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摩擦力教案范文

摩擦力教案精选(九篇)

摩擦力教案

第1篇:摩擦力教案范文

知识目标

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或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

3、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5、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6、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2、难点是在理解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时,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时,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大小认为是压力大小,而没有分析具体情况.

教法建议

一、讲解摩擦力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介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时,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摩擦力的存在.由于摩擦力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关于摩擦力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

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2、让学生思考讨论,如:

(1)、摩擦力一定都是阻力;

(2)、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主要强调:摩擦力是接触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的例子.

二、有关讲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法建议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但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注意正压力的解释.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动摩擦因数跟两物体表面的关系,并不是表面越光滑,动摩擦因数越小.实际上,当两物体表面很粗糙时,由于接触面上交错齿合,会使动摩擦因数很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由于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动摩擦因数更大,表面越光洁,动摩擦因数越大.但在力学中,常称“物体表面是光滑的”这是忽略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的一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与上面叙述毫无关系.

第2篇:摩擦力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体验这一方法;

3.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教学策略】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实验器材】长方体木块一个、长木板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毛巾一条、砝码一个、滑轮一个.

【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流程设计】

情景设置,激智启疑――设计活动,大胆猜想――制定计划,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修改方案,再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评估,总结反思.

【教学设计】

一、让学生感知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1.学生拖书在课桌面上滑动.

2.老师擦黑板,让学生感受黑板擦在黑板上滑动.

3.学生看课件中的滑雪运动.

接着让学生讲述自己对滑动摩擦力的认识,建立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及看课件中相关的动作,初步感知什么叫滑动摩擦力,并能说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二、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创新探究

1.设置实践小活动,进行猜想

小活动:

活动一:先用右手掌在桌面上滑动,再用左手掌摁住右手掌在桌面上滑动,最后用手掌在衣服上滑动.

活动二:拖动一本书在课桌面上滑动,再在这本书上加上两本书拖着在课桌面上滑动, 最后拖动一本书在毛巾上滑动.

设计意图:两个小活动为下面进行合理的猜想埋下伏笔.

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拖物体越容易.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因为物体越重越难拖.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猜想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可能有很多种猜想,合理的猜想给予表扬,不合理的猜想在探究出结论后再解释探讨,为实验检验做铺垫.)

2.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

(1)演示:滑动摩擦力如何测量

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强调要“水平、匀速、直线”),指针不要颤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设计意图:掌握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来反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2)师:请各小组同学讨论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二

(参加一些小组的讨论,引领学生分析和设计方案,包括器材的选择和实验步骤,并且对实验的可行性进行考虑.指导学生研究多因素问题时用“控制变量法”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行设计方案,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3.请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在和学生一起讨论各个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时注意渗透“控制变量法”.最后交流制定出研究各个因素的最佳方案,制定出实验表格,举例如下:

序号实验操作(木块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大小1改变接触面2改变压力3改变接触面积大小4改变速度在木板上在毛巾上在木板上加上砝码后在木板上平放侧放较慢速度较快速度 生1:研究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偏、旧、繁、难”的训练题,选出比较典型的问题给学生练习.有的老师会说,这样工作量太大了!其实不是的!这个工作只需做一年,然后每年中考后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分类卷,我们只需将一些比较新的题目加入我们的题库即可.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深化和细化所学的知识;也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在处理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时多想一想“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恰当利用现代科学教学手段,采用各种教学策略,设计符合自己特点的个性化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就可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力计示数的大小;第二步把木板换成毛巾,重复操作.

生2:研究与压力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第二步再在木块上加一砝码,重复操作.

生3:研究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第二步把木块侧放(或竖放)在木板上,重复操作.

生4:研究与运动速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慢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第二步改变速度,重复操作.

4.老师用课件展示同学们的讨论结果(见图1)

5.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老师巡查,生反馈情况.

生5: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不便于读数.

生6: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掌握不好.

生7: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掌握不好.

师:由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完全一样,物体的运动也不可能完全是匀速运动,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会停在某一示数不动.

6.师生再次讨论,重新设计操作方案

老师和同学们经过一番讨论,设计出如下的操作方案(见图2,课件展示).

方案一:用定滑轮改变测力计的拉力方向.

