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耕作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耕作技术论文

第1篇: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一.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关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有人归纳为两点,有人归纳为三点或五点,等等。[59a.29a.58.42a.64.50b]不管具体表述如何歧异,人们的分析一般是从生产技术和生产结构两方面着眼的;最近亦有人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业及其相互关系考察我国传统农业。对我国传统农业与水利的关系则有不同认识。

一生产技术的特点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这是国内外学者所公认的,但对精耕细作内涵的认识有一个深化过程,对它形成的原因和作用,则存在较大分歧。

董恺忱考证了“精耕细作”一词的来源,指出古代文献中虽屡有“深耕疾耘”等证,但“精耕细作”一词始见于五十年代我党关于农业合作化文件和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中;它实际上是近人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一种概括[59c]。这一观点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至于这一技术体系的内容,开始时人们偏重从耕作栽培技术上去理解它,并以南北不同的土壤耕作体系的形成作为农史分期的重要标志。外国人有称中国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而与西欧中世纪“休闲农业”相对称者,也是着重在土壤耕作体系的区别[69]。与此同时,人们又纷纷强调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率高(较早由休闲制进入连和制和复种制)这一特点,而与精耕细作并列。随着人们对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认识的深化,人们对精耕细作内涵的理解也大大拓宽了。1989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科技史稿》“结束语”在论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时,就把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如育种.种子处理保藏.对农业生物之间互养或互抑关系的利用等)和改善农业生物环境条件的技术措施(如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提到同等重要地位。上述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一方面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另一方面以“三才”理论为指导,这三方面结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也可以用“精耕细作”来概括。文中又指出,精耕细作首先是在种植业中形成,但在发展过程中,其基本原则也被应用于广义农业生产的其它领域中[49]。已有人试图用这种认识具体阐述中国传统的农学体系。[29b]

精耕细作属集约经营的范畴。我国传统农业基本上属劳动集约类型。精耕细作与多劳集约关系密切,以至有论者往往把二者等同或混淆起来。最近有人指出精耕细作不一定和多劳集约相联系,并以汉代的代田法和区田法为例,说明可以有产量和效率并重型精耕细作和多劳集约型精耕细作,只是由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小农分散经营越来越占优势,精耕细作也就越来越被限制在多劳集约的轨道上运行了[29e]。

至于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原因,或强调人口多耕地少格局的影响[8a.11],不过这种格局的形成相参对晚后,难以成为精耕细作形成的主因。更多学者从封建地主制下小农经济的特点予以解释,本综述下篇还将具体论及。席海鹰的思路与众不同,他强调自然条件形成的压力,认为精耕细作是在中国人民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抵御频繁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建立并得到发展的。他不是用封建地主制解释精耕细作的形成,相反,是用精耕细作来解释封建地主制的形成,把精耕细作视为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48]从某些精耕细作技术在封建地主制形成以前即已出现看,[29a]这种说法有其一定道理。农史界的学者则多倾向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即: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不利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所创造的巧妙的农艺,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与封建制下农民有较多的人身自由和经营自主权有关,亦与逐步形成的由局部到全国性的人多地少的格局有关,同时,它又是各民族农业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结果。[49.29a]

二生产结构的特点 农业生产结构指农业生产中各个生产部门或生产项目之间的结合形式和比例关系。它的中心是农牧关系。中国古代农牧关系有着与西欧中世纪不同的特点。在广大的农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导,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畜牧业只占次要地位。故古人有“辟土殖谷为农”(《汉书·食货志》)之说。对这种历史现象,论者鲜有不承认的,而认识则大相径庭。

国外学者有称中国传统农业为“无畜农业”或“跛足农业”的。五十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农学史》认为我国自春秋以来形成“重农轻牧”的“跛足农业”,影响颇大。[7a]。宁可基本上承袭了这一观点,认为“从汉代开始,除饲养军马及西北与游牧民族接壤的地带外,在农业地区中,与农业相结合的大规模畜牧业就没有得到发展”。其原因则是:个体生产,不宜大规模畜牧业,精耕细作,连种复种,无法普遍开辟牧场;农业生产率偏低,无法广种饲料。[11a]唐启宇分别以“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和“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来概括东亚和西欧的传统农业。[51]曹隆恭也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偏重粮食,不是农牧结合,而是农牧分区。[58]有些研究世界史的同志也从中外比较的角度谈到中西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同特点。例如吴于廑认为无论东方西方,封建社会的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足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不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粘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以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乳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28]马克思垚也有类似的论述,但他认为中国牧轻农重特点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而对西欧中世纪畜牧业比重也不宜高估。[1]

以上论断,如局限在农区个体农户经营的畜牧业的范  

围内,无疑是正确的或部分正确的。所以说是部分正确,是因为如“跛足农业”一类提法虽然形象,但欠全面,容易引起误解(台湾学者许倬云就曾指出,中国农业自成体系,但是中跛足的[64])。中国传统农业不是农牧结合的提法亦未必符合实际。有些同志更由此走向极端。陈平认为西欧一直是半农半牧,以牛为主,中国则自井田制崩溃以来,就形成以粮为主的“单一小农经济结构”,这是我国两千年来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34a]。

这种观点引起一些同志的批评。他们指出:“单一小农经济结构”这一概念是不科学的。因为这里的“经济结构”实际上只是指生产结构,不应与小农经济混为一谈,小农经济一般同时经营多种生产项目,其生产结构不可能是“单一”的。我国春秋以后畜牧业并没有走向衰落,而是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至中唐以来才逐步产生农牧关系畸轻畸重的现象,但也不能笼统称之为“单一经济”。我国农区生产结构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耕桑并举,农牧结合的综合经济。就农牧关系而言,虽然畜牧业只是农区农业经济中的副业,但一方面利用农副产品牧养牲畜,另一方面利用畜粪肥田和畜力耕作,也是农牧结合.互养互促的一种形式。除农家小型养畜业外,地主和国家往往经营较大规模的畜牧业,而广大牧区又有比较发达的游牧经济。我国古代农牧关系可概括为“两个并存”,即:农耕民族占统治地位的,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和游牧民族占统治地位的.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同时并存;在以农为主的地区内,则是以养马业为基干.主要用于军事目的.规模较大的国营牧业和以牧养猪.牛.羊和家禽为主,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的民营(农民和地主经营)牧业同时并存。[29b.c.d.2]

三关于“多元交汇”

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农业类型,不能归结为某种单一的模式。由于各种原因,以前的农史研究偏重于汉族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欠全面。在编纂《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时,曾提出要反映各民族对农业科技的历史贡献,不能写成单一的汉族农业科技发展史。这方面的工作已陆续取得一些成绩。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有人提出中国传统农业是“多元交汇”的体系的命题,指出中国农业不是从单一中心起源而向周围辐射,而是在广阔的地域内的若干地点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各地区各民族基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渐形成相对异质的农业文化,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相互碰撞中向前发展的。精耕细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多元交汇”体系的产物。多元交汇和精耕细作构成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并成为其巨大生命力的源泉。论者谓这一观点能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农业发展的面貌与机制。它与费孝通提出而为民族学.考古学界普遍接受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命题相互衔接,而又有所区别。[29e]

四关于“水利农业”

十七.八世纪以来,西方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有完善的农田灌溉系统,是集约化农业的组成部分。近世言“亚细亚生产方式”者,或把水利灌溉.农村公社.土地国有.****主义作为其主要特征,而中国亦被归入其中。主要根据之一是马克思说过人工灌溉设施是东方农业的基础。这种观点颇有影响。最近的例子是孟庆琳.王朗玲的文章,认为“我国封建农业是主要的特征是水利农业”,水利灌溉在任何地方都是农业生产的支柱,黄土地区在适当灌溉条件下的“自行肥效”是中国农业具有持久性的主要奥秘。而中国封建官僚体制.宗法制度,以及封闭性都是水利农业的产物[43]。这种观点在农史界并没有获得响应。因为很明显,像我国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反映的那种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是很难划入“水利农业”范畴的。已故王毓瑚先生曾对这种观点提出了系统的批评。他指出十七.八世纪以来欧洲人传说的中国古代农田灌溉制度是出于想象和误解,马克思所说的“东方”,不包括中国在内。农田水利建设兴起的战国时代,也正是土地私有制实行之时。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实现过类似灌溉网的广泛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和集权政治没有必然联系,分裂时期的某些割据政权,反而往往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做出成绩。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农业既不象西欧那样完全依赖天然降雨,也不象马克思所说的古代东方完全依赖人工灌溉,各地区是在很不相同的条件下以不同方式解决水的问题,不存在遍及全国的灌溉网。他的观点基本上继承自王毓瑚,但并不否定井田沟洫体系的存在,只不过认为它的作用在排水洗碱。沟洫农业是垄作形成的旱作农业,而非灌溉农业。[29f]最近史学界批判魏特夫《东方****主义》中关于“治水社会”理论时,也指出它背离了中国历史实际。[12]

