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

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精选(九篇)

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

第1篇: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青岛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规模膨胀、质量提高、作用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为十个特点:

第一是发展速度较快。98年以来,我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以年均4.5%和25.7%左右的速度增长。2002年与1998年相比,私营企业增加了1.9万户、18.5万人,分别翻了1番、增长了87.9%。到今年6月底,个体工商户已达20万户,私营企业达4.5万户。

第二是规模实力逐步增强。民营经济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从1998年的13%提高到2002年的26.3%,总量达399亿元。全市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则从98年的63万元提高到目前的91万元,总额从154亿元增长到374.46亿元,增长了1.4倍。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规模私营企业达1528户,其中千万元以上的517户,过亿元的5户。私营企业集团从无到有,达77户,年产值或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私营企业已超过40户,免冠行政区划名称的私营企业集团2户。

第三是效益、贡献提高。2002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454亿元,销售总额6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分别是1998年的11.6倍、6.4倍和5.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占全市总量的52.98%。五年来,个私经济税收平均以30%的速度增长,共完成64多亿元,其中2002年完成20.87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两成。在就业方面功不可没。1997年以来,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近25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万多人。民营经济成为实施“再就业工程”重要渠道。

第四是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2:87,私营企业为1:43:56,与98年相比,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个体工商户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私营企业则呈现出二、三产业并重的局面。部分私营企业在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电子技术、精细化工、医药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it产业、现代高效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等行业和领域也都有私营企业涉足。私营投资公司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79户,私营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迅猛。

第五是品牌意识逐步增强。涌现出一大批品牌和企业,带动了企业产品质量和社会形象的提高。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已经拥有5件省著名商标和36件青岛市著名商标,有15种产品被评为青岛市名牌产品,大大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私营企业“守信用、重合同”单位已达289户,占全市“守重企业”总数的26%。

第六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全市科技型私营企业已达1162户,比1997年的512户翻了一番。私营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明显提高。

第七是外向型经济有一定发展。1998年至2002年间,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294家,占全市获权企业总数的30%。2002年私营企业(不含私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外贸出口3.9亿美元,同比增长74.7%,高出全市平均增幅58.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累计利用外资4.85亿美元。

第八是园区等载体经济渐成气候。全市已建民营经济园区100余处,入园私营企业占全部入园企业的近四成。市场总数达915处,专业村390个,专业镇16个。其中,欧美、红领等10个私营企业园区初见雏形,吸引大批个私业户向园区、市场和小城镇集中,形成了良好的集聚效应。

第九是地域之间发展各有特色。从个体工商户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等数据情况看,截止到2002年底,五市及城阳区占当地个私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而私营企业仅占总量的四成左右,显示出私营企业向市区集中的特点。其中市南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各项指标增幅均居榜首。从生产制造业占私营企业总数的比重情况来看,即墨、平度、胶南、胶州、城阳、莱西分别占到76.38%、70.85 %、61.86%、58.41%、54.33%和47.13%,生产制造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市区则以贸易、餐饮、房地产业为主。显示出服务业向市区集中的趋势。

第十是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政策体系,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扶持引导,强化监督管理,保证了民营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民营企业政治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到去年年底,先后有90余人被选为县级以上人大代表,240余人被选为县级以上政协委员,在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中,已有90%左右建立了党组织。

二、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纵向比,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发展较快;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与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经济总量,还是企业规模、科技含量、外向度,还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环境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权重偏低。2002年,我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99.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6.3%,低于全省29%的平均水平;而浙江、广东、江苏等地民营经济的比重均在50%以上,温州甚至达到90%;即使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外向度非常高的深圳市,民营经济的比重也达到了40%。民营经济总量偏小,强势民营企业过少,是造成我们经济发展落后于南方先进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讲,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劲就会乏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就会面临巨大困难,实现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可能落空。

二是规模实力偏弱。我市民营企业整体规模较小,缺乏主业突出、发展后劲足、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我市的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不及广州市的1/2,甚至达不到全国102万元的平均水平,显示出平均规模实力不强。从单体来看,广州市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私企有16587户,是我市的2倍多。我市年产值或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企业只有40余家,过十亿的仅1户,广州、温州等市均有一批过五十亿甚至过百亿的大型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相应的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就难以产生。温州民营企业拥有4件驰名商标,我市现有的6件驰名商标中没有1件是民营企业;西安、成都、宁波等市均有民营企业上市,我市民营企业上市一直未实现零的突破。

三是外向度不够。2002年我市民营经济实现出口3.99亿美元,同比增长74.7%,高出全市平均增幅58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其它经济成分的增长,显示出活力强劲,潜力巨大。但由于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基数太小,远远没有形成对全市外贸出口的强力拉动。而广东、浙江等地区的增长速度达到100%以上,宁波市去年甚至达到了5倍。去年全市私营企业出口额仅占全市出口总量4.7%,而同期全省为16%,浙江省出口的70%以上由民企创造,温州更是高达95%。

四是企业档次较低,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我市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则集中在技术简单、投资不大、易于模仿、便于进入的服装、鞋帽、食品、日用小商品等有限几个传统行业,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竞争能力弱,抗风险冲击能力较差。而江浙一带在it产业、现代高效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物流等领域均打破限制,允许鼓励民资大规模进入。据了解,目前民间资本已占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的一半,全上海整个高速公路网投资中,七成左右直接来自民间资本。

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一是政策不平等的问题。不少企业反映与公有制经济甚至外商投资企业的政策不平等,有关优惠政策不能同等的施加于民营经济。二是政策滞后的问题。我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27”条和“23”条等政策出台于98年和99年,随着形势发展和上级相关政策的调整,有些内容已经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仍有不少单位行动迟缓,部门之间撞车的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四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慢、拖、扣”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出台的政策得不到落实,不但挫伤了民企发展的积极性,而且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二)行政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是行政审批不规范。一些办理前置审批的部门,审批标准不统一、条件不公开,期限无承诺、收费无依据,手续繁琐。二是执法行为不规范。个别部门存在对一般违章行为不择而诛、简单处罚现象;检查过多过滥,企业疲于应付,影响正常生产经营。三是行政服务不规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仍旧存在。

(三)“三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关于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8%的企业认为是三乱,成为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第一,收费项目“杂”且“多”。大部分民营企业要应付30多个部门,上缴50余种税费,其中大部分是各种收费项目;少数区市收费种类多达70余种,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不合理收费。第二,收费负担重,甚至费重于税。第三,收费标准不统一、依据不公开。

(四)“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一是融资渠道狭窄。民营企业创业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个人积累,在吸收外来资金中,大部分靠民间借款,这种半明半暗的借贷关系缺乏法律保护,引起了相当数量的民事纠纷。二是银企对接差距大。商业银行多考虑资金的安全,对民营经济贷款存在抵押担保难、跟踪监督难和债权维护难等问题。结果是民营企业难以获得信贷服务。三是“两证”难办,抵押难成。民企担保主要以土地、房产作为抵押,但不少区域因为国家政策或者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办理土地证、房产证困难,使贷款受阻。

(五)人才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38%的企业认为是人才问题,仅排在资金问题之后。企业反映,人才“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究其原因,一是人力资源市场发育不充分。现有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主要是提供一般性的、初级的或通用型人才,有自己专门市场定位或网络专门人才的中介机构比较少,劳动力供求双方缺乏有效、便捷的沟通渠道。二是民营企业用人育人的机制没有形成。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过多的考虑成本和眼前利益,挖人才的办法想的多,自己培养人才的措施太少。家族化的管理,封闭了人力资源的引进,削弱了企业发展的后续力。

三、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废除或修订体现所有制差别和不适应民营经济特点的政策,构建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平台。要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解决民营企业在申请立项、进出口、用地、职称评定、办理证照、收费以及科研项目申报、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使用、进出口配额和出口退税等方面与其他类型企业的非国民待遇问题。要深化政府“五项工程”,优化政务环境。改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探讨建立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增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对各部门服务情况进行评议。减少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实行审批项目时间限制制;全面清理和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收费。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行为;加强对执法、司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严肃查处执法不公,贪赃枉法的事件。