方案二: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

师:方案一中用定滑轮改变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但不改变力的大小.方案二中拉动木板,弹簧测力计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实验时不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是由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设计意图:由操作方案实施的不便过渡到改进操作方案的设计,激发学生设计方案的积极性.

7.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三、总结与延伸

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师: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新的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还会和其它的因素有关?对我们所得的结论你还能做更深入的研究吗?

设计意图:设置新的、更高层次的兴趣点,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带着新的疑问去继续深入学习,对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其他学生和老师提出的问题作更深入思考.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四、课堂检测

1.小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其中一步的操作如图3所示,这样操作的错误是:物体不在上运动.纠正错误后,若使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要使弹簧秤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秤拉力的作用下做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上述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5)上述实验采用了的研究方法.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

2.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说明:

1.实验内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是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内容.

2.实验设计前考虑的问题

以往科学探究中猜想阶段学生不合理的猜想还是较多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匀速时读数容易把握不准.在做有关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解答题中,检测的效果不很理想.课后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许多学生反映实验听起来容易,做对了难.对控制变量法理解得也不透.

第3篇:摩擦力教案范文

一、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强化摩擦力概念的理解,明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接触面间要粗糙;(2)接触面间要有挤压;(3)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判断某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在教学和讲解试题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设中有没有“光滑”两个字,若有则物体不受摩擦力;学生在分析第三个条件时,往往没有把握,一个是“相对”两字没有理解,而是运动趋势没有概念.

例1 如图1创建情景来帮助学生理清这两个概念.图1甲中,物体A、B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刚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则A、B间是否有摩擦力?

解析: 图1乙中,物体B在斜面A上处于静止状态,则A、B间是否有摩擦力?很多学生一开始摸不着头脑,有的人认为图甲中,A、B都在运动,且A在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所以得出A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的结论,故B也受到A对它向右的摩擦力.实际上,图1甲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及A、B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没有相对运动不符合产生摩擦力的第三个条件,故图1甲A、B间没有摩擦力;而图乙中A、B处于相对静止,学生又对照产生摩擦力的第三个条件,错认为A、B间没有摩擦力.其实他们还没有认识“相对运动趋势”的概念,在斜面上的B由于受到重力,有向下滑的趋势,如果斜面光滑那B会下滑,而B现在处于静止状态是由于受到A的摩擦阻力阻碍它向下滑.即,图1甲中A、B相对静止,所以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而图1乙中A、B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B间有摩擦力.

二、摩擦力种类、方向及效果的判断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例如,人步行时,脚向后蹬地即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会受到地面阻碍它向后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是脚与地面接触部分产生的静摩擦力,其方向与步行的方向相同,作为人步行前进的动力,自行车后轮也是依靠地面对后轮向前的静摩擦力产生的动力从而驱动车子前进.我们手握东西或是放在斜面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重力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就是由于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作用使物体不会掉下来.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叫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力.学生在区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时有一个盲区,认为圆形的物体或者转动的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摩擦都是滚动摩擦.其实不然,例如把瓶盖拧到瓶口的过程,瓶盖虽然在转动,但瓶盖与瓶口接触的边缘之间是相对滑动而不是滚动所以是滑动摩擦力.再例如,皮带传输机的问题,不管是初学还是中考试题,有些学生也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一做就错.这里设计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皮带与转动轮之间正常情况下是静摩擦,皮带轮的转动通过静摩擦力带动皮带随着转动,通常工人师傅通过张紧皮带来增大这个摩擦力防止皮带打滑不能很好的传送.另一个问题是皮带上被传送的物体与皮带什么情况下有摩擦,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学生不易判断.例如,如图2甲是工厂中运送煤块的皮带传输机,图2乙为它的工作过程简化图,转动轮带动水平皮带匀速向右运动.当将一煤块A轻轻放在皮带的左端,煤块在皮带的作用下,相对于地面向右作速度增加的变速直线运动,此时煤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选填“向左”或“向右”).经过较短时间后,煤块随皮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运动,此时煤块所受的摩擦力 .(选填“为零”、“方向向左”或“方向向右”).解答此题时,先要判断煤块与物体间是否产生摩擦力,一开始煤块放到皮带的时刻,煤块静止而皮带在向右运动,所以煤块相对于皮带向左运动从而受到皮带向右的摩擦力阻碍其相对运动,且短时间内这个向右的摩擦力作为动力瞬间改变了煤块的运动状态,使其岁皮带一起向右运动.所以经过较短的时间后,煤块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两者相对静止没有摩擦力,故此时煤块受到摩擦力为零.

