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眼镜培训总结范文

眼镜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眼镜培训总结

第1篇:眼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微创;规范化培训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崭新的外科技术,近些年在妇科领域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以腔镜为主的微创技术成为了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方式。腹腔镜技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有很大不同,对手术医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术者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开腹手术基础外,还必须经过腹腔镜手术技术的系统培训和训练,才能安全、顺利地开展这一手术。

1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特点

1.1术者需具备较高手眼、手脚配合能力 腹腔镜手术是通过腹腔镜摄像系统在监视器上形成平面图像进行操作,二维图像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视线与手术操作不在同一方向上,存在深度难以估计、手眼不易配合的问题。腹腔镜器械很多需要用脚来控制能源设备,这对手脚的配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腹腔镜手术要求术者具有较高的手眼、手脚配合能力。

1.2"手感"和"空间感" 腹腔镜手术时医生失去"手感"。腔镜手术时与脏器和组织直接接触的是手术器械,失去了在开腹手术时可以用手感觉脏器组织深度和质地的优势。

1.3对手术器械需要知己知彼 有别于开腹手术的器械单一,腹腔镜手术器械众多,随着设备的进步,很多器械具有多项功能,如分离钳等器械除具分离钳夹功能外,尚有电凝、旋转及固锁手柄等功能。各种能量器械的应用也替代了多数开腹手术的缝合止血。

2 腹腔镜基本技术的培训

2.1理论学习

2.1.1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腹腔镜手术对设备和器械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需要初学者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后,再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以便于理解和融会贯通。①要对腹腔镜的摄像及显像系统、光源系统、气腹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参数进行了解。②是了解腹腔镜的基木操作器械、能源止血、切割工具,如单极、双极、超声刀、血管闭合系统等。

2.1.2腹腔镜常见并发症及副损伤 腹腔镜常见并发症有麻醉意外、气腹并发症、与穿刺相关的损伤并发症、能量器械的副损伤等等。在腹腔镜实际操作前,充分了解这些问题十分必要,应最大程度的让初学者心中有数。

2.1.3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原则 腹腔镜的手术禁忌证和适应证与开腹手术有很多区别,手术、术者位置、镜下解剖、手术主要步骤及常见并发症更是有诸多不同。妇科疾病的治疗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疾病的手术禁忌证和适应证,不应该去赶时髦,为做腹腔镜而全腹腔镜化,应以手术方案个性化为基本原则。

2.2模拟训练 应用模拟训练器对160名进修医师进行了为期 4 w的腹腔镜模拟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腹腔镜手术训练箱, 模拟人体腹腔, 通过监视器图像进行腹腔镜手术技术训练,是初学者不可或缺的一步。训练的内容包括:

2.2.1双手协调配合训练,如腔镜下捡黄豆,在训练箱内放入 2个塑料盘子, 其中 1个盘子里装有许多黄豆大小的橡胶颗粒或塑料颗粒, 在监视器屏障显像下, 用抓钳将盘子中的物品逐个钳夹到另一个盘子里,或者双手之间传递颗粒。

2.2.2空间定位训练,如套圈

2.2.3组织分离训练,如剥葡萄皮和解剖桔子。有学者认为桔子的解剖过程非常有意思,与基本的训练相比能提高诸如操作的灵巧性、牵拉、分离及双手的协调辅助技能。

2.2.4缝合技术训练,如在硅胶缝合模块上缝合打结。腔镜下缝合技术必须经过刻苦的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可以说它是术者由简单手术向高难度手术过渡的一个必备技能。

2.2.5综合打结训练,陈泽荣等学者总结出"调针方法五字诀":摆、夹、拉、夹、 调,和"打Y方法八字诀":即第一个单结:夹、 靠、转、拉,第二个单结:挑、转、夹、拉[2]。

3临床实践

3.1观摩临床手术 通过观摩各种妇科腹腔镜手术,让学习者熟知常见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特殊、入路等,了解手术步骤与注意事项。有学者报道,通过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观摩妇科手术,直接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视野清楚,学生人数不受限制,并可多次反复播放。

3.2临床助手阶段 第一步通常先担任扶镜手,临床俗称"扶娃"。这一操作对腹腔镜的训练非常重要, 因为扶镜手是术者的"眼睛",控制手术过程中手术野的大小远近, 只有完全理解腹腔镜手术的过程及术者的意图的人才能操作自如, 配合默契。

3.3临床手术阶段 通常认为在完成大约20次的腹腔镜手术助手,达到合格的要求下,可逐步过渡到手术者。开始担任术者,一定要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先进行解剖清楚的简单操作,再完成手术全过程。

4讨论

由于腹腔镜手术全过程的可视化,其教学培训具有比开放手术更好的有利条件。如何让初学者尽快掌握妇科腹腔镜的技术特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建立完善的教学培训方案。首先,必须遵循教学原则,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培训,不应急于求成。另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技术的迅速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微创外科的培训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更多更好的培训方法和培训器材会让医生更快更安全地掌握微创新技术。

参考文献:

[1]张伟辉,李之拓,薛东波.普外科医师腹腔镜技术培训方式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10(4):558-560.

[2]陈泽荣,周鑫,梁雁冰.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技术培训方式探讨[J].临床教学,2014(3):42-43,48.

