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游泳培训总结范文

游泳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游泳培训总结

第1篇:游泳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培训;调查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四个可提供游泳培训的游泳场所作为调查对象,针对四个游泳馆的管理者、游泳教练员、参加游泳培训的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 访谈法

2.结果与分析

2.1四大游泳培训班的经营方式

目前,4个游泳池培训活动的经营方式主要有合作式、雇佣式、家庭作坊式3种方式,合作式是以个人或者公司名义与游泳场馆进行合作,自主招生进行游泳培训,该方式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泳池培训班经营方式;雇佣式就是聘请教练在其泳池内进行游泳培训;家庭作坊式主要以教练员和学员买票进场进行游泳学习为主,调查发现,我市泳池培训班经营方式中,合作式占50%,雇佣式占25%,家庭作坊式占25%。合作式是当前游泳池培训班的主要经营方式。

2.2城区游泳培训班教学现状

2.2.1 教练员的现状

a.性别和年龄现状 游泳教练员在群众游泳活动的推广和普及中发挥着游泳教学以及指导人们参加游泳健身锻炼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问卷调查的15名教练员中,女教练员3名,占总数的20%,男动员12名,占总数的80%,男教练员是我市游泳培训的主力军。b.教练员技术水平和执教经历 调查显示,持有游泳教练员资格证书的教练员占调查总数的40%,有60%的教练员没有教练证,说明游泳馆管理者偏看重教练员的技术水平,忽略了教练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为青少年游泳培训埋下了隐患。

2.2.2游泳培训机构的组织管理与经营现状

游泳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主要是由老板或总经理直接负责,机构设置均比较简单,人员较为精简,经营规模和实力都较小,这主要是受到资金与经营方式的限制,运作形式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以俱乐部形式开设的游泳培训机构,俱乐部注册资金都不是很大,大部分俱乐部在经营前期的投资都很少,主要靠边经营边积累。

2.2.3 城区游泳培训班具体教学现状与分析

a.初学泳姿的选择 一般来说,泳姿分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4类。经过调查,80%的家长及儿童会选择学习蛙泳,原因是蛙泳简单易学,先学蛙泳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掌握泳姿。b.教学时间、课时与收费现状 经访谈得知游泳培训班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早上8:30―11:30(其中8:30―10:00为提高班,10:00―11:30为初级班),因为这个时候的水质较好,较为安静,也是游泳的低峰段;90%的培训班其培训课时都为10~12次,每次1.5 h,收费大多为300~450元。

3.西安青少年游泳培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方面,重前期政策制定,轻后期管理

管理方面,重前期政策制定,轻后期管理。由于地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经验不足、相关人员匮乏、研究滞后等原因,游泳培训现今仍存在难以改善的管理问题。目前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只是对教员的上岗资格、教学安全、救生员配备等方面进行监管,对教学质量的检查相对较少,教员以个人名义开办的培训班,在教学时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些培训点,因为缺乏监管,存在乱收培训费、从业人员资格不符合条件、培训教学质量差等现象。

3.2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了情感体验

目标设置不完善:第一、忽视青少年个体的需要;第二、重视近期效益,忽视长远发展;第三、重视客观的有形的技能传授,忽视主观的无形的情感体验。培训内容目前以竞技游泳为主,较少的将实用游泳、大众游泳项目作为培训的内容。

3.3教员观念落后,整体执教经验不足

在教学中仍然有92%的教员采取强硬的手段,迫使胆小的青少年做练习。一些教员认为,采取强硬措施,是克服怕水的必要手段。认为采取强迫的手段,才能在时间短、人数多、任务紧的条件下达到考核标准,完成考核任务。游泳教练员执教年限多数不超过3年,整体执教经验不足。因此,在游泳培训中,重教学,轻互动。有家长反映,从未见教练员在水下进行过教学,也不与家长、少年沟通。

4.城区游泳培训班发展对策

4.1培养游泳教练员先进的教学理念

青少年作为学习游泳的主体,教练员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现阶段身体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关注学员的个体需要、情感体验和长远发展,打破传统的技术教学,把技术教学与学员个人意志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员游泳学习的兴趣,将适用游泳(指潜泳、水上救护等)和大众游泳(除蝶、仰、蛙、自游泳外,包括踩水、反蛙泳等非官方游泳项目)项目作为培训内容。

4.2加大对游泳培训班的监管力度

近年来,城区游泳培训班迅猛发展,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应加强游泳教练员的资格审查和监督,对“无证上岗”的教练员要进行教育和法律制裁;另一方面不定期对游泳培训班教学质量、教学安全、教学目标、收费等进行检查,对“不达标”的教练员令其停课并没收教练证。

4.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泳培训班应配备现代化教学技术装备,如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游泳视频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神经,加深学生对游泳各个环节的理解和认识。而播放游泳比赛视频,既可以提升青少年学员学习游泳的兴趣,又可以提高游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 目前游泳培训班的经营方式主要有合作式、雇佣式、家庭作坊式。家长让孩子参加培训班的主要原因有学习游泳技能(25.3%)、孩子喜欢游泳(20.2%)、丰富暑期生活(18.5%);青少年学员自己参加培训班的原因有自己想学游泳(31.3%)、家长要求参加游泳培训(20.8%)、把学习游泳运动当做一种健身方式(16%)。

5.1.2家长给孩子选择游泳培训班时主要考虑安全因素保障(30.9%)、收费问题(24.1%)、交通问题(16.3%),并认为教练必须具备讲解示范能力、责任感、亲活力。

5.2建议

5.2.1相关体育部门应严审各游泳培训班资格,确定开办条件。加强对游泳教练员的资格审查和监督,不定期对游泳培训班教学质量、教学安全、教学目标、收费等进行检查。统一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对游泳培训班收费过高现象进行干预。教学中教练员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学员现阶段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关注儿童的个体需要、情感体验和长远发展,为提高儿童游泳教学的质量、发挥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有必要对家长进行课前指导。

