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和世界不一样范文

我和世界不一样精选(九篇)

我和世界不一样

第1篇:我和世界不一样范文

尼克,来自非洲,自第一眼看到他时,目光便离不开他的身影。有一丝的同情,更多的惊奇。我惊讶他这样极度残疾的‘‘怪胎’’是怎样活下的,而且活得如此自信,如此乐观!“无手无脚无忧虑”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怎么会如此的与众不同?我怀着一丝丝的好奇,继续看下去。

他说;“无论有多么困难,我也定会克服,无论那目标或理想是多么遥远,多么远大,我也定能达到,我只需要按部就班。这样,所有的残障便都消失了。现在人们开始认识我,他们知道我生命有什么成就。他们不看我是残障的。他们反而认为他们自己比我更残障,这就是个真理,只在乎我们的选择。我不在我是残障的,是的,我是没有四肢,那又如何?”

80分钟的视频,在我感悟的同时结束了。

其实我真的是很佩服他,他太坚强了,永不放弃,失败了再来一次,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他说,他在八岁那年也曾埋怨过,他问别人,为什么他无手无脚?为什么人人都有的东西,他却没有?

我想,也许他也曾悲观过,也会把自己锁进黑暗的屋子中整日落泪,或是对着自己的父母发脾气?

经过半年的思考,尼克终于想通了,他不能每天早上刚起床就抱着爸爸妈妈或是医生,恳求他们给自己一双手一双脚,虽然他多么渴望拥有一副完整的躯体!他放弃了悲哀。

他微笑的转身,对听众说:“失败了怎么办?再来一次。”声音虽不大,却充满了坚定。

阳光透过堂,安详的金色在他的笑容上流动,牵引出一种温暖坚定的信念,钻入人们的体内,我的心悄悄的狠狠的一动。

生命有些东西是我们不能控制或改变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我们必需选择,考虑到是该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做什么事都不要放弃,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别人说你什么,只要自己做得对,就是好样的,不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言语。什么事都要努力做到更好。

当一个人具有乐观的心态与坚强的品质,尽管他是一个残疾人,但仍会在众人眼中脱颖而出,但一个人失去了乐观的心态,并不存在坚强的品质,他的一生就会平淡无奇,甚至陷入低谷。

我们不要怀疑自己的力量,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可能并不完美,相反有些人因为太优秀了,才会被上帝狠狠咬去一大口,落下缺憾,尼克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没有来自上帝的爱,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我们!

感谢上帝!让我们找出自己生命中需要感恩的一点一滴。

我们想要成功,想要收获,便要先练就高于常人百倍的乐观精神及铁一般的坚强意志,这样我们才能去坚持,去成功,去努力,去奋斗!

第2篇:我和世界不一样范文

【关键词】童话世界;超越性要求;把握方式;真实。

通常说起童话,人们的直觉反应就是想到孩子。童话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有七色花,有格林童话、也有安徒生和丑小鸭,还有最近的哈里波特。可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有的人也许会补充说,童话也属于曾经的我们,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的确,真实情况的一部分是这样的,那么另一部分呢?这让我想起了那部著名的法国童话《小王子》。《小王子》是圣·德克旭贝里(也译作安东尼 ·圣修伯里、圣爱克苏贝里或者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的作品,它写于1943年。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索关于它的介绍,就能看到许多关于它的数据。比如:全球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最佳书籍,全球发行量已超过5亿册,译本至少在102种以上。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一个有些让人惊讶的事实,也可以引用关于这部童话的另一种介绍来描述:“它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真实情况的另一部分就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孩子,许多成年人也在看童话;不仅是在他们小时候看,长大之后也看;不只是重温他们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也看新的、可能是专门写给他们这些大人的童话。www.133229.Com真实的情况就是,人们需要童话。

在开始关于童话这种现象的全面考察之前,首先我要弄明白什么是童话。《辞海》对童话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 教育 。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 自然 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1]这种从文学体裁的角度对童话的解释,让我们了解了作为大的文学现象的一部分的童话是什么样子的,也了解到了想象、幻想和夸张对它的重要性。不过,这些似乎还不足以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童话,和人们需要的童话到底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把视线转向童话本身来试试,看看童话里面都有什么。乡村、农场、城堡、公主、巫婆、精灵、士兵、小女孩、会说话的各种动物和植物、能实现愿望的花、能画出真东西来的毛笔、骑上去可以飞上天的扫帚,甚至是别的小行星上面来的小王子……这些东西里面有的在现实里(或者说在 历史 上的现实里)就能找到,比如农场、城堡、公主、士兵、小女孩和小行星;可是我们没见过动物和植物说话,也没见过会飞的扫帚,更没见过用氢气球做太空旅行的叫做小王子的小男孩。这些显然不是我们眼中现实世界里面的存在物,它们违背了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基于理性和逻辑的认知。那它们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些虽然不曾在现实世界里面出现,却又是似曾相识的,来自我们记忆深处的某个地方,在那里这些似乎就是我们对世界的印象的一部分,它们以记忆碎片的形式被保存下来了,而存储了这些碎片的地方的时间坐标就是童年。也许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了,童话是一个用真实的和想像的材料共同搭建起来的孩子眼中的活的世界,当这个世界被以文学的形式再现出来,就是童话。童话的世界,和我们所在的这个真实的或者说现实的世界相比,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海德格尔认为“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2]童话的本质和魅力就在于它构筑了一个和我们所生活着的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人们看童话,就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同时,又因为童话是以孩子的眼光去创造和发现的世界,人们看童话,也是回到一个过去的旧的世界。童话就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在于对世界的把握方式不同。童话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捕捉关于他们眼前的这个世界的信息,再去建造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认知,更不知道什么是理性和逻辑,他们甚至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差别。对于一个孩子,世界可能就是一片叶子、一只蜻蜓、或者天空中的一团云彩,或者这些东西的简单混合物。在这个世界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是有生命的,有思想和有感情的,那是一个活的世界。与之相对或者说相反的是属于成年人的现实世界。(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所说的孩子和成年人不只是年龄上的区分,而是一种认知方式或者生存方式的区分,比如一个成年人可以拥有孩子的心境,拥有自己的童话世界,而一个孩子,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也可能失去童话世界,而完全进入现实世界。)现实世界里面,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认识性的,把世界作为客体和对象来加以认识。另一种是实践性的,它遵循价值原则和功利原则,旨在处理好自己和作为客体和对象的世界的关系。而这两种把握方式其实并不是他们选择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被赋予的,或者被强加的,伴随着每个人受到的教育和他们的成长,这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渐渐成了他们的内在本质,于是童话的世界消失,世界失去了生命,成为严谨的、丰富的却也是对象化了的现实世界。一个人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决定了他拥有什么样的世界。孩子满怀生命热情的眼睛里面,有一个充满各种可能的活的世界,他们自己就是这世界的一部分,这世界也是他们的一部分。成年人的眼中也有一个世界,他们用冷静的眼睛去认识这个充满秩序和法则的世界,他们在世界之外,世界也在他们之外。作为文学体裁和文学现象的童话,则是那些还没有完全失去童话世界的成年人对于童话世界的怀念和再现。

