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外交艺术论文精选(九篇)

外交艺术论文

第1篇: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传播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第2篇: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过去的2010年,疯狂的数字背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引领的不再是传统的行家,而是呼风唤雨的金融资本。以银行、信托、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纷纷介入艺术领域,各种艺术品理财产品及基于艺术品的金融产品频频问世,层出不穷,中国艺术品的金融化时代也就此开启。在海外,如美国和欧洲,金融资本介入到艺术品收藏投资领域,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主要推手。

有人说,艺术品金融化在中国兴起为时尚早,对于还未完全成熟和规范化的艺术品市场,过快地进入金融思维,是在拔苗助长;也有人说,艺术品金融化是大资本和新理念对艺术品市场的介入,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进入2011年,随着“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推出艺术品份额化电子交易以来,一股艺术品金融投资热浪正席卷着全国各地。艺术基金、艺术银行、艺术股票等艺术品金融理财模式相继推出,将艺术品投资带入“金融化时代”。到2011年5月底,国内继上海、深圳、天津、合肥之后,广州、郑州、成都、沈阳、济南、武汉、长沙等地都已相继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还有北京、大连、西安、南京、厦门等多个城市正在筹备文化产权交易所。文交所总数已突破二十家,虽然各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交易模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将艺术品产权金融化。

“艺术品金融化时代”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格局中将处于怎样的定位?中国艺术品经营及研究机构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艺术品的收藏投资趋势如何?艺术品金融化时代如何开展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关心艺术拼市场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给众多私人收藏家、艺术品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知识、经验和观点,2011年8月7日,由《中国证券报》旗下的《收藏投资导刊》、华夏遗珍组委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高峰论坛”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举行,《中国证券报》副总编辑兼《收藏投资导刊》杂志社社长姜占国进行了致辞。文化部市场司原副司长张新建,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西沐,艺术品份额化创始人之一――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雷原、文化金融研究所主任喻文益,摩帝富(MOTIF)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经理黄文,中经社控股有限公司对外合作部总监秦昌桂,广州宝翠林翡翠艺术品公司董事长朱慰欢分别就各自研究或从事的行业做了主题演讲。而后,论坛主任、《收藏投资导刊》主编尧小锋主持了“艺术机构如何看待‘艺术品金融化’”的高峰对话,艺术机构及拍卖行的负责人陈波、汪频、姜击波、刘尚勇、甘学军、谢晓冬等参与了激烈的辩论。下午由国家发改委研究中心主任陈主持的“对话‘文交所’――艺术品产权交易的政策、法律法规、交易所模式大讨论”更是吸引了与会听众和新闻媒体的强烈关注和积极参与。艺术品投资基金和文交所负责人徐永斌、郑惠文、汤厚松等人展开了深层次的对话,阐述了各自文交所的主要经营模式、特色,并回答了与会投资者和新闻媒体的尖锐问题。

此次论坛旨在通过搭建政府、拍卖行、文交所、银行以及各美术馆机构的对话平台,梳理金融与艺术之间的各种关系。记者了解到,论坛开放当天共有200多人出席了会议。

第3篇: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关键字:符号美学;卡西尔;继承与创新;艺术构建

卡西尔作为著名的哲学家和艺术学家以其所构建的符号美学论对世界艺术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在哲学上的深刻造诣使得他能够从哲学理论体系的角度去认知和思考美的产生过程以及美的本质。卡西尔认为艺术是人们为了调和文化冲突、实现文化交融所创造出来的有机的感性符号,并认为美是一种最直观的人类经验,而不是一种神秘的存在。此外,卡西尔还认为艺术作为展现美的重要媒介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存在,是具有生命的,而不是阶级、伦理的附属物,是人人可以分享的普适性情感体验,这一观点对现代大众艺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本文通过对卡西尔符号美学理论的理解,并从卡西尔符号论中剖析艺术与美的符号本质,结合现代艺术理论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探讨卡西尔符号美学论对现代艺术构建的指引和激励,最后结合卡西尔所提出的艺术具有生命的观点进行“自主论”语境下的艺术构建剖析,以求从文化整体性的角度来剖析卡西尔符号美学理论对现代艺术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卡西尔美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卡西尔作为一名哲学家所提出的文化哲学理论是其后期研究的理论基础,符号论美学就是在这一哲学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通过各种碎片化的文化符号来揭示人的定义,将人类的语言、科学、宗教、艺术等归结于人类符号活动的产物,[2]指出文化是通过人类活动创造形成而不是从自然中直接获取的。卡西尔美学理论继承了其文化哲学理论中的文化符号说。卡西尔文化哲学论主要包含了语言论、神话宗教论、科学论、艺术论、历史论等几个方面:卡西尔语言论通过对经典理论的剖析提出关于语言起源的推断,并强调对语言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未知语言的探究,增强了语言符号研究的普适性;神话宗教论最大的创新就是提出了关于神话纯粹虚幻性的反对意见,认为神话与宗教密不可分,并新颖地提出宗教的内涵不是强制和约束,而是先进人类思想的集中,并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符号文化;艺术论中指出“艺术”是人们为了调和文化冲突、实现文化交融所创造出来的有机的感性符号,并认为美是一种最直观的人类经验,而不是一种神秘的存在。这一观点从侧面否定了已被广泛认可的“亚里士多德艺术摹仿论”,认为艺术不仅仅是为了描写物质空间中的事物,也不是单纯地为了表现创作者的情感和意志,而是通过物质与情感的结合,寓意于象,通过直观形式来营造物质空间中的美学世界,表明艺术的本质是象征与符号的统一,是美学层面的现实事物再解释。卡西尔文化哲学中的这种艺术观正是符号美学论形成的理论基础;卡西尔文化哲学中的历史论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打破常规的新观点,创造性地认为历史事实是具有功能论意义的,而不是传统理论中的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认为历史是蕴含在客观事物中并包含历史信息的符号,强调历史并不是被记忆的,而是通过各种符号重建,实现再生,并为人所熟知。此外,卡西尔在继承历史客观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历史的“客观拟人性”;卡西尔文化哲学中将科学符号看作人类文化最高成就的标志,并认为科学是对事物发展秩序的的追求而不是对事物表面相似性的追求,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着某种原则。在此基础上,卡西尔认为科学的发展并不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而是创造新符号的过程,这种新的符号只不过能够描述更高层次或者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卡西尔美学理论就是通过对经典美学理论的深入分析,结合极具创新性的哲学理论和符号学知识而创造出的符号文化体系,从新的角度解释了美学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思维新颖且具有历史突破性。