第2篇:眼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连锁企业 人才测评 人力资源 管理困惑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59-02

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主要说明的就是对人才的可测量性及人才测评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人才测评作为一个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备受我国的重视,在国外它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其中美国就有超^50%的企业都严格要求员工进行人才测评。但在我国,人才测评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事物还在被学者们积极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人才测评的模式和方法来解决X连锁眼镜店人才招聘的困惑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困惑

连锁眼镜店的经理管理层喜欢越级管理使得下级连锁店长无法对本店人才进行培养及留住人才。研究表明,连锁零售企业中人才年平均流失率为30%~40%,也就是说企业中的在编员工中每年有30%~40%人选择辞职,另谋生路。流失中的人才中主要是一线员工,占总离职人数的65%~80%,而新入职的人员离职率更高,占总离职人数的60%~70%。

一则,眼镜行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的销售模式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有的高端眼镜店甚至是几对一,因为它是个半商半医的行业,消费者大多都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这就要求眼镜行业的员工具备一定的光学知识,尤其是处于一线的销售人员不仅要拥有专业知识及技术还要有较高的销售技能。纵观现有人才体系,销售人才比比皆是,眼科人才也不缺乏,但同时具备这两种知识技能的人才却是相当紧缺,所以目前整个眼镜行业需求最大的就是验光师和眼镜加工师。导致眼镜行业的人才资源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就是专业人才的缺失和相关专业培训的缺乏。对于大型连锁眼镜零售店来说,其招聘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专视光学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公司的系统专业培训继而上岗,而小型的零售眼镜商店为了节约培训成本和时间,普遍采用高新快速的方式来招聘员工,在眼镜行业专业人才缺失的大环境下,这就造成了相当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安于现状,流动性快,另一方面又加剧了较小规模的眼镜商店更加难以保留人才。

二则,眼镜行业对于专业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有一定的专业门槛,所以在专业人才培训方面耗时又好力,难度也相应较大。为了缓解专业人才匮乏的巨慢,相当多的大规模连锁眼镜店通过专业培训的模式来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素质,作为一个需要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行业,眼镜行业人才的培训过程和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都需要1~3个月,同时加上后期的再培训费用和时间,眼镜行业的人才培训成本越来越高。那么如何稳定连锁眼镜零售企业的人才,如何构建科学的人才培训体系,稳定X连锁眼镜店的人才,解决连锁企业储备人才和人才梯队的建设就是我们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困惑问题。这也就是要引入我们接下来所要研究的人才测评管理。

二、人才测评

企业中所有的人事工作的起点就是科学地进行人才测评,只有全面了解一个人才的性能,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人才的所有性能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系统地对人才的职业倾向、发展潜力、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等等素质进行综合测评。人才测评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它是建立在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基础上的一门识才与选才的应用学科,主要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客观评价方法对人的素质、能力、性格等进行全面的测量,并按照职务、职位、岗位的要求及企业的特色需求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为企业选人、育人、用人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本文中X连锁眼镜店的实际用人困惑为人才招聘困惑和管理层选拔困惑,相对应的就要利用人才测评中的招聘技术及领导的胜任力测评模式解决连锁企业的人才梯队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三、利用人才测评中的技术解决连锁零售企业中的人才流失问题

1.在人才招聘中重视以能力和素质为主要考核内容的人才测评体系。员工在企业工作中个人与企业是否匹配是建立在:员工个人是否与企业设置的职位要求相符,是否拥有与该职位相匹配的态度和能力;员工个人对企业所制定的各类规范及在政策上的偏好、预期和价值观判断上是否相吻合。那么,如何实现这种匹配吻合就需要人才测评中的招聘技术选拔出能很好适应连锁零售企业职位、岗位、偏好的人才。

2.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就是利用人才测评技术手段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技术来重视和培养员工的个人发展,做好连锁企业人才储备。抽样调查显示:个人发展是连锁企业中所有职位人员流动的第一原因,69.2%的员工认为个人发展是他们离开企业的最重要的原因,这是由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欠缺直接导致的。众所周知,连锁企业中的基层人员的劳动关系限制于各分店的管理,那么基层的员工职业发展的最高级别即为基层经理,这就中断了大部分基层员工不断成长的职业生涯,可想而知只要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更好机会,基层员工就会跳槽,这也是连锁企业基层人员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

解决连锁企业基层员工流动大的主要措施就是完善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生涯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一个动态的、双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目标的整合,这就要求在连锁企业中组织既要了解个人目标,也要深入了解组织目标,只有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才能达到职业生涯管理的重大意义,员工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全方位的了解员工的能力、兴趣、潜力、个性、目标等,建立健全员工的个人发展档案,同时结合连锁企业发展规划的需要,设计出既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又满足连锁企业要求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规划。规划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首先要明确员工的职业兴趣或职业性向以及员工的基本技能,让员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可以在员工入职时利用人才测评中的职业兴趣测验和能力测验给予员工一个明确的方向,为其以后的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晋升提供一定的基础。连锁企业为运功提供多种职业生涯设计方案,增加员工的晋升途径和平台是企业长远留住人才的重要方法。员工在连锁企业中有向上发展的空间,能够看到自己的希望和未来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人才的稳定性。其次,为员工实现个人理想和目标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也就是为员工提供培训进修机会、岗位轮换条件,让员工既意识到企业对自身的重视,又让自身拥有施展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因此连锁企业想要长期成功有效地留住人才就必须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通过人才测评中的能力、兴趣、个性、价值观等测评结果为员工设计一套长远发展的未来职业规划,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利用这一规划注重培养人才干部,完善连锁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最后,在职业规划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员工工作绩效的考评,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根据不同层级的人才选拔设计相应的考评体系。可以利用人才测评中的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考核方法。

3.在管理层人才储备中要完善业绩和领导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测评模式。胜任特征就是指组织人员具有的,与一定职位的良好业绩存在显著关联,可以有效观察、测评、和改善的知识、技能、动机、品质、价值观等行为特征,大量研究已表明:企业人才的胜任力的测评将会代替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本测评,它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传统的人力资本(学历和经验)测评模式与胜任力测评相比较已显得僵化固化。在目前快速发展变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才的价值源泉并不仅仅取决于其所拥有的高等学历及高超技术,而是取决于他们是否拥有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经济形势的能力,比如:快速适应环境、高效学习、积极有效沟通以及相应的交际能力。所谓胜任力就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利用胜任力这个指标和模型预测员工个体的工作绩效必须成为招聘人才的核心参考标准,胜任力模型实际上就是将员工个人的胜任力、相应岗位的工作要求和企业环境三个部分相结合所建立的员工素质模型,只有员工的胜任力与其他两个部分相融合时员工才能胜任此工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三个部门的融合点,建立起连锁企业高层管理者高效完成工作的胜任力素质模型。

