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孙子兵法论文范文

孙子兵法论文精选(九篇)

孙子兵法论文

第1篇:孙子兵法论文范文

中新网苏州2月20日电 题:香港学子宋代兵学论文获博士学位

记者 韩胜宝

“宋代兵书的数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宋朝兵书著者身份呈现多样性”、“宋代兵书的种类繁多”……这是邱逸在香港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宋代的孙子兵法研究》中的论点。此文使他破格升为博士研究,成为港大首位没有硕士学位的博士生,也是香港为数不多的兵学论文获博士学位的学者。

邱逸考证,“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赵匡胤曾采取一系列“崇文抑武”政策。到了仁宗赵祯在位时,著述兵书的情形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不仅“士大夫人人言兵”,仁宗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亲撰兵书的皇帝,其《攻守图术》三卷、《神武秘略》十卷、《行军环珠》及《四路兽守约束》一卷等四部兵书虽已佚失,但他下令编修大型军事类书《武经总要》作为将帅的教授书,这更是前朝所无之举。

此外,始立于仁宗天圣七年的武举常选制度,在英宗赵曙朝终成定制,武举考试形式仿照文试的明经科,英宗更开创先河,在武试题中引入古兵书的内容,以古兵书作为考试的范畴,其时宋廷对兵书的重视已非宋初时可比。神宗皇帝赵顼对兵学的态度更为进取,把古代七部兵书置于“经”的位置,称作《武经七书》,并设立武学作为研习兵书的场所。这种对兵书的重视态度,都是宋代以前所无的。

宋朝“兵学兴盛”有三个具体标志。邱逸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论述道,首先,宋朝兵书的数量为历朝历代之最。《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兵书有53部790卷,图43卷;《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兵书有135部512卷;而《宋史‧艺文志》著录的兵书竟多达347部1956卷之多。但是,根据近人许保林的整理,宋人著述兵书的实际数字远较《宋史‧艺文志》所载为多,达559部。

其次,宋朝兵书著者上至天子,下及在野文人,他们有研究古代兵书的学者,有著名文人,有朝中枢臣和边疆大吏,更包括了不同阶层的官员。就以北宋兵学著述最兴盛的的仁宗到神宗朝为例,撰写兵书而官至宰辅者包括了曾公亮、丁度、韩缜、薛向、王存、王韶、张商英及吕惠卿等8人,其它职衔的官员更是不胜枚举。宋代兵书著者职级之高,涉及官员之多,也是前代所没有的。

再次,两宋兵书包括了注解类、权谋类、兵录类、兵鉴类、兵制类、兵器类等12种类,内容不仅遍及古代兵书的各个领域,还有所创建。宋人或汇辑前人兵学研究成果,或整理校勘古兵书典籍,或分门别类摘录历代兵论和战例,兵书如《武经总要》、《武经七书》、《十一家注孙子》等书,系统地保存了古代兵学的珍贵数据。

第2篇:孙子兵法论文范文

【英文摘要】The Art of War by Sunzi is not only a book concerning wars,but amasterpiece on shi.From the comments on shi,we can easily find out theinfluence which the book has ha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aesthetics.Shi is used by Sunzi as natural condition,inner strength and war-situation,embodying the beauty of noumenon,reason and strength.From an aestheticperspective,the great value of shi is the transcendence over the traditional viewpoints,and the aesthetic transition form nature and human to thesociety including wars.Due to the continuous explanation by many theoristsin later generations,shi finally becomes a typical aesthetic catalogue with profound significance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孙子兵法/势/本体美/理性美/力量美/the Art of War by Sunzi/shi/beauty ofnoumenon/beauty of reason/beauty of strength

提起《孙子兵法》,人们都知道它是一部研究军事谋略和作战技巧的古代兵书,具有 很高的地位、深刻的价值和广泛的影响,以至于人们把这部著作奉为“兵经”或“武经 ”,而把其著者孙武封为“兵圣”。事实上,从文本的价值阐释和实践品格来看,这些 评价绝非溢美之词。然而,《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绝非仅限于军事领域,在哲学美 学特别是艺术美学领域内,它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但目前很少有学者愿意涉足甚至根 本不屑提及,这确乎是一种已被长久“遮蔽”了的“存在”。《孙子兵法》对后世艺术 美学发展的审美向度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最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在对“势”范畴的论述 上。

一、“势”在《孙子兵法》中的多重所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势”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重要范畴之一。《孙子兵法》从军事 学的角度,较早提出且颇为系统地论述了“势”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从《孙子兵法》 全书来看,直接提到“势”字的有15处之多,涉及《计篇》、《势篇》、《虚实篇》、 《地形篇》等篇章,其中《势篇》是论述“势”的专篇。尽管在其他篇幅中并未直接提 到“势”字,但都程度不同地和“势”相关联,讲的都是治军策略、用兵技巧、军事实 力、虚实关系、战场地形、攻守方式、间谍运用等对军势、战势直至战争结果所产生的 深刻影响。我们不妨说,“势”才是《孙子兵法》的核心范畴,《孙子兵法》其实就是 一部论“势”的兵书:作战前应善于判断形势、驾驭局势,作战中应巧妙地利用地势、 山势、水势、火势,善于造势、积势、任势、变势、化势,调动全军的气势,占据战势 的主动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最大可能地夺取战争的胜利。显然,《孙子兵法》并非 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用“势”,由此便形成了《孙子兵法》中“势”范畴的多重所指。

一指自然之形势,具体表现为战争中应巧妙地运用地势、山势、水势、火势等。这是 孙子论势的第一层次。《行军篇》提出了处于不同地形情况即“处山”、“处水”、“ 处泽”、“处陆”条件下不同的“处军”方法,得出了“好高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 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的驻军原则,强调了“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 、天隙”等地形的隐患,这些旨在说明作战时要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地形篇》从军 事地理学的角度,详细地考察了“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 和“远形”此“六地”的利弊,并探讨了应相应具备的战术原则,说的也是地势对战争 形势的巨大影响,孙子认为此乃“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九地篇》在开 篇便提出了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和死地等“九地”,论 述了战场地形地势对士兵心理、诸候态势和敌我形势的影响。《火攻篇》虽然表面看来 是在讲“以火佐攻”,实际上是说火攻同样可以对战争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在孙 子那里,“自然之势”已成为影响战争结果的不可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指内在之气势,具体表现为为赢得战争的主动权而具备的全军的向心力、凝聚力和 战斗力。这是孙子论势的进一步深入。

如果说自然之形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人”才是战争中起决定作 用的内在因素。《孙子兵法》从内部因素即人的素质、人的心理等方面加以阐述,认为 从将帅到士兵必须打出气势、拿出信心,同时应消解和压制敌人的气势。

“用兵任势也。”(曹操语)孙子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将帅就必须善于激发全 军的气势。一方面将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即谋略 冷静而幽邃、管理公正而严明等)和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奇正变化、避实击虚等),给 全军做出表率,从而激发士气;另一方面又要靠深入敌军(“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 主人不克”)、重击敌军(“故杀敌者,怒也”)和激励奖赏(“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 其先得者”)等手段,做到“与众相得”(《行军篇》)。在他看来,“齐勇如一”(《九 地篇》)才是真正的为军之道;只有戮力同心,才能得战争之“势”,进而取得战争的 胜利,因为“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

全军内在气势的获得,既要靠“我军”士气之激发,又要靠对“敌军”士气的消解和 争夺。《军争篇》深刻指出:“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善用兵者,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作为将帅,必须善于“观势”,即所谓的“相敌”。孙子 在《行军篇》中列举了32种“相敌”方法,包括饥、渴、劳、虚、恐、扰、乱、倦、穷 、失、窘、困、不精、乏、怒,以及静、挑、安、来、隐、伏、覆、车来、徒来、薪来 、营军、敌卑、辞强、陈、谋、期、诱等。在孙子看来,“任势”必须“观势”,正所 谓“知彼知己,胜乃不殆”(《地形篇》)。