二、从卡西尔符号论看艺术与美的符号本质

康德作为西方美学理论史上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关键人物,对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以审美判断力作为理论核心,并认为审美判断是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精神桥梁,更是自然和自由衔接的媒介。卡西尔继承了康德的美的自律性学说,强调艺术的人格特点和独立性,并通过艺术构型、艺术审美、空间中艺术符号与其他符号的融合等角度来剖析艺术与美的符号本质。卡西尔认为艺术是具有自由的、是独立的,每种艺术都具有自我创造的独特规律,且不受其他因素的控制和束缚,这一观点再次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对自然的摹仿的说法。此外,卡西尔也反对艺术就是天马行空的创作一说,这两种绝对都是对艺术的狭隘认知,纯粹的摹仿和纯粹的创新并不是艺术产生的初衷,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掌握着张弛有度的平衡,从而在极富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又不失情感表达。艺术之美必须以某种“符号”为媒介而得以展现,[3]比如绘画艺术需要色彩与线条,园林艺术需要建筑与花木,音乐艺术需要旋律与节奏等等,因此,艺术是以物理符号的形式在现实世界中为人们构造出审美体验和艺术空间。研究对象或艺术符号的完整性是卡西尔美学理论的显著特点,强调对象的动态性和功能性,拒绝静态的研究艺术符号,认为只有在有机的动态空间中才能更好地发现和理解符号的情感与美,然后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解放和开放性的情感抒发实现符号的艺术性升华,从而获得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总的来说,卡西尔理论认为艺术是发现客观形式、创造性构建形态、发散性超越现实的过程。艺术与美的符号本质还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典型特征上,比如艺术作品的普遍可传达性,不同的受众都可以从艺术家的作品中形成自己特有的情感重构,从而获得对艺术的审美体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审美体验的丰富多彩构成了艺术符号的丰富性特征,卡西尔认为审美体验是比日常感官体验复杂得多的过程,存在着千变万化的结果和无限的可能性,这就是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艺术的存在依附于客观的载体,通过对形式的升华实现艺术的情感表达,就奠定了艺术符号的真实性。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正是艺术真实性的体现;艺术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情感交流的独特审美体验,虽然也是一种情感体验,但这种情感体验是历史重现与情感重构过程中的自我情感升华,而不是直接的情感交互,这种差异性体现出了艺术符号的特殊性。艺术审美必定与艺术作品的历史、文化、价值等相结合,因此艺术符号与其他文化符号、物质符号是密不可分的,交织在一起的。

三、卡西尔符号美学理论对艺术构建的指引与激励

卡西尔在充分总结先辈成果的基础之上,科学地创立了独树一帜的符号美学理论,开创了美学研究的新篇章,为西方美学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为美学研究和艺术构建指引了方向。[4]首先,卡西尔符号美学理论指出艺术是一种符号化的现实形式,但并不是空洞的形式化存在,应该是能够为人们带来领略自然、感受生活的符号化体验。现代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当将艺术作为被赋予直觉和情感的形式,即艺术创作是情感客观化的动态过程。艺术家不能只被动地接受自然和单纯地记录、复制事物,而应该创造性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思维解放和情感赋予,从而帮助人们发现隐藏于客观事物外表之下的自然情感,使之具有情感内涵或文化意义。但是,也不能矫枉过正,让情感主导形式,应该用形式的量来控制情感的度;其次,卡西尔符号美学理论对于艺术真实性的认知能够帮助艺术家们提升对艺术的理解,使得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住艺术的精髓。卡西尔符号美学理论指出,艺术作品的真实性是纯形式上的真实性。因为他认为通过现象看本质并抽象出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任务,艺术应注重通过多样化的形式的构造来表达实在美的体验。因此,艺术的真实性应该是审美的真实性,而不是功能和效用的真实性;第三,卡西尔符号美学理论对艺术审美本质的论述明确了为艺术构建的目的和方向。任何艺术审美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对艺术载体的客观欣赏,通过对客观艺术形式的美学构造和情感综合从而都找出完整的审美体验。何为美?就是一种感官上的愉悦,美感就是对这种愉悦的敏感和体验。卡西尔还强调审美的动态性,艺术家通过情感的形式化,帮助受众从事物本质向形式本质过渡,这就进一步体现出艺术构型的重要性,艺术构型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艺术作品是否能被人接受,是否能引起共鸣。因此,卡西尔认为,艺术作品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借助色彩、线条、旋律、节奏等艺术符号来进行艺术构型,即艺术家要从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两个方面去塑造作品;最后,卡西尔美学理论对艺术功能性的阐述和艺术作品的社会责任指明了道路。卡西尔在其符号美学理论中指出,艺术审美既不是单纯地为了,也不是与生活脱节为了艺术而艺术,更不是毫无责任感的情感宣泄,除了构建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更要具有文化传播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艺术不能是空洞的形式存在,应该在自然空间中承担着特定的使命。卡西尔在哲学史和美学史上的贡献是十分显著的,其对现有艺术理论的批判对西方美学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其作品也受到了全球范围的追捧,并激励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参与到符号美学的研究中来,为符号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自主论”语境下的艺术构建剖析

卡西尔符号美学理论中强调艺术作品的自主性,人为艺术是一种具有“生命”的事物,强调艺术品不是单纯的物质复制与仿造,而是富于活力的动态生命存在。并将人的日常生命活动定义为借助各种符号所进行的辩证的文化活动,同时在内在情感世界也存在着辩证的交流活动,而艺术作品的构建同时受到这两种活动的约束,从而同人类一样具有自主的“生命内涵”。因此,艺术构建的本质应该是一种自主性生命活动。文化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意志和精神的表达媒介,各种精神和意志的表达一部分通过外在形式实现,一部分通过内在思想交流实现,共同构成客观世界的文化传播过程。这个过程存在于客观生命世界和虚拟精神世界的交界处,作为一种特殊媒介实现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交流,因此生命是现实世界中的辩证文化活动。生命在活动空间中不是沉默寡言,也不是喃喃自语,而是同其他生命体进行着沟通,这种沟通既有现实可获取的语言交流,也有精神层面的心灵对话。[5]不同的符号之间由于这种沟通的存在而形成有机的生命共同体,从而构成动态的生命空间体系。在进行“艺术生命体”构建的过程中自主性不能作为肆意妄为的借口,进行自主创作的前提是“自律”,即懂得使用空间中具有普适性的法律来进行主动的自我约束,在理性自律的前提下就能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自由”,从而就可以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独立自主的“艺术人格”魅力。归根结底,艺术的外在形式是艺术家的内在心理特征所衍生出来的和规律性的物质样式,艺术家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潜移默化被约束意识形成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先验性自我约束倾向,这一观点进一步证明艺术构建过程同时受到外界物质空间和内在精神世界的双重约束,而这种内在的“自律”和外在的约束共同构成了艺术构建的自由空间;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必然有其具有艺术性的特征。艺术构建的过程中虽然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但在作品的艺术性上却有着空前的“自由”,艺术家通过外在形式的组合、变换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以展现其所要传达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可进行艺术性的大胆创新。自律、自主、自由都是相对的,同时也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共同为艺术的构建设定合理的“空间”。艺术符号作为艺术构建的基本单元,在选择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但不合规律性的符号搭配往往不能被大众所接受,最终可能造成曲高和寡的尴尬境遇,创新虽然是艺术发展的原动力,但一味求新却忽视审美与美的衔接,必然造成艺术作品构建的失败。因此,在合规律性的前提下,充分研究艺术作品的价值诉求和文化内涵,掌握好物质形式与抽象美之间的度,方能构建出张弛有度、情感丰富的艺术作品。就美术而言,画家和经验丰富的画匠在绘画技法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画匠的大部分工作是临摹,他可以临摹出相似度高达99%的名家作品,但他却创作不出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而画家所进行的是艺术的创作,将不同的艺术手法、情感寄托、文化底蕴等糅合到一起,通过各方面的细微变化构造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从而创作出具有“生命”的“活的”艺术作品,会“说话”的艺术作品,通过画作打开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精神窗口,实现精神层面的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唯一性是艺术作品之所以珍贵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同一画家的两幅相同画作,因创作的宏观环境、微观情绪等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和情感也不同。因此,艺术构建是艺术符号的自主选择与糅合的过程,是艺术家合规律性的自由创作。

参考文献:

[1]谭莉.论苏珊•朗格的符号论艺术哲学思想[D].济南:山东大学,2007:36.