四、加强对员工激励和提供培训

为了避免X眼镜店人才的流失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我们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薪酬奖金激励,处于一线销售的员工其最大的需求就是生活物质需求,因此利用不同等级的物质奖励是最显而易见留得住人才的,员工为取得薪酬最大化就会积极发挥自己的长处,认真工作,努力补充学习知识。通过建立几档薪酬奖金标准(可根据本店自身情况定几档,每档增幅也可根据自己情况而定,可高可低但要适度),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积极性才会与薪酬挂钩。以X眼睛店为例,目前该店已经有一定的规模,而且是连锁店,所以同一级别的员工可以设立五档薪酬(相应有五档奖金奖励),当薪酬上升到该级别的最高档时就可以考虑晋升级别了,这也是为X眼镜店的人才做储备,这就在薪酬和职位两方面最大限度的激励了员工,让员工既得到了惠又渐渐的与企业融为一体,实现企业人才的升华。

X连锁眼镜店是一家重点提倡以服务为主的连锁眼镜店,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服务意识,必须把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员工绩效的一个标准,因此企业员工不仅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拥有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更要保证贯彻公司的经营理念。这些在与消费者沟通中都会体现出来,使消费者更信任该企业。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长远规划,X连锁眼镜店也不例外,这就要求该店未来的发展要与当下紧密联系起来,X眼镜店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那么消费者就会对其提供的服务要求的越来越多,为此,在人才培训上,本店还要进行个性化服务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再培训,例如,要求店员上门为特殊人群服务,这就要求店员学会与特殊人群的沟通技巧。要想更多更好地拉动消费者消费我们就必须做好X眼镜店人员的培训和再培训工作。

总而言之,要想解开并解决X眼镜店的人力资源困惑,一方面要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另一方面要留住人才,企业要建立一个人才储备库,所有这些都需要X眼镜店一切从客户满意度出发,以客户满意为人才招聘的目标,相信企业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中国零售业人力资源研究中心.2012-2013中国零售业人力资源蓝皮书[E].中国商贸,2013(19)

[3] 苏永华.人才测评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 林梵,张文风.公路路政执法人员胜任力测评流程及方法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

[5] 肖鸣政,Mark Cook.人员素质测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3篇:眼镜培训总结范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爱眼意识的增强,眼镜除了具有矫正视力、治疗眼疾、保护眼睛等功能之外,还被赋予了装饰功能,眼镜消费追求个性、时尚、品牌、高档趋势日益显著,眼镜的需求量持续上升,眼镜行业已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新科技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发展潜力最大、世界领先的眼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据WH0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3亿人口约76.9%需要屈光矫正,总人数约为10亿。但目前在这一人群中,只有25%得到眼镜、隐形眼镜或屈光手术的有效矫正,另外75%的人群未得到有效的矫正,人数约占7亿左右。国内84.2%的从业人员是高中以下学历,专业眼视光人才仅为1/4,急需专业验光人员约70万人。我校自03年招收眼视光技术专业以来,至今共培养大中专毕业生700余人,目前在校专科生500余人,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收效,学生实践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往届学生最终就业为100%,学生就业已经走出云南,分布到广州、深圳、上海、南昌等地我们在该专业走出了顶岗实习、带薪实习的模式,尝试订单培养,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彰显了我们的办学特色。

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眼视光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为目标,眼视光技术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分析职业能力及工作岗位,创新和实践“技能型人才双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工学结合的“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按岗位技能重组课程体系,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开发上,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190职业鉴定所,推行“双证”培养教学模式。通过职业培训与鉴定,考核通过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考试后取得高级眼镜验光员及高级眼镜定配工证书。

三、校企合作,师资共享,合作育人,合作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进行“双师型”人才培养,可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实践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专业教师每年深入医院、视光行业一线进行临床实践。有七位教师被四家视光企业聘请担任技术顾问,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各视光企业、医院进行技能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不脱节,能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线的实践经验。按照专业优先、技术优先、学历为辅的原则,面向行业企业引进、聘用符合兼职教师资格,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加入教学团队,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并加以培养,直接参与技能教学指导,弥补专职教师数量不够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不足的缺陷,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一)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及长效管理机制: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创建至今已13年,为云南第一所建立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医学类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与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院眼科及眼镜行业昆明天视眼镜公司、昆明精益眼镜公司、昆明宝岛眼镜公司、云南大全眼镜公司等10余家企业签定“校外实践基地协议书”,成立“眼视光专业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教学,提出教改意见,紧跟行业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凸显了工学结合的原则。

(二)校企共建专、兼职“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结合学校和行业实际,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采取“引、聘、送、下、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致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引”是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课的教学工作;“聘”是聘请医院、企业专家担任外聘教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课程进行讲学;“送”是选取、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下”是让骨干教师下到基层单位(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相关企业等)进行实践;“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

(三)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贯彻“理论够用为宜,加强实践教学”的理念,结合企业需求,校企共同拟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需要,校企共同修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等。与医院、企业共同编写眼视光技术教辅教材和眼视光技能操作考核标准及办法:《视光学基础实践技能考核标准》、《验光技术实践技能考核标准》、《眼镜技术实践技能考核标准》、《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实践技能考核标准》等。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共同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第4篇:眼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眼镜外贸 人才需求 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156-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温州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小商品出口市场之一,温州的眼镜行业,作为温州的名牌行业正在经历又一个黄金时期。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温州眼镜外贸行业正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家庭小作坊经营方式走向规模化经营,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外向型经济有所改善。随着温州眼镜行业外贸准入门槛的大幅降低,温州眼镜行业对外贸人才需求趋旺,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培养高层次外贸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自从2012年9月起,笔者一直在温州市舒泊莱实业有限公司外贸业务部任兼职业务顾问,通过对该公司的调研和了解,发现温州市舒泊莱实业有限公司外贸业务部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才瓶颈问题:外贸业务高级管理人才流动性大,成本高;业务能力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外贸业务员缺乏;招聘成本低、适合业务员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困难。一方面企业人才需求量大,一方面应届毕业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两者的矛盾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二、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分析

