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夏季养生食疗范文

夏季养生食疗精选(九篇)

夏季养生食疗

第1篇:夏季养生食疗范文

伏天是阳气极旺的时候。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瘸,多可通过伏夏的调养,使病得以好转,甚至痊愈。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

目前,可“夏治”的“冬病”主要有慢性咳喘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部疾病等;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冻疮;过敏性鼻炎;胃病等。临床主要采用夏季敷贴、针灸、饮食调理等方法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临床表现主症为“咳、痰、喘”,习惯简称为慢性咳喘病,是最典型的冬病夏治病种。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发生于秋冬季节。许多患者在夏季发病减少,病情也轻,就放松了治疗,但祖国医学认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夏季毛孔开泻,易造成阳气不足,夏季气候潮湿,再加上常吃一些冷食,易造成脾虚,水湿停滞,使冬季的发病有了基础。哮喘病通常采用敷贴治疗,连续治疗三年效果更佳。

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也是如此,夏天人体的腠理较疏松,经络气血运行较通畅,此时选用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药物,通过口服及穴位经络或者局部给药,可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作用,夏季三伏为人体经络气血旺盛之时,此时配合穴位药物敷贴,可达到最佳疗效。

冻疮多为阳虚,要及早治疗。机体阳气不足,抵御外寒的能力就会下降,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在此时达到了四季的最高峰,借助其旺盛之阳气,配以花椒等温通经络的药物煎水外搽,采用穴位敷贴等治疗手段,起到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

过敏性鼻炎好发于春秋两季,患者往往为虚寒体质,多怕冷,遇冷发病,气候突变时尤其明显。采用“冬病夏治”敷贴对相关穴位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从根本上改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

胃病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慢性胃病,发病率高,反复难愈。根据传统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临床研究发现,

“冬病夏治,中药敷贴”这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对胃病有较好的疗效,并有很好的抗复发作用。

夏季敷贴是治疗以上几种“冬病”的常用方法。敷贴,一方面透过间接作用,即药物对机体制定部位的刺激,调整阴阳平衡,以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的目的。另一方面,即药物的直接作用,当药物敷贴于相应的穴位之后,透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四类人不适合敷贴治疗,即经常反复咳黄脓痰、咳血的病人、有皮肤过敏体质的人、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和正在发病的人。

针灸在补阳方面亦方法多样,三里炙就是最常用的补阳保健灸法之一。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每次取艾灸条一支,点燃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炙完为止。每日一次,注意避免烫伤,可达到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之攻效。

第2篇:夏季养生食疗范文

夏季阳气最旺也最易受损

四时养生是中医养生的精华所在。顺应四季变化调整身体的饮食、起居、情志,就能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

虽然夏季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却也是阳气最容易损伤的时节。夏季时令,阳气往往在地上最盛、地下最虚。人也是一样,在夏季阳气外发,活跃于机体表面,空虚于里,这也就是中医所讲的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如果此时贪凉吹风、饮食过于生冷、熬夜过劳,则易使邪气乘虚而入。

暑邪耗津,湿邪伤阳

暑为夏季的主气。根据“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的原理,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而如果伤津太过,则会超出生理代偿的限度,必然耗伤元气,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南方夏季又炎热多雨,空气中湿度大。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重浊黏滞,容易阻遏气机。因此被暑湿之邪侵袭之后,疾病多缠绵难愈。

这就好比湿热高温的天气对人体脾胃功能的伤害最为明显。如果人们在避暑、饮食时过分贪凉,就会导致脾胃功能运化失调而气机不畅,出现厌食、疲劳、腹泻等症状。因此,在夏季出现浑身倦怠、懒言少语、食不知味的状况,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伤了阳气。

夏日扶阳,秋冬受益

既然夏季阳气易伤,理所当然要扶阳。即便阳气未伤,扶阳对养生来说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预防尚未发作之疾。

若是在夏季忽视扶阳,则病在秋季,加重在冬季;反之,若能在夏令时节保护好体内阳气,就能为秋冬保健打下健康基础。《黄帝内经》说“夏伤于暑,秋为疟疾”,意思是说,夏天如果被暑邪伤害,也许当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等到秋天,人体可能出现疟疾等疾病。相反,若是在夏季将身体阳气调养充足,使五脏功能协调,那秋季的腹泻、冬季的咳喘等症状都会相应减轻。这和中医常说的“冬病夏治”是相似的道理。

传统灸疗可扶阳

除了在日常生活上少贪凉、重保养,也可用中医传统的“特色灸疗扶阳法”。灸疗扶阳主要包括艾灸、火艾灸和天灸3种。

■天灸

天灸是以中医“冬病夏治”与“春夏养阳”等理论为依据,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一般选三伏天进行。三伏天气温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此时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最容易引导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以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的效果。