5.2.2 教练员在教学中还要多做水下示范,多与家长和儿童进行沟通相关部门要注重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重点培养教练员的教学讲解、示范能力,沟通能力,教学创新能力。

5.2.3增加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游泳培训内容,将新兴的水中项目引入到游泳培训中,重视游泳知识的讲授。

5.2.4要控制游泳班上课人数,规定学习时间,一般以连续学习 12 次课为一个教学单元(每次课 90min),两个教师负责一个班,其人数最好不要超过 20 人。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第2篇:游泳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社会游泳 培训 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包括锦州铁路中学游泳馆在内的五家对外开放性游泳馆,以他们作为研究对象,了解锦州市游泳馆内社会游泳培训的发展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游泳相关网站的搜索,对一些专业性文献资料进行整合,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访谈法。通过实地走访锦州市内的五家游泳机构,与游泳馆的经营者、负责人、社会游泳的教练员、游泳课程学员等进行访谈,进而得到了一些针对本市社会游泳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二、锦州市社会游泳现实性因素分析

1.社会游泳培训发展优势。锦州市背山面海,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适合开展游泳培训;辽宁工业大学、渤海大学等高校体育教师为社会游泳培训提供了部分师资力量;锦州市优越的水资源条件也为培训市场提供了根本保障。

2.社会游泳培训发展不足方面。从位置上而言,锦州市内五家游泳馆分布并不均衡,未能覆盖锦州市区内人群的游泳需求。五家游泳场馆都为市内场馆,室外游泳缺乏。实地调查中发现,五家游泳馆内的社会游泳教练有很大一部分并未受到专业训练,多数为无证上岗。游泳课程形式单一,教学方式传统。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锦州市游泳场馆备案的情况

本文选取的锦州市内五家游泳馆中,仅有两家得到游泳培训机构的许可,曾到相应主管部门备案,其他三家并未有过备案。通过调查发现,这三家未进行备案的游泳馆都是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此类做法虽然并不影响场馆进行社会游泳培训,但是从长远来讲,给被培训者增加了很多未知的风险。

(二)锦州市游泳场馆的场地概况

游泳场馆是否标准对开展游泳运动的效果至关重要,作为游泳培训的基本硬件条件,场馆是否达标,首先应对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经实际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五家游泳馆,有四家并未达到标准游泳馆的建设标准。但这并未影响锦州市民的游泳需求。

(三)锦州市游泳场馆对外开放的收费标准情况

本文调查研究的五家对外开放的游泳馆中,最贵的为50元/1次,最低的为30元/1次。五家游泳馆都可以办月卡、季度卡、年卡。通过与五家游泳馆的学员沟通了解到,游泳馆的门票大都比较合情合理,适合市内人群的消费水平,总体而言,比较适合社会游泳培训课程的开展。

(四)锦州市游泳场馆的利用情况

在被调查的游泳馆中,五家中只有两家为常年开放的游泳场馆,其他三家只在夏季开办。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出来,锦州市游泳场馆的利用率较低,并未发挥出市区内游泳场馆应有的满足社会群体游泳的需求。

(五)锦州市游泳指导员持有资格证书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五家游泳场馆中的十三名位游泳教练员中,长期从事游泳培训工作的只有三名,十三位社会游泳培训课程教练员中持有游泳教练员证件或者游泳指导员证件的只有两位,这两位常年从事游泳培训工作,其他十一位都是游泳场馆临时聘请,并不具有教练员证或者指导员证。

(六)锦州市社会游泳培训教练员学历调查

根据实地调查发现,锦州市市内五家游泳场馆中的教练员,高中及以下学历者有九位,大专学历者两位,大学学历者一位。由此可以看出,锦州市社会游泳培训课程的教练员学历层次较低。

三、建议

(一)指定健全的指导政策,重视对游泳培训行业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开始选择游泳这种健身锻炼的方式,随之而来的是上级政府对社会游泳培训行业的监管力度提升。地方行政部门应该对这个行业起到监管作用,对游泳培训课堂、收费方面、游泳教练员资格、教学质量等加以约束和规范,应该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指导政策,对社会性游泳培训市场的运行秩序加以约束和规范。

(二)完善培训课程设置,使培训目标更具体化

针对调查中所出现的问题,锦州市游泳场馆方面应该完善培训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提升课程的内涵性教育,使得游泳培训课程目标更加人性化、科学合理化,充分发挥游泳课程的寓教于乐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传授给广大学员游泳的技巧和生存的本领。

(三)加强教练员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教练员课堂教学方式简单粗暴,教学方法严重与时代脱轨。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游泳馆方面应该及时发现情况,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对教练员进行定期培训,促进教练员观念的更新换代,不断丰富教练员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其课程充满人性化科学化。

(四)加强学员体质,锻炼其意志

在对一些学员的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员是抱着减肥的愿望来到游泳培训班,这类学员自身的身体素质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教练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这类人群进行一些特殊化训练,在逐渐提高其身体素质,提升其意志品质之后,在对他们进行科学化的游泳课程训练,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彭效华.成都市奥亚游泳培训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2.

[2]陈宁,丛宁丽.成都市青少年游泳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64).

