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游泳教学范文

游泳教学精选(九篇)

游泳教学

第1篇:游泳教学范文

暑期经过12天的培训,我终于学会游泳了。现在,我能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还能变着花样上下翻腾呢!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游泳馆。不过,你可别笑话,爸爸还是只“旱鸭子”呢。他说:“贝贝,爸爸也想学游泳,这回让你当教练行不行?”“真的?”我惊喜地问。“当然,今天我全听你的,不学会誓不罢休!”爸爸一句话把我逗乐了。

这不,爸爸还真让我教他。下水后,我非常认真地做起教练来。我先教爸爸怎样闷水,据说他小时侯跟爷爷学过“狗爬式”,有点儿基础,所以没呛几口水就会了,比我当初强得多。然后,该教他踢腿动作了。这回老爸可就“笨”相百出,总不能按我的要求去做,不是没力度就是踢偏了,两条腿一上一下极不协调。看着爸爸趴在泳池边的可怜劲儿,我也严厉不起来,只好一次又一次地示范,还潜到水中抓住他的脚去做动作。经过我的不厌其烦和爸爸的不懈努力,踢腿动作总算完成了,而且还挺到位。学会了踢腿,只要伸直双臂,就能在水里游了,不过完整的蛙泳动作还需学会双臂划水和换气。由于爸爸手脚动作不一致,害得他呛了几多口水,真逗!我这个教练当得可辛苦了,一会儿游到爸爸的左边,一会儿游到他的右边,实在不行干脆“上岸”演习,就像电影里播放慢动作一样,伸出双臂慢慢划呀划,引得好多人过来看,看得爸爸怪不好意思的。

我和爸爸在水里泡了将近四小时,我们手脚的皮都泡白泡皱了,人也累得筋疲力尽。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爸爸终于如愿以偿学会了游泳。这时,一直坐在一旁的妈妈打趣地说:“小鬼,没想到你当速成教练还挺在行的呢!”连一向严肃的“货真价实”的教练也对妈妈说:“你女儿真厉害!”嘿嘿,我这是现学现卖呢!

其实,我的老爸更厉害。

第2篇:游泳教学范文

关键词:快乐游泳 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18-01

有许多人把游泳教学中的“快乐游泳”简单错误地理解为是迁就学生的个体需要,或是在教学中以儿童为中心,以玩为主,嘻嘻哈哈,轻松轻松。其实不然,“快乐游泳”实质是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主动地学习(锻炼)的教学过程。这里首先要理解:它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过程,而作为一种教学过程,一定要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它应有的贡献。没有一种科目像体育那样既能掌握知识、满足兴趣、快乐氛围和强身健体的作用。在众多新的游泳教学思想中,产生较多争议的就是“快乐游泳”的教学思想。如何更好地在游泳教学中实施“快乐游泳”教学,提高游泳教学效果呢?于是对快乐游泳教学思想的研究已是当前游泳教学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需求。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整理、收集大量资料。

1.2 综合分析法

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快乐游泳理念

快乐游泳传入我国已有十余年。“我游泳,因为我快乐”,一方面表明人们的运动观正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则是新的理念被注入传统的游泳教学方式。过去教练严厉的面孔、枯燥的划水、换气等常规教法,已经被教练与孩子的欢快笑声与富有乐趣的小竞赛、小游戏所代替;有时一旁的家长也会加入进来,与教练交流想法甚至出主意。

2.2 运用快乐游泳理念培养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

2.2.1 快乐游泳的教学模式

虽然游泳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靠老师与学生共同发掘的,如果只是枯燥单调的教材,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那么何来快乐?如何使快乐融入游泳课堂教学中是我们广大基层体育教师要深究的课题之一。通过学习理解、本人对开展“快乐游泳”教学进行了探索。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愉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向学校体育的渗透,快乐体育这种体育教育的形式对我国广大体育教师和我国的体育教学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2.2.2 快乐游泳的动机

人类从事游泳运动的最本质动机是追求蕴藏在游泳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而教练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有目的、有趣、有内容、幽默而不俗套。能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否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紧紧抓住游泳的“神韵”是尤为重要的。教练的语言是指挥棒。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它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美妙遐想境界。

2.2.3 快乐游泳理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乐游泳应十分强调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动力,它是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游泳教学中,兴趣确实对认知和技能形式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兴趣处于中度激活的状态,会倾向于想要吸收信息和扩展自己。使学生学习技能的过程处在一种良性的环境中。

2.2.4 快乐游泳的乐趣

愉快游泳教学是重视每—个人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并可以愉快地从事游泳学习的这样一种体育,并强调在现代游泳教学中,应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习游泳的快乐感,喜悦感,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游泳,自觉学习游泳,充分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多重目的。

