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基加固技术范文

地基加固技术精选(九篇)

地基加固技术

第1篇:地基加固技术范文

关键字:地基加固;施工;处理

Abstract: building foundations the basis of building, the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the entire building. Therefor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buildings, we must start from the foundation.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to guarantee the foundation stable,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vigorously developing.Key words: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基稳固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地基加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的稳定。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有换土处理,人工或机械夯(压)实,振动压实,土(灰土)、砂、石桩挤密加固,排水固结及化学加固等。

建筑物地基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强度及稳定性问题、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渗漏问题、液化问题。各种地基加固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合适选用,如选用不当或施工方法有错误,不按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就会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切强度

在建筑物的施工中,剪力破坏是对地基质量造成影响的一大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够;偏心荷载及侧向土压力使结构物失稳;填土或建筑物荷载使邻近地基产生隆起;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造成地基剪切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地基土抗剪强度不足,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2、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

地基土的压缩性表现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大;由于有填土或建筑物荷载,使地基产生固结沉降;作用于建筑物基础的负摩擦力引起建筑物的沉降;大范围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基坑开挖引起邻近地面沉降;由于降水地基产生固结沉降。地基沉降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要严格控制。

此外,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建筑用地日趋紧张,建筑物面积也越来越狭小,为了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建筑物的高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建筑物结构也愈来愈复杂,相关配套设施愈来愈完善,这些都使建筑物地基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超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范围,产生地基沉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以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借以减少地基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3、改善地基土的动力特性

地基土的动力特性表现在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砂(包括部分粉土)将产生液化;由于交通荷载或打桩等原因,使邻近地基产生振动下沉。为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液化,并改善其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

二、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加固方法的选定应充分了解地基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地基加固工作是在建筑物存在情况下进行的,因而施工比较困难。它既应保护地基的加固质量,收到地基加固的效果,又应采取措施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

2.1换土加固

换土加固是处理浅层地基的方法之一。该法是将软弱土层挖除,换填结构较好的土、灰土、中(粗)砂、碎(卵)石、石屑、煤渣或其他工业废粒料等材料,制作素土地基(土垫层)、灰土地基或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地基等。其施工程序为基坑(槽)开挖、验槽、分层回填、夯(压)实或振实,以达到设计的密实度和夯实深度。

换土加固的方法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和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一般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层(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浜填土以及已完成自重固结的冲填土等)与低洼区域的填筑。一般处理深度为2~3m。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软弱土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2.2 振密加固

振密加固方法是采用一定的手段,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土体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包括表层压实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振冲挤密法和土桩法等。其中强夯法在建筑基地加固中应用较广泛。

强夯法(强力夯实法)是一种软弱地基深层加固方法,其有效加固深度随夯击能量增大而加深,它是利用不同重量的夯锤,从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下,产生很的冲击力来处理地基的方法,可提高低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并改善其抗振动

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它适用于砂质土、粘性土及碎石、砾石、砂土、粘土等的回填土,以提高地基的强度,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强夯法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技术细节:

1)施工前要进行试夯,调整确定夯点间距、落距、夯击数等;夯击时,选择合适的夯点,避免压缩变形的扩散角重叠,不出现地面隆起和翻浆。

2)夯击后要合理确定间歇时间,保证空隙水压完全消散。

3)在易翻浆的饱和粘性土上,可在夯点下铺填砂石垫层,以利空隙水压的消散,可一次铺成或分层铺填。

4)尽量避免雨期施工,必须雨期施工时,要挖排水沟,设集水井,地面不得有积水,减少夯击数,增加空隙水的消散时间。

2.3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减小,产生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地基抗剪强度相应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率。 排水固结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组成。排水可以利用天然土层本身的透水性,尤其是软土地区多夹砂薄层的特点,也可设置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之类的竖向排水体。加压主要是地面堆载法、真空预压法和井点降水法。为加固软弱的粘土,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电渗排水井点也是合理而有效的。

2.4 高压喷射注浆加固

高压喷射注浆(旋喷)加固地基是利用高压泵通过特制的喷嘴,把浆液(一般为水泥浆)喷射到土中。浆液喷射流依靠自身的巨大能量,把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射穿,使原状土破坏,并因喷嘴作旋转运动,被浆液射流切削的土粒与浆液进行强制性的搅拌混合,待胶结硬化后,便形成新的结构,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旋喷法适用于粉质粘土、淤泥质土、新填土、饱和的粉细砂(即流砂层)及砂卵石层等的地基加固与补强。其方法有单管法、双重管法、三重管法及干喷法等。压力灌浆加固在实施中要注意以下细节:

1)旋喷浆液前,应作压水压浆压气试验,检查各部件各部位的密封性和高压泵、钻机等的运转情况。

2)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选用适合的旋喷方法、施工机具和桩位布置。

3)科学配浆,控制浆液的水灰比及稠度。

4)根据旋喷固结体的形状及桩身匀质性,调整喷嘴的旋转速度、提升速度、喷射压力和喷浆量。

参考文献:

[1] 柴维东、白明爱,地基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西部探矿工程[J],2004,(12).

第2篇:地基加固技术范文

关键词:地基基础;房屋维修;地基加固

Abstract: The author based on their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discusses how housing repair and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proposed foundation design and reinforcement method is premised on a reasonable choice of venue detailed grasp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soft soil traits.

Keywords: foundation; housing maintenanc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砖混结构房屋在我国原有民用及工业建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这些房屋中可能由于设计不周、施工质量差、施工现场管理不善、使用功能的改变及抗震等级的调整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建筑物不能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中某项或几项功能的要求,为完善其功能要求、延长其使用寿命需对建筑物进行维修、加固。在欧美发达国家用于结构加固改造的投资已占建筑业总投资的50%以上,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了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处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加固工程量自1997年来,年递增量达30%以上,到2000年加固工程量突破100万m2。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及一些新型材料如碳纤维等加固技术的引进、研究、工程运用,相关加固技术规程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加固技术的发展。

一、房屋维修加固技术的选择及实施

基础加固技术。对已有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影响正常使用,如果是由于地基基础原因引起的或已有建筑需加层改造,荷载增加及邻近修筑较深的新建筑物基础等,原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首先加固地基基础,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基础加宽技术、变换基础类型、墩式或桩式托换技术、地基加固技术和综合加固技术。

砖砌体及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技术。砖砌体加固方法主要有:水泥灌浆法(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或水玻璃砂浆压力灌缝),增设或扩大壁柱法以及增设构造柱、圈梁法,扩大砌体截面法,配筋喷补加固法。以上加固方法中,水泥灌浆法适用于非砌体自身承载力不足情况下产生砌体变形裂缝后的补偿,但对提高砌体承载力不明显;扩大砌体截面法主要用于砌体承载力不足,但砌体尚未压裂,或仅有轻微裂缝,缺点是占用截面较大。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若为表层缺损,常采用抹水泥浆、水泥砂浆。对深层缺损,可采用比原砼强度高一级的细石砼灌筑或水泥压浆、化学灌浆补强;若构件抗力不足,结构上需加固,传统方法是喷补砼、增大截面或增设支点以及外包钢、粘钢加固。随着结构加固研究的深入及发展,加固的材料及方法越来越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用于结构加固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