(二)突出重点,大力抓好民营经济园区建设和外向型企业培育

认真抓好民营经济园区建设。总体要求是完善规划、强化功能、打造品牌、招商引资。对全市现有和规划筹建的各类民营经济园区建立台帐,实施动态管理,有针对性的强化分类指导。在继续完善青岛私营(民营)工业园等市级园区建设的同时,重点扶持和促进市内四区异地设置的经济园区建设,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和产业协作,促进市内四区经济发展和个私经济质量规模的提升。要认真培育欧美、红领、巴龙、金王、德意利等重点私营企业园区,通过企业园区发展带动上游、下游产品,关联配套产业,推动企业作大、作强。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民营经济园区功能,认真兑现招商引资时承诺的各项优惠政策。要强化服务意识,为民营经济依托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大力培育外向型私营企业。要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到国际市场上去经风雨、见世面,求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帮助私营企业申办外贸经营权的服务力度,指导帮助其尽快创造条件获权。要抓好民营外贸企业队伍、贸易方式、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外贸出口量的显著增长。各区、市要引导私营企业与外商开展合资合作,通过吸引国外投资带动私营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管理技术水平提高和出口总量的扩大。要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扩大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对私营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三)加大服务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1、加强资金支持力度,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建议借鉴深圳、广州的作法,以资金支持为突破口实现民营企业数量的大发展。一是加强引导。引导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定位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层面上,提高对民营经济信贷支持的比重,对规模大、后劲足、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重点企业给予倾斜政策支持。有关部门在为民营企业办理“两证”时,应事实求是区别不同情况,设身处地为民营企业着想,给予优惠,率先办理。要指导帮扶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做好上市培训,加强协作配合。二是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逐步建立私营企业信用评估机制,保证信贷资金安全和效益最大化。以信用创建为载体,实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整合税务、工商、银行、海关等部门业务信息,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建立“红、黑、灰名单”,利用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公示,弘扬诚实守信的信用观念。要充分发挥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信用评估功能,密切银企联系和借贷对接。三是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政府出资组建的各级贷款担保机构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公司制,按照市场化方式运做,进一步简化手续,强化服务,提高效率。要积极促成按照互利互助原则、由私营企业自愿入股组成的民间互助型联保机构或担保机构。

2、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关键是提高私营企业决策者的水平。一是知识水平。要大力创造条件,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有关企业经营管理、外贸、法律等知识讲座或培训班,组织企业家外出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寻找差距,在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同时激发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管理水平。要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爱才、用才意识,实现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靠完善的制度约束人,有效的机制激励人,丰富的文化凝聚人,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民营经济竞争力。三是经营水平。尤其是骨干企业,应当关注其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决策,对明显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决策应尽量劝阻,对可行的决策应积极联系专家进行缜密地论证,项目一旦上马要尽最大努力进行扶持,确保项目成功。

3、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为目标,有重点、分层次地引导民营企业跳出家庭经营、家族式管理的束缚,加快实施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控股、参股、兼并、联合和产业协作组建企业集团,探索走产权多元化和资本社会化的路子,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推进企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加强民营企业园区建设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及时帮助其建立党工团组织,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一起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国退民进改革。

建议各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要提高企业改制信息的透明度,加强政企对接,收集和汇总改制项目等信息,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向民营企业和社会,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推进民营经济向国有经济退出的一般性竞争领域投资发展。大胆放开投资领域的限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或者有投资能力的个人以独资、参股、控股、合作、联营和特许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的投资与经营;支持民营经济投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建设。要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登记注册和重新规范工作。凡是改制为自然人控股的国有、集体等企业,要纳入民营经济的登记范围,档案、注册号、数据库按民营经济管理;此前已经改制为自然人控股但仍以国有、集体企业名义存续的,要集中时间进行重新规范,工商、税务、海关、外贸、统计等部门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将其纳入民营经济统计范围。

(五)加大典型骨干企业扶持力度。

第2篇: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

一、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同心协力,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个私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截至6月底,全市个体工商户53047户,从业人员11.18万人,注册资本金6.41亿元;私营企业1315户。从业人员2.26万人,注册资本金8.63亿元;全市个私经济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5.91亿元,总产值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17.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8亿元,入库税金4475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净增665万元和49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6%和12.5%。(一)发展总量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个体工商户净增3820户,占全年净增目标任务的51%;私营企业净增294户,占全年净增目标任务的54%,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二)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上半年,全市个私经济保持速度、效益同步增长。实现利税1.53亿元,同比增长8.3%。营业收入利税率为9.62%,比去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个私企业入库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5.5%。个私工业完成总产值5.88亿元,同比增长20.1%;全市生产、加工型个私企业21041户,注册资金为7.15亿元,完成总产值6.9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116%和19.7%。(三)企业实力不断壮大。上半年,全市个私企业注册资本金已达12.24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户均66.2万元,比去年同期户均增长6.4万元。全市现有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97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39.4%,比去年同期增加13户。(四)社会效益十分显着。上半年,新增个私企业从业人员1.27万人,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100人,占新增人员的16.5%。近百户个私企业采取购买、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盘活国有、集体企业的存量资产,变存量为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使大批存量资产重现生机和活力。全市个私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批示,亲自过问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4月份,召开了个私经济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大规模的全市个私经济表彰大会和高规格的30强私营企业座谈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会并做了重要指示,给个私企业以极大鼓舞,进而从政治上、舆论上、声势上进一步坚定了促进个私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了发展的动力。二是环境不断优化。全市各县、区都相继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投诉中心,在市场准入、权益保护、要素供给、公共服务上全面贯彻落实公平竞争的原则,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为个私经济的投资、发展、维权等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真正营造全社会都关心与重视个私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三是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年初,市政府出台了《池州市2003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意见》文件,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各县、区按照文件要求,层层分解任务,部署落实,使个私经济的发展工作落到实处。5月份,市银通担保公司成立,公司增加国有股本650万元,吸收民营股本160万元,加上原公司股本280万元,共计1090万元,尚有2000万元有效资产作为股本即将到位,累计为民营企业发放担保贷款1732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针对全市个私经济的发展环境、建材行业发展现状与亟需解决的问题、启动民资对策等专项内容,市个私办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个私企业排忧解难。四是措施更加得力。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各地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千方百计抓投入。大力引导个私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进行企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许多企业正因为走上引进外资、联合发展的路子而迅速做大做强。加强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载体作用。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阳县工业园、贵池民营工业园、东至大渡口工业园等园区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一大批项目相继落户园区,为个私经济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个私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推进个私经济发展。综观上半年全市个私经济发展形势,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同时,也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总量小、速度慢。二是有些地方和部门对大力发展个私经济,认识不统一,服务措施跟不上,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三是产业、产品结构不太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偏低,个私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四是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个私企业的发展。二、突出重点,确保年内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化化个私经济发展环境。各地要以实现县域经济民营化为目标,创造条件,放手放胆让民营经济渗透到各个改革的领域,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要努力创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消除歧视,打破垄断,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着力营造民间创业与外来投资、公有制企业改革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坚决取消一切限制个私企业市场准入和社会投资的不合理规定,实行平等待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积极引导个私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壮大整体实力。(二)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各地要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拎在手里紧抓不放,招商引资的主体是企业,落脚点也是企业,广大个私企业要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主体。要引导民营企业进行项目包装,尤其是对生产制造和加工类项目的包装,要大力进行项目的宣传、推介,吸引外来资金,促成项目的建设。要拓宽招商引资领域,组织民营企业赴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招商,有条件的可以到国外招商。个私企业要牢牢把握自身的灵活优势,“走出去,请进来”,嫁接联合,做大做强。(三)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个私经济融资难问题。一是个私企业要立足自身,树立“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在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上下功夫;在提高企业信誉度,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上下功夫;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主动引进外来资金上下功夫,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筹措资金。二是市银通担保公司要充分发挥担保功能,大力吸纳个私企业资本入股,扩大担保基金规模,完善运作机制,积极为个私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服务,重点支持一批发展前景好的私营企业,积极、稳妥地做好市、县(区)担保公司整合试点工作。三是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要相互协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展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培育信用客户,改善银企关系,有效解决个私企业贷款难问题。(四)加强调查研究,切实维护个私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分析形势,发现问题,尽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对广大个私企业反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发现一起,调查处理一起,对严重损害个私企业合法权益的事件,要从严查处,公开曝光。要保证个私企业的维权问题是有求必应,件件有着落。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切实保障个私企业的合法权益。继续加大纠风治乱的力度,严禁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乱拉赞助。要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各种侵权行为,不断完善维权机制,提高维权效果。(五)着力引导扶持,进一步提高个私企业的整体素质。一要积极引导个私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外向型、科技型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提升个私工业的产业结构,提高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促进个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二要引导个私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各县、区要重点引导上规模的私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在组建集团方面一定要有所突破。三要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业主提高素质,引导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的道路。要不断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教育,努力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做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奉献社会的表率。三、加强领导,切实把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是要强化市、县(区)两级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经济)领导小组的职能。要建立定期(一年二次)研究工作制度,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切实搞好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充实加强个私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各县区应增加1-2名工作人员,保证有人办事,改善办公条件,配备必要的工作用车,切实解决办公室工作人力物力所需。二是要建立领导与民营企业联系点制度。为切实加强对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市里已研究决定市级领导分别联系一个民营企业,定期走访,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县、区领导也应参照实行,已经建立这项制度的要总结完善,今后要把是否实行领导联系点制度纳入年度个私经济工作考评的一项内容。三是要建立全面、规范的民营经济发展统计制度。省里已决定从2004年开始,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衡量一个地区自主增长能力的重要指标,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因此,必须要从现在起建立民营经济定期统计上报制度。年底前,要把全市的私营企业情况摸清,为明年工作打好基础,各地个私办务必要重视做好这项基础性的工作。四是要宣传表彰民营经济的先进人物及其优秀事迹。省里决定每两年评选和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市、县、区每年要组织一次评选表彰活动,在新闻媒体上宣传报导,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业,尊重民营企业家,激励他们为社会争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第3篇: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

