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基基础论文范文

地基基础论文精选(九篇)

地基基础论文

第1篇:地基基础论文范文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延缓了西部经济的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瓶颈。我们要充分认识基础设施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在速度上不是越快越好,在规模上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同经济发展相协调,并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协调发展。当前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双重的问题:既滞后,又盲目上马、重复建设。因此,我们要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发展。

(一)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应理顺的关系

针对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出现的争投资、争项目,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的一些情况,必须加强宏观引导,实施科学管理。当前要正确处理以下六对关系:

1.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不能将二者本末倒置,而要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既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也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目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出现了非对称格局,一方面是原有的基础设施的水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是西部大开发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些地方又出现了盲目上马的过热现象,如车流量小、经济落后的地区热衷于建高速公路。因此建议:(1)有关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进行充分论证,使基础设施建设在速度、效益、规模上同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规模相协调;(2)完善项目审批手续,合理把关,科学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应成为政绩工程,而应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2.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要防止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片面追求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也要防止相反的倾向。当前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倾向:一是在项目论证中存在着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二是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着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如高速公路在论证时多从社会效益角度考虑,即使车流量少、经济落后的地区仍然上马,但一旦投入运营就追求投资效益,提高收费标准。由于收费标准提高,导致了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减少,投资回收期延长,而为了缩短回收期,再提高收费标准,结果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为此建议:(1)在项目论证时,除军事等涉及到国家安全的特殊基建项目外,各种基础设施项目都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即使公益性项目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否则会变为“公害项目”。要计算出投资回报率和投资回收期。(2)基础设施的收费标准调整要依据《价格法》,经过价格听证会的论证,兼顾基础设施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并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力。

3.已建项目与拟建项目的关系。一是要考虑二者的协调发展问题,拟建项目要与已建项目相配套;二是要考虑在充分利用己建项目的基础上,上马拟建项目。当前在西部地区存在着已建项目未充分利用,又盲目上新项目的现象。如有些地方已建的机场未充分发挥作用,又新建机场;有的地方高速公路的密度大,利用率小。为此建议:(1)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效益评估制度,对已建项目的利用程度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考虑新建项目;(2)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构,加强规划与协调,统一决策,改变目前国务院各部委、省市各厅局分头决策和多头管理带来的弊端。

4.基础设施建设内部各类项目之间的关系。既要协调基础设施中的硬件项目水电路、邮政电信与软件项目文化、教育、卫生之间的比例关系,又要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的关系,同时还不能忽视公益性环境治理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为此建议:(1)建立基础设施项目体系制度,从总体上把握各类项目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实行科学管理;(2)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范畴,明确将西部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以及其他公益性项目列入基础设施重点建设的范畴,加大投资力度。

5.基础设施建设中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应多元化,同时应协调好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但目前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政府投资多,民间投资少;中央政府投资多,地方政府投资少;内商投资多,外商投资少。因此建议在基础设施建设主体方面加大“三个比重”:(1)划分政府与民间的投资范围,加大民间投入的比重;(2)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投资范围,加大地方政府的投入比重;(3)划分内资与外资的投资范围,加大外资投入的比重。

6.基础设施建设中重点与一般投资领域之间的关系。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必须处理好重点与一般,近期与长期的关系。在近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应包括:(1)水电路:水资源开发、水利设施及江河湖海的治理,电网、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公路(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航空港、海港与码头:(2)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重点项目;(3)农村基础设施、农田草牧场、生态环境项目;(4)城市设施建设、开发区建设;(5)原油、天然气、核电等能源开发项目;(6)饮水工程、天然气管道、污水与垃圾处理、绿化、美化等公益性项目。

(二)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1.加大国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但西部地区由于自身条件较差、实力薄弱、历史欠账较多,仅仅依靠民间的资本和西部地方政府没有实力解决这一问题,因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来完成。国家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投资领域应包括:跨省际的公路、铁路干线;大江大河的治理及重大水利工程和饮水工程;邮电、通信、广播、电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骨干通道;非盈利、非商业性开发与经营的重大公益项目;生态环境治理重点项目;重点机场和口岸建设。

2.积极推进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1)根据陕西的成功经验,对部分基础设施实行股份化集资,商业化运营。既拓宽资金来源,也提高运营效率,减轻政府负担;(2)鼓励地方集资搞基础设施建设,如地方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等;(3)放宽外资的准入条件,采取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更多地引进外资。

3.合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适当调整盈利性基础设施的收费标准。基础设施中盈利性项目收费标准低,影响了地方与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价格听证会的论证,对其中的一部分提高收费标准。二是推进基础设施资本市场建设,如设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加快基础设施行业企业的上市。

4.进一步完善价格运行机制,采用支持性价格政策筹集建设资金。一是继续允许西部地区修建二级收费公路,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入西部公路建设;二是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扩大以收费权为核心的经营权质押政策的实施范围,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向西部地区;三是积极疏导西部电网电价矛盾,鼓励对西部的电力投资;单独核定西部地区各电网输配电费用,鼓励电力生产企业与用户直接签订购电合同,降低用户电费负担,适当降低东西部地区之间骨干电网联络线的输电费用,鼓励“西电东送”;四是对新建的水利工程供水项目,实行补偿成本、合理回报的水价政策;五是对没有征收污水处理费的西部地区城市,要求尽快开征污水处理费,对已经开征的城市,要求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尽快达到补偿合理成本略有盈利水平。

5.坚决贯彻和落实“受益者负担、投资者受益”的原则。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责、权、利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中央政府将适当放宽限制,允许外资和私人投资开发原材料和能源,特别是鼓励他们加快西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国家将重点矿藏资源划定保护范围,将那些保护范围之外的矿产资源的开发经营权下放地方,调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萌凯:解决西部交通建设落后的途径[J].《西部大开发》,2001(11),P44-46。

