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值周工作要点范文

值周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值周工作要点

第1篇:值周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 深基坑 位移 监测 点位

监测位移深基坑工程必须做的一步工作。它可以起到提前预警基坑塌陷事故的作用;同时通过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的位移,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队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方便决策者及时作出处理意见,避免发生事故。本文根据某工程的具体情况,设计该工程的监测方法,并根据监测情况作出监测结论。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拟建建筑物为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七层组成。基坑设计基底标高为-10.6m(埋深为9.6m),地下车库基底标高为-9.6m(埋深为8.6m)。根据工程本身的重要性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本基坑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2 监测内容及项目

(1)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2)基坑周围建筑物的竖向位移。

3 监测点位的布设

基坑边坡监测点布设在基坑顶部距边缘0.6m处,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5.2/5.3项规定,设计监测点与点的间距控制在10-25m,基坑和基坑周边建筑物的点位布设为:

(1)基坑监测基准点共布设3个基准点,编号为(基1-基3)。布设位置见图1。

(2)基坑坡顶共需布设14个监测点,编号为(BP01-BP14),布设位置见(图2)。

(3)基坑周边建筑物共布设15个竖向位移监测点,编号为(C01-C15),布设位置见(图3)。

4 监测方法

(1)竖向位移监测方案。竖向位移基准点的观测方法:采用徕卡DNA03数字水准仪观测,沉降观测网采用二级水准测量,首次观测3个基准点往返各观测二次,高程值取平均后使用。观测时选择基准网中一个观测基点进行起算,各组成一个闭合环进行观测。经平差精度满足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后,再由基准点观测各监测点的高程以后各次观测为单程观测,均组成闭合环。首次观测(零周期)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其差值满足规范要求后,取观测结果中数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以后的各次监测应先复测3个基准点,在确认其稳定后,沿基坑观测基准点及监测点。

(2)水平位移监测方案。1)首先建立与建筑物基坑走向一致的施工坐标系统,以便于直接由坐标值显示出观测点位的位移值;2)对由基1、基2、基3组成的平面控制网按导线及边角网的形式进行观测,经平差计算,满足规范要求后,利用基准点进行水平位移值观测;3)水平位移值的观测是在基准点上设置高精度徕卡TC2003全站仪(测角精度为±0.5”,测距精度1mm+1ppm),采用极坐标法观测各监测点的施工坐标,注意前视距离控制在小于100m的范围内。首次观测(零周期)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其差值满足规范要求后取成果的中数做为初始值;4)以后的各次监测,应先复测检查三个基准点的稳定性,确认观测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

5 监测精度与频率

(1)观测精度。本项工程的观测作业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中第3.04项的规定,按变形观测级别为二级进行。如(表1)。

(2)监测频率。基坑监测频率:监测贯穿土方开挖和支护结构施工全过程,监测从土方开挖直至基坑回填。如(表2)。

(3)监测报警值。1)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坡顶、冠梁顶水平位移累计达到40mm,变形速率达到4mm/d,且连续出现3天;2)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建筑物竖向位移累计量达到20mm,变化速率为2mm/d,且连续出现3天。

6 结语

(1)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监测分析。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各监测点的详细变形见(图4),从图中可以得出主要特征有:1)各个坡顶水平位移最终变化均以向基坑方向偏移;2)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各监测点随基坑深部开挖均有一定量位移。其中位移量最大值为BP8,累计值为78mm;位移量最小值为BP12,累计值为40mm;3)底板形成以后各监测点变化量趋于稳定。

第2篇:值周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

1

价值工程的内容、方法及其应用

1.1 价值工程内容与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的定义,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价值工程的表达式为V=F/C,式中,V—价值系数,F—评价功能系数,C—费用系数。价值工程的内容体系包括对象选择、信息收集、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评价优选几个方面。价值工程的方法体系包括一切对实现目标有用的活动方法和工作方法,包括技术的、经济的和组织管理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在选择对象时,一般采取经验分析法、ABC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强制确定法等;在功能分析时,功能的量化方法一般有理论计算法、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类比类推法等;在功能评价时,一般采取功能成本法、功能指数法等。

1.2 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中应用

工程建设领域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投资额大,可节省费用空间高等特点,是价值工程实践和研究的热点行业。在建设项目的决策、实施以及运营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都应该进行价值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者要研究的是项目的总体功能和目标要求以及实现的方法,主要从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手段等几个方面明确项目的功能和目标,通过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效益研究等,寻求用较经济的方法来实现项目的功能和目标。

工程设计阶段是具体确定项目功能与费用的对立统一的过程,一般分为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工程设计基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标准及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费用,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这一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80%以上,在此阶段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优化功能结构,力求降低费用,是提高工程价值的关键阶段。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是项目业主运用价值工程实现功能、取得效益的决定阶段,无论是采取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和设备材料分别招投标,还是采取某种形式的建设项目总承包招投标方式,项目业主通过合理界定功能和费用关系,运用竞争择优的手段,借助价值优化判断,选择优秀的项目服务商、承包商、供应商、运营商,通过合同明确价值优化的目标,是项目应用价值工程的重中之重。施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包括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协调处理工序接口、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等方面,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可靠地实现该工程所需要的功能。运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重点研究运营功能的提升,研究不同的运营维护和设备维修模式,考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对降低费用的作用。建设项目后评价阶段应用价值工程,主要是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通过价值工程分析改进工作。

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及其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实施

2.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地下铁道、轻轨等)是特别复杂的大型建设项目,呈现下列特点:建设规模大,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一般有百余公里至数百公里;技术要求高,几乎涉及到现代土木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的所用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投资大,造价达3~4亿元/km;建设周期长,单线建设周期要4~5年,线网建设一般要30~50年;参与单位多,有成百上千家;系统复杂,要考虑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城市发展的关系,考虑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建设次序、资源共享的关系,考虑轨道交通工程策划、建设、运营、资源利用的关系等;工程管理难度大,对项目业主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的管理单元(要素)繁杂,包括项目组成的各种资源(人、财、物、信息),包括项目的各种组织形态(单元、部门、单位),包括各种技术(设计、施工、制造、运营、管理)等;价值工程应用范围广,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参与单位、各个阶段中实施。

2.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实施

一个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涉及到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根据各参与方在整个工程中管理内容和重点的不同,一般分为2个管理层次。第1个层次是业主方项目管理,它是业主对项目建设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贯穿项目始终,涵盖项目全部,管理的内容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终结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组织、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项目投产运营。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个系统中,业主方项目管理始终处在核心位置。第2层次是实施方项目管理,是受业主委托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单位、运营单位实施项目中标签约的那一部分工作内容,属于对工程项目的局部管理。同样,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实施也分为这2个层次,本文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实施特指业主方的管理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是将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作为整体来考虑,工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全过程,它可定义为对整个线网系统的考虑,也可定义为对一条线路的考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策划阶段(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物业运营管理阶段(运营准备、运营使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价值是通过建成后的运营实现的,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实施要求项目策划、建设面向运营功能,要求项目策划、建设和运营的资源、组织、技术、过程一体化,即在项目的策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运营的情况,通过工程项目的策划、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充分结合,使工程项目面向运营最终功能,以较低的全寿命费用,实现功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价值目标

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应用必须有明确的全寿命周期价值目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价值目标系统必须符合如下要求:应从建设项目的整体出发,反映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要求,既包括建设期的价值目标,更注重运营期的价值目标;应有较大的包容性,既注重业主和用户的需求,也应包括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应体现对社会的贡献,反映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对项目的要求。全寿命周期价值目标系统包括建设价值目标、运营价值目标、资源利用价值目标、全寿命周期总体价值目标。

(1)建设价值目标着重包含工程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投资目标。

(2)运营价值目标着重包含服务质量目标、运营成本目标、经济收益目标。资源利用价值目标强调整合延伸资源,创造延伸收益。

(3)全寿命周期总体价值目标是指对上述目标的整合,着重体现功能目标、费用目标、时间目标、社会目标。全寿命周期功能目标追求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目标的统一性,更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标准、安全保证,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运营质量、使用功能等。

(4)全寿命周期费用目标整合了建设投资、运营成本、运营收益、延伸收益目标,是全寿命周期费用和收益的统一。全寿命周期时间目标包括设计寿命期、建设工期、服务寿命期目标,涉及物理寿命与经济寿命的相互关系。全寿命周期社会目标主要强调项目的社会效应,包括各方面满意目标、环境协调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全寿命周期总体价值目标主要追求全寿命周期功能目标与全寿命周期费用目标比值的优化。

