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协调发展范文

协调发展精选(九篇)

协调发展

第1篇: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旅游;协调开发;利益协调机制;中小企业

Abstract:Tourismisanintegratedsocialandeconomicsystem,whichinvolvesmanybenefitentities;Thefactthateverybenefitentitywantstheprofitasmostaspossibleleadstothe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uncoordinatedly.However,withthefast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today,synergicdevelopmenthasbeentoonecessarytobeignored.Asaresult,basedontheanalysisofcurrentsituationsandrelativereasonsthatimpedethesynergic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Thisarticlepointsoutthatinterestsynergicmechanismistheessenceintourismsynergicdevelopment,andcarriesitthroughregionalgovernment,tourismcorporation,marketmechanismandsynergicmechanism.

Keywords:regionaltourism;synergicdevelopment;interestsynergicmechanism

引言

各个地区开展旅游业的核心是旅游资源,而不同的旅游资源一般具有互代性或互补性的特点,对于拥有互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如果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容易被认知为具有相似形象的旅游地,产生同等级旅游地之间的替代选择,因此具有可替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之间的区域协调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成效。此外,对于拥有互补性质的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由于各地区旅游资源的性质单一、客源市场有限,而开发其他种类的旅游资源不仅要耗费大量成本,还要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因而互补性的旅游地区之间的联合营销、协调发展已经被很多地区提上日程并开展起来,以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扩大市场分额。

一、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表现

1.各自为政

由于旅游业的经济性特点,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其提高政绩和地方GDP的手段,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现象:只为获取一己私利而不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系统性、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从而使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下降,影响各次区域的旅游业发展。

2.管理无序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内,体制原因所造成的条块割据式的管理弊端依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各合作主体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地位是对等的,机构的平行和交叉带来了管理上的“重叠”与“真空”导致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等现象。虽然各合作方常会组建一个旅游协作会性质的共同管理机构,但它只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组织,无行政管理权,对地方政府的权威不足,导致管理失效。

3.开发无序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经常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却难以组织其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由于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旅游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景点的建设常出现近距离重复,造成旅游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另外,由于各地区对区域性资源的分割使用导致区域性资源、区域性产品的整体特色无法体现,直接影响到区域总体旅游产品体系的形成。

4.竞争无序

区域相当于一个市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通常是通过区域市场进行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地区间在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旅游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出现了“伪合作”的倾向,常会为了各自利益发生争夺客源、争夺资源的恶性竞争,使原本就难以统一的区域市场发生混乱。

二、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原因

1.行政区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市场机制发育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尽管像过去那样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经济由政府主导的方式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权力下放、财政改革、经济增长和GDP指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关键要素,各地方政府比过去更加关注本地经济增长,并通过更多手段干预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高度分割的“行政区经济”。行政区政府的局部协调与随机协调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许多调控职能缺失或不能直接到位,造成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协调失灵问题。

2.区域协调整合难度加大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协调主体数量上的增加,而是协调主体结构上的复杂化、差异的扩大化。由于参与协调发展的各个地区在地理环境、资源赋存、历史基础、经济水平上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均不相同,因而其在区域旅游协调中的心理状态、利益驱动、价值取向、政策措施等难于完全协调一致,从而导致协调成本上升,合作难度加大。

3.合作各方忽视利益机制

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注重空间、产业等的协调,大多提出一个“整体利益”,倡导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缺乏对利益的正确评估和有效的分配机制,不能保障各利益主体都能得到大于成本的绩效或补偿,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缺少合作的积极性。

4.经济效用函数的复杂化

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追求综合效用最大化,即要同时考虑三重因素:(1)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2)通过发展旅游业满足政府层面自身的利益。(3)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兼顾市民和投资者的偏好。这种复杂的效用函数使得政府决策不能完全用经济来考量。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其他城市发展得更快,就比自己获益或升迁的机会要大,这就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合作态度。

5.微观合作主体有限理性

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具有一定理性的主体,力图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的理性又是有限的,从而使得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既可能合作,也可能冲突。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区域旅游协调的主体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是区域旅游协调的第一主体,旅游企业是第二主体。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只“轮子”。此外,还必须有一个链接机制,即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健全的市场是旅游企业合作的基础,高效的协调机制是合作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链接机制运作得好则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名存实亡。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

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的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看重空间、产业、生态环境和设施的协调,而忽视了利益的协调。区域内部各个城市实际上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独立利益的行为主体,都具有谋求本地经济快速增长和效益最大化的动机,但是现实中个体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创造的效益却往往难以达成区域整体的效益。因此,区域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才能从根本上协调区域内各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找到解决区域旅游协调问题的突破口。

“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是指合作成员通过整合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规范区域旅游业制度建设来实现地方与地方、企业与企业的利益转移,从而实现利益在各个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各合作成员在共同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制定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以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各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解决各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保证。此外,区域旅游利益分享应该以让渡原则为前提,即成员地区应该本着劳动分工的原则拆除市场壁垒,让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由流动与组合,形成一种充分、有效、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利益让渡。同时,利益分享机制强调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相应的,政府行为方式就会发生变化:首先,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主要应集中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其次,地方政府应该把培养旅游市场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消除市场发展的障碍,冲破市场封锁。最后,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不应是建企业,而是要为社会提供服务,为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2.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利益补偿机制应包括的含义是:中央政府以公平行为原则,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及调整包括区域旅游协调政策、旅游产业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来实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利益转移,并特别强调旅游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补偿与平衡。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手段有:

(1)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转移支付的实质是中央对地方的各种补助。目前,中央政府为保证地方政府的既得财力而采取的“税收返还”做法,尽管也属于转移支付的一种方式,但对这部分返还的收入中央不指定用途,完全由地方统筹安排,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力不强,并且在具体实施上也不规范,如返还比例仍采用传统的基数法核定,不利于财力的公平合理分配。因此,从长远看我国必须建立起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作为核定技术的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2)在受益多的地区征收调节税。为了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对矿产、油、气等资源的使用者均征收了资源税;同样,为了建立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国家也应对旅游资源的受益者征收资源税。对于区域旅游而言,应按照“谁合作、谁受益”的原则,将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区域旅游业建设的投入和补偿,以提高区域的整体性意识,并能减少中央财政的支出负担。