第3篇:游泳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游泳救生员 黑龙江省 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198-02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靠北部的省份,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和且短暂,但这并不影响黑龙江省游泳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黑龙江省也成为全国游泳运动开展较好的几个省份之一。黑龙江籍游泳运动员在全国乃至世界赛场上也是接连创造佳绩,99年出生的小将王立卓,在2016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上勇夺男子100米蛙泳冠军并打破由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同时他也成为中国首位在100米蛙泳项目上游进1分钟的运动员。著名游泳运动员焦刘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夺取女子200米蝶泳冠军,为黑龙江省夺得了第一枚游泳项目的奥运金牌,加之现任国家游泳队总教练幺正杰,黑龙江省游泳人才为全国游泳事业贡献颇多,也从侧面推动了黑龙江本省游泳运动的发展。

伴随着黑龙江省游泳事业的突飞猛进,全省全民游泳运动也借此机会蓬勃发展。为了满足全民游泳健身的需要,各类游泳馆纷纷建成,目前黑龙江省注册使用的游泳馆有110余个,按照国家规定,250 m2以下的游泳场馆需要2名游泳救生员,每增加250 m2则需要增加1名救生员,黑龙江省内的各个游泳场馆面积基本都在250 m2以上,每个场馆平均需要救生员3~5人,按照这样推测,黑龙江省实际需要救生员应为500人左右。我国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鉴定始于2008年,而黑龙江省也正是那一年首批获准进行游泳救生培训的12个省份之一,到今年已经是第八个年头。由于现在普通民众对于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爱上运动,爱上体育,而游泳更是跻身国人五大运动兴趣之列,但与此同时,国人对于游泳安全知识还了解甚少,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匹配相当数量的游泳救生员对于普通民众有序健康安全的参加游泳运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该文通^对黑龙江省游泳救生员职业培训现状的分析,对其日后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和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黑龙江省321名考取各级游泳救生员资格的游泳救生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调查法,对黑龙江省游泳救生员职业培训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黑龙江省游泳救生员等级分布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游泳救生员等级分布明显不均,初级游泳救生员的人数高达301人,占比达到93.8%,而中级和高级救生员分别仅有18人和2人,占比分别才达到6%和0.2%。在现有的社会指导员中,游泳救生员的等级分布的确应该成为由低到高的金字塔形,但是黑龙江省游泳救生员的等级分布过于悬殊,初级救生员的人数过多,而高级救生员又少之又少,这样会导致游泳救生队伍水平停滞不前,时间长了会影响黑龙江省游泳救生事业的发展。分析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主客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游泳救生员自身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认为有了初级资格证能够上岗就可以,缺乏再进取,再学习的上进意识。通过到黑龙江省的几所高校进行的访谈得知,还有一些大学生考取游泳初级救生员仅仅为了拓宽就业渠道,或做业余兼职,并没有真正踏入游泳救生的事业中去。客观原因,目前黑龙江省大多数游泳场馆对游泳救生员的级别要求较低,一般初级就可以应聘入职,这样的现状也使得游泳救生员缺乏了考取中高级救生员的动力。

2.2 黑龙江省游泳救生员的学历结构分析

学历层次是衡量一个人乃至整个队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具有专科学历的人员最多,达到159人,占比达到49.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最少,仅仅只有6人,仅占总人数的1.9%,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有111人,占比为34.6%。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专科及专科以下人员超过6成,从而不难得出结论,黑龙江游泳救生员的素质水平整体还不够高。因此,每位救生员在提高自己救生实践水平的同时,还应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理论水平。黑龙江游泳救生员队伍也应更多的向各类高等院校吸纳一些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不断推动黑龙江省游泳救生事业朝着高层次,知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3 黑龙江省游泳救生员的年龄结构分析

一支队伍年龄结构的合理化和年轻化对于整个队伍的前途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31~40岁之间的人数最多,达到了115人,占比达到了35.8%,其次是18~30岁,达到了28%,最少的是50岁以上的,只有34人,占比仅为10.7%。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18~40周岁之间的中青年游泳救生员总数为205人,占比超过6成,而50岁以上的救生员仅仅约占整支队伍的1/10,证明目前这支黑龙江省游泳救生员队伍年龄结构合理,而且还较为年轻,中青年成为目前这支队伍的主力军,他们年轻富有朝气,活力四射,黑龙江省游泳救生事业有着年轻化的特点,他们的未来值得期待。

3 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黑龙江省游泳救生事业的现状还较为不错,但是还有一些不合理之处需要弥补和修正,为了使黑龙江省游泳救生事业继续蓬勃向前发展,针对几点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3.1 游泳救生协会与高校游泳教学有机结合

应把游泳救生事业和高校游泳教学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让培养与教学拧成一股绳。这样培养出来的救生员,既有高超的救生实践能力,又具备丰富的游泳理论知识,其自身还具备高学历,高素质。尽可能多的吸纳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对黑龙江省游泳救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3.2 社会各界以及相关部门调整游泳救生员等级不合理之处

社会各用人单位不应把眼光局限在初级游泳救生员上,应引入淘汰机制,优胜劣汰,鼓励救生员进行级别晋升,级别较高的救生员,有优先选择工作的权利,而且优先推荐其到待遇好的单位工作。相关部门应对已经考取救生员的人员进行再考核、再培训,更多一些的培养出高级游泳救生员,努力改变游泳救生员等级分布不合理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张新异.山东省游泳救生员队伍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1(4):96-98.

第4篇:游泳培训总结范文

“你会游泳吗?”

