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河南文化小论文精选(九篇)

河南文化小论文

第1篇: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2002年以来,河南省委宣传部以举办“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打好重大网上宣传战役为突破口,以采取多种手段,在网上全面为正面宣传展示河南为主方向,大胆创新,在互联网上为河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了正面舆论强势。我们在发挥互联网的特色和优势,创造性地以网络媒体为主体进行对内对外宣传,切实为地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从宣传理念、宣传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比如说,“网上看河南”不仅得到、国务院新闻办的支持和肯定,还受到全国各地宣传部门的青睐,各省区市同类的“网上媒体行”活动此起彼伏,一种新的宣传模式得到了认同和推广。已经举办了两届的“嵩山论剑――国内知名网络媒体高峰论坛”在业界形成了较大影响,2003年以来,各种网络“论剑”活动纷纷举办。应该看到,“网上看河南”、“嵩山论剑”已经成为河南互联网新闻宣传的知名品牌,为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中原崛起创造了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唱响网上宣传的主旋律

近年来,面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精神风貌昂扬向上的现实,我们一直在探索、在思考着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使网上宣传真正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制胜利器,扎扎实实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个命题。通过在论坛上主动设置议题、在各大网站开设“解读新河南”专题,引导网民的讨论,赞美河南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示河南人民在中央、省委领导下一定能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中原的现实和愿景,激发广大网民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量,鼓舞斗志。

在河南省八次党代会宣传工作中,网络媒体第一次走到前台。我们抓住这一难得机遇,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大河网成功直播了省第八次党代会开幕式,这是河南省党代会历史上首次进行的网上直播。党代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国内知名网站转载大量报道我河南省和省八次党代会的文章,这些网站的论坛还贴发了大量新闻跟贴和原创贴文,引发网民热议,引起强烈反响。在网上形成了宣传河南、热议河南、赞美河南的网上舆论态势。河南一时成为网民瞩目的焦点。

针对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网上宣传,我们组织全省各网站制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兴网络文明新风”专题,围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开展了一系列“网络文明在行动”的活动,组织“文明上网从抵制恶搞开始”大讨论,积极宣传先进典型魏青钢、李学生、洪战辉、到曹爱文、谢延信等,始终以新颖的专题,典型的形象,为网友树立值得学习的榜样。还组织了大量正面引导网上舆论的评论文章,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网站、论坛进行转贴,《上帝的河南》等系列评论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河南,如何引领中部崛起》一文引发了一场“谁来引领中部崛起”的网上讨论,“好军嫂” 吴新芬受到网友的热情赞扬。

叫响网络宣传的知名品牌

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网上看河南”、“嵩山论剑”两大网上宣传品牌,在国内业界形成了较大影响,以名牌取得最佳宣传效果。

连续六年举办“网上看河南”形成知名品牌。2002年至2007年,每年的四、五月间,我们邀请国内知名网站负责人和采编人员来河南考察采风。六届采风活动采访报道河南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涉及17个省辖市。活动的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地、各单位积极协调、密切配合。由于我们创意新颖,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成效明显,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达到了对外宣传河南、服务经济建设的预期目的。“网上看河南”逐步成为河南省打造的、具有全国影响的网上宣传知名品牌。

成功举办两届“嵩山论剑――网络媒体高峰论坛”。2003年和2006年的11月份,我们在登封市,中岳嵩山的人文山水之间,举办了两届“嵩山论剑―网络媒体高峰论坛”。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指导下,我们邀请国新办网络局、中部六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国内互联网业界领军人物、知名网站负责同志等会聚嵩山,领略博大精深中原文化,感受河南经济巨大发展,共商网络媒体发展大计,展望中部崛起美好未来,畅谈和谐社会建设之路。大家一致认为,河南网络宣传成绩显著,实现中部崛起,构建和谐社会,网络媒体工作者任重道远。

举办首届知名网站论坛博客管理员“龙亭会”。面对2006年是“博客元年”的现实,以及社区网站在网上舆论传播中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在国新办网络局的指导下,2007年6月27日至29日,我们在开封市举办了首届知名网站论坛博客管理员龙亭会。30家网站的论坛博客管理员相约开封,共商网事。这次活动是河南省举办的较高层次、较大规模的互动社区会议,也在国内业界第一次把互动社区论坛和博客融合为一。与会的知名网站论坛、博客管理员,还在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共同向全国网络论坛、博客和网民发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打造网上和谐家园》的倡议。“知名网站论坛博客管理员”聚会活动,我们将每年举办一次,努力打造成为具有河南特色的又一网络宣传知名品牌。

开创网上宣传工作新局面

河南省每年都要召开全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会议,省委领导同志与会,各省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及有关部门、网站负责同志参加,明确工作任务,交流工作经验论。我们还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本省实际,相继印发文件,建立完善了全省互联网宣传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互联网舆情信息工作制度、网上舆论引导制度等,对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作出详细规定,力求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以河南省互联网宣传管理联席会议为抓手和平台,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指示精神,了解掌握、协调解决全省互联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网上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网民群众为对象,举办全省互联网知识竞赛。为普及互联网应用与安全知识,宣传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加强广大网民对互联网法律法规的认识和学习,推进全省互联网新闻宣传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净化网络环境,营造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社会氛围,我们还结合省内网站,开展全省互联网知识竞赛。通过网上答题竞赛,使广大网民树立文明上网意识,使网站建设者践行文明办网的承诺,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2篇: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中国以“中”做社稷,河南居中国之中,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中国的心脏。这种观点始于几千年前的周朝,古文献有记载:“周公营洛,建表测景,豫州为天下之中。”而在另一部文献《尚书》中也明确地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禹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为九州之中。”

古代的中原可以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古人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中”代表着权力和地位,古人以为地方天圆,在中间的总是以王者风范,于是大家都喜欢凡事必称“中”。所以现在的河南人说到“中”字时,常常会有一种地理位置处在中原的优越感。

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个帝王的都城建在河南境内。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占了3个,洛阳是九朝古都,开封是七朝古都,安阳是四朝古都。而同样处于河南的信阳,虽不及前三者那样有名,却也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古今战略要地。北宋名相司马光、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就生于此、学于此、长眠于此。

文明的发展必然带来教育的昌盛,一千多年前,中原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全国已赫赫有名。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四大书院中,有两家开坛于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和登封的嵩阳书院。时至今日,河南仍旧是我国高等教育大省,高校林立,每年吸引了大批学子投师门下。

第一站:郑州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十省通衢”,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有着相当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我国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以及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均建于此。

郑州大学

推荐看点:郑州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省内唯一受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支持的高校,同时也是国内首批开通中国教育与科研互联网的百所高校之一,被誉为“全国融合最好、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郑州大学拥有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加工工程等6个部级重点(培育)学科,1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0个省级重点学科。

近年来,郑州大学取得了诸多举国瞩目的科研成绩:河南省本土培养的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院士,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是国内权威;霍裕平院士作为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主持的“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项目,是我国建国以来科技界最大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钟香崇院士研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矾土系列产品,使河南省矾土资源利用率从40%提高到80%以上;由申长雨院士领衔的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突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关键技术,成功为神舟七号研制航天员出舱头盔面窗,在我国航天领域写下精彩华章……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郑州大学的毕业生在河南省傲视群雄,甚至江湖传言,“郑大毕业”正在成为一种“品牌”,不管走到哪里,毕业生都是“质量信得过产品”。每年郑大应届毕业生的考研录取率都在四分之一左右,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

优势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建筑设计及理论、口腔医学、计算数学等。

河南农业大学

推荐看点: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因此,强大的农学是我国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中原地区有着发达的农耕文明,河南农大是中国第一所省部共建省属农业大学。作为河南省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学府之一,可以追溯到1913年,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就是河南农业大学最初的“倩影”。在国内多个版本的大学排行榜上,河南农大在全国农学院校里名列前茅,居前十五名。

河南农大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作物栽培学与耕种学属于国家重点,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造林学等12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建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4个部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和重点实验室。

河南农大在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主持有“粮食丰产科技工程”、863项目等一批部级、省部级重大项目30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0多项,科技成果、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首位。

优势学科:小麦、玉米、烟草、畜牧等农业科技项目的研究,基础兽医学、病理学等。

河南工业大学

推荐看点:河南工业大学由原国家粮食部所属第一所本科院校郑州粮食学院与隶属于原机械工业部、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工程的配套项目的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是全国第一批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之一。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是河南省承担粮油食品方面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之一,是我国磨料磨具和超硬材料的研发基地。有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应用化学、结构工程、产业经济学等25个省级重点学科。

虽然河南工大肇始于粮食学院,数十年来几易其名,这所学校与粮食相关的领域依然是独具特色的强项:老一辈的专家教授中,有中国储粮昆虫分类学科创始人陈启宗教授,粮食缺氧储藏研究的开拓者路茜玉教授,率先攻克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的张根旺教授,解决了粮食筒仓防爆难题的周乃如教授。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王凤成教授、三届奥运会田径裁判王晏教授等知名学者,还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

河南工大的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业界相当有分量,国内最前沿的相关技术都与此中心有关系。据介绍,目前全国约70%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了河南工大提供的技术。

优势学科:储粮害虫分类学、粮食工程学、粮食储藏学、油脂化学等。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推荐看点:由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的多科性高等本科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它坐落在黄河之滨,因水而得名,因水而发展。学校的历史与和平解放北京的国军高级将领傅作义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满足国家对水利建设人才的需求,当时的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于1951年主持创建了学校的前身――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现在,学校是水利部监理工程师定点培训基地和建设部建设监理工程师定点培训单位,学院监理中心是全国高校唯一的建设监理甲级资质单位。学院还与美国托伊州立大学和匹兹堡州立大学签订协议联合培养人才。

