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湖南精神范文

湖南精神精选(九篇)

湖南精神

第1篇:湖南精神范文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面对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学视察湖南讲话精神研讨发言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我们爬坡过坎必须要做到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里。”在湖南长沙考察调研时强调。就如何贯彻的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全县企业加快创新,推动全县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到XX县而言,就是需要做到“三个构建”。

一、构建高精尖创新体系,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围绕主导产业,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要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推进XX实验室、XX平台等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聚焦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基建、区块链等领域,推动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

二要加快推进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产业创新发展共性需求,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突出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新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技术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建设一批行业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等不同形态的协同创新组织,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

三要加快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围绕主导产业,加快科技大市场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促进在XX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按我县针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县本级财政科技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相关标准给予支持。

二、构建高成长企业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梯队。

坚持培育与引进并举,优先支持带动力大、成长性强、亩均效益好的企业,精准培育创新“尖兵”,构建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企业梯队体系。

一要大力推进实施科技招商计划。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载体,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链,带动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

二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对新认定企业从全县技术创新引导专项资金中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和质量水平,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汇聚、产业升级中的支撑作用。

三要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每年重点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瞪羚企业”,由本级财政科技计划资金采取事前立项事后补助方式,支持“瞪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促使“瞪羚企业”迅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

三、构建高素质人才体系,提升高质量发展环境。

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一要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继续开展企业家培育计划,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分行业、分批次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集中培训、考察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弘扬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务实奋进、主动担责的企业家精神,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实干的浓厚氛围。

二要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需求,择优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支持高层次人才在我县投资创办企业,对各类高层次人才及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其创办或参与的企业(项目)优先安排资金支持。

三要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企业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坚持开展评选工作,强化表彰奖励,从而引导全社会尊重创新、崇尚创新、研学创新。

第2篇:湖南精神范文

道家尚柔。湖南精神的根,是道家。相对于北方大漠的粗犷豪放,湖南更多是一种浪漫灵柔。山东出响马,湖南产土匪,源于地域差别。

但湖南的柔性,不是江南式柔媚。与江苏、浙江一带的温软柔腻比较,湖南人偏向于浪漫、高远。

这是一种南北杂交后的变异。湖南地处南方中的北方,北方中的南方,是“南人北相”与“北人南相”的杂汇。三苗土著与客迁者混居、“江西填湖广”民族大融合,都对湖南本土人种起到了改良作用。

这种非南非北的地段,无论与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都有一种异质感。而湖南山地的独门独户的独居特色,造成每个人天然的独立意识。忧天时气魄宏大,更有一种排异心理,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强悍气质,更加剧了这种独立精神。同时,四塞之国开化较晚,被主流化程度不大,在保留湖南人天性同时,也保留了那种自由散漫、天马行空、不受拘束的气质。

湖南人身上的自由气质,对自由的本能向往和渴求,便因这几种原因生出。湖南人最光辉灿烂最激荡人心的一段,也正是为天下争自由的那段。

如果说,曾国藩、左宗棠还有卫道的气质,到了谭嗣同、唐才常,争取政治民主自由的精神,就初显端倪了。到蒋翊武、黄兴、蔡锷、宋教仁,追求自由的气质,已经回荡在身上了。

独立自由的集大成者,在青年。32岁那年,称“独立寒秋”,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既要独立,又要自由,战乱年代,现实是既不独立,也不自由。

首先想到搞湖南自治。1920年9月28日,写下《湖南自治运动应该发起了》。军阀张敬尧被逐出湖南后,他提出“自主自立、废督裁兵、公民制宪、实现民治”的运动。

可惜,这段历史今天被许多人忽略了。

专门从湖南的历史、地理、民族性论证湖南为什么要自治。

他评价当时湖南精神,是“湖南人确有几种可爱的特性,坚苦、奋发、勇敢、团结心都是”。(见杨金鑫《青年与近代湖湘文化》)。

创办《湘江评论》时,曾发起一个惊动中国的事情, 驱赶军阀张敬尧。他当年去北京向政府请愿,落款是“湖南公民”。这是湖南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公民身份自称的人。其时的,信奉的是无政府主义,这个主义的核心,是社会自由。

自由的本质,是超脱利、名束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自由与天下结合,就成了醉心成就感、社会公义、天下大义,如黄兴“碧血浇灌自由花”。自由与政治结合,就是喊出的“为人民服务”。湖南人从政,可能过于理想、激进,在后世带来争议,但还从来没有产生过一个追名逐利之辈,这是湖南人超越的精神使然。

湖南民间的洒脱,则见出道家文化达观的一面。凡性格都有反面,霸蛮执着的人,必有灵活机智的一面。如果说,“忧天”是湖南人沉重的一面,“乐天”则是湖南人轻松的一面。

乐天的落点在生活,乐天的精髓在折腾。

湖南人会生活,能折腾且擅长折腾。长沙人“策”,换句直白的话,是“用嘴巴来折腾”。湖南卫视正是乐天的湖南人用“边策边折腾”鼓捣成功的。

乐天的湖南人,民间流传一句俗话,叫“白天爱看牛打架,晚上唯愿火烧天”。爱凑热闹,好生事情,精力充沛,生命不息, 折腾不止。

折腾出于自由的天性。当这种乐天的天性,遭遇忧天的沉重时,表现出来的气概,无一不是:洒脱。

湖南民间俗话:要死卵朝天,不死又吃饭。粗俗俚语,很见湖南人的达观。道家的庄子,曾流传一则故事,妻子死后,他盘腿敲瓦盆唱歌。长沙人家里死了老人,丧葬时往往放流行歌曲。对于非人力可能及的事,湖南人都看得开。

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湖南人倔强、勇猛、血性,再加上自由、乐天、折腾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就起了化学反应,变化出湖南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点,淡看生死,即是达观。

达观的精神,经过有大学问、大思想的湖南人的融会,就升华成两句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无论是的举重若轻、洒脱淡定,还是谭嗣同的勇猛决绝、达观自信,都为湖南人以生命求真理、以坚苦索自由的精神,立下了标杆。

湖南人精神中的这些大义情怀、决绝不悔、自由洒脱,让他们在艺术、反权威两方面,可以开创人类的巅峰高度。

如果说,湖湘文化经过系统的提升,已经成为一种庙堂文化,那么,湖南精神,事实上依然存于民间,它的精气神,它的不死活力,始终弥散在民间。

湖南精神的形成,得益于洞庭湖的封闭,得益于湖南一直长存民间。湖南精神的真正不死的活力,始终保留在民间,因为湖南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草野的、自然的、天性的、民间的精神。

这种自由环境,让湖南人养成一种“士气”。

湖南因蛮荒而存自由,因自由而生土气,因土气而有风骨。

气节属于官方,风骨存于民间。

我们看蚩尤、屈原、贾谊、柳宗元、周敦颐、王船山、,要么败归民间,要么流放民间,要么终老民间,要么起事民间。

悲情动天,力以拔世;精神流传,始有湖南。古人说“礼失求诸野”,对湖南来说,精神失求诸野。

第3篇:湖南精神范文

摘 要 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分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湖南地区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长期受到湖湘文化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社会环境与地理环境丰富了高校体育运动项目;湘籍伟人的体育思想促进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促进了高校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 湖湘文化 高校校园 体育文化