三指战争之局势,具体表现为由自然之形势和内在之气势而形成的对作战形势的控制 力与对敌人无形的打击力。这是孙子论势的核心和落脚点。

“势”在虚为“气”,在实则为“力”,体现为作战时的一种爆发力、冲击力。有的 学者指出:“‘势’就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由于实行正确的作战指挥,从而在战场 上所表现出的实际作战能力。”[1](P54)孙子也提出:“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势篇》)在孙子看来,“势”具有“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和“激水漂石”所形成 的“势能”,依靠此“势”,“其战人也,如转木石”(《势篇》)。但这种“势能”究 竟缘何而来呢?除了前述的巧妙利用自然地势、调动全军内在气势以外,孙子还作了进 一步的论述。他认为,“势”贵在“变”,“战势不过奇正”,要善于在“奇正”之间 寻求不断变化,“以正合,以奇胜”,唯其如此方能“不可胜穷”。“势”贵在“造” ,造出声势,给敌军以假象,“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 近”。“势”贵在“化”,《用间篇》讲的就是化势的问题,即通过用间和反间扭转战 争形势,化被动为主动,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效果。“势”贵在“度 ”,即审视实力、把握时机、巧妙安排。孙子在《地形篇》论述“远形”时提出“势均 ,难以挑战,战而不利”的观点,在论述“六败”时又提出“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也就是说在地势均等、平分兵力、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作战就非常不利。“势”还贵 在“积”,经过长期而有准备的蓄积和贮存,就如同火山爆发、剑拔弩张般蕴藏着极大 的动力和能量,所以他说“势如弓广弩”,王皙则提出“势者,积势之变也”。总之, 作战应“求之于势”,“择人而任势”,方能形成“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般之“势”或 曰对敌打击力。转贴于

基于上述理解,很显然,孙子之“势”绝非简单的“形势”二字可以全部说清。它固 然最终指向战争的局势,因为《孙子兵法》原本就是谈论战争的,孙子就是想证明应通 过一切办法取胜战争,但同时还要看到,把握战争的局势、赢得战事的主动权,不可能 唾手可得,而应善于利用自然之势,巧妙地营造内在之势。只有做到内外结合,才能真 正得“势”,“因利而制权”(《计篇》),否则只能落个“用之必败”、吾乃“去之” 的结局。孙子以其气派非凡的“论势”,给予当时的为政者和后世的军事作战以深刻的 启示。

二、《孙子兵法》中“势”范畴的美学意蕴

《孙子兵法》的军事学价值自不待言,但其美学价值却常常为学者们所淡漠和忽略。 从审美角度来审视《孙子兵法》,我们不难发现,其所反复论及的“势”范畴具有深刻 的美学意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孙子兵法》之“势”首先具有显明的本体美。《孙子兵法》一书的核心是什么?可能 更多的学者都倾向于一个“计”字,认为全书都是讲谋略的,“先计而后战”理应成为 全书的核心。但笔者以为,事实并非如此。如前所述,《孙子兵法》全书直接或间接论 “势”的篇章占据相当的比重,甚至可以说,全书13个篇章都与“势”有关,或造势, 或用势,或变势,或积势,或观势,论述的焦点或终极旨归直指对战争总体局势的驾驭 和把握。也就是说,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势”是一个更具本体意义的范畴。有的 学者甚至从“势”本身所蕴含的强劲锐利的力量进一步推论,“势”这个概念“既来自 于对生命形式的感悟,又概括着生命的基本特征”[2]。更有意味的是,《孙子兵法》 还将“势”与中国古典文化中另外两个经典范畴“道”、“气”联系到了一起。在孙子 看来,得“道”者方能得“势”,得“势”也就是寻得了作战之“道”。《计篇》有“ 存亡之道”、“五事”之“道”,《谋攻篇》有“知胜之道”,《九地篇》有“齐勇如 一,政之道也”,《火攻篇》有“安国全军之道”,说的都是“势”与“道”之间的相 互影响和渗透。此外,孙子还将“势”与“气”勾连在一起,认为得“势”就要长我之 士气、灭敌人之威风。孙子还在“自然之气”与“内在之势”之间找到了逻辑契合,认 为“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他还进一步指出,占据作战的有利态势就是要善于“ 治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实,《九地篇》、《地形篇》等篇章对自然之势 的重视,不恰恰能够印证作战要善于得自然之“精气”吗?如此看来,孙子之“势”的 确非简单之“势”,而颇具本体性的美。

《孙子兵法》之“势”同样具有辩证的理性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非常发达,这可以 从《孙子兵法》、《易经》、《老子》等著作中清楚地感受到。但与古希腊哲人的思辨 美迥然不同的是,后者更多地体现为抽象、空洞、玄奥的逻辑推演,一种言语式的论辩 甚至是诡辩,一种神性、顶礼膜拜和遥不可及。从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为代表的一 批古希腊文论著作中便足可窥见一斑。相比之下,《孙子兵法》所体现出的辩证法思想 更具世俗性而少了些神秘性、更具理性而少了些非理性。正如《用间篇》所言:“先知 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或许是出 于对战争特有性质的深刻认知,尽管孙子生活在神秘主义依旧盛行、科学思维还很不发 达的时代,但他却能够在论“势”时体现出高度的理智与惊人的警省。他论敌我、虚实 、奇正、强弱、勇怯、众寡、动静、进退、治乱、攻守、胜败等,总能给人以纵横捭阖 、滴水不漏之感。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战争经验的厚重积累与长期积淀,如果没有对 战争的入微洞察与深刻领悟,恐怕难能以这般气势写出如此之“势”。应该说,孙子之 “势”更自然实在,更具亲和力,更能体现出一种旷达的理性美。李泽厚先生在论及《 孙子兵法》时深刻指出,该书最值得注意的便是表现在兵家思想中的理性态度,即“一 切以现实利害为依据,反对用任何情感上的喜怒爱憎和任何观念上的鬼神‘天意’,来 替代或影响理知的判断和谋划”[3](P83)。这一点恐怕也正是孙子论“势”的独特高明 之处。

《孙子兵法》之“势”还具有流动的力量美。孙子之“势”是一个流动的范畴,具有 不确定性和可转化性。对此,孙子多有论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 穷也”;“勇怯,势也”;“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正因为如此,“势”可以造、可以化、可以积、可以变,因而在变化中呈现着“美” ,体现着“用兵如神”,并最终指向战争的胜利。这分明是孙子所着意描画的运筹帷幄 、指挥自如、势在必得的审美境界,鲜明地展现了孙子的战争美学和军事美学观。此外 ,“势”原本就是一个与“力”有关的范畴。《说文解字》对“势”的解释便是“盛力 权”,显然与“力”有关。其实,在孙子看来,无论是“自然之势”还是“内在之势” 抑或是“战争态势”,都内含着一种无形的“力”。“自然之势”总是蕴藏着天然的势 能,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战争的有利态势;“内在之势”可以摧枯拉朽,以弱胜 强,制敌于死命;而依靠巧妙地运用自然之势和内在之势,就可以占据和把握有利的“ 战争态势”,进而形成强大的爆发力和对敌人致命的打击力。综合运用这几种势能和力 量,战争的结局便可胜券在握。无疑,这是一种强悍的美、力量的美、颇具冲击性的美 。

三、《孙子兵法》“势”论在美学史中的地位

在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中,“势”起初被广泛地应用于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 ,但“势”范畴最为成熟也最具影响力,却是在它被移植、拓展到艺术美学领域以后的 事情。《孙子兵法》在“势”范畴的发展历程中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关节点”作用。