二、砖混房屋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分析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经检测,由于勘察、设计、施工或使用不当造成建(构)筑物沉降或沉降差超过有关规定,建构(筑)物出现裂缝、倾斜、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危及安全。或已有建筑需加层改造,荷载增加及邻近修筑较深的新建筑物基础等,原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采用合理的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加固设计时,首先要复核决定基础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房屋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地基土逐渐被压实,孔隙率和含水率逐渐减少,重度逐渐增加,地基土变硬,承载力日益提高。因而已有结构原有基础的复核除了应满足现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砼结构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外,地基承载力等技术参数宜根据现场地质勘察确定。

(一)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宽基础技术

基础加宽技术适用于既有建(构)筑物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基础加宽的费用较低,施工也较方便,有条件时应优先考虑,除非周围场地限制或基础埋置深,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要开挖大量土石方,直接导致加固费用增加等原因不宜采用此技术。基础加宽应重视加宽部分与原有基础部分的连接,对刚性基础加宽后应满足刚性角要求,对柔性基础应满足抗弯要求。

(二)基础托换法

原理:当原地基持力层的工程性能较差,通过加大原基础截面无法满足要求时,可改变基础持力层,将全部荷载或部分荷载通过竖向构件传递到好土层。墩式托换技术是通过在原基础下设置墩式基础,使基础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即直接在被托换建(构)筑物的基础下挖坑后浇筑砼的托换加固,也称为坑式托换。锚杆静压桩是锚杆与静力压桩形成的一种桩基施工工艺,运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上,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建筑物的自重,先在基础上埋设锚杆,借锚杆反力,通过反力架用千斤顶将预制好的桩逐节压入在基础中开凿出来的桩孔内,当压桩力达到(1.5~2)倍荷载时便可以认为已满足桩的设计要求,然后浇灌C30早强微膨胀砼,将桩与基础连在一起,当砼达到强度后,该桩便可立即承受荷载。

(三)基础加宽法

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马鞍”法,即在基础顶墙体上按适当距离凿洞加小梁,再在基础两侧浇注侧板,与基础成为一整体,此法适用于砖石基础,若为钢筋混凝土条基,则采取凿出底板主筋,增焊钢筋,并加宽加厚底板混凝土。此法是较常用的方法,关键是新旧基础的牢固结合,保证其成为一整体,共同工作。

(四)改变房屋承重体系法

一般砖混结构房屋多采用横墙承重体系,非承重墙的地耐力一般多有富余。在进行房屋增层时,可将增层部分的荷载分布到非承重墙上,使增层部分的非承重墙变为承重墙,而承重墙变为非承重墙,改变房屋承重体系,以便充分利用上部结构,地基和基础的承载力。经过改变后的房屋承重体系,增层部分适当采用轻质砌体材料,就有可能不处理或少处理地基及基础,而达到增层的目的。

四、关于地基加固处理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地基基础设计及加固方法合理选择的前提是详尽掌握场地的地质条件和软弱土的性状

目前我市地基勘察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市政、水利、铁路、采矿等部门以及市内一些非专业性勘察单位,由于技术水平不一,采用的规程标准不一致,造成不少失误和浪费。如轻亚粘土液化判别及处理新近沉积土层的划分杂填土的性状判定等都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加强勘察工作的统一管理,建立必要审查制度是减少失误和浪费的较好途径。

第3篇:地基加固技术范文

【关键词】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灌浆加固技术;静压力桩;震动沉桩;结构因素

前言

随着建筑科学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为人们提供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正得到不断改善,建筑施工的水平也相应地不断提高,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和世界先进水平向媲美的行业。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建筑行业持续蓬勃发展,特别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的今天,建筑施工有了更加广泛的和稳定的保障,各种类型建筑物在各地不断涌现,形成了建筑和经济大发展的态势。当前,各种建筑物都需要地基工程作为基础,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为了确保建筑质量,就必须从建筑物地基基础施工抓起,地基基础对于建筑物来说是重要的结构部分,是决定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和功能安全实现的前提,因此,如何在地基基础施工中科学地进行施工,有效地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就成为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并且会形成伴随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过程,成为建筑建设方、施工方、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建设工作经验地基基础施工过程是地基

基础形成性能和质量的初始阶段,必须展开对地基基础施工的科学管理,通过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达到实现地基基础施工整体稳定和功能完整的目的。本文根据地基基础施工的实际,在简要论述地基基础施工作用和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运用的观点,说明了地基基础施工的相关定义,简介了地基基础施工中静压力桩和震动沉桩技术的要点,分析了地基基础出现沉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加固地基基础的施工方法,希望对行业有效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有相应的技术强化作用,达到总体提升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目标。

1、地基基础施工的相关阐述

建筑地基是建筑物下方具有支撑和稳定作用的地层,对于建筑物荷载的有效传导和分散有重要的功能性价值;建筑物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是负责将建筑荷载向下传递的结构,是直接与地基相接处的建筑物下部结构。建筑物地基基础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防止出现失稳、破坏和形变,因此,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要注意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细节,应该对不合格的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使其适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的需要。常见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有两种施工技术,分别为静力桩施工和震动沉桩技术,通过基础桩的有效接触地基而达到稳定整体建筑物的作用。由于现在建筑物体积和自重越来越大,在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结构因素的影响下,普通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技术已经不能够完全达到稳定和功能的需要,这时就必须采用相应的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技术,通过灌浆加固和静力桩加固等方法达到提升建筑物地基基础稳定性,求把建筑荷载更多、更合理地传到地基中去,进而达到建筑设计的功能和安全目标。

2、常见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技术,对于高层建筑物、大型厂房和重要建筑物有着良好的适用性,在当前各类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桩基础的真正价值是将建筑物上部结构较大的荷载通过桩穿过软弱土层传送到较深的坚硬土层上,以解决浅基础承载力不足和变形较大的地基问题。根据多年来实际的检验,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施工简便,沉降量小,沉降均匀,沉降速率恒定且缓慢等优点已经成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主体。桩基础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纵向拉伸和剪切、水平荷载、施工中机器的振动,应用中各种动力作用,在当前的桥梁、大型厂房、水利工程、高层建筑等重要建筑形式和新型建筑中得以普遍运用。常见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有如下两种主要应用类型:

2.1静压力桩施工技术

静压力桩施工技术是相对于打桩施工技术而言,对于传统打桩机械施工噪声和环境污染大的缺点,静压力桩有着显著的优势,特别在当前建筑工程环境越来越复杂,建筑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静压力桩的环保、快速、高质量的优点得以充分显现。静压力桩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软弱土层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施工中,是利用静压力将预制桩逐节压入建筑物地基土中的一种沉桩法。静压力桩不但具有节约钢筋和混凝土,降低工程造价的经济效益,而且同时具有施工时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小等环境效益,静压力桩十分适用于软土地区、居民点附近或建筑物密集处的大型、高层、复杂建筑物的基础工程,是城市改扩建工程、重点建设工程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2.2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是传统的桩基技术,是利用固定在桩顶部的振动器所产生的激振力,振动沉桩施工技术通过桩身使周围土颗粒受迫发生振动,形成土壤结构出现排列的改变或重新组织,进而产生收缩和位移,这样桩表面与土层间的摩擦力就减少,桩体在自重和振动力共同作用下沉入土中,进而达到稳定建筑物地基基础的作用。振动沉桩施工技术具有振动沉桩设备简单,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等优势,同时,振动沉桩施工技术还兼具重量轻、体积小、适应性好、搬运方便、费用低、工效高、质量好等系统性优点,是当前进行粘土、松散砂土及黄土和软土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主要技术。当前振动沉桩施工技术已经发展处打钢板桩,和借助起重设备损桩等技术新方向,这是通过打桩开始时,小的落距(0.5~0.8m)作轻的锤击,使桩正常沉入土中约1~2m后,经检查桩尖不发生偏移,再逐渐增大落距至规定高度,继续锤击,直至把桩订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振动沉桩施工技术应用时应该“重锤低击”的振动方式,以避免对环境的噪声、粉尘污染。

3、建筑物地基基础沉降的原因分析

3.1地质因素导致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沉降

导致建筑物地基基础沉降的地质因素有很多,山坡冲沟、地下水丰富、软土地质、土层分布结构等原因都会导致建筑物地基基础出现沉降。此外,随着建筑物规模的增大,建筑物各部位所处的地基也不尽相同,这会导致在建筑物地基基础沉降的同时,产生建筑物不同部位的不均匀沉降,当前,建筑物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的影响更为显著,是建筑物地基基础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重点。

3.2结构因素导致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沉降

在自重大、施工范围广的建筑物施工中,为了确保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采用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和施工技术,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采用省工、省时的人工挖孔桩作为基础施工技术,而地质条件差、软土地质的地段,则采用了静压桩、振动桩、基础下砂垫层等措施,这会造成同一建筑物出现下沉量的区别,不但影响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后续施工,更会产生建筑物整体出现不均匀沉降,直接对建筑物的建设质量带来降低的可能,更会对建筑物安全使用带来隐患。

4、建筑物地基的加固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质量问题。出现这些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每个区域的施工条件差异性大,就算是在同一个建筑施工场地,也会存在土质上的差异问题。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对地基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准确和处理不恰当,就很容易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并且很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要想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保障,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地基工程施工。在当前的地基基础施工中,建筑物地基的加固通常采用如下的施工方法:

4.1建筑物地基的灌浆加固技术

灌浆加固技术的主旨是通过对地基土壤的改良进而达到加固建筑物地基的目的,灌浆加固利用钻机,将钻孔钻入设定的软土基础层,然后用高压灌浆设备将配制好的水泥化学浆液从钻孔灌入软土基础地层,使土层与浆液产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胶结,通过劈裂、挤压、凝结等综合作用,从而达到改善土体结构和性能的目的,进而确保建筑物地基提高土体的强度,达到使建筑物地基满足地基基础施工和建筑施工的需要,确保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整体上形成对建筑物的有效支撑。灌浆加固技术在应用时要做好前期的准备,要确定软土的类型、分布和特点,选择好适于灌浆加固施工的化学浆液,通过科学的施工做到对建筑物地基的有效加固。灌浆加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要求,确保施工技术和参数重点得到有效执行,进而达到真正改善土地结构,稳定建筑物地基的作用。

4.2建筑物地基的静压力桩加固技术

静力压桩加固技术是利用建筑物的承重柱重力作为反力,通过自重装置或液(油)压设备,将静力压桩预制桩分节压入土中,在改变土壤颗粒组成、结构、间隙等基础上,实现建筑物地基的加固,静力压桩加固技术的应用工程中要确保上下节静力压桩接驳处用预埋角铁焊接,以确保静力压桩的连续和稳定。静力压桩加固施工中要控制好压桩的液压和压力,当压力达设计荷载并基本满足计划桩长要求时则终桩,终桩时的单桩承载力可直接从压桩设备的仪表中反映出来,这时要做好终桩的后续工作,特别要重视安全,静力压桩加固终桩后将压入桩的桩头钢筋与原基础钢筋焊接,并浇注砼承台与基础连为一体,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将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桩直接传递到坚硬土层之中,进而达到加强建筑物地基的目的。

4.3建筑物地基加固的技术应用

当前,建筑物地基出现软土或弱强度地质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因此,掌握建筑物地基的加固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灌浆加固处理技术和静力压桩加固处理技术尤其应用的范围和条件,合理、科学地应用加固技术,对灌浆加固处理技术和静力压桩加固处理技术的环节和工序流程有效把握,形成建筑物地基加固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提高建筑物地基加固的效果,防止可能出现的建筑物地基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切实达到保障建筑物总体施工的质量。此外,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采取灌浆加固处理技术还是静力压桩加固处理,都会给整体建筑工程造成一定工期延误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考虑的是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就为我们提出了如何科学运用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的问题。

第4篇:地基加固技术范文

关键词:注浆加固;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1 注浆加固的概念及分类

注浆技术是通过注浆管把具有流动性、填充性、胶凝性的一种或几种浆液材料,按一定的配比注入地基土中,浆液以充填、渗透和挤密等方式挤走土粒间的水分和空气,使浆液与原来松散的土粒胶结成整体,从而提高原来土体的强度。

注浆加固技术适用于砂、粉土、填土、裂隙岩石各种浆材的适用范围。注浆加固根据注浆方式分为几下几种类型:

(1)渗透注浆。注浆压力小,土体的颗粒大,用于渗透系数大于10-4cm/s的砂性土体注浆。浆液在土体中渗透并凝结而加固土体。

(2)劈裂注浆。用于渗透系数小于10-4cm/s的土体。由于土体中孔隙小,浆液流动困难,需用注浆的压力将土体劈裂,使浆液沿裂隙渗入土中。软土体较易劈裂,但强度较高的土体不易劈裂,这样加固后的土体中形成了由浆液凝固成的等岩土体的加固及防渗。

注浆是采用液压、气压和电渗方法将浆液注入地基中,将其凝固成“结石体”,从而起到防渗和增加其强度等功能。浆液材料可分为粒状浆材和化学浆材两大类。粒状浆材包括纯水泥、水泥粉煤灰、水泥砂粘土、水泥粘土等;化学浆材包括水玻璃、碱液等无机浆材和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酰胺、木质素等有机浆材。

