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长征读后感范文

长征读后感精选(九篇)

长征读后感

第1篇:长征读后感范文

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红军。

在布满沼泽的草地上,有他们顽强的身影;在漫天飞雪的雪山上,有他们坚强脚印。还有许许多多的艰难道路上,他们撒下了汗水,撒下了鲜血,甚至留下了宝贵的生命。可他们不怕,他们很顽强,很勇敢!他们没给自己留后路,他们抱着必胜的决心,英勇的走在这条路上。他们把“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倔强的小红军”等牺牲的战士,叫做——英雄!

其实他们自己也是英雄。真的。

他们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坚强,学习他们的勇敢。在痛的时候,在苦的时候,想想童年时的那句童谣:“痛不痛,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在哭的时候,想想红军那坚强的背影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哭呢?

让我们向红军们敬礼!

让我们一起在心中高声的呐喊:

有一种奇迹叫做“红军”;

第2篇:长征读后感范文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红色长征,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舞过那个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过多风多雨的二十世纪,舞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红军长征历尽千山万水,通过人类难以生存的雪山、草地。1935年8月,右路红军踏上了生死难测的茫茫草地,度过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岁月,走过敌人认为不敢走的路,及时赶到班佑、巴西地区并率先北上。由于张国焘坚持南下,于同年9月,率红四方面军再次通过渺无人烟的草地,重过草地比第一次情况更加恶劣,是一次无谓的牺牲。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成功地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后,为了早日摆脱国民党的围捕堵截,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他们只好选择一条人烟稀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路线——爬雪山,过草地。

过了雪山草地后,1936年10月,红军三支队伍终于在陕北胜利会师。党中央领导核心得以胜利转移到延安,红军主力也迅速转移到民族解放战线的最前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英雄足迹携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是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豪迈记忆;他那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朝着辉煌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飘扬在地球上的飘带,成为人类坚强无畏的象征。

第3篇:长征读后感范文

长征,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种种极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长征本身是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

但是写的长征的诗词,却没有刻意描写长征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连那从浩浩太古以来就独立存在的岷山千里雪,也雪霁日出,阳光映着白雪、红旗,为红军的胜利而笑逐颜开了。这是何等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啊!

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在长征诗中,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第4篇:长征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文本;课堂对话;有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59-2

课堂呼唤对话,教师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对话呢?在执教《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中,我就如何设境引路、搭建平台、促成对话做了一些尝试。

案例一:旋律未启先激情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了本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长征中,红军在茫茫草地中艰难行进的录像)。

3.看了这个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4.还记得课文第1自然段中那个让我们心酸的词语吗?(最为艰苦)指名读、齐读。

5.在茫茫草地中,一支装备很差的红军队伍在艰难地行进着。他们(生接读:饥寒交迫),他们(生接读:断粮了),他们(生接读:连野菜也找不到了)。

6.请大家再看一遍录像,看完以后,一起把第1自然段读读,好吗?

7.同学们,此刻,红军战士面临的最大的敌人是什么?(饥饿)是啊,除了恶劣的环境、残酷的战斗,连“饥饿”这个敌人也对他们虎视眈眈。那么率领的红三军团会怎样解决这个“敌人”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解读与反思:创设氛围,引发对话期待

期待,在学习中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期待后,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创设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本文感人悲壮,而教学目标中“引导学生感受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进一步领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与学生相距甚远。因此,创设氛围,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朗读,才能缩短时空差距,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

1.自由阅读课外资料。 本课教学前,我先布置学生进行有关长征资料的搜集。在第一课时中,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就《最令我感动的长征……》为话题进行资料交流,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储存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形象画面,对课文产生了阅读的期待。

2.深刻体验情境资料。 课文一开始便交代“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下文中“饥寒交迫”照应了“最为艰苦”,意在说明红军的处境极其艰难。此段描写对于烘托人物形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一开始设计两次看录像:(1)看录像谈想法;(2)在理解“最为艰苦”的基础上再看录像,将新的体验融于感情朗读之中。以此教学环节,将时空一下子拉到了艰苦的斗争岁月。学生思维由此展开,对课堂对话自然充满了期待。

案例二:一词一句悟深情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带着刚才的问题用心去读课文。在读到自己特别感动的语句时请把它画出来,多读几遍。在朗读中,你还发现哪些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去思考,和同桌讨论讨论。(生自由读)

