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

第1篇: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尤勇认为,《计划》是在北京加快建设世界城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出台,意在巩固扩大“绿色奥运”成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新挑战,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计划》总体框架分为六部分,最主要内容可概括为“3910”,即构建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态三大体系;实施九大工程;完善十项机制。通过《计划》实施,要使北京的绿色生产特征进一步凸显;绿色消费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计划》明确提出发展的总体目标,并把总体目标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2012年:通过构建生产、消费与环境三大体系,实施九大绿色工程,完善十项保障机制,为把北京建设成为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到2020年: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弘扬,宜居生态环境基本形成,将北京初步建设成为生产清洁化、消费友好化、环境优美化、资源高效化的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

打造三大体系全力建设绿色北京

《计划》提出构建三大体系即: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和绿色环境体系。这三个体系各有其丰富内容。

绿色生产体系:振兴发展高端产业。深化实施清洁生产,淘汰退出劣势产业。

振兴发展高端制造业包括四个方面。首先要提升服务业发展品质。《计划》提出,要加快发展生产业;大力发展生活业;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培育低碳服务产业;同时,要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其次,要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要做大做强移动通信等重点领域;集中精力发展研发设计等产业高端环节。第三,加快培育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要重点研发电动汽车等技术和装备,促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服务能力,培育扶持一批产品和技术综合解决方案提供企业。第四,要重点发展都市绿色农业。积极支持籽种农业等业态;重点发展现代花卉等。农业发展列入《计划》中,不仅使绿色生产内涵更丰富,也使绿色生产体系更完善。深化实施清洁生产。《计划》提出,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从项目建设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要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包括要完成首批重点污染源企业及其他210家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并试点推进服务业等行业清洁生产审核。

淘汰退出劣势产业。继续做好企业搬迁调整工作,调整制定本市限制发展的产业与技术目录;加快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工艺等。

绿色消费体系:打造绿色政务,倡导绿色商务,营造绿色生活。

打造绿色政务,包括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推广电子政务、推行绿色办公三个方面。《计划》提出,要研究出台本市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细则,优先将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产品、设备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等。

倡导绿色商务,《计划》鼓励开展绿色营销,搭建绿色物流体系,并覆盖商务过程始终;支持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

营造绿色生活,在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和文化理念方面都注入“绿色”概念。《计划》提出,引导市民选购环保建材、绿色家具、绿色照明、节水器具等产品;鼓励市民选购小排量、低排放汽车等。

绿色环境体系包括三方面工作:完善绿色空间,改善水域环境,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在完善绿色空间上,《计划》提出要培育生态友好型绿色产业,促进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等内容;在改善水域环境上,《计划》提出,加强水源地保护,提升水系服务功能,美化城市水体景观,水成为城市灵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要素的思想在《计划》中得到更清晰展现;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上,《计划》提出强化噪声管控,推进室内家居环境污染治理。

实施九大工程提升绿色发展承载能力

为切实推动绿色北京建设,有效构筑三大绿色体系,北京要根据三大体系建设要求,突出阶段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承载能力。这九大工程包括:清洁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推广,绿色交通出行,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循环型水资源利用,城乡绿化美化,绿色典范打造工程。

清洁能源利用工程。要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计划》提出太阳能集热器利用面积达700万平方米;建成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同时,完善能源输配网络,提高电力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开展智能电网试点,重点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远郊新城和有条件的重点镇通燃气。推进能源清洁化利用,基本完成新城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启动能效电厂工程。

绿色建筑推广工程。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研究制订并执行高于国家的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为重点,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绿色建筑典范。深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千万平米既有住宅、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完成400栋大型公建用电分项计量和动态监测;完成3000万平米既有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改造。重点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出台政府机构节能指导意见。

绿色交通出行工程。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继续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到2012年总里程达到420公里;实施一批道路微循环工程和交通设施改造项目;增辟公交专用道,完善线网功能结构。积极推广新能源环保汽车,加快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将自行车纳入全市交通规划。逐步完善智能交通体系。