2.3 运用快乐游泳理念解决学生怕水的问题

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需要的满足是激起快乐体验的源泉。“快乐游泳”把游泳学习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它的内在乐趣和丰富的情感被视为学习的内容与追求的目标。

2.3.1 运用快乐游泳理念解决学生怕水问题的构成要素

(1)增力评价:由口头的形成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组成,是一种即时的教学反溃。(2)快乐体验:主要指快乐的运动体验与成功体验。在教学中强调不同的游泳活动所独具的乐趣。

2.3.2 将快乐游泳理念运用到水中小游戏中解决学生怕水问题

我们通常在熟悉水性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各式各样的小游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其中乐趣。

(1)海底隧道:几个人成一排站在深及腰部的水中,把两脚分开站立。每一个人从最后面向前由类似隧道的两脚中间潜行通过。做完之后轮流交换。(2)水里寻宝:在清澈见底的游泳池里进行。首先预置顏色鲜明的石头于池底,游戏一开始几个人同時潜入水中去捡拾,最先捡到的为优胜。(3)骑马打仗:四人为一组,三人搭桥一人坐在上面,要把骑在马上的对手推落水里去。(4)滚圆木:把人分成两排面对面而站,并把双手相握。其于的人依次由二排的中间像滚圆木似的游过去。

2.4 快乐游泳理念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

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游泳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强调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心,达成学生的主动学习。

2.4.1 快乐游泳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

一是游泳教练在游泳教育思想,方法选择上应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二是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培养,及一定的身体条件;三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器材和场地条件。

2.4.2 快乐游泳的学习主动性

快乐游泳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运动的初步体验(初步试水)—— 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动作的基本)—— 进行巩固创造性的学习(巩固创新)。尝试阶段技术动作放不开,尚不敢大胆运用,当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后,学习的欲望加强。

快乐游泳思想的提出,经过各方评说不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快乐的游泳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运用快乐游泳理念,增强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能更好的掌握游泳技术技能。(2)运用快乐游泳理念来解决学生怕水的心理,使学生在学习游泳过程中体会到游泳的乐趣,解决学生心理问题。(3)通过快乐游泳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明白游泳是一项终身体育,

3.2 建议

适当的安排一些轻松愉快的辅助项目让学生练习、游戏,也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尽量把组织形式从大到小,从人多改为人少,达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极性,真正让学生学得高兴,玩得开心,从而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第3篇:游泳教学范文

关键词 教学语言 游泳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宝莲体育场游泳馆假期培训班学生,男16人,女14人,共30人,年龄18-30岁,全部为初学者。

(二)研究方法

在查阅了相关体育教学与语言关系的资料基础上,采用实验法,以蛙泳教学为主,将所带学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两组学员均未接受过游泳培训,且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课时数相同。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语言的分类

体育教学语言包括讲解性语言、提示性语言、口令语、姿态语、手势语、表情语、眉目语等。其中讲解性语言、提示性语言、口令语属于有声语言;姿态语、手势语、表情语、眉目语属于无声语言。

(二)有声语言在游泳教学中的应用

在游泳教学中,有声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游泳知识、讲解技术动作、提示和纠正错误的主要工具,这种语言上的交流能起到激励、启发、提示、反馈、评价等功能,实验中笔者主要研究游泳教学常用的讲解性语言、提示性语言和口令语。

实验组中讲解性语言采用直接讲解、侧重讲解和对比讲解,讲解时结合姿态语、手势语、眉目语等。提示性语言采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多提示多要求”的方法进行教学。口令语则要有一定的韵律感,声音高亢洪亮,有效增强口令的震撼力,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对照组采用基本讲解,强调重点,学生动作错误时给予基本提示,以及采用常规口令进行教学。

(三)无声语言在游泳教学中的应用

游泳教学中主要用到的是姿态语、手势语和表情语,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使有声语言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便于理解。试验中笔者主要研究的无声语言包括姿态语、手势语和表情语。

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声语言运用方法对照如下:

1.姿态语

实验组:轻松自然,步履轻盈,示范动作标准、优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照组:常规姿态,基本示范。

2.手势语

实验组:教学时尽可能多的运用手势使要做的动作更具体化、形象化,也可用竖起大拇指、摆手表示肯定和否定,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动作和自己掌握技术的程度更加明了。

对照组:常规手势,辅助讲解。

3.表情语

实验组:贯彻表情语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其他教学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在第一时间领略教师的意图。对照组:一般表情,严肃为主。

(四)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的比较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考核游距达标和技术动作技评对照表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0名学员经过12节教学,均掌握了蛙泳技术,经过最后的游距考核和25米技评,实验组的整体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有73.3%的学员能游过50米,而对照组中只有53.3%的学员可以游到。通过对比实验可以看出,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实验组学员的整体水平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游泳教师对教学语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游泳教学中的学习效果。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不仅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优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游泳的热情和学习效果。游泳教学更需要结合有特点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想学、爱学,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第4篇:游泳教学范文