2008年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略有下降。温州眼镜产品出口总值5.7131亿美元,占全国眼镜出口值的40%,占浙江眼镜出口值的81%,同比增长10.9%,产品80%以上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太阳镜出口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2009年出口总额达5.23亿美元,增幅为-6.3%,首次出现负增长。温州眼镜产品在2010年出口达到6.36亿美元,占世界眼镜产品总出口额的4.7%。2011年,温州眼镜产品出口出现增速缓慢,出口额达到7.6亿美元,占世界眼镜产品总出口额的5.9%。2012年温州眼镜出口为7.55亿美元,比上年略有下降。由此可见,温州的眼镜外贸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遭遇了瓶颈。眼镜行业除了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促进产业升级外,还要积极培养外贸专业人才,以满足外贸发展需求。从温州人才网招聘的职位需求看,眼镜外贸人才需求量达60%以上,特别是具有外贸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和流通公司,对外贸人才求贤若渴,但贸易人才仓储不足,高层次的对外贸易人才严重缺乏。通过对温州30余家眼镜外贸公司的调查研究,笔者总结造成温州眼镜外贸企业人才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现在一些学校外贸类专业教育的知识与实际脱钩,亟待更新,培养出的只是外贸专业毕业生,不是外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许多外贸人才集中在原来有外贸出口权的企业,人才流动还不畅通。而温州外向型企业以每天2家的速度递增,可见培养一线应用型外贸人才十分必要。

三、高职院校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鉴于温州目前眼镜外贸行业人才现状,温州高职院校对外贸人才的培养应遵循以下几个途径:

1.全面了解温州外贸行业现状,确定就业目标的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生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贴近就业岗位的专业与能力要求。

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由于目前英语等级证书还是进入外贸行业的一个敲门砖,所以学校要重视国贸等相关专业学生的英语等级考试,争取英语等级通过率在90%以上。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口才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吃苦耐劳、上进拼搏、虚心学习、敢于创业、思维敏捷、交流流利、反应迅速的外贸人才。

4.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熟悉各类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PT等应用,能熟练运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

5.拥有外贸从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外销员资格考试、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考试、报检员考试和报关员等相关从业资格考试,为以后就业多拿一块敲门砖。

6.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相关岗位的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工作实习,积累行业工作经验,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四、高职外贸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高职外贸类专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职外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很多学者也进行大量的研究,不仅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能够结合中国高职外贸类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的思路以及相应的措施,但是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对最根本问题的研究,即高职外贸类专业到底应该沿着怎样的路线去改革才能真正达到学生、教师、企业、社会满意的效果。本课题是基于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调研,进一步探讨高职外贸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将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教育问题相结合,有一定的时效性。

1.开发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校企合作动态外贸类课程体系(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进行在校学生或企业员工的需求分析。对目标岗位对语言技能的要求以及课程参与者(包括在校学生或企业员工)目前的语言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数据收集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表、语言能力测试和管理人员、专家访谈等。通过对相关专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和语言能力测试,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英语的情况以及目前员工的语言基本技能水平。这些数据是课程开发及教材选取的依据。通过与管理人员、专家的访谈,能够收集待定工作岗位对员工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这些数据也可以作为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的主要根据之一。

2.专注外贸类动态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确定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目标。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企业的期望值和目标岗位的具体要求、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过去的学习经历以及目前的学习态度等主观因素、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状况等。课程目标既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又有动态的可变化性,当以上因素发生变化时,课程目标也要进行相应变化和调整。

选取灵活多样的“活页式”教材。教材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现有的教材、改编的教材和自编的教材。现有的商务英语教材主要适用于英语基础技能的培训;改编的商务英语教材主要是根据岗位的目标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自编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与特定岗位需求相关的职业英语技能的训练。“活页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课程参与者的职业英语技能水平的高低,在课程体系发生变化时可以及时增减教材内容。

建立动态课程监控机制。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设立一种动态监控机制,即商务英语教师或相关的学校管理人员应该主动和企业人员定期沟通,及时了解岗位需求和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收集包括相关行业动态,学生定期反馈、学生测试结果,并同时对课程体系做出相应调整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周期以及考核体系等,避免重复性的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探索适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行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认识目标的实现、同时强调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实现,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模拟公司”法是典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上,采用成立模拟公司的形式,学生可以模拟建立公司,并根据公司的不同特点,进行人才招聘、产品设计、宣传促销、贸易谈判、公关接待、报关运输等业务环节的模拟活动。在模拟过程中,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所设计的票据、账册和操作方式,使学生在其中模拟常见的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风险。通过模拟公司的方法,学生不仅将商务英语专业各门课上学到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更重要的是能在模拟过程中锻炼业务运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沟通演示、分析解决问题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其它常用的教学方法还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及其课程的特点,在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等课程中均适合合理使用这些方法。

4.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外贸类专业评价体系(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1)项目化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设计具体的职业活动来考核学生在职场中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将职场中各个情景的英语对话设计成一个项目,学生完成各个项目的表现作为评价的结果。这里不仅包括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还包括语言知识功底的评价。项目化评价方式体现建构主义评价强调的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兼顾了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素养的培育,也是课题组推荐的评价方式之一。(2)以证促学的评价方式。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之一,其专业性强,英语要求较高,因此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考核可以寻求多样的类型,例如以证代考。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的内容与要求非常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3)动态发展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自我意识,情感态度的变化发展以及学生再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积极,但是通过社会实践之后,学习英语的热情突然高涨,这就要求教师用动态发展的评价方式区别看待学生,并客观的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五、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在外贸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应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为一体的三维一体培养模式,设置柔性化专业方向模块,培养学生较强的商业观念和经营能力,以外贸企业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培养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贴近外贸岗位实际需求。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调研与高职外贸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FW201311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星远.岗位需求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5)

[2] 寻舸.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2):262.