如今,革命老区山东省郯城县港上五村的孩子们也能像都市里的小伙伴一样,在家门口的超市里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了。坐落在村中心的这家超市是由本村青年农民刘元超投资80余万元开办的。这种新的消费形式在郯城农村尚属首次,图为当地群众春节期间在这家私营超市购物。

房德华陈东/摄影报道

十六大再一次强调了私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等于给广大的私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这对发展私营经济,有效遏制资本外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于民营经济,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的提法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1997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共十五大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为民营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效地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带动部门,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一个基本特征。5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每年GDP增长速度都在7%以上,其中,民营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据国务院体改办研究所课题组推算,去年上半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是73.2%(扣除国有控股企业的贡献后是46.2%);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是49.2%。

近几年来,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私营经济数量和经济实力稳定增长。就全国范围而言,1996年,我国私营企业82万户,从业人员1171万人,注册资金3752亿元,产值3227亿元。截至2001年底,我国私营企业数为203万户,从业人数为2714万人,注册资本为18212万亿元,产值为1.83万亿,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1.5倍、1.3倍、3.9倍、4.7倍(近几年私营企业各项指标及私营经济的就业人数分别见表1、表2)。

到2002年上半年,我国私营企业增长到221万户,从业人员增加到近3000万人,注册资金增加到21042亿元,产值增长到7371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1.7倍、1.5倍、4.6倍和1.3倍。

私营经济的较快发展还表现在个体经济投资额的增加。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布状况来看,1996年以来个体经济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00年,个体经济投资额4709.4亿元,同比增长12.2%,到2001年底,个体经济投资额达到5429.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5.3%。另外,从各经济类型所占投资额的比重来看,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见表3)。

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从2001年底的数据来看,我国私营经济从产值、销售额、出口创汇等方面都有了较快发展(具体情况参见表4)。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近10多年来,平均增长率在50%以上。20多年来,我国约50%以上的出货值是私营企业创造的。

从改革的角度来看,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所有制结构调整,拓宽了就业领域,并成为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的重要渠道,缓解了国企深化改革的压力,为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全国个体工商业共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83.32万人,其中下岗职工作为投资人的有43.54万人;私营企业共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8.61万人,其中有9.69万下岗职工作为投资人创办了私营企业。

分地区来看,我国各地区私营经济的发展规模仍存在较大差异。就企业数量而言,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2001年江苏全省共有私营企业22.5万户、从业人员291.3万人,私营企业数居全国首位。广东、浙江、上海私营企业户数分别为21.1、20.9、17.6万户。相比之下,我国尚有一部分地区私营经济发展步伐有待加快。私营企业较少的地区如江西、湖南、广西等,2001年私营企业数仅有2万多。就个体工商业户数来看,2001年在全国位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167.0、160.5、158.0万户。其他个体工商户数较少地区仅达到几万户。

就私营企业的规模而言,截至2002年上半年,广东省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到3388户,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180户,私营企业集团200多户。涌现了一批包括广东喜之郎、深圳华为、南海亚洲铝材、广州新太科技、广东长隆集团等在省内外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私营大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而天津全市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私营企业仅729家,超亿元的只有13家。

从最近几年的经济运行及政策实施来看,中国民营经济仍然受到相当大的政策影响和制度影响,因此,发展私营经济首先要从制度建设和政策扶持入手。近日,国家工商总局表示,按照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国家工商总局将清理和废止歧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登记监管制度。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要求,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社会服务业以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有经济退出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可以预见,在政策的多方支持下,我国的私营经济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4篇: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