二.对中国传统农业评价中的肯定论和否定论

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评价,是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紧密相连的。七十年代末,我国曾从美国引起成套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一时间在部分同志中引起近乎天真的乐观情绪,似乎只要照搬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就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精耕细作的传统,被认为是小农经济手工操作的产物,甚至不再值得一提。在生产结构方面,有人也主张学西方,走“以牧为主”的道路,改变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食物结构。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对解放后三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评价问题。生产结构不大合理,生态环境恶化是三十年农业遗留的突出问题之一,有些同志对此估计较重,认为是执行“以粮为纲”方针所致;“以粮为纲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与历史上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结构一脉相承。这样,他们就从对三十年的否定进而为对传统农业的否定。这股思潮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平的《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两千年动乱.贫困.闭关自守的病根》等一系列文章。在作者看来,单一经济.精耕细作.小农经营是三位一体的。它破坏自然生态,引起劳动生产率递减(如说“精耕细作,复种套种,加上灌溉,使地力不得休息,土壤沙化.盐碱化日益严重”等),造成人口问题和周期性土地危机;阻碍分工,抑制交流,使资本主义不能顺利产生(作者称之为“稳定性最高.进化度最小”的“超稳定结构”),等等,总之是坏到了极点。《病根》一文在《学习与探索》发表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全文或摘要转载,一时造成颇大影响。[34]”

这种观点在农史界引起了几乎一致的反对。较早提出不同意见的,如杨直民.董恺忱指出,从农业历史看,集约化是必然趋势。中国传统农业以劳动集约为特点,技术上表现为精耕细作;西方农业现代化,也是提高农业集约度的过程,技术上表现为机械化的精耕细作。因此,不应把机械化和精耕细作对立起来。在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吸收精耕细作传统中合理的.有用的因素[33]。郝盛琦等人批评了把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归罪于“单一小农经济结构”的观点,反对全盘否定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农艺。指出“精耕细作的传统,虽然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却是我国农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不便许多技术经验足资今天借鉴,而且就通过精细管理提高单产这一发展方向而言,也仍然符合我国今天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决不能简单地贬之为‘老路’。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应当继承和发扬,但我国传统农业建立在手工劳动.部分使用畜力和直观经验基上,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状况也一定要改变”。“农业机械化必须有利于精耕细作和促进单产的提高,否则,就将在中国的土地上失去生命力”[46]。更多的同志是从正面对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和它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给予肯定的评价  

。尤其是原农业副部长刘瑞龙《正确对待我国农业历史遗产》和《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等文,影响较大。作者指出:“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是放弃精耕细作的传统来实现现代化。相反,必须利用精耕细作的传统来实现现代化。把精耕细作和现代化结合起来,这将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是加快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基本的依据。”由于这些文章曾广泛征求和汲取农史界的意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农史界的共识。[19]

肯定论者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证的。

1.总结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肯定它在世界农业史中的崇高地位。这方面文章发表得很多,尤其集中在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史》(季刊).《农业考古》(半年刊)和《农史研究》(不定期论文集)上,这一时期出版的若干专着和小册子也以很大篇幅阐述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只举两例予以说明。董恺忱在《从世界看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一文中,广泛吸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评论,指出:一.中国是世界上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二.中国框形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传统犁之一。它的特点是具有曲面壁和摆动性。西方近代犁吸收了中国犁的特点,成为近代农业革命的契机。三.我国是世界上有较高土地利用率的国家之一。和南欧中世纪长期实行休闲制不同,中国很早就实行连种制和复种制。四.在世界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中,我国是没有出现地力衰竭的几个仅有国家之一,这主要得力于中国农民善于利用生产.生活上的废弃物给土地施肥。五.我国传统农业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精耕细作农艺和较高的单产上。西欧中世纪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三四倍,而中国达到十几倍.几十倍以至上百倍[59b]。原江西省博物馆陈文华等主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则以具体事实说明我古代许多农业工具和农业技术,比西欧领先一两千年。

2.揭示我国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强大生命力,肯定它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如方原反对脱离我国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完全按西方模式改造我国农业,他指出,我国解放后的三十年间,农业发展速度和粮食单产均居世界前列,并非什么都是落后的。这期间粮食总产增加近三倍,以不到世界总耕地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1/4的十亿人口,主要依靠以现代科技初步强化了的精耕细作传统;这一事实集中表现了这一传统的强大生命力。他主要走强化和发展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路[8b]。为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与精耕细作的传统相结合?一些同志强调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继承性,认为在农业生关系统中环境条件和生物特性变化较慢,不少传统技术是基于对这些条件的深切认识,故能长久适用,不会过时。还有人从系统论角度对此作了阐述[39.5]。这些论述解释了农业科技的一般性,但还没有揭示中国农业科技的特殊性。就特殊性而言,精耕细作是以增加单产.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主攻方向的,正如许多同志指出,这可以用较少土地养活较多人口,非常符合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紧缺的基本国情。同时,精耕细作是以“三才”理论为指导的,这种理论把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天”“地”).农业生物(“稼”)和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人”,视为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比较正确地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因而也就比较符合农业的本质,这也是这种农业技术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49.29]

第2篇: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1. 浅析传统中式犁?

三角犁铧系中华民族之独创已是定论??(1-7)?。自考古发现第一个商代三角石犁,至今已有四千余载??(1)?。但三角犁铧的中式犁,其弊病也早有定论,即中式犁耕层不均,有"三角生格子"。南方称"隔条"或"夹生条";北方叫三角生格子。耕沟狭,易漏耕,犁底不平??(4-7)?。以至于在五十年代我国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权威专著??(18)?,和高校第一部农机教科书??(8)?,以及八十年代我国第一部《耕耘机械名词术语标准》??(9)?中都没有提到中式犁。也没有给三角犁以其应有的位置。似乎现代农业生产中,中式三角犁应被西洋平翻铧式犁取而代之。?

三角犁铧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吗??

从我们的试验结果可知,虚实并存耕层是传统垅作的继承和发展,源于、但优于三角犁铧耕作。虚实并存耕层比全虚和全实耕层既增产,又提高了有机质含量。也就是虚实并存这一土壤耕作方式创造的耕层,可以在增产的同时(用地),增加局部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地)--即用地养地相结合。此处的"局部"即是指"实部",而实部的前身即是三角犁耕的"三角生格子"。据此,我们认为中式犁用三角犁铧耕作所产生的三角生格子,在保持我国耕地肥力数千年不衰,与施肥的化学因素和豆科与轮作换茬的生物因素养地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即是长期为世人所忽略的物理因素养地??(4)?。是历尽数千年沧桑,所保存下来的我国传统精耕细作的宝贵经验之一。?

那么,三角生格子是否已消灭?在生产上是否存在?应用范围如"熟耕"是我国历代农书一再强调的,"十耕萝卜九耕麻"、"纵横七八遍"的提法也屡见不鲜。"犁欲廉"更是自《齐民要术》起,便是农书公认的直接消灭三角生格子的技术措施,从理论上看,似乎已经消灭了。?

首先分析一下中式犁、三角犁耕的基本特点。由于是等边三角形犁铧,可将耕起的土壤向左右平均分配。同时由于左右两面压力相等,因而中式犁行走时相当稳定。甚至可以像骑自行车撒把一样,只要牲口走得稳,完全可以在趟地时,不扶犁,跟在犁后面空手而走。只是在地头抹弯时才扶犁。这些是非曲直笔者亲身体验过的。如果在耕地时要"犁欲廉",像洋犁--平翻犁一样,不漏耕,也不重复耕。而将田土全面耕起,消灭三角生格子。则前一犁耕的侧面,地面压力要减小,左右不平衡,结果造成中式犁行走不稳定;另外,前一犁耕的土壤,又要受一次无用的搅动。费力大而功效微,实际上在两犁沟之间不得不留有一定距离,也就是无意识地保存了三角生格子。?

其次,在实际生产中,犁耕是一项繁重而又艰苦的体力劳动。试想,在一望无际的田地里,"犁欲廉"和"纵横七八遍",底确是不现实的。是理想化了的。笔者在七年的插队知青农业生产第一线上,就是在耕青年点自己的园田地,种土豆时,也没有像常规的趟一犁扣一犁的种法。而是直接把土豆栽子摆在地上,一犁隔一犁地复上土完事。这表明,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总是要尽量简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这时的任何理论教条都是没人能遵守的。?

由此可见,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无法有效地消灭三角生格子。笔者认为之所以古农书一而再,再而三地,一代接一代地反复强调"熟耕"、"纵横耕"、"廉耕",就是因为在生产实践上"漏耕",也就是三角生格子始终无法解决。我们认为这是判读古农书中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广泛与否的一条法则:古农书中广泛记载,而后消失的生产技术不是失传了,而是在生产上已普遍应用,不需要再推广介绍了;古农书中自始至终广泛记载,反复强调,历久不衰的生产技术不是已经广泛存在,应用了,而是在生产上始终是个没有有效解决的难点。要注意这两项反其意而用之的法则,只适用于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不适用于理论阐述。?

