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舆情工作汇报范文

舆情工作汇报精选(九篇)

舆情工作汇报

第1篇:舆情工作汇报范文

[关键词] 舆情信息 工作体系 舆情报送 舆情分析

[分类号] G203

1 舆情信息工作体系的发展现状

舆情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舆情指在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广义的舆情指由于各种事件刺激而产生的通过某一载体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舆情的核心形态是舆论和民意。舆论是公众对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舆论一般借助媒体来呈现。民意是民众的意愿,也就是民心、民愿,包括民众的心理意识、思想取向。民意一般借助民意调查、测验等方式来呈现。严格地讲,舆论与民意有交叉和重合部分。

随着大众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的兴起与发展,媒介所提供的互动、反映、表达、聚合等功能使公众有了发表自我想法、意见、观点、诉求、情感的空间和渠道。随着公众权利意识、表达意识、个性意识等张扬,公众也越来越需通过各种媒体表达自我话语,这导致舆情呈现爆发式增长之势。从态势上看,大量舆情指向了执政党、政府及其部门,而执政党和政府为把握公众对公共事件、政策和社会现象的态度、意见、看法和评判,开始注重对舆情工作体系的制度化构建。舆情信息工作体系,指执政党和政府内部系统构建的用来监测、汇集、研判、预警和反馈公众对公共事件、政策、活动、现象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一整套工作机构、管理制度、技术平台、工作方法等。目前初步形成的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可从机构、队伍、制度、理论和技术等层面来呈现。

1.1 机构建设

2004年6月成立了舆情信息局,是依托中央和地方宣传思想工作的系统,专门开展全国性舆情信息汇集、分析和报送等工作。舆情局下设网络舆情处、社会舆情处、舆情分析处等机构。随后大部分省(市、区)宣传部门也成立了舆情信息处、科、室或中心等,一些县(市)也设立了舆情机构。除党的宣传系统外,国务院下属教育部、公安部、新闻办等也构建了舆情信息汇集报送体系。另外,政法系统以及一些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也形成自己的舆情汇集与报送体系。

1.2 队伍建设

目前,一批专门从事舆情搜集、汇总、分析和预判工作的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并开始成为舆情信息工作的中坚力量。除了队伍构建外,及地方党委和政府舆情部门也通过各种形式的舆情信息工作会议、舆情培训班、新媒介应对研讨会等形式来培训各级舆情工作者,以提高舆情工作者的舆情搜集、分析和预判能力。

1.3 制度建设

一方面,舆情部门通过建立考核、评价、奖励等制度建立舆情工作机构和舆情工作者考核奖惩机制,如通过承担任务次数、领导批示次数、好信息加分等指标作为考核舆情机构和舆情工作者的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日常工作规则、规范等构建了舆情专报制度,如宣传系统将舆情信息分舆情摘报、舆情参阅、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网上舆情和业务通讯等类型。另外,舆情部门还通过预案、预警等方式建立了重要舆情信息快速汇报与反馈体系。

1.4 理论建设

自1999年开始,以舆情理论分析为主的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撰写了《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等舆情理论专著。2004年该所还与合作编写了《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一书。也组织专家和事务工作者编写了《舆情信息工作概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等书籍。这些书籍为舆情机构和舆情工作者做好舆情信息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1.5 技术建设

近年来舆情分析技术平台或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舆情分析平台或由软件公司独立开发,或由政府部门与高等院校等合作研发。如以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为依托开发的方正智思舆情监测分析系统,深圳广道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为公安部开发的高校校园网舆情分析预警智能管理系统平台等。这些系统大多通过对网站、新闻组、BBS、BLOG等信息源的实时监测,帮助各级政府部门及时把握当地社会舆论、市民热点讨论的话题及突发事件的意见等。

2 舆情信息工作体系的发展困境

虽然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在机构、队伍、制度、理论和技术等层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但现有的工作体系仍然存在系列问题,如图1所示:

2.1 基层舆情信息机构未能有效建立

目前,在“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下,中央和省级舆情信息工作机构大多已建立并有效运转,然而,涉及市县的基层舆情机构基本未成立。虽然中央或省级机构为掌握基层舆情信息而设立了一些直报点或舆情直报员,但由于缺乏机构、经费等支持,直报点及直报员并没有长期的工作热情。在基层舆情信息不能有效向上报送的情况下,舆情工作价值及舆情部门反映基层事件或群众态度、情绪的功能受到了约束或限制。

2.2 舆情信息工作具体内容不明确

不少干部和舆情工作者未能明确舆情信息工作具体职责,将舆情与情报或新闻相混淆。其实,舆情汇集与情报搜集有很大不同,情报注重对性内容的发掘,通常是涉及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政治运行的信息,由国家安全部门的专门人员来搜集。而舆情主要反映民众对政党、政府、官员及公共事件、政策或现象的态度、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等,具有公开性、普遍性、大众性等特征。另外,舆情汇集与新闻报道也有区别。新闻是记者在深入事件或热点现象第一线基础上和报道的事件地点、规模、发展态势等信息,注重客观性、描述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而舆情反映民众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态度、情绪或倾向等,注重分析性、反应性和归纳性等。

2.3 舆情信息科学化报送机制未形成

现行舆情报送体系存在几个突出问题:①忽视舆情报送的地方性、独特性。不少舆情机构或工作者忽视对本地事件、现象及民情的关注,尤其忽视对基层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关注,而偏重于对普遍化、表面化及大众化舆情的报送;②舆情工作者出于维护地方利益及地方关系考虑,不及时报送本地发生的对本地政府及官员不利或负面的事件或现象;③注重在数量上规定舆情直报点或舆情工作者汇报量,忽视质量,导致上级部门获得了大量一般性信息,而缺乏有价值信息;④忽视舆情报送深度性和持续性。一些舆情机构及其工

作者只反映民众直接态度或情绪,而不注重态度或情绪背后的深层因素,不注重前瞻性预判。而一些舆情工作者习惯于不断对新问题或新现象的报送,而忽视对特定事件或现象的持续追踪和深度分析。

2.4 对舆情工作者的激励与培训不完善

舆情工作者是舆情信息的工作主体,其工作态度、面貌和精神直接影响舆情报送的数量和质量。虽然目前初步建立了舆情工作者考核和奖励机制,但考核着眼于舆情工作者所报信息采纳量,而奖励也着眼于信息采用和批复情况。这一激励方式可能使舆情工作者在短期内有工作积极性,但长期的舆情报送工作可能消磨工作激情。因此,未来激励机制需探讨长期状态下如何保持舆情工作者敏感、主动、积极的意识和状态。同时,一些舆情工作者没有主动意识和自我见解,不能对舆情态势做分析和概括,也无法对舆情演化做预判和对舆情引导提建议。另外,舆情工作者对网络舆情迅猛发展和巨大威力缺乏认识和准备,在汹涌的网络舆情面前被动、盲目、惶恐且反应不当。