[2][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2004:43.

[3]原凌雪.符号论视域下的艺术与美——卡西尔符号论美学思想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5.

[4]王志德.苏珊•朗格美学思想与卡西尔文化哲学整体观之理论渊源[J].艺术百家,2013(6).

第4篇: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本次论坛在风景秀丽的桂林市雁山园举行。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张庆善副院长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首先致欢迎辞,他说,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也是东方和西方有代表性的文化大国。两国在保护文化多样性领域各自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今天,阿尔诺・多德里夫先生和艺术院执行主席伊夫・米勒冈主席率领各位院士同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院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在这风景秀丽的历史名园雁山园相聚,共同探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法两国文化艺术界的一项盛举。

王文章院长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受到了中法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文化遗产的认知,对于文化价值观的相互尊重,以及对于葆有人类精神、情感的丰富性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阿尔诺・多德里夫秘书长在答谢辞中说,举办“中法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高层论坛”这种形式的文化合作能够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在尊重双方文化的不同和多样性的时候,应该学会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对方。希望通过邀请专家、艺术创作人员的方式和利用报告会、研讨会、进修和展览的机会来融合两国艺术人才,共同丰富我们的文化,发挥各自的文化艺术遗产价值,这些对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格胜和桂林市领导分别发表讲话,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开幕式后,中方专家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画家范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以及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阿尔诺・多德里夫秘书长和伊夫・米勒冈执行主席先后做了主旨发言。之后中法双方代表分别从各自学科和专业出发,就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新世纪以来,在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国艺术研究院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国内外举办大型展览和演出,研究、撰写和出版重要学术著作等,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舆论的充分肯定。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法国巴黎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受到了法国各界和公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法兰西学院艺术院有着密切的院际交往,曾经多次互访,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这一次法兰西学院艺术院10名院士集体走出法国本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这在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法兰西学院艺术院汇集了两国众多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共同讨论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问题,必将成为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第5篇: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对外交流;国家认同感;艺术院校大学生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治互信、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教育合作不断发展,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更加了解和尊重。特别是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对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大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艺术院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教师出国访问、学生出国留学规模不断扩大,来华留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术访问、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活动不断深化,对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深远意义。

一、对外交流下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国家认同感是指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或“身份感”,以及对本国政治、文化、历史和族群等的认同。总体上,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意识,对国家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自豪感。但是,作为艺术院校大学生有其特殊性:追求个性自由,喜欢标新立异;理想信念淡薄,容易受外界影响;理论基础薄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课兴趣不高。甚至一些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图书馆,更愿意流连于娱乐场所;周末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或实践活动,更愿意花费精力于兼职赚钱;所得生活费不愿意补充精神食粮,更愿意购买各类国外品牌追逐潮流……艺术生的特点,使其在各国文化、思想相互交汇下价值观难免受到冲击。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够切实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从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价值生活来看,影响他们对国家认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内因,表现在:1、文化素质较低,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识较为肤浅。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激起一个人的爱国热情。人文素质的缺乏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在面临多元文化、多样选择的时候观念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导致其道德观念变更、价值准则失落。2、政治意识不强,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认识不够。一些学生在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上不够,导致在对外交流中一些同学看到中外之间的差距时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和信念。外因主要表现在:1、我国的国家认同教育较为薄弱。中国的国家认同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情况在文化素质较低的艺术院校尤为明显。而一些教师迫于科研、课时量的压力,难以在培养学生价值观上花费精力。这使得重艺术轻马哲的学生们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其社会主义价值观难免会产生动摇。2、国内缺少一流的、有影响力的国际流平台。国际合作交流活动鲜有在中国主办,中国在一些专业领域中不具有话语权,甚至一些学术研究不被国际主流权威认可。这导致学生们在参加国际合作交流时,更多的是被动式地参与、学习和借鉴,面对强势的西方话语权学生们对祖国的认同逐渐式微。3、国内一些艺术专业领域发展较为落后。艺术教育的落后导致中国一些艺术专业领域的发展滞后。例如,中国当代的水墨画被认为技法上不如民国时期,中国古典舞在传承上被认为不如日本韩国,中国的音乐在西方市场上几乎一片空白……落后使得一些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产生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因此,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的路径探索

对外交流、跨国合作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客观趋势,这一趋势给我国带来认同危机的同时,也是重塑认同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机遇。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国情认知。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艺术院校的专业特性更侧重于艺术专业教育,使得学生和教师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在专业学习和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广西艺术学院来说学生专业素质普遍较高,但是由于其文化成绩偏低导致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相比明显处于弱势状态。因此,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一重要渠道对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改进教学方式,以参与式教学为主,增加引导、讨论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课堂上增加课外知识拓展环节,将学生们关注的讨论热点、时事政治等作为发散思维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事实,使学生在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理国。最后,增加体验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到课堂之外,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第二,提高艺术院校教育水平,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对外交流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艺术教育的审美认知价值有利于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度。一是提升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将艺术的审美认知价值运用于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增强美感认识逐渐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进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二是提升学校专业教学水平。通过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出一批高素质艺术人才和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使在专业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中掌握话语权。三是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大氛围,提升艺术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人文素质。

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前提。将出国表演中国传统艺术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育人的必修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更是积累了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舞、民舞、民乐、国画等等不仅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吸引力强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让同学们通过表演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通过国外各界人士的赞赏提升自己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第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曾公开指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合作,扩大对外交流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也就意味着要实现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指“在保留合理的本国教育特性的基础上,追求与国际上通行的高等教育制度接轨,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教育质量国际化、学历文凭国际化、教育服务国际化”。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做到以下两点要求:

一是加大“请进来”。首先,积极聘请外国或有留学背景的专业教师,将不同国家的艺术领先者汇聚到本校。其次,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留学生的规模可以激发本校学生的自豪感。此外,还可通过以主办方的形式举办国际性艺术节、比赛、论坛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来提升本校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地位。

加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不能只一味地“请进来”,也要加大“送出去”的力度。一方面鼓励教师、学生走出国门游学、访学,提升教师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同时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本校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外出访问、交流合作,将本校的教育成果在异国他乡绽放异彩,提升本校在国际艺术领域中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对外交流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机遇。利用经济全球化契机,抓住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将对外交流变成国家认同感教育的隐性课堂,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国家认同感的教育路径,使对外交流活动切实成为展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大舞台!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2013,(08).