首先应引起关注的便是《孙子兵法》对传统“势”论的多元化突破。有的研究者指出 :“孙子之势已经生发成熟。其系统所涉及的领域是从自然界现象到人类社会,从具体 到抽象、从形而上的最高境界到形而下的具体度、量、数等,显然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 体系。”[4]从前文论述来看,《孙子兵法》的“势”论已不仅涉及地势、山势、水势 、火势等“自然之势”,更把视角拓展到人本身,关注战争主体的“内在之势”,并把 它应用到社会实践领域即战争实践中。俨然,孙子是在“自然—人—社会(战争)”的逻 辑构架中展开其“势”论的。从另外一个层面来审视,孙子还把“势”范畴进一步由“ 实”(自然之势)变“虚”(内在之势)再变“实”(战争之势),从而给予“势”的虚实特 性以较为完整的揭示。

不容置疑,任何范畴都是过程性的,都要历经不断的发展才日臻定型、走向成熟。如 果用今天的眼光回视“势”范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势”范畴的鼎盛期出 现在艺术美学领域,但“‘势’这一范畴的发展,首先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中,然后是书 论、文论、画论”[4]。也就是说,“势”范畴的发展、成熟和壮大,与此前的《孙子 兵法》等著作的重视、阐发有着紧密的关联。我们不难看到,孙子之“势”对后世“势 ”论的拓展与深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得到直接体现和印证:一是后世论 “势”的范围已由孙子的“自然—人—战争”进一步转入艺术实践领域,从而大大拓展 了“势”范畴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新空间,凸显了“自然之势”向“人文之势”的转变。 顾恺之的一席话足以佐证:“《孙武》……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 也。”[5]二是顺着《孙子兵法》的“势”论,后代的理论家都不约而同地围绕“势” 范畴进行理论抉发、体系建构和意蕴拓展。卫恒的《四体书势》、刘勰的《文心雕龙》 、顾恺之的《画论》等,都对“势”范畴的完善与成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随着“ 势”在书论、画论和文论中的广泛应用,“势”逐渐成为与“意”、“气”、“神”、 “韵”、“味”等同等重要的、具有深刻审美蕴含和华夏民族特色的经典美学范畴。我 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是《孙子兵法》使“势”范畴进一步走向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 ,《孙子兵法》不仅孕育了大智慧,也推进了“势”范畴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黎波,王新华.孙子兵法今读[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杜绣琳.论《四体书势》中势的生命意蕴[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第3篇:孙子兵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孙子兵法》;心理战;分析

自《孙子兵法》的文本生成以来,研究者趋之若骛。这就造成了多种多样的解读,多重理论的框架结构分析,如一般性的横向阅读、纵向阅读都可以产生极大的不同结果。然而要真正领悟其中的斗争哲学,或者说在实践斗争中获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就应该对其作为文本的各个层面加以剖析,以此获得一定的真知,从而再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一、作为文本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有诸多文本,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来看,有所谓的“孙子十三篇”、“魏武候本”等(不同版本均可以在网站直接搜索得到)。从文体分析,它属于一种格言体,运用文字精粹而简略,短短几千字就表明了关于“战事”的各种问题。首先孙子所写就的文本中,所谓的“兵法”实质上是一种关于“军事方法”研究(如李零教授的研究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所以要理解文本的真正要义先要抓住“事”这个根本的主题。其次,《孙子兵法》中的核心往往被阅读者集中摘录在“兵不厌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简要的格言之中,一方面它挑战了原有的道德,即使在现代社会这本书也与道德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它也很好的提供了一个“对立”概念,也就是说,在任何形式的斗争之中,只有先确立起一种对立面的斗争形式或意识,才能更好的参与到这个像漩涡一般的斗争形态之中。那么为什么说世界上的唯一规则是斗争,这个问题比较大,但可以通过一些中西方的比较加以阐明,提供几个简单的依据。比如,以历史学家布克哈特为例,在其不同的历史文本中就揭示了“斗争”的重要性,以及它的价值;而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作为自身的哲学立足点,这些不仅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也得到了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近代的战争史以及相关文本也可以获知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不仅是对于西方国家在19世纪初级开展各项实际战争的理论总结,也有效的提出了战争理论,其中与《孙子兵法》多有殊途同归之感;同时,在其运用《孙子兵法》、《战争论》所获得的创设与战争的胜利结果也表明了这两种文本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因此,可以概括性的将《孙子兵法》提升到一个阐释世界运行规则的高度,而且也符事理论方面的各种解释意图。

二、从《孙子兵法》分析心理战

既然《孙子兵法》揭示了世界运行的本质在于斗争,而且从中确立了一种新的规则;那么,从心理战的角度对其加以发挥或者解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按照现代心理学、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可以了解到“博弈”是心理战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而且心理战的目的不在于获得成功,而在于通过这个心理战的过程,实现一种压力的传导。从而使这种传导后的压力产生一定的效果,如在甲乙双方的心理战之中,甲方的压力传导,就可以令乙方对甲方的判断产生误差、误会、误解,从而做出甲方前预设下的行为与安排等。反之亦然。但要在心理战中获得这种能力,或者建立起一个较好的心理素质,重点就在于克服一种传统的心理模式,通过人的自我、本我、超我三个向度,使自己能够在本我的行为,逐渐的增加对潜意识、显意识的影响,先克服在心理战争中的道德影响或者说原罪影响,因为人性的复杂以及历史的沿革已经使自我获得了一种难于克服的潜在认知,即伤害别人就会受到自我对自身的谴责,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良心不安”,鉴于这种理论建立在一种“因果报应”的基础与迷信观念之上,所以需要破除。这样才能抓住《孙子兵法》的精髓,在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战中,灵活自如的运用“兵不厌诈”。而要获得心理战中的比较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在对立面中对于双方的清晰认知,要达到这种认知,往往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所谓的“五间”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现代国家之间的心理博弈中这种方法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日益频繁。

结束语

由于《孙子兵法》中的内涵极为丰富,其中所讲的内容非常实际;而作为一种心理战术的运用,它更多的依靠于实践,所以在单独的个体或者组织性的团体中,要真正的完成心理战,就应该在运用之前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即在世界运行的规则之中,斗争决定了它的“残酷性”、“迂回性”、“可重复性”、“欺诈性”、“迷惑性”、“诱惑性”。所以建议在心理战的实践中要获得《孙子兵法》的方法平移,还有必要通过“文本现代化”的方法先做出细致性的解读与剖析,再决定选择哪些方法作为建立心理素质、构建心理战术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篇:孙子兵法论文范文

1、《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填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世界三大兵书的另外两部,一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乳二是日本战国末期与德川幕府前期的剑术家、兵法家宫本武藏的《五轮书》。

2、《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我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我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3、作为华夏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中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法,还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更是华夏智慧的象征。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是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社会生活的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孙子兵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曹操;《孙子注》;孙武;军事思想中图分类号:K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1)06-00090-5在孙武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曹操 可称得上是一位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孙子注》(又称《孙子略解》)不仅是现存《孙子》最早的注本,也是最早的定本,对孙子军事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今天见到的《孙子》,都是在曹操注本的基础上,经过宋代的《武经》、《孙子十一家注》以及曹注单行本等流传于世的。因此,可以说,曹操是孙武军事思想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现存《孙子》共 6040字,而曹操《孙子注》就有3871字,约占正文的65%,且语言非常精要简洁。

曹操《孙子注》的内容,主要是阐释《孙子》的要义,而在实际的注释过程中,却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内涵,既有对原文军事思想内容的解释,也有根据 自身军事实践所作的现身说法,更有对词语本身所做的注解。可以说,这些内容不仅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也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面对“不得已而用之”的军事武力而进行的深层次思考。