师资方面,两院院士潘家铮为学院高级顾问,院士队伍中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金才、王浩、倪维斗、周丰峻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学校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先后参与了国家诸多重点建设工程,比如三门峡、万家寨、葛洲坝、小浪底、长江三峡等等。

优势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地质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农业水土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与理论、流体机械与工程等。

河南中医学院

推荐看点:知道医圣张仲景故乡在哪里吗?没错,就是河南。在这所创立在医圣故乡的著名中医学府里,中药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骨伤学等7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其中中医儿科学学科、方剂学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药学为河南省重中之重学科;2001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河南省执业药师培训中心。

优势学科:中药学学科、中医内科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医妇科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等。

郑州轻工业学院

推荐看点:拥有食品科学、应用化学等河南省重点学科。近年来所承担的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66项中多项获奖。香精香料研究、模糊控制技术研究、电镀不锈钢应用研究等项目已较好地实现了产业化。与新飞集团、海尔集团、小鸭集团等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来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优势学科:电机与电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报考指南:本科生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3-6年内修满主修专业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

河南财经学院

推荐看点:以于光远、刘国光、卫兴华、厉以宁、李京文等为代表的我国当今经济学界的一线专家,被聘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定期来校讲课,为学生奉上学术盛宴。主办的“河南经济论坛”,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活跃学术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报《经济经纬》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优势学科: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等。

中原工学院

推荐看点:以学生综合素质高享誉省内,近年来,该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各种奖项百余项,在“中华杯”服装设计大赛中获金、银奖41项,服装表演赛上多次获得部级和省级冠军。是河南纺织业科研领域重镇,建有纺织工程技术中心、中原服饰文化与艺术设计中心、河南省纺织服装CAD研究开发中心等。

优势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企业管理等,其中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第二站:开封

“一城宋韵半城水”,开封是北方少有的水城,市内有包公湖、铁塔湖等大小湖泊多处。城市有了水便有了魅力,难怪这里颇能吸引古代帝王,成为著名的“七朝古都”,也滋养了这方水土浓厚的文化气息。

河南大学

推荐看点: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与清华大学、南洋公学并称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民国时代已是最为著名的国立大学之一,差点被带往台湾。医学,在解放后首批获得博士点;教育系入围全国前六;考古学方面,殷墟和甲骨文研究成就突出;中文系被称为亚洲第一大系;经济学、中国音乐史等方面也硕果累累。

河南大学是河南省建校最早的高校之一,有其辉煌的历史和骄人的成绩,在她的近百年的发展中,有拼搏,有曲折,而她在拼搏中成熟,在曲折中坚强。经过百年的历史熏陶,河南大学所形成的凝重而典雅的气质和那朴实又灵动的性格或许才能够真正体现大学的精神。

河南大学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往往以“铁塔牌”自称,“铁塔”是大礼堂之外河南大学的另一个精神象征。它位于河大北垣,是北宋时期的开宝寺塔。河大生物系实力雄厚,许多成果已经推广到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方面,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维持在50%左右,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均在全校理科院系中名列前茅。

优势学科:生命科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药物制剂、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等。

报考指南:河南大学虽然还没有进入“211”序列,但该校在不少省份的录取分数已直逼或超过了重点线。另外,去年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中专门提出“支持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将符合条件高校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这明确了国家将重点建设河南大学的精神,河大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机。

第三站:洛阳

龙门石窟和花王牡丹,是洛阳最为著名的两张名片。这里“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岛腹地”之称。城市的发展历史已经有4000余年,有相当的人文积淀。

外国语学院

推荐看点:全国重点院校之一,担负着为军队培养中、高层次外语、科技外语、国际政治和汉语专业人才的任务。为“全军外语考试主考院校”。这是一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外语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特色鲜明、高水平的综合性国防语言学院,也是全军外语人才培训基地、外国军事留学生汉语培训基地。她的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红军无线电培训班和1938年成立的军委日文训练班。

优势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军事情报学等。

洛阳师范学院

推荐看点:北依洛河,南望关林,近邻宋理学家邵雍故居,文脉传承,底蕴丰厚。溯源于1916年成立的河洛道师范学校,设立的“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为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曾是1988年原国家教委首批表彰的“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的十所模范师专之一。

周边城市:

焦作:由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的焦作工学院发展而来的河南理工大学在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和工程力学等领域优势明显。

新乡:河南有名的高校城,主要高校有在物理化学、理论物理、动物学、环境科学、细胞分化调控等领域见长的河南师范大学;为豫西地区培养临床医学和农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并属于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的河南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在儿科、眼耳鼻喉科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卫生等临床医学领域成就突出的新乡医学院;以及实行学历证书和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和“订单式”培养模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专升本”整体上线率均稳定在95%以上的平原大学。

第3篇: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跨越中的河南,崛起中的河南,正在迎接新一轮的时代洗礼。

8月7日上午,在村官韩书杰的带领下,濮阳市柳屯镇河寨村组织开展了有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集中讨论学习活动。

到会人员激情高涨,纷纷发言,积极地为河寨村红薯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建言献策。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激发了河寨村广大党员群众,尤其是村官韩书杰的创业激情。

韩书杰说:“我村要以最近全省开展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加快河寨村的薯业基地建设,争取到2010年将河寨村薯业创建成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薯业基地。”

中原崛起新进程

7月21日至22日,河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在郑州召开,吹响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为加快中原崛起而努力奋斗的进军号。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河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新一轮思想解放热潮,正在中原大地迅速掀起。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主持会议并代表省委常委会就进一步解放思想作主题讲话,他强调,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南省解放思想的丰富实践和基本经验;要科学判断河南发展的历史方位,充分认识继续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要明确方向,把握重点,加强领导,务求实效,迅速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热潮,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河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使“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加快崛起”成为河南省的主旋律。

郭庚茂代表河南省委常委会在会上总结了2008年上半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部署了下半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迈着不断解放思想的脚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进入了发展河南、振兴河南、加快中原崛起的新时期,古老的中原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南省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完成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踏上了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新征程。总结河南省丰富和生动的发展实践,河南省委深刻地认识到,解放思想是先导,改革开放是动力,科学发展是要求,加快崛起是目的,四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经济发展看,河南省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开始了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从社会发展看,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群众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和谐中原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努力建成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河南,是时代的呼唤、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更是河南省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原崛起也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实践充分证明,越是发展困难大、矛盾多、任务重,越是要解放思想;越是发展成绩大、形势好、水平高,越不能放松解放思想。河南省要迎接新挑战、夺取新胜利,必须充分认识到继续解放思想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选择,是加快中原崛起的动力之源。

徐光春要求,要明确方向,把握重点,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重点是实现科学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如何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新一轮解放思想是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领域的思想解放,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河南省必须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努力改变主观方面的不适应,破除客观方面的不符合,不断分析新情况、迎接新挑战、解决新矛盾,开辟思想解放的新境界,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加快中原崛起新进程。

第一,继续解放思想要在理论武装上下工夫。理论武装促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丰富理论武装。

第二,继续解放思想要在更新观念上下工夫。解放思想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新,河南省扬弃、破旧立新,使思想冲破牢笼,认识得到飞跃。

第三,继续解放思想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体制、机制创新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标志。

第四,继续解放思想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工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河南省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第五,继续解放思想要在维护社会稳定上下工夫。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是解放思想的重要领域,是加快中原崛起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

第六,继续解放思想要在提高干部素质上下工夫。干部是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提高干部素质是解放思想的关键。

第七,继续解放思想要在创新党的建设上下工夫。创新党的建设既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方面,又是解放思想的重要保证。

按照河南省委常委会的部署,自2008年7月下旬开始,河南省集中2个多月时间,在全省组织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

各地、各单位坚持联系实际、推动工作,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活动方案。使学习动员、查找问题、整改提高、巩固成果4个阶段环环相扣,并始终贯穿联系实际、推动工作的基本要求。多数地方和单位都采取了边学边议、边学边改的方式,初步查找了影响科学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群众反映强烈的主要问题,为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广泛宣传、层层发动、深入学习、交流研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势头,“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加快崛起”已成为河南省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网络拉近“民”与“官”距离

当今,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河南省人民的生活,为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对于河南省领导层及时了解民意,实施科学决策,搞好各项工作,推进中原崛起大有益处。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河南在线对话”就“继续解放思想,加快中原崛起”,与广大网民在线面对面进行了交流。短短一个半小时,近10万网民同时在线参与互动,气氛异常热烈。

网民听说能与省委书记网络交流的消息后,3天时间通过短信留言和论坛发帖及电子邮件回复的信息达近万条。对于徐光春的到来,广大网民满怀热情。

徐光春刚一落座,便有不少网民向书记问好。徐光春也亲切地向广大网民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他说:“很高兴在‘河南在线对话’开通之际和大家在网上见面。这里我首先想说三句话:第一句话,热烈祝贺‘河南在线对话’栏目顺利开播。第二句话,衷心祝愿‘河南在线对话’栏目在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对话、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句话,真诚祝福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网民,通过‘河南在线对话’为推进中原崛起作出新的成绩。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一定会认认真真地、开诚布公地在网上与大家进行交流。”

徐光春的开场白亲切、质朴,网民的提问热情、深入。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徐光春的回答深刻精邃、妙语连珠,用网民的评价是听得“十分过瘾”。

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在作客“河南在线”时真诚地对网民说,“从来河南的那一天起,我就决心与9800万河南人民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在回答网民关于下一步工作打算的问题时,郭庚茂说,下半年要按照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的工作部署,抓好落实,确保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不折不扣全面完成。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情况和问题,下一步政府系统将在“办急事、谋大事、定专题”上下工夫。着重在“三农”问题、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等八个重点领域深入研究探索,力求取得创新突破。