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工程。加快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大力推广节能型中央空调、变频电机等能效技术产品;全面推广节能环保新产品。广泛推广能效等级Ⅱ级以上空调、冰箱等十类产品;继续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全市公共机构及居民家庭基本实现绿色照明。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完善废旧资源分类收集体系。加快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稳步推进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持续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重点支持废旧家电、园林废弃物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完善废物交换信息网络。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严格控制锅炉排放污染;加强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适时推动新购机动车尾气排放执行国V标准。逐步建立机动车尾气遥测网络;加大工业废气和扬尘污染治理力度。

循环型水资源利用工程。加强水源保护力度,全面推动全市83条小流域生态清洁治理;持续开展节约用水。提升污水处理水平。扩大再生水利用,推动工业中再生水的利用比例达到30%;推进六环路以内建筑

工地利用再生水、施工降水替代自来水;加快推进再生水配套管网建设。

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体系,构筑平原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完善城市绿化生态景观体系。在现有34处郊野公园建设基础上,继续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全面实施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启动42个重点镇休闲公园建设。

绿色典范打造工程。要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鼓励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部分高端产业功能区打造成为低碳示范园区。推进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形成3-5个生态示范园区;推进30-50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设。树立宣扬绿色消费典范。

完善十项机制提升政策综合保障能力

为确保“绿色北京”建设顺利开展,《计划》还包括十项保障机制,这十项机制是:组织领导、法规引导、标准准入、价格调控、财税金融、科技支撑、市场服务、评价考核、协调协作以及社会参与机制。

组织领导机制。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绿色北京”建设协调工作,重点解决在实施行动计划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应政策,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各区县、各部门将“绿色北京”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分解相应建设任务,通过整合和统筹全市资源,形成“绿色北京”建设合力。

法规引导机制。《计划》提出,要修订《北京市城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制定出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地方立法;严格执行《北京市实施办法》、《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北京市绿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落实《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编制《绿色北京中长期建设规划》;继续研究大气污染防治的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措施;研究出台促进绿色市场、绿色消费、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制订节能减排奖励政策。

标准准入机制。《计划》提出,要研究制订绿色产业准入标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研究碳排放指标和计量、交易等相关标准体系;研究制订主要耗能产品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完善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制度,探索能效评估机制;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研究绿色低碳产品认证、监管机制;推动开展节水型产品认证工作;探索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小区等领域的试点应用。

价格调控机制。《计划》提出,研究落实促进风力发电、垃圾发电、太阳能发电电价政策;对本市限制或淘汰行业实行高水价和再生水低价利用双向调控;健全热计量收费机制,逐步推行分户计量;逐步建立超定额加价,能源级差价格机制;建立垃圾产生单位排放登记制度,适时调整垃圾收费标准;全面推广脱硫加价政策,研究制定脱硝加价政策;推动实施分时段、分区域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

财税金融机制。《计划》提出,每年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北京建设;研究制定高效节能产品推广使用补贴政策;研究探索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使用财政补贴政策;建立北京市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加快推动北京环境交易所、中国林权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大对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金融授信服务支持;积极支持发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集合债券。

科技支撑机制。《计划》提出,充分利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惠政策,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中关村自主创新绿色产品采购力度;对企业承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给予配套资金支持;重点建设一批节能减排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标准联盟、技术联盟、产业联盟的建设;继续年度节能节水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计划。

市场服务机制。《计划》提出,要研究出台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引导公共机构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改造;探索节能量和节水量指标交易;研究制定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规范林权交易;培育扶持一批节能减排市场服务机构;搭建企业清洁技术交流和能源消耗等信息共享平台。

评价考核机制。《计划》提出,逐步将“绿色北京”建设相关指标纳入现有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建立统一考核机制。完善统计制度,加强能源消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指标的科学统计;建立重点污染源动态监测平台;加大相关领域监察执法协调力度。

第2篇: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项目策划书

本项目计划开一家名为“Be young别样”快餐店,该餐厅位于临沂市商业步行街。经营各种早餐、中餐、晚餐,以及夜宵和各种饮品等。

由于上班族、学生早上时间紧,且很多人抱怨有些餐点速度比较慢而且菜样单一,因此我们有意在商业步行街开这样一家快餐店。既解决了上班族时间紧的问题,同时又提供了各种不一样口味的菜样。而且我们餐厅有着许多“别样”的地方,充分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品味,以及生活习惯,相信定能吸引很多顾客前来就餐。