、“审计重举。明画深图”——《孙子注》对《孙子》的继承与发展曹操的《孙子注》在注释原文时,根据 自己的实践经验 ,对原文的理论观点、经验概括、实战案例以及军事术语、地理环境等都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这些阐释既有对原文 的一般性解释 ,更多 的则是阐发 ,深人透彻地分析 了原文的思想精髓 。这些正是曹操对孙子军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我国古代兵学成就的总结性概括,对以后的兵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1.用奇守正原则

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孙子注》,都十分重视用奇守正原则在军事实践中的作用,曹操在《孙子注》中更是多次说明用奇守正的重要性。在《谋攻篇》中,曹操典型地发挥了如何“用奇守正”思想:五则攻之,[曹注: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倍则分之,[曹注:以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敌则能战之,[曹注: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少则能守之,[曹注:高壁 坚垒,勿与战也。]不若则能避之。[曹注:引兵避之也。]《孙子》认为,当兵力五倍于敌时,就采用进攻之法;一倍于敌人时就将敌人一分为二,各个击破;与敌人力量相等时,就主动作战;兵力少于敌人时,就不能冒险进攻 ,只能坚守壁垒;力量远逊于敌时,就撤军躲避。原文并没有谈到具体的战术原则,而曹操在注文中却将这些内容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在这几种情况下如何使用战术。他认为,兵力五倍于敌人时,可以用五分之三的兵力正面进攻,用五分之二的兵力奇袭 。兵力一倍 于敌人时 ,用一半兵力正面进攻,一半兵力奇袭。即便是与敌人力量相等,好的将领也会积极布置奇袭战术出奇制胜。由此可见,曹操在战术运用上,非常重视“用奇”这一事半功倍的措施。

在《势篇》中,曹操也谈到了“奇正”战术:“正者第31卷 第6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11月军行已出界,近师者贪财,皆贵卖,则百姓虚竭也 。[’]将“贪财”者“贵卖”军需物资而导致的直接后果不是指向军费增加,而是指向“百姓虚竭”,视角是百姓而不是军队,这是极为可贵的民本思想。同样,在注释原文“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作战篇》)时,曹操说 :百姓财殚尽 而兵不解 ,则运粮尽 力 于原 野也。

十去其七者,所破费也。 。

曹操的民本思想也体现在对士兵的关怀方面。

他根据原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l,提出了“将宜五德备也”的具体要求,认为将领应该具备这五种品德,才能够带好兵、打好仗。其中“仁”的要求,很明显是指将领对士兵的仁爱思想。在《谋攻篇》中,还指责了一些将领在无法保证士兵生命的前提下,就悍然攻城的错误做法,他说:将忿不待攻城器,而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 ,杀伤士卒也。 加曹操的这种 民本思想 ,在汉末动乱 的社会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世人未之深 亮训说 。失其 旨要,故撰为 略解”——《孙子注》的语言学贡献曹操《孙子注》虽然为兵学著作,但其中的词语解释、概念阐发、理论剖析、引经据典等充满了真知灼见,反映了曹操作为文学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发展贡献也是巨大的。

1.择要释词

《孙子注》中,有不少文字是对原文的直接注释。注释方法则根据原文内容不断变化,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词语解释中,或详细解释,不厌其烦,或抓住要点,画龙点睛,或简明扼要,点到为止,或释词与释义兼有,两者并重,如:攻城之法为不得 已:修橹、辕韫 ,具器械 ,三月而后成 ;距 阒,又三 月然后 已。[曹注 :修 ,治也。橹 ,大楣 也。辕辊者 ,辕床也 ;辕床其 下四轮 ,从 中推之至城下也。具 ,备也 。器械 者,机 关攻守之 总名 ,蜚楼云梯之属。距闺者,踊土积 高而前,以附其城也。] 。

故其疾如风,[曹注:击空虚也。]其徐如林;[曹注:不见利也。]侵掠如火,[曹注:疾也。]不动如山。

[曹注:守也。]l1“

2.引经据典引经据典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量,曹操在《孙子注》中也不断使用经典说法,或采用他人观-12 ·点,以增强文章的客观性。仅在一段短短的序文中,曹操就引用了多处经典:操闻上古有弧矢之利,《论语》日:“足兵。”《尚书》:“八政 日师。”《易》日:“师贞,丈人 吉。”《诗》日:“王赫斯怒,爰征其旅。”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司马法》日:“人故杀人,杀之可也。”【]‘序>作者连续使用了各种典籍中关于动兵、用武的观点,表现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行文中,曹操更是随手引用经典语言。

3.阐幽发微

阐幽发微是曹操在《孙子注》中对 自己的理论观点加以发挥的手法,在原文中,不少内容过于简略,甚至含义模糊,曹操就更多地进行阐释,以使原文意义更加明确。如 :车战:得 车十乘 以上 ,赏其先得者。[曹注: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 。陈车之法 :五车为队 ,仆射一人 ;十车为官,卒长一人;车十乘,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或云:言使 自有车十乘已上与敌战,但取其有功者赏之,其十乘已下,虽一乘独得,余九乘皆赏之,所以率进上士也。

原文只有三句话,但注文却洋洋洒洒,详细分说 ,而且还引用另说 ,唯恐其义表达不明。

4.语源学成就

曹操《孙子注》在语言方面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他的许多语言、注文成为后世引用的典范。据曹海花《从 看 曹注的语言学价值》 统计,《汉语大词典》释义直接利用曹注的就有 20条,首例采用曹注的有9条,另有《汉语大词典》例证提到曹注的 12条,“失收某词”者 7条,“失收义项”者 1O条。兹择引如下:[驰车]1.古代轻型的战车。《孙子 ·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 ,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曹操注:“驰车,轻车也 ,驾驷 马。”[合交]犹结交。《孙子 ·九地》:“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曹操注 :“结诸侯也 。”在一种词典中这样重视曹注,充分说明了曹注在语源学上的重要价值。

四、“择便利而行也”——曹操的兵学理论与军事实践曹操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充分利用了《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 其《孙子马宝记: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 实践价值的指挥才能。

4.扰敌 诱敌 原 则

战场上,双方你死我活的战斗中,都会有一些特殊事情发生,如为财物所利诱,一旦士兵被财物吸引,就会大大降低战斗力 ,甚至失去战斗能力。所以,战争中以利诱敌也是常用的战术。曹操《孙子注》就多次谈到此种手法,如:以利诱敌 ,敌远 离其 垒,而以便 势击其空虚孤特也 。[]’。

在实际的战斗中,曹操也典型地使用了这一战术。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骑兵,曹操就采用了诱敌深入之计,他将大量辎重放置道旁,“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苟攸日:‘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 白:‘可上马。’公日:‘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

公日:‘可矣。’乃 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2119。曹操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这次胜利大震袁军。

5.观察预见原则

在复杂的战斗形势下,要善于观察敌情,对事情的发展要有预见性,这也是对将领的最基本要求。

预见准确,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孙子注》提及预见性时说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曹注:当见未萌。]¨要求要“当见未萌”,即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要看到将来 的发展结果 。

曹操在东征乌桓之时,对袁尚、袁熙兄弟逃往辽东所采取的措施,就反映了曹操高度的预见能力0曹操打败乌丸之后,袁尚、袁熙与单于残部数千骑兵逃往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本来依仗与中原路途遥远而不服统治,所以有人建议曹操直接征讨公孙康,并擒获袁氏兄弟。但曹操料定公孙康将杀死袁氏兄弟请功,所以,曹操径 自率兵回师。不久,公孙康果然将袁氏兄弟首级送给曹操。至此,袁氏势力彻底消亡。袁绍所占据之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全部被曹操平定。

