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范文

华中科技大学专业精选(九篇)

华中科技大学专业

第1篇: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范文

专业建设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在国内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与热能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部级优秀博士后工作站,湖北省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等,学科优势和综合实力优势明显。

优质的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团队成员包括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数名从国外回国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背景。这些团队主要的研究方向都包括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创造了良好的先天条件。此外,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于2005年成功入选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使学院成为全国首批26个创新引智基地之一。在该计划的资助下,学院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结合新能源学科领域的具体情况,每年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世界排名前20位的学科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位左右的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和教师队伍,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上共有教授18名,副教授12名,其导20名,硕士导师30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名。教师队伍中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人,教育部骨干教师4人。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1门。学校新能源学科还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英国帝国理工、日本东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外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在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形成了一支梯队健全、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

此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还拥有一批极具优势的国际化教学力量。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建的中欧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学院(China-EU Institute for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简称CEICARE或ICARE)是继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法学院之后,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共同发起建立的第三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该学院每周都从法国巴黎高科、希腊雅典国家技术大学、西班牙萨拉哥萨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国际水资源事务所等共6个国家9所重点大学邀请新能源领域著名学者和专家来汉为研究生授课,同时应邀为本科生讲授部分新能源学科课程,这些国际化水准师资力量的引入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极大丰富了新能源专业的国际化视野。

雄厚的科研实力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有着强大的科研基地做支撑,其中包括: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试验基地、中澳煤与生物质利用联合实验室、煤燃烧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国家煤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中心、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流体及热科学研究实验中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这些科研基地的主要研究方向都包括新能源研究领域,其专业教师完成的先进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新能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十五”计划以来,共完成国家、地方和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300多项。其中,牵头和参加“973”项目37项,获“863”项目9项,获国家自然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项,面上的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53项,国防预研类项目5项;获部级、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4项,二等奖9项,国家授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50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被国际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600余篇,其中生物质能研究领域的多篇论文进入国际SCI高引数据库,单篇最高它引次数超过300次,在国际生物质能领域具有持续的影响力。同时,学校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新能源学科承担了有关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能源清洁利用、CO2减排相关的973课题、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等许多国家项目,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方案改革

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着重培养具备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新能源转换与利用以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的全面训练、集新能源科学及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求学生通过4年的专业学习能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有较好的人文素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工与电子、自动控制及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能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具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兼顾装备制造、过程控制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利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践经验,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同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基于学院多年教学摸索和多次研讨设计出“通专结合,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培养方案:3年——加强基础的专业通才教育;0.5年——拓宽专业方向的分组教育;0.5年——面向就业市场的个性化专业方向教育,优化专业教育内容。同时,制定出“专业分组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学生在通才教育基础上自主选择专业分组,可跨专业组选课;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就业或考研的具体情况,第二次再选专业方向。

本科教学建设

“夯实基础、拓宽平台、交叉学科”的教学设计

为确保学生具备新能源领域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同时又考虑到新能源学科本身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专业的基础课程必须宽而广。在基础课程设计上,本科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工与电子、自动控制及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主要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能量转换与利用、自动控制原理、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转换-原理与技术、风力发电原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原理、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利用、节能减排技术等。

主辅并进的专业定位

先进的生物质能源技术是目前可再生能源技术中全球使用最为普遍的新能源,而太阳能和风能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新能源。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作为最主流的新和可再生能源,其就业需求也迅速增加。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成立以来,就在水电、太阳能、生物质、风力机等新能源方面进行着研究,并一直开设“可再生能源概论”等新能源相关的本科选修课程;此外,引进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和邀请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外国知名教授,这些方式的采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师资体系。有了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基础,综合考虑就业面需求,制定了以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为主,兼顾其他新能源的广泛选择的专业课程框架体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了《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风力发电原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原理》、《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转换-原理与技术》、《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利用》。

强化对外办学扩展国际视野

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学院与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葡萄牙等20多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ICARE)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以及节能方面开展了硕士培养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在欧盟资助的10年期内ICARE将培养近2000名高水平可再生能源双学位硕士,培训不少于5000名的可再生能源从业人员,培养与推介若干博士生/青年教师以及在中欧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为了培养高品质的本科生,进一步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在学校本科教学协同计划基金的资助下,该专业聘请了多名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来校给本科生授课,授课形式采取多名外国教授共同教授一门全英文课程的形式展开。同时,还将聘请新能源产业著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才来汉授课。通过与国际可再生能源培养机构和业界知名企业的合作,将极大提高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推进新能源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实践环节建设

第2篇: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范文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天津大学 河海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四川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青海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郑州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扬州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太原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宁夏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西华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西昌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中国农业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黑龙江大学 广西大学 石河子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天津农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昆明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第3篇: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范文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高校作为主要的科研阵地,其科技研发能力直接关系着我国科技创新的水平。我国高校特别是一批高水平大学, 依托人才、学科、信息等有利条件, 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生力军[1]。而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科技成果——专利的产出。

农业是国民经济当中的第一产业,也是基础产业,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农业高校则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由于专利本身具有集技术、法律、专业情报于一身的特点, 对农业类高校专利进行分析是了解国内农业类高校科研活动状况、各自优势、发展趋势和合作机会的有力途径,[2]也对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研究对象及时间范围的界定

本文选取农业类高校的专利产出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则选取专利法实施以来的25年(1985-2010年)。国内主要的农业类高校(未包含专门的林业类、水产类、畜牧类等院校)。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3数据来源及检索表达式

本文数据均取自中国知识产权网的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中国知识产权网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于1999年创办,收录了1985年至今的中外专利信息,数据来源真实、准确。根据时间年限以及表1所取农业类高校的名称类型,确定检索表达式为“申请日=(1985 to 2010) and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大学 or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or 农学院 or 农林大学 or 农林科技大学 or 农垦大学)”。共检出数据10 725条。

2农业高校专利数据分析

2.1农业高校专利年代分布

农业高校专利自1985年至2000年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1985年至1999年的15年间,农业类高校的年均专利申请量不超过100件,该阶段累积专利申请量为719件,平均年增长率为23.3%;2000年至2007年的8年间,农业类高校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在100-1 000件之间,该阶段的累积专利申请量为3 922件,平均年增长率为37.9%;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间,农业类高校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在1 000-3 000件之间,该阶段的累积专利申请量为6045件,平均年增长率为39%。

由图1可知,我国的农业类高校专利申请量在逐年上升,在最初的15年间,由于当时专利法刚刚开始颁布实施,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当时的科研条件及科技发展水平的滞后,农业类高校的专利年产出量一直处于100件之下;自2000年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科研水平及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2003年党中央提出重视“三农”问题、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政策方针之后,农业高校的专利申请年增长量由原来的数十件急速发展到200件左右;2008年至2010年的这三年间,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日臻成熟,农业高校的科研力量、科研人才数量也进一步增大,高校教师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这三年间的累积专利申请量已远远高于过去20年间的专利申请量之和,农业高校的专利产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

2.2农业高校专利类型分布

我国专利可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类型,其中发明专利是最主要的一种,科技含量较高。在农业高校的专利申请总量中,发明专利8 280件,占77%,实用新型专利占22%,外观设计专利仅占1%,如图2所示: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年报显示:2010年末,全国范围内的三种专利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发明33%,实用新型34%,外观设计33%,三种专利的比例几乎均等,与农业高校的专利类型分布差距较大。但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专利申请累积量中,66.3%为发明专利,23.9%为实用新型专利,9.8%为外观设计专利,农业高校专利类型分布情况与全国高校专利类型分布情况趋于一致。

依据我国《专利法》第二条对发明的三种类型所做的定义可知,发明是一种全新的发明创造产品或生产方法;实用新型则主要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进行一定的创新以发现新的用途;而外观设计则只是色彩、形状、图案的组合,多用于商业包装用途。因此发明专利所含的技术含量在三种专利类型中是最高的。而发明专利作为高校专利的主要类型,说明农业高校作为科研基地,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更加重视新方法新技术的发明,是科技创新的先锋队。

2.3农业高校专利区域分布

农业高校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省、市为:北京、陕西、广东、江苏、黑龙江、湖北、河南、山东、福建、河北。

各省、市所包含的农业类高校如表2所示:

分析如下:

首先,与所在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不同的经济理念,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高校专利申请数量明显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如北京、广州、江苏等,技术市场开放、活跃,科技成果转化快,效益高,专利技术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好的经济效益又促进了新技术的研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3]

其次,与各省、市的产业结构相关,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本身对农业技术的发展就比较重视,因此农业类高校的专利产出也较多,如河北、河南、黑龙江、山东等。

再次,与不同地区农业学科发展的历史相关,如福建农林大学,其前身为福建协和大学农科,于1936年创办;又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陕西杨凌,其前身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于1934年建立,是我国西部地区建立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

2.4农业高校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2.4.1 农业高校专利按IPC部分类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简称IPC)是世界各国专利机构都采用的专利分类方法,它对于专利检索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研究专利所在技术领域的重要途径。IPC按5级分类:部、大类、小类、主组、分组。其中部一级分为8类。

由表3和图4可知,农业类高校的专利申请大多集中在A(生活需要类)部和C(化学,冶金类)部,这是由农业类高校的学科方向决定的,农业类高校的学科范围包括农学、植物学、生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农、林、牧、渔等的研究均属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需要类,而生物工程、动物科学、遗传学等专业必然涉及到化学学科。

2.4.2农业高校专利按IPC大类进行分类 农业高校专利按IPC大类分类后排名前10的大类见图5,各大类代表的技术领域。

农业类高校的专利产出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和生物化学领域。

首先,这与农业类各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相关。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布的2007-2009年学科排名中,农学类一级学科排名为: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包含作物学、园艺学等的A01类专利产出数量就最多,又如兽医学相关领域A61,植物保护学对应的G01、C05等,农业资源利用对应的C02等。

其次,这与各学科的学科特性相关,例如生物科学类学科,属于一门实验学科,主要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涵盖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在对这些生物进行研究时,势必会应用一定的化学方法,经过长期的化学实验,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化合物,这就使得C12、C07、C08等领域的专利产出较多。

2.4.3农业高校专利按IPC小类进行技术细分 农业高校专利按IPC小类进行分类后排名靠前的10个技术领域,。

园艺,蔬菜、花卉、稻、果树、葡萄、啤酒花或海菜的栽培

农业高校专利的技术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和酶相关的领域,例如C12N、C12R、C12Q,这是由于微生物与酶是农学各类学科的研究基础,无论进行植物育种还是动物科学研究,都需要某种酶或菌来控制或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A01N、A01P与A01G为一组相关性技术领域,所涵盖的技术是进行植物学研究的保障条件;A61K、A61P是医学类相关的技术领域,也是农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2.5农业高校专利发明者分布

在农业高校专利发明者中排在发明数量前10名的发明者及所在学校的分布,前10名发明者所在学校分布及研究领域分布均较为集中:华南农业大学2人、北京农学院2人、中国农业大学2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人、湖南农业大学1人、华中农业大学1人。

华南农业大学的徐汉虹教授在农药学领域成果较多,是农药学学科的带头人;在园艺学领域,北京农学院的王有年院长以及师光禄教授专利产出较多,可谓园艺学领域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的李洪文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薛少平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的谢方平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的李小昱教授则是农业机械方面的领军人物;在食品领域,华南农业大学的孙远明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的胡小松教授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2.6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农业类高校

2.6.1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学校

各院校间专利发展差异较大,体现出了院校之间科研实力及科研水平的差异。重点院校如“985”、“211”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在科研基础设施、技术研发能力、科研人员队伍和科研项目申请方面均具有优势,因此它的竞争能力必然高于其他一般性院校。如排名第一的中国农业大学既是“985”又是“211”学校,1985-2010年的专利申请总量达2 085件。排名前6位的高校均是“211”高校。

另外,农业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并也大大增强了学校的科研能力。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年由原西北农业大学、 西北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其科研实力迅速壮大,专利产出数量也逐年增加。

2.6.2前10所高校的专利技术领域差异表8和图6列出了10所高校申请的专利中排名前。

在C12N、G01N、C12R、A23L、A01G这5个领域,中国农业大学专利产出件数均排在第一位,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信息网的2007-2009农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农业大学在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畜牧学、兽医学5个学科均排在第一位;华南农业大学在A01N、A01P领域专利产出件数最多;A61K、A61P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较为突出;华中农业大学则在C12Q领域专利成果最为丰富。

另外,由图6还可以看出,属于同一大类的技术领域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在C12大类的C12N、C12R、C12Q小类中,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均排在前三位;而在A61大类的A61K和A61P领域中,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排在前三位;在A01大类中的A01N和A01P领域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排在前列。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某一农业高校技术优势的集中趋向。

2.6.3前10所高校专利发展现状的综合比较前10所高校对应的专利件数、申请专利的活动年期、参与专利发明的总人数以及平均专利年龄对比情况。

从活动年期来看,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专利活动年期最长,即这4所学校是最早开始重视专利的研究和产出的,早期就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从发明人数来看,可知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实力较强,参与技术研发的人数最多,科研力量充足,科研活动中的合作度较高。

平均专利年龄是指某一专利权人所拥有的各专利年龄(自授权日算起)的总和除以专利件数。平均专利年龄越小,说明该专利权人在本领域享有较长时间的垄断优势。

3综合评述

3.1农业类高校专利产出的现状

 专利产出数量在逐年增加。1985-1999年为起步阶段,2000-2007年为稳定发展阶段,2008至今为高速发展期,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我国农业类高校的科研能力在逐年提高,各高校对于专利产出的重视程度增加,高校教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 农业高校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占77%,远高于我国整体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的比例(33%),甚至高于高校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的比例(66.3%),说明我国农业类高校专利的技术含量较高,但也反映了农业类高校对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重视不足。

 农业类高校的发明专利分布较为集中,一方面与几个重点农业院校的实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 农业类高校的专利产出较符合其学科导向,专利产出中有80%集中在农、林、牧、渔及生物、化学领域。目前的技术热点集中在微生物、医用或梳妆用配方、测试或分析方法、农作物或园艺栽培、植物新品种及其培养方法等方面。

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在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方面的专利产出成果最多;在医学或兽医学以及卫生学领域中,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排在前三位;而华南农业大学则在传统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领域建树较多。这些专利成果很好地反映了各农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重点学科的专利产出数量高于非重点学科的专利产出数量。

3.2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 与我国高校专利产出数量相比,农业类高校专利产出仍比较少,例如2009年,我国高校专利申请量高达61 579件[1],农业类高校为2 014件,仅占3%。

 专利授权量较低。在2007年全国高校专利授权数量前50名中,仅有4所农业类高校,且排名偏后:中国农业大学专利授权70件, 排名第23位;南京农业大学专利授权36件, 排名第41位; 华中农业大学专利授权25件, 排名第44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利授权23件, 排名第47位 [5] 。

 农业技术产出与农业实际生产仍有脱节。农业实际生产中需要的技术包括农作物优质高产新技术、提高耕地质量的农艺技术等,农业新技术还不能很好地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实现专利的有效转化,产生规模效应。

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农业类高校专利的发展建议如下:①继续完善农业类高校专利产出机制,加大科研人力、物力、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加专利产出数量;②加快将已有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度,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推动社会快速进步;③专利研发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农业类高校的技术先锋作用,有效指导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杨健安. 我国高校专利状况研究与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5):120-124.

[2] 彭爱东, 朱小聪. 基于专利地图的专利分析实证研究——以6所农业类高校申请专利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6):188-193.

[3] 毛莉菊, 童云娟. 农业院校专利申请状况统计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11):175-176.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G/OL].[2011-11-15].baike.省略/view/7727.htm.

[5] 任士福, 张玲玲, 董兵. 增强农业高校专利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J]. 科技成果纵横, 2010(4):28-30.