[2]谢晚霞: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P60-64页。

[3]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2)。

第2篇:地基基础论文范文

加强交流引导

学生入校后先进行3周的军训,然后就接触到“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如下情况:对课程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不明白;课程的内容多,学生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许多知识掌握不了;由于以上因素影响,学生会有些迷茫,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甚至造成退学。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加强交流引导。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和好奇,对未来充满憧憬和迷茫。不少学生被动地选择了现在的专业,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和兴趣,甚至还带有一丝失落和专业情绪。这时他们需要的是真诚的交流和正确的引导,需要被“领进门”。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可以逐渐认识到地理科学专业的内涵和作用,了解自己将来可以做什么,然后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并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师生见面交流会是较为有效且可行的引导方式。课程学习之初召开以专业为单位的师生见面交流会,首先向学生总体介绍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往届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等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专业课程及授课教师,最后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通过见面会,可以让学生认识地理科学专业,确立奋斗目标,明白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学习。另外,“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时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了解地质学与地貌学、水文学、中国地理、土壤学、生物地理学、地球化学等后继学习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有效方法。

精选授课内容

国家对大学本科教育要求之一是“厚基础”。在进行“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时,应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特点和学习目的,从地质学课程丰富的内容中精选出主要内容,并着重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把握主次,突出重点,让学生学习起来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由于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因此笔者认为在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以矿物、岩石、构造运动、地史为主要授课内容,拓展开来即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板块构造、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年代、地壳历史研究方法、地壳演化简史(表1)。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了青海省省情以及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实践了这一授课内容,表现为授课条理清晰,学生容易掌握这门课程的框架和主要内容,效果较好。目前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课堂教学选用了宋春青等编写的《地质学基础》作为教材[3]。该书特点是内容较为翔实,阅读材料较多,但学生学习时也抱怨阅读量大,抓不住重点,定价太高。考虑到授课内容顺序安排、编者的个人偏好、地质学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教材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推荐了夏邦栋主编的《普通地质学》,以及陶晓风和吴德超主编的《普通地质学》作为参考教材,推荐了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中译本以及许靖华编著的图书等作为补充,推荐了国内著名的地学期刊编辑部的网站,如《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岩石学报》、《地质论评》、《第四纪研究》等作为学习的延伸。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进度表是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和进度的一种表格,它的填写对于教学有一定意义。笔者主张将教学进度表电子化,即制成Excel表格形式,教师填写好后,通过网络发送给相关人员审核、打印并集中签字盖章。这样填写方便,更改容易,省时省力。虽然已经确定了授课的主要内容,也安排了教学进度,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还会出现重点不突出,过于注重细枝末节的问题。作为年轻教师,精力充沛,责任感强,有实践“传道、授业、解惑”的强烈冲动,试图将自己所学对学生倾囊相授,知识面扩展得太大。另外由于经验缺乏,往往把握不好该讲多少讲多深,出现本该多花时间讲的没有讲透讲明白,而应该少讲的却讲多了。这可能造成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和知识点理解的困难,并导致自己面对的是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旁听了多位教师的课程讲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揣摩、体会、总结和积累,获得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教学效果大为改观。笔者讲课中按照预先的方案开展,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适时调整,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在讲授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信息传达的技巧性和有效性[4]。多媒体是一项图、文、声、像结合的信息传递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5]。多媒体对于地质学课程教学的优势在于[6]:图片、动画和录像等使枯燥的地质现象更加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加深学生对复杂地质现象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减少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和画图的时间,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改善了教室的空气状况,减少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鉴于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将之前靠板书无法展示的大量图片、影像内容生动呈现在学生眼前。

目前许多课程的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手段,但部分教师或过于迷信多媒体,或产生了惰性,或缺乏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和技巧。笔者认为:多媒体在形象展示图片动画的同时,主要起到提纲或展示主要授课内容的作用,幻灯片上不适宜出现大篇幅的文字;授课不是读幻灯片的过程,而是教师将幻灯片上展示的主要内容通过通俗形象的语言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使其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不是授课的唯一手段,授课时除了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和其他内容外,可灵活利用黑板边讲边画来讲授一些基本原理,还可利用实物,如典型的标本教学;课堂授课与作学术报告面对的对象不同,讲授方式也应有区别[4],不宜快速翻动幻灯片,要对许多重要内容强调和重复,慢下速度来让学生记笔记;可以让学生拷贝多媒体课件,便于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教材依赖性强,一旦教师授课内容安排与教材不符,就觉得不正常,很不适应。这时要和学生沟通,改变他们对教材的看法,让学生不迷信书本,教材只是一本参考书,并告诉学生将怎样安排课程内容的学习。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基本目标之一,即所谓的“授之以渔”,毕竟大学四年不是其学习阶段的全部和终结,而仅仅是学习的开始。笔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认真做到预习、听讲和笔记、复习、作业这四个步骤,然后根据个人情况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观看相关影视资料来开阔视野;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打牢基础;鼓励学生尽量用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方法;通过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地质实例,让学生领会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朝着能力培养和学以致用方向努力。鉴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将来有学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笔者通过简单的例子说明很多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小学教师应引导孩子们思想火花的迸发,以此让学生领会更为合适的教育理念。#p#分页标题#e#

重视实践教学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7]。地质学课程的许多内容必须进行实践才能很好地理解,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掌握地质学的各种技能。因此,地质学课程不仅要讲授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且也应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比如矿物、岩石、化石、构造等的鉴定和识别,地质图的阅读和编绘,偏光显微镜的使用,地质罗盘和放大镜的使用,地质剖面实测等。近年来,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积极协调增加了实验场地,利用国家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资金购置了部分实验标本、器具和仪器,目前“地质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安排了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室内实验内容包括矿物、岩石、化石以及构造的鉴定和识别(表1)。野外实习安排在四川峨眉山-都江堰地区,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实测地质剖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实习地区的岩石、地层、化石、构造和地质发展史,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是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课程训练和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则没有安排专门的课程教学,在地质学课程中也没有相关知识内容,二则教学时间有限,三则可能缺乏开设这些实验的相关条件,导致许多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没能进行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训练。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关训练,让他们掌握阅读地质图和使用偏光显微镜的技能非常有意义。为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购置了地质图、偏光显微镜和矿物岩石薄片,也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地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课时,拟将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纳入到室内实验中。革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也是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突破点之一。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明确实验(实习)目的,熟悉实验(实习)内容,了解实验(实习)过程;分组实验实习,既可以减轻部分实验器材缺乏的矛盾,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每次实践课的重点,强化基本功训练;在实践教学、作业批改等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查漏补缺或纠正错误;对于对地质学较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进入实验室学习,也可以视情况引导其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另外,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可以借鉴王家生等[8]的建议,挖掘校园内部和校园周围存在的丰富多彩的地质素材和现象。