6.水 注 火攻原 则

常言道:水火无情。当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 ,这种非常手段就会起到一举定乾坤的作用。当然,其杀伤力是巨大的,不光是对军队,对百姓也是如此。

所以,明君良将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采取这种非常措施 的。

曹操在《孙子注》中,根据原文也多次提到了水火之性及用水火的手段 ,如 :八尺日仞 。决水千仞 ,其势疾也。 M火佐者 ,取胜 明也 ;水佐者 ,但 可以绝敌道、分敌军,不可以夺敌蓄积。[】因水势流急,无可抵抗,所以,决水千仞,便势如破竹。同样,火势猛,纵火焚烧,就会使敌人丧失作战物资 ,失去战斗力 。

这两种手段,曹操在实战过程中都曾经成功地使用过。

建安三年(198年)冬 ,曹操与 吕布战于下邳 ,曹操久攻不克。这时,因为连续作战,士卒疲惫,不少人想撤军返回,曹操采纳苟攸、郭嘉的计策,将泗水、沂水决开灌进城内。一个月后,吕布大将宋宪、魏续等捆绑着陈宫举城投降。曹操活捉了吕布、陈宫,将他们尽皆斩杀 。

至于火攻,最成功者当属官渡之战中曹操火烧袁绍乌巢粮仓,使袁绍不战自退。

二、“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孙子注》的民本思想作为实际的统治者,曹操关心民生、关注民瘼的民本思想是非常突出的。曹操在其著名的诗歌《蒿里行》中就悲怆地咏叹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4H在《蠲河北租赋令》中,曹操也说:“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_4J3。在《孙子注》中,曹操也同样表现出了这种关心民生疾苦的良苦用心。如:黄帝汤武成用干戚以济世也 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 已而用之。[11o~)将黄帝、圣人的用兵原则归纳为“济世”、“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等等,也就意味着这是用兵的最基本原则。凡用兵者,只有在保证是救民于水火、除此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这是将动用武力作为解决问题 的最后一种手段 。与此相应 ,曹操在《计篇》中也用“天意”、“阴阳”等神圣原则限制用兵 :顺天行诛 ,因阴阳四时之制。故《司马法》日:“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 曹操这种处心积虑的解释 ,显然是把百姓福祉放在军事行动的第一位的,表现出了封建时代一个卓越政治家崇高的政治境界。

除了用“天意”、“圣人”等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者对用兵进行约束之外,曹操还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用兵的巨大危害,在解释《孙子兵法 ·作战篇》原文“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时,曹操注释云:·11.当敌,奇兵从旁击不备也。”¨l酾“自‘无穷如天地’已下,皆以喻奇正之无穷也。”【1170这种“用奇守正”战术,是孙子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经过曹操的发挥,更显示出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称得上是战争史上的法宝。

曹操一生征战无数,经常使用这一 “奇正战术”。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曹操与吕布大战于定陶,“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2112。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再征张绣,但担心许昌被袭,便撤军返回。不料张绣却尾随而至,试图掩袭曹军。在安众,张绣与刘表联军占据险要位置,前后夹击,将曹操围在核心。曹操于夜间凿挖地道,将辎重悉数运出,并埋伏了骑兵。天明之后,张绣等认为曹操要逃跑了,便派遣全部兵力追击,曹操看到时机已到,指挥奇兵突袭 ,曹军步兵 、骑兵合力夹攻 ,大败张绣与刘表军队。

曹操的这种奇袭战术,屡屡得手,显示出了曹操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

2.知 己知彼 原 则

知己知彼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只有详尽地了解敌方情况,才有可能 占据战场主动权。

《孙子兵法 ·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 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 己,每战必殆。” ’曹操在《孙子注》中也具体阐述了这一战争要诀 。

兵法:一 曰度 ,二日量,三 曰数 ,四日称 ,五 曰胜。

[曹注:胜败之政,用兵之法,当以此五事称量,知敌之情。]地生度,[曹注:因地形势而度之。]度生量,量生数,[曹注: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数生称,[曹注:称量敌孰愈也。]称生胜。[曹注: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曹注:轻不能举重也。]1162这两段论述都表达出了知己知彼原则的指导思想。前段将原文的“五事”即五种做法作为了解敌方情况的重要考量,认为一场战役的胜负,取决于对这五种情况的把握,这也是用兵的基本方法。后段则根据原文的叙述,将知己知彼原则做进一步发挥,“因地形势而度之”,“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称量敌孰愈也”,“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等等表述,将原文比较抽象的内容解释得清清楚楚。在军事实践中,曹操也十分重视知己知彼原则的运用。

建安九年(204年),在与袁尚争夺邺城的战斗中,曹操水淹邺城,袁尚回军相救。曹军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 自为战,不如避之”。曹操却说:“尚从大道·1O ·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为了判断袁尚的内心动向,曹操前后派遣多支部队相继观察 ,并及时报告。结果袁尚果然从西山归来,“公大喜,会诸将日:‘孤已得冀州,诸君知之乎?’皆日:‘不知。’公日:‘诸君方见不久也” 。最终曹操一举击破袁尚,逼其狼狈逃往中山。邺城牢牢掌握于曹操手中。这次战役,曹操就充分运用了“知己知彼”原则,他命人不断观察袁尚的行军路线,由此判断袁尚是否要决一死战,因为“归师勿遏”是用兵常识,但是如果袁尚走小路行军,说明他并不想鱼死网破,这就大大降低了部队的战斗力。曹操正是这样抓住了敌人的心理,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文中对曹操的这一做法大加赞赏,他说:“从大道来 ,则人怀救根本 ,不顾胜败 ,有必死之志。

循山而来,则其战可前可却,人有依险自全之心,无同心致命之意,操所以料尚如此,《兵法》所谓 ‘观敌而动’者也。”[3]撕3.变与 不 变原则战争是由人来操纵的,再加上不断变化的气象条件、突如其来 的敌情 ,甚至 内部异常现象 (如突发疾病瘟疫、反叛)等,这不仅要求将领要有良好的应对心态,更要能够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否则,只能处于被动地位 。

曹操《孙子注》就多次论述了战争中的变与不变原则。如 :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故日料敌在心,察机在 目也。_l在这里,曹操充分强调了“形”、“势”的变化,“兵无常形”、“兵不厌诈”等,就是指战场上不断变化的形势。形、势犹如水流,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将领,只有凭借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来了解各种变化、因应异常现象,才能掌握战场主动权。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在部队到达位于右北平郡鲜卑王庭附近,并逼近柳城、距离单于王庭不足二百里远的时候 ,被单于发现,曹军突然遭遇大量敌人。袁尚、袁熙与蹋顿单于等带领数万骑兵迎击曹军。曹操与辎重车辆走在队伍后面,士兵未来得及准备,大多未穿铠甲,曹操左右将士都极为害怕。关键时刻,曹操沉着应对,他找到一处高地观望,看到敌人阵形不整,便下令发动突然袭击。曹操令张辽为先锋,迅速扑向敌人。敌军遭到突然进攻,阵营大乱。曹军斩杀了蹋顿单于,俘虏敌人二十余万。袁尚、袁熙与单于残部数千骑兵逃往辽东。

曹操远在“客场”却能采取主动,体现了其善于应变马宝记: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注》中的不少说法都来 自于实践经验总结。在《孙子注》中,曹操曾经两次提到 自己的实战情况 :以十敌一 则围之 ,是将 智 勇等 而兵 利钝均也 。

若主弱客强 ,不用十也 。操所以倍兵 围下邳,生擒 吕布也 。]城小而固,粮饶 ,不可攻也。操所以置华费而深入徐 州,得 十四县也。。。

这是曹操在注释《孙子》时很好的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战例,诠释注文的基本内容。其注虽简略,然皆切中旨要。