2.告诉老师,你还想到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3.“学贵有疑”,在疑问中,我们可以走向文章深处。你们带着问题去读了课文,这就是一种进步,一点收获。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读课文,问问自己,课文哪一自然段最震撼着你的心灵,甚至让你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4.自读后交流探讨:

有时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1)指名朗读。

(2)指名说出自己的理解,抓住“抚摸”、“念叨”、“分出”、“悄悄地塞进”、“一直看着它吃完”等词句,朗读品味,体会爱大黑骡子胜过爱自己的感情。

(3)学生同桌间互读互听。

(4)教师引读:所以枪响了,向着……

枪声响了,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还有哪些画面也这么震撼着你?(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重点指导以下细节描写。)

细节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领悟“同甘共苦”的内涵。)

细节二:背过脸去。(一个简单的“背”字,体会当时复杂的心情。)

细节三: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愈发显示了他深爱大黑骡子又不得不下令杀掉的苦心,板书一个大大的“爱”字,再去文中品味。)

5.读到这里,摘下军帽这个姿势已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也激起了我们心中的阵阵波澜。此时此刻,这位爱兵如子,与战士们同生共死的就站在你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6.漫漫征途,虽然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但是――(学生齐读: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指导学生理解“滚滚铁流”)

7.课文叙述的只是长征途中千千万万感人故事中的一个,长征是一部史书,走进长征,你会被许许多多的人和故事所感动。(《红旗颂》音乐起,多媒体播放诗配画:的《长征》诗。)

解读与反思:用心品味,经历对话过程

1.在贴近中与主人公对话。 这篇课文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来反映的内心矛盾和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特别是语言描写就达十五处之多。我以“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引导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阅读情境中,让学生反复诵读体验文章,以自己的独特感受,使文本活起来,把潜在的味读出来。

在第二大段(二至二十自然段)的教学中,就主要让学生在朗读感知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对关键词语的感悟、人物形象的把握,寓于朗读训练之中。如:“有些不耐烦了”,他为什么不耐烦了?此刻,他在想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学生就很自然地走进文本与主人公对话:他之所以不耐烦,是因为他不愿意在“杀”与“不杀”大黑骡子的问题上讨价还价;想到“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这一燃眉之急,便心急如焚,几乎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了。

2.在融进中与作者对话。 第十九小节一咏三叹,再加上板书上那个大大的“爱”字,使学生心中想要有千言万语倾吐,此时的说话训练,给学生提供了机会,在这样融进的情感之旅中,实现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另外,在阅读中,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获得信息,习练语言,一方面又不断地透过文本体验作者的情感内涵,阅读既“重文本”,又“超文本”。长征精神是当代青少年缺失的,如果本课的教学只停留在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那是浅层次的。随着《红旗颂》的音乐声起,一系列红军长征的片断:爬雪山、抢渡大渡河等画面一一出现;一系列英雄:军需处长、马背上的小红军等形象一一闪过;接着,气势恢宏的《长征》诗定格于画面。此时,师生共同朗读《长征》这首诗,既配合了学习内容,更在拓展阅读中丰富了文本和自我,实现了与作者的共鸣。

“石本无光,相击而成灵光。”有效的课堂对话是师生在平等中对话,在对话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她是情感的,她是真实的,她也是灵性的。

[参考文献]