[2]刘冬晔.《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体现及实现路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

第6篇: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贝尔廷;艺术理论;当代艺术;自主性;全球性;广艺

汉斯・贝尔廷1935年出生于德国安德纳赫,曾在美因兹和罗马大学修习艺术历史、考古学和历史。汉斯・贝尔廷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第七章《欧洲:艺术史分裂后的东西方》之后的强烈感受是虽然贝尔廷的讨论只是涉及到东欧和西欧在艺术价值上不平衡的权力较量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于东欧的艺术创作和面貌的塑造,我们几乎可以将其中对于东欧以及东西欧关系的描述完全置换成为对中国情况和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的讨论。在中国,上个世纪20、30年代开始出现的现代主义精神和诉求很快在内忧外患的政治和经济动荡中受挫,并在接下来数十年共产党所发动的各种政治经济运动中被转化成为一种极端的精神和行为上的统一化运动。

贝尔廷提出,东方人却没有经历这种变化,而是始终在感觉上对人类观看的不可靠本质保持怀疑。同时,东方的艺术也充满了数学意味,并且更趋向抽象。《光学书》强调了视觉的欺骗性,而这种观念在穆斯林信仰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穆斯林认为,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因此本身就不是创造者。人类的创造就是对上帝创造才能的僭越。贝尔廷写道,阿拉伯文化以“象征形式”弥补了“西方意义上的图像”的缺失。贝尔廷使用了“阿拉伯视觉理论”、“中东思维”、“他们文化的抽象精神”和“阿拉伯文化”这样重复但却方便使用的词组,我们可以对内在其中的本质主义进行批驳。含有的“西方”和“东方”的这种基本二元概念的采用也是如此的笼统。

我们需要走出“西方”接受“东方”的简单模式,思考一下从1400年代到1700年代,从巴尔干到印度的奥特曼、萨非,到莫卧儿的宫廷是如何接受欧洲再现模式的这一复杂过程。贝尔廷对这一历史的叙述只是轻描淡写,而且支离破碎,这很糟糕,因为对15至18世纪东西方绘画传统的比较式分析也许会有所成效。贝尔廷写道:“夸张一点说,按照中东的思维方式,视觉图像意味着心像,人们观看的不是眼前的图像,而正是这个心像。这个心像是看不见的,因为它不存在于外部世界。”

贝尔廷认为艺术史家对于艺术的自主性首先要来真正的交流,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代艺术传统在西方也是面临挑战的时候,需要更多新的合作伙伴、新的交流使大家携手走下去,这牵扯到几个细节问题:一个是翻译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发展在线项目。在翻译上我校的英语教研组向国家申请了文献翻译的项目,从这个项目的出现到发展表现了我校已经开始重视东西方的交流,还邀请了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理论书籍、外国设计艺术等进行翻译与交流。东西方艺术观念交流与沟通的必要性和西方艺术自主性在西方艺术达成自主性的过程中,是不断地在抗争,与其他外部力量抗争,受其影响,甚至有时候受外部力量定义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贝尔廷还对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这两个艺术分了界限,表演艺术跟视觉艺术是艺术史的发展过程是比较迥异式的两种艺术传统,当然表演就是像戏剧、舞蹈;而视觉艺术牵扯到的就是展览。在近几年的广艺表演艺术也就是指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在中国很是出名,在音乐界、舞蹈界与影视界都有很大的成果。对于视觉艺术来说广艺的漓江画派是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很卓越的,但现在的广艺已经发展成了巡回展览,也就是贝尔廷所说的全球性艺术博物馆,他在2006年开始在卡苏路艺术机构和今天同样做的一个教授开启了研究叫“全球艺术与美术馆”,他提出了“全球艺术概念”,在全球艺术概念里观看的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创作,也不仅仅是某一件作品,而是不同的艺术世界,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艺术机制如何构成我们今天所认识和所接触到的全球艺术的一个概念。这可以使广艺的艺术流传到世界各地,而不仅仅是说与广艺自己的作品,仅供自己欣赏,缺少了交流。

贝尔廷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活动中,随着其认识的不断深入,他的很多观念自然也经历了发展和变化,西方艺术是一种普遍艺术的历史已经过去。“艺术史的终结”也是西方垄断艺术史话语权的终结,从此以后,各民族各地区的艺术具有平等对话的权力,在这个基础上,多元文化的多元叙事并存,不同学科间的不同语境也相互保持开放。身处于欧洲主导的艺术史意识之外的其他区域,比如中国,如何来认识自我的主体性,并基于主体性来认识彼此的关联,内在的关联,与其他文化、地域和社会的关联。我们所缺失的主体性可能是一种思想的主体性,我们尚未形成一种,更不要说多种理论的维度,还无法从观念上和哲学思考上来认识我们的实践,以及我们所处的位置。正如欧洲主导的艺术史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自我建立的思想传统,我们的思想传统又在哪里,它又可能是怎样的呢?

第7篇: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艺术学就是研究人类艺术实践活动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艺术学科体系是关于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系统知识的总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艺术学在我国是舶来品,在理论体系、学科架构、思维模式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中国艺术学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国艺术学体系是“以西方艺术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再调和中国传统和其它文化的艺术学实际(比如把书法加进去等等)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学知识体系的”①。人类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艺术实践活动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批判地借鉴、吸收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以及本土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不断探索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内涵、外延和基本构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两大体系: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内涵

艺术学科体系由关于人类艺术实践的全部知识构成的。正如马采先生所说:“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的本质、创造、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规律的科学。这是艺术学的目的,同时也是艺术学的意义。”②整个学科体系基本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

1.艺术史论体系

如果把艺术学科比作一幢大厦,那么艺术史论体系则是整幢大厦的基石。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艺术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与消亡。人类艺术史与人类社会史相伴相生。考古学的发现证明,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早期的艺术实践活动,直到今天,艺术实践在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发展时期从未间断过,而且正在继续,并将一直继续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超越万年的艺术史为人类社会留下了无比丰厚的艺术遗产,积累了极其宝贵的艺术实践经验,这些都为今天和以后的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营养和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艺术史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中的第一块基石。具体说来,中国艺术学科体系中艺术史部分主要包括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人类艺术通史,如中国艺术史、外国艺术史等;以及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门类艺术史,如中外音乐史、中国书画史、西方美术史、中外雕塑史、中外建筑史、中外戏剧史、中外舞蹈史、中外电影史等。艺术理论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归纳、概括和抽象。艺术学理论体系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分类、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等内容,具体学科包括艺术学原理、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类型学等。艺术史论体系奠定了艺术学科体系的基础,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的血脉和灵魂。没有艺术史论体系,艺术学科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

艺术史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实践规律的基础上为艺术创作与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进一步推动人类艺术实践的创新、发展和繁荣,进而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让人们在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以陶冶,人格更加完善。艺术史论研究最终要回到艺术创作实践中,没有对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的关注,艺术史论研究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如果说艺术史论体系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逻辑起点,那么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则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旨归。具体而言,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包括对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设计艺术、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等各门类艺术创作规律、创作技法、创作方式的研究。

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学科体系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具体到每一个门类艺术学科,其内涵也主要由这两个部分组成。如美术学科体系里既包括中外美术史、文物鉴定与修复、民间美术研究等史论研究内容,也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等美术应用研究与实践等部分相关学科。戏剧戏曲学科包含戏剧戏曲发展史论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为戏剧戏曲编导、表演舞台实践的教学与科研。前者是戏剧戏曲学的主导、核心部分,侧重于学习、研究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戏剧批评、比较研究,兼及剧场建设、舞台设计、戏剧管理,着眼于从案头艺术、舞台艺术、综合艺术等不同角度,对中西戏剧戏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后者是前者的衍生与辅助环节,包括剧本编辑理论与实践、戏剧导演理论与实践、舞台设计、灯光技术、化妆技术等具体内容。