现在,知道了童话是什么,就要解决另一个问题了——人们为什么需要童话?人们生活在自己的现实世界里,他们在现实世界里面呼吸,喝水,吃饭,睡觉,学习,工作。他们为什么需要童话的世界呢,为了放松和娱乐吗?可是他们有杂志、电影、电视节目、健身房和游乐场,这些都比童话更能让一个工作疲惫的成年人感到快乐。为了显示对过去曾经有过的生活的怀念吗?那么从前的玩具、旧相片,日记和回忆录就能实现这个目的,并且会更生动更具体。为了探寻人的意识和心理更深层次的奥秘吗?可那样读童话就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需要,而变成一种工作了,那显然不是我所要研究的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现象的童话了。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人们要对这个并不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显示出这么大的兴趣和热忱呢?这可能要从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去寻找答案了。

首先,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童话的需要来自于对他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的超越性要求,这种超越要求体现在童话现象中,既是通往未来的,又是指向过去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童话世界可能就是他的世界,是他的世界的全部内容。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童话世界却变成了这个巨大的、无处不在的现实世界之外的一个奢侈的小角落。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面,人们只能在现实世界里面遵循着现实世界的法则,以一个成年人的身分生存着,童话世界只是作为一种有时模糊有时清晰的记忆存在在他们的脑海里面,只在偶尔的哪一刻,以一本童话故事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两种世界的这种巨大的差别和距离感,让我想到了宗教和现实的关系,宗教之于现实,是一种彼岸和此岸的的关系。当人们在此岸世界感到挫折和空虚,就会倾向于呼唤一个彼岸世界的存在,把希望寄托在那里。因为有了彼岸世界的存在,此岸世界的种种不如意之处才显得可以容忍了。童话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和这种关系有些类似,但又不太一样,童话世界是可以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或者说可以相互替代的,而是共存的。但是人们对童话或者说童话世界的期待,却和人们对宗教彼岸世界的希望一样,是出于一种超越现实世界及其法则的深层心理的需要。人的大脑和心灵是很复杂的东西,它们并不是现实世界和它的理性法则和功利法则能够完全规范在内的。事实上,正因为身处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才更想跳出现实世界,去拥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而这正是童话所能带给他们的,如前面提到的,既是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又是回到一个旧的世界的感觉。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童话,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暂时逃离出来,躲到童话的世界中去度假,或者说疗养。

其次,从深层心理结构上看,对童话的需要源自人类早期经验中对世界的独特的把握和感知方式。童话和童话世界代表了一种人类早期阶段把握和感知世界(这里所说的世界也包含他们自身)的模式。在人类文明前进的过程中,这种早期的把握世界的方式逐渐被更为复杂也更为精确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推理所代替,而沉淀为人类深层心理结构内容的一部分。这一演变过程也被再现在了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儿童以一种非己非物的态度去认识世界,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有生命的的混沌一体的世界,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想象与现实……所有这些后来出现的东西在那里都是融为一体的,而这就正是童话产生的心理基础;随着儿童成长为少年,青年,直至成为完整意义上的成年人,他开始更多的用理性思维方式去认识面前这个对象化的世界,用归纳和分类的方法去收集和整理来自于这个世界的信息,用逻辑判断和推理去解决这个世界里面的具体问题,用现实性的实践原则和功利原则去处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这样,儿童时期所拥有的世界和拥有这样的世界所依赖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就成为了一个人的个人历史的内容,就象作为整体的人类早期把握世界的方式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那样。而这段个人历史通常不是被肯定的,至少不是被重视的,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就是把它当场第七个烧饼之前的某一个烧饼,或者认为它是在通往真理的路上必经的坎坷。但是即使不被肯定和重视,作为童话和童话世界的心理基础的这段历史却实实在在的人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痕迹,成为超越了理性所能把握和解释的领域的深层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而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正是这种人类早期(包括群体早期时代和个体早期阶段)把握和感知世界的思维情感模式的存在和影响,人们才在现实世界里面感受到了对童话世界的需要和呼唤。读童话,进入童话世界,会让人产生一种故地重游的亲切感和幸福感。

关于童话现象的考察,还有第三个问题,那就是童话的意义问题,也是关于童话的价值判断问题。这就要谈到童话和真实的关系问题,它决定了我们从“真”这个具有终极价值判断性质的层面上对童话的价值做出怎样的判断。

通常,人们谈起童话,就会自动地把它和“美好的”、“奇妙的”这样的词语联系起来,对他们来说,童话的魅力正是在于它不是现实。这样是不是说童话就不是真实的?或者对童话的价值判断不能从“真实”的层面上去进行探讨了呢?这涉及到了我们对于“真实”的定义和“真实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什么是真实?是否我们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和所被告知的关于这个世界的那些“常识”就是真实的?事实上,比起真实来,这些更应该是属于现实(包括当下的现实和 历史 的现实)的范畴。胡塞尔认为这是“ 自然 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他以“悬置”的方法对这两种态度加以限制,并试图以此实现对它们的超越,从而走向一种“面向事物本身”的态度。“面向事物本身”就是通过“现象学还原”回到认识过程的始源和客观性,只有在认识的始源处才能获得“真实的实在性”。胡塞尔现象学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意向性”,也支持了他关于“真实”的这种看法,他强调一切对象都是在意识中生成的意向对象,而一切意识都必须指向意向对象。也就是说,人们习惯了的“真实”(实际上是“现实”)其实只是在意识中受到了意向性限制和被它构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事实的一角或几角而非全部。这样,“自然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就失去了它们的根基,成为了被置疑和超越的对象。根据现象学的这些观点,现实不能等同于真实,真实不是像现实那样直接就可以获得的,它需要通过努力来实现把握。现实不等于真实,那么作为与之相对应的概念的童话,它和真实的关系是什么呢?童话世界里面有许多我们在现实世界里面无法见到和无法实现的东西:会说话的蜘蛛、会飞的扫把……然而是否这样童话就是不真实的?如果这样去判定一种事物是否真实,那就仍然是一种认识的态度和一种自然的态度。要真正理解童话和真实的关系,我们就要回到童话作为文学作品的本质角度来看。在海德格尔看来,文学是存在的“显现”,文学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在呈现被遮蔽了的存在本身,因此它就可能比我们的常识状态下体验到的现实生活的本身更接近真实。童话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比起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世界的对象化的认识态度,更接近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正因为不够明晰和确切,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如童话的世界不会简单地否定某种事物存在和表现的可能性,而是采取一种平等的态度,去感受它们的存在,探究它们的的意义,这就减少了因为过分追求对象的明晰所带来的那些源于意向性的限制。童话世界中那些由想象生出的各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个世界更本原的面貌的体现。比如童话中那些会说话的动物和植物,通过“语言”这种特殊的能力的获得,它们重新拥有了与人类进行对话的平等的身分,而这正是摆脱了我们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之后所显现出来的真相,童话就是以这种简单的方式揭示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其他生物关系的命题。童话所反映的是另一种真实,它是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在者”的真实的更接近于海德格尔的“存在”的真实。童话与真实的这种关系,也许正是它具有真正巨大的魅力的最终原因。我们也可以说,童话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