(二)企业层面

1.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旅游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旅游企业要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利益,因此就需要在区域中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旅游企业要寻找利益共同点,各自提出在利益点想要达到的企业目标并相互磨合各自的目标,同时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其次,各企业应达成合作协议。这个协议通常应该是书面的,协议的目的不是为了相互控制,而是努力协调不一致的地方,更好的大到整体目标。此外,各旅游企业间还要相互沟通和包容,以正确地对待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分歧。

2.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各个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应该着力挖掘各自的历史渊源和独特文化,确定各自的目标市场。在规模经济能力、产品差异能力和文化战略能力方面加以提高和深化,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进入门槛。另外,旅游企业还要加强权威机构对企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市场分析,在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一批熟悉行业和旅游目的地状况、专门研究旅游业生产与经营、了解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与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提高旅游企业投资和开发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三)市场机制

区域旅游利益的突围应重视市场的作用,而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市场机制能有效引导旅游企业进行旅游资源流向的合理选择。旅游价格调节机制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节。从旅游经济总量上对旅游价格总水平进行调控。二是直接调控价格。即对不能形成市场竞争,或市场竞争不充分及特殊时期对整个旅游经济影响比较大的旅游产业价格采取政府直接的价格调控措施。三是价格管理。由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要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条件,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价格的管理。

(四)协调机制

建立区域旅游发展的协调机制,可以以高层联系会议、轮值主席制度等形式加强地区间的沟通和协调,制定共同行动准则,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研究地区间统一的财政税收政策、市场政策,尽可能统一标准,为旅游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整合功能的形成,可以在区域内成立旅游协调发展委员会。这一区域协调组织必须有法人地位及相应的权利,使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统一管理。

四、结语

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忽视或回避利益的协调举措均会失败。要整整有效地推动区域旅游走向协调发展之路,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利益评判与分配、补偿机制,确保合作各方的综合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张正国,吴光伟.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论坛,2006,(11):6-7.

[2]江冰.区域协调发展要靠新型利益协调机制[J].中国改革,2006,(2):64-66.

[3]郭寻,吴忠军.区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合作的制度障碍及对策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6,(1):56-61.

[4]杨荣斌.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95-98.

[5]廖春花,李庆雷.西双版纳与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初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5):57-60.

[6]唐松.浅析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中区域利益机制[J].台声·新视角,2005,(11):57-58.

[7]秦学,张伟强.旅游业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思想战线,2000,(2):128-133.

第2篇: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意义;展望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来源

在刚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以内地为投资建设的重点,缩小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均衡布局为基本目标”的经济策略,大力发展重工业,以轻工业为辅,这时候非区域经济政策并不明显,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比较平衡的,各地区经济差异并不明显。但是这种区域经济均衡平衡发展的政策不能充分调动地区经济发展积极性,越来越显示它的弊端,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加快沿海地区开放为特征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东部地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税收优惠政策和土地优惠政策)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注意,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当地投资建厂,产业结构越来越多样化,新兴出现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社会主义建设融资开辟了新渠道,缓解了我国建设资金短缺的现象;其次,大量新企业的产生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减轻了东部地区就业问题。与此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没有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加上其地理位置不方便进行海上运输,没有得到太多外资的注意。没有外资的支援,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巨大的社会发展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以广东和河南为例,1978年时,广东省的GDP为185.85亿元,河南省的GDP是163亿元,此时两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差不多;1988年,广东省的GDP是1155.37亿元,河南省的GDP为749亿元,相差了406.37亿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广东省和河南省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巨大的经济差异引起了教育,医疗,民生等社会各方面的差异。非均衡发展战略毫无疑问大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一段时间里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不可否认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区域经济差异以及区域内部发达地区和非发达地区经济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转变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各级会议都开始商讨如何缩减区域差异,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这个方针是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为中原经济区设立提供纲领性文件,是我国为协调发展各地区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1.战略位置显著:就全国而言,中部地区是联通东部和西部的重要桥梁,促进中部地区建设,对于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展具有联动作用,同时也是为了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实现东p中p西三个经济区协调发展。

2.综合交通基础建设:最近几年,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铁路网布局将逐步成型,大沿邯(郸)长(治)―邯(郸)济(南)经济带和沿淮经济带将大力发展运输通道的建设,以便和“米”字铁路布局联通,形成更方便快捷的道路运输系统;正在建设中原国际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以及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及空港物流园区,将会形成辐射全国的“内陆无水港”。

3.加快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地区现在更适合设立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技术产业,中原经济区承接部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既有利于实施东部地区“腾笼换鸟”政策,也为中原经济区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当地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和自然景观,充分开放和利用旅游资源,一方面吸引旅客前来观光,另一方面促也进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壮大,使得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调整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

4.加强中原经济区内部之间的联系:中原经济区涉及范围广,包括河南全省、山东西南部、河北南部、安徽西北部和山西东南部共5省,各地区的资源配置情况不同,利用效率也不同。而正在打造的以郑州为中心的铁路和加紧建设的一小时经济圈,将大大增强了区域内部和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联系,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避免资源重复浪费使用,从而带动区域内部协调发展。

5.中原城市群建设:中原经济区将把郑州打造成一个副省级城市,大力推动郑汴一体化,同时发挥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作用,最终形成以郑汴洛为核心的大中原城市群,从而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围地区城镇化,以便解决“马大效应”的问题,逐步缩小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差距。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展望

加强国内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一味的不科学的平均发展,而是根据我国国情具体分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诚然目前我国各区域发展存在明显的经济差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全国城市之间协调发展,也是省内城市和城市,城市和城镇,城镇和城镇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永萍.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探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2]郭岚.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第3篇:协调发展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西部人均GDP均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东部人均GDP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西部,东西部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1991年东西部人均GDP相差1540.3元,前者为后者的2.08倍;2004年东西部人均GDP相差10773.3元,前者是后者的2.88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这种差距在未来几年中还会进一步扩大。理论上看,区域差距的过大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它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同时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导致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作为宏观调控杠杆之一的财税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调节经济波动,而且对改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当前我国财税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改革之初,为了贯彻“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及财税政策,选择东部地区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并为东部地区的崛起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财税环境,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如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区域间的不协调及差距越拉越大,中央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作为“五个统筹”的重要部分之一,陆续采取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并开始调整区域经济政策。就目前来说,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适应性,主要反映在:

11财政政策方面

首先,现行财政体制按“基数法”进行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因东部发达地区基数高,西部落后地区基数低,不仅未能解决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的问题,而且现行体制无法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不利于提高落后地区财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间差距的缩小,而使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其次,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受财力限制,实施力度很小,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及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力十分有限。而且这种转移支付制度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资金管理不规范,执行的随意性大,使转移支付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三是财政投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规模较小,资金使用的政策性不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较低。四是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没有规范的分配方法,随意性大,分配结果使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反而得到的拨款多,不但未能解决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问题,反而使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

12税收政策方面

首先,地方政府没有地方税收立法权,也没有税收减免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制约了地方资源配置效率。其次,现行税制中作为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税源的营业税是地方政府的固定收入,而经济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发达,营业税的征收数量大,地方财政的收入也多。落后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普遍滞后,营业税税源极为有限,造成在税收收入中,中央税占比重高,地方税占比重少,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困难。三是税收政策的调整并没有使西部获得比东部地区更多的税收优惠,西部地区的税负仍然重于东中部地区。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要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政府投资、税收优惠等政府收入、支出机制,调节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以获得整体效益最大化。同时还应注意,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应是一个覆盖全局的政策体系,不仅仅包括对中、西部政策的制定,还应包括对东部政策的调整。西部的发展绝不是以牺牲东部经济效率为代价,在制定财税政策时,同时要考虑东部财税政策的相应调整,应继续保持东部经济的发展优势,以促进我国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有效发挥转移支付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

211提高中央财政的汲取能力,这是建立有效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中央财政只有在财政初次分配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财力用于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才能通过转移支付逐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所以,中央政府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所占比例。

212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按照“因素法”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标准。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平衡各地财政能力的差异,以保证各地有大致相同的条件提供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为此,对特定地区的转移支付额,必须同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税负高低、城市化程度、民族风俗、人口、教育状况和对财政支出的需求等因素相联系,按照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统一标准,进而确定财政支出水平。

213建立以抑制横向不平衡为主的转移支付制度。我国财政收入的集中度不是很高,中央财力十分有限。而且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直接表现就是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充裕,而落后地区财政状况拮据,这是财政横向失衡的表现。同时,落后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需求量要比发达地区更大。与落后地区相比,发达地区的财政资金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需要中央政府从整体利益出发,采取转移支付的方法在地区之间实现预算调剂,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增加财政资金的边际效用,以实现横向均衡目标。

22改革税制、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

我国近几年的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仍需对现行的税制进行进一步改革和调整。

221合理降低税负,吸引生产要素参与中西部建设。一是实行对中西部积极有效的减免政策,应特别强调以中央税的减免为主,真正体现国家对其的实际扶持。同时应考虑将中西部地区列入增值税转型的试点范围。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和鼓励投资,给这些地区创造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和环境。二是要实行吸引投资的税收政策。对投资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适当提高折旧率或折旧额,在一定期限内减征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对外来投资者以来源于中西部的税后所得再投资于中西部地区的,实行全额退税的鼓励政策。三是实行吸引人才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对吸引人才的专门补贴予以免税;对技术成果转让、技术服务所得实行减税政策等。

222在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分成比例方面,中央财政应给予中西部地方财政更多的优惠。国家在建立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前提下,应逐步扩大中西部各省区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赋予一定的减免税权力。这样,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对意欲鼓励发展的对象和领域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同时为促进中西部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中央政府应适度提高西部地区共享税中的地方分成比例,建议增值税由现行的中央与地方75%对25%分成调整为60%比40%.23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逐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231加大国债资金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国债的发行和使用一直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心和政策着力点将逐步向西部转移,国债的发行和使用也将顺应这一变化,进一步向西部倾斜。国债发行将不再是单纯的总量调控手段,而应扮演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的双重角色,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国债政策的倾斜,一方面应体现在现有国债规模下投资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每年应增发一定数量定向支持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债。

232允许中西部各省区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定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应该在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这里所说的财政并不是单指中央财政,而是包括地方财政在内。凡属中西部各省单个辖区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原则上应该是“谁受惠、谁投资”,由地方财政提供支持。但是由于中西部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地方财政普遍存在横向和纵向双失衡现象,缺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财力。为改变这一处境,应借鉴美国政府的做法,允许中西部各省区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定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时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财会研究。2004,(3)。

[2]张静。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经济工作导刊。2003,(23)。

第4篇: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02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危机人类自身安全,危害到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经济与环境生态系统和谐、完整的重要性。建设高效、公正、健康、文明的经济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探求更加合理的发展模式,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学术团体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界力量和作用的总和。环境的作用在于为人类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进行消纳和同化,以及提供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和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愈来愈突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协调发展,而且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环境问题主要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保护环境、防治公害在某些方面又必然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但必须看到,环境是发展的基础,人类若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经济发展就失去基础。所以,保护环境非常重要,非常必要,它保障人类健康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环境问题产生于发展,是一种历史必然;环境问题解决于发展,同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既包括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又强调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社会、经济、环境通过不断调整以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环境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是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造成的,也必须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但用什么样的具体模式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求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取得“共赢”,则是需要深入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注意的问题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必须在保护中谋求发展;保护是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但必须在发展中谋求保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中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发展与保护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不能忽视代际公平。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只有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2.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生态系统,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的破坏会影响到一个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中央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不同地区进行功能区划分,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是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具有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坚决反对和纠正追逐狭隘利益的行为,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确保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在确保全局利益的前提下,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局部利益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保障有力、运作规范的利益补偿机制。

3.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

经济效益为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力量,可以促进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实现;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目的,脱离这个目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就失去了意义;生态效益则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关系,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集中体现。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本保证。

三、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1.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

工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同时又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对环境影响深的工业部门,像化工、冶金、能源、建材、轻工等行业,要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生产技术,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

(1)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要严格限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的发展,通过产业政策,支持企业提高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

(2)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制定工业发展地区布局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安排工业企业的类型和规模,依据自然地理的条件和特点,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3)启发和强化工业界决策者和管理者以及企业领导人的环境意识,鼓励他们自觉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强化对工业污染的法制管理,增强对污染行为的约束力和处理强度,改变执法不力的状况。

(4)正确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调节手段,制定能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政策,以增强对企业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吸引力。

(5)提高环境保护投资在工业建设投资中的比例。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是解决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2.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

农业是我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的农业属于资源制约型产业,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业的发展。