二、如何确定摩擦力大小及摩擦力的测量

对于初中生我们只要求学生定性的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与拉力、运动速度以及接触面积等因素无关.而静摩擦力运用二力平衡原理来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

〖HT5”K〗例2 如图3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3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 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 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 N

(D) 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要结合力和运动的知识来作答.先由v-t图像分析,0~2 s物体速度为0,即推力没能推动物体,注意有同学习惯凭经验认为此时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所以物体没有推动,故误选A.而此时物体没有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但是推力使物体有要向右运动的趋势,由于接触面之间粗糙在物体将要向右运动时产生一个阻碍其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静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其大小等于1 N,方向水平向左.在2~4 s段,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但其大小小于推力,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故(B)、(C)错误,这段时间受到的摩擦力不等于3 N.只有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推力才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在4~6 s时,物体以4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2 N.故选择(D)答案.而通过大量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所以在2~4 s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 N.特别值得提醒的是,物体在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拉力以及运动快慢没有关系,而在测量摩擦力大小过程中,只有保证拉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才有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

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有甲、乙两种设计实验方案,如图4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第4篇:摩擦力教案范文

在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问题。如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需要向心力,引出向心力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以下三种猜想假设:①与小球的质量有关;②与线长有关;③与小球转动快慢有关;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假设,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①用质量m比为1:2的铝球和钢球,保持其运动的半径r和角速度w相同,观察得到露出的红白相间方格数的比值,若比值为1:2,即向心力的比值也为1:2,说明两个球所受向心力与质量有关;②若m、w相同,半径比为1:2,观察得到露出的红白相间方格数的比值,若比值为1:2,则向心力的比值也为1:2,说明向心力与线长有关;③若m、r相同,w比值为1:2,观察得到露出的红白相间方格数的比值,若比值仍为1:2,则向心力的比值也为1:2,说明向心力与小球转动快慢有关。

二、开展实验探究,探求本质规律

当学生提出猜想假设,完成实验方案后,则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其正确性。因此,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探究,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对掌握的实验情况进行讨论、分析、筛选、整理,归纳总结出实验现象的本质规律。如在学习了《摩擦力》相关知识后,开展了“滑动摩擦力相关因素”的实验探究活动。首先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经过分析讨论,认为:

(1)滑动摩擦力可能与物体的压力有关;

(2)滑动摩擦力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有关,如材料、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力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然后以两人为一组,要求学生各自设计实验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操作,合作探究。实验一:在物体接触面性质、物体运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压力关系。实验二:在物体压力、接触面性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接着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实验结论,最后得出: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压力以及物体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密切相关。

第5篇:摩擦力教案范文

论文摘要:在机械专业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务实作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背景,以“摩擦”一课为例,结合自身的理解,详细分析、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流程.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号)中提出的重要精神之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重要意见,并明确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可见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已不适合职业教育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形成以主题教学法为主要特点的新的教学体系,重构教学主体的行为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既符合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又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尤其适合新知识或新技能的学习.本文以机械专业课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摩擦”为例,探讨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

1任务提出

    要使任务驱动教学取得成功,教师首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实例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处理,实例选取原则是在明确教学目标前提下,实例应具有相关性、综合性、典型性和趣味性相关性是指实例应与已学知识紧密关联;综合性是指实例应涉及本课程或相关课程,是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典型性是指实例应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结合;趣味性是指实例应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摩擦”一课以“砖块的烦恼”提出问题,为了增加直观性与趣味性实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将砖块拟人化,提问:“假如我是一块砖,重120 n,手指最多能出400 n力,谁能告诉我我会不会掉下去?”

2任务分解

    任务提出后教师需要针对学情对具体任务进行分解,把一个综合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段、分层分析讨论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教师在此环节中起着关键作角,依据任务分解出的小问题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利于学生各个击破,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对学习的更大兴趣.