一、基本情况 建国以来,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基本一样,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出现了片面追求公有制形式升级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种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的片面性逐步得到纠正。在所有制方面“一大二公”、片面追求公有制程度的僵化格局逐步被打破。首先是从解决城乡就业的目的出发,开始允许个体私人经济的发展,进而承认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国有、集体、合作、个体、私营、三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把非公有制经济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党和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变化,个体私营经济逐步进入规范健康发展的阶段。 1.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上逐步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五大把发展私营经济纳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了个体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在企业的经营环境上,国家逐步放开了经营的领域,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从1999年开始,私营企业可以申请开办自营出口业务。国家成立了民生银行,重点为私营企业服务。为了解决私营企业贷款困难问题,人民银行宣布对企业的贷款,不看身份,只看企业效益。在社会舆论环境方面,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反映个体私营经济的呼声。在政府的工作上,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北京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近两年,为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北京市政府又制定了重点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关于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和关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16号文件。为了协调解决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难题,北京市政府建立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许多区县也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精神,制定了本区县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加强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领导,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量的积累,孕育着一次质的飞跃。随着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了较好的势头。截至1999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25.7万户,从业人员近36万人,注册资金27.6亿元,户均注册资金1万余元。私营企业达到83203户,从业人员66万余人,注册资金673.8亿元,户均注册资金81万元。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一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1999年底,个体户的注册资金总额及户均注册资金额比1995年底增长了49%和69%。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和户均注册资金比1996年底分别增长了20.6信和1.5倍。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私营企业集团。如通产集团注册资金达到10亿元,华普集团注册资金达到3.5亿元,净资产达到18亿元。二是结构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90%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和80%以上的私营企业集中在传统的商业服务业领域。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领域不断拓宽。除了传统经济领域外,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都出现了个体私营经济的足迹。并且,随着首都高新技术的兴起,私营科技企业大量涌现。全市从事计算机应用服务、综合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的私营企业达到2万多家,约占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海淀区科技型私营企业已占到全区私营企业的40%。一批高科技的私营企业已经成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企业素质逐步提高。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看,目前全市私营企业中,91%的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组织形式比较规范(私营企业类型:独资企业8%,合伙企业1%,有限责任公司91%)。从人员的素质看,九十二年代初期,从事个体私营的经营者44%是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退休职工,文化素质和经营素质普遍较低。近几年来,一大批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以及留学归国人员在内的具有高文化素质、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者加入到个体私营企业队伍之中,大大提高了这支队伍的文化素质。市工商联抽样调查,一半以上的私营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许多科技企业的经营者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具有较强的现代科技意识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3.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展很快,从总体看,初步改变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格局,一个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格局开始形成。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经济的质量有所提高,活力不断增强,主导作用日益突出。集体经济经过重组转制,发展迅速,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成分。大力引进外资,三资企业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 4.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吸纳就业及安置下岗职工,繁荣经济、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下表) 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是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到确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起步和迅猛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是大量富余劳动力为私人资本的迅速扩张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量。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资产的增加,也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三是长期以来因为商品物资短缺而形成的巨大的市场资源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个体私营经济在不断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的同时,迅速地实现了总量扩张。四是相对于国有、集体经济而言,个体私营经济自身存在着一些天然的优势,特别是在产权明晰、经营灵活、负担较少等方面,使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的生命力和企业内部的活力。 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市经济中所占份额还比较小,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在全国各省市之间排位也较低。从北京市国民经济各类所有制所占份额看,199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国有、集体投资占到91.6%,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投资数量很少。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集体工业产值占到48.2%,接近一半,私营工业产值只有1.7%。在建筑业总产值中,国有、集体产值占到74.4%,私营企业的产值只占0.8%。非公经济企业的注册资本所占比重只有10%左右,其中个体、私营经济所占比重更低。这些数字说明,在首都经济的发展中提高私营经济的份额还有很大的潜力。 从首都经济发展的需求看,经济发展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参与首都建设,但目前企业总量、规模都还很小。据有关资料反映,西班牙有3900万人口,有370万个企业,平均10个人一个企业;美国有2.68亿人口,有2200多万个企业,平均12人一个企业;欧盟有3.7亿人口,有1800多万个企业,平均20人一个企业。与这些国家,地区相比,北京有1099万常住人口,统计局统计的全部法人单位仅有9.37万个。北京有高新技术的人才优势,但科技、智力、人才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投资创业兴办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还不多;城市就业压力很大,但新增就业人口中到私营企业就业的还为数不多,下岗再就业的职工办个体和私企的也很少;城市发展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类投资,但民间投资、私人投资几乎没有;即使是个体私营比较集中的第三产业,国有集体的比重也不低。 在国家工商局公布的1998年31个省市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地区排列中,北京市私营企业的户数排第28位,从业人员排第28位,注册资金排第30位,产值排第29位,消费品零售额排第29位。诸多指标仅略高于宁夏、青海、西藏三个地区。这些数据可能因为口径上的问题,不能准确地反映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情况,但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余地还很大。存在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 (一)人们对非公经济仍然存有不同程度的偏见 一是看不起个体私营经济。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与实践的长期影响,不少人仍然以所有制的性质和公有化程度论企业优劣,对待非公经济往往不能一视同仁,觉得为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献计出力是名正言顺,而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则有所顾虑。一些部门、干部和群众认为非公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所有制层次低而看不起它,因为其规模不大而看不上,甚至认为它地位不高,有它不多,无它不少,发展不发展无足轻重。有些个体、私营企业自己也存在自卑感。有的下岗职工宁肯待业,也不愿去个体私营企业 再就业。 二是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仍存有疑虑。有些人认为,非公经济虽然得到法律承认,但这种承认具有暂时性,是权宜之计,是为了利用私有经济为公有制服务;认为在初级阶段要发展非公经济,在经济不发达,还比较贫穷落后的时候应当发展非公经济,但经济发展起来后,富起来之后是否还需要发展非公经济则有疑问。实际工作中,有些人担心为个私经济服务“说不清”。还有些人担心非公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重组转制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许多私人企业主因为心存疑虑,有的不敢大胆放开手脚投资经营,总担心有一天资产、人身会遭遇不测;有的则以银行贷款为主,赚了自己有份,政策变了大部分也是银行的钱,自己不会有损失;甚至还有的采取购买绿卡或将资本外存的方法求得自保。 三是社会上仍存在歧视个体私营经济的观念。有些人存在着对非公经济“管理”可以接受,“服务”则心里不平衡的思想。也有些人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说认识很重要,讲工作可要可不要,办实事宁可不要。有些人仍然自觉不自觉地把非公经济与违法经营、偷税漏税划等号,认为非公经济是造假之地,腐败之源。往往是哪里出了问题,自觉不自觉地先拿个体私营经济问罪。 (二)管理与服务不适应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理顺政府对非公经济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是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需要研究解决以下矛盾: 一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还未完全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对个体私营经济在管理上,目前的状况是工商部门负责行政管理,个体私营经济协会负责日常的联系协调工作,一些重大的问题靠政府联席会的方式来解决。对其发展问题,因为现行管理体制关系,有的部门管不了,有的部门管不着,有的部门不愿管。据统计,全市有十几个部门从不同侧面对个体私营经济进行执法检查,但缺乏从宏观上综合考虑非公经济发展的部门。按现行管理体制,目前,政府与非公经济之间的沟通主要靠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但由于受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性质的限制,政府与个体私营企业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规划建设项目中,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沟通不够,对于由此而造成的种种不便,企业意见很大。由于城市建设规划不够透明,造成一家投资近200万元新建的饭店,未营业一天就被推为平地,伤害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二是管理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歧视现象。受传统管理体制与观念的影响,。在行政审批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不能一视同仁。目前市场准人的许多方面仍延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老标准,禁止和限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进入的行业和经营的商品共71项。包括劳保用品、木材、水泥、纸袋、旧金属、音像制品等。金融、汽车、石油等行业,外资已可以进入,却仍不允许私营企业涉足。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对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兼并、承包、租赁国有中小企业也存在种种限制。 三是各级管理部门的服务还不规范。在具体工作中,有些基层职能部门的执法人员为非公企业服务的意识比较差,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此外,对非公经济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问题虽早已引起重视,但久治不绝,问题仍很严重。如强制性的报纸期刊费、各部门的培训费、治安联防费、绿化费、周边卫生资、年检各种证照费以及企业改制收取的高额手续费等。这些费用不仅名目繁多,而且随意性大,极易造成不良影响。个别掌握审批职权的部门设立咨询机构,依靠职权收取费用,企业很有意见。 (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还很不完善 1.政策环境方面。个体私营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经营场所没有保障。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扩大场地,盖厂房。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在征用土地方面困难很大,即使能征用,也手续繁杂,费用高,使个体、私营企业难以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如海淀区芳雪药店一直是租用民房,10年搬了4次家,长期“居无定所”。由于场地限制,现在药店的经营规模与5年前相比没有丝毫改变。医药行业激烈的竞争,使药店业主感到已面临生存危机。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使大量的个体工商户丧失了经营场地。退路进厅,让路于民的政策虽好,但一些基层单位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却出现种种偏差,或者只管拆,不管建,或者拆很快,建得慢,造成拆建不同步。如有的地区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拆除了5个马路市场,但至今一个都未建起来,使许多个体工商户失去了从业场所,甚至失去了经济来源,形成“二次失业” 。由于失去了原有的经营场所而没有得到合理的安置,导致全市个体工商户数量下降,由1995年的29万余户降至目前的25万余户。调查中,一些个体经营者迫切希望政府重视这一问题。二是缺乏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由于商业银行尚处于转轨过程中,为中小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不完备,加之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管理水平低,财务报表不真实,缺乏可供抵押的不动产,而现在银行又推行贷款“零风险”政策,这就使个体私营经济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据调查,北京市在银行贷款的私营企业只占私营企业数量的5%。北京市虽然设立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金,但申请难度很大。 2.法律环境方面。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市先后颁布了保护个体私营经济的法律法规,而北京市至今尚未出台这方面的保护条例。缺少法律保障,使许多私营企业的财产屡遭侵害。如对私营企业内部人员纠纷到底由哪级、哪类司法机关受理,对犯罪如何处罚,规定不十分明确。对私营企业的财产保护法规的制订以及这些法规的宣传力度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国家有关部门发出《清理甄别“挂靠”集体企业工作的意见》后,沿海各省市皆大张旗鼓地给私营企业摘“红帽子”,有的省份一次“摘帽”就达几千家之多。