关键词: 分层递进; 游泳;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86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50-01

为什么要在游泳教学中提出“分层递进”教学法呢?其原因有三:一是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二是研究个体差异与发现优势、利用优点、激励递进密不可分的;三是差异是一种教学资源。不同的学生都有白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教育要能因人而异,才能促使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

一、“分层递进”教学的实施方法

搞好分层是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关键,我们针对运动项目的特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层:

(一)学生分层

由于游泳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所以在学生分层时,由教研室统一组织测评,主要根据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实际游进的距离进行综合评判,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组:甲组,有一定的游泳基础,并能游进50米以上的;乙组,懂得一些游泳技术、但游进距离达不到50米的;丙组,对游泳技术根本就不了解,俗称为“旱鸭子”的。

(二)目标分层

根据游泳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通过实际的教学训练,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甲组较熟练的掌握正确游泳技能,并能游进400米;乙组,能正确掌握游泳技能并能游进50米的距离;丙组、基本上掌握游泳动作技术,并能完成25米的游泳距离。

(三)内容分层

在组织教学时、三个教学组分别由三名教师实施授课。由于学习目标而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应区别对待,目的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具体做法:一是对甲组的学生应积极发挥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对游泳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把动作技术掌握较差的乙、丙组的学生同分在一组,让他们达成同在一条起跑线、同为一个技术水平的共识,以消除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之间产生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学习兴趣,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教学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及与之相应层次学生的身体机能、运动水平和能力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法。如在耐力训练的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的体质水平,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其目标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有氧耐力的训练,以达到优秀的标准。可采取中长距离的重复游或超长距离游的方法。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其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信心,以达到对游泳技术的掌握。可采用一些短距离和变速距离游的方法,逐渐的由量变过渡到质变,以提高他们的耐力素质。

二、“分层递进”的教学特点

(一)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身体形态、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等都各不相同,这些客观的因素就要求体育教学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而且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目标是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要让他们都体验到学习体育成功的感受。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搞“一刀切”的做法,就会挫伤“尖子生”的积极性,打击“差生”的自信心。

(二)有利于明确目标,增强进取心

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与发展的活生生的个体包括学习成绩困难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制定奋斗目标,因势力寻,就能促使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进”提高。因此,教学中的“分层”正是一种能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从而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进取意识。

(三)有利于长远发展,树立终身观念

通过“分层递进”教学,强化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相差异进行体育教学,不断丰富他们的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加深对体育锻炼价值的理解,特别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锻炼给他们的身心带来的好处,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终生体育和快乐体育中、一起来强身健体、学习技能、发展个性。

三、“分层递进”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差异性

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进步和递进发展,是“分层递进”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到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同样多种多样,他们在知识水平、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教师面对多方面差异的教育对象,首先承认这个事实,同时也有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发展性

用辩证的观点来看,事物总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没有运动和发展事物就没有进步。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处在运动和发展之中,从本质上都是要求进步和积极向上的,从教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学生有两种发展:一种是正常发展。学生在教育的影响下,天天都在发展,如果能针对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实际,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利用和发展学生的优势,使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奋向上,这正是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另一种是非常发展。由于教育的不合理、人为的因素,如歧视学生,或对较差的学生予以鄙视等都是不对的,这是我们需要避免和纠正的。

(三)激励性

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正式要探讨适合各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育,试图探索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途径和方法。研究学生的差异是为了发现优势、利用优势、发展优势,激励各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自信心,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促进矛盾的转化,达到最优发展的目的。同时要激励学生进步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前进与回复的关系问题,因为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前进性与曲折性、上升性与回复性的对立统一。

(四)集体性

学生都是在集体中、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成长起来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奋斗精神,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无形鞭策和激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集体这个“熔炉”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探讨“分层递进”教学,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的时候,始终不忘进行集体主义品质教育,既要鼓励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公平合理的竞争,又要十分重视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荣誉,从集体中获得信心和力量,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之文,陈孝平.军事体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第5篇:游泳教学范文

关键词:低年级; 游泳; 教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游泳运动对少年儿童有特别的吸引力。学游泳不仅可在水中自如的玩耍,还可以全面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可与大自然作斗争,具有实用价值。

但是学习游泳又是较复杂的过程,它改变了人类在陆上习惯于直立的姿势,俯卧在水中做动作,而且无固定的支撑,同时水中的压力又造成呼吸困难,改变了陆上的自然呼吸。游泳的划水路线方面较复杂,它要求具备较高的关节灵活性,较强的柔韧性,较好的浮力与力量素质。这些特点决定了游泳初学者难以掌握游泳技术,但在教学中却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完成好熟悉任务外,如何将游泳技术的特点和规律与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心理特点相结合使他们能够顺利的由简致繁、慢到快地掌握游泳基本技术呢?即在游泳教学顺序上究竟应该先教哪一种姿势为佳?这是游泳教学范畴内的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本人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教学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归纳,分析与探究,寻求一条少儿童游泳教学的理想方案,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对象:共有女学员30名,年龄在7—8岁左右一至二年级的初学者(在游泳馆浅池教学实验)。