    “摩擦”一课先把任务分为两阶段,再在每阶段中将任务进一步分层.第一阶段为知识积累部分,提出3个问题,主要是为分析、解决任务做必要的准备,学生需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第二阶段为任务分析部分,提出2个问题和1个指导性建议,有了第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基础后学生就可以通过协作活动比如分组讨论等形式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2. 1第一阶段知识积累部分

(1)提问:①什么是摩擦力?②有哪些摩擦力?

    此部分可称其为知识积累1,特点是以学生原有知识为主,需要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将其系统化.

    第一问意在唤起学生对摩擦知识的记忆,通过引导学生例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归纳出摩擦力的确切概念.第二问意在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摩擦力归类总结:摩擦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又分为静滑动摩擦和动滑动摩擦.

    (2)提问:8如何区分滑动摩擦各阶段?

    此部分可称其为知识积累2,特点是在学生复习巩固原有摩擦知识基础上,生长新知识-—滑动摩擦力辨析.这是一个同化过程,学生把外界环境中的新的信息纳人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

    具体教学手段可以采用实验方式,通过让学生亲手尝试一个简单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重量为g的物体a放在水平面上,绳子一端与重物a相连,另一端与装粉笔头的空盒相连,逐渐增加盒内粉笔重量,见图1.通过简单讨论与总结学生很容易掌握滑动摩擦三阶段,即滑动摩擦力用平衡方程求解;最大静摩擦力用,f mx求解;动滑动摩擦力用f求解.

2. 2第二阶段任务分析部分

完成了理论知识的积累,接下来就可以对具体任务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可以采用分组形式,教师此时主要负责引导、协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尝试自我发展.这是一个顺应过程,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中的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改造,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1)提问:如何对任务进行力学抽象?

    此问对整个任务能否顺利解决非常关键,对实例进行力学抽象或是数学建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在学生各年级各阶段不间断的培养、训练,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轻言放弃.在刚开始训练阶段教师要加大参与程度,待学生慢慢掌握一定的方法、经验之后再逐渐抽身,改参与为协助.“摩擦”一课中让各组充分讨论后,先在此引导学生进行一下阶段分析总结,然后再继续进行,各组最后归纳总结出来力学抽象条件为:已知g=150 n,f=400 n,uz=0. 3,c=0. 25.试判断状态,并求摩擦力.模型如下图2所示.至此,一项现实任务转变成了一个习题,任务得到了大大的简化,学生自信心得到了鼓励,此时再激励学生一鼓作气,按最后两问继续分析讨论此题的解决方案,争取完全解决问题.

(2)提问:任务中出现的摩擦力属于哪个类型,怎么要求?

(3)建议:能否采用假设推理方法,假设砖块静止,然后进行推理.

师生共同讨论攻克了问题难点后,教师进一步放手,在最后的一问一议中,更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在组内之间的交流为主体,促成学生间共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共享群体的思维和智慧,最后使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

3任务解决

    其实任务解决是一个过程,很多小任务的解决可以在任务分解分析各阶段各层次中灵活穿插,这样可以逐步减轻学生压力,渐渐增强学生自信心.此处的任务解决是对整个任务而言的.各组组内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并尝试各种解题思路后,让每组选取一种组内认为最优的解决方案,然后实施,教师只需在组内实施具体方案碰到疑点时加以点拨,而实际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承担.在限定时间结束后,教师指导各组进行成果展示,并让各组派选代表对方案以及实施过程进行解说,让学生自己分析对比各组工作表现,期间应及时表扬学生解题过程中涌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对于有明确结论性的任务,教师还需在分析、对比各组方案与实施过程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此类问题解决思路,形成新的经验.

    “摩擦”一课就在分析、对比各组解题方案和实施过程后,选取最优的解题思路和实施方案,并将此介绍给全体学生,在此基础上归纳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让其成为学生新的经验.此过程可以采用板书推导的教学手段,实践证明含有公式、计算在内的理论推导,尤其适合板书,教学效果明显.任务具体解决过程分为3个阶段,板书推导如下:

此致,本课堂任务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此时可以进一步归纳此类任务特点,以便学生形成新的经验,实际上该任务属于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解题方法非常典型,可以续解题后归纳总结成方法论.

    (4)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解题方法.

