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精选(九篇)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

第1篇: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布罗代尔;“中心-边缘”格局

中图分类号:D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5-0010-03

当今世界是一个分层划区的世界。在这种结构性分区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剥削。这种世界格局究竟是如何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在马克思和布罗代尔各自恢弘的资本主义理论体系中都有各具特色的理论解说。马克思从世界市场的生成机理和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的互动关系角度展开剖析。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洞见。布罗代尔则从总体历史考察的维度对世界市场问题及世界的“中心-边缘”格局进行历史描述和概括,并且以“经济世界”的独特界说展示出来,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影响。虽然它们是两种极不相同的理论解说,但是我们认为,对这两种理论作个梳理、比较、概括和整合会有益于我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透视和理解当今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

一、马克思的看法:资本在开拓世界市场过程中形成“中心-边缘”世界格局

1.1资本自我增殖的本性驱使其必须开拓世界市场

马克思认为,私人交换产生出世界贸易,私人的独立性产生出对世界市场的完全依赖性。在世界市场上,单个人与一切人发生联系,但同时这种联系又不以单个人为转移。他指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另一方面,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这种趋势包括:不断扩大流通范围;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进行的生产。同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要求不断地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领域内部不断地扩大消费范围。这包括: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程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1]因此,一切部门的共同基础是普遍交换本身,是世界市场。这样,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进而铸成今天仍在继续深化的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态势。所以马克思认为,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这种具有远见卓识的洞见被后世的资本运动及其发展一一证实了。特别是他关于“资本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限制”的深邃洞见在信息化的今天得到了极其吻合的印证。从这里我们也许可以得出,马克思一开始就是从全球资本主义的层面对现代资本主义体系进行考察的,他一开始就是一个跟布罗代尔、沃勒斯坦一样的世界体系论者。

马克思认为,在同一生产部门内和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的市场竞争驱使资本不断地向横向和纵向开拓市场。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把每一生产部门脚下的自然形成的基础抽掉,并把这些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转移到它的外部的普遍联系中去,这是资本的一种趋势。资本内在地包含着发现市场,创造市场的趋势。他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2]在马克思看来,市场自生自发地不断扩张的动力源泉就在于资本的“害了相思病似的”不断地保值、增值的本性。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1.2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文明的全球扩张

资本不断地增殖自身的本性和为此而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趋势使资本主义“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了文明中来”。这是通过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而披荆斩棘地实现的。“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3]这样一来,过去的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就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我们认为,马克思的这些洞见对于透视当今世界炙手可热的“全球化”、“现代化”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它也许是对“全球化”问题的一种很好说明。甚至我们认为,资本蕴涵着的发现市场、开拓市场的内在趋势是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同时,这或许也是对“世界体系如何形成”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解释。总的来说,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世界体系的形成是资本关系向纵深方向拓展的产物,并且“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4]的过程。而且,马克思指出,“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5]据此,我们是否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今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文化认同”浪潮是不是根源于人们对资本文明扩张的一种强烈反抗。

1.3在资本开拓世界市场过程中形成“中心-边缘”国际分工体系

马克思指出,在开拓世界市场过程中,“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6]。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机器产品便宜的价格摧毁了国外手工业产品的市场,迫使这些地区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同时,大工业国工人的不断“过剩”,大大促进了国外移民和把外国变成殖民地,变成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因此,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对这种状况,马克思从人道关怀的高度批评道:“那些还在奴隶劳动或徭役劳动等较低级形式上从事生产的民族,一旦卷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而这个市场又使它们的产品的外销成为首要利益,那就会在奴隶制、农奴制等等野蛮灾祸之上,再加上一层过度劳动的文明灾祸。”[7]这是马克思的“中心-边缘”理论,是过去人们不太重视,而现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迈进,随着人们日益步入马克思的问题域,逐渐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马克思的上述分析可以被看作是对当今世界体系“中心-边缘”格局成因的一种具有深刻启发意义的洞见。并且,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把当今时代对“差别文明”,“差别政治”的强调和诉求,看作是弱势群体、弱势民族反抗“资本”那势如破竹地推行其文明的“传布的趋势”的一种理论表现。

二、布罗代尔的解说:“经济世界”的结构分区和结构性剥削孕育和催生了“资本主义”

在“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布罗代尔与马克思的认识既有交叉之处,又有十分明显的分歧。交叉之处主要在于二者都确认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活动的不可或缺的舞台。分歧却在是“资本主义”催生世界市场还是世界市场孕育和催生“资本主义”这个问题上。由此,二者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边缘”格局也做出了不同的分析。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看法相反,在布罗代尔的资本主义理论视野中,世界市场早在“资本主义”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且很发达。甚至,繁荣的世界市场还是“资本主义”得以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他的经济世界理论上。“经济世界”是布罗代尔的术语,是他根据德语的“Weltwirtschaft”生造出来的,以区别于世界经济。他在长时段、总体历史的考察中发现,经济世界只涉及世界的一个局部,它在经济上独立,基本能自给自足,内部的联系和交流赋予它某种有机的整体性。它占有辽阔的地域,通常超越各帝国的疆界,超越经济、社会、政治、文明和文化等制度差别的界限,趋向整体经济和统一市场,是各具特色的经济空间和非经济空间的总和。

2.1经济世界必然存在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的结构分区

布罗代尔认为,经济世界具有下述特征[8]:1、经济世界占据一定的地域,并有一定的界限,界限的变化相当缓慢,但毕竟有变化。每隔很长的时间,界限甚至必定被打破。一个经济世界与同类型的另一个经济世界分别位于一条边界或一个边缘区域的两侧,遥相呼应,除开个别例外,翻越边界从经济上看没有什么好处。两个经济世界之间的大部分贸易对对方都是“得不偿失”。因此,按照一般规律,经济世界的边界是些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犹如难以突破的、厚实的外壳,往往是“无人的陆地”、“无人的海域”这类天然屏障。2、经济世界总有一个中心或极点,这在过去是城邦,在今天则是都市(指经济都市,在美国是纽约,而不是华盛顿)。同一个经济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有两个中心并存。然而,两个中心必然有一个要被淘汰。在每一个经济世界里,都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城市作中心,这里是整个经济世界的商业活动的后勤中心。这个极点是这个经济世界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每当中心城市崛起时,总有一串城市随后簇拥,形成“群岛式城市”。大城市总是“奴役小城市”。在外力和内力的作用下,中心会发生转移,一些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不断地互相竞争和互相替代。3、任何经济世界都分层划区。腹心层是指中心四周的地区,随后是环绕腹心层的中间层。最后是广大的外层,在经济世界特有的分工中,外层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而不扮]伙伴角色。在这些边缘地区,人们往往过着炼狱般的生活。总的来说,边缘贫穷,中间层一般,唯独中心比较富裕。华贵、财富和幸福集中在经济世界的腹心。那里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有高价格、高工资、银行、高档商品、有利可图的工业和资本主义的农业;那里是长途贸易的起点和终点,也是贵金属、硬通货和金融期货的汇集处。那里有遥遥领先的现代化经济。尖端技术以及基础科学十分普及。与腹心地区相邻的中间地区是腹心地区的竞争对手,那里的生活水平降低了一级:自由农民和自由人的数量较少,交换尚有缺陷,银行货物金融组织不够完备,往往受外界控制,工业还停留于传统形式。边缘地区的情形最糟。广大的边缘地区人口稀少,保存着落后的古代形态,容易陷于被剥削的境地。