转贴于 4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工程对象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涉及众多技术领域,价值工程对象包括路网规划、线路设计、土建工程、机电运营设备等系统,工程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的路网规划主要有预测客流量、交通方式选择、编制路网规划等工作,它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建设的重要技术依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结构的合理性、工程投资和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个城市在修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前,按照规划设计年限编制路网规划,经专家评审后报有关政府机关审批确定。每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的对象主要包括:线路设计,主要有限界、线路的平纵剖面设计及轨道设计等,线路的走向应紧密结合城市道路网和客流流向情况,尽量经过大的客流集散点,线路的限界既要保证安全又要合理;土建工程,主要有车站(地下车站、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区间(地下隧道、地面高架桥)、车辆段等,它是地铁车辆运行及客流组织的载体,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部分;运营设备,主要有车辆、供电、通风与空调、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给水排水、防灾报警、自动扶梯及电梯等,运营机电设备的联调运营,是地铁成功建成的标志。

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费用结构分析中可知,投资量较大的各部分占投资的比例分别为:土建结构25%~30%,车辆10%~15%,供电6%~9%,通信信号3%~6%,车辆段5%~7%,其他费用(征地拆迁、资金利息等)10%~15%,选择这些重要对象应成为价值工程应用的重点。从城市轨道交通费用控制的过程看,费用控制贯穿于项目全寿命周期,但每个阶段费用控制的重要性不一样,经验表明,越是项目前期,费用控制作用越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过程对象选择的重点在全寿命周期的前期。

5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工程功能分析与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工程功能分析比较复杂,项目内容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安全、便捷、舒适、大容量、高质量的交通服务。从系统理论可知,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取决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要素和结构,系统要素优良、结构合理,系统变换职能就好,系统的功能也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各单位工程组成的,系统结构的好坏是由单项工程的性质和有序组合程序决定的,单项工程定位得当、组合有序,轨道交通工程的使用功能就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同样,使用功能的发挥还必须从全寿命周期来考虑。因此,项目的功能合理,最终取决于在全寿命周期系统地对各单项工程的定位和整合,而这种定位和整合又决定了工程投资费用的大小。

功能分析和评价的重点是:通过对项目功能的分析与评价,运用系统综合方法,对各单项工程功能及功能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系统功能与投资费用进行研究,力争寻找到一种较优的组合,从而使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达到优化,这种优化后的结构能够使系统整体把各单项工程有益的功能放大并综合,标准功能匹配,创造出既满足经济适用又做到功能合理的结果。在功能评价中必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系统的功能定位与匹配关系,功能定位应包括特性、实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环境要求、经济性、美观性等诸多方面,应贯穿整个寿命周期,注意功能的匹配,保持功能结构的合理,着重对基本功能、辅助功能、外观功能等进行分类、整理、评价、定位,保证系统选择的功能前提是正确的,特别应注意既要适当考虑功能品位,又要有效抑止过剩功能,确保必要功能,满足基本功能;应从运营功能满足为目标,认真考虑土建结构、设备系统与功能标准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功能佳投资省的目的。

6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工程方案创新与优选

6.1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的合理,直接决定了轨道交通工程费用总额的多少。轨道交通工程功能定位既取决于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必须与城市可能提供的现实条件相匹配。较多、较高的功能当然能提供较好的服务水平,也会给城市带来形象和生机,但脱离城市发展能力的富余功能只会欲速不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应根据城市发展和客运交通需求,以客流预测为基础,结合城市建设实施规划,拟定建设顺序,并根据投融资能力合理选定功能,按序建设。功能选定应作多方案比较,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综合比选,尽可能在满足必要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分期、分阶段建设。特别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应突出重点,注意路网结构的合理,保证重要骨架网优先建成发挥效益;在轨道交通工程车站、车辆段中重要土建结构,不片面追求气势和华丽,应突出交通功能的主体地位,保证简洁、明快、便于人行,便于修车;在车辆、机电设备等选型方面,应首要考虑适用原则,不过多强调富余和等级,保证合理功能下的紧凑和节约;特别应注意控制初期工程规模,努力减少初期投资。

6.2 在功能合理指导下确定适当的建设标准,控制建设费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建设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只要满足“安全可靠、功能合理”,就不宜在建设标准上相互攀比,追求高档,应注意形式服从交通功能,努力做到经济适用。必须明确轨道交通工程合理功能下费用控制的内容、过程、方法、措施等重点。内容的重点主要放在前期准备费、土建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的控制上,如通过超前规划控制降低拆迁费用,通过线路选择降低土建工程费用,通过合理功能定位降低设备购置费用。过程的重点主要放在设计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上,如通过明确经济控制目标、推行限额设计、严格规范招投标形成充分竞争、强化技术进步等降低投资。方法的重点主要放在选择包括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内的实际运用上,实践证明,方案比较法、价值分析方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措施的重点主要放在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措施的制定、整合和落实上,尤其是措施的落实,直接关系到费用控制的效果和成败。

6.3 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车辆、设备国产化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车辆、机电设备投资费用约占投资部分的40%左右,由于其技术要求较高,国内近几年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车辆、机电设备很多都依赖进口,费用居高不下。因此,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车辆、设备国产化,是控制投资费用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家已明确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国产化必须达到70%以上。从已实施国产化的广州地铁2号线和南京地铁1号线来看,投资控制效果明显,在保证相同功能的前提下费用降低了20%~30%。

6.4 充分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控制

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次投资的限定性、使用费用的长期性、系统构成的复杂性出发,实现一次投资的控制,长期使用费用的降低,全寿命费用的优化。必须分析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结构和控制重点,了解各子系统全寿命费用的大小,确定整个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横向比例结构,根据费用比重分析法的原理,定位费用重点控制、次要控制、一般控制的分类和范围;必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子系统的费用结构和组成,从各子系统的全寿命周期中分析一次投资和使用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功能分析指导下寻找合理的结合点,确定各子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纵向结构,考虑将不同子系统的建设期或使用期作为费用控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成 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施仲衡.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孙 章,何宗华,徐金祥.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4] 伍 进.建筑工程领域价值工程应用的中外比较[J].建筑经济,2004(1):89-91.

[5] 王爱林.价值工程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3(5):109-110.

[6] 钟章格.价值工程在优化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7):32-34.

第3篇:值周工作要点范文

秋季小学开学第一周值周工作总结

新学期第一周工作在全校老师、同学们的紧张忙碌中顺利结束了。由于开学前学校行政班子、全体教师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从8月30日(星期一)学生到校第一天起,按周计划布置的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为本学期的起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9月1日(星期三)正式上课。同学们能够很快从假期状态回复到学习状态中,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显得乐观而充满生机。现在总结一下上周的值周情况:

一、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1、班级管理方面:开学第一周,各班都能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加强了学生的系列常规教育,从进出楼梯、做操站位到进上下学交接等方面都做了统一要求和训练。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下班及时,班级管理在开学第一天就很快进入正规,全校秩序有条不紊。特别是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的小同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快地适应了新环境的小学校园的生活。

2、卫生方面:8月31日上午,全校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大扫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个学期。由于各部门卫生观念强、督促检查到位,各班真正做到了窗明地净、一尘不染。各班学生都把集体荣誉放在首位,每天的室内外卫生清扫得非常干净,校园内公共场地的卫生干净整洁,很少发现纸屑杂物,这是同学们环境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全校师生和学校清洁工辛勤工作的结果。

3、纪律方面:早读午读的纪律比较好,各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早上、下午一进到教室在班干部的组织下都能够自主有序地认真进行早读和午读,自觉看书、读书,下班老师下班及时,有的老师甚至提前20分以上到班组织学生早读。同学们都能以饱满的精神参加升旗仪式、队形训练和做广播操,列队整齐,队礼也比较规范。校园里秩序井然,学习氛围浓厚,各班上课时的课堂纪律都比较好,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4、放学路队方面:开学第一周由于一年级新生没有及时办理到接送卡。学校没有执行上下学交接制度。所以上午和下午放学时,显得有点混乱,放学回家的学生和来学校接孩子的家长由于人数太多,导致校门走道出现拥挤现象。但是一年级新生在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和带领下,中午和下午的放学都能按时排着整齐的队伍到指定的地点集合,等待与家长的交接。

同学们在这周有许多闪光点,例如:有些同学在楼道和操场看见地上有纸屑,便主动的捡到垃圾桶内,在此提出表扬。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弯腰捡一片纸,那就是一千多张纸,我们每个人看见纸屑就捡,那么,我们的学校就会变得干干净净,希望同学们能像捡纸片的同学学习。

二、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

1、早上中午进校礼仪需要改善。有少数二年级以上的同学进校园时没有佩戴红领巾,很多同学进出校门没有主动向向值周老师问好。还有的同学进校门匆匆忙忙,虽然有向老师问好,但是敬队礼姿势、动作不够规范。个别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没有穿校服到学校。