2.5 舆情信息未分层导致信息过多过杂

舆情信息是多元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网络等多领域。同时,舆情信息的重要性各不同,有些是国家层面决策和领导人需关注和了解的信息,有些则是地方层面的决策所依据的信息,有些信息不是决策所需或基本无用。目前由于没有有效的信息区分机制,舆情工作者和报送机构不知哪些信息是国家所需,导致大量无用、无效和无序信息汇集到国家部门,地方决策和领导施政所需信息却无人报送,出现了舆情信息工作单位只求为中央负责而不为地方服务的问题。另外,舆情工作者未能很好地区分舆情特征、范围、量级、程度,往往将一般舆情严重化、将个别舆情普遍化、将简单舆情复杂化。

2.6 舆情信息的主动采集机制未有效发展

不少单位和舆情工作者着眼于网络信息、报纸新闻及民众话语的搜集和归纳,着眼于对已显现事件或已表达言论的汇集,而这属于较低层级的信息集合和归纳。实际上,舆情信息工作要大力借鉴西方比较成熟的民意调查体系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和方式,要主动调查和了解民众的意愿和潜在情绪。因为就现实情况看,公众有时并不在网络、报纸等媒介上批露或展现自我的认知、判断和情绪,这就需要通过调查或测验等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舆情调查或测验是改变舆情工作被动和应对局面,实现主动出击的有效方式。

2.7 舆情信息的内部共享机制未有效构建

目前,不少单位都构建了舆情信息工作体系。中央既有党委宣传系统,也有教育部、新闻办等政府系统构建的舆情工作体系。从工作机制看,各舆情系统独立运作,为本部门及直接上级机构或领导服务,没有形成合力。虽然多元体系有利于舆情汇集,但增加了舆情汇集成本,各部门或单位独立运作会带来重复采集、重复汇报等弊病,也增加了更高层机构和领导区分、筛选和剔除信息的工作任务。另外,不同部门或人员汇集到的信息,往往会带来取向不同的多版本信息,导致更高机构或领导无所适从。

3 舆情信息工作体系的发展走向

为完善舆情信息工作体系,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适应未来的施政或工作需要,就舆情信息工作的制度、机制和工作方法等提出以下建议。具体工作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3.1 完善舆情信息工作网络和机构

舆情机构不仅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即未来舆情信息机构和队伍建设要倾向于基层,特别是乡村、厂矿、县镇。为保证基层有人员、有经费、有机构从事舆情汇报和调查,可考虑在整合现有诸如统计局调查队、新闻机构派出记者、基层宣传工作者等力量基础上构建能够全面覆盖乡村、厂矿的县级舆情工作基地,并提供经费和人员保障,招聘或培训一批专职舆情工作者,吸纳一批兼职舆情工作者。同时要完善舆情工作机构和人员体系,使基层舆情能快速有效地反映到省级和部级部门的决策和视野中,保证基层民情、民愤、民怨及民愿等能直达上层,保证有机构和人员来完成上层或领导想了解的民众对某个可能出台政策的态度和建议等。

3.2 完善舆情工作的合作与交流机制

为扩展舆情工作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开展多方面合作、沟通与交流。舆情部门可与报社、网站构建交流机制,报社、网站可将不宜报道但对决策和领导有用的信息反馈到舆情部门,舆情部门也可向媒体提供热点事件的公众态度等。另外,舆情部门应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如与部门合作,将热点问题及民众反映的舆情进行汇总、分析并将成果及时报送决策机构和领导。总的来说,政府内部部门掌握了大量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如果通过舆情渠道汇报往往能取得快捷、及时和受关注的效果。

3.3 完善舆情工作者的激励和发展机制

要提升舆情工作者工作待遇,保证有编制有岗位。要扩大舆情工作者奖励面和奖励度,改变仅依靠舆情信息采用量来定奖励的局面,可建立基于舆情信息质量和重要性的奖励机制。同时,还要构建舆情工作者职业发展机制,使舆情工作者有上升的空间和机会。另外,要加强舆情工作者培训体系,要在一年一度舆情信息工作会议基础上,开展更大范围和更多层级的舆情信息培训机制。而地方机构也可通过培训工作促使舆情工作者了解本地政府的施政取向或信息需求,为地方性施政活动服务。

3.4 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的区分标准

制定及时更新的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注热点及施政需求指南,使舆情工作有方向并重点避免报送盲目性。一般而言,中央比较关注思想动态、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社会心理等深层舆情,而地方政府比较关注具体政策和行政活动的舆情。另外,要让舆情工作者了解各类事项归属管理部门并建立特定部门舆情报送通道,使舆情工作者明确所汇总信息该报向哪个部门,而获得信息的单位可对舆情工作者报送的舆情信息的有用性进行反馈。

3.5 保证舆情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应对

虽然舆情信息反馈与应对不是舆情信息工作部门任务,但舆情信息工作机构要倡导舆情机构和舆情工作者就舆情做出分析和判断,并提出具体化反馈和应对建议。对于特别有价值的舆情反馈与应对建议,舆情工作部门要对建议提出者进行奖励和表彰。另外,舆情工作部门也可考虑建立舆情反馈机构或制度,如舆情发言人制度,就公众关注而又不充分了解的舆情热点进行,而对于其他类型的舆情信息则通过报送渠道上报。

3.6 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调查和监测体系

舆情部门应与新闻、宣传和媒介部门等有所区分,舆情信息工作应减少简单的媒介信息搜集,而要特别注重原生态公众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汇集,包括公众对可能采取的重大活动、政策和方略的态度、判断和认知及公众心理潜在的未公开表达的信息和情绪等。为了更全面掌握未在媒介上公开的公众情绪、态度和看法等,需利用科学有效的调查、测量和分析工具,要大力引进、消化和利用民意调查的工具、方法、技术和理论。

3.7 构建舆情信息的内部共建共享共用机制

为减少重复性工作,推进舆情信息共享,要建立更权威更具整合性的舆情信息工作单位,以改变各部门或机构各自为政、独立作为的工作方式。同时,建立具有信息共享功能的内部技术系统或平台,避免信息重复采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防止信息偏向或疏漏。另外,还可考虑建立基于共享舆情的共同决策和应急体制,即依据共享的舆情,在多部门或多层级机构和领导支持和参与下,出台和制定更具整合性、协调性、一体化和配套性的政策、规章和规划。

第2篇:舆情工作汇报范文

[摘 要]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试图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与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与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动态专题;在实践环节中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训练系统。学术上拓展提高了我国情报学科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实践上促进对当前涉军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研发能力和开创情报大数据管理的前沿性研究。