湖湘文化以其历史悠久的精神实质对湖南地区的各方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湖南籍伟人的体育思想则对湖南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时刻激励着湘籍体育健儿为湖南体育事业的辉煌而奋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求新变异的创新精神推动湖南体育船业的发展,以其独特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湖南体育事业。

高校体育文化对于发展高校体育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深入概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湖湘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提出带有湖湘文化色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湖南高校里的一种亚文化,分析出湖湘文化对于湖南高校校园文化的深刻影响。

一、湖湘文化的内涵

湖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院万里先生在湖湘文化论坛“朱张会讲”提出:湖湘文化是对湖南这一特定地区文化现象的称呼,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广义来讲实质自古以来陆续生息在湖南的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之民风、民俗、社会意识、科学文化乃至物质文化的总和;从狭义看,则是指在某些基础上所发展和沉淀起来的精神。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来源于湖湘大地民族文化、学术思想和社会阶层。

先秦、两汉的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对于两宋之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岳麓书院所悬的“道南正脉”匾额,凸显出湖湘文化所代表的儒学正统。湖湘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是经过集百家之所长和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但作为观念形态的湖湘文化,它和其它传统文化一样,是历史的积累,是存在的反应。学术界对湖湘文化精髓的概括,大部分学者都赞同“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因为这更能体现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更能反映出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和氛围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身体锻炼为手段和各种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在体育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广义的高校体育文化指所有的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活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并拥有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高校体育文化则是指学校师生员工们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1]。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从内容上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可分为三个层面:(1)物质文化,即高校体育教学的器材、场馆、设施等,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2)是实践层次的体育文化,它包含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和行为文化。(3)精神文化,它包括了体育情感、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等,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

三、湖湘文化对湖南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一)湖南籍伟人体育思想促进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于1952年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导思想,对湖南乃至全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健身、富民、强国联系在一起,将体育视为意志磨练与文明进化的手段和阶梯。湖湘文化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湖南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以互相文化的精神实质来推动湖南的体育事业发展、湖南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乃至湖南社会的全方面发展,因此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展湖湘文化。

湖南高校体育在湖南籍为人的体育思想的影响下,注重于校园竞技体育的发展,借力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发展对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的宣传下,已经深入了高校学生的意识中,学生既通过体育强健了机体,同时又使得学生具备了顽强拼搏与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提高了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发展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成效[2]。

(二)地理环境丰富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湖南省的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湖南的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复杂多样的地理因素造就了如今多彩多样的湖南传统体育文化。在湖南这一特定地区的环境特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湖湘传统体育文化的萌生与发展,还决定着湖湘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民族不同的风俗相互影响渗透着,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内容,形成了多种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3]。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在湖南高校开展得比较少,只有舞龙舞狮以及武术在高校开展的比较好。

(三)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促进湖南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湖湘文化精神自古以来与政治、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为湖南体育健儿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创造辉煌历史奠定了夯实的思想基础。体育文化的核心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由来已久,已然成为校园体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能够培养竞争意识,激发超越自我的实现;培养优良的品格,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和平精神,加强友好观念。但不可避免地给高校体育文化带来盲目追求个人名利,暴力行为等负面影响[4]。现在很多高校进行了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更进一步提高了高校经济体育水平。湖湘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湖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弥补了竞技体育给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是由于湖湘文化的精神,湖南籍运动员在国内外体育舞台所展示出来的风采,为他们赢得了“体育湘军”的美誉,湖南高校也为“体育湘军”培养输送了很多人才,提高了湖南体育竞技水平,推动了湖南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5]。

湖湘文化虽然促进了湖南高校经济体育的发展,但是民族传统体育在湖南高校还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展。当每一个运动项目都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激发其他体育竞技项目的进取拼搏精神,形成高校竞技体育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最终完整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体育运动当中,提升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实现湖湘文化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良性互动中共同发展。

四、结论

湖湘文化对湖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意识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上。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武术与舞龙舞狮等体育项目已经在湖南高校中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深受学生喜爱,湖湘文化促进着湖南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使得学生提高了身体素质,增长了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梁永桥,李英春,徐东岩.新视角洞察高校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7(1):68-69.

[2]刘亚云.湖湘文化对湖南体育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5.12(6):36-38.

[3]黄欣加.高校体育文化与社会化关系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61-63.

[4]刘亚云,李可兴.湖南地理环境与湖湘传统体育文化[J].体育学刊.2007.14(1):79-81.

第4篇:湖南精神范文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百年百课堂理论宣讲

邓 纯

大家好,根据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场党课,在建党百年,值得全体共产党员共同庆祝的年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重温党史,一起回望我们走过的路,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在百年党史中领略湖湘力量》

大家知道,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作为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的湖南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里蕴含着丰厚的红色资源,这里挥洒着无数革命烈士的热血,这里也焕发着崭新的时代光彩。一丝一缕都凝结成支撑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前行中的重要力量,汇聚成点亮中国美好未来的不竭“灯油”。三湘儿女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湖湘文化,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南精神。这种精神,是湖南人民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脉派,更是百年党史中的精彩篇章,激励了无数湖湘子弟奋勇前行。今天,我们就从湖南人的担当精神、湖南人的牺牲精神以及湖南人的创新精神中,领略百年党史中的湖湘力量!

一、“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湖南人的担当精神

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在千年历史进程中,湖南孕育了许多可贵的精神特质。作为湖南精神家族的主要成员,“经世致用、心忧天下”的担当精神表现得尤为耀眼且绵延不衰,堪称湖湘文化的血脉灵魂!

从《史记》中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到杨度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我们不难发现,“敢于担当”的精神一直在湖湘大地萦绕回荡,激励历代湖湘儿女躬行践履、发扬光大。

尤其是近代以来,湖南人把这种令人景仰的担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书写了“半部中国近代史,竟由湖南血写就”的佳话。辛亥革命时期,以黄兴、宋教仁、蔡锷等人为代表,勇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时代重任,谱写了一曲曲民主革命壮歌。连孙中山先生都不禁感叹:“革命军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战争,是非常的战争,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都是湖南人做出来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彭德怀等为代表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以及数不胜数的湘籍英烈,为实现民族解放与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更是把湖湘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理想和信仰而敢于担当、不惧牺牲的精神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湖南这片21.18万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上,走出了开国领袖毛泽东,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以及任弼时、李富春、李维汉、李立三、朱镕基、胡耀邦、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在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湖南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3人,有大将6人、上将19人,这里还有断肠明志的“绝命后卫师”师长陈树湘,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等不胜枚举的壮烈英雄。在和平年代,这里又走出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为民书记郑培民、抗疫战疫先锋吴安华、脱贫攻坚时代楷模黄诗燕……

群星闪耀,照我前行。当今时代,中国人民的责任担当,就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必然包涵湖南篇章,实现中国梦更加需要湖南担当!

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这殷殷寄语,给湖南人的担当精神泼染了时代的色彩,赋予了更新的内涵。

在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这场艰难战役已经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湖南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三湘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湖南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

在“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中,湖南要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为全国积累可供推广的宝贵经验与参照模式。这是湖南人民责无旁贷的角色担当!