[3] 孙华平,咸越,刘风芹.浙江省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8):304.

[4] 易东,陈红艳.浅论外贸高职院校对外贸事业的智力支持[J].经济师,2008,(2):142-143.

第5篇:眼镜培训总结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即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法”是把语言知识、实践和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教育变成“动口、动脑、动手、动情”的活动,通过具体的行为体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较多的课程采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教学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及对抽象概念的感知力^弱,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中应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法,以期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其自信心,提高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使其顺利适应角膜接触镜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实施

(1)课前安排。要求每位学生上交自己的双眼屈光度和角膜曲率值,这些数值已在之前“验光技术”课上检测过。教师根据学生屈光数值从班级30人中选出9名学生分为3组作为顾客。选择依据:近视度数较高的配硬形眼镜,近视度数较低的配普通软镜,散光较高者配散光软镜。每组3名顾客分别为适合配软镜、硬镜、散光软镜者。每组顾客分配到一个验配组,每个验配组有7名学生作为验配师负责给3名顾客验配隐形眼镜。教师事先告知学生上课模式与实施意义,但是不告知谁是验配师,谁是顾客。

(2)课堂安排。教师公布9名顾客名单,顾客单独到另一实验室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各自比较适合配哪种隐形眼镜,以顾客的身份去和验配师沟通,可以针对性提出一些专业性问题让验配师回答,并且需要心里默记验配师验配过程的优缺点。验配师分3大组,每组约6到7人,负责给3位顾客验配隐形眼镜,可以各自分工,也可以2或3人组合为一个小组给一名顾客验配,时间为2小时。3名教师分别跟三组学生,不参与,只观察和记录,课程结束时给予点评,同时注意学生使用镜片的安全,可以做监督和提醒。

(3)课堂总结。首先验配师自我总结,在验配过程中发现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准确;其次是顾客的总结,作为一名有眼视光技术专业背景的顾客来评价验配师整个验配流程的优缺点;最后是教师的点评,从推荐隐形眼镜到整个验配流程,以及各个操作细节的准确性。通过总结让教师和学生都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4)教学效果。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模拟表演,教师做观众,当评委,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角色扮演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医院和眼镜店内的不同角色,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并能够强化职业认同感。教师参与该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积累总结一系列相关教学经验,与学生的互动增加,能更全面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授课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三、讨论

(1)不足之处 。尽管“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耗费教学资源较多,教师课前、课堂及课后的管理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少部分学生对验配流程不熟悉,问诊漫无目的抓不住重点,占用较多时间,效率较低。

(2)注意事项。①选择不合适的内容或者过多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觉疲倦;②课前准备要充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③教师的点评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实践中的缺点,又要注意点评技巧,不能让学生失去信心。

“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怎样在“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中利用好这样的教学方法还需要长期的摸索尝试。

参考文献

第6篇:眼镜培训总结范文

一、教学目标方面

1.科学概念

(1)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课外进行预习,对于这个科学概念,学生们在课堂中再一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加深理解,并且观察到许多我意想不到的细节,实在是让我惊喜和感动。譬如,有的学生观察自己的汗毛,说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汗毛好粗,像根柱子;有的学生观察写字的粉笔,说放大镜下的粉笔像孙悟空的金箍棒……绝大多数学生毫不费力地掌握了放大镜这个科学概念,因为这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体验深刻,感受也深刻。(2)放大镜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学习的许多方面。由于我采用的是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课前、课外学生已经预习过了,有了一些基础,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用途,教师只要紧紧把握“放大”这个特点,就能顺势让学生加深理解,从而自己总结出“一切需要放大”的方面,都是放大镜广泛应用的范围,并且从教材中轻松地找到这个答案:放大镜广泛应用在生活、工作、学习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较厚(凸起),边缘较薄。在翻转课堂上课前,对于这个科学概念,学生早已知道,只是在课堂中加深理解而已,学生在实验盒中寻找能“放大”的器具,通过比较平面镜、玻璃片、纯净水空瓶等与放大镜的区别,更加明确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这个概念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因此学习效果很好。

2.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我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尝试,以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实践活动,不讲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摸索,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使用放大镜观察的乐趣,通过自己亲手实践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从而与先前课前、课外的预习所知道的教材中的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相印证,得出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比较满意,他们学会自己总结实践活动,对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掌握得很好,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习惯或者不同的观察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方法。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放大镜的两种使用方法,而不是不假思索地直接照搬教材上所说的科学概念,这说明学生是真真正正学会了。(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有了课前、课外的预习,了解了一些有关放大镜的知识,在课堂中,我只要巩固他们的理解记忆,加深他们的体验感知,就能让他们很直接、直观地体验到用肉眼观察与放大镜观察的不同,他们能够明显地感知、体验到放大镜的作用。在这个教学环节,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他们的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不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本课有三个目标: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提高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对于这三个目标,学生们通过翻转课堂的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理解了放大镜观察的意义,懂得了放大镜的各种用途,体验了放大镜观察的乐趣,从而培养了用放大镜观察的浓厚兴趣,当然也认识了放大镜观察的优越性、先进性,较之于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这个教学目标的落实是自然而然的,无须教师刻意,更无须教师伤脑筋,学生们很容易就能达到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方面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放大镜的特征“凸”“透”,知道放大镜为什么是“凸”“透”镜。通过本课翻转课堂的学习,学生在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细微之处方面稍微欠缺了一点,绝大部分学生重点掌握得很好,观察很细致,很注意细节。但也有少数几个学生比较粗枝大叶,观察不太专心和细心,容易忽略细微之处,只是感觉观察活动比较好玩,有待加强训练,教师应多关注这部分学生,平时经常多提点他们的弱点,对他们加强认真细致的探究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于本课的难点,学生基本不成问题,他们完全自主解决了这个难点,根据放大镜的特点一下子就总结出放大镜是“凸”“透”镜,并且明白放大镜为什么是“凸”“透”镜。