■火艾灸

此法综合艾灸、火疗、中药外用、推拿点穴等中医特色疗法优势,根据火为阳、艾灸温阳、经络扶阳等中医理论,通过艾绒、扶阳酒、火疗等方法,在人体属阳经络、任督脉等部位和穴位进行辩证施治。点燃艾条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可疏通阳经脉络,激发机体阳气,调节脏腑功能。

■传统艾灸

艾灸的原料是艾草。艾草是一种纯阳植物,有消炎化淤、平喘化咳、镇静之功效。传统艾灸即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处,通经活络、温阳祛寒,以祛除病邪。而施灸过程中释放的近红外线也比远红外线的调节作用更强。艾灸扶阳一般可选用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等穴。传统艾灸也可在家进行,但要注意安全。

假热实寒,辩证调理

在夏令门诊中,不少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大便不通等症状,他们认定自己是热性体质,自行服用牛黄解毒类的去火药物,或者吃绿豆汤等败火的食物,结果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无奈才跑来医院求诊。而经把脉、问诊后,这些患者根本不是热性体质,反而有些还是寒性体质。

其实,这些患者所表现出来的所谓“热象”并非实热,而是虚火上炎产生的“假热表现”。这类患者并不少见,在临床中几乎占到80%。对于这种体内阴寒却外现其热的假热实寒患者,清热、降火的药物并不能治病,反而会助势阴寒之邪。这类患者最适宜“热以热治、寒以寒治”。

根据体质寒热进补祛邪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分为9种,一种正常体质叫作平和质,其余8种为偏颇体质。但日常生活中,九成人并不了解自己属于何种体质,因此也很容易在饮食调养上出现问题,不仅病没治好,反而愈演愈烈。所以区分寒热、对症进补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体质概念较为复杂,非专业人士也不必完全理解和研究。生活中,不妨请中医医师加以辩证诊断,了解自己是属于何种体质,再进行饮食、中医药调理,这样更有针对性。一般来讲,平和质人群是正常人群,在饮食上没有特殊要求;寒性体质人群,身体虚寒,在夏季就要注意防寒,避免着凉,避免寒性食物和辛辣食物的摄入;热性体质人群,则要适当清热去火。

以通为用,补水补气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此时,人体阳气有欲升欲旺的趋势,而体内凝寒之气则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也成了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此外,炎炎夏日容易导致人的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补气”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第3篇:夏季养生食疗范文

易感宝宝,夏季调养正当时

祖国医学认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夏季毛孔开泄,易伤津耗气,造成阳气不足,夏季气候潮湿,再加上常吃一些冷食,易造成脾虚,水湿停滞,使冬季的发病有了基础。因此,中医提倡“冬病夏治”, 根据“春夏养阳”理论,在夏季阳气旺盛之际用中医中药进行调理。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合而为一的,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一样,生于春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冬天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导致呼吸道感染频繁发作。夏季虽然患病减少,但是气血经络通畅,皮肤腠理完全开泄,此时应用药物治疗,易通过经络直达患处,因此夏季是驱除慢病的最佳时机。“冬病夏治”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根治。在中医看来,冬季患儿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地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多以中药外敷和内服联合治疗,即以中药穴位敷贴结合中药内服为主。这种治疗有其特殊性,治疗有明显的时间约束,每年从入伏开始至末伏,大约1个月的治疗时间,连续治疗3年。中药穴位贴敷,均需选用助阳祛邪、温经通络的药物,将药物加生姜汁调成膏状,敷贴于肺俞、定喘、大椎等穴位,使药物经体表穴位进入体内达到驱除寒气的功效。同时,根据患者体质、病程、病情的不同,辨证选药,配合服用补肺健脾益肾等功效的中药。通过内服外治,达到祛寒扶正的功效。

生活调摄

在应用“冬病夏治”的同时,还应注意日常生活的调摄,预防复感的发生:

1. 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小儿生出后,应尽量用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常饮牛奶,可补充蛋白质及钙,对骨骼生长有利。平时注意蛋白质供给,如瘦肉、鸡蛋、鱼类、豆类。多吃蔬菜及水果,维生素及矿物质、纤维素等含量丰富,有助消化,增强免疫力。避免偏食或挑食,少吃甜食与油腻生冷食品。及时补充钙、铁、锌以及维生素。