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湖南要发扬敢为人先精神,勇立改革潮头,抢占改革先机,迎头疾赶,奋起直追,率先把这片红色热土建设成生机盎然、富裕美丽的幸福乐园。这是湖南人民众望所归的情感担当!

新时期,重任在肩,使命如山。只要7000万三湘儿女、380万湖南共产党人发扬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湖湘文化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三高四新”战略,湖南的担当精神必将再次焕发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光彩!

二、“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湖南人的牺牲精神

讲到牺牲精神,我们知道毛泽东同志为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牺牲了六位亲人,长子毛岸英28岁,妹妹毛泽建24岁,妻子杨开慧29岁,侄子毛楚雄19岁,还有两位弟弟,毛泽覃30岁,毛泽民47岁,主席曾要求子女亲属拥有四项“特权”,这就是为革命牺牲特权的生动诠释(饱受苦难的特权、被执行纪律的特权、艰苦奋斗的特权)。

时间回到1990年,中央警卫局在清理毛泽东同志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里面装的是毛岸英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这些物品不是身边的工作人员收拾的,他们甚至看都没有看到过。

从毛岸英牺牲到毛主席逝世隔了26年,毛主席是在怎样的悲痛和寂寞中把儿子的这些衣物珍藏在身边的?这26年里,主席在北京的住处,至少搬了5次,他是怎样瞒过所有的工作人员,没有让任何人经手这些衣物的?

当这些衣物再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已经又过去了很多年。一个老父亲对离去孩子的思念,默默地压在衣柜底下,近半个世纪。

我们又回到1959年,在杨开慧牺牲29年,毛岸英牺牲9年之后,毛泽东回到故乡,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作为革命摇篮、伟人故里湖南,“红色基因库”里内涵丰富。成千上万先烈前仆后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洒尽一腔血,化作一团火,烛照美好未来。翻开历史的扉页,才会懂得“新中国”这三个字是烈士们用鲜血铸成的!

湖南人自古就有着卓励敢死之血性精神。左宗棠“不成功便成仁”抬棺出征,蔡锷身患绝症仍然坚持领兵奋战,宋教仁明知身陷险境依然毫无畏惧等,都是最为明显的例证。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中仅记录在册的湖南烈士就有近20万人。可以说,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湖南人敢于赴汤蹈火,他们“临深渊、履薄冰亦不退却,哪怕需要以鲜血乃至生命为代价。”尤其值得骄傲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一共进行了22次会战,其中6次发生在湖南。日军侵华司令冈村宁次曾经叫嚣“欲灭华夏,先平湖南。”但日军在湖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和挫败,并最终在湖南芷江向中国方面递交投降书。这14年里,无数大义凛然、英勇赴死的湖湘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浇灌着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自由之花、理想之花,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奏响了多少催人泪下的千古绝唱!山河因其增色,天地为之动容。

向历史回眸,向过往凝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液。能够从中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汲取前行智慧和力量。今天的湖南,正入脑入心地捧读党史这本“厚实的教材”,藉以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回望1921年到2021年的奋进之路,缅怀革命先辈先烈,寄托哀思、赓续斗志。天地间一股英雄之气激荡和驰骋,润物无声地洗礼初心。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从英烈谱系里汲取钙质,红色基因持久绽放光芒,那是湖湘儿女的底气所系、力量所在。百年积淀的澎湃伟力引领激流归海,那是“潇湘号”的诗和远方。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是你们用生命、鲜血铺成了一条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从“温暖中国的半条被子”到“寸土千滴红军血”的万里长征,无数革命先辈先烈为中国的美好未来奉献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却未曾留下名字,成为了无名英雄。他们把名字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汇聚成了“英雄群画像”,成为了照亮美好未来的“明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彰显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厚情怀。”

勇于牺牲的精神,甚至已经熔铸成了湖南人最明显的特质,使得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在湖湘文化中熠熠生辉,光耀夺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湖湘儿女接过代代相传的历史火炬,继续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虽然没有刀光剑影的厮杀,但依然有惊心动魄的“战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抗洪抢险……在这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处处都充满着“小我”和“大我”的冲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甚至是社会利益的矛盾,既然有冲突和矛盾,就一定会面临需不需要“牺牲”的选择。而湖南人所秉持的“牺牲精神”,就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当疫情来临时,共产党员是冲锋在前的生命卫士;在滚滚洪流中,共产党员是勇斗激流的堤坝砥柱。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环境、什么标准,每个党员就是一面鲜亮的旗帜、一根醒目的标杆,在党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带头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抓在手中,把危险留给自己,敢啃“硬骨头”,勇挑“重担子”,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党员和干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先锋队、领头雁,示范和引领着人民群众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幸福的目标迈进。

桂东县青山乡原副乡长方璇,毕业时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奔走在脱贫攻坚一线,是青山乡远近闻名的“扶贫先锋”。不幸的是,在前往联点村扶贫的途中,因车辆滑落山崖不幸殉职,年仅26岁。

像方璇同志一样,将青春甚至生命奉献给扶贫事业的干部,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年龄不同、岗位不同,身上却都有一项共同的特质——牺牲精神。这种“牺牲精神”,是在平凡岗位无私奉献,也再次证明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脱贫攻坚战场虽没有战火硝烟、枪林弹雨,却同样艰苦卓绝,同样有流血牺牲。那些长期奋战在潇湘大地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远离家乡、亲友,放弃唾手可得的优厚待遇,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光发热。黄诗燕、王新法、蒙汉、方璇、龙俊、向纹……脱贫攻坚八年来,湖南100多名脱贫攻坚干部牺牲在战贫征程上。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诠释了湖南人的牺牲精神。湖南人的这种“牺牲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实践于湖南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这种超脱私欲的崇高精神,将永远在湖湘热土上散发着时代的光芒。

三、“兼收并蓄、敢为人先 ”——湖南人的创新精神

湖湘文化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文化形态,这使它具有合作共赢、博采众长的开放姿态,具有海纳百川、扬长避短的包容胸怀,具有革故鼎新、开拓进取的精进意识,这就是湖南人兼收并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从中国思想史上四次思想理论大融合大创新来看,湖南人的这种创新精神不仅显而易见,而且功效巨大、影响深远。第一次发生在宋代,儒学吸纳佛、道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其开创者是道州人周敦颐。第二次发生在清初,衡阳人王夫之集中国古代文化之大成,总结和发展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使唯物辩证法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次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后,邵阳人魏源学习西方以商立国和民主政治,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推动了封闭已久的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的大潮。第四次是湘潭人毛泽东大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观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理论基础。

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环顾世界,我们都不难发现:“近代思想大创新的先驱都是湖南人”这一美誉绝不是信口雌黄,而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不刊之论!