一、快餐店介绍

1.本店属于餐饮服务行业,名称为都市快餐店,是个人独资企业。主要提供中式早餐,如油条、小笼包等各式中式点心和小菜,午餐和晚餐多以炒菜、无烟烧烤为主。

2.都市快餐店位于潍坊市商业步行街,开创期初步锁定成为一家中档快餐店,未来将逐步发展成为像肯德基、麦当劳那样的中式快餐连锁店。

3.因为对餐饮业有着极大的兴趣,我相信以我的智慧、才能和对事业的一颗执着的心,一定会在本行业内独领风骚。

4.本店需创业资金5万元,其中3万元已筹集到位,剩下2万元向银行贷款。

二、投资计划

由点做起,辐而为面。立足于一个地区特点的消费群,初期发展就应试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选择好几个经营网点地址后,同时闪亮全登场。以后再根据发展,辐射全国经营。 发展初期,大力发展中式快餐尚未涉足的网上快餐公司和流动快餐公司服务,待公司实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并有了稳定的顾客消费群体,再大力发展公司全面的服务策略。我们要根据人口流动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实际消费等因素,在商业区、购物区、旅游区和住宅区等地大力发展前厅就餐的快餐经营模式。

三、市场分析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快餐业的出现和发展成为不容置疑的问题。虽然中国的快餐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洋快餐的充斥使大部分的快餐市场与中式快餐无缘。如何去占领那部分市场,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西式快餐其实并不适合国人对快餐的消观念和传统饮食需求的观念。拿西式快餐最普通的汉堡包来说,除了新奇,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美味可言。而且,快餐在美国的发展向来是以价格低廉而著称的,是大众日常消费的对象。但在中国的市场上,西式快餐的价格,远远超过大众所能接受的程度,这也决定了不可能让工薪阶层经常去尝试那份新奇快餐。

但考察现行中式快餐小、脏、乱、差的状况仍然很严重,现行中式快餐的众多弱点,给我们建中式快餐连锁店提供了绝好的市场机会。只要我们能抓住这些市场机会,改善中式快餐经营上的诸多缺陷,并发展我们的自己的特色那么我们进入中式快餐市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创业计划,是极有可能成功的。

四、经营分析

1、经营目标

1)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商业街,客源相对丰富,但竞争对手也不少,要想打开市场,必须要在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并且要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短期目标是在潍坊市商业步行街站稳脚跟,1年收回成本。

2)本店将在3年内增设3家分店,逐步发展成为一家经济实力雄厚并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快餐连锁集团,在鸢都众多快餐品牌中闯出一片天地,并成餐饮市场的知名品牌。

2.快餐服务业的模型。

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目的,通过使顾客满意,最终达到公司经营理念的推广。

3.目标市场的定位。

大众能接受的中式快餐业。顾客群:上班族+儿童+学生+其他。

4.市场策略

快餐网络化,人性化

(1)网上快餐产品订购是提供给上班族在工作单位午餐之用。它们的前台接待服务也是虚拟的,靠的是网络订购体系和快速运送体系,我们将建立送餐专线电话运送业务由统一的巴士和服务人员负责运送。

(2)针对早餐人口流动性大,时间紧迫的特点,我们将由模式统一的巴士和服务人员流动至各主要需求网点向顾客提供方便、营养的早套餐。 因学生人数众多,还可推出学生营养快餐,既注重经济效益,又兼顾了社会效应。大力开展便民小吃,早餐要品种繁多,价格便宜,因地制宜的推出中式早餐套餐。午晚餐提供经济型、营养丰富的菜肴,并提供一个优雅的就餐环境。随时准备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创业初期设立的目标是“送餐到家”服务。

(3)快餐公司形象策略

在位于商业区附近的快餐厅充分显示本店的形象清洁、卫生、实惠、温馨。

5、人事计划

本店开业前期,初步计划招收全日制雇员以及临时雇员的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劳务市场招聘本市户口的,有一定工作经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年龄在20-30岁之间,有意加入餐饮行业者。 应聘者持《招用职工登记表》并附入个人资料来本店面试。

2)经面试,笔试,体检合格者,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为了提高服务人员整体素质,被招聘上岗的人员都需要接受2个月的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A、制定培训计划 ,确定培训目的,制定评估方法。