第4篇:夏季养生食疗范文

“心病”冬病夏治原则

1.夏养心火 中医学理认为,人的五脏与五行相配。心属火,其脏气为阳中之阳;而夏季炎热,在四季中阳气最盛,有益于心之脏气恢复,故心脏病变在夏季转轻。而冬天在四季中阳气最弱,阴寒较盛,易伤及心阳使疾病加重。因此,心脏病患者应在夏季的治疗中应充分利用季节优势,注重补益心阳,使心阳得到充分恢复。

2.夏补心气 夏天炎热,汗孔开泄,每每汗出较多。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心脏病患者汗出较多则伤心气,如大汗则会致“气随液脱”,甚则“大汗亡阳”;而另一方面,心脏病患者大多因心气虚而动则出汗,汗多则更损心气。因此,在夏天补益心气对大部分心脏病人来说是都十分重要。

3.木生火,肝生心 中医学认为五脏配五行,而且相生相克。心属火,肝属木,木生火,肝与心是母子相生关系,调养肝脏有益于心的脏气恢复和充养。因此,心脏病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夏天用些枸杞、麦冬、枣仁、、决明子等养肝、柔肝、清肝的药茶或药粥,对心脏也是很有益的。

“心病“冬病夏治攻略

1. 冬失于补,夏养三伏

中医学提倡“冬补三九,夏养三伏”。由于心血管疾病冬季转重,使不少患者失去“冬补三九”的机会。而夏天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病情稳定,必须抓紧“夏养三伏”。可通过中药辨证治疗,使机体气血阴阳恢复平衡。如心衰患者大多心气心阳虚衰,在夏季给予益气温阳药物治疗常常可事半功倍,使冬季的心衰加重明显减轻;冠心病、高血压者通过夏天中药调理,养心柔肝,则可改善“心主血脉”功能,减轻冬天心绞痛发作和血压增高。

2. 夏服人参,冬进膏子

张伯臾教授生前对心血管病人善后调理中主张“夏服人参,冬进膏子”。人参对补心气最有效,尤其动则汗出的心脏病人更应在夏天服用人参。只要患者饮食基本正常,舌苔正常(薄而干净),均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般以生晒参(即白参)为宜,根据人参等次和个人情况,每天3-9克,切片,隔水蒸服,早晚各一次(空腹为佳)。如舌红、苔少、口干或便结者可选西洋参,也可酌情生晒参和西洋参一起蒸服;如舌淡胖、畏寒肢冷、便溏,则宜红参。当然,感冒、腹泻或有其他急性病症时则宜暂停服。

3. 夜卧早起,每日微汗,忌食冰冷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古人有“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的说法,主张充分把握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机采集外界阳气、补益人身之阳,这对心脏病人尤为重要。夏季在户外活动中吸收自然界阳气精华,更有益心脏阳气恢复。此外,也可舒展筋骨以从心身两方面疏放阳气。

第5篇:夏季养生食疗范文

六月是季节交替的时候。从春天过渡到夏天,温度有变化,气压和湿度也有改变。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天气热了,阳气升了,我们紧跟其后,增加自己体内的阳气。但要注意的是,要给身体一些适应内部变化的时间,不可一蹴而就。六月白天时间长阳气多,可以晚睡早起,阳气充盈的时候出去晒晒太阳,作为健康的储备。晚上睡得不够,中午可能犯困,午睡半小时到一小时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也可以做做瑜伽或静坐冥想养神。

清淡饮食养胃肠

夏天的特点是热、燥,故应以凉克之,以清驱之。因此,夏季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清”。六月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体内阳气富余,就别再吃热性食物了,应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有两种味道可以多饮,一个是酸味,可以调节汗液分泌;一个是苦味,有调节烦躁心绪的作用,如酸梅汤、茶等。刚接触炎热,身体会觉得比酷热时更难耐热,有人就拼命地吃生冷食物,这种外热内冷很容易让胃肠受凉。所以,吃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可以多吃一些杂粮,调和一下阳气。

名医私方:不吃反季节食物。曾有位名医善于养生,他吃东西的种类很杂,花样经常翻新,但都是当季食品,从不吃反季节食物。他认为食物都有自己的“气”和“味”。但它们只有在当令时含的气味才够,即吃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气。我们冬天可以吃到西瓜,但只有干巴巴的红色,夏天也可以吃到白菜,但已经不是冬天那种厚帮的菜味儿。违背自然生长规律的菜,会导致食品寒热不调,气味混乱,成为所谓的“形似菜”,没有时令的气质,只有食物的形状而失去了本来的性质。即使吃了也更多是心理满足,客观上食疗效果不大。