创新和开放是流淌在湖南人血脉里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薪火相传,历久弥浓,如今正成为湖南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这一新征程上的鲜明特色和强大力量。

为贯彻落实的湖南考察精神,中共湘潭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深化“六个湘潭”建设的发展目标,即在“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实力湘潭、创新湘潭、文化湘潭、幸福湘潭、美丽湘潭、平安湘潭。这是立足湘潭发展新实际、新特征、新机遇、新潜力、新使命所作出的现实选择,顺应了湘潭300万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更高期盼。

“关山千万重,山高人为峰。”无论是打造“三个高地”,还是践行“四新”使命,战略中每一个高地的打造,都将是一场攻城拔寨的硬仗;每一项使命的践行,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在湖南考察期间,明确指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要继续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不久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关于中部崛起的意见,再次“点将”长株潭都市圈建设。

从建设“毛泽东城”,到构建“长株潭经济区”“长株潭一体化”,再到新世纪以来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都市圈”,推动长株潭三地一体化发展,始终是湖南人的坚定目标。

4月10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第三届市委书记联席会议在韶山举行。长沙、株洲、湘潭共同签署《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1年行动计划》《湖南湘江新区 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九华片区综合开发战略合作协议》等一系列文件。春暖花开时节,长株潭一体化再次上紧发条,全面提速。

借势长株潭一体化东风,“敢为人先”的湘潭人正着力实施科技创新高地“双先”工程、改革开放高地“双招”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双联”工程、融入新发展格局“双提”工程、现代物流体系“双畅”工程,市场主体活力正充分涌流,中部科创发展示范区建设迸发澎湃动能,内陆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激发强劲活力!

第5篇:湖南精神范文

关键词:民间木雕艺术特点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238-01

1 湖南民间木雕的概况

木雕是湖南的民间文化及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当地居民长期的生活累积的产物,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民俗的文化及艺术的特征。湖南的民间木雕主要包括建筑、家具及祭祀的木雕三个大类。湖南木雕,民间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是其主要的内容和题材,其表现手法多种――变形、比喻和夸张,形式多样――深浅得当的浮雕、层次分明的透雕、镂雕、圆雕和阴阳线刻,刻画等形象生动,充分表现出了当地人民无穷的智慧。当地人民以忠、义、仁、爱、礼和孝作为内容和题材,以文字和图画等作为表现形式,以屏风、中堂、隔扇和扁额等作为媒介,雕刻出对吉祥、生存和繁衍的祈求,是忠义、中庸和崇礼等传统思想的体现,并作为家训族训以教化后人,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的形式。

2 湖南民间木雕艺术特色

湖南木雕,在其整体的风格上有地域性和统一性,明显地表现出对湖湘文化地继承和创新,但是统一中有多样,在局部和个人的创作上又具有很强的独创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纵观湖南民间木雕,其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2.1 丰富的内容和题材

湖南木雕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尽显民间木雕艺术家瑰丽奇幻的想象力。主要的内容和题材有:其一是吉祥图案,用龙凤喜鹊等一些的吉祥图案寓意平安如意等;其二是人物的故事,主要包括戏曲的人物、小说的演义、历史的英雄和神话的传说等;其三是体现现实的生活的题材,其包括放牧、耕种、商贾和情爱等各个社会生活方面;其四是植物花卉、翎毛走兽及瓜果蔬菜等。由此可看出湖南的民间木雕题材和内容十分的广泛,除少数的图案是较抽象的外,绝大部分是当地人民熟悉、喜爱的事物,反映出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露出淳朴的民风、乐观的民情。

2.2 手法简约而富含神韵

湖南木雕手法简约,但却富含神韵。在木雕的造型上,手法简约,简洁生动,沉雄大气,造型虽雕刻不细腻,甚至有的还很夸张,但是其寓意深远。在刻画人物时,本着将动态传神的原则,随性雕刻其五官表情,也不对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和比例拘泥,充分突出人物造型的明快和稚拙,具象与抽象互相融合,形象又有生气。尤其是在刻画戏剧人物时,造型身小头大,衬景房小人大,夸张但有节,变化适度。湖南木雕手法确实简约,但很注重其神韵。从构思造型和刀法可以明显看到湖南木雕楚文化对它的影响。湖南木雕很重视立意,注重作品的意境、神和形,重点关注以意传情,无论是构图造型,还是刀法,都强调整体神韵的把握,不太在意细处地雕琢。并且,虽然不追求木雕精微、细致的表象,但是往往会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刻画和表达人物的动态和真实的生命及其气韵,创造原来并无生命的物质,也正因为如此,成了湖南湘楚木雕的精髓。

2.3 湖南民间木雕发挥线条作用

湖南民间木雕以线造型,它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最具特色、最丰富的表现手法。湖南民间木雕,少圆雕多浮雕和镂空雕,在家具及建筑上尤为的突出。湖南民间木雕深谙中国传统绘画线条造型语言,将线条在雕刻中发挥到淋漓尽致,虚实相生、层次分明,不拘泥逼真性和真实感,线条清晰,奔放而流畅,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无论是草木还是花卉,都被巧妙而自由的组合在一起。湖南的民间木雕有别于追求精致“塑味”的木雕,它更注重刻削的意味――随意性和刀味,正是这种味,才让人们真正“嗅”出“道”的精髓,读出民俗和大众审美意识,使得湖南的民间木雕散发出了一种异于寻常形式的美感。

2.4 湖南民间木雕构图均衡

湖南木雕在布局和构图上均衡对称, 严谨缜密。其受到我国的传统绘画思想的影响,讲究“经营位置”与“应物象型”,构图饱满,注重完整性与装饰性[1]。在构图布局上,着重点不一,特色各异。其中,主题主要有花卉草木、翎毛走兽和人物故事,无论是哪种内容,其形式都注重构图的均衡。湖南的木雕在其整体的布局上,从当地人民的传统的欣赏习惯角度出发,充分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雕刻部位,多而不杂且繁而不乱,使整体和局部达到了统一。

3 湖湘文化下的湖南民间木雕

湖南一带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块土地孕育了灿烂的湖湘文化。湖南民间木雕,数千年来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表现出的艺术个性甚为鲜明,构成了中华雕刻艺术重要的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2]。而自古以来,巫风盛行楚地,佛教于东汉至唐宋期间向下南传,佛教和道教在南岳衡山奠定了圣地,宗教艺术的勃兴,各种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木雕艺术。

3.1 湖南民间木雕中的楚文化

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深刻影响了湖南木雕的文化。在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中有雕刻精美的雕花鉴床和透雕彩色几何纹花板的棺垫。另外,湖南木雕的夔龙纹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物上的图纹神似;山蟠纹木雕窗花则同春秋战国的艺术手法相似;湖南木雕的博古纹样则主要采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造型。

3.2 湖南民间木雕中的宗教文化

湖南地区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南岳衡山便是以宗教特点而闻名的,自然其宗教文化融入民间艺术中,并在湖南木雕内容和题材中体现上。另一个方面,很多的宗教场所是以木雕做装饰,且宗教寺庙中的神龛和人物造像等多是木雕。繁盛的宗教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了湖南木雕的发展。

3.3 民间木雕中的巫傩文化

湖南当地的庙宇和道观是巫傩文化的“发祥地”,其门窗、格扇上的图案手法、刀法等与民居相差不大,最大差异就在于傩堂面具的图案上,将巫傩文化完美融入到木雕艺术中。巫傩文化是湖南湘西地区神农氏族和炎人族的图腾。湖南怀化作为巫傩文化主体的地带,其傩文化悠久流长,有人将其比为东方巴比伦。巫傩木雕作为古代文化的一支,构成了我国南方巫文化的重要部分。巫傩木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中出现,延续了数千百年。巫傩木雕往往记录傩戏、傩愿和傩技等场面代表着神秘的湖南湘西巫傩文化[3]。

湖南民间木雕的艺术以其文化内涵的深厚性、雕刻技艺的多样性、表现手法的质朴和率真性呈现了其独具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构成了中华雕刻艺术的重要部分。随着时代变迁,其实用性已经不重要,但其独特的艺术性及其承托的深厚文化内涵却不可忽视,并随时代的进步愈加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 王波,叶经文,程家龙,等.从湖湘文化看湖南民间木雕的艺术特点[J].大视野,2010(20):117-118.