第4篇: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范文

据统计,目前全国通过大学更名后被冠名为“科技大学”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校近百所。在这些高校中,其办学实力和特色与。科技两个字名副其实的却为数不多,以至于很多考生和家长尚未搞清楚谁是真正的科技大学。对于这个问题,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程艺在做客某电视台时,针对国内各类“科技大学”满天飞的情况郑重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谁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大学’。”由此可见,即便同是在校名中冠以“科技”的大学,她们之间的办学层次、特色和实力也有着巨大的差距。

为了更好地便于大家了解科技类大学,笔者将分三大类型为大家解读。第一类是在校名中明确冠以“科学技术”的大学,目前这类大学国内仅有两所,分别是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位于湖南长沙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这两所大学与其他冠以“科技”的大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大学取名时间和定位。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1958年建校时,就取为现在的校名,她也是中国第一所以“科学技术”命名的大学。建校之初,学校就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可以说,她不愧于中国最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学”。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名稍晚的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这所大学在1978年由原“长沙工学院”改建并定名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列入序列,执行兵团级职权。这所大学也是在所有冠名“科技”的大学中最特殊的一所大学,她直属于中央军委,肩负着为全军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培训高级领导干部,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

第二类就是目前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科技大学”。要了解这些大学,其更名时间和背景尤其值得一提。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正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届动,而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国内的大学进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在这个时期,就有一些行业院校更名为“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就是在这个时候由北京钢铁学院更名而来。当时光机转向本世纪初,尤其是1999年国内大学开始扩招后,高校名称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多。与此同时,不少单科性院校通过重组、合并、改建等方式,成为了一所全新的综合性大学,纵观这些更名前的大学,无一例外都是在某些行业领域具有明显办学特色的单学科大学。被合并、重组后,这些大学纷纷放弃之前的校名,在新校名中开始冠以诸如“科技”“理工”“财经”“商业”等热门名词。“科技大学”就是顺应当时高校改革发展的产物。从1999年到2009年之间是“科技大学”校名诞生最为集中的时间段,几乎在国内每个省(区、市)都有更名为“科技大学”的院校。在此,还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科技大学,她的建校背景十分特殊,这所诞生还不到5年的大学,其一开始建校就把。迅速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成我国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目标,并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系、专业和研究中心(所),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院士作为校长的带领下,已取得显著成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三类就是冠名“科技学院”的院校,这类院校大多数也是集中在2001-2006年之间,由几所院校重组合并后,改名为“XX科技学院”的。这类院校主要有苏州科技学院、浙江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华北科技学院、湖南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西科技学院(2012年,由原江西蓝天学院更名而来)等。

对于国内众多冠名“科技”的高校,大家乍一看,还真不知道这些学校究竟擅长哪些行业领域,更不知道哪些专业好,怎么去认识并选择她们?笔者建议大家查询其历史沿革即可。而这一点,正是广大考生、家长去发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比如更名后的武汉科技大学,可能大家并不知道她的优势特色专业,但是查看其历史沿革即可明白:“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由此,我们大致可知,武汉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在冶金、建筑、医学等领域。查阅武汉科技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名单,我们发现——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冶金工程、自动化等均是其国家特色专业。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让人恍然大悟呢9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亦可发现冠名“科技学院”这类院校的办学特色所在。

由于办学历史、办学背景各不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同是冠名“科技”的高校,其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存在不同。这需要大家多多查询资料,主动加以了解认识。考虑到冠名“科技”的大学数量十分庞大,加之篇幅有限,为了让大家从较为合适的角度去了解冠名“科技”的高校,编者将选取在不同研究领域各具特色的部分科技大学进行解读。

特立独行 科教报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梦薇

在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的安徽合肥,有着这样一所“能容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学校,这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大学”有很多,可国字号当头的就只此一所,而且“科学技术大学”正是比“科技大学”多了“学”“术”二字,体现了科大重学术、不浮躁、奋发向上的学风。

在外人看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神秘的学府。也很难想象,这所建校历史不长、规模如此之小、地处合肥的大学,竟然培养出这么多耀眼的明星:微软全球副总裁、联想集团总裁、通用汽车公司亚太区首席科学家、麦肯锡中国区总裁、布朗大学数学系主任、许多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958年创办于北京,首任校长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兼任,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1970年,中国科大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中国科大是全国首批“211工程”和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国顶尖学府“常青藤联盟”(C9联盟)、国家“珠峰计划”、自主选拔录取“卓越计划”的重要成员。

科大是一所自由的学府。学校尊重同学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在学期间,有多次机会自主选择学科类及专业,在高校中率先开放大型教学实验中心。学校鼓励同学们在本科期间体验从选题、立项到研究、结题全过程的科研实践,并为同学们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奖励。由于学校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所以科大与中科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每名同学都有机会进入中国科学院各研究院进行买践或做毕业论文。此外,作为我国唯一一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也面向全校同学开放。我本人作为一名物理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曾先后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实习,并且在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做“大学生研究计划”。在本科阶段能接触到科学研究对未来的研究与工作会有很好的影响,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轨迹进行规划。

科大还是一所人情味特浓的学府。本科学生宿舍四人一间,实行公寓化管理,她也是淮河以南地区唯一在学生宿舍楼同时提供暖气、空调和热水洗浴的高校。大一时,某天我在操场上散步,偶遇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多慧和他的夫人刘金英副教授。闲谈中聊起当年他走出绵延起伏的大巴山区,独自登上北去的火车,经过五天五夜的长途跋涉,光着脚丫大步跨进了中国科技大学校门的故事。当时,科大热情地接纳了这个优秀学生,免除了他读书时的一切费用。毕业后,他留校任教至今。曾在入学教育时听过他的名字,因为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在中国科大西校区主持建立了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同步辐射科技领域,而他“光着脚丫进科大”的事迹也厂为流传。五十余年来,科大的学风在全国高校中有口皆碑,而这种氛围潜移默化地锻造着她的学子。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当选院士的比例高达1%,为全国高校之冠,有“千人一院士”美称。

我还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30年前,科大的何多慧教授等一群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承担了研制、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加速器的任务。他回忆起走过的路时说:“我们当时是一群年轻人,没有经验,没有权威。也没有像样的设备。当时中国也从未建造过那么大、那样复杂的加速器。但是,我们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渴望祖国强盛,渴望下迁后的学校能迅速重新站立起来,我们决心奋斗。十多年里,大家团结一致,刻苦钻研,顽强拼搏,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放弃了多少个假日和周末,连家庭和子女都不顾。终于,我们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这台专用同步辐射加速器。当大家看到那璀璨的同步辐射光时,一个个刚强的汉子都流下了热泪。”

是的,建校五十余年来,“两弹一星”、神舟计划、同步辐射加速器、龙芯国产计算机芯片、量子通讯……国家的这些重大科技突破都有科大人的汗水和智慧。科教报国成为科大人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而今,学校正在努力争取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更在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靠近。低调奋进的“森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肖乐

尽管没有诸多百年老校那般弥远而悠长的历史,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已发展成为“985工程”“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之一。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

从1952年开始,新中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开始大力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国家从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划,国家决定在中南地区设立华中工学院。华中工学院,也就是华中理工大学的前身,是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四所学校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而成。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同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以及同济医科大学合并,成为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

从华中工学院到华中理工大学再到华中科技大学,其中蕴藏着光辉灿烂的校史——既有、等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也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丁肇中来校讲学:既有老院长查谦等创校元老的丰功伟绩,也有前校长朱九思、杨叔子等历任校长颇具特色的治校办学思想;既有裘法祖、张培刚等著名学者的斐然成就,也有遍布海内外杰出校友的丰硕成果。说到校长对于一所大学的影响,朱九思老校长绝对值得一提。他在八十年代就已很有远见地看到了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为学校规划了一个长远且具有远见的发展规划。按照今天华科大人自己的说法是:“华中工学院由纯工科性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迈进也发轫于九思老校长”。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开展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和走高校的综合化道路,并率先在工科院校中建立文科专业,使得华工在人文教育方面走在所有工科院校的最前面。如今华中科技大学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新闻学都是国家特色专业,这在国内的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中十分罕见。就这一点,笔者很钦佩朱九思先生。当然,后来的华工杨叔子校长、周济校长,都为学校今天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和如此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记得第一次来华科大的同学一定会惊异于她的大。有人曾调侃,情侣若是分别住在东西两边的学生公寓,那便和异地恋相差无几了,因为他们要跨越五个公交站的距离才能见到对方。虽说华科大的路都是横平竖直,也没有恼人的上下坡,但穿越整个学校领略每个角落风景的脚力也是需要一年半载才能练就的。不过大也有大的福利,也许某天你会惊喜地发现校园里竟然还有这么多美景你没有看见,而且分布在学校各处的三十几个食堂一定能让你每个星期都吃得有新鲜感。