综上所述,三角生格子是历代农学家们努力提倡予以消灭,但几千来并没有消灭,而是在生产中广泛存在(不是应用,而是无可奈何地留下来,客观存在)。这一客观存在应归功于中式犁的三角犁铧。因此应重新评价中式犁在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重新认识三角犁铧的"弊病"与优点。改写中式犁的"功过史",重新检讨自五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全面引进西方平翻铧式犁取代中式犁,彻底消灭三角生格子的得失。给中式犁以应有的位置,继承我国传统精耕,古为今用,让中式犁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再立新功。其实,虚实并存耕作就是在研究三角犁铧产生的三角生格子基础上,提出并发展而成,中式犁已经立了新功!?

2.西方传统翻耕弊病产生的免耕法?

首先应明确"免耕"与"免耕法"的区别。免耕是免除耕作,不耕;免耕法是一种定型的耕法,应具备应用技术、配套机具、理论依据三个组成要素。?

免耕法产生于工业高度发达国家的大马力、高能耗、高强度铧式犁翻耕下,造成大"黑风暴",严重破坏土壤的背景中。它能够应用于生产的必要条件是高效化肥与广谱高效农药、除草剂。作为一种耕法,其组成三要素简言之是,其理论依据是防止风蚀、水蚀、保护土壤。应用技术是"地面秸秆复盖"加"喷-种-收"体系,需要大剂量化肥、除草剂和农药。其配套机具是免耕播种机加喷药器。其应用条件是:必须是大、小孔隙比例适当的免耕土体;较高有机含量的耕地土壤;不得在粘重土壤、低湿地运用。?

其利是减少进地次数,因而减轻压实土壤、减少机耕费用、减少能耗。地面秸秆复盖可保持水土,防风蚀、水蚀。培肥土壤。其弊为减小了耕层总孔隙度。降低了地表温度。加剧了病虫鼠害。高剂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增加了费用,加剧了环境污染,污染了农产品;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动??(10-15)?。?

从上述可知,免耕法不是免耕,也不是单纯直接播种,它与我国历史上的"裂土扫麦法"的墒种,传统的"耒襄种"、"耧种"、"瓠种"是不能等同而论的。我国传统精耕细作除水田、砂田,留茬播种外,多是裸地耕作,虚土复盖。谈不上广谱高效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免耕播种机,更谈不上保护土壤,防止风蚀、水蚀的理论指导,因此不能说在中国免耕法古已有之。?免耕法耕层总孔隙度较小,是全实耕层。渗水能力差,提墒能力强,蓄水差,供水好,光用水不保水。按虚实结构说定性,属嫌气性微生物活动强,对作物是发小苗,不发老苗。产量低,对土壤是光养不用。矿化分解释放养分少,作物后期脱肥产量低。免耕法用高化 肥投入,虽然消除了不发老苗和产量低的优势。但由于地面复盖,春季地面温度低,发小苗的优势没有了。同时进一步抑制了本来就很弱的好气性微生物矿化活动。其实质是把土壤只作为作物立地的基质,没有发挥土壤本身的作用,即土壤微生物的作用??(10-15)?。?

在目前我国的工业和经济条件下,应尽量发挥土壤微生物转化、释放养分的生物作用,让每一个好气微生物成为一个高度运转的小化肥厂,积极用地。以减少工业合成或进口化肥的投入数量。节省非再生能源的消耗,尽量发挥土壤微生物这一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价值。另外,高化肥、农药、高除草剂的投入是否为我国具体的国力民情--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所允许。我国北方旱地应用免耕法时,秸秆复盖后降温,春旱使除草剂失去效用,以及全国耕地有机质多在百分之一以下等具体问题难以解决。配套机具--免耕播种机加喷药器又需要大量资金,目前难以解决。更有甚者,高剂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污染了农田环境和水源,这是难以接受的。?

3.中国式土壤耕作现代化刍议?

要实现土壤耕作现代化,就必须把揭示土壤耕作本质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放在首位。它是进行土壤耕作科学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前提和依据。而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都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则是实现土壤耕作现代化的标志。要实现中国式的土壤耕作现代化,就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研究中国传统土壤耕作的来龙去脉,发掘其本质规律,古为今用;二是研究国外土壤耕作发展与现状,弄清机理,洋为中用。三是研究中国土壤耕作现状,风土条件,国力民情,在进行"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对比研究分析基础上,推进改革,实现适于中国的土壤耕作现代化。在我们对现代、古代土壤耕作的二十余载研究中,在初步查清耕层土壤虚实结构之后,从不同角度明确虚实的内涵、外延,以及不同虚实耕层之定性的基础上,认识到,我们既不能走国外高度发达工业国已经碰壁的多耕铧式犁翻耕的石油农业之路;也不能走消极顺应自然,用人类宝贵的不可再生能源转换成化学能去强求高产,消极保护土壤的免耕法道路。我们要走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综合运用一切人为和自然的积极因素,实现高效低耗的精耕道路。这里的"精耕"已经在传统的"精耕细作"基础上,赋予其"具有精确目标耕作"的精耕新含意。方式、方法、目标、道路,开宗明义,认识到了。要实现它,却需要大量、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16-18)??下面将目前为止,就试验与认识所及,简述与耕层虚实结构有关的"综合运用一切人为和自然积极因素" 实现中国式的土壤耕作现代化如下。?

1.土壤团粒结构说协调水肥气热,用养结合的机理是精湛的,但受自然因素(寒温带)限制太大。土壤团粒是由生物--物理--化学这一生化过程形成而创造了适宜土壤孔隙,无法人为有意识创造我们所需要的适宜孔隙比例。以此为指导的土壤耕作被动适应多,主动改造少。对比之下,我们的虚实并存结构实质是人工团粒结构,是用人为物理因素创造了适宜的孔隙。不但可以适用于任何土壤,而且其虚实比例可人工调控。以其指导生产要主动得多。应深入对比研究,以尽快揭示虚实并存机理,达到量化,指导、应用于生产。?

2.免耕法是西方国家保护土壤,顺应自然的产物。其利用生物耕作的原理可取。减少进地次数,高效低耗,不压地,少压地的目标和降低生产费用可借鉴。其以秸秆覆盖保护土壤的指导理论,防止风蚀、水蚀的技术可引为我用。其化肥使用促高产原理可用,但不能过量,应有机、无机相结合。?

3.上虚下实是"稼生于尘而殖于坚"的苗床原理应遵循。由此启发而利用冻融、干湿交替;微生物上多下少;养分、热量、通气性上多下少而自然形成上虚下实苗床应充分重视。?4.生物学研究已阐明的好气性微生物学过程与嫌气性微生物学过程的各自积极作用,应尽量发挥。二十年前,我们曾形象地称好气性土壤微生物为"庄稼的厨师",嫌气性土壤微生物为"土壤建筑师",并撰文分析了各种虚实状态下,二者的生活、工作实况??(19)?,今天,我们更深信,以此生物学原理做指导,如果达到量化,将把土壤耕作的用地与养地从"必然王国"推进到"自由王国"。可数、可计的定量数值将使土壤耕作从古代传统生产经验变成有理论指导,可主动调控的现代技术。?

相信随着古农业遗产的深入整理、校释,科学研究的深入与定量,将使耕层土壤虚实结构更加充实、完善。将有更多的人为因素参加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来。?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简明图表》农业出版社,1978。?

(2)范楚玉,苟萃华:《悠久的中国农业》农业出版社,1983。?

(3)章楷:《中国古代农机具》人民出版社,1985。?

(4)迟仁立,左淑珍:《耕层的虚实并存结构是我国古农业精耕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黑龙江农机资料》,1982。?

(5)顾复:《农具学》商务印务馆,1928。?

(6)颜纶泽:《中等农具学》中华书局,1933。?

(7)迟仁立,左淑珍:《耕层构造史初探》,中国农史学会成立大会论文,1987。?

(8)余友泰,程万里:《农业机械的构造、原理及计算》,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耕耘机械名词术语(征求意见稿)》,全国耕作机械学术会论文,1984。

(10)[美]贝尤,贝克曼:《免耕法》,美国《农业进展》第25卷,1973。?

(11)[美]菲利普斯等:《免耕农业》,美《科学》6月第六期,1980。?

(12)[美]吉列等:《免耕法的周密考察》,美《环境》第6期,第22卷,1980。?

(13)[美]小揣普莱特等:《免耕农业》,美《科学美国人》,第1期,第236卷,1977。?

(14)[英]腊塞尔:《少耕土壤条件与作物生长》,《植物根系:土壤对它们的作用和影响》,伦敦,1977。?

(15)[英]康奈,费尼:《免耕和少耕法对根系生长的土壤条件的影响》,英国《农业展望》,第7卷,第4期,1972。?

(16)迟仁立,左淑珍:《耕层土壤虚实并存效应及其应用技术》,黑龙江省国营农场耕作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1987。?