“不会。”

“那你不是杭州人吧。”

如今在杭州街头,“是否会游泳”已日益成为判断你是否为杭州人的重要标志和荣誉象征。中国游泳队在伦敦奥运会上赢得5金2银3铜,实现了奥运史上的突破,其中就有4枚金牌来自浙江杭州的孙杨和叶诗文。而从1984年中国队参加奥运会至今,中国游泳获得的12枚奥运会金牌中,也有5枚是浙江制造。

很多人都很好奇中国游泳腾飞的秘诀,想知道浙江盛产“蛟龙”的背后做出了哪些工作和努力,值得其他地方和其他项目所借鉴。

据杭州市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有百分之三十的杭州人会游泳,群众基础好。孙杨和叶诗文的成功正是源于杭州近10年来实施的“育苗计划”,他们经过了层层选拔、竞争和训练,是接受游泳培训者中的“十万人挑一”,甚至“百万人挑一”的成功典范。而随着他们在伦敦奥运会上成为“双冠王”,杭州全民投入游泳的热潮还会继续升温,游泳爱好者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在日前举行的杭州市游泳运动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市体育局局长赵荣福介绍,杭州各级教练员每年都会主动出击,从大约300万人口的全市幼儿园和小学中广泛撒网“海选苗子”,初选出3000人左右的孩子,经过初期训练和选拔后,350人进入市一级的集训阵容,这一级别常年在训人数保持在1200名以上,但最终能进入省队并迈进国家队的不过20、30人。奥运冠军孙杨、叶诗文能够脱颖而出,正是源于杭州少儿游泳选拔和训练体系的“大浪淘沙”。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游泳队没有对学生运动员进行“三集中”——即传统意义上的“集中训练,集中学习,集中管理”,也没有使用“拔苗助长”的大运动量训练,而是坚持采取“走训”,让孩子在各自的学校上课,每天下午下学后从4点半到6点钟到附近的游泳学校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训练,周末双休日进行两个半天的训练,实现了真正的体教结合。

在杭州游泳的战略部署中,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是“冠军的摇篮”,罗雪娟、孙杨和叶诗文都是这里的骄傲,世界亚军吴鹏的启蒙教练吴霞君在此担任游泳队总教练;孙杨的启蒙教练娄红梅在杭州市天水游泳学校担任总教练;叶诗文的启蒙教练魏巍在杭州市大关游泳学校担任总教练。陈经纶一大关一天水,“三点”支撑起了杭州游泳的全局,这三位成功的启蒙教练起到了良好的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教练加速成长;目前全市共有126名游泳教练,在选拔和培训游泳“苗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杭州市体育局还联合教育部门把游泳纳入了中考体育科目考核和中小学必修课,甚至计划让更多的爷爷奶奶走进泳池,学会游泳,以此鼓励支持他们的孙辈成为“小飞鱼”。当游泳成为全家老小体育锻炼的首选,并参与全年各级各类的市级游泳比赛时,可想而知,杭州游泳“金字塔”的地基有多么牢固!

市级教练主动出击选苗子、良好的传帮带、内部竞争机制和开放、谦逊的学习精神让“中国游泳看浙江,浙江游泳看杭州”成为美谈,这种有别于传统竞技体育培训模式的“育苗计划”也为体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当然,“杭州模式”的复制和推广,还要考虑其他各地方和各项目的体育发展情况和特点,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摸索总结更多的经验为百姓造福、为中国体育所用。

第5篇:游泳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游泳运动员 仰泳技术 提高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861.1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某省级体育院校的游泳队成员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挑选10名运动员,男女数量各占一半,并将10名游泳运动员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外一组作为实验组。

1.2研究方法

在确定研究对象之后,采用对照实验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操作是先将10名游泳运动员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200m的仰泳比赛,做好记录,然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训练。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采用有效仰泳技术进训练,而对照组采用正常的训练方法,两组游泳运动员每天保持相等的训练时间,其他训练内容以及强度保持不变。在实验期结束后,使两组游泳运动员进行200m的仰泳比赛,然后对两组成员比赛成绩进行比较,两个组别再分别与实验前的仰泳成绩进行比较。最后对对比结果进行观察,找出对照组与实验组游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对仰泳技术的有效性进行判断。

2结果与分析

在为期三个月的训练结束之后,对照组和实验组200m仰泳平均成绩与训练前的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从图表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游泳运动员仰泳成绩明显提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对照组比实验组的仰泳平均成绩落后了2.1s,说明有效的仰泳技术,对于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值,并且P

表1:对照组和实验组训练前后200m仰泳成绩的比较

3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运动员仰泳成绩的具体方法包括技术要点和水感练习两部分。

3.1提升游泳运动员仰泳成绩的技术要点

3.1.1牵引练习

通过牵引练习可以增强游泳运动员的体能,保证在游泳后期游泳速度的稳定。根据练习场地的不同,可以将牵引练习分为陆上练习和水上练习两种,陆上练习是使运动员保持仰卧姿势,用小臂推拉橡皮筋,使上臂紧贴身体,提升运动员上肢肌肉力量;水上练习是使用橡皮筋绑住运动员夹紧的双腿,并与运动员的双手相连接,以橡皮筋的拉伸力模拟运动员游泳过程中的负荷,提升运动员有氧力量。

3.1.2单臂练习

单臂练习是传授运动员新动作时一种最常用方法,可以使运动员在练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快速、熟练地领悟新动作要领,提升自身的游泳水平。游泳运动员在进行单臂练习的时候,可以结合仰泳姿势,将一条绳子设置在泳池前进方向的两侧,此次作为参照物,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使运动员在仰泳过程中,参照绳子的位置对自身动作进行规范,避免出现错误移臂现象。

3.1.3双臂交叉练习

双臂交叉练习是指\动员的双手在入水和推水时,是交替完成的,只有一个手臂做完完整的动作,另一只手臂才可以进行移臂,游泳运动员在仰泳过程中,双臂是不断摆动的,并且两臂入水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为了帮助游泳运动员控制好双臂的入水时间,便需要进行双臂交叉训练。根据双臂交叉顺序的不同,可以将双臂交叉练习分为前后交叉两种形式,前交叉重点是对运动员如水手型以及入水点进行规范,通过双臂交叉练习,可以对运动员的身位及身体扭动进行调整。

3.1.4泳式组合练习

泳式组合练习可以培养游泳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将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拆分开,协调运动员的手腿协调性,使运动员的划频和划幅更加科学。

3.2水感练习

不同的水感对运动员游泳成绩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只有改善游泳运动员的水感,使其在游泳过程中变得更加轻松,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游泳成绩。在本次研究中所用到的水感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握拳练习法和运用划水掌练习法,如果游泳运动员已经熟练掌握动作要领,但是却缺少良好的水感,可以采用握拳练习法,使运动员收紧双拳,避免手掌接触水流,在水中用拳头感受水流方向和水流力度,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拳头的划水力度,不可过大。而划水掌练习法可以通过限定划水次数,利用手掌将运动员在划水时所遇到的阻力放大,提升运动员对水的感觉,方便运动员对自身划水频率及幅度进行调整。

作者简介:方志英,女,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翁巧云.专业运动员仰泳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J].体育时空,2015(22):126-127.