2.2中心区与边缘区、半边缘区的不平衡是无法弥合的鸿沟

布罗代尔认为,由此产生的不平衡以及压差是整个经济结构赖以运转的保证,并因此出现了“国际劳动分工”。针对这种分工,他赞同保尔・斯威泽的下述看法:马克思没有预见到,这种分工将“具体地表现为发达与不发达地域对立的模式,根据这个模式,人类将分为'有'和'无'两个对立的阵营,两个阵营之间的鸿沟比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隔阂更加根深蒂固”。而且,他认为,“这不是一次'新的'分化,而是一种大概永远不能治愈的旧伤。早在马克思以前,这道伤口已经存在。”[9]只要从一个区域转入另一个区域,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和政治秩序势必跟着发现质的变化。我们认为,布罗代尔的后一个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对于前一个观点,对照前面的马克思“中心-边缘”理论中述及的关于“新的国际分工”的看法,我们认为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马克思正是从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角度来解释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的。

2.3经济世界的中心区是“资本主义”的大本营

布罗代尔认为,“这些经济世界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奥秘”,“这些典型的经济世界曾是欧洲资本主义以及后来的世界资本主义的母型。”[10]经济世界的中心区对半边缘区和边缘区构成一种强有力的垄断,这种垄断使财富源源不断地从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向中心区聚集。这里是资本主义活动最活跃的地方,是资本主义的大本营。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剥削。

布罗代尔认为,这样的经济世界是人类在漫长的、自生自发的贸易往来中形成和繁荣起来的。这是不可随意改变的历史遗产。他认为,“早在欧洲人认识整个世界以前,即在中世纪乃至古代,世界已经分成几个有结构的、有中心的经济区域,也就是说,分成几个共存的'经济世界'。”[11]他举例说,彼得大帝登基前的俄罗斯就是这样的一个基本上自给自足的经济世界;截止18世纪,土耳其帝国也是一个经济世界;早在哥伦布1492年的旅行前,欧洲加上地中海及其远东伸出的触角已经构成了一个以威尼斯为中心的经济世界。布罗代尔认为,在任何一个经济世界里面都同时存在着多种社会形态。他以1650年的欧洲为例,指出,“作为经济世界,欧洲于1650年同时存在着多种社会形态,从荷兰的资本主义社会直到农奴制社会,以及最低级的奴隶制社会。”“这种同时性或共时性构成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天的资本主义也是如此。“从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观察,中心依靠的供应,但又屈从中心的需求。”[12]资本主义就是靠这种阶梯为生。正是在中心与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中资本积累得以可能。沃勒斯坦对布罗代尔的这种见解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这是布罗代尔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教益。

三、小结

马克思从资本自我增殖的内在本性出发,揭示了资本文明全球扩张的必然趋势。他为我们从资本运动轨迹的维度提供了一条理解和把握全球化进程及其社会变迁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理论路径。而布罗代尔的经济世界模型又从总体历史的大视野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具有厚重历史韵味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解释模式及“资本主义”活动场论。我们可以从这两种不同的解说中汲取丰富的理论资源来理解和把握当今的“中心-边缘”世界格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页.

[2] [3][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5,254,25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1页.

[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4页.

第2篇: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关键词:世界经济格局;虚拟资本;现实经济;金融

作者简介:孙竹(1965-),女,山西新绛人,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虚拟经济、石油经济与现代金融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28-03 收稿日期:2007-01-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全球年金融商品交易额百倍于物质产品生产的价值量,世界资本主义正进入“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美国凭借其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实力或“虚拟资本霸权”获得了特殊的物质利益。这是否说明,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决定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是虚拟资本霸权。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辩证关系原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国内外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现状

西方有关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方面的理论包括货币数量论和新金融发展理论。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MV=PT和马歇尔、庇古的剑桥方程M=KY,研究的是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随着虚拟经济的日益发展,Gramer(1986)、Field(1984)将证券市场交易量指标引入货币数量方程,Allen(1994)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回归发现,货币需求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有显著相关性。新金融发展理论是关于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Diamond和Dybvig(1983)、Levine(1997)认为,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有利于资源配置,进而有利于长期实体经济的增长。King和Levine(1993)指出,随着金融工具数量与种类的扩大,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投资多种证券可以分散风险,实现规模经济,不仅在国内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投资收益,而且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选择更适合生产和更专业化的技术,更有助于技术创新。Boyd&Smith(1996)利用模型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将更多地采用股权融资。国内学者也肯定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倪厚明等(1999)认为,金融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国金融实力越强,其国际竞争力越强。李京文等(2002)认为,金融环境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还有一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等因素。

对于上述观点有几点说明。第一,西方学者是实证性地研究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且侧重于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积极方面,而对其消极影响较少涉及,因此索罗斯的观点引人关注。如,对于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代表的投机交易引发东亚实体经济倒退的事实,西方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东亚经济自身存在的问题上,并未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这个思路上分析。只有索罗斯对金融的消极作用进行了反思,他写道,“我们不能对金融市场实行完全自由放任的政策”,政府应认识到“反射性只会增加不稳定性”,并在不稳定有失控危险时进行干预。“反射性”是索罗斯提出的,具体指股价与参与者偏见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这个反射性的存在会扭曲市场对实体经济市场信息的评价,投机者可以借此影响市场价格以获取投机收益。第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问题,是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分析经济现象时才能提出的一个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术语来表达“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更确切的应该是“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辩证关系。本文之所以以金融为题是因为其通俗易懂。这两种说法的根本区别在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因此,上述西方学者的观点对本文具有技术层面上参考意义。第三,还要指出的是,西方经济学家常常把货币与货币资本混为一谈,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货币资本则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一种资本。它们均表现为货币,但有根本性的区别。下面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辩证关系原理。

二、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虚拟资本的含义

马克思最早提出虚拟资本概念。本文在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论述基础上,参考卢森贝对“虚拟资本”概念的注释,分析和借鉴其他学者的观点,如刘俊民(1998)、许均华和高翔(2000)、刘怀洲(2002)、谢永添(2003)等,从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角度提出:虚拟资本是在信用制度下,由实体资本派生的,处于实体资本运动领域之外,但又有相对独立性的,为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实体经济而不断产生的,可以在金融市场交易,分享实体经济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各种金融工具。

虚拟资本的含义。第一,虚拟资本的三个特性。对实体经济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有索取权的资本特性;独立于实体资本的运动之外,本身不是实体资本,也不创造价值的虚拟特性;本身无价值却可在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的市场化特性。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股票、债券及金融衍生品等不断推陈出新,但虚拟资本的本质并未改变。第二,虚拟资本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与实体资本概念的对立。因此,对虚拟资本概念的界定,必须强调实体资本对其产生和发展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要说明虚拟资本相对实体资本的独立运动特性。第三,虚拟资本形式不断发展目的是实体经济动员社会资金的需要,以分享生产剩余作为激励。

(二)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

第一,实体经济对虚拟资本的决定作用。首先,实体经济是虚拟资本产生发展的根本动力,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是基于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不断产生的。其次,在长期的虚拟资本价格决定中,实体经济起决定作用。以基础性虚拟资本的价格决定看,马克思认为,股票和国债的价格由企业的预期收益大小和利息率决定的。一方面,虚拟资本价格不是由现实收入决定,而是由预期的收入决定,因此“这种证券的市场价值部分有投机的性质”;另一方面,如果虚拟资本的预期收入已确定,那么,其价格变动就和利息率成反比。再以衍生性虚拟资本价格(如股票期权)决定看,实体经济对虚拟资本价格决定还可由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说明。该公式中股票期权价格有五个影响因素:股票现价、无风险利率、期权的执行价格、时间期限、风险程度。与实体经济状况直接相关的因素有股票现价、无风险利率两个。长期来看,这两个因素对股票期权的价格起决定作用。

