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地基基础工程精选(九篇)

地基基础工程

第1篇: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准确性;安全性;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761.4]文献标识码:A

前言:为了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必须做好桩基的检测工作。桩基的检测工作时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设计时确保参数的准确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学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铁路、桥梁、公路、隧道工程都高速发展开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层高日益加大,建筑高度越大对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也就越大,因此桩基检测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前景也日益广阔。

一、桩基检测的新技术---基桩钻芯检测钻孔成像技术

基桩钻芯检测钻孔成像技术是一种成像分析技术,是通过使用钻孔成像仪来进行桩基检测的,借助钻孔成像仪来对桩基的钻心孔进行分析。电缆、成像探头以及主机是钻孔成像仪的组成部分,具有下面的几个特点:第一,可以直接反应出桩基的钻孔芯内的混凝土的沟槽、混凝土;离析现象以及蜂窝麻面等的准确的位置以及出现这些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第二,基桩钻芯检测钻孔成像技术可以对桩底的沉渣厚度进行准确的测量,并且对其方位进行精确的判断;第三,基桩钻芯检测钻孔成像技术可以作为钻空芯孔偏出桩外的方向判断的辅助方法;第四,基桩钻芯检测钻孔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观测岩石结构、裂

隙、岩溶地层岩性、断层以及夹层等。

二、新型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桩基和土之间关系非常复杂,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影响桩基和土之间关系的因素又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并且桩基的形状各式各样又存在不确定关系以及非线性关系,导致桩基的检测难度加大,准确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因此桩基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会逐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来进行桩基检验,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已经开始使用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以及小白分析等智能方法进行桩基检测的相关研究,人工智能理论的应用将是桩基检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1、神经网络在桩基检测安全性和准确性中的发展和应用

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以来在许多领域进行了推广使用并取得来了显著效果。目前已经有学者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桩基的检测中,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桩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根据装的入土深度、标贯击数、土体应力、土体特征等来进行桩基横向承载力的预测,并且预测结果准确的极高。除此之外,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与用到多种类型的桩基的承载力预测中,之后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进行桩基的竖向承载力的预测时使用通用的神经网络模型效果更为显著。神经网络模型在桩基检测中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对桩基承载力的预测准确度,进而提高桩基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将是桩基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2.2、小波分析在桩基检测安全性和准确性中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神经网络的发展,小波分析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突破性的飞跃。小波分析在进行桩基检测时有着先天的优势,这是因为小波分析的优点和桩基动测信号的特点相匹配,可以很好地运用到基桩的动测信号的分析中,效果显著。小波分析法还可以应用大哦哦基桩的数值模拟基桩的动测信号以及现场信号的测试等方面。除此之外,小波分析法还可以和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起来运用到桩基的检测中,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使用神经网络模型了训练桩基,将桩基进行智能化的分类,同时小波分析法为桩基的完整性检测提供坚实的基础。小波分析法及其与神经网络模型的结合在桩基检测中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对桩基承载力的预测准确度,进而提高桩基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将是桩基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2.3、遗传算法在桩基检测安全性和准确性中的发展和应用

遗传算法在桩基检测过程中可以应用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遗传算法可以和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支持向量机等模型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可以用来弥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算法容易震荡以及收敛速度慢的缺陷,将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起来运用到桩基检测中可以很好的预测桩基的竖向承载力。第二个方面的应用是在基桩的参数反演分析以及基桩的损伤识别中直接运用遗传算法,该算法可以拟合预测到的桩基的时程响应曲线,之后进行桩基完整性预测,并将桩基检验的结构量化。遗传算法及其与神经网络模型的结合在桩基检测中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对桩基承载力的预测准确度,进而提高桩基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将是桩基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文章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桩基检测新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介绍。目前我国的桩基检测技术使用的都是高应变、低应变等检测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有效检测深度、第二缺陷判断、应力比反射法的尺寸等问题。各种数学算法、数学模型的发展和应用为桩基检测打开了一扇门,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目前桩基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方向,其一就是不断的研发新的硬件设施,来提高检测仪器的准确度;其二就是软件的开发,这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将各种数学模型运用的桩基的检测中来提高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神经网络模型、小波分析、遗传算法等在桩基检测时可以有效提高桩基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但是目前这是在研究解决还没有应用到桩基检测中,将是桩基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反应在下面的四个方面:

(1)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小波神经分析法的结合使用在进行桩基检验室可以进行桩基承载力的预测以及桩基的损伤识别,有效提高桩基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小波神经分析法的结合使用实现了桩基检测的智能化识别,是桩基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3)可以使用小波系统和神经网络来制定一个系统进行基桩的职能测试。可以借助Matlab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4)数学方法的使用可以帮助建立资料数据库,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也方便不同地区不同工程之间的经验积累,为桩基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侠.浅析建筑工程地基基础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256.

[2]张光辉,王鹏.关于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3,17:158.

[3]熊启东,李成芳,孔凡林.《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6-2012编制背景及主要内容[J].重庆建筑,2012,09:1-4.

[4]李石夫.岳阳市高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地基基础设计探讨[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82-84.

[5]钟亮.《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讲座(四)蓄滞洪区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问题[J].建筑知识,1999,03:10-12.