第6篇:夏季养生食疗范文

1.1 顺时养生的理论基础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养生之法尤为重视, 《庄子内篇养生主》有言: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 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 可以养亲, 可以尽年。养生主就是养生的要领, 是《庄子》首次提出养生一词。养, 即保养、补养;生, 即生命、生长。养生, 就是基于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 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 达到顾护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养生理论, 包括饮食药物养生、起居运动养生、针灸推拿养生等方面[1]。《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其一章中就有大段养生理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顺时养生, 是基于天人相应的理论, 使人体顺应自然四季、昼夜的变化规律, 保持机体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及其自身阴阳平衡的养生方法。其中, 四时阴阳变化明显, 物候差异较大, 对人体影响尤为突出。所以, 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 调节自身脏腑气机, 使之适应自然节律、顾护形神的四时养生之法更应当引起重视。《素问宝命全形论》道: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基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客观规律, 四时物候存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 人欲健康长寿, 防止疾病的发生, 也应遵循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 调摄精神, 保全形体, 达到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春夏阳气易泄而消耗正气, 因此, 春夏二季应顾护人体机体中的阳气;秋季收敛、冬季封藏, 秋冬之际阳消阴长, 万物内敛闭藏, 故秋冬季节人应该保养体内的阴精防止其外泄太过[2]。此《灵枢本神》所谓故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

1.2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 对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发挥关键的指导作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内容主要包括:一, 未病防病。《黄帝内经》强调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维持机体正气充足, 阴平阳秘, 脏腑调和, 气血运行通畅, 则外邪不得入侵, 防止疾病的发生。二, 既病防变。《金匮要略》指出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外邪或内伤初起如若治疗不及时或误治, 会经卫气营血、六经传变, 或因脏腑的生化制克而传及它脏, 故要在疾病发生以后及时预防疾病的传变。顺时养生是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 在预防疾病发生、防止疾病传变及疾病愈合顾护的过程中, 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内经百病始生》言: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 盖无虚, 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 中医认为人体只有在正气虚弱加之感受外邪时才会致病, 因此从对发病的认识上强调顾护正气、治未病的重要性。

2 四时藏象特点

《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肝主春, 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 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 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 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 足少阴太阳主治开腠理, 致津液, 通气也。阴阳消长, 四季变换,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各个季节有其气候特点。与之相应, 各脏腑也有其主之时, 五脏在其所主的时令里发挥着主要的调控作用, 以此来调节人体各项生理机能去主动适应季节的变化特点, 保持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协调。

2.1 肝应春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对肝应春的功能和特性描述为肝者, 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通于春气。肝是在春季机体对环境起主要适应和调节机能的脏腑系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到:东方生风, 风生木, 木生酸, 酸生肝, 肝生筋, 筋生心, 肝主目。其在天为玄, 在人为道, 在地为化。化生五味, 道生智, 玄生神。神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 在体为筋, 在藏为肝, 在色为苍, 在音为角, 在声为呼, 在变动为握, 在窍为目, 在味为酸, 在志为怒。怒伤肝, 悲胜怒;风伤筋, 燥胜风;酸伤筋, 辛胜酸。肝应春, 主生发, 肝的疏泄功能在春季增强, 并居于主导地位。在春季, 肝的疏泄作用对自身肝系统及其他脏腑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而在其他季节则处于从属地位, 协助其他四脏维持机体稳态。若肝主疏泄与肝藏血的功能不能顺应春季的时序变化, 则会出现春季多发疾病[3]。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言:肝病者, 两胁下痛引少腹, 令人善怒, 虚则目盳盳无所见, 耳无所闻, 善恐, 如人将捕之, 取其经, 厥阴与少阳, 气逆, 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

2.2 夏应心脾

中医学上的夏包括夏和长夏, 在五脏关系中分别与心、脾相对应。《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对心应夏有具体的阐述:心者, 生之本, 神之变也通于夏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到:南方生热, 热生火, 火生苦, 苦生心, 心生血, 血生脾, 心主舌。其在天为热, 在地为火, 在体为脉, 在藏为心, 在色为赤, 在音为徵, 在声为笑, 在变动为忧, 在窍为舌, 在味为苦, 在志为喜, 喜伤心, 恐胜喜;热伤气, 寒胜热, 苦伤气, 咸胜苦。心为阳中之太阳, 阳气充盛, 二者在五行中同属火, 其性炎上, 心的各项生理机能与夏天炎热的气候特点相似, 且暑湿亦会对心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即暑易伤心神[4]。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 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取其经, 少阴太阳, 舌下血者。其变病, 刺郄中血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阐述脾的生理特性为:中央生湿, 湿生土, 土生甘, 甘生脾, 脾生肉, 肉生肺, 脾主口。其在天为湿, 在地为土, 在体为肉, 在藏为脾, 在色为黄, 在音为宫, 在声为歌, 在变动为哕, 在窍为口, 在味为甘, 在志为思。思伤脾, 怒胜思;湿伤肉, 风胜湿;甘伤肉, 酸胜甘。脾喜燥恶湿, 夏季暑湿之气严重, 易阻碍脾阳, 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病者, 身重善肌肉痿, 足不收行, 善瘈, 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 飧泄食不化, 取其经, 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素问藏气法时论》) 。因此, 夏季应调养阳气, 顾护心脾[5]。