艺术设计学科包括艺术设计史论和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前者主要研究艺术设计历史脉络、艺术发展规律、美学流派表现、理论方法呈现等内容。后者主要包括艺术设计思维训练、三大构成规律的学习、设计素描、色彩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等内容。电影学科包括电影历史及理论与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电影历史及理论系统,主要研究电影艺术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美学思潮、理论方法等内容。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主要包含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和电影艺术制作技巧的提升两大范畴,涵盖了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剪辑、动画、管理等全部的电影制作部门。此外,音乐学、舞蹈学、书法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其他门类艺术学学科体系内涵也同样主要由史论体系和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两大部分构成。

二、四大部类: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外延

艺术学科体系外延包括所有关于艺术史论体系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一般艺术学、特殊艺术学、边缘艺术学、新兴艺术学四大部类。一般艺术学即探索人类整体艺术实践活动普遍规律的学科,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类型学等关于艺术学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学科。特殊艺术学即门类艺术学,包括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设计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及最具民族特色的书法学等。边缘艺术学即艺术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人类学、文化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形成的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符号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艺术教育学、艺术传播学、艺术管理学、艺术经济学、艺术考古学、艺术文献学、艺术伦理学、艺术法学、宗教艺术学、比较艺术学等艺术学边缘学科。新兴艺术学即探索和研究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3D、激光全息等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产生的诸如计算机艺术、视频艺术、全息摄影艺术、交互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动画艺术、立体电影艺术等新兴艺术的学科。

以上只是对艺术学科体系外延大致轮廓的粗略勾勒。艺术学科体系外延十分丰富,而且艺术学科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体系。随着艺术创作实践的发展和艺术研究的逐步深入,艺术学相关学科和领域得到将逐步拓展,更多新兴艺术学科将不断产生,艺术学科体系外延将永远处在发展、变化和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中。例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趋向,“美术”的边界不断模糊,美术学科体系的外延正在不断拓宽。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各门类间有着明确的“质”的界定,根据不同的审美观念而确立审美价值。相反,排斥美术的门类划分,把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元素不加区分地融合为一体,美术的价值不再以审美价值为重要标准,而成为思想、概念的载体,成为“美术”新的意义。当今社会进入了“图像时代”,在影像高度发达的时代,绘画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和同化。绘画与影像的结合有了更多的可能,这不仅改变了获取信息、掌握规则的基本方式,也使得绘画的本质与形式经历了重大的改变。美术学科出现了跨学科的特点:艺术开始寻找媒介表达“观念”,装置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以及多媒体艺术借助造型艺术归入观念艺术的范畴。公共艺术专业的观念和方法开始向社会公众靠拢。新媒体艺术随着信息科学及电子技术的进步,综合了影像、网络、计算机交互式媒体以及其它艺术材料而生发的新兴艺术,进一步模糊了“美术”的边界,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视觉传达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审美准则。新世纪的十年时间里,卡通、flas和电子游戏互动又成为新媒体艺术不断使用的最新手段,成为集声、光、电、图形为一体的综合知觉艺术,将“美术”纳入一个更为立体、丰富和真实的空间,实现了艺术表达的新途径和新内容。这使得美术学科的外延越来越宽泛,学科间的交叉组合日趋明显。再如戏剧戏曲艺术,其综合性决定了戏剧戏曲学学科外延的广阔性。就戏剧戏曲的一度创作———文本而言,隶属文学研究的范畴;而就其二度创作———舞台艺术来说,它又与音乐、舞蹈、造型、舞美、灯光、呼吸发声等密切相关,因此与音乐学、美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邻近学科互相交叉、互为参照、互相影响,并且与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非艺术类学科建立了密切联系。因此,戏剧戏曲学教育体系中,不但有编剧理论与创作实践、戏剧学、外国戏剧、中国戏曲史论、中国话剧、戏剧导演理论与实践、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等专业方向,而且还有舞台设计与理论、舞台服装设计与理论、舞台化装设计与理论、舞台灯光设计与灯光技术、舞台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舞台美术绘画造型与理论、电脑美术设计与理论、舞台设计(绘景)与理论、戏剧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拓展。由于戏剧戏曲艺术特定的教化、娱乐功能,其外延还延伸到“教育戏剧”或曰“戏剧教育”领域,对特定人群的社会化角色设定、角色扮演、角色转换等给予艺术支持。

人类社会自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新兴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日甚,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越发紧密。不断产生的新技术在艺术创作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必将导致更多新兴艺术形式的产生。对这些新兴艺术形式进行理论上的梳理、总结和研究,将成为艺术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此外,随着对文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艺术学与这些学科的交集也会越来越多,更多的边缘艺术学科将层出不穷,这些都将不断推动艺术学科体系外延进一步开阔、拓展和丰富。

三、五大原则: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基本构架

国内最早以学科建制的方式提出建立艺术学的倡议者是张道一先生。他提出的艺术学科体系建构方式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③此后,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艺术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架提出了各自的设想,这为艺术学科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在建构艺术学科体系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都应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民族性与包容性相统一

架构中国艺术学科体系的根本宗旨是通过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及艺术人才培养,进而实现民族艺术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因此,坚持民族艺术主体性是建构中国艺术学科体系的基本前提。在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中决不能对国外(尤其是以欧洲、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和地区)艺术理论及艺术创作成果不加选择地全盘吸收,按照国外艺术理论架构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坚持民族艺术主体性并不是要夜郎自大、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对西方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成果一概盲目排斥。而是要在坚持民族艺术主体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批判地吸收、借鉴国外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成果中能为我所用的内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国艺术学科体系。这一原则要求在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采取国际视野、比较视野,在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体系中要兼顾中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艺术学科体系中的普遍性指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一般艺术学,即关于艺术的起源、本质、功能,艺术创作规律、艺术鉴赏与批评等艺术学基本理论问题。这是对人类全部艺术实践活动本质及规律的抽象、总结、归纳和提炼,对各门类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具有普遍适用性,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大厦的理论基石,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同时,人类艺术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千差万别,各门类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上均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因此,在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中要努力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对一般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一视同仁。遗憾的是,无论是在学科体系设置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重门类艺术学轻一般艺术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常常将艺术学等同于门类艺术学,用门类艺术学代替和遮蔽一般艺术学。

3.理论性与实践性(创作)相统一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④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艺术学。艺术品是人类艺术实践最重要的呈现方式,一谈到艺术,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艺术品和艺术创作。正因为此,重创作实践、轻理论研究的现象在艺术界、艺术教育领域甚至社会各界普遍存在。一些的艺术家对艺术理论家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他们从来不认为艺术理论家属于真正艺术家行列。从艺术史角度看,人类最初的艺术实践先于艺术理论出现,但艺术理论一经产生,便不可避免地对后来的艺术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意》到康德的“三大批判”、黑格尔的《美学》,再到中国古代的“谢赫六法”、《文心雕龙》、《文赋》、《诗品》等理论成果对后世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中可见一斑。诚然,从个体角度看,确实存在才华横溢、卓有成就但没有多少理论积累的艺术家,也确实存在学术修养深厚、理论功底扎实但对艺术创作一窍不通的艺术理论家。但对于一个民族艺术整体而言,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二者不可偏废。没有艺术理论的支撑,艺术创作难以繁荣发展;没有艺术创作实践,艺术理论永远只是纸上谈兵。因此,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在夯实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艺术创作实践。

