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私营建筑经济范文

私营建筑经济精选(九篇)

私营建筑经济

第1篇:私营建筑经济范文

1.1我国的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近年来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

1.2国有建筑经济存在自身的缺陷。国有建筑经济是由国家扶持的经济模式,它有着国家为后盾的巨大优势,但同时,这个又是也造就了存在的缺陷。首先,国有建筑经济是国家所有的经济组织,国家委托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其次,国有建筑经济存在成本的相对劣势。

1.3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由建筑经济自身的二元性决定的。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建筑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建筑业产业中退出,如日本在明治时期及其以前创立的23家主要建设公司中,有22家属私营企业,占%%。私营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现阶段科技的发展,决定建筑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劳动力数量,也就是说,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劳动力过剩,这一切就决定了私营建筑经济势必要进入经济市场;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结合建国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我们应该改造的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2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阻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1观念落后。很多人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心理上排斥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建筑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2缺乏平等竞争的环境。首先,缺乏有利的政策环境。虽然我国经过三次修改宪法,赋予了包括私营建筑经济在内的民营企业的合法地位,但国有建筑经济与民营建筑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私营建筑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此外,私营建筑企业在银行贷款、员工培训、职工职称评定、申报户口等方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次,融资环境不够理想。目前,大多数民营建筑企业存在直接和间接融资困难的现象,民营建筑企业在取得商业银行贷款方面以及在公司股票上市和发行债券筹款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依然存在,民营建筑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相对于国有建筑经济融资机会少、规模小、期限短、比重低、品种少、担保难、成本高,远远满足不了各类民营建筑经济融资的需求。这与民营建筑经济对我国建筑经济的贡献是不相称的。再次,缺乏提供服务的社会环境。目前,私营建筑企业在银行贷款、员工培训、职工职称评定、申报户口等方面受到不应有的“严格的”限制。

2.3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缺陷。首先,独裁型的决策方式和家族化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权力高度集中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在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而难以作出更正确的决策。因而,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发展。也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因而,使得私营建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其次,较低的技术和信用以及短期行为,是造成私营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难的重要原因。现阶段,很多民营建筑企业家缺乏诚信、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很多民营建筑企业老板大都表现为心胸狭窄、妄自尊大,不能容忍批评,喜欢奉承,出尔反尔,言行不一的个性,在市场竞争中,普遍缺乏双赢思想和合作的态度,有的私营建筑企业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来获得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直接影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

3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3.1提高认识水平,促进观念的转变。要根据党的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3.2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政府必须进行金融创新,改善包括私营建筑经济在内的私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大力完善对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消除融资的所有者壁垒。

3.3规范和促进私营建筑经济自身的发展。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很明显,报告的目的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化配置的作用。二是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各种可以利用的手段,解决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引领私营建筑经济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三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择优录取的方式选取管理人才,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案将企业做活做大。私营企业自身要加速工程技术开发,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手段,借用外部力量,发展采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只有以诚信为前提,以质量为堡垒双管齐下,才是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2篇:私营建筑经济范文

私营建筑经济和公有制建筑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私营建筑经济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可以促进公有制建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随着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对加强建筑市场得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建筑市场中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较为突出,是政府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问题,这些问题单纯从行政手段出发并不能解决好,还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把政府管理机制和市场经济有效的结合起来,而事实证明发展私营建筑经济能对解决这些问题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正是由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市场管理、建筑市场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对促进建筑市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发展私营经济的制约因素

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就目前来看,多数私营建筑企业是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因此造成管理水平低下,许多企业沿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另外大部分私营建筑企业仍然采用粗放的经营模式,只重视项目和收益,资金的运作和融资能力都亟待加强;技术水平和信用方面和国有建筑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要缩短差距,必须在科学管理,注重工程质量上多投入,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而不是靠偷工减料来创造利润,这样才能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长期发展。外部环境也制约着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规范化的市场秩序,才能给私营建筑经济一个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

3未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

3.1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

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对工程的承发包、工程款结算、工程的风险保障、建筑环境的质量、以及法律责任等各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规;针对建筑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政府需要创造公平、高效、健康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建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建设主管部门也应该根据中国私营建筑经济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及相关的市场规则,加快工程建设领域各项诚信体系的建设,消除束缚其发展的体制障碍,促进其稳定增长。