在线访谈结束时,网民跟帖已达数千条,网民称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通过网络了解了民意,接受了公众意见与建议,与网民“面对面”交流,实现了党政机关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深切体现了“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重要理念。同时,网民也预祝“河南在线对话”这条民意线、民智线、民生线越办越好,让“民”与“官”的沟通更加自由顺畅。

奋力崛起新时代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一个时期。河南就是凭着这股“气”和“劲”,就是敢于这样“闯”和“冒”,喊出了思想解放的声威,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杰作:

――“十八罗汉闹中原”。1993年春,时任省委书记李长春执导了这出锣鼓大戏,为河南省经济实力前18位的巩义等县(市)扩权,一个“闹”字轰开了河南向经济大省迈进的突破口。

――树立工农业20面红旗。1991年起,河南省巩义竹林村、安阳钢铁等工农业20面红旗,引领了向市场经济的集团冲锋。

――改善投资环境。1995年7月,合资企业河南鞋城皮革(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崔庆义致信时任省委书记李长春,对河南投资环境提出批评。李长春狠下一记重锤,在河南省掀起了一场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对外开放的大讨论,成为强力再造河南软、硬投资环境的发端。

――谋划郑东新区。2001年,时任省长听取郑州市在老军用机场建设港澳新城的设想后决定:“高起点、大手笔、重新规划郑东新区!”一座与市区面积相等的150平方公里新城,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投入建设,预计二三十年内建成。富含先进理念的“水域靓城”已初具规模,将成为交通、物流、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企业总部基地。

――明确“实现中原崛起”目标。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省委书记提出“中原崛起”的构想。随后,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发出“实现中原崛起”号召,并写入《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立一座重要里程碑。

――全部免除农业税。2004年12月21日,省委书记徐光春宣布,农业大省河南在全国率先提前一年免除农业税。已有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戛然而止,河南7000多万农民当年减负29亿元,并享受百亿元的支农、惠农补贴。

――郑汴一体化。郑(州)开(封)大道2006年通车。郑开大道两侧的产业带预计2020年达11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超过百万,使两大城市融为一体。

――中原文化走向世界。2007年1月,省委书记徐光春率团“中原文化港澳行”,推介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在港澳刮起一股“旋风”。徐光春首次为中原文化梳理出18种类型,为文化强省建设埋下理论基石……

每个范例,在河南人的记忆里都是平地一声雷,无不发轫于大破大立,无不成就于超常超前。思想的燧石一次次引燃了烧荒的爝火,借着改革的大环境迅速燎原;思想的根芽一次次拱破了坚硬的地壳,借着开放的大气候蓊郁成林。而这一曲宏大交响的主导乐章,是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

纵观河南这段历史,就是一部壮阔生动的思想解放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一根红线贯穿始终,扭住发展不放松,转变观念不含糊,深化改革不停步,扩大开放不犹疑,埋头苦干不争论,全面兼顾不偏颇,维护稳定不动摇。

河南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创造了一批富有启示的基本经验,向改革开放30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工农业协调发展,避免了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的弯路;打造中原城市群,挺起了中原崛起的脊梁;壮大县域经济,夯实了中原崛起的基石;依托区位优势,构建大市场、大流通、大交通;“两个毫不动摇”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公有、非公有制经济“两翼齐飞”;“两大跨越”拓开经济、文化两条“高速公路”,硬实力更硬了,软实力也硬了……河南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开始了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广泛座谈和基层调研中,宏观阐述了解放思想与中原崛起的全局关系,解放思想是撬动中原崛起的杠杆,改革开放是中原崛起依靠的支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支撑中原崛起的支柱,“两大跨越”是推动中原崛起的途径,科学发展是引导中原崛起的轨道,党的建设是保障中原崛起的关键。

曾有一则新闻使省委书记徐光春深受震动。河南舞阳贾湖因出土了新石器时代骨笛而蜚声世界,河南人多年陶醉的是古笛悠扬,而美国特拉华州一家酒厂却根据贾湖遗址陶罐古酒的成分复制啤酒,注册商标就是“贾湖酒”……在接受香港某报访谈时,徐光春讲到人们头脑之中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作一比喻:日本的方形西瓜,河南三门峡的大小均一的苹果,都是套出来的,这些水果鲜脆欲滴,可是箍住它们的“外套”坚固得需用老虎钳子才能打开……

徐光春尖锐批评了至今仍在束缚河南发展的落后观念。一些地方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有的习惯于传统的发展观念和思维方式,一下子还转不过来;有的对科学发展的规律研究不够、琢磨不透,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成为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粗放、不平衡、不协调的重要原因。还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怕苦畏难的消极思想、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重官轻商的“官本位”思想等。这些无形的“外套”,需用思想解放的“老虎钳子”才能打开。

河南30年的历程证明,改革开放的快慢成败,皆与思想是否解放有关。凡是丰赡的建树、惊世的进步,无不首先拜思想解放所赐;凡是解决重大的矛盾、破解艰窘的困局,都必以思想解放为利器。

第4篇: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小河流 生态修复 对策

湖南省河流较多,广泛分布,其包括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5KM以上的河流就达到了5341条。仅仅以长江洞庭水系为例,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95%以上。其中流域面积大于在3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24条,而200平方千米的更高达5040条。总起来说,这些河流绝大部分都是省境内河流,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以上。约有2\3的中小河流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许多中小河流存在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并拿出实施方案进行对症下药。

1中小河流现状总论

湖南省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丘陵地质,因此按照自然形成原理,湖南中小河流大部分都是属于山丘型河流,并且极大部分都是天然河道,并没有经过改道和局部处理,其中浅丘河流弯道很多、流断面积小、淤积非常严重,主要分布在湘中和湘东北地区。按细分省内其他绝大部分都属于山区河流,河道陡且坡比较急,两岸冲刷非常的严重,自动修复能力较弱。中小河流的堤防由于品质问题、技术问题、人员问题大多不符合标准、达标率较低、防洪效果不理想。

2湖南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

2.1水利管理薄弱

湖南各地方未设置专门的河道管理机构或者管理岗位职责不到位。即使有也因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或资金而形同虚设,致使湖南多数中小河流长期缺乏规范的管理及治理,任由河床随泥沙淤积而逐渐升高,沿河滩涂发育。同时管理的松懈也放任普通民众及沿岸的工矿企业进行侵害河流健康的经济行为。

2.2民众水患意识不强

湖南关于水患防洪等知识宣传不到位,中小河流多数分布在为落后的山区。由于地形限制,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居民修建房屋或其它建筑物时倾向于河道。同时将生活垃圾向河道倾倒使河流遭受污染,在农村地区,沿河滩涂发育农民又在滩涂上开垦耕地,使河道进一步缩小。近年来极端气候的影响,多地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巨大损失,而沿岸居民不了解洪水灾害的机理,不知如何避灾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2.3整治的前期工作滞后

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上长时间的忽视。湖南大多数需要及时治理的中小河流关于防洪规划所需的基础资料不全或者呈现出一片空白。少有河流常年设置水情观测点和水文数据采集点,同样也缺乏地形地质和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除开个别河流外,湖南中小河流治理的前期工作总体滞后。各河流的基本情况,治理目标、治理任务模糊不清。

2.4防洪标准低

湖南大约有2\3的中小河流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还有很多中小河流处于不设防的自然状态。王越等也在对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的探讨中提及全国绝大多数中小河流治理滞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频繁发生。陈鸿飞则指出有些整治过的河流也因整治时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缺乏专业技术的支撑,致使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在极端气候的影响下,突发性强降雨或降雨历时过长,都可能引起严重的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5投入严重不足

湖南省中小河流数目众多,治理所有的河流所需资金数目巨大。按照湖南省河流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小河流的治理主要在地方政府。可是各地方政府财政相对来说不太雄厚,长期以来,中小河流治理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致使资金严重不足,治理任务繁重。治理资金及治理任务繁重,都使中小河流治理任务艰巨。

3湖南中小河流的治理及生态修复研究

3.1中小河流治理目标与治理手段

依据国家宏观指导,中小河流治理的目标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重点中小河流和重点河段的防洪能力得到增强;二方面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所涉及的主要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等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三方面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流域或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初步解决。在全国中小河流治理的大环境之下,湖南省的中小河流治理目标与国家宏观指导保持一致。在根本性的手段上应遵循自然生态理论,采用生态修复的手段,尽可能将中小河流修复实际当中,以达到影响最小、修复最佳的办法。

3.2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探讨

3.2.1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的起源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einrichHaeckel)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之后,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近现代以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学科的发展使生态学理论的发展进一步得到扩展和应用。生态学已从最开始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慢慢向一种全新的哲学方式转变,这种方式赋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被广泛认可并应于多种领域。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人文、社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等。“中小河流生态修复”就是生态哲学衍生出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小河流生态修复在形式上可以称为绿色化修复,甚至可以直接用生态化的手段来赋予其外在的特点。

3.2.2运行过程遵循生态学的规律

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生态观点认为:中小河流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环境、当地水文、生态环境等生态因子构成的能量和信息乃至流通、交换形成了动态的生态系统。系统内的各个因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交叉渗透、融汇贯通的生态系统。共同承担着传递、分解、加工和建构的任务。因此,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生态的观点认为生态平衡是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生态的核心问题,良性的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状态,应该是一个多元化因子构成的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共享系统、互动系统。系统内的各生态因子在进行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中,可能本身存在个体差异导致生态失衡,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因此通过调节环节内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从而达到系统各个因子之间的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状态非常重要。