[关键词] 情报学;大数据管理;舆情分析;课程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2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28- 03

1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组织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能够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是培养情报学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1.1 建设理念与设计思路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专题。该课程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情报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根据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我国情报管理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该课程对培养学员信息管理工作理论素养和信息技术,加强学员情报管理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专门情报管理人才为目标,遵循课程教学规律,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坚持因材施教,突出教员主导、学员主体,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能力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

设计思路是深化情报学教学改革,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既要充分讲透教材,又要扩充前沿内容,把网络舆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实施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1.2 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数字环境下情报管理正在经历从宏观层次的文献向微观层次的情报、知识和信息转换。情报管理越来越关注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网络信息管理、数据库和信息内容安全等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关注信息管理系统、情报网站系统、舆情分析系统等的研究。

本课程围绕情报管理的总目标,介绍情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专门情报与情报整编研究、信息管理与情报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分析和服务。精选代表性论著和专题核心文章布置研究生认真研读,选择部分专题进行研讨和技能训练。按照培养需求,不断完善专题内容,以进一步加快研究生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内容标准就是通过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的教学,要求研究生对情报管理方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高层次理性认识,从研究和应用的多个层次上了解和熟悉情报管理的先进设计和先进技术。学习内容分为以下8个环节: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

1.3 教学实施方案

依据内容标准制定的8个环节,给出以下实施方案。教学要求总体是:教学内容紧跟发展趋势;以教员课堂讲授、经典文献导读、交流讨论和课外阅读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为:①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理解和掌握学重点是涉情报报管理理论前沿的基本问题。②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掌握情笱芯糠椒ǖ幕本要素;理解情报研究方法在军事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熟悉军事情报整编的研究。③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技术;理解情报工作中的大数据挖掘问题。④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解信息建模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⑤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理解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的一般技术;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⑥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掌握涉情报报获取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实现机制。⑦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掌握舆情情报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实现机制。⑧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理解和掌握涉情报报服务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实现机制。

1.4 教学组织与论著研读

通过基本著作阅读,编写教学实施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训练方案等工作,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组织采用讲课和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提高研究生开发和管理信息数据库、舆情分析系统,以及掌握相关应用技术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对有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和分析;个别专题内容按任务和对象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课程进行期间组织学员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组织好讨论、答疑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舆情应用系统的开发。授课教室具备现代多媒体教学条件,原型系统研发具备网络连通的教学条件。考核内容主要是研究报告写作成绩和平时成绩。

基本阅读著作,教材是笔者所编著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版)。参考文献主要包括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介》、刘慧 等《军事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王能斌《数据库系统原理》、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周荣庭《军事信息管理概论》、傅会民 等《军事信息技术》、马费城 等《信息管理学基础》、肖占中《军事信息管理》、刘继贤《军事管理学》、黄晓斌《网络信息挖掘》、史忠植《人工智能》、刘瑞挺《信息管理实用技术教程》、翟延富《数据库与网络技术》、樊月华《Web技术应用基础》、方d东《网络舆情蓝皮书》等。

2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实践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实践环节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演示训练系统,力求在学术上拓展情报学科领域的研究空间和深度,提高相关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该课程实践方法的核心之一是深度融入网络舆情分析技术,以下阐述相关教研内容。

2.1 能力实践综述

主要研究互联网上主题舆情的分析技术,以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理论体系和信息智能处理技术为基础,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技术运用于网络舆情智能化分析的全过程,促进图书情报界在网络舆情采集、处理和服务方法与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一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采集。网络舆情情报规划与获取研究,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研究,舆情网页内容和链接相关性的判定研究等;二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处理。主题网络舆情的本体构建研究,语义层的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研究,基于情感本体的舆情倾向性分析研究等;三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服务。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研究,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研究,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研究等。

2.2 课程实践之一: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

网络舆情的信息管理。包括:①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网络舆情的采集方法、搜索引擎的研究进展、网络信息的分类及其抽取。②舆情话题的搜索技术。话题搜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主题爬行的实现。③网络舆情的信息处理。网络舆情的处理方法、网络舆情的信息内容分析。④网络舆情的内容分析与服务。知识技术及其应用、主题舆情内容分析框架。⑤基于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性质。

网络舆情信息抽取和整理。包括:①舆情网页的结构特征与分块处理。话题标记和页分块、内容分块、布局分块、结构分块。②基于主题爬行的舆情网页分块。网页的预处理、网页分块的特征提取、舆情内容块的整合。③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网络舆情语义的特征、特征抽取及其改进、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与整合。网络舆情的情报价值与情报支援;网络舆情情报支援系统。

2.3 课程实践之二:网络舆情的信息分析

舆情网页与话题相关性的判定。包括:①内容相关性的判定方法。元数据方法、链接标签数据方法、链接结构分析方法、页面语义信息方法。②链接相关性的判定方法。、主题链接上下文信息提取、基于语义相似度计算的链接判定。③舆情网页内容相关性的分析。主题特征的选择、待识别网页模型的建立、话题文本识别算法的选择。④舆情网页链接相关性的分析。基于信息链接关系的分析、增加主题分析的改进算法。

基于本体的网络舆情分析。包括:①通用本体构建的几种方法。②基于本体的主题网络舆情知识模型。舆情的本体知识源、本体的主题舆情构建策略、知识模型中的本体库架构。③主题网络舆情本体的实现方案。本体构建的规则、本体的实现步骤、一个舆情事件的本体实例。

基于情感本体的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包括:①网络舆情的倾向性分析。②网络舆情倾向性识别方法及比较。基于文本分类的倾向性识别、基于语义规则的倾向性识别、基于情感词的倾向性识别。③情感本体的构建方法。领域语料的情感概念选择、基于情感本体的领域语料整合多情感概念的情感本体构建、本体话题构建。④基于情感本体的主题舆情倾向性分析。特征词情感倾向度、增加程度级别的特征词权重、基于情感本体的倾向性分析。⑤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实验与结果分析。

2.4 课程实践之三:网络舆情的信息服务

网络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包括:①语义特征的抽取转换。语义转换及概念特征生成、概念映射匹配算法分析。②网络信息的聚类与分类方法。Web文本信息的聚分类、本体的聚分类、语义聚分类分析。③基于本体的语义相似度计算。④基于语义的主题网络舆情信息聚类。舆情信息聚类流程分析、基于语义相似计算模型的凝聚层次聚类。⑤基于语义的主题网络舆情信息分类。舆情信息分类流程分析、基于语义相似计算模型的分类算法。

舆情采集与处理的功能实现及评测。包括:①原型系统的功能和开发平台。②舆情采集实验与结果分析。实验数据选取和测试指标、URL与主题相关性判定算法测试、舆情采集应用分块方法的效果测试。③舆情信息聚类实验与结果分析。④舆情信息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