三、其他方面

第7篇:眼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特色产业 高端化 人才资源 竞争力 瓶颈

0 引言

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创新驱动,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区域特色产业的高端化进程作为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其中高端的专业人才作为核心技术的创造源泉和基本载体,其积聚与培养已经成为决定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素。然而在特色产业的高端化进程中具有深厚的专业技能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仍很稀缺。

丹阳眼镜作为全国特色产业集聚示范区,虽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实现高端化进程中却也遇到不少隐患。究其原因,制约我国眼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技术人才的匮乏。眼镜作为技术性产品,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我国眼镜产业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与教育的人数较少,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无法和国外发达国家地区眼镜产业进行质量竞争。

1 特色产业高端化进程中人才资源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坚持高端定位、高端引领未来,以高端切入点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而区域特色产业高端化为人才密集型产业,其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并能够进行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队伍,因此,区域特色产业专业人才的积聚与培养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关键,专业人才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在区域特色产业高端化的发展中具有首要地位。在区域特色产业高端化进程中,应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依靠人才资源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从产业高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看,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

一是工程技术、科研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类人才往往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二是高层次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这类人才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熟悉国际商务运行规则、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是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掌握精湛的技艺。

2 人才资源在特色产业结构升级中的现实地位

在高端化进程中,受区域特色产业自身特点的影响和制约,进一步决定了人力资源处于基础、首要地位,在传统产业中犹如资本的地位一样重要,即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特色产业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为:

2.1 人才资源是高新技术发明与研制的主导力量

特色产业是建立在原创性与优势性的核心技术基础之上的,作为高新技术的原动力,科学研究人员等人才资源能否提供先进、成熟、适用和高效益的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该产业发展的稳定性、长久性。因此,高新技术发明与研制人才数量、质量等直接决定了特色产业产业化的速度,以及高端化进程的效率。因此,人才资源是高新技术发明与研制的主导力量,为特色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支撑。

2.2 人才资源是特色产业顺利发展的保障力量

依靠高新技术成果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建立一支具备并掌握相当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劳动生产者,即专业技术人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及高端化的发展。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大规模生产区域特色产业技术成果,在市场中实现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特色产业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只有发挥其骨干作用,将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技术成果的实际研发与运用中,特色产业的高效益与市场价值才得以顺利实现,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2.3 人才资源是特色产业企业成功的决定力量

企业的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作为组织者、领导者、决策者在特色产业实现高端化与产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及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他们的专业素质与领导艺术,又直接影响企业决策的方向和科技人员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因此,要实现特色产业的高端化发展,企业中就必须具备一批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高层次的各种开发、经营、管理人才,其直接决定着特色产业企业的成功与否,进而决定特色产业的高端化进程。

3 人力资源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有形生产要素的差异逐渐消失而以人才为代表的无形生产要素日益成为主导,对于人才密集型的特色产业更是如此。只有明了人才资源在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确保人才、技术、产品、市场之间的良性循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强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1 “人才优于产业”的人力资源投资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学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其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产业高端化,便捷快速的道路就是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资。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创新以及先进管理方式的运用都需要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为前提。而教育和培训就是对人才开发的投资。

3.2 “企业引领产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观

对于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企业,其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形成取决于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创新人才是企业持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在高端化进程中起着巨大的引领作用,人才资源对其影响更是至关重要。为此,企业在进行特色产业的人才战略中应包含对人才战略的指导与帮助,以更好的服务人才资源,推动特色产业高端化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3.3 “支持多于指导”的人力资源服务观

为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前进,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人才政策更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各地区、各产业实际不同,如何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实际将相关政策落实,并让各产业发展依循“市场导向”而不是“市长导向”,也是扶持特色产业时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从人才入手引导产业发展,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捷径。而做到这一点,积极建设人才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各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建立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很为重要。其对特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不可少,能极大推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4 构建人才战略与产业战略间的良性互动

积聚创新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成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研发人才做后盾,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必须明确的是,人才战略与产业战略之间需要形成良好互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双赢”。在设计和实施产业发展战略时,对于一些特色产业来说,充分考虑人才战略对产业战略的基础和支持作用,进一步确保该产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政府部门,需要按照市场规律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人才政策落实人才战略,进而支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人才”出发,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和产业,另一方面对于提升地区整体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 镇江区域特色产业高端化发展历程及人才现状分析

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前,国内生产企业在面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低,国外诉讼低价倾销,出口订单减少,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利润倒挂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怎样突出重围,继续谋求发展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纵观镇江区域特色产业中的科技与人才状况,明显存在着以下不足:

4.1 能力不足、依赖技术引进

创新能力是产业高端化的外在表现和内部动力。镇江区域经济总体上技术引进多,原始创新少,与广东、上海、北京等先进地区相比距离悬殊,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镇江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但人才资源后劲不足已成为制约镇江经济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4.2 市场化程度较低、科技成果转化慢

技术的市场化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技术成果的市场化情况可以透过新产品的生产及技术合同的成交状况来衡量。就技术合同的交易总量来说,相对周边其他先进地区,镇江明显偏低。镇江技术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低,这造成创新技术所蕴含的生产力能量释放缓慢,终将抑制特色产业的高端化进程。

4.3 投入不足、来源单一

资金投入是实现特色产业高端化发展的物质保障。在发达国家,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是这些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而从镇江地区来看,科研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研发经费极不平衡。资金来源数量有限,渠道相对单一,这势必会导致科研人才投入不足,既影响科技成果的质量与数量,也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4.4 特色产业效益优势不明显