3.2加大对私营建筑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私营建筑企业的中小型、密集及私有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但银行向私营建筑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却远未达到其需求,为了满足这一供需的平衡,政府的干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应尽力完善为私营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各商业银行的改革;另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私营建筑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必要的支持,多管齐下,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

3.3不断提高私营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而私营建筑经济未来必将发展成为建筑业中的主要力量,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过渡的重要时期,工业化的进程必将带动建筑业的大发展,私营建筑企业只有抓住机遇,扬长避短,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拥有先进的管理队伍,并且始终把建筑质量放在第一位来抓。实践证明,大型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兼并等方法扩大规模,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经营及科学的管理,这样更有利于建立优秀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同时也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筑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可见质量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负责人在技术上要过硬,同时还要善于经营与管理。一个懂管理、重技术、严要求、高标准的队伍,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打造出人民满意的工程。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因此只有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科学的发展目标来引导私营企业,才能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发展存在的缺陷,保障其规范发展;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任用,以新技术的革新和高科技的人才为企业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提高生产力,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永远保持活力,才能保障整个私营建筑业的稳健发展。

第3篇:私营建筑经济范文

1.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必然趋势的需要。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重要力量。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私营经济及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

2.建筑业自身发展客观要求的需要。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没有重视建筑业的发展,尤其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法律政策、市场规范等方面严重不足,建筑企业在各类恶劣竞争环境下夹缝生存。但是,建筑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就应逐步降低国有建筑经济的比例,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私营建筑经济比国有建筑经济更加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

1.外部因素的制约。

1.1由于思想观念上的偏见,许多人都无法看到私营建筑经济的竞争力和强大生命力,将私营建筑经济看作“异己”,担心私营建筑经济发展过快,影响到国有建筑经济的低位,担心私营建筑企业工程施工质量较差,存在债务债权纠纷等问题。

1.2私营建筑经济在发展中缺乏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这是由于私营建筑经济与国有建筑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较大的政策差异,如在市场准入、资格审批、招投标方面,私营建筑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偏见。

1.3大多数私营建筑企业存在融资困难的现象,在商业贷款方面以及公司股票上市方面依然存在不平等待遇,尤其是私营建筑经济中的中小企业融资机会少、规模小、比重低,远不能满足私营建筑经济融资的需求。

2.内部因素的制约。

2.1家庭化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因为当家庭式建筑企业发展壮大后,就难以培养新的动力主体,容易出现选择家庭成员个人利益而牺牲公司整体利益的现象。并且由于受到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因而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2.2私营建筑经济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往往存在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许多私营建筑企业的老板往往只重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内心狭窄、妄自尊大,不喜欢批评,言行不一等,在市场竞争中,这必然会影响到民营建筑企业自身的形象。

2.3许多私营建筑企业老板具有功利主义,只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人才的培养,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培训,同时许多私营建筑企业忽视科学管理,往往利用缩短经营成本来获得经济效益,如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这必然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导致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受损。

2.4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滞后,规模很小,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2.5民营建筑企业的综合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经营者文化水平、政治素质、管理水平较低。这导致部分民营企业老板在企业经营中表现出对组织、计划、统筹运作的无知;对企业长远战略的忽视;对正规化、制度化建设的冷漠等。

三、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制约因素的对策

1.提高认识水平.促进观念的转变。根据中央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进一步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将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深化,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高度上来,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中抓住历史机遇,打破束缚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观念,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想方设法的提高私营建筑经济的比例。

2.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为了促进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确定私营建筑经济的合法地位,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生产;

(2)为私营建筑企业的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投标等方面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3)改变所有制歧视现象,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类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善对私营建筑企业的金融支持。目前几大商业银行所处的改制转轨调整时期,使其向私营建筑经济提供的融资服务更加减少。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的人们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深,习惯于依赖国家投资和国家项目来促进经济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只为国有经济服务的观念根深蒂固,其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偏见更难在短期内消除。政府必须进行金融创新,改善包括私营建筑经济在内的私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大力完善对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消除融资的所有者壁垒。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动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私营建筑企业上市融资,通过企业上市来解决资金问题,通过资本市场的制约机制,进一步提高私营建筑企业的管理能力,促进私营建筑企业做的更大更强。

4.要做好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发展的规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规范:

(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建筑企业明确经营策略,扩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