(17)迟仁立,左涉珍:《旱地蓄水保墒土壤耕作的理论基础》,《旱地农业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第3篇: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作用[1-2]。从世界农业发展的耕作现状看,保护性耕作已成为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潮流,已构成世界农业进步的时代特征。

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一)机械深松

机械深松主要作用是深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降水入渗率,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以有效提高产量。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松,深度25~50 cm。深松的适耕条件是土壤含水率为15%~20%。对已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深松周期可结合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次数而定,一般为2~3年[3-4]。对新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能存在犁底隔层,应先进行1次深松,打破犁底层。深松一般应选在秋季进行,并要及时进行表土处理保墒。

(二)秸秆与表土处理

秸秆与表土处理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地面覆盖,同时又不过分影响播种作业。若地表秸秆过多、起堆、地表不平时,则需要进行表土作业。秸秆及表土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秸秆粉碎、浅耙、浅旋等。这些作业属于选择型作业,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作业项目越少越好,作业深度越浅越好,最多不超过10 cm。

(三)免耕施肥播种

应选择丰产、优质、生育期短、抗当地病虫害的优良包衣种子,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及地块情况,选择适宜的免耕播种机播种。若播种时地表有干土层,则应采取深开沟、浅覆土的方法,保证种子种在湿土上[5]。播种深度一般为5~6 cm。种肥分施,要保持5 cm以上的间隔距离。为减少蒸发,要尽量减少开沟动土量。

(四)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靠农药拌种预防,发现虫害后及时喷杀虫剂。保护性耕作一般比传统耕作容易产生草害,故必须随时观察,发生问题,及时处理。可采用喷除草剂、机械和人工除草等。

二、推广措施

(一)优化和完善保护性耕作模式

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发展应用多年,形成了多种比较成功的技术体系。但由于各地的机械化程度、生产规模、种植工艺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一定要在遵循保护性耕作技术生产机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优化和完善适合本区域及当地农艺特点的保护性技术模式[6]。

(二)典型示范带头,由点到面推广

农机示范区、示范点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载体。要做到规划科学、组织合理、技术体系可行、实际效果明显,才利于群众接受和应用。

因此,应首先选择积极性高的农户建立示范点,规范操作技术。初期进行小地块、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并及时进行对比总结,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由政府的推行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在示范区、示范点取得成效后再在全县大面积迅速推广。

(三)抓好人才培训,做好技术服务

通过培训,让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学会技术推广方法,不断帮助和教育农民提高技术认识的程度和操作机具的水平。技术指导人员要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指导和服务,从技术、经济、文化、理念等方面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培训,倡导机手和农户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积极合作,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要发挥有关专家的作用,定期讲座,深入一线,及时排解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难题。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注重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的宣传,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媒体的优势,同时结合宣讲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热情。充分利用技术试验成功典型,主动向上级领导宣传汇报,以争取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积极向村干部宣传,让村干部组织带动全村开展推广。向农机大户宣讲培训,发挥农机户主力军作用,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是推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的支撑力量。应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以农机重点工程建设、常规农田作业、农机维修、农机科技推广、教育培训、信息中介、组织服务等为主要内容,以县级农机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农机服务站为辅助,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

(六)争取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在资金投入方面,要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共同努力,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资金,形成国家引导、地方配套、集体扶持的多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在资金使用上,要建立专户,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三、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保护性耕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推广应用面积却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2%,发展任务还很艰巨。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复杂的问题。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发展道路,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抓住技术、机具、机手、机制这4个关键环节,把握好上述各项重点因素,把工作做实做强,才能够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庆荣.关于尿素转化过程的研究资料[S].哈尔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1978.

[2] 郑庆伟.2BSF-12A型小麦深施肥播种机[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8.4.

[3] 王淑宏,赵祥,顾长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节本增效[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2.

[4] 耿德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2.

第4篇: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可持续发展农业

中图分类号:S157.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所有生物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年降水量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益。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也应该重视对原始资源的保护,而农业的原始资源是土地,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呼吁广大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把我国农业发展推向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体系尚不完善,保护性耕作机具尚不能满足复杂的作业要求,保护性耕作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土壤风蚀水蚀严重,因此在西北地区发展保护性耕具有重要意义。

1 西北地区耕作现状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进一步发展,这项实用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然而在中国的西北地区,这项技术的发展相对还比较落后。西北地区土壤大多为黄土,还有一部分为沙土,正是由于这样的土壤结构,加上这里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了西北地区严重的土壤侵蚀现象。从土壤侵蚀总面积来看,西北地区为305117万平方千米,远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从侵蚀的强度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主要是微度侵蚀,而西北地区的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主要表现在极强度侵蚀、剧烈侵蚀2个方面,其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41.85%、61.62%,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1]。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mm左右,往西减少到200mm,甚至50mm以下,年降水量相对较少,而且风力相对较大,很容易发生土壤的风蚀,严重的风蚀会直接导致区域性土壤质地粗颗粒化,粒级非常小的土壤颗粒在吹蚀时被以悬移的方式带到了较远的地方,偏离原来位置,导致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大大降低,土壤肥力也大幅度降低,可持续生产能力大大削弱,长时间遭受风蚀会严重毁坏耕地,直至无法继续生产,特别是对北方土壤风蚀区的旱作农田,这个将是一个绝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现状。所以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去有效合理地控制农田风蚀的发生,从而减少土壤微颗粒在风力作用下流失,防止土壤表层颗粒继续粗化,抑制土壤养分大量损失等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可以维持并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力,维护农田生态环境,同时可以阻止甚至转变其向荒漠化方向继续恶化的趋势。

西北地区多采用传统的铧式犁作为主要的耕地工具,这种耕作习惯会导致大量耕作农田在冬春两季,很容易引起土壤风蚀、水蚀加剧,导致土壤进一步退化,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这都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2]。近些年,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西北地区很多地方的保护性耕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土地总面积45.44万km2 ,其中山地和高原面积较多,占总面积的70%以上,还有大约15%的为戈壁和沙漠。2000年,甘肃省农机相关部门针对河西地区较为严重的风蚀以及东部地区的水蚀现状,借鉴中国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机局有关保护性耕作的成功经验,并充分考虑甘肃省地域的特殊性,分别在甘肃省酒泉市、西峰区、华池县开展了春小麦和冬小麦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工作,并作为全省的示范区。随后2002年,农业部将甘肃省西峰区和甘谷县确定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又于2003年将酒泉市的肃州区列为了农业部示范县。截止2007年底,甘肃省全省已累计投入保护性耕作资金 5225万元,推广保护性耕作农机具 3000 多台(套),示范推广面积 2.67万hm2,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面积 8.67万hm2,新增粮食 190万公斤,节约生产费用5393万元,达到了良好的效果[3]。

2 在西北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保护性耕耕作技术是指在满足必要的耕作条件的情况下,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保持地表有适量的覆盖物,尽量减少对土壤的耕作和对土层的翻转,同时通过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的风蚀和水蚀,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抗旱能力,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改良生态环境,通过免耕及少耕技术减少作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4]。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秸秆还田技术,免耕播种技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深松技术等[5]。

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比,保护性耕作具有其明显的优势。通过将秸秆做还田处理,增加地表秸秆覆盖,秸秆在腐烂后会形成大量的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6]。尤其是在西北地区,长时间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通过秸秆还田就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保持相对的平衡。通过在土壤表面覆盖秸秆,在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的同时还能减少土壤的风蚀和水蚀,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免耕播种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减少人、畜、机的田间作业次数,进而减少对土壤的压实,不仅节省人力物力和耕作成本,还能保持土壤的疏松,为作物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7]。深松技术也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指利用深松铲对深层土壤进行疏松,打破犁底层,但不打乱土壤原有的土层结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作物产量[8]。

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变化多样,而且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植被覆盖率低,森林稀少;气候条件恶劣,沙尘暴频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加之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矿产资源的大幅开采,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这不仅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向前发展[9]。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对工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甚至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10],因此,在西北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状态,提高水分利用率[11],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相对减少对化肥的使用量,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流失等不良现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西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的趋势,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实行保护性耕作。然而,虽然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

3.1 应用作物种类少,制度体系不完善

由于地形条件和种植作物种类特性的限制,西北地区保护性耕作的区域还相对较小,保护性耕作应用的作物种类较少,目前较多应用的种类只有小麦和玉米,没有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到更多的作物上;保护性耕作技术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针对性,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耕作体系[12]。

3.2 机械化播种效率低

播种作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同样,在保护性耕作过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保护性耕作的播种体系存在较大的问题。农作物生产中要求单位面积内的播种量精确可靠,包括行距、株距准确,播种均匀,种子覆土深度一致等,而土壤状况是影响播种质量的关键因素[13]。免耕播种的土壤没有经过翻耕、旋耕等处理,相对硬度较大,导致开沟器入土困难;免耕地的土壤流动性相对较差,这就给覆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覆土厚度不容易控制,这可能会对作物的出苗率造成严重影响;免耕播种地表有残差覆盖,播种机通过相对困难,偶尔会出现堵塞现象,影响播种效率[14];免耕地表平整度较差,导致播种深度难以控制,这样就会对出苗时间和出苗率造成一定影响。

3.3 缺乏技术规范,农机与农艺之间存在断层

秸秆还田技术虽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规范化、定量化和标准化,秸秆留茬的高度、秸秆还田的比例、粉碎率等没有确定的标准和规范[15];在不同耕作方式的有机结合等重点问题上没有重大进展,不能根据地形特点和土质特性等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和作业机具进行作业;农机具与农艺之间的结合存在一定技术断层,例如,在免耕土壤上进行播种的播种机,除了要有传统播种机的开勾、播种、施肥、覆土等功能外,还应该具有清草排堵、破茬入土等功能以满足免耕播种的特殊需要[16]。