【注释】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年,第4049页

[2]尔伯特·霍夫塔特《诗歌,语言,思想》44页 见 《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 《二十世纪美学》上 蒋孔阳 朱立元主编 朱立元 张德兴等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第471页

【 参考 书目】

第3篇:我和世界不一样范文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14岁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它是一本哲学史小说,更是一种自我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却也是一个自我世界的折射。

本书虽说是哲学史的介绍,但并不是很侧重哲学思想本身,书中对关注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上帝是否存在等。然后对学派或者哲学家也没有过多探讨,更多的是在介绍他们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进行哲学性的思考。最后,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哲学思考,作者都会用容易让人理解的例子来阐释怎样去理解并哲学性的思考。

但如果本书只要表达这些,我想作者也没有必要安排如此曲折的情节。作者采用的手法与其说是想引人入胜,让哲学史的介绍不显得枯燥,更不如说是为了激发我们对哲学的兴趣,让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因为本书小说的情节不就正是一个最好的哲学基本问题吗?一个关于是否存在的问题。

或许,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或者更确切的说,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许就是我们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哲学导师是少校写的书里虚构的人物,少校用这本书来作为给他女儿席德的15岁的生日。而这一真相在讲到柏克莱等经验主义学派时向我们揭示。然后后面更离奇的是苏菲从书中走出来,来到了少校的世界。这些看似离奇的情节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我们不防采用像《盗梦空间》里梦境的层次一样来定义世界(正如书中说的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的世界作为第一层,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为第二层,本书的作者乔斯坦•贾德和我们的世界作为第三层。是否有第四层我们暂且放一个“?”。

先假设我们站在苏菲的世界,即第一层世界,那我们也会像乔安的爸爸一样,在听到艾伯特说我们并不存在时感到愤怒。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能感受到一切,我们用手拍桌子手会疼,我们经过一生那么多年的时间。但事实证明,它们只不过是少校的思想产物,它们所谓的感觉不过是少校给予它们的让自己以为自己存在的“形式”,也就是少校先给了它们存在的“理型”。但后来苏菲他们是怎么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不存在的呢?

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安排这些情节时,是在教我们怎样去使用哲学性思考。如,苏菲是虚构的是在介绍柏克莱等经验主义时才告诉我们的。这不正证明了这一理论吗?这时的哲学是怀疑,不能证明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就像苏菲并不能证明她是虚构的,她一直以为她是存在的,但事实确实她是虚构的。回到我们刚才说的,苏菲是怎么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存在的呢?这要结合当时给我们介绍的哲学思考,这时的哲学提到的是,我们并不能证明上帝是否存在,因为上帝不会以“超自然”的法则来向我们显示,于是我们没有超自然的感官经验,就不能证明上帝存在。同样,我们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也就是说说上帝存在和不存在其实都是迷信。

于是,作者利用这一观点,让苏菲有超自然感官的经验,比如让各种童话人物出现,还有从一开始就有的席德的爸爸的各种“超自然”法则的把戏,然后苏菲他们再借着哲学性的思考从而证明了自己的不存在,或者说他们世界的上帝——少校的存在。

然后,我们站在第二层世界,也就是少校的世界。他们会怎么看呢?他们同样也会认为他们是存在的,他们也会知道苏菲是不存在的,因为苏菲就是他们虚构出来的。但他们真的存在吗?如果站在第三层,也就是现实层的我们当然知道,因为少校不过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但,少校他们知道吗?他们不知道,因为作者还没有让他们经历“超自然”法则。他们不能获得这方面的感官经验,不能由此证明自己是不是存在,或者他们的世界有没有上帝——作者的存在。但是,或许以后少校会意识到他自己是不存在的,就像艾伯特说的,或许少校也只是另外一个人虚构的人物。如果少校认为自己是存在的,认为自己就是最高层,那他怎么样也不会想到自己虚构的苏菲会来到自己的世界,如果第二层世界是最高世界,那么苏菲在这一层的出现当然就是属于“超自然”法则的了,那么这一事件就属于离奇的了,所以作者在这里安排这一看似离奇的事件不就说明了,这一切只是作者创造的,所以作为少校虚构的苏菲可以出现在少校的世界里。我想,接下来要发生的,从那条船自己解开缰绳开始,到苏菲慢慢的去影响第二层世界,少校在慢慢经历了这些“超自然”法则,有了这些经验,经过哲学的思考可能也会发现自己是虚构的吧。

最后回到第三层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现实世界,你还会肯定自己的存在吗?会不会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的世界就是苏菲的世界或者少校的世界呢?我们不能肯定,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存在,因为我们不能证明我们所处的第三层世界是否是最高世界,即是否有上帝存在于我们之上,苏菲他们弄清楚了自己所处的第一层不是最高世界,因为她的世界都是少校的思想,或者说上帝——少校存在于苏菲世界中,这一世界不过是少校“理型”的一个影子。而苏菲之所以知道了这些,是因为她有了少校给的“超自然”法则体验以及自己哲学性的思考。

少校没有弄清楚自己所处的第二层世界是不是最高世界,虽然他的世界都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作者的思想,但作者并没有给他“超自然”法则的感受,少校感觉的一切都是那么合理,一切都是那样在那儿的,或许苏菲的出现会让他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不存在吧。但我们不也一样吗?我们不是很像少校吗?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少校,我们也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合理,我们也觉得我们是存在的,我们会以为自己就是最高层世界,我们会否定上帝的存在,就像苏菲的世界里乔安的爸爸不太会承认少校的存在一样。但这是否就说明上帝真的不存在呢?或者说我们真的存在呢?