除了巨大的占地面积,人们谈到华科大言必称“森林大学”。的确,从空中俯瞰,华科大便像是掩映在森林中的白色城堡。华科大的树是老校长朱九思在任期间种下的。朱九思十分重视绿化,他在任期间每天骑车上班,只要看到学校里的树木植物被人损坏,一定会马上给学校绿化委员会投诉。深刻的记得进校之初,杨叔子院士对我们讲的那句话,华中大的80万棵树都在微笑着欢迎你们。炎热夏日里,参天大树遮蔽了骄阳,校园里温度也会比外面低两三度,能让你在火炉般的武汉还能感受到一丝清凉。当然,绿树还有红花缀,千万不要羡慕武大有缤纷落樱,因为春日阳光灿烂的时候,华科大会有满目的粉玉兰只为你绽放。

在武汉求学的同学一定熟知这么一句话:玩在武大,爱在华师,吃在理工,学在华科。虽说华科大以其优良的学习氛围闻名于武汉高校圈,每天晚上大把的学霸不是在自习室,就是在去自习室的路上。但若是觉得华科大的学生都是只想着学习的书呆子,那绝对是对华科大的误解。这里缤纷多彩的社团活动一定会让你充分体味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新生舞会、社团文化节、校园文化节、校园歌手大赛、喻晓之巅辩论赛、毕业游行、同歌同行毕业晚会……各种类型的校园活动一定不会让你的大学生活显得单调。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各类社团,吉他协会、支教协会、动漫协会、建模协会、笛箫协会……形形的社团也一定能够让你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

有人还曾经总结了关于华科大的100件小事,这里每个周末会放电影,5块钱两场,原来在露天电影院,现在在韵苑体育馆,是华科大学子们周末的娱乐;学校的西五教学楼很破,但是很多很好的人文讲座都在那儿办,一定要去听一听;这里的路很漂亮,怎么逛都不会烦;每年毕业的时候都会有大游行,喊口号,疯狂的一晚,很让人期待……现在的我即将毕业,细数着那些早已深深印刻在心上的华科大小事,已经开始怀念在这里度过的每一日,期待着在离开前的日子里完成那些未竟的心愿,也期待着根叔能在毕业典礼上给我们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忆。书写椽胶品格与神话——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闫谨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在靠海、靠山的地方,坐落着一所特别的大学,那就是青岛科技大学。一走进校门你就能看见一个大大的代表性标志——橡胶轮胎。而如今,青岛科技大学被誉为我国橡胶界“黄埔军校”,也是我国最早开设橡胶专业的学校,并在办学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橡胶品格,影响着在校的每一个学子,而且创造了一系列的“橡胶神话”,这当然不仅仅指的是橡胶专业方面。

展开学校发展的历史画卷,你仿佛看见一条奔腾的江河,奔流不止,或遇险滩,或遇大浪,而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挡她前进和发展的脚步,她始终朝着大海的方向奔腾不息。追溯学校的办学背景,可以清晰地发现,她前身是1950年9月创建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8月迁至青岛,改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后历经山东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发展阶段,1998年由原国家化学工业部划转山东省,2002年正式定名青岛科技大学。有趣的是,学校的前身是青岛化工学院,简称“青化”,曾被学校学子借用谐音,戏称为“清华”。虽是戏称,但是在某些领域和专业,比如橡胶,在全国的水平确实是可以达到“清华”级别的。这样的叫法同时表现了青科学子对学校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2002年,学校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英文名Qta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六十余年发展积淀形成的橡胶工程、化学化工、化工机械等优势学科在国内高校中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正是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2004年,橡塑材料与工程实验室获批成为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等7个二级学科获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以来获准建立了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机械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增加1个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高性能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2009年2月,由科技部批准,青岛科技大学申报的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这是第三个落户青岛的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不仅如此,学校还充分发挥在国内橡胶和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学科优势,牵手国内橡胶巨头,联合成立了中国轮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吸纳了中国轮胎行业具有顶尖技术优势的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共二十多家单位,将集聚和整合行业创新资源,重点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打破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质量、环保、节油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最终使我国轮胎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学校还积极推进开放战咯和国际化战略,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展合作,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在学校里会经常遇见国外的留学生。能让你感受到不同国家、地区及民族的文化,在这中间,你能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撞与熏染,会让你的视野更加广阔。

如今,青岛科技大学分建三个校区,分别是在繁华的四方区、风景优美的崂山区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的家乡——高密(高密校区)。在四方校区你能感受到学校的历史感,那种有历史沉淀感的,并不高大的建筑物,会让你很深刻地感受到一所高校文化与岁月的沉淀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让你一下子被这里的学习氛围与文化氛围深深吸引。来到崂山校区,你会发现不止是周围的环境优美,有山、有海,靠近啤酒城和青岛会展中心,校园永远是那么整洁干净。在春天,我们能看见好多不知名的开花的树,缤纷着红的、黄的、粉的花朵灿烂在枝头,像是少女脸上颤动着的娇羞。在这样的美丽的景致中,有时让你走在校园里不禁唱起欢乐的歌,让你真正能感受到置身于大学校园的美好。

此外,学校为了给同学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让自己在学习之余更好地发展特长,也能因此而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无论你擅长什么,只要你愿意为之去努力,学校都会给你提供一个平台,让你尽情挥洒。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餐厅是远近闻名“物美价廉”的典型。餐厅不仅环境整洁,而且饭菜种类繁多、口感很好。就崂山校区来说,附近有青岛大学、青岛高职学院等高校,每天都有附近学校的同学到我们学校就餐。最经典的一幕是。在军训期间,青岛大学的军训旧艮与我校的军训旧艮颜色不同,他们是蓝色,我们是绿色。每到吃饭时间,就能看到大批的蓝色军训旧艮的同学在我们学校餐厅里。这里还仅仅是指大一的同学,由此可见我校餐厅的吸引力。

牧星湖里的北斗星——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张露纯

虽然河北科大校名里有“科技”二字,但她绝不是只有理工科的大学,她的学科可以概括为工、理、文、经、管、法、医、教育、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基本覆盖了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无论对于哪个专业的学生,科大都给予很多的学习研究机会。大学四年,占地面积2617亩的菁菁校园供你畅游,总值2亿的教学科研仪器供你使用,191万册藏书供你阅读,还有那2834种中外文科技期刊和70多项部级课题满足你求知的渴望。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9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6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科大先后与省内外29个地方政府签定了科技教育全面合作协议;与36家企业共建了产学研合作基地;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6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教师培训1、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要想更好地了解学校和特色,学校的历史沿革值得关注。现在的河北科技大学是在1996年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和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02年,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又并入。所以不难发现,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3个专业都是学校的优势专业。由于这些理工科专业在科大占很大的比重,所以男生很多,让科大的骨子里充满阳刚之气。特别是航模队,不说以前辉煌战绩,最近的一次比赛是在2012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他们一下子获得了七枚金牌,而对手则是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46支代表队的900多人。我们的航模队是科大人的骄傲。但与此同时,像英语、法语、经管这样的文科在科大也是很好的专业,让科大晒入了温柔的阳光。文科专业虽然人数少,但少而精,人才辈出,不少学姐学长都考入清华、北外这些的名校读研究生,在全国的比赛中拿了不少奖,让我很是羡慕,也激励着我利用科大这片沃土好好努力。

除了学术,科大的课余活动更是出名得多。在科大,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奇葩的爱好,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想玩轮滑有轮滑社,想拍电影有剧组,想写文章有记者团,想快闪、骑车、打拳、学语言、献爱心、打辩论、玩摇滚、研究学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里找不到。而且我们还可以自己创建社团,而这或许可以算是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吧。学生节是科大人的狂欢节,其盛况难以言状。全校出动,两千多人的拉街表演。让你目不暇接,而且活动当天还有免费的美味午餐享用。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科大的迷人景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牧星湖。“牧”源自《易·谦卦》中的“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取人才成长不仅在于教育也在于个人修养之意;“星”,是夜晚在湖面上看到的景象,又暗喻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必将学有所成,绽放异彩。这牧星湖就像少女的明眸,镶嵌在科大这片象牙塔的净肤之上。清晨的她,是聆听者,我们在湖边晨读,中文、英语、法语…“她一句话都不说,却见证着我们一天天的进步。还有科大的那些会说话的对石,“览山、击水”“问高、莫问高”“知足、知不足”“至善、若水”“恒安、恒德”……这些对石不一定是两块放在一起的,你可以留心校园里的哪两块石头应该是一对,这也算是生活在这里的一种乐趣,而事实是到现在我也没有把那些对石一一找全。但是值得感恩的是,这其中灌注了那么多校领导对我们的要求,又涵盖了社会对我们无数的期盼。