4评价标准

第6篇:摩擦力教案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第八章第三节讲到了摩擦力,摩擦力在初中物理中是重点、难点知识。许多学生在做此类题型时,都感到模糊不清,做题的错误率极高。下面就是学生容易做错的一道题。

例题 用手握住一个啤酒瓶,啤酒瓶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啤酒瓶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握啤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将增大;

C.手握啤酒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并未增大;

D.若啤酒瓶原来为空瓶,那么向瓶内注水的过程中瓶仍静止,

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的摩擦力也将增大.

评析 用手捂住啤酒瓶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1]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解答.

可是,学生在做该题的时候,却认为随着手握啤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将增大。学生甚至还搬出了教科书中的理论依据,如下所示:

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改变压力或接触面的性质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这些都是通过增大压力或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例子[2]。

该段文字位于人教版教材第25页的最后一段。这段文字的划线部分,非常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以为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故而学生会有上面的误判。为此,笔者通过仔细剖析教材,发现其中问题重重。

二、教材的不完善之处

1.教材偷换概念

教材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摩擦力是一种很常见的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事实上,摩擦力的概念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教材中把滑动摩擦力中的摩擦力加粗,把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当成是摩擦力的概念。

2.教材的结论不严谨

教材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咋看起来,没有问题。可是细究起来问题颇深。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涉及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对于多变量(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因素)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从而研究这个变量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结合控制变量的思想,该段文字应该改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结论的表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结论的表述可分为:定性关系(即:在……相同时,……越……,……越……)和定量关系[在……相同时,……跟……成正比(反比)]两种基本类型。针对这两种表述方式,教材在归纳实验结论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引领和示范。

3.教材的知识结构混乱

如图2所示,教材中又涉及了滚动摩擦力。我们知道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初中生既没有丰富的日常生活的经验,又没有高中生深层的知识体系,因而对摩擦力比较模糊,学生的模糊更多的是来源于教材编排的不合理。

三、完善对策

1.教材编排的整改

教材中关于摩擦力编排的内容要规范地给出摩擦力的概念、分类,重点介绍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由物理走向生活,对生活中摩擦力的应用给予介绍。目前的教材改革,丧失了知识的系统性,这样不仅没有起到教改的目的,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摩擦力的难度,让学生觉得摩擦力更难学。

2.教师意识的转变

在与物理学科的资深教师沟通后,发现老教师大多都没有按照教材的内容来上课,而是按照他们脑海中关于摩擦力的知识结构进行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经验,特别是摩擦力易混点的经验,会重点讲解如何去区别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对于物理教材,物理教师应建立新的教材观,教材是材料、媒介,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3]。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结合自身的教学需要,重新排列知识点,增选身边的事例,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古人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年轻教师若只是一味的迷信教材,必将误导一大批学生,教师应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教材,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再加工,由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结构。

笔者深深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改变学生普遍觉得有关摩擦力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棘手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章乔石.力的平衡命题思路及障碍设置解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75.

第7篇:摩擦力教案范文

摘 要:本节课在设计上突显“任务驱动式的合作探究”,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关卡,让学生真正的亲自动手,根据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分析,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并归纳,找出规律,从而自己得出结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适当、适时地给学生逻辑思维的点拨,体现新课程改革课堂特点。

关键词:任务驱动,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任务驱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这样学生就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本节课以摩擦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为例,通过设计四个不同层次的任务关卡,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和弹簧测力计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能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摩擦的利、弊,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培养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团队意识

3、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是实验的操作(让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匀速运动)及改进实验装置。

二、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师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作用。

2、学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多角度、多层面的师生间、生生间信息交流,每个学生都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良好的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约3分钟)

1、开展游戏、激发兴趣

相互交错叠压在一起的两本书,让两名同学把它们分开,容易将他们分开吗?这是为什么?播放剪辑视频《快乐大本营》中“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两本书交错叠在一起荡秋千的环节。播放结束后,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在学生错误的预判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激发求知欲,积极参与思考讨论。

2、走进生活、问题导入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春天雨水连绵,有些路面长藓苔,这样的路好走吗?(2)洗澡时用的搓澡巾,为什么它的表面非常粗糙?(3)用力推一个大木箱,为什么有时候会推不动?在加大力气后,当木箱动起来时,人有时候会向前跌倒?(4)现有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如果你要参加一百米的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你要去溜冰你又会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提出摩擦的问题,目的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关注。

(二)新课学习

1、交流体验,生成问题(约5分钟)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不用力推,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通过亲身感受摩擦力,生成问题:

(1)什么是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的方向?(4)摩擦力的种类?(5)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6)不同摩擦力的特点是否一样?等等。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出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建构摩擦力相关的概念,定性了解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时的摩擦力情况,以及摩擦力的方向。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生成更多的问题,也更好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交流平台。

2、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约为20分钟)

我们要做摩擦力有关方面的探究,该如何进行呢?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闯关形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关卡一:(1)想研究摩擦力的特征,首先必须能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呢?