在各地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地方法规纷纷出台后,越来越多的被侵权的个体、私营企业家讨回了公道。而在北京,此类“摘帽”纠纷案件至今还无一人胜诉。 3.社会环境方面。这主要表现在私营企业在户口、招聘人才、员工培训、评定职称、出国政审等方面存在一些障碍。特别是许多外地的私营企业家反映愿意到北京投资,希望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能取得一个北京户口。上海市已出台了有关户口“蓝卡”的政策,而北京至今尚没有相应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个体、私营企业因无法解决外地大学生的户口,而招聘不到急需的人才。另外,随着市场扩大和发展的需要,个体、私营企业家出国学习、洽谈业务的活动不断增多,按规定,出国人员的政审要由上级组织部门主管。但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出国政审由谁管却没有规定,给许多企业造成不便。此外,个体、私营企业在员工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社会环境方面的缺憾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认识 个体私营经济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有利于更加广泛地调动广大群众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重要战略思想。对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既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克服它的消极影响;既要积极鼓励支持,又要依法监督管理;既要促进其上规模快发展,又要帮助它提高素质、上水平。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破除限制观念,树立发展观念;破除歧视观念,树立平等观念;破除干预观念,树立服务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有利于非公有经济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当前,一是抓住当前群众储蓄资金较充裕的机遇,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把群众的储蓄变成发展首都经济的投资。二是要采取措施调动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首都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地调整首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三是本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第一,国有资产逐步从中小企业中退出,在个体和私营经济中放手发展中小企业,使民间投资成为中小企业的主体;第二,在一般性竞争行业,如商业、饮食、服务业,原则上不再搞国有独资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使国有资产从这些领域中转移出来;第三,区县属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应当更大一些,区县经济原则上以发展非公制经济为重点,国有资产主要投资于区县负责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业;第四,一些公共事业,如水、电、气、热和基础设施等,也应采取特许经营权等方式,逐步使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参与这些领域的建设和发展;第五,鼓励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或合作,支持产品具有市场前景、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整体收购国有中小企业。 (二)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关键是要有一个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此,要进一步消除不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性规定,使其 在市场准入、税收、土地使用、银行贷款、股票上市、进出口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真正做到对个体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1.制定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体现了十五大关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精神,是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保护个体私营经济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的同时,还应结合北京市实际,研究制定有关地方性法规,以立法形式解决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维护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如保护私有财产、承认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等等,使个体私营经济在企业设立、税费标准、融资信贷、市场准入、对外交往、中介服务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保护财产合法权利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享有平等的地位。 2.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拓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领域。进一步放开产业限制,对目前仍未放开的产业领域要进行清理,适合放开的,要抓紧放开,引导其健康发展;暂不具备条件一下子放开的,可先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放开。我国加入WTO后逐渐向外资开放的领域也要向非公企业开放,要允许非公企业进入公共部门,即政府对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部分社会事业项目不再进行投资,而将这部分投资空间留给民营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在核发行业许可证、资质等级证书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要采取同一标准。要改革企业注册方式,简化前置审批和登记手续,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除法律、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规定的要前登审批的项目外,对北京市自行设置的前置审批项目予以清理、削减和重新确认。 3.改善对个私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个体私营经济的融资体系。一是支持银行调整信贷业务,改善对个体私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针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特点,改进发放贷款的审核标准和办法,放宽对个体私营企业融资的准入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个体私营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担保贷款业务,包括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以及保证贷款;支持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贷款审理。二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支持区、县或行业投资机构与金融机构联手成立的担保组织,支持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的以个体私营企业信用担保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构,为区域内、行业内、群体内的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担保。三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政府要在外部环境上提供帮助,基金的运作应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应避免直接干预。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个体私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措资金的各种途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首都经济发展要求的并具备条件的私营企业,允许其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五是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建立起以企业、经营者、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风险分散等为主要环节,服务于企业经济活动的信用制度。有关部门要提供个体私营企业信用信息,建立个体私营企业信用档案库,为个体私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建立信用基础。 4.改善个体私营经济的生产经营条件。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应当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发展的场地问题。一是各区县对所属国有场地资源在不改变使用权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合理配置。对长期闲置、使用率不高或效益很差的场地,采取市场的办法,用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高这部分资源的使用效益。二是应当通过立法或政府规章的形式保障在城市拆迁中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凡是涉及到拆迁问题的,要提前一段时间通知有关的个体私营业主,使其能够提早准备,避免或减少损失。三是加强对市场建设的管理力度。违章建设的市场必须拆除,规划中应有的市场也必须要建。对市场的拆迁要拆建结合,有拆有建。同时,鼓励个体私营业主集资建立街道、社区便民市场。对一些有特色、影响大的市场,如雅宝路市场、秀水街市场、古玩旧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纳入首都城市的规划。 5.培育和完善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可以考虑成立专门服务于个体私营企业的机构,为其提供政策、投资、信息、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帮助。通过政策、培训、咨询等手段引导、帮助个私企业进行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开拓、法律咨询等方面,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服务,切实帮助个体私 营企业找准产品、找准市场,提高个体、私营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6.设立民营经济小区,吸引全国的私营企业在北京发展。上海、浙江等地的经验证明,个私经济小区的建立,对于发展非公经济,振兴当地经济有积极的作用。建议积极利用首都的地域优势,在各区县现有开发区的基础上,建立若干具有专业性质和区域特点的民营经济小区,吸引本市和全国的个体私营经济的资金、技术、人才。制定鼓励外省民间资本来京投资的政策措施,并在提供生产经营条件、解决城市户口、子女入学、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周到的安排和服务。 7.治乱减负,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坚决取消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凡必不可少的收费项目,要制度化、规范化和公开化。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所有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按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和地方财政。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对现有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和界定,减少或免除个体私营企业在设立、经营和歇业过程中的费用负担,取消变相扩大范围、带有盈利性质的收费,取消借助其它中介机构形式转移收取的费用。对非行政事业性的收费,要加强引导,加强监管。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收费,要进行监控,使个体私营企业的各项费用负担下降到合理水平。 (三)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向首都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 按照首都的实际和比较优势,应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向以下几个重点领域发展:一是鼓励非公经济发展首都服务业。除鼓励发展传统的商业、饮食业、修理业外,应重点鼓励的行业是信息咨询业为代表的中介服务业,具有北京特色和优势的教育、文化、卫生行业,方便居民生活的社区服务业。二是大力支持非公经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落实北京市政府鼓励民营科技企业的16条政策,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鼓励民营资本投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民营企业要逐步充当起主力军的作用。要鼓励有能力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高校教授、科研院所的研究员、科技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兼职,并以智力、专利、技术入股参与收益分配。三是引导非公经济广泛开辟能够更多地吸纳劳动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多吸纳职工就业,帮助非公经济开辟能吸纳就业的新领域。四是鼓励非公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非公企业与外商的合作经营,通过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放开对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各种限制,集中力量巩固和发展一批出口创汇大户,把非公经济发展融于世界经济的大潮。对私营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权要逐步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要鼓励民营企业从事跨国投资。 (四)切实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管理体制。一是充分发挥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检查政策落实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要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纳入日常工作范围。计划部门制定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时,要将个体私营经济纳入其中,统计部门要尽快完善统计渠道,规范统计口径,随时反映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情况,为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范围,将个体私营企业及其职工纳入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体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享有与国有企业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政策的制定上,要鼓励非公经济在首都经济中进行长期投资,取消对非公经济的不合理限制,政策要有长期性和稳定性,避免非公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二是要逐步理顺对非公经济的管理体制,对非公经济的发展应当纳入中小企业管理范围,统一管理。建议由市政府中小企业的主管机构代表市政府负责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规划、政策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切实改变对个体私营经济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局面。加强个体私营经济中党组织、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明确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并积极探索切合实际的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工商联、个私经济协会、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在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三是从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政府有关部门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行政,公开办事程度,改变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部门管理转向对全社会管理,并不断规范管理行为。 2.加强对个 体、私营经济的政策、信息服务。建立政府部门向个体私营经济政策和有关经济信息的制度,通过政府部门的信息,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按照首都经济的发展的方向和市场需求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在投资方向、产品供求等方面的信息引导,避免和减少投资与生产经营中的盲目性。有计划地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主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其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3.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监督和管理。在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哪个部门审批的,就要由哪个部门做好后续的监管工作。统一协调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改变目前监管工作时紧时松的不合理状况,实现监管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通过深入的思想教育和有效的管理监督,帮助个体私营企业主树立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引导和督促其照章纳税,守法经营。强化经营者的信用约束,对经营者的信用违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制约措施,直至在法定期限内实施经营者禁入