第6篇:游泳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游泳训练 心理健康 少年

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关心培养他们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大事。体校对少年的游泳训练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也应该注重对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能促进技术的发挥,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比赛至胜的关键。本文根据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游泳训练的实际,着重研究探讨了在游泳训练过程中怎样促进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少年期的心理特点

这些少年期的运动员正是向青年过度的一个非常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很重要的转变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此以后会逐渐走向成熟,这一阶段的运动员精力旺盛,但能力水平较低,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交错产生。这些内部矛盾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因此,教练员应当了解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特点,针对他们心理特点,结合游泳训练的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手段,培养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游泳训练与运动员心理发展的关系

游泳训练之所以对参与者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它是在一定的场地、器械和规格的限制下所进行的提高技艺,发展体制,增进友谊的积极建设性活动,它是人类机体运动的最高形式,具有强烈的愉快感和运动美的享受,通过训练和竞争又会给人以成就感和自尊感。因此,游泳训练对培养人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人格的完美与和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均有裨益,对陶冶情操和自我完善,均有积极意义。但是,游泳训练不可能自发地增进心理健康,只有结合有效识、有目的的心理诱导与教育,在精心组织和积极诱导的训练活动中才能体现,如在训练过程中,忽视和违反心理教育原则,还可能自损和阻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三、游泳训练促进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

游泳运动项目与陆上运动项目有着很大的区别,运动员要接受不同方面的刺激,每一点变动都会引起他们的心理冲突、挫折感受,这些不良现象如果长期占据运动员的话,就会对他们心理健康造成威胁。所以,把心理健康标准有意识地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训练中,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并使他们有正常的社会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为更好地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人生目标

少年时期要给他们树立一定的目标,在游泳训练中,一些运动员心理年龄小,对自己游泳的目标不明确,只是认为来玩玩,这种想法是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现在做什么,因此,训练动机不明确。人的任何活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并指向一定的目标。动机就是行动的内部原因,目的则是行动的结果。少年运动员从小在教练员的正确诱导下,形成良好的动机和远大的奋斗目标,就会产生内部的巨大动力,就能自觉克服训练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就会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水平,一步步实现即定目标。显然,动机上具有显著的动力特性,少年游泳运动员不仅有直接的动机,也有间接动机,在从事游泳训练不同阶段的动机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在训练中结合训练内容,帮助他们逐步确立积极动机,保持与发展正常心理状态,进而鼓励运动员投入训练与比赛的热情。同时,要教育运动员摆正学习和训练动机,从而使他们的动机健康发展,成为积极的内部动因。

2.培养自信心

作为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对于可能使一个队员产生自卑感,而使另一个运动员产生优越感的事情,应避免加以评论,而应注意在了解每个队员个性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具体指导。按能力的差异,具体给予帮助,使之既有自我观念,又有对外部条件,特别是紧张比赛和训练条件的适应能力,久而久之,使挫折耐受力加强,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转贴于

3.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人总是在和别人交往中调整自己的活动。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进相互了解,情感交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助于自我形象的建立和增强安全感。因此,有益于队员彼此的心理健康。反之,人际关系不协调,必定导致情绪紧张,抑郁或者怪癖,造成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

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教育运动员,要关心他人的需要,尽可能帮助别人满足其合理的需要,做事光明磊落,严以律己,以礼待人;要学会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意识,不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对人有礼貌。对其他队员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诚心实意的赞扬,对其挫折失败与缺点要给予实际帮助或善意批评。

4.学会调节与控制情绪

教育队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驾驭情感,而不做情感的俘虏,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教育运动员对正常的情绪可进行适当合理的宣泄,对不良情绪要控制,以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使情绪缓解,在失败面前对自己宽慰,以减少内心的失望,或以幽默的方式来超然洒脱的对待窘困的场面。

5.学会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心理自我调节训练是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与身体放松的好方法。缓和训练的紧张刺激,摆脱心理压力,应使运动员学会适当休息与放松,学会按摩、气功、瑜珈等,对运动员强调心理松驰训练是非常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在训练结束后,教练要非常注重运动员的放松,不可随意让运动员采用不合理的放松方法,或者不放松活动。另外,也要注重训练的间歇,适应的时候可以以其他运动项目缓和一下紧张的身体。

总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促进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发展,是游泳业余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培养队员竞技运动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心理素质水平与运动技术同步发展。游泳训练对少年运动员素质的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因为人到成年后,体能和技能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下降,而唯有心理能力会一生不变,所以把游泳训练当作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切实可行的。少年儿童在参加游泳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教练员科学合理的教育,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游泳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游泳 后备力量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239-02

Guangdong province swimming reserve forces training mod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WU Junqiang1 XU Chaoyang2

(1.Guangzhou swimming team,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50, China.

(2.Guangzhou Polytechnic of Sports,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5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method to select representative swimming team in Guangdong, in Guangdong province swimming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deficienc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swimming provide effective help. At the same time, can also for other domestic provinces and cities to offer reference to the swimming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to promote China’s swimming level enhances unceasingly, gradually reducing the gap with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swimming level in developed countries.