科大的每一寸空气都被这种文理兼容并蓄的文化所感染,所以我喜欢走在校园里的感觉。时而行色匆匆,脑子里思考着学习上的问题;时而放慢脚步,聆听樱树开花的声音。科大精神教我“进取、协作、奉献”,科大的教训让我铭记无论何时都要“兴业、尽责”,科大的校风更提醒我不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这让我越来越相信我就是一颗星,正闪烁在牧星湖里,只要努力,终有一天会飞上夜空,真真正正地闪耀在天上,让人们仰望。

石油特色,立新巴渝——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吴雨佳

银杏叶渐黄的季节,我考入了重庆科技学院。走进这个东邻歌乐山部级森林公园、西毗缙云山部级森林公园,楼宇林立、锦树参天的新建校区。你难以想象,她已走过六十载风华岁月。

1951年,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这对“双胞胎兄弟”相继诞生。2004年,是两江汇流的一年。这年5月1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重厌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重庆科技学院。从此,学校开启了新的篇章。谈重庆科技学院的校史,就必然会谈到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就必然会谈到这种历史的传承,必然会谈到自1951年以来,走出工专和油专的六万多名校友,必然会谈到这些校友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所以说,没有工专和油专50多年校园文化的厚积,就不可能有重庆科技学院今天“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训)”的薄发。

我想我是学校最幸运的学子之一,因为在我到来的日寸候,正遇学校易面整装,风华正茂;因为在我到来的时候,正值母校台阶新上,蓄势待发;因为在我风尘仆仆赶来的第二个年度,恰逢学校的甲子诞辰。如今她占地2000余亩,建筑总面积53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4亿元。她位于重庆大学城,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配套,是重庆市“文明单位”和“园林式单位”。有时我会抱怨,这学校怎么那么大,总有走不完的路,以至于我上课要提前二十分钟出发。可有时,我又感谢她的广阔。特别是在冬阳偶露的十二月的下午,或是春雨挥洒的三月的上午,行走在桃花山的石板路,一步一步地数着闲散的步子;在栀子吐白的六月的清晨,或是丹桂飘香的九月的傍晚,漫步灵湖中央的石桥,感受桥下水的柔滑,同鱼之心共翔清冽水底。你会感叹,原来大学真是如此美妙。

重科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法、文、艺等学科,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行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蕴藏着勃勃生机与较大发展潜力的高等学校。现开设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艺术设计等40个本科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和安全工程领域两个专业硕士点。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学校石油、冶金的历史行业背景,本科专业中,石油工程和冶金工程为部级特色专业和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此外,学校还拥有市级特色专业4个,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

第5篇: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范文

【导语】

代码院校名称专业类别计划数院校要求分最低分最低位次投档比例(%)0108北方民族大学国家专项(少数民族二本)3100464453547750127北京工业大学国家专项110057657673220136北京建筑大学国家专项2100561557112130147北京科技大学国家专项410058157085580166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专项1100547547138090168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专项110060260236580175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国家专项2100547542150820179北京邮电大学国家专项110060660632350207长安大学国家专项10100573550128300305重庆大学国家专项710060058361370378大连海事大学国家专项4100561538162050386大连民族大学国家专项(少数民族二本)1100458458512960413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210060059939560418东北财经大学国家专项1100557557112730420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国家专项110056856889230422东北林业大学国家专项3100555510256790424东北师范大学国家专项1100547547137700427东华大学国家专项4100577562101000444防灾科技学院国家专项(二本)1100449449572970457福建农林大学国家专项(二本)2100461456529700463福建师范大学国家专项2100530526201450473福州大学国家专项210056356398890673贵州财经大学国家专项36102513470447530676贵州大学国家专项363102529470447510696贵州理工学院国家专项2100      0697贵州民族大学国家专项27100492470444050703贵州师范大学国家专项82100568480391440705贵州师范学院国家专项4100488470443310708贵州医科大学国家专项29100534485366140712贵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专项12100510471439530730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专项4100566559107430747哈尔滨医科大学国家专项7100562532181500756海南大学国家专项10100547523208480783合肥工业大学国家专项2100561559109270784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国家专项1100558558110740850河海大学国家专项310056756693231006湖南大学国家专项41006065846046108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家专项710057657183581087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国家专项710058457771891089华北科技学院国家专项(二本)1100492492335141099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专项610060358755491104华侨大学国家专项1100537537164571107华中师范大学国家专项410057957772401138吉林大学国家专项810057957085081168集美大学国家专项(二本)2100469469451061181暨南大学国家专项410059558362091196江南大学国家专项3100565535170571203江苏大学国家专项3100544534173671348兰州大学国家专项510057756692871380辽宁大学国家专项2100562547137891543南京工业大学国家专项110053053018650154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专项310058658165591551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项410057957772441554南京林业大学国家专项1100509509260111561南京师范大学国家专项41005715669305156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专项1100548548134841575南京邮电大学国家专项310056756791641599宁波大学国家专项2100540539159161655青岛大学国家专项3100563528192791663青岛理工大学国家专项7100532504280321725山东大学国家专项810061058953111726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国家专项410058357673021744山东科技大学国家专项(二本)5100478449576391856陕西师范大学国家专项5105567562100991874上海财经大学国家专项310061961028241899上海交通大学国家专项210063162118761954沈阳工业大学国家专项1100508508262951998首都医科大学国家专项2100558553122932008四川大学国家专项1710061259841532066苏州大学国家专项410057457182282143天津理工大学国家专项3100570537164482149天津商业大学国家专项2100533510257362164天津医科大学国家专项210058458263852214温州医科大学国家专项2100545533178082242武汉大学国家专项110061361325212262武汉理工大学国家专项21005735698742228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710059257575042333西北民族大学国家专项(二本)6100465451559092350西南财经大学国家专项210059159150132353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国家专项20100548506274122359西南民族大学国家专项(少数民族)2100554537165872368厦门大学国家专项210062061325592586浙江财经大学国家专项210056855012983267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专项3100569558111262687中国矿业大学国家专项910056053716691269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家专项(二本)1100459459506922694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国家专项(二本)1100466466466952695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专项21005815767381270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专项2100574544145372709中国药科大学国家专项2100560560106002713中国政法大学国家专项21006096003845271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专项210059258953142716中南大学国家专项810059958165312719中南民族大学国家专项(少数民族)5100523513244682720中山大学国家专项310160560038322725中央财经大学国家专项210061460731042747遵义医科大学国家专项3310052049432400

第6篇: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范文

注重产学研联盟建设

华东理工大学非常注重产学研联盟建设。在早期,学校由于经济上的紧迫性而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对企业的服务,得到企业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了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大力支持,进而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现在华东理工大学和中石化的二级公司都建有产学研的合作联盟关系。

到后期,产学研联盟的发展注重于人才的培养。所以,在近五年来学校加强了与中科院科研院所的合作,特别是和所处张江的药物研究所的合作,并联合组建了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教育部的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的重点实验室,同时进一步发展为国家中药工程研究中心,把整个药学的人才培养、学校的实力和中科院的人才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在产业方面对药学的发展又加强了与鲁南制药、河南天方药业、河北威远药业、美国陶氏化学公司、辉瑞公司等药业公司的联系。

人才培养是大学基本的使命,高校的三大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如何培养人才,特别是如何培养高端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如何“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实际上,对于高校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在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合培养下是有益的。

同时,华东理工大学还联合了国内16所著名高校,一起构建了中国高校石油化工产学研联盟,在此联盟的基础上承担了教育部石油化工技术推广频道的建设,也承担了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农业化工频道的建设。

推动自主创新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由于是一所工科院校,所以肩负着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推动自主创新发展。随着石油危机和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少油、贫气、多煤的国家。如何发展煤气化事业成为了多年来摆在中国科学家面前的使命。

