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我与地坛读后感精选(九篇)

第1篇: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我与地坛读后感,请您阅读。

我与地坛读后感1由于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中隐藏着的常人感受不到的痛苦。面对如此从未经历过的痛苦,作者勇敢地选择了积极的面对它,并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生命。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在我心中渗透得彻底。”只有到了那最关键的一刻,人的心才会有所觉悟,但是到了那时,一切都晚了,我们已无力挽回。

对每个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要学会积极地、好好地把握它。对于每一堂课,每一次任务,每一项作业,我们都要积极地面对它,而不是刻意地去躲避。选择逃避,总有一天你会为此流出悔恨的泪水!

死对我们来说是必然的。“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逐步走向死亡。”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不虚空。作者史铁生从地坛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感悟了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一种安排,通过深沉的哲学思考,渗透了生命的真谛,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变得不再畏惧死亡,而是能坦然地迎接死亡这一现实。

所以,他最终振作起来了。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而他却用自己的毅力与正确的态度打开了一扇窗。这种顽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与地坛读后感2暑假里,读大学的表哥借给我一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我度过了一个充满了感动的暑假。史铁生是一位坚强的残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后有位更伟大的母亲却很少有人知道。不经意间,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命地捶打自己两条失去知觉的腿,对他的母亲吼:“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史的手,忍住哭声说:“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包含了做母亲的对儿子多少深情,哭出了多少对生命的无奈,又说出了多少母亲的坚强!

我与地坛读后感附加资料:史铁生(1951-),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我与地坛读后感3我与史铁生共同走进了地坛,它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和散落的玉砌雕栏丝毫没有遮住地坛的光辉,地坛露出了它的本质: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地坛洗尽了铅华,显出朴质与简约。于是,一个失意的人就摇着轮椅进入了一个废弃的园子。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从蜂儿、蚂蚁、瓢虫、露水中我仿佛嗅到了生命的气息,纤细弱小的身体却蕴藏着无尽的生机。我想,人生也如同这园子一般,可以贫困遇挫但不能屈服。一个人若是被命运击垮了,那么他岂不是连这些细小的生物都不如?

史铁生在园子里思考着死与怎样活的问题。最后他终于想通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我们生存,就要实现我们的价值,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去。

母亲对史铁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激励。可以说,园子是用自己的胸怀包容着作者,母亲是用爱包容着作者,“有过我和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这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一个鲜活灵动的缤纷的世界,不仅让史铁生感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都有存在的理由,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我常常想支撑着史铁生以残疾的身躯活下去的力量是什么,感恩,感恩母亲,感恩生命也许是最好的答案。《我与地坛》表现的对生命的理解,值得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去思考。

我与地坛读后感4《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

我与地坛读后感5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是作者发给人生的一封感谢信,他试图通过这次写作来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双腿残废之后,那段艰难的岁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作者是幸运的人,当时的情景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二十出头的青年,意气风发,正是大展才华,挥洒青春的年纪,就这样瘫了,出行不方便那到是次要,而在内心的愤慨与寂寥是常人无法体会的,于是他暴戾,阴郁。

然而,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努力的克制自己,于是他遇到了地坛,也可以说是地坛找到了他,亘古不变的景象转化为内心的震撼,遍地的萧条,却让内心孤独的他找到了心灵的家园,于是他爱上了这里,这里的一切仿佛是专门为他设计的,宁静,空旷,没有人来打搅,他可以静静的坐在那,抑或看书抑或发呆,于是,先前的躁动便被地坛这宽宏的大气所吞噬,可以说,这使心灵的沉淀。

可叹的是,作者忘记了,他不是弃儿,在他痛苦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亲,年轻却饱受苦难的儿子,行动不方便,内心暴动,烦躁,却偏偏一个人去了那荒芜的地坛,作为母亲,怎能不担心,但只能待在房间干等,内心的煎熬却在激烈的进行,她没有错,但此刻却在默默忍受儿子给自己的惩罚,母爱是宽容的,儿子的安全才是她现在最担心的。

回忆过往,当年那个自暴自弃的少年已经长大,于是他缅怀着那段时光,在那艰难岁月中对生命的理解,以及母亲给予的关爱与启发,地坛里他自省,弥漫着浓郁的人生况味,但那只说明过去,现在,作者有了自己的理解:幸福之路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与地坛读后感6“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当我第一次在封面上看到这行深蓝色细若蚊足的字时,仿佛收到了故友的一封简短的信,字字都是刻在骨子里的真切。于是,我轻轻翻开,带着那句话给我的亲切感走进地坛,走近史铁生。

