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赞美女性范文

赞美女性精选(九篇)

赞美女性

第1篇:赞美女性范文

摘要:《沂蒙六姐妹》(2009)演绎了一场令世人动容的守候,展现了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做的不懈努力。在沂蒙大地上,她们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默默地承担着战争带来的巨大伤痛。她们的故事催人泪下,她们的精神让人振奋;她们的大爱犹如飘香满地的丹桂,她们的无畏犹如冷艳寒江的芙蓉;她们的品格犹如洁白无瑕的梨花,她们的精神犹如盛开的灼灼桃花。《沂蒙六姐妹》是一首唯美的女性赞歌。

关键词:《沂蒙六姐妹》;女性;情感;唯美

女性浪漫主义战争片《沂蒙六姐妹》自上映以来,票房收入节节攀升,创造了国产主流电影振奋人心的成绩,反响十分热烈。该片由新科华表影后范志博领衔主演,影片用唯美细腻的笔法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以真情感动观众,催人泪下。《沂蒙六姐妹》讲述了孟良崮战役前后沂蒙山六姐妹的真实故事,用细腻温情的笔调赞美了那个红色年代的女性面对国家安危、民族大义表现出来的坚韧和顽强。

长期以来,我们对主旋律影片总有固定模式的认知,认为这些应景之作一定有恒定的价值取向,《沂蒙六姐妹》让我们固有的偏见彻底改观。在献礼片接踵而至的时候,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似乎总是炮火纷飞、硝烟弥漫,而电影《沂蒙六姐妹》则选取了新颖的表现角度,塑造了富有鲜活气息的人物形象,构成了悠长的审美韵味,以独特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那段艰苦而又光辉的岁月。

《沂蒙六姐妹》描写的战争背景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影片的主角是淳朴善良的沂蒙女性,她们忙着摊煎饼、做军鞋支前,奉献出无边的大爱。影片真切地告诉人们,新中国的江山不仅是将士们的枪杆子打下来的,也是妇女们用柔弱的肩膀扛出来的。影片中,为了支援前线,春英、月芬和她们的婆婆这些普通的沂蒙女性们,要在短短几天里不分昼夜地摊煎饼、收马草、做军鞋,粮食不够了毫不犹疑拿出自家的口粮;她们自告奋勇去做担架队员,冒着敌人的纷飞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让战士们踩着自己的身躯奔赴战场……这一幕幕的场景无不透着沂蒙人民的大爱。影片没有华丽的场景,真挚的叙事丝丝入扣,使人内心暖流涌动。影片深刻展示了在革命战争年代千千万万沂蒙老区普通女性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群体形象。

一、细腻的抒情笔调

《沂蒙六姐妹》以普通百姓生活的侧面来表现和衬托战争,以细腻的抒情笔调抒写宏大主题,表现手法别出心裁。全片并没有大段描述战争残酷的场景,也没有血淋淋的死亡现实,而是从侧面切入,关注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年代中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她们中有刚刚成亲暗暗牵挂丈夫,却为了凑军粮毅然回娘家借粮食的新媳妇;有坚强无悔地送丈夫儿子参军,却对着“满门忠烈”牌匾、满院缟素悲痛到流不出泪水的老妈妈……一个个鲜活形象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而愈发真实感人。本片音乐烘托的效果也极其到位,一段段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调贯穿全片,尤其是结尾带着悲怆色彩的男高音版的“沂蒙山小调”一出,将观众的情绪带到极致,催人泪下。

作为一部描述战争的影片,《沂蒙六姐妹》反而弃战场于不顾,只是蜻蜓点水般地用几个画面来表现战场。然而影片所透露出的信息却丝毫不亚于战争大片,处处显现出战争的残酷和紧迫。

影片开头就通过月芬的嫁人而把影片整个背景完美展现。月芬和公鸡拜堂以及喜庆的音乐中掺杂的炮火声让这场婚礼添上了一丝灰色。让观众在疑问中把乡民们对战争的习以为常和月芬对爱情的憧憬表现得丝丝入扣。虽然没有出现战争场面,但是却满眼都是战争,时时刻刻都感觉可能发生战争。影片中,月芬在旷野上的放纵奔跑令观众印象深刻。错过与爱人相见的月芬,身着红色嫁衣心急如焚地奔跑在原野上,张扬着生命的活力,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热情而又急切。这时的月芬俨然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成为许多人爱情欲望的象征。她穿梭在人流如水的行军队伍中,寻找着自己未曾谋面的丈夫,更上升为人类集体寻求情感皈依和灵魂慰藉的真实写照。特别是月芬为丈夫缝制的锦囊。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道具而存在,更成了联系月芬和丈夫之间情感的桥梁。丈夫没见到月芬但是却带走了月芬缝制的锦囊,带走的不光是物,更多的是月芬对丈夫的那种想念和盼望之情。而影片最后,香案上摆放的那个锦囊则具有了更强的力量,使人看到后不禁内心深深地一沉。在影片结尾,月芬和嫂子看到那“满门忠烈”的牌匾后并没有大哭大闹,周围前来慰问的乡亲们也没有安慰或者是哭喊,有的只是沉默。用沉默代替了呐喊,营造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影片把痛哭、呐喊都舍弃了,观众看过后已经被这种沉痛所震撼。

用这样细腻的抒情笔调对宏大的革命战争主题进行雕画、描摹,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去感知那个艰苦、伟大年代的同时,也看到了文艺作品对主旋律主题表达的多样性的可能。导演用立体的光影展现出战争中的女人和沂蒙精神,突破了这类题材作品的惯常艺术模式,深入发掘革命战争年代中的柔美诗情,让观者感受到沉重的历史和残酷的战争也可以具有诗意的美感。在人心日渐浮躁的今天,《沂蒙六姐妹》也许能带给我们某些失去的东西。

二、真实的情感世界

苦难和残酷一般而言是不能少的战争体现,但影片一再给予我们的不是苦不堪言的负担,而是为了生活的心甘情愿的奉献,因为他们的兄弟姐妹在那样的环境中必须顽强地生存。影片干净极了的情感,无需偷情、无需妒忌、无需血淋淋的刺激,却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哽咽。虽然强忍眼泪,实际上早已泪水纵横。因为这是真实透彻的人的情感,一个个生活情态中的女人鲜活的喜怒哀乐都牵拉着我们。没有技术至上的刺激,也没有复杂矛盾的强迫,我们已经被她们的情感打动得难以自抑。

在战争年代,没有人可以幸免于难,所有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沂蒙六姐妹》展现给我们的不是枪林弹雨的前沿阵地,而是看似远离硝烟的战场后方。这里虽然没有赤膊拼杀,却充满着女人们难以割舍的情感牵挂和期望守候。

当沂蒙山的男人们奔赴前线时,留在后方的女人们不仅要完成支前工作,纳鞋底、摊煎饼、备马草,还牵挂着远在前线的亲人。在中国的战争影片中《沂蒙六姐妹》第一次通过女性视角全景式地展示战争中女性情感世界的细腻复杂,上演了一出女人的感情战争。无论是白发亲娘,还是留守新娘,这些形象让我们看到女性情感丰富而又坚韧执拗的两面性。战争带给她们巨大的压力,但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了下来,用她们无私的奉献谱写出大爱无疆的华丽篇章。

此片的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的。编剧苏小卫对女主人公们情感世界的把握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每个看过影片的观众无不由衷赞叹该片对战争年代女性情感的细腻刻画,以及淋漓尽致的宣泄。“月芬献血”的一场戏,其场面十分感人。当医生说需要男同志献血的时候,月芬的情绪如火山爆发,她几乎怒吼着喊出:“你瞎了吗,我们沂蒙山的男人们都在前线呢!”此声一出,世界归于静寂,这心声不知夹杂着多少女人的默默承受,多少女人的辛酸苦楚。而“满门忠烈”一场戏则构成影片情感的制高点,更加引人入胜。

三、深刻的人性透视

一部战争电影,如果不被人忘记,必有它特殊的价值。《辛德勒的名单》(1993)揭示出历史的真相;《拯救大兵瑞恩》(1998)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钢琴师》(2002)则用音乐告诉人们战争仇恨并非不可逾越。优秀的战争影片在揭示人性的美好本性之后,往往将主题延伸到人类的精神困惑上,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层反思。同样,《沂蒙六姐妹》情节看似平淡,却潜藏着复杂的人性思考。

战争片《集结号》(2007),因为主题特别,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议论。《沂蒙六姐妹》阐释了同样的主题,它关注女性群体。以月芬为代表的六姐妹其实没有比前线抗战的男性少付出,因为她们身为女性,做的只是后方的工作,历史书从不对她们浓墨重彩。可战争中没有这些后方的女人们,怎能保证前线的胜利!历史的偏见总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前线的英雄身上,唯独遗忘了后方默默奉献的普通人。影片“满门忠烈”的结尾耐人寻味,它让人们在感动之余,自然会去关注那些经历战争创伤,痛失亲人的女人们。

在战争片中,爱情常常被用来作为战争的祭奠。就像月芬为了革命事业牺牲自己的爱情一样。在一系列唯美的画面中,我们分明看到了月芬挣扎中的眼泪。我们设想,如果月芬见到了魂牵梦萦的爱人,很有可能会像秀儿他爹一样把准备再上前线的亲人关起来。这是人之常情。随着情节的发展,放弃继续成就着月芬爱情的美丽,也继续成就着她爱情的悲壮。长时间里,我们的战争电影缺少一种对人的发现,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注。在这点上,《沂蒙六姐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不仅彰显了中国女性彻底的自我解放、自我宣泄,而且更正视了战争中人性的困惑。也许,伟大的爱情,真的不是个人的事情。虽然我们期待的浪漫爱情都应该有一个完美结局,但这些爱情总在告诉你什么是感动之后,以残缺的方式戛然而止,唯独剩下你一个人站在那里发呆。

第2篇:赞美女性范文

2.一个美丽的女人是一颗钻石,一个好的女人是一个宝库。你是我的财富! 一个美丽的女人是一颗钻石,一个好的女人是一个宝库。老公谢谢你多年的关怀,你是我的财富!

3.淑气芝兰繁茂,春风桃李芬芳。 收到我的祝福的人永不被炒;阅读的人会飞皇腾达;储存的人会爱情甜蜜;删除的人会好运连连;转发的人薪水猛涨!三八节快乐!

4.虽然是妇女节,我却特别想对你说句话,老公谢谢你多年的关怀,你的爱让我感到很幸福。 送你一束玫瑰,传情达意依靠它。送你一只桃花,时来运转全靠它。送你一扎白合,百年好和指望它。送你一碗豆腐花吃完之后笑哈哈。三八节快乐!

5.伟大的老婆,今天想吃什么呀? 为你的今年欢呼,为你的今天喝彩,为你的明天祈福:永葆青春的容颜和美丽的心情!三八节快乐!

6.我代表所有男员工感谢您平日辛勤的工作,真诚地祝您愉快。 喂!老婆,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你的大节日!在这个时刻,我要送给你千万个嘱咐与问候,这是最值钱的“寒酸”!

7.又是三八节,送你十斤铁。熬锅营养汤,补钙又补血。再放一年假,工资照样给。还有啥疑问,去找翠花姐 有吸引力的女人并不全靠她们的美丽,而是靠她们的漂亮,包括风度、仪态、言谈、举止以及见识。

8.重要通知:三八节期间,全国女性放假一天,全国男性加班一天。 在这个给女性的日子里,我有一句话想对你说,这是我一直想要告诉你的,那就是--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见了你!