(2)努力加强工商、税务等部门合作,利用行政手段提高私营建筑企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采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忽视质量等问题,存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3)要改变私营建筑企业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从而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5.必须坚持不断提高私营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私营建筑企业应该了解自身特点,不断通过改进企业管理适应市场竞争环境,首先应该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定科技进步规划,促进科学成果的转化,并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第4篇:私营建筑经济范文

【关键词】私营企业;建筑经济

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私营建筑经济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建筑业产业和产品特点、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和市场环境与私营工商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生产力的发展。

文中所称私营建筑经济是指:纯粹私营经济+国有或集体经济中属于私营经济的成份+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经济。

1.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1)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2)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

(3)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1.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2.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由建筑业具有“二元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业的“二元性”特点表现在:

(1)一方面,国家把建筑业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并列,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另一方面,建筑业又属于竞争性行业。1984年,在全国城市经济中,建筑业率先进行了改革,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十几年来,国家不仅没有给建筑业以优惠政策,而且仍然将之作为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工具”,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政策法规制定和建筑市场规范等方面严重滞后,使建筑业企业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

(2)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尤其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挑战,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建筑业从整体上说,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建筑业仍然没有摆脱“四低一易”的特点: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业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3)一方面,公有建筑经济(国有+集体)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包袱沉重、亏损严重、效益低下;而私营建筑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生机活力。私营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而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国有建筑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因此,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

(4)总之,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建筑业生产力的二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二元性,即必须在发展国有建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1.2.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就量的概念而言,在建筑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在1997年建筑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3.7%。私营建筑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1.2.2.1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建筑业企业,尤其建筑装饰装修、地基处理、综合布线、建筑防水、消防工程施工等专业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1.2.2.2在国有建筑经济中孕育着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已经改性,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有的已经上市,其产权已属股民所有;有的已由职工一次性买断,变成民有民营企业;有的由职工参股;有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特别是有的经营者买断了中小国有尤其是集体建筑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此外,在国有建筑企业中,还存在着如下三种情形:(1)一些企业经理以改制为名,将有效的国有资产“重组”,成立新的公司,由自己或亲属控股,并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他们将以国有企业名义承包的工程,尤其是资金到位、利润丰厚的“肥活”,交由“自己”的公司施工。这样实际上是将企业的有效资产和利润实现了由“公”到“私”的“双转移”。(2)一些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名,打着国有企业的招牌,只负盈,不负亏(实际也负不了亏)。项目盈了,狠捞;项目亏了,也捞。导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寺庙穷、和尚愁、方丈富的现象。(3)一些企业之外的人,以国有企业某某工程处或项目部的名义,以交上一点象征性的“管理费”为条件,挂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牌子,冒国有之名,行个人之实。这些现象的存在,事实上使许多国有建筑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已经成为一捅即破的“空壳”。国有建筑企业中存在的为数不少的这些人,实际上成了国有建筑企业为自己培养的“掘墓人”。就是这些人,就是利用这些手段,在几年中就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1.2.2.3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企业已经成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2.3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3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

(1)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建筑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建筑业产业中退出。如日本在明治时期及其以前创立的23家主要建设公司中,有22家属私营企业,占96%,只有大成建设公司由大仑组商会(属行业协会团体,而非政府)创立。私营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被称为日本五大超级建筑公司的清水建设、鹿岛建设、大成建设和大林组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竹中工务店创立于1610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持着蓬勃生机。

(2)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建筑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

2.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阻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

2.1.1从外部来看,主要存在着观念和市场环境两大障碍。观念障碍——概括起来有“三论”,它是制约中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

(1)“对立论”,即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建筑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

(2)“担心论”,即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

(3)“唯心论”,即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1.2市场障碍——概括起来是“三个缺乏”。(1)缺乏有效保护私营建筑经济合法财产的法制环境。尤其一些管理部门对私有建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乱报销的“五乱”现象比国有企业更严重。(2)缺乏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私营建筑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3)缺乏提供服务的社会环境。目前,私营建筑企业在银行贷款、员工培训、职工职称评定、申报户口等方面受到不应有的、很“严格的”限制。

思想认识和市场环境存在的种种障碍,严重阻碍了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

2.1.3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来看,制约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三大缺陷”:

(1)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和独裁型的决策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企业发展初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能够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本,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而难以作出更正确的决策。因而,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发展。