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史铁生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惨痛的事实让他“曾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于是他日日躲进地坛,去观察,去深思,去体味人生,去寻找希望......在地坛中看一对老夫妇走在夕阳的余晖下,听那热血的青年永不间断的唱歌,看不幸而漂亮的女孩消失在大栾树下,听长跑运动员坎坷曲折的人生......园中的这些人和这些事,创造出一片生命的森林,给予了史铁生无限的感动和鼓励,唤起了他沉睡的意志,坚定地向前。

在史铁生的人生道路上,有一个人,永远扮演着执灯人的角色,那就是他的母亲,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力量。让我感叹于默默的、无私的母爱,它永远像涓涓细流,想隐于丛中,却着实躺在了我的心间。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母亲。那次,一回家,我就重重地把沉甸甸的书包摔在床上,对于开门后的一声问候,只是转身后留下的背影。“妈,能不能给我接到下学期的书啊。”带着生硬的语气却是说着恳求的话。“语、数、英、物、化都要么?”她却还是温柔地回答着,我便有些歉意,转头“嗯”了一声。“我去问问吧。”

第二天,当我拔开锁孔中的钥匙,就十分惊喜地看到放置在桌上的一叠书。虽然封面都是一道道白色印痕,或是有层次不齐卷起的书角,但是我却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抱在怀中,视之为珍宝。开门,静坐,台灯的微黄色的光照着老旧的书页,我的眼前已不是字,而是母亲为了这几本书而奔波了身影:她走过一级级的楼梯,问过几个陌生的人,打过几通电话,才凑齐了这么几本书。于是昨日的事又将我拉进深深的歉疚当中。细思,曾经一句“早点睡吧”,就让她感动,为她剥开糖纸就让她觉得甜蜜,为她煮一碗面,就会升腾出满满的幸福......

第2篇: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一、读书推荐会孕育教师的读书热情

学校读书推荐会最大的亮点是视频播放全体教师每人一分钟的读书推荐录像。

我们的读书推荐会隆重而新颖,它不仅是教师喜爱书目的一次推介,更是读书人的一次亮相。这一天,我们几个班子成员全都身着正装,早早在报告厅迎接全校教师的到来。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走进报告厅的教师,当他们看见大屏幕上“读书推荐会”和“把最好的书推荐给最好的朋友”时,心情为之愉悦起来。主持人说:“今天推荐会的主角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下面我们将视频播放电教老师精心录制的全校教师的读书推荐录像。”此时,带着备课笔记、小考卷准备开小差的教师停止了手中的忙碌,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中自己和同事的表现。教师们对自己喜爱的书做着最精彩最精辟的解读。90分钟,教师们了解了90本书,从中也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几本。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每个人在心中评价着自己,评价着别人。教师们也许会追问表现不同的原因,我想一定是两个方面,一是感谢曾经读过的书;二是今后要多读点书。这不仅是读书推介,也是读书人的风采展示,更是个人读书计划的一次酝酿。总之,透过教师的眼神和表情,我们知道教师的读书热情在孕育着。

二、读书分享会唤醒教师的读书热情

学校读书分享会的最大亮点是以读书小组为单位,确保人人发言。

教师读书分享会的主题是“生活与教育”。通过教师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捕捉生活中的事件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对教育的启示,从而理解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

为了确保全体教师都有发表看法的机会,不“沦落”为旁观者,全校教师被分成8个读书小组,每组10人,每组一名主持人,每个小组每学期召开1次读书分享会。教师人人发言,谈阅读感受,谈工作体会。校班子成员列席并参与8场读书分享会。教师们不仅有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有了倾诉心愿、排解职业压力的机会。读书分享会使教师们在同伴互助中找寻前行的动力。人少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意味着每个人都要认真准备,认真读书。在分享会上,大家分享着彼此的看法主张,汲取全组10人读书的精华,扩大了人文视野。每次结束,教师们都意犹未尽。每个人都在享受表达之后的、倾诉之后的舒畅和被肯定之后的愉悦。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期待交流,没有人愿意当旁观者。一次次真情表达和交流唤醒了教师读书的热情。

三、读书论坛会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

学校读书论坛会的最大亮点是读书小组轮流承办,承办方由“官”办改“民”办。

学校读书论坛的主题是共读经典,感受教育魅力。寒暑假前学校发一本教育经典书籍给教师,教师回校后参与全校教师读书论坛。学校读书论坛由8个读书小组轮流承办,各组在读书组长的带领下,群策群力,精心策划,内容包括论坛的会场布置、氛围的烘托、程序安排、稿件的质量、主讲人的表现和服装配饰等环节。承办小组把这一天当成全组的节日。承办论坛激发了整个小组成员参与集体活动、办论坛、参与论坛的热情。