B、实施培训计划,贯彻学习《劳动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

3)考核上岗,对于不合格者给予停职学习,扣除20%工资,直至合格为止。若3次考试及不合格者,扣除当月全部工资和福利。

6、销售计划

开业前进行一系列宣传企业工作,向消费者介绍本店“物美价廉”的销售策略,还会发放问卷调查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完善本 店的产品和服务内容。与此同时推出会员制,季卡、月卡,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每月累计消费1000元者可参加每月末大抽奖,中奖者可获得价值888元的礼券。每月累计消费100元者,赠送价值10元的礼券,200元赠送20元礼券,以此类推。

五、竞争与优势分析

快餐业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商业街附近的小餐馆以及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快餐店。他们各有各的优势,当然我们也不示弱。因为在创业初期,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吸引顾客,在不影响销售额的情况下尽量压低价格,让平时的低薪阶层一样可以在这里消费,让顾客买得舒心吃得放心;同时在其他餐饮业没有开始网络订餐的情况下,实施新战略,开通网络订餐业务,送餐上门。

六、财务报告

本店内所有帐目情况必须及时入帐,支出与收入的钱款必须经由会计入帐或记录后方能使用,记帐使用复式记帐法,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以免帐务混乱,每日的收入应进行及时清点,所有点菜的菜单及收款的凭据必须保存并一式两份,以便核对及入帐。店内所有的物品属店内的固定资产,不得随意破坏或带走,每月的总收益,除去一切费用,剩下的存入银行;如果经过每月的结算后,收入比计划高,将适度调整工资,以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如发现在工作中无故破坏饭店的财产,将从责任人的工资或奖金中扣除。

1)本店固定资产万元营业面积平方米 桌椅套冷冻柜台 灶件 若干

2)每日流动资金为多少万元

3)对于帐目,要做到日有日帐,月有月帐,季有季帐,年有年终总帐,这样企业的盈亏在帐面上一目了然,就避免了经营管理工作的盲目性。 注:因在创业初期,所以在各种开销上要精打细算,但要保证饭菜的质量,尽量把价格放低。

七、投资风险与收益

当然任何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快餐店发展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例如,销售业绩下滑,顾客回头率不高等等。只要我们找到问题的源头,及时调整策略,始终以顾客利益为本,问题最终会得以解决。

不仅是利润,更是服务。作为这个行业的倡导者,本店会本着以优质服务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理想和信仰来服务于顾客,我们相信,只有在一种公平,理性的经营思路下,不懈地坚持,其结果是大家都希望的双赢局面,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中式快餐的形成和发展。

八、附件

附录1

法律要求

为保证食品卫生,防止商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有关法规要求具体如下:

第3篇: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一)主要成绩

商务局自年4月12日宣布成立以来,较好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实现了“开局红”。年度,行评工作在全市38个经济管理类考核单位中名列第七名,在68个考核单位中名列第11名;获得宜昌市政府授予年度“外贸出口先进单位”和“利用外资先进单位”两项殊荣;获宜昌市商务局授予“市场监测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市委市政府“维稳先进单位”称号。具体表现在:

一是限上商贸企业跨越式增长。年底,限上企业家数已经达到85家,比年的13家净增72家;限上企业累计完成零售总额18.8亿元,占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的30.2%。预计到年底可达到123家,比年净增110家,5年几乎是10倍的增长;年限上企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到26.3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同比增长40%,比同期高出20个百分点。

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攀升。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亿元,同比增长23%,到年底,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累计可完成77.7亿元,同比增长26%;与年实际完成的29.3亿元相比,累计增幅为165.2%,年均增长了28%,高出年当年增幅16.9%的11.1个百分点。

三是全市外贸出口与利用外资超常规增长。全市年完成外贸自营出口总额9103.44万美元,同比增长57%,年度增幅创历史之最;与年实际完成数1940万美元相比,增长了369.3%,预计年可完成出口额9804万美元,同比增长30%,是年的5.05倍,5年年均增长81%;年引进外资总额达到1800万美元,同比增长35.1%,创下历史最好水平;预计年可完成1731万美元,是年实际完成700万美元的2.47倍,年均增长30%。