(3)压密注浆。利用压力下的极浓浆液使土体压密,在注浆部位形成球形的“浆泡”,离浆泡面0.3~2m内的土体都受到明显压密而增强,浆泡的强度则更高,浆泡的直径可达4m。压密注浆常用于中砂地基;粘性土若具有适宜的排水条件宜可选用。

(4)电渗注浆(电化学注浆)。用于粘性土体,在粘性土体中插入电极后就会在土体中产生电渗现象,使通电区内的土体中的水分流向阴极,从而在土体中给注入的浆液让出通道;若注入硅酸盐浆液,就能在通道上形成硅胶,并与土粒胶结成加固体。

2 注浆加固技术在建筑物地基处理中的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项目为某车站综合楼,拟采用钻孔灌注桩,为66根1000~1200mm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页岩层,工程桩静载检测结果表明,部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对该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前,在建筑物周围分别布置了6个勘探点(探井),探井在掘进过程中有大量的水渗入,致使少数探井没有达到预想的深度。

根据勘探资料显示,该勘察区地层主要由素填土、角砾及强风化页岩组成,局部有粉土及中砂夹层。各地层情况自上而下为:第一层主要为素填土,上部主要由素土充填,包括大量的煤屑、砖块以及少量的炉渣、垃圾等杂物,呈松散状态,下部填土孔隙较大,主要由层厚为1.5~5.2m的大量块石、片石及角砾充填;二层层厚为0.1~2.4m的棱角状角砾与深灰色冲积再生土,粒径一般10mm左右,大者可达30mm,稍密状态,该层只有在个别探井中未见,在其他数个探井中都未被发现;三层层厚为0.3~0.8m的深灰色页岩与强风化岩石,含水量较高,节理发育,见水后较细腻,个别已揭露探井的勘探深度内均未被发现。

2.2 压力注浆方案的选择

进行注浆施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注浆方案的选择,注浆方案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一般来说,应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粉煤灰浆液来对伏软弱地基进行加固。

(2)如有硬壳存在软弱土层的上部,要将此软弱土层作为封压层;当无这种硬壳或没发育时,可在地表做一厚约为0.5m的粘土垫层作为封压层,或在地基碾实后形成封压层。

(3)如软弱土层上部有较多的砂砾层,应自上而下分段式的注浆,如软弱土层上部砂砾层较少或没有时,应自下而上分段式的注浆。

本工程选择上述第(3)种由下至上注浆方式进行。

2.3 地基加固具体方案

2.3.1 方案概述。根据地质资料及设计要求,对该建筑整体地基范围内进行自下而上的分段注浆加固处理。采用注浆花管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用长度为1.0m的注浆花管,钻孔深入基岩中自下向上的分段注浆。

2.3.2 注浆参数选用。注浆压力,注浆压力应通过现场实验来确定,综合考虑覆盖土压、浆液种类、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参照砂砾石土地基注浆工程经验,建议此地段注浆压力选用0.4~1.0MPa。

注浆顺序。注浆顺序应按跳孔间隔注浆方式进行,采用先后内部的注浆施工方法。

浆液参数。注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水灰比为1:1,水泥为P.0,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注浆量。在一般情况下,理论上注入的耗浆量,应填充到颗粒之间的孔隙中,或沿层理或裂隙劈裂式注入。每孔(段)浆液注入量可用下式计算:

Q=πAH R2oβon=AoSoHonoβ=qoH(1)

式(1)中,Q为每孔段注浆量,m3;A为浆液损耗系数,取1.15~1.30;H为注浆孔深,m;R为浆液有效扩散半径,m;β为浆液充填系数;s为浆液扩散面积,m2;n为孔隙率。

综上计算,每延1m注浆量Q为0.8m3。

注浆孔间距及注浆速度。注浆孔的布置,采取梅花型,注浆孔间距其取值为1.2~1.5m,注浆流量为1O~15L/min。

注浆花管开孔参数。注浆花管采用Φ25镀锌钢管,小圆孔呈梅花型布置,每隔10cm横向开设两个6mm小圆孔。

2.4 地基加大具体方案的实施

施工工艺流程:选择注浆设备一成孔一花管制作以及安放一注浆一清洗一工程设备简介。

(1)测放孔位。根据设计孔位在注浆范围内准确定位,定出注浆孔位并将其标记出来。

(2)成孔。注浆孔施工选用孔径为91mm或110mm的XY一100型钻机成孔。为防止再发生不均匀下沉,将其状态固定。由于综合楼区域的素填土层深度变化在1.5~5.2m之间,很不均匀,自西向东按照填土层将该区划分为7.5m、5.5m、3.5m这3个注浆区域,故自西向东将综合楼地基开孑L深度安排为8.0m、5.5m二个区域。局部钻孔在见到岩石而未达到设计深度时,以现场实际深度为准。

(3)花管制作以及安放。花管的配置由孔深决定,并通过设计要求进行制作,成孔后注浆花管下入至孔底,将孔口管封闭。

(4)注浆。首先选择注浆材料,水灰比为1:1的纯水泥浆,水泥为P.0,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压力定为0.4~1.0MPa。首先,需要进行现场注浆试验,以确定单孔注浆量,之后根据所采用的注浆工艺进行施工。注浆的工序要先对边缘帷幕孔进行施工,接着要对加固孔进行施工,当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时,终止注浆。为了使注浆工程质量得到确保,边缘帷幕孔孔距一般为注浆孔孔距的1/2。当注浆量小于0.4L/min,或地面出现大量冒浆,稳定30min时即可完成注浆。每组注浆时应间隔2~3孔隔孔跳打跳注。

(5)清洗。如不需要连续施工,注浆完成后务必要及时清洗浆泵、管路等。如连续施工可视具体情况不进行操作。

结束语

对于类似地质或好于本工程地质情况上(更适于注浆加固的土层)的多层或轻型建筑工程的不均匀沉降处理可采用注浆加固地基方式进行,浆液采用水泥浆,如果设计施工得当,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本方法还有成本低、灵活、可在狭窄场地施工、不需要大型设备等优点,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第5篇:地基加固技术范文

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土木工程的地基加固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相较于其他土木工程而言,岩土工程有着工程复杂、地质状况特殊的特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对岩土工程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以此来针对性的选择科学的地基加固技术。本文简要分析评价了岩土工程,研究了岩土工程地基稳定性的验算,并探讨了岩土工程地基加固技术,旨在为提升岩土工程地基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岩土工程;地基;加固技术;探讨

前言:

地质条件对土木工程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岩土工程有着地质状况特殊、工程量巨大的特点,这就对其地基加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对岩土工程地基加固技术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岩土工程相关评价分析