Key Words:swimming Reserve forc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后备人才是一个国家竞技运动水平的基础,游泳后备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拥有雄厚的游泳后备人才储备,才能在激烈的游泳竞技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纵观现在世界各个游泳强国,他们之所以能把游泳竞技发展的如此之好,是拥有了强大的后备人才。

我国游泳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世界游泳强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只有建立良好的培养输送体系,在良好体系的完善中不断发掘大量优秀后备体育人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游泳队员,不断的提高我国男子游泳水平。

广东游泳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地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和东莞市已连续7届获得全国“游泳之乡”称号。广东省2个“游泳之乡”为响应号召,把游泳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的事项。

该文通过对广东几个有代表性的队伍进行调查,从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广东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找出广东游泳取得成功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后备人才发展策略,可为广东游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同时,还可以为国内其他省市的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促进全国范围内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游泳人才,从而促使我国游泳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缩小与欧美游泳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东省游泳队一队、二队、广州市游泳队、东莞游泳队、佛山游泳队及湛江游泳队等。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2 研究结果

2.1 广东模式的成功经验

(1)建立了一个扎根基层,辐射全省的宽基础选材网络体系、一个科学系统的运动员训练与监控体系和一个完善的退役安置保障体系。

①一个扎根基层,辐射全省的宽基础选材网络体系:

游泳运动员的选拔首要条件是身体条件,通过科学的选拔,不断提高选拔的内容,是当今游泳选拔的重要条件。运动员能否成才跟训练环境,培训的水平等等都息息相关。而且游泳运动员能否走上一条完整的成材道路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在这方面,广东省游泳后备人才训练培养都作出相应对策,在选材方面,从初中选拔人才进行培养,及学习。

目前,广东的选材对象已经延伸到了全国各地,途径主要通过教练和球队到全国各地青少年游泳训练机构物色优秀队员和运动员及家长主动慕名前来联系球队与俱乐部(通过球队的影响力和软硬件来吸引全国各地优秀运动员)。

②一个科学系统的运动员训练与监控体系:

要提高游泳后备人才的成材率和输送率,对于训练的方法,手段、技术、身体素质等多方面都要以系统化、科学化以及良好的医疗康复等条件来做最大的保障。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国际游泳界,各大游泳强国都已经运用到最先进的科学仪器来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各项数据分析,而且在强大的医疗队伍保障下,能提升运动员的受伤恢复几率。这对于球队的正常运作以及持续性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广东省游泳后备人才基地有着优良的医疗队伍,基本上都有多年随队经验的队医,而且训练时间充足,教练水平较高,而且后勤保障能到位,有这几点作保障,使广东省游泳后备人才基地的球队训练能顺利完成,确保了训练质量。

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完善的医疗设备,精良的科学仪器配备才能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对提高科学化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保障。目前国际泳坛在不断的改变,中国游泳要进步就必须要与国际泳坛接轨,通过举办培训班把国际先进的训练方法带给基层教练,对身体条件好,有游泳天赋的学生建立档案,对各个时期各个年龄段的运动员数据进行分析,合理进行训练改革,并且建立起一个人才数据库,让更多的教练员能从中找到合适的人才,不会浪费每一个可造之才,并利用各种比赛对重点队伍的球员进行考核。广东省体育局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在游泳运动中,使之在后勤、医疗方面确保无后顾之忧,并让教练员掌握新的医疗监督方法,减少运动员受伤,帮助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

广东成功的经验:一是球队配备专业的体能教练和队医,介入训练计划的制定和体能力量的训练过程。二是创新训练手段,实现一、二队的无缝对接。如,一队教练参与制定二队的训练计划。

③一个完善的退役安置保障体系。

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直是困扰后备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在市场竞争不断剧烈化的未来,对人才的文化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以及特招特长生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在训练的影响下运动员对文化学习产生厌倦 ,导致运动员文化学习跟不上。运动员普遍反映,文化学习基础差,在初中时期没有打好基础,而高考制度的改变,多数的高水平运动员将在文化课方面的考试吃亏,而在现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化经济社会,优胜劣汰,运动员如果不能在比赛中取到好成绩、在个人能力方面没有突出表现,无法输送到更高级的单位深造(专业队、高校),能凭借优秀的运动成绩进高校或者具备更高训练水平及有潜质的运动员只是少数,而在文化课方面又无法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的文化成绩相等的情况下,大部分运动员将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运动员退役后无保障是招生受阻的根本原因。加上目前许多省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仍很落后 ,尚未建立现役运动员的个人运动伤残、医疗保险和退役后的经济补偿等制度 ,加之退役安置太难 ,以致出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萎缩现象。

由于广东的游泳有着深厚的基础,各行业对游泳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当大,广东和广州其它几支球队队员退役后的出路也相当广阔,基本都能找到相当满意的工作。主要出路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适合当教练的队员退役后直接在球队当教练,或者帮助推荐到其它球队当教练;二是鼓励并帮助不能适应比赛的队员从事社会游泳培训教练、救生员,开办相关培训班;三是通过组织和协会为做出贡献的退役队员寻找合适的工作;四是送队员到大学进一步深造,充实队员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为其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2)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方法,采用“中西融合”的模式提升教练团队的执教理念和业务水平。

一个运动员是否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除了自身先天的优秀运动身体素质、训练条件以及环境因素外,是否能有一个优秀的教练员作为指导,是运动员能否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在运动训练的整个系统中,教练员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运动员能否有正常的训练方向,很大方面取决于教练员的组织以及指导,拥有素质、高水准的教练员队伍是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教练员的工作和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拥有好的教练员,才能带出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目前广东省游泳后备人才的教练员队伍采用“中西融合”的模式。经常与国家和国外其它先进国家进行交流与学习,借鉴国家队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通过引进外教,带来新的训练理念,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尝试执教理念与训练方法的中西深度融合。