第6篇:湖南精神范文

关键词:湖南红色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

一、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概况

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是大批革命英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起来的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社会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形态主要有物质层面的红色教育资源和精神层面的红色教育资源两种,前者如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纪念场馆等,后者如文献、故事、诗词、歌谣、电影、电视及其他各种文学艺术作品等。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数量多,分布广泛,蕴涵深刻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价值。诠释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

1.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正确的“三观”导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它凝聚了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勇于实践、勇于奉献、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生价值观。可以说,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是一本真实的、有说服力的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的鲜活教材,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生价值观教育达到了有机统一,并为其提供了正确的教育教学导向。

2.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湖南红色教育资源,蕴涵着拯救民族危亡,建设强大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求实与创新精神,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1]教师要善于把其优秀成果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质内容,将湖南红色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衔接起来,将其纳入教学体系。如在“基础”课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将此专题与革命精神衔接起来。在介绍的革命经历时可以有选择性地放大型纪录片《》,并结合的诗词,让学生进一步走进。如1959年6月在《七律·到韶山》的诗中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指导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时,可以把雷锋精神与之有机衔接,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更真实地感受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开发和运用这些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坚定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等等。同时各高校还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凸显湖南红色资源教育的选修课,从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体现湖南红色教育资源运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有利于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

利用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可以较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并且有很多内容学生在高中时有所接触,因此很多学生对此不是很感兴趣,如果能有声有色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则能极大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的好素材。例如,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做红色学术报告;邀请红军老战士讲革命传奇故事;举办红色革命精神专题演讲比赛;举行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书画作品竞赛;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经典影视作品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轻松休闲的氛围中深化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4.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它理论的深刻性及抽象性,大多数学生对其采取消极的态度。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充分挖掘和巧妙运用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如经典歌曲、影视片段、图片、经典文献等,可以使多媒体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从而创新、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门课程中都可以运用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来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感染力。比如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穿插一些经典的歌曲、影视片段、图片、文献等,且方法可以多样,如红歌既可以用来导课也可以用来辅课还可用来圆课。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过程中,感受红歌中蕴涵的深刻思想内涵及情感力量,强化课堂德育效果。再如体验式教学,体验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亲身体验、内心感悟。由于当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浴血奋战的革命年代,对过去的历史既缺乏感性认识,又缺少理性思考。如果教师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对学生进行讲解,很难引起学生内心的震撼。体验式教育,可以让学生亲临其境去发现、去感受、去领悟湖南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组织学生参观各种革命遗址、无产阶级革命家故居、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例如在韶山纪念馆,的一件件遗物震撼了大学生的心灵,他们静静地听着讲解员介绍件件遗物的来历,那件有73个补丁的睡衣、那双连鞋匠都无法修补的皮拖鞋,那件接见客人用的假衬衣、衣袖、那张生活费账单……同学们说:‘留下来的遗物,不管大小,无不反映了艰苦朴素、爱国爱民的伟大人格’,‘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一生,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扬发扬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2]

总之,将湖南红色教育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君,李树生.湖南红色教育资源的品质评价.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0卷第5期.

[2] 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湖南精神范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是一个民族群体认同的表现形式。湖湘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有着自己稳定的文化特质,也有自己的时空范围。从空间上说,它是指湖南省区域范围内的地域文化;从时间上说,它是两宋以后建构起来并延续到近现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形态。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蕴涵的区域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湖湘文化”及“湘派”动漫创作,不仅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提升民族文化的内涵,推进民族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创新性转化,而且对于探索和开发“湘派”动漫创作资源,推动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湘派”动漫创作离不开“湖湘文化” 从湖南动漫的发展来看,湖湘文化一直是“湘派”动漫创作的根,是它生长的营养,根深则叶茂。从1996年起,湖南依托长沙积极发展以动漫为特色的创意产业,目前已形成了原创平台、制作平台、传播平台、衍生产业平台和发展支撑平台等完备的产业体系,涌现了三辰卡通、宏梦卡通、山猫卡通、拓维信息、哆咪七彩传播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在播出的国产卡通动画片中占领了全国约60%以上的市场,并依靠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不断催生出《虹猫仗剑走天涯》《天降小子》《山猫吉咪》《神厨小福贵》等“湘派”动漫作品。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是“湘派”动漫创作的不竭源泉。湖南动漫创作者只有弘扬湖湘文化,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创作出具有“湘派”特色的动漫原创作品。 从动漫创作内容上讲,湖南早期的动漫作品,例如《蓝猫淘气3000问》《虹猫蓝兔七侠传》《虹猫蓝兔光明剑》《西母霸龙家族》《奇奇颗颗历险记》《风筝手》《丛林奇遇》《奇志碰大兵》《倒霉蛋》《刘海砍樵》《孟姜女》等,无一例外都强调湖湘文化推崇的内容。正如《道德经》所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是告诉人们,要知美丑,分善恶,努力进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除此之外,湖湘文化强调敢为天下先,勇于奋斗,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正如《虹猫仗剑走天涯》《天降小子》《虹猫蓝兔光明剑》等故事讲述的道理一样。湖湘文化历来倡导朴实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如动画片《神厨小福贵》等;湖湘文化历来具有崇尚真理、兼容并蓄的风格,如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等故事讲述的科普知识以及融入的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动作设计等;湖湘文化强调“百事孝为先”、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如动画片《刘海砍樵》讲述生活贫困的樵夫刘海与妻子胡秀英细心照顾双目失明的老母亲的故事。 《孟姜女》是中国四大古典爱情传说之一,它也代表了湖湘文化和湖湘精神;湖湘文化历来崇尚进取创新,反对因循守旧。湖湘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文化。长沙动漫在湖湘文化“与时俱进”特质的影响下,坚持创新原则,在业务拓展和技术革上新招不断,成效斐然。如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技术革新方面,在全国首创无纸化全电脑动画制作技术,把动漫生产从传统手工绘画中解放出来,使原创动画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三辰卡通成功研制出把信息技术和传统卡通制作工艺有效结合的“动画软件集成系统”,国际卡通资深人士预言,蓝猫的艺术生产流水线推动了一场21世纪的卡通产业革命。三辰卡通还斥资2000万引进国外动态捕捉系统和亿万次集群渲染设备,使公司三维制作水平达到国内顶尖,国际一流。宏梦公司的“虹猫”品牌率先带动了图书和音像制品销售的火爆,医药、服饰、玩具等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成为新的营销亮点,并实现了卡通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创新联动,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动画产业化可行之路。湖南拓维公司在2006年6月与微软达成在亚太地区首个基于知识产权的转让,与微软共享技术成果,共同开发、联合运营。拓维在微软的个性化脸谱处理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创新和业务内容整合,大大降低了动漫的制作门槛,成功推出真人动漫秀、手机动漫彩信专刊、手机动漫游戏、手机动漫短剧等系列产品,使得普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获得或DIY自己的动漫形象,并获得各种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应用。 从动漫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讲,它曾是“湘派”动漫发展初期原创作品的一大亮点,无纸化全电脑动画、水墨动画片、手机动漫、泥塑木偶片、剪纸片、二维与三维结合动画、三维立体动画等,在“湘派”动漫创作中都有所涉及,并获得国内外动漫艺术界的认可。湖湘戏剧种类繁多,譬如花鼓戏、湘剧、祁剧、辰河戏、巴陵戏、傩堂戏、皮影戏、木偶戏、苗剧、花灯戏等,而湖南的舞蹈、曲艺、乐器、音乐、山歌各有特色,在全国有相当大的影响,都可以引入到动漫作品之中。湘西的剪纸艺术、凤凰的印染艺术、湘南的竹木雕刻、益阳的小郁竹器艺术、苗族的刺绣艺术、土家族的建筑艺术、瑶族的服饰艺术,无不是湖南动漫艺术应该吸收的艺术元素。“湘派”动漫创作人不断从湖湘文化中汲取营养,取得了喜人的成就,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动漫艺术界称誉湖南动漫创作人为“动漫湘军”,湖南长沙因此成为“动漫之都”。 近年来,湖南有一大批民族风格浓郁的本土动画作品:《蓝猫淘气3000问》《虹猫蓝兔七侠传》等无纸化全电脑动画类型;《西母霸龙家族》三维立体动画类型;《虹猫仗剑走天涯》《风筝手》等二维与三维结合动画类型;《奇志碰大兵》等手机动画类型。尤其是首创无纸化全电脑动画制作技术、动态捕捉技术及个性化脸谱处理技术的运用使影片丰富多彩,体现了湖南传统的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在中国动漫界独树一帜。 二、把握“湖湘文化”的精髓,推动“湘派”动漫艺术的发展