2、课间活动时同学们在走廊和楼梯上奔跑、追逐打闹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二楼走廊所在的部分班级),同时还有发现不少同学上下楼梯不靠右走的。同学们,跑是一项有益的健康的运动,但是如果在走廊或楼梯上奔跑,就容易出现事故,希望同学们注意安全,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

3、低年级学生在操场上玩耍时有用小石粒丢人的现象,还发现有高年级同学有往楼下丢东西的情况,存在着安全隐患,希望改正。

4、校园保洁工作保持不够好:教学楼楼梯、走廊和校园的其他地方偶尔会发现食品包装纸袋或果皮纸屑等杂物。校园地面的整洁不但要来自时常打扫,更要来自善于保持。希望有随地丢垃圾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及时改正过来。倒垃圾的同学也要细心点,不要让果皮纸屑等垃圾随风飘扬。让我们一起来做勤劳的小蜜蜂,用我们的双手去换来劳动的蜜甜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5、第一周上早读课迟到的同学比较多,尤其是上课的第一天。问明情况,同学们都说起晚了。同学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一起克服困难,为了我们的明天,坚持早起早睡吧。

6、中午一些同学很早就来学校,很多同学一点钟左右就到校,个别同学甚至十二点半左右就到了。早到的同学由于教室没有开门,他们只能呆在教室门外的走廊或校园的凳子上等候。这时候,同学们就会聚在一起说话,有的甚至大声喧哗,在校园或教学楼的走廊上奔跑、追逐打闹,既打扰了在校老师的午休,又违反了学校纪律。希望同学们以后中午不要那么早来学校,尽量在一点二十分之后才到学校。各班教室门一般都是在一点半左右才开的。

同学们,开学以后,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热闹更加美丽了,校园里没有了你们就缺少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另一方面,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持校园坏境卫生和注意安全,自觉做到:垃圾不落地,上下楼梯靠右走。下课时,做到轻声慢步不喧哗;放学时,听从老师的指挥,排好路队,按学校指定的路道走出校门,不能抢时间跑出校门。一路到家,不在路上逗留玩耍。

秋季小学开学第一周值周工作总结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下午好,今天由我为大家总结一下上周值周情况。上周值周行政是陆校长、谭主任,值周教师是我和秦老师,上周是开学的第一周,同学们都能够从假期状态很快回到学习状态。师生的工作学习显得乐观而充满生机。回顾上周,按周计划布置的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现在介绍一下上周的值周情况:

一、校门值周情况。

上周是开学的第一周,同学们刚刚度过快乐的暑假,一些同学还沉浸在假期的氛围中,开学后的几天有较多同学迟到,后来逐渐好转。一些同学由于校牌正在进行补办和更换,没有佩戴,希望这些同学抓紧时间办理,尽快按要求佩戴校牌。由于上学期最后一周我们101班的严格管理,上周校服内穿的人数减少,但有一些同学没穿校裤,这也是不符合学校规定的,望同学们按要求着全套校服。另外,314班迟到人数较多,一些同学不按规定穿校服带校牌,且不配合值周生工作,希望引起注意,予以改正。

二、早读值周情况。

高一年级表现普遍较好,尤其是109班,表现十分突出,这里提出表扬。高二、高三部分班级朗读声音偏小,特别是204、205班,几乎听不到朗读声,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早读,认真朗诵。上周各班教室卫生都做得很好,与值周同学交流及时,望继续保持。

三、两操一课值周情况。

高一年级情况较好,但高二、高三普遍存在进场缓慢,做操态度不认真等问题,且在眼保健操时部分班级有睡觉、写作业、讲话、上厕所等现象。身体是学习的基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希望同学们端正态度,认真对待课间操与眼保健操,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食堂值周情况。

第4篇:值周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煤气柜;干扰;风洞试验;平均风压;柜体间距

中图分类号:TU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764(2016)03000111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variation regularity of mean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s on gasholder with interferen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distance of interference effect , pressure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wind tunnel on a rigid structural model .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case the interferential gasholder was located in the front, the mean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s of windward side would dramatically decrease; the interferential gasholder was located in the rear, the mean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s of lee side would increase; two gasholder we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mean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s of windward side would decrease; distance had a influence on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interference effect varid with changes of distance; the safety reserve of code values was sufficient on windward and crosswind side but slightly insufficient in windward side.

Keywords:gasholder;interference; wind tunnels; mean wind pressure; distance between gasholder

大型煤气柜属于特种钢结构,由于有较大的储气量要求,往往设计成外壁薄且尺寸巨大的悬臂圆筒型结构,其风荷载作用的效应非常明显,可能成为煤气柜设计的控制荷载。中国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风荷载条文以及传统的抗风设计方法均不适用于大型煤气柜这类特种钢结构[1-3],风洞试验是确定煤气柜抗风设计所需风荷载参数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煤气柜的抗风问题进行了研究。陈寅等[4]通过风洞试验分析煤气柜表面风压分布状况,并将不同高度处的平均风压系数值与规范值进行对比,得出把荷载规范所规定值直接用于此类特殊结构将偏于保守的结论。郑史雄等[5]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国家规范中动力风荷载的算法, 获得了煤气柜风振及动力风荷载的影响系数,并得出煤气柜设计时阵风影响系数可偏于安全地取1.8的结论。邹良浩等[6]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柜体内、外气体压力差对结构风致响应的影响,得出在不考虑柜体内、外压力差时煤气柜的各阶振型频率会减小的结论。这些研究为煤气柜的抗风设计提供了参考。

周边的干扰效应是结构抗风研究的重点之一[7-11]。近年来,干扰研究多集中在大跨与高层结构[12-15],而对煤气柜结构的干扰效应研究较少。以某大型煤气柜为工程背景, 根据刚性模型的风洞测压试验数据, 研究了不同的周边干扰条件下柜体表面平均风压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柜体间距时干扰效应的变化情况。

1 试验概况及数据处理

本文所研究的煤气柜为干式煤气柜,其容量为30万m3,其直径在65 m左右,柜体高度超过120 m,柜体壁厚仅约为7 mm。柜体为圆筒型全钢结构,柜体环向等距分布着32根工字型钢立柱,在柜体等高度间隔设有8层检修走廊,柜顶为球面顶盖,在顶盖中心处有通风气楼。

1.1 试验模型和测量仪器

综合考虑该大型煤气柜的各种因素后确定其刚性测压模型的几何缩尺比为1∶200。缩尺后模型的特征高度和特征宽度分别为600 mm和323 mm,缩尺后模型主体由有机玻璃和ABS板组成。

大气边界层内来流通过构筑物所产生的三维流动作用及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构筑物不同高度处的平均风压系数是不同的,因此,风洞试验需要测量在大型煤气柜主柜体不同的高度处、球形柜体顶盖及通风气楼的平均风压系数[5]。试验时,柜顶球形顶盖布置5圈共89个测点;气楼中间高度处布置1圈共4个测点;柜体在竖向8个不同的高度布置测点,每一高度沿环向等距离布置32个测点,共256个测点;整个模型共349个测点。煤气柜的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风速测量仪器为TFI公司生产的三维脉动风速探头,其量程在2~100 m/s,测量精度达到±0.5 m/s;风压测量系统则由测压管、压力导管、压力传感器、A/D板、信号采集程序、PC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组成,模型可通过垂直于其表面的测压孔与测压管相连接。

1.2 风洞试验和分析工况

本试验是在湖南大学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试验室的HD-3大气边界层风洞中进行的。该风洞气动轮廓全长18 m,宽3.0 m,高2.5 m,为低速、直流的边界层风洞,试验段风速0.5~20 m/s连续可调。试验时风速为10 m/s,采用电子扫描阀测量风压,测压信号采样频率为333.33 Hz,每个测点采集10 000个数据。

试验对主煤气柜进行B类风场下有周边和无周边两种工况的模拟(有周边工况包括柜体中心间距108 m和233.15 m两种情况),两种工况下均以1号轴为正北方向。每种工况测量32个风向角下主煤气柜模型的风压分布,定义风从正北方向吹来时为0°风向角,风向角间隔为11.25°,按逆时针方向逐步增加。

1.3 风场调试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16],采用格栅、尖劈、挡板、粗糙元装置在风洞中模拟了B类风场,其风剖面及湍流度如图3所示。

2 周边干扰煤气柜对柜体表面平均风

压的影响

2.1 无周边干扰煤气柜时柜体表面平均风压系数

的分布规律

选取了B类风场下无周边时B、D、F、H四层测点在0°,90°,180°,270°的4个风向角下的平均风压系数来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4个风向角下各层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基本上呈对称分布。B、D、F层在迎风面测点平均风压系数都为正值,在侧风面及背风面为负值;每层正迎风面测点平均风压系数都达到最大的正值,然后向两侧逐渐减小至零;而在侧风面,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先逐渐增大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在背风面时,各层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变化比较平缓,基本上维持在一个负压常值。H层测点位于煤气柜顶层边缘,边界层中的气流会在此处分离,因而其平均风压系数也会产生变化,迎风面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全部变为负值,侧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明显减小,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分布规律与其他各层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煤气柜表面风压以负压为主,无周边煤气柜时水平方向上各层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基本上是对称分布,且柜体顶层会存在比较强烈的气流分离现象,这些结论与陈寅等[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2 双柜体间距L=108 m时的干扰效应分析