同时,广东省体育局和教育部门已经结合学校发展共同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针对现在国际游泳的发展趋势,定期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队教练针对性的进行授课,提高基层教练员的执教水平。而在高水平队伍执教的教练员也注重新信息的收集,不断学习,吸取外国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而且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始引进从专业队退役下来的高水平运动员执教球队的训练,发挥了他们在游泳专业方面的优势,补充了基层游泳队伍教练员缺乏和不足,使游泳后备人才的基层培训得到了加强。

2.2 广东模式的主要问题

(1)三个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出现许多无法回避的难题。现在还是无法建立稳定的全省范围内的基层人才输送体系,依靠的是苊的影响力、先进的训练条件、无限的发展前景和全面的保障体系来留住优秀人才,实现球队的可持续发展。

(2)球队的奖金分配机制不合理。一线球队的教练团队和运动员与二、三线球队的教练团队和运动员之间的资源待遇分配出现严重脱节,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线球队的教练团队和运动员的待遇是二、三线球队的教练团队和运动员待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特别是教练员,输送优秀后备队员给一线队后取得的成绩完全与自己无关,成绩与效益没有挂钩,严重打击了二线教练队伍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后备球队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2.3 对策

(1)改变旧有观念,加强对人才选拔的引导,促进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从体校独有逐渐转变为学校化、俱乐部化。体育类学校不断的减少,使得大量拥有游泳天赋的学生进入其他同等学历学校,然而根据我国国情,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只读好书,将来能顺利升上大学,导致很多学生埋没了其游泳天赋,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游泳运动的特点,积极从基层队伍中寻找有天赋的游泳运动员进行科学化的培训,并形成一个良好输送环境,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游泳后备人才发展的环境,这样能够使人才的输送方面不脱节,紧密的衔接在一起,并以学校为主体,逐步将培养管理系统转变为学校化,这样能更有利于球队的人才选拔及资源分配。

(2)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推进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制度的改革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事情,是长期的、阶段性的任务。借鉴国外经验要理顺我国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体制,首先要由过去单一的国家培养体制,变为由国家和社会两大系统共同培养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既要根据游泳运动特点,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有计划的进行长期培养。从制度、环境、训练条件、球队文化等方面创造条件为队员提供实现更高水平和能力的训练平台,更加长时间的职业生涯、更加少的伤病后遗症和提供更加广阔的退役后发展空间,从而保证游泳运动的蓬勃发展。

(3)完善球队的奖金分配机制。一线球队的教练团队和运动员与二、三线球队的教练团队和运动员之间的资源待遇实行联动,成绩与效益没有挂钩,二、三线球队教练员输送队员的数量和质量与其奖金直接挂钩,真正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二线教练队伍的积极性,促进后备球队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军.对我国部分项目优秀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41-44.

[2] 郭经宙,倪湘宏,张志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18-20.

[3] 郑燕飞,丁海勇.上海市与国外大、中学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和竞赛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研,2006,27(1):91-93.

[4] 潘前.当代美国学校运动竞技的发展特点[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4):118- 121.

[5] 张疆之.以俱乐部形式发展高校竞技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4):85-94.

[6] 马志和,张林,郭培,等.国外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共性经验及其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18-21.

第8篇:游泳培训总结范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与我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首先从选材、教练员以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开展我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即:重视选材工作,树立科学的选材观;注意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重视技术创新,提高后备人才培养成效三点。希望能够对我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有所启发和助益。

关键词 竞技游泳 后备人才 影响因素 培养措施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是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这一点对我国的竞技游泳运动来说亦是如此。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水平是影响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未来能否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水平的不断提升,一定要重视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与我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有所启发和助益。

一、影响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选材

科学的选材工作,是提高竞技运动训练水平和竞技运动训练成功率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充分的挖掘和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方式和保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每一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对从事这一体育运动的运动员都客观存在着一定的特殊要求,这一点在竞技游泳运动中也不例外。根据竞技游泳运动的特殊要求而选的、具有良好的游泳天赋和潜质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明显的表现出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并进而有效提升训练质量和训练水平。

通常来说,在选拔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过程中,选材的科学化问题,直接就会影响到选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会因此进一步影响到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竞技能力和竞技潜力的培养,影响到后备人才的培养水平,而我国前游泳队总教练陈云鹏针对选材的问题也曾经指出:“良好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知,在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中,科学的选材工作是确保挖掘和培养高水平的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关键。

(二)教练员

在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不但是培养计划策划者和制定者,还是运动训练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在针对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在运动员的全面健康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顺利提升等诸多方面都起着不容置疑的主导作用。由此可知,教练员队伍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我国竞技游泳运动训练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也是影响我国竞技游泳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技术创新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由技术创新而带来的游泳成绩的快速提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影响竞技游泳运动员成绩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近些年来,竞技游泳运动员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非常迅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竞技游泳运动员的技术更为科学也更为合理,使得运动员在水中游进过程中所受到的形状阻力明显降低,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改善,在游进过程中保持身体的流线型和稳定性方面有了大幅的进步。而竞技游泳运动员水下腿技术的创新和改善,也对其技术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与此相对应的,技术创新同样也是当今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是影响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重视选材工作,树立科学的选材观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知道在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选材问题的重要性。而与此相对应的,要做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选材工作,树立科学的选材观。

具体来说,在选拔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过程中应注意不但要重视遗传因素、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品质等传统意义上的内容,还要注意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不同的训练阶段,选材的指标也应相应的有所不同,应根据训练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另外,在选材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关注运动员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对于不同运动员在不同的选材阶段进行有针对的选拔时,不一定非要做到面面俱到,而是每次选材工作都应有所侧重,并在实际选拔的过程中,注意关注和考察运动员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对个体差异性的观察和比较选拔出最优秀的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由此可知,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拔工作,不但是影响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要确保选材工作的科学性,就必须要树立科学的选材观。