第4篇:我和世界不一样范文

关键词:世界历史;全球化;重构

一、引言

历史上曾有过许多种世界历史,读者会意识到,每一种世界历史都是围绕着它自己的主题构造而成。每一位新的世界历史叙述者都在重构世界历史,希望读者按照他/她的叙述来重新理解世界。这样,当我们将世界历史编纂视为一种叙述实践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世界历史编纂者事实上就在争夺一种话语权力,每时每刻都在现实世界中为自己所代表的力量争取前进的有利位置。

二、一体化历史构成的必然趋势

如今,后现代主义的盛行要求解构现代历史叙述中那种追求一体化的世界历史,这并非是说它们不应存在,而是它们不应自认为是唯一性的存在。任何世界历史叙述都不应具有绝对权威。人们或许会这样理解,世界有多种面貌,任何世界历史叙述不过是表现了其中的一种,以此来反对某种试图一统天下的世界历史或普遍史。其实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来认识:“世界历史”作为一个观念,它首先代表的是一种概念性存在,既然我们按照某种形式、结构、体系来接受并唯有如此才可能接受的世界历史都是历史叙述的产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从来不存在客观的世界历史。这同样是在说,世界原本没有什么现成的、等待历史叙述者去发现的面貌,任何世界历史的叙述都是在建构某种世界的面貌之时来展现这种面貌。认识到客观的世界历史是由历史叙述建构而成,这将有助于我们摆脱世界历史在人们心目中的客观化幻象,也是承认世界历史多元化的首要原则。据此,我们将意识到,有多少个建构世界历史的心灵,就将出现多少种世界历史,并且,只要我们承认人们有进行历史叙述的自由,就应当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承认每一种世界历史具有的存在的权利。

三、个性历史的在世界历史的意义

个体性世界历史理应是世界历史存在的基本形态,只有以此为基础,人们才可能追求获得更大认同的世界历史,如主体间的或文化间的世界历史。鉴于每一部世界历史都会有自己的主题,而且,这个主题总是反映出叙述者的利益所在,因此,我们不能要求作为个体的世界历史叙述者超越自我中心,撰写一部他人的世界历史。在当前所谓的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必定是以多元的方式存在,这不是因为人们刻意要排斥一元性的世界历史,而是因为人们尚未对某个主题及其体现的价值形成全面的认同。我们若是将表现世界大同视为世界历史的终极理想,显然,只有在世界大同实现之时,这样的世界历史才有可能真正出现。这样,我们可以构想世界历史的存在形态,即将它描述成一个连续统:连续统的一极是个体性世界历史,另一极是表现出世界大同的理想化世界历史。我们已经见识过多种世界历史,但我们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将它们所体现的叙述实践描述成一种连续的、合目的的行为链中的一环。这也就是说,我们当前所接触到的叙述世界历史的实际经验,还无法在连续统的两极之间建构起一部进步的历史,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证据表明普遍人性或世界大同是每一次世界历史的叙述实践暗含的目的。我们可以将世界大同作为一种理想,我们可以预先将现实中的世界历史叙述构想成实现这种理想的艰难历程中的一个环节,但同样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必须清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为此,在现实情境下重构世界历史必须采取某些适宜的策略。

四、 组建世界历史的策略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策略?我们要将世界历史重构成怎样的?带着这样的疑虑,我们很容易将目光集中到世界历史叙述者身上。然而,在我们明白了客观的世界历史不过由历史叙述建构而成,每一位叙述者都有权编纂他/她自己的世界历史之后,现阶段有关世界历史之重构的核心问题就不再只与世界史家相关,它更是有关世界历史接受者/读者的问题。一旦接受世界历史的读者意识到,他/她所面对的世界历史,是世界史家通过其主观构想对处于混沌状态的历史经验进行概括与综合的产物,世界历史曾经拥有的客观性以及由此具有的权威性便将还原成世界史家个人具有的权威性,而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种个体权威性的质疑并非不可能之事,这样就为世界历史编纂的大众化开辟了道路。

第5篇:我和世界不一样范文

关键词 贾樟柯 《世界》 时空问题

一、眩目的“世界”:仿真的主题公园、夺目的光影世界――消费社会的布景

“世界之窗”是《世界》中最重要的场景,在这里有着那仿佛是真的“艾菲尔铁塔”、有着美国都已经倒掉的“双塔大厦”、有着虽有些矮小但倾斜得很是角度的比萨斜塔。似乎,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个仿佛是真的“世界之窗”是一个主题公园,它无疑是一种消费文化兴起之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后现代景观,主题公园被作为一种空间被消费了。正如:“我们在宴会上享受的不仅是食物,而且还有很多敬意,我们还通过参与整个宴会的情景来享受它,正如我们通过诸如森林旅行来享受一种情景而不必吃树一样。”。在《世界》的主题公园中,人们通过消费来这里感受到的是一种异国风情,感受可能需要出国才能看的令人赞叹的各种景观,尽管这里的各种景观都还仅仅是一些“仿像”,然而,人们似乎对这种景观带有极大的满足感。影片片开始的一个镜头,太生问小桃在哪里?小桃以骄傲的口吻对太生说:“我要去印度!”仿佛她现在就乘着飞机自如的穿梭着世界,所有的一切通过这样一个主题公园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后现代的文化消费的逻辑: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一个世界。似乎我们所有的欲望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当我们听到煞有介事的旅游解说词:欢迎来到艾菲尔铁塔,请按顺时针游览。谢谢合作,会不由自主地意识到消费时代的巨大影响力。总之,比萨斜塔前的拍照姿态,全景中的单轨列车,灿烂辉煌的歌舞演出,从金字塔到曼哈顿的短短十秒钟,仿佛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辉煌的世界。

的确,在这里,在表现这个“世界之窗”的时候,贾樟柯从不吝舍各种各种光线:这是一个多么夺目、光辉亮丽的世界的世界啊!