2.3 肺应秋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肺者, 气之本, 魄之处也通于秋气。肺主气, 主宣发肃降, 在四时中对应秋季, 肺在秋季时其肃降功能增强, 并且处于支配地位。肺与秋在五行中同属金, 与秋季气候干燥、寒凉、敛降的特点相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到:西方生燥, 燥生金, 金生辛, 辛生肺, 肺生皮毛, 皮毛生肾, 肺主鼻。其在天为燥, 在地为金, 在体为皮毛, 在藏为肺, 在色为白, 在音为商, 在声为哭, 在变动为咳, 在窍为鼻, 在味为辛, 在志为忧。忧伤肺, 喜胜忧;热伤皮毛, 寒胜热;辛伤皮毛, 苦胜辛。肺病在秋季借助清肃、明润之气可得到缓解, 但与此同时, 秋季肃杀, 燥邪盛行, 故肺在秋季宣发卫气津液的功能下降, 护卫肌表失司, 易使腠理开泄不固, 发生呼吸系统疾病[6]。《素问藏气法时论》有:肺病者, 喘咳逆气, 肩背痛, 汗出, 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 耳聋嗌干, 取其经, 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2.4 肾应冬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到:肾者, 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为阴中之太阴, 通于冬气。中医肾应冬是指肾是机体应时而变在冬季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调节系统。肾气与冬季封藏的特点相通应, 在冬季, 肾藏精、主纳气的功能加强, 并起主导作用, 防止冬季机体精气外泄, 维持温煦功能和气血津液来适应冬季寒冷的气候。冬季其肾阴渐长、肾阳则渐消, 表现为机体的生殖机能下降、小便量多、体温下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肾的特性为:北方生寒, 寒生水, 水生咸, 咸生肾, 肾生骨髓, 髓生肝, 肾主耳。其在天为寒, 在地为水, 在体为骨, 在藏为肾, 在色为黑, 在音为羽, 在声为呻, 在变动为栗, 在窍为耳, 在味为咸, 在志为恐。恐伤肾, 思胜恐;寒伤血, 燥胜寒;咸伤血, 甘胜咸。若肾应冬不符常态, 则肾病者, 腹大胫肿, 喘咳身重, 寝汗出, 憎风;虚则胸中痛, 大腹小腹痛, 清厥意不乐, 取其经, 少阴太阳血者 (《素问藏气法时论》) 。

3 中医顺时养生之法

3.1 四时饮食养生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医特色的饮食养生理论体系。《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精益气。此五者, 有辛酸甘苦咸, 各有所利, 或散, 或收, 或缓, 或急, 或坚, 或软, 四时五藏, 病随五味所宜也。饮食水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根据脏腑机能的节律特点合理饮食, 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素问五藏生成》认为不同色味的饮食物对应不同脏腑: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 赤当心、苦, 青当肝、酸, 黄当脾、甘, 黑当肾、咸。故白当皮, 赤当脉, 青当筋, 黄当肉, 黑当骨。

在春季, 肝急拘紧, 在饮食上, 宜服用甘柔之品柔肝养血、疏肝理气, 如郁金、枸杞、桂圆等。春季肝气过旺, 肝病易传脾, 故应在疏泄肝气的同时养益脾气, 可用辛甘发散、清淡的蔬菜水果来助人体阳气, 不宜食酸涩收敛、油腻、寒凉之品, 防止伤及脾阳, 影响脾胃运化。此遵《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夏季心脾当令, 应避免辛辣油腻之物, 防止心火上炎、阻碍脾胃运化。夏季炎热, 可饮用辛凉可口的绿豆汤、酸梅汤消暑解渴。但忌过度贪饮寒凉之物, 防止伤及脾阳, 造成腹泻。此遵之《素问藏气法时论》: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肺为娇脏, 秋天干燥的气候特点易对肺造成损害, 故秋季应忌用辛辣苦燥之品, 宜食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之物, 如山药、梨、百合等[7], 益气养阴, 滋阴润肺。及乌梅、山楂酸性食物, 以应秋季收敛之性。此遵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补之, 辛泻之。