第二,虚拟资本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一定时间与空间会脱离实体经济的约束。除实体经济因素外,对虚拟资本产生影响的还有其他因素,如投机、人的心理因素、对市场的操纵与垄

断、供求关系、国家干预以及金融全球化等,这些因素将引起虚拟资本相对实体经济的独立运动。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的外在表现有三:(1)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相比,股票价格增长更快,表现出股票价格背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1986年~2003年,全球实体经济增长不到一倍,而虚拟资本价格加速增长:与传统工业相关的股价增长4倍,与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股价增长7倍。(2)虚拟资本的投机特性使得虚拟资本的运动具有独特的运动规律。虚拟资本投机的特点是快进快退、期限短且数额巨大。市场波动不仅是投机的结果,更是投机发生的必要条件;投机可以将国内国际市场连接起来传播市场波动;短期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成为加剧市场波动的重要力量。(3)虚拟资本过度投机将引发金融泡沫和危机,但并不必然影响实体经济。1987年10月的全球股灾,道・琼斯指数跌幅超过了30年代大危机。然而,美联储允许银行继续向证券交易商提供融资,有效地避免了企业倒闭之类的实体经济危机发生,说明虚拟资本运动更具独立性,更脱离实体经济的运动。

以股票为例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现实中,对股价的相对独立运动构成影响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股市操纵、股票市场信息不完全和投资者的非理性等,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政策变化、特别事件等。这些因素使得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但市场不会让价格永久偏离价值,股市暴跌就是市场纠正偏差的一种方式。所以,短期看,资本市场价格变动有其独立运动规律,而长期看,虚拟资本的价格不得不在实体经济的作用下向其所代表的真实价值回归。这是实体经济对虚拟资本决定作用的结果。下面由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新形势下世界经济格局的决定。

三、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根本力量

(一)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富国与强国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富国财富积累多,而经济强国则不仅有较多的财富积累,更重要的是拥有强的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经济实力。这些核心技术使财富的积累可持续,而使该国成为经济强国。世界强国和富国的实例如美国和沙特。但比较美国与日本这两个既是富国同时又是强国的国力差异更具意义。从财富积累上看,日本比美国更富有。但从国力比较上,美国比日本更强。根据国际经济统计年鉴,1990年~2001年日本的人均GDP都高于美国;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前,还有日本将要买下美国的说法。但是,转眼间,日本经济因为银行系统的混乱而长期停滞,尽管日本的财富积累仍然在继续,但日本实体经济的健康程度大大下降。由于受到内部经济问题的困扰,日本谋求亚洲和世界经济大国的计划遭遇重大打击。相比之下,美国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其科技实力仍居世界第一,世界第一强国地位勿庸置疑。欧盟是一个国家集团,与美国这样的单个国家没有可比性。也曾有人将东亚新兴国家的GDP加总来说明亚洲的崛起和亚太世纪的到来。而实际情况是,亚洲各国的松散程度使他们难以形成世界格局中的一极,特别是东亚危机后,亚洲经济实力和信心都有很大程度的削弱。

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富裕强大的国家。为此,我们要有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这个基础上的综合经济实力。实体经济的实力是成为富强国家的第一要义。

(二)如何认识虚拟资本霸权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虚拟资本主义经济体之所以能长期生产不足还照样锦衣玉食,是由于他们可以用虚拟产品交换其他国家的实物产品。一张100美元面值的钞票,其印刷成本不过几美分,凭什么可与价值100美元的物质产品相交换呢。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中方始终是顺差,十几年累计已近万亿美元,但实际上中方获得的只是货币,而美国是在用虚拟经济产品与其他国家交换实物产品(王建,2004)。以上情况确属客观现实,这正是美国拥有当今世界虚拟资本霸权的表现,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虚拟资本霸权并未改变实体经济中科技力量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决定作用。第一,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美国仍在世界货币金融领域拥有霸权地位,是二战后美国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继续保持其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决定的。美国的虚拟资本霸权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为基础。第二,尽管美国是国际虚拟资本的大本营,美国经济的强势有一部分看似与虚拟资本的巨额流入有关,但实际上,美国如不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虚拟资本就会外逃。第三,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伦敦仍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但仍免不了受到国际虚拟资本攻击。这说明,国际虚拟资本攻击的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同时金融体系也有漏洞可钻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发展中国家极易成为国际虚拟资本攻击的对象。由此可见,形成当今世界经济以美国为中心,以发展中国家为格局的基础仍然是各国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差异。

总之,决定美国经济实力的并不是美国已经拥有的世界货币霸权,而是包括世界货币霸权在内,以高新科技水平为基础的综合实体经济。如果不具备这个经济实力,美国不可能仅靠世界货币霸权,就换来需要的物质产品;相反,可能成为被国际虚拟资本攻击的对象。

(三)世界经济的性质及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1.当今世界经济的性质及我们参与世界经济的目的。世界经济格局基于国际分工的基本架构。根据世界经济原理,科技水平虽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但它小能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国际分工作为世界经济格局赖以形成发展的必要前提,总是同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而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内容和形式。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当代国际生产关系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所以现存的国际分工主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目前,虚拟资本发展迅速,并且正在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新武器,也正是当前世界经济资本主义性质的写照。我们常常忽略了国际分工的资本主义性质及由此带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主义新变化。强调这一点,可以使我们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世界环境的性质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中航油事件,对诸如“谁来养活中国?”“中国”等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改革开放的世界环境是既已形成的世界经济秩序,而已有的世界经济秩序是按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形成的。在这样一个与我国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的环境下改革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我们就要时刻警惕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随波逐流,仅仅成为世界旧秩序中的一个环节。

第3篇: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世界金融;世界金融秩序

一、 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了国际产业的重新布局,开辟了世界生产与交换的新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产业国际转移步伐的加快。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凭借其高速的经济增长、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规模日益扩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发达国家众多产业特别是其传统产业最为理想的转移目的地。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国际产业出现了新的布局,表现为发达国家的许多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在本国逐步消失,其空间存在集聚在中国伴随着发达国家众多产业的转出,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而其传统产业则呈现出空洞化趋势。“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这一世界生产体系的长期格局,因中国的参与和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一般工业品不再主要由发达国家提供,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和出口占据了世界的大部分份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以往不同,这次产业国际转移主要是通过要素国际流动和要素集聚的形式进行的。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的国际自由流动促进了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在某些国家集聚,在这些国家形成某一种或几种产业,并面向世界生产和出口。要素集聚促成了生产型国家和消费型国家的形成,生产型国家集聚世界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出口,消费型国家为生产型国家提供生产要素,进口产品来消费。由此,以往各国主要是使用本国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出口,而现在则出现了各国生产要素在某些国家的集聚,并进行面向世界的生产和销售。因成功改革开放而获得高速发展的中国集聚了来自世界的大量资本、技术、标准、品牌、优秀人才、跨国生产经营网络等广义要素,在促进上述生产与交换新格局的形成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国资金、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一般而言,相对落后的国家在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起飞阶段,都会出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这就使引入外国资金、技术促进本国经济建设成为必要。根据“起飞理论”和“金融主导模式”,巨额的国际资本是否会流向急缺资本的落后国家,关键取决于所在地的资本盈利水平以及投资风险水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以亿计的国际资本之所以敢大胆地涌入并没有悠久文明历史的美利坚共和国,正在于那里有可观的资本回报和有保障的投资低风险。正是美国当时成功地引进了大批资本,美国支配美洲及世界经济的梦话在20世纪初就变为现实。目前,中国具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经济增长率持续居世界前列。不仅在投资安全方面有保证,而且在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中也能获得可靠的收益。2001年上半年中国利用外资同比增长达到了21.7%的世界最高增长率。至2001年6月底,来自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已在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37万家,合同外资余额达7 101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余额超过3 693亿美元。为此,中国应对吸引来的外资加以引导,使其投向基础设施、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等,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前东南亚一些国家用大量外资片面追求产业结构升级而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投资过热使证券和房地产价格攀升出现的“泡沫经济”、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过剩所形成的“泥沙经济”等。在技术引进方面,日本是—个成功的例子:1950—1975年间, 日本引进了25 777项外国技术,而支付外国专利费、技术指导费等仅有57.3亿美元左右,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这些技术则需1 800—2 000亿美元。大量的技术进口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引进外国技术方面成绩也十分显著,从1981年到1996年,我国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总计高达1.5万多项技术引进合同,引进技术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正是在此意义上,前总理朱镕基曾强调指出:“一定要把引进国外智力的政策一直坚持下去,并继续扩大,向纵深发展”。为此,中国引进技术应制订吸收性发展技术的战略,技术引进还应该注意积极消化、吸收、推广和扩散先进技术,同时更应着眼于对引进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使之更适合本国的要求。反对盲目引进,浪费资金。