周边煤气柜在主煤气柜1号轴北偏西90度方向,与主煤气柜的实际距离为108 m,缩尺后的距离为540 mm,风向角示意图见图5。为分析其干扰效应,选取有周边和无周边两种工况下B、D、F、H四层测点在0°、90°、270°三个风向角时的平均风压系数来进行对比,具体如图6、7、8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B类风场下,当存在周边干扰煤气柜时,各个风向角下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变化规律如下:

0°风向角时,周边干扰煤气柜与柜体相互平行,由于柜体间距较小,主要表现为对来流的阻挡作用,来流大多沿两柜体外侧绕流,狭缝作用要弱一些。两柜体内侧迎风面测点和侧风面部分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会增大,但平均风压系数最小值会降低且沿逆时针方向移动了11.25°,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减小约3%~7%;两柜体外侧迎风面和侧风面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会减小,平均风压系数最小值会降低但没有移动,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减小约2%~5%。柜顶边缘位置的H层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会减小,内侧迎风面与侧风面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其中32号测点平均风压系数的差值可达28%。综上所述,狭缝作用和阻挡作用会使内侧和外侧气流分离的速度增大,导致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降低。

90°风向角时,周边干扰煤气柜在柜体的正后方,主要表现为尾流的扰动效应。迎风面及侧风面几乎未受干扰柜体的影响,两种工况下平均风压系数变化很小;背风面受到柜体后方尾流旋涡的影响,在有周边干扰煤气柜时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值增大,其中24号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最大增幅可达10%。综上所述,周边干扰煤气柜在柜体的正后方时,其阻挡作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尾流风速,使柜体背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变大。

270°风向角时,周边干扰煤气柜在柜体的正前方,遮挡效应明显,干扰柜体后方产生不规则的尾流漩涡,平均风压系数出现不对称的情况。迎风面干扰效应十分显著,在有周边煤气柜时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明显减小甚至变为负值,D层24号测点变化最明显,平均风压系数由0.57减小为-0.12;侧风面与背风面的变化规律相似,在有周边煤气柜时测点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减小,其中,背风面测点平均风压系数差值基本稳定在7%~12%之间,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差值稳定在20%~53%之间。位于柜顶边缘位置的H层受到尾流旋涡的影响,在有周边煤气柜时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值增大,其迎风面变化最明显,平均风压系数基本上变为正值且最大达到0.39。综上所述,当周边干扰煤气柜在柜体的正前方时,其阻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来流风速,可减小柜体的平均风压系数的绝对值。

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H层位于球形悬挑顶盖与主柜体的交界处,来流在此处产生比较强烈的分离现象,而B、D、F层位于主柜体上,不会产生H层那样强烈的气流分离现象,因此H层的风压分布会与B、D、F层不同。

2.3 双柜体间距L=233.15 m时的干扰效应分析

周边煤气柜与主煤气柜的实际距离为233.15 m,缩尺后的距离为1 165.75 mm,风向角示意图见图4。为分析其干扰效应,选取有周边和无周边两种工况下B、D、F、H层测点在0°、90°、270°三个风向角时的平均风压系数来进行对比,如图9~1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B类风场下,当存在周边干扰煤气柜时,各个风向角下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变化规律如下:

0°风向角时,周边干扰煤气柜与柜体相互平行,由于柜体间距变大,阻挡作用与狭缝作用减弱。柜体迎风面测点几乎未受干扰煤气柜的影响,两种工况下平均风压系数的差值在8%以内。侧风面与背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会减小,但最小值未移动,两种工况下平均风压系数的差值在4%~10%之间。柜顶边缘位置的H层干扰效应明显一些,在有周边干扰煤气柜时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会减小,两种工况下其迎风面与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的差值在15%~25%之间,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的差值稳定在4%~10%之间。综上所述,狭缝作用和阻挡作用会使内侧和外侧气流分离区的风速增大,导致侧风面与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减小。

90°风向角时,周边干扰煤气柜在柜体的正后方,主要表现为尾流的扰动效应。柜体迎风面与侧风面测点几乎未受干扰煤气柜的影响,两种工况下平均风压系数变化很小;背风面受到柜体后方尾流旋涡的影响,在有周边干扰煤气柜时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值增大,两种工况下平均风压系数的差值基本在2%~10%之间。综上所述,周边干扰煤气柜在柜体的正后方时,其阻挡作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尾流风速,使柜体背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变大。

270°风向角时,周边干扰煤气柜在柜体的正前方,相对于前述工况遮挡效应减弱,尾流效应增强。在有周边干扰煤气柜时迎风面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会变小但仍为正值,20号测点变化最明显,平均风压系数的差值达到12%;侧风面与背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减小,其中,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差值基本稳定在3%~7%之间,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差值基本稳定在5%~14%之间。位于柜顶边缘位置的H层测点受到尾流旋涡的影响,在有周边干扰时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值增大,其迎风面变化最明显,平均风压系数差值稳定在20%~50%之间。综上所述,当周边干扰煤气柜在柜体的正前方时,其阻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来流风速,可减小柜体的平均风压系数的绝对值。

2.4 不同双柜体间距干扰效应的对比分析

为了比较108 m间距和233.15 m间距的干扰效应,将无周边、108 m周边和233.15 m周边3种工况下B、D、F、H4层测点在0°、90°、270°三个风向角时的平均风压系数来进行对比,如图12~14所示。

从图14中可以看出,柜体间距会对干扰效应产生影响,干扰效应随着柜体间距的变化而变化。0°风向角时,周边干扰煤气柜与柜体相互平行,干扰效应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迎风面与侧风面。柜体间距为233.15 m时,主煤气柜迎风面与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变化不大;柜体间距为108 m时,阻挡作用与狭缝作用更强,主煤气柜迎风面与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变化的趋势更加明显。90°风向角时,周边干扰煤气柜在柜体的正后方,干扰效应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背风面。柜体间距为108 m时,主煤气柜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会增大;柜体间距为233.15 m时,干扰煤气柜对尾流的扰动效应更强,主煤气柜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增大的趋势更加明显。270°风向角时,周边干扰煤气柜在柜体的正前方,干扰效应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迎风面与侧风面。柜体间距为233.15 m时,主煤气柜迎风面平均风压系数虽变小但仍为正值,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略有增大,顶层迎风面与侧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虽增大但仍为负值;柜体间距为108 m时,干扰煤气柜对来流的阻挡作用更强,主煤气柜迎风面平均风压系数明显减小甚至变为负值,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增大的趋势更加明显,顶层迎风面与侧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明显增大甚至变为正值。

2.5 与荷载规范的对比分析

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可知,圆截面构筑物(图15)的体型系数如表1所示。

煤气柜的高宽比,以1号测点为基准点,取为0°、45°、90°、135°、180°时的规范值与风洞值(无周边、108 m 周边以及233.15 m 周边3种情况下B、D、F、H四层的体型系数)对比,见图16。

由图16可知,风洞值与规范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数值大小有一定差别。在迎风面与侧风面,规范值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其绝对值远大于风洞实验得到的结果;而在背风面,规范值安全储备不足,其绝对值要略小于风洞实验得到的结果,这一点需要引起结构设计人员的注意。

3 结 论

以某大型煤气柜为工程背景, 根据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所得数据,研究了不同的周边干扰条件下柜体表面平均风压系数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柜体间距时干扰效应的变化情况。

1)柜体间距为108 m时,若干扰煤气柜在柜体正前方,柜体迎风面平均风压系数明显减小甚至变为负值,侧风面与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则会增大;顶层迎风面与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明显增大。干扰煤气柜在柜体正后方时,柜体迎风面及侧风面几乎不受影响,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减小。若两煤气柜平行,两柜体内侧迎风面测点和侧风面部分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会增大, 两柜体外侧迎风面和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会减小,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会增大;顶层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会增大。

2)与108 m间距相比,柜体间距为233.15 m时,平均风压系数变化规律变化较大。干扰煤气柜在柜体正前方时,柜体迎风面平均风压系数虽变小但仍为正值,侧风面与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增大趋势减弱;顶层迎风面与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虽增大但仍为负值。干扰煤气柜在柜体正后方时,柜体迎风面及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变化很小,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减小的趋势更明显。两煤气柜平行时,柜体迎风面与侧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变化很小,背风面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会增大;顶层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增大趋势减弱。

3)柜体间距会对干扰效应产生影响,干扰效应随着柜体间距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干扰煤气柜在主煤气柜的正前方时,干扰效应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迎风面与侧风面,迎风面与侧风面在108 m间距时干扰效应更明显。干扰煤气柜在主煤气柜的正后方时,干扰效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背风面,背风面在233.15 m间距时平均风压系数增大趋势更明显。两柜体相互平行时,干扰效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迎风面与侧风面,迎风面与侧风面在108 m间距时干扰效应更加明显。

4)实验值与规范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数值大小有一定差别。在迎风面与侧风面,规范值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其绝对值远大于风洞实验得到的结果;而在背风面,规范值安全储备不足,其绝对值要略小于风洞实验得到的结果,这一点要引起结构设计人员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张冬兵,梁枢果,陈寅,等.大型煤气柜风荷载的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J]. 实验流体力学,2010 ,24(6):47-51.