3.4除草技术尚不成熟

农田中的杂草结实而且量大,杂草具有多实性和落粒性的特点,所产生的种子数量通常是农作物的几10倍数百倍甚至更多,繁殖快[17]。同时,由于气候因素、杂草本身的特性等因素,导致不同地区的杂草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就给除草作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常用的除草方法有人工除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其中,人工除草方法比较落后,工作效率较低,费时费工;机械除草效果差,对作物损伤较大;化学除草相对效率较高,而且除草效果好,但是对环境污染较大[18]。

4 展望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应该长期坚持的耕作技术,是保护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西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4.1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少耕、免耕以及残茬覆盖这几种技术构成了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下压生产成本;能够提高土壤土质,改善土壤的渗水性,减少地表雨季的径流,提高土壤的抗水蚀与抗风蚀能力,提升土壤蓄水量,全面培肥地力,有效提升了土壤的生产能力[19]。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农民充分认识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同时,宏观调控和政策激励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适当的政策激励,完善的运行体制,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实施都是保护性耕作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20]。

4.2 丰富机具系统

在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环境差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取恰当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和作业机具,丰富机具系统,不断提高和改进机具性能,保证机具的通过性、均匀性和稳定性[21],进一步完善作业体系,确保所选用的农机具能够适用于当地的耕作环境,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充分发挥不同作业机具的作业性能,尽可能使保护性耕作的效果达到最佳。

4.3 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技术体系

针对西北地区土壤风蚀、水蚀严重的现象,应该重点研究能够减少土壤发生风蚀、水蚀现象,减少水土流失的土壤保持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22],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荒漠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需要大力推广的技术,目前,西北地区保护性耕作面积所占整个耕地面积的比例尚不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广力度,并不断完善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体系,丰富作业机具,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法稳.西北地区生态贫困问题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4,11:27-30.

[2] 严廷桂.西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6:22-23.

[3] 王敏,张锋,郑炫等.甘肃省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效益分析[C]. 2010 国际农业工程大会论文集.11-326,11-327.

[4] 赵红伟.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与特点及主要技术[J] . 现代农业科技 .2013,3:274,277.

[5] 潘维华,薛占林.浅论发展保护性耕作[J].民营科技.2013-1:86.

[6] 罗珠珠,黄高宝,张仁涉等.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耕层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5):1085-1088.

[7] 李成军,吴宏亮, 康建宏等.保护性耕作现状分析及宁夏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前景[J]. 农业科学研究. 2009(6):65-68.

[8] 朱凤武, 王景利, 潘世强等.土壤深松技术研究进展.[N]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4:457-458.

[9] 郭清毅.西北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J]. 甘肃省农业科技.2004-7:3-6.

[10] 梅旭荣,王庆锁.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N].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第三卷(5):29-31.

[11]X.B. Wang, D.X. Cai, W.B. Hoogmoed, Oenema U.D.Perdok.Developments in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rainfed regions of North China[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93 (2007) 239-240.

[12] 徐玉清.保护性耕作重要性及技术推广[J].湖北农机化.2013(01):55.

[13] 刘福来,刘国平,陈治文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9(07):47-49.

[14]岳传喜.保护性耕作的特殊性及其对机具的要求[J].农林科技.2013(06):204.

[15] 苏生琴,杨极乾.农机科技推广[J]2013(04):55-57.

[16] 董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1):70.

[17] 朱高景.保护性耕作小麦田块杂草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132,136.

[18] 石长春,刘雅娟,牛钰平,赵峰,封斌.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陕西农业科学.2009(6):206-209.

[19] TANGQiu-xiang,LI Shao-kun, XIERui-zhi, ZHANGJian-xin, RENTian-zhi, LINTao andGAOShi-ju.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Crop Yield: a Case Study in the Part ofTypical Ecological Zones in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 10(6): 860-866.

[20] 张仁陟,黄高宝,蔡立群等. 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的实践[N].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1): 61?64.

[21] 高旺盛.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40(12):2702-2708.

第5篇: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地主制经济;农业现代化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是学界所公认的;探讨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离不开精耕细作这个话题。精耕细作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特点和主流,而且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要素,对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基因”。这个观点并不是我首先提出来的。许倬云先生在《汉代农业》等论著中对“精耕细作”多所论述,指出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三原色之一。也有的学者称“精耕细作是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一切有异于西欧特点的最终归宿”[1]。其实,它不但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我想强调的是,精耕细作之所以能够影响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它比较正确地处理天(自然)与人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天人关系的高度来认识精耕细作的成因、内涵和价值。

一、从天人关系看“精耕细作”形成的原因

对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产生的原因,学界有不同看法,最常见的是用地主制经济下的小农制或人多地少格局下的“人口压力”来解释。的确,在封建地主制下个体小农(包括自耕农和佃农),比之西欧中世纪的农奴,有较多的人身自由,有较大的经营自,甚至可以私有土地,而经营规模狭小,经济力量薄弱,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不稳定,这就使得他们有必要、有可能、而且愿意通过多投放活劳动,精细耕作管理,争取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以解决一家数口的生计。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发展无疑与此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精耕细作的产生,的确需要以一定的人口为其必要的前提。最明显的是,精耕细作首先产生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南境由于地旷人稀,长期实行“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制度,只是在东汉末年以来大量中原人口的南移以后,才启动了了江南地区新的大规模开发的长期过程,并最终导致唐宋时代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不过,上述两种因素对精耕细作的形成和发展虽然起过重要作用,但并不可能构成精耕细作产生的初始原因或基本原因。因为在人多地少的格局和地主制经济尚未形成的时候,精耕细作已经出现了。

中国虞夏之际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传统农业大体经历以下发展阶段: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农业以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为标识,虽然保留了它所由脱胎的原始农业的若干痕迹,但精耕细作农艺已经萌芽于其中。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成型期,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臻于成熟,并获得系统的总结。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农艺扩展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并逐步臻于成熟。明、清是精耕细作农艺继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时期。宋以后出现的人口长期趋势的增长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由于人口激增导致原有耕地的紧缺,人们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和扩大耕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了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

说精耕细作技术出现在战国以前而不是以后,根据是什么呢?在战国以前的沟洫农业中,有三项相互关联的重要技术,这就是垄作、条播和中耕。沟洫体系所形成的畎亩农田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行垄作的农田,它为条播和中耕提供了基础。我国中耕技术出现很早,商周时中耕就备受重视,当时出现了专用的青铜中耕农具——“钱”和“?”,它们由于广泛使用甚至发展为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否实行中耕是中西传统农业重要的区别之一;日本学者称中国的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而与西欧的“休闲农业”相区别。中耕是以实行条播为前提的,而条播和中耕都是在垄作的形式下发展起来的。正是沟洫体系下所普遍形成的畎亩农田,为垄作、条播和中耕提供了基础。垄作、条播和中耕技术的结合,加上适当的密植,就可以形成行列整齐、通风透光作物群体结构,使作物的生长由无序变为有序,这成为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最初表现形态。这套技术虽然是在《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中才获得系统的总结,但它的产生却不??于西周春秋时期[2]。此外,据《国语·周语上》所载,我国传统土壤学中最有特色的“土脉论”在西周末年即已出现。春秋时代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天时”观念,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传统指时体系也在形成和完善之中。春秋时代的郑子产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农功是作为农业主体的人的行为,它要求有缜密的思考和计划,其中包含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这正是精耕细作精神的体现。

既然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即已出现,而这时人多地少的格局和地主制经济均未形成,它们当然不可能成为精耕细作产生的初始原因或基本原因。因为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上是不可能逆时序的。

那么,精耕细作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从有关记载看,上面所说的这套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是在改造黄河流域低洼盐碱地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上古时代的黄河流域从总体上看是半干旱的草原,但在河流两岸比较低洼的地区有较多的沮洳薮泽,形成气候相对温湿、植被相对丰富的局部生态环境。我国自原始社会末期起,农业向低平地区扩展,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干旱的威胁,却面临着如何排水洗碱、把低洼地改造成良田的突出问题,中国古代人民用建立沟洫体系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形成了畎亩农田和垄作、条播、中耕配套的技术。因此,可以说,精耕细作农业技术首先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实践中因应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其实,这不独畎亩技术为然。形成并成熟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我国北方旱地“耕—耙—耢—压—锄”防旱保墒耕作体系,是当地先民为了缓解黄河流域春旱多风的威胁而创造的。唐宋以来成为全国粮仓的长江下游精耕细作农业区,在《禹贡》所反映的时代是“厥土惟?蚰啵?侍镂┫孪隆钡模?投?嗣裎?丝朔?屯菀桌缘淖匀换肪乘?斐傻奈:Γ???て诿?鳎??⒘酥嗡?胫翁锵嘟岷系奶疗役滋锵低常?⒄沽四戏剿?锞??缸骷际酰?攀拐庖坏厍?拿婷渤沟赘谋涞摹N夜?┟窀脑炖?醚渭畹亍⒏珊档亍⑸角?筒?锏龋?行矶喽捞氐拇丛欤?从沉宋夜?嗣袷视?透脑熳匀坏挠缕?椭腔邸N夜?匀惶跫?杏欣?谂┮瞪??囊幻妫?灿胁焕?谂┮瞪??南嗟毖暇?囊幻妫???缸髡?俏夜?糯?嗣癯浞址⒒又鞴勰芏?裕??米匀惶跫?杏欣?囊幻妫?朔?洳焕?囊幻娑?丛斓那擅畹呐┮铡?/p> 不仅如此,我国古代农业不是象其他文明古国那样发生在自然条件单一的一隅之地,而是发生在十分宽广的地域内,它跨越寒温热三带,在辽阔的平原盆地,连绵的高山丘陵,众多的河流湖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形成大大小小有相对独立性的地理单元。活动于不同地理单元的各民族,基于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而形成的相对异质的农业文化,这些文化在经常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多元交汇、博大恢宏的体系。在这样一个农业体系中,中国古代人民的农业实践,无论广度和深度,在古代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丰富的农业实践,他们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和融汇,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和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交流融汇的结果。也正是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的交流融汇,使精耕细作体系不断扩充它的地盘,不断丰富它的内容,使之成为覆盖宽广、影响深远,延续不断的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体系的产物。