面向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信息服务。包括:①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基于文本图的话题追踪模型、文本概念图的生成与关键词识别、语义相关度的计算及追踪话题的更新、舆情话题追踪实验与结果分析。②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基于语义知识的查询分类模型;文档目录图上的查询词扩展、目录图上的查询分类识别、查询主题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③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基于词跨度的事件内容关键词获取、基于共现次数统计的词汇关联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词汇关联实验与结果分析。

第3篇:舆情工作汇报范文

关键词: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66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年底的85.8%提升至88.9%。”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意见、参政议政已经对政府进行监督的首要渠道,网络舆情应对已经成为考验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权力行使的特殊性,已经成为以新媒体为主的各种媒介和社会公众重点关注的对象。然而,由于当前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导控机制不健全,处理方法不当,涉警舆情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如“6・28贵州瓮安事件”、“昆明火车站案”、“黑龙江庆安枪击案”等,已经给当地公安机关的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公安机关来说,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正确引导涉警舆情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

(1)部门设置和职责划分。地方公安机关对网络涉警舆情的应对主要有指挥中心和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指挥中心通过直属部门、职能部门等收集、整理和通报舆情信息,对重大舆情信息在分类的基础上向舆情危机应对小组领导和上级机关报告。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对网络上有害、不实、负面的信息进行技术性封堵或删除,同时查处网络违法犯罪分子并调查取证。除此之外,在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置突发敏感案(事)件舆论引导工作规范》的规定下,各级公安机关结合实际工作从指挥中心、网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工作小组,具体职责是通过专职人员搜集网络舆情信息,跟踪、分析和汇总已经发生的网络涉警舆情危机事件,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相关网络舆情发展动向。

(2)舆情信息搜集渠道。从源头上划分,公安机关的网络舆情搜集渠道可分为两种:媒体和论坛。媒体渠道主要是从传统新闻媒体的网络载体以及大型门户网站上筛选和甄别涉警网络信息,如网易、新浪、腾讯等平台的信息;论坛渠道主要是从互动性网络交流平台获取网络涉警舆情信息,例如网页论坛、QQ、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媒介。地方公安机关的网络信息搜集同样兼顾人工监测和技术监测两种渠道,强调基层公安机关和不同职能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汇总。除此之外,公安机关也关注境外媒体和网络对国内网络涉警舆情信息的搜集与汇总,分析可能产生的舆情危机,提前做出应对预案。

(3)舆情信息的处置手段与措施。公安机关应对网络涉警舆情危机主要依靠网络舆情封堵和网络舆情宣传两种手段。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负责开展网络安全防范、打击网络犯罪等工作,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上出现的不实、负面或有害信息进行删除,对再次出现的恶性、谣言性质的信息进行技术性封堵。指挥中心协调指导宣传处开展网络舆情宣传手段,利用官方网络平台(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权威信息,积极与网民交流互动,防止或消除网络谣言对公安机关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各地公安机关自上而下基本上都建立的对外门户网站、微博和微信。

在处置措施方面,公安机关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针对网络上已经出现的网络舆情,属地公安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民警进行事件的调查、证据的收集以及责任的认定,如果事件已经危及社会秩序,要以处置事件为先,进而根据处置情况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进行通报,与民众进行沟通,以争取民众的支持;第二,及时报送信息。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除了网安部门及指挥中心的网络搜集途径外,还通过各职能部门对所遇到的涉警舆情信息的上报反馈,最终由涉警舆情处置小组汇总、分析并作出决策,部署应对策略。涉及多部门之间的联动,由上级公安机关统筹协调。第三,通过官方平台信息。对取得的调查结果,由宣传部门通过官方新闻通稿或召开新闻会的形式对外公开。新闻通稿可以是传统媒介,也可以是新媒体;不同部门的对外发言要统一信息口径。

(4)舆情引导的成效。近年来,随着网络舆情处置经验的积累与不断摸索,各地公安机关在网络舆情处置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制定了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队伍、网络舆情应对平台越来越多、应对措施越来越合理、新闻发言人制度越来越完善等,这些措施对于引导网络舆论和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公安机关通过官方平台的权威信息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公安机关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支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公众对于网络舆情信息处置中的强制性封堵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这也导致某些网上有害信息或不实言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删越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和理解也在不断降低。

2 当前网络涉警舆情引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各地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当前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表现为对网络新媒体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利用。当前,全国大部分公安机关都开设有微博和微信平台,但其内容更新速度较慢,部分微博、微信建设基本上流于形式。大部分公安机关依然靠旧观念、旧思路来处置舆情危机,面对新闻媒体或网络公众的质询,也多采用沉默或被动应付的态度来应对,最终导致舆情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网络舆情应对手段重管控、轻引导。一味强调通过的技术手段对负面网络信息进行强制性删除,不但难以在情感上获取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且也会造成对公众自由表达权和知情权的侵犯,最终造成社会公众的不信任,影响公安机关的威信。对舆论引导作用的低估是当前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处置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2)缺乏高效的舆情信息研判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公安机关舆情信息研判较为滞后。对于基层公安机关而言,对舆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大多无专人负责、流于形式,致使上级公安机关无法对敏感事件及时分析判断,导致危机发生。对于上级公安机关而言,涉警信息批转给下级后,由于工作环节多,加之没有具体、有针对性的处置工作细则,造成信息处置无章法且不及时,错失了舆情处置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信息研判也缺乏足够的敏锐性。对涉警舆情危机的苗头没有做到及时预警,导致涉警舆情危机形成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丧失了涉警舆情处置的主动权。近几年发生的各种事件中,往往因为危机在形成时缺少有效的收集、分析、研判,不能及时的对事态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在涉警负面信息已经在互联网炒热并高度发酵后,相关公安机关才出面澄清,造成无法大量挽回的损失。

(3)缺乏专业的舆情引导机构,专业队伍建设落后。按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置突发敏感案(事)件舆论引导工作规范》的规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需要建立专门的涉警舆情处置小组,而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在相应的层级并未有专门的机构设置,在人员配备上也往往以兼职为主,队伍专业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领导干部和民警应对媒体的基本常识和经验缺乏,面对媒体时往往过分紧张,反应迟钝,被动应付;或是与媒体交往时姿态和策略把握不准,过分热情或过于冷漠,导致双方地位陷入“不平等”的误区;二是欠缺在新闻舆论引导方面的系统教育和培训,纪律意识不强,公关细则不清楚,在新闻口径未统一的前提下擅自接受媒体采访,造成工作局面的被动;三是通讯(网评)员队伍专业素质低下,责任心不强,不能在第一时间针对网络涉警危机信息做出专业回应,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欠缺。

3 完善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策略

(1)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专业化建设。在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公安机关应选拔一批具有警察公共关系业务知识、较强组织性和业务水平的民警,成立网络舆情引导专门工作队伍,为开展针对不同的负面舆情应对工作做好人才准备。网络舆情责任人应当承担起正确引导的义务,在监测网站信息的同时,设置一些较为明显的提示、标语等,提高网民的个人责任感。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对网络责任人队伍进行素材写作、计算机操作技能、网上涉警舆情处置、网络安全等多方面系统培训,使这些人员能够全面、熟练地掌握应对网络涉警舆情的工作技能,从而建立一支高效、高水平的队伍。同时,要借助第三方力量,让网络各领域有较大影响力人员成为铁路公安舆情信息导控的补充力量。

第4篇:舆情工作汇报范文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

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组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党委、校办审核。

3.