(2)猜测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系?生活中你有这方面的经验支持吗?

比如推动一张课桌比推动一张讲台容易,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在冰面上行走比在平时的路面上行走困难,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赛车的轮胎很宽,猜想摩擦力可能与 有关;

学生交流讨论测量摩擦力大小及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从数据中归纳总结出规律。

探究活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关卡二:[小组讨论]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物体对接触面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物体物体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

[设计]

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 方法来研究。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利用 和 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接触面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通过改变 来改变物体对接触面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关卡三:[小组实验]

如图为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实验装置,图中表示用同一长方体木块做四次实验,其中甲和丙为同一水平木板表面,乙和丁为同一水平棉布表面。

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你觉得小明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

关卡四:[小组总结]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速度的大小.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设置不同问题,学生以闯关形式通过不同问题,增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体验探究过程,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解决问题难点。

3、交流展示、提升体验[

教师注意引领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补充完善规律,并辅之多媒体出示实验细节和结论(小组学生代表汇报研究成果,组间补充完善);让学生不断加大力气推自己的课桌,体验静摩擦到滑动摩擦的变化,感受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设计意图:在这让学生自己展示,目的是再次为学生们提供交流平台,在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上,提升体验,特别是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三)检测反馈、拓展延伸(约6分钟)

1.回顾刚上课时的游戏,解释游戏完成的原因。

2.回想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你认为该设计有什么不足?如何改进?(画出改进后的示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不仅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而且还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完善学生新知建构。

(四)课堂小结(约2分钟)

(五)当堂检测(约4分钟)

练习: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水平木板上的一个物体,物体没有被拉动,此时物体与木板之间 (选填“有”“无”)摩擦;若物体被拉着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这个摩擦力叫做。

(六)课后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课堂教学得以延续。拓展的问题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物理问题源于生活,解决问题就是服务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学反思

探究式课堂教学并非一帆风顺,课堂越开放,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就越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及时分清突发问题对本课的教学价值,调整教学策略,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变干扰为资源,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李日兰,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02期

第8篇:摩擦力教案范文

一、教材处理简单,应对的策略是对教材进行折断重组

【案例】《摩擦力的秘密》

首先揭示摩擦力和阻力的概念。

接着讨论摩擦力的“功”与“过”。

师:(演示木块在桌上运动)小组讨论一下,有什么办法减小木块的摩擦力?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师:现在交流一下我们的方法。

生:给木块装上轮子变成小车,就能减小摩擦力。

师:想法不错。还有别的方法吗?

没有学生举手发言。

师:既然想不出别的方法,我们就都来研究装轮子的方法。

减小木块摩擦力的方法很多,可学生为什么想不出更多的方法?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教材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教师也就没有引导学生研究。试问,学生不了解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又怎能想出更多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这就说明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内容,对于教材内容的处理过于简单,使得学生想不出更多的方法,他们也只能研究出一种方法。这虽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流畅性,表面看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学生对于摩擦力的理解不透彻,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探究能力没有得到更大的提升,简而言之,教学任务没有真正完成。

众所周知,科学课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体现的是“折断与重组”理念。具体做法是:在上述案例前添加一个环节,研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学生一旦知道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自然能够根据相关因素想出更多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这样科学探究的目标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二、弱化探究过程,应对的策略是提高探究过程的实效

【案例】《斜坡的启示》

研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师:同学们都认为斜面坡度大小不一样,拉力就不一样。你觉得斜面坡度大小和拉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坡度越大,拉力也会越大,坡度越小,拉力也会越小。

生:我觉得坡度越大,越省力。因为建造金字塔时,需要把石块运到很高的地方,建了一个很高的斜坡后,人们就能把石块运上去。

师:你知道得还真不少。到底哪一种假设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验证一下,除了小车外,还需要哪些器材?