总之,应该从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的高度来理解精耕细作的产生。我们不能昧于“人”而不见“天”,也不能昧于“天”而不见“人”。从天人互动关系来考察,精耕细作形成的真正基础是中国人“应对”既定自然环境的实践。这里说的“应对”,是适应与改造的结合。“应对”观既区别于消极适应自然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区别于无视自然环境的唯人类中心论,比较好地反映了正确的天人关系。

--------------------------------------------------------------------------------

[1] 席海鹰:《论精耕细作和封建地主制经济》,载《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

[2] 《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农业技术方面的内容取材于《后稷》农书,它所反映的主要不是战国时代、而是战国以前尤其是春秋时代的情况。参见拙著:《试论<吕氏春秋·上农>诸篇的时代性》,载《农史研究》第9辑,农业出版社,1989年。

二、从天人关系看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今试举其荦荦大者如下:

(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精耕细作”是近人对中国传统农艺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以土地的集约利用方式为基础的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作“天”(主要是农业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地” (主要是农业环境中的土地因素)、“人”(农业的主体)、“稼”(农业生物)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在“三才”理论的指导下,人们不但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因素之间(农业生物之间、农业环境之间、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物质循环,而且摆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天地并列,既不是以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这样,人和自然就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对待自然,才能正确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天人相参和天人相协是精耕细作的灵魂。“三才”理论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它是长期农业实践经验的升华。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地地道道的农业语言和农业智慧。我在《“天人合一”和“三才”理论》一文中,论述了从农业实践中产生的“三才”理论,如何反过来成为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指导思想,并被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渗透到各种学派的学说中,以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斑烂的色谱中的一种“原色”。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传统农业影响到中国传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而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深层特点的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也打下了以精耕细作为重要特点的传统农业的深刻烙印。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观是一种有机统一的自然观。这大概没有比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中表现得更多典型的了。以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塑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面貌。

(二)支撑了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发展

由于精耕细作以“三才”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天人关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巳故著名农史学家石声汉曾经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尽管遇到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但从来没有由于技术指导的错误引起重大的失败。我国传统农业犹如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树,砍断了一个大枝,很快又长出新的大枝来代替,不但依然绿荫满地,而且比以前更加繁茂了。这是非常正确的论断。事实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精耕细作传统始终没有中断过,而且,正是它成为农业生产和整个社会经济在困难中复苏的重要契机。北魏时,在长期阶级战争和民族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的黄河流域农业亟待恢复,这时出现了《齐民要术》;元统一后,又一次面临振兴因游牧人蹂躏而残破的农业经济的任务,这时出现了《农桑辑要》和王桢《农书》,这并非偶然的巧合,它一方面说明精耕细作传统延?不断,另一方面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发扬精耕细作传统作为克服困难、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古代世界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起源既早、成就又大,虽有起伏跌宕,但始终没有中断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的发达的传统农业,为它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根基。而中国传统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之一,正是因为它具有一个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体系。

(三)促进了地主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前面说过,作为精耕细作指导思想的“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作农业对象(“稼”)、农业环境(“天”和“地”)和作为农业主体的“人”相互联系的动的整体,它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三宜”原则,不但要求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其变化来确定不同的种植制度和生产内容,而且把精细的管理贯彻到从耕种到收获、保藏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与西欧中世纪比较呆板的种植制度和比较粗放的管理迥然不同。具有较大的经营自和较高的生产主动性的劳动者,成为精耕细作农业的内在要求;精耕细作需要有一种具有较强独立性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与之相适应。现在看来,正是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西周以来实行的“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的公田劳役制变得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因而走上了衰亡之路,最终导致了战国初年井田制的瓦解和独立自耕农的普遍出现。战国时期新兴的封建地主制就是在井田制瓦解小农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地主阶级也面临着使用奴隶、雇工,还是使用佃农来经营土地的选择,在战国以后的一个时期,奴隶制的成分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发展,雇佣劳动一度也比较普遍,但它们都没有发展为主导的生产关系。租佃制的实行开始时尽管并不显山露水,但却是扎扎实实地向前发展,到了西汉中期以后,已经明显地占了优势。这是为什么?重要原因之一是使用奴隶和雇工都难以适应精耕细作农业的要求。在精耕细作已经出现的条件下,农业上使用奴隶,生产效率低,监督费用高,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主人的皮鞭下劳动的奴隶是不可能精耕细作的。驱使雇工种地,监督也有困难,且不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采取分租的形式,使农业劳动者有独立经济,有一定的生产自,才适应精耕细作农业的要求。精耕细作对劳动者耕作意愿和主动精神的要求,是租佃关系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获得发展,并最终战胜其他方式取得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实行实物地租的租佃制,正是地主制经济的重要特点。中国封建地主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私属性的租佃制到契约性租佃制,从分成租制到定额租制,佃农的经济独立性逐步加强,其社会地位逐步改善;而这一切都是与精耕细作农业的逐步发展相联系的。我们知道,战国以来长期实行封建地主制是中国传统经济政治制度区别于西欧中世纪的最重要的特点,也是近代中国发展道路不同于西欧的原因所在。精耕细作对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重大影响,莫过于促进了地主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四)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

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比西欧中世纪快得多,这也是与中国实行精耕细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第一,在主要利用人畜力耕作的条件下,精耕细作一般要求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因此,在作为精耕细作指导思想的“三才”理论中,“人力”被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样,就产生了增殖人口的内在动力,历代统治者一般都注重人口的增殖。第二,精耕细作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单位面积土地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就为人口较快的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的三个台阶,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时大致吻合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是在精耕细作形成以后的战国秦汉时代,在籍人口最多时达五千多万。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形成;到了宋代,我国人口进入又一个增长较快的、而且是长期趋势增长的时期,人口超过了一亿。清代,中国人口长期趋势的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鸦片战争前夕人口巳突破四亿;这当然有赖于国家统一、社会长期稳定等条件,但其基础仍然是农业的发展,尤其是明代以来精耕细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今天,我们能够以世界上1/7的土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仍然是与实行精耕细作分不开的。

三、从天人关系看精耕细作与农业现代化

中国传统农业虽然曾经创造过历史的辉煌,但在近世逐步落伍了。这是一个隐蔽发生的过程。鸦片战争、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由于中国茶叶和生丝的出口受到严重的挫折,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二十世纪末,许多朝野有识之士发出必须振兴农业的痛切呼吁,纷纷介绍和引进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从此开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步履维艰的过程。直到现在,我们仍然面临继续完成农业现代化的任务。

中国传统农业的落伍,既有农业科技外部的原因(封建地主制下小农分散孤立经营,封建剥削的苛重等),也有农业科技内部的原因(重综合轻分析,重定性轻定量,重应用轻机理,注意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特征及相互关系的观察和利用,而忽视对其自身要素和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缺乏精确的数据和精确的概念体系等)。由于不属于本文论题,于此从略。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无疑应该努力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但这并不等于要抛弃传统农业中的一切。我们要抛弃的是传统农业中落后的成分,但对其中合理的成分应当继承和发扬。从根本上说(而不是就所有的技术细节说),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中合理的、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成分。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继承发扬精耕细作传统的必要性是很清楚的。上文谈到,精耕细作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应对”既定自然条件的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包含了对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深刻理解,这些认识的正确性是不会由于社会制度的更替而过时的。比起古代,我国自然条件没有根本性变化,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有增无减,依靠精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仍然是发展农业生产唯一正确的选择。扩大一点说,世界人口总是不断增加,而耕地却不可能无限的开垦,所以从总体看,世界农业必然是要走集约经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的道路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重新认识精耕细作的意义。我们知道,西方式的现代化在物质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因而,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今天,我们再也不能离开可持续发展来谈农业现代化。而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天人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继承和发扬以天人相参和天人相协为灵魂的精耕细作传统,就不单是如何协调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的根本问题。