在“走进大师”系列论坛中,教师不仅仔细阅读学校的共读书目《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还上网查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及其贡献,以及其他书籍的简介,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师事迹,从而更好地设计论坛。因为担心在互动环节中冷场,教师们还特别考虑到,如果有人提问,谁回答;如果没人提问,谁救场。其他小组也积极参与和感受,酝酿下一次自己组承办时,还可以有哪些突破和亮点。读书论坛就像一个擂台,每个组在台上精彩演绎着。每个人都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小组成员平日互相督促读书学习。

第3篇: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一、创设情景,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在激情导入中提高效率。兴趣往往是阅读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须着力点拨学生“好之”“乐之”的浓厚兴趣。为此我利用多媒体营造的情境氛围,加深学生对情境的内心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下面的课例:

导读《我与地坛》

(上课前轮流播放大提琴曲《天鹅之死》,借以营造气氛)

师: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与此同时,大屏幕上频繁滚动着残奥会的一些感人画面)紧随话音,那轻悠哀伤的音乐再次响起。在音乐中学生随着我一起轻声慢语地朗读,共同走进作者的文字世界。

二、品味语言,由感知到感受,在民主对话中提高效率

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坏教师奉送真理,好教师教别人发现真理。”对话作为阅读教学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设计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研读《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韵味。

师:这几段景象描写,有些语言非常具有独创性,而且富有深义。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好?它们好在哪里?(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我觉得,“剥蚀”“淡褪”和“坍圮”这三个动词用得不错,极富概括性的表现了地坛由盛到衰的历史沧桑变化。

生:“浮夸“和”炫耀“这两个形容词也用得不错,一是让我们联想到它当年的鲜艳和气派,二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色彩。

生:“蜂儿像一朵小雾”最有创造性。把蜂儿比作“小雾”,反映了蜂儿轻盈的特点;用“朵”字来描写“蜂儿”,不能不使人联想到花儿,从而凸显了蜂儿娇美的特点。

生:一滴露珠的滚落,本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作者却用“轰然”和“万道金光”来加以形容,我们耳边仿佛有了巨大的声响,眼前仿佛有了无限的光明。露珠滚落的情景给了作家极其深刻的印象和巨大的震撼,他仿佛从中看到了生命的力量,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那么自己呢?

三、点燃情感,由感受到感动,在诵读教学中提高效率

情感是思考的催化剂,只有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动下,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精神的领域,触及学生的需要,则这种教学法必然是有效的。”

诵读《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

教学设想

课型定为诵读课,采用的手段以诵读为主。目的是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情感和认识方面得到提升。

过程摘录

(播放背景音乐满文军的《懂你》,营造一种气氛)

师:一个人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妻子,没有儿女,但他一定有过母亲。史铁生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来,不再去问“我”为什么要出生,不再去想“我”为什么要活着,不再去抱怨命运的不公。这当中除了地坛给予的启示之外,还有“母亲”伴行他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母亲”用她的爱和生命支撑起史铁生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今天我们与作者一同去感受母爱的伟大与艰辛吧。

(PPT:呈现教学目标:诵读课文,感受母爱,读懂母亲,感悟生命,启迪人生。)

师:大家先自由朗读选文(二),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然后请同学们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找出的令其感动句子)

师:从同学们找的句子看,我们可以发现,你们找的都是“母亲”这条线,“母亲”是如何爱儿子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母亲”的爱都体现在哪。

生:“母亲”的爱主要体现在对“儿子”的理解上。

师:具体说说。

生:如第二节中,写“母亲”无言地帮“我”准备,又目送“我”去地坛时,连用了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深爱,“无言”二字包含着浓浓的爱意,一切皆在不言中。

师:是啊!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节所体现的是“母爱”的深沉,在朗读时应把握怎样的语气和语调?

生:应读得深沉含蓄,充满深情,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应略读重音。(生有表情朗读第二节,同学们评价说他语气语调都把握得不错。)

生:“母亲”的爱还体现在矛盾、痛苦之中。如第三节,“我”到地坛以后,“母亲”一个人在家里胡思乱想。

师:“我”怎会知道“母亲”在家想些什么?“母亲”对“我”的爱,是否一开始“我”就明白,就有深切的体会?