ZHANG D B, LIANG S G, CHEN Y,et al. Wind tunnel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ind loads on huge gas tank[J]. Journal of Experiments in Fluid Mechanics, 2010,24(6): 47-51.(in Chinese)

[2] NISHIMURA H, TANIIKE Y.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fluctuating forces on a circular cylinder[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01, 89 (7-8) : 713-723.

[3] RUSCHEWEYH H, GALEMANN T. Full-scale measurements of wind-induced oscillations of chimneys[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1996,65: 55-62.

[4] 陈寅,梁枢果,杨彪.大型储气罐风洞试验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0,27(4):53-58.

CHEN Y, LIANG S G, YANG B. Wind tunnel test of the large gas tank [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rban Science Edition), 2010,27(4): 53-58.(in Chinese)

[5] 郑史雄.大型储气结构设计风荷载的确定[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0):91-94.

ZHENG S X. Study on the wind load for huge gas tank[J].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 (NaturalScience),2005,33(10): 91-94.

[6] 邹良浩,梁枢果,徐金虎,等.大型煤气柜风振响应与抗风性能分析[J]. 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31(1):41-44.

ZOU L H,LIANG S G,XU J H,et al. Analysis of wind-Induced displacement response and wind-resistant capability of huge gas tank [J].Vibration Measurement & Diagnosis, 2011, 31(1): 41-44.(in Chinese)

[7] MARA T G , TERRY B K, HO T C E. Aerodynamic and peak response interference factors for an upstream square building of identical height [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4, 133(10):200-210.

[8] GU M, XIE Z N. Interference effects of two and three super-tall buildings under wind action [J]. Journal of Acta Mechanica Sinica,2011, 27(5):687-696.

[9] ALOK J,GAURAV S,SUMBUL S.Interference effect on wind loads on gable roof building[J].Journal of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1, 7(14): 1776-1783.

[10] WANG F, YUKIOT T, AKIHITO Y. Interference effects of a neighboring building on wind loads on scaffolding[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4, 125(2):1-12.

[11] LI Y, LI Q S, JU K 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wi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wind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a typical tall building[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 2195 (63):444-451.

[12] SANTIAGO P,JOSE M,SEBASTIAN F.Influence of an upstream building on the wind-induced mean suction on the flat roof of a low-rise building[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1, 99 (8):889-893.

[13] 韩宁,顾明. 两串列方形高层建筑局部风压干扰特性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33(5):13-22.

HAN N, GU M.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local pressure of two square tall buildings in tandem arrangement[J]. Journal of Civil,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1,33(5):13-22.(in Chinese)

[14] 韩宁,顾明. 两并列方形高层建筑局部风压干扰特性[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10):1441-1446.

HAN N, GU M.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wind pressure of two square tall buildings in side-by-side arrangement[J].Journal of Tongji(Natural Science),2011,33(10):1441-1446.(in Chinese)

[15] 李波,杨庆山. 周边建筑对大跨屋盖风荷载的干扰效应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2,26(5):27-31.

LI B,YANG Q S. Research on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of surrounding buildings on the wind load of long-span roof [J]. Journal of Experiments in Fluid Mechanics, 2012, 26(5):27-31.(in Chinese)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of the P R China.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GB 50009―2001 [S].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2. (in Chinese)

第5篇:值周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价值工程; 建设项目; 全生命周期; 工程造价管理; 应用;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value engineering project life cycle all periods of cost management content and main points, and in the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s.

Keywords: valu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tal life cycl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建筑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经济方法,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应用广泛,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它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介绍价值工程

1.1价值工程的目的 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种基本科学方法,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进行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价值工程”的价值导向原则和创新本质、以及它的多学科化特性,技术、经济与管理紧密结合、实施创新与优化的现代管理技术,将对许多方面产生影响,例如对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促进作用。

1.2价值工程特点

(1)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必须具备的功能是价值工程的目标。

(2)价值工程运用一种整体的思想,把各个方面看成一个整体分析考虑。

(3)不断改革与创新,得到新的方案,使用新的方案以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

(4)价值工程要求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

2.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简述

2.1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很早以前由英美专家提出创立

时代变迁,技术发展,现如今它已逐步的完善,经过时间的检验已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体系。要想达到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目标,就必须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去分析和控制造价。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不多,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偏重于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我国传统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研究还有些不足,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进一步的发展进步。

2.2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特点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采用综合集成方法,需运用多学科知识,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运用多种技术方法,例如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方法,来使未来运营维护期总成本最小,他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还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它可以决策工程项目投资。他还是一种数学方法,还可以用来选择决策备选方案,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总造价最小化。

3.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

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及拆除翻新阶段,是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工程全生命周期包括的方面很多,具体有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4.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控制

4.1要想做出投资的决策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对拟建项目进行策划,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所有外部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生命周期成本最小的方案是决策的目标。在项目决策阶段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项目选址、项目技术方案的确定,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等。

4.2 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是设计阶段

此阶段要考虑的包括能源、选址、材料、水、环境质量和运营维护等因素,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仔细分析和大致估算,其中要计算的很多,有对运营维护成本、初始建设成本、拆除及翻新费用方面的计算。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应用可施工性规则,这是国内设计者容易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价值工程的应用。设计与施工是紧密联系的,一旦设计与施工分离,就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使设计者在设计时无法了解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而容易导致设计方案难以施工或不能施工;还可能导致一些有价值的施工方法由于得不到设计方的配合而无法在实践中应用,使其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丰富施工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对整个项目是很重要的,如果让丰富施工知识和经验的人有尽可能早的参与项目实施,不但可以优化施工过程,还降低了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视角下的设计方案必须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设计方案必须处理好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的关系。要使用者要求还要尽可能的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2) 设计方案必须兼顾建设和运营维护,综合考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建设成本的高低和未来运营维护成本有着最直接的关系。3)在设计过程中应兼顾建设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力求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

4.3 实施阶段

包括招投标和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能够可行的实现使用者所需要的功能,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1)传统的建设方案、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等评估都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投标文件技术性评审,要求内容充实详细,尤其重要的是还包括未来运营和维护方案的合理性评估。

合理价值工程全生命周期需要遵循的要求很多,全生命周期成本评标法需要遵循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将以后运行期各项后续费用折现并与建设成本合并考虑,选择最低费用的投标作为中选投标。

(2)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中。在施工阶段,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是非常关键的,要在其指导下进行,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要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要全面的考虑分析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实现绿色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索赔管理、变更,动态控制工程造价。

其他的工作结束后,最终确定建设造价和考核项目建设效益、办理项目资产移交、进行各阶段造价对比和资料整理。它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做好工程结算,要保证工程结算准确、完整。

保证建筑物质量目标和安全目标在运营维护阶段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然后进行实施,首先通过制定更合理的运营及维护方案,其次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管理。运营维护活动的管理、运营维护费用的管理、运营维护资料的管理等都是运营维护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而其特点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1.IEI常管理活动频繁;2.计算复杂;3.管理对象很多。其中重要的是要制定合理的运营和维护方案,要达到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目的,必须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就开始,这两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这两个阶段对运营和维护费用具有很大影响,这两个阶段对整个工程影响颇深,如果仅靠运营和维护阶段的工作是很难弥补已建成项目的不足。

4.4 降低资源消耗的有效方法是拆除与翻新

应该注重拆除与翻新阶段造价的管理,材料的重复利用、废物的循环利用,可以降低造。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对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效果最显著,项目的其他阶段也很重要,项目的其他阶段的进程与项目决策正确与否和设计方案优劣有直接的关系,进而调控影响整个生命周期的费用。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其他阶段对全生命周期成本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不会有什么误差。

5 结束语

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技术,随着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运用此项技术可达到提高投资效率、节约资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 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要素控制

第6篇:值周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 DDS; 杂散; 背景噪声; DFT

An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Noise of 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wo different kinds of spurious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amplitude truncation are formulated and their waveform characters are briefly analyzed. Then, the frequency spectra of the amplitude-truncation spurious signals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phase truncation are emphatically simulated with the DFT method and some important conclusions are achieved, which are instructive to the application of DDS.