(2)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滞后,规模很小。二是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企业规模难以迅速扩大。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3)经营策略上的短期行为及较低的技术和信用,是造成私营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难的重要原因。我国私有建筑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有的私营建筑企业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来获得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直接影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

2.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2.2.1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2.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2.2.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1)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建筑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2)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3)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2.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这就要求我们:

2.2.4.1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

2.2.4.2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2.4.3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1)在产权制度上,要从独资企业单一主体的产权结构向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等多元化产权制度过渡。

(2)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独裁型决策机制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过渡。

(3)在企业规模上,要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4)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术管理密集型、集约型过渡。

(5)在企业扩张上,要从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资本积累转移到依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行多元化融资上来;鼓励私营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只要政策允许,并正确引导,这些“戴帽”的、“挂靠”的私营经济成份必将象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使私营建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2.3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建筑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1)私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长期存在。对我国私营经济的存在期限,十二大后认为“从大局看,不用担心”,十三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始终,十四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命运,十五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同兴亡。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

(2)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纵观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发展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化前,由于以农业为主体,因而不具备大力发展建筑业的要求和条件;工业化初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化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本阶段建筑业总量进一步加大;后工业化时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随之,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使命也将完成。我国正处在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私营建筑经济作为我国整个私营经济和整个建筑业中的一个很活跃的部分,也将长期存在并得到大力发展。如果把改革开放初期到1997年的20年间私营建筑经济从无到有、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作为“孕育”阶段的话,那么,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到下个世纪的前20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私营经济、私人投资的发展和增大,私营建筑经济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3. 结束语

第5篇:私营建筑经济范文

一、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的必然性

1.私营建筑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是由我国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近年来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下,私营建筑经济必须也有必要踏足建筑业界。

2.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由国有建筑经济自身的缺陷决定的国有建筑经济是由国家扶持的经济模式,它有着国家为后盾的巨大优势,但同时,这个又是也造就了存在的缺陷。

1).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国有建筑经济是国家所有的经济组织,国家委托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所以对于国有建筑经济而言,无论是资金投向还是项目审批,都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层层报批。这样,一方面会使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投入增加,使得建筑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决策制定和颁布的流程过于复杂,会导致一些政策和信息的滞后性,错失良好的市场时机,往往在政策的执行之日,原本约定的项目已经解约。

2).国有建筑经济成本的相对劣势。国有建筑经济不仅要发展自身,同时还要引导建筑业的发展,替政府分担管理压力和财政压力。另外,国有建筑经济还承担着居民供水,供暖,婴儿入托,离退休工人管理等社会福利的负担。这些负担所耗费的费用无疑会以房价的方式转移到购房群众身上,自然,国有建筑经济的成本将大大增加。

3.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由建筑经济自身的二元性决定的。总之,为了给私营建筑经济一个更为适合的生长环境,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竞争产业中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现阶段科技的发展,决定建筑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劳动力数量,也就是说,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劳动力过剩,这一切就决定了私营建筑经济势必要进入经济市场;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生产规模的相对较小型以及经营方式的单一性,决定了私营建筑经济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由于私营建筑企业起步较晚,所以导致目前私营建筑经济的规模较小。二是由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信誉度低的问题,导致企业吸引投资的能力差。由于私营建筑经济以短期利润为主要经营目的,这就导致私营建筑经济在利润追求的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比如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等,造成国家政策的制裁以及公众房屋质量的质疑,这些都导致企业信誉的降低,从而难以招揽工程。

二、解决私营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的方法

1.提高认识。这里的提高认识主要包括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以及私营经济主体对国家法律的认识。提高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其目的是解决社会各界对私营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质疑。而提高私营经济主体对我国法律的认识,其目的则是为了使私营建筑经济在法律的约束下发展,提高自身的信誉,以承接更多的项目,促进自身的发展。

2.注重改革。就是要加强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其自身弱点决定其必须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现产权制度的改革。同时,为了逐步实现国有小企业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化,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第6篇:私营建筑经济范文