生:不是的,是“母亲”去世以后,“我才有余暇设想”,“母亲”在家里担忧“我”,是“我”猜出来的。

师:“母亲”在家怎样,日日夜夜怎样想,这是看不到的。不去设想,那是体会不到母爱,也不能完全懂得母爱的。通过对“母亲”的矛盾、痛苦、担忧的描写,来体现出“母亲”的坚忍与伟大。“母亲”的爱有多深,“母亲”的痛苦就有多深。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母亲的心总是深沉的,往往要靠做子女的去体察,去设想,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来,试着用你觉得对的语气语调读一下这些句子。

四、深挖内涵,由感性到理性,在自主探讨中提高效率

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艺术形象的感人魅力,“点燃起许许多多火堆”(苏霍姆林斯基),吸引学生去钻研、理解,激发他们强烈的爱憎感情,培养他们正确评判社会现象的积极情操。

还以教学《我与地坛》为例。

在学生声泪俱下的阅读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史铁生用他的苦难提高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请谈谈你们阅读全文后获得的最深刻的感受好吗?

学生讨论

生:生命是不朽的。

生:生活经历简单、情感经历平淡的人是幸运的,少了烦恼和痛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是一种不幸。

师:说得好。“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现在请写下你最深刻的一点感受。

……

第4篇: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1、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2、通过感悟,加深对人生的思考,完善学生在精神领域的认知体系。

【案例实录】

师:作为有感情的人,我们时时刻刻在寻找一种精神默契,而这种默契,往往不仅来自人,也经意或不经意地从大自然或诸多的事物中获取。今天,我们要学的《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从地坛中获得了默契,从而改变了他整个人生。

阅读,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读者从文本中寻找某种默契,为自己的知识建构、情感陶冶、道德培养服务。今天,我们阅读也以此作为原始的出发点,走向地坛,走近史铁生,走入作品,去体验那些明白的、不明白的、至亲的、陌生的等等感觉,然后我们将进行理性的思考,对地坛的思考,对作者的思考,对生存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精神的思考,对宗教的思考,对母爱的思考,对苍凉的思考……

学生活动:将上节课阅读时产生的最深的体验放到小组中来讨论,思考为什么会对此产生最深的感受。同学们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可以让自己的思考得到充实和完善。

……

十分钟之后

学生自由地交流思考结果:

生1:我就作者与地坛的关系发表一下观点。地坛是历史的一种遗留,它已被时代所抛弃,而作者他瘫痪了,是一个与常人有着太多不同的人,甚至是一个被遗弃的人,所以他可以在审视地坛的过程中产生与他人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可能就是所说的精神默契,如果是我,可能就不会在地坛受到这样的精神锻造。

老师:很好,所以有人说,如果史铁生不瘫痪,他不会比他同时代的人走得那么远。

生2:地坛是个很特殊的环境,作者在文中写道:“我把轮椅开进去……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等等。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史铁生已经体认到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按照它们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的,所以应该顺其自然。同样的道理,正如我们的出生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为人,只要在法则允许下自然地生存,就可以求得和谐。

老师:是的,“生命本是残缺”,活着就是活着,关键是每个人都必须找到一个体现他生命价值的东西。

学生:写作就是作者的这种选择。

生3:我想讲的是关于母亲。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她深沉地爱她的儿子,而且是那种既懂得疼爱儿子又理解儿子的母亲,她承受着比儿子加倍的痛苦,她让儿子感觉到了母爱的伟大。

生4:我不大同意这个看法。儿子并没有在母亲活着的时候感受到伟大的母爱,他根本不理解母亲。他只是在多少年后,在作者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以后,设想了母亲当初为自己做的一切,才算理解了母亲。

老师:刚才提出异义的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现在有一个问题是,作者在母亲死后才算理解了母亲,按理,这是让人感到无比遗憾的,可作者却说“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应该怎么理解?

学生就这个问题发表了意见,总体认为母亲承受了如此多的苦难,而又不见儿子的成功,所以她的死也许是上帝一种正确的安排。

老师再作点拨,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有关内容,明白上帝的这种考虑不单是对母亲的考虑,还有对作者的考虑:母亲的艰难命运,母亲默默承受的一切,是要告诉儿子,命运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

……

教师作总结:

对人生的感悟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母题。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对于人的生存状态及其价值的思考始终在进行着,作者的创作总是带有一种强烈的自拷色彩,在不断的内心追问中完成自己的道德提升和人格塑造。深刻而不偏执,圆通而不乏深情。在人生价值的探寻过程中,达到自我完善。地坛和母亲在不动声色中造就了一位成功的史铁生,而史铁生又以他对生命的感悟回报了地坛和母亲,这些感悟不仅拯救了作者自己,也感染了众多的读者。最后将史铁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看透生活再热爱生活”,这样,你就“有一种精神面对苦难了”。

【案例分析】:

这是一堂研究课的教学实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组织者意在渗透如下一些教学理念。

1、学生阐述的方向和观点都是学生通过独立的阅读,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感情倾向而定的,教师事先只做大方向的把握,其中的操作由学生在自主讨论和探究中完成。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理念,可以用vonGlasersfeld一句话概括,就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既然如此,把握学生的原有知识建构就弥足重要了,在本节课中比较注重的就是这一点。努力运用建构主义的认识论观念,进行了适应学生的有关认知适应、活动构造、认知主体、个性化学习和人际互动等等的活动设计。这些活动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教学应该看作是活的、动态的、开放的、可能有错的教学活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封闭的、绝对正确的结果。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广义的自己组织概念情境的活动的过程。从学生的问题提出和回答来看,他们在学习中,不再被动地处理自己,不再把知识看作是已有的结论或是固有的权威。他们对地坛、对生命等提出的观点还是较有见地的。同时他们的回答进一步让我认识到学生个人已有的认知结构有差别,能力也不同,学习的要求和方式就应各有特点,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建构各自的知识,才能赋予每位学生的学习个性化的特征。

2、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让学生充分接触课文,在发现问题、形成解释、验证假说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这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因此,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的时机应选在学生初步有了自己的解释、需要验证时,不能让学生为讨论而讨论。在学生讨论某个问题之前,必须给学生足够的对文本独立感悟体验的时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不能为了简单地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不顾学生的认知常规。所以在上这堂课前,我用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发现探究。我认为这些时间决不是白费,从学生富有水准的回答中可见一斑。

3、单纯依靠学生的自主讨论并不能完全解决语文阅读理解的问题。有时候,采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的方式却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理解母亲这一形象给作者以怎样的人生感悟的时候,单凭学生的固有认知是很难达到较高层面的。在这种时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定向阅读和理解。当学生愤悱不能表达时,教师也不能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应给予明确的解答。人类学习包括体验学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彼此补益,不能相互代替。在教学中应新老方式并用,而不能固守非此即彼的僵硬的思维模式。

【启发】

第5篇: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在备课阶段,我认真翻阅有关作者史铁生的材料,包括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工作量虽然较大,但我认为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至少应该有一桶水。对作者有了具体的了解,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接近作品,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的误读。在深入了解作者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导语: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有一位作家被称为最爱笑的作家,但也就是这位作家他说过,我的职业是生病,我的副业才是写作,同学们知道他的名字吗?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导语,是因为“爱笑”与“生病”是对立的,但在作家身上却奇异地结合了,从而引起学生探究原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问题:我为什么来到地坛?――我来到地坛前后心态有没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前两个问题学生只要预习过或在课堂上迅速浏览过都能把主要内容答出来,关键是第三个问题,学生也能答出一些但不全面。而这个问题恰好是学习散文的重点: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所以重点在第三个问题。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的,首先让学生找出第一部分中景物描写的段落,即3、5、7自然段。其次按照“本段描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由此获得什么启发?”这种思维顺序来品读这些景物描写的段落。在品读的过程中,如对相对抽象却蕴含哲理的“六譬如”的品位,给以学生适当的点拨、引导及点评,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落实了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在今后的阅读分析中举一反三。同时,学生应该可以得到了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的机会,预设会出现不少有价值和闪光点的回答和讨论,也会刺激我的教学冲动,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而教学相长这一点是我在备课时一直孜孜以求的,我希望这部分设计能达到整堂课的高潮。

结语部分我这样设计:第一部分主要讲“我”与地坛的关系,“我”在地坛中得到的启发,地坛由“我”的避难所――再生地――精神家园。而在第二部分中,却主要写了“我”与母亲的关系,这是不是偏题了呢?到底“我”、地坛、母亲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使两个课时具有内在的逻辑连贯性,表明课文两部分是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引发学生去思考,为下节课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最后,我打算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同学们思考“从文中第一部分你获得什么启发”。在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中,在刚刚与身残志坚的史铁生做了一番心灵的对话后。力求使同学们在情感上获得一种提升,有话要说,有情要诉,我想这也应该是这堂课的一个小高潮。

第6篇: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早些年读《我与地坛》时,看作者一人静静处在四下荒弃中,寥落的行人踏碎清晨的阳光,淡风吹散地面的树影;看到作者在一片永恒宁静之间用利刃将生命剖析得鲜血淋漓。他写自己“没事总爱到那里看看”,或是坐在树底发一下午的呆,又或是拿起树枝扫拨地上的蚂蚁,而地坛像是特地为作者准备了一切,于是作者在某日余晖夕照中踏进了地坛为他准备的一切。在那里思悟了死,又选择了生。地坛是作者所有过往的见证,是所有不舍的相依。只有再那里,才能找到所有的时光,已逝故人所有的怀念与爱。