(1)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治理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土地沙化。广泛植树造林,加强防护林、经济林的建设。(2)加强土地管理,整顿土地管理秩序,严格控制各种非农业占用土地,努力稳定现有耕地水平。(3)开发推广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防治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土地,包括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等。(4)控制乡镇企业污染,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加强乡镇企业技术改造,调整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行业。

3.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基本动力,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消费量的多少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同时,能源又是对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要素。

(1)能源总量,既要保持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必要的、合理的增长,又要努力控制能源消费总规模,特别是控制煤炭消费总规模。要努力引导节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革新,在较少能源消耗水平上达到较高生活水平。(2)提高能源效率,每年减少3―4亿吨标准煤的消耗,就会减少二氧化硫2 500多万吨、粉尘2 500多万吨、煤渣4 300多万吨。因此,从经济和环境的角度看,节能降耗都是正确的选择。(3)稳步降低过高的煤炭在能源总量中的消费比例。例如,发展水电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大型水利电力工程。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发展小水电建设,替代一部分农村薪柴和煤炭消耗,也可将煤炭更多地转换成电力,减少煤炭直接燃烧的数量。这些措施都能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4)使用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核电建设,替代一部分火电。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推广太阳能、风能,进一步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

目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辅相成,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关系处理的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一损俱损。针对环境的特点,突出解决环境和经济的矛盾,探讨制定发展环境规划和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谁水平和促进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湘城.论地方政府在生态经济中的职能定位[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2).

[2]杨小军.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意蕴[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5).

第5篇: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经济政策财政政策

1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1.1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不协调

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36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23。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上的差别。首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实物性收入,而且还包括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部分,按现金收入计算,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没有反映城乡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别,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如果考虑到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第三,从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样本偏误,高收入户难以涵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低估。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

1.2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不协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在我国,已初步对立起覆盖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农民由于“身份”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要给人们以更多、更切实的“人文关怀”。由于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某些偏差,农村的社会发展出现某些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养老、医疗和贫困问题。一是养老问题,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约有1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缺乏生活来源,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医疗问题,农村医疗条件差,农民看病难。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在城市投入的15.9%。三是农村贫困问题。我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80%生活在农村。因此,必须建立农村社会高度,为农民的的生存提供最基本保障。

1.3城乡居民享受教育不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教育领域采取城乡分割的教育投资模式和不公正的高校招生政策,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大大向城市倾斜。据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农村和城市学生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是1∶1.39;1998年,每百万人口中的在学校学生数比是1∶2.21。另据一些学者的抽样调查,1995年城镇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8年,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6.66年。同样数量的初中毕业生,在城市能够升入高中的比例大概是60%左右,而在农村却只有30%左右。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足以说明中国城乡之间居民享受教育不不协调。

2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2.1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偏低

首先,建国5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次,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次,在“”时期又有所下降,比重大约在8%左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0余年间,财政支农的力度又有所加强,提高到了10%;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减弱,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保持在10%左右,像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占到财政总支出15%以上,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2.2农村居民缺少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农民的保障方式主要是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集体保障,但这三种保障方式都存在问题。一是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保障能力下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保障功能下降,特别是养老负担过重;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家庭保障功能更加弱化。二是土地保障,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低廉,靠种地收入不可能解决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三是集体保障,少数经济发达的农村,已经建立起和城市相似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我国90%以上的村集体负债经营,成为名符其实的“空壳村”,村集体已丧失了过去的养老、医疗等功能。

2.3农村教育经费紧缺

中国农民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城乡分割教育投资体制的作用下,各种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却窘困到发不出教师工资、缺乏正常办公费用的尴尬和寒酸的地步。尽管社会各界不断呼吁,中央政府也多次采取措施,企图解决长期拖欠教师工资、挪用教师经费这一顽症,但往往事倍功半。几百万农村教师难住了国家财政,教师的工资无着落,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据统计,1992年全国大约流失45万名中小学教师,且大多数是青年骨干,流失的教师又大多集中在农村。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22亿元,中西部25个省份尚有中小学危房4000万m2。一些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紧张。目前,中西部农村地区有贫困学生2400多万名,受到各种资助的人数有限。

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

3.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要求增加农业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内每年用于农业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要高于上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并积极利用外资。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为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家财政资金可以引导农民和集体明确农业投入方向,而贴息或补贴性投入又对农民、集体投入给予一定的经济刺激。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是农业投入的大头。通过国家财政引导,使农民对农业的投入有一个合理的回报,以增加投入的积极性。

3.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应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之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因而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的建设是其重点:一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筹资模式、保险形式和管理体制等。二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和集体经济的扶持下,以农民为保障对象,按照自愿、适度与受益的原则,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建立的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在目前情况下,政府的财政

支持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村合作财政支持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动资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保障对象一般应包括:因缺少劳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

第6篇:协调发展范文

杭州位于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总人口870万。杭州市经济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2012年,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分别达到17017元和6008元。2013年末,记者来到杭州采访时,发现这里不仅有贫可扶,而且杭州市还将各种扶贫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走出一条有杭州特色的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与推进扶贫开发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2010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与推进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在统筹中扶贫、在协调中发展”的新思路,大力实施扶贫开发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7年至2011年的5年间,杭州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翻了一番,从2500元增加到近5000元。

在统筹中扶贫

杭州市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具有杭州特色的“东快西慢、东强西弱”的特点,地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八城区与五县(市)差距大。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与管理体制等多因素制约,地处西部山区的淳安、建德、桐庐、临安、富阳五县(市)发展相对迟缓,五县(市)地域面积占全市81.5%,人口占372%,但生产总值只占2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只占12%左右。人们形容,在杭州1万多平方公里境内,东部平原像发达的欧洲,西部山区有点像欠发达的非洲。

其次,杭州市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尽管自2010年起,杭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开始超过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但两者之间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萧山区与最低的淳安县相比。相差了2.2倍。

农村与城市、五县(市)与城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已成为杭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为了从制度层面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推进面上扶贫,2007年,杭州市将边远山区和低收入人群相对集中的38个乡镇作为重点扶贫对象,开展了“百团联百乡、千企结千村”即“联乡结村”共建帮扶活动。组建了38个由“市领导+市级部门+企业+学校+乡镇”组成的帮扶集团,联系38个欠发达乡镇。进行重点帮扶。区、县(市)按照市里模式开展区域内帮扶共建工作。2008年以来,全市实施“联乡结村”共建项目13701个,落实结对帮扶资金16.55亿元。