第5篇:长征读后感范文

            在拓展中培养元认知能力                              ----《长征》教学案例谈                               丹阳市延陵中心校    汤国荣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七十年代提出来的,所谓元认知就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意识,即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实质上是个体以自身认知活动为对象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监控。培养元认知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这种自我反思能力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结构,以语文课本为拓展点,努力开展这种自我调节式的扩散性阅读,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自己的精神家园更加丰盈,主动探求的能力不断提高,与此相伴的语言积累不断增加,领悟力不断增强,元认知能力也不断提高。 [案例]: 毛泽东同志的七律诗《长征》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红军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全诗虽只有8句,但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然而它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六十多年之久,尽管是六年级的学生,但对长征的情况不甚了解,他们读这首诗时难以感受想象那逝去的艰苦岁月,因此学习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课前参与反思。 学习这首诗之前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提些有关长征的问题,如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红军长征中遇到什么困难等,关于作者毛泽东,自己想了解什么,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又想知道什么等。然后引导学生在问题提出后自己如何主动解决,实在是自己解决不了的可请教他人。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主动阅读长征的有关资料,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动人情景,让学生观看《长征》纪录片,以及电影《万水千山》。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制成多媒体课件,突出“五岭”“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等。其次,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有关长征故事的课文,激活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和体验。例如《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等。再次,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小故事,广泛地阅读,从而获取丰富的表象、体验与语言。 2.课中投入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明确学习任务:对这首诗你想了解什么?通过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你能学会什么?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追问自己是怎么学会的?还有什么不会?打算怎么办?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毛主席在《长征》一诗中的中心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提问: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又是怎么乐观地去克服它们的呢?根据自己搜集准备的大量关于长征的资源,有选择地完成下列学习任务:①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工农红军遇到了哪些自然环境的挑战?②红军长征时进行过哪些重要的战役,发生过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③你最佩服长征人物中的谁?为什么?汇报方式:①用通顺连贯的话复述一个长征故事或描述一场长征中的战役。②围绕长征的某一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长征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那长征精神是什么呢?请你浏览资料,概括说说长征精神指什么。。 通过以上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感悟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并逐步达到熟读成诵,完成自己提出的学习目标。 最后教师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这是对长征的高度评价。如今,我们已不再要走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了,但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请你结合《长征》诗,结合长征的有关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来颂扬长征,汇报你学习了《长征》后的收获。(可以是写写读后感,可以唱唱《长征》歌,可以讲讲长征中的故事,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课堂上的思考,也可以在与他人同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或有关资料。)  3.课后及时反思。 律诗《长征》用激情豪迈的语言歌颂了长征精神。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长征途中还写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选择一首读一读,想一想:毛主席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关于长征你还想知道什么,进一步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内容,并要求出一期板报,四人一小组合作出一期有关长征的手抄报。学生们有的摘抄,有的画图,有的编稿,有的组版,有的美化,一块很有特色的“长征”板报,一份份精彩纷呈的手抄报终于如期办好了,大家争相来看。同学们对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对《长征》这首诗理解得更加透彻,情感更加投入,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更加深刻。 [解读]: 过去我们教师总是抱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发言不精彩,总是批评学生不肯动脑筋。其实有些时候、有些学生不是不想学,不是不想说,实在是不会说,没话说,腹中空空如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精神空间狭窄,言语空间必定狭窄;精神空虚,言语必然空泛。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教学中的尴尬境界?阅读量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阅读是一种信息输入,说写是一种信息输出。没有输入,哪来输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反思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却并非如此,实有误人子弟之嫌:许多教师往往将语文课本视为教学内容的唯一,以教材目标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错误地认为学生掌握了教材上的知识,便是学好了语文,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这样的教学后果是造成学生知识浅薄,阅读分析能力低下,没有主见缺乏创新。死守着课本不放,而忽略教材以外广阔天地的阅读教学,显然已不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阅读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开展拓展性的阅读。   拓展性的阅读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因素。在拓展性的阅读中学生的反思既是自我超越的起点,又是学生思维理性的体现。其反思是对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上是理解和实践的对话。学生的这种自我反思也不是一般意义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的阅读才能进入更加广阔的天地。 像《长征》这首诗,只有56个字,生动地描绘了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长征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他们没有体验,光从字面上是很难体会到这首诗所表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我们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地、自动地、自由地搜索各种音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为学生领悟诗句的意思和情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心理背景,使诗句语言和精神内涵在学生心理上建构更大的统一体,促进学生对诗句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通过开放型的语文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将语文综合活动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通过扩展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积淀,受到长征精神的熏染。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案例,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开放课堂”,以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为抓手,以课堂为凭借,在“读”上做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反思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开放”上下功夫,开展拓展性的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新路子。

第6篇:长征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阅读 人格;人格培养

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笔者本人通过观察、总结发现:往往一种类型的学生,习惯于借阅相对固定的一类或几类书籍,而这种类型的孩子,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借阅某类或某些类别图书次数的增加,其人格中的某些特性、特征愈加明显。

1.阅读

1.1 阅读的定义。阅读一般指朗读和默读,主要指默读,是从书面语言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是信息交流的桥梁和手段。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1.2 阅读的分类。通常情况下,阅读可以分成四种情况。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比如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都属于这种阅读方法;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第四种阅读方法是麻醉性的阅读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阅读中的"快餐"。

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阅读两种。广义阅读,涵盖文学、哲学、历史、社会等诸多领域,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而狭义阅读,主要是指校内课堂上的阅读。