9.世界因为有了女人,而显得分外美丽!问候只是短短的几行,却是一个浓浓的真意!祝三八节快乐,永远年轻漂亮! 世界因为女性的诞生,显得分外美丽!只是一个小小的问候,却是一个浓浓的真意!妇女节快乐!

10.我决定做一天你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你服务,这将是我无上的光荣!妇女节万岁! 我决定做一天你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你服务,这将是我无上的光荣!

11.一个美丽的女人是一颗钻石,一个好的女人是一个宝库。 也许我的肩膀不够宽广,但足以为你遮挡风雨;也许我的胳膊不够有力,但还能为你撑起一片蓝天。妇女节快乐!

12.我知道你很忙,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你今天的任务是很重要的,因为今天是妇女节的,你答应过要做饭给我吃的。 我知道你很忙,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你今天的任务是很重要的,因为今天是妇女节,你答应过要做饭给我吃的。

13、漂亮的女人是绚丽的花朵,智慧的女人是美妙的诗行。愿你如花,笑靥动人;愿你如诗,隽永迷人。三八妇女节快乐开心!

14、你过节日,我送祝福。青春永驻,容颜不老。善待自己,苛求家小。对象老公,一定管好。别家男人,想找就找。潇潇洒洒,开心常保。节日快乐,必不可少。妇女节快乐!

15、你是我的宇宙,没有你我呼吸难受;你是我的地球,我是月亮跟着你走;你是我的美酒,可以解除我的忧愁。妇女节了,老婆,我要告诉你我爱你!

16、你要放下工作寻找开心,你要放下家务得到舒心,你要放下孩子免得累心,你要放下压力有颗健康的心,三八妇女节,好好给自己放个假,休息一下吧。

17、女人,就要漂漂亮亮滴,没事打扮打扮;女人,就要幸幸福福滴,有空乐呵乐呵;三八妇女节到,是女人,就要潇潇洒洒滴,祝福收收看看。祝节日快乐,有空就笑了!

18、女人吃饭,男人下厨房;女人逛街,男人拿东西;女人花钱,男人掏钱包。唉,女人的妇女节,男人的妇女劫!无论你是男是女,祝你妇女节(劫)快乐。

19、女人就要爱自己,天天打扮靓靓滴,上街找个做伴滴,购物找个付账滴,心烦弄个出气滴,三八妇女节来临,祝你心里美美滴,笑容多多甜甜滴。

第3篇:赞美女性范文

关键词: 英汉称赞语 称赞回应 跨文化交际 对比分析

1.引言

称赞是人类社会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的一种礼貌言语行为。正确地使用它不仅可以缩短跟交际者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助于建立友谊,深化友情,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称赞语约定俗成的基本会话结构是被称赞人必须对称赞者作出接受或者拒绝回应的配对性结构(adjacency pair),有应有答,如:a) You look so great! b) Thanks,you too. 说话者在赞扬别人的同时希望别人给予积极的回应。怎样称赞别人,在什么样的场合及怎样对别人作出得体的称赞是成功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但是,因为英汉语言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以中国人与英美人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个人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上述种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人和英美人在对待称赞语方面就会具有不同的心态,从而他们的应答模式也会出现相应的不同。因此,我们要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仅要知道如何称赞对方,同样也有必要知道如何回应对方的称赞,从而避免语用失误,确保交际成功。本文对英汉称赞语及其回应语的语用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旨在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2.英汉称赞表达与其回应的异同

2.1称赞内容的差异

虽然称赞语都是褒扬别人,但是在汉语和英语中,被称赞的话题的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在两种语言中,有关外表和能力的称赞语出现频率都很高,但是称赞所侧重的内容有所不同。在英语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人与人之间互相称赞的频率更高,其中在称赞内容中占据最主要地位的就是关于个人外貌仪表的积极评论。个人的服饰和发型更是被赞美的焦点所在。而称赞的对象多以女性为主,这与美国社会注重女性外表吸引力的风尚紧密相关。在中国,女性的外貌仪表同样也是被赞美的一个内容,但是不占主导地位,并且这种称赞更多地局限在女人跟女人之间。在中国,男性一般不称赞女性(特别要好的朋友除外),女性也较少主动称赞男性,否则会被认为轻浮、不正派或者别有企图。这大概与中国古代“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训诫有关。中国社会更注重人们的美德和个人素质,中国人认为好看的外表不如美德重要,因为长久以来他们一直认为过分注重外貌就不会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学习和工作。

就对外表的称赞来说,美国人侧重赞美别人刻意打扮修饰后的美丽效果,而中国人在称赞别人的外表时更注重自然气质。例如:美国人对发型称赞很多,但对拥有良好的发质欣赏却很少。他们会说“You look nice today.”却很少说“You are beautiful.”这样一句表示人本身外表气质很美的话赞美别人。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的称赞强调适用性,“You look nice today.”可用于任何人,不管他(她)事实上是否漂亮。另外,美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喜欢新事物,欢迎新事物,不喜欢墨守成规。美国人喜欢有变化,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社会崇尚一切新的事物,所以生活中新买的衣服、房子、汽车、新的发型都会引起人们的称赞。相比之下,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普遍喜欢沉湎于对历史的怀念,一贯提倡艰苦奋斗的朴素工作作风。再例如,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对“girl”和“woman”的理解偏差就很大。一位外籍教师称赞一名中国学生说:“You are a clever woman.”而中国学生却说:“No, I am not a woman, I am a girl. ”在中国,“girl”表示未婚的青年女子,而“woman”则表示已婚的女性。因为该女生尚未结婚,被人称作“woman”,生怕别人把自己看老了,所以赶紧声称自己是“girl”。而在西方国家,十几岁的女孩就很希望被别人看做成年人,女大学生更喜欢视自己是成熟的“woman”,因为在她们看来,“girl”是幼稚无知的代名词。中国人提倡尊老爱幼,例如我们对稍年长的人称为“老大爷”或“老大妈”,而西方人忌讳提到“老”字。西方人在外面喜欢恭维自家人,包括自己的配偶、父母和子女。而中国人在别人面前把自己家人说得太好就会被人瞧不起,会被认为不懂礼貌或者太虚浮,所以一般就会把对方的家人当做赞美对象。此外,英语文化背景下回避的一些问题,如有关个人的年龄、姓名、性格、家庭生活、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在汉语背景下却经常被提及,甚至常被用为称赞话题。

2.2称赞语使用场合和形式的对比

虽然英汉称赞语的主要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保持双方和谐一致的关系,但是英语称赞语更侧重表达双方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称赞语则更侧重表达对于对方的关心或者尊重。在不同的场合,或者是在相同的场合,英汉文化背景下称赞语的表达方式都不太一样。比如去别人家做客结束即将离去时,英美文化背景的客人会感谢主人的招待,并称赞主人菜做得很好,自己做客很愉快。他们一般会惯例似地说:“It’s so nice to be with you tonight.”; “The dish is so delicious.”; “I had a pleasant time here.”以此作为告别语。而汉语文化背景的客人一般却会以道歉的方式表达对主人的谢意,诸如:“今晚做了这么多菜,辛苦你了”,或者“今晚打扰你这么久,真是不好意思”之类的话。

沃尔夫森(Wolfson)指出:“西方称赞语在形式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格式非常固定。”从词汇和句式上看,英语称赞语是一种高度格式化了的客套语。梅恩斯(Manes)和沃尔夫森的研究都表明,英语80%的称赞语都是靠形容词来表达正面评价。其中“nice,good,beautiful,pretty,great”是使用最频繁的5个形容词。其中的一些称赞语由动词来承担,最常用的动词是like和love。而在汉语中,基本上大多的称赞语都包含着副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真”。比如,“你这条裙子真是漂亮”,“你的手表真好看”等。其它用来表示称赞的副词还包括“太”、“很”、“特别”等。英美人在称赞别人时特别强调个人的看法,比如“I love it.”,“I like it.”。中国人为了表达对别人的欣赏和尊重,在称赞别人时则喜欢强调对方,“你”“你的”用得较多。“I like”与汉语的“我喜欢”意思较为接近,但是“我喜欢”比“I like”感彩要强,通常用来表示说话人的偏爱和意愿,在多数情况下会被理解为间接的请求,而不是称赞,因此汉语文化背景下很少用“我喜欢”来表示称赞。英语称赞语不仅在词汇选择上有很大的规范性,其句式结构也高度形式化,根据沃尔夫森的统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NP (noun phrase,名词短语)+is/looks+(really) ADJ(形容词)

Your apartment is really nice.

(2)I +really (like/love) +NP(名词短语)

I like your dress.

(3)PRO(代词) +is +(really) (a)ADJ(形容词)+NP(名词短语)。

That’s a good question.

中国人则不太重视称赞的形式,而重在情感的表达,所以其句式和词汇选择都自由得多。在汉语称赞语的形式运用中,还有一个独具中国文化色彩的特征,就是一些小成语、典故的运用,常出现的称赞语有“神机妙算”、“赛诸葛”、“宰相肚里能撑船”等。这些称赞语不仅能反映出中国人含蓄的文化特征,还体现了汉语称赞语的灵活多样。这就要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切忌望文生义。多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是交际取得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2.3英汉称赞回应方式的对比

人们一般认为西方人更倾向于肯定对方的称赞,通常以“Thanks.”和“Thank you.”回应别人的称赞;而中国人则普遍喜欢否定别人的称赞,以“哪里,哪里”作为回答。而事实并不尽然。美国一些学者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与众人的想法相反,恭维常常会引起人们的不安、戒备,甚至遭挖苦的感觉。美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国家,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熔炉”中的人对称赞的反应绝不是单一的。从礼貌的原则来看,不同意对方的称赞是一种伤面子的行为,因此对称赞表示同意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同意对方的称赞又与自谦的社会规范相矛盾。人们为了在交际中两者兼顾,于是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回答。中国人在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更多用“哪里,哪里”、“不行,不行”、“惭愧”和“过奖”等自贬的方式回答。在这一点上,英汉国家的人在面对别人的称赞时,心里产生的最初情感反应是一样的,都是既愿意听到称赞,又感到内心不安,又不好意思接受,担心自己其实没有别人说得那么好。而事实上,中国人对于称赞的反应也并非总是拒绝的。