2010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在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门成立了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并建立了区县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中心村、土地综合整治、“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等七个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

在全面实施城乡区域统筹的部署中,“区县协作”尤其引人关注。通过这一战略,杭州11个发展较快的城区和5个发展相对较陧的县(市)进行挂钩结对,全方位协作。市财政还拿出真金白银,5年内每年新增10亿元资金,支持下属5县(市)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帮扶并非简单的“劫富济贫”,而是按照产业发展特点,相互配对。例如淳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市里就统一安排,让西湖区和风景名胜区与其挂钩结对,共谋发展。除了产业协作之外,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等公共服务也被列入协作内容。2012年,区县(市)协作落实资金达到3.25亿元。农产品进城渠道更加通畅,五县(市)已全部在城区开设了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年营业额超过6500万元。

从“联乡结村”到“城乡区域统筹”,杭州扶贫工作真正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获得了新的动力和新的生命。在谈到开展统筹扶贫的意义时,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如勇对记者说:“统筹扶贫不是纯粹的点对点扶贫,我们变‘输血’为‘造血’,最核心的思路就是希望通过统筹扶贫的方式,为相对贫困地区的村民提供自我造血的条件。”

“四位一体”定向扶贫

杭州市这些年按照党政主导力、农民主体力、市场配置力、社会创造力的思路,始终营造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市场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并举的良好氛围,坚持党政、部门、企业、群众“四位一体”定向扶贫。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亲自担任帮扶集团总指挥,负责牵头协调,每年带领集团成员单位到联系乡镇、结对村检查指导帮扶工作、审定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帮扶集团牵头单位积极发挥组织、联络和协调作用,主动召集结对双方研究方案,落实项目,解决资金等问题;集团各成员单位真心帮扶,选择了各地迫切需要解决、农民群众受益的项目,主动到联系乡镇、村送资金、送项目、送科技、送信息、送教育、送文化,与结对乡镇谋划共建方案,商讨共建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欠发达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全市广大企业和企业家主动捐款捐物,充分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具体做法是,县(市)级层面帮扶的载体主要是“区县协作”。11个城区和5个县(市)结对成5个协作组,每个协作组都设有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面设联络组,由城区干部担任组长,为了便于协调,该组长同时兼任对方县委办副主任。城乡之间的街道和乡镇、部门与部门全部实行挂钩结对。展开协作。“区县协作”严丝合缝的全面对接之余,是乡、村一级层面的重点帮扶,主要载体是“联乡结村”。

“百团联百乡”是通过市里组建的由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共同组成的帮扶集团。由市领导担任集团总指挥,行政机关作牵头单位。每个集团负责联系一个欠发达乡镇。帮扶的方式是。由乡镇上报建设项目,集团成员可独家认领,也可共建。这种帮扶集团在杭州共有206个,其中市级集团39个,县级集团167个。

“千企结千村”要求各县(市)选取社会责任感强、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与农村(社区)结对,实行帮扶。杭州民营企业众多,企业家在农村土生土长,对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致富后大多有报效家乡的愿望。如登峰集团,将萧山区浦阳镇四村合并,建设桃北新村,让1200余户农户都住上了粉墙黛瓦、江南水乡风情的别墅,至今已投资20多亿元。

如果说“区县协作”和“联乡结村”主要是针对一级组织进行设计,那么“万名党员干部结对万户城乡困难家庭”针对的则是个体,参与帮扶的也大多是个体。这种帮扶在杭州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但如果缺乏引导和组织,就会流于杂乱。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效能,杭州市专门成立了结对帮扶办公室,搭建全市统一的结对帮扶平台,把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管领导、女党员女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全部纳入“双万”活动,同时纳入的还有市管领导干部“访贫促廉”等多项活动。同时,在全市广泛发起“一户一策一干部”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教师、医生等事业单位人员参与结对活动,低收入农户结对覆盖率达到100%。

从县到乡镇,再到村、到户,杭州构建的这一扶贫体系层次清晰、组织严密、规模庞大。总体看,这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分开看,则由多个载体组成,载体之间各有定位,相互呼应。有人形容,杭州扶贫打的是全民动员的人民战争,在政府牵头编织的这张扶贫网络中,贫困无处逃遁。

第7篇:协调发展范文

老话重提“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一方面,在当前中国来讲,必须打破行业的垄断,行业垄断能够保证这个行业有垄断利润的,因为有垄断利润存在,因此对如何来革新技术,来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就不再考虑之列了,因为我已经保证了垄断利润的取得,有什么必要现在要超新,来技术创新呢,所以行业垄断是必须打破的。

第二个资源定价这个体制或者这种机制要调整,要改变,要走向资源价格的合理化,因为在计划经济之下,多年延续的现在没有完全改掉,资源价格是偏低的,偏低的资源价格就给它造成一种印象,或者这样的结果,资源价格既然这么便宜不用白不用,我有什么必要来更新设备来节约资源呢,所以它就造成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阻碍,转变的阻碍。

第三点就是要做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严格执行环境的监督制度,环境监督制度就是说,假定你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这样的话就是说应该是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处罚,该淘汰出局的,就要淘汰出局,这就给企业一种压力迫使它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点就是说对地方政绩的考核,我们应该是采用综合指标,而不能单纯地看GDP的增长率,因为GDP的增长它也可能造成了环境方面的一些破坏啊,造成污染等等,所以地方政绩的考核应该是走综合指标考核的道路。

第五点要加快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制,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国有企业它没有改制,这样的话它对于造成的亏损,资金亏损它并不是很关心的,反正躺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所以他没有压力,要给他一种压力,在市场竞争中如果你不能降低资源消耗率,如果你环境破坏程度还是过去那么大,那你会被淘汰,会罚款等等,你会亏损,企业就感到了压力的存在,改制以后就能实现这一点,但另外一点要改制以后,它融资渠道才通畅,这样的话它才能够为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来增加资金的投入,可以多方面融资。