针对岩土工程的地基加固而言,要想选择科学的地基加固技术,首先要对工程的岩土地质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岩土工程地基加固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地层状况的分析:一般来说,岩土工程的地层有着不同层次的土体成分,具体包括基岩层、残积层、冲积层、人工填土层等等,这些层次是根据土质的颜色和具体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不同层次的土体有着不同的土质特点,在进行地基加固的过程中要对不同层次土体的质地、成分及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以残积层土体为例,有的残积层土体由粘土构成,而粘土可塑性较强,而有的残积层土体则是来自河流的冲击的粉质土,粉质土的湿度较高[1],这就需要根据土体性质的不同来进行地基加固;②地下水分布的分析:地下水分布的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水置的分析、水位分布特征的分析等等;③地下构造特征的分析评价:此类分析主要是看工程建设的地点是否处于地震带,如果在地震带上则应当按照相关抗震设计规范来对地震波速进行测量,之后来计算出地基所需要的土层厚度。

二、岩土工程地基稳定性的验算

在上文中我们我们提到了,进行岩土工程地基加固之前首先要对岩土工程的地层状况、地下水分布、地下构造特征进行评价分析,而在这之后需要选择科学的验算方法对岩土工程地基稳定性进行验算。对于岩土工程来说,由于其地基土壤条件相对复杂,土层分布不均匀,因此在地基加固的过程中势必要对其稳定性进行科学的验算,这能够为岩土地基加固提供有效的依据。在岩土工程地基稳定性的验算过程中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基础性工作,例如在验算岩土工程地基稳定性之前要对地面工程的差异沉降以及倾斜程度等特征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以科学的规范和标准为基础,保证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目前来看,我国对于岩土工程地面工程差异沉降和倾斜程度的分析研究较小,缺乏科学的验算方法和相关理论,使得相关施工设计出现一定的盲目性,而在国际上,许多国外的专业人士则能够利用刚体平衡原理和地基整体破坏原理来验算地基的稳定性,这种分析方式较为科学。当前国际上有一种有效的地基稳定性验算方法,即对塑性展开区深度1/3或1/4进行地基承受能力的计算,这种计算方式能够合理的确定地基具体的稳定性[2]。除上述地基稳定性的验算方法之外,在《建筑设计规范》中提到,可以采用圆弧法来对地基稳定性进行验算。

三、岩土工程地基加固技术探讨

岩土工程地基地质状况的分析和地基稳定性的验算能够为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和加固技术选择提供依据,根据岩土工程的特点,当前岩土工程主要的地基加固技术有以下三种,分别是换土加固技术、振捣加固技术和排水加固技术,下面对岩土工程地基加固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一)换土加固技术探讨

换土加固技术的核心在于将不利于地基加固的土层换掉,在岩土工程地层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湿度较大、粘度较大的软弱土层,例如黄土土层,同时可能会存在因气温较低而出现脆弱的冻土层,这些土层的出现都不利于岩土工程地基的加固,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将这些土层换掉,以此来保证岩土工程地基的稳定性。相较于其他地基加固技术而言,换土加固技术的技术含量较低,但加固效果十分显著,其往往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基坑作业,利用大型的机械设备来进行换土,但这种加固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换土的深度受到制约,一般在3m以下。具体的工作流程为,首先将不利于地基加固的土壤用机械设备挖除运送到合适位置,之后用机械设备将稳定性较好、硬度较高、湿度较小的有利于地基加固的土体填入到基坑中,同时可以加入一些煤渣、碎石等工业废料,以此来对地基进行夯实加固,提升土层的紧实度,这不仅有利于地基加固,同时保护了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

(二)振捣加固技术探讨

振捣加固技术的核心在于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地基图层的密实度,以此来提升岩土工程地基的抗震性能,振捣加固技术针对粘性较大的土体和砂质土体有着良好的加固效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主要应用的技术方法为压实法、强夯法等降低土质孔隙度、提升土质密度的压实和夯实方法,具体来说,用重量较大的夯锤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对地基进行重击,以此来排除土体的空隙,提升地基土体的承载能力,此外振捣加固技术由于排除了地基土体中的空隙还能够有效避免工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现象[3]。一般来说,振捣加固技术往往和换土加固技术结合使用,其是一种地基加固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加固技术。

(三)排水加固技术探讨

排水加固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土壤中含水量过大的岩土工程地基,其核心在于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排除地基土壤中的水分,以此来实现地基的加固,一般来说,主要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排水,通过提升重力荷载来讲地基土壤中水分挤压出去,分层次进行施压,每一次荷载的提升都会使土壤中的水分减少,这就增加了地基的有效应力,提升了地基的抗剪强度,从而实现了岩土地基的加固。

结论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是一种特殊的土木工程,其有着地基土质复杂、工程量较大的特点,对于岩土工程的地基加固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我们得知,岩土工程地基加固需要对岩土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同时要对其具体的稳定性进行验算,最后方可选择合理的加固技术进行地基加固。

作者:张杨燕 单位:江苏省核工业二七二地质大队

参考文献:

[1]单联伟.对岩土工程及其勘察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01:136-137.

第6篇:地基加固技术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地基建设;加固技术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176-01

对公路施工建设中的软土地基技术进行相应控制,就应该将打桩、换土、挤密、压实等工作技巧进行相应的关注,为软地基的加固技术的相应提升,对软地基加固方法、应用现状、技术实施因素等状况了解清楚,对真正能够将软土地基的基础细节了解清楚。

1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基础事项研究

1.1软土地基的概念分析

软土的性质就是强度不足,需要进行补强将软土结构进行加固、压实,将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了解清楚,才能将细节性的软地基的事项认识清楚。

软土地基是由小颗粒含量非常高的粘土、粉土或者是空隙较大的泥炭、有机质土、松砂构成的地基。对其进行相应的关注,将内部的结构稳定性提升上来,必须将换填土层法、挤密法、深层拌和法进行相应运用,才能使软地基真正进行相应加固,为地基的稳固性建设与稳定性的相应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

1.2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软土地基的处理就是将换填土层技术进行先进性的运用,才能将软土基底土层打好,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把基底下相应的深度范围内部的全土层挖去,将强度较大的砂、灰土、碎石或者素土及其他性能较稳定、没有侵蚀性的土质,进行相应的压实。开挖换土法使用范围是软土层厚度小于2米的地基,具体方法就是将内部的土质全部挖除,将完善的土质填充到换土部分,而持力层就是无需换土的部分,进行相应的填土过程中,将始终的填充办法呈现出来,使土质的结构能动性提升;在填土时,如果相应的换土部分填充完毕之后,就应该将软弱层的部分调整事项也关注起来,把握技术性的建设办法,将内部的渗透技术提升上来,从而能够将软弱层的结构掌控起来,迎合填土的相应的办法,使自己的建设能力能够强化起来,为软土地基的全面关注起来,将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了解清楚。使自己的技术性的标准能够强化起来,为以后的软地基的加固技术渗透打好基础。