方法:把30名学员分为A、B两组进行比较。A组教学顺序是:爬泳仰泳蛙泳,每种泳姿的教学顺序是:腿呼吸手分解完整,B组教学顺序是:蛙泳爬泳仰泳,每种泳姿的教学顺序是呼吸腿手分解完整,进行15次课,实际教学12次课。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A、B两组在熟悉水性阶段基本用3~4次课,个别学生由于胆子小用5~6次课。

2、在掌握配合技术进度时产生了差距,A组实验结果,大部分学生第6次课学会了憋气、滑行、腿、臂分解练习游,第8次课掌握了基本的腿臂、呼吸配合技术,只有二人在第10次课完成配合技术,并有4人同时学会了第二姿势,一人学会了第三种姿势(此学生水性比其他学生要好的多)。B组在第8次课学会了憋气、滑行、呼吸配合分解练习游。第10次课基本完成了腿臂、呼吸配合技术,还有2人第10次课没有能完成完整配合技术。B组因腿部练习时间加长,蛙泳技术较复杂,故进入完整配合技术慢一些。最终有3人学会了二种姿势,4人学会一种姿势。

3、从游距看,A组大部分学生游到25~50米,第二种姿势可以达到20~35米左右,而B组学生有三人达到20~25米左右,四人达到15米,第二种姿势只有三人达到15~20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A组比B组学会的进度要快且掌握的技术较B组熟练一些。显然,学蛙泳要比学爬泳花费的时间长。实验结果可说明,先教爬泳有一定的优越性,对少年儿童初学都来说,此教学方法是可取的。原因何在?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从爬泳与蛙泳动作结构上的特点看

爬泳特点:爬泳两手轮流划水,移臂,动作简单。划水动作较容易掌握。两腿上下交替打水作结构及配合技术较简单,但对踝关节的灵活性要求高,它接近于人体走路的习惯,易于掌握,但对学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浮力好,肩关节灵活的条件下,动作稍一成形便可浮在水面上前进。通过较短的时间练习,呼吸也不难掌握。

蛙泳特点:手腿动作均为对称运动、手腿的准备动作均在水下进行。蛙泳腿臂、呼吸配合节奏复杂,动作协调性要求高,因而完整技术较难掌握。手腿的有效动作均需较大力量方能完成。

第二,从生理解剖学、心理学角度分析

少年儿童关节灵活、肌肉弹性好,骨肉骨骼比重小、浮力大、耐久力强,不易疲劳。但情绪不稳定,控制动作能力差,因而协调性差,肌肉力量小。

从上述特点看出,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心理特点,更符合于爬泳技术的要求。爬泳本身要求关节灵活性好,浮力大,在这个年龄时期有种先天条件。而蛙泳要求灵活性不高,但对专项力量要求很高。因为技术的复杂,完成一个动作周期需要动员更多的肌群协调用力以便发挥最大的力量。由于少年儿童时期的力量处于最低点,同时他们的意识与协调性差,难以完成蛙泳对称的划水动作。这样学起来需要较长时间,而爬泳则反之。显然少年儿童先从爬泳学起,比先从蛙泳学起的有利条件更多一些。

第三,从教学方法分析

要明确的是,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又快又好地掌握各种竞技游泳技术,是游泳教学的目的。而“相似教学法”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良好方法,其意义就是把各种游泳姿势中动作结构基本相同,技术环节基本相似的技术作加以分析归纳,找出共同的规律以利于不同姿势的相势技术的相互诱导、促进,起到运动机能迁移的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游泳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并结合了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学说运用于实践中。如在先教爬泳教学中,穿插仰泳教学并交替进行。这样既可以巩固爬泳动作技能,又可以加快仰泳技术的形成。这是因为这两项技术都是简单的两臂轮流划水,两腿上下交替打水的配合动作,仅仅是区别于俯卧或仰卧水中的姿势和呼吸不同而已。这种相似的技术通过多次的条件反射在大脑皮层中很快地得到综合与分析。

而后学其它二种姿势又很快地在大脑皮层中增加一连串的条件反射。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共同特点,并排列顺序形成一个整体相互诱导,促进了复杂动作技能的掌握。因此“相似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了教学目的,所以说先教爬泳,再教仰泳,其次蛙泳,蝶泳的教学顺序,充分表现了相似教学法的意义及作用。

四、结论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分析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对少年儿童游泳初学者,先从爬泳教起的且从腿开始然后与仰泳交替进行的教学是适宜的,也是较理想的方法。