第2篇: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桩基础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也有效的带动了城市的建设,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布满了城市的各个街道,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也使得建筑行业逐渐的发展兴盛起来,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热门行业。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现代建筑的质量以及各个方面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升。然而,在原有的建筑工程中总是会有建筑地基不稳固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会严重的影响建筑的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对基础建设的重视,同时也要求施工人员要掌握熟练的施工技术。文章深入的探讨了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以及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一.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

想要确保建筑的牢固性就必须要子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不会出现任何的偏差。由于不同的工程建设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所以其施工场地的地质也不一样,具体的施工方法也不会完全一样。然而,尽管施工环境不断的发生变换,但是不能变的是对地基建设的重视,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是施工都要确保地基的质量。如果施工场地的地质环境不能很好的达到施工要求时,就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对相应的处理技术的使用来有效的改变地质环境,从而使其能很好的符合施工需求。

1.施工中常用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1.1 换土垫层

有的施工场地的土质比较的湿润,没有较强的承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保证地基基础的质量。因此,为了有效的改善其土质的弱点,可以利用土质条件较好的,能达到施工要求的土代替原有的土层。在换土时如果不留意的话就很容易使土体出现问题,比如孔洞等现象,因此,通常使用的是分层填土的办法来进行换土工作。

1.2 碾压和夯实

地基基础对确保工程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地基基础能很好的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通常为了防止意外的出现,施工人员可以借助有效的方式对地基实施有效的碾压也可以是夯实。这样就很大大的降低地基沉降现象的发生几率。一般情况下,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的不一样将此种技术划为两种,一种是振动夯实法,另外一种是机械碾压法。

1.3 使土壤固结

通常情况下土体中都会包含相应的水分,而这种情况则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其承载力,然而如果将土层中的水分流失掉它就能都固结在一起,因此,施工人员也可以利用其这种特性来加强土体的强度。而且这种方法比较的简单便捷同时又不用投入过多的资金,所以在现阶段的施工中能得到了很大范围的应用。

1.4 使用化学方法加固土层

在实际的地基建设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技术就是通过对相应化学品的使用来达到土体粘结的目的,比如水泥浆以及碱液等。因为具体的施工方式不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也可以将这种处理方式化为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喷浆法,二是深层搅拌法,三是灌浆法。

二.地基基础处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

1.出现塌方现象

在地基建设中如果发生了塌方现象,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基的强度以及其承载力,从而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早造车重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工程开工之前一定要保证设计师对施工场地的地质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其特定制定出相应的施工办法。

2.没有充分的对地基进行保护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很好的保护地基,不能使其出现任何差错,假如有水分进入地基中的话就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对地基进行有效的保护。

3.施工不善

在有些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没有对实际的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造成所建设的基坑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这就会导致地基的强度不能达到施工的需求,最终会给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大对工程管理的重视,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确保施工质量不受损害。

三.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

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方式就是桩基础。他能有效地弥补其他基础建设方式在软土层的施工的不足,确保地基的强度等各方的因素都能达到相应的要求。桩基础施工就是将桩插入到地基中去,这样就能有效的将建筑物上方所承受的荷载延伸到土层中,这样就能有效地达到相应的需求。现阶段,在建筑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桩基础包括树根桩、预制桩等几种。

1.施工技术

现阶段,根据建筑施工中具体的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为两个不同的技术,一是振动沉桩施工技术,二是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就是通过将振动器安装在桩的最上方,从而造成桩在震动以及自重的影响下,主动自主的下降到地基中。这种操作方式使用起来非常的便捷,而且其取得的成果也非常的好,在加快施工进程的同时也有效的减少了工程的资金投入。

静力压桩就是利用桩的重量以及自重从而生成反方向的作用力把桩按进到地基中。但是利用这种方式压桩的话会对土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保证该过程一气呵成。这种方式经常应用在土质较粘的土层中,它也有很多的优势,比如操作起来方便快捷、成本小等。

2.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人真的挑选使用的桩,不同形状和长度的桩对施工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具体的施工中一定要确保设计师以具体的地质环境以及地基的强度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为依据,来确定使用的桩的体型以及其长度。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还要严格的检验设计师选取的桩的体型和长度是不是可行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将桩基的偏差降到最小,除此之外还能够利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应对施工建设中会出现的偏心现象,例如配筋技术等。

总结

社会的不断发展有效地加快了城市建设的发展脚步,建筑行业逐渐的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工程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质量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而基础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加大对基础施工的重视,确保其施工质量,从而有效的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江.工业厂房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1):25-37.