(二)注意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

在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科学有效的做好教练员的队伍建设工作,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注意加强教练员的管理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来明确教练员在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责任与权力,并以此来督促教练员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次,要注意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教练员选拔制度、任用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来确保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进行,确保培养训练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重视技术创新,提高后备人才培养成效

要提升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运动水平,教练员在针对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开展训练的工作的过程中,同样应注意技术创新的问题。概括来说,世界竞技游泳技术的创新和改善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而相应的在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进行技术创新同样也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运动员水中游进过程中的运行阻力。竞技游泳运动员的成绩不仅与运动员的力量有关,还与运动员在水中游进中运用力量的技巧紧密相关。因此,在世界竞技游泳技术的创新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重心就在于对空气动力学和水中浮力以及阻力问题的技术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据人体的生理结构和人体解剖学的相关原理,来对竞技游泳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游泳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的推动力,降低其在水中游进过程中的阻力上。这种方式是提升游泳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针对竞技游泳后背人才进行系统的训练时,教练员同样也应注意这一方面的问题,注意从减少运动员水中游进中的运行阻力入手来进行技术创新。

其次,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善竞技游泳运动员的划幅。划幅和划频是影响竞技游泳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竞技游泳运动员的划幅指的是运动员在完成一套完整的动作之后在水中前进的幅度,而划频则是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划动的频率。划频一般来说与运动员的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划幅则依靠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体力,其还与运动员驾驭水的阻力的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此,通过研究如何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利用水的阻力转化为自身推动力的技术技巧,并将划幅与划频进行科学的结合,不但是竞技游泳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培养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第三,通过技术创新来协调人体核心力量的转化。人体的核心力量来源于人体的躯干,但是却通过四肢得以发挥。多数人在水中是依靠自身的臀部来掌握平衡的,但是经过人体解剖学等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却发现,要提升人在水中的游进速度,最佳的平衡部位不应是臀部,而在于腰部,在蝶泳运动中也不例外。因此,要提升竞技游泳运动员的成绩,也应注意协调运动员在水中的核心力量转化问题,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相关技术问题(如水中平衡问题)科学性的不断提升,进而促进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提升。

参考文献:

[1] 严蓓.影响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的因素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02).

[2] 杨国宽,谭政典.广东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6).

[3] 陈立新,郭爱民,程燕.我国游泳训练管理体制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7(04).

第9篇:游泳培训总结范文

摘 要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中教育改革项目的不断推进,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爱好,而游泳课程必然成为众多高校首选。但是,由于游泳运动自身的特点,该课程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简单分析了高校游泳课开展中的问题,并阐述了游泳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然性、路径以及意义。

关键词 高校 游泳课 课内外一体化 一、高校游泳课开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均开设了游泳课,高校游泳教学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体育项目。游泳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学生通过游泳课程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而且可以增强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然而在我国所开展游泳课程的所所高校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以及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整理分析出以下几点不足:

(一)游泳课程课时短。有限的课时内,学生只能对游泳知识做到初步了解,而对游泳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不能很好的把握。

(二)场地限制。游泳课程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有的普通高校不具备室内场馆,因此学生游泳课程不能做到持续,导致学习的中断;此外,多人同时上课就会致使场地不够,最终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任务重。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有的高校上课人员比较集中,会导致教师无暇顾及全部学生,不利于游泳课的教学管理工作。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讨论不难看出,我国普通高校的游泳课程管理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有待提高。换而言之,如果想要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保证学生游泳课程学习的高质量,这就需要采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1]。 二、游泳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然性

高校游泳课中应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游泳课多元化教育的实现,有效解决高校游泳教学资源的缺乏、课时安排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学生通过课外游泳训练项目的延伸,可以获得更多游泳运动的机会,增强体魄,使自身游泳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总而言之,高校游泳课程应该打破原有的固定陈旧模式,而是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训练延伸活动加以结合,实现完美的游泳教学课堂。 三、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路径

(一)确立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思路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即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两者结合的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相比较传统教学而言,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新课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可以灵活运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更轻松地掌握一门课程。

(二)教学过程的改革

1.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播放游泳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初步对游泳的各方面技术要领进行归纳总结,老师再在理论教学方面进行课程的强化。

2.改变教学方式。高校游泳课教学中,每个学生的个人体能和接受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应该按照学生游泳水平的高低进行授课小组的划分,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激励同学更加努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创新教学方法。应该实施老师教学生和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双方互相进步,游泳技能同时得以提升,还可以做到师生之间进一步交流,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游泳这门课程的兴趣,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4.“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仅凭课堂教学时间是很难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所谓的“课内外一体化”也就是学生学习以课内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延展训练。有些高校因设施不齐全或其他原因往往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游泳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学生可以报游泳培训班,在课堂上没有听明白或者动作不到位的地方可以再次多加练习,这样不仅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游泳课堂上课效率,改善游泳教学的质量[2]。 四、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意义

(一)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游泳课程从开始的基础课程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重点学科,并受到学生喜爱且具有实用价值、娱乐及健身价值于一体的课程项目。“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激励同学们更加努力地自主学习,增强自信心。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高校游泳课所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不断改进多层次游泳选课的制度,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创立班级游泳的分层次教学法,增加学生的课外练习机会,增加游泳课程以外的训练与辅导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充分体现了在体育教育工作中以学生健康为首要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习惯的一类人,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游泳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和管理一体化,提高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提升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更加自信更加优秀,提高认识,促进游泳课程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3]。 五、结语

在高校的游泳教学中,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也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开展“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猛.普通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4.08:116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