Key words: DDS; spurious signals; background noise; DFT

引言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它具有频率转换速度快、频率分辨率高、输出相位连续、相位噪声低、频率稳定度高等突出优点,因而在各种通信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DDS的全数字结构也使得它有较大的输出杂散,这一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当前,杂散分析是DDS研究的一个重点。DDS的杂散有幅度量化、相位舍位、DAC的非理想特性等三个来源。由于幅度量化杂散(也称作背景噪声)信号的幅度通常远小于由相位舍位和DAC误差引起的杂散信号幅度,因而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对幅度量化杂散的分析目前尚不多见,但是,幅度量化杂散作为三大杂散之一,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上的意义。本文对幅度量化杂散信号分别从时域和频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对DDS的应用有实际指导作用的规律性结论。

1 幅度量化杂散信号的时域分析

1.1 DDS的工作原理

DDS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DDS的工作原理框图

由原理框图可知,DDS由相位累加器、只读存储器ROM、数模转换器DAC及低通滤波器LPF等主要部分组成。图中K为频率控制字,N为相位累加器的位数,fc为时钟频率,M为相位累加器对ROM的寻址位数,L为二进制表示的ROM输出的幅值位数,f0为输出频率。DDS的工作过程为:频率控制字K在每一个时钟周期与相位累加器累加一次,得到的相位值被送到ROM中对其进行查表,ROM将相位值转换为与之对应的正弦幅度值,该数字化的幅度值序列经数模转换和低通滤波后得到所需的输出频率f0 。f0由fc和K 共同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f0 = fc· K

最小频率分辨率为:

= fc

由工作原理可知,DDS的杂散信号有三个来源:一、相位舍位。为了得到很高的频率分辨率,相位累加器的位数N通常做得很大,但由于受ROM存储能力的限制,用来寻址ROM的位数M要小于N,因而会引入相位舍位误差。二、幅度量化。任意一个幅度值要用无限长的比特流才能精确表示,而实际中ROM的输出位数L是个有限值,这就会产生幅度量化误差。三、DAC的非理想特性。DAC的有限分辨率、非线性特征及转换速率等非理想转换特性会影响DDS输出频谱的纯度,产生杂散分量。在DDS相位舍位杂散的分析上,国内外提出了杂散信号模型法和波形分析法,并已得出了较为成熟的结论,而关于幅度量化杂散方面的结论目前尚嫌不足,对幅度量化杂散的分析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为了便于分析,首先定义:

且要求式中的和是互质的,于是有。根据相位累加器的工作原理,该DDS可以等效成一个相位累加器位数为,频率控制字为的DDS(为奇数)。等效后DDS的相位累加器舍去位数为B' = B-(B为实际DDS相位舍位的位数)。当 = m·(m为整数)时,B' ≤0,此时不存在相位舍位。

设时钟周期为Tc ,当不存在相位舍位时,在t = n Tc时刻,均匀量化条件下幅度量化杂散信号为:

存在相位舍位时,在t = n Tc时刻幅度量化杂散信号为:

相位舍位杂散信号为: 其中为相位舍位误差信号:

由(4)、(5)式可知, 的周期V = ,当为奇数时,V = (的典型值为32,48),此时的频谱在区间[0,fc)上有根谱线,表现为背景杂散。由于V值很大,要想精确求出每根谱线的频谱系数需对作V点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这是不现实的。分析时通常是将它看成是均匀分布的白噪声,用统计方法得到总信杂比为:

同相比,的周期要小得多,它对应的频率控制字为K = m·,其周期W = = 。可见,的频谱在区间[0,fc)上至多有根谱线(目前DDS芯片中M值的范围为8至15),其杂散能量较集中,可以通过作W点的DFT精确求出每根谱线的频谱系数,下面就对进行分析。

2 无相位舍位情况下幅度量化杂散信号的DFT分析

2.1 e(n)的DFT仿真

由于的周期W相对较小,对其作W点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精确分析其频谱是能够做到的。我们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的频谱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一、e(n)的频谱特征

的频谱中只含奇次谐波,不含偶次谐波。而且,其能量在频域上呈集中分布,能量最大的杂散频点集中在输出频率f0最小的几个奇次谐波点处,即3f0,5f0,7f0……处。另外,的总杂散能量以及能量最大的杂散频点处的能量与X所取的具体值无关,它们是由L、I值决定的。进一步仿真还可以看出,的杂散总能量受I值的影响较小,主要由L值决定。 图2: e(n)的仿真频谱图

表1给出了不同I、L值情况下的总能量对应的信杂比。可以看出,杂散总能量基本上与I无关,主要由L决定。

表1:不同I、L值情况下的总信杂比(dB)

I

L 8 10 13 15

8 50.11 49.60 49.73 49.76 12 73.96 73.99 73.96 74.00

二、初始相位对e(n)谱值的影响

在的表达式中,我们假设了初始相位P为零;当它不为零时,等效后的初始相位为P = P/,它可能是整数,也可能是小数。当P 是整数时,各次谐波谱线的频谱系数模值同P 的具体取值无关;当P 是小数时,它对各次谐波谱线的频谱系数模值影响很小。仿真结果如表2:

表2: 初始相位不同时各次谐波谱线的频谱系数模值(10-5)

L =12、I =10、X =111

P f0 7.80 8.10 7.66 7.81 7.80

3f0 2.59 2.62 2.67 2.29 2.59 2.2 仿真结论的理论验证

根据的表达式,并由X为奇数可以得出,在一个周期中前后两个半周期的对应值互为相反数,即=-,也就是说,是一个奇谐序列,因奇谐序列只含奇次谐波,故的频谱中只含f0 /,3f0 /,5f0 /…(-2)f0 /,f0 /,(+2)f0 /……等奇次谐波分量(f0 /是基频)。

另外,等效后的DDS在一个周期中的个相位采样值只能是的整数倍,即仅在,2·,3·……·中取值,且每个值只能被取一次,只是当X值不同时,取值的顺序有所不同;相应地,在一个周期内的个取值也是确定的,X只决定取值顺序,因而,X值的变化不影响的总能量,它是由I和L决定的。还可以进一步证明,在I和L确定的情况下,当X不同时,频谱中一个周期内的根谱线是一一对应相同的,只是谱线的分布有所不同。

至于等效后的初始相位P 对频谱的影响,根据上面分析,当P 是整数时,一个周期中的个相位采样值仍只能是的整数倍,而且在I、L和X的值都确定的情况下,在一个周期内的个取值以及值的排列顺序也都是确定的,只是当P 的值不同时,序列的起始值是不同的,这种起始值的不同相当于信号在时域上的平移,根据时频对应关系,时域平移不影响频谱系数的模值。当P 是小数时,一个周期中的个相位采样值不再是的整数倍,而是随P 值变化的,相应地,的频谱也会随P 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第7篇:值周工作要点范文

一、海西州的经济周期波动状况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运动,用以反映国民经济在动态增长中运行的起伏状态。鉴于海西经济发展特点和统计历史资料的原因,将经济的发展分为1952-1985年和1986-2004年两个阶段。

海西建政以前,经济发展处于以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时期。1950年全州总人口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4万人,牧业人口1.2万人,实有耕地1.45万亩,各类牲畜存栏45万头(只),农牧业产值241万元。5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地质勘探队进入盆地,拉开了海西开发建设的序幕。1956-1986年这一阶段,海西经济发展具有农业相对于工业发展速度低、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小、第三产业发展处于起步时期的特点,因此在这里仅就工业的发展来反映海西经济波动的状况。工业的发展可分为4个周期。

第一周期(1956-1964年):1956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支援克拉玛依和柴达木油区》的社论,掀起了以石油勘探为先导的开发建设高潮。这一周期国家累计投入11700万元进行柴达木资源的开发,以196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8万元为最高。州内职工人数从1954年的729人增加到最高年份1960年的5.79万人。期间工业生产年均增速达57.1%。周期扩张长度5年,扩张差16584万元,1960年达到峰值16637万元。随后由于忽视了柴达木正处于社会主义起始阶段,经济基础薄弱、资金不足、技术力量缺乏、自然条件差等基本事实,对当时的形势做出错误的分析,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做出了不符合实际的估量,提出了过高过急的要求和不符合柴达木实际的方针口号,如:“苦战五年,改变柴达木落后面貌”,“使生活资料达到基本自给,生产资料自给有余”等等,致使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工业生产进入收缩期长达4年,呈大起大落的特点。另外,由于经济的剧烈波动,从1959年8月到1960年底,全州撤销、合并大小机构141个,精简职工16447名,占当时全州职工总数的38.98%。