对本土文化的实质要领,领悟其核心精髓。湖南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湘派”动漫可创作的题材异常丰富,湖湘历史人物、文化典籍、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宗教故事,都是“湘派”动漫创作应该立足的深厚文化土壤。目前,湖南各类动漫游戏制作企业超过100家。仅长沙市就有原创动漫游戏制作企业10余家,卡通研发、制作、教育和传媒机构18家,动画工作室120余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年使用书号、刊号近1200个,出版发行动漫书刊报1861种2251万册,衍生产品近18000种,产值近60亿元。从大力发展动漫原创、制作、出版、发行,到衍生产品生产、动画教育、媒体播出、再到动漫体验、节目表演、动漫会展、新媒体传播等,“湘派”动漫的盈利空间和外延张力大有可观。#p#分页标题#e# 近年来,湖南动漫工作者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天降小子》所具有的湖南本土建筑的古朴风格;《奇志碰大兵》所充满的湖南本土相声逗笑的情趣;《风筝手》里的古雅格调等都是湖湘文化元素在动漫中应用的典范,让人记忆犹新。近年来,《刘海砍樵》《讨学钱》《少年》《牛郎织女》《孟姜女》等湖南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纷纷成为动漫题材被搬上荧屏。“湘派”动漫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大量动漫明星,如虹猫、蓝兔、蓝猫、小福贵、奇奇、颗颗、兔宝宝、山猫等。湖南动漫界渐渐有了统一认识:要想提高本土原创动漫的水平,就需要从湖湘传统文化中吸取力量,就要打造湖湘“故事、形象、风格、精神”为主要特点的动漫作品。目前,湖湘动漫文化正在升温。如湖南怀化籍美女漫画家夏达作品《子不语》在日本极具知名度的高端漫画杂志UltraJump上连载,并迅速风靡日本。《子不语》在日本的全面推出,宣告中国内地原创漫画首次正式打开日本漫画市场的大门,是中国原创漫画不断成长的最有力的证明。《子不语》也因此获得第五届金龙奖最佳少女漫画奖。此外,“湘派”动画片也频频在世界各大动漫节或比赛中获奖,如:2001年8月,《蓝猫淘气3000问》动画片被吉尼斯上海总部宣布创造世界最长动画片吉尼斯纪录;2001年11月,《蓝猫淘气3000问•星球大战》卡通片获第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美术片优秀作品奖;2002年12月,《蓝猫淘气3000问•恐龙时代》卡通片获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美术片最佳作品奖;2005年10月,《天降小子》动画片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国产动画片,向全国推荐。并获“中国动画成就奖”;2006年,《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国家广电总局主审的年度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动画精品评选中获得全国优秀国产动画片一等奖;2007年,《神厨小福贵》在国家广电总局主审的年度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动画精品评选中获得全国优秀国产动画片一等奖;2009年,山猫卡通《大懒猫》等系列原创动漫节目喜获“世界华裔青少年华文卡通原创大赛特别奖”。 湖湘文化不仅能够在动漫作品主题的精神思想方面确立追求真善美、正义的创新前提原则外,对于动漫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可以发挥其巨大作用。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与湖南人霸蛮、敢为人先、有胆有识的精神和性格,有利于培育创新人才。湖南禅宗文化发达,禅宗在创新与开启智慧方面的追求不仅有利于培育创新人才,也有利于不断破除前人的束缚和成见,不断创新“湘派”动漫作品主题、内容及形式。 对湖湘文化需要从发展的角度把握,做到与时俱进,使湖湘文化与动漫艺术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结合既包括对传统文化、道德的传承与新的解读,又包括对新时期文化与道德的认识和应用。例如,就传统而言,忠、孝等在新时期就需要有新的理解,“忠”,应该是忠于党、国家和人民,而不再是封建君主;“孝”,不应该再鼓吹“割肉喂母”“卖身葬父”之类的内容。此外,经济的全球化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经济大循环之中,它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文化全球化。对外开放构成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它意味着中国文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而是一个处于开放和互动的全球化网络之中的民族文化。这对湖南动漫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南动漫工作者需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练就敏锐的判断力,要善于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思想,并且重视吸取世界民族文化精髓。 三、结 语 动漫是文化的传播载体,文化是动漫的灵魂,两者紧密相连。湖湘文化所积淀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为“湘派”动漫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资源。进步中的“湘派”动漫,也为湖湘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途径。用动漫的形式展现湖湘文化的无限魅力,用博大精深的湖湘文明推动湖南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疑是“湘派”动漫和“湖湘文化”的完美结合。

第8篇:湖南精神范文

【关键词】湖南省 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一、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十五”以来,特别是中共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强省”战略思想指导下,湖南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朝着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国际化风格、最具湖湘文化底蕴的特色产业目标前进。