于是,幼小的我歆羡不已,那样有趣的园子在我看来会比庄严的天坛好玩得多。于是,我梦想某天也可以拥有这样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不必再在狭小的菜田里无聊地玩着野草。

事实上,现在的我才明白我独到的地坛是史铁生的地坛,并不是那个现实中的地坛。若我见到它,必定也只会觉得那是个普通的地方,因为所有的美好:叶上的金光,盘飞的蜜蜂,盛放的花朵,只存在于史铁生的笔下。只属于他一人的精神世界,它们构筑的是他自己的精神园,只此无二。

之后,读到德国的克莱里曼的诗。他写:“世界如此广阔,因此语言将我们放逐。深夜,我们泛舟湖上,让天空作赋。”而纪伯伦的“灵与肉”的观点也直到这句话被读后才开始理解。我们被放逐世间,如歌似谜,升入天空的歌与沉如地下的谜是人的两种属性,正如我们庸碌于常,在一日工作结束后,所梦的必是魂牵梦萦的地方。它让我们得以休憩,得以完整,得以灵肉相合,不至于会一片片剥碎、零乱。

西藏是所有人朝圣地般的存在,强烈的日光,天际的雪山,让凡俗之人洗去灵魂中的罪恶感。它是每一个人的西藏,它是他们唯一的皈依,它是不同的、独一无二的。它的存在不可言说,因为它被任何的个人情感揉捏好后储藏在人们的行囊里,每一个行囊里是每一个人的西藏。正如莘莘学子的梦想,是掺杂了臆想之后的远方,都在远方,每一个远方都不一样,之于自己的远方,是唯一的远方,正如地坛之于史铁生。

重回故里,发现孩提时的菜田早已被开垦。碧绿的菜畦,斜长在细长田径边的蒲公英全部消失,像是从来不存在。但是我知道,它们存在于我的记忆中,我过去所有的时光里,并且永远不会褪色,鲜活如初。那些高大树木遮蔽的烈阳,被枝叶覆盖如画上花纹的晴空,压弯树枝后簌簌落下的冬雪,秋季里盘转粗壮的虬枝,它们在我和幼时的玩伴记忆中是一样的,但它们是揉合了我所有童年过往后唯一的、无法割舍的乐园。

第7篇: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经常上CFan论坛的网友一定不难发现,最近论坛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使我们的版主管理制度顺利进行,论坛又新增了一位管理员―Laszlo.LeE,协助老K同学共同管理版主队伍。我们深信,要想让CFan论坛更好地发展,要想让网友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个优秀的版主队伍是不可缺少的。

Laszlo.LeE一上任就对版主队伍进行了调整(具体地址:.cn/showthread.php?t=322023)。取消一些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完成版主工作的版主,并根据各自特长对现任版主进行了调整。这是自去年年初招版主以来最大一次变动。想想从去年3月份cfan论坛改版招版主以来,有很多优秀的版主为论坛做过贡献。在这期间,不断地有人离开我们的团队,也不断地有人进来。一进一出,让我们论坛管理团队一直都具有好的创意和热情。

有人离开就意味着有人进来,所以如果哪位读者也想加入到CFan论坛管理团队中,为广大网友服务,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现在就是个不错的机会。到我们的管理版看看自己能胜任哪个版吧(具体地址:.cn/forumdisplay.php?f=42)。

对了,应网友要求,论坛在技术交流区又新增了两个版块:安全和本友会。

很早以前就有网友提议增加安全版块(具体地址:.cn/forumdisplay.php?f=102)。计算机病毒、木马一直是大家最痛恨的,但也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其实防范病毒、木马最好的办法不是安装一个杀毒软件、为系统打补丁,这些只是初级作法,最好的办法是去了解它。只有这样,才能在与病毒的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安全版主是一个最需要技术的活,所以一度给大家请来了netknife,一位资深的安全专家。他会尽量为大家解答问题。当然,安全领域的学习永无止境,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任何人都有不懂的问题,所以遇到别人不能解答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进行人身攻击哟。呵呵。

安全版刚开版就有好多人发帖,申请该版版主的人也不少,所以一度相信,这个版一定会为大家在安全领域解决很多问题。同时也希望更多在安全领域有建树的老鸟能多来这里为初学者解决问题。不过一度在这里也要告诉那些刚接触安全领域的读者,随着黑客软件种类的增加、功能的增强,利用网上下载的木马程序就可以把别人机器黑掉,但这并不是黑客行为,也不是我们安全版的初衷。接触安全领域,要静下心来多研究技术,而不是利用技术去坏别人。