主题公园的后现代景观之外,还有一个光彩夺目的幻想世界就是在“城里的”某个KTV中。包厢内暧昧的灯光带着一种欲望的诱惑。而包厢外则是一个令人晕眩的世界。那样明亮的光影带着一个过度的美学效果。这种场景正是一个后工业社会(或称之为消费社会)的特征:“消费社会就是这样一个被物所包围,并以物(商品)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这种大规模的物(商品)的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方式。”

这是贾樟柯对《世界》中世界的布设,是贾樟柯试图用影像记录中国的一个艺术上的观察和记录。

二、“世界之窗”的背后:水泥工地、地下室、廉价旅馆――前现代的空间

然而,在光亮的世界之“窗”的背后。是一团灰色的世界,那里是有肮脏的墙壁,漆黑的灯光。到处堆砌的杂物,来来往往的各处的人们说着各种方言,买不起手机给女友的男人灰色的面孔。而向外走远一点是充满着污垢的小酒馆,是破旧的窗户下的麻将桌,是黝黑的电影院,是没有完工的钢筋水泥柱子组成的世界,那几乎是一个前现代的海洋。

在这里,这个“世界”的法则似乎与“世界之窗”不同,一切都是那样难看,如成太生和二小在铁塔上的值班对话场,如小桃和前男友对话,如成太生陪桃姐在火车站送梁子等。一律的环境嘈杂、表情模糊、缺乏细部。没有反打镜头和过肩镜头,视点也不明显,均是无切换的长镜头。想强化生存状态的意图,一目了然。

正如影片的结局,那也是灰色的世界。在最后,冬日黑乎乎的不着边际的场景中。让一群黑衣男子抬进画面两具尸体似的男女,在雪地里躺着,构图中出现了难看的半截子身子。然后在观众来不及反应中,绝然暗场。

这个灰色的“世界”,与那个富丽堂皇的靓丽世界很是不同。但是,贾樟柯想表现一些什么。他试图用这样一个对比来说明什么吗?贾樟柯是向我们表现的是一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代版本吗?

从贾樟柯的世界中。从他的情节布局和时空布设中,我们是完全看不到这样的艺术展现的,贾樟柯不是杜甫,他是一个接受过很多现代艺术思想的艺术家。他的知觉形式是与古典艺术展现形式格格不如的,他要表现的是一个现代人的新的故事,这种不同并不是普通的“对比”,而是一种拼接。是一个现代人用新的媒介、更用新的艺术形式讲的我们的故事。

还是让我们回到贾樟柯的电影中的“时空”问题中来吧!

三、时空拼接方式与贾樟柯的“暧昧”态度:艺术形式与文化意蕴

贾樟柯用拼接而不是对比的方式接起了富丽堂皇的“世界之窗”和其背后的灰色海洋。不管三赖们的大棉袄如何破旧,他们依旧可以很逍遥的出现在“世界之窗”光亮的世界中,中间依旧是来往喧嚣的人群,来来往往,毫无表情,世界之窗光亮处,微小处总是渗透着来自灰色世界的阴影,正如二姑娘们熟练的用“商业秘密”一词包装着自己微薄的薪水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不要忘了,贾樟柯所设置的“世界之窗”正是坐落在北京郊区,这里,后现代和前现代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杂糅在一起。

光亮的世界,世界之窗美丽的舞蹈伴随着女主人公静默而悲伤的表情,某个KTV包厢中的欲望追逐游戏似乎都是既惊心动魄又悄无声息,多少伤心泪水在“世界”这个宏大标题之下,似乎都变得那么冰冷和无意义。

这种奇特的“暧昧诗学”在某种程度上悬搁了一种简单的价值判断和习见的欣赏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来看待我们的世界。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将一切划为两个部分,更重要的是将善与恶对立开来,将光亮的世界视为恶。灰色的世界视为善。贾樟柯看到了世界的不同的色彩,但并不是简单的将这些对立作为艺术的根本。

第6篇:我和世界不一样范文

今天的国际体系大体上是西方建立的。我们在起来革命的时候,就像《国际歌》歌词里所说的,要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而今天我们是国际体系的受益者,也是国际体系改革的参与者、建设者。这个变化当然是历史性的。我们同西方世界的关系,从侵略与被侵略、压迫与被压迫、反革命与革命的关系,走向了平等、合作的关系,确实是天翻地覆慨而慷!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首先是因为世界变了。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世纪,打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许多局部战争。在20世纪相当时期里,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因为世界的矛盾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到了非用暴力来解决不可的地步了,所以爆发了许多战争和革命。然而时代的特点和主题是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发现时代变化的第一人是邓小平。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会见外宾的时候反复讲一个观点,认为世界面临两大问题,一个和平,一个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我们党根据小平同志的思想,提出了当今时代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个论断对于中国过去50年的大变化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时生大变化的背景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机遇,果断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使得过去5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中国这个大发展在其几千年的历史上,以及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

今天,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新兴大国的地位在国际关系中迅速上升,中国正在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我们的国家一百多年受屈辱的历史,造就了中国人的悲情心理。这种悲情心理曾经推动过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地为独立和解放而奋斗。但是,在时代变化、中国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悲情心理就完全过时了。再抱着悲情心理就可能会把我们引向误区,损害中国自身的利益,也会损害世界。

主席2005年9月1 5日在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这几句话准确反映了世界的变化。今天中国的事情和世界的事情已经连成一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在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人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走向世界呢?我想,我们应当以一种平等、包容、理性、自信的心态走向世界。

平等

平等是我们外交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国人起来革命,就是要争取在世界上有一个平等的地位。在中国正在崛起的今天,我想平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外国人要平等对待我们。从国际发展的大趋势看,平等对待中国的国家越来越多,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平等的另一层含义,是我们要平等地对待其他国家。不论大国、小国、富国、穷国、强国、弱国,我们要一律平等对待。这是我们在外交工作中历来奉行的原则,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在我们国家强盛起来的时候,要特别警惕看不起小国、穷国、弱国的倾向。这种倾向虽然现在不普遍,但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如果不注意,我们外交上的优势就会丧失。

明年在上海举行世博会,会有很多外国人来,上海世博会的参展国也是破纪录的。我们能否平等地对待世界各国,不仅是从政府层面,而且是从民众层面,对我们是一个考验。

包容

包容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优势。世界上的几大宗教在中国都有,但在中国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中华文化的“包容”是重要原因。

我以为,包容不仅有容忍的含义,还有兼收并蓄的含义。在自然界,最宝贵的财富是生物的多样性。如果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就会遭殃。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是文化的多样性。人类社会之所以多姿多彩、千姿百态,这是由文化多样性所决定的。在今天,我们要发扬中华文化的这一优势,虚心向世界各国、各种文明学习,学习人家的长处来丰富自己。我们改革开放50年进步如此之快,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向世界各国虚心学习。

理性

当今世界上有很多矛盾。我们在崛起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另一方面各种摩擦、矛盾也多了起来。所谓理性,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以一种平常心看待出现的各种矛盾和摩擦。所谓平常心是指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既不缩小,也不夸大。