第二周期(1964-1968年):通过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按照国家政策和农牧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有条件地发展工业,加大资源勘探力度,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财贸、科教文卫事业。期间工业生产年均增速4%,扩张长度3年,扩张差1544万元,收缩长度为2年,收缩差为1179万元,工业经济呈平稳低速发展特点。

第三周期(1968-1979年):采取了大力发展基础工业的政策和措施,加快轻工业和手工业发展步伐,努力提高自给水平。充分利用盐湖资源,发展以盐为主体的化学工业。期间工业生产年均增速13.2%,扩张长度11年,扩张差10638万元,收缩长度1年,收缩差3962万元。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遵照“可能、需要”的原则,工业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第四周期(1979-1982年):根据国内、国际市场变化情况,依靠地方可供发展的财力、物力和其他可以利用的资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煤炭、电力、地方建材、盐化工业以及食品加工和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为主的轻手工业。期间工业生产年均下降5%,扩张长度2年,收缩长度2年,扩张差2452万元,收缩差3714万元,工业经济发展呈窄幅下降的特点。

到1986年,经过建州以后30多年的发展,海西农牧业产值达到10484万元(现价),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金融商贸、教育卫生等事业已初具规模,1986-2004年的经济发展用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分析其特点。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可分为6个周期。

第一周期(1986-1990年):通过调整种植业、畜牧业内部比例关系,把畜牧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实行农林牧三业并举,促进了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协调地发展;地方工业采取面向市场,立足当地资源,本着“小型为主、先易后难、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和“以销定产”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发“小、富、稀、贵”矿藏资源,大力发展国内外市场紧块的原材料工业。这一周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5%,扩张长度2年,扩张差32.6个百分点,收缩长度3年,收缩差40.6个百分点。

第二周期(1990-1992年)、第三周期(1992-1994年)、第四周期(1994-1996年 )、 第五周期(1996-1999年),这四个周期共同的特点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几十年的资源开发建设,地区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盐化工业、铅锌开采业、石棉采选业已形成规模。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到1991年初共完成投资49.06亿元,原油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工业总产值3.38亿元,占当年地区工业总产值的36.2Z;青海盐湖集团一期20万吨工程于1992年9月正式竣工投产,当年钾肥产量(折纯)18.9万吨,工业总产值1.1亿元,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12.5%;西部矿业注册资本1.59亿元,年处理矿石100万吨,1992年生产铅精矿1.9万吨,锌精矿2.7万吨,工业总产值1.2亿元,占当年地区工业总产值的13.5Z;茫崖石棉矿1993年国家投资1.8亿元,建成3万吨选矿厂,当年生产石棉2.68万吨,工业总产值0.53亿元,占当年地区工业总产值5.67Z。到1999年州内五大工业(青海石油局1999年8月重组改制为青海石油管理局和青海油田分公司两个企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40.07亿元,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88.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Z,成为地区主导产业。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上述五大企业的发展波动左右了全州经济的发展的周期及波动。

第六周期(1999-2004年),这一周期累计完成投资307亿元,年均增长21.8%,分别是“七五”前30年的10倍,“八五”时期的6.4倍,“九五”时期的2.65倍。受投资拉动,地区生产总值较1999年增长1.25倍,年均增速达18.1%,分别高于“八五”时期、“九五” 时期4.9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扩张长度2年,扩张差11.1个百分点,收缩长度3年,收缩差8.4个百分点,周期发展速度仅次于1956-1964年周期速度,是海西历史上第二个高速发展时期,且呈平稳发展态势,可以说此周期经济发展速度及质量居建州以来各周期之最。

二、经济周期的成因分析

纵观海西50年的经济的发展,经济周期波动共发生10次,其中波动剧烈的经济周期有3次。分析成因如下:

1.海西经济周期波动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不断地追求和推动经济的粗放性、外延性的超高速扩张,与其说是一种经济周期,不如说是一种政治周期。波动的特征概括为:谷位深,峰位高,振幅大、扩张长度短,即“大起大落”。改革开放后,国家宏观指导思想发生转变,加强了“逆周期”调节,海西经济虽受州内大企业影响但趋于平缓,波动特征概括为:谷位上升、峰位下降、振幅减少、扩张长度均衡延长,即在增长中逐步走向稳定。改革前后的变化可概括为:由“大起大落”型转向“高位―平缓”型。这充分表明,海西经济的周期波动在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产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经济波动。在1956-1964年这一经济周期表现的尤为突出,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一产、三产的发展速度。一产、三产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中出现结构性矛盾,加大了供求的约束作用,造成经济波动的扩张期不能持久,发展因 “瓶颈”的制约而进入收缩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经济剧烈波动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3. 投资的波动决定着经济的波动,并大于经济波动的幅度。固定资产对经济波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乘数―加速数机制而形成。海西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的,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另一方面投资服务政治需要,这样往往就会做出扩张经济加大投资规模的决策,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一直是海西经济波动的主要震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增多以及决策的科学化,近年波动周期明显变长,波动幅度相应减小,从下图可以看出,两者波幅、波峰、波谷基本吻合,经济发展的波动与投资的变化呈同步特征。

4.1999年以来通过实施州属企业的破产重组,企业焕发生机,发展速度加快,在地区工业经济中占的比例有所提高。自2001年起,州属工业增速保持年均增长24.7%的速度,高于地区工业增长速度8.7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1999年的11.1Z升至2004年的16%,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一方面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创新,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平衡周期振幅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开放,运用骨干项目招商引资,使得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浪费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经济的内在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中信国安、浙玻集团、内蒙庆华、山川股份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来海西投资兴业,不仅加快了资源开发的步伐,在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5.消费需求的变化,带动经济增长呈良性循环。从最终消费看,海西1999-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速15.4%,最高年份2002年增速达到24.5%,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5.69亿元,占GDP的15.6%。虽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一部分在州外完成,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是区别以往经济周期的又一特点。

三、避免经济波动应采取的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瓶颈制约、保障发展需求。 “十五”期间,国家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投资了基础条件,我们抓住了机遇,利用国债等国家投资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了发展环境。促使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而从今年开始,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向 “双稳健”,而且这一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客观环境的变化,分析国家政策的变化,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渠道,把政策机遇和海西的优势资源、特色工业结合起来,充分考虑资源开发和城镇建设的需要。加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基础建设与资源开发规划相协调,与城镇规划建设相衔接,与工业发展需要相适应,提高经济发展抗波动的水平和能力。

2.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改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海西步入发展新阶段后日益凸显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重点解决好贫困、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分配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把扩大就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调控目标。切实完善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大保险为基础,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为配套,社会互助、社会优待、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可能消除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利因素。

3.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力争在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方面迈出新步伐。要全面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科技型与外向型并重,促进民营经济速度加快、总量增加、素质提高,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市政建设及公共设施建设,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社会化。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利益分配关系,规范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形成政府改善环境、企业贡献利税、人民创造财富的新机制。发挥资源富集、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等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点引进一批经济实力雄厚、企业知名度高、投资规模大、产品开发能力强、符合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的项目和企业,不断改进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形成选商挑商的新机制。

4.着力推进海西工业化发展。要依托资源优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实现资源开发利用新的飞跃,延长产品的产业链,增加资源开采的附加值,促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开发利用边际效益的最大化,大力推进海西工业化进程。这是新时期推进柴达木资源开发利用由量的增加向质的飞跃转变的重要形式,也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抗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动力。

5.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从经济增长的过程来看,决定经济增长的生产率因素是综合要素生产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来自科技进步的作用,科技发展滞后和劳动者素质不高是制约海西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的更大“瓶颈”。因此,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要整合科研力量,支持企业同省内外包括国外有实力的科研院所联合协作,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和产品。另一方面,要依靠新技术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延伸、构建油气化工、盐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链,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提高经济整体抗波动能力。

6.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海西和谐发展。海西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为了更好地把全面建设海西和谐社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至关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新体制机制,统筹考虑,全面把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宏观调控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地履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几个主要方面的职能。同时,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8篇:值周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地铁建设;因子分析;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一、引言

现如今,地铁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手段。地铁缩短了城市中心与周边地区的距离,降低了居住密度,带动了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地铁的开通给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居住选择,大力促进了周边经济发展,地铁与经济已然成为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他们运用各种统计方法,探究了轨道交通对周边房价的影响。叶霞飞、蔡蔚[1]在研究上海1号线时发现地铁沿线房价在地铁开通运行前就会上升。褚劲风、周琪[2]通过逐步回归,得出地铁可以刺激城市次中心发展的结论。尹爱青[3]\用回归分析分析了地铁对房价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地铁线路两端板块受地铁影响较为明显。然而已有研究大多停留在地铁对周边房价的影响,且多以城市主要交通线为例。本文将以上海九号线佘山至宜山路路段为例,对上海地铁的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站点对周边住房价格、人口数量及工业产值的影响,为更好利用地铁建设来发展沿线区域经济提出一些建议。