总的来说,英汉国家对称赞的回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直接接受式(Acceptance)。这种接受式可分为:(1)感谢式,用“thanks”或者“谢谢”作答,感谢别人的称赞,这样的回答可以避免对赞扬内容表态。一方面,在称赞不能再返回对方,只能单向传递时,人们总是对别人的称赞报以“谢谢”;另一方面,当双方地位不同,地位高的夸奖地位低的时,通常也以“谢谢”作答;(2)同意式(Agreement),“I like it,too.(我也挺喜欢的)”这样的形式回答,表明与称赞者意见一致;(3)愉悦式(Pleasure),一般用“I am very glad to hear that.(我听了很高兴)”来回答,表示被称赞者听到别人的称赞后的快乐心情;另一种是微笑式(Smile),以微笑或点头的方式对对方的称赞表示认可和同意。第二类是修正型接受(Acceptance with Amendment)。这种方式也可分为:(1)回赠式(Return),通常回答说:“Yours are nice, too.”,“你的眼镜也很漂亮的”。(2)降格式(downgrade),比如:a)It’s a delicious cake.b)It’s not really beautiful to look at. b通过指出称赞目标的“不足之处”最终使称赞目标的价值得以降格。(3)夸大式(Magnification),即接受称赞,但认为称赞的程度还不够,还需要自我称赞。此类情况常出现在熟人之间。这种回应方式表面上看起来违背自谦的社会礼貌原则,因此常常带有自嘲、骄傲或者开玩笑的口气,如:a)这幅画真漂亮。b)你也不看看是谁画的。(4)转移式(Transfer),即把话题转移到第三者移到第三者或者其他物品上去,如:a)That’s nice work.I don’t know how you did it. b)It’s easy when you have good tools.(5)评论式(Comment),即说明被称赞物的来历,听者用介绍背景的方法来表达“接受+同意”的态度,如a)That’s a beautiful wedding gown.b)It’s cool,100% cotton.(6)质疑式(Question),用提问的方式证实对方的称赞,如a)That’s a nice sweater.b)Do you really think so?第三类是非接受式(Non-acceptance)。一般以“No”或者“不行”作为回答也可以转移话题,如用“你吃了再说吧”,“别开玩笑了”等来回应对方的称赞。就非接受式来说,中国人在回答称赞时,是以理想的道德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即使自己做得再好,离理想境界还是差得很远,不能因为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虽然西方人也讲谦虚原则,但他们与中国人的谦虚不同。他们的谦虚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尽量减少自我夸奖,二是不要自我贬低。只要赞扬的内容符合实情就尽量接受,以成全对方的鉴赏力,尊重称赞者的正面子。

由此可见,汉英称赞的回应方式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各有侧重。西方人侧重于接受,而中国人则侧重于否定拒绝。这是由于各自社会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与交际规则决定的。

3.结语

总之,称赞语作为一种交际用语,使用得当,可以促进友谊,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如果使用不当,效果就会适得其反,让对方感到虚伪、不真诚,从而伤害到彼此的感情。所以了解称赞言语及其回应语在各个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如称赞的场合、内容、回应方式等),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误解和尴尬的局面。

参考文献:

[1]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gman,1983.

[2]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Yule,G.Pragma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4]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6,(1).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第4篇:赞美女性范文

陌生异性的赞美陷阱

阿雅是一位时尚、性感的姑娘,对自己的美丽也十分自信。网友约她见面,她打扮一番前去赴约,不想在酒吧里遇到一个和自己穿着一样衣裳的女子。她有些尴尬,但网友却赞美她气质脱俗,同样的衣裳穿在她身上竟然不同凡响。

接下来的气氛变得非常融洽。网友绅士风度十足,说出来的话,都是她想听且喜欢听的。他殷勤地赞美她修剪得很精致的指甲,赞美她光洁的皮肤,当他的眼光落到她的头发时,他说:不要动,头发上有东西。接着,他的手指灵活地伸到她的耳后,轻轻地触摸她的耳朵,喃喃地说:造物主真不该创造出像你这样的美女来诱惑我!

在赞美的强劲攻势下,她有些眩晕,于是和他喝了许多酒,最后昏昏沉沉地和他去开了房。

伊媚提醒:女人爱漂亮,喜欢听到男人说自己漂亮,这是无可厚非的。只是男人的恭维语中,有真话,同时也会有假话,这就需要你时刻保持清醒地去辨别。面对男人恭维和赞美,如果他用心是真诚的,你可以报以甜甜一笑,道一声谢谢;对于无中生有的乱恭维.不防给他一点难堪,让他知道,你不是以别人的意见来肯定自己,不会给别人以有机可乘。

来自男友的赞美陷阱

都说南方女子长得甜美,可小敏并没有继承太多南方美女的优秀特质。除了现在的男友之外,还没有一个男子对她说过:“你真漂亮。”当时,她虽嫣然一笑,但心里已乐开了花,认定这个男孩子值得一交。见她如此羞涩,男友更加变本加厉地说,“我好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于是,他开始牵着她的手走过大街小巷。

情人节时,只有一朵玫瑰和一句“我爱你”,她便激动地语无论次了。于是,她开始夜不归宿。再后来,男友为了表明对爱情的忠贞,把一纸爱情协议书放在了她的面前,她更因此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可是,谁也想不到,爱情是有保质期限的,三年之后,男友变心了,她拿着浸满眼泪的爱情协议,哭诉无门……

伊媚提醒:爱情有一种奇特的力量,会让聪明的人变得愚蠢起来,特别是女人。因为多数女人用耳朵恋爱,而男人却是用嘴巴恋爱。所以,女人,无论你有多爱那个男人,无论他的赞美是否诚恳,在对未来并不确定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地交出自己。

婚外男人的赞美陷阱

尹琳是个被宠坏了的女人,她的丈夫是个老实人,会赚钱,还很听她的话,却不会适时地赞美她。尹琳本来可以一生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城堡之中,然而,她意外地遇到了一个会哄她开心、会欣赏她赞美她的男人,这让尹琳的虚荣心达到了极大的满足。尹琳被这个男人彻底点燃了,最后选择了和丈夫离婚,固执地牵起那个男人的手。同居之后尹琳才发现,这个所谓爱他的一切的男人,除了有一张巧嘴之外,根本就是不学无术,连基本的生存都有问题。当尹琳真正明白嘴巴并不代表一个男人的质量时,已经太晚了。

伊媚提醒:花瓶就算再漂亮、再高档,其作用也只能是暂时存放鲜花;但是鲜花只要一被放入花瓶,就意味着她的生命即将终结。只有看似不起眼的土地,才能提供给鲜花所需的真正的养分。故而,空有一张臭皮囊,或者一副好嘴片儿的男人,是绝对靠不住的。男人赞美女人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你长得绝世无双,要么他另有所图。虽然女人多爱虚荣,但不要忘记,爱一个男人,千万不要只爱上了男人的嘴巴和面皮。

赞美的背后暗示你什么?

“你的衣服洗得真干净,比我强多了。”

―以后洗衣服这活就交给你啦。

“天啊,为什么你做的菜这么好吃!”

―行了,做饭的重任也顺利移交。

“你脾气真好,像田螺姑娘一样。”

―得继续发扬,千万不要坏了脾气哦。

“你很大气,不像那些女孩子,嗲声嗲气的,看上去烦死了。”

―得,以后天塌下来你自己扛,反正你不小鸟依人。

“朋友说你清高,我说你对我可好啦,只是有点腼腆而己。”

―以后在我的朋友面前对我好点!

“我的朋友都夸你外柔内刚,他们觉得你与众不同。”

―以后你要多让着我,我比你脆弱。

“你实在太优秀了,我算什么呢?”

―虽然分手是我提出来的,但错在你。

“你是我见过最坚强的女孩子。”

第5篇:赞美女性范文

赞助艺术,女性突围的秘密通道

艺术赞助人的意义在于为那些脆弱得不谙世事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暂时风平浪静的庇护,免得他们的天分被冗繁的俗务所打扰。而相比艺术家对于赞助的需求,艺术赞助这件事对于这些坐拥财富与地位的女人同样重要,赞助是她们影响世界的秘密通道。

艺术赞助人,一说起这个头衔,总让人在崇高的艺术之外,又联想起繁华放达的贵族生活和一段段活色生香的伟大情史。然而,艺术赞助人的贡献远远不只为后世的小说家或影视编剧歌颂爱情和人性提供创作素材这么简单,艺术不是乌托邦,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除了艺术家的天才外,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艺术赞助人用自己无与伦比的眼光和财富支撑了艺术的前进。

赞助人制度是欧洲艺术界历史悠久的文化生态之一,几乎与欧洲文明同时起源。在古罗马帝国,那些叱咤疆场的铁血皇帝们,也大多是艺术爱好者,他们在发掘和培养艺术人才上不吝开销,也为各类艺术家提供了实现抱负的舞台。进人中世纪之后,教会和宫廷贵族成为艺术赞助人的主力,不过受赞助的艺术家需要按照赞助人的意志从事文艺创作。文艺复兴之后,资产阶级兴起,许多有钱人为自抬身价附庸风雅,也希望豢养几个艺术家,就像那些贵族曾经享受的尊荣一样,让他们在乐谱或小说的扉页上写下“致尊敬的某某阁下。”二战之后,赞助人制度经历了法律化的转型,即赞助人与被赞助人组成一种持续稳定的、契约化的利益交换联盟,艺术赞助是建立在商业文明基础上的反映艺术家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艺术赞助同时开始具有选择开放性和公益性特点,时至今日仍旧是欧美艺术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不管是罗马皇帝,还是今日曼哈顿的富豪,不可置疑的是,艺术赞助人多数是真诚的艺术爱好者,他们不仅仅是受赞助人的伯乐,同时也是受益人,因为在与艺术家们的交流中,他们可以从这些天才身上尽情地汲取艺术养分,来滋养自身的精神世界,这比财富和权力更容易带来充实的快乐。

美国的电视女王奥普拉曾说:“物质上的成功让你有能力去关注其他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也为他人的生活创造非凡的改变。”相比男性赞助人来说,赞助艺术对女性而言,并不仅仅丰富精神世界这么简单。历史上手笔最大的女性赞助人几乎都戴着王冠、手执权杖,如建造了世界上第二大奇迹空中花园的巴比伦赛美拉玛女王,如直接培育了以斯宾塞、莎士比亚、马洛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精英的伊丽莎白一世。又如将伏尔泰、狄德罗捧成一代大文豪的凯瑟琳二世……最不济的也像蓬皮杜夫人一样有个路易十五这样有钱又有权的情人。

然而即使这些权力和财富在握的女人,她们的世界依然被男性话语所包围。对于她们来说,赞助艺术这件事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仅仅是粉饰金钱地位的花边,或是出于装点她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很大程度上,赞助艺术是她们情与性的表达,是她们在婚姻、金钱和政治之外寻求自身存在感的方式与答案,是她们在肉身受限时向自由突围的一条秘密通道。

而对于艺术家们来讲,假使没有这些女伯乐和守护者参与艺术的进程,不知道他们创作的春天会是怎样一番光景,而今天的艺术史将会是怎样的单调与荒芜。

守望艺术,权力与财富之外的自由与爱情

在漫长的艺术史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女赞助人的角色也在不停地转变,从让艺术家敬畏依赖的恩主,到那些著名情史中的女主角。然而,无论怎样的角色转换,不变的是,她们在守望艺术时,所焕发出的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勇气与光芒。

德埃斯特――赞助文艺复兴的姐妹花

文艺复兴时期是女赞助人的重要舞台,这其中不掺杂,仅仅跟自由有关。

在西方艺术史上,从文艺复兴开始,女性开始作为重要的艺术赞助人角色对近现代文明施加自己的影响,在同一时期的中国人眼里,这几乎是一个不能被理解的现象,由“穷得只剩下钱”的女性赞助人去拯救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七尺男儿――在中国文人的观念里,面对这带着脂粉香的赞助,无论是桃色效应还是软饭嫌疑,都足以令人避之不及。然而,东西方的伦理差异正体现于此。在期间的骑士文化中,行吟诗人将骑士阶层的浪漫情怀和检验男性吸引力的标准,直接指向城堡女主人的青睐。然而,在等级森严的历史岁月中,这是一种纯粹的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而漫长的中世纪将这种情怀深深植入欧洲的文化当中。即使当历史的脚步行进至以颠覆中世纪的禁锢为己任的文化复兴时期,森严的等级观和这种浪漫情怀依然在延续,女赞助人与男性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就脱胎于这种女主人与骑士的模式――从纯粹典雅的欣赏与忠诚开始起步,止于恩主与仆人的关系。