今天的中国媒体变得越来越活跃起来。我这个长期搞外交的人,注意到我们媒体上经常有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有些人喜欢用这种办法来吸引人们的注意。耸人听闻就包含夸大的成分,而不是实事求是。的确,在西方有一些对中国很有成见甚至怀有敌意的人,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所有的西方人都是这样。我们报纸上往往说西方如何、美国如何、法国如何,这是不确切的。我想还是准确一点好,是什么地方的人对我们进行了攻击,标题就应写明某某对中国进行了攻击,而不要夸大成西方或某个国家都是这样,那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是多层面、多领域的。往往一个层面、一个领域出了问题,并不代表每个层面、每个领域都出了问题。我们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扩大打击面,这样对国家的发展并没有好处。

自信

中华民族历来是自信、大度、坦荡的民族。然而,一百多年受屈辱的历史,使我们形成了一种弱国心态。弱国心态有众多表现。譬如,对外部世界的评论十分介意。别人说我好了,眉飞色舞,恨不得在报纸上头版头条登出来。别人对我们进行批评、指责,有时候我们又显得过于紧张。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越突出,受到各种评论就越多。过去世界上不大议论中国,现在议论中国的越来越多,这是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想要人家不评论也不可能。我想,对待这些评论最好的办法是平常心。说我好,不必得意忘形;说我差,也不必如丧考妣。中国就是中国,我们正在大踏步向前迈进,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众多难题,这是我们面对的现实。

第7篇:我和世界不一样范文

人们的潜在意识,是在你静静地深层次思考和情绪低潮时异常活跃,这就是第二世界,一个意识的世界。牛顿第二定律的发现,就是典型实例。

拥有第二个世界的人,他可以把在第一世界中的苦恼事,在第二世界中跟他的‘朋友’述说;在第一世界中不让做的事,可以在第二世界中尽情的做。就像自己被一分为二一样,虽然人和心都在第一世界,可他的思想却在第二世界里。因为那里可以消除他的烦恼、怨恨、嫉妒与纷争,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高尚的人。因为这里没有悲伤,只有欢乐;没有战火,只有和平。所以他会在第二个世界休养生息,愉悦性情,使自己的思想尽情驰骋。

记着有一次我跟最好的朋友争吵起来,只因为一点小事。回到家中,我静静地想着,想着……第二世界就出现了,我的第二世界的‘朋友’告诉我解决矛盾的办法。第二天见面时,我装着什么也没有发生地说:“放学后,我去你家写作业。”他也热情地说:“太好了!我们还能在一起讨论呢。”这样我们又成为最好的朋友。

虽然第二世界是灵感的源泉,但是激发灵感的却是第一世界中深厚的知识功底;若要想抓住来自第二世界的灵感火花,还要靠自己在第一世界的勇于探索与实践。否则,即使是把苹果换成椰子砸在牛顿的脑袋上,他也只是想到椰子熟了,我能喝它解渴。所以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是相辅相成的。要想自己的第二世界内容丰富多彩,也要靠自己在第一世界中获得的深厚知识做后盾。让第二世界成就更多牛顿这样世界级的科学家吧。

这也是人们希望第二世界永远存在的原因,在第二世界里一切都是高效率。当然这只是我们心里的世界,一个自己的世界,然而它终归只是第二世界,让我们把在第二世界中积蓄的激情,在第一世界中爆发出来!只有这样,我们人类的第一世界才会更精彩。

第8篇:我和世界不一样范文

摘 要: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受全球化影响,全球化为我们提供了世界视野,但同时也在失去文化的丰富性。这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对人类有多么重要。而在文化的整体中,艺术以及戏剧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我们需要超越利益去从事艺术的传承与创造,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性抢救与保护,不仅仅是要为人类保存下一笔文化遗产,更是为未来的文明进程,保留下尽可能多的火种。保护与推动人类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就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最佳路径。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戏剧;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0-02文献标识码:A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in Globalization

FU Jin

一、全球化与世界视野

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已经越来越深受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流通,新的科技手段跨国界的运用,以及经济一体化,同时更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多地获得了一种世界性的视野,越来越深刻和切近地认识到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紧密关联。这种新的世界性视野的一个新近例子,就是我们正面对的很可能将波及全球的禽流感威胁,我们现在突然意识到,遥远的欧洲某个农庄里一只鸡得了俗称“鸡瘟”的禽流感,原来真是有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直接且现实的影响的;事实上,全球性的流行病并非始于今日,然而只有随着资讯的发达以及全球意识的增强,我们才会真正用这种世界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星球每个角落里发生的一切。这样的眼光使我们这个世界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或者用中国传统的称呼,叫做“天下”――“天下”不是由一块块分裂的疆土拼凑而成的,它是一个有机的、各部分具有内在关联的整体。

因此,我们今天已经越来越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每天不仅关心柴米油盐和身边的大事小事,同时还关心伊拉克的爆炸和巴基斯坦的地震,北美洲的飓风,以及苏丹的族群冲突,亚马逊河流域的生态变化。全球化也必不可免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我们的床头贴着猫王的照片,我们痴迷于美国黑人音乐,墙上还挂着毛利人的雕塑。就算其中不无附庸风雅或人云亦云的成份,但我们的审美趣味确实已经渐渐超越民族与国家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具有世界性。

是的,全球化使我们获得了世界视野,但全球化还为我们的文化思考增添了更新的内涵。全球化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世界”对于我们事实上是很重要的,而且这个世界其它角落的状况以及变化对于我们而言不再是毫无关系的;而怎样的“世界”才是一个“好”的世界,世界各地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哪些事件对于是“好”的事件,哪些事件又是“不好”的事件,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要问题。如果我们仅仅把视野集中在文化领域,那么,在全球化的语境里,一个“好”的世界的定义与标识,首先就是文化表达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因为拥有多样性而无限丰富的世界,才是好的,才是我们值得生活在其中并且值得留恋的世界。

二、文化的世界并不理想

是的,我们拥有了世界视野,而全球化也给了我们很多机会,让我们能够与世界上各个角落的同类分享各种各样的艺术。

然而,世界的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变化并不是都那样让人们兴奋。比如说,认真看待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所有变化,我们会发现,因为深受全球化的影响,世界文化、世界各国人们的审美趣味正变得越来越趋同,越来越相似。换言之,当我们似乎获得了世界的视野,我们的艺术欣赏范围和审美趣味迅速超越国家与民族的界限时,这种超越的指向却惊人地单调。我们会沮丧地发现,拂去那个日渐丰富的表层,我们所看到的情况与理想相去甚远,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娱乐在丰富的背后正潜藏着无比的单调,因为这个世界的美学正在被少数几家跨国公司用十分显著的刻意手段所模塑;正是出于要最大限度地通过文化娱乐业牟利的目的,文化与艺术产品正在源源不断地从跨国公司精心设计的工业化的流水线被人为地批量制造出来,它们被输送到世界各地,于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人们却不自觉地在追逐着惊人地相同的流行与时尚。这样的流行与时尚是被“制造”出来的,而由于制造的行为背后有强大的利益动机,它主要不是一种文化行为而是一种商业行为,因此,不可避免地,它要按照跨国公司的经济逻辑行事――希望全世界的人同时喜欢上同一样东西,不管这东西是《指环王》,是《花木兰》,是麦当娜,还是《哈利波特》。