关键词:私营经济;私营建筑业;持续发展

纵观世界范围内各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史,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都是与当地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实现工业化目标为主要任务,给予建筑行业巨大的发展机遇。由于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受到各种自身短板条件的限制,其市场适应能力差,市场适应能力强的私营建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顺利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其一是私营建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整体建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需要得到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是客观要求所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私营建筑经济所占比例还在不断提升,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在新时期形势下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不断得以体现,对于缓解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在目前经济转变过程中,在维护就业稳定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作用显著。因而我们需要整体上准确把握建筑行业发展方向和时代机遇,全面认识发展好私营建筑经济的重要性,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满足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其二是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历史发展的需要,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阻碍了建筑经济整体健康持续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实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行业改革的必然结构,经历了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茁壮成长起来的经济实体,具备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发展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和促进了公有制建筑经济体的改进和完善,对于整体市场具有极强的推动力,两种所有建筑经济共同发展,对于实现我国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其三是我国私营建筑经济体也存在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私营建筑经济体给人们造成的不好印象,解决不好这些问题,既影响我国建筑经济成体形象也会对私营建筑经济体长远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实施监管,另一方面需要私营建筑经济体约束自身行为,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进步。

二、完善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在整体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建设生产能力、行业技术水平、生产经营效益等方面均已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进步是巨大的,发展速度空前快速,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关注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因素,需要综合全面的发展才能健康持续长久。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完善和进步,私营建筑经济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挑战。这就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现私营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在思想认识上重新定义私营经济地位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增长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私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剔除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对私营建筑经济体的认识上,过于担心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国有经济受到影响,特别是公有制建筑经济主导地位的受到动摇,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主题地位。从而给私营建筑经济制造各种各样的障碍,打压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前景。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建设私营建筑经济的积极推动工作,将私营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深化国企改革和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经济统一起来,为私营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私营建筑经济的促进政策探究

在总体上我国现有的建筑经济法规相对已经完善,但是再具体到私营建筑经济法规管理方面相对缺乏,尤其是在具体执法方面更是缺乏明确规定。这首先需要确定私营建筑经济的法律主体地位,建立全面有效的法制环境,将私营建筑经济体管理提升到法制范围之内,避免简单管理、粗暴执法现象的发生,执法有据、执法严明,杜绝以罚款代替执法管理等现象的出现。再者就是作为建筑行业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私营建筑经济的重要地位,其发展进步不仅仅将继续得到迅速发展,并且作为公有制建筑经济的重要补充将长期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应当从整体建筑业良性发展的高度出发,制定兼容并包的适应建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做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指引工作,最大限度地跳动和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是需要解决私营建筑经济面临的最大障碍———融资政策,需要制定政策,推动私营建筑经济体在资质审批、贷款融资等受到公平对待,为解放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政策束缚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三)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行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对于创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政府应当做好监管工作,确保市场秩序稳定有序,促进私营建筑经济在市场化环境中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对私营建筑经济不合法行为进行有力整顿,引导私营建筑经济在合法、规范的市场机制中良性运行;其次需要对私营建筑经济体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建设进行完善工作,从其自身内部促进健康良性思想建设,为其良性发展奠定良好的意识基础,同时建立对于企业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严格的奖惩机制,提高对于社会责任差,诚信度低企业的惩罚力度,减少私营建筑经济体失信行为的发生,降低私营建筑经济体的社会负面影响。

三、增强私营建筑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力

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就是掌握行业核心竞争能力,现阶段我国私营建筑行业粗放式管理水平、盲目扩张等行为,还停留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政府应当予以引导,企业自身应当认真反思,针对不足,完善能力,突出企业强项,建立核心业务发展规划,增强企业核心业务能力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其一,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私营建筑经济体经营者在机遇面前也应保持清醒认识,以新的理念,掌握市场规律,适时地调整企业市场运行战略,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在挑战中促进企业不断向前进步。其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创新支持力度,转变企业效益增长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创立企业市场口碑,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内在价值。扩大企业业务范围,积极对企业业务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积极调整,做精做强企业经营策略,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增加企业利润。其三,完善企业人员素质提升,市场的竞争源动力来源于人才的竞争。加强和完善人才管理,做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人才能尽其用,才能得以发挥,能持续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能力和职业德行建设力度,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使人才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实现共同进步,营造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自身特色核心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锋.以发达国家私营建筑经济看中国私营建筑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8.24.

[2]徐革明.现代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11.

[3]张培波.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探究[J].财经界(学术),2010.5.