在今天看来,这种关系似乎因为缺了一些桃色的成分而显得有些局促和紧张,缺少让后人浮想联翩的空间,然而对于身处其中,拥有权力却没有情感选择权和人身自由的女性来讲,对艺术的热爱和赞助,却是为数不多的能让她们体现出自己才华,消磨光阴并改善生存环境的事情和通途。她们通过这种曲折的方式,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或是避难所。

在文艺复兴时期,与美第奇家族齐名的女赞助人是德埃斯特姐妹花。伊莎贝拉德埃斯特(Isabella d’Este)和贝阿特丽丝・德埃斯特(Beatrice d’Este)是活跃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一对姐妹。二人出生在费拉拉城邦的贵族家庭,在幼龄时期就被分别许给了曼图亚大公和米兰大公。姐妹俩的生命轨迹呈现出惊人的一致,幼年因为是女儿而不受重视,随后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导致终身不幸的婚姻。然而,姐妹俩本身文采出众,妹妹贝阿特丽丝更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美丽最富才华的公主,失意的感情让她们在庇护和赞助人文主义学者和艺术家方面焕发出别样的激情。

姐姐伊莎贝拉与曼图亚大公弗朗西斯科二世的婚姻大约在她30岁左右的时候就陷入了死寂,心灰意冷之余,意志刚强的她曾给丈夫写了一封只有寥寥数语的信:“不必等别人告诉我,我晓得过去阁下爱我是多么少,然而这是一件令人多么不快的事。我……不愿意再去提它了。”结果,弗朗西斯科二世寻花问柳的生活过早耗损了他的健康,丈夫的长期卧床让伊莎贝拉作为曼图亚的女主人,被推上决策者的位置。她在政坛上游刃有余,成功进行过多次外交斡旋,挽救曼图亚的不被划人教皇的管辖区。

在艺术趣味上,她继承了费拉拉贵族化的审美风格,在审美要求上成为曼图亚时尚的引领者,据说她自己每年的裙装都要做100件。过着奢华生活之外,伊莎贝拉更不遗余力地收集大量

古典书籍的手抄本、珍贵的人文主义雕像,如米开朗琪罗的《爱神丘比特》,以及画作、大理石古董和乐器等。当时的曼图亚宫廷,汇集着欧洲第一流的艺术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伊莎贝拉对艺术的态度虔诚而热情,与许多艺术家保持着长久的通信,本博、阿廖斯托、伯纳多等人都曾为她吟诗作颂。1524年,在伊莎贝拉的屡次邀请下,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学生罗马洛决定在曼图亚定居,他通过自己的艺术造诣将宫廷装饰一新,并别出心裁地用罗马时代标志性建筑装饰风格来体现文艺复兴时期多情而奔放的文化特征,令整个宫廷都为之震惊。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和提香都有伊莎贝拉的肖像画传世,在文艺复兴史上,她是少数被主流学者首肯的女性之一,被诗人尼科洛誉为“世界第一夫人”,被小说家班戴洛誉为“女中豪杰”,更有“文艺复兴第一女性”之称。

跟姐姐伊莎贝拉在政坛上的叱咤风云相比,贝阿特丽丝的命运则始终被不幸的阴云所笼罩,她14岁即嫁给比她大20多岁的米兰大公路德维科斯福尔扎,婚礼曾经因为路德维科・斯福尔扎与情妇塞西莉亚・加里那妮的关系而屡次受到冷漠对待并一再拖延。婚后的8年,她时时需要为自己的孩子与丈夫情人的私生子争夺继承权,最终在22岁那年困难产死在产床上。

由于当时的米兰城实力雄厚,贝阿特丽丝在短暂的主政期间曾充当意大利一流文学家、诗人和艺术家的保护者和赞助人,不惜重金从欧洲各地聘请有学问和有艺术天才的人来到米兰。她本人艺术修养极高,非常欣赏西拉菲诺的抒情诗和六弦琴的配唱,以至于当贝阿特丽丝死后,西拉菲诺难以忍受知音的离去而离开了米兰。贝阿特丽丝所做的一切都令她广受艺术家的爱戴,曾经有一位诗人为她写了143首十四行诗来赞美她。不过,由于她的早逝,她在米兰城所做的许多开风气之先的事情都被算到了路德维科・斯福尔扎头上,使其在文艺复兴史中拥有极高的“出镜率”。

在当代美国作家柯尼斯伯格的小说《微笑吧,蒙娜丽莎》中,女作者曾经对贝阿特丽丝的一生展开过美好的想象。在她的笔下,贝阿特丽丝崇尚自由、开朗自信,因为相貌平凡,她的到来开始并不为公爵欢迎,但其后却用自己“快乐天使”一样的乐天与纯善赢得了公爵的爱情和周围人的喜爱。不过,贝阿特丽丝对于供奉于米兰宫廷的达芬奇过于严肃,缺乏活力的画风并不认可,屡次拒绝入画。而达芬奇则在贝阿特丽丝离世后,终于借一次为商人妻子作画的机会将自己对这位令人尊重的女性的怀念倾泻而出,留下了蒙娜丽莎那不朽的神秘微笑。这恐怕是对《蒙娜丽莎的微笑》最为浪漫的解释了。

艺术之外的情感交锋

当资本主义的兴起打破女赞助人与艺术家之间的阶层隔膜,在艺术之外,一场爱情的交锋正在进行。

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当欧洲的文明绵延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随着阶层差异被打破,高贵的女赞助人与艺术家之间不再是恩主与仆从的关系,情与性的解放渐渐弥合了女赞助人与男性艺术家之间感情的距离,也为以往精神伙伴的关系注入了一种或明或暗的激情。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女赞助人与艺术家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开始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和演绎的兴致。

对于艺术家来说,女赞助人有着其他女性难以企及的复杂吸引力。在她们身上,既有男性对于情人和母亲的假想,又有红颜知己所必备的艺术修养和生活情趣,与男性赞助人明显带有政治束缚的赞助行为比起来,女性赞助人对艺术本身要热忱得多,对艺术家也更为尊敬,她们不会妄自尊大地对艺术家的创作指手画脚,而是懂得欣赏和聆听,也更懂得享受艺术家们奉上的审美盛宴。同时,对于艺术价值的追求令这些女赞助者气质超凡脱俗,于是她们既是激发他们创作灵感的缪斯,又是他们在权贵世界中的最体面的赞美者和坚强牢固的后盾。

而对于身居名利场的女赞助人而言,艺术家是她们生活体制外的另一种人,他们潇洒不羁,才华横溢,气质狷介又激情四射,没有哪类男人比他们更能制造爱情的美妙,他们可以随时献上最新鲜热辣的情诗,最动人心扉的吟唱。

于是,在达成精神上的沟通与物质上的盟友之后,爱情不仅仅是逢场作戏,这种混合了感恩、知心、刺激与禁忌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两类人在各自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冒险。于是,在这种幽深复杂的关系中,伴随着人类艺术文明进程的是无数著名的情史。

卢梭,这位伟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不仅开启了人们对人性的探知,一本《忏悔录》让华伦夫人对他的哀婉爱情与他惊人的自省同样闻名于世。和华伦夫人相遇时,卢梭还是个16岁的懵懂少年,而华伦夫人则是一位曾经历过婚姻挫折和流亡生活的28岁贵族。卢梭与法国启蒙运动的其他代表人物不同,他出身低微,在遇到华伦夫人之前,他只是个温饱难足的穷小子。然而,在华伦夫人身边的13年,让卢梭得以在一个度身定做的计划下接受系统而严谨的教育。尽管自己也是寄人篱下,接受着法国国王的接济和庇护,华伦夫人却以一种奇异的执念相信着这个年轻人,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倾注到了对他的培养上:从神学院到音乐学校,她寻找着适合他成长的教育道路;为他今后能够进入上流社会,她亲自教授他历史、政治、自然科学等知识;在卢梭在巴黎最初的几年,她甚至还寄来自己的香料配方以帮卢梭获取金钱……即使她知道由于年龄的差异,这一切也许都没有回报,然而卢梭身上所显露的才华和活力四射的青春气息。仍然让华伦夫人乐于奉献自己的所有。

对于卢梭来说,他对华伦夫人的感情既像是对母亲一样的依恋和感激,又像是对情人般充满占有欲。而文艺复兴时期贵族女性的高贵传统,在华伦夫人身上依然体现为忠于自己的判断,并不遗余力地付出,甚至是对于自己身体的交付,也并不是满足一时的,而是对于卢梭真实的爱恋,以至于当若干年后。贫病交加的华伦夫人求助于卢梭的经济援助时,面对卢梭冷漠的打发,她依然脱下了自己仅有的一枚戒指送给了卢梭年轻的爱人。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启蒙运动后的几百年里,艺术家和赞助人之间向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而其中所隐含的情感也更像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故事。于是,与17世纪卢梭与华伦夫人之间复杂的情感,或是18世纪时巴尔扎克四处用爱情猎取女赞助人的心以获取资本不同,19世纪时,柴可夫斯基与大资本家梅克的遗孀梅克夫人之间的感情更像是两人一生情感中涓涓不断的潺细暗流。

读过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的通信集《我的音乐生活》的人,一定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天才艺术家内心的怯懦与孤独。柴可夫斯基结识梅克夫人时,他的第一次婚姻已经破裂,事业发展又停滞不前,关于他是否为同性恋的猜测在一个隐秘的圈子里让他承受了很大压力。但梅克夫人却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听到了他的《暴风雨》,而对他产生了激越澎湃的热爱之情。1876年,梅克夫人给柴可夫斯基写了第一封信:“请让我向您表示衷心的谢意……您的作品如何使我陷入狂

喜,这是不必告诉您,也不适宜干告诉您的,因为您已习惯于听到比我这个音乐门外汉有资格得多的人们的感谢和钦佩…--・我写信请求您绝对相信,您的音乐确实使我的生活愉快而且舒适。”

可以说,梅克夫人几乎在听到柴可夫斯基旋律的那一刹那,就真正听懂了这个男人脆弱的性格。她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以收藏乐曲为名委托柴可夫斯基作曲,每年支付6000卢布;为了避免刺激他对于女性施予赞助的疑惑,她坚持在柴可夫斯基使用她的别墅期间避居外地,并永远承诺只通信不见面。他们交往了13年,书信往来多达1100多封,从最初客套的钦佩与赞赏,逐渐向着艺术与人生、音乐与爱情的纵深处扩张。他们的书信虽有情意但并无热烈表白,严格来说实在不算情书,却涵盖了人生百味,到达了两个人心灵沟通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

她们让纽约艺术起来!