上世纪70~80年代,我们国家引进的30多套大型合成氨装置,所有的煤气化技术都是来自于美国公司,我们每产生1立方的合成气就要向美国公司缴纳几美分的专利使用费。如何摆脱巨额使用费的负担?华东理工大学经过30年的努力和充矿集团全力合作,终于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这个技术充分地显示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有机结合,并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特等奖,并入选2006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此专利去年一年获得的专利实施许可费是8600万元人民币,并且现在美国有7家公司要引进我们的煤气化技术。

加强技术转移工作

如何在机制上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推动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为此,学校借鉴了美国和日本的技术转移模式,在内部极大地加强了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华东理工大学现在有专门从事技术转移的专职工作人员120余位,其中有100余位工程师和20余位教授全部来自于企业。

学校加强技术转移工作,建立了专家库,来跟踪小试的成果,并对企业需求技术进行评估;此外,还加强了技术集成、安全评价和环境评价能力的建设。

第7篇: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我国科技期刊总数发展迅猛,截至2010年底,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1003种,占我国科技期刊20%左右。旗下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近几年也随之发展壮大,目前已有125种医学期刊(学会直接编辑出版23种)。其青年医学编辑是该系列杂志的主体,是科技期刊的生力军,平均年龄39岁,从自身素质上看,他们知识结构新、学习能力强、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背景,但现阶段对医学编辑人员的要求也与时俱进,并不限于掌握编辑出版行业领域的知识。全方位地提高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是对现阶段医学期刊编辑的要求。而继续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编辑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缺和提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会编辑出版的23种期刊)是国内拥有医学编辑人数最多的单位,近几年杂志社领导特别重视对其编辑进行继续教育,通过举办一系列培训班、推荐优秀员工出国考察或培训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地为编辑提供机会,本文就这一方面做一总结以期为同行作参考。

一、借鉴近年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特点

近5年医学科技期刊从业人员队伍整体变化不大,仍以采编人员为主,说明期刊仍以学术内容建设为主;学历结构上,高学历人员比例有增加趋势,编辑人员逐步学科专业化,与国际期刊接轨;年龄结构上,办刊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下人员比例最高。

二、开展继续教育的多种形式或途径

(一)开展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是获取学时(学分)的主要继教方式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并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编辑出版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并将此作为出版职业资格登记、责任编辑注册的必备条件。中华医学会受新闻出版总署委托,近年来每年均举办一次这种培训班,面向对象是全国医药卫生期刊行业的编辑,培训的内容既包括编辑工作过程中的常见的,如图表加工、中英文摘要结构等学术质量问题,也包括期刊数字化建设问题和出版体制创新与发展问题。每年培训内容都不尽相同,主要围绕当年的热点、焦点问题邀请各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探讨。

(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稿专家培训班

从2008年开始中华医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培训对象主要是系列杂志的审稿专家以及期刊编辑,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审稿专家为出发点,既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审稿的目的、作用、原则,把握期刊的学术、思想导向,又从微观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如何提高文章审稿速度和质量以及对审稿人的一般要求等。这可提高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增强自身审稿水平,表面上看这种培训与医学期刊编辑继续教育互不相干,实际上审稿专家通过培训,知道编辑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写审稿意见会对作者提高学术质量能有所帮助,编辑参加这方面培训班也可对专家的审稿提出意见或建议,再次体现了编审是一家的观点。

(三)参加国内各类学术会议研讨

1.鼓励青年编辑参加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

此研讨会已连续举办过十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领导鼓励并支持青年编辑参加这种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会议,这种会议研讨的主题一般紧扣时展以及期刊改革的步伐,可为年轻的期刊编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成为青年编辑们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在第十届研讨会上,《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韩锟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关卫屏分别就“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出版”和“我国科技期刊出版集团的现状与畅想”进行了精彩阐述。其中的青年编辑奖项之一骏马奖就是鼓励青年编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2.参加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论坛已连续举办过5届,这种论坛规模较大,主要与政治体制挂钩,内容主要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探讨新时期科技期刊发展战略,推动科技期刊创新与发展为主。参加人员既可以是科技期刊编辑也可以是临床医师或是护士。游苏宁社长兼总编辑每届都会组团参加。通过这种继续教育的方式,一来可以学习知识;二来通过积极撰写文章与同行交流,在第五届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室石朝云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评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的《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时滞的影响》文章分别被入选进行论坛报告。

(四)参加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同行评议和出版大会或参加国际书展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体系的形成,中国的科技出版日益融入国际出版体系,与国际同行面临的许多问题具有相通性,如同行评议的质量控制、利益冲突、发表偏倚、论文结果修饰等。在参加温哥华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同行评议和出版大会”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篇文章以大会报告或壁报形式进行展示。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多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在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展会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量最多,版式统一,基本代表整个系列杂志的面貌,给世界各国朋友们近距离观察和感知中华文化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

(五)发放科技期刊方面的书籍

在实践工作中自学也是实现继续教育的形式之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会不定期发给员工一些与编辑期刊方面有关的书籍,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此书既可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教材,又可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书,也可供科技人员撰写科技论文和其他科技文章时参考,是相当实用的工具书。文学方面如《编辑人的世界》、《和世界著名期刊总编对话》,此类书籍为编辑们提供了必须掌握的各种编辑技巧,而且还为作家提供了各种与写书有关的出版知识。实用书册如《医学常用计量单位手册》,可以帮助编辑查对作者提供的医学单位是否正确,提高效率减少数值差错。

(六)每月举办一次小范围编辑沙龙活动

这种活动主题多样,既有出版方面的专业问题,也有学术方面或伦理问题,主讲的老师既有大学教授、国外期刊编辑的主编、转企改制成功的集团领导,也有杂志社内的职工,凡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沙龙的主题。

(七)岗位技能大赛

这是近4年杂志社开展的继续教育形式之一,它加强了杂志社的企业文化建设,现已成为中华医学会品牌活动。内容形式多样,主要包括:

1.业务技能方面的考察;

2.对某一选题进行演讲比赛;

3.开展一个调研报告或策划活动;

4.与学会领导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发挥个性展示才艺的作品。其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社徽就是在这种活动中被员工设计出来的。

(八)其他方面继续教育形式

2011年开始支持并组建“业务学习和科研小

组”,通过开题报告会、组建课题小组、调研、撰写论文四个阶段(为期1年),完成一批对实践工作有指导意义、选题新颖的调研课题。杂志社会对评审通过的立项课题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通过这种方式可加强青年编辑业务学习,把杂志社建设成一支学习型的团队。与国外同专业编辑部加强合作与交流,派员工到国外进行学习或交流,如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张晓冬曾在2008年底到《欧洲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回国后对国外编辑部工作的编辑机制、出版机制、经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借鉴了他们的经验。

对发表在编辑出版方面的期刊文章,如发表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这类杂志,杂志社每年除了报销一定费用外,年终还给以一定奖励。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并鼓励职工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写论文查文献本身就是学习中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三、目前医学编辑继续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目前的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虽有编辑培训班或研讨会,但为数并不多,所参加的人数有限,且效果无法准确评估,没有形成正规的继续教育制度和模式。编辑方面的期刊,也未充分发挥期刊的继续教育职能(可以仿效医学科技期刊设置继续教育园地栏目),给医学编辑工作者提供继续教育空间。在上文提到的实践的继续教育形式中,只有第一点才能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继教学分,其余的几个方面在学时(学分)上未有体现。继续教育是培训和提高医学编辑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及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极其重要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凡是能实现继续教育途径的都应列入此范畴内。如在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参加国际或国内会议、出国培训、参加有组织有规模的编辑沙龙活动等根据情况可按不同的学分计算等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以便更好地进行继续教育:

(一)开展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会议,营造良好学习平台

继续开展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培训等学术会议,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继续教育的学习平台,鼓励并奖励出版编辑人员参加这种学会会议,加强与业内学者、专家沟通与交流。学术会议的选题不要只限于编辑出版方面,要适量增加一些与编辑出版相关的人文教育、文字教育等。

(二)加强和国际医学优秀期刊交流与合作

加强和国际医学优秀期刊的交流与合作,将国外对编辑学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展现给国内的编辑。

(三)建立合理的继续教育体系

建立培训教育、考核、评估一条龙的医学继续教育体制,除现有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作为基本的硬要求之外,还可设立英语、财务、医学信息等辅助专业的培训和考试,并在编辑职称的晋升当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加强业务宣传和学习