三、 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的金融体系危机,如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的金融动荡。金融危机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质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也破坏了世界金融秩序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其中,以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破坏力和冲击力最大。在那场危机中,中国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积极采取了果断措施保证人民币币值不贬值,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虽然在危机中,中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中国的措施有效阻扼了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稳定的破坏,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以美、日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困难,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一,人民币升值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有资料显示,中国出口的商品中有50%以上为外商投资企业所为。1999-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5.5%、47.9%、50.2%和52.2%。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出口的55%左右是“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出口和进料加工装配出口,即加工贸易出口。中国出口贸易量的下降将会直接影响这些外商的利益,从而影响国际经济循环的现有秩序。二,人民币升值将会使过去吸引外国投资的低廉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从而减缓国外对华直接投资的步伐,这既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会破坏当前世界经济的商品和资本的运行机制,引起世界经济的动荡。三,人民币升值将会使中国的通货紧缩形势进一步恶化,并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大量缩水,给中国经济的内部和外部平衡带来不良影响,最终将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另外,人民币的升值还必然加剧世界金融的动荡。因此,中国政府以世界经济的大局为重,顶住内外压力,继续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再一次表现出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应用科技水平)的不平衡,相互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在不断扩大,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上升,而以非洲为代表的大多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则不断下降。第二,美、日、欧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始终随着各自知识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不断微调。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率先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发展在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相对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影响不断增强,但2l世纪初,随着欧、日等国知识经济的较快发展,美国与欧、日等国间的经济和科研水平差距又在逐步缩小。日本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忽视了科技自主创新和基础科技研究,导致日本经济与美国及欧盟经济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并使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迅速下降;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随着日本实行以促进技术发展为核心的科技发展计划,日本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有很大回升。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科技共同体和成员国政府的支持下,注意利用整体力量促进成员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追赶。由于三者都是世界上知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因此三者的综合实力与其他国家相比仍保持着较大优势,而这也意味着世界经济中的三“极”格局仍然存在。第三,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作用下,部分发展中大国或地区,如中国、拉美地区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有成为世界新的一极的趋势。由此可见,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书波,谢治秀.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j].春秋,2000,3:59-61.

[2]华民.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及中国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6,2:39-42.

[3]李扬.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6,1:69-71.

第4篇: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滚滚潮流。我们身处在中国“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中,放眼全球,辩证思維,观察中国、思考未来。

一 20xx“夏季达沃斯”走入中国

(一) 论坛成为连接东西方经济发展的桥梁

温总理在20xx年9月6日论坛指出:把“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作为主题,既反映了世界对成长型企业的关注,也表达了国际对建立世界经济新格局的要求。达沃斯年会选择了**和天津是对中国的肯定。30年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行。可谓小论坛大世界,两届达沃斯年会反映出世界经济格局巨大变迁。

(二)论坛成为国际影响力最广的非官方盛会

首届年会汇集了来自全球90余个国家的代表,其中不乏世界经济500强企业领导人。专门举行了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议题,涉及资本市场、软实力、超越制造业的新经济、能源和环保政策环境等八个领域。我们自豪地说,它意味着世界东、西方结合。选择了中国,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平等对话。

(三) 论坛给全世界创造了对话的权利

互联网络为全球成长型企业打造了三个平台。即区域整合、经验交流和知识平台。说到底,为成长型公司赢得了话语权。懂得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相对容易些。然而实施自主创新,成为全体人民的思维与行动方式,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国在许多领域尚缺少自主创新技术。因此,我们要向全球先进国家,学习创新精神、创新机制、创新技术。

二 两届“夏季达沃斯”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从新世界格局中,寻找到自身的定位,从众多的中国议题里找到切入点。

(一)按照量变到质变原则,适应全球化“力量平衡”格局

“夏季达沃斯”在**、天津举办。它是举行的最高规格的国际盛会。世界经济论坛掌门人施瓦布说,“最近30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天津和中国,伴随“夏季达沃斯”走向它们,这既是两届年会的呼声,又说明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二)按照改革创新原则, 感悟机遇赋予中国社会责任

当前人类面对着金融危机威胁;世界经济失衡;生态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我国企业按照改革创新原则,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推动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际上,我国改革开放,就是适应发展变化,创新理论、丰富实践、完善制度的过程。

(三)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应对挑战

站在新历史起点,从务虚出发,碰撞中探寻未来世界的前进方向。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寻找自身的定位,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的目标。从务实出发,应对包括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因此,应对当前金融挑战既是一种面对,更是一种坚持。

三 迎接20xx“夏季达沃斯”的战略思考

要使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20xx夏季达沃斯”的议题,给世人带来深度思考。

(一)企业要激发在经济危机下的生命力

温总理在20xx年9月7日说,科技是竞争力,创新是竞争力。我们坦言:既要对世界各国国情、法律、商业运作与网络渠道等深入地认识。又要看到应对经济危机挑战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成长型企业,要选择差异化,将是实施全球化的路径,使科技含量低的经济结构向高水准转变。

(二)企业要增强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20xx年说:其一在互联网上传递的信息比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还多。第二,20xx年有150万千千亿亿兆字节的信息被生成。其三,新技术亮点每两年就翻一番。为此,我们要加深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要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发挥电子商务作用,实施在全球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互联。

(三)企业要提高勇于创新的行动力

温总理20xx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一要目光远大。二要善于捕捉机遇。三要有改革的精神。四要敢于负责。我国企业要遵循温总理这一明确标准前行。它将是面向变动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明智选择,也是与世界巨人同行的战略举措。作为全球优秀企业,要培养的素质。即全球视野的战略眼光;高效率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运作模式。

(四)企业要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内在力

20xx年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贝瑞特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正发生三大变化:业务收入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客户国际化。由此促进我国成长型企业加强与各国交流,开拓国际与国内市场,提升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内在力。

(五)企业要挖掘新的潜在力

第5篇: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一、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矛盾与整合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各个层面实现了全球互动。在全球化打破了地区经济纬度的同时,触动了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的矛盾与整合。全球化不是纯粹的经济或政治的全球整合,“其目标甚至首先指向了文化价值方面”(注: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39页。)。