第3篇:地基基础论文范文

: 土木,岩土,地基基础,基坑边坡,隧道立井生产实习论文 前言 第一部分 隧道与地下工程 第一节 概述 隧道和地下工程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和推广。隧道和地下工程已经是解决我国交通和工业的和很有前景的一门科学。 隧道是一种地下工程结构物,通常是指修筑在地下或山体内部,两端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通过的通道。隧道一般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铁路、公路、航运和人行隧道;城市地下铁路和海底、水底隧道;军事工程方面的各种国防坑道;水利发电工程方面的各种水工隧道或隧洞等。 隧道工程是指从事研究和建造各种隧道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一门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目前,大部分隧道的设置以交通运输为主要目的,穿越山岭、河流、港湾等障碍,修建地下铁道,缩短交通线路,改善线形,可提到车辆行驶速度,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此之外,在水电工程中设置各类水工隧道可实现引水、排水、通风等目的;在市政工程中,设置各类公共隧道可实现污水排放、管线铺设等目的。隧道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其一般在长度方向上有较大的尺寸,多数长度为几千米道几十千米,有的甚至更长。而横断面的尺寸则相对较小,一般仅几米到几十米。断面较小的隧道,一般不作为交通设施,仅用于污水排放和水、气管道、电缆、通讯线路等敷设用途,这些通道常常也被称为隧硐、导沟、管沟等。断面较大、长度较短的隧道所形成的地下空间,一般有其专用功能,如作为地下变电站、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地下广场等。 隧道之所以在近几年迅猛的发展,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 首先,利用隧道可以实现各种运输线路直线等穿越山岭而不必盘山绕岭。 其次,隧道还可以改善线路中的车辆运行情况和提高线路的运行能力。 其三,隧道是一项隐蔽在地下、水下或山体内部的重要结构。 其四,隧道在具有以上功能的同时,还存在有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它不占据地面空间,这等于无形中增加了城市的有效面积,对于人口拥挤、道路密集、交通繁忙的城市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城市地下隧道的兴起,也带动了整个城市地下工程的发展。 隧道是地下工程的一种,而矿井和巷道同样是地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井的建设和施工比隧道更困难,因为它位于较深的地下,地质条件更复杂和施工技术不完善! 我们这次实习,主要是焦晋高速隧道工程和赵固煤矿的矿井建设。 第二节 隧道工程 我们这次实习地点是焦晋高速的隧道工程,特别是牛郎河隧道,它是焦晋隧道中工程量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最困难的最长的隧道。 1、焦晋高速 1.1、概况 焦作至晋城高速公路(焦作境),是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河南省重点工程,也是国内第一条由地、市级公路局自筹资金、自行建设、自主管理的跨省高速公路。焦晋高速(焦作境)穿梭在太行山崇山峻岭之中,悬挂于县崖峭壁之上,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小,施工难度前所未有。去年年底全线通车的河南焦作至晋城高速公路,由于采用了多项诸如煤炭采空区注浆加固等先进技术,使这条穿越太行山的高速公路成为国内先进筑路技术的实验示范基地。 焦作至晋城高速公路(焦作至省界段)虽然只有短短的17.036公里,但因穿越太行山,地形复杂,地质

第4篇:地基基础论文范文

1.1桩基处理桩基的主要技术

可以分为静力压桩技术、挤括多分枝成立盘灌注桩技术、钻孔压降灌注桩技术以及夯压成型灌注桩技术。静力压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压桩的速度快,并且重量小,移动方便,广泛被运用于混凝土预制桩的成桩当中,有着良好的运用前景。挤括多分枝成立盘灌注桩技术是一种创新改革的新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它的每个桩荷载力是灌注桩的两到五倍。同时,挤括多分枝成立盘灌注桩技术的桩长仅仅只有灌注桩的一半左右。它的最明显特征就是施工的效率高,工作进展快,加快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日程,为施工单位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这项桩基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普遍使用,势必未来发展一片光明。

1.2基坑支护形式

首先,在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前要进行一系列专业的地质勘察,通过勘察充分掌握了解到地表下的管线脉络,分析所掌握到的相关数据信息。例如地基工程周围的环境、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地基土坑的安全状况、地基坑的深度等等,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基坑支护的主要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地表下连续墙支护、土钉墙(喷锚支护)、水泥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排桩、钢板桩:型钢桩横挡板支护,钢板桩支护,具体选择的基坑支护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在采用基坑支护的相关方式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一些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基坑支护的安全质量。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基坑边缘的荷载;(2)基坑降水排水的措施;(3)选择机器类型;(4)开挖的顺序和深度;(5)进出车辆的道路;(6)基坑的相关监测。

1.3土方开挖在进行建筑地基和基础

工程施工前,要及时对土方的开挖位置进行全面的清除垃圾物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彻彻底底排除施工位置的电线和排水管道等设备,要想及时明确好施工现场的相关路线,边缘的坡度、排水渠和聚水进的方位,就要通过合理的勘探,科学的绘制出工程施工现场的平面图。对于施工现场的测量控制网,要满足相关的控制要求,无论是基线还是水位点都要在标准范围之内。在对土方开挖时,事先要确定好开挖的具体深度,深度较大时就要对土方进行分层的开挖。对于土方开挖的泥土运输问题,来往运输车辆要停在挖掘机工作的侧方,最大程度的降低挖掘机的运动幅度。如果开挖的基坑过大,挖掘机就要保证以之字形状的方式移动操作,同时挖掘机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运输车辆的相关数目。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2.1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在进行土方开挖的工作时,每道施工工序要符合施工标准,操作规范,施工技术达到相关的要求:比如要根据测定定位,抄平放线,根据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和排水状况选择开挖的方式和土方边缘的坡度大小,严格按照工程的施工顺序,从上而下、分段分层的去施工;根据观察测量基坑和水沟周围的地面情况,使用合理的排水方式,在进行降排水过程的环节时,要严格把水位降低到小于水槽底500m以下,同时在进行开挖基坑时要保护好地基土的完好无损,不受到很到的破坏,基坑边缘的荷载不能超出规定范围,在基坑周围上方堆土时,要保证与基坑边缘相距1.5m以上的长度。