从物质再生产过程看,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在于,传统农业主要使用人畜力、比较简陋的农具和农家肥,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一种内循环,农产品的加工是很初步的;现代农业大量使用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一种外循环,农产品的加工非常深入。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农业有外源的能量(石油)的投入,传统农业则除太阳能利用以外,没有外源能投入。正是由于大量外源能的投入,现代农业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去从事其他产业,支持了其他生产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但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方式过分依赖外源能。有资料说,美国家庭每消耗1卡食物能,要消耗9.8卡石油能,约1比10,相应的熵值为6300千卡,无效耗散系数高达90%。美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的6%,它的总能耗却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美国人夏季三个月消耗的空调电能,等于中国一年的总用电量。石油能是地球三十亿年以前的森林所固定的太阳能,经地质变化埋入地下而形成的储藏能,是不可再生的,好比没有后续的存款,用一点就少一点。如果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加改变地持续下去,就难免有能源枯竭、地球因超负载而崩溃的一天。由于过分依靠外源能,把农业工业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抗性增加、“投入—产出比”下降等一系列弊端已日益暴露。这些情况,引起西方学者的反思,纷纷寻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传统农学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价值和生命力因而再次显露出来了。

以“天人相参、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比较注意农业生产的总体,比较注意适应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比较注意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和综合利用,比较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比较符合农业生产的本性,与现在提倡的可持续农业的原理是相通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方向。现在各地广泛开展的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可持续农业的试验和推广,在某种意义都可视为传统农业中优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但是,可持续农业并非完全排斥外源能的使用的封闭的系统。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外源能的投入,不改造传统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要有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在我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拒绝使用化肥、农药、机械是行不通的。现在应该在强调太阳能循环利用的同时,把石油能的投入和使用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尽量恢复使用有机肥料。同时,作为未雨绸缪的措施,应该积极开展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新途径和可以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实行精耕细作要和现代科学相结合,使之适应现代的生产条件,取得精确的表现形式。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结合,应该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

现在,有些地方的农业现代化仍在照搬西方过时的模式,把我们传统中的好东西丢得差不多了,这是令人忧虑的事情。因此,强调精耕细作的传统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intensive cultivation,human-nature rel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第6篇: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黑土地,大豆,栽培模式,探究

 

我国黑土地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大豆的种植以黑龙江省为主,素有北大仓之称,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夏季较短,作物一年一熟,土地成分及气候都适宜大豆的栽培,但是栽培的技术和栽培模式对作物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占决定因素的三分之一多,因此重视栽培模式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环节。黑土地上也要根据土地的不同情况需要有不同的栽培模式。栽培措施主要包括耕作制、轮作制、施肥制的各种栽培技术,贯穿从播期、密度、播种方式、施肥(种类、数量、时期)、灌水、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整个生产环节。大豆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粮食的双重作物,营养价值丰富。因此,近年来对于大豆的高产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很多方法得不到广泛应用和良好效果。本文主要针对适合于黑土地的大豆栽培模式的研究,将各种模式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把大豆栽培这门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农业学科充分发挥它的生产潜力,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免费论文。以下就分析了几种不同栽培模式及在各阶段的技术重点:

1.三垄栽培模式

(1)三垄栽培比较适合低洼、易受涝的潮湿区域,是根据黑龙江省三江平原

地区的土耕地层较薄,无法深层施肥的特点而采取的一项栽培模式。当地由于作物分布不均匀,植株不连贯而断垄的现象较多导致大豆的产量底下。三垄栽培提出在垄作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研制的耕播机械,将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实施三项技术措施。一是在耕作上以翻、旋、松相结合;二是栽培方式为垄作;三是施肥方式上为分层深施肥;四是改单条平播为垄上双条精密点播;五是改一机单用为一机多用。

(2)技术要点。选种决定产量的有一个三分之一因素,因此在这种易受涝的潮湿区域要选用

秆径有力、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品种,防止倒伏现象的发生,同时种子的成熟期稳定,以保证品种的优质高产。免费论文。耕地时要将土壤耕细、整平、深松起垄,垄向垂直,等距垄宽,同时深入施加底肥。根据黑龙江的气候特点,一般在五月中上旬开始播种,采取多项作业一次完成的深松播种方法。播种深度以镇压后4~5 cm为宜,播种、 镇压连续作业。施肥利用大型耕播机垄底分层深施。

2.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1)根据黑龙江省所处的纬度较高,春夏干旱、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特点,推行了适合大豆主产区的大豆行间覆膜技术,这是一种能够有效的抗击低温、干旱是的综合性高产技术。具体可以分为平播行间覆膜与大垄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

(2)技术要点。平播行间覆在选种时以中晚熟选择成熟期较晚、秆强、抗倒伏、有分枝、单株生产力高的品种;地膜要以拉力较强的厚膜为佳,避免地膜透气性差带来的洪涝。大豆行间覆膜播种机工作效率低,同时对除草剂的有严格的要求。大垄行间覆膜宜应该选择在低湿地区且需要选地势平整,排水较好的地方。

3.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

(1)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是在研究国外同一技术基础上吸取三垄栽培技术中特点而创新形成的优质新型技术。这种技术以矮秆品种技术介入,包括“平播窄行密植”、“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的三种栽培模式。通过调整行距和株距增加密度,改善大豆植株分布结构,利用合理空间增加绿色面积。免费论文。增加植株中下层的光合作用,提高水、肥、光、热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推广,可以达到增产20%。

(2)技术要点。要选用抗倒伏、主茎结荚为主的矮秆种子。耕作深松为主,播种时间要有一定的把握,小垄适宜早播,大垄和平播的播种密度在45万~50万株/hm2左右,施肥要实行深层施入,使用一定的化学方法来进行除草和调控。

4.保护性栽培模式

(1)它又称大豆少耕免耕技术,是一种省工节本栽培模式新型旱地耕作法。主要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深松、控制杂草、秸秆及地表处理。

(2)技术要点。深松技术要切实贯彻,包括土地的局部深松和全部深松,增加水对土壤的渗入,减少蒸发量。在保护性模式中可采取秸秆的粉碎性和整体性覆盖技术;免耕、少耕播种技术;控制杂草、防治病虫害技术,对作物实施干预,人为保护。

5.结论

以上简要概括了适合于黑土地的大豆栽培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术要点。无论哪种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技术要求,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模式进行操作。将科学的方法整合配套,标准化和机械化作业形成不同区域的优势组合,大大提高黑土地上的大豆产量,更好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国华.我国大豆栽培学科发展展望[J].大豆通报,2008(3)

[2]刘忠堂.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2,21(2)

[3]张代平,杨朝辉,宋晓慧.黑龙江垦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选择原则与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通讯,2008(8)

[4]孙义春,苑方武,郭有泉.高寒地区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研究[J].物杂志,2006(2)

第7篇: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 玉米;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注意事项;湿润冷凉区;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064-01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70%以上,坡度多在5~15°,海拔高度400~700 m。近年来采用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新技术[1],大大提高玉米播种进度,同时降低播种玉米所需的费用,为玉米生产达到节本增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使玉米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匀和苗壮的目的,为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提出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推广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2],为更好地发挥其技术优势,提高旋耕灭茬起垄机播种玉米质量,为玉米生产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适宜起垄,苗齐苗壮

当土壤含水量高或者降雨后,不能进行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播种玉米,否则会造成播种床面产生垡块,严重影响播种和出苗的质量。为保证起垄和播种的质量,当土壤含水量大于22%或者降雨后,禁止进行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这样可以杜绝垡块的产生,保证播种和出苗的质量,达到苗齐苗全苗壮[3]。

2 标准犁铧,杜绝垡块

起垄用的犁铧可以向左或向右翻转90°,旋耕灭茬起垄机犁铧选用长度为46 cm、宽度为30 cm,能防止起垄时产生垡块,保证起垄的质量,达到符合播种的要求[4]。

3 选型合理,除净根茬

旋耕灭茬起垄机有多种型号,应选用旋耕灭茬起垄机作业幅度为55 cm,具有18把旋耕刀的机型,能够达到最佳灭茬起垄的效果,灭茬率达到98%以上,使起垄后的播种质量得到明显提高[5]。

4 遵守规程,安全保障

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操作者与犁铧和旋刀的距离为30~40 cm。尤其在地头转弯处或向后倒退车时,操作者与犁铧和旋刀的距离很近,容易发生机械伤人。因此,应用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工作,不论何时停车、地头转弯、向后倒车,首先必须拨动离合器杆,使动力呈停止输出状态,待旋耕机完全停止作业时,再进行向左、向右、向后的操作,这样可以完全避免机械伤人事件的发生。

5 轮距合理,作业安全

应用旋耕灭茬起垄,在平地作业时对动力机械的轮距没有严格的要求。而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在坡耕地作业时,应把动力机械手扶拖拉机的轮距调节到85~90 cm[6-7]。轮距增大,同时增加机械作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避免机械作业出现向两侧倾斜的现象,是坡耕地作业安全的根本保障。

6 匀速作业,质量保证

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机械运行速度以2档为最佳,过快运行容易造成垄体大小深浅不一。过慢运行降低成垄的工作效率。控制起垄耕深应调节旋转犁深手轮,要经常调节,达到深浅适宜处。旋耕深松耕层深浅调节螺栓固定在孔2为最佳,达到旋耕深松灭茬效果最好,使起垄平整且深浅适宜。

7 精心操作,优质高产

在操作旋耕灭茬起垄机起垄作业时,要精心观察各种工作面的基本情况,随时观察旋耕机旋刀是否有丢失或者损坏现象,随时观察作业幅度是否达到要求以及播种床面是否有残留根茬的存在,及时调整机械作业方向及速度,提高灭茬起垄质量[8-9]。在坡耕地灭茬起垄,要从坡的上方向坡下方开始起垄,提高犁铧翻土能力,减少动力的消耗,能够增强机械作业的稳定性。同时,起垄作业要根据坡向、坡势随时地调整机械作业的速度、翻土的深浅,以保证机械运行平稳匀速,达到垄体平整,避免残留根茬以及垡块的形成。

8 参考文献

[1] 郭庆法,王庆成,汪黎明,等.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00-517.