在现代,对于女赞助人来说,权力已然不再重要,财富和眼光才是艺术的坚实后盾。充裕的财富和前瞻的艺术眼光足以重建世界艺术版图的格局。

20世纪前半叶的巴黎成为世界现代艺术的先锋地和中心,然而斗转星移,当二战的战火从欧洲的大地上披扑灭时。世人却惊奇地发现,在短短的几年间,纽约已经替代了巴黎的位置,而完成这项惊人转变的却是两位娇小柔弱的女人――格特鲁德・范德比尔特‘惠特尼和派吉・古根海姆。前者是惠特尼美国博物馆和美国艺术双年展的建立者,而后者以自己庞大的艺术品收藏量成为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的顶梁柱。这一切不仅仅因为她们口袋里拥有着丰厚的财富,更因为她们超前于时代的眼光和特立独行、坚持到底的胆气。

格特鲁德・范德比尔特・惠特尼:和大都会美术馆对着干

1929年,当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拒绝了一位叫惠特尼的女人多达500件现代艺术品的捐献时,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愚蠢的决定却催生了三年后第一座美国现代艺术美术馆的建立。

如果不是执著于现代艺术,格特鲁德范德比尔特惠特尼(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也许和碌碌度日的普通的贵妇小姐没有两样。惠特尼出身于美国著名的范德比尔特家族,父亲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不仅是在美国航海业和铁路业占有一席之地的富商,且在社会上拥有卓越的声望。在罗德岛州的大宅中,惠特尼自由自在地玩着男孩子们的游戏,度过了自己金色的童年时光。

1896年,21岁的惠特尼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嫁给了出身金融世家的哈里惠特尼。婚后3年里,惠特尼迅速升格做了两个孩子的母亲。然而,在一帆风顺的主妇生活背后,惠特尼心中却深深埋着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受人爱戴的雕塑家。然而让她备感困扰的是,每当她宣告自己的目标时,却只是赢得亲朋好友善意的劝慰,在人们眼里,她只是一个整日无所事事,憧憬于波西米亚式艺术家生活的阔小姐,而艺术只是她浮夸摩登生活的点缀,没有人真的认为她有那个才华和毅力。

1900年,前往欧洲的一次旅行彻底激活了惠特尼心中的梦想。在法国巴黎,她兴奋地看到了正在蓬勃发展的现代艺术,巴黎正在发生的一切让她下定决心将自己的梦想进行到底。于是,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她重新回到了学校,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雕塑与美术。并远赴法国拜在罗丹的门下。终于,在惠特尼不懈地努力下,几年后,她的作品在巴黎和纽约同时声名鹊起,在雕塑之外,她也开始涉猎公园、公共纪念碑等地标的设计。

然而,对于梦想成真后的惠特尼来说,雕塑家的梦想已经不能再满足她,她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终身所痴迷的现代艺术做一些事情。一直以来,惠特尼和丈夫是美国现代音乐的赞助人,此时惠特尼要将这种赞助普及到现代艺术上来,而范德比尔特家族和丈夫的财富给了她坚强的支持。

1913年,惠特尼出资赞助了在美国艺术史上著名的纽约“军械库展览”,第一次向美国公众大规模地介绍美国和欧洲的现代艺术。惠特尼可以说是美国现代艺术的第一伯乐,上个世纪的第一个10年,西方的艺术中心一直是巴黎,美国的本土艺术一直被视为上不了台面的支流末技,然而此时的惠特尼却凭借超越时代的前瞻性已经开始大量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甚至赞助有潜质的艺术家去欧洲留学。惠特尼还出资成立了惠特尼艺术工作室和惠特尼画室俱乐部,目的是为那些热爱艺术却不为人知的艺术家们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以及展示艺术作品的平台。

1929年,一件让惠特尼的命运发生转折并最终让她名垂青史的事情发生了。在这一年,她满怀热忱地找到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打算将自己收藏的500件美国现代艺术的精品捐献出来,在大都会美术馆内成立一个现代艺术展馆,让新兴的现代艺术也进入当时美国顶级的艺术殿堂。惠特尼甚至将建立展馆和作品保养维护的所需经费都准备好了,准备作为那500件作品的“陪嫁”一同捐给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大都会美术馆的负责人和董事会竟然拒绝了她的捐赠,理由是“美国的现代艺术没有收藏的价值”。

大都会美术馆的冷漠和高傲彻底激怒了惠特尼。既然别人不愿意接纳,那么只有我自己来做这件事了!惠特尼向来是不会认输的。此时,惠特尼在1918年成立的惠特尼画室俱乐部,经过10年的发展,从一开始仅限于艺术家俱乐部会员的成果展,到后来成为美国艺术界的年度大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美国当代艺术家,到1928年时会员已经达到800名左右。于是,在画室俱乐部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筹备,1931年,以惠特尼家族姓氏命名的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正式在美国曼哈顿上东区开幕。

这座博物馆位于纽约上城麦迪逊大道的富人区,与大都会美术馆比邻而居,经过多年的发展,今日已经成为人们领略美国现代文化和艺术魅力的最重要的展示中心,而到这里参观过的人们无不为惠特尼的远见、真诚,以及对艺术的热爱而感动,因为就是她的坚持,才为美国现代文化和艺术争得了一席之地。

除了美国艺术博物馆,惠特尼还创办了如今最为著名的美国全国美术展――惠特尼美国艺术双年展。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惠特尼双年展已成为美国当代新潮艺术的坐标,也是美国当代艺术家展示自我的最重要平台之一。

1942年,67岁的惠特尼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按照她的遗嘱,儿女们将她葬在丈夫哈里的身边。在惠特尼的身后,她所创办的美术馆和双年展却成为美国现代艺术最为重要的推动器。

派吉・古根海姆:4万美元与50件名作

艺术和艺术背后的男人是派吉古根海姆一生的最爱,后者让她终身与家庭幸福失之交臂,而前者却让她在美国现代艺术史上永垂不朽。

古根海姆,这是一个挂着艺术与财富双重标签的姓氏,在艺术界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姓氏,因为著名的国际顶级连锁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就是由这个家族

建立的。而古根海姆博物馆因其庞大的馆藏量,以及藏品一流的艺术水准,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骄傲。而说起古根海姆博物馆今日的地位,就不能不提起这个家族中一位传奇的女性――派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

派吉出生于1898年,父亲是本杰明・古根海姆,母亲则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然而,出身优渥的派吉却有个并不幸福的童年。在3个女儿降生后不久,本杰明和妻子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派吉的母亲带着3个女儿住在纽约,而本杰明则干脆和情妇直接搬到了巴黎。在派吉儿时的印象中,父亲跟圣诞老人属于同一国度,他的出现必定带给她们新奇漂亮的礼物,也必定让家中空旷的大屋被欢笑的声音填满,然而,这种节日一年没有几次。

1912年,代表着当时西方工业文明成果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航行中撞上冰山沉没,让这一年成为西方文明史上掺杂着骄傲与哀愁的一抹留影。然而,对派吉来说,和泰坦尼克号一同沉没的还有她的童年。她英俊的父亲为了赶回纽约给她的小妹妹过生日,不幸搭上了这艘死亡之船。据说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那个在人们都纷纷弃船逃命的时候,却衣冠整齐地站在甲板上和秘书谈笑风生、视死如归的绅士就是派吉的父亲本杰明,他在关键时刻保持了最后的尊严,而被他送上救生船的情妇最后活了下来。就这样,父亲带着最后的光环,从12岁的派吉的生活中消失了,最后留给派吉的只有不知是带着恨意还是骄傲的无尽追忆,以及一份将近50万美元的遗产。

几年以后,长大成人的派吉利用这笔遗产,远赴欧洲学习艺术。1920年,22岁的她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曾经牵绊住了他父亲脚步的巴黎。在这里,她成了各种艺术沙龙的座上宾。她年轻富有、热情活泼,同时又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切都让她与许多艺术家结下友谊,也让她的爱情异常丰富。就在这里,派吉结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Laurence Vail――一位达达主义艺术家。

不幸的是,这段婚姻并不和谐,LaurenceVail在带领派吉深入艺术精髓的同时,派吉也发现,她这位魅力四射的丈夫在婚姻之外也随处寻找着爱的激情。终于,这段婚姻没有熬过七年之痒的大限。离婚后,派吉的感情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沉寂,她热爱艺术,也同样狂热地爱着艺术背后那一个又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然而她所选择的那些男人却无不在丰富了派吉的艺术视野后又弃她而去。

一段段失意的爱情,却带给派吉日益精到的艺术眼光。1938年,派吉在伦敦开了一家现代艺术画廓并开始收藏艺术品。派吉奔波于伦敦和巴黎两地,把巴黎的现代艺术作品运往伦敦,在她画廊里做展出。同年,她策划举办的当代雕塑展在英国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事件,她还给现代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在英国办了第一个个展,她也成为把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介绍到英国去的第一人。派吉的画廊一时间成为伦敦最为前卫和时尚的人士们的聚集地。

一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派吉的展览不得不中断,但是却让她的传奇在德军占领巴黎的前夜拉开高潮的序幕。

就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派吉身上所流淌的犹太人精明的血液开始沸腾起来。在巴黎的艺术家纷纷抛售作品以套现逃命之际,身为犹太人的她不但不忙于逃命,反而顺势开始了大收购活动。在德国人与法国人战火正酣之际,派吉的电话也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她的艺术品收藏生意从没这么火暴过,而那些画家的画作也从未如此低廉过。甚至就在德国的战机乌云般压顶而来时,派吉还在床上与雕塑家布朗库西就他的作品激烈地讨价还价着。最终她在巴黎一共买下了50件欧洲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毕加索、布朗库西、杜尚、莱热、康定斯基、布拉克、达利等人的作品。而这50件作品总共只花去她4万美元左右,这个价格在今天恐怕连她的半幅收藏都买不起。

1941年,成功收购的派吉也同样成功地从欧洲战火中脱身而出回到了美国,在纽约57街,她建立了自己的画廊――世纪美术馆。而她在曼哈顿东51街的宅第在当时几乎成为流亡美国的欧洲艺术家们的大本营,媒体们戏称那里为“超现实主义的司令部”。而她也对这些流亡的艺术家们异常慷慨,她甚至每月都出200美元供养着法国超现实主义的“教父”普吕东,直到他能在纽约找到职业为止。

除了欧洲艺术家从派吉那里获得庇护外,战后,派吉在纽约的画廊也成为扶植美国本土艺术家的热土,对于当时年轻的美国艺术家来说,谁的作品可以进入派吉的画廓,就必定会成为评论家的宠儿。在派吉的资助名单中,最为著名的奠过于日后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的波洛克,当初波洛克遇到派吉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一个油漆工出身的失意画家,半生潦倒,但在派吉的资助下,他成为艺术界“新美国”的代表,在20年后的拍卖会上,波洛克的每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都以百万美元计。