2.人格

2.1 人格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一词的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2.2 人格的特征。人格的特征主要有四点,它们分别是:人格的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是人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3 阅读对人格培养的政策性要求。在"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在"语文课程标准导言"部分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过程中,吸收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等等。

2.4 阅读对人格的培养

2.4.1 稳定持久性。该类别学生,突出表现是喜欢借阅名人传记、历史一类书籍。该类别学生,通过接触,多数日常表现为:情绪不急不躁、比较稳定,待人接物中正大气;能够以比较理性和开放的心态对待周围事物的变化;目标感强烈,为实现目标能够做到持之以恒。阅读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模仿的过程。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兴趣、气质、性格、做事方式、做事理念等,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者。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也是阅读的收获,对阅读者人生成长的有着巨大益处。

2.4.2 敏感性。该类别学生,习惯于借阅小说类文学书籍。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它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容量较大。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往往表现为"以情感人",即通过细节描写更多是以情节来打动、感动读者而引发共鸣。通常情况下,文学接受有一个过程和要求,即要求读者"入而化身其中",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凡读小说者,必常若自化其身焉,入于书中,而为其书之主人翁。读"野叟曝言"者,必自拟文素臣,读"石头记"者,必自拟贾宝玉……虽读者自辩其无是心焉,吾不信也……"。久而久之,在现实社会中,该类读者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有更深的捕捉能力,对相关变化会比较敏感。

2.4.3 细腻性。该类别学生,倾向于借阅诗词歌赋、戏剧类文学书籍,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特别是以宋词中婉约派名家为主。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宋词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按音乐性质分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按照词牌分类,品类众多;按照派别又基本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豪放派两大类。

因婉约派主要特点是:其内容主要描写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所以,对应的读者往往也是"化身其中",日常生活中多表现为情感丰富、多愁善感;对待事物、处理事情,往往比较感性和细腻。

2.4.4 独立且自律性。该类别学生,经常借阅图书,并且所借阅图书无明显的偏好,比较驳杂,文学、哲学、历史、军事皆有涉猎,甚至于生活类、类似计算机等专业类,也有所涉及。该类学生,经过了解,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学校生活中比较独立和自爱;遇事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一般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不跟风、不盲从;自我约束意识和自律性很强。

2.4.5 世故性。本文所讲的世故性非贬义词。世故性偏低,其对应的人格特征为:坦白、直率,性格里有自由、天真的特点;如果在科学测试中世故性项目得分高,那么,对应的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于人情世故。

该类别学生,以借阅诗歌、散文类为主。诗歌散文,往往直抒胸臆,将自己心中所想、将自己的思想及感情直接表达、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而读者,在阅读时近似于是与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倾听对方的心声;久而久之,在现实社会中,他们也会不自觉的习惯于向对方说出心中所想、表露自己的心声。所以,给人的感觉是:说话不加掩饰、非常坦率和直白。

2.4.6 阅读对人格的继续培养。基于本文第4部分内容,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更好的服务于教书育人、进一步体现和提升阅读的价值,笔者认为:(1)对于学生们特征明显并且体现正能量的人格特征,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正确引导、有选择性的阅读等方式,巩固并提升该人格特征;(2)对于学生具备优质人格特征但该特征不明显,则需要加强指导或引导,夯实该优质人格特征的基础;(3)对于学生存在负能量人格特征,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并重点帮助和教育,以期向积极地人格特征转换和转变。学校的宗旨,是"教书"、也是"育人"。

参考文献:

[1] 汤丽萍.阅读经典 完善人格[J].中国知网,2006,(05)

第7篇:长征读后感范文

一、 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的密度,丰富学生语文信息的容量

【课堂回放一(教学开始环节)】

教师多媒体出示《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资料,让学生读一读。

【给力一】

教师运用多媒体为教学《七律・长征》提供了生动翔实的背景资料,将课文内容还原到当时具体的社会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此处多媒体的使用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大大丰富了语文信息的容量,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二、 利用多媒体还原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课堂回放二(教学中间环节)】

1. 播放《飞夺泸定桥》的影视片段。

2. 看后师生交流: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中把“逶迤”的五岭说成“细浪”,把“磅礴”的乌蒙说成“泥丸”,你认为矛盾吗?为什么?

有人这么理解:“从‘暖’字可以推知巧渡金沙江在春天,从‘寒’字可以推知飞夺泸定桥在冬天。”这样理解对不对?为什么?