冬季寒冷, 腠理密固, 人体各项机能水平下降, 出汗较少, 所以可适当减少食物的摄取量, 减轻肾化气行水的负担。寒冷的冬天应多食辛温之品, 温养脾胃、驱散寒冷, 可选用羊肉、韭菜、桂圆等温肾补阳之物。此遵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 开腠理, 致津液, 通气也。但同时因冬季阳藏于内, 也勿过食温燥辛辣之品, 以免损伤脾胃, 痰浊内生, 郁而化热, 而致大便秘结、温病、鼻衄等火热病, 同时也不宜吃得过饱, 以免气血运行不畅[8]。

3.2 四时情志、起居养生

中医认为, 养生应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 和喜怒而安居处, 调节自身气血运行, 使之与自然界气候变化相适应。

第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言:春三月, 此谓发陈。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 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春季万物生发, 阳气逐渐上升, 在情志方面要保持精神的舒畅, 防止暴怒忧郁导致肝气郁结。此外, 春季应夜卧早起, 这样有利于机体阳气的生长。

第二, 夏三月, 此谓蕃秀。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夏季腠理开泄, 应顾护阳气, 防止起外泄。夏天应当注重对心的调护, 宜晚睡早起, 切勿大怒, 使精力充沛, 体内气机宣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述到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心在志为喜, 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喜易伤心, 大喜易使心火亢盛失去抑制, 从而对血脉造成损伤, 导致心脏疾病的产生[9]。

第三, 秋三月, 此谓容平。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肺在志为悲, 悲则气消, 因此在秋季要注意保持乐观和开朗的心态, 调畅身体气机, 防止秋季肃杀之气损伤机体脏腑气机。在起居方面, 提倡早睡早起, 以利于阴精的收敛和阳气的舒张。

第四, 冬三月, 此谓闭藏。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肾在志为恐, 冬季应保持心态平和, 减少心情刺激, 维持脏腑气机平衡。冬季寒冷, 万物藏匿, 阳收阴长, 在起居方面, 冬季应顺应阴阳规律晚睡晚起, 注意保暖, 切忌过度运动和房事, 保存机体阳气, 避免耗散肾精。

3.3 四时运动养生

中医自古就有八段锦、导引、气功等运动养生之法, 适当的运动可通畅气血运行, 调节脏腑气机。但运动要避免大汗淋漓, 防止气随汗脱。一、春季阳气升发, 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活动可使肝气得以疏泄, 并助阳气的升发, 此乃肝主升发和春季发陈的特点相适应, 此谓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二、夏季可顺应太阳早出晚归的自然规律, 选择晨跑、夜间乘凉散步, 气候炎热, 游泳也是夏季养生不二的选择, 但夏季炎热, 运动养生要防止中暑, 避免阳气过泄。三、秋季温度适宜, 可选择多种健身方式, 如长跑、登高爬山、打球等户外运动。四、虽然冬季天气寒冷, 但也要适量运动, 避免气滞血瘀, 阳气不升, 机体免疫力下降。锻炼可以室内运动为主, 若在室外锻炼则要注意预防感冒和冻伤, 避免在大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中锻炼或长时间外出。

3.4 四时针灸养生

《灵枢九针论》言:律者, 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四时针灸养生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 通过贴敷、艾灸、针刺穴位等方式调理机体气血阴阳从而达到养生目的方法。《灵枢四时气》提出:四时之气, 各有所在, 灸刺之道, 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 甚者, 深刺之, 间者, 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 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腑, 取之合;冬取井荥, 必深以留之。春夏之时, 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 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针灸养生要遵守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原则, 辨证施法。春夏阳气发泄, 腠理不密, 刺激穴位可治疗秋冬阴盛之病。秋冬阳气收敛, 腠理闭塞, 适合滋阴养血, 以治疗春夏阳盛之病。可在夏季选用三伏贴, 冬季选用三九贴调理脏腑阴阳, 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同时, 在针刺方面要可在遵循春夏浅刺, 秋冬深刺原则的基础上选用针刺养生, 根据具体病证临证取穴[10]。

三分治, 七分养, 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和治未病思想的影响下, 顺应四时阴阳五行之气, 来调节人的脏腑功能、顾护正气的四季养生方法, 是中医学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养肝、夏季养心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 未病先防, 乃是保养身体之道。

参考文献

[1]曹娜.中医养生思想古今文献整理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1-44.

[2]邱彤, 庆慧.邱保国教授的动态平衡养生观 (二) 天人相应的自然养生观[J].中医研究, 2015, 28 (1) :27-28.