很多网友以前都会在“硬件”版中提出关于笔记本的问题。随着笔记本的普及,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所以“本友会”版块的出现也算是论坛网友们共同推出的(具体地址:.cn/forumdisplay.php?f=101)。以后网友们就可以在这里交流自己使用笔记本的心得,也可以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在这里与其他人交流、沟通。笔记本与台式机在维修和DIY方面都有很多不同,不像台式机那样可以自己随便换个主板,换个硬盘。所以在购买的笔记本之前就一定要注意,多听听使用者的意见。

随着网友需求的增加,我们还会不断推出其他版块,为杂志读者和论坛网友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杂志相关”区中多了一个“拍卖专区”的版块,虽然当大家看到杂志的时候第一期的拍卖活动可能已经结束,但这样的活动以后我们市场部的工作人员还会不断推出滴,这里的所有产品可都是市场价的一半哟,所以如果你中意其中的某款产品,不要忘了将其拍下来呀。

第8篇: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2010年8月1日,齐鲁大讲坛首场讲座在山东大厦影视厅开讲,受邀前来的著名外交家、国际展览局局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用他丰富的经历和犀利的见解吸引了台下近千名听众。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听众蜂拥而上,围着吴大使索要签名,吴大使始终保持着外交家的风度,耐心地一一满足每一个听众。

至今,齐鲁大讲坛已成功举办了25期,邀请的专家学者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军事等多个领域,每一场演讲都获得了近千名现场听众和上百万齐鲁晚报读者的认可与喜爱。

先看看齐鲁大讲坛邀请的这些嘉宾吧:

吴建民,国际展览局主席、前驻法大使;

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长乐,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

迟福林,中国(海南)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

于建嵘,中国社科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韩康,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叶小文,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国家宗教局原局长;

徐显明,山东大学校长;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

张德宽,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

周天勇,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乔良,空军指挥学院战略研究室教授、少将;

许振超,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陈洪,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

俞可平,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张文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所教授;

张玉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

罗云波,中国农业大学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韩延明,临沂大学校长;

于冲,山东省旅游局局长;

王树增,武警部队政治部创作室著名军旅作家;

尹卓,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少将;

……

大讲坛在嘉宾选择上,坚持专业性与知名度相结合,坚持内容主题与演讲口才相结合,最大限度保证了讲座的影响力。

在这个吸引人的眼球越来越难的“注意力经济”时代,齐鲁大讲坛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并逐渐成为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呢?

齐鲁大讲坛吸引听众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讲坛的选题,和老百姓的现实和长远利益密切相关,和老百姓的基本情感高度契合。为公众服务,正是大讲坛主办各方共同的努力方向,正因为此,齐鲁大讲坛不是要办成一个文化沙龙,而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公共论坛。沙龙是闲适的,小众的,而齐鲁大讲坛则是一个严肃的、大众化的讲坛,因此,讲坛选题,都是围绕老百姓关心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问题来的。讲坛关注的每个议题,无论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最终都直接或间接地关联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生存,关联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现实和未来,大讲坛也许不能“一站式”地为公众解答每一个问题,但至少能为公众理解看待某些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照和思想资源。也许少数精英人物需要一个有情调的沙龙,但对普通百姓来说,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和自己现实利益和情感血脉相连的公共论坛。

在这个变动不居的社会大转型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面对并不得不思考很多问题,有国家社会的,也有个人的,所有的问题,如果离开了对现实和未来的关照,都很难获得根本的解释,而这,正是大讲坛要向公众提供的东西,也是公众最为需要的东西。

齐鲁大讲坛吸引公众目光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开放性、平等性,既然是公益性的讲坛,本质上就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因此,讲坛现场没有准入门槛,来去自由,讲台下每个人也都只是听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讲坛的这种文化氛围,对公众来说是极具亲和力的。公众能够感受到的亲和力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大讲坛不是一个封闭的学术讲坛,不是一个专家学者阐发学理,进行学术研究成果交流的地方,而是一个公众和社会精英就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平等交流的对话平台。

从对公共生活的影响力来看齐鲁大讲坛的价值,也许更能找准它的定位。山东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其社会的活力,不仅应该体现在经济数字的攀升,体现在文化设施和场馆建设上,还应该体现在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的不断拓展上。齐鲁大讲坛作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正在把热心听众和关注者的视野,不断地从个人的、单位的,引向群体的、社会的,在这个新的公共空间里,听众和社会精英们就共同关心的议题,寻找从各自价值基准出发的更多共识,最终为社会共同体的建设及社会的和谐助力。齐鲁大讲坛最有价值的社会功能也许就体现在这里,其次才是文化的传播、传承以及在一般意义上丰富文化生活,这是社会各方对大讲坛最大的期盼,更是大讲坛要努力的方向。