产业高端化就是要依赖高技术含量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而我市的特色产业有些一直处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状况,这和江苏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与高端化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关键原因也就是人才储备的不丰厚。就拿作为十大区域特色产业群的眼镜产业为例,丹阳眼镜产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产业链条和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眼镜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的重点特色产业及丹阳市的支柱产业,享有“中国眼镜之乡”之美誉。2005年,该产业集群的650家企业销售规模就达40亿元。2012年,眼镜产业集群营业规模达到15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2.67%,成为全国重要的眼镜产业基地和区域品牌。而当加快推进投资2998万美元的光学器材项目、投资500万元的丹阳眼镜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项目、投资3亿元的中国(丹阳)眼镜城项目等,加快形成从特殊镜片定制、眼镜零部件生产、高档电镀、眼镜检测等一条龙的生产和服务体系时,眼镜行业明显得显现出视光行业各方面高端人才的缺乏,科技创新的乏力,企业向前迈步的力度明显削弱等不利于眼镜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各种问题。

5 眼镜产业人才培养路径

5.1 发挥政府导向作用、研究引进特色产业领军团队和拔尖人才的政策措施

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发展战略性特色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成为区域竞争焦点。针对这样的产业发展方向,需要紧扣产业发展布局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对策措施,促进人才结构优化以支撑特色产业高端化发展。人才队伍规模保持不断增长,素质实现大幅度提升,一方面要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形成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集聚优势;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提升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度、人才对科技的贡献率,充分发挥人才作为关键生产力要素的重要作用。政府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对新技术的产业化进行扶持,对原有产业分支给予支持并推动其产业化的实现,而对于高科技时代,大大超过物质资源的人力资源更要进行引导与扶持,首先要加强人才开发的产业导向,建立产业人才需求的预测预报制度。同时根据产业布局,优化人才资源的空间结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向企业汇聚的政策,力促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以企业和产业为核心的人才资源整合。

近几年,镇江地区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如面向全国引进了一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高端人才,但对特色产业领军团队和拔尖人才的引进政策和措施力度不够,推进缓慢,而人才评价、激励等政策也没完全跟上,国内外管理、技术和高级技师等各类紧缺人才还大量缺失。

5.2 发挥驻镇高校作用、研究培养特色产业高端人才的教育模式

高等院校是向社会供给知识型人才的基地,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解决特色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目前镇江市的三所高校中,均没有“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附近的金陵科技学院虽然开设这专业,但目前只招收本科生。而身处宜兴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眼视光技术专业规模也不大,这给大量的企业及眼镜门店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上带来了盲区,造成了“眼视光”专业人才的缺乏。于是2011年镇江市属高校――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眼视光技术专业。本专业创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即课程体系设置基于验光配镜工作过程的需要,将职业资格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融入教学过程中;本专业创立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即构建了“学训合一,校企合作”,以生产、验配、质检等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能力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源于职业岗位,服务于职业岗位,符合人才培养能力递进规律。

5.3 发挥科研载体作用,研究建立区域特色产业创新体系的人才培养网络

人才资源作为国家、地区和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通常情况下,短期内不可能获得,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实施总体规划和策略。政府通过建立特色产业技术人才数据库,搭建产学研人才交流平台,鼓励高校建设重点学科,同时建立开放式学科发展体系,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对人才进行联合培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才的实用性和动手能力。一方面从海外引进人才,大力吸引留学生,另一方面抓住本土人国际化的培养,建立和完善聚才体制、流动体制和激励机制,在最需要的、最合理的岗位上,让科研人员发挥创新能力。

通过系统正规的光学教育培养验光师和配镜师,在发达国家已有六七十个年头,在美国,这样的学院或学校已有十几所,对于我国来说,正规的视光学教育史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目前,这样的学校或专业我国有近十所,大部分培养的是二年、三年制的专科生,学生毕业后都分配到医院眼科,而发达国家通常对验光师进行为期五年、六年的培养。在香港制定了审核批准制度对眼科诊所(眼镜店)的开业进行管理,而国内对于眼镜店的开业根本没有限制,一方面造成了眼镜店的泛滥,另一方面缺乏真正的技术人员。国内的眼镜从业人员通常情况下都是边干边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目前,全国仅在上海、天津、广州、北京等大中城市设置屈指可数的培训机构。即使具备相应的培训条件,对于从业人员,如果国家不进行限制和管理,眼镜商不会为此付出额外的费用。因此,要使中国眼镜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整体提高一步,要使眼镜行业踏入高端化的进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6 结语

人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挑战,镇江要在新的起点上广泛参与国际和地区竞争,实现跨越发展,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主动融入国际范围的人才合作与开发,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和智力资源,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水平,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形成一定水平的眼镜产品研发机构,从而将眼镜产业打造成为苏南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产业,通过不断优化工业结构,更好地发挥丹阳眼镜产业在苏南乃至整个长三角洲地区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荃.眼镜营销实务[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2]《眼镜行业十二五规划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R]. 2011,10.

[3]马澜,熊季霞.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1(12).

[4]赵婷婷.眼镜行业投资机会研究[D].同济大学,2006(01).

课题研究:

2012年度镇江市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镇江市软科学项目(SRK20120)。

第8篇:眼镜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12-01

一切科学研究都始于观察,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发现之母,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总结自己的研究经验时曾说:“我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可是在观察那些稍纵的即逝的事物,并对此细心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首先明确每一实验与观察的目的,通过实验与观察帮助学生形成哪些概念,理解哪些物理基础知识,验证哪些能力,发展哪些智力,然后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观察结果,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迅速对仪器装置、物质及变化进行全面的观察。

一、指导观察阶段

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但其注意力也容易被实验精彩的表面现象所吸引,而忽视实验目的与步骤,更少注意观察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仪器的整理与收藏等。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有关观察的种种指导。为了提高学生敏锐、精细的感智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敏锐观察的学习方法,应要求学生在观察每个实验时弄清以下三个问题:1、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2、认真分析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从这些问题中如何归纳出正确结论。为了使学生观察的目标明确,教师应事先为学生设计观察提纲,如透镜的使用观察提纲:

1、透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透镜有多少种?

3、凸透镜怎么鉴别?对光有什么作用?

4、凹透镜怎样鉴别?对光有什么作用?