2、对少年儿童,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游泳教学方法都要符合他们的生理、解剖、心理特点,以便于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应紧密结合,不能脱节。

参考文献

第6篇:游泳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学 游泳教学 新模式

游泳教学是在水中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对于身体能力和基本技术较差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并且很难学会在水中呼吸。游泳新模式教学针对着两大难题进行调整,加大对这两大板块的教学改良,并对教学评价作出修改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克服恐惧心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 游泳教学新模式的关键点

1.1 实施分阶段优化教学。

在重视动作技能教学的前提下,重视心理教学的效果,通过分三阶段的针对性优化教学法,帮助学生克服初学游泳时的心理障碍,提高教学进程与效果。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熟悉水性与游泳技术教学的相对孤立行进,把熟悉水性贯穿到游泳基本技术的教学之中,利用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游泳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

1.2 改善游泳技术、技能难点教学。

游泳技术的关键是呼吸,而一直来传统教学强调的节奏是吸气、憋气和呼气,而正是由于这种习惯的教学方法使得“呼吸”成为教学效率提高最大的障碍。如何更科学地突出水中运动特性,让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呼吸方法,应通过查找问题、钻研各种资料、咨询专家,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实验尝试,以期提高效率。

1.3 改善单一的评价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传统的评价法――学习结果评分法,更重视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程度的评价,但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方面却相对缺乏,这种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实际上对学生是很不公平的[4]。游泳学习由于其运动本身的特殊性,所以根据游泳学习过程的特点,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形成过程针对性的评价,并且充分结合学习结果评价。

2 新模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2.1 消除恐惧心理的优化教学法

恐惧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心理反应,它是由过强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引起人的超限抑制,降低有机体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游泳呼吸及游泳正确技术的掌握和上好每一次课的积极性[1]。笔者针对初次下水学生惧水的心理现象,采用分阶段优化教学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主要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4次)熟悉水性,让学生对水充满自信和兴趣。此阶段由于学生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状态,故尽量不给学生提太多的要求,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水中“动”起来。重视熟悉水性与技术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分阶段的目标:行走、呼吸、憋气、漂浮、滑行与站立,来引导学生完成熟悉水性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一些游戏或简单的竞赛来完成目标任务的教学,从而让初学者消除怕水的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水中活动兴趣,掌握基本的游泳技术,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游泳的信心与兴趣[2]。第二阶段,(6-8次)加强学生肌肉感觉,在重复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修复动作技术。通过正确优美、突出重点的示范,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和轻松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采用口令和目标激励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消除恐惧建立信心从而驱除怕水的不良心理状态。此外,在游泳教学过程中通过念、动结合,把动作环节、概念思维组合,使运动中枢各区建立正确的神经联系,逐步使身体相应运动器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射,使动作过程概念有秩序地由弱到强逐步形成并巩固,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阶段,(9―12次)学生的动作已经从分解泛化向完整巩固方向发展,主要方式以目标性教学为主。设计相应的动作技术要求目标,让学生去完成。在教学中采用竞争法、语言激励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辅助法来加强动作正确性的教学。必要时结合恰当的批评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及与目标的差距。

2.2 改变呼吸技术的教学模式

围绕呼吸来解决入门,通过控制呼吸来加深训练刺激,能提高有氧和无氧能力,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身体形态的健康发展[3]。传统游泳教学对呼吸技术的节奏排序是吸―憋―呼,而吸在第一位的排序通常会给学生造成一种类似于陆地呼吸的错觉,这种以吸为重点的教学,对解决学生在游泳换气时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产生特别负面影响的就是出现呛水和换气量不够。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把呼吸节奏改为呼―吸―憋,重点突出“呼”对改善学生换气的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其次,改变传统吸―憋―呼的呼吸节奏,更有利于手臂技术与呼吸节奏的配合,使技术动作周期的“开始―中间―还原”与呼吸节奏的“呼―吸―憋”达到统一。

2.3 实施以技术、技能形成过程的互相评价

评价的内容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了解和关注程度、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与提高;而且还要挖掘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关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积极情感体验,与人合作技能的发展;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尊重个体差异,给予个体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表现自己,拥有自信[4]。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必须多样化、合理化。同时,在评价的内容的制定中应包含以下三个部分:一是水中活动能力形成过程的评价,包括熟悉、适应水性,技术技能的认识目标;二是以技术、技能自学认识目标为主的技术、技能形成过程的评价;三是学生掌握基本的指导能力形成过程的评价,包括讲解、示范、分析、纠错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的示范、讲解、练习能力进行互评,转换学生学习角色,从单纯的学习者变为“学习+评价者”。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评价中加深对技术的理解,促进技术、技能正确快速的形成的同时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结

在教学中采用分阶段优化教学法对改善学生不良心理产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能。呼吸节奏重新组合的新教学方式,对突破游泳技术难点起到了极好的功效,促进了学生对游泳技术、技能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价法,促进了学习目标化的进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麦世伟.克服游泳教学中的恐惧心理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27,(3):131-132.