4.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最初的艺术实践活动。直到今天,人类的艺术实践从未间断,并且会一直继续下去。艺术实践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史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中,对各民族艺术史的梳理和总结对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同时,人类社会本身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方式、手段、表现形式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艺术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在梳理历史、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必须与时俱进,对新兴艺术表现形式、新兴艺术理论等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实现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5.哲学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艺术学是从美学中独立出来的学科。美学原本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在思维方式、话语表达、研究方法上,艺术学与哲学颇为相似。或者说,很多时候艺术学理论更像是哲学理论。有些艺术理论家确实从哲学中受到了很多启发,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艺术学理论,如苏珊•朗格就是受恩斯特•卡西尔的哲学符号学理论影响,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⑤这个著名定义。有些艺术理论家原本就是哲学家或美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及近代的康德、黑格尔等。哲学的理论、方法和视角,为艺术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近年来,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开始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兴科技催生了许多新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样式,艺术与科技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以电影为例,对电子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技术、3D、IMAX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让《泰坦尼克》《2012》《阿凡达》等好莱坞大片给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科技成为电影艺术发展的助推器。这到底是艺术的成功还是科技的成功?到底是艺术利用科技还是科技向艺术渗透?亦或科技本来就是艺术?无论如何,科技对艺术的影响越来越深,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从研究对象、学科设置到对研究方法选择上,都应该注重哲学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综上,我们认为,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基本构架应当包括一般艺术学、特殊艺术学、边缘艺术学、新兴艺术学四个分支,每个分支都包涵一些相关具体学科,整个艺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构架如下:(1)一般艺术学:包括艺术学理论、艺术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美学、艺术类型学、艺术哲学等。(2)特殊艺术学:包括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含书法学)、设计学等。(3)边缘艺术学:包括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符号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艺术教育学、艺术传播学、艺术管理学、艺术经济学、艺术考古学、艺术文献学、艺术伦理学、艺术法学、宗教艺术学、比较艺术学等。(4)新兴艺术学:包括计算机艺术、视频艺术、全息摄影艺术、交互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动画艺术、立体电影艺术等。需要指出的是,该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学科体系。四个分支学科下面列出的具体学科只是目前该分支下主要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并不代表该分支学科仅仅包括列出的这些具体学科。随着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具体学科不断产生,整个艺术学科体系处于不断丰富、发展和变化的动态过程中。

在这样的基本学科架构下,具体课程设置应力求符合上述五个基本原则。如关于艺术史论、门类艺术等方面,既有中国艺术史又有外国艺术史,既有对中国艺术理论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也有对外国艺术理论的引入、借鉴和研究,既研究中国各门类艺术理论与实践也注重研究和借鉴国外各门类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体现民族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整个学科体系中既有艺术学原理这样梳理、总结人类艺术实践活动普遍规律的课程,也有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书法学、戏剧戏曲学等探索人类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艺术实践活动规律的门类艺术学,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学科设置上一方面重视哲学、艺术学、美学等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在门类艺术学中注重对艺术创作方法、创作技巧、创作能力的加强、改进和提高,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关注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戏曲等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的同时,上述艺术学科体系架构中还囊括了计算机艺术、视频艺术、全息摄影艺术等新兴艺术,体现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最后,在研究视角、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上,我们提出的艺术学科体系基本架构中,既有传统的哲学式思辨研究,也有现代科学的定量研究,既关注艺术哲学问题,也关注诸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3D技术等,不断推动和改变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新兴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体现哲学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8篇: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与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集教学成果展览、学术理论研究、艺术案例探讨和行业跨界互动为一体,成为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发轫之举。活动本身旨在通过“我们的城市”作为研究课题,为各位艺术家提供一个学术研讨平台,就当下我国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的相关议题进行具有高端性质的对话与交流,为促进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提升公共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学术性的指导作用。

此次艺术活动的重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主题指向鲜明

10月24日上午,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在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的主持下,召开了“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开幕式。来自于社会文化艺术界的名家、学者出息了开幕仪式,开幕式正式拉开了论坛系列活动的序幕。会上,广西艺术学院P思副院长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出席本次论坛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提出,广西艺术学院是省部共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学院正在以博士点申报为新起点,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并力求突破学科界限,实现跨越式的艺术发展模式。P思副院长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加快公共艺术学科的建设,促进该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本次活动的学术主持人、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冯原,作了关于论坛主题的宣讲,针对什么是“公共艺术”的问题,他形象性地阐述道:我们刚刚走进会议厅大门的时候,每个人脖子上都挂着由主办方赠送的绣球,这是一种表达情意的礼物,如果把绣球放大150倍,它就是一件雕塑作品。当“绣球”成为一个放置在城市空间里的雕塑形象时,其文化内涵表达的就是这个地区及这个地区的人他们对待事物的感情方式,这实际上就是公共艺术。现代性的创造思维,让绣球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因此它同时还具有了双重性;在座的每一位专家、学者的本身,也孕育了双重性,因为本次论坛无论讨论的是公共艺术还是教育,实际上都与外面的世界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所以,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轨迹将会随着公共艺术和教育模式的进步而得到充分的发挥。他所阐述的观点,引起了参加活动的专家及广大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本次论坛以“我们的城市”作为主题,定位鲜明而准确。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办者以“我们的城市”作为本次论坛主题,就是想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空间即代表公共艺术所处的宏观空间给予讨论。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空间中予以讨论,代表了公共艺术所处的宏观空间,而“我们”这一表达将嘉宾、师生、听众、艺术家、媒体等不同身份的个体置身于讨论之中,多元地建构起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解读,集中展示具有实验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公共艺术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二、多领域跨行业互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SebastianKuhn)、澳大利亚注册建筑师、规划师约瑟夫-米洛斯拉夫(ZLYJosephMiloslav)、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北京大学翁教授剑青、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璐、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景育民、深圳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邹鸣、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季鹏、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周阿成等数十名国内外城市文化学者、建筑师、雕塑家、公共艺术研究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出席。

本活动在学术成果凝聚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精力,邀请了多家专业媒体,如《雕塑》杂志副主编徐永涛、《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陆军、《设计之都》编辑部主任张晓飞,以及《中国艺术时空》 《榜样》《艺术探索》等杂志的编辑、记者等,共同捕捉、整理会议活动过程中的理论宣传与学术亮点,并形成文案纪要。同时,主办方把论坛活动整理并推出记录专辑,系统全面地将活动会议纪要与研讨成果汇总起来。

与会专家学者们借助活动主办方提供的“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国际论坛暨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年主题活动”研讨平台,从历史、文化、建筑、园林、雕塑、媒介、科技、哲学等多个领域,结合南宁的城市地域特征、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现代城市的未来发展需求,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了高端对话与研讨,以期引发社会和公众各界的关注,形成与之相关的学术理论成果展示,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推动院校间学科建设与交流