2公路工程软地基的加固技术研究

将公路工程软地基的加固技术进行相应的提升,对挤密法、反压护道法、顿图预压法、重锤夯实法、深层拌和法认识清楚,才能真正将正确的工作流程呈现出来。

2.1挤密法的应用实施办法

挤密法的应用就是将内部与外部土层环境重视起来,将软土结构中的反压护道情况重视起来,将土表层的土质提升上来;堆土预压法的建立就是将土层进行相应的填充,对中层的建设事项进行相应融合,使自己的建设效果能够强化起来;重锤夯实就是将重锤按照科学的频率与相应的角度进行有效的夯实,把握重点的建设办法;并且将深层的土质进行科学拌和,于地基成孔桩里,把石灰或者水泥等固化剂和土基软土搅拌、混合处理的方法。表层的2米以内的软土层地基,将这种地基层次定位表层;大于2米小于12米,这种层次为中层,归入化学加固法;大于12米的软土层地基属于深层地基,采取水泥稳定或者石灰稳定的方法。

2.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适用于淤泥质土、冲填土和黏性土地基,把饱和软黏土荷载作用之下,将空隙中的水分挤出来,将效应力提升上来,使土的强度能够强化起来。把对袋装的砂井与塑料排水带的效应提升上来,找到相应的建设标准,使排水效果能够呈现出来,为土层的加固效果的完善呈现出来。

2.3高压喷射注浆法

将固化剂与地基土的强制搅拌进行相应的调控,对自身的建设标准能够提升上来,使专业化的搅拌技术能够完善提升上来,在处理淤泥的时候,将含水量较高的部分做重点观察,并且将内部与外部的大环境进行相应结合观察,将内部的水量进行科学的排出,使深层地基的水量能够更好地排出,为地基的加固效果的提升能够更加完善的强化起来。

运用特殊喷嘴的注浆管进行相应的喷射,将固化液和土体的混合凝固技术进强化起来,对深层的喷射注浆效果的调整能够呈现出来,使技术性的指标能够提升上来,伴随基础性的实施标准,真正能够将自身的建设效果予以呈现,使浅层、中层、深层的土质加固技术捕捉好,为整体的加固办法的实施打好基础。

2.4加筋地基

将软弱土层进行相应剔除,将内部的土质进行相应的关注,对逐层铺设合成材料和砂石的相应加固进行运用,把握对持力层的填充与迎合的效果呈现出来,将岩土工程的埋设、地基承载力关注起来,使埋设钢筋的技术能够提升上来,把握基础性与全面性的建设技术的呈现力度,对加筋技巧与科学的预备实施能力强化起来,为软地基的全面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基础。

2.5静动态排水固结法

将改进的强夯法的夯击机进行相应应用,对排水固结法内部的排水体系进行相应融合,对含水量较高的软黏土地基进行相应的调整,为深层地基的建设标准调整事项提供较好的内容修改办法。一边建设,一边检测,将排水能力的标准化、先进化的固定法则进行融合,为公路工程的建设标准的建设打好基础。

3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和技术实施研究

对土质状况了解清楚,使地基状况、公路等级、施工环境进行相应的关注,真正将内部与外部的建设能力提升上来,才能对相应的软土地基加固建设强化起来。

3.1地基状况研究

第7篇:地基加固技术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地基加固;结构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大力发展房地产事业,土木工程的发展形势也越来越好,随之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很多传统施工技术被新的自动化的施工技术所取代,并且逐步的形成智能化施工。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地基作为整个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也是决定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保证土木工程地基的稳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对土木工程中的地基进行结构加固有哪些技术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1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1.1压密注浆技术

在调制好的水泥浆中加入化学试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增大其浆液坚固度,并通过高压设备加注到制定的地基位置的加固技术称之为压密注浆技术。此种加固技术对进行地基施工的土质有着较特殊的要求,必须要求施工土质为黏性土质,而在实际进行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一定要对地基浇筑区域进行充分注浆,利用高压设备使浆液能够完全渗入到土层当中,并且在高压设备的作用下,浇注料会对土层产生一个较大的力,迫使土层出现裂纹,浆液就会顺势对裂纹进行填充,从而增大浇筑结构的受力面积,进一步增大地基的抗压能力和提高地基的防渗透功能。而当利用此类方法进行施工时现场施工人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对地基施工的土质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为黏性土质后进行施工。②根据需要对水泥和化学试剂进行严格配比,确保施工浆液符合土质要求。③加强浇筑完成后的振捣工作,充分的振捣能有效的将浆液中的空气和水排出,使浆液的密度符合施工标准,从而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

1.2强夯加固技术

在地基土质为软土的施工现场,为了降低地基发生沉降和土层坍塌的风险,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对土层地基进行夯实的物理性加固,这种对土层地基的加固方法称之为强夯加固技术。强夯加固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人员要对所需施工的地基土层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土层的软硬程度对地基进行区域划分,然后在进行强夯施工时根据土质的软硬程度选择适当的夯锤。②现场施工人员要按照事先划分号的区域安装夯实设备,然后调整夯实机械的夯锤高度,使其下落重量符合夯实要求,从而将地基土层的密度夯实到符合地基修建标准。③当完成夯实作业后,施工人员要对土层进行密度检查,根据密度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如果不符合地基的施工要求,要对土层进行复夯,避免因夯实问题造成的地基下沉的现象发生。在进行夯实作业时还有一项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夯实作业对机械的强度要求较高,夯实机械要持续不断进行夯实作业,所以夯实机械很容易会出现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平时要按时对夯实机械进行保养维护,以保证夯实机械设备在运行中能够稳定运行,从而保证夯实作业的顺利进行。

1.3加筋法

利用在地基土层中加入钢筋框架的加固方式就是地基加固技术中的加筋法。此类方法同样适用于软土层,它首先利用强夯加固法将地基夯成一个一个的坑洞,在坑洞中加入钢筋框架,随后在对钢筋框架进行混凝土浇筑,相当于在土层中插入钢筋混凝土钉子,多点位的施工能有效的增大土钉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加了地基的牢固性。

2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

2.1钢筋混凝土设置

在地基的修建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的保证地基结构的质量。为了保证土木工程地基的施工质量,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对钢筋的材质的质量和水泥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钢筋和水泥的规格符合施工要求。②要对地基中钢筋的框架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对钢筋和水泥的配比进行严格把控,确保钢筋混凝土的质量能够符合地基的建设要求。

2.2地基结构设计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地基施工过程中,地基的设计规划决定着整个土木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而在进行地基的设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影响地基质量的各种因素,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结合地基的使用年限来确定是地基基础的埋藏深度,而在基础施工过程中还应考虑基础施工的气候环境,如若该施工地区处在高风力地区,还应针对基础的边角竖向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并将建筑物的重心调高,从而使建筑物能够在大风状态下受力均匀,以应对大风天气对建筑物的影响。