对作为主办方之一的齐鲁晚报而言,齐鲁大讲坛亦成为齐鲁晚报实现“办主流大报 树半年品牌”这一宏伟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主办齐鲁大讲坛,开拓了报纸与读者互动的另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读者感受到的是报纸的品牌影响力,报纸也通过这一平台,与读者在思想上做了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这是一种新媒体冲击下纸媒与受众良性互动的极佳案例,广东岭南大讲堂与南方都市报、浙江人文大讲坛与钱江晚报的成功也说明了这一点。

为了更好地团结和服务听众,齐鲁大讲坛在2011年11月还成立了坛友俱乐部,不到一年,就有1000多名忠实听众成为齐鲁大讲坛坛友俱乐部的会员。

通过齐鲁大讲坛这一平台,齐鲁晚报还聚集了一批专家资源,吴建民、乔良、孙立平等一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成为齐鲁晚报专家顾问委员会的特邀顾问,他们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为齐鲁晚报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智力支持。

第9篇: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一、分析学困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实行心理支持

转化学困生首先要从学生角度分析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和心理障碍,我对此调查了一下,大致如下:

有些学生观察能力,认知能力,相对发展迟缓;有一些学生是因为怕吃苦或贪玩而造成学习很差;也有一些是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感到失望,从而与教师产生对抗情绪,学不好等等。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先对“症”下“药”,等一等,扶一扶,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的精神,创建“你行我也行”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按照学生的心理去组织教学,在每个知识点的传授和转折环节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心理负荷?

二、实行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1.“由扶到放”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低年级儿童来说,屡次失败容易导致他们丧失对学习数学的信心。而让他们体验成功更能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产生追求新目标、新成功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例如:

下面是公园里4个花坛的形状。

(1)说出每个花坛的形状。

(2)把每个花坛用栏杆围起来,先估计哪一个花坛周围的栏杆最长,再算出每个花坛周围的栏杆各长多少米。

低年级小朋友语言发展相对薄弱,表达不够完整,这一题学生要能够将形状和花坛流畅的表达不是那么容易。因此解决第(1)小题让小朋友读完要求后我提问:“第一个花坛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第一个花坛是三角形”。接下来三个花坛的形状放手让学生回答。学生就可以很自信地回答第二个花坛,第三个花坛,第四个花坛分别是什么形状。

在解答第(2)小题,小朋友在估计每一个花坛周围的栏杆有多长后,学生表达:“六边形花坛周围的栏杆最长”时,有部分学生表达很不流畅。我把“估计哪一个花坛周围的栏杆最长”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把这句话中的哪一个换成六边形,其余的字不变。小朋友就会表达“六边形花坛周围的栏杆最长”。在学生解答每个花坛周围的栏杆各长多少米时,先解决三角形花坛周围的栏杆多长,并按照刚才用“三角形”替换“每个”来口头回答:“三角形花坛周围的栏杆长多少米”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其余三个花坛周围的栏杆并口头回答。

2.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理解教学内容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把题目读流利,然后说一说有哪些有用的条件和问题,连贯的说一说,这样可帮助学生建立解决一种问题的模型,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在读题时让学生找出关键句子和词。如在解决:“4个小朋友做了11个黄风车,做的红风车的个数比黄风车的3倍少4个,做了多少个红风车?”我让学生在读流利后划出关键句子“做的红风车的个数比黄风车的3倍少4个”让学生理解“做的红风车就是比11的3倍少4个”这样学生列式解答就轻松了。当然审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3.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学会数学知识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比较抽象,概括。而低年级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要解决这一矛盾,可利用数学知识的原形,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操作,动手动脑,弄清数学知识的道理和结构,化难学为易学。笔者在教学“认识时、分”时,充分让学生动手“拨一拨”:(1)分针从12走到7走了多长时间?(2)时针从12走到7走了多长时间?拨完之后要说一说为什么?在课后要让学生及时复习并说一说。这样学生就能熟练掌握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为后面学习几时几分夯实了基础。

4.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掌握知识

有的人认为数学就是做做题目,题目做多了自然就会了,但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首先要理解其次才是练习。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在教授“认识毫米和分米”时,知道1毫米和1分米有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先让学生看直尺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用手势比划1分米和1毫米,联系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比较、分析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经验。

三、家校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