2.2提高质量监督控制

建筑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建筑行业的质量鉴定体系,不断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积极完善各项内部建筑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地基与基础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2.3地基与基础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强地基与基础施工的安全管理,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教育,优化施工人员的配置,合理安排任务,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评价分析,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与经济利益相挂钩。

3.结束语

第5篇:地基基础论文范文

①界址点与宗地线(图1)宗地线上附着的界址点。界址点参与重生成界址线。界址点的最终标定精度影响界址线(由入库软件依据原始的界址点和宗地线绘制成)的重生成质量。②宗地权属线与接边处理(图1)宗地线需要接边。接边处的宗地线在同一处的描述表达,决定接边处理的质量。接边成果参与重生成界址线。接边处理不到位会导致不必要甚至错误的宗地边界线段。③界址点与接边处理(图1)界址点参与接边工作。接边处界址点个数、位置等要素的一致与否影响着接边质量。接边成果决定界址点的取舍。不必要或错误的接边成果导入后期入库软件后,检查处理时软件会提示甚至强制建库员改动界址点(例如加界址点),否则无法成功入库。④微短线由上分析可知,界址点、宗地线、接边处理三者相互影响问题的症结在于微短线。微短线的存在,有数据接边处处理时产生的,也有MapGIS软件处理时产生的。消除微短线,以上问题就解决了。

2基础空间数据优化处理方案

优化处理伴随基础空间数据的生产过程。

2.1原始数据准备1———现有资料收集与分析为保证调查结果数据与历史数据的有效衔接,所需资料:①1:5000比例尺DOM可作为权属调查的外业工作底图;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用来提取各级行政界线以及与权属界线有关的主要地物;③原有的权属登记资料可用来确权的;④各等级控制点成果、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包括数字化)、最新的二调成果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国有土地报批和林权证发证资料及原始档案、权属界限协议等历史档案资料。

2.2原始数据准备2———调查路线和数据采集处理办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采用2.1①中所指调查工作底图,实地调查确认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址点和界址线。影像清晰的可直接在工作底图上进行判读,标绘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和宗地权利人;影像难以判读或地物发生明显变化的,采用RTK获取界址点的坐标数据,测绘权属界线。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模式数据采集方案:白天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宗地权属界线调查,由村民小组长或代表人、人正确指明权属范围线位置,专业作业员判绘完成所有权原始数据采集;晚上根据外业调查结果和野外记录在计算机上运用MapGIS软件进行上图和必要的属性录入。保证矢量数据与外业调绘结果一致。

2.3优化处理1———界址点的制作依据设定界址点位置的“三原则”(宗地权属线相交处、宗地权属线大拐弯处、地类变化处),在野外调查时在工作底图标绘界址点,内业上图时制作成点文件“.WT”。点制作优化处理:①MapGIS中不易在线交汇处和线节点处绝对捕捉点,所以转入CAD软件操作是个好办法,可逐一移点至绝对捕捉到位并改变颜色,全部完成后依据颜色提取移好的成果点。但是需要注意:⑴不能漏移点,⑵要放大视图,将点正确移至线交汇处。②MapGIS中同位置的界址点不能重复或偏位,偏位会产生后期重生成的界址线与原宗地线间存在缝隙,或入库软件报出界址点不在界址线的错误。③一条权属线上两界址点过近(此多为不必要的点),会导致入库后产生微短界址线。

2.4优化处理2———宗地线的制作依调查结果,绘制宗地线文件“.WL”。线制作优化处理:①放大影像底图,依据外业成果绘制宗地线,宗地线的矢量化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界址点的定位精度。同时,线需要有充足节点,以保证宗地线的光滑。②对于宗地线交汇处,宗地线上的节点不能离此太近且不能使相交的宗地线空间上形成小角度尖角的情况。这样做的原因是:提高后续移动界址点(绝对捕捉到位)的正确性及库中生成的界址线准确性;解决后续数据库中“SYQ融合成DJZQ”、“DJZQ融合成DJQ”时出现“倒刺”现象(图3)。③MapGIS绘制宗地线时,不能保存线拓扑检查结果(避免线的微小偏移),否则接边处会产生缝隙。④正确方法处理完宗地线中微短线,可提高后续工作效率:在MapGIS的线工作区属性检查(图4)中,点击长度字段,双击右侧的长度值列表中的微短值,定位到对应宗地线,结合影像底图合理处理。

2.5优化处理3———宗地面的制作宗地线绘制无误后,可使用线转弧段功能,制作宗地面。面制作优化处理:①先处理微小碎图斑,同样可提高后续工作效率:在MapGIS的区工作区属性检查(图5)中,点击面积字段,双击右侧的面积值列表中的微小值,定位到对应宗地块。此情况多为宗地线尚存在微短值,故转而处理微短宗地线,处理完毕后,重新生成宗地面,结合影像底图重新检查处理微小面,直至无。②为属性挂接操作方便,将地籍区号、地籍子区号、预编宗地号、宗地统一编码、宗地四至、权属单位代码、权属单位名称、坐落单位代码、坐落单位名称、权属性质等分别制作成点文件,保证文字注记的左下角点位于对应闭合宗地线内,然后可完成点与区合并步骤。③对于宗地面文件里的权属单位代码、坐落单位代码两字段,需要提前制作好权属单位代码表,根据制作结果对应对宗地块赋值正确的代码。权属单位名称采用“xx乡xx村xx组”形式,杜绝全县内有同名村名情况,方便后期数据区分与统计。④面(点、线的也可)的其他属性字段都可用MapGIS的空间赋值(图6)或条件检索(图7)功能赋值成功,或者通过ArcGIS属性匹配挂接实现。⑤各文件里的属性字段中是否有空值,可通过工作区属性检查来查询。

2.6优化处理4———空间数据的接边数据接边,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数据库建设质量及数据处理的难易度和效率。数据接边的几点操作要领:①线状地物的宗地线的对接要保证质量,着重处理掉微短线,否则残留的微短线,会给后续工作带来麻烦。②数据衔接处界址点要特别注意保持一致(个数、空间位置),并结合影像底图检核界址点设置的合理性。③宗地线的接边处不能产生线或宗地块的冲突,抑或存在缝隙现象,并保证图形和属性要素的逻辑一致性。④数据接边处需要检核宗地面属性字段内容的合理性,特别注意与外调结果的一致性、与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结果的相符性。