[2]刘晓娟.试析初学者游泳水感培养方法及其作用[J].哈尔滨体育院学报,1999.17,(1):65-66.

第7篇:游泳教学范文

1.1、教学前为学生放映完整的游泳录像

在进行下水游泳教学之前,要给学生多次播放完整的专业游泳录像。在第一次播放录像的时候,以正常的播放速度进行播放专业的游泳录像中的游泳动作快速、流畅、迅捷,一方面,让学生对于本节课要学习的游泳技巧有一个初步但完整的概念;另一方面,能使学生产生美的享受,以专业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后可以让几个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及时反馈学生的听课状态。当第二次播放游泳录像时,可以告诉学生需要注意观察的重点及细节。如果要完成观察规范化游泳动作这一环节,不只是需要观看一遍录像而已。原因就是游泳动作比较快,而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往往不能观察全面。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多次观看录像。播放之前,要对学生说明这次观看录像的目的,例如:手臂动作、腿部动作、手臂与腿的配合关系等等一系列需要观察的细节。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根据侧重点播放录像后,一定要及时与学生交流,检测他们是否观察到正确的游泳动作,是否能掌握正确的游泳技巧。在放映录像中要注意学生的反映,当学生多次看过录像后,如果还是不能正确理解游泳动作时,一定要及时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授本节游泳课之前,首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已有的游泳水平,估计本节课要学会的动作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差距,要控制好动作的难易度,不能让大多数学生觉得十分困难,不易学会。第二,教师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和学习的游泳动作的难度,判断出学生在观看录像中可能会出现的疑惑之处,制作一个图片文字相结合的详解游泳动作的材料,运用文字进行详细的说明,运用图片进行直观的展示。在讲解过程中,也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1.2、学生在水下分解动作与练习

引导学生观看游泳录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实践愿望后,在确保学生对要学习的游泳动作要求掌握的技巧有了正确的理解后,将学生带到游泳池进行水下实际训练。在水下进行练习时,要按照观看游泳录像时的第二个观看环节进行动作分解训练。如,先进行手臂动作的练习,再进行腿部动作的训练,最后再将分解的动作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动作的训练。在学生进行分解动作训练之前,教师一定要先进行示范,在进行示范的过程中,对观看录像时强调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并允许学生在一旁模仿动作。当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时,一定要及时纠正,如果存在很多学生在某一动作上存在错误时,一定要进行再一次的动作示范。只有在分解动作练习中,将每一个动作进行规范化,才能保证整体动作的高质量完成。在学生进行游泳动作练习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但往往在游泳教学中被忽视。在允许学生下水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其一,要监督学生做好热身活动,避免下水后出现抽筋现象;其二,教师要检查好游泳池旁的急救设备,如果出现意外,及时进行抢救。在学生下水后,教师不是要给学生进行游泳动作的示范与规范,还要时刻关注全体学生的安全状况,避免发生意外。

1.3、学生初步了解技术时,播放典型与错误动作

学生通过观看游泳录像以及下水进行动作训练后,对于本课要学的游泳动作需要掌握的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进一步的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技术,除了进行一定程度的练习之外,还可以播放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的错误,起到提醒与警示的作用。还可以播放学生中掌握技巧较好、游泳姿态教流畅的典型,以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激发其他学生将游泳技巧尽快掌握的动力。在我们游泳教学中,在游泳课堂上利用ipad,拍录下动作标准与动作差的学生视频,拿着视频给动作差的同学自己看,一边看一边跟她讲解,哪里错了,应该怎样,在给她看动作优秀同学的视频,(因为那些动作差的学生往往协调性差,本体感觉差,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什么样子,这样比较直观,通常看后他们都好笑,也知道自己错哪里了),这样矫正起来比较方便。

2、多媒体游泳教学的效果与思考

第8篇:游泳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游泳课;教学方式;改革研究

1引言

游泳运动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我国高职学校开设游泳项目,让学生掌握游泳的本领,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意志的锻炼,大学生掌握了游泳的方法,就能进行自我保护,当然也可以拯救溺水者,让自己终身受益。高职体育中,游泳可能是施行困难最多的教学项目,所以高职学校的体育游泳教学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高职学校体育教学面临改革,高职游泳课程要提高教学水平,改革教学内容,改变对游泳的教学观念,探索游泳教学的方法,最后提高高职游泳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游泳在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中的发展。