冷战时期,全世界被意识形态所分割。当国际关系格局冲破意识形态的控制时,人们突然发现别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已经渗入进来。在全球范围内,各民族在首先做出排他性反应的同时,也遇到了文化认同的危机。然而,当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和技术文明给当今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时,为了自身的发展,各个民族程度不同地从物质层面上接受了它,但也无法拒绝隐藏在物质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于是,非西方文明的国家在世界格局的转型期选择了吸纳与排斥西方文明的双向行为范式。当两种不同文明相遭遇时,双方都表现出强烈的排他行为,并且加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认同,然后便进入了排斥与接受对方的两难境地。当西方推广其文化的普世性时,世界便在一种文化全球扩张与其他文化自我认同的张力中分离与整合。

不同文化之间既有矛盾,但这种矛盾也加强了文化内部的融合的活力。从历史角度看,当不同的文化还未发生深层的互动时,同质文化内部的冲突经常表现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欧洲大陆的许多次战争大都表现为同一文化内部的物质利益层面上的冲突。当全球化进程将一种文化及其载体推向全球层面的互动时,文化内部的冲突开始减缓,乃至终止;文化内部的冲突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例如,冷战结束后所谓“西方民主”的胜利及其在世界范围的扩展,给不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文化对立乃至冲突制造了诱因。从某种意义上说,“9·11”事件具有文化冲突的特点。此外,文化间的互动又促进了同质文化内部合作的加强,欧洲终于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走向一体化。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西方文化对非西方文化的单向整合所带来的矛盾显现出来,加剧了西方与非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磨合,这既是一个自然发展、多元整合共生的客观过程,也是一个人为导向的过程。在整合过程中掺和了人为导向因素,具有强势经济和政治外壳的“强势文化”就易于在全球推行文化单极主义。全球正在致力于营造一个多元互补、共存共荣的世界,但不排除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企图建立一个西方普世主义世界的可能性。文化普世主义就是“以某一既定的社会理念或社会观系统为前提预制的单极化或一元化普遍主义。也就是说,某种强势社会理念或者是由某些强势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所支撑的文化价值观念系统,可能被强行地确定为现代全球化运动的既定目标并加以强行推行。”(注: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42页。)这种普世化行为必然将世界推向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矛盾之中。

苏联解体后,西方以为其经济、政治及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取得了全球性的胜利,于是就认为非西方国家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人权、自由市场以及个人主义等价值观。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对抗就是一个现实的例证。东西南北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对人权理解的差异性。非西方国家强调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包括发展权利优先;西方国家却推行人的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优先的普世性。这两种观点都出于维护人权的最终目的。但是,人权的有效性在于将人权置于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性中,显然,西方国家却忽略了这一差异。

尽管文化全球化是一个确定的将来事物,并且能创造一个复合的全球文化空间,但现在就认为它已经到来却为时尚早。文化的全球化本身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全球互动过程。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是现实的存在,而其根源在于西方价值观的全球性扩张。文化互动也具有两面性,差异是整合的前提,而对立则是整合过程中的一种极端方式。整合不等于一种文化吞并另一种文化,而是一种优势互补、多元趋同共生的过程和状态。

二、南北经济的矛盾与整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缩小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物质可能性。在财力创造财富的能力迅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的稀缺性便显现了出来,导致无限增长的生产能力与资源的有限供给之间发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实现资源在一个国家内和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就必须保证资源在任何时空点有充分的自由流动性,也就是经济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实现自由化。经济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要求下产生的,并且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席卷着全球的任何一种经济结构和制度。

资源能否实现合理配置,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它会公平而合理地配置资源,因为自由市场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竞争的公平性。然而,公平竞争只要求竞争者不论能力大小,都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却导致了一种社会不公现象。作为国家,其能力大小有天壤之别,让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按照现有的发展状况以同等的游戏规则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和国际社会中进行竞争,它必然会被这只“无形的手”无情地抛出公平竞争秩序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并没有在全球实现公平而合理地配置,反而使南北经济发展更加不对称,国际经济秩序也因此更加不合理,不公平。

导致南北经济发展不对称的原因很多,但总体上讲不外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一跃成为一个发达地区,拥有了向外部扩张的“铁爪”,并先后将世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置于其现代工业文明的主导之中。南方国家开始被北方发达国家殖民化。殖民主义使南方国家更加贫穷落后,并使整个世界陷入了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分配体系的“深渊”之中。在人类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贫富两个世界间的对立也在不断加大。南方国家,特别是最贫穷国家承担着现行国际金融制度及经济自由化过程的高昂代价,而北方国家却是受益者,他们试图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经济机构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将对自己有利的经济政策强加给其他国家,并把南方国家的经济纳入由自己主宰的世界经济秩序之中。以强制的手段实现经济政策与制度的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手段的强制性越强,南北经济的对立也就越加剧。目前,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其次,知识经济加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紧张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开始实现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这次转变速度快、波及面大、影响范围广,使世界贫富两极分化局面更为严重。“1965年,最富的7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是最穷的7个国家的20倍,1995年已达到40倍(有些统计表明,现在已达到60倍)。1960年,世界人口中最富有的20%的人比最穷的20%的人的收入多20倍,1990年已达到60多倍。”(注:格拉德·博克斯贝格等著:《全球化的言》,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知识经济把世界再一次引入了殖民时代。所不同的是,发达的北方国家以知识技术殖民手段取代了“炮舰”手段。当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的同时 ,也进入了知识殖民时代。

《知识与发展——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8/1999》指出:“穷国和富国以及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穷国和穷人获得的资本少,而且也在于他们获得的知识少。”(注:转引自安维复《当代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走向知识垄断》,待发表。)缺乏知识和技术与资本匮乏互为因果,一些南方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陷入了缺乏知识的恶性循环当中。大多数贫穷落后的南方国家在全球商品、劳务、生产、投资及科技开发等方面的组合配置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占人口总数20%左右的发达国家拥有着全球总产值的86%和全球出口市场的82%,而占全球人口80%左右的发展中国家只分别占这两项的14%和18%。知识经济将整个世界向富裕和贫穷两个方向撕裂,不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场灾难,也会为整个世界带来一场灾难。

当然,南北经济间并不只是存在着矛盾,也存在着整合与相互依存。也就是说,没有南方国家广大的原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北方国家也不会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但是,这种合作实质上是一种强弱之间的不合理和不对称的合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北经济间的对立。经济全球化对南北国家来说是一种不对等的全球化。所以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依然没有超越南北经济间的失衡发展。

三、权力与公理的矛盾与整合

根据华尔兹的体系结构理论,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化导致体系内单位的变化(注:Kenneth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 Politics(New York:Random House,1979),chapter 3.),然而体系内单位的变化同样也可以改变国际体系的结构。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改变了国际体系结构,对抗式的两极体系瓦解了,世界格局呈现为“一超多强”的态势。迄今为止,国际合作仍在继续,并在有些领域有所加强。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世界格局依然是强与弱两个世界的对立,也就是权力与公理的矛盾,国际政治仍未摆脱无序状态。