第3篇: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为了能够使房屋建筑的应用功能得到充分满足,就需要以地基基础施工的可靠、以及稳固为前提。相关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基础工程的前提,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会直接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及其使用性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为了确保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得到合理且高效的应用,就需要在充分认识地基基础施工特点的基础之上,把握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本文主要针对以上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 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主要特点

1)地基基础施工具有复杂性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工程项目的开展在地质条件方面是极为复杂的。结合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来看,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当中,可能涉及到的土体土质包括淤泥质土、冻土、杂填土、以及湿陷性黄土等对多种类型。上述各类土体均会为地基基础施工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求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的精准与可靠;

2)地基基础施工具有多发性特征

受到经验方面不足的因素影响,建筑工程相关人员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在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的选取存在问题。而以上问题的存在甚至会进一步演变成为整个房屋建筑的坍陷问题,由此而造成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损失问题也是特别严重的。

3)地基基础施工具有潜在性特征

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角度上来说,各道工序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只有在高质量的完成上一道工序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的开展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地基基础施工作业在工序质量方面表现出了极为突出的隐蔽性特征,要求在工程验收方面,特别关注此类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

2 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基基础土质,所采取的施工处理技术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来说,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整体表现为淤泥质土,同时上层覆盖土层相对较薄的地基基础而言,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对淤泥土质产生不良的扰动影响;(2)针对整体表现为充填土或者是建筑物垃圾肥料,在其均匀性以及密实度表现良好的情况下,若为能够对其进行预处理,则无法将其作为持力层考量。总的来说,在对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方法进行选取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整个建筑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资料、水文条件、建筑结构类型、周边环境特点、以及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进而在对相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选取最优方案。举例来说,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所对应的地基基础质量较差,荷载水平较大。因此,为了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结构整体性有所增强,降低可能存在的不均匀性沉降问题,可将桩基础、或者是人工处理地基基础作为备选方案。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挖孔桩对于地下水水位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在对建筑工程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对相关措施的合理选取,实现对整个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刚度水平以及强度水平的合理提升。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使整个建筑物相对于地基基础所表现出的不均匀性变形问题有更加良好的适应性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已确定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案而言,需要通过测试试验的方式,为后期整个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 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常见方法

1)地基基础施工中对强夯法的应用

在应用强夯法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确保测量定位工作的准确性。从具体施工操作的角度上来说,应当首先由施工方负责进行试夯操作,对夯点位置进行逐一的复核与确定。同时,为了确保强夯操作质量的有效与可靠,要求操作人员预先应用推土机对待强夯施工区域进行压实操作,此项操作也可确保整个待强夯操作场地的平整性。在完成上述操作后,还需要对整个待强夯区域的场地高程参数进行测定,配合放线控制的方式,确定具体的夯点点位(此环节操作过程当中,针对存在的地下水水位过高问题,需要通过在强夯操作表面敷设中粗砂层的方式,降低此区域内的超孔隙水压力数值,进而实现对地下水水位的合理降低目的)。

同时,结合现阶段的相关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在应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基础施工作业的过程当中,常见的施工顺序在于:先深部后浅部。首先对深层土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再对中层土土体进行加固处理,最后再针对表层土进行加固处理。在一遍强夯操作完成后,还需要设定在低能量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满夯处理。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针对夯击坑内可能存在的积水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可靠的排水措施。在单次夯击作业完成后,需要使用周边开挖土体,对本次夯击坑进行填平,填平完成后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夯击操作。

2)地基基础施工中对注浆法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作业的实施过程当中,应用注浆法进行施工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对注浆施工区域所加固的土层进行硅化处理。因此,为了确保此区域内土层整体结构的稳定与可靠,就需要预留具有一定厚度的不加固土层,这一厚度的推荐值为1.0m。通过预留不加固土层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注浆加固过程当中,出现浆液上冒方面的问题。

从具体的施工作业实施角度上来说,在注浆施工过程当中,其浆液压力的控制标准应当按照如下方式落实:(1)初始状态下的灌注浆液压力应当控制在0.2MPa~0.4MPa范围之内;(2)完成状态下的灌注浆液压力应当控制在0.8MPa~1.0MPa范围之内。在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的过程当中,常规状态下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自上而下。但针对渗透系数自浅部向深部增大的土体而言,加固处理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应当为自下而上。为了保障注浆施工质量的稳定与可靠,还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安排专人对浆液配合比、以及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抽样检查。一旦发现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就需要立即停止注浆操作,并对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及时查找,优化注浆参数后恢复注浆操作。

4 结束语

大量的工程施工经验证实: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成本方面来说,都会不同程度上受到施工技术实施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性的地基基础施工作业而言,其相关施工技术措施与方法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总而言之,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方面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在明.北京地区高层和大型公用建筑的地基基础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11-23.

[2] 陈恒,周翠英,何兴等.基于GIS的重大工程地基基础模块设计的关键问题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4):633-636.

第4篇: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地基;施工;基础工程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在不断地发展,建筑施工的范围越来越大。如今,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建筑施工的实践性较强,地基也普遍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因素,这从而给地基处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1]。尽管地基工程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在施工中还是要保证地基工程完全符合标准,同时要具备可靠的质量,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施工能够良好地进行实施。总之,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只有做好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才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这将是城市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1.建筑地基的施工特点

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是由于我国的地质情况所造成的。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地大物博”所著称。从地质结构上来看,我国存在着高原、丘陵等多种不同的地形,并且不同区域内的土壤也会存在不同的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建筑施工带来了影响。正是由于我国这种复杂地形和土质的存在,给我国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具体施工中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举例来说,在地震带区域进行施工作业时就需要考虑加强建筑的抗震能力。总之,我国的地质类型十分复杂,这给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各种技术难题。

