压缩为一课时,对多种表示物置的操作过程轻描淡写,而对表示物置的结果重点分析,只要让学生掌握重点即可。

三、章节内容前后有冲突怎么办

在教学《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一课内容时,课后练习中出现了这么一类题:已知一次函数图象上两点的坐标分别为,试确定此函数的表达式。众所周知,此题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去解决是常用方法。但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下一章才学习的内容。面对此问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是先上二元一次方程组,再上一次函数,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上了一半的一次函数,放下再去上别的内容恐有不妥。此时我想到了一种巧妙方法,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先利用公式求出k值,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b值。虽然使用了高中才要学习的方法,但是也简单明了,切实可行。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让我也深感备课不再是那么简单,备课不再是看看章节内的联系,还要知道整册书本教学内容的相互牵连,更要了解初中数学知识在教材的编写中是如何螺旋上升的。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我深深地感到课堂教学中,教材处理要灵活多样,在不偏离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会一题多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之余,只要我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我相信我们的努力与困惑肯定会成反比例;只要我们在把握住重、难点的前提下,灵活应用我们的教学资源,我相信我们的数学教师必定会描绘出教学改革的一片灿烂天空。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