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极化发展,这一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在日益缩小的世界里,各民族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互动在加深和加速进行,其结果一方面导致国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又促使各国各民族间的相互依存的深化和扩大。在这个既竞争又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将整个世界置于自己的控制下,建立起一个单极世界。国际关系中的平等、正义和公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与以往国际格局变动不同的是,维持大国霸权也有了新的支点和内容。随着冷战体制的解体,唯一的超级大国失去约束力,也就是说,阻挡世界单极化的因素在减少。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使美国的单边主义有了生存和维持的历史机遇,军事上能够挑战美国单边主义的力量也难以在短期内出现。这样,美国的单极趋向与有多极化要求的世界之间出现了矛盾,导致民族主义四处泛滥。“世界变小但世界各国彼此并没有更接近。自相矛盾的是,当我们大家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只有承认我们需要相互依存才能解决时,民族主义恰恰在这个时候抬头了。”(注: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49页。)美国利用其绝对优势地位,在国际事务中不惜以强权破坏公理,保护自身国家利益,其单边意愿在地区安全、人权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很明显。与此同时,国际政治中的其它力量在竭力约束美国强权。虽然这些力量与美国之间存在很多合作,但维护国际关系中的正义和公理、国与国平等的呼声在加强。民族主义势力的抬头就是一种客观反映。

对于权力与公益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界的研究之一是公益的“共享性”(jointness)。共享性要求不同的国家都能同时享受公益的同一种单位产品。从广义上讲,它则意味着国际体系中所有成员能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而强权机制除了维护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公益”外,“只有剥削性和不能满足‘共同享有’的特性,因为在这种状态,利益并不是所有成员共享的,而是从一国重新分配到另一国”(注:DuncanSnidal,“The Limits of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P.293.)。在存在强权的状态下,公共物品主要提供给某些更为特定的国家,比如垄断集团所制定的规则就只有利于垄断经济。在单极体系中或者在谋求单极格局的过程中,使用强权的国家会强迫其他国家遵循强权体系规则,甚至迫使他们提供公共物品。而通过强迫实现的公益就不再是真正的公益了,反而是对公益和公理的破坏。这样,国际格局就处在破坏公益的权力和维护公益的公理之间相矛盾的状态。

美国及其盟国强调“全球社区”、“全球责任”和“世界主义伦理”,目的在于使世界政治西方化。正是由于贴上了人道主义的标签,“人们往往注意不到这些行动同帝国主义的旧目标十分合拍”(注:乌·贝克、哈贝马斯:《全球化与政治》(王学东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人道主义的干涉”在一步一步地吞噬着民族国家的,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全球公理,并加深了权力政治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之间的对立。

西方国家向全世界推广西方民主和价值观的同时,却在破坏国际社会中民主和不同类型的价值观的共存。“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对国际格局的运行规则有相当的影响。国际政治的民主化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趋势和进步标志,……它一方面表现为国际行为主体的独立和成熟;另一方面表现为国际行为由野蛮向文明方向发展。”(注:戴德铮、阮建平:《国际格局与世界和平》,《世界政治与经济》2001年第3期,第27页。)国际政治的民主化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是相辅相成的,并且互为存在的前提。民主化的实现有利于遏制权力政治的蔓延,促进多极化的发展,而多极格局的构筑又保障了国际社会民主秩序的营造。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也基本维系着多极格局,但这种多极格局是殖民主义国家间的多极格局,它依然是对公理和国际社会民主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意识的觉醒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国际体系中的单位逐渐成为成熟的政治行为体,国际社会民主化的要求成为国际政治的主题。但两极体系阻碍了民主化的进程。冷战后出现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新型的、进步的,它与国际社会民主化的进程是同步的、一致的。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旨在推动国际社会民主化的进程,维护代表公益的国际制度。可是,国际社会民主化及多极化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进行中它遇到的最大的逆反力量是权力政治。可以说,当前国际政治矛盾是国际社会的多极化和民主化与单极化和等级化之间的矛盾。

四、结论

以工业文明武装起来的西方世界利用其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借助“冷战胜利者”的余威,继续向全球扩展其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实现“历史的终结”。这种扩张性和排他性的文化扩张,很容易与其他民族文化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在新的世纪还在不断地扩展和加深。虽然我们也注意到不同文化之间在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兼容和整合的情况,但是这种和平接触和融合有着长期性和渐变性,与当今时代中文化间激变性矛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经济全球化在使世界总财富增加和经济相互依存的同时,却又加剧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发达国家依然主导着不合理的国际 经济秩序,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是这种旧秩序的受害者。南北经济相互依存的不对称非常明显。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减缓南北经济的内在矛盾,反而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经济的融合和依存并不掩盖南北经济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第6篇: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际社会;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格局

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26-02

一、关于国际格局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1.西方学界对国际格局理论的基奠

国际格局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现实主义学派对当时美苏对抗格局的分析中提出两极结构、两极体系、两极格局。在现实主义关于“权力政治”的基础上,围绕“体系”、“结构”和“力量对比”来对当时的国际格局进行分析。“国际系统”、“国际结构”、“极”等国际格局的理论要素已基本具备[1]。

2004年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出版了学术著作《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在该书中巴里・布赞从国家对敌人与朋友的区分来确定自己的“政治身份”为切入点,通过对“极”的内涵及标准界定,将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区分为“超级大国”、“大国”和“地区大国”,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复合格局”理论――超级大国+大国的国际格局模式:我们现在的处境:一超数强的“1+4”结构;未来选择可能的“2+X”或“0+X”格局。巴里・布赞还在他的“复合格局”中分析了不同模式中“极”和“身份”的互动关系[2]。

2.中国学者对国际格局理论的发展

“国际格局”的概念是中国学者提出的,但在使用中却比较混杂,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关系格局”“世界格局”“国际战略格局”等,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表述也并不完全一致。梁守德、洪银娴认为“国际政治格局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主要角色之间相互作用和组合形成的一种结构。表现为主要角色在追求财富与权力,维护和平与发展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展开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对抗与合作式样。”[3]戴德铮认为“所谓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或者突出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作用形成的一种框架、结构、态势。”[4]

武汉大学戴德铮教授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国际格局的内涵进行了深化,提出“世界格局,包括世界经济格局、世界政治格局、世界军事格局。它们是紧密联系、相互交织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并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决定世界格局的大体面貌;世界军事格局是世界格局的保障力量,并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而变化。”[4]

中国学者关于国际格局的研究不但有大量的学术论文,还有许多相关著作出版:梁守德、洪银娴在1994年出版的著作《国际政治学理论》中将格局论作为独立的一章,围绕主角、主角间的关系、国际格局的式样,对国际格局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构建;李义虎在吸收国内研究成果,并借鉴西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国际格局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2004年出版了学术著作《国际格局论》。他的创新之处在于开始研究国际格局的作用规律和转换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的国际格局进行分析。此外的相关著作还有: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国际关系格局――理论与现实》,作者方柏华;杜攻主编,1992年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转换中的世界格局》,方柏华主编的《国际关系格局理论与实践》,尚伟主编的《国际格局与多极化》等。

3.对中外学者关于国际格局理论的评述

西方学者在进行研究时,多从“极”、“极化”的角度来分析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以及由力量对比为基础形成的彼此之间的结构(等级)关系,以“单极”、“两极”、“多极”、“复合结构”对这种关系进行表述。

中国学者提出了国际格局的概念,也围绕这一概念构建了“主角”、“国际格局的式样”等相关理论要素,并对“主角关系”、“国际格局的作用规律”进行了理论探索。但是在实践应用中这些理论往往会被抛开,回到西方研究的方法当中――以主要行为体的力量对比关系来分析国际关系,导致“国际格局”成为一个空泛的学术观点,只是对西方学者关于“单极”“两极”“多极”“复合结构”表述的一种概括。

总体看来,目前中外学者关于国际格局理论研究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式并未超脱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学派的范式,以实力来确定权力,以权力来确定等级秩序,以等级秩序确立国际体系,以这种国际体系中呈现的大国关系为框架来分析国际格局。

二、中外学者关于冷战之后国际格局的认识

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随之终结,对于将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新格局,中外学者在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判断。