2.7数据成果的ArcGIS拓扑查错将MapGIS基础空间数据转换为shape格式,导入入库软件里,并融入地籍区地籍子区属性信息,由入库软件导出MDB数据。在ArcGIS软件ArcCatalog工具中依质检要求的拓扑规则,对MDB数据进行质检(图8)。图9中显示了质检结果:宗地面有3处空隙,地籍子区有5处空隙,宗地面和地籍区间有11处不重合,宗地面与地籍子区间有14处不重合,地籍区域地籍子区间有5处不重合。界址线与宗地面的宗地界线间有79处不重合,界址点有9处不在宗地面的宗地界线上。总体来说,拥有1.8万多宗的基础空间数据在MapGIS阶段处理结果质量较好。

3总结

第6篇:地基基础论文范文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基础 整体经济效益 制度创建

1对学界探索经济法理论基础的评判

学界对经济法理论基础的摸索是伴随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开展的。早些时候,我国经济法学界在调研经济法构成的本源时,多在经济法构成的经济基础上做文章,并提出“市场失灵说”,以为:在传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约机制、竞争机制、价钱机制等市场机制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石,资源配置借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来完成。但是,它会呈现“失灵”状态,首要表此刻:自由竞争发展到必然水平就会构成把持,而把持则会抹杀竞争;宏观经济一旦呈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明显不平衡,就可能致使经济危机。如许,就需要借“国家之手”加以管控。而是以呈现的法律空缺又必要一种新的法律形式来弥补,这类新的法律形式便是经济法。这一“市场失灵说”,曾被经济法学界有意无意地看成经济法理论基础。后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市场失灵”仅仅是经济法的经济基础,经济法还应当有社会基础、政治基础等。近期,有的学者更直接表述:“无论作为法律部门,抑或法学学科,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其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为现实基础,即客观基础;二为理论基础,即主观基础。作为直接反应经济生活的一种上层建筑形态,经济法具备普遍而坚固的实际基础――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对此已越发构成共鸣”。这里已明显将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作为客观基础而与理论基础区别开来。

诚然,这类将客观基础与理论基础区分开来是准确的,可是,还不可以作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首先,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等客观基础是不适合作为法的理论基础的。因为,任何部门法的理论基础都应当是法律意义上的理论,即对应其自身特有的法权,只有这样,部门法所规定的主体及其职权和权利义务才能够得以最终归属,部门法以主体及其职权和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体系受到这种“归属”的支撑才能够形成,由此部门法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成立;其次,客观基础尤其是经济基础,可以并且可以作为全部社会科学学科的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足以证实这一点),因而无法尤其针对部门法来做基础;另外,顾名思义,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也只能是部门法的客观基础,它反映的是部门法形成和发展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客观背景,还不是理论,因而与理论基础的涵义大相径庭。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作为经济法的客观基础――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是理论基础。作为理论基础,一是要构成理论;二是这一理论应当是法律意义上的理论,即以经济法主体的职权和权利义务为内在要素,使经济法所规定的主体及其职权和权利义务能够得以最终归属,其内容的体系受到这种“归属”的支撑得以形成;三是可以尤其针对经济法来做基础,即可以将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等区分开来。

2构建区域经济法制度框架的设想

法的系统是与法造成的基础和法的主要任务相适应的。打造地区经济法的规定框架,必需与地区经济法的客观基础、理论依据、政策目的和主耍使命相一致,必需反应经济法和地区经济关系的特征,必需以地区经济法的调控工具为规模来肯定。地区经济法是调控地区调控经济关系和地区市场规制经济关系的法律规章体系,本质上属于经济法的范围。经济法系统一样平常由“一体两翼”三大块组成,即由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三部门组成。

经济法主体的市场行动和市场监管行动都必须遵照国家市场规制法的束缚。与此同时,作为市场规制法的尤其法律规定,地区市场规制法规定的主要内容还应包含:(1)市场培育法律制度借市场培养法律制度规划来建立地区一体化市场,这是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前提。(2)为缓解区域内各政府间存在的为实行市场规制法而呈现的立法、法律与司法上的相互牵制,理应成立区域内的市场规制法调和规定。(3)域内政府经济协作条约规定。这是经济法中经济合同规定在地区经济法中的详细落实。(4)域内技术交流与互助规定。(5)域内地皮、资本、能源互助开发利用规定。(6) 一流设备、运输通道基础设施等互助开发利用规定。区域生态环境共建与保护制度。要实现地区协调发展,走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这就起首必要按照地区发展特征、资本状态借立异立法的规定平台建立,打造出一个适合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良法律情况。现在,良多经济地区连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律例、规定,在地区法律规定安本领迈出了坚固的一步,这些立法收获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打下了优良的规定平台。

3结论

本文得出的开端结论是:中国地区经济法造成、存在和发展具备客观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它对保障和增进各经济地区的均衡、协调发展,安妥加速西部大开发,更好更快增加我国综合国力,具备重要意义。打造地区经济法必须坚持中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应从地区经济法的主体规定、地区市场规制法规定、地区调控法规定、地区经济法的责任规定等多方面打造地区经济法的规定框架。调研打造地区经济法的框架系统,增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法制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系统工程,现在这类调研起步没多久。地区经济法作为经济法调研的新领域、新课题,理应像昔时调研涉外经济法和特区经济法同样,加强调研,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法学调研的又一特性。

参考文献

[1] 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4 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第15条第2款.

第7篇:地基基础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共同体障碍;优势与不足;研究路径及特点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02-02

引言:随着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正式建立以及着手研究,迄今为止60余年的甲子轮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研究、梳理以及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到现在的多学科性的专题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就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研究来看,其在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中医科学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强中医与现代医学相关学科紧密联系,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新内涵的建设,从而能够推进具有中医特点的新兴医学理论学科的发展。

1 清醒认识中医所遭遇的共同体的障碍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体系,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文化、方法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前所未有的共同体的障碍,下面就共同体障碍的具体表现进行简单的分析:

1.1 科学共同体的障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科学共同体障碍,指的是中医学方面形成的理论、方法难以与目前的大科学体系相融合发展,直接导致了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缓慢,也使得中医学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研究发展中难以形成理论、技术以及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整体的发展。