3.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给力二】

《七律・长征》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非常困难。在【课堂回放二】中,教师截取了《飞夺泸定桥》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学生看到泸定桥只剩13根光滑的铁索,桥下大渡河水的湍急,明白了夺取胜利难上加难;更让学生揪心的是无数的红军为这场战斗的胜利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多么的惊险悲壮呀。该处多媒体影像的形声结合,有效地突破了学生理解的难点“暖与寒”,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巧妙地影射了当时红军的心理活动:“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学生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寒”的艰难与艰险,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所深深感染。利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巧妙地再现课文情景,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崇敬之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彩;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使学生们在浓厚的感彩的氛围中,真正感知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红军当时的生活状况,收到其他方法所无法企及的良好效果。

三、 利用多媒体拓展课堂外延,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课堂回放三(教学结束环节)】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拓展阅读。学生点击《七律・长征》专题网页,完成两件事:一是了解更多的长征故事,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丰碑》《倔强的小红军》;二是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完成课堂巩固练习。

《七律・长征》向我们展示了五幅“长征图”:腾越______________,急跨______________,巧渡______________,飞夺______________,喜踏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全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开头作为总起,其中“______________”一词概括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种种困难,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则写出了红军对待困难的态度,全诗中能够表现这种态度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力三】

《七律・长征》远离学生生活,学生要真切地理解、感受课文内容有一定困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特别是网络平台的介入,使语文阅读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拓展了语文课堂的外延,让语文从课本走向了生活。在【课堂回放三】中,教师将事先搜集好的有关的诗词、人物资料、红军长征故事、图片资料等放在专题网页和学习平台上,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进行拓展学习。学生在专题网页上阅读时,能自主、方便地查阅、获取相关知识,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学习与理解。同时学生在巩固时还能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复习。既可以复习课堂中讲授的内容,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浏览课件中其他的相关内容;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个性发展的需要。多媒体的运用,有效地拓展了语文课堂的外延,提高了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第8篇:长征读后感范文

从这两段论述中不难看出“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情感体验融入阅读教学能使学生进入所反映的历史时代,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能感受到人物的伟大内心世界,受到美好品质的熏陶;能让学生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那么如何让学生把情感融入阅读教学中呢?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

一、将文中的背景变为自己的时代——在情境中体验。

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字里行间都有时代的烙印,作者情感的蕴藏。所以每篇课文初学时,我总是要求学生首先借助课文助读资料及网络了解作者及其时代的相关背景,让学生进入作品时代,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情境中体验到作品中蕴藏的真情。

如高尔基的《海燕》一课,时间上距离学生远——二十世纪初;事情发生在外国——俄国;俄国革命史不清楚——因欧洲工业危机蔓延到俄国,该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革命斗争正在动摇沙皇的根基;高尔基写作的经过不了解——在这革命运动不断高涨的时候,高尔基在俄国作家协会举行的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会议上发表了抨击沙皇的尖锐演说,并参加了示威游行和抗议签名。高尔基根据这些斗争的经历和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下了短篇小说《春的旋律》,本文就是其末尾的一章;表现手法不熟悉——该章节完全采用的是象征手法,学生理解难度大。所以我要求学生课前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资源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高尔基的简介。我还将相关资料、短篇小说《春的旋律》、海燕、象征手法及散文诗等知识制作成课件加以助读,从而使学生进入二十世纪初俄国的革命年代,加入人民革命的洪流中,准确地把握海燕、海鸥、风雨、雷电等象征意义,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将文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在对话中体验。

教材所选的课文中,有许多写人叙事的作品,这些作品多通过人物的语言及其对话表现人物的形象,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根据这一写作特点,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及其对话进行感悟、品味,体验人物的精神世界。

如王朝柱的《长征》一课,节选了《长征》电视文学剧本的第24节,截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人物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了红军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以我在学生初步领会课文中的情节以后,以读为抓手,引导学生自由读、对话朗读、相互评读,感悟其中的人物内心世界和伟大精神。如课文的第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学生在对话时,低声朗读周团长无力地对坐在担架前的小战士说“小同志,你吃一口吧”一句,感受到周团长在极度饥饿的中还将仅存的一点炒面让给战士吃,他的人格是多么高尚。特别是学生对话读到第三部分——“泥泞的草地”中,抬周团长担架的另一位小战士在从昏迷中清醒后,看着手中周团长扔给他的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指着水塘无力地告诉刘少奇同志:“周团长留下……这点儿炒面,他就……爬进了水塘里……”时,全班同学都哭了,他们都深深地被红军战士与周团长这种宁愿牺牲自己,谁也不肯吃炒面,不肯连累他人的高贵品质所感染。

三、将文中的智慧变为自己的智慧——在感悟中体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高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那么阅读教学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呢?