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多发性

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由于在施工准备阶段中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整个建筑出现问题,在经过一定的年限之后,可能会导致建筑出现坍塌的情况。这样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还威胁到了居民的人身安全,这就是多发性产生的缘由。

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严重性

地基工程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是建筑在竣工之后出现其他问题,还能够采取一定的手段来进行弥补。但是地基是整个建筑物的根本,一旦出现问题的话,就意味着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已经处于无法挽救的地步,这对于建筑物是毁灭性的打击。地基一旦出现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

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首先,地基工程是属于地下工程,在事故处理方面和人为操作上都具有很大的困难性。另外,如果要对地基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还需要考虑地基之上的上层建筑,只有在对整个建筑体系进行全面分析之后才能够进行有效地施工处理,这无疑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负担。并且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将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旦地基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这个问题将可能会被放大,从而为整个建筑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样看来,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相对于其他建筑施工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性[2]。

2.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前期勘查工作

在地基基础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前期勘查工作,这是地基施工的保证。一直以来,建筑施工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仅凭理论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对现场的合理勘查,采取科学的勘查手段无论是对于施工设计还是实际施工操作都会带来巨大的便利。并且对于一些特殊的地质,合理的勘查工作将能够有效地预防可能出现的地质缺陷,这将大大地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2.2提高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水平

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举例来说,对于湿陷性黄土,可以采取挤密法、固结法、桩基础法等方法来进行地基加固;对于一些淤泥土要尽量避免扰乱淤泥分布的情况产生。在具体的施工中,还是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探测,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立体化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特别是将实际施工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加入到施工方案中,并且对方案进行严格、重复地检验和校对,以此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在施工期间要进行规律性的地基沉降测定,确保能够随时掌握施工的具体情况[3]。

2.3地基基础的选型

地基作为地面与建筑的连接体,具有很重要的承载作用。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通常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地基基础选型。假设地基的负荷力能够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并且其基本分布能够与建筑物相互契合,那么就可以以独立地基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建筑施工。一旦出现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能够达到要求的情况时,就可以以筏形地基作为其根基,以此来保证整个地基结构乃至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虽然这种地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是其经济成本也更高,需要更多的投资。而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则需要通过某些手段来进行相应地加固。在现场考察中,需要对软土层的组成、分布进行相关的测定,从而为施工方案提供相应的处理标准。

2.4大力培养地基施工人才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项技能培养。对施工人员的设计能力、管理能力、现场施工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并且从中进行人员筛选,以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特别是在新型技术的使用上,一定要让符合条件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这样将会使得整个施工过程更加稳定。开展定期的素质拓展和专业技能培训,打造出具备专业技能的综合型素质人才,以此保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需要[4]。

3.结语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前期勘查工作、提高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水平、合理开展地基基础的选型、大力培养地基施工人才等手段来提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以此来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卫兰,林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初探[J].价值工程,2010(19):23-24.

[2]李彩英,刘霜菊.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7):89-90.

第5篇: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任何事情根基打牢固,之后才能更好的发展。建筑工程也一样。其中地基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投资的大小。地基工程又是基础工程的前提条件,是基础的基础。基础的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决定作用。因此,应选用舍理的施工方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并按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范的要求严格认真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概述

(一)基础轴线位移

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二)基础标高偏差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

(三)基础防潮层失效

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首先做好项目的质量策划工作,包括项目经理部的建立、施工所需资源的准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

(二)把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关。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涉及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钢筋、钢绞线、砂石等,要做到:①优选供货厂家,最好从厂家直接供货;②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③加强现场原材料的复试工作,以防现场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原材料采用供应部门集中供货到现场,项目经理部验收、检查、送检的方式,保证现场材料的可靠性。

(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是设计人员对项目经理部人员交底,目的是让项目经理部人员熟悉领会施工图意图,二是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交底,目的是让施工班组掌握如何按规定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技术交底要清楚易懂,必要时应附图,记录要有责任人签字。

(四)施工参数的确定。由于各场地地基基础工程条件的差异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正式施工前都应进行试桩、试打工作,以确定有关施工参数、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五)控制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是指技术含量高,过程结果质量对最终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过程对整个工程具有制约作用。特殊过程是指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应按标准严格控制。对于每一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都应首先明确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规定这些过程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并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应由具备有资格和有经验的人员完成,应对过程参数进行连续的监视和控制,并对设备、人员和过程要有鉴定合格的纪录。

三、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一)地基基础的选型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基础的分布方式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可采用独立基础;如果地基非常软弱,建筑物很高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筏形基础,筏形基础有较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它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更高。如果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粘土,亚粘土、则采用作支承的人工挖孔灌注桩。

假设地基承载力不足,属于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由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或其它等构成的地基,那么在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泥沙,为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参数。在初步计算时最好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荷载,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得到平均的荷载位,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位,则用独立基础可能比筏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位,可选用满铺在全部面积下的筏形基础,如果介于在二者之间,则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

(二)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当地基土为淤泥,上层土层又较薄时,应采取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如果是冲填土、建筑物垃圾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局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测试,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地基处理后,建筑地錾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基层法、强夯法、沙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压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等。