四是惠农工作扎实开展。年累计销售各种家电67443台(件),销售金额1.55亿元,已经到位补贴资金2008万元;家电以旧换新2097台,销售金额598万元,补贴资金54.7多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经省、宜昌市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全市198个行政村已建164家农家店和农资农家店。年上半年,家电下乡销售各种家电累计90649件(台),累计销售额2.15亿元,累计补贴2821.4万元;家电以旧换新上半年累计销售10379台,累计销售金额2931.65万元,累计补贴278.4万元。

五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稳步推进。到年底,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全市共有各类市场17家,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家。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已有11家。接待能力在200人以上的宾馆、饭店达成23家。到年5月底,我市注册的物流企业、个体经营户80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物流吞吐量5000多万吨,物流业务收入10亿元;拟将兴港物流、安宁物流、紫荆岭铁路物流打造成年吞吐千万吨、年营业收入10亿元的大型物流企业;仙女综合物流园、安福寺果蔬等农产品物流园和姚港工业品物流园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城区以荣昌为龙头的冷链物流已初具规模。

六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积极筹建28层东方大夏项目、汽摩城大项目,同时引进外资出口型、物流等各种业态的商贸批零网点共20多个。先后引进的国贸、国美电器和薄利电器三家知名商企和国际知名连锁企业肯德基陆续在设立分支机构。全面服务东方大厦拆迁和台湾再生资源立项两大新建项目,同时跟踪生猪调出大县项目、荣昌肉联厂项目、华润增资项目以及服务外包项目,并正在争取年全省市场监管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

(二)基本经验

一是扎扎实实开展行评,认真履职依法依规。在行评过程中,制定业务方面30多项规则流程,机关各方面管理20多项制度,党务工作40多项制度,另外,《服务承诺》、《优化发展环境》、《政务信息公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全覆盖》、《行风评议》等为规范依法依规管理筑牢了坚实平台。对全市成品油、酒类流通、生猪定点屠宰、再生资源利用、二手车车市场、药品流通、典当等行业的市场准入,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坚持原则办理;同时加强对登记备案、审批审核类企业的跟踪监督管理,及时调查处理举报案件,对较大经营网点的米面食用油和石油产品等国计民生商品,加强价格浮动实时监测监管,对农贸市场和超市农产品农药残留设立检测点加强检测,确保全市人民吃上价格相对稳定、质量较好的放心菜、放心肉。

二是积极开展扶优状强,努力推进成长工程。在分解任务的基础上,深入基层企业家家到户户落,通过全面摸排,反复查找核对,积极寻找漏统对象,、做到应统尽统。在营业面积较大的商家中,重点筛选居民点相对集中、人群收入相对丰厚、销售商品相对热门和年营业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作为“准限上企业”进行培植,并为其快速提供免费登记备案、办证发照、税费减免等多种行政一条龙便捷服务,对税收贡献较大的还提供水、电、路扩容等公共设施建设。组建企业联盟,将若干个经营相似的小经销商整合成一个统一批量进货、统一配送、统一销价、统一营销方式的“大企业”,逐步进入限上企业行列。

三是全面加强基础工作,胜利实现开局良好。分别制定了《市“十二五”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规划》、《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市“十二五”外向型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全市商业网点、成品油、废旧物质回收等行业规划。通过本局创办的《商务信息》、《情况综合》、《商务简报》等内部刊物,以及商务网站、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各类情况汇报、总结报告和典型经验介绍等多种形式,研究、反映主要职责、政务动态、主要成绩、经济运行分析、政策解读、商务执法、项目建设、农村市场、对外开放等情况,起到了内督工作、外树形象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和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

二、今后五年(2012-2016)的发展规划

(一)基本思路:狠抓限上企业总数增长和骨干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力兴建专业批发市场、农贸大市场,充分发挥本地物流优势,挖掘旅游住宿业潜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的意识,超常规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助推我市冲刺全国百强。

(二)发展目标:到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外贸出口总额达到3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利用外资总额达到8000万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

(三)工作措施:具体措施是:一是进一步加快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造核心商业区,在城市新区形成居住、购物、休闲、娱乐、流通一体化服务优质高效的现代流通网络。二是要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为工业、商贸提供现代物流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推动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是大力培养商贸流通市场主体,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刺激城市消费,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四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整合资源,合理布局。