跨国公司甚至在巧妙地利用我们对于审美丰富性的渴望,它们不断变换花样,似乎每天都能给我们提供新的精神食粮,但唯一不愿意让我们深究的就是,那些让人们自以为是“前卫”与“个性”的东西其实恰恰是“流行”和“时尚”,跨国公司不会给我们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前卫”与“个性”,因为所有的“前卫”与“个性”都是单称的、独特的,真正与众不同的风格与喜好不可能是“流行”与“时尚”,并且正由于它恰恰是“流行”与“时尚”的死敌,而违背了跨国公司的文化产业要让每一分投入产生尽可能大的收益的经济模式。

因此,当我们似乎越来越获得了世界视野,尤其是当我们是借助于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趋势获得世界视野时,我们事实上同时在失去世界的丰富性,至少在失去文化表达的丰富性。而且,全球化来势汹汹,似乎难以抵挡。以中国为例,仅仅在二十几年前我们还觉得世界与我们之间的关系遥远,然而就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看看我们的生活,想想我们今天的文化消费,就不难感觉到全球化的速度。我从事戏剧研究,对此体会尤深。二十几年前各大剧院人山人海,人们以那么高的热情去欣赏京剧、越剧或秦腔、川剧的演出,如痴如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剧院的生意就开始凋零,曾经在几百上千年里为中国各阶层普通爱好的戏剧,忽然离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从港台和欧美传播进来的各种各样的流行艺术。传统戏剧面临整体上的困境,渐渐地,去剧院欣赏一场传统戏剧演出不仅不再是正常的娱乐和艺术活动,哪怕是欣赏那些名满天下技艺卓杰的名家演出也不再令人羡慕,甚至变得有可能让旁人感到怪异,它成为“落伍”和“老土”的代名词,整个社会的主流美学趣味,并不支持它的存在与发展,这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欣赏选择。这样的现象当然与全球化有关,当然是由于文化领域日益庞大的跨国公司借全球化的经济趋势竭力推动而出现的结果,它不是源于普通民众审美爱好自然的变化,与以往的时代民众审美趣味经常出现的各种变化不是一回事,在它的背后,是西方发达的文化工业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起着作用。

文化工业时代,所有后发达国家的传统艺术都迅速被边缘化,失去表达的机会与可能性,即使它们侥幸在跨国公司所代表的那种单一的美学趣味的选择过程中得到青睐,那它的形态、内在价值与风格――它的核心表达方式――也必须被改造成适合跨国公司所理解的那种“世界性”的口味所能接受的模样,因而在事实上不再是它们的本身,而被纳入到发达国家对后发达国家艺术殖民的进程之中,成为西方艺术的亚洲版或非洲版、拉美版等等。

一个完全受制于文化工业的世界不是个“好”的世界。一个美学趣味完全由跨国公司决定的世界也不是个“好”的世界,就像我刚才说过的那样,一个“好”的世界,它的文化应该是丰富的,这个世界上不同文化圈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爱好,而这些爱好正基于他们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假如在美学上丧失了丰富性,假如世界各地的人们的文化表达方式,他们对艺术与文化娱乐的爱好都变得同一了,那么世界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沙漠。只有沙漠才会只显出一种颜色,一种颜色的沙漠,不管它是何种颜色都不是绚丽。

三、文化多样性有多么重要

是的,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表达多样性的价值忽然突显在人们面前。

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出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人类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花费许多精神去保护珍稀动物。但是,事实上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这样做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出于对动、植物的人道主义情怀,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猎奇的心态,不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多机会欣赏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奇观,而是由于这个地球的生物链十分脆弱,而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中,绝大多数是我们目前所不知道的。某种动植物的灭绝,很可能给整个世界带来未可知的灾难。我们不知道哪些动植物的灭绝会给人类以及给这个星球上的生态带来什么后果,因此要给人类以未来,要减少人类生存发展的风险,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为人类保存这个世界上现存的所有物种。这一做法固然显得消极,然而在应对大自然可能出现的各种目前未知的劫难时,却有可能是最佳的策略。

文化也是如此。人类文化本身具有无限的丰富性,而人类文化的这种多样性之所以有特殊的人类价值,它对于人类的今天与明天之所以重要,同样是由于这个世界充满未知的风险。人类未来有可能面临的许多危机与挑战,都是我们目前所不知道和无法预料的,就像我们此前无法预料这场几乎波及全世界的禽流感会突然降临一样。可以庆幸的是,在这个世界复杂的地理与自然环境以及种群关系里,人类不同的群体在他们分别的生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的背后,可能正蕴含着人类应对各种各样特殊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挑战的特殊策略,蕴含着人类某些特殊的生存智慧。每个文化群落都是在长期与自然界以及与各周边民族的互动中存续下来的,身处不同的地理、自然与文化环境之中,面对不同的挑战与危机,人类发明了多种多样的应对模式,那些成功的应对模式,就逐渐积淀在不同文化圈的习俗之中,因而,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之中,或许就潜藏着人类面对自然与劫难与战争时某些特殊的应对方式。

不同的文明用不同的方式应对冲突与劫难,文明的此消彼长正与面对不同的挑战与危机时不同应对方式的成败相关。但某一文化圈一时的成功,只意味着当他们面对某种特定的冲突与劫难时选择了正确的应对模式;但这样的成功并不足以说明这种文明在任何挑战与危机面前都必然获得成功;相对于人类千万年的历史而言,它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面对人类未知的前途,我们实在不能将人类的所有希望都系之于这一种文明;人类文化如果只剩下一种模式,即使这种文化有其非常之处,对于整个人类的未来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失去了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未来在面对新的挑战与危机时,就丧失了可供选择的行为模式,其风险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文明的发展进程经常需要不同文化圈的互相激发,某种文化所蕴含着的某些生活与思想、情感内容,在它自身或许并不起眼,却有可能激起其它相关的文化圈的灵感,给后者注入活力。

因此,我们不难知道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对于人类而言有多么重要。而在文化的整体中,艺术以及戏剧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