加强对医学编辑中的“大家”和“优秀人物”的宣传和学习。有的老编辑经验丰富,知识雄厚,青年编辑思维灵活,掌握新技术较多,但各自“藏在深无人知”,要加强对榜样的宣传(每年的韬奋奖,出版新人奖,这些获奖者都是优秀的编辑,可以请其以作文或演讲的方式介绍经验)。

(五)加强和高校间的合作

加强和高校间的合作,可请相关领域专家定期召开专业、系统的培训活动,并组织人员参加。

总之,应坚持普通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提升医学编辑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深度,进一步使培训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第8篇: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范文

维观企业一小步 中华美业一大步

维观是中国基因美容时代的开启者和无创抗衰老时代的倡导者,7年发展历程和15年技术沉淀,推动生长因子护肤领域的3次技术革命,极大提升了中华美业技术含金量和品质竞争力。

维观是中国基因美容时代的开启者和无创抗衰老时代的倡导者,7年发展历程和15年技术沉淀,推动生长因子护肤领域的3次技术革命,极大提升了中华美业技术含金量和品质竞争力。维观坚持以“科技创新、技术领先、定位高端、立足品质、决胜终端”的企业方针,联手加拿大世科技术研究中心和韩国MCURE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领先的生长因子抗衰项目,让女人的衰老慢些来,引领前沿抗衰美容技术潮流。

第1次技术革命:开启基因美容修复时代

1997年将基因工程医药技术生长因子真正意义上应用于专业线化妆品行业,推出冻干粉和原液修复产品,开启国内专业美容长达10年繁荣发展的基因美容修复时代。

第2次技术革命:推动美塑面部抗衰时代

2006年开发全效生长因子和小分子涂抹除皱等配方,2007年引进微针美塑疗法,2008年成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授予美塑专业委员会,推动美塑疗效时代的到来。

第3次技术革命:开启无创整体抗衰时代

2009年全面开发小分子无创抗衰老项目,2010年引进加拿大低压喷射无针透皮吸收技术,2011年引进电动微针透皮吸收技术,2012年聚焦面部抗衰和整体抗衰,倡导无创整体抗衰理念。

戴宏彬

(中加合作)广州维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美塑专业委员会主任

戴宏彬,海外留学归国技术专家,加籍华人

(中加合作)广州维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加拿大世科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美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美容美发化妆品协(商)会联盟美塑抗衰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基因美容的开拓者,国际美塑疗法的先行者,国际抗衰老美容专家,中国美容行业最佳雇主,中国美容经济推动者50人之一。

自1994年开始专注生长因子的开发应用,1997年从生物制药领域转型到化妆品领域以来一直致力于基因工程抗衰修复项目产品的开发与应用,1999年出国深造,并定居加拿大,2004年学成归国后成立广州维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运作,专注生长因子开发与应用18年,从业15年来推动生长因子护肤领域的3次技术革命,极大提升了中华美业技术含金量和品质竞争力。

专注生长因子开发和应用18年 致力提升中华美业技术含金量

戴宏彬,是国内基因美容的开拓者和“暨大品牌”的奠基者之一,自1994年从暨南大学生物工程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后,戴宏彬分配到校企合作的珠海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协助参与基因工程国家一类新药外用药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后期临床与市场开发工作,1995年回到广州,在暨大的另一家校办企业继续从事生长因子注射用药品的科研临床开发,1996年底主持bFGF生长因子化妆品“细胞活能”品牌开发与市场招商,1997年春季生长因子护肤品上市,并很快在专业美容市场引起轰动,成为市场最佳新锐技术品牌,引领市场长达10年繁荣发展的基因美容修复时代。

1997年,戴宏彬考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生,后转到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生物技术方向,一边读研,一边创办华桑生物工程公司,1998年底戴宏彬研究生二年级时候牵头组建由6位教授博士组成的股东团队,专做“皮肤表面文章”,开发华桑生长因子和抗菌肽的国家发明专利,1999年戴宏彬移民定居加拿大,2001年入读肯考迪大学研究生院计算机科学研究生班。2004年戴宏彬和几位相关领域的留学生联手创办加拿大世科技术研究中心,任总经理和研究员,主要从事多肽合成开发,同年携成果回国创办广州维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领先的抗衰老方案供应商致力打造打造中国抗衰老美容王国

戴宏彬2004年回国创办维观公司的时候,就尝试在生长因子领域有新的突破,开发全效生长因子(真皮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角质细胞形成因子KGF的复合配方)和小分子多肽如六胜肽等的配方,但生长因子等大分子在正常皮肤的透皮吸收障碍仍然是个大问题,当时因对国内市场不熟悉,未敢及时引进美塑透皮吸收疗法,直到2007年才开始陆续引进微针滚轮、低压喷射枪和电动微针等美塑设备仪器,维观企业从缓慢的膏霜市场逐步转型到高端技术项目市场,由于项目市场定位准确,产品品质效果卓越,项目市场前景越来越开阔明朗,企业于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维观正在制定维观未来3年的发展蓝图,将在抗衰老美容专业市场、医学美容抗衰修复市场大展身手,并将与基因工程国家药物工程中心联手拓展海外市场。

中加韩三国精英企业 联袂演绎抗衰老修复传奇

维观联手加拿大世科技术研究中心和韩国MCURE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中加韩三国精英企业,联袂推出全球领先的生长因子抗衰项目,让女人的衰老慢些来,开启无创抗衰老时代。

核心优势 无创抗衰项目 引领业界潮流

国内资深老牌的抗衰老项目专家,专注生长因子研发应用18年,维观以15年的专业线技术沉淀为依托,开发世界领先的生长因子抗衰项目,聚焦面部抗衰和整体抗衰两大王牌项目,满足国内美容会所高端会员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口碑。

面部抗衰:小分子抗衰老项目

生长因子面部抗衰项目,让顾客比同龄人更年轻,面部抗衰分为4个小项目:适合美容会所中高端顾客保养需求。

嫩肤提升系统:消除细纹和幼纹、改善毛孔粗大和松弛皮肤

美白补水系统:改善肤色黯黄和干燥现象

眼部抗衰系统:改善眼周的细纹幼纹、肌肤松弛、黑眼圈和眼袋

皮膜修复系统:改善敏感类型肌肤和修复受损肌肤

整体抗衰:荷尔蒙抗衰项目

整体抗衰项目适合美容会所高端顾客的消费需求,抗衰老之道在于荷尔蒙的平衡,维观开发的荷尔蒙信号肽经导入吸收后能改善睡眠质量,调节脑垂体分泌人类生长素,进而调节荷尔蒙平衡,逆转青春,恢复整体年轻态。

市场定位:中国领先的抗衰老方案供应商 推动美容会所技术升级

“现阶段美容会所不缺项目,但缺乏有技术背景和效果确切的产品”,“抗衰老消费顾客凭什么买单?——首先是效果,第二才是服务。”维观立足高端特色美容市场,以科技创新型技术项目、专家技术型店销团队和资源整合蓝海战略为3大发展基石,在行业首创抗衰老中心模式,以项目加盟和品牌定制等灵活的合作模式,为许多大型美容会所和连锁机构提供基于可持续发展和抗衰老财富升级的解决方案。

中华美业总裁精英加拿大考察游

2012维观携手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美塑专业委员会,邀请全国高端美容会所精英赴加拿大游学考察。加拿大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风景迷人,宜商宜住宜学,是出国游学首选。中华美业总裁精英加拿大考察商务内容:加拿大美容同行考察、投资移民环境考察、子女留学环境考察、探索加拿大迷人风景。中华美业总裁精英加拿大考察团定于7~11月分批成行,前往加拿大商务考察需要2个月的签证前准备,敬请安排时间提前报名。跟随众多知名美容会所总裁精英,谱写您人生和事业的新篇章。

第9篇: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范文

摘要: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合作能力、合作模式、合作环境、合作开放度、合作成效等方面,剖析了产学研发展的现状,从价值取向、产业联盟、成果转化、合作区域揭示了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两型社会;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简称“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高新区成为了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新区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为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1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

无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高新区管委会,都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1产学研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模与质量,是产学研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新区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8年底,注册企业达到12784家,经营活跃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达到720家[1]。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重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凯迪电力、华中数控、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研发并产业化了大批新产品或新技术.