生:测力计、斜面、记录表。

引导学生制定、交流实验计划。

引导学生交流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师:现在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跟老师一起完成这个实验,下面的同学认真观察并记录数据。

上述案例从假设到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确定、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都引导学生进行了思考和交流,可以感觉到效果还不错。但在实验环节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应该是分组实验,却变成了师生合作的演示实验。如此处理,实验前的指导价值何在,岂不是纸上谈兵?案例中明显地弱化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长此下去,学生的“想”与“做”如何统一?手脑如何并用?探究、创造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是科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包办代替,既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又抑制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是一种罪过。作为有良知的教师,我们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因此对于内容较多的课,我们可以分解为两课时甚至三课时,决不能通过“偷工减料”、牺牲学生的素质发展为代价。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少玩些“花拳绣腿”,多把功夫花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上。

三、课堂应变不力,应对的策略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案例】《声音的产生》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师:在鼓面上放些大豆,敲击鼓面,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分小组实验、观察。

师:现在交流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哪个小组先来?

各小组依次交流实验现象。

这时,老师放在讲台上的手机振动起来,发出“嗡嗡”的声音。

学生窃窃私语起来,老师显得有点不知所措。

老师沉默了几秒,维持好了课堂秩序,继续按教案预设的一个个环节走下去。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预设的内容比较容易实现,生成的资源如何利用是值得思考的。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一敲鼓面,鼓面产生振动,大豆就会跳起来,鼓就响起来;鼓面停止振动,大豆就停止跳动,声音就没有了。学生刚刚对声音产生的原因有了一点科学的认识,这时,上课老师振动起来的手机,正好能进一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能让几名学生到讲台前观察一下,一定可以发现手机在振动。可遗憾的是,由于执教老师的课堂综合素质较差,即应变不力,导致了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的白白流失。其实,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突发事件(如手机振动),有的来自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有的来自学生的实验观察,有的来自学生的奇思妙想……这些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智慧地发现,合理地利用。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用教案教”而不是“教教案”。我们教者的教案预设得再好,也不能穷尽课堂的千变万化。学生是有思维的,是课堂中动态的因素,我们的预设要根据当时的课堂情境,作出适当的调整,这种调整的过程就包含了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处理。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是消极的,不可取的。

第9篇:摩擦力教案范文

1 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摩擦力的方向: ①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接触面相切,并且跟它们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②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学生往往忽略“相对”,留住“相反”,从而形成“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错误结论.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在桌面上放置一木板,在木板的右端放置一木块,迅速拖动木板前进(图1).

分析 木块因受到木板给它向右的摩擦力才会向右运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一致(桌面为参考系).但木块相对于木板向左运动,并没有违背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准则.在这恰当的时间,教师阐述相对运动是指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2 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动力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①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②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学生容易认为摩擦力定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为了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我们呈现了这样的情境:车站安检器和人走路等生活中常见现象.

分析 假设安检器的传送带是光滑的,乘客的行李不可能进站.人若在冰面上行走,真是寸步难行.正确理解应为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摩擦力是可以充当动力使物体相对于地面前进.

3 创设情境,理解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

由公式f=μN可得,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但部分学生会错误地把该规律迁移到静摩擦力大小的问题中,实际上静摩擦力在高一起始阶段只能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确定大小.为此,我们在课堂中,特别准备了一纯净水瓶:

手握纯净水瓶子,并慢慢增加握力,分析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让学生明确瓶子所受重力与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因为重力不可能变化,那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可能发生改变.

学生可能就会疑问,那手握瓶子的力大了,究竟带来什么影响?请学生做起了互动小实验,让他两次从老师手中抽出水瓶:

①学生很容易把水瓶抽出.

②学生费了九牛二虎才把水瓶抽走.经过体验后,学生定能悟出压力越大是最大静摩擦力增加了.

当然,高一阶段学生遇到的知识理解困难远不止这些,下面例举一些学生常见错误问题:

①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静止的物体只能受静摩擦力,运动物体只能受滑动摩擦力.

③沿粗糙水平面相对滑动的物体一定受摩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