1.单极格局

以布热津斯基为代表的单极格局。在他1997年出版的《大棋局》中写道“美国对手的使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超级大国”,美国学者威廉・沃尔佛斯提出国际体系是单极的。这种观点的依据是美国的军事、经济、技术等方面要绝对优于其他国家,这些物质力量为美国提供了雄厚的权力资源,支撑了美国对国际秩序的主导权[5]。这种观点到目前为止一直是西方的主流观点,被西方大部分学者和政界人士所认同和支持。

2.过渡期的“一超多强”“一超多极”和“一超数强”

中国政府和中国大部分学者支持的“一超多强”的观点。顾关福是较早对这一观点进行阐述的中国学者之一,他认为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世界呈“一超多强”结构。这是一个从两极到多级之间的过渡性的国际格局[6]。

英国学者巴里・布赞提出了一超数强的“1+4”结构,他认为“当今全球权力结构是由一个超级大国加上四个大国力量(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所混合构成。在这个结构里,美国保持着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大国的数目或者保持不变,或者稍有增加(也许印度使自己进入大国的行列,也许俄罗斯会退出)。”“鉴于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和这些超级大国集团之间在实力、角色和地位上的差异,该体系显然不能被描述为是多极的。同样明显的是,美国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消除大国抗衡的可能性,更不用说有能力把国际体系从无政府状态转变为等级状态”[2]。

这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这只是一种过渡阶段的格局结构,这种格局结构的特点是超级大国和大国共同主导国际秩序,超级大国对大国有绝对的实力优势,但却无法独自主导国际秩序,需要大国的配合。

3.复合格局

中国学者杜攻和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复合格局”,这里提到的“复合格局”是学界对约瑟・夫“立体棋局”观点的称呼[7],中国学者杜攻和奈的分析方式和观点一致,故归为一类[7]。文中此前曾将巴里・布赞的观点亦称为“复合格局”,笔者认为约瑟・夫和杜攻是对国际格局中的主要行为体――国家、集团,在不同的领域、不同层次的比较分析,更近乎“多层格局”;而巴里・布赞的分析关注于“极”的多元――超级大国和大国并存,发展出不同的格局模式,并深入研究了不同模式对国际关系的不同影响,所以更符合“复合格局”的语义。

4.其他的观点

武汉大学戴德铮教授认为当今的国际格局是单极格局,“一超多强”是这种国际格局的特点;亦有学者认为以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几大力量为主的多极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还有学者认为当今是国际格局是单极与两极并存,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格局和美日同盟针对中国的两极格局并存[4]。

以上观点并没有对错之分,是中外学者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国际环境提出的不同观点。即使同一时期的不同观点,也是立论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中外学者对于国际社会的现实认识上并不存在分歧,即对于国际体系当中主要力量――国家、国家集团的对比,以及有这种对比关系而确立的国际秩序的认识是统一的。只是对国际秩序不显出来的特征――国际格局解读稍有不同罢了,这好比大家都看到同一个完整的苹果,但有的人可能会觉得绿一点,有的人可能会觉得红一点。

三、全球化背景下对未来国际格局的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经贸关系将各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更加巩固和深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学者都对未来的国际格局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判断。当今是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格局,一超多强的并存是当今国际格局显著的特点,多极化是将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是中外学界的共识。深入研究国际格局演变的规律及其对于国际秩序、国际体系的影响,通过国际格局这个路径认识和把握国际体系的发展变化,帮助人们构建更有利于国际和平、稳定、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外学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2]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3]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戴德铮.国际政治学要论:国际政治态势与战略应对[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5]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第7篇: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摘要:上世纪90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延续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正式结束,整个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新局面。本文作者认为 “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仅仅只是新旧格局交迭变换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状态,在新形势下国际政治格局必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在当今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中,各方面势力将会推动新型国际秩序,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关键词:国际政治格局;动态;多极化

一、国际政治格局微观动态变化

国际政治格局是世界各国政治力量对比和总体态势的状况,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受到各国经济军事科技等多方面影响。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毋庸置疑是冷战后唯一存在的超级强国,其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同时又具有地理优势和人口优势,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影响巨大,综合国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强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是最重要的一“极”。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国,自苏联解体之后,其政治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影响力也不如从前。但是自从普京总统上台以来,俄罗斯逐步调整发展战略,凭借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重工业和武器装备,全力恢复国际地位,积极同周边各国发展睦邻友好的外交策略,发展多元外交,再加上俄罗斯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天然优势,使得当今俄罗斯仍然是国际政治格局中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经济政治共同体,其在政治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在经济上也发展迅猛,国民生产总值逐渐赶上美国。二战后的日本迅速摆脱战争的创伤,凭借自身的独特地位,迅速发展经济,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曾经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近几年日本逐步改变追随美国的政治外交策略,逐渐向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近几年,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积极寻求政治多元化发展,与世界各国积极发展双边或多边政治经济关系。综合以上,作者认为当今世界美国还是超级大国,影响力非常巨大,但是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也在拉近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特别是与美国的差距,这些都对美国独霸世界产生积极的阻碍作用,世界多元化趋势正在呈现。

最近十年,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经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由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和俄罗斯组成的“金砖国家”作为一股新兴的经济势力,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那些经济落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非洲、南美等国家也逐渐走向联合,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了对抗超级大国的独霸地位,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地区合作有逐步增强的趋势。如正在兴起的东盟、非盟、上合组织、拉美一体化等国际政治经济合作组织也影响着全球的多极化态势。另外一些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积极有效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国家发展、推动多方合作的重要力量。

二、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解析

2.1单极多元化格局仍然存在,多极化趋势明显

冷战之后,随着苏联解体,“一极”消失,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为“一超”与 “多强 ”之间的政治博弈,各方都想在过渡期间谋求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但是一个新的政治格局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产生。就目前的趋势来看,美国毫无疑问仍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唯一存在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还没有能力向美国挑战,呈现出单极的特点;但是随着主要国家行为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推动,多元格局正在加快发展,不可避免会出现多极化格局。

2.2国家行为体主要影响国际政治格局,但存在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研究国际政治格局一般研究以国家为中心的理论方法,非国家行为体还没有显示出其可以产生像国家行为体一样的重大影响。说明非国家行为体还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力量,还不能产生足以撼动国际局势的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非国家行为体开始对国际局势的多元化贡献重要力量。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的飞跃,国际格局的变化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会越来越强,不可忽视。综上我认为,主要国家行为体仍然是影响当今国际局势的主要力量,但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和发展壮大也会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向多元化发展。

2.3国际政治格局表面相对稳定,内部暗流涌动,不断变化

从表面上看,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政治格局依然维持着一极多元的结构形式,在较长的时间内应该会保持这种格局。但表面的稳定不代表着会一成不变,内部各主要政治力量在彼此竞争之中力量此起彼伏,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只是这种力量的变化还不足以改变当前的政治格局。我相信随着美国的衰弱和其他国家的崛起,单极多元的过渡格局必然向稳定的国际多元政治格局转变。

2.4国家关系复杂,敌友关系弱化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来划分敌友关系,导致世界各国根据国家制度和体制划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极端对立的国家集团,二者经常发生摩擦,引起世界的动荡。冷战结束后,大部分国家抛弃意识形态的差别,把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形成,各个国家交往增多,互利互惠程度增加,即使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也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独自发展。国家为了在新形势下谋求更好发展,必须推行多元外交,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发展大国关系。

三、当今时代主题和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

3.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不可否认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存在众多威胁和平的不利因素。例如某些强国为了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频繁干涉他国内政。同时,恐怖主义也成为破坏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另外,全球南北贫富差距巨大,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经把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一项紧迫课题。