第7篇:私营建筑经济范文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由建筑业具有“二元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业的“二元性”特点表现在:

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尤其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挑战,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建筑业从整体上说,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建筑业仍然没有摆脱“四低一易”的特点: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业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公有建筑经济(国有+集体)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

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私营建筑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一是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建筑业企业,尤其建筑装饰装修、地基处理、综合布线、建筑防水、消防工程施工等专业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二是在国有建筑经济中孕育着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已经改性,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有的已经上市,其产权已属股民所有;有的已由职工一次性买断,变成民有民营企业;有的由职工参股;有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特别是有的经营者买断了中小国有尤其是集体建筑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

三是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企业已经成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三)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建筑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建筑业产业中退出。如日本在明治时期及其以前创立的23家主要建设公司中,有22家属私营企业,占96%,只有大成建设公司由大仑组商会(属行业协会团体,而非政府)创立。私营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被称为日本五大超级建筑公司的清水建设、鹿岛建设、大成建设和大林组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竹中工务店创立于1610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持着蓬勃生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建筑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抓认识。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 (下转第20页)(上接第18页)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规范行业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建筑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1、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纵观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发展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化前,由于以农业为主体,因而不具备大力发展建筑业的要求和条件;工业化初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化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本阶段建筑业总量进一步加大;后工业化时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随之,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使命也将完成。我国正处在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8篇:私营建筑经济范文

关键词:私营建筑;经济障碍;对策

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建筑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建筑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和可靠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既有整个建筑行业内部环境的弊端,又有其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尤其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自身障碍,亟需我们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中的自身障碍

1.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私营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以“家庭式”为主,这样的模式如果在企业创立初期,在权利高度集中的环境下,使用资本的效率会显著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会的到有效调动。而当企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这种管理制度也会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尤其是在用人制度上的任人唯亲,造成决策者无法合理科学地决策,难以培植新的发展动力,最终造成个人专断的局面。除此之外,我国大多数私营建筑企业现在依然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重项目而轻管理,综合性管理人才极度匮乏。

2.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近几年,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通过原始的降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小,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可以说,与高新技术接轨,已经成为广大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我国私营建筑企业而言,基本上均存在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整体的创新战略以及科学有效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

3.部分私营建筑企业经营策略上存在短期行为

据调查,我国私营建筑企业在经营策略上普遍存在问题,其中尤其是一些追求短期利益的短视行为。为了过度追求眼前利益,不惜采用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不正当甚至违法手段,而不是本着加强科学管理,依靠工程质量的提高,来取得竞争优势。这无疑会严重我国私营建筑企业的自身形象和信用,使得私营建筑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少数企业的短视行为,影响了整个私营建筑经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私营建筑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造成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自身障碍,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

二、解决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自身障碍的对策

1.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1)采用科学管理方法

出于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需要,私营企业要努力改善管理效率低的问题,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放弃“家族式”的公司管理模式,转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用人机制,同时改变重项目而轻管理的管理理念,把着眼点放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中来;其次,要努力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科学合理地履行职责;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业务规范,并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

(2)完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企业核心人才短缺的问题,广大私营建筑企业要努力完善自身人力资源队伍,在战略的高度上积极稳妥地解决。要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重视不同种类人才的队伍建设,不断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战略人力资源。

(3)提升信息化水平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组织的运营、管理、生产等各个方面的整体信息化过程。企业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参与企业间的科技竞争,把生产和经营牢牢植根于科学技术的沃土之上,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永远充满活力。对于私营建筑企业来说,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是改善自身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通过信息化改造,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有效提升建筑私营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首先,将企业打造成为技术创新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努力做好自身的创新决策、创新投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以及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风险利益分担;其次,企业要在全局的高度上,重视先进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找到适合本企业应用的先进、实用的新技术;再次,企业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成立专门的技术创新团队,制定详实的技术创新规划;最后,要不断加强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联合开发新技术,并且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科研成果。

3.调整发展思路

鉴于我国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行业过度竞争、低层次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广大私营建筑企业应转变自身发展思路,主动规避与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直接竞争,把有限的资源合利用到自身具有优势的专业化项目中,实施专业化战略。于此同时,私营建筑企业要加大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努力培育出在某一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实现经营业务的专业化,是自身产品在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级企业,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作者单位:天津市海景实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捷,郝婷钥论我国建筑企业现状及发展战略.山西建筑,2006.2