1.2 受众共同体的障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民众接受的医学理念和知识,基本都是建立在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西方医学上,对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医学术却不是很了解。由于中医医学发展缓慢,而西医却在普及和发展,我国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民众对于中医的任课也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术研究的的社会地位,以及心理地位,进而对中医的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 正确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的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即从理论的分类、理论的发生以及理论的推演结果进行评价,下面就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 从理论的分类评价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理论主要是由科学理论、数学与逻辑理

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科学理论主要指的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也即是对于事物的客观看法和评价,数学理论是是从数学的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规律性的认识,逻辑理论指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逻辑认证。就中医基础理论来看,其在科学理论方面还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本身具有中医,中药的基础性体系,而在数学理论以及逻辑理论方面则是较为欠缺,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1 从理论的发生评价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构成的仔细研究分析,

我我们可以得知中医学的推理发生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思维模式为基础,这也可以说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不是以经验成分与模式推演所形成的非经验成分的混杂,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中运气学为基础,这也使得中医学从发生的角度来说,优势在于理论性较强,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必要实践,因此,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对其中的模式与经验的成分进行判别,尽可能的应用现代实证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2.3 从理论推演的结果评价中医基础理论。 任何的科学理论,都是具有解释、预见两项功能的,这也是科学理论对客观事物进行本质和规律性总结的基础。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传统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主要是以中国古典的“运气学”为基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不仅仅具有经验性的概括总结,同时还具有各种模式的推演,这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但这也影响了中医基础理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指导。

3 明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及其特点

就目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来看,主要还是由理论研究、临床总结、实验研究这3种路径构成,下面就这三种路径及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理论研究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国古代相关的中医文献为基础,从演变的规律,体系结构以及病证论治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该路径的特点在于难以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持续性以及中医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的循环机制。 二是以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文献为基础,进而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详细挖掘研究。该研究路径的特点在于局限性,难以对中医理论进行整合集成。

3.2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形成的重要途径,临床研究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病情实际进行总结,该路径的特点在于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导致临床研究

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难以真正在中医的临床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科学的中医基础理论。

3.3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当代医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实验,可以对一些医学理论进行验证,但是对于中医医学来说,中医理论是以“象”思维作为基础理论构建的基础,西方医学则是以还原论作为指导思想,因此,在实验之中如何融合这两种不同思维的思想,这是实验路径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中医理论中的科学问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我国中医医学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因此,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而言,政府及中医相关的机构应该持着开放的态度,欢迎社会以及各个医学研究机构的参与。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研究方面,应该在继承经典的中医基础理论科学的基础之上,努力创新,用中医现代化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想,同时加强中医学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寻找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从而加速我国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科学的发展与更新。

参考文献

[1] 邢玉瑞. 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内涵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12). 2473-2474

[2] 林德宏,张相轮. 东方的智慧[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05.

[3] 王庆其. 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1.

第8篇:地基基础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层建筑;建筑结构;框-筏基础;不均匀沉降

Abstract: by using the superstructure-basic theor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hree-foundation, from controlling basis the uneven settlement perspective, the hard strata area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and the skirt building do not set when sewing based raft thickness was studied, and some useful conclusion are obtained.

Keywords: high building; Building structure; Box-raft foundation; The uneven settlement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带裙房的高层建筑在主楼和裙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高差、荷载差以及结构刚度差,容易使基础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从而对地面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不均匀沉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和难题之一。

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主楼和裙房毗邻处设置沉降缝,采用双柱、双墙等措施将结构断开;或者主楼和裙房之间设施工后浇带,主楼和裙房在施工期间可自由沉降。实践表明,这二种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不当, 不均匀沉降仍带来难以解决的后续问题,而且防水问题也难以很好解决。随着人们对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以及建筑功能多样化的要求,现在一般要求主楼和裙房之间不设缝,而将不同功能的建筑同建在一个大的空间底盘上进行整体式基础设计。这类基础由地下室框架和筏板组成,简称框- 筏。它能够提供一个大的空间(如停车库) ,在底盘上能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使用空间或共享空间,从而满足了投资者多功能的使用要求。而这种大底盘的框-筏基础能否较好解决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的连接以及在允许不均匀沉降前提下如何合理确定筏板厚度成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对这方面研究的文献极少。经过对高层建筑基础筏板厚度的调查表明,目前基础筏板厚度的设计取值相差很大,往往力求安全,造成浪费。整体式基础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合理的筏板厚度,筏板过薄则无法抵抗主裙楼的不均匀沉降,筏板过厚则使造价大幅度增加,因此研究筏板厚度的变化与不均匀沉降的关系对于工程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传统的将高层建筑、基础和地基三者分割开来的设计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实际的要求,只有利用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进行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本文将利用共同作用分析方法,从控制基础不均匀沉降角度出发,探讨筏板厚度随荷载差异(上部结构层数差)、裙房挑出跨度情况的变化关系:在对中硬地层地区地质情况下进行理论计算,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1 理论计算模型

1. 1共同作用理论模型

在带裙房高层建筑考虑共同作用的筏板沉降理论计算模型中,上部结构采用三维空间模型,基础筏板采用四边形中厚板有限元模型,地基采用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采用空间子结构法将荷载与刚度凝聚,考虑接触面上的结点变形协调, 建立理论方程:

式中{U}为基础位移向量,KB 为上部结构的等效边界刚度矩阵,SB 为等效边界荷载向量,K为基础刚度矩阵,Q 为基础的荷载向量,Ks 为地基刚度矩阵。通过此方程求解和回代就可得到基础沉降、基础内力、地基反力、上部结构内力等数据,从而进行共同作用分析。

1. 2基础差异沉降的描述

在工程上常常采用基础纵向相对弯曲θr 来描述基础的差异沉降,相对弯曲θ r 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 Δωr 为基础差异沉降; LR 为基础长度。

较大的θ r 不仅会引起结构基础内力发生改变,而且会引起上部结构中的砖墙等非受力部件发生诸如开裂等破坏,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而太小的θ r 又必然要求基础刚度过大,提高基础造价,因此,基础设计应使θr 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根据理论的计算分析以及实际工程的测试研究,认为θr ≤0. 8 ‰ 是能够保证基础正常工作的弯曲值。