因此以上五点就讲明了,我们都在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发展重工业,化工工业,都是必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个大国,我们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所以重化工业还要继续发展,但是这个阶段是绕不开的,技术可以跳跃式发展,我不能够走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那种是先污染后治理,边生产边治理都是行不通的,必须把环境的治理,资源消耗率的下降放在重要位置,因此要采用最新的技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信息化是我们将来的趋势,但是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信息行业IT行业应该跟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把信息化那些研究成果来运用到传统产业中去,帮助传统产业升级,这样我们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是一个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经济学界流行一个笑话。有两个人,到郊外去旅游去了,在郊外旅游的时候在树林里玩儿得正高兴,忽然听到老虎叫了,哎呀,老虎要来了那怎么办,于是两个人就慌了,其中一个人赶快蹲在地上,从背包里把运动鞋取出来,换上运动鞋好跑啊。第二个人奇怪了问他,老虎跑得比人快,你换运动鞋有什么用啊?这个人回答了,当然老虎跑得比人快,但只要我跑得比你快就行了,于是他换了运动鞋就跑了,第二个人不慌不忙,他把鞋脱掉了,爬到树上去了,老虎果然到了,树上的人它吃不着,老虎不会爬树,往前追把换运动鞋的人吃掉了,这可见在国际竞争中大风大浪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不要说我会躲,会躲是没有用的,你会躲有什么用,刚才例子不是讲明了吗,重要的是有绝招有过硬的本领,对企业来说就是有自己的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就是说我有过硬的本领,就比如说你会爬树老虎不会爬树,你如果是武松老虎来了我把你打死了不是更好,所以这点很要紧,对我们走上新工业化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以上讲的就是第一个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协调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发展,首先我们看到计划经济体制它有两大支柱,哪两大支柱呢?一个是政企合一的或者说政企不分的国有企业,这是种体制,这种体制支撑了计划经济体制。第二个支柱是什么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注意,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乡二元结构这是长期就存在的,这也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计划经济下才有的,

在座的同学当中可能有家在东北的,你想想清朝中叶东北开禁以后,山东人到了东北,河北人到了东北,在当时城乡二元结构是存在的,可是没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啊,山东人到了东北去在农村也可以待,在城市也可以待,在农村待久了进城市也行,在城市待久了进农村也行,你种地、做工、经商都可以,也不管你老家在山东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到那去都行了,城乡二元结构存在,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不存在的,那什么时候存在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元结构体制就把城乡隔离开了,生产要素是不能够流动的,户口是固定的,这就造成了今天城乡不协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大家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来说吧,比如说一个农村的人,这是前几年的情况,他如果到城市来找工作做,他各种证件必须齐备,外出务工证啊,等等的,如果你没有这些证件你来,当时的城里是把他作为三无人员遣送回乡的,可是一个城里人你到农村去,你去写书、去画画、你养病、你住半年也没人管你的,你租了房子在那住,从来没有听说农村人把城市人押送回城了,是没这个事情,就是城乡它是处在一种二元结构体制之下的,再说过去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城里的小孩子受义务教育,校舍是财政拨款建的,教师的工资是财政拨款给的,而农村(的小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校舍是农民自己建的,当时的情况下教师的工资是农民自己开支的,所以这就存在了很多,医疗卫生也是这种情况,所以说这种二元结构体制不改变的话,谈不到城乡协调发展,对我们今天来说,重要的问题是,要素要流动,要能够自由组合。这是提高效率的办法。教育,卫生,机会的公平,就业机会的公平,另外社会保障城乡都是重要的,当然目前做到完全一样还不可能,但应该逐步往这个方向走,这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前提,改变二元结构的体制。

然后接下来一个大问题就是怎么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因为农民收入低的话它就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也不会注意自己的环境,乱垦荒,乱伐树,乱放牧,过度放牧等等。所以必须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提高了这种情况之下,农民才有可能来注意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善自己的环境,那现在怎么提高农民收入呢,我最近一年多,在全国十来个省,农村做了调查,发现第一个新现象,在中国现代农村是新型的合作化正在兴起,什么叫新型的合作化呢,它跟五十年代的合作化是不一样的,五十年代是自上而下贯彻的,行政方法贯彻下去的,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农村出现的合作组织是自发的,是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而且它的名字也不一定都叫合作社,它有各种各样的名字,我到有的地方有的地方起的名字叫经济共同体,有的地方叫专业协会,有的地方叫农工商公司,各种,也有地方叫合作社的,各种各样,有很多地方是叫专业协会的。

我在调查过程中就问那些农民,你们自己为什么觉得有必要组织这种合作组织这种专业协会呢,专业协会可多着呢,我给你举到一个地方看,养鸡协会,养羊协会,养牛协会,苹果协会,马铃薯协会,蔬菜协会,一大串,每个都是专业的,好几百户,有的上千户,农民回答了第一个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农村都实行的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公司下定单给农户,农户按照定单进行生产,农户按照定单进行生产,那定了合同了,可是公司是强者,单个农民是弱者,强者跟弱者打交道,弱者是要吃亏的,比如到收购的时候卡你的等级,卡你的价格,你不要你拿走,你等级就不合,卡他,或者公司说我现在暂时没现金,你不愿意卖就请拿走,你要卖可以,打白条。过一段兑现,所以这一个强者一个弱者的情况下,农民就有吃亏的地方,农民感觉到我们组织起来以后那就成立一个协会吧,协会跟公司打交道,强者对强者了,我可以请律师,我下面都有一大批农户,所以这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就简单的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现在变了,变了,公司加协会加农户,这样一种模式。

第二个好处在哪里,农民说,我们如果是定单农业也好,我自己生产也好,可是我只能从生产领域得到好处,流通领域我沾不上边的,我们组织起来以后比如是成立了经济共同体了,或者是叫协会了,或者叫合作社了,我们就能够分享流通领域的好处了,我到一些地方看了,有的地方的协会有自己的车队,有自己的仓库,有自己的信息源,把各地的市场情况搞来,然后这样车队就把东西运去了,农民在这个过程当中分享到流通领域的好处,产业链就延伸了,从第一产业就延伸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去了,第二产业的农产品的初步加工,第三产业的运销,这不就得好处了吗?