3.2.3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策略

十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在这个背景下,中小河流治理的重点虽是防治洪涝灾害。但也要重视生态文明、文明施工、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自然环境中,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空间丰富度、流速分布多样、滨河植被生长条件、生物通道通畅度、生态系统受干扰度、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治理方式有传统探究的思维定势:要么从人的主体的层面着手,过于强调极端的主观性,过于重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么从中小河流的客体层面着手,偏向极端的客观性,对人的受动以及主动性缺少正确认识;要么从环境的外部因素着手,偏向外部因素的决策性,没有重视自然自身的转变性以及影响力的生成性。就算在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系统中加入环境因素,也只是简单的将环境当成治理的辅助条件在生态修复中加入。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从生态学的视域来看待整个中小河流生态修复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大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生态化过程的完善,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细致和系统的研究。

3.2.4中小河流生态修复运行宏观的保障

一方面中小河流的问题其本质是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为此湖南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中小河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在健全的中小河流制度下建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的任务,加强河道的管理,防止“治后复发”。对河道的管理,石晶晶提出要做好建后管理,保障中小河流治理效果在时间上延续。规划要牢牢跟随治理目标坚持治理的各项原则,做到综合、统一和专业。依据《水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流域或者区域进行统一规划。规划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考虑两岸群众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河道的治理范围,治理任务类别。针对民众水患意识不强,湖南地方政府机关对中小河流的法理中,根据河段采取了合理的措施,以实现治理的规划目标。二方面资金管理是中小河流能否成功治理的关键。湖南政府机关首先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既要拓宽融资渠道又要合理使用资金,各级地方政府忙完善建立资金配套投资机制,陈健美提出地方上的水利局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筹措力度,加强管理,抓住国家政策,明确本地资金配套比例,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各项专项资金的作用,坚决抵制因资金缺少而出现的不良工程,深化投资计划管理。

4结语

湖南中小河流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河流进行生态修复还需进一步的研究针对性地提出,防洪减灾的治理措施,专项规划建设布局和项目安排时要优先安排已有前期工作基础的项目和对生态修复理论的理解和认知,由此产生正确的行为。

参考文献:

第5篇: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 元代 运河开通 作家群 表演艺人 北杂剧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忽必烈一举攻克南宋都城临安,至1279年消灭殆尽南宋最后的残余势力,最终实现南北统一。

统一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商业恢复发展的措施,经过全国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经受过战乱而长期荒废的基业终于重新走上正轨。大都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但是庞大的政治机构的运转,不是仅有元大都的经济恢复就可以轻易满足的。江南在两宋之后,依然是全国的经济富庶之地,而且在未统一南宋之前的至元十二年,元朝就开始从“江南运粮”①,现在就更是必须。但是海风无常,漕运船只时有被掀翻之灾;水陆两运,从杭州经江南运河、扬州运河、淮河北面入黄河,逆流而上改由陆运,经一百八十里陆路由御河以达大都,中间的陆路全靠人力、畜力,给百姓带来了巨大负担。为解决这些问题,开通运河则成为必然之选。

“先时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陆挽官粮,岁若干万,民不胜其悴,至是皆罢之”。②这是未开通通惠河以前的状况,每年从江南运来的粮食,只能到达通州,而至大都的一段陆路,只能由劳苦民众辛苦跋涉搬运,遇到阴雨连天的时候,更是艰难,导致粮食无法及时运达。为了“以济漕运,而京师无转饷之劳”③,世祖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监郭守敬奉诏兴举水利建言:“疏凿通州至大都河……节水以通漕运,诚为便益。”④至此,南粮可以直抵大都,解决了物资之困。

除了通惠河,山东境内的会通河(山东临清到东平)和济州河(山东东平到济宁)的开通,使南方物资到达大都的路程比隋代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整整缩短了900多千米,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元代开通大运河主要是为了南粮北运、南北互通货物,但是开通之后,对中国主要水系的沟通、控制南方以维护全国统一,尤其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船既通行,公私两便”⑤,“便公私漕贩”⑥,官方与民间的南北物资通过运河往来都被允许。但“江南行省起运诸物,皆由会通河以达于都,为其河浅涩,大船充塞于其中,阻碍余船不得来往。每岁省台差人巡视,其所差官言,始开河时,止许行百五十料船,近年权势之人,并富商大贾,贪嗜货利,造三四百料或五百料船,于此河行驾,以致阻滞官民舟楫,如于沽头置小石闸一,止许行百五十料船便”。⑦可知,运河开通后,随着南北货物运输的频繁,富商权贵甚至自造船只获利。南北商业贸易的交流使运河沿岸的大都、天津、临清、扬州、苏州、杭州及周边的上海松江、南京等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全国各地的富庶可见一斑。

船只往来频繁,并不只装载粮食物资。《元史·畅师文传》云:“及归,舟中唯载书籍而已。”看来,运河开通对南北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它对于杂剧重心的南移的影响又是如何呢?下面笔者将试着从作家群、表演艺人这两个角度探索运河对北杂剧重心南移的影响。

一、作家群由北移南

作家群由北移南分两种情况,一是元前期北地杂剧作家入南;二是元中后期南地创作杂剧作家群的崛起。两者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如果没有元前期北地作家的入南,北曲南传、南北曲交融就很难实现,也就不会有南地杂剧作家吸收北曲进而大量创作之风的盛行。虽说宋代南方已有杂剧,但毕竟与元代不同。

元代戏曲作家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了中国戏曲最繁盛时期的元代的书会才人、名公士夫及散曲作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目录。他原籍大梁(河南开封),后寄居杭州,看来钟嗣成本人就是一位由北入南的戏曲作家。钟嗣成依据自己的生卒年月(约在1279—1360年间),先将金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大致分成两类:一类为前辈(金代、元前期)已死名公才人;一类为方今(与自己同时期即元中后期)已死(相知、不相知)名公才人,然后再将这些名公才人的作品大致按乐府、小曲、传奇(杂剧)分类,其中对杂剧作品的名目列举最为详细。

在“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於世者”中列举了元前期以大都关汉卿为首的56位名公才人,他们几乎全是北方人,以大都、河北真定、山东东平/济南、河南安阳/洛阳、山西平阳居多。“元代灭宋以前,北曲杂剧的盛行就已经遍布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一带”⑧正是这一现象的很好说明。“1279年以后,随着元蒙军事和政治力量势如破竹地南下,北曲杂剧迅速推进到了南方,最初沿着今称京杭大运河的水路传布到了江、浙一带,占领了南宋旧都杭州,继而推及湖广……”⑨对于北曲杂剧是怎样通过京杭大运河不断推广至南方江浙湖广等地的具体细节,仅凭现有资料无法得知,但是至少有三个原因可以试着解释。

1.海路与陆路加水路,这两种到达繁华之地的工具,一种太危险,一种不方便快捷、尤其陆路十分艰难。只有京杭运河既便利又可以直达繁华的运河周边商业、人才聚集之地,何乐而不为。

2.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描述元代商业交通,谈到京杭大运河的情景时,说道:“千帆竞发,舟楫如织,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正如前面所述元代开通的运河时说到的京杭大运河为公私并用,除了官府运粮、调物资,老百姓舟楫通行之外,豪商富贾造船运货更是繁盛,关键是船里装的肯定不止物资、粮食这些必需品,随着商业贸易频繁,都市经济文化的繁荣,满足其繁荣背后的文人、表演艺术家的南北来往交流的运载更是必然,且江南自古繁华之地,倾慕游历甚至寓居之南的元前期北方作家更不在少数。如《录鬼簿》所记载的元前中后期主要是前期北地作家的流动情况,如下表。

从表格看,北地杂剧作家入南的原因或游历或宦游或寓居,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说明运河开通之后,文人作家所代表的文化随运河走向的变化情况。

3.元代废除了科举考试科目,到延祐二年(1315)元仁宗恢复科举,希冀读书入仕的文人志士只能屈居下僚,或粉墨登场或借文寄志,有些汉人虽谋得小职但终非要职。总之,元一代汉人都处于备受歧视的状态之下。既然读书无望,很多文人开始游历江南繁富之地,或结交友人曲赋愁肠,或留恋风物人才。这是特殊情境下文人的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

如上所述,《录鬼簿》当中所记载的元前期北地杂剧作家,通过运河,或游历或宦游甚至因某些原因留在南地。总之,元前期集聚的几乎全是北地杂剧作家,56人中大都作家确知的就有16位,如此形成以运河起点大都为中心的北地杂剧作家群。

而到了元中后期,“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记述的杂剧作家却几乎全是南地作家,又以杭州人士为最多。如金仁杰、范康、沈和、鲍天佑、陈以仁、范居中、施惠、黄天泽、沈拱、吴本世等都是杭州本地人士,再加上由北入南的宫天挺、郑光祖、曾瑞等人,他们都创作杂剧。这些南地以运河终点杭州为中心,或南地本土或由北来南的杂剧作家,共同缔造了南地特殊的杂剧作品。

因此,元前期以运河起点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作家群,随着元军占领南宋都城杭州,加之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大批名公才人抵达南地,使得北曲南传(元中后期的杭州杂剧作家沈和被称为“蛮子关汉卿”{12})、南北曲融汇(“南北调和腔”{13}自沈和始)成为可能。北地作家文人对南地戏曲发生了影响,不仅促使了南北曲相交融,还增强了杂剧的艺术生命力,而到元中后期以运河终点杭州为中心的南地作家群,为何以杭州人士居多,不仅仅是因为杭州自两宋之后依然是繁华之地,且风景秀丽、才人云集,更重要的是大都直通杭州的运河的开通,使得元前期北地作家大量流入此地,文化交汇,最终促成元中后期以杭州为中心的杂剧作家群。所以,运河是南北曲得以交融、杂剧重心转移至南的重要因素和环节,不可忽视。

二、表演艺人由北入南

《青楼集》一卷,为元明间散曲作家夏庭芝著,记录了从元初的珠帘秀到元末的米里哈等一批杂剧女演员的精湛技艺及他们与戏曲作家、散曲作家及名公大夫的来往酬赠。下面仅述擅长杂剧表演的艺人。