2工况计算与结果分析

2.1工况介绍

裙房挑出二跨结构平面见图1, ①~ ⑥轴为主楼;在结构体系中, 取柱距 8m, 主楼框架柱截面1200×1200mm,裙房框架柱截面500× 500mm, 框架梁截面 400 × 800mm, 次梁截面 300× 600mm; 地下室一层,楼面板厚度 150mm, 层高 5200mm;地面裙房二层,楼面板厚度 120mm,层高 3600mm;标准层楼面板厚度 120mm, 层高 3300mm;结构荷载约15KN/ m2,筏板砼取C30。

本文在对数值结果的分析中,以θr ≤0. 8 ‰ 为控制量来研究筏板的厚度T 随层数差 n 以及裙房挑出长度的变化关系。本工程算例中, θ r = 0. 8 ‰所对应的基础允许差异沉降值(按( 2)式计算)见表2。

2.2 工况计算

计算结果以表格形式给出,表格中表达了筏板厚度T 随上部结构层数差 n 的变化情况。裙房挑出一跨情况计算结果见表 3,裙房挑出二跨计算结果见表4。

根据表3、表4,可绘制筏板厚度T 与主裙房层数差 n 之间的关系图,见图2、图3; 回归关系式见式( 3)、 ( 4)。

2.3 工程实例

目前,有关框-筏基础整体设计的工程实测资料很少,本文从下面相近例子来说明结果分析的合理性。

在国外,对于片筏基础的实测研究并不多见,实测资料较为完整的当推美国的Focht等人对美国休斯顿市的独特壳体广场大楼( One Shell Plaza)的实测结果。美国休斯顿独特壳体广场大楼的片筏基础平面尺寸为 52. 46m×70. 76m, 筏厚 2.52m,埋置在街面下 18.3m,地面是一幢 52 层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地下为四层停车场,地下室裙房挑出6.1m;其地基土主要是夹有砂层的坚硬的超固结粘土,建筑场地下61m 以内的土层基本上是均匀的。对该大楼的观测长达8年之久,通过对于筏基的不均匀沉降差值的观测,算得片筏的纵向弯曲θr= 0. 85‰ 。 用本文数值计算结果所得数学表达式来估算筏板厚度,通过比较,地基情况较接近,裙房挑出6.1m较接近挑出一跨情况, 用式( 3) 来进行计算。在数值计算中,我们考虑的是 6m 左右的埋深,而该大楼埋深为18.3m,由于补偿原理,我们知道相应作用在基底的压力减少,故将埋深相应换算成结构层数进行计算,计算中设土的重度为18kN/m3,结构楼层重量为15kN/ m2,计算过程如下:

埋深差:18.3- 6 = 12. 3( m) ;挖土重量:12.3(m) × 18( kN/ m3) = 221. 4( kN/ m2) ;

土重折换为结构层数: 221.4 / 15= 14. 76( 层) ≈15( 层) ; 折换后层数层: n= 52- 15= 37( 层) ;代入n> 16时,T= 0. 1n- 1= 0. 1 ×37- 1= 2. 7( m) ; 我们知道计算结果T= 2. 7m所对应的θ r= 0. 8 j , 而该大楼实际T= 2. 52m 所对应的θr= 0. 85 ‰ ,可见公式的计算结果是符合实测结果的。

3 结论

(1)从控制基础不均匀沉降角度,对中硬地层地区带裙房高层建筑基础整体设计筏板厚度取值可参考式( 3)、( 4) ;

(2)在上部结构的层数差相同条件下,随裙房挑出的增加,T~ n 斜率增加, 即筏板厚度随层数差变化加剧,因此裙房挑出长度应有所限制;这种情况在层数差较少时不明显,是由于基底面积增加,基底压力减少,结构的平均沉降减小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徐至钧。200幢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厚度的调查和分析[ J]。地基基础工程, 2002.

[2]董建国,赵锡宏.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与实践[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第9篇:地基基础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载荷试验

中图分类号:TU4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51-02

0 引言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在地基基础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公路、铁路、港口、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工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它不仅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还与基础形式、宽度、埋深、建筑类型、结构特点和施工速度等因素有关。自从1974年我国第一本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在长达28年的时间里,我国勘察设计人员长期习惯于从规范中查表确定地基承载力,这种方法的简便性使得部分勘察设计人员把客观上相当复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问题简单化了,似乎用不上土力学知识,不需要多少工程经验,会查表和简单计算就可以确定地基承载力。2002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取消了地基承载力表,规范中推荐的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理论公式计算方法,另一种是现场载荷试验法。现场载荷试验法作为确定地基承载力最基本、最可靠的方法,可以取得较精确可靠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因此规范在定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是这样描述的,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本文就地基承载力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讨论,旨在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对规范的理解上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1 关于地基承载力的理解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强度条件,即要求作用于基础上的荷载不超过地基承载力,以保证地基在防止整体失稳方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变形条件,即控制基础沉降使之不超过允许值。在荷载作用下。地基产生变形,在初始阶段荷载较小时,地基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当然是安全的,随着荷载的增加,变形增大,并在小范围内产生剪切破坏,称为“塑性区”,塑性区较小时,地基尚能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随着荷载继续增加,塑性区不断扩展,最后塑性区连成一片,地基承载力达到极限,失去稳定。虽然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将强度和变形分开考虑、单独分析,但强度和变形是耦合在一起的,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土体强度和变形的综合表现。因此,地基承载力可以理解为地基的承受荷载的能力,即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变形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能力。

2 关于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的讨论

2002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把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faMbr+Mdrmd+Mcck推荐为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即为了充分利用地基承载力,同时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控制地基中塑性区开展的深度为荷载宽度的I/4时相应的荷载。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对砂土内摩擦角标准值φk≥240时,承载力理论计算值偏低,为了让临界荷载P1/4公式同样适用于砂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砂土地基的荷载试验资料对承载力系数Mh进行了经验修正,因此,该公式实际上是经过经验修正的承载力理论中临界荷载P1/4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规范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是由弹性应力带入塑性条件得到基础下地基的塑性深度为基础宽度1/4时的理论解,实际上,地基中的塑性区究竟允许发展到多大范围为宜,与建筑物的性质,荷载的性质,特别是土的性质有关。陆培炎指出,实际上的塑性范围要比基础宽度的1/4小的多,因此,规范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缺陷,在实践上限制了地基强度的充分发挥。同时该公式在推倒过程中假定土的自重应力在各个方向相等,由于实际上并不相等,这是该理论公式的另一不足之处。另外,在临界荷载的推倒中采用弹性力学的解答,对于已经出现塑性区的塑性变形阶段,该公式推倒是不严格的。