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

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帖。及时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

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工作原则

根据上级加强校园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的要求,新闻媒体采访的应急处理,要在第一时间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接受境外媒体、中央媒体及省级新闻媒体的采访,要同时报学校办公室。未经学校授权和上级同意不得接受任何与学校相关的采访。对违反宣传工作纪律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组织机构及上报流程

学校设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办公室。

组长:刘中文

成员:陈亚辉、杨杰、马怡然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可根据情况组成临时的新闻处置工作组。

五、信息收集与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应快速、详细、准确,由事件现场管理人员和处置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报告,同时告知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学校研究判断后,形成统一口径,由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授权、确定信息人,并在第一时间以适当方式作出回应。

六、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即刻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应急预案》。

1.沉着、冷静应对,迅速、果断采取措施,阻止突发事件进一步扩大;

2.及时向中心汇报汇报突发事件相关情况和相关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3.加强门卫值班和现场巡逻,严控人员进出;

4.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稳定师生员工情绪,教育师生员工(包括临聘人员)不要乱发议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外部散播对学校不利的信息;

5.突发事件发生期间,要加强值班,接到新闻媒体人员打来的电话,要询问对方所在的单位、姓名与联系电话,查明意图,立即向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6.门卫、值班人员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要有礼貌地验明证件,登记姓名,并向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通报。

7.对打电话要求前来采访和已经来的新闻媒体采访人员,请他们拨打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8.信息及接待来访均由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其他任何人员不得乱。

七、监督管理,责任与奖惩

第5篇:舆情工作汇报范文

2010年7月28日凌晨至7月29日8时,蛟河市多个区域降雨量创有记录以来历史之最,局部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一时间,山体滑坡、房屋倒塌、道路被毁、农作物被淹,多条供电、通讯线路中断,全市1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在这场灾害面前,蛟河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第一时间对抗洪报道工作作出了相应部署。

一、发挥导向功能,实现媒体的引导力

广播电视媒体受众广泛,是公众舆论的风向标,它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在整个社会舆论中占主导地位。灾情发生以后,群众街谈巷议,众口纷纭。为此,蛟河市广电局迅速召集相关人员研究讨论了应对策略和措施,力争工作保持主动。第二天,蛟河电视台第一时间由市抗洪指挥部提供的灾情权威消息,详细报道了灾区范围、程度、无人员伤亡等情况,澄清了事实。在整个抗洪期间,蛟河电视台制作播出消息110余条、专题片5部、专题节目15期,不仅尊重了群众的知情权,也为后续救灾和捐赠提供了有效的方向性指导。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积极引导事件影响区域广大群众的情绪,使之朝着有利于抗御灾害的方向发展,是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应发挥的重要功能。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否力争以第一时间正确引导舆论,事关新闻媒体的公信度和影响力,也关系到整个抗洪救灾工作的大局。导向正确与否,是决定新闻媒体能否通过突发事件报道,起到减轻危机影响、稳定人心作用的关键。在这场洪灾发生前,一些人对市委、市政府对蛟河境内所有水库开闸放水这一做法很不满意,因为它涉及到了承包人的切身利益,所以落实起来阻力很大,虽经反复说服仍存在不满及侥幸心理。这时,蛟河电视台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坚持正确引导,化解矛盾心里,让全市人民了解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使之趋利避害并朝着有利于抗灾救灾的方向发展,为有效处理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由此可见,在重大灾害面前,媒体首先要做好全面报道,尽可能及时地将真相告知公众,廓清事实,稳定人心,做好舆论引导。当危机来临时,由于社会有较大变动和震荡,导致刺激意见的出现并汇集为舆论,而舆论又反过来影响着公众的意见和情绪。此时,如果进行正确引导,舆论就有助于危机的解决,而如果引导不善,舆论就有可能形成阻力或是推波助澜。为此在危机和灾害发生时,媒体要冷静应对,快速反应,发挥导向功能,实现媒体的引导力。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体现媒体的凝聚力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的报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也是决策的依据,更是集结力量的纽带。一方面,新闻人是政府信息和公众需求之间的重要桥梁;另一方面,新闻人又要做社会动员的重要舆论推手。蛟河市广电局在这方面充分发挥了地方主流媒体的作用。为了使社会救助力量得到更好的凝聚,提升救灾的整体水平,蛟河市广电局发挥自身优势,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开展了“心系家乡、情系灾区”爱心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向灾区人民献爱心,短短一天的时间就募集万余元的物品、并且发动组织30台爱心出租车将募捐物品送往灾区。蛟河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们加班加点,连续制作了5部专题片。其中灾情汇报片是在接到任务后,制作人员进行一宿时间的加班加点制作完成的。为蛟河市做好灾情汇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蛟河电视台加紧制作了多条抗洪救灾公益广告及MTV《用爱撑起一片天》《凝聚每份爱》等,营造出了“传递信息、传递温暖、稳定人心、共度难关”的舆论氛围。同时在接到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赈灾晚会的任务后,面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等实际情况,蛟河市广电局又组织精干力量参与策划节目、做好全程录制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研究,仔细斟酌,为晚会的圆满成功作出了贡献。

第6篇:舆情工作汇报范文

宣传的主体是党的新闻工作者,而舆论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是公众对各种公共事务所表达的意见和看法。宣传主要通过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来实现,而舆论则是由民众主要通过互联网对某一事项自由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意见来汇聚。从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到上下通达、左右互动的交互传播、圈层传播,信息的流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具体措施上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听从民意、顺应民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改成“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体现了我们党对舆论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但舆论绝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意,舆论也分好坏,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因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互联网上众声喧哗,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就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舆论,从而分清好坏,激浊扬清。这给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此社会思想多元多变、舆论生态深刻变化之际,舆情研究是回应社会关切、疏导社会情绪、实施舆论引导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宗旨就在于还原社会真实的意见构成,为社会凝聚共识、为改革汇聚合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时代变化了,现实挑战不同了,党的新闻工作也就必须由重视新闻宣传转向重视新闻舆论,由说服转向引导。当然,强调要重视新闻舆论,并不是说要放弃新闻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持续不断地宣传,使之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遵循。宣传理论和引导舆论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舆论的背后总是体现一定思想理论的倾向。舆论跟着理论走,理论靠着舆论推,这也是规律。提高党的舆论引导能力,重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思想方法,防止简单化、片面性,要把理论工作和舆论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与舆论上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水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29日)