2目前高职学校游泳课程教学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高职院校根据现在大学生的客观需求,在体育课中开设了关于游泳课的内容,大学生对这一运动项目也十分感兴趣。然而,游泳这项运动是需要全身一起运动,而且只能在水中锻炼,让身体与水相互作用,这种锻炼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会选择游泳这项运动来锻炼身体。由于学校各方面条件并不是很完善,所以在关于开设游泳课这项运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游泳老师的资质不高,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对这方面问题的处理并不是很好。我们需要认清这个现实,那就是许多大学生对运动的意识并不高,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但是,在我们国家,许多高职院校里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游泳,尤其是北方的学生,更是少得可怜,从而也就显示出高职院校对于游泳这个运动项目的不重视。一般的体育老师根本不知道怎样去教学生游泳,不懂得向健身方面去延伸。并且目前的游泳教学方法十分单调,提不起学生想要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到很枯燥,从而导致教学的效果并没有达到最佳。其实游泳这项运动与其他的运动项目相比有很多的不同,难度相对大点。首先,它需要在水中练习,还要保持着在水中的姿势,其次,需要肢体去感觉,因为在水中,身体的某些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所以,只有大胆的创新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改变一下以前老式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教学,比如多媒体等。现在的高职院校游泳课的落后,不仅仅表现在教学方法上,还体现在学校各方面条件设施的不足,由于学校游泳课人数较多,有许多院校场地明显容不下那么多学生。老师在教学中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因为学生的层次各不相同,而老师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使许多游泳课成为了活动课。还有就是许多高校在教学方面的计划并不是很明确,内容十分浅显,课时也是相对较少,学生对游泳知识掌握不牢,存在着许多盲目性,学校的教学目标也和现实的管理有许多差异,学生对游泳理解得不够透彻,也容易让学生对游泳在思想方面上的忽视。

3高职学校游泳课教学的重要性

3.1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在进行游泳的时候,水中的阻力相对于空气中的阻力要大得多,因此在水中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进行双臂划水和双脚进行蹬水的过程使全身的肌肉都进行运动,进而促进了全身肌肉的锻炼。尤其是对于在游泳中有关的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等会随着在水中游泳运动而加强锻炼得到更加发达的肌肉。除此之外,由于在水中人所处于悬浮状态下,因为具有着悬浮状态使得身体中的肌肉和关节等充分放松下来,减少了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影响给身体所带来的反作用力,进而使得骨骼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当然除了进行游泳的运动之外还可以进行晒日光浴通过紫外线使皮肤合成对促进骨骼有利的钙元素的吸收。

3.2游泳有着良好的减肥效果

在大多数运动中,游泳是消耗能量较多的一种运动,在水中运动所带来阻力相比较于地面上带来的摩擦力和重力要大的多,所以消耗的能量也就多得多,例如同样是进行100米的运动,在水中游泳需要消耗65千卡能量,而在陆地上奔跑只需要消耗35千卡的能量。而这些消耗的能量的来源是通过将自身的多余脂肪和糖类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和二氧化碳和废物。所以进行适当的游泳可以塑造出比较完美的流线型身材,对于那些身材瘦小的也可以通过游泳来增加自己的身材美感度,因为运动完能量消耗剧烈,那么食欲就会增加,慢慢地长久下来体重就会增加到合适的状态。

4高职院校游泳课教学改革对策

4.1做好指导思想的改革

高职院校游泳课教学最好从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思想向竞技、健康体育并重的思想转变,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从只传授游泳竞技技巧逐渐转变为同时培养健身习惯、传授游泳健身知识上来。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游泳之外,还需要从体育保健角度使他们认识到游泳有氧锻炼的重要性,并了解和掌握预防运动损伤和科学健身的基本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态度和游泳的兴趣,以更好地提高学生游泳健身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构建“终身体育”意识。

4.2加大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明确了游泳教学改革的方向,就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还在沿用传统的游泳教材,但是已经开始对游泳锻炼和游泳训练休闲的引入,适当增加大众游泳活动的指导,并删除了科研方法、义务监督、游泳运动员的选材和年龄组训练等内容,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竞技性色彩。因此,需要根据大众游泳活动的实际需求,来编写与大众游泳活动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大众需求。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游泳技术,而且还能使他们掌握大众游泳的基本技巧,提高大众游泳健身活动的科学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上述现状来进行游泳教学内容的改革,以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

4.3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因此提出了改革游泳教学方法的新思路,加大对游泳教学方法的探究,并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规律进行总结,进一步创新适合游泳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目前,一些学者对多媒体教学方法和CAI课件给予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水下摄影系统与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对学生讲解游泳的技术动作,为学生作出准确的示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4.4教学评价方面

在进行高职院校游泳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习的学习效果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对于评价结果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允许其随时转换课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并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总体效果。