建筑基础处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形式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裂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本工程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施工前应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为满足地基和沉降要求,可以采用桩基础或人工处理地基,而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深,且持力层以上无流动性淤泥质土,因此采取桩基础作为本建筑的基础比较理想。方案中我们要着重考虑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要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最大间隙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通用的减少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我们一般采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在施工中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沉降后浇带,应根据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在采用天然基础,埋深一般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m,不满足要求时,应计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并与高层建筑的架空层贯通,期间设置沉降缝,基础埋深基本相同,沉降缝间采用硬质材料填充,如果处理不好,出现高屋建筑层与地下架空层互质问题,建筑投入使用后,会发现沉降缝两侧墙开裂,造成渗漏。

第6篇: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 房屋建筑 地基基础工程 施工技术

前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两个方面就是工程实体的质量和施工的管理质量。工程实体的质量是指建筑工程的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要具有较稳固的建筑地基基础,也要同时满足业主对于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施工的管理质量主要是指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工程的施工人员所具备的素质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性的增长,人们对于所居住地方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更加重视起建筑工程的质量的高低水平,这对于工程施工人员在重视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方面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1 地基基础施工的概念

地基指的是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基底的下方产生的变形的不能忽略的部分地层,基础是指把建筑物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下部分的结构。地基支撑建筑物荷载,要能够防止强度破坏以及失稳。也必须能够控制地基的沉降低于低级的变形允许值。以满足以上的条件为前提,尽量使用相对埋深不太大,通过普通的施工程序就可以建造起来的基础类型,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如果地基不能够满足以上的条件,就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处理之后在作为建造基础的被称为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如果以上的地基基础形式都不能满足要求,就要考虑借助特殊一点的施工手段埋深大的基础形式,也就是深基础(常用桩基),来达到把荷载更多的传到深部的坚实的土层里面的目的。

2 影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主要因素

1) 地基基础缺陷种类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以及耐久性等等方面的影响。

2) 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度以及使用要求等等的具体情况对于地基基础变形的实用性。

3) 地基的基础变形和结构变形的数值以及发展速度和趋势。

4) 地基基础缺陷与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以及经济性。

3 基础性工程的常见问题和成因分析

3.1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房屋建筑工程里面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中的一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分为两点: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混凝土在施工之前没有把枕木摆放在同一条垂直线上面,造成了力量分布不均导致的裂缝;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外部原因导致的混凝土水分蒸发太快而导致的拉力过大而形成的裂缝。

3.2 结构漏水

檐口和山墙与变形缝处也是常见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漏水地点。产生这种漏水的原因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外界的温度变化太大导致的,这就属于自然原因了;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施工的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错误的操作导致的,这就是属于是人为的因素了。

3.3 施工材料质量低劣

施工材料的使用对于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是有着关键的作用的。一般施工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施工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没有把标准的施工材料要求标注出来,这就导致了施工材料的使用错误;第二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自己降低了施工材料的标准,把次品作为材料偷工减料而导致了工程质量低劣。

3.4 通风孔道阻塞

通风孔道阻塞的原因是因为施工设计过程当中没有做出合理的设计而导致的,或者,也可能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不小心把杂物堆积在了通风的孔道中,这也就导致了通风孔道的阻塞。

虽然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工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除了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也是最为主要的。不合理的地基基础和地基施工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导致房屋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缺陷甚至事故。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提高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加强公司内部员工的道德修养教育,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4 加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有效措施

4.1 对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做准确的勘查

建筑工程是一种对施工技术要求较强的工程,必须对工程进行勘查。要提供出准确的工程勘查报告来更好的更全面的反应建筑施工选址的地质水文情况,此外,想要对建筑施工的地基基础质量和缺陷做有效的预防,必须先详细的了解到整个工程的施工的现场所处的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等等,与此同时,也要对地质情况做勘查。在施工过程当中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特征,详细的分析它应该具有的功能,科学并合理的做建筑工程勘查工作,来完成勘察的最基本目的。勘查工作为工程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可靠地资料,这可以作为整个工程的参考,在建筑工程中的勘查工作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都是很重要的,不同忽视并且无法被其他方式取代,所以要保证勘查的准确性,对勘查工作保持高度的重视。

4.2 合理的设计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方案以及流程

在施工方案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工作者要首先了解工程的勘察报告里面的所有内容,对其中提供的所有参数建议,以地基承载力为最重要,将其作为参考依据,详细计算地基基础实际的土压力,为了验证工程前期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可采用荷载试验做个验证。工作人员在进行大中型的工程的建造时,若是地基类型是天然地基,要对它的地基承载力设计的科学性与否进行审核。若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地基沉降,要立即停止施工,召集有关部门,一起来研讨,及时的调整工程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或者弥补。避免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尽量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4.3 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类型

工程施工的地基基础作为与地基的连接结构,它承载着很大的压力,其中包括地基以及上部间距物给其施加的压力。当建筑物的竖向体系向地基传递的时候,如果地基的本身承载能力没有办法达到标准,就要采用独立性的基础,若是建筑物比较的软而上部的建筑物又比较高,就要采用筏形的地基基础。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扩大地基接触面积,也可以得到比独立性地基更好的稳固性。对于比较好的建筑图纸,例如粘土土质,可以选用钢筋混凝土人工灌制来做地基连接。若是地基的承载能力不够就是属于松软的地基,可以先做地基处理,准确的计算了他的承载能力后,选用桩基和沉井基的方法来做地基基础施工。