另外我们也应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主流,各国人民都有极大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极大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各种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也积极推动世界和平和发展,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2经济作用越来越强,已经成为主导世界政治的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影响着各种政治力量的存在模式。各国经济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存在,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国际力量相互制约协调的能力不断强化。经济利益主导着国家关系的发展,也有效制约着各国之间的传统对抗,从而使世界各国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经济一体化也带来明显的国际政治效应。例如地区经济一体化最成功的的地区就是欧盟的产生,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极大的促进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壮大,并使欧洲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最巩固的一极,在许多领域已经成为与美国媲美的强大政治经济集团。

小结

从苏联解体至今,国际政治格局一直处于一超多强的阶段,这种不稳定的阶段必然是一种过渡性阶段。随着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格局正在逐渐成型之中。(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董成文,试析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现实主义的理论与当代国际矛盾[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02期

第8篇: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关键词:执政文化;建设;国际

执政文化是政党的灵魂,是政党存在与发展的维系和支撑。由执政党建立、培育和推行的执政文化,是政党统治国家的主流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主导,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功能。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出现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形势,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等新特点。这是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新时期的新形势下,世情产生新的深刻变化背景,所做出的科学总结和总体把握。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以增强执政能力,提升党执政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产生新的深刻变化的世情,对执政文化建设提出的崭新要求。

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当前面对的国际新形势,把执政文化建设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最终增强执政能力,提升党执政的核心竞争力,是适应和应对世情的深刻变化,适应和应对当今世界形势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需要,也是加强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一、面对新时期世情产生的新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集中体现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社会已经到来,全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等。

(一)面对日益明显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并没有出现多极格局,但是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开始谋求独霸全球的战略,其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企图遭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抵制。近年来欧盟一体化整合进程逐渐加速,在政治方面其整合目标是各成员国用一个声音说话,其对世界未来政治走向的影响日益剧增。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废墟上破旧立新,由于其不甘于长期屈居在美国的阴影之下,外交战略逐渐由对美国的追随战略转向积极进取外交,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在休克疗法失败后,俄罗斯采取了务实稳健的经济政策,普京及其继任者重视经济发展,并且强调务实外交,以最大限度维护俄国家利益为总原则,为国家复兴服务,目前其大国地位有所恢复。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了新发展势头,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较快,实力有所增强,是促使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变,维护世界和平和改革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构建新秩序的基本力量。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力量都要维护自身的国家与民族利益,而不是转向屈从于他国利益。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最终取决于多种力量的博弈和对比。格局发展的总趋势是多极化,但是多极化格局,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它取决于多种力量的分化、组合、博弈、对比。

世界政治格局由二极向一超多强的转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苏联解体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将其执政实践置于科学执政理论指导下,从而丧失了执政地位。这告诫我们,面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必须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从而为党的肌体注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把执政实践置于科学执政理论指导之下,客观真实地判断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党控制全局能力;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稳妥、更科学、更坚实有力地完成时代和人民赋予党的历史重任。

(二)面对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促使各国经济进行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建立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基础之上,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广大发展中国家饱尝贫穷落后的悲苦。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使世界政治产生了深刻变化,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也必然产生相应变化。这对党的执政实践提出了新挑战,表现为:由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超国界机构的干预,国家权力相对缩小;由于超国界机构和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在未来政治体系中的巨大影响力和经济实力,使得政府行使国家时,政治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更科学有效有利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更谨慎稳妥科学地避免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以增强执政能力,提高党执政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使党的执政实践活动能够更迅捷科学有效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挑战,使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更加牢固。

(三)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发展生产的根本途径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生产管理。而这两者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生产力诸要素素质,才能改善生产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科学技术在近代得到全面发展以后,日益呈现出加速化、综合化、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特点。

在新科技革命的支撑、生产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经济竞争的推进等背景下,21世纪必然是知识经济世纪。其主要特征是:知识成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资源,成为了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伴随着信息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时代而到来,它具有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特征。

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这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国际背景下,意味着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用是否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是否为科技发展扫除了体制机制障碍的标准来衡量。目前,科学技术发展在我国面临以下困境: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升级难度较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科技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科技上占优势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克服艰难险阻,摆脱上述困境,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以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更迅捷、更及时、更科学地认清体制机制中的弊端,更有效、更有利、更合理地制定铲除弊端的科学方法和配套措施,更严谨、更稳妥、更科学地执行这些方法和措施,公正、公平、公开地评价这些行动的效率、效果、效能,并且建立畅通高效的结果反馈机制;由前一改革阶段的结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完善各领域改革间的统筹协调措施以及改革的步骤和方法,更科学合理、有效完善地进行下一阶段改革;从而将我国生产力的最新发展、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有利、更有效、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最新成果来解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四)面对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是现代文化的取向,这也是整个世界在全球文化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并且是发展的可能结果。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互动,彼此间认知、整合的速度得以大大提高。同时,文化的民族自觉性也在全球化刺激下日益高涨,本土文化在民族感情影响下和全球化形成了强烈互动。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要适应全球化浪潮大趋势,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生命力和活力,不仅要容忍与其他文化共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之间的对话,不断地从其他文化汲取所需要的养分,以求壮大自身。这一点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增强执政能力,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领导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且从中发掘出最本质的,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加深和加速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真正融入全球的共同发展,不断学习和借鉴他国文化精华和优点,使得世界范围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可以为我国所用。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辐射力,遏制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西化图谋;最终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强有力地为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向深层次领域的延伸,世界形势的新深刻变化必然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如果不针对这种变化进一步进行加强,就难以更好地指导党的执政实践,难以适应新情况、新任务的要求。党的执政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两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首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执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新时期世界形势产生新的深刻变化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拓宽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思路和视野。其次,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执政人才队伍,是执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执政文化建设的根本方法。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体党员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敢于并且善于学习世界范围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为执政文化建设开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元中.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竞争力[J].传承,2007(6).

2、吴秀,严以振,查英青.科学技术与社会[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3、王晓德,张晓芒.历史与现实―世界文化多元化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雷厚礼.中国共产党执政学[M].人民出版社,2007.

5、黄明哲.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1).

第9篇: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社会新格局

发展从“两手抓”到“四位一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建设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一、中国社会总体新格局的形成理论依据

1.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曾在阐述社会发展时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中国社会总体新格局的形成现实依据

“四位一体”的社会总体新格局是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让世界瞩目。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万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世界的位次连升两位,跃居第四。但是,在成就面前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我国人均GDP虽然快步跃升,但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农村还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不发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三、推进中国社会新格局向纵深方向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思路,并对新阶段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新阶段的改革,就是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推进全面改革。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推进全面改革,以下几个方面相当重要。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到2020年,我国的总人口将达到14.5亿左右。按照党的十七大修正的目标,要在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使14.5亿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这一进程,将意味着要运用同样或者更少的资源来生产比过去更多的产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即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一系列强农惠农的好政策,紧锣密鼓,快马加鞭,造福亿万农民,更为推动“又好又快”打下坚实之基。元宵节刚过,中央财政第一批10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就已全部到位,为春耕加油助力。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1.8%,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

(二)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作为革命军人,我们必须按照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做到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007年,当“民生”概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细化为教育、就业等六个领域时,改善民生这一党的工作重点就进入了可见、可感、可操作的层面,进入了加速推进的阶段,近些年来,从优先发展教育到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等等,中央一直高度关注民生,作了大量的工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与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将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图完整地呈现于世人面前;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再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新的治国理念正引领中国朝着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方向前行。 [教]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