[3]陈玉萍, 马淑然, 王庆国, 等.中医肝应春理论内涵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志, 2011, 26 (5) :1173-1175.

[4]杨阳, 马淑然, 张明泉, 等.中医心应夏理论内涵探讨[J].中医杂志, 2012, 53 (18) :1534-1537.

[5]余翔.浅谈中医四季养生[J].中国民间疗法, 2013, 21 (2) :57-58.

[6]张俊龙, 郭蕾.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 (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中医藏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176.

[7]马淑然, 李澎涛, 郭霞珍, 等.关于中医肺应秋本质内涵的理论探讨[J].中医杂志, 2006, 47 (9) :643-645.

[8]覃骊兰, 蓝毓营, 马淑然, 等.关于中医肾应冬理论内涵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 19 (5) :482-485.

第7篇:夏季养生食疗范文

宝宝夏季腹泻原因多

夏季气候炎热,正是细菌繁殖的季节,如在气温30℃时,痢疾杆菌在米饭、肉类、西瓜、黄瓜中约8小时内数量的增加可达1万倍之多。

宝宝的消化系统尚不成熟,局部抗感染能力差,加之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相对较成人多,胃肠道负担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患腹泻。

夏季宝宝消化酶分泌较少,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天气炎热,会使消化液和酶分泌减少,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另外,要是夏季多喝饮料也会稀释胃酸,消化及杀菌能力均下降,容易感染细菌发病。

夏季苍蝇、蟑螂明显加多,它们是携带腹泻病菌的重要媒介。

治疗腹泻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宝宝腹泻多,失水多,要及时补充水分。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是最经济、最方便、最科学的补液法。每袋补液盐由糖、盐和小苏打组成,用温水冲成500毫升服用。家长也可自制补液,在500毫升的米汤中加入1.75克食盐(约半啤酒瓶盖)及20克葡萄糖,也有同样效果。家长只要耐心地给孩子一勺一勺地喂,就可以起到静脉输液的作用。

宝宝腹泻时,家长往往先选择用抗菌素,但夏季腹泻并非都是由细菌引起,用药不当,反而会使肠道内正常细菌被杀灭,造成菌群紊乱,导致腹泻加重。家长可以尝试用些生态制剂,如培菲康、米雅,这类制剂可以帮助肠道内正常菌的生长,从而达到抑制病菌的作用。如果腹泻的确是由细菌引起的,也要请医生来决定如何用药,家长不要自作主张。

专家特别提醒:先禁食OUT了

过去,治疗腹泻宝宝时主张先禁食,以让胃肠道得到休息。现在则认为,禁食会使宝宝处于饥饿状态,反而引起肠蠕动增加而加重腹泻。所以,腹泻时要多补充含水分多的食物,只要宝宝愿意吃,可给宝宝食用稀释的牛奶、稀粥、蛋汤、藕粉等。

预防夏季腹泻的几点建议

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和抗体,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是防止宝宝腹泻的最佳食品。因此,不要急着在夏季给宝宝断奶。

人工喂养的宝宝,应注意食用器具的清洁。要每天煮沸消毒,并给消毒好的奶具加罩。如果可以,最好改用碗勺喂奶。因为奶瓶容易被污染,不易洗净消毒,特别是橡胶很容易被病菌污染。

培养宝宝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生的瓜果洗净后再吃。要定期清洗消毒宝宝的玩具。宝宝也要勤洗手,不吸吮脏手指。

冰箱不是“保险箱”,不要以为将宝宝食品放在冰箱内就“万事大吉”了。即使是放冰箱,食物仍有变质和受细菌污染的可能,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第8篇:夏季养生食疗范文

进入初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此外,夏天气温高,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汗液丢失多,体质虚弱者尤其是孩子和老人,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损害健康。夏季保健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从初夏开始,我们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以便更好地度过夏天。本月让大家即使在换季的日子,健康能量依然满满。

【谨防夏季病】

预防菌痢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控制菌痢的关键首先是早发现,早治疗;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对饮食、水源管理,消灭苍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避免上火 初夏时节气候干燥,所以口疮患者在这一时节会陡然增多。发生口疮的诱因除了干燥的气候外,焦虑、紧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也很有关系。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局部烧灼、涂抹口疮药膜和服用维生素B2等方法进行治疗。

小心红眼病 此外,初夏还要注意预防流行红眼病。此病潜伏期短,受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自觉双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得了红眼病,一要防止传染,二要及时治疗。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专用,尤其在集体场所,更要做好各项隔离工作。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在高温高湿的初夏,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眼部保健,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