如《愚公移山》一课,有学生认为“愚公”确实“愚”,“智叟”其实“智”。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愚公移山”尽管挖山不止,精神确实感人,值得学习,但确实如“智叟”所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即使全家人及“邻人”“遗男”力量恐怕也是微不足道,不知要多少代“子子孙孙”才能挖完。“那‘智叟’又‘智’在何处呢?”我又追问道。那位学生这时也发现“智叟”的“智”在文中看不出来,只是消极对待,畏惧不前。“是啊,愚公移山精神可嘉,而‘智叟’不见其‘智’。那么你们能不能做一个‘智童’呢?”我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个个献智:“不需要移山,可在山脚下开一条小路。”“可用挖掘机挖!”“可用炸药炸!”“可以搬家,说不定还能得到政府的廉价安置房!”……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崇高真知的科学态度,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四、将文中的情感变为自己的情感——在情感中体验。

德国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对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何才能让课文中的“灵魂”“唤醒”学生的“灵魂”呢?我一是引导学生体验作品所描写的情境,二是体验作者蕴含其间的思想情感,从而让学生在作品“灵魂”的感染下“灵魂”受到净化。

第9篇:长征读后感范文

教学设计初稿中的研讨

由于我们对此次的赛题是陌生的,所以拿到赛题后,先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学习。然后在研讨中,我们初步确定本课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识诗体,握格局”“抓诗眼,悟诗意”“品语言,感文风”“读豪情,体大义”四个层次展开。在相互争论与补充中,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渐渐清晰,信息整合点渐渐明朗。

1.识诗体,握格局

【郭如莹】《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文体,所以,必须先让学生了解这种文体,清楚七律的特征,这有助于拓展其今后的阅读面。同时,《七律・长征》是一首富有代表性的现代七言律诗,所以必须读出诗的韵味来。我们可以导图于文,以文本为案,通过微视频及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了解七律的基本知识,如何?

【吴婷】同意。《七律・长征》是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距离当代学生比较遥远,如何让学生在课前就对长征有一个较好的理解,是课前自主学习的关键。因此,我觉得可以在微视频中插入故事二维码,利用图片、视频、自主搜集资料等各种手段,让学生对长征有一定了解。

【赵琴】是的。如何把《七律・长征》学得有特色、学得有深度和广度,是教学设计中关注的重点。

通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了解有关长征的资料,课堂上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去感受体会,用搜集到的信息帮助理解,最后获得成功的快乐。

2.抓诗眼,悟诗意

【赵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找到诗眼,来把握诗意,怎样?

【郭如莹】同意。那就是“难”和“等闲”。

【吴婷】是的。首联总领全诗,再具体走进后三句,找到长征途中五个情境,结合图文及视频,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

【郭如莹】我觉得还要指导学生读准“磅礴”“逶迤”的字音,随文识字学会“崖、丸、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关键词,理解长征之艰难,红军之勇猛。

【w琴】同意。虽然理解词句意思比较枯燥无聊,但是通过诵读、图文的刺激,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积淀丰富而鲜活、深刻而强烈的画面,使其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复习巩固之前所学习的有关七律的知识,鼓励学生在知晓的基础上尝试运用。

通过讨论,我们在“抓诗眼,悟诗意”环节,将了解诗意与运用律诗的结构、写法相结合来分析诗句,体现了教学环节的衔接与递进。

3.品语言,感文风

【吴婷】我认为在品味“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时,逶迤的五岭在诗人眼中不过是细浪,磅礴的乌蒙山在诗人眼中不过是泥丸,用来承接上句“万水千山只等闲”,气势磅礴。

【郭如莹】是的。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我们何不对诗歌的语言进行一番咀嚼,逐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赵琴】提得很好。诗人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能充分体现红军的顽强和乐观。

通过讨论,我们更注重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紧承“抓诗眼,悟诗意”中对诗意的学习过程,从关键字词切入,感受雄健文风。