5 小结

总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房屋建筑的质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都息息相关。随着现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业越来越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他的地位也逐渐突显,现在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是现在建筑的一个主要的技术之一,它关系着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性,也影响着现代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发展。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质量管理是其中的关键以及核心。一定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以及管理。所以,要积极地加大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技术的科技以及成本投入,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质量,提高房屋建筑的耐久性,这是推动现代文明社会的需求,也是重要措施的一部分,这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以及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谢咏峰.浅析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22):134-136

[2] 杨舟海.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2,18(22):54-56

第7篇: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产生的影响远远不止我们思想中所了解的日常生活、生命与财产,其产生的影响也会涉及到精神、社会效益等诸多方面。所以,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注重施工技术,懂得施工质量的关键与核心位置,才能够创造出优质工程。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1.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在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点。例如,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多发性、潜在性、严重性和困难性等。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复杂性,主要是指我国的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例如,我国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季节性冻土、杂填土和冻土等。而且一些地区属于岩溶地质,还有一些地区处于地震带。这些复杂的地质条件,都会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存在大量的具有复杂性的技术难题。

1.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

建筑的过程中,地基基础是指建筑底部和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地基基础的作用,主要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所以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建筑的地基具备坚固、稳定和可靠的特点。地基是指建筑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者岩体,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是,建筑的地基是保证建筑物具有坚固耐久特点的一项重要条件。从地基的受力情况来说,持力层是指仍然属于建筑物基础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建筑持力层以下的地基部分,被称为下卧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主导工程就是建筑的地基和基础工程。同时,这项建筑工程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工作,使用的工期实践比较长,所占的投资也相对较多。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对建筑的安全和使用以及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2.1、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基础施工处理,主要是现场测试和工程质量检测、高层建筑施工和软地基处理等施工技术的应用。应用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主要是为了改善建筑中的取样实验质量。这些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逐渐的发展处了新的技术。例如,在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这些技术包括旁压试验、测斜仪、空隙水压力测试仪、动静触探和压力传感器等测试仪器和手段。其中,一些新的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发展应用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建筑的需求数量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开始投入使用。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深基础施工。为了适应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的需要,在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锚杆支护、铅丝网水泥护坡等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法都是应该进行处理的重点工作。

2.2、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施工方法主要有3种,包括密实法、换土法和加固法。在建筑的地基施工过程中,使用密实法对地基进行处理,还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例如,密实法中包括碾压夯实法、重锤夯实法、机械碾压法、振动压实法、堆载预压法和砂井堆载预压法。机械碾压法主要是利用平碾、压路机、羊足碾、推土机和其它的压实机械等实现对松散土层的碾压。机械碾压的效果主要是由被碾压的土层中的含水量和压实机械的能量决定的。对于建筑中的杂填土地基来说,通常用的机械都是平碾或者羊足碾。平碾的重量在8―12吨左右,羊足碾的重量在13―16吨之间。利用机械碾压,施工人员可以逐层填土,并且逐层进行碾压。

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有效性的施工措施

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施工现场的勘察、施工方案、施工流程一直都是影响地基基础施工安全性的主要方式,所以,为了确保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就应当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3.1、准确的勘查地基基础施工场所

由于建筑工程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施工尚未开始时,就必须做好现场的施工勘查。只有提供准备的地基基础勘查报告,才能够将建筑选择区域内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另外,也能够有效地预防地基基础可能存在的质量缺陷。所以,就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地形、水文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对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对其具备的功能详细的分析,确保勘察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完成。勘查工作的开展,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可靠资料,正是因为勘察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勘查的准确性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3.2、确保施工方案、流程的合理性

在地基基础施工方案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对前期勘查报告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地基承载力等参数建议值都有所关注,并且将其作为今后的依据进行基础土压力的计算。如果设计人员怀疑其真实性,还可以通过荷载试验对其真实性加以验证。在大中型的建筑工程建造中,如果地基属于天然一类,施工人员就需要复核地基承载力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出现了地基沉降现象,就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对沉降情况加以研究,并且采取合理的整改措施,避免破坏被进一步扩大。

4、现代化地基施工技术

4.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碎石桩相结合的处理技术

桩基技术通过将地基上部的和在离传输到地基的深部,借助于缓冲方式进而消解冲击力作用。利用水泥粉煤灰的碎石桩替代单一碎石桩,可以提供更多承载力。并且碎石桩作用发生转移,消解了上部的地层的液化现象,从而达到缓急地基的沉降速率的作用。

4.2、碎石桩的强夯法联合处理技术

碎石法与强夯法联合处理技术,先要在地基处理施工现场做好填土层中碎石桩的处理,选好强夯点后,利用夯实机把碎石桩打散填进地基基部,这样就可以实现地基的排水固结与挤密,使其在地基上部形成密实的碎石与土混合的硬壳层,大大加强了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同时要依据实际的厚度和湿陷情况来确定强劣技术的加固深度。

4.3、IFCO强制固结技术的运用

IFCO技术拥有强大的固结速率,使它开始变成建筑中处理地基方法的一种新型科学技术。IFCO技术进行强制固结的载体是排水和加压系统,排水系统指的是地基中数量比较多纵向贯通的砂墙,这些砂墙能扩大排水通道,提高固结速度。加压系统指的是利用真空压力快速降低堵截的时间,促进快速的实现固结目标。因此可以发现,排水和加压系统的相同点都是加快地基固结速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障混凝土的质量,还能缩短建筑工程的竣工时间,减少建设工程的成本费用。

结束语

地基工程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个关键,也是建筑工程中施工最复杂、施工技艺要求最高、投资最多的一项工程。地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也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寿命。为了节约投资成本,提高地基施工技术,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安全和高速的竣工,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基地施工。

参考文献

[1]杨舟海.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2,22:108-109.