曹操一生,经历战役无数,作为一个军事家,曹操的军事实践并不是一条条拘泥于兵法理论的 ,而是结合各种实际情况,综合使用兵法。除上引例证外 ,下面我们通过另一些战例来分析曹操军事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官渡之战:奇计突袭,火攻鸟巢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更显示出了曹操善用奇计的特点 当双方战事胶着的时候,曹操也几乎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候,许攸来降,告诉曹操可以火攻乌巢 ,烧掉袁绍粮仓。火攻,是曹操善于运用的战术,火烧乌巢,曹操做了精密的安排,采用骑兵突袭、果断出击等办法,大获全胜。

2.西北讨叛 :随机应变,反 间扰敌建安十六年(211年),张鲁占据汉中,三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讨伐。实际上,曹操讨伐张鲁的更重要目的是想剿灭长时间割据西北的马超与韩遂,孙权欲暗中联络马超,令曹操腹背受敌。曹操很早就想除掉这块心头之患,但师出无名。所以,他想借这次出兵寻找借口将二人予以清除。

曹操 亲 自出征 ,马超 、韩遂立刻发 动叛乱 。看到曹军实力强大 ,马超便请求与曹操割河西之地为和 ,被曹操断然拒绝。求和不成,马超便屡次挑战,但曹操置之不理,马超无奈,除了请求割地之外 ,又附加上 了送儿 子为人 质 的条件 。曹 操采用贾诩离间马超和韩遂的计策,利用与韩遂阵前相见 的机会 ,引起马超对韩遂 的猜疑 。几天后 ,曹操又写信给韩遂 ,信中故意涂涂改改,目的是让马超看到后 ,怀疑信件是韩遂改的,果然 ,马超再次中计。离间之计成功,曹操便开始与马超面对面交锋,双方交战,马超、韩遂败逃凉州。至此,关 中平定。可以说,曹操的军事实践与《孙子》及曹操 自己的军事理论完全一致,表现了曹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3.合肥之战:知人善任 ,锦囊施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讨张鲁时,担心合肥安全,当时,合肥驻军只有 7000兵力,与孙权 1O万大军相比,可谓众寡悬殊。尤其是张辽、乐进、李典素来不和。曹操非常清楚这些情况,所以,一方面,他给文官薛悌施以妙计,要求他在关键时候拿给三人看。另一方面,他安排较为稳重的乐进守城,以保城池无虞。又安排骁勇善战的张辽、李典出战,并要求他们在孙权立足未稳之时采取凌厉攻势,迎头痛击。只有这样,才有取胜的可能。张辽等人深得曹操意旨,终于以少胜多,击退敌军。这次战例说明了曹操知人善任的用人特点。其实,孙盛早就认识到了曹操的高明之处,并大加赞赏。

4.许下屯田:立根 固本,足食强兵粮食是保证战争胜利的重要物质基础,《孙子注》中多次谈到粮食问题,如“道者,粮路也” J8。

“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_6作为北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曹操十分重视粮食生产问题。早在刚刚奉迎天子都许的第二年,曹操就接受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大兴屯田。让枣祗、任峻等率领民众和军队在许昌周围广开屯田。

所以,曹操在以后的征战中,因为有了充足的粮食,为取得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曹操的《孙子注》不但继承、发展了孙子兵学理论思想,使孙子的军事思想得以发扬光大,正如孙星衍所云:“秦汉已来,用兵皆用其法或秘其书,不肯注以传世,魏武始为之注。” 也体现出了曹操仁政爱民、治军有方的帝王风范,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实战经验,将永远成为后人效法的楷模 。

第6篇:孙子兵法论文范文

一、作为文本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有诸多文本,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来看,有所谓的“孙子十三篇”、“魏武候本”等(不同版本均可以在网站直接搜索得到)。从文体分析,它属于一种格言体,运用文字精粹而简略,短短几千字就表明了关于“战事”的各种问题。首先孙子所写就的文本中,所谓的“兵法”实质上是一种关于“军事方法”研究(如李零教授的研究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所以要理解文本的真正要义先要抓住“軍事”这个根本的主题。其次,《孙子兵法》中的核心往往被阅读者集中摘录在“兵不厌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简要的格言之中,一方面它挑战了原有的道德,即使在现代社会这本书也与道德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它也很好的提供了一个“对立”概念,也就是说,在任何形式的斗争之中,只有先确立起一种对立面的斗争形式或意识,才能更好的参与到这个像漩涡一般的斗争形态之中。那么为什么说世界上的唯一规则是斗争,这个问题比较大,但可以通过一些中西方的比较加以阐明,提供几个简单的依据。比如,以历史学家布克哈特为例,在其不同的历史文本中就揭示了“斗争”的重要性,以及它的价值;而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作为自身的哲学立足点,这些不仅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也得到了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近代的战争史以及相关文本也可以获知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不仅是对于西方国家在19世纪初级开展各项实际战争的理论总结,也有效的提出了战争理论,其中与《孙子兵法》多有殊途同归之感;同时,毛泽东在其运用《孙子兵法》、《战争论》所获得的创设与战争的胜利结果也表明了这两种文本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因此,可以概括性的将《孙子兵法》提升到一个阐释世界运行规则的高度,而且也符事理论方面的各种解释意图。 

二、从《孙子兵法》分析心理战 

既然《孙子兵法》揭示了世界运行的本质在于斗争,而且从中确立了一种新的规则;那么,从心理战的角度对其加以发挥或者解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按照现代心理学、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可以了解到“博弈”是心理战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而且心理战的目的不在于获得成功,而在于通过这个心理战的过程,实现一种压力的传导。从而使这种传导后的压力产生一定的效果,如在甲乙双方的心理战之中,甲方的压力传导,就可以令乙方对甲方的判断产生误差、误会、误解,从而做出甲方前预设下的行为与安排等。反之亦然。但要在心理战中获得这种能力,或者建立起一个较好的心理素质,重点就在于克服一种传统的心理模式,通过人的自我、本我、超我三个向度,使自己能够在本我的行为,逐渐的增加对潜意识、显意识的影响,先克服在心理战争中的道德影响或者说原罪影响,因为人性的复杂以及历史的沿革已经使自我获得了一种难于克服的潜在认知,即伤害别人就会受到自我对自身的谴责,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良心不安”,鉴于这种理论建立在一种“因果报应”的基础与迷信观念之上,所以需要破除。这样才能抓住《孙子兵法》的精髓,在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战中,灵活自如的运用“兵不厌诈”。而要获得心理战中的比较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在对立面中对于双方的清晰认知,要达到这种认知,往往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所谓的“五间”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现代国家之间的心理博弈中这种方法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日益频繁。 

结束语 

由于《孙子兵法》中的内涵极为丰富,其中所讲的内容非常实际;而作为一种心理战术的运用,它更多的依靠于实践,所以在单独的个体或者组织性的团体中,要真正的完成心理战,就应该在运用之前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即在世界运行的规则之中,斗争决定了它的“残酷性”、“迂回性”、“可重复性”、“欺诈性”、“迷惑性”、“诱惑性”。所以建议在心理战的实践中要获得《孙子兵法》的方法平移,还有必要通过“文本现代化”的方法先做出细致性的解读与剖析,再决定选择哪些方法作为建立心理素质、构建心理战术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篇:孙子兵法论文范文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孙子兵法》关于战争的理论受到后世军事家的称赞,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实践中,并且,其军事理论也成为后世军事家和研究者的兵经要义,受到了广泛的学习和研究。西汉时,经官方整理校订,《孙子兵法》的篇名次序得以固定。