第7篇:舆情工作汇报范文

一、组织领导。县委宣传部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宣传部副部长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新闻宣传的组织协调。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以及重点企业都要抽调素质高、有能力、有水平的精干人员,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队伍,负责新闻宣传、应对媒体以及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工作。

二、工作职责。新闻报道应急协调指挥机构负责制定新闻宣传方案,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协调会,及时向新闻单位通报工作情况,提出报道要求,根据事件处置进展和境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报道内容,协调有关部门为媒体提供时间信息,收集上报舆情,提供决策参考。工作中,一要坚持例会制度,组织召开新闻宣传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汇总报道情况,分析舆情,安排部署宣传报道及舆论引导工作;二要坚持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定专门负责人、联络人及联络方式,确保联络渠道畅通;三要制定应对媒体预案,积极收集各种舆情信息,及时分析研究,采取对策措施,正确引导舆论;四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由专人负责收集网络舆情,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要给予正确引导,必要时封堵和删除信息。

三、新闻。以县委宣传部的名义,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方式由县委宣传部提出意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事件第一时间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等,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滚动。针对涉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谣言、传言,迅速公开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

四、工作要求。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全面、客观、准确地新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公众正确理解新闻事实;要敢于直面热点、难点问题,对媒体和公众坦诚相待;要提高工作效率,把握新闻时效性。二要严肃新闻纪律,维护新闻的权威性、规范性和严肃性。未经批准授权,不能擅自组织新闻活动。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以及重点企业在接待上级媒体记者采访之前,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报告县委宣传部,不得擅自接受采访,由县委宣传部负责接待记者,制定统一报道口径。在接待记者工作中,既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工作作风,尊重记者的报道权,又要保持高度警觉性,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和领导要及时采取措施,争取支持,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五、责任追究。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工作,深刻认识做好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对于妥善处置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规范管理,依法报道,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水平。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权威信息,对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重要信息,严重影响事件处置、损害县委形象的,要依照法律法规、党纪政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各新闻单位要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把握不准的要及时请示,涉及重要、敏感问题的稿件要报送有关部门和单位审定,对违反规定刊播虚假新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第8篇:舆情工作汇报范文

他是一位网络舆情分析师,舆情分析师作为一种新职业,近期被《人民日报》撰文评为“朝阳职业”,从业者大多不敢自言资深或专家,而许多人恐怕还不知晓舆情分析是何物。

网络上的情报收集者?

关于网络舆情,比较权威的解释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各种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与“舆论”一词不同,舆情是网络上媒体和网民意见的原始表露,可以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而舆论则是倾向于一致的看法和意见。

舆情可能转化为舆论,自然而然地,网络舆情分析师的重要工作即分析舆情、预测走势,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负面舆论的产生。

对赵嘉和同事们来说,上网阅读新闻便是他们每天工作的开端。他们几乎对网上所有热点事件都有所了解,同时每个人又要着重关注一两个领域,成为半个行家。例如学法语出身的赵嘉就曾硬着头皮研究了经济学知识,因为他服务的客户是贸易部门,在能够基本完成该行业舆情报告的撰写之后,他又“被迫转行”学习了科技知识。

许多媒体对这个行业的介绍中都有这样的描述――专多能的“杂家”。

舆情分析师听起来有点像收集情报者,似乎也能和公关扯上些许关系。为什么一定要冠以“网络”二字?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lO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在大城市中,主流人群基本上都已经是“网民”。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网络迅速的普及速度,使得网络舆论在舆情系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比较普遍的认识是,国内网络舆情监测与研究机构出现于2008年,网格舆情分析师也随之诞生――之前的2007年,山西爆发“黑砖窑”事件,网络热点的沸腾程度让各方开始重视网络舆情。

如今,一条负面信息从出现到形成热点的周期,已经从原来的24小时缩短到了4小时,相关部门如果不能快速做出反馈、制定应对策略,就可能出现舆论一边倒的局面。

舆情分析师的“网络舆情”

按照分析师的工作思路,《世界博览》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关键词,结果是:6月10日,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6.42万个,谷歌找到约45.2万条结果。

在中国,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外文局、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均提供较为专业的舆情服务,而在国外,“Buzzlogic”、“尼尔森(Nielsen)”、“ReputationDefender”等舆情监控机构早已名声鹊起。

一些经济刊物将“舆情分析”描述为“拥有百万亿潜在市场的大生意”;许多知名大学,例如人民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院;越来越“智能”的搜索引擎还提供了从事舆情分析的专业公司和软件的广告,此类软件系统已成为中国各大部委、省、市、县等各级政府的重要采购对象。

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舆情分析师可以被软件取代,相反,分析师在形成舆情报告过程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本质上,机器担当的仍是辅助角色。

赵嘉对《世界博览》记者说,自己每天的工作确实会用到监测软件,但不能依赖,主要使用的工具是百度、谷歌、雅虎等搜索引擎,新闻则来自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站,如西方四大通讯社、各国主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还有一些专门的数据库搜索和站内搜索,和他所在公司的客户一样,“属于商业机密,无可奉告”。他们的客户以国家机关为主,也有少量的企业和私人客户。

舆情分析师通常需要通过搜索工具和监测平台,反复设置不同的关键词,收集媒体评论和网友言论,最终经过选取、概括和分析形成完备的舆情报告。一些客户还要求归类和制作图表。

赵嘉每天完成的舆情日报,长度一般在八九页左右,一些周报和月报以及重大事件的舆情会更复杂,因为这样的报告是从上百甚至上千篇报道中提炼而成的。

赵嘉同事许欣的报告主要面向国家机关:“有的部门经常提出反馈,有的反馈则较少,但总体来看均属比较重视。他们或是了解境内外动态,或是预警,或是报送领导或上级。”

应该说,客户们越来越重视舆情报告,特别是曾在舆情方面“吃过亏”的客户。近期,舆情关注度较高且应对不力的应属故宫,相继经历了“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解雇门”等负面事件,缺乏信息透明和公关技巧的故宫深陷舆论漩涡。