为配合本次论坛活动,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美术馆举办了“六院校公共艺术院系教学及作品交流展”。参展院校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及东道主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在广西艺术学院邓军书记、P思副院长、赵焕春副书记、韦俊平副院长等人陪同下,与会专家、学者们参观了展览。邓军书记在致辞中,对此次交流展在该校与五大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幕表示祝贺,希望作为校内外公共艺术文化交流重要项目之一的此次交流展,能让更多人了解公共艺术的教学历程与成果,并欢迎各界朋友多到广西艺术学院访问和交流。

这6所艺术院校都是近些年我国较早开辟公共艺术专业,并在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培养了大批公共艺术专业人才,承担了公共艺术与工程项目,建设了一批具有知名度的公共雕塑作品,获得了不少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利用此次国际论坛的机会,这几所在公共艺术领域开展教学与实践颇有成效的艺术院校,得以集中展示各自在公共艺术领域总结出的丰硕成果。展出作品主要的内容包含公共艺术方面优秀的教学案例、课程设置、师生方案设计及作品。在这个展示公共艺术发展成果的平台上,各大院校之间借此良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增进友谊。

四、理论研讨严谨切实

论坛研讨会分别由中山大学冯原教授与广西艺术学院刘新教授作为学术主持人。国内外的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文化学者、媒体人士广泛参与,围绕“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结合对公共艺术的建设、个人的感受以及公共艺术教育建设等方面,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与研讨,会上还特别提到,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要注意保护当地历史文脉,注重与生态环境发展相调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冯原教授,在论坛主旨演讲中,由“现代性的二元结构”展开,从阐述被称为“二元结构”的自我与他人的相关性开始,回顾了公共艺术发展的起源,并从公共艺术的古典性到现代性、后现代的三元结构以及文化与政治的二元对立关系等方面讨论了公共艺术与城市的“二元结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以“公共空间与艺术再生产”为主题,从城市的一种符号功能代表的文化异域问题开始,由一个logou微缩空间到一个雕塑的空间,再到一个政治空间,谈到了城市空间与文化起源意义上公共艺术的拓展理由。他认为城市空间是人对自己社会关系的界定,外观上最早的文化意义的起源跟宗教、崇拜和神话的关系,最终把对公共艺术的讨论归入了思想史的范畴,将西方的思想家对于“公共性”概念的判断,做出了清晰的划分和判断。

北京大学公共艺术研究专家翁剑青认为,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从经济、技术、文化、城市空间建构上,仍处于从量的时代走向质的时代及从权力文化向公民文化迈进的过程中。文化的生产、艺术的生产都同属于一种话语权的生产。公共艺术Public Art的概念是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一种对话和交流,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他提出了3个很重要的关系:第一是公共性和个人,每一个人都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水准;第二是公共艺术的责任,公共艺术家必须肩负着创新的使命;第三是学科、专业的融合,公共艺术不是仅属于雕塑家来完成的任务,它应该属于多种不同的学科共同参与、融合,以至达到联合完成的一项工作。

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景育民,以自己创作的艺术个案,就项目实施中的各个环节作了陈述,就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做了阶段性回顾,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尤其是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环节,公共艺术学科的发展问题,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做出了策略性的开拓与实施的解决方案。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宇从城市空间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等24个关键词。就建筑学领域的功能属性、学科属性、形式属性、社会属性等4个属性,提出它们与公共艺术之间共通互补的理论依据。他认为建筑是公共艺术的一种,但建筑又有自身的特殊属性。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张宇作为一个设计师与艺术家的身份,把公共艺术放在一个社会生活方式里面进行考察。认为公共艺术存在的空间就是一个生活空间,因此导致了公共艺术之所以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他给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即公共艺术家必须要有责任感,在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影响下,艺术家的创作或创意要富有使命感。

深圳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以北京地铁4号线公共艺术项目为例,介绍了相关对接、运作与实施情况,提出了“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艺术理念,同时结合《希望升腾》《五彩生活》等具体作品,就材质、空间、造型等阐述了自己的独到体会。进而提出公共艺术需要跨界来实现,艺术家要寻找到自我与社会之间的连接点。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樊林以有关20世纪德国法西斯纳粹屠杀罗姆人、莫斯科苏联二战纪念广场上反映战争灾难的具体案例,就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公共艺术的内在联系,结合“奥斯维辛集中营”“9. 11国家纪念馆”的有关情况,强调公共艺术教育的当代感受和体验,探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去叙事化手段”,从而为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教育上的参照点。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璐结合近些年在金属铸造方面的研究,以最近在山西完成的公共艺术项目为案例进行了介绍。谈到了艺术家在与政府就艺术项目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项目执行者、环境负责人以及批评家的关系,以及作品完成后观众的不同反应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就当前的艺术项目操作与实施细则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雕塑》杂志社副主编徐永涛以“创新” “标杆”“示范平台”对本次活动予以较高评价;对公共艺术的定义、范围与功能意义做了一定探讨;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中教学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提出了对高校公共艺术发展思考的建议;结合当前国家对公共艺术学科划拨、文艺发展导向、南宁打造国际都市、东盟十国中心定位而发展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解读了公共艺术发展的特别机遇;并对关于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未来活动方向,提出了可持续性、品牌性发展的建议。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黄月新认为,公共艺术离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公共艺术是指公众的艺术,而非私人的艺术;换言之,这种艺术需要包含公共的目的而非私人庭院或宅院,而是作为一个公共环境的存在,它为公众提供的是一个文化空间形态或艺术生成作品。过去的雕塑,壁画、景观艺术在公共艺术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现在公共艺术全面进入公共生活,公共艺术的话题就不再局限于雕塑和壁画,人们更强调了对公共空间、公共权力、公共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代表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季鹏以“实验性的公共艺术”为题,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方面的成绩、计划,涉及南艺设计学院在实验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公共艺术探索与发展,同时汇报了一些经研究得出的相关实验性实践理念,同时展示了部分带有试验性质的优秀作品。

此外,广州美术学院陈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周阿成、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宋益民、《美术观察》杂志陆军等与会嘉宾均作了发言。与会专家们在介绍了各自的公共艺术教学成绩与研究情况后,就当下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对话与研讨。讨论过程中,大家集思广议,气氛活跃,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为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促进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在研究深度方面的拓展,对当下我国城市公共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创作等相关议题,开展深入、细致、有效的研讨。此举将会引发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对公共艺术学科领域的改革发挥影响力,促进现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艺术讲座指向性强

本次活动中,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德国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和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冯原,推出了系列讲座活动,以互动与交流的方式,为本次论坛活动增添了活泼的元素。该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及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有助于推动中国公共艺术实践与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领域的接轨,进而在合作与互动中共同进步。

其中,来自德国的知名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库恩,举办了名为《Parallax视差》的艺术讲座。他以丰富的案例与独到的思维理念,结合理论探讨与实际作品案例分析,为观众们带来了新颖的视觉效应与创作感受,他的报告受到该校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中山大学教授冯原的《山货与海味: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当代变奏,以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例》讲座,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空间编码为对象,演示了不同地域与文化形态下人们的艺术观照与审美。冯原提出:如果从国家意识出发,人们会很自然地把自我的认知等同于国家或国家形象,并把国家之外的舞台等同于世界。而这种把某个国家的内部性等同于某个地方、并把一种外部的总体性等同于世界的想象性关系,有一个历史性的演进过程。上海世博会既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也展示了这个世界的最新面貌。而这一展示性的结果,其实就蕴藏在上海世博会的空间格局之中。透过对上海世博会的空间格局的分析,对世博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上海世博会空间编码的对照式分析,将会为我们理解当代的国家形象定位具有启示性,揭开地方与世界、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中国是如何在他者的影响和对照下定位自我,以及清楚地找到了支配这一历史定位的脉络。