元前期以运河起点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作家群,代表人物除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一些一流作家之外,还有很多当时大都最负盛名的杂剧女艺人如珠帘秀、顺时秀、天然秀、司燕奴等,同样璀璨闪耀。

顺时秀“杂剧为闺怨最高”、“精杂剧”的司燕奴、“闺怨杂剧为当时第一手”的天然秀。当中比较突出的当属珠帘秀,“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14}元代后辈艺人都尊称她为“朱娘娘”{15}。她与元曲作家关汉卿等相互间也常有词曲赠答,汉卿曾形容她:“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16}又有“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17}。更重要的是珠帘秀曾一度在扬州献艺,后来嫁与钱塘道士洪丹谷,晚年流落并终于杭州,她的行程当是顺运河而下。

到了元中后期,杂剧女艺人多为元前期显赫京城的女艺人的徒弟及遍布运河一线的江淮、金陵、江浙等地的杂剧名角。如“独步江浙”{18}的小玉梅、“杂剧为当时所推,自维扬(扬州)来云间(上海松江)”{19}的翠荷秀、“精杂剧……驰名金陵者也”{20}的平阳奴、郭次香、韩兽头、“旦末双全,江淮间多师事之”{21}的赵偏惜、“淮扬名妓”{22}李芝仪之女童童“间来松江,后归维扬”{23}、“善花旦杂剧”{24}的张奔儿之女李真童“十余岁,即名动江浙”{25},等等。甚至在“专工南戏”{26}的龙楼景、丹墀秀之后,不仅“戏曲小令,不在二美之下,且能杂剧,尤为出类拔萃云”{27}的芙蓉秀的出现,说明艺人南北技艺兼具的才能,还说明南北曲在舞台上各取所长的潜力。

总之,这些驰名的杂剧名角顺着运河到达商业繁华的运河周边城市,用色艺双全的绝美技艺为杂剧的传播和南移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如黄仕忠先生在《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中所说的,“杂剧的南移路线,主要是沿着大运河和长江水路,除杭州外,扬州、建康、苏州、松江等江南各域,也成为杂剧汇聚之地”。杂剧重心南移离不开运河的开通,更不要说元末,北方自然灾害严重,大量北人南迁,运河沿岸城市就更是他们希冀抵达的目的地了。

注释:

①[明]宋濂.元史(卷一六六)·罗璧传.中华书局,1976:3894.

②[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河渠一.中华书局,1976:1589.

③[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河渠一.中华书局,1976:1588.

④[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通惠河.中华书局,1976:1588.

⑤[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通惠河.中华书局,1976:1589.

⑥[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会通河.中华书局,1976:1608.

⑦[明]宋濂等.元史(卷六十四)·会通河.中华书局,1976:1588.

⑧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卷二).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Vol2:8.

⑨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卷二).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Vol2:8.

⑩关汉卿.南吕·一枝花.全元曲(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02.

{11}[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0-121.

{12}[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1.

{13}[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1.

{14}[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

{15}[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

{16}关汉卿.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全元曲(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00-701.

{17}关汉卿.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全元曲(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00-701.

{18}[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0.

{19}[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3.

{20}[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8.

{21}[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8.

{22}[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5.

{23}[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5.

{24}[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2.

{25}[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5.

{26}[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2.

{27}[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2.

参考文献:

[1][明]宋濂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录鬼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85-274.

[3]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册).青楼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01-85.

[4]廖奔,刘彦君撰.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二卷)[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01-443.

第6篇: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原作家群;原乡意识;文化根脉

【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坚守与突破:“中原作家群”的主题开拓与艺术创新(2012-GH-104)。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148-2.5

从1995年底《光明日报》刊发文章称“文坛冲过来一支豫军”起,被称作“文学豫军”的河南作家群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了中国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0年11月,以“坚守与突破”为主题的中原作家群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中原作家群”第一次作为学术概念被正式提出,其地位和影响得到了文学界的普遍认可。

中原作家群是指包括坚守在河南本土的作家和在外地发展的豫籍作家“两个方面军”在内的庞大创作群体。他们关注现实,创作出了大批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富有中原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在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中,有姚雪垠《李自成》、魏巍《东方》、李凖《黄河东流去》、柳建伟《英雄时代》、宗璞《东藏记》、周大新《湖光山色》、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七部佳作获奖。在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中,有周同宾、何向阳、马新朝、邵丽、乔叶、郑彦英六位作家的作品获奖。以作家籍贯论,河南获奖作品数量和质量确无任何省份可比。

近年来,中原作家群不断有新作推出,展现出旺盛的创作激情与雄厚的创作实力。李佩甫《生命册》、乔叶《拆楼记》、墨白《手的十种语言》、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周大新《安魂》、郑彦英《中国风情》……这些有着新的文学思考、新的探索发现的优秀作品接通了中原地气,为地域文化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2012年8月29日,在中国作协、河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作家馆”开馆仪式暨“文学中原崛起”主题新闻会举行。李佩甫、郑彦英、南丁、田中禾、张宇、何弘、马新朝、墨白、乔叶、南飞雁、周大新、刘震云、柳建伟、刘庆邦、朱秀海、邢军纪等作家再一次以集体亮相的方式展示了中原作家群的创作特色与巨大成就。

地处中原的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这里走过了中国文学奠基的先秦时代、走向自觉的魏晋南北朝、群峰耸峙的隋唐时期、文人辈出的宋金时期……中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活资源是文学创作挖掘不尽的宝藏。作为中原文明的丰厚馈赠,中原作家群今天的辉煌与其对中原文化“原乡意识”的展示和“文化根脉”的挖掘紧密相连。

一、“原乡意识”的展示

“原乡意识”是中原作家群文学创作的突出特点。中原文学是有根的,它深深地扎根于肥沃的中原文化之中,河南深厚的历史文明传统滋润着中原作家群在不断地茁壮成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河南在北宋之前曾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原人的生活、思维、交往方式影响着整个中国大地,历史上众多大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都是中原文明孕育的宠儿。

“‘平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的精神家园,也是我的写作领地。在文学创作上,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原’,就有了一种‘家’的感觉。当然,这已经不是具象的‘平原’,这是心中的。可以说,我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的‘亲人’,当我写他们的时候,我是有疼感的。因为,实实在在地说,我就是他们中的一个。”现为河南省作协主席的李佩甫,以自己的亲身感悟道出了写作是对中原家乡“原乡意识”的再现。

坚实的文化基础、深厚的生活经验、成熟的写作技巧是中原作家群能够创作出雄厚文学实绩的重要支撑。许多中原作家以家乡为作品故事发生地,塑造出了许多心目中的中原大地形象,如周大新的“南阳盆地”、阎连科的“耙耧山脉”、刘庆邦的“豫东大地”、李佩甫的“豫中平原”……一幕幕乡村生活场景、一个个农民性格特征,大都生动真实、活波鲜明、思想灵魂的挣扎矛盾亦可触可感。当下,中原作家群正与时俱进、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乡村生活的精神嬗变,在理性回望中展示着新时代的“乡愁”。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自己的《漫游》诗中写道:“离去兮情怀忧伤,安居之灵不复与本源为邻”,故土难离,安居之地还在故乡,因为故乡是最深刻、最美丽、最富诗意的记忆、最可亲近的本源,是“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的存在之处。距离“本源”的理想状态是接近故乡,“那些被迫舍弃与本源的接近而离开故乡的人,总是感到那么惆怅悔恨。”充满浓郁“原乡意识”的家乡情怀是中原作家群共有的心灵体验。

一个作家的情感、责任、文学表现与生养他的故土息息相关,其作品要想自然生动、形象传神、富有感染力,必须立足于本土经验和乡土意识,牢牢地根植于脚下的土地。在技术表现上,无论作家接受了多少外来的观念和叙事手法,但在情感皈依、主题呈现上最终还要回到他熟悉的那片故乡土地。中原作家邢军纪曾说,“我的创作受益于‘乡土’的恩惠,今后我会更加热爱她。我认为,要想获得文学上的突破,必须坚守我们的乡土意识。”作家的真切感受,进一步印证了“原乡意识”对文学创作根深蒂固的深刻影响。此外,一批从河南走出来的作家,如刘庆邦、周大新、朱秀海、刘震云……他们有的在北京,有的在外省,但都没有忘记河南是他们创作的根,也正是把握乡土题材的自觉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作为中国腹地,中原深厚的历史积淀对于中原作家群的孕育、养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原作家群的崛起可以追溯到新文学发轫之端的“五四”时期,徐玉诺、冯沅君、曹靖华、师陀等率先垂范;解放后,姚雪垠、李凖、南丁、乔典运等展示了独立的思想观念和个性化文学风格;改革开放初,张有德《辣椒》、叶文玲《心香》、田中禾《五月》等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张一弓更是四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走进新时代,中青年作家邵丽、乔叶、南飞燕崭露头角,十分活跃……实力突出、阵容齐整、“四世同堂”的中原作家群,以“原乡意识”的乡土文学为大端,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优秀作品,其成就、实力、影响、地位令人钦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如评论家李敬泽所说,“一方面没有哪一个群体,像中原作家群这样如此坚定,如此执著,如此深入地立足于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立足于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生活,但同时也没有哪一个群体像中原作家群这样,从这片土地上的复杂经验中,不断地汲取创新和创造的动力,不断去开拓文学的艺术的新思维,不断开拓艺术的新境界。”在展现故乡底色和根基的同时,面对不断发展的中国,中原作家群新作的中原经验、开阔表述和世界眼光让人振奋。