亟需人手的高负荷工作

和写字楼里压力颇高的白领们差不多,网络舆情分析师也常常抱怨身体“亚健康”,鼠标手、颈椎病、视力下降等职场常见病经常会找上门来。

既然需要关注每天的新闻热点,所以,网络舆情分析师在假期也难有“断网”的日子,有时碰到一些项目,客户规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经常需要加班加点。

许欣对《世界博览》记者说,她做过的最复杂的舆情报告汇编超出2000页,几个人加班到很晚才完成。“最忙的时候连喝水都忘了。”对于每天要浏览的网页数量,赵嘉和同事都算不过来:“大概几百页吧?要想做得好必须不停更换关键词,网页也要尽可能多看。”

在人民网舆情监测窒,“醉驾入刑”的舆情报告需要几位舆情分析师研讨协作,因为仅新浪和腾讯微博上就有近18万条评论,需要多人监测。该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说:“舆情分析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加班加点、每天浏览成百上千条网页是家常便饭。”由于舆情业务增长,这里一直在扩大舆情分析师的编制。

虽然面对着繁重的任务和较高的压力,分析师们也觉得,在不断获取、整理、推论信息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不小――“对新闻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对重点信息的宏观把握和提取,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第9篇:舆情工作汇报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情 服务型政府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网络舆情是网络受众在网络领域通过网络语言和其他方式,围绕社会公共事务性的热点或普遍关注的议题所表达情绪、态度和意见的集合,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新媒体时代要求政府在保持常规渠道反映民意的基础上,积极关注网络舆情。这不仅成为政府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新型通路,也使政府面临网络舆情工具化,在明确公共需要的基础上更好服务群众,妥善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执政考验。

网络舆情对服务型政府建设产生的积极作用

网络舆情反映的多元化民生诉求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指明方向与目标。由于网上意见表达的开放性与匿名性,网络民众通过参与新闻点评、微博、微信等虚拟空间,自由、匿名地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反映自己的真实情绪。网络舆情能够比较直接和客观地反映某些社会现象的实质,比较真实地体现不同群体的价值诉求和心理状态。现在省市各级事业单位都开通了官方网站,网站设有很多子标签。以河南省为例,省人民政府网站开设“互动交流”、“专题访谈”等栏目,实现民众咨询与互动。在民众咨询和提出的众多问题中,较为集中和突出的问题便成为各级部门下一步进行调研的方向和目标。比如,对于教育部门而言,一直存在争议的高考加分问题、特长生的真实知识与水平鉴定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等;对于交通管理部门而言,便民城市交通的论证与实施成为人们在逢年过节出行高峰时热议的话题;适逢冬春季,雾霾来袭与恶劣天气时,网络舆情会迅速转向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时政焦点、问计民生的网络舆情都会出现在各主流媒体及相关部分网站的交流平台上,如何给予民众客观真实的解释与回应,下一步开展工作的重点及实施步骤,在网络舆情的发展中,服务型政府建设可以找到努力方向。

网络舆情带来的互动交流创新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理念与方式。网民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对有关政府政策、个人发展、群体利益等议题发表言论、进行评论的过程中,网络受众赞成方和反对方的观点相互探讨、争论、交汇、甚至意见交锋,推进网络舆情的发展。以河南省政府网站为例,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直接向公众公告公示、人事任免、重大项目、政府采购等透明信息,使民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尤为突出的是,根据为民服务的服务方针,在互动交流平台上,政府一方面做到了为民负责,即严把信息入口,在进行政府网站信息咨询与交流时,需提供相关真实信息,从而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提高工作人员回复解决效率。另一方面,留言板、领导信箱、参政议政、网上、网上举报、网上咨询等栏目的开设,进一步拉近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改变了传统的政府“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工作态度和常规的纸质办公、电话办公,转变为“俯身倾听、深入群众”和网上受理、网上解决的电子办公模式。以为例,过去老百姓就一个问题反复登门,磨破嘴皮和鞋子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部门职责明细化与限时解决办理等方法的出台,百姓能够将现实生活中难以克服的困难、不断积攒的疑惑通过网络平台方式诉诸政府部门解决,在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得到服务型政府的回应。

网络舆情折射的独特文化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服务品牌与特色创造可能。网络舆情受到社会各方面舆情主体的影响,议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型政府正是在丰富的网络舆情中,既直面舆情所暴露出的现实社会矛盾,采取合理方式加以解决,又善于提高对于虚假网络舆情的甄别能力,还事物以本来面目。以河南省为例,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粮食大省,自2008年至2013年陆续确定的河南“三区”发展战略,即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区,给予河南科学定位和科学发展规划,其中的河南发展的五大定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引发网络持续关注。如何让塑造崭新的河南形象,改变传统的“河南人只会种田”等传统观念,服务型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除了在发展规划与方针上做出明确指示外,积极运用网络开展河南发展规划宣传、河南形象塑造等工作,“老家河南、大爱中原”为主题的网络活动体现了河南特色,凝聚了建设力量。针对重大的国家战略举措,政府在领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本土特点,运用新媒体工具,能够取得更好的社会反响与共鸣,从而打造河南服务型政府的服务品牌与特色。

网络舆情给服务型政府建设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网络舆情宣泄的非理性情绪给服务型政府建设造成干扰。网络参与的低门槛给公众进行网络意见表达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其中有积极进步,为政府建设献言献策,中肯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内容,但也充斥着由于盲目、从众、需要进一步核实的虚假信息和非理性情绪。据相关数据显示,河南省事业单位开设的意见箱或领导信箱来信中,大部分都是反映关系普通群众切身利益,但又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但也有极少一部分是虚假举报、恶意报复的不良行为。突出表现为一些市民在缺乏充分了解事实真相与解决进度的基础上,配合非理性情绪的,不仅有政府门前静坐、围堵领导干部等行为,而且有虚假网络传播、肆意捏造事实等现象。网络舆情中显露的民众非理性情绪满足了个别人的情感宣泄,却给服务型政府建设来带负面影响,使政府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做好释疑与解决工作,增加了物力与人力成本。网络舆情环境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对网络舆情的主导性疏导,主动密切关注网上思想动态,把握网络舆情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信息传播。根据网络舆情性质,利用专业知识,精细分工,通过因势疏导、造势疏导、转向疏导等具体形式,对已有的网络舆情作分析、引导,转化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教育者要把准网络舆情,根据不同群体网民的特点,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运用隐性渗透方法,引导民众进行有效选择。