【饮食要合理】

清淡为主 夏季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加之饮水较多,冲淡胃酸,导致肌体消化功能较弱,故饮食应清淡一些。应多吃营养丰富、气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腻、煎炸及热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不等于素食,素菜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及丰富的维生素,但缺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绝荤菜,可适当摄入一些瘦肉、蛋、奶、鱼以及豆制品。关键是在烹调时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不要做得过于油腻。如可取鲜嫩碧绿的荷叶,用开水略烫后,用来包鸡、包肉,蒸后食用,风味别致、清香可口,有增进食欲之效。

多喝水、少喝饮料 据营养专家介绍,初夏天气都比较干燥,人体每天的进水量应达到2000~2400毫升。由于早上人体血液浓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应该喝一杯水。一天中保持体内足够的水分可以清洗肠道,预防上火。不宜用饮料代替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苦味宜多食 中医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营养学家建议,夏季经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苦菜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瘀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时,将它的根、叶洗净,可拌可炒可做汤,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佳肴,而且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啤酒、绿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防“湿”从初夏开始】

据美国专家的调查,初夏时节潮湿条件下产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摄取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轻者鼻塞、流涕、打喷嚏,重者呼吸困难,喘息不止,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这种“湿”气象条件,还极易诱发人体其他病症,例如,一些风湿病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难忍、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还易引起旧伤复发,出现神经痛。中医将导致人体生病的过高湿度称为“湿邪”。

初夏时节如何防“湿”,当然要从日常衣食住行方面着手。初夏时节阴雨天或雾天要少开窗户,而当室外艳阳高照时,要适当开窗通风,居室内可安放部分祛湿剂或干燥原料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

出现“高温高湿”天气时,可使用空调降温、抽湿的功能,将气温降至18℃~20℃,相对湿度降为50%~60%。

初夏穿衣应选择具有较强吸湿能力面料(如全棉)制成的宽松服装,要经常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使得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这些食物有绿豆粥、荷叶粥、小红豆粥等;要避免外感湿邪,万一在室外涉水淋雨,回家后可饮服姜糖水,如有头重、身热等症状,可及时服用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小心脾胃受损】

很多人在夏天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胃肠道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入夏后人体胃口自然变差,消化功能本来就随天气受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贪凉嗜好冰寒的食物,使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很多老年人、儿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就往往会在夏季出现腹部疼痛、胃炎等情况。

从养生方式来说,在夏季养护脾胃,最好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此外,新鲜蔬菜水果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在食物中,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这些都有一定消暑作用。而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最好不要急着吃,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少吃或不吃。

【预防皮肤病】

第9篇:夏季养生食疗范文

最后,专家总结王先生的情况为亚健康状态,是现代“上班族”的一种“顽痹”。这类人由于长期生活在密闭的空调环境中,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没有节律,缺少锻练和休息,以致代谢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抵抗力下降,表现为“一多三减退”:疲劳多、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为此,王先生应减轻工作压力、放慢生活节奏、调整自己的心态,并且辅助以长期中药调理。但这些对他来说谈何容易,单每天吃中药这一点,就没那个时间和精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先生得知针灸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整颇有成效,而且伏天治疗效果尤其好,这叫伏针治疗。中医认为,自然界四季春、夏、秋、冬各有所司――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为万物生长和成长的季节,对人而言,这个季节的生理功能是最旺盛和活跃的,脏腑对有效的调整治疗反应最灵敏。在伏天,通过针灸对脏腑、经络、腧穴的直接刺激,可以更有效地调整人体经气,达到促进代谢、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促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发展。

王先生在盛夏来临时尝试着进行了一个疗程的治疗。他每隔一天利用午休的半小时,请针灸医师进行治疗。5次治疗后,尽管天更热了,但王先生疲倦、厌食、烦躁等症状并没有如期加重,晚上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由此,王先生信心大增,又坚持做了一个疗程治疗,症状进一步减轻。当秋风吹起时,王先生感到从未有过的神清气爽,对繁重的工作和寒冷的冬天,觉得都有信心去面对。

伏针调整亚健康状态,其实也是“冬病夏治”思想的一种体现,对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尤其有效。不过,治疗能否奏效有两个要点。一是要掌握好治疗的时机。从“小暑”(阳历7月左右)至“立秋”(阳历10月左右)为伏针治疗的最佳时期,期间人体真气(即正气)浮越,针灸治疗保健可以事半功倍。二是要正确辨证,即使对症状相同者也应从整体分析,辩证施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外,选穴着重在于阴陵泉、三阴交、手三里、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邱虚、背俞穴等,疗程要根据个体所表现的症状和身体的基础条件而定。一般隔日一次,5~10次为一疗程,每次约30分钟。针后可如常生活工作,2小时后可以洗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