第6篇:赞美女性范文

计》之“恭维计”戴高帽的做法常被人耻笑,主要是因为:一来做高帽子的确很不费力,可以日产万项;二是人人喜欢,趋之若鹜;三则是因为品味低俗、令人生厌的伪劣"马屁"随处都是。其实恭维分有三六九等不同质地的类别。上等品被称为"赞美"、"赞扬"、"赞许"、"称颂"等,下等品则被贬为"讨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献媚邀宠。"上等的恭维有几个主要规范:①无论真假却令人乐于信服;②不着浪迹,不动声色,使人浑然不觉;③气味芬芳宜人,远离点头哈腰;④富有新意,而非陈词滥调;⑤尺寸恰当,份量适中,正中下怀。可见,戴高帽看似简单,其实最难。上下之分在于品味,奥妙之处存乎于心,不一而足。要想脱开令人生厌的廉价低俗,又不能过于提高成本,没有好的生产技术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当小心谨慎、全力对待,否则非常容易弄巧成拙。1."高帽"是美丽的谎言恭维别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谓的"拍马屁"、"阿谀"。"谄媚",都是技艺拙劣的高帽工厂加工的伪劣产品,因为它们不符合赞美和恭维的标准。高帽尽管好,可尺寸也得合乎规格才行。滥做过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赞扬招致荣誉心,荣誉心产生满足感,但人们发现你言过其实时,常常因此感到他们受到了愚弄。所以宁肯不去恭维,也不宜夸大无边。过分粗浅的溢美之词同时会毁坏了你的名声和品味。不论用传统交际的眼光看,还是用现代交际的眼光看,阿谀谄媚都是一种卑鄙的行为。正人君子鄙弃它,小人之辈也不便明火执仗应用它,即使被人号称的"拍马行家"或""马屁精",也会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孔老夫子有话:"巧言令色鲜矣仁。"毛泽东生前也多次批评过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庸俗作风。可见,阿谀谄媚者,无仁无义、俗不可耐。在现实的交往中,大凡向别人敬献谄媚之词的人,总是抱着一定的投机心理,他们自信不足而自卑有余,无法通过名正言顺的方式博取对方的赏识,表现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好采取一种不花力气又有效益的途径——谄媚。如何做好高帽呢?①恭维话要坦诚得体,必须说中对方的长处。人总是喜欢奉承的。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应一个人的心理,因而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②背后称颂效果更好。罗斯福的一个副官,名叫布德,他对颂扬和恭维,曾有过出色而有益的见解:背后颂扬别人的优点,比当面恭维更为有效。这是一种至高的技巧,在人背后称扬人,在各种恭维的方法中,要算是最使人高兴的,也最有效果的了。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某人在我们背后说了许多关于我们的好话,我们会不高兴吗?这种赞语,如果当着我们的面说给我们听,或许反而会使我们感到虚假,或者疑心他不是诚心的,为什么间接听来的便觉得悦耳呢?因为那是的赞语。德国的铁血宰相彼斯麦,为了拉拢一个敌视他的属员,便有计划地对别人赞扬这部属,他知道那些人听了以后,一定会把他说的话传给那个部属。③别像一个暴发户花钱那样,大手大脚地把高帽扔得到处都是。对于不了解的人,最好先不要深谈。要等你找出他喜欢的是哪一种赞扬,才可进一步交谈。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恭维别人,有的人不吃这一套。高帽就是美丽的谎言,首先要让人乐于相信和接受,便不能把傻孩子说是天才一样的离谱;其次是美丽高雅,不能俗不可耐、低三下四,糟蹋自己也让别人倒胃口;再者便是不可过白过滥,毫无特点,不动脑子。小偷看见狗从旁边走过,便不停地把小块面包扔给他,狗对小偷说:"你这家伙,给我滚开!你这种好意使我感到非常害怕。"小偷简直丢尽了恭维者的脸,连狗都骗不了。2.不可明目张胆讨人好清朝刊印二十四史时,乾隆非常重视,常常亲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错来,觉得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心中很是痛快。和呻和其他大臣,为了迎合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于明显的地方抄错几个字,以便让乾隆校正。这是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样做显示出乾隆学问深比当面奉承他学问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皇帝改定的书稿,别人就不能再动了,但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于是,这些错误就传了下来,今天见到的殿版书中常有讹处,有不少就是这样形成的。和呻工于心计,头脑机敏,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总是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么,不等乾隆开口,他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虑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宠爱。和呻拍马尼高在两点:一是知己知彼,每拍即中;二是让对方浑然不觉却全身舒坦,因为他做得无声无息,不着痕迹。如果一个人的学识、机智、地位等到了一定水平,恭维话便可大讲特讲,有声有色。只是已不能称为"马屁"了,而应叫作谦和。钱钟书先生即为一例天才。有一年冬他访问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文学教授座谈会上即席作了(诗可以怨)的演讲。开场白是: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方而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果,深知道要讲一些值得向各位请教的新鲜东西,实在不是轻易的事。我是日语的文盲,面对着贵国汉学或支那学的丰富宝库,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播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睁睁地发愣。但是,盲目无知往往是勇气的源泉。意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惯语,说:"他发明了雨伞。"据说有那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土包子,一天在路上走,忽然下起小雨来了,他凑巧拿着一根棒和一方布,人急智生,把棒撑了布,遮住头顶,居然到家没有淋得像落汤鸡。他自我欣赏之余,也觉得对人类作出了贡献,应该公诸于世。他风闻城里有一个发明品专利局,就兴冲冲拿棍连布,赶进城去。到那局里报告和表演他的新发明。局里的职员听他说明来意,哈哈大笑,拿出一把雨伞来,让他看个仔细。我今天就仿佛那个上注册局的乡下佬,孤陋寡闻,没见识过雨伞。不过,在找不到屋檐下去借躲雨点的时候,棒撑着布也不失自力应急的一种有效办法。这段开场白,其实讲了两个层次。先讲对日本汉学研究中国人不敢等闲视之。即使是中国专家在日本讲中国学问,也要对听众的水平作最充分的估计。后段讲自己不通晓日语,除了有勇气之外,没什么资本。然而,自嘲正乃恭维别人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是也!3.赞要准,捧贵新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哪一种赞美最有效呢?依笔者之见,最好避免以对方的人品或性格为对象,而称赞他过去的成就、行为或所属物等看得见的具体事物。如果赞美对方"你真是个好人",即使是由衷之言,对方也容易产生"才第一次见面,你怎么知道我是好人"的疑念及戒备心。如果赞美过去的成就或行为,情况就不同了。赞美这种既成的事实与交情的深浅无关,对方也比较容易接受。也就是说,不是直接称赞对方,而是称赞与对方有关的事情,这种间接奉承在初次见面时比较有效。如果对方是女性,则她的服装和装饰品将是间接奉承的最佳对象。我和不少朋友的全家都相处得很好,其中与一家夫人的友谊甚至比和她丈夫的友谊更为深厚,当然我们之间的关系绝不会使人产生误会。本来我只认识她的丈夫,那么我怎么成了她全家的朋友呢?起因是在与她初次见面的那次宴会上我随便说出的一句话。当时,我被介绍给这位朋友的夫人,由于当时没有适当的话题,就顺口说了一句"你配戴的这个坠子很少见,非常特别",企图以此掩饰当时的尴尬。我说这句话完全是无意的。因为我根本不懂女人的装饰品。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坠子果然很特别,只有在巴黎圣母院才买得到,这是她的心爱之物。随便说出的这句话,使夫人联想起有关坠子的种种往事,从此我们便成了好朋友。要恰如其分地赞美别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称赞不得法,反而会遭到排斥。为了让对方坦然说出心里话,必须尽早发现对方引以自豪、喜欢被人称赞的地方,然后对此大加赞美,也就是要赞美对方引为自豪的地方。在尚未确定对方最引以自豪之处前,最好不要胡乱称赞,以免自讨没趣。试想,一位原本已经为身材消瘦而苦恼的女性,听到别人赞美她苗条、纤细,又怎么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呢?我有一位关系密切的编辑朋友,长得很像一位著名演员。每当我和他一起到饭店去,初次见到他的服务小姐们,都会对他说:"晦!你长得真像电影明星!"的确,无论是他的容貌还是气质都与那位演员非常相似。一般而言,说某人很像名演员,是一种恭维之词,被称赞的人通常不会不高兴,但我这位朋友的反应却不同,听了服务小姐的奉承后,原本不喜欢开口的他,变得更加沉默了。服务小姐可能是半真心半奉承地说出那些话,但是,对方不予理会,她们也只有流露出诧异的表情。然而,这位朋友的反应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服务小姐的赞美根本不得法。他了解自己的缺点,就是容易给人冷漠的印象。而那位电影明星在屏幕上所扮演的正是冷酷无情的角色。所以,如果说他酷似那位电影明星,这哪里是在赞美,分明是指出了他的缺点。另外,从第三者口中得到的情报有时在初次见到对方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所得到的情报当面夸奖对方,当然也是为了自己主动。但是,如果你将这些情报、传言直接转述给对方,恐怕只会遭到轻蔑。因为满街飞舞的有关他的传言就是人们对他公认的名声。对此他已经听腻了,甚至麻木了,如果你旧事重提,对方表面上也许付之一笑,内心却十分厌烦,甚至会说:"看!又来了!老一套!"而将你打入他以前认识的很多平庸者的行列。有关对方的传言,对你来说即使十分新鲜,也应避开这些陈旧的赞美之词,而大大赞美他较不为人所知的一面。正如出现在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著作(不道德教育演讲)中的将军,一听到别人称赞他美丽的胡须便大为高兴,但对于有关他作战方式的赞誉却不放在心上。这种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大概不少人赞美过这位将军的英勇善战及富于谋略的军事才干,但是他作为一个军人,不论在