第5篇: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

一、××××年管区重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和×;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增长××;引入外资实现零的突破达到×××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增长×。以上指标均大幅超出年初计划,其他各项指标也创近年最好水平。

二、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及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几年来,管区坚持把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力实施打开管区经济大门吸收区外法人加盟管区经济建设,打开国有经济大门吸收民营经济加盟国有经济的“两个打开”举措,发挥区位优势,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切实解决非国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依托小城镇市场建设,为各类商贸流通企业创造宽松、完善的政策和设施环境,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重点在协调土地、工商、银行等部门,为民营业户办理抵押贷款、购置经营场所,加强个体工商业主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在具体工作中,重点从规范、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强化管理,加强协调与监管。成立了“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配备了人员,规定了职责。建立和完善统计报表制度、例会制度、信息反馈制,并定期召开全区个体私营企业调度会,加大协调与监督力度。二是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强化对民营企业的指导。从××××年×月开始,“发展办”对全区私营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摸清了底数,为指导企业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奠定了基础。三是积极谋划发展民营企业的重大举措,在审批机制、企业保护、投资环境、资金支持等××个方面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四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调整结构、提升档次、加大投入、壮大规模,使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日趋活跃。

××××年管区民营经济,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了超常发展。全区民营经济业户达到××××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家,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达到××家。全区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其中仅××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入就占全区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的×××。全区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全区的××,其中××五家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区比重达到×××。全区民营经济上缴税金××××万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其中公司上缴税金×××××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民营经济的全面提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大活力。

第6篇: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

努力开创个私协服务工作新局面

__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个私协工作的重心也逐步向服务转移。__市个私协会针对新形势对个私协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转变传统服务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办好服务会员的大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连续五年被省工商局、省个私协会评为全省市级个私协会标兵单位,被中个协表彰为全国个协私协系统先进单位。

联合建立会员法律维权服务机构,用律师事务所的人干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的事

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是一项法律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就个私协会工作人员现有的法律水平很难做到让会员满意。__市个私协会为做好会员法律维权服务工作,积极协调司法部门,与6个在当地知名度较高的律师事务所达成协议,于20__年12月成立了__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会员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同时成立了__、__、__、__、__、__6个法律维权服务工作站,在各基层分会成立了会员法律维权服务联系点。20__年3月10日,为满足__区会员的需求,又在____律师事务所成立了__区会员法律维权服务工作站,使__市会员法律维权服务工作站达到了7个,执业律师达60余人。__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会员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办公地点设在市个私协会办公室,负责协调调度各法律维权服务工作站的工作;法律维权服务工作站的办公地点设在律师事务所,具体负责为会员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知识培训工作,优惠为会员提供法律文书、诉讼等法律事务服务。协议规定:法律维权工作站在为会员提供服务时,确实需要收费的,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费基础上,再优惠20。

各法律维权工作站在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法律事务服务的同时,深入会员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调研,有针对性地对会员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法律常识培训,解决会员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变事后诉讼为事前控制,大大减少了投诉事件的发生。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协会和法律维权服务机构共受理会员投诉44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4件。

__市个私协会会员法律维权服务机构成立三年多来,共解答会员法律咨询27800多人次,举办法律培训班24期,受理会员投诉980多件,支持并帮助会员20多件,调解960多件,为会员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20__多万元。今年初,省个私协会在__召开"会员维权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省局__*副局长、__*会长、__*常务副会长与各市分管局长、秘书长等会议代表现场观摩了我市维权工作。会后,省个私协会办公室会同省某律师事务所对我市的做法进行了考察,有6个市协组织有关人员再次来考察,对我市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联合建立人才服务机构,用人才市场的资源干为民营企业输送和培训人才的事

个私协会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人才招聘活动有一定的优势,但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却有很大的困难,难以实现民营企业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为改变这种局面,__市个私协会经过多方考察协调,与__市知名度较高、人才储备较多的__新世纪人才开发中心达成合作协议,于20__年4月成立了__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西城人才服务处。人才服务处办公地点设在__新世纪人才开发中心,具体负责承办__市民营企业人才招聘、培训等事宜,在每年不定期举办2次大型民营企业人才招聘洽谈会的前提下,每周二、五两天均举办人才招聘洽谈活动。协议规定:凡__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会员持会员证参加人才招聘活动,会员企业占用摊位和企业招录人才确需支付的费用,均享受20的摊位费优惠。另外,人才服务处根据会员需要,随时上门为其提供人才招聘、培训等服务。20__年"非典"期间,人才流动受阻,给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困难,我们组织人才服务处和基层协会的工作人员,深入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调查人才需求情况,利用现代网络工具,设立了人才信息网页,在网上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人才招聘服务,成功地解决了因"非典"造成的人才流动难问题。期间,一次性为__县两家较大私营企业招聘员工200多人,为____购物中心招聘服务人员160多人。今年上半年,市个私协会成功举办了网上人才招聘洽谈会,上网登记招聘人才的个体私营企业超过560多家,日点击率超过了7800人次,日签订用人协议137份,实现了个体私营企业坐在办公室内即可得到需要的人才,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找到理想工作的愿望。在__新世纪人才市场举办了"20__民营企业人才招聘周"活动,560余家民营企业进场招聘人才,提供各类岗位5000多个,前来求职的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劳动者达11000多人次,有4800多名求职者与民营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

面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问题,市工商局、市个私协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推行"一帮一"目标责任制,即一名工商或个私协工作人员帮助一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一名领导干部帮扶一家由下 岗失业人员创办的公司。先后帮助196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创办私营企业248家。组织民营企业与下岗失业人员面对面交流,帮助3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__市个私协会__人才服务处成立三年多来,共举办大型人才招聘活动8场次,定期举办小规模人才招聘活动290多场次,先后帮助12600多家(次)民营企业招聘各类人才127000多人(次),有效地解决了民营企业人才匮乏、员工素质低等问题,受到了广大会员和社会各界的称赞。另外,我们还积极为私营企业专业人员参加职称评审提供服务,先后协助人事部门组织非公有制经济技术职称评审7次,5946名私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828人,中级2215人,初级2903人。

联合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加油助力。

20__年7月1日,国家新的《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外贸经营者的范围有了重大修改,外贸经营者资格进一步扩大,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登记后,可以从事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贸易。为使私营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国家新的外贸政策,充分用足用好政策,我们联合中国贸促会__支会共同邀请了省贸促会和省展览协会的专家对全市进出口企业业务人员进行培训,40名私营企业负责人系统地学习了新《对外贸易法》、如何申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如何寻找参与国际竞争的最佳途径、开拓国际市场费用预算以及国际专业性展览会的功能和贸易效果、企业如何成功地选择和参与国际性展览会等相关知识,受到了会员单位的欢迎。20__年11月,我们联合__市人力资源研究会和__教育电视台,聘请北京____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专家、____民营经济理论与实务培训班总策划、____大学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__*,北京某大型理财顾问有限公司首席财务顾问、高级会计师、____第八届中央委员会财政金融委员会委员、有"______*"美称的实战派财务专家__*,举办了《前沿讲座》"管理大师走进__"课题讲座,来自全市的150余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和财务主管参加了培训。两位专家分别就《民营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老板如何管好财务》等课题进行了演讲。由于这次培训班组织得力,不仅吸引了众多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前来培训,就连各县、区分管经贸工作的县(区)长也报名参加了培训,仅能容纳200人的培训大厅挤进了300多人,但现场秩序井然,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参加培训的人员普遍反映这次培训贴近企业,内容新颖实用,对转变民营企业负责人经营观念,实现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去年下半年召开人力资源研讨会,对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等课题进行了研讨,帮助企业提高了用人质量,提高了企业效益。