二、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九号线10个站点以及三个指标变量,依次为(人口),(工业产值)以及(房价)。本文所涉及到的变量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走访与统计年鉴。其中,人口与工业产值数据主要来自上海松江、闵行、徐汇区的统计年鉴数据,房价数据主要来自各房屋中介机构并通过后期实地调查走访进行适当修正。

由于地铁建设效益主要体现在沿线商业生活空间便利度提升,投资环境改善以及沿线土地增值三方面。因此在上海地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问题中,地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由人口,工业产值,房价三个指标量化。

三、因子分析

1.2007年数据分析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7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SPSS运行结果:

由输出结果可得,前两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5%,即前两个公共因子已代表了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本文采用方差最大化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

由输出结果可计算前两个特征向量,得到因子表达式为

- 0.6740.626

将人口与工业产值归为一类,称为生产资本因子,主要解释了工业上沿线区域经济变化;将房价称为地产因子,主要解释了沿线站点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的变化。

主要在人口与工业产值因素方面有较大载荷,主要反映了这方面的变动。由于人口在的载荷系数是负的,生产资本因子在人口方面的递减是因为随着地区工业化的深入,比如工业园区的大规模建设、企业投资的集中化,路段周边的居民区将会减少。的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表明,影响区域经济的三因素中变动最大的是房价。人口,工业产值以及房价在的载荷系数都为正,表明从2007年到2015年在沿九号线佘山至宜山路路段人口,工业产值以及房价这三个指标是递增的,存在几年的波动期。

由因子数据可得,在2007年生产资本因子方面,漕河泾开发区位列第一,大幅超过其他各区,表明在9号线开发前漕河泾开发区路段工业化程度就已经较大。漕河泾开发区主要产品为高科技产品。九亭与泗泾工业区则以专业加工为主,利润相比漕河泾开发区较低。在2007年地产因子方面,宜山路表现突出,得分为1.51350,位列第一。桂林路以0.86732的得分次于宜山路。位于徐汇区的三个站点在社会发展因子得分排名都较前。由于徐汇区地处市中心,且宜山路是多条地铁线路的换乘站,对其周边房价带动作用显著。

2.2015年数据分析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15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因子表达式为

- 0.7410.404

将人口与工业产值归为一类,称为生产资本因子,主要解释了沿线区域生产资本的变化;房价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将其称为地产因子,解释了房地产市场方面的变化。

位于徐汇区的三个站点在生产资本因子得分排名都较前。由于徐汇区地处市中心,且宜山路是多条地铁线路的换乘站,对其周边人口及房价带动作用显著。

3.2007年及2015年数据的对比分析

综合比较表3可知,相比2007年因子得分,部分路段在2015年的因子得分有较显著的增长。其中位于松江区及闵行区路段站点增长较为明显。

以生产资本因子为例,相比2007数据,2015年泗泾与佘山站点增长较明显。由于地铁的建设,上海较偏远地区的交通便利度得到大幅度改善,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导致工业产值增加。同时较偏地区占据地租的优势,利润较低的轻工业基地开始向郊区迁移,因此松江区站点周边区域经济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闵行区与徐汇区站点。

在地产因子方面,闵行区站点如星中路、合川路周边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增长幅度较大相比地理位置较偏的松江区与位于市中心的徐汇区,闵行区地处内环且房价水平较低;于九号线佘山-宜山路路段综合比较,建设地铁对闵行区带来的社会发展较大因此地处闵行区的九号线站点建设为该地段带来了显著的人口增长。同时随着人口增长,居民在房屋部分的投资增加,间接带动了房价的增长,从而使社会发展因子显著增加。

四、结论与建议

由分析可得,地铁不仅会加速沿线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成熟,同时也带动工业方面经济效应。地铁的建设对人口有集聚作用,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乘数效应。其中,较偏远区域站点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增长较为突出,而普通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经济如人口与房价增长较为显著。

由于地铁建设对区域经济有一定拉动效应,为更好利用地铁的建设来发展沿线区域经济,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规划上尽可能平衡好多条轨道中转站的位置;政府采取措施适当调控中心区域的房地产价格,同时适当开发周边区域以适应更多人口需求;合理平衡住宅用地与工业用地面积的比例可以使地铁沿线的区域经济增长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叶霞飞,蔡蔚.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2,30(4):431-436.

[2]褚劲风,周琪.轨道交通对其沿线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以上海地铁一号线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4,33(2):86-92.

[3]尹爱青.城市轨道交通对周围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地铁一号线为例[D].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6.

[4]张继焦,刘仕刚.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几点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1-5.

第9篇:值周工作要点范文

一、信息扩散的概念

信息扩散就是将一个传统的数据样本点变成一个模糊集合。它充分利用了样本点的群体模糊性,其目的是挖掘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提高系统识别的精度。

二、信息扩散函数的选择

在进行信息扩散时,扩散函数的选择并不是唯一的,根据部分信息进行信息扩散时,必须选择具有最大熵的扩散函数,因为在满足约束条件且熵最大状态下的概率分布是最不确定、最可能、最随机、也是最客观的分布,这就是极大熵原则。

通过应用极大熵原理对各个扩散函数的优劣性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正态分布信息扩散函数出现的概率大于其他信息扩散函数。其扩散函数为:

(x,u)=exp(-)(1)

三、信息扩散系数的确定

对同一扩散函数而言,当采用不同信息扩散系数时其扩散结果也不同。常规信息扩散系数的确定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但需要根据经验确定,计算结果精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应用极大熵原则,提出确定信息扩散系数的新方法,经证明,可得扩散系数:

h=(e)·(b-a)(n-1)(2)

其中,h称为熵扩散系数,b=x,a=x。

四、基于信息扩散的网络计划工期确定

1、针对多组时间估计的工序利用信息扩散计算均值

(1)信息扩散步长的确定。取任意两个样本值之差的绝对值中最小值为步长:

=x-xi,j=1,2,…,n

其中,为步长;x,xj为样本值。

(2)信息监控点的确定。给定监控初始点u1,步长,以及监控点个数为m。

(3)扩散系数的确定。根据(2)式可得扩散系数:h=(e)·(b-a)(n-1)

(4)计算工序估计时间信息扩散均值。利用一维正态熵扩散估计计算可得工序估计时间扩散后的均值。

2、网络计划总工期及方差的计算

TEk=E==

式中,k为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数;为标准差。

3、计算指令工期前完成的概率。由公式Z=,查正态分布表可得所求概率。其中,T为计划工期。

4、按要求的完工概率计算所需的工期。如果已知要求的完工概率,可从正态分布表中查出相应的Z值,从而求得在上述保证率下所必需的工期T,T=TEk+Z·。

五、案例分析

已知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有三道工序,要求在计划工期35周内完成。并邀请三位专家分别对每道工序的完成时间进行估计,如表1所示。其中,a为最乐观时间;c为最可能时间;b为最悲观时间。(表1)

以L工序最乐观时间(a)为例,应用信息熵扩散的不确定型网络计划评审技术方法步骤如下:

(1)信息扩散步长的确定

=x-xi,j=1,2,3=1

(2)信息监控点的确定。给定监控初始点u1=5,步长=1,以及监控点个数为m=6。则扩散监控点为:uj=5,6,7,8,9,10。其中,uj是信息扩散第j个监控点。

(3)扩散系数的确定

h=(e)·(b-a)(n-1)

=0.7259×(8-7)=0.7259

根据(1)式,一维正态熵扩散估计为:

p(x)=exp-

(4)计算L工序最乐观时间(a)信息扩散均值。利用一维正态熵扩散计算可得L工序最乐观时间扩散后均值:a=7.3334。同理可得其他工序时间扩散后的均值。(表2)

(5)网络计划总工期及方差的计算

TEk==35.7(周)

E===1.8983

==1.38

(6)计算在计划工期35周内完成的概率。当T=35周时,Z==-0.507,查表得,在35周内完工的概率为30%。

(7)若希望该计划完工概率为95% 时。查表得Z=1.64,则其完工期为:

Z=35.7+1.64×1.38=37.96(周)

六、结语

传统的计划评审技术方法,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在进行样本三点时间估计时,经常会遇到信息量不足的情况,即所谓的小样本问题,使得工期计算结果不够准确。本文通过应用信息熵扩散技术,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将不确定的知识按特定的扩散函数来近似刻划,实现样本容量的扩大,从而实现了网络计划工期的精确测定。

(作者单位: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延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