李洱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展现一个女人的斗争史,描写了在权力诱惑面前,人们自尊、良知受到的考验,同时表现了“普世”问题的中国特色,曾被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做访华礼物送给总理。周大新《湖光山色》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离婚、打工返乡、农村旅游等寻常乡村生活事件,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崭新思考,表现了一颗高贵灵魂在乡村剧变背景下的惊悸和固守。他们的新乡土小说中,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商品意识冲击下所发生的震荡和裂变是叙述的主要对象。艾恺曾说:“现代化及与其同时存在的反现代化批判,将以这个二重性的模式永远地持续到将来。”中原作家群展现“原乡意识”的作品,真实地呈现了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冲突,对乡土社会现代转型中的文明碰撞给予特别关注与重新审视,直率地批判了现代城市文明困惑、欲望膨胀、道德沦丧及人格变迁,祈盼理想的城市文明范式以及健康健全的城市人性与人格,不仅中国的读者可以接受,还被翻译引荐到世界很多国家。

二、“文化根脉”的挖掘

毋庸置疑,文化氛围、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对作家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并通过他们的创作表现出来,进而形成一种具有“文化根脉”的地域特色。“就像评论家李建军所说的,地域确实会影响作家的感觉、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他自己的经验看,他接触很多河南人,包括读河南人写的作品,都能感觉到这种强大的外在的影响力,有时即使不是很清晰,也能触摸到某种整体性。”事实上,河南因其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可能是中国所有省份中最具中国特点的地域,河南作家往往能在内容厚度和思想深度上传达出“文化的根性”。

“中原作家群”的精神家园和写作领地——河南,虽然历史上这里朝代更替频繁、风侵雨蚀、灾难深重,但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河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传统。眷恋着这块热土的中原作家群,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具有“背负着土地行走”坚韧性和包容性,他们多以全球性视野观照、书写、挖掘着中原文化潜质,以独立的文学精神、自觉的文学意识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原风格的作品,使文学的思想探索和精神追求达到新的高度。

不可否认,中原作家群的另一个亮点是以《百花园》、《小小说选刊》为根据地,形成了以郑州为龙头的全国小小说创作中心,它以充满活力的文体倡导与创作事件,使小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得到普遍承认,并被正式纳入鲁迅文学奖的评奖范围,成为当代文坛最富于活力和生机的文体之一。河南小小说的大放光彩有力地带动了全国小小说写作的发展。浸润在漫长的农业文明的积淀中,有着强烈现实感和历史感、厚实沉稳的一群实力派中原小小说作家,以满怀包容、开放的胸襟对中原乡土做着持续、充分的表述,以其不容忽视的创作成就出现在当下的文化景观里。

中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以农业文明为底色,对农村生活的追怀和思恋是中原文学的重要主题。中原作家始终关注着农民命运和农村生活,他们的作品从故事情节到人物语言,都是从生活的泥土里抓取出来的,在对农民文化和泥土气息的感悟上有着“含尘带露”般的真实。中原作家群领军人物李佩甫的《生命册》从中原文化的腹地出发,书写平原大地上土地的荣枯和拔节于其上的生命的万般情状,既有对二十世纪后半期政治运动中乡民或迎合或拒绝或游离的生存境况的描摹,亦有对乡人“逃离”农村,在物欲横流的都市诱惑面前坚守与迷失的精神呈现,为“城里人”在新的价值观面前迷茫困顿提供了情感与理性的反哺和滋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说:“无论走多远,我的精神始终依恋着中原大地,对我来说,写作就是对家乡的回忆。”在小说创作中,周大新总在执著地书写着家乡的人和事,长篇小说《湖光山色》中人物的言谈举止、生活方式都带着浓厚深邃的乡土味儿,作品既散发着清新与芳香,也蕴含着苦涩与沉重。对于自己的家乡情结,周大新说:“人必须和自己生活的土地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深刻。”不断表现故乡农村发生的巨变,挖掘其内在的本质的文化内核,既是中原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再现,也给家乡读者带去一些抚慰。

从远古走来,中原文化有着浓郁的政治意味和人文精神。成长于中原文化根脉上的河南作家则表现为其深厚的社会、现实关怀,注重个体生命存在的体验和表现。如,乔典运的《村魂》《满票》《无字碑》《问天》等作品在批极左的荒诞中渗透着对农民性的考量。李佩甫《城的灯》、王绶青《重访红旗渠》、焦述《市长日记》系列作品、张宇《疼痛与抚摸》、王怀让《中国人,不跪的人》等都在探究中原乡土文化心理和中原人倔强、坚韧、执著的性格。中原独有的乡土文化底蕴,是写作的巨大财富,为中原作家群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带有强烈的“根脉”的意识,以中原家乡生活为写作素材和表现方向是中原作家群创作的共同点。故乡生活经验、地域风土人情是中原作家群文学作品的重要资源和主要表现内容。身在全国各地的豫籍作家,虽然写作风格迥异,这一点却是共通的。如刘庆邦《遍地月光》着重表现豫东风情;田中禾《父亲和她们》主要表现豫西南时代变革;阎连科、张宇主要描写豫西地区社会现实;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则把故乡豫北作为主要表现对象;李佩甫《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则把深深扎根于豫中平原……可以说,没有故乡风土人情、生活经验的滋养就没有这些作家巨大的创作成就。

写中原、写农民、写农村、解析农业文明的嬗变;从农村写到城市、从历史写到现实、从形而下写到形而上是中原作家群的一贯风格。中原作家的文化根脉深深扎在肥沃、广袤的乡土世界,他们体悟与表达着动荡与守常的乡村生活、捕捉和剖析着传统文化哺育下的国民性格,其作品交织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反映了中原文化的独特生存环境,是中原文化生态的真实写照。中原文学的生命力在这块厚重的土地上非常旺盛地发生、发展,并走向繁荣。

然而,明显的地域特征有时是一柄双刃剑。虽然地域展示可以使作家因其鲜明特点而迅速获得稳定定位并形成风格,但也会使作家受到局限,影响其风格特色的多样化。“全球化背景下,熟悉的乡土经验与过往的经验存在很大差异,同时表达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如何以人类的视野、用普适的价值观来观照历史经验?如何对当下的经验进行准确的书写并给予有见地的解释?这些都会影响作品的精神气势和思想力量,是河南作家也是当代作家应该重视的问题。”过于明显的地域局限会使作品缺乏应有的高度和宽度,形成同质化的倾向,会让河南作家习惯于立足河南看世界,而不是立足世界看河南。因此,河南作家需要有更宽宏的视野、更广博的视角、更独特的视点和更深刻的阐述,进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本表达方式。在不断变革的时代,中原作家群在坚守自身文学信念和文学精神的同时,需要与时俱进,中原文学的崛起应以更高的站位争取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舒晋瑜.根性写作如何走出局限?“中原作家群”现身说法[N].中华读书报,2012-9-12.

[2]杨鸥.正在崛起的中原作家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9-4.

第7篇: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天津;河文化;城市发展

一、天津河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天津平原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湾,往西通过冀中平原与太行山脉相连,往北和燕山山前平原接壤,东南面越过鲁西北平原是泰山山脉,整个地势像一只不规则的簸箕口。基于这种地势,发源于太行山区和燕山地区的河流,都汇集天津,流往渤海,这即是著名的海河水系。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海河水系历经东汉献帝改道,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唐代开渠的分分合合,最终奠定了各河汇集天津三岔河口,形成海河干流,东流入海的格局。

(一)天津河文化的形成

“天津”的得名,与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据《金史・河渠志》记载:“泰和六年十二月,通济河创设巡河官一员,与天津河同为一司,通管漕河南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隶都水监。”吴延华所作《天津县志》后序写道:“盖天津河之名,仅见于《金史》,赵宋以前未之闻也”。据旧《静海县志》记载:“界河,谓天津河,以宋、辽分界得名。”由此可见,历史上存在一条叫“天津”的河,而这条河极有可能就是直沽的界河。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天津”虽说是河,但并非是实际存在的自然河流,而是一条寄寓着人们美好愿望的浩渺宇宙空间的河。在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过这样的诗句:“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屈原这里所说的“天津”,是指银河。这一点唐朝房玄龄在《天文志》中有明确的记述:“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一曰天江……”这段记述确切说明了“天津”是浩瀚的银河星群中的九星。这么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何朱棣赐名时想到“天津”这个词了,无论是关于天河的描述还是天津河的记载,想必他都有所耳闻。由此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天津”一词源于哪一种说法,都与河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天津河文化的形成,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1.元代的漕运交流

直沽原为海河之名,因此有时直沽又泛指海河两岸更大的范围。元王喜《治河图略》中,有地图六幅,其中在《宋河之图》、《今河之图》和《治河之图》上,天津市区的标明是大直沽。明代胡文璧在《旧志序》中说:“元始立海运万户府于今城八里”,这个万户府就设在大直沽。明末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于清顺治十六年开始,历时三十年撰成的《方舆纪要》中记载:“大直沽在县东南十里。小直沽受群川之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故有大直沽之名。”

由于漕运的发展,天津最早的两个居民便是在大直沽和三岔口首先发展起来的。据《天津卫志》记载:“元流四海,东南贡赋集刘家港,由海道上直沽,达燕都,舟车攸会,聚落始繁,有宫关,有接运厅,有临清万户府,皆在大直沽。”《长芦盐法志》记载:“天后宫在天津东门外小直沽。元泰定三年八月,作天妃宫于海津镇即此,历前明屡加修葺。”

这说明自元初至元十九年开海漕,南方的漕粮从江南的刘家港启程,经海上至大直沽进入海河,以海河东岸的大直沽为终点,再由北运河转入大都,南来北往的官员、客商和船工多聚集于此。“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诗句,真切的反映了当时繁盛的景象。这一带还开辟了大块的盐田,延三岔河口海河东岸向南延伸的狭长地带,是专门储盐的地方。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日趋重要,元政府便在此设立接运厅和临清运粮万户府,成为海河运转枢纽。