[2] 李维岳,才卓,赵化春.吉林玉米[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63-381.

[3]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7,27(4):296-297.

[4] 方向前,边少锋,孟祥盟,等.不同株型玉米单产达12 000 k量构成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5,30(6):13-14.

[5]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83-185.

[6] 高德全,方向前,李伟堂,等.浅谈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应用滚动式播种施肥器播种玉米体系的特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14-115.

[7]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第8篇: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组件式;GIS;耕地资源;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54-01

一、开发平台与开发工具的选择

唐山市耕地资源管理系统是运用当今流行的组件式GIS二次开发方法,将北京超图公司研发的SuperMap Objects软件控件,作为GIS控件结合VB可视化开发语言开发实现的。

二、系统的设计目标

以耕地资源信息查询、分析、评价、预测和辅助决策为主要功能的唐山市耕地资源管理系统,及时掌握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变化趋势,分析耕地质量的变化规律,对于合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提高耕地利用技术,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系统总体设计

项目运用组件式GIS二次开发方法,将SuperMapObjects控件作为GIS控件结合VB可视化开发语言进行开发。根据系统的总体目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构设计以及功能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分为两大部分,分别由GIS功能模块和信息管理模块组成。其中GIS功能模块由地图浏览、鹰眼导航、双向查询、数字地图、空间分析、地力评价、专题图制作、多媒体数据演示以及数据更新维护等功能组成;信息管理功能模块由工作空间文件操作、地图操作、统计输出、帮助等功能模块组成。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通过前期实地调研,搜集各类相关图件和文字资料,包括唐山市耕地资源现状分布图、唐山市基础地理图、唐山市土地利用图以及唐山市耕地资源现状有关的文字及表格资料等。

2.根据唐山市耕地资源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唐山市耕地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现状,编写出唐山市耕地资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确定系统开发方式及开发工具的选用,设置系统软硬件配置,绘制系统总体功能框架图。

3.构建唐山市耕地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包括空间及属性数据库。对前期调研搜集到的各种图件进行处理,重点进行图件的矢量化和格式转换等工作,建立空间数据,录入空间对象对应的属性信息,以此来构建空间及属性数据库,最后实现二者的连接。

4.设计系统具体功能模块,并编写相关代码。系统主要实现耕地资源数据信息的查询检索、管理维护、空间分析、地力评价和专题地图制作等功能。查询检索即双向查询,包括图查属性和属性查图;数据管理维护是对耕地资源的数据信息进行维护更新。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通用信息管理模块,包括工作空间操作、地图操作、地图浏览、统计输出、帮助等功能。

5.编写帮助文档:查阅帮助文档是用户能够迅速了解系统使用方法的唯一途径,因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制作帮助文档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系统的帮助文档采用常用的帮助文档制作工具Frontpage编制。

四、技术路线

系统开发过程中严格遵循系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开发流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数据库建库过程中,结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针对唐山市耕地资源数据特点,进行空间数据合理分层以及属性数据的合理构建,建立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多媒体库,并实现三者的集成。采用当今流行的组件式GIS二次开发方法,将SuperMap Objects控件作为GIS控件结合VB可视化开发语言完成设计与开发。采用“SuperMapObjects+VB”工作方式,在VB中,把SuperMap Objects嵌入应用程序作为COM组件使用,采用VB的GIS查询统计和数据处理功能,通过调用对象方法和设置对象属性实现系统各种GIS功能,采用SuperMap SDX+数据库引擎来构建系统的空间及属性数据库。

以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中心,采用图层地物信息和其属性数据信息分开存储方式。1.空间数据由扩展名为SDB的采用OLE复合文档技术的文件存储管理,首先用SuperMap Deskpro桌面制图软件将各类地图资料导入,进行数字化处理,构建包括土地利用状况等的基础地理图层,包括地类界限、线状地物、行政界限、注记、零星地物、桥、图斑、行政和权属区等;以及耕地位置、名称、类型、占地面积、可治理面积等的耕地资源分布图层。2.属性数据采用Access的MDB数据库格式扩展名为SDD的文件存储。SDD文件管理着数据源中各数据集对应的属性表。根据空间数据图层地物信息建立属性信息数据库表,利用SuperMap Deskpro建立耕地资源分布数据库和土地利用状况数据库等专题属性数据库,利用每个地物唯一的ID号编码,实现图层中的地物信息和属性数据库中数据表中的属性数据字段一一对应,进而进行二者连接。最后应用VB可视化编程语言,调用SuperMap Objects组件库编辑代码实现图查属性和属性查图、数据维护更新、图层控制、地图浏览等基本GIS功能。

五、结论

基于组件式GIS技术的唐山市耕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可极大提高唐山市耕地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及时掌握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变化趋势,分析耕地质量的变化规律,对于合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提高耕地利用技术,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耕作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吉林市农业;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60-1

1 吉林市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情况

本世纪初,由于吉林市的舒兰市、蛟河市、磐石市的一些岗地、山坡地的玉米耕地在春耕时,使用机械来进行耕作的难度较大,农业生产以及牲畜养殖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因此,在这些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玉米耕作模式,即玉米垄侧种植技术。该技术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的特点,因此,他在半山区、山区得到了逐步的应用,这就是吉林市在玉米种植方面的保护性耕作雏形。

近年来,人们对于保护性耕作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吉林市对于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成形,通过对不同内容、不同路线以及不同模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示范、比较,吉林市在农业方面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模式

2.1 关于玉米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在吉林市玉米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耕作手段主要是:垄侧保墒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2.1.1 技术流程 深施肥起垄;利用播种机对其进行播种,同时施放口肥;机械压土;药剂除草;防病防虫;收获玉米并留茬;周期深松。

2.1.2 技术说明 玉米的垄侧保墒式保护性耕作模式,他是在保存了传统的垄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来进行改进的。他把传统的连年垄上种植改为了以下的种植形式,即上季的玉米在垄上栽培收获后,在第二年播种时,可以不用灭茬就直接从垄台的侧面进行耕作起垄,对其施入底肥(一次性施入);然后,通过免耕播种机或手提播种机来进行口肥的喷施以及玉米的播种。

2.2 关于水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2.2.1 技术流程 水稻的留茬免翻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2.2.2 项目技术方案 在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留茬较高的免机翻浅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具体耕作方法如下:在秋季水稻成熟时,利用联合收割机对其进行收获,在收获的过程中,对收割的高度进行调整,增加他的留茬高度(留茬的高度必须大于或等于20cm)。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水稻收割过程中的高留茬来固定土壤,以便于防止风蚀对土壤造成危害。

来年春耕时,可以不用对土壤进行铧式犁翻地,在插秧期到来前的3~5天内,便要进行进水泡田,在泡田的过程中稻田中的水深不能低于15厘米。在进行灌田的两三天后,就可以使用水田搅浆机来对其进行浅机耕操作,其耕地的深度最好控制在15厘米左右,并把稻茬的残株埋入5厘米左右的泥土中(使其在田里腐烂,他所含有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当稻田的表面呈泥浆状时便可以停止作业,这种耕地方式可以不用钉耙来对其进行二次耙地,让翻好的稻田在沉淀1~2天后便可以进行机械化插秧,同时还必须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除草剂来对其病虫草害进行处理。

3 该技术的主要推广方法

3.1 加大宣传力度,对种植户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保护性耕作在助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稳产增收、节本增效、提升土壤肥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大力的宣传。在对其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农民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还必须引导农民如何正确使用此项种植技术,从而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

3.2 采用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并对其进行科学部署

在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我国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对其高度关注的有利契机,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力度,积极开展与之有关的示范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带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3.3 让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模式多样化

通过对该技术的实验以及示范,选择出具有科学性、适应性以及先进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模式,然后再结合气候、土肥、土壤、植保、农艺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出一系列适用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模式。然后根据农机与农艺的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模式,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曹卫军,赵鑫.吉林市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吉林农业,2010,(11):151-151.

[2] 周林海,许红霞,李济世等.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扎兰屯市推广与应用[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1):10-11.

[3] 刘恒新.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中国的应用[C].2007年亚太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1-5.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