好,还有第三个好处,就是这些新型的合作组织,就成为农村中新技术推广的一个基地了,比如说马铃薯种子退化了,这个协会就告诉大家怎么来防止这个退化,譬如说某种植物病虫害来了,或者禽流感了,就通知下面的会员我们怎么来防止植物的病虫害,防止在牲畜家禽中的瘟疫的蔓延等等,得了好处,所以以上这一讲,在中国农民提高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说新型合作化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帮助农民提高了收入。我在农村发现了第二个新现象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个科技特派员是个新的制度,我们过去说过科技下乡,科技下乡起过作用的,可它作用不是很显著,以如到一个星期天,星期六,城里一些科技人员下乡了,摆几张桌子,挂一些图片,回答一些问题,卖些小册子、放场电影,可是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就完全不一样了,是科技部搞的,各地的科技厅、局在贯彻这个制度,农业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个人来报你有什么专长,来登记,你登记有专长,你愿意做科技特派员的,把你联系个地方你就下去,跟农民在一起,帮助他提高收入。有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就是说有一个科技人员他擅长于种葡萄,也就把他分到一个乡里去了,那个乡产葡萄,可是农民种葡萄种不好,葡萄出来是又小又酸的,就没人买了,而且卖也卖不出价钱,怎么卖,五毛钱一簸箕,你说五毛钱一簸箕葡萄,这农民能赚什么钱,这科技人员去了,就告诉农民怎么种葡萄,你们这样是不行的,在他的指导之下,农民的葡萄又大又甜,他就说了,卖也不能那样卖啊,一簸箕一簸箕的卖怎么行啊,咱们要做自己的品牌,做自己的广告,印成纸盒子,把我们乡的名字写在上面,三块钱一盒,这个时候人家外头采购商一看这个葡萄好,而且三块钱一个,三块钱一个,于是就订购了很多,每卖一盒科技人员抽一毛钱,这个例子表明了什么呢?就是说科技人员跟农民在一起结成了利益的共同体,他等于是用知识技术入股了,农民收入增加了,他的收入也提高了,后来这个科技人员要走,农民不让他走,他说你们的乡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就帮助另外的乡去了,这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个例子,种棉花的,田里面棉秸秆过去当柴火烧掉了,拉不回去在地里放火烧掉了,大气还污染了,有个科技人员他有套技术,他说这个棉秸秆可以做饲料,为什么现在不能做饲料呢?这就是说,因为其中有毒素,为它排毒,排完毒以后粉碎是很好的饲料可以喂牛的,像这样的一种技术农民就学,农民收入就增加了,所以科技特派员制度,这种科技人员到农村去,跟农民结成利益一致的,这种情况,就能够帮农民提高收入,科技人员自己也从中提高了收入。

在农村中看到的,怎么提高农民收入第三个我看到的就是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因为家庭承包制以后呢,在当时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是今天遇到两个新情况,一个新情况是就是说农民外出打工了,外出打工了家里这个田就不能很好地种了,因为没有主要劳动力了,中国的土地本来就有限,耕地有限的,土地又不能很好利用这不是效率的损失吗?我们到了一个地方进行考察,广东湛江市有个徐文县,就是祖国大陆最南端那个县,徐文县没有大河,靠台风吃饭,来台风了就下雨,台风来少了就干旱,土地产量很低的,所以一些公司进去了,就是说你一亩地一年打多少钱,二三百块钱,行了,我出几百块钱把你的土地租了,你要外出去打工我钱照给你,我土地不会给你浪费,也不会闲在那个地方,于是土地就租来了就连成片了,农民如果是不外出,你租了土地给他也可以在公司里当合同工,根据你的技术能力,你出勤天数每月发工资给你,这样的话,农民收入就改善了,土地就连成片了以后,公司就投资打井喷灌,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在徐文县西面我们看到一块地,几千亩上万亩大一块地,全种的是菠萝,插块牌子,连地名都改了,这块地叫菠萝地海,咱们中国有个菠萝地海就在那儿。所以说农民收入就提高了,这土地使用权合理利用,流转以后土地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地方觉得出租还不行,出租怎么是不行呢,你公司钱赚得再多,我几百块钱一亩地就是几百块钱一亩地,所以他开始用土地使用权入股,你公司钱赚得越多,我分红就越多。所以这是在当前发现的一个重要情况。

这全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在哪里,在中国的农村啊,中国的农村农民九亿农民,两到三亿农户,只要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我们这个市场多大,谁来跟欧盟谈判,跟美国谈判,纺织品出口问题等等,鞋又遇到了这个西班牙又什么,我讲农民收入都提高了,每个农民每年添几套新衣服,全国纺织品还不够呢,还得生产呢,每个农民添几双鞋,我这鞋销路国内市场多大啊,全世界都看好了这个市场,我每户农民有彩电有电冰箱,装一个空调,买部电脑,有的还买汽车,那这个市场过几年还换一次,这个内需的扩大主要是农民收入的提高,所以这是带动中国长期增长的一个趋势,城乡协调发展也就是在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的。三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到,要首先确定地区的优势和地区的主导产业,我们一定要注意到优势是潜在的优势和现实的优势,潜在优势不等于现实优势,地区究竟我的优势在哪里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优势确定了,知道自己优势何在,然后通过发展主导产业把这个优势把它转化出来。