5、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6、照相机里面有凸透镜,为什么可以照相?

7、投影仪怎样把物体放大?

8、放大镜怎样把物体放大?

9、旅行家们做的冰透镜为什么能生火?是哪一种透镜?

10、眼睛是怎样看物体的?为什么眼镜能矫正视力?

11、老花眼镜与近视镜有什么区别?

12、门上装的“猫眼”是怎么回事?只有里面的人能看清外面,而外面的人却看不到里面?

又如托盘天平使用的观察提纲:

1、托盘天平主要部件名称是什么?

2、使用前天平放置在什么位置?游码放置在什么位置?

3、使用前指针偏左,调节螺母旋转方向朝哪?指针偏右,调节螺母旋转方向朝哪?

4、使用前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是多少?每个砝码的质量是多少?

5、天平平衡时,游码放在什么位置?指针指在什么位置?

6、使用时物体放哪个盘?砝码放在哪个盘?

7、使用时右盘下沉,砝码质量偏( ),换用较( )砝码。右盘上翘,砝码质量偏( ),可增加( ),并调节( )的位置,直到指针在刻度盘的()。

8、使用时被测物体质量等于( )。

9、砝码取放用( ),取放时应( ),用后应( ),潮湿物或化学品不能( )。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可把观察对象,条件等设计成观察提纲,抄在小黑板上,上课时要求学生对照提纲边观察边实验。

二、自觉观察阶段

这阶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实验的要求,明确实验目的,自己写出实验观察提纲,教师检查,纠正提纲中的缺陷,教师也可根据实验中学生易忽视的问题提出思考题,使学生能把观察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为什么蜡烛火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大致调到同一高度,如果蜡烛太长,光屏上能否成像?

2、如果透镜只有下面半部分,光屏上还能否成完整的像?请用实验检验一下。

3、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4、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5、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6、实像能否用眼睛观察?试试看,用光屏观察实像比用眼睛观察实像有何好处?

7、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焦距,移动光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怎样?

8、当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其所成的像的大小怎样变化?像和透镜的距离怎样变化?

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实验失败现象,或观察不全面,教师应允许学生再做,再观察,对观察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应总结指导,为培养学生细致全面的观察品质打一良好的基础。

三、观察力的发展阶段

此阶段要求学生逐步脱离观察提纲,独立进行有效观察,教师可结合教材实际,在课内课外提出各种观察探究课题,例如:

1、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如何接线才能起到变阻作用?

2、观察手电筒,它的电路是怎样的?

3、观察自行车,其中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

4、观察家中电表,如果转了1000转,说明用去了多少度电?

5、观察液体沸腾和热传递产生的条件是怎样的?

6、观察温度计和体温计,要求用对比观察法,对比它们的外观、长度、测量范围、分度值等,这样不容易读错温度。

7、观察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如何才能起到放大的作用?

8、观察电炉和电熨斗的构造,使用时热量是从哪里来的?

9、观察测电笔的构造,它是怎样使用的?

第9篇:眼镜培训总结范文

差异化战略 优势凸显

现代眼视光技术为基础的专业化运作模式:通过导入现代化眼科视光技术和各种高科技视力康复产品,真正奉行医学验光、科学配镜的服务准则,全面提升了传统验光配镜的企业形象和经营层次。不断创新的领先技术,医学专业化诊疗信誉保证,使肖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以良好的专业技术品质赢得更广泛的忠实顾客群体。

以店中店或品牌含品牌为形式的加盟模式:肖氏眼科采用的是模式加盟。这种加盟方式是区别于品牌加盟的一种连锁经营形式,是在各个市场区域内选择有一定影响的本地品牌,在不改变原有品牌的情况下进行加盟合作,以店中店或品牌含品牌的形式,输出“肖氏眼视光”的品牌及其运作理念、管理、培训和行销策略等。搭建强大的技术和业务平台,帮助、带领加盟者突破经营瓶颈,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和技术服务水平。资源共享,共享管理、培训、采购等经营资讯及社会资源,极大地提高了“肖氏”整体的竞争能力。

奉献爱心、真诚回报社会为主题的公益化服务模式:在获得本地有关行政单位或部门的帮助与支持的前提下,运用高科技眼视光产品开展免费的视力保健治疗活动,在取得广泛社会影响的同时,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谓名利双收。

以高超视光技术为依托的斜弱视康复模式:通过专业的检查诊断(专家坐诊及全国网络视频会诊)和康复治疗,精心诊治,优质服务,使患者的视力得到及时的康复,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打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专业品牌。

企业文化内在本质的诚信植根

肖氏眼科在内控上的“诚信工程”与文化上的融通是亦步亦趋的。“肖氏”坚持打造成长型企业,把高超的眼视光技术、验配技术与优良的服务品质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并运用了一套完整的视光服务模式全新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多种营销、促销策略。制定并实施了系列化便民服务措施,不断完善内部服务细的同时严把诚信关和质量关;作到“三个三”承诺,即配镜3天内回访,售后问题3天内解决,应邀上门3小时以内完成。严格按照IS02000-9001质量管理体系来制定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实施了适用于肖氏企业管理的质量控制记录、产品退换等规章制度,使消费者投诉率几近于零。肖氏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会员俱乐部,每年的3月、6月和12月份还定期举行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并以此了解顾客的心理及需求,从而使自己的服务更贴近百姓。吉林省消费者协会举办的消费者最满意单位的评选中,肖氏连续两年顾客满意率达96%以上,名列同行业主首。

饮水思源播洒爱心的种子

肖氏成立了红十字会青少年近视康复基地,秉承“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红十字宗旨,奉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目前,在长春、松原、通化等地共设立了5个免费治疗公益服务站,保健治疗总面积达200余平方米,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成为吉林省内知名的近视康复机构。基地成立以来,为各地市300多所中小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免费检查了视力,治疗近视、弱视8万多人,共30余万人次,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按照要求治愈率达40%,为维护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视力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