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圈的人们往往因其拥有不同形态与风格的艺术而体现出差异,人类艺术的丰富性正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艺术是人类表达与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用以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甚至它还是人类在自身与大自然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的重要表达形式;同时,艺术还是文化最重要与最核心的载体之一。戏剧尤其如此。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戏剧总是与人类的祭祀与信仰活动融为一体,而正如诸多重要的文化人类学著作所揭示的那样,在人类各种各样的祭祀与信仰活动之中,许多看似荒诞不经的仪式与戒律,却深刻地蕴含着人类某些深藏在群体无意识之中的集体记忆。在戏剧活动之中,包括在与戏剧相关的各种民俗活动中,我们不知道其中是不是包含了某些远远超越艺术的内容,不知道是不是暗含着某些将会有助于人类走出某种困境的文化密码,但至少我们知道这些戏剧活动对于人类的过往曾经是有意义的,在未来的岁月里,它们可能也还会有特殊的意义,而它对人类未来可能有的启示价值更是无法估量。更不用说中国的戏剧传统的内涵是如此丰富,它先后由300多个剧种组成,其中至少有100多个剧种因其有悠久的历史与完整的音乐、表演和剧目体系,在文化形态上具有特殊的价值。而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间地形、地貌与气象条件等存在极大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而且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族群的大迁徙以及不同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如此复杂的经历中所积累的丰富的历史经验,都有可能通过戏剧,以及与戏剧相关的仪式活动积淀下来,它对于人类文明的整体而言实为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因此,当经济的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现实而严峻的冲击的今天,传承和保护中国戏剧的丰富性,就是保护与推动人类文化多样性表达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我们没有必要将全球化看成是洪水猛兽,看成人类的一场劫难,我更无意鼓励各位到世界贸易组织甚至APEC会议的会场外去抗议,即使是为了中国传统戏剧面临的冲击而抗议也不可取,因为全球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有目共睹,至于在文化领域发生的问题,我们正应该由文化人自己在文化领域内部加以处理与解决。

文化的问题对于每个文化人都很重要,不仅如此,文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以人的方式生活的根本,因此对身处每个文化圈内的人们都很重要。正像全球化的影响已然波及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一样,它也涉及到文化的所有层面,涉及到所有领域,包括戏剧。全球化对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文化多样性,对于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能否成为一个“好”的世界,确实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不过,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不能也不必自怨自艾,只有去面对,去应对这样的挑战。

四、用文化的力量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是的,全球化使中国戏剧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这是有史以来我们从未遇到过的现象,但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是由于正常的和自然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民众审美趣味自然的演变。它面对的问题是人为造成的,其中固然有戏剧自身的问题,比如说数十年来形成的僵化的、难以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体制带来的问题,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文化工业的诱导,它是那些文化领域的跨国公司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制造出来的,只着眼于人们即时的感官享乐,它是一次性的文化消费品,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所以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和社会里,在一个缺乏文化理性的环境里,它的能力才会放到最大。

文化的问题只能通过文化手段解决,保护和推动文化表达的多样性的远大目标,应该而且必须通过文化自身的力量才能最终实现。要保护与继承丰富的、由多个剧种构成的中国戏剧,不能仅仅依赖于对全球化的批判、抗议乃至抵制,更重要的是要靠我们这个文化圈内的知识分子与民众的文化自觉,我们需要做的是充分发掘传统戏剧的内在价值,在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引导下,恢复传统戏剧的经典地位与核心价值;当然,对于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我们所需要做的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改变对中国戏剧这样一些暂时未被时尚裹挟的艺术门类的歧视与漠然态度,让我们经常去关注我们自己的传统戏剧,欣赏它,喜欢它。只要有心去关注,去接触,自然就会欣赏和喜欢。

中国戏剧并不是孤立地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在这个曾经因为享受到全球化的福祉而兴奋莫名的世界上,由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缺陷日益凸现,在保护与推动文化表达的多样性这项给人类未来以希望的伟大事业中,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和普通的文化人成为我们的同盟军。

为了应对诸多后发达国家的文化艺术遗产濒危的状况,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继而,又有1989年的《保护民间口头传承建议书》、2001年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2002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于此同时,从2000年4月正式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遴选机制,其目的在于设立一个国际性的荣誉,专门授予那些“最典型的文化空间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表达方式”,旨在鼓励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带头确认、保护和传承他们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全球第一批十九种经专家认定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古老的昆曲艺术成为第一批19种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之一。2003年11月7日,中国的古琴艺术又被列入第二批28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这项公约为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法律性依据,其宗旨是鼓励与促使各国政府以及民间组织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在世界范围内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现存并且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给予各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统以更多的尊重,并且开展各种各样的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在《公约》的指引下,已经有多个会员国和地区正在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清点,列出急需抢救的重点和有重要代表意义的遗产项目,中国也已经开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

最近,就在2005年10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又通过了一项旨在保护和推动文化表达的多样性的协定,包括中国在内的151个国家为决议的达成投了赞成票。这项新的法律确认了文化多样性对于国家和全球的和谐稳定的价值,更确认了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止具备经济价值的事实。

第9篇:我和世界不一样范文

有一天,他为了泄愤,登上了广东四大名山之一——鼎湖山。站在山上,他无遐顾及欣赏优美的湖光山色,想到自己这大半生的遭遇,内心的仇恨像缺堤的洪水一样,忍不住大声对空荡幽深的山谷喊叫:“我恨这个世界!我恨这个世界!!我恨这个世界!!!”话音刚落,山谷便回响起同样的声音:“我恨这个世界!我恨这个世界!!我恨这个世界!!!”他越听越觉得不解心头之恨,于是又提高喊叫的声音,他骂这个世界骂得越厉害,山谷的回音就越大越长,也扰得他更愤世嫉俗。

就在他再次对这个世界大声喊骂时,从他身后传来了“我爱这个世界!我爱这个世界!!我爱这个世界!!!”的声音。他扭头一看,只见不远处的庆云寺里有一位老法师正在冲着他喊。一会儿,老法师微笑着向他走来,他见老法师慈眉善目,便一股脑儿地说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遭遇的一切。听了他的讲述,老法师双手合拾说:“阿尔佗佛……晨钟暮鼓惊醒多少山河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无边苦海梦中人。我送你四句话:其一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失败,失败是暂时的;其二改变世界之前,须要改变的是自己;其三改变从决定开始,决定在行动之前;其四是自己的行为习惯而不是环境决定命运。你不妨先改一改自己的行为习惯,试着用友善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一切,你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半信半疑,表情十分复杂,老法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接着说,如果把世界比作山谷,那么爱和恨就是山谷的回音,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说话,它就会用什么样的语气给我们回音。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为人处世,许多烦恼都是因为对外界苛求过多而产生的。你尊敬别人,别人也会尊敬你;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世界是互动的,你给世界几分爱,世界就会给你几分爱。爱给人的收获远远大于恨所带来的暂时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