高新区汇集了42所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结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机械、电子、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化优势;武汉大学在本地转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测绘、化学化工、水电利设备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武汉理工大学在机电、汽车、材料等专业转化能力较强;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优势集中在畜牧、养殖、生物等专业方面[2].

高新区汇集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新区始终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推动科研院所加快成果产业化、院所企业化,加速释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邮科院、化学所、生物所、高压所等20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以研发为主的事业单位向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的转化;中核武汉核动力所、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3].

1.2产学研合作环境日益完善

产学研合作水平与外部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高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改善产学研合作环境.

(1)创新服务平台日益多元化。高新区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组建了“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业核心企业建立10多个不同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建设了多元化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如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

(2)孵化器逐步专业化。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高新区开创专业化孵化器发展道路,完善了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的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孵化器的建设,逐渐建成或正在建设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光谷软件园、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光电子企业孵化器7个专业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区的孵化面积达90万m2,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4].

(3)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成长链的关键环节。高新区已形成校园周边、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孵化器相结合的多层次孵化网络。尤其是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等的建设,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168家,累计毕业企业85家.

(4)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区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进企业上市,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②发展风险投资,已建立了华工创投、东湖创投、光谷创投、武大创新、创业者中心等7家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汇丰控股公司、IDG创业投资基金、Intel等境外创业投资机构;③完善了产权交易平台。中国(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首创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2008年年底,为高新区内的艾维通信、武汉安能、江通动画、银泰科技、绿世界环保等28家公司融资35笔,总资金超6亿元[5];④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例如,光谷基金与华夏银行签定协议,形成“贷款+担保+投资”的投融资新型融资模式,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超过1亿元的融资支持[1].

(5)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推陈出新。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国光谷创新奖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科技人员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中国光谷创新奖,鼓励科技成果的股权化、资本化。例如,在红光高清NVD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人员和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650万元,占股比例达27%.

(6)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高新区已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才1300余人,创办520多家企业,涉及200多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经营[6]。200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在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3551”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得到海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7)产学研联动机制初步形成。高新区定期召开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的产学研联席会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光电国家实验室、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的建设,加强了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动,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1.3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多种富有生机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区内企业已建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请中科院姚建铨院士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激光技术专家组成顾问团。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规模较大、研发力量较强,属于创新型企业的典范.

(2)大学院所直接将研发植入产业。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资源和科研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高校老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区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楚天激光、凯迪电力、凡谷电子。大学科技园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数控、天喻信息、达梦数据库,武汉大学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奥、武汉立得空间,武汉理工大学的南华高速、理工光科、港迪电气、理工光学等。华烁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则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直接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典范.

(3)共建产学研经济联合体。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为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高新区建设了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共建的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拉动了产学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东湖高新集团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产学研各方共建企业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武汉大学开发的“OSMAR-S型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选择凡谷电子公司作为实现雷达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4)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以联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这些联盟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5)“产业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区采取资源集聚战略,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其中,光电国家实验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717所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武汉大学牵头,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凯迪电力等单位组建.

1.4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初具雏形

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开始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1)谋求全球产学研资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区内的产学研主体已开始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积极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例如,长飞光纤由中国电信集团、武汉长江通信集团与荷兰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研发;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的Farley和Laserlab,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机.

(2)吸引跨国公司到高新区建设技术中心。例如,微软技术中心、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创新技术体验中心、EDS全球服务外包中心等.

(3)聘请国外专家。例如,光电国家实验室聘请了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布立顿·强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学研究中心”;凯迪电力聘请世界著名干法脱硫专家孜默担任技术顾问,引进了7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波兰等国家的脱硫技术专家.

(4)举办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例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留学生创业会以及光谷国际论坛等.

1.5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1)从联合创新走向创新集群。高新区涌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如华工科技、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凯迪电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区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部级创新项目320多项[7],开发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长飞光纤的“光纤链路测试方法”,均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高新区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由区内企业牵头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始走向联合创新。这标志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已朝市场化、长期化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成社会财富。产学研结合的浪潮日渐高涨,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断地被产业化,转化成社会财富。例如,由国家光电实验室研发改进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研制成功,武汉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仪产品试生产.

(3)部级示范基地纷纷落户。高新区已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研发基地、光电器件生产研发基地、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新区也先后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全国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和“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等。这些基地的落户都是官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成效.

2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面临新的形势,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集中突现如下:

2.1校企的价值取向差异依然严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的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依然以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为依据。虽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创办公司越来越多,例如,武汉东湖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886家,其中近20%的企业由高校或高校教师创办[8]。但是,武汉高校产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产业相比,在数量、规模、产业实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关注的焦点是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或市场前景.

目前,区内企业在创新上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属于自创。据湖北省统计局2007年的《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占71.9%,独立完成的工艺创新占65.2%,只有28.1%的产品创新和34.8%的工艺创新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的合作完成的[9].

2.2产学研合作联盟亟待升级

跨“产学研”平台的产业联盟是现阶段高新区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新区的众多产业技术联盟,由高校或企业牵头,由研究机构、企业,甚至金融、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区的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时间比较短,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的初级阶段,需要经历“联系、联合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六部委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随着产业联盟的逐步推进,产学研联盟中存在文化风险、制度风险和运作风险,可能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造成联盟的终止。因此,转向产学研相结合、整合有效资源的技术创新联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2.3在汉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高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远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向本地企业转化的比率比较低,由武汉地区企业承接的项目不足20%[8],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总额大约在3~4亿元,其中涉及到武汉本地及武汉周边地区的项目转化总额只有大约5000万元,仅占转化总量的25%左右[2]。武汉大学2006年以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形式实施具有发明专利的项目13项,武汉企业承接的项目只有2项[8]。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存在类似现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象大部分是江浙、广东等外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反而比较少.

例如,武汉大学2002—2006年通过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68项,其中与武汉企业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项目不足10%,华中科技大学2002—2006年与武汉企业也只有29项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8].

2.4产学研合作地区性明显

高新区的官产学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区,以整合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为主,在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东湖高新区实施转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东湖高新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国外科研力量,包括与国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和独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与扩散等。例如,与法国政府联合建设P4实验室,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切割系统公司,凯迪电力高薪聘用外国专家。但是,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地区性过于明显,未能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推进,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难以融入国际性创新网络.

3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结合产学研发展趋势和高新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3.1以战略规划引领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产学研合作过程的重要运用,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正经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明确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结合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制定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以规划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引领产学研工作纵深发展.

3.2以战略联盟和合作网络驱动产学研合作国际化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产学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区内、国内。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外延边界,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化道路,是高新区成功嵌入国际性创新网络,逐步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推进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联盟的不断发展,利用现有具有影响力的技术联盟或产业联盟,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成立跨国产业联盟,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合作网络,以“请进来、走出去”思路开展产学研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

[NextPage]

3.3吸引和促进区内外产学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世界一流科技园发展的经验证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来推动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依靠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实施产业与科技的对接。以高新区优化的产业结构,积极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和学科链实现对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另一方面,借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外乃至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高新区建立转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3.4以产学研平台吸引和留住科技领军人才

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综合环境,从而使人才从愿意有为到可有作为,从希望发挥到能够施展。例如,利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邮科院等科研院所,凯迪电力、长飞光纤等创新型企业,以国家光电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部级实验室为平台,引进和留住海外科技领军人才.

3.5借助“部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发挥辐射效应

高新区创建“部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应该说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创新体制和优化产业布局是武汉城市圈作为“新特区”的重要试验内容,东湖高新区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则成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

正如李健[10]教授所说“两型社会离不开两型经济,两型经济离不开两型产业,两型产业离不开两型技术”,两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新区在优势产业上已具有优越的产学研合作条件,为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应该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部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武汉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汇报[R].2009-2-20.

[2]武汉市产学研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武汉市产学研工作发展报告[R].2006-11.

[3]夏亚民,陈丽娜.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07(2):80-84.

[4]王宏斌,陈捷.武汉东湖高新区玩转资本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7-08.

[5]何亚斌.关于产权市场促进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汇报[R].

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汉吹响“人才集结号”[N].光明日报,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极目楚天论光谷[EB/OL].

hbstd.gov.cn/,2008-06-19.

[8]董宏伟.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院校专利转化情况调查.sipo.gov.cn/,200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