2.2 规范推荐的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仅适用于e≤0.033b的情况,这是因为用该公式确定承载力相应的理论模式是基底压力呈均匀分布,当合力的偏心距较大时,基底压力就会很不均匀,为了使计算的地基承载力符合其假定的理论模式,该公式使用时必须注意上述条件。

2.3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是很灵敏的参数,采用何种试验方法,如何取值是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如果把三轴试验的c、φ值代入规范推荐的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时,得到的承载力比较符合实测值,而把直剪试验c、φ值代入计算,所得承载力明显偏小。关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取值,由于全国各地差别较大,规范没有做统一的规定。按照极限平衡理论应取峰值强度,有些地方规范根据地区经验用临界荷载公式计算承载力时采用峰值强度的70%,比如上海实践证明,抗剪强度指标用直剪固快试验,取峰值强度的70%计算c、φ值,由此得到的地基承载力比较符合实际:有些地区则认为用峰值强度计算得到的承载力已经偏小,不能再打折。

2.4 地基承载力的含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变形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能力。规范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只考虑地基有足够的强度,没有考虑变形,是一个强度值,也就是意味着在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时先将基础的沉降变形搁置起来。将地基强度与变形割裂开来考虑是目前规范在地基承载力理论上存在的严重缺陷。由于土体作为一种非连续介质,其土性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带有很大的区域性,因此用单一的土体本构关系来正确描述土的工程性质难以直接应用到在工程实践中。所以对于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基础形式,其沉降量不同的,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2.5 在基础尺寸一定时,理论计算公式所用的参数抗剪强度指标c、φ越高,极限荷载与临界荷载之比越大,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基土按规范推荐的理论公式计算得到地基承载力,其安全度是不同的。假设有一个宽度为3m,埋深1m的基础,如果处于某软土地基上,地基土相关指标为粘聚力ck=6kPa、内摩擦角φk=4°、变形模量E=0.6MPa,则经简单计算可得地基承载力fa50kPa、极限荷载Pu=76kPa、安全度k=1.52、沉降量s=200mm:如果处于某硬土地基上,地基土相关指标为粘聚力ck40kPa、内摩擦角φk=26°、变形模量E=40MPa,则地基承载力fa=429kPa、极限荷载Pu=1503kPa、安全度k=

3.5、沉降量s=6mm。从上述算例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地基土利用规范推荐的理论公式计算存在安全度不同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软土地基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到对于硬土可能存在承载力未能充分发挥。

3 关于载荷试验的讨论

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比较简单直观地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原位测试方法,也可以看作基础的一种模型试验,从理论上说平板载荷试验的结果反映了半无限体的承载性状,从工程实践的角度看,很深部土层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载荷试验的结果为p~s曲线,通过p~s曲线可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规范推荐的理论公式计算法相比,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既考虑了地基土的强度问题。又注意到了沉降问题,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实际上载荷试验结果用于地基基础设计时,尚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3.1 虽然可以在基础底面标高处的土层上做载荷试验,但为了将Boussirmsq课题的解析解用于分析试验资料,也为了试验条件的归一化,规范规定了试坑的宽度『必须不小于压板宽度的3倍。这样,试验是在无超载的条件下进行的,所得的试验结果是在相当于基础埋置深度为0的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用于工程设计时必须按实际的埋置深度进行修正。

3.2 地基承载力的大小与基础底面面积有关,载荷试验的压板尺寸越接近基础底面尺寸,试验的结果越能反映实际情况。但过大的压板尺寸将使试验的总荷载很大而难以实现,一般规定压板面积为0.25m2~0.5m2,如果是方形压板,边长为0.5m~0.707m。将这种标准尺寸压板的试验结果用于实际工程时,需要进行宽度的修正。但对于大面积的筏型基础、箱型基础,基础面积可能上百上千平方米,此时试验尺寸与实际基础尺寸相差悬殊,应力分布、破坏模式差别很大,而试验时从刚性压板边缘展开的塑性区域容易相互连接而导致破坏,因此用平板载荷试验测出的极限承载力会比实际偏小,不能完全反应真实值。对于不均匀的地基土,通过平板载荷试验得出的结果的代表性值得商榷,也难于据此推算不均匀地基的性状。

3.3 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是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一般认为压板影响深度大体为压板宽度的2~3倍。因此,如采用面积为0.5m2的承压板,则其影响深度一般不会超过2m。部分地区的人工地基检测文件规定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应用时需引起注意。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假设某地基土分别采用强夯和冲击碾压处理,强夯处理的深度可达到5m~10m,而冲击碾压的深度在2m左右,载荷试验得出的地基承载力差不多,甚至是采用冲击碾压处理措施的高,这个结果显然是不合理的。

3.4 载荷试验的加荷速率按规范一般是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加一级荷载,而实际工程中地基土接受上部荷载的速率(按一层楼为一级荷载者虑)一般为一周甚至一个月,有时更长,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另外,载荷试验是用千斤顶来进行加荷,靠手动杆或电动油泵驱动加载,时间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相当于一种冲击荷载,而地基土实际接受上部荷载是通过一砖一瓦的添加进行的,过程比较缓慢,不会存在冲击荷载的影响,上述差异必然会导致试验结果与真实值之间产生差异,特别对于软土地基。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到,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在地基基础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还与基础形式、宽度、埋深、建筑类型、结构特点和施工速度等因素有关。确定地基承载力时不存在唯一可靠的方法,绝对不能仅凭经验或简单地套用规范计算,无论是规范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还是载荷试验,都不一定可靠。关于确定地基承载力,不但要注重理论计算和原位试验,更要重视工后的调查分析、比较这一重要环节,通过将预先计算值与工后实测值的分析比较,以及二者之间差异原因的探讨,可以积累大量的工程经验。在具体工程实践当中,勘察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基础及上部结构特点、结合理论计算、载荷试验的测试数据以及工程经验综合判断确定。

参考文献:

[1]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2]顾宝和.地基承载力的来龙去脉[J]工程勘察,2004.3.9-13.

[3]黄志荣.关于地基土承载力计算问题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3.112.02-203

[4]杨爱武.软土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及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1.1-5

[5]DBJ08-11-1999.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