槁足漕运船工祭祀的需要元政府又先后建立了两座天妃宫,分别位于大直沽和三岔河口。其中,大直沽的天妃宫被称为东庙,建立时间约在元初至元十九年后的十几年间,始称天妃祠,泰定时毁于火,后又重建,天历二年加赐庙额“灵慈宫”。另一座建立在小直沽的天妃宫被称为西庙。明代无名氏《直沽歌》中说:“天妃庙对直沽开,津鼓连船柳下催。”两座天妃宫的先后建立,更加促进了该地区漕运和商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盛,也正是因此,大直沽在元代便成为了经济、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中心,而河文化也随之开始发展起来。

2.明朝的军事发展

明代在天津建城设卫,绝非是天子为纪念胜利一时兴起,这与天津位于九河下稍海河水系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其目的有二:一是从军事考虑,天津可以戍守京都。天津这个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这里既是海防前线,又是京畿门户,历史上其在宋辽对峙时还是边防要地。朱棣自然清楚这一点,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建设对于他能稳坐京都是十分必要的。其在天津设有三卫,采取了“局部封闭,总体开放”的规划原则,避开了沿河的商业区,大多建设与城内,这也为天津城日后的“总体开放”奠定了基础。二是从经济考虑,这里可以运输漕粮。明成祖朱棣将首都由南京转到北京之后,京都得漕粮仍然靠江南供给,北京大都出现了所有军需民食“无不仰给于江南”的局面。三岔河口的漕运在这个时候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天津的漕运转输功能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逐渐成为运河北端最理想和最重要的漕粮运输、仓储城市。

天津由此成为了漕粮北运的重要终点集散储存码头,也是运军将附载货物脱手发卖的终点站,从而在这里形成南北货物交流的理想集散地,吸引“南北舟车,并集于天津”,各地商贾“鱼贯而入,殆无虚日”。当时的三岔河口每年都有庞大的漕船队伍到达,粮船一到,从南方带来的瓷器、布匹等物品布满了街道。大量土产物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充实了天津货源。1487年起,每年经天津转输的漕粮都在400万石上下。芦盐也由天津卫源源运往中原地区。大运河的通航,使商品物资、贸易行旅也有了迅速发展。《天津卫志》说:“城西北沿河一带,旧有杂粮店,商贾贩粮百万,资运京、通。”明廷又应允漕船夹带二成货物,使得“南艘鳞集,商有兴贩之便。”一时之间,“百货倍往时”,沿南运河一带市声鼎沸。人影如云;成为当时天津市区繁华的中心。天津在这一时期的商业大跨步发展,得意于明朝的军事需求,河文化也因此倍显发达。

3.近代开埠带来国际交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八艘军舰驶抵大沽口,向清王朝递交了所谓的抗议书,导致了林则徐被免职,禁鸦片运动也因此失败。1858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三次攻打大沽口,两次占领大沽炮台,最终占领天津,并攻陷北京。1860年10月24日清钦差大臣奕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签订《中英北京条约》,条约中规定“开天津为商埠”,从此,天津被迫走上世界舞台。在天津开埠的当年,就有英、法、美三国在海河右岸开辟了租界,接着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以及比利时先后再海河两岸开辟租界。至此,在天津出现了九国租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各国在开租界的同时,在海河沿岸都修筑了条件良好的停泊码头,这为租界地发展成为天津港口的航运中心创造了条件。

九个租界在天津存在了几十年无疑是城市历史上的一段屈辱史,然而凡事都有两点论,都有其向上的一面,也正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才使得天津从此真正的向世界开放,他们为天津带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便是港口经济得到了极度的提升。开埠之前的天津,虽然漕运相当发达,但仅仅是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由于开埠,天津成为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特别是港口贸易的发展,被西方认为是天津城市“潜在的力量”“来日的发展自不待言”。到20世纪30年代初,天津港的进出口总额已占到华北地区的60%,天津也由此一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和经济中心。另外,天津的完全开放使得西方先进的理念得以通过天津,传到中国,无论是工业、农业、科学、技术还是思想、教育、文化、艺术,都给天津注入了国际性的色彩,从而使天津具备了国际化先进理念,站到了世界先进城市的队列中,也使得天津河文化的发展更为迅速。

(二)天津河文化的特点

天津文化不同于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的古老城邑,这里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五方杂处,风俗不甚统一。但是这似乎也正符合了九河汇于天津的自然环境,天津文化是由四面八方带来的,是由河文化带来的,其具有多源性的特点。

1.漕运船民带来平民文化

天津的河文化最早发展于漕运,这吸引了众多周边地区的人们来天津聚居,过着漕运渔猎的生活。而这些人们多为做最底下苦活的贫民,他们没有文化,缺乏素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平民文化逐步融入到天津河文化中,成为了其基层组成部分。

2.靠近京畿要地具备贵族文化

天津地处京畿要地,距离京城很近。天津发达的漕运带来的众多稀有物品深深的吸引着京城的贵族,他们的到来也使得天津的河文化具备了贵族色彩。

3.设卫戍京形成军事文化

明朝在津设卫之后,天津便不是单纯是京都的物质经济中心,同时也成为了其军事上的重要壁垒。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里重要的军事地位影响了天津人的性格,他们顽强、勇猛,不惧困难,军事文化也成为了天津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4.来自商人的商业文化

漕运的发达自然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商人的瞩目,他们先后移民天津,给这里注入了商业色彩,商业文化在这里也发达起来。

二、天津河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④。这句话对于城市而言,就是“有河则名”。世界上的许多著名城市,都是依靠河流成名的:伦敦有泰晤士河,巴黎有塞纳河,纽约有哈德逊河;即便是没有河流的城市,也大多因水而闻名于世,杭州闻名于西湖,日内瓦闻名于日内瓦湖,尼斯闻名于尼斯湖等。对于位于海河水系下游优越地势的天津来说,河流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河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一定是东西方文化交融极突出的城市,河文化的发展吸引了国际的关注,在这里造就了中西兼容、古今并蓄的独特城市风貌。

“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天津中心市区的五大道小洋楼建筑群被誉为难得的建筑艺术宝库。在总建筑面积近130万平方米的地段上,建有欧洲别墅式近代住宅近300处,近代历史名人旧居百余所。海河两岸保存了大量明清风格的建筑,原英、法、意、德、奥、俄等国租界留下了上千座大小洋楼,天津因此也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

(二)河文化对曲艺的影响

由于河文化的巨大吸引力,历史上天津城市建设是以外乡人口陆续迁入而随之组建壮大扩展的。这些外乡人士将各自家乡的娱乐形式带到了天津,促成多种声腔曲种在天津地界的既激烈竞争,又相互借鉴吸收和多元化繁衍,这是造成天津地界曲艺活动日益繁荣的契机,也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民间曲艺艺人的有效保证。当时出现了小黑姑娘、林红玉、小映霞、小岚云、小彩舞、孙书筠等一大批说唱艺人,活跃在舞台上,其中以刘(宝全)、白(凤鸣)、张(晓轩)京韵大鼓三大流派最为著名,可谓享誉全国。

在众多的曲艺中,相声无疑是最受天津人欢迎的曲艺形式之一。伴随着天津漕运以及后来海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人民汇集到河流两岸,这些人们整日辛苦劳作,听相声几乎是他们唯一的放松身心的方式。正因为如此,本源于北京的相声却在天津兴盛起来,不得不说,是河文化使得相声兴盛起来,使得曲艺在天津发展起来的。

(三)河文化对城市金融业的影响

天津作为漕运往来以及国际贸易交流的重要集散地,每日都有大量的金融资金流入流出,这促进了天津金融业的发展,并且使得这里成为了当时重要的金融中心。直到今日,金融街依旧在行使其功能,只是曾经众多的外商银行已被如今的国有银行所取代。但是当你站在解放北路与滨江道路口向南望去,依然能感受到路两侧那当年的外商银行大楼毗连不断的恢弘气势,仿佛凝固的历史,向人们展示着天津在20世纪初叶作为北方金融中心的辉煌。

(四)河文化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天津被迫开埠后,各国租界的发展使得天津的城市中心发生转移。老天津卫的城市繁华区主要是在老城里以及三岔河口周围;开埠后,由于各国租借沿河而建,城市的重心也随之南移并且不断沿河的向南延伸。天津逐渐成为了沿河自然发展的港口城市,城市轮廓夹河而立,主要通道往往与海河平行或垂直。整个城市由河分为了东西两部分,依靠桥梁港口隔河连结,看上去像一个扭曲的“非”字,这也奠定了天津城市中心日后的发展格局。

位于九河下梢、海河之滨的天津,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城市,无论是历史上作为南北往来漕运中枢的时期,还是近代为西方列强炸开城门的屈辱史阶段,天津一直承担着南北文化交流、东西文化碰撞的重要职责。而这正是河流赋予城市的特有魅力,近代天津的迅速崛起,离不开这条河流;未来天津的腾飞,更是需要它来做翅膀。

【注释】

①转引自《追寻大直沽》

②出自《天津府志》

③出自《明史・食货志》

④出自唐代刘禹锡《陋室铭》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天津分会筹备组编.天津民风[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所,1982.

[2]郭长久.追寻大直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3]李载道.天津市河北区历史遗迹[M].天津:新蕾出版社,1991.

[4]罗澍伟.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关系[J].理论与现代化,2006(06).

[5]贾常华.海河流津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6]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海河带风物[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7]张俊滨.红桥史实集萃[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4.