地区经济都是互补的,每个地区搞地区封锁闭关自守是不对的,把市场的统一性把它隔离成块是不对的,一定要看到它的互补性,互补性的结果是双赢的结果,我们曾经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你说龟兔赛跑有什么讲头啊,我在幼儿园就听老师说过了,我说你知道什么呢,龟兔赛跑是说兔子骄傲,半路睡觉了,所以乌龟跑第一了,我说这不是太简单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可不是这么讲的,龟兔赛跑同学首先提出问题,难道只赛这一次吗?不对,还得接着赛呢,第一次兔子输了,兔子不服,要求赛第二次,第二次龟兔赛跑,兔子吸取经验,不睡觉了,一口气跑到终点,所以第二次龟兔赛跑是兔子赢了。乌龟输了,乌龟不服气咱们要求再赛第三次那就赛吧,乌龟说前两次都是你指定路线跑的,现在得由我指定路线跑,兔子想反正我跑得比你快吧,好指定路线跑了,结果兔子又跑到前面,快到终点了,一条河把路挡住了,兔子过不去了,乌龟慢慢爬到了,乌龟游过了河,第三次龟兔赛跑是乌龟赢了,于是两人就想了赛第四次,咱们老赛干吗,竞争,咱们合作吧,咱们优势互补吧,于是优势互补,优势互补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过河的时候乌龟驮着兔子游,两个人同时达到终点,双赢的结果。所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四次龟兔赛跑对我们的发展战略来讲是四个重要的启示,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第一次赛跑的重要启示是,当你处在劣势的时候不要气馁不要松懈,要坚持到底等待对手犯错误,你看如果第一次龟兔赛一跑了,兔子跑在前面了乌龟一看,得,我这下怎么也赢不了了,我弃权了好,你弃权了它睡觉还是它赢,因为它醒过来它跑到终点。结果乌龟坚持不懈等待对手犯错误,果然兔子犯错误了,半路睡觉了,所以他赢了,第一次赛跑这个启示。第二次赛跑的启示,要善于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兔子它能跑是潜在的优势,第一次它睡觉,它不跑它没有转化,第二次它一口气跑到终点,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了,所以第二次是兔子赢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对我们每个地区来说,不要去津津乐道你的潜在优势何在,重在转化,重在转化。第三次龟兔赛跑给你启示是什么,当你发现原来的策略不管用了,要及时调整策略,改变策略。第二次赛跑完以后乌龟懂得一个道理,只要沿着原来这条路线跑,哪怕跑一万次都是兔子赢,我永远没有胜的可能,只要它不睡觉都是它赢啊,那怎么办呢,及时调整策略换条路线跑,一条河把路挡住了,你的优势发挥不出来了,所以第三次赛跑它是及时调整策略的结果,第四次赛跑就得到一个启示是合作、优势互补、双赢都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相互信任,你看如果不相互信任行吗?好,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兔子耍坏,拐弯的时候,一扭身把乌龟摔个重伤怎么办,过河的时候乌龟往下一沉把兔子淹死了怎么办,所以必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我小孙女在幼儿园里看的有个书叫新龟兔赛跑,我一看这个新龟兔赛跑,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我一看这种书不能让小孩看的,它讲这个新龟兔赛跑怎么跑呢,就是比赛之前,乌龟要他弟弟埋伏在那个终点,等那个兔子快跑到了,他弟弟出来了,乌龟长的样子都差不多,他也不认得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就说哎呀你都先到了我输了,这种是不对的,这是教小孩偷奸耍滑啊。咱们是要以诚信为本。诚信为本这样子才行。

我们在这个区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谈到地方保护主义是有害的,短期内可能倒好,长期以来你企业是没生命力的,你最后是不行的,所以说一定要通过市场竞争,地方实力才能够真正增强,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城市的辐射,要做大做强,现有的经济中心,这是效率高的,你重心要放在最穷的地方,需要放,但是一定要做大现有的经济中心,它再通过辐射能够更快地使那些边远地区,省内边远地区能够发展起来。

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包括了怎么提高农民收入,怎么解决城市下岗问题,怎么样协调发展,还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里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不是为了生产,生产是为了人。再讲一遍,人不是为了生产,不能把人简单地作为一个劳动力看待,人是生活的主人,生产是为了人,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要求,所以这就以人为本。我们必须注意到环境跟资源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独有的,环境是我们跟子孙后代共有的,资源是我们跟子孙后代共享的,所以说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到我们要活下去,后代子孙有他的生产条件、有他的生活条件,你把生产条件恶化了,后代人怎么生产?你把生活条件都恶化了他怎么生存呢?所以说一定把环境资源问题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是人跟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8篇: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新的提法,现在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并赋予时代内涵,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项指导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的关系,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身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紧密联系,不能孤立起来。 

 

一、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 

 

首先这里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包括下面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的词语解释,只是局限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个基点上。全面就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成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建设。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着眼于对自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全面建设。而协调发展,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助。从上面可以得出,全面发展注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性,而协调发展则注重了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关系。 

历史经验说明,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只有发展全面了,才有可能实现协调发展。苏联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方针,导致国家经济结构失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经济滑坡和国家的解体。而自我国建立以来就注重发展的全面性,从而为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以苏联为经验,主张实行中国工业化道路,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的路子。邓小平认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原则,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还特别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置于发展的全局来考虑,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1]。党的十六大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又根据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论断。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的精神,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至此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不断补充、不断完善,使各方面相互促进、相互适应、良性互动。 

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注重某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它方面的发展,往往导致发展失衡,出现不协调的局面,最终阻碍发展的进程。如果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而不重视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增长失 

调,最终制约发展。只有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才能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 

 

二、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为使这个整体发挥最大的效益,必须协调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使优化的整体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这是强调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不但追求发展的全面,而且在各个阶段都有自己发展的侧重点,找准重点,并且协调好重点和其它方面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得到顺利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文革期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建设,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的错误轨道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突出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同时协调好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9篇:协调发展范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愿望,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对于我们来说,当前就是要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构筑一个和谐桃源。

一、锁定战略目标,增强经济实力。要坚决锁定“打造工业桃源,建设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兴县、工业立县、项目强县”的发展路子。要按照产业聚集、产业配套、产业提升的路子,既注重投入型增长,又注重技术型增长;既注重招商引资,又注重启动民资;既注重新上项目,又注重企业增资扩股。要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来扩充工业项目,做大工业经济。并以扩张规模和产业配套为重点,集中开发创元铝业工业板块;以整合资源为重点,集中开发以牛力水泥为龙头的建材工业板块;以做大做强为重点,集中开发以鲁洲糖业、万福糖厂、杰新纺织、德江棉纺、跃宇竹业、宗林木业等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板块。同时用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最终实现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产业大县、旅游大县和经济强县的跨越。

二、实行统筹兼顾,构建和谐桃源。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追求在更高起点、更高层面上的发展。表现在工作方法上,既要注重工业的发展,也要注重农业的发展;既要注重城市的发展,也要注重农村的发展;既要注重物质文明的发展,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指标,也要注重人文指标;既要注重经济增量,也要注重经济质量;既要注重经济发展水平,也要注重人民生活水平。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战略,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教育20条》,下大力调整教育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从整体上提高我县教育水平和效益。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县乡二级疫情监测网络和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办好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实施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强化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障。大力打造文化精品,加快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文化基础设施,精心组织一些有水平、有影响的文化节庆活动。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逐步推行村镇规划和改造,抓好植树造林、植被保护工作,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

三、强化管理措施,优化服务环境。要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积极推进群众自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城市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的作用。要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各类和谐组织建设,努力构筑和谐机关、和谐乡村、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家庭。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村镇活动,坚决围剿地下“”,狠刹打牌、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环境。

四、完善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和机制,抓紧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对重大的预防和依法处置能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落实好涉军群体、征地拆迁、企业改制以及“两个确保”、城市低保、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及时排查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安全生产,下大力气抓好矿山开采、烟花鞭炮、公共消防等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影响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严防发生群死群伤重大事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中心五网络”运行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确保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