这方面怎样赞美他,也只是赞歌中的同一支曲子,不会使他产生自我扩大感。然而,如果你对他军事才能以外的地方加以赞赏,等于在赞词中增加了新的条目,他便会感到无比的满足。4.嘴甜未必心就辣吹牛拍马的人,总是通过甜言蜜语、花言巧语,使对方在不知不觉或轻松愉快中入耳入脑而变得春风得意或忘乎所以。有时,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自己吃不准是对是错,如果有人趁机贡献几句好话,你就会飘飘然,大有"深获我心"的知遇感,不禁发出"知我者唯你也"的慨叹。再说,古今中外能够"闻过则喜"的人实在太少,听到别人赞美自己而欣然大悦的人倒是太多,"闻过则喜"的首创者也未必真能"闻过则喜"。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虽然明知阿谀奉承的人大都言非心声,甚至可能别有用心,却仍然愿意或乐意姑妄听之,自我陶醉,这也叫"一个锅要补,一个会补锅"。这大概就是对阿谀谄媚既怀深恶痛切之心又有洗耳恭听之意的主要原因。冲着人们这层心理,酒家、舞厅的服务小姐对待上门捧场的客人,左一句"老板"右一声"董事长"的,不知提振了多少男人的心。她们口中的称呼虽是职业性的奉承,仍令承受者飘飘欲仙,有如真当了老板、董事长。一个挣薪水的突然成了老板,其心中的快活自是不在话下,即使短暂,也心满意足。可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这样衡量人:爱夸赞的人是虚伪的;爱挑错的人是真诚的。后者难能可贵,所以有成语"闻过则喜"、"攻错之谊"等等。我们是那么怕吃亏上当,以致神经过敏,听到赞美自己的话,就疑之入骨;同时留心自己绝不轻易称赞别人,免得落下"嘴儿甜"之坏印象。赞美的话语一般来说都是善意的,不是来捧杀你的。即便溢美之辞也大多是好意,效果也通常是好的。一棵小歪脖树,你夸它美丽,它绝不会盲目自大起来,往更歪了长,而是会竭尽全力直起身子来。一个跛脚孩子,你说:啊,多美丽的孩子啊(这话显然不符合事实)!这孩子听了绝不会昏到认为越跛越美丽,而是会加倍锻炼矫正自己。相反,你见面就说一句符合实际的话:你这个病孩子!他没准会变成瘫痪。孩子越夸越聪明!不信你试试。孩子如此,大人也是一样的。一电视剧里演员们表演个个舒展自如,我问导演诀窍,导演说:一段拍下来,我先说"好!"不管好不好我都惊喜状说"好",然后再具体指点。我听了受教良多也颇认同。我们还有另外的俗话:好言一句严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这好言窃以为不是指逆耳忠言,多半是指夸赞的话。你赞美了一个人,比如一句"你的衣裳好漂亮!"被夸者如果是位教师,则他的学生那一天会多得到老师几个亲切微笑;他若是位医生,则他的患者那一天就有福了。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许你没有留意,恭维在生活中不但是好的润滑剂,还是人际间的解毒散,许多尴尬之事,都可用它-一化解,当然也要注意"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开什么锁用什么钥匙。①异性纠缠。这是令许多女子颇感烦恼的问题。当今社会,青年女子在生活与工作中与男人接触越来越多,自然令一些男人心动神移,生非分之想。怎样使男人们打消念头,又不至于影响到彼此关系,这是摆在青年女子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可在谈话中先恭维对方,给其一个响亮的称呼,从而使对方于盛名之下难以胡作非为。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长得年轻漂亮,别人想跟你亲近,不能一概斥之为"好色之徒"。不妨给他戴一项高帽子,迫使其打消邪念。有一位女子,相貌出众,在一家公司负责产品销售策划。一次跟某公司经理谈判之后,经理悄悄主动邀请她:"小姐,晚上陪我吃夜宵好吗?"她不得不按时赴约。见面后,经理喜出望外,情意绵绵。两人边吃边谈。女子竭力向经理劝酒,滔滔不绝地向他介绍公司的发展计划,并不时赞扬这位经理,称他是一位有修养、有气质、讲信用、受人尊敬的现代企业家。经理颇为得意,故作谦虚:"你过奖了。"最后两人共舞一曲而告终。临别时经理握住女子的手,郑重地说:"你是个自尊自爱的女子!我心里会永远记得你这个完美的女孩形象的。"②自我解困。即说错话之后,巧妙地通过恭维对方以达到自我解困的目的。任何人都会反感恶语而绝不会拒绝赞美。适度的恭维既会令对方心生暖意,又会令自己摆脱语误的困境,何乐而不为呢?一个高高瘦瘦的小姐新买了一件掐腰的短上衣,兴冲冲地邀女友品评。女友见她穿了新衣越发状如衣板,不禁脱口说道:"这件衣服并不适合你。"对方顿时面沉如水。女友见状自责,转而笑吟吟地说道:"像你这样苗条又修长的身材,如果穿上那种宽松肥大长至膝下的衣服,就会越发显得神采飘逸、潇洒大方了。那些矮而又胖的人就穿不出这种气质来。"小姐听罢顿时转怒为喜。女友的话既巧妙地暗示了这件衣服不合其身材,又诚恳地指出了其择衣标准。同时用苗条修长这样美好的词语委婉地指出了其身材的特点,又用矮胖之人来对比,照顾对方的自尊心。一句看似恭维的话,实则蕴含了无限的玄机,因而便显得委婉含蓄,巧妙地为自己解了围。③制止争吵。人与人相处,发生争吵在所难免,夫妻也不例外。对此,一旦有了纷争,即使认为自己一方在理,也应避免过分的数落、指责。这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使用调侃、幽默的言语,浇灭对方的怒气,达到释疑解纷的效果。有一妻子虚荣心重,当夫妻商量出席友人婚礼时,她缠着丈夫要买一种昂贵的花帽。此时正值夫妻闹经济危机,丈夫自然不肯答应花这笔钱。争吵中,妻子赌气地说:"人家小喜和小金的爱人多大方,早就给自己的夫人买了这种花帽,哪像你,小气鬼!"丈夫不愿争论,只是故意夸张地说:"可是,她俩有你这样漂亮吗?我敢说,她们也有你这样美,根本就不用买帽子装饰了,是吗?"妻子一听幽默的赞语,不觉转怒为笑,一场争吵也随之止息了。④应对傲者。高傲者多看重自我形象,感觉良好。与他们打交道不妨采取投其所好的方式,对其业绩、学识、才能等给以实事求是的赞美,使其荣誉心、自尊心得到满足。这样就可以从心理上缩短距离,同样能起到左右他们态度的作用。比如,有位生性高傲的处长,一般生人很难接近,他的生硬冷漠面孔常使人望而却步。有位外地来的办事员听说了他的脾气,一见面就微笑着扔了一支烟说:"处长,我一进门就有人告诉我,处长是个爽快人,办事认真,富有同情心,特别是对外地人格外关照。我一听,高兴极了。我就爱和这样的领导共事,痛快!"处长的脸上立刻露出一丝笑容,接下去谈正事,果然大见成效。这位办事员的成功便得益于开头的那几句恭维话。这样,对方就不好意思对一个恭维尊敬自己的人给冷遇,露难看了。自然会在维护自我形象的心理支配下变得和蔼可亲起来。使用恭维方式时需注意两点:一是要实事求是。恭维的内容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确有其事,对方才会感到高兴。如果进行肉麻的吹捧,拍马尼,清醒的高傲者会把他当成小人而更加小视。二是使赞美要适可而止。赞美在这里不过是使高傲者改变态度的手段,是交际的序幕。如果一味赞美,而不及时转入正题,就失去了意义。⑤巧妙指责。某百货公司的时装专柜,一段时间,客人纷纷投书指责售货小姐服务态度不佳。专柜主任的解决方式真是与众不同,而且效果惊人。他没有指责那些售货小姐反而大肆赞扬,他对那些被客人指名的小姐说:"有客人称赞你服务亲切,希望今后继续努力。""有客人说你很有礼貌。"这么一来,她们的待客态度便大为改变,笑脸迎向任何客人,业务蒸蒸日上。这真是巧妙地掌握女性心理的教育方法。一般来讲,女性被人指责说:"你要改掉什么什么缺点",她们甚至觉得全部人格都遭到否定,很容易反抗或哭泣。但如稍加称赞,她们便神采飞扬,变得非常积极。如想纠正女性的缺点,不要直接指出缺点而要称赞她的优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此一来,她们更加发挥优点,同时也改掉缺点。总之,恭维是一种型号齐全的万能钥匙,用处多多,灵验无比。6.高帽之下,男女有别一位劳模售票员在谈自己的工作体验时,有一个特点,她常常无意识地点明是男乘客还是女乘客,其实细究下来这个做法不是偶然的。请看以下片断:一次,一位乘客带着一个已经超高的小孩子上车,我说:"您的孩子够高了,该买票了。"乘客不解地说:"这孩子还没上学呢,就买票呀?"我当时用幽默的语言对他说:"您的孩子还没上学就长这么高,发育这么好,您不高兴吗?"我这么一说,乘客便高兴地又买了一张票。还有一次,我在车上讲完让座的宣传用语后,坐在票台的一位女同志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抱孩子的男乘客,这人一坐下来就忙着哄孩子,连声谢谢都没有说,让座的女乘客脸上顿时有点儿不高兴,斜着眼看着他。看到这场面,我连忙对着小孩说道:""小朋友,快谢谢阿姨,人这么多,阿姨这么累还给你让座,你说阿姨多好啊,快说阿姨好!"抱小孩的男乘客这时才猛然一惊,似乎明白了什么,忙对让座的女同志说:"谢谢您,实在对不起,孩子一哭,我真不知怎么好了,真太感谢您了。"女乘客脸上有了笑容,忙说:"不客气。"带孩子的旅客无论男女,都会有相同反应,这是共同心理,无须指明性别;而让座事件中是指明性别的,而且性别互换后事情就无法成立:女乘客一般不会忘了致谢,而男性则一般不会因为对方不致谢而生气。单就与戴高帽密切相关的虚荣心来讲,男女是有一定差异的。男人要面子好虚荣,多表现在追逐功名、显示能力、展示个性以显潇洒和能人之形象方面,而女人则表现在对容貌、衣着的刻意追求或身边伴个白马王子以示魅力方面;男人要面子,好虚荣毫不遮掩,有时甚至坦率得令人吃惊,而女子则总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女性对于面子、虚荣还有几分保留,而男子则是全力以赴去追求面子,好似他的人生目的就是面子一般;男人为了面子可以大动干戈,有权力的甚至可以轻辄杀一儆百,重则发动战争,女人为了面子则会大喊大叫骂街或者在家里鬼哭狼嚎几声。对了,告诉你一声,男人的面子千万不要去伤害、破坏,否则便万事皆休一切都了——友谊中断,恋爱告吹,生意不成,升官无望,职称泡汤。因此,称赞异性,绝对要讲究技巧,否则稍有不慎便会招致不必要的误解。如果是初次见面,你的赞美还可能被理解成过于露骨的奉承或给人留下低俗厌恶的印象,无法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正确地传递给对方。我认为初次与异性会面,使用含糊的赞美之词是一种好办法。因为对于含意模糊的词句,人们多半会往好的方面理解。对女性还应该注意下面的情形:①加班时,如果对女职员说"你可以回去了",不但没有讨好,反而容易使对方认为你轻视她。某汽车厂的营业科长每见到我便发牢骚:"女孩子真是难以捉摸,一骂就哭,夸奖其中一个却得罪其他女孩子,再这样下去真会生病。"日前决算,他轻声告诉两个不必留下来加班的女职员:"你们可以回去了。"想不到对方却不高兴地说:"别人都留下来,我们为什么回去。"看来他的一番好意似乎被她们当做轻视的话。越是认真工作的女性越痛恨被歧视。这种情形,不要只说:"你们可以回去了。"最好用安慰的口吻说:"你们每天很辛苦,今

天可以早一点回去。"如有这样的机灵,那么对方也会感谢你的一香好意,高高兴兴回家了。③千万不要在女性面前称赞其他女性。有人说:"女人的敌人就是女人自己。"对女性而言,其他女性全都是永远的敌人。市内某女中,据说有位男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以相同的速度走动,倘若中途不经意停下来,那么全班便认为老师对旁边的女孩子有意思,也许有人会觉得很荒谬,但实际上却有男老师因不堪其扰而辞掉教职。"男人也会嫉妒。"也许女性如此反驳,老师站在身旁认为"老师对我有兴趣",这是女性特有的自我中心式的观念。女性在男女关系中没有所谓洒脱的状态,亦即没有所谓中立状态。例如情侣相偕上街,男的看着迎面而过的漂亮小姐,说道:"哇!好漂亮的女孩。"大致上,女的会生气不再理他。③女性有关家庭或孩子的牢骚,不要以为同声附和能讨欢心。女性跟人谈话时,话题很容易谈到自己的孩子、家庭,而这些话大多以发牢骚的方式说出来。例如:"我儿子好玩,真叫人担心。"如果你不小心附和说:"是啊!那孩子的确如此。"对方必定大为光火,其理甚明。女性的牢骚,细加推敲,不难发现带有这样的期待:"我儿子只是好玩,如果这一点改过来,无论成绩。无论什么,都会有长足的进步。"甚至可能是在炫耀:"我儿子聪明、乖巧,只是好玩而已。"至于有关先生的牢骚,可说完全是在炫耀。"每星期打高尔夫球,连星期天也不在家,他实在应该稍微为孩子想一想"。换言之,她想炫耀:"我先生忙着应酬,陪客人打高尔夫球,这是事业成功的现象。"只是不好意思直接炫耀,所以才采用牢骚的方式说出来。不要附和这种牢骚,应该加以否定说没有的事而使她心旷神怡才是机灵。..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7篇:赞美女性范文

行业:女装 从业时间:4年

取得成绩:有4篇个人销售案例被公司导购教材收录

顾客诊断

能结伴同行一起购物的人肯定是有些关系的,如同事、朋友或亲人,甚至只是“都来买东西的”陌路人。同行的人之间关系越近,彼此影响的程度就会越大。年轻情侣的关系对人的购买心理和行为影响最大。即便是“都来买东西的”陌路人,他们也会是同一个阵营的。因为他们潜意识里已把导购当成了谈判桌的另一方,只有导购才是想从他们那得到更多的人。所以陪伴者的影响非常大!他们不一定具有购买的决定权,但否决权很大。在有情侣陪伴购物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心理及行为会有哪些改变呢?