几年来,全市各级个私协会联合有关部门和组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先后组织私营企业负责人培训班36期,培训内容涉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品牌战略、广告策划、财务管理等内容,有效地提高了私营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

联合开辟服务领域,为广大会员提供优质优惠服务和会员车辆团保业务。

20__年,我们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请市个私协会第五届二次理事会议一致同意,全市个私协、消协会员中开展了消费优惠活动。经过认真细致地考察,在全市选择了1家保险公司,6家医院,15家商场、宾馆作为协作单位,分别签订了协作协议,由市局、市两协共同挂牌。会员持卡到签约医院查体、住院可享受20-30的优惠;到签约商场购物,在享受正常折扣的基础上可再享受3-10的优惠;到签约宾馆、 酒店消费时,可享受7-8折优惠;到签约家具城消费可享受10-20优惠;到签约保险公司投保,凭协会出具的证明,可享受7折保费优惠。一年多来,全市各级个私协组织共协助会员办理车辆和财产保险370多件,为会员节约保险费用70多万元。

设立咨询服务窗口,为个体私营企业入会提供便利。

个体私营企业经营分散,到协会办理入会手续费时费力,个私协会由于受人员限制,逐户上门为其办理入会手续很不方便。为此,市、县(区)和基层协会自20__年以来,分别在各企业登记注册大厅设立了咨询服务窗口,开设了会员服务专用通道,为到注册大厅办理登记注册和年检业务的私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办理年检业务、办理入会手续和收取会费等服务。我们还为私营企业开设了"政企通"专线,全市已有7800多家下载安装了"政企通"信息服务系统软件,会员足不出户就能调阅全市企业情况和法律法规,畅通了企业对外宣传和供求信息渠道,极大地方便了私营企业。我们把协会的服务项目及服务电话印在会员证上,公布在办事大厅,登载在信息网上,受到了广大会员的欢迎。咨询服务窗口在企业登记注册大厅设立以来,我市个体私营企业入会率有了明显提高,全市私营企业入会率达到了98以上,个体工商户入会率达到了95以上,个私协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积极投身软环境建设,为个私经济创造优良发展环境

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大开放、大招商"战略和全省工商系统开展的行风建设活动,积极投身软环境建设,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公开服务职能,公开项目内容,公开廉政和监督事项,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内容,精心打造工商和个私协服务品牌;全面落实"提速"精神,缩短办事时限,简化登记手续,放宽登记条件,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干部职工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开展"每日一题一案"、"每月一法"等学习活动,注重整体素质提高;以我们工作的尽心、热心和实心,换取服务对象的安心、顺心和放心,树立了工商执法权威,增强了个私协的号召力。

第7篇: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民营经济 现状 困难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12-02

民营经济是宁波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支撑起宁波经济发展的“一片天”。近年来,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冲击下,宁波民营经济在传统制造业和外贸业方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用工难、融资难等矛盾的日益凸显,宁波民营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发展概况

1.民营经济的概念界定。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民营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关于民营经济的概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划分和界定。本文对民营经济的统计口径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2011年9月30日,国统字〔2011〕86号)第九条规定“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2.宁波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1)民营经济规模水平快速扩张。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宁波实有内资企业159135户,注册资本5772.9亿元。其中私营企业142038家,比上年增加15003家,增长11.81%,累计注册资本3201.5亿元,比上年增加647.2亿元,增长25.34%;个体工商户330354户,比上年增加35248家,增长11.94%,资金额169.7亿元,比上年增加32.1亿元,增长23.33%。

(2)民营经济投资领域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根据现有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宁波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资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私营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比重分别占到其总数的75.58%和53.17%,个体工商户户数和注册资本分别占到其总数的76.71%和66.63%。

(3)民营经济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非公经济总量已占GDP的80%以上,而民营经济总量则已占GDP的70%以上。同时,民营经济也有效解决了宁波地区的就业问题,如截至2010年12月底,宁波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512891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达604863人,两者占宁波常住人口数的36.89%。

二、发展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使长期以来未受重视的民营经济获得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至今,宁波民营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鼓励阶段、兴起阶段和发展阶段。

1.鼓励阶段(1978—1992年)。自改革开放伊始,宁波民营经济就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这个阶段,两次修宪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正身”效应尤为明显。一次是在1982年,宪法首次赋予了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另一次是在1988年,宪法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1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随后,两个条例的颁布也进一步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分别是1987年和1988年,国务院先后颁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经过这一阶段,民营经济开始显露头脚,截至1992年底,宁波GDP达到213.05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475.79亿元,在工业总产值中,私营经济占比达到5.2%。从这个阶段来看,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崛起,私营经济开始成为宁波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个体工商户达到14.8万户,私营企业达到2264家。

2.兴起阶段(1992—1997年)。民营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明确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为私营经济的发展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8篇: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

xx年4月9日至4月12日,xx民营经济调查组一行6人对位于粤西山区的阳江市三县(市)一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作了为期4天的调查和了解。1997年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召开以后,阳江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个体私营经济迅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阳江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有力地推动了阳江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经验作法对我省其它地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启迪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xx年,阳江市个体私营企业达36171户,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9%;工业产值112亿元,增长21.70%;出口交货值42.62亿元,增长9.60%;入库税收6.64亿元,增长61.40%;新增投资11.54亿元。

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发展越来越快。xx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的户数比1997年增加7178户,增长24。8%;当年实现的国内总产值、工业产值和税收收入,分别比年增长102.06%,173.17%和309.24%;比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总额的增幅高出44.23%,91.35%和203.24%。

2、地位越来越高。xx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值、工业产值和税收入,分别占当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收入总额的52.95%,67.50%和61.50%。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3、规模越来越大。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增加较多,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已由过去单纯的总体数量扩张向个体规模扩张的方向转变,一些企业不断增资扩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现有7574户工业企业中,年产值5001000万元的有86户、10015000万元的有145户、50011000万元以上的有19户、亿元以上的有9户。

4、层次越来越高。私营企业家不但投资兴办工业,而且投资家业和其它产业,进一步拓宽经营领域,构筑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发展的私营企业体系。

5、外向型企业越来越多。一是企业出口交货值增加。xx年,全市私营企业出口交货值42.62亿元,占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8.05%,比1998年增长64.87%。二是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增加。xx年,有24户私营企业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值亿元以上的9户私营企业中,有6户是进出口生产企业。

6、品牌越来越响。一些发展基础较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树立自己的品牌和企业形象,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策划,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企业文化。目前,喜之郎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乔士、__子、银鹰、盛达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较高,颇受欢迎。去年,阳江市在获得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的基础上,又获得中国刀剪之都的称誉,品牌效应正在形成。

7、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全市在私营企业中从业的人员,xx年达到20.97万人,比年增加了42.27%。

第9篇: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

一、发展工作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方面的障碍

1、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仍存在片面性。其中突出表现是只承认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重要性,而否定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非公有经济问题的研究探讨得很不够,宣传贯彻也不深入,至今对这一问题仍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领导干部谈“非公”色变,部门谈“非公”厌倦,群众谈“非公”迷惘。这种认识,说到底还是束缚于姓公、姓私、姓社、姓资的桎梏之中。