4.读豪情,体大义

【赵琴】读诗要通过吟诵来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领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一个“不怕”能集中体现红军的英勇无畏,所以要引导诵读。

【吴婷】是的。“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颜”字,能尽显红军长征胜利之后的喜悦心情,所以吟诵时要读出乐观。

【郭如莹】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分别用温婉和激昂的语气朗诵本诗,比较分析两种朗诵效果,再结合诗意,感受诗人的豪迈。

通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要引导学生自主感受与选择朗诵语调,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情境中。

“改进点”的选择与思考

【赵琴】兄弟团队指出,我们选取的微课内容过于宽泛。对此,我并不同意,因为长征背景、文本的主要内容是本课微视频必须涉及的教学内容,律诗的结构与写法是本课微视频的重点学习内容,缺一不可。

【吴婷】我认为,兄弟团队的建议有可取之处。对于长征背景、文本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微视频设计中可以简单涉及,但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习律诗的结构与写法。

【郭如莹】同意。我们可以“律诗的结构”这个知识点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按照“识诗体,握格局”“抓诗眼,悟诗意”“品语言,感文风”“读豪情,体大义”四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解决重难点。

【吴婷】对于任务单的设计,我认为在设计的时候应尽量精简,这样能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如在“品对仗”环节,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诗句进行对仗分析。

【赵琴】同意。另外,我们初稿中的课件制作比较简单,所搜集的图片也比较模糊,要改进。

通过自由争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微视频进行了完善。

1.学习更自主

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我们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删减了重复练习的任务,增加了更具思辨意味的内容,如“远征难”“只等闲”和“云崖暖”“铁索寒”这两组词词义相反,那在诗中出现是不是矛盾等,以引导学生在知晓对仗的基础上,探究诗人这样写的作用。

2.思路更清晰

我们先从诗歌题目切入,知晓本诗诗体,然后重点学习律诗的结构与写法。在品悟诗意的过程中,融合之前所学的律诗的结构与写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及时巩固,使其由“学”转变到“用”。

3.视频更精美

为了提高微视频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微视频中的很多细节进行了改进,如添加电子书包二维码、阅读长征小故事、制作长征路线动态图、截取影视剧片段等,这些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畅谈设计亮点

为了努力呈现诗句背后的故事,给学生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使其感受那份英雄气概,我们立足学情,巧妙地融合信息技术,让微视频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出如下特点。

1.提高核心素养,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教师由幕前转至幕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于《七律・长征》是七言律诗,所以我们以律诗特点为学习突破口,紧抓诗眼,感悟诗意,依据学情,潜移默化地进行诗歌学法的指导。

2.脉络清晰合理,设计针对高效

(1)一脉相承,循序渐进

微视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微视频制作中,我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合了趣味性,以吸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微视频内容更是遵循逻辑发展规律,避免陵节而施。在微视频设计中,我们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理”的学习脉络,由“字词”走向“句篇”,由“诗意”走向“诗理”,循序渐进。

(2)有的放矢,突破y点

我们立足学情,将教学重难点定位在知晓七言律诗的特点上。微视频伊始便是“解诗题”,通过符号标记、音频讲述两者的同步,以吸引学生各感官的注意。例如,在讲解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由于该联为对仗句,所以我们从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一是上下句对仗的词语位置一致;二是对仗的词语词性一致。为了更好地突出对仗的特点,我们不仅借助字体颜色进行区分,如“五岭”与“乌蒙”、“逶迤”与“磅礴”、“腾”与“走”等,还在对仗词下方点明词性,使学生能直观感知对仗句的特点。

3.拓宽资源路径,构建立体平台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微课程的建设不只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所以我们秉承陶行知先生“语文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将生活味注入语文课程。我们以孩童的视角关注生活实际,寻找学生的兴趣增长点,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效拓展。另外,我们搭建了线上学习、线下分享的立体互动平台,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不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隐形的团体学习。

(1)丰富表象,左右逢源

由于《七律・长征》中涉及诸多地名、路线,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诗歌,我们搜集、整理了长征路线图,并标记出诗中提及的地名与路线,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以便学生理解记忆,从而巧妙地突破了难点。虽然微视频的容量是有限的,但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在微视频中以二维码的形式,穿插了许多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故事,以便学生能更深入地走进那段艰苦而又辉煌的历史。学生在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时,还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扫码进入电子书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这样能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