网络舆情反映问题的解决程度关乎服务型政府公信力。网络舆情的迅速形成与社会现实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网络舆情反映问题的解决主体是人民政府,是选择大胆面对、踏实调查、直面困惑、迅速权威信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还是避重就轻、躲避媒体追踪、放弃公众知情权、降低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是执政为民的政府,更是体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政府,政府应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与引领者,塑造强大的公信力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充要条件。服务型政府建更不能停留在“说起来好听,动起来没用”的纸上谈兵层面。在网络媒体中,网络舆情爆发后,政府网络信息工作人员应该及时与其他相关部门迅速沟通,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主动揭示事实真相、解决方案与进度,切不可捂而不揭,丧失人民的信任。以河南省为例,2014年在群众举报和严格审查的情况下,河南落马官员中有11名厅官53名处级干部,其中40%来自群众通过“三微”平台(微信、微博、微视)举报。网络舆情为民众开创了一条与政府平等对话的崭新途径,社会公众应妥善运用这一权利,合理合法表达情绪,真实客观阐述事实。

科学利用网络舆情建设服务型政府对策

增强网络舆情法律监管,提高服务型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网络舆情的爆发源于现实生活事件中人们意见的集中汇总,近年来出现在河南的舆情事件,多数为公权力使用不当、政府履职不清等问题。舆情事件尽管在网络上发起、发酵、扩大,但实际折射的是百姓对于政府公信力与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考验。以2013年广为关注的“郑州房妹”事件为例,关涉民生的问题上出现、官官相护的丑恶现象往往最易引起民愤,造成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因而,增强法律监管的第一个层面是:服务型政府自身及工作人员,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心中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贪不腐,自觉接受群众的实体监督和舆论媒体监督。不仅要通过常规的廉政文化教育、系统的反腐自查体系严格对待公职人员,而且要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于利用公权力中饱私囊、行政不作为的人与事予以坚决打击,使政府公职人员对于人民权力心生敬畏,远离、小团体利益的高压线,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增强法律监管的第二层面是:对于网络舆情的法律监管。服务型政府应该是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上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从而采取应对策略。现实中,网络信息空前丰富,内容真假交杂,其中包含破坏社会稳定、煽动颠覆政权、恶意打击报复等多种言论。因而,政府应联合网络信息、文化监管、公安管理等多项部门,制定专门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弥补当前针对虚假网络信息处置的漏洞与尴尬,给政府部门处理网络信息以立法支撑,打击虚假信息,提高违法成本。②

加大网络舆情科技管控,实现正面引导与政府疏导相结合。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传统的网络舆情观测存在各自为政、沟通不足的弊病,往往出现省内某一区域出现突发性事件,当地政府自我救治,缺乏公开透明度,易造成为保住个别领导政绩,掩盖或添堵事实真相的情况发生。服务型政府是结构优化、廉洁高效的政府,各部门具体在信息沟通上,应是及时沟通、相互协调、共克时艰、为民谋利的。因此,在网络舆情管控方法,服务型政府可以通过招标形式,寻找网络舆情监管专业机构,配备熟知计算机舆情管理相关知识的科技人员,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管理,推断网络信息发生、发展和趋势。同时,对舆情给政府发展带来的影响,对网民造成的心理波动与预期效应进行研判,从而决定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引导,有效防止不良舆情渗透。当前,河南政府每年与国内知名网站达成协议,及时河南舆情最新消息,制作半年度或全年度河南舆情年报,通过网络调查与街头采访、专家访谈等形式预测下一年度舆情走向等,都是不错的尝试。政府应增大舆情科技管控的人力资本投入,引进通晓网络舆情监管的科技人才,对于舆情事件通过电脑网络、手机微博等形式的传播有深入了解,并能统计网络舆情流量,当舆情峰度超过某一数值是,抓紧开展信息追踪,对造成该舆情事件的基本原因进行分析,在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的前提下,及时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把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补救结合起来,维护文明上网秩序,维持网络安全稳定,突出政府服务导向。

构筑网络舆情常规机制,制定政府应对预警方案。网络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昔日人们熟悉的面对面交流正在被网络替代,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服务型政府的工作效率则会滞后于社会进步的节奏。因而,落实网络舆情的常规观察是一项长效机制。河南高校陆续出现了网络舆情研究机构,为政府研究网络舆情,制定措施政策提供了理论帮助,但服务型政府本身仍缺乏专门机构进行网络舆情的系统观测、分析、汇总、沟通、反馈、实施效果检验等。后期网络舆情的相互沟通,政府的反应速度,实际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的收效等,应由专门机构负责,如具体确定每周市、区舆情事件网络汇报制度、各区域网络舆情网格化管理负责人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等,都能确保信息的相对准确和服务型政府工作的实效,在不断完善网络舆情常规机制的基础上,制定政府对于突发网络舆情的预警方案十分必要。③针对突发网络舆情,政府应迅速集中力量,利用舆情观察机构分析造成舆情事件的原因,重点判断舆情事件的真实度,同时掌握舆论主动权,敢于面对人民群众、社会媒体质疑,既不逃避真相,又要有理有据,合法依规开展调查。成立XX事件调查小组或新闻发言组,联合公检法部门开展调查,确立一把手问责制,对错误网络舆论制造者和传播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也对事实存在的公职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绝不姑息,做到及时、公开、信息透明。

综合提升网络媒介素养,营造为民务实服务环境。网络舆情的波动,为政府及时体察群众意向,观测重大决策反应提供了可能,但部分网民的从众心理、非理性情绪,新闻媒体的猎奇心态、盲目追求点击率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政府正常工作秩序,除去政府运用技术化手段对于虚假网络信息进行屏蔽和打击以外,增强网络媒体的行为自律,提升网民、媒体的媒介素养才是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的根本所在。

一方面,网络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应增强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应增强职业监管,遵守新闻工作者为事实说话的职业道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充分发挥媒体的正面舆论引导作用。不要在某一事件发生后,单纯为博得关注度,不顾当事人心理感受和情感承受度,夸大事实真相,强调舆论效果,避免“手电筒效应”。为此河南省政府专门成立了“新闻道德委员会”,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引导新闻行业遵守法律法规、承担社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

另一方面,要增强网民的网络道德修养,不做虚假信息的制造者,慎重对待自己发出的每一条微信、微博,客观发表评论,把网络真正作为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而非猎奇、发泄的工具,不以讹传讹。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中自己的一言一行是真实世界中自我的映照,同样应对相关的言论和行动负责。客观真实是新闻媒体从业者的基本要求,真诚责任是网民发表网络言论的自我约束,为民务实是服务型政府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的基石。只有依靠主流媒体对于事件的客观真实报道,认真负责评论,依靠广大网民平和心态对待,踏实理性评论和转载,依靠舆论领袖的正面引导,才能给服务型政府带来水分少、价值高的有效信息,推动舆情事件的快速处理和解决,提高政府工作效能,赢得民众认可和拥护,形成网络舆情真正服务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良性循环。

(作者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政府2014年度决策招标课题“科学利用网络舆情服务河南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437)

【注释】

①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②薛瑞汉:“国外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