2、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仍有久缺。⑴谈公有制津津乐道,公有经济光彩、安稳,有良好的待遇和保障,当官、就业要到公有制单位。眼光只看到非公有保障待遇差、劳动报酬低,而没有看到非公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发挥的重要作用。⑵看个体私营经济消极面多,积极面较少。一些部门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认识还没有提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一些部门的领导不愿与个体私营企业接触,或是接触也得保持一定距离,怕担风险受牵连。不敢理直气壮地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或者仅仅口头上把个体私营经济视为经济增长点,而实际工作中却与之无关,致使引导其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种认识状况,显然不利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政策方面的障碍

1、融资上不能一视同仁。在当前阶段,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但在对个体私营企业的贷款,具体做法与态度上还存在着差别待遇。银行认为,国有企业贷款,心里踏实,即使出现呆帐、坏帐,因为都姓“公”,肉烂了在锅里面。而对私营企业贷款则慎之慎,既怕政策变,更怕一旦出现呆、坏帐不好交待。另外,由于个体私营企业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以及无法提供有效、足额的担保人和担保物,因而往往受到歧视,吃银行“闭门羹”。

2、市场准入仍不平等。首先,现行法规和政策不同程度地限制个体私营业进入基础产业和部分普通行业。其中金融、保险、医疗等行业早已允许外资进入,却对私营企业进入仍然实行限制。这种行业限制与歧视性政策,不利于民间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大大挫伤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其次,工商注册、登记管理遭遇不公平待遇。调查中,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讲的最多最反感的,一是开办企业、申请营业办理前置审批,百般苛刻,各种许可证过多,费用过高;二是置换各类证件过多过频,如许可证、资质证、卫检证、环检证、计生证等,名目繁多,证件过滥。

3、社会环境不平等。在民族地区,个体私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一些企业的合法权益遭到随意侵犯。不少个体私营企业主感到,除税收负担较重外,还承受着各种繁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不合理负担。目前执法、执罚部门又太多太滥,某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随便找个理由就能罚款收费,而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主忙于抓经营,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企业的利益。

(三)服务方面的障碍

1、政府职能未得到根本转变。政府管理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仍遵循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习惯做法,职能行使带有较浓重的体制色彩,主要是为国有经济服务。例如在行业准入、产业引导、投资决策、用地用水用电及贷款等,对国有经济单位关注备至、热情服务;而对非公有经济的个体私营企业态度冷漠,不提供相关服务。有些部门办事效率低,官僚作风依然。版权所有

2、政府对个体私营经济投资引导不够,影响其投资增长。个体私营经济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但在民族地区,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对个体私营企业发展漠不关心,既不组织业主学习有关经济政策,也不定期产业信息。个体私营企业只有通过市场规律来引导,而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当某种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个体私营企业可能会一哄而上,最终造成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致使企业停产甚至破产。例如,田阳果汁厂濒临破产;四县区相当部分砖厂、水泥厂也因阶段性产品积压而停产。如果政府不采取有效的政策引导,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会因盲目投资、盲目生产的现象增多,损失更加惨重。

3、行业协会空有其名,其职能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在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个体私营经济发达地区,行业协会十分活跃,职能广泛,涉及面宽,充分发挥中介组织职能作用。而民族地区许多行协会,如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采矿业、建筑业等,仅挂个牌而已,空有其名,其职能作用根本得不到发挥,这就极大限制了个体私营企业自身的发展。

(四)管理方面的障碍

民族地区个体私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仍然十分低下。表现在:

1、企业缺乏长远发展规划。民族地区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规模较小,且产品主要限于食品、加工、建材、采矿等行业,企业管理受到规模、产品生产等的局限,管理者其主要精力就放在服务和销路上。考虑眼前的多,考虑长远的少。当他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有了一个象样企业和主导产品之后,就安于现状,而对企业今后如何发展,如何拓展市场,如何扩大规模,如何开辟新领域,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竞争等则缺乏战略发展规划。

2、管理方式落后。目前民族地区的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管理,管理方式粗放落后,基本上处于传统管理阶段,尚未进入科学管理,更谈不上现代管理。在经营决策上,以经营者个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决策为主,对于系统工程、预测模型、科学决策知之甚少;在管理制度上,以约束员工的行为为主,而对企业文化建设、素质培育和员工主人翁意识及团结精神的培养重视不够;在管理方法上,重奖重罚,动不动就“炒鱿鱼”。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使企业有持久的发展后劲。

3、员工素质低,技术人员缺乏。目前,民族地区个体私营企业技术人员的来源,以聘用国有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为主,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业主的家族和亲朋好友。一方面,这些人员知识陈旧、临时雇用观念严重,对企业长远发展不甚关心;另一方面,这些人员大多文化素质低,加上企业技术条件差,设备老化,所以,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就民族地区目前个体私营企业的状况来说,要想从社会上聘到优秀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或者依靠大专院校毕业生直接到私营企业工作,前景不容乐观。因此,私营企业若不重视自身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必将影响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二、促进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民族地区要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1、要破除“一大二公三纯”的传统所有制观念,确立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观念。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早已明确指出,个体私营非公有经济不再是属于“补充”地位的异类,而是堂堂正正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是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的充分肯定,也是我们深入认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放心、放胆、放开、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面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经济发展的步伐。

2、要彻底摒弃各类政策歧视性的观念影响,还给个体私营经济一视同仁的公平待遇观念。与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山东、广东相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是思想观念滞后,特别是对非公经济鄙视、不能一视同仁的观念。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哪里思想解放,哪里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就快,哪里的经济实力就强,如浙江温州、山东莱阳等的实例就是明证。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南,彻底清除不利于个体私营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调整发展思路,为民族地区非公有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认识环境。

(二)放宽政策,优化环境

1、改善市场准入环境。要清理、调整与十六大精神不相符合的各种政策歧视性和限制性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和产业政策不准经营的项目外,应向个体私营企业开放更多经营领域。工商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办证、办照手续,实行“一厅式”的注册和“一条龙”服务,缩短办证时间。税务部门要积极为个体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便利。对已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私营企业,都应享受国家和地方对街道、乡镇集体企业扶持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给予一般纳税人享受的增值税发票、按投资总比例享受的财政补贴、适当减低税收标准等。城建部门在规划生产经营用地以及用水、用电等方面,应像扶持集体企业一样支持个体私营企业。

2、改善融资环境。改变现行的国有商业银行单一融资渠道,政府部门应积极帮助个体私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争取国家在安排信贷计划时,应给个体私营企业专门切出一块,以解决个体私营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饥渴;二是个体私营企业用房产、财产和有价证券作抵押或担保办理贷款时,在金额、期限和利率上保证其与国有、集体企业同等待遇;三是可利用政府自身信息渠道广、信息量大的优势,在资金持有者和使用者之间牵线搭桥,以缓解部分个体私营企业扩大再生产急需资金;四是可设立专门为个体私营企业借款服务机构,在办理借款手续提供方便的服务。

3、改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要下决心清理各种关卡、乱收费现象,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减轻个体私营企业负担。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体制,像交警一样将罚没收入上缴财政,切断罚没收入与部门、单位、个人利益相联系的脐带。政府部门应本着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心态理顺关系,提高效率,改进作风,为其快速发展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三)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和引导

1、政策引导。对个体私营企业主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经济政策方面的文件,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帮助他们从宏观上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动态和趋势,引导其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宏观调控目标相吻合。

2、投资引导。政府有关部门应经常向个体私营企业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降低他们的投资风险。同时可引导他们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实行联合经营,形成私营控股的混合经济,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3、产业引导。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主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重点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进口替代产业,发展国家和社会急需的第三产业。鼓励他们投资于中小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引导他们把企业发展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与搞活国有小企业、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结合起来。

4、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民族地区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数企业实力还很弱,政府应组织社会力量,为他们创造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协会的作用。同时,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四)提高业主自身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个体私营企业主的自身素质,对企业的管理与发展至关重要。当地政府部门应关注他们的学习培训,创造条件,提高他们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