争取更好的表现;

需求的表达和实现都会有“噪音”,会考虑情侣的意见;

两方都会更在意面子问题,自尊心变强;

彼此之间的关系希望得到认可,对外而言,他们是同一个阵营。

场景一

一对年轻情侣进店后有些拘谨,特别是男士有些不自在。女孩在镜子前比划了两件衣服,先生说:“我觉得一般,到别处再看看吧。”

“这个很有特色呀,怎么会不好看呢?”李燕说。

做法点评

“这个很有特色呀,怎么会不好看呢”,这种提法不仅缺乏说服力,而且容易激起陪伴者与导购的对抗情绪,不利于营造良好的销售氛围。李燕不自觉地将自己与陪同者的关系对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和销售的推进。陪伴者如果态度消极,导购更应该拉拢。

另外,这对情侣可能是刚毕业的,以前只穿休闲装,突然进到装修富丽堂皇的女装店会有些拘谨,男士进女装店更是有些不自在。导购应该有意识地帮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比如赞美一下、开个玩笑、邀请先生进店休息会等。

场景二

女孩望了一眼先生,眼里透着请求,显然挺喜欢这里的衣服。

“先生,别着急嘛,难得有时间陪女朋友出来逛逛,女人选件称心的衣服并不容易,慢慢看看嘛。”李燕说道。

看到先生宽容地应允了,女孩转到一边随便看去了。

做法点评

顾客进店的时候,导购可以通过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或对产品知识的熟悉程度判断谁是顾客,谁是陪伴者。

李燕通过观察判断,发现女孩是这次购物的决定者,主见也很强。但在目前这种关系下,女孩对先生的意见非常在意,她想让自己表现得更好一些,如温顺等。

李燕同时认识到,在这一对顾客中,先生是绝不可以忽视的陪伴者。

场景三

在女孩选购的过程中,李燕开始注意先生了,常以目光交流。李燕和女孩说:“这件衣服我觉得很不错,喏,你让你男朋友看看。”

女孩说:“他没眼光的。”

李燕忙说:“哪里,他刚才的评价很专业呢。而且女为悦己者容,你买衣服多半还不是给他看,得让他看着舒心,是不是呀?”

先生参谋道:“嗯,这件比刚才那件好。”

做法点评

李燕开始重视先生的重要性了,因此积极拉拢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购物气氛变得亲切自然。

导购偶尔用眼光和陪伴者做个沟通,陪伴者能感受到你的尊重和重视。在一些不重要的问题上征询陪伴者的意见,一般会得到肯定的回答。李燕在这里用了目光交流、邀请给建议、称赞、肯定他们的关系等。导购的注意力七成在顾客身上,三成要照顾到陪伴者。如果一开始就能和陪伴者处理好关系,在后期的销售中,可以给陪伴者可能的质疑打个预防针。

场景四

女孩一共试了三件衣服,最后确定买哪一件的时候犯了难。这时,李燕让女孩征询下先生的意见,他说那件边体裙更好一些。根据李燕的经验判断,她也更认可这一件,于是说:“这位小姐,你朋友对你真的很了解,他给你推荐的这件真的更适合你,穿起来有女人味,也显得很有气质。”

李燕说的这句话让这位先生和她站在了一起,并给了女孩一定的压力,促成了她下单的决心。

做法点评

对于购买者的陪伴者,导购高手可以利用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适当施压,推进销售的进程。本场景中李燕可以这样借力:

如果先生选中了一件他很喜欢的商品,你也可以给他施压,比如:“这位先生,您朋友应该很喜欢这款衣服哟。”如果处理得好,女孩直接说难看的概率就会降低。

如果先生推荐了一款产品,你可以说:“小姐,您朋友对衣服很有眼光哟,而且很用心,难怪你会带他一起来买衣服。这位先生,您觉得您朋友适合什么颜色的呢?一起帮她选选呗。”只要他给了建议,销售过程就可以继续。

小贴士:PMP攻略——销售沟通的“润滑剂”

本处的PMP即为“拍马屁”的拼音首字,这是销售沟通的重要润滑剂。正常情况下,一个5分钟的沟通场景内一定会有一个“PMP”。

《鹿鼎记》里韦小宝的成就,恐怕是很多男士向往却难以企及的。他成功的最大原因在于马屁功了得,他拍马屁恰到好处,屡试不爽。韦小宝的生存环境其实很差,从小生活在妓院,连老爸是谁都搞不清。他发现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最有效的法宝就是拍马屁,于是练就了一身拍马屁的好本领。

我记得有次和一位客户聊天,聊了两个小时,第二天回头想想,这两个小时都和那老头聊了些啥呀?整个过程大概是这样开展的:他说,王老师,您真是年轻有为呀,这么年轻就到处演讲!我说,哪里呀,刘总,您才是真正的老前辈呀!(他是78级的老牌本科生)他说,王老师呀,您的课程很专业呀,对我们五金产品分类划分得很有见地!我说,哪里呀,刘总,您在这行业沉淀这么多年,您才是最有经验的呀!……整个过程就是在互相拍马屁的氛围中开展的,所以才会聊得投机。

为什么拍马屁(或者用大家更容易接受的一个词汇:赞美)能够大行其道呢?这正是人性的一个弱点,需要别人的肯定以体现优越感,来完成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古今中外、男女老幼概莫能外。而大多数人又不愿意轻易地说出赞美之词,于是赞美便成了稀缺的资源。

对于店铺导购人员来讲,赞美是极具杀伤力的,而且完全免费。可是,初学者对顾客的赞美好像往往不太奏效,顾客没什么感觉,更有甚者会心生厌恶。所以,赞美别人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仅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还需要情真意切地表达出来,这足以让很多导购为难了。

我在导购培训课堂上,常会让学员思考,可以用哪些词去赞美一位女士?他们举出一个,比如漂亮、聪明或者会穿衣服等,我就否定一个,然后再鼓励他们去想别的赞美之词。我们发现:赞美一个女人竟有无穷无尽的溢美之词,这极大地拓展了学员的视野。赞美不一定要是多大的事,而恰恰需要非常具体,你赞美女人“美丽大方”,也许还不如 “你这件衣服搭配得真好”更有效果。

第8篇:赞美女性范文

必须双方都有意愿 做爱最重要的是双方都有意愿,如果不能尊重伴侣,那么,其他的性爱礼仪都是空谈。况且,用强迫或半推半就的方式,不但会降低整个性爱过程的品质,被强迫者更会对此感到厌恶。

重视卫生 男女双方在做爱前要特别注意卫生,不妨先洗个澡,因为不好的气味会影响性欲,不洁的性器官还会给对方带来疾病的困扰。

负责任的态度 在做爱之前,应想到做爱后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如果还不想为人父母,就要做好事前或事后的防范措施。而且对可能发生的事(如怀孕)要有心理准备,并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重视对方的感受在做爱的过程中要替对方着想,从开始到最终都是如此。很多女性有过多次性经验,但却从未有过性高潮。其实男女都应该有性高潮,而不是一方在取悦另一方。因此在做爱过程中,不妨通过多沟通、观察对方的反应,来得知伴侣的感觉。

多赞扬对方的优点 人人都喜欢被称赞。如男性多赞美妻子美丽、漂亮、温柔;女性多赞扬丈夫健壮、体贴等。做爱过程中的适度赞美,可以让对方更有激情和自信心,并能满足你的需求。

第9篇:赞美女性范文

现阶段,社会提倡的是“男女平等”思想,而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是对女性在文学创作题材方面进行描述,阐述女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女性;中国古代;文学;影响

在中国古代,提倡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可见,男子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是占主导型地位,基于此环境背景下的女性,想要在社会中占有地位极其困难,但也有不少女性在这样类似石缝状态下脱颖而出,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做出重大贡献。此外,女性也是男子文学创作的题材,对女性赞美的诗词、歌赋比比皆是,因此,如果没有女性,就不会促进中国古代文学题材的多样化发展,更不会在现代社会占据重要地位。

一、中国女性是男子文学创作的题材

在中国古代,女性不仅可以对文学进行创作,也可以成为男子文学创作的题材,有些男性作家为体现自身的文学功底对女性生活的酸、甜、苦、辣进行描述,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在《诗经•卫风•硕人》中对女性的描述,被称之为“美人图”:“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着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庄子•逍遥游》中将女性表述为神女:“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以及宋玉笔下的神女:“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彩并驰,不可殚形,祥而视之,夺人目睛”,可见,男子对女性的赞美。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曹植也有对女性的赞美,在《洛神赋》中写到:“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辅靥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休闲”。古代男子对神女的赞美诗句数不胜数,但天上的神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地上的仙女是可遇不可求的,例如:李白将牡丹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从侧面表述对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赞美,在《清平调三首之一》中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容。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岑参在《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铤歌》中对边疆女性的描述:“慢脸娇娥纤复侬,轻罗金缕花葱茏”;柳永对风尘女子的描述:“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惨黛娥,盈盈无绪”(《题都护南庄》);到清朝时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述了一个“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景象,为林黛玉的美体现了多个方面:诗意的美、凄惨的美、绝望的美,更是在书中以贾宝玉的角度对林黛玉的美进行描述:“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而在王熙凤初次遇见林黛玉中写道:“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由此可见,女性成为男子文学创作题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素,从侧面体现出女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二、女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因古代文学在创造方面更倾向于温柔婉约的形式,因此,女性的形象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重大影响,上述中所提到的女性在男子文学创作题材下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下文讨论个体化女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汉朝时期,昭君出塞的事迹流传至今,历史上对王昭君的传说、典故有多种版本,但最早时期是在班固的《汉书匈奴传》中对王昭君进行描述:“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赦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由此可见,“昭君出塞”的故事在当时是可歌可泣的,随后在大多数文学创作中都涉及到王昭君的事迹,例如:《昭君词》、《王明君》、《明妃怨》等。在古代诗人中也有对王昭君的描述,例如:白居易在《过昭君村》中写道:“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独美众所嫉,终弃于塞垣。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竟埋岱北骨,不返巴东魂。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通过对村女们的遭遇进行阐述,表达自身对王昭君命运的怜悯。江淹在《恨赋》中写道:“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讲述王昭君在离开家乡时内心的凄凉。无论是哪种诗句,怎样的表达手法,都是中国古代诗人对“昭君出塞”事迹的感叹,从侧面赞美王昭君。如果说王昭君是促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正面案例,那杨玉环则是文学发展“负面”的代表。中国正史文学家将杨玉环称之为“祸水”,将唐朝的八王之乱原因归于杨玉环,并将她与姝喜、妲己、褒姒进行对比,而中国野史文学家更是编造出杨玉环与安禄山私通并沦落为娼妓的故事。杜甫在诗中《北征》中写道:“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杜甫对杨玉环的死亡认为是祸国殃民、死有余辜的,而在此诗创作两年后,又对杨玉环的死亡表示惋惜:“明眸皓齿今安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往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可见,杜甫对杨玉环是爱恨交织的,既因她而起的“八王之乱”对其所作所为的恨,又因杨玉环的死亡,世上在无此容貌之人而惋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在题材的创作,还是以此为背景对文学的创新都可发现女性的身影,虽然古代女性的地位相较男子低下,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有大部分文学创作题材对女性进行赞美,使得古代女性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促使大批量的女性文学创造者出现,例如:上官婉儿、李清照等,由此可见,女性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张耀元 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符海灵.试论女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3(4):35-35.

[2]雷绍湖,梁静雯.浅论宋代女词人创作对宋词的意义[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4):40-41.

[3]福山泰男,主讲,钟溪,整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书写[J].世界文学评论,2010(2):19-22.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