第8篇: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由于地基基础工程是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事故处理的施工操作困难性较大。另外,地基基础承担了上部荷载,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发生较大的问题,盲目的采取修复措施或其他不合理的方法会对房屋建筑的结构性能构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质量问题的处理具有较高的难度。

二、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重要性及特点分析

(一)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地基和基础都为隐蔽工程,在房屋建筑施工完工之后检查工作比较复杂,一旦出现事故不仅难以采取补救措施,如果处理措施不当,甚至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出现。一般来讲,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构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地基基础缺陷的影响,这个因素会导致房屋建筑性能的下降。其次是地基基础的形变,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产生破坏,进而威胁到结构的安全性。

(二)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特点分析

1.复杂性

我国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比如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溶岩地质等分布十分广泛。同时,由于我国地震频发,对地基基础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上,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加大了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以及工程施工的难度。

2.严重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房屋建筑工程如果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话,地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地基质量问题或出现事故不仅仅会引发地基失稳的现象,从而导致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出现严重的问题,而且会对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结构构成极大的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出现房屋建筑工程毁灭性和致命性的特大事故。地基基础作为承受房屋整体荷载的重要部分,如果出现局部损坏的问题,往往会导致破坏程度扩大,加上这种事故本身就是具有突发性的,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事故的危害性。

3.隐蔽性

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工序本来就是很复杂的,加上每一道的工序都需要前一到工序作为铺垫,从某种角度来看,工序质量有着较高的明显性,无疑加大了检查和验收工作的难度,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将会为房屋建筑的质量埋下隐患。

4.多发性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经常会发生由于房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或施工不当等原因而导致的房裂屋倒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三、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

(一)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如果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地基为淤泥或上层土层厚度不够时,应该立即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在施工中产生对土层扰动等一系列的问题。其次,对于冲填土或建筑物垃圾废料等如果具有较好的密实度,可以作为持力层来使用。但是持力层的选择让要避免生活垃圾等有机质含量高或具有腐蚀性的工业废料来进行填土。总而言之,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工程中对地基处理,一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工程地质特性、水文条件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等各个因素,同时还要紧密的结合现代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与建筑施工周围的环境因素及施工条件,只有经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比较之后才能采取最优的方案进行处理。再具体的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房屋建筑结构本身强度和刚度的增强,从而确保建筑物对地基具有形变或破坏的良好适应能力。

另外,对于已经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案还应该进行相关测试,从而为进一步的施工提供相关的参考,除此之外,地基处理工作完成之后要确保房屋建筑地基符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技术要求规范,这一点上可以通过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来实现,同时也可以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注浆法、强夯法、高压喷射浆法、振冲法、预压法、石灰桩法、混凝土搅拌法、沙石桩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总之,要综合考虑施工环境的各方面因素,尤其是地基本身的特点,比如荷载的大小、水文地质条件、相邻建筑地基基础状况、抗震烈度等,综合进行考虑之后择优选择。从而尽可能的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房屋建筑沉降问题的和出现,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

(二)常见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方法

1.注浆法

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时采用注浆法,必须要对加固的土层保留一米左右的不加固土,从而防止施工过程当中出现浆液上冒的问题,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取打灰土层或夯填素土的方式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其次,再具体的施工上,要控制好灌注浆液的压力,通常以开始 0.2-0.4mpa 和结束 0.8-1.0mpa范围为准。另外是在土的加固施工上一定要坚持自上而下的顺序,但是一旦出现了渗透系数随土壤深度加大的问题,要立即改为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施工,避免问题的出现。还需要得到注意的是,要经常性的对浆液配比和性能指标进行检车与抽查,尽可能的保证注浆孔孔径、孔深、孔位、注浆压力值等符合相关的施工参数和标准,不仅如此,对于已经注浆的孔位要注明钻孔日期,防止漏孔现象的发生。

2.强夯法

建筑地基施工工程中利用强夯法进行施工首先应该进行定位测量工作,再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可以先由施工单位来确定夯点,并依次侧放夯点位置。强夯施工之前,应该利用推土机进行两次预压施工,从而确保场地的平整度达标,另外还需要对场地的高程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合理的进行夯点布置和测量放线工作。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地下水的水位较高,就应该在场地表面摊铺一层 0.5-2cm 左右厚度的细小沙石或沙石垫层。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降低地下水水位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法同前者相比能够有效的防止消散强夯和设备下陷而出现的孔隙水压现象。其次在强夯法的施工中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比如通过分段施工就能够很好的达到效果,分段施工法应该严格遵循一边缘夯向中央、一边夯向另一边的原则来进行。