[8]郭蕴静.天津古代城市发展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9]万新平,刘海岩.城市史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0]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第8篇: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第25届田汉戏剧奖暨戏剧期刊主编年会于2011年11月2日至5日在河南省林州市隆重举行。本届活动由中国田汉研究会、田汉戏剧奖组委会主办,《东方艺术》杂志社、《河南戏剧》编辑部和林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全国的14家戏剧艺术期刊社的主编、负责人以及部分老主编和戏剧创作、理论工作者四十余人出席了这次活动。中国田汉研究会秘书长沈毅、《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姜志涛等参加会议,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董文建,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河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闫敬彩、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涌泉以及林州市副市长郭洪侠等出席了开幕式。郭洪侠代表承办单位、董文建副厅长代表河南省文化厅分别致辞,吴长忠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强国”的精神,联系戏剧艺术在新的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田汉戏剧奖组委会秘书长姚金成介绍了田汉戏剧奖的创建和发展历史,并代表成员期刊对东道主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会议对戏剧期刊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信息交流和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戏剧期刊是戏剧创作、戏剧评论发表交流的重要园地,是繁荣戏剧创作、活跃戏剧评论不可或缺的平台。以田汉先生命名的“田汉戏剧奖”,自1987年创立以来,继承发扬田汉先生为戏剧艺术执着苦干的精神,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宁缺毋滥”的评奖原则,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4届,成员单位也由开始的7家发展为现在的12个省市、14家刊物,声誉日隆,影响渐远。很多戏剧作品和理论文章,通过各戏剧期刊和“田汉戏剧奖”得以传播,走向全国;进而促进了戏剧创作的繁荣和戏剧评论的活跃。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戏剧期刊和“田汉戏剧奖”理应自强不息,不断进步,为戏剧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会议代表在研讨和评奖活动后,参观了红旗渠、太行山大峡谷、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阳马氏庄园。号称世界第奇迹的红旗渠和气势磅礴的太行山给与大家的震撼与感动,博大精深、创意非凡的文字博物馆和经历百年历史风雨的马氏庄园给与大家的启悟与思考,使与会文艺工作者的文化使命、文化自觉获得了一种新的视角与高度。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蜿蜒流淌的红旗渠,是我们民族奋斗创业精神的象征,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激励大家在新的历史境遇中奋力前行,创造无愧于我们时代的戏剧文化的新繁荣。

经过认真评审,《福建艺术》推荐的《生命风格的复制――以余叔岩、孟小冬师徒关系为例论京剧流派的人文意涵》(作者王安祈)、《大舞台》推荐的《历史•人性•玄机•道义――从话剧谈起》(作者宋宝珍)等六篇论文获论文一等奖;另有十篇论文获二等奖,十五篇获三等奖。《福建艺术》推荐的《南归梦》(作者:王 羚 吴金泰)等五部作品获剧本一等奖,另有九部作品获二等奖,11部作品获三等奖。

第9篇: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

水是江南水乡环境的母体,亦是自然景观中的文脉。水的灵性、水的气质、水的形态巧妙,构成了江南古镇的结构线,并成为与周围环境有机贯通的特殊介质。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根基深厚,经济活动繁荣,交通条件便利。特别是江南地区拥有密布的河湖水系,为江南古镇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重要良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水乡民居,依水而建,小桥街巷沿水延伸,江南丰厚的水源与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水乡生活风情画面。它既是江南水乡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语汇,更是一道完整的江南地方文化景观。

一、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水。江南水乡因水而生,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不显水”,可见水是江南水城、水镇、水村、水路、水巷形成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古镇的动脉。水的存在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传承着水乡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水就没有水乡文化,因此,水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最基本的元素。www.133229.COm

(二)桥。江南水乡,河多桥多。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既是主要的水陆通道,又是江南水乡独具魅力的形态要素。桥的平面布局因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有直的、斜的,形态不拘一格,力求方便实用。桥作为生活的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家家邻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江南的桥不仅是古镇的一道别致的美景,更多的时候它承载了江南的历史、江南的风俗以及江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街巷。江南水乡素有“流水周于舍下”“车从门前入,船从后院出”的场景描述。河岸、水景构成江南古村镇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脉络。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水街相依,水路与陆路交织,交通与生活合一,水巷和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城镇整体空间系统的骨架。街巷与水巷的主要交汇点是各式桥梁,水陆交通的节点多为休闲广场式的重要集聚场所。可见,街巷是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建筑以其特有的水环境为依托,不仅在建筑本体的结构形制上精美绝仑,而且从多方面显现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建筑受封建伦理、儒学传统、风水习俗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尽量发挥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天人合一的亲自然营造理念,形成了高低错落、秩序井然的建筑群体风貌,创造出了质朴典雅的独特建筑风格。

1.建筑布局

(1)由单条河道形成的带状古镇,这种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建筑整体布局由一条河道呈线性延展,如江西婺源李坑。(2)由十字形河道形成交叉式星形城镇,规模较前者略大,城镇布局多是四方延展态势,并具有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条件,如南浔。(3)由网状河道形成的团形城镇,此种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平面布局形态,其规模较大,建筑布局也较为丰满完整,多为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流集中的中心聚集区,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2.建筑特点

(1)结构:以传统的硬山式样为主,多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一般中部的构架(正贴)为抬梁式,山面的构架(边贴)为穿斗式。基础采用石材,墙体一般采用空斗墙。(2)高度:建筑层数一般以一两层为主,偶尔也有多层者。(3)色彩:建筑整体风格多为灰白色(无彩色),素有粉墙黛瓦之称,色彩面貌相对朴素淡雅。(4)用材:建筑用材多以地方性优质木材为主,不拘泥于一种选材形式,并有“才分八等”之选材、用材标准。斗拱的用材等级较高,梁柱则次之。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围护结构采用砖石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无论从外在的表层形态,还是蕴涵于建筑内部的深层文化,都着力诠释中国传统营造学与古代哲学的高度统一,并蕴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韵味。

二、江南水乡名镇品读

(一)梦境水乡,烟雨西塘

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市交界处,属于浙江嘉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在唐宋年间就建成大量村落,人们沿河营造房屋,依水聚居生活;南宋时期村落规模基本形成,并逐步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荣;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将徽派建筑文化带到太湖流域,出现许多带有风火墙的建筑,并在民间营造活动中,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形,衍生出了“马头墙”。

西塘素以弄多、街多、廊多而闻名,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西塘的廊棚多为沿湖河营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黛瓦盖顶、青石铺路,木构架结构配以休闲长凳,既可驻足观景又可遮风避雨。连续性的沿河式轴向布局在烟雨中依稀可见,使人心情愉悦。此外,西塘的河埠、高阶沿、观音兜也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了西塘建筑形制与景观布局的诸多特点。

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接点,其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水岸景观布局,无一不显现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美丽乡村,生态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东临浙江衢州市,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婺源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婺源,隶属安徽歙州。宋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婺源基本上隶属于安徽徽州。虽然在1949年5月1日以后划归江西至今,但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片地区无论是村庄的选址布局还是民间建筑形制,无论是生产生活习惯还是民俗民风,都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特征。

婺源,山清水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陆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当年徽商营造的村落与壮美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著名的古村落李坑就是婺源乡村的典型代表。婺源的村落布局讲求背山面水,李坑村落的选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布局有序,形态优美。河上建有石、木、砖各种桥梁数十座,形成了便捷的人流交通路径。另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的景致在其中。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古朴的民居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画。李坑村的民居沿村中溪流为主轴线布局,溪流的自然走向与两岸的古建筑混成一体,形成了“沿溪而息、大吉大利”的水岸建筑景观。其古民居形制与其他徽派民居建筑一样,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面灰色筒瓦、硬山顶、马头墙,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现出古朴淡雅的视觉美感。

(三)生态之源,水韵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黔县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汪氏六十六世祖汪彦济历经二十年建成十三间楼,定名弘村。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名宏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汪氏七十六世祖汪思齐、胡重夫妇率族人挖水圳,引来西溪水,掘月沼,建村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历时三年,于村南掘成20247平方米的南湖,形成了集生活饮水、农田灌溉、防火浣汲、游览赏景于一体的古生态水系景观。

宏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堪称徽派民居的精品之作。古镇以月沼为村心,形态雅致的古建筑绕水环峙,建筑与水景构成了虚实得当、形影相随的视觉效果。月沼如明镜,镜中见景、古意盎然、景色别致。宏村的南湖横跨东西,环堤古树,水绕古宅,石桥小径,风荷月影,诗画意浓,可谓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

宏村的建筑与街市更能反映出徽州民居的极致特色,其中承志堂、南湖书院、三立堂亦是建筑中的精品。宏村的古建筑多为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楼。结构以明三间为主,最大创新设计在于其“廊步三间”的设置。宏村的古建筑尤为重视大门口门楼的营造,古人云:“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因此,“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造就了宏村古建筑各色精美绝伦的建筑门楼。宏村的古巷纵横交错、曲折迷离,幽深狭长的石巷与两侧高耸的马头墙形成了空间尺度上的对比,显现出古巷森严的空间层次感。宏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和神秘感的就是天井,大小天井,通风采光、日易月移、秋霜雨雪,皆得益于“天人合一”之灵气的天井。水枧接雨水,四水归明塘,暗沟排水、通风、采光、理水均达到精致绝美的水平。另外,宏村古建筑的三雕艺术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奇葩。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悠长的情结、朴实无华的民风,一并诠释出宏村的特定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使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江南古镇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特征相适应的建筑形态,并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无论是建筑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本体形态、细部装饰,无论是水岸景观的营造还是商业街巷的形成,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

结语

江南古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水、桥、民居、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特色鲜明的水岸建筑文化景观,并以较为完整的纵向连续性,展现出各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形和经济体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从历史学、营造学、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是极具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另外,对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好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让传统文化景观在现代社会得到积极的延续,这对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0年度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哈尔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0b043)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李浈,林林.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秦俭,龚美玲.婺源乡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汪森强.走进老房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