《孙子兵法》通篇博大精深,说理精微,逻辑严密,不独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它在语言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在形式上,《孙子兵法》十三篇并列出现,各自独立成章;在内容上,《计》篇虽为首篇,却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十三篇各自围绕一个主旨进行论述,其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同时,《孙子兵法》中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设问、反问、顶针、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孙子兵法论点鲜明,说理机敏,文如流水、晓畅自如,使人读来津津有味,兴致盎然。此外,《孙子兵法》用词极为洗练,字如矶珠,词约义丰而且气势恢宏,雍容大度。

《孙子兵法》全书贯通了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的思想,不仅客观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关系,而且透彻地论述了指导战争的重要规律和原则,一直为古今兵家名将所推崇,受到中外有识之士的称赞。现在《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与思想,还渗透到军事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在企业管理、商业竞争、体育竞赛等许多活动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孙子兵法》既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它在书中揭示的军事规律、哲学思想以及管理知识,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世界意义日益显著与广泛,其文学价值也日渐突出。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①,其次伐交②,其次伐兵③,其下攻城④。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

①伐谋:指破坏敌人的计划、沮丧敌人的意志。

②伐交:指破坏敌人的外交。

③伐兵:指野战。

④以上“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四个阶段,从手段的激烈程度来讲是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从“兵不顿而利可全”的原则来讲是个逐步降级的过程。

【译文】

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真正的高明;不战而使敌军屈服,才算得上真正的高明。所以军事手段以智谋战为上,其次为外交战,其次为野战,而以攻城为最下。攻城的办法,是出于不得已。修造“橹”(带望楼的战车)和“”(有皮甲装护的四轮攻城车),准备各种器具,要三个月才能完成;“距堙”(攻城用的土山),又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将领怒不可遏,而命士兵“蚁附”(像蚂蚁一样缘墙而上)攻城,导致三分之一的士卒白白送命,而城却仍然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所以善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不是靠野战,拔取敌人的城邑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不是靠持久,一定要本着“完整取胜”的原则来与天下各国竞争,所以既不用消耗兵力而又能保全利益,这就是用智谋攻城的方法。

第8篇:孙子兵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孙子兵法;战斗精神;培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E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57 — 02

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对抗,更是军心士气的较量,战斗精神是一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战争制胜的力量之源。作为一种凝聚于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战斗精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可以造就的,它来自于我们的教育引导和实践历练,并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历史与传统。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战争不计其数,其中所孕育的战斗文化也精彩纷呈。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在我国现存兵书中,产生时间最早,思想最精华,影响最深远,堪称中华民族的不朽兵书。作为一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军事家,孙子很早就注意到精神中所蕴藏的强大力量。虽然《孙子兵法》中并未直接提到战斗精神及其培育,但通过分析散见在全文的一些语句,我们不难发现,有关战斗精神培育的思想已经在在其中萌芽。主要体现在日常管理教育、战场砥砺升华和领导凝聚强化等方面。

一、运用“合文齐武”的日常教育催生战斗精神

孙子在《行军篇》中强调“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意思是用宽厚仁爱的方法来团结全军,用严明的军纪来统一步伐,这就是一定会取得部队拥戴的方法。孙子看来,合文和齐武是治军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以这一角度来看,战斗精神的培育也不例外。“文”和“武”,即德治和法治、教育和纪律、与赏罚。

(一)合之以文

即用教育、宣传和关怀等人文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战士,塑造其认知、情感和意志,激发其战斗精神。使其不仅为了物质利益而战,也为了上级关怀而战,更为了战争胜利而战。

《孙子兵法》开篇便提到“五事七计”,“道”作为“五事”之首,孙子将其解释为“令民与上同意也”。“民”,可指人民,即战争的政治因素和人心因素;也可指士兵,即军队内部的团结巩固。“民与上同意”,从战斗精神培育的视角来看,就是一方面要向士兵宣扬我方战争的正义性,同仇敌忾;另一方面要巩固军队内部的团结稳定,上下同心。

有人把《孙子兵法》称作一部军事仁学。孙子是十分看重精神关怀和物质奖励在激励士气方面的作用的。一方面,他要求将领要“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要有持之以恒的关爱士兵的意识;另一方面,他又不是单纯地把鼓励和停留在口头上,明确地规定“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通过巨大的物质奖励激发士兵的战斗热情。

(二)齐之以武

即用法令法规、批评惩罚等强制手段约束士兵的行动,用一以贯之的法制管理正规部队,培养部队令行禁止的战斗作风,锻造部队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敢于亮剑的战斗精神。

孙子在首篇《始计篇》便将“法”立为“五事”之一,并进一步阐述道“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即要立下涵盖组织编制、将领职责、物资财务的法令,用法令统一部队的行动。这其中,便蕴含了朴素的法治思想。

立法规,更要行法规,孙子强调“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这是要求将领要以一贯的手法和作风行法守法,以身作则。孙子还强调法规的贯彻落实必须坚决有力,“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即在战时要实行非常的法规。历史上,孙子吴宫教练斩宫女,司马穰宜整军斩庄贾,曹操割发代首,都说明了赏罚务要“必信”、“必当”、“必公”、“必明”。

通过这样一文一武、一赏一罚、一恩一威的日常管理,便为鼓舞士气、培养意志和激发精神打下了基础。

二、在“众陷于害”的恶劣战况中砥砺战斗精神

孙子十分重视研究战场心理的变化特点,在《九地篇》中用很大的篇幅阐述了九地用兵的心理特点。他强调:“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即不论是变换和利用军事环境,还是进攻和退守,一切都要看是否符合将士的心理状态,是否有利于释放将士的心理潜能。当遭遇“众陷于害”的恶劣战争态势的时候,更加要注意砥砺战士的战斗精神,是他们体验到处境的危险,让他们把焦虑急躁的应激心理转换为“非战不可”的昂扬精神,从而达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的目的。

(一)禁祥去疑

祥,吉祥。疑,疑虑。禁祥去疑,就是要禁止一切预测吉凶的迷信活动,去掉士卒的一切疑虑,要求他们完全听从将领的指挥。

人心浮动,是治军之大忌。在《行军篇》中,孙子列出了“夜呼”、“军扰”、“旌旗动”等多种军心不稳的表现,将其看作是军队溃败的前兆。在孙子看来,当处于战场之上,特别是“甚陷”的艰难境地,将士的心理、精神、斗志、团结、纪律和战斗意志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士兵热衷于算卦占卜等迷信活动,便不再相信将帅正确的指挥决策,会导致军令不畅、军心涣散。这就需要禁止一切迷信活动,消除士卒的疑虑。要对将士的心理进行有效调控,营造出心无杂念、一心求战的氛围。要树立起敢打必胜的信念激发战斗精神,用先进的理论占领文化阵地,用正确的思想统一战斗意志,用坚定的决心鼓舞军心士气。只有部队思想稳定、组织纪律严明,上下关系协调一致,上级正确的指挥决策才能得以贯彻落实,战斗精神的培育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齐勇若一

孙子讲“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即齐心协力像一个人才是管理军队的办法。在严峻的战场形势下,必须要使士卒“携手若使一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孙子认为,当己方处于劣势的时候,要想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必须把所有的力量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但是“方马埋轮”(绑住战车埋住车轮)的方法是生硬的,不符合人性的,“未足恃也”。应该通过刚柔相济的管理使士兵们团结起来,不惧怕环境的险恶、敌人的强大,为了达到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复杂困难的环境下,只有团结统一才能增强部队凝聚力,才能激发部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才能锻造部队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达到“不惧”、“则固”、“则拘”、“则斗”的目的。

同时,“齐勇若一”还要求“上下同欲”。军队的团结不仅是士兵与士兵之间的相互支持,还包括士兵与将领之间的同心同德。复杂困难的战场形势,要求军队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这时将帅在战场上的指挥必须要得到士兵的理解和拥护。只有上下同心,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争效能,士兵的士气在统一的领导下得以提振,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得以激发。