2.3托换技术

在土木工程地基的加固作业中,一种在局部软性土层、大面积的松散土层和湿性土层中安置钢筋混凝土桩柱,并在桩柱的上部建设受力台,从而将地基本身所受到的压力分摊给混凝土桩柱的地基加固技术称为托换技术。其中主要的施工工艺有灌浆托换法,其主要的施工步骤是将按比例调配好的混凝土浆液托换到地基中,通过添加相关的化学试剂,达到快速固化的效果,以此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地质沉降的现象发生。

2.4植筋技术

植筋技术在土木工程的地基施工中是一种应用比较普遍的加固施工技术。其技术特点相较于其他加固技术来说具有操作简单、成效显著的优点。在进行地基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只需将固定好的钢筋框架直接放入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内部,以此来提升混凝土坚实度的可靠性。而且此种加固技术操作简单,要求的技术水平不高,工程施工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施工工艺流程,能够有效的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

2.5裂缝修补

在土木工程的地基施工过程中,裂缝的出现大多是有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料配比不符合要求或天气原因所造成的,不仅对地基的外观造成一定影响,最主要的是会严重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如果出现大面积的裂缝,将会对地基的承重能力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出现细小的裂纹,施工人员可通过对裂缝的修补来解决裂缝带来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地基的牢固稳定,在地基浇筑完成后的养护阶段一定要对地基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出现裂缝的地点要及时的进行修补,避免裂缝的继续扩大,从而影响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2.6增强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能力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各区域要考虑自身所处的地质状况,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时,增强其抗震能力,以此应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相关部门也应该规范建筑技术规范,从工程选址、规划、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和监管。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技术,特别是对于那些重点设防区域,即使成本在高,也要使用抗震水平高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杜绝使用质量不达标、不合格的材料设备,材料设备要有出厂合格证明,并安排专人进行监管,做好各材料设备的抗震测试与检测,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一旦产生问题,有理有据,确保其使用性能。

第8篇:地基加固技术范文

关键词:软土地基;地基加固;换填技术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加固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1.1 软土地基具有工程危害性

软土俗称淤泥质土,包括淤泥、泥炭、冲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中沉积年代和成因类型不同的软土,会对工程性质造成较大的差别性,这类型地基的流变幅度大、强度低、不均匀、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将会对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软土地基的沉降量通常高达10~100cm,加上沉降时间长,特别是对于沿海地区的地质情况,软土厚度严重影响固结的速度。这样地基在沉降过程中会出现不均匀情况,引起地基上部的结构和荷载差异化,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这种软土地基,通常在公路和铁路施工碰到,如果发生地质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1.2 加固处理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处理软土地基技术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从总体的规模研究看来,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①软土地基加固处理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土力学理论数据,这些数据简单直观,能够体现工程的实际情况,具有文字理论难以体现其优越性。但目前关于数值计算技术尚未全面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②目前关于软土地基的案例研究,大部分以成功案例分析为主,对于失败的案例,缺少对加固处理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分析,与前者形成鲜明的反差,如果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将没有办法及时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③软土地基效果的检测技术有待发展,目前所采用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难以全面胜任质量的检验工作,费力费时,而且价格高,在实际工作中实施的实例也很少。④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案的决策分析仅凭认为经验的选取,并未全面结合软土地基的处理研究现状。

2 建筑软土地基换填加固技术

建筑物地基加固处理的方式多种,在施工实践中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当软土地基的持力层承压能力低于上部荷载对地基的最低要求时,通常采用换土法进行地基的加固处理,这中加固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换填地基加固法的加固原理是:先将地基基础底层下的软弱土层挖去,挖掘深度要根据地基的荷载来计算,不宜过浅,否则起不到加固的效果。基层底土挖去后,以另一种材料换填,一般换填的材料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不易被侵蚀等特点。由于这种地基加固方式具有许多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工程地基加固之中。另外,这类地基加固方法主要应用于较小工程的地基加固,具有造价较低、工期

短、便于就地取材等特点。以下对建筑软土地基换填加固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2.1灰土地基加固工艺

灰土地基加固技术是指以灰土作为地基换填的填料对地基进行加固。此方式是将基础底面的软弱土层挖去,置换成最佳含水量的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通过充分的拌和,然后分层回填,逐层夯实。由于该种加固方法的工程量较大,考虑到工程的施工效率,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中小工程,一般加固的深度在1-4m厚的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由于加固的地基具有良好的防渗性,因此该方式还可以用作结构的辅助防渗层,灰土换填加固技术的施工工艺如下:

①施工工艺流程,即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和、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

②对土料进行检查。合格的土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对于土料的质量和种类要求符合相关质量规定,严禁不合格产品入场,通过合格检查后,对土料进行分别过筛。

③严格控制灰土的配合比。不同的配合比对地基加固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在配置的时候要注意采用体积比而不应采用质量比。除了有特殊要求的配比按其要求配比外,通常情下应以2:8或3:7的体积比进行配置。基础垫层灰土要经过严格处理,要过标准斗。

④灰土施工时,要适当好控制含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否则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在工地现场含水量通常采用手试的检测方法,用手将灰土握成紧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若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做晾干或洒水等相应的处理。

⑤对灰土进行摊铺时要逐层进行,每层的摊铺厚度不宜过厚亦不宜过薄,要适当。灰土铺摊厚度计算,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来确定。

⑥夯打密实,这是在前段施工的基础上进行的重要施工步骤。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具有决定的作用。夯压的次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或干土质量密度,按照设计的进行。压实时一般不少于三遍,采用人工打夯的,应本着行行相接、夯夯相接、纵横交叉的原则进行。

⑦灰土回填,应根据规范的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每层夯(压)实后,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在本层灰土压实完毕后,才能开始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2.2粉煤灰地基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工业废料,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用它作为处理软弱土层的换填材料,已在许多地区得到应用。可用于做各种软弱土层换填地基的处理,以及做大面积地坪的垫层等。采用粉煤灰换填地基的施工工艺方法要点如下:

①铺设前,应清除地基土垃圾,排除表面积水,平整场地并用压路机预压2遍,使之密实。

②垫层应分层铺设与碾压,铺设厚度用机械夯为200-300mm,夯完后厚度为150 200mm;对于小面积基坑(槽)垫层,可用人工分层摊铺,用平板振动器或蛙式打夯机进行振(夯)实,往复压实,由两侧或四侧向中间进行,夯实不少于3遍。

③铺设的粉煤灰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如含水量过大时,需摊铺晾干后再碾压。粉煤灰铺设后,应于当天压完:如压实时含水量过小,呈现松散状态,则应洒水湿润再压实。