分段施工中每次夯完之后就应该立即利用推土机等设备整平场地,然后再进行放线定位环节的施工工作,最后再机械能夯击施工。通常强夯法的加固施工应该严格的按照以下使用顺序来进行,通俗来讲就是“先深后浅”,即要按照深层土、中层土、厚层土的顺序来进行加固施工。其次,再夯完一次之后,还应该以低能量的方式再次夯击施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利用小夯击锤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再夯击施工的过程途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夯击参数来进行,同时要保证落锤的平衡性和准确性,如果出现坑内积水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排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作为现代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房屋的安全性问题,如果地基的质量不过关,将导致建筑物失稳,甚至造成灾害性的后果。为了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水平,笔者结合多年的施工实践经验,提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性建议,以提高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技术水平。因此,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具体环境等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加强和改善地基与工程的强度和刚度,加强地基的稳定性,保证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成华.基础工程学[J].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5)。

[2] 肖明和,王渊辉,张毅.地基与基础 [J].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郑刚.基础工程[J].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

第9篇:地基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步重要工序,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而当前我国的工程施工特别是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被很好的解决。总体而言,我国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任重而道远,只有加强了工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管理,才能切实的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地基基础建设的施工技术

工程建设的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与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保证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在综合考虑影响地基基础建设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来找出最合理的旎工方案。除此之外,要想保证地基基础建设的质量,技术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地基基础施工有如下几点技术规范。

1、桩基施工技术

在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桩基础施工技术不断的得到改善和进步,在地基建设施工中,桩基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基础形式,分为现浇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三种基本的形式。

在这三种基本的桩基建设形式中,现浇灌注桩因为其具有承载力大、适应范围广、施工对环境影响小等技术优势而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青睐,在工程建设的实际应用中现浇灌注桩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其成桩工艺主要是采用带有护壁套筒的钻机,在实际的施工中由泥浆护壁,通过水下来浇灌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推广和应用桩基技术,可以有效的克服桩底虚土和缩颈的缺陷。

相比较而言,混凝土预制桩技术因为存在着振动、噪声和挤土效应等缺点,其在具体的施工中使用量已经逐步减少,并且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普通的混凝土桩已经开始逐步的被预应力管桩所取代。而钢桩的造价非常高,绝非一般的工程建筑所需要的,只能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为检验桩基承载力,除静载试验外,用计算机控制的桩基动测技术已在工程中应用。

我国的工程地基建设与国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也在不断的缩小,随着我国的桩基动力检测技术软、硬件系统的不断完善,我国正在这方面的技术上努力的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我国已经编制完善了“锤击贯入试桩法规程”、“高应变动力试桩法规程”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等相关的技术标准,这对于提高和控制地基建设的质量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地基加固技术

在过去的工程地基建设中,我国传统的地基加固由于技术单一而存在很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套完善的地基加固技术系统。首先就是压密固结加固法,该种方法适用于土质松软的工地上,通过采取强夯、降水压密、真空预压、堆截预压、吹填早地等等措施来加固地基。其次就是加筋体复合地基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存在普遍性,对于各种地质条件都可以进行一定的处理,这种加固处理的方法可以通过砂桩、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等方法来实现。最后就是换填垫层法,通过砂石垫层、灰土垫层等措施来实现,但是其使用的范围比较小,不适宜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3、深基础施工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深基础施工逐步得到发展。所谓深基坑技术,就是通过其侧向支撑由桩墙和内撑组成复合的桩撑体系,这种深基础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施工质量。

二、地基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地基基础施工中,较常出现的质最问题有: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和基础防潮层失效。这些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上部结构质量和使用要求。

1、基础轴线位移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

原因:由于大放脚收分寸掌握不准确,砌至大放脚顶处时,已产生偏差,再砌基础直墙部位就容易发生轴线位移。施工中,横端基础轴线,一般应在槽边打中心柱,部分施工员在实际放线时仪在山墙处有控制桩,横端轴线由山端一端排尺控制。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控制措施: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龙门板,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堆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龙门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桃(打入与地面齐平,四周用混凝土封固),龙门板拉通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横墙中心桩应打到与地面齐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心线,中心桩之间不宜堆土和放料。挖榴时应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在槽墙基础拉中线时,可复核相邻轴线距离,以验证中心桩是否有移位情况。为防止因砌筑基础大放脚部分不均匀而造成的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然后砌筑基础直墙部分。

2、基础标高偏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

原因: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观察所砌每一基础与皮数杆的标高差。砖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度不均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歇停过久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控制措施:应加强对基础层标高的控制,尽早控制在允许偏差之内。砌筑基础前,应对基层标高普查一遍,局部低凹处可用细石混凝土垫平。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2×2)cm方术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在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宽大基础放大脚的砌筑,应采用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填芯砖应采取小面积铺灰,随铺随砌,顶面不应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3、基础防潮层失效原因及控制措施。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外墙受潮后,经盐碱和冻融作用,砖墙表面逐层酥松剥落,影响居住环境美观和结构强度。

原因:施工中浆混用,将砌基础剩余的砂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摸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