六、艺术个案别致新颖

10月25日,在相思潮校区老宅开幕的“张宇――公共艺术作品暨文献展”,以“莲说”为主题,将鲜艳盛开的莲花植根于陶瓷大缸中,与周遭灰暗、陈旧而具有历史沧桑感的老宅形成鲜明的对比,展览形式极为新颖,可谓别开生面。这是张宇继中山市小榄镇永宁北村大街中山市177号民居场景展、在香港完成沙田“城市艺坊”项目之后的又一次现场展。他的一系列展示计划均以民居作为展览空间,打破了一贯在美术馆观看作品的传统规则。展览以府第、老宅为历史文脉遗存的标记,以古代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审美观念和科举入仕等理想追求,与现代城市生活时尚作对比,展示岁月之沧桑变化。观众穿过具有后现代风格的“时间隧道”,亲身步入老宅,进而领略和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意蕴。本次文献展展示了张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展出内容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成为本次论坛活动的亮点之一。

在相思湖校区美术馆举行的“视界造境――张燕根公共艺术研究生教学10周年汇报展”,展示了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燕根十年来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的文献资料,包括教学示范创作及研究生作品。张燕根在公共艺术创作、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对造型、空间、材质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和成熟的教学体系。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公共艺术创作方面与理念,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他所展出的作品中,每个学生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展览以展板、实物、影像结合的方式,综合反映了张燕根的教学成果及水平,还原了他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教学面貌以及个人对艺术的追求、感悟,展览内容丰富感人。

七、活动意义重要,发展无限

本次论坛活动是南宁市拓展国际影响、加强国内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举措之一,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学领域在传统教学体系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个突破。活动融文献展览、作品展示、专家座谈、专题演讲于一体,理论结合实践,对加强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及提升质量与水平的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方面,起到学术带头作用,从而推动广西艺术学院与综合艺术院校间在很多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此论坛活动的成果将对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同时也将为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起到一个标杆性的示范作用。

第9篇:外交艺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东方文化复兴的时代,如何在我们东方艺术思想以及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引进并创造出适合我们国家的艺术教育体系。如何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达到甚至赶超西方的艺术教育水平,是我们这篇文章试图探讨的.

一、艺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艺术教育当是艺术的教育”,这是一个最普通、最基本的定义。然而不同的人对艺术教育的定义是不同的。理论家从艺术教育的“终极本质”出发认为“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根本上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其最终意义在于它的人生价值”;教育学家对艺术教育的“定性”概括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从艺术教育的功能出发定义则认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像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从注解艺术教育的人文属性角度出发则认为“作为人文教育范畴的艺术教育,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又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

至于大学生,我们实际上最缺乏、最渴望得到的,是能够渗透心灵的美好艺术作品的滋养与熏陶。笔者认为艺术就是鲜活、生动的艺术自身,它不是“学说”,不是“理论”,也决不是“学道理”“答考卷”所能达到的。现在大多高校把艺术教育置于“学”、“理”、“论”、“说”的重重包围之中,并把这看作是“学科领域”拓展的成果,实际上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这是在“应试教育”的胁迫下,盲目“学科化”的误导下,出现的一种病态的“变异”现象。那么,让我们先看一看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

二、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部分,除了追求美学目的外,还有道德和精神的目的。人们认为接受艺术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善良的情感。近些年来,艺术教育蓬勃发展,教改课改,红红火火。一方面成绩显著,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问题与之相伴。究竟“什么是艺术教育”?高校艺术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我国艺术教育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课率不足,艺术课程选择面窄

目前在大学里虽然普遍开设了艺术类的课程,但都是作为选修类的课程,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课量不足,学生选择的空间不大;二是缺少相对的稳定性,往往都是临时请人开课,因人设课,或者是以一般的讲座代替上课,这类课程不够正规;第三,更普遍的问题是,很少真正适合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有些教员只好用专业课的教材来替代,影响了通识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总的来看,选题偏窄,有些内容又可能偏深,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另外学分至上思想普遍存在,学生对艺术教育积极性不高。

2.教育方式单一,片面强调理论,忽视实践过程

3.由于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教育的发展上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差别很大,造成专业艺术教育和业余艺术教育无法融合的现实。

三、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1、“双意识”和“双探索”相结合

“双意识”,一是“全球竞争意识”,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领域的全球竞争更加激烈,“地球村”的概念已经广为接受,从全球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竞争的全局观念,来部署我们的学校教育,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勇于挑战,富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二是“东方寻根意识”,即自觉东方之“我”,从继承和拓展东方固有精神和文化的角度,设计我国教育的未来模式,弘扬东方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整一圆融精神。

“双探索”,一是突破传统教育学校体系框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即以上述的两个意识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教学理论创新带动教学体系的整体改革,二是突破艺术教育单学科的局限,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整合探索,即以上述两意识为纵深追求,在学科专业不断分化组合的背景下,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整合研究,使学校管理、科研、教学、服务等方面的交叉整合,由“自发”发展上升到“自觉”发展的新高度。

2、充分挖掘我国传统的文化宝藏

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可供我们挖掘和吸收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因此,在创建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时,应充分挖掘蕴涵着东方的整体观的思想的整体特色,体现中国传统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精神,达到真善美在艺术教育中的统一。

3、艺术的交叉教育

社会真正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掌握社会人文、自然和技术领域所发生的新动向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教育从过去的偏重“创造性导向”或“技术导向”转变为建立在通才教育之上的“学科导向艺术教育”。例如:可以结合本校的强项学科进行交叉,可以结合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交叉,利用双学位,选修课,假期开设公共课等方式进行学科,专业的交叉等等。

4、完善教师培训和资格认证体系

教师培训机构的专业性认可制度直接与教师资格证的颁发挂钩,有利保证了教师培训课程的质量和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业水准。同时增大了教师培训体系的透明性。目前,我们没有一套有效和客观的量化标准来进行考核(量化标准较少),高校论资排辈的现象依旧严重。而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环节中的教师,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质量的好坏程度,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师资培训制度及其管理制度,才能使这项工作稳定健康地发展。

5、教育方法论的改进

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方法主要还是以教师单方面授课,学生个人动手实践的模式居多。我们应探讨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如以课题为中心的方法,以工作室为中心的方法,互动式教学法等,都可以采取小班实验,比较研究,然后进行推广。

6、艺术教育的一体化

艺术教育的一体化既是当代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未来学校艺术教育的理想目标。长期以来,在我国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这三个相互衔接阶段的艺术教育,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独立发展的,三者之间互不关联,基本上处于割裂状态。它已不在适合当代不同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要循序渐进地形成一个有机地整体,而且这个范围将逐步扩大到大学阶段,无疑,这一举措将大大提高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和教学质量。

7、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的利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