二、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分迅速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新世纪以来,湖南省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7.3%,200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271.0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比2000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省共有文化创意产业单位4万多家,从业人员82.8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2%。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渐成为湖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产业实力颇具影响

湖南省在支持、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初步形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品牌。湖南卫视收视率在全国各电视频道中常年居第4、第5位,品牌竞争力居全国第4位,在中国文化企业50强中排第23位。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中国文化企业50强中排第7位。《体坛周报》周发行量在450万份以上,占据了全国体育类报刊60%以上的发行和广告份额。湖南原创动漫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三辰卡通的《蓝猫淘气3000问》、宏梦卡通的《虹猫蓝兔七侠传》等,打造了全国知名的动漫品牌。

3、产业结构多元发展

在产业门类构成上,湖南省基本确立了以广电、出版为龙头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了包括广播影视、出版、报刊、文娱演艺、动漫、网络、文博等在内的产业体系;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初步整合,相继组建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晚报报业集团、湖南广电集团等企业集团。在所有制结构上,湖南省积极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办文化,呈现出国有、集体、民营企业相互促进、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4、产业布局走向合理

“十五”以来,湖南省形成了以国有文化创意产业集团为主导,以民营、合资文化企业为重要力量,以丰富独特的地理、人文资源为依托,以省会城市和市州相呼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布局。一是“一区三带”的区域格局,即以湖南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区和以一点一线、大湘西和大湘南为重点的三个特色产业带,形成相互呼应的集群化产业空间格局。二是“四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产业格局。广电、出版、报业、文化休闲娱乐的增加值合计144.73亿元,占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53.4%。作为“两翼”的文化旅游和会展业也增长迅速。但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毕竟还处在起步阶段。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有许多制约因素需要解决。

三、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1、产业意识滞后,思想解放程度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有些滞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对文化创意产业性质认识不到位。时至今日,文化、创意作为产业还未扎根,在一些文化管理部门及文化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头脑中,只有文化事业的概念,没有文化创意产业的观念,过于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

2、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单位缺乏活力

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仍然是传统文化事业型,这种管理体制“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相适应。至今没有比较系统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缺少规模化、集约化的集团,以及缺乏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大型的文化项目,缺乏竞争力。由于文化单位的条块分割体制,湖南文化创意产业难以根据市场运行需要,进行产业结构重组或联合,限制了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投资渠道单一,政府对企业的投人主要是拨款和退税方式,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甚至有的只问投入,不计产出。这种投融资体系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资本的扩张,使多数文化创意产业数年处于规模小、效益低、难以形成产业化经营的状态。

4、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含量不足,削弱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都在不断通过其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来开发、转变和引导市场消费热点,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国外相比,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投入、产品的科技含量还很低,大大降低了产业自身的影响力,削弱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未形成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的政策支持体系

湖南省现有的政策体系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虽说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发展纲要,但是就细节部分来说还是给人以不明确的感觉,从而使得社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不明,心中无底。

四、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强烈的湖南地域特色和不错的产业基础给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构建了一个极好的发展基础。因此,在湖南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的结合,优先发展数字娱乐业、现代传媒业和旅游文化服务业大有可为。目前的难点是准确找出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突破口,即选择什么样的产业门类来作为支柱性的文化创意产业来培育,这也是研究培育和发展支柱性文化创意产业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10年发展,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初步形成了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产业门类。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四轮驱动”和两翼齐飞的良好局面。“四轮驱动”是指推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娱乐、报刊业齐头并进:“两翼齐飞”就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会展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全而发展。广播电视、出版、报业、娱乐是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柱,并形成了以湖南出版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潇湘电影集团和长沙广播影视集团6家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集团为代表的享誉全国的“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报业湘军”。

2、厚植创意文化,培育创意阶层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创意阶层的支持,这就要建设、打造优质的城市生活质量;形成更具有人文气息的城市风格;培育宽容的城市文化;营造宽松社会文化氛围。让城市更有魅力、有活力,成为吸引创意阶层的创意城市。优质的教育、文化、自然、新闻、出版等城市软件,将一方面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夯筑基础,另一方面将为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广泛罗致一流创意人才。一个宽容的社会对创意人才的吸引力是不可估量的,对创意阶层的崛起的作用也是无法用言语来说明的。在一个充满宽容和理解的社会中,如果我们都能够以这种创新思维去对待那些敢于越雷池、敢于失败、敢于创新的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必然增强,人人都成才的步伐必然加快,人才的能量必将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无疑,成功是我们谋发展、干事业的最大愿望。但许多事情,走老路、循旧规,便难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所以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因此,我们认为宽容的社会氛围对湖南创意阶层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人民应该把宽容失败作为一种精神,同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一并大力倡导。

3、厚植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魅力的源泉。纵观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无不是用自身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将创意人才笼络过去的,创意阶层也无不是凭靠这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培养起来的。人文精神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古以来,湖南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慧和灵动,为湖南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富于创新、诚实守信、讲求实际、重商重教、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不守陈规等等独特的人文精神,促成了湖南一次又一次地把握住机遇。从古自今都体现出了湖湘人民豪爽之气和忠勇爱国的英雄主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放兼容的胸襟气量、豪爽幽默的乐观性格,“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人文精神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已构成湖南人文精神中较独特的内核。20世纪末,我们以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创造了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发优势。

4、建立健全人才开发激励机制

人才,特别是创意性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其重要性尤为突出,甚至成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创新源。英国将文化创意产业称为创意产业,正是基于个人创意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可以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最关键。对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即使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果没有人才做支撑,也是一句空话。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在人才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大学周围,容易形成了各种创意工作室乃至创意群落,政府可以顺势推动,促成产业集群。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存在或正在建立大学城或大学园区,已经累积起了相当雄厚的高等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政府在此可以大做文章,促使大学园区,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没有大学园区的地区,政府应当从当地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创意人才培养、招揽、引进和使用机制。

5、强化服务意识,构建高效政府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对于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发展来说,政府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至关重要。强化服务意识,构建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关系到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全局。一是制定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二是广纳创意性人才。三是出台优惠政策。有效的政策可以催生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四是提供公共基础服务。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必须建立诸如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大剧院等设施,累积文化存量,以催生文化企业。五是综合协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间,园区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一方面,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间从政策、人才、资源到市场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因此,政府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调控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很强,园区的产业集群具有“溢出效应”,因此,政府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关联关系。六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应积极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和完善产权交易体系,构筑产权流转顺畅和交易自由的平台,为企业投融资和产权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规范服务,也是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 许平:创意城市的公共语境与政府作为――关于湖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策略思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6(4).

[2] 黄光国:厚植文化创意产业[J].北大商业评论,2006(3).