三、“智信仁勇严”的领导管理

部队的管理,教育的实施,政策的宣传,文化的营造,客体是官兵,主体则是将领。孙子在《行军篇》中把“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的良将称为“国之宝也”。可见孙子是十分看重优秀的将领在战争中的作用的。

对于战斗精神的培育而言,无论是平时教育管理还是战时砥砺,将领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孙子认为良将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品质:“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就从认知、人际关系、价值观、意志和行为等维度较好地概括了一名优秀军事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基本已具备现代领导素质模型的雏形。

从这五个维度看战斗文化营造中将领作用,以“合文齐武”的视角划分,大致应该涵盖以下两个方面。

(一)明智,立信,厚仁

智,即智慧。将领必须要多谋善断,要“知天知地”、“知己知彼”,对整个战场态势有清晰的洞察,对士兵的心理有确切的把握。明智的将领,能在把握士兵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方法,激发士兵的战斗精神,激发部队的“气”,从而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目的。

信,即赏罚有信,树立信心信念。孙子重赏,也严罚,但他的前提是赏有理,罚有据。赏罚有信,才能让士兵信服。另一方面,信又是信心信念,即将领必须要给士兵灌输必然胜利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士兵信服上级,具有必胜信念,才会敢于战斗,勇往直前。

仁,即仁爱。孙子的仁,不是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而是利国利民的仁。要“爱卒”、“善卒”、“养卒”,对待士兵要仁爱,以实际行动关怀士兵,以伟大人格感召士兵。同时,要怀“大仁”舍“小仁”,力戒“妇人之仁”。“上下同欲者胜”,以仁爱之心感召士兵,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关系,这对于战场上官兵同心协力是十分有利的。

(二)大勇,威严

勇,大智大信大仁而后大勇。孙子的勇,不是“怒而兴军,愠而致战”的莽夫之勇,而是建立在清晰的洞察、必胜的信念、宽厚的仁爱之上。是“死且不北”之勇,是“死地后存”、“亡地后生”之勇。将领勇猛无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士兵自然勇于战斗,所向披靡。

严,即人格威严,从严治军,严于律己。将领要有权威人格力量和严肃的作风,能使三军“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要“修道保法”,严格治军,立法规,明赏罚。要严于律己,通过“令素行”彰显高度的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将领有这“三严”,部队贯彻命名便会坚决有力。

孙子希望通过智信仁勇严的全方位锻造,使将领达到“静以幽,正以治”的最高境界,即在风度气质上要沉着冷静,无论情境多么错综复杂,都要镇定自若。在部队管理上则要公正严明,凛然正气,绝不偏私。这样的领导,才是真正战斗精神的营造者、参与者和体验者。

总结起来,《孙子兵法》中的战斗精神的培育,是通过明君名将的日常教育灌入和战场激励升华,使将士们忠君爱国、士气高昂、纪律严明。这样一种朴素的战斗精神培育方法,从《孙子兵法》的鸿蒙中孕育而生,在其后两千多年的战争实践中被不断丰富完善,至今读来仍让人不禁感慨孙武这位伟大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今天我们要培育战斗精神,营造浓厚的战斗文化氛围,锤炼我军官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斗意志,提高我军将士“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打仗意识,实现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离不开从《孙子兵法》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

〔参 考 文 献〕

〔1〕王二尧,郑椿霖,任振鹏.战斗文化:战斗精神的深厚渊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19(5):24.

〔2〕付朝.孙子兵法结构研究〔M〕.北京:出版社,2010.

第9篇:孙子兵法论文范文

自从日本人把《孙子兵法》运用到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上,自称颇有收获,美军也把《孙子兵法》用在伊拉克战场上,说他们的“斩首行动”战略思想从中受到了启发。或许受其影响,近年来,国人特别是企业界人士也对《孙子兵法》产生了极大兴趣,今日随处可以听见各种企业文化培训班大讲“商场就是战场”、“《孙子兵法》可以作为商场的制胜宝典秘籍”等等话语,真让人觉得老祖宗的“兵法”,两千年后还真有“奇效”。

我虽没有纵浪商海,却也与不少商界精英有过推心置腹的交谈,从没有见过什么“狼性经理”,倒是他们温文尔雅的言谈与谦恭的做派,让我相信尔虞我诈、玩弄心计谋略成就不了什么大企业。我不以为“商场就是战场”的说法有什么高明之处,随着经济法规的逐步健全和市场秩序的发展成熟,“双赢”才是理性的行为和最佳的结果。商场应该是人们的拚搏、敬业、创新、奉献精神展现的场所,而不是“拚杀”的战场。学会欣赏你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在“朋友”就是“敌人”的二元选择中思考你的交易,应该是企业家经营的最高境界。

企业伦理的呼声几年前就雷声大作,至今不见什么成效。如今企业文化培训却又搬来《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或者曹操所注解谓“诈道”,来诱引当今经济活动中的躁动人群。孰不知,《孙子兵法》所以素有“兵典”、“武经”、“百代兵家之师”之称,它不是只讲“谋略”、“诡计”,而是对战争本质的深刻反思,凝集了中国兵学思想的精萃。换个视野去看《孙子兵法》,或许可以看到真谛。

道德为“体”,谋略为“用”

春秋至战国时代,频繁的抢掠兼并战争让生灵涂炭,所以孟子说“春秋无义战”。所谓“无义战”,是批评各诸侯国置周天子的权威不顾,破坏了尊卑秩序。如果说孟子站在政治秩序与道义的角度谴责诸侯国间的征伐战争的话,其他先秦诸子更在战争的惨祸上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老子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老子主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墨子也痛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抢劫财富、残害无辜、贻误农时。所以他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总之,传统中国的战争观,有着人文关怀与强烈的道德批判。

同样,《孙子兵法》十三篇,虽然篇篇是讨论谋略,但在篇中那些讨论政治和道德的语言颇有深意。如《计篇》里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兹事体大,关乎着国家、人民的生死存亡,所以“经之以五事”。“经”是量度、分析研究,“五事”则“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是“令民与同意也”。战争问题必须要使百姓同意而得到支持。这也是荀子所言“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天”是指气候,“地”是指地形,“将”是指挥军队,“法”是法度编制。在孙子看来,“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修道”是修明政治,“保法”是确保法制实行。由此,才能把握战争的决定权。战争可以解决问题,但战争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不了解“危害”,就不知道“有利”。由此,“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慎重对待战争是《孙子兵法》里最核心问题。因为战争可能造成“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所以孙子告诫严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以战争掠城攻地,在孙子看来不是战争的最终目的。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百战百胜,不是高明中的高明者,不用战争的屈服敌人,这才是最高明的人。所以“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孙子主张尽量不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存亡问题,其思想应受到中国文化中“人本”观念的影响。在连年战争的惨烈祸害下,人们思考弭兵止战办法就是以道德制约战争。所以,我们看《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内在逻辑,“屈人之兵而非战”,必推崇“谋略之法”。谋略的本质是“诡”、“诈”,这是曹操所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谋略非常重要,善用谋略,不战而胜。因此孙子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过,即便孙子重视谋略的重要性,他也要告诫人们运用谋略的前提仍然是以道德为“体”,以谋略为“用”。如细心读《孙子兵法》“用间篇”便可体会其中的意涵精义。“用间篇”虽然是讲如何使用五类间谍窃取情报的方法。但是在“用间”的前提上,孙子则强调“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只有“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作为兵书的《孙子兵法》也非常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所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注解《孙子兵法》说“古之兵柄,本出儒术”。

企业文化是“道”,经营模式是“术”

孙子讲的用兵之法,如“知彼知己”、“先胜而后战”、“以正合,以奇胜”、“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等战略战术虽然重要,但我以为,这些战略战术仍然是“术”而不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