4.5教学场馆设施的改革

为了确保高职院校游泳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教学场馆设施的改革工作。通常情况下,教学场馆设施不仅需要满足学生的游泳运动训练、比赛、健身等活动需求,而且还需要向学生开放人工游泳池、游乐嬉水池、游泳馆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游泳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学场馆照明设备距离水面的高度要超过5m,游泳池水面光照度超过80lx。室内游泳场需要具备完善的通风设施,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总结

在目前我国的体育运动的学习环境中,可能游泳还不是很普及,但是游泳益处很多,我国应该推广体育游泳运动。通过对游泳在我国现状的简介,以及对兴趣的认识,并且介绍了游泳的功能,所以说游泳运动应该在高职院校推广。高职院校还应该改变师资力量,让学生真正学会游泳,掌握游泳的真正要领,并且可以进行自救以及救助他人。游泳不仅在高职院校比较重要,而且还可以推广到教育界的其他方面。作为一项比较困难的体育运动,可能还不好推及,所以推广任务比较艰巨,但我们不怕困难,以后实现促进教育界的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楷钧.体育院校游泳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性诉求[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91-94.

[2]卢玉龙,谢亮,夏建强,等.OBE理论视角下高校游泳教学改革方向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2):140-142.

第9篇:游泳教学范文

摘 要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拓展,游泳课被普遍开设并受到师生的欢迎,同时其安全问题也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高度重视。文章将通过对游泳课组织过程中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确保高校游泳课教学工作的广泛开展和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 游泳教学 安全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状况。 游泳作为一项对身体进行全面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既能锤炼身心又能舒缓情绪,因而受到多数人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学校更加注重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大部分的学校都开设了游泳课, 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学校在游泳教学中安全保障的对策,对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普通高校游泳教学安全的因素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指导者,游泳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对学校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65%的教师每节课都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分析原因:一是高校体育教师自身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对学生人身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高校学生已成年能够在游泳教学中进行自我保护;未能真正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将安全教育放到首位,没有从根本上明确学校教育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造成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学生身体伤害的根本原因;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安排的练习强度过大,引起学生身体出现疲劳发生意外。

(二)学生自身原因

1.学生的心理原因。游泳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中活动或前进的技能活动。初学者行动、呼吸困难,易失去平衡而呛水、溺水。即使已经学会的游泳者也会因抽筋、精神紧张发生而溺水事故。

2.生理方面的原因。学生体质太弱或存在生理缺陷但未通知教师,不能适应正常的游泳教学活动;或过饱过饥运动时造成低血糖、抽搐等生理原因导致溺水;或者患有不宜游泳的疾病,如心脏病、肝炎、肺气肿、高血压、精神病等,患者在游泳运动中引起病发而导致溺水。

3.违反学校、课堂及游泳场馆的有关规定。如擅自跑到深水区游泳或在浅水区潜水、跳水或同学间相互打闹不慎落水造成事故。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游泳教学场地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场地的合理使用、警示标语和救生器材等因素,是确保教学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游泳教学的场地比较少,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分析其原因一是部分高校游泳馆较小同时上课班级和每班学生人数较多;二是部分学校游泳馆的管理权不归体育教学单位,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在上课时间内同时对社会人员开放,导致上课时间游泳馆内人员混杂,没有规定的教学水域或开放水域与教学水域混合,学生与开放场的泳客共同练习导致教师不能够很合理的组织教学,易发生不安全的伤害事情。

三、应对措施

(一)加强设施建设和修改考核标准

游泳场地、器材是顺利完成游泳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是开展游泳运动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场地的数量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游泳教学的开展规模、质量。场地、器材是高校游泳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场地、器材建设不足,高校游泳教学的开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游泳场地、器材设施的相对短缺问题也恰恰反映了目前高校游泳教学开展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进行解决。

修订考试内容、方法和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选择考试内容和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内容,这是第一节课后就要完成的任务,选择学生容易掌握的泳姿教学,这样更能加快学生对游泳技能的掌握,从而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

(二)教师应加强管理

总体上来说,要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做到管理到位。游泳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如果教师本身能在主观上加强自我责任心,加强管理,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如每次上课前都认真检查场地是否安全,如水质浑浊则难以及时发现学生溺水而影响施救;在学生游泳前,向学生详细介绍游泳场地的有关情况、上课纪律、游泳安全准则,讲解游泳卫生常识,组织好安全小组,做好课中的安全组织工作;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年龄、性别、游泳课的特点以及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等方面来安排教学内容;对学生违规行为及时采取有效制止措施,如潜水、跳水、擅自跨区游泳等。

(三)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意识必须加强

安全意识是保证游泳教学能够安全进行的必要因素,安全意识在学校游泳教学中非常重要,强烈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学校游泳教学安全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影响学校游泳教学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游泳教师的安全意识更为重要。游泳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时,游泳教师是现场第一救护人员,必须按照急救的基本步骤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处理,将伤害控制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程林.重庆市高校游泳教学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