④夯实或碾压时,橡皮土”现象.应暂时停如出现“止压实。可采取将垫层开槽、翻松、晾晒或换灰等办法处理。

⑤每层铺完经检测合格后,应及时铺筑上层。以防干燥、松散、起尘、污染环境.并应严禁车辆在其上行驶;全部粉煤灰垫层铺设完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浇筑混凝土垫层,以防日晒、雨淋破坏。

2.3砂和砂石地基(垫层)

砂和砂石地基(垫层)是采用砂或砂砾石(碎石)混合物,经分层夯(压)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部地基强度,并通过垫层的压力扩散作用。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变形量。采用砂和砂石换填地基(垫层)的施工工艺方法要点如下:

①施工工艺流程。即检验砂石质量、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②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和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③铺筑砂石应分层进行。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O-200mm,不宜超过300m 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大面积的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350mm,宜采用压路机碾压。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

④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12%。

⑤夯实或碾压的遍数。应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0m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3 结语

地基稳定是房屋建筑安全的基础,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充分考虑土层的特性、地质条件、周围建筑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很好的处理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等,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龚梅、彭更旺.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07

第9篇:地基加固技术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加固;地基加固

一般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是先发展实践经验后总结建设理论。很多工程事故显示出来的未知因素会促进新的理论和研究。所以到了现在仍然有很多工程问题是依据实际经验来解决的。

土木工程技术发展到现在主要的依据是工程的实践经验, 而不是通过科学试验或者是理论研究呢? 这种状况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存在很多复杂的客观问题, 这些问题很难在实验室中进行测试。比如说在研究隧道或者是地下工程的变形伏况和受力状况, 还有其随着时间出现的变化, 这些问题很难通过实验来进行测试,到目前为止都还是通过分析工程经验来得到解决办法。第二个原因是要想发现新问题, 就必须要依靠新的工程实践。比如说工程的抗震和抗风问题是在建造了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和高耸塔桅以后才发现的, 这个问题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也是在问题出现以后发展起来的。

1 设计土木工程结构和具体施工的方式

1.1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采用的方法和原理

在房屋建筑,水利施工或者是桥梁道路建设等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各种受力结构组成的结构系统。在进行结构部件的施工时, 如果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工程结构不同, 那么构造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是有差异的, 比如说在建设房屋时, 通常就只考虑钢筋混泥土柱、梁和顶帽结构就可以了。由于建筑设计的不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外观结构和内部结构上都会存在不同之处。如彩钢筋的数量不同或者是大小不同, 会对土木工程的最终质量造成影响。通过土木工程技术的总结, 在建设中对不同结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不同的结构设计规定, 要定量搭配钢筋和结构模板。在现在的土木工程发展中要重视高层和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种结构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种挑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说结构的可靠性、结构的动力、各种设计荷载力和结构的空间稳定性等等。

1.2 安装钢结构的重点

从整体上来说, 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时是很复杂的, 而且因为建筑的不同要求, 在施工的细节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下面我们举例子来进行说明。

1.2.1 选材与连接

一般的钢材主要有四类, 即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 在选择钢材时一般都使用普通的优质碳素结构钢、普通的低合金和普通的碳素钢等等。一般的碳钢的硬度和强度很高, 但是这种材料的可塑性比较差。钢结构中的柱子截面通常都是宽翼缘“ 工, 字形或者是箱形的截面。此外阵钢结构中还有“+ 字截面; 而房梁则大部分采用的是轧制的“H”型钢梁和焊接的钢梁。如果要求特殊也可以符合截面, 在安装前要对主要的焊接接头做焊接工艺的试验, 定出焊接的格料和各项参数。梁与梁之间、梁与柱之间的连接, 可以采取焊接连接或者高强螺栓连接, 要注意高强螺栓的连接孔位的精度。制孔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精度较高的数控钻孔, 另外一种则是精度相对较低的模板制孔。

1.2.2 钢构件的堆放以及选择安装机械地点

在土木工程中,通常情况下安装结构的用地面积应为结构占地面积的1.5 倍。依照安装流水的顺序, 从中转堆场配套运送至现场的钢构件要采用装卸机械把其安置于安装机械的回转半径内。如果因为运输的原因造成了构件的变形, 则在施工现场就要加以矫正。一般钢结构的安装采用的是塔式起重机, 臂杆长度要有足够的覆盖面, 并且起重能力要相应足够, 从而满足各种不同部位构件的起吊要求。钢丝绳容量也要能满足起吊的高度要求; 起吊速度有足够的档次可以满足安装要求。在多机作业的情况下, 臂杆的高差要足够,以避免不安全的碰撞, 保证安全运转。各个塔式起重机之间要有相应的安全距离, 以保证臂杆与塔身不相碰撞。钢结构比较适用于规整、匀称以及较平的建筑平面, 所以安装流水线的布置要因地制宜。

2 土木工程中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加固问题是土木工程中工程师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青藏铁路的通行让全世界对我国铁路技术得到了认可, 而在青藏铁路的施工中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地基加固问题, 由此可见地基加固问题仍是当今土木工程技术中所要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首要问题。

地基加固技术在目前土木工程技术中使用较多的,主要包括换填法、排水法、挤压法、胶结法、加筋法等方法, 因工程施工地段地质不同也会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地基加固法。

①换填法是地基加固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自然地质不够适用当前工程的施工, 最主要的换土垫层法和置换法。换土垫层法就是将比较优质的泥土作为材料换掉原自然土,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整体置换。置换法又包括石灰置换法、碎石置换法、水泥置换法等。②排水加固法多用于沼泽地和湿地地带, 因本身土质中含有丰富的水分, 不适合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使土层坚硬。排水加固法有提案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 工程量不同所采取的排水法也会不同。③加筋法是为了使土质更加稳定, 不会轻易产生移动而适用的一种地基加固法, 这种技术在土木工程中也很普遍, 特别是高层建筑物和建筑难度性较大的工程都会采取这种地基加固技术。

3 结构截面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3.1 场地类别对抗震等级的影响

施工时,抗震等级对于框架截面设计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根据房屋高度和设防裂度从抗震规范中直接查出抗震等级, 但对于“ 场地类别为l 类时, 除6 度外可按表内降低1 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3.2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确定框架结构计算简图时取框架柱的长度为结构的层高, 但实际上梁柱纵筋相互交叉形成的节点连接是介于刚接与铰接之间的, 更接近于刚接。

4 工程测量和施工管理技术与方法

工程测量是施工测量人员根据土木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测量工作的, 为工程施工做出一定的标志和记录。工程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使设计图纸能够正确实施和呈现。测量中应坚持“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 避免测量错误而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在初期,工程测量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和实践经验, 例如仪器的使用和图纸的比例太小,在测量中应该对所有测量数据进行初测和复测, 具体包括图纸的数据、建筑物的数据、原始数据、观测记录的数据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