第9篇:私营建筑经济范文

[关键词]建筑经济 发展现状 私营建筑经济

[中图分类号] TU-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308-11建筑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为了更好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在建筑经济领域中引入了不同的经济体制,包括私营制和公有制,这两种体制对提高建筑经济效益、改善建筑水平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公有制建筑经济在宏观方面既推动了我国建筑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又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私有制建筑经济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参与建筑行业市场的竞争中,促进了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而且也为国家税收的增加做了贡献。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公有制建筑经济还是私有制建筑经济,都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有效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

(2)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发展

建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私营制建筑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促使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向深化发展。作为建筑经济的两种体制,公有制和私有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公有制经济建筑主导私有制经济建筑的发展,而私有制建筑经济促使公有制建筑经济进行深化改革。

(3)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推动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化

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建筑存在的效益不高、部分机制不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问题,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阻碍了建筑市场规范管理的形成。比如,资质挂靠、压价压级等行为常有发生,最恶劣的是拖欠工资、拖延工期等问题。通过发展私有建筑经济,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氛围的形成,有效遏制这种不遵守市场管理规范的行为。

2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引入多元化经济结构体制,公有制建筑经济和私有制建筑经济两种体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建筑产业特点和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等因素影响,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

(1)公有建筑经济问题

公有建筑经济在我国的建筑经济虽然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经济理念的影响和产权改革滞后等问题的影响,所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令人堪忧。比如,借用改制,通过重组国有资产的幌子,,组建具有家族企业特色的建筑公司,承接一些利润比较丰厚的建筑工程,并承包给重组后的公司,以达到名正言顺把集体利润占为己有的目的。有些国有建筑企业利用负责制,打着国有企业的字号,不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开拓市场,而是只顾自己谋取私利,导致出现国有建筑企业运转出现困局,而领导却依然中饱私囊的局面。另外,国有建筑企业效益低下、出售资质等问题更是普遍存在。

(2)私营建筑经济的问题

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是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经常受到不正当的罚款或乱收费;其次是私营建筑企业的结构方式比较单一、规模比较小,融资能力低下,当风险出现时应对能力比较差;

3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公有制建筑经济和私营制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为了在新的一轮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处理好两种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的矛盾,挖掘可行的方法,采取有效的途径,促进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国有和私营建筑经济

改变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观念,正确认识到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对发展建筑经济的重要性,增进国有和私营建筑经济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正确认识私营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促进建筑产业的改革、促进公平竞争市场的形成,从而提高整个建筑市场的水平。在鼓励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同时,适当控制国有建筑经济的总量,平衡好私营和国有建筑经济的比例,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参股、转股和出售的方式冲淡国有建筑经济的成分,慢慢向私营经济过渡,这样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使建筑经济的发展更加健康、稳定。

(2)推进国有建筑企业产权改革

不断推进深化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变革,明确国有建筑企业产权的所属,建立科学完善的产权改革制度,并吸取国外先进的制度用于本国建筑企业产权改革。对于一些比较小型的国有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出售、租赁、股份合作以及兼并等方式改革国有产权经济,这样可以为私营建筑经济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后,落实相关法规政策保护建筑经济的发展。

(3)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为了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建筑工程质量和资金实力,需要通过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工程贸易、劳务贸易的途径拓展国际建筑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通过联手国内有实力的企业,整合国内各大建筑企业的资源,并充分利用其他行业的竞争优势带动自己走出国门。在开拓国际市场的时候可以利用自己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降低经营成本 ,并携手国际上掌握新技术、新材料的企业或承包商,学习他们的先进科技和经营管理经验;国内建筑企业还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广泛收集国际上的建筑市场信息,结合自身情况,适时优化自身的战略结构,不断拓宽经营深度、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提高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4)积极摸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在发展公有建筑经济时,需要把握正确的指导思想,采用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思想来推动企业的产权改革,包括实现个人、集体交叉渗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我国国有经济的数量方面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却掌握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只有不断解决这种分布过宽的问题,让员工既是劳动者也是投资者,才能提高效益,激发员工发挥积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制、买断、参与、租赁国有中小企业的形式,改组国有建筑经济的产权结构。

4结束语

多元化经济体制促进了我国建筑经济的蓬勃发展,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市场上各种经济主体非常活跃,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建筑经济,看到私营建筑经济和公有建筑经济对整个建筑经济的发展作用,正确看待好两种体制的关系,才能最终促进建筑经济市场良性、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幸惠军.浅析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