第9篇:湖南精神范文

    关键词:山水文学;旅游价值;颂山;咏水;文化素养

    湖南山水秀甲天下,湖南山水文学随之亦很发达。湖南山水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的南楚到明代,为古代湘楚文学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有屈原、阴铿、李群玉、胡曾、周敦颐、王以宁、乐雷发、冯子振、欧阳玄、李东阳等;第二个时期,从清代到中日甲午战争,为湖湘经世文学时期, 其文学代表人物有王夫之、龄前魏源、曾国藩、何绍基、郭嵩焘、邓辅纶、王闿运等;第三个时期,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为资产阶级文学时期。其文学代表人物有谭嗣同、陈天华、宁调元、易顺鼎等;第四个时期,从“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新民主主义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时期,其文学代表人物有欧阳予倩、田汉、丁玲、沈从文、张天翼、周扬、周立波、康濯、莫应丰、古华、谭谈、孙健忠等。湖南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要求加强山水文学的研究,重视山水文学的作用,以促进和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增强在国际旅游业中的竞争能力。

    一、湖南山水文学的特点

    1.湖南山水文学的血液凝聚成浓郁的浪漫风韵。如楚辞中的离骚、天问、招魂,湘楚巫文化中的祭祀,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漆画等,其不同于黄河流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追求对称和工稳,而是更跳跃、更激情、更浪漫。二千多年间,从屈原到欧阳询、怀素,到王船山、魏源、曾、左、彭、胡,到谭嗣同、王闿运、齐白石,到黄兴、蒋翊武、蔡锷、毛泽东,这种情怀和精神一以贯之。

    2.湖南山水文学在“经世致用”学风哺育下具有广阔的政治视野。“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髓,体现在人才类型上,湖南人才以政治、军事人才为主体。近百年来湖南涌现出大批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3.湖南山水文学具有边缘文化地位潜质中的执拗的乡土情结。湖湘知识群体大多具有鲜明的湖湘性格特征,那种“蛮”、“倔”、“刚”、“烈”的性格特质成为他们的群体性风格,他们充分地保持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本土文化的传统。

    二、湖南山水文学的旅游价值

    现代旅游业本质上是满足旅游审美需求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发强烈,旅游者将愈来愈不满足于山水景物的浅层观赏,而追求从文化的高品位上,从我国的自然、人文景观与华夏民族文化的契合点上去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去探求认识生活、美化心灵的真正价值。这其中当然包括从山水文化作品中寻求并且感悟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美感。品位高雅的湖南山水文学是湖南旅游文化的精华和骨干。那些浓笔重彩地描绘自然、人文景观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将以其独具而不朽的艺术魅力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审美需求。

    (1)颂山。岳麓山及岳麓书院:岳麓山景区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座落在山中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为风景绝佳之地。此山流下的文学点墨颇多,开发价值大。武陵源及桃花源:驰名中外武陵源景区中的桃花源,境内古树修竹,古藤异草,清泉小溪,石阶曲径,亭台碣碑,仿若仙境,为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述避秦绝境原型,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此地文学品位颇高。凤凰与沈从文:沈从文是文学大师,凤凰城则是历史文化名城。沈从文自凤凰城出,凤凰城因沈从文显,这人与城的关系确实耐人追寻。沈从文一生共出版《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此地文学韵味十足。

    (2)咏水。洞庭湖与《岳阳楼记》: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北宋着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居高临下)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洞庭湖的气势雄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丽。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

    碧波万顷的洞庭湖称为为“天下第一水”,实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关。  因为这些使我们引为自豪的旅游珍品,是以我们民族所特有的感情的视角去观察和描写的,其中融进了富于历史继承性和民族文化的特质。这些经过历代筛选的山水文学珍品,在思想内容上,是充分民族化的,闪烁着中华民族魂的光辉;在文化样式上,则因为文学所特有的情感要素,而有着其他旅游文化样式所不可比的感染力和跨时空的审美价值;所以,应视为旅游文化中的最有光彩和最富魅力的部分。

    山水文学来源于古今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在游览观光中,通过相关联的山水文学珍品,领悟到一定历史时代的生活风貌,以及生活在彼时彼地的政治、军事、文化名人的性格、命运和精神力量。因此,按照现代旅游学的理解,山水文学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充分宣传和大力传播这些山水文学珍品,实际上是把我们民族所创造的文化精华展示出来,在世界上树立起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美好的形象。这不仅会提高它们所描绘美景的知名度,而且它们本身也将包孕着华夏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超越时空而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相映生辉,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山水文学在相当的程度上,宣传、开发并且保护着着名的旅游景观,提高这些景观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在各旅游胜地,凡能与历代名家的传世之作相关联的,都要附之以说明,我们的导游和接待人员也均不会忘记向游人作介绍,旨在增添景观的艺术光彩。山水文学同时也像卫士一样,保护着中华民族这些不可多得与复制的旅游瑰宝。

    ????学习和研究山水文学,从中得到启迪与陶冶,也是提高旅游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必须的。旅游工作者特别是旅游高中级管理干部不仅要有经济头脑和管理才能,还应当富有一种艺术气质,这是旅游事业的文化传播和审美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旅游工作者的文化品格与审美情趣的高低决定其工作的优劣;决定其能否捕捉到文化旅游信息,能否开拓旅游市场,为繁荣旅游事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目前,湖南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较低、审美修养较差,由此所造成的拓展文化旅游市场的掣肘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证明,山水文学的艺术润泽和美育启迪,会如同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旅游工作者趋向高雅与文明,自觉地抵御来自各方面的“精神污染”,推动旅游事业健康文明地发展。

    三、开发湖南山水文学旅游价值的途径

    1.开发与保护湖南山水文学遗产。在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和文学的互唤互动和互用,以文学为核心的文化力量为动力,使山水更具有文化品位,更具经济价值。如开发屈原的辞赋,开发着名诗人李白、孟浩然、王昌龄、杜甫、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流寓湖南时留下的不朽之作,开发宋元明时期湖南着名的文学人物有周敦颐、王以宁、乐雷发、冯子振、欧阳玄、李东阳等。开发在乡先贤王夫之、陶澍、贺长龄、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的湖湘经世派文学群体的作品。开发散文方面以曾国藩为领袖的桐城古文湘乡派及吴敏树、邓辅纶等一些着名作家的作品。开发诗歌方面的何绍基、王闿运等名家的作品。开发 “革命党之大文豪”陈天华熟练地运用了人民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及浅显的白话文写作的《猛回头》、《警世钟》等作品,用于发展文化旅游业。

    2.开发伟人、名人文学旅游资源。湖湘文化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在这个地域文化的熏陶下,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有思想、有抱负、有个性、有才情的知识群体,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文化的社会化功能,故成就为炳耀史册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开发湖南山水文学旅游价值,应充分发挥本省历代文化名人众多的优势,继续加大对文化名人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工作。要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人,创造一批文化名品,修复一批名人故居。

    3.提高导游员的文学素养,讲解、宣传湖南山水文学。开发湖南山水文学旅游价值,必须提高导游员的文学素养,让导游讲解、宣传湖南山水文学,彰显湖南山水文学旅游资源的魅力。导游员讲解、宣传湖南山水文学时,要做到言之有情、有神、有力。言之有情是指导游员在带团过程中要对山水、对游客有感情;言之有神是指导游员的讲解应具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等,其讲解内容要经过综合性的提炼并形成为一种艺术,让游客得到一种艺术享受;言之有力是指导游员使用的语言应该是简洁明快、比喻适当、铿锵有力、耐人寻味,以增强湖南山水文学的旅游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