第4篇: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参考薪酬报告构建合理薪酬体系

据任仕达(中国)华南区分公司高级经理李晓燕女士介绍,薪酬调查报告核心内容包括行业整体薪酬分析、部门薪酬分析和岗位薪酬分析,薪酬调查报告一般分为底薪、奖金、福利、员工保留计划、股权计划等等。企业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对企业的作用,比如从激励来说,企业看重的就是奖金和福利。薪酬水平会对员工吸引和保留产生相当大的作用,薪酬结构的合理也会对员工的流动率和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大的影响。李晓燕女士介绍,薪酬报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企业根据行业的薪酬报告进行必要的调薪,以达到与市场薪酬水平相平衡;

通过参考薪酬报告中的行业市场薪酬整体定位改善建立薪酬架构,做好职能匹配与市场定位;

为企业薪酬结构设计和调整提供依据,运用更好的薪酬体系去招聘及保留员工;

了解行业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估算对手的劳动力成本等,对于企业发展也很重要。

快消行业薪酬水平分布明显

一般意义上来讲,快速消费品包括食品、饮料、化妆品、日化、烟草等等,有别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快速消费品行业是目前竞争激烈市场中相对利润率丰厚、销售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一个行业。为了更高的抢夺市场,吸引人才,快消行业的薪酬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人才的竞争很激烈,企业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吸引保留人才至关重要,快消行业的薪酬也是人才争夺战的关键因素。从任仕达的2012快消行业薪酬报告显示,在快消行业里面,个人护理化妆品行业多为外资企业为主,他们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烟草行业属于高利润行业,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也很高;而增长最快的是酒类行业,高端白酒行业薪酬水平竞争优势大,啤酒和葡萄酒相对要比白酒行业低;饮料和食品行业薪酬水平相对于其他快消行业来说有一定的差距。快消行业的薪酬报告跟当前的经济情况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一些业绩比较好的企业,比如说奶粉企业薪酬就呈现上升趋势。快消行业薪酬水平的高低要看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结合。

因为快消行业存在很强的消费导向特点,所以销售以及与销售相干的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至关重要,企业在此方面的人才竞争非常剧烈,在薪酬上面,销售人员的收入显著高于其他部门。快消行业对于销售人才的需求也大于其他岗位,李晓燕女士称,根据任仕达2011薪酬调查报告显示,在2012年内,中国大陆对销售人才的招聘活动会持续活跃,这种持续性将在未来两年继续升温。尽管展望全球市场仍具有不稳定性,但中国大多数公司在经过强势的增长后,仍旧保持乐观的心态并计划增加销售人员。随着销售工作机会不断增加,如何保留住出色员工成了许多公司担心的问题。除了薪资,许多公司会给员工提供激励方案,如旅游机会和更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来挽留住这些人才。

快消行业关键性职能序列对比分析

伴随着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与销售的日益成熟、完善,各大公司的市场营销部门和品牌部门需要大量营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其他行业对市场和品牌日益重视,快速消费品行业成了品牌和市场类人才的“培养基地”,近年来其他行业纷纷从快速消费品企业挖人才,大量快速消费品业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入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却并不多,进一步加大了营销市场类专业人才的缺口,因此市场销售部门的薪酬数据体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力,同样是市场、营销类人员,不同行业的消费品企业如食品、日化、服装等,因营销模式不同,需求有所侧重。目前三大职位是快消品企业重点需求对象。

某行业领先快消领域食品集团招聘:

职位一:全国大客户(KA)高级经理

岗位职责:

1.制定KA发展策略及目标;2.参与全国性市场策略、销售政策、销售计划、年度目标等指标的决策;3.根据集团年度战略目标制定区域KA年度分战略及销售目标;4.客户管理:制定KA客户销售目标,进行年度合同谈判,新品买入,价格维护,负责区域大客户;5.客户的信用制度的评估和管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管理,规避资金风险;6.促销管理:协同各事业部市场部针对全国KA终端促销活动方案进行设计与谈判,对促销费用实施管控。7.市场信息管理:竞争品市场动态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行动方案;8.团队管理:提高区域组织的运转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和营运模式,制定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组织实施系统专业的技能培训,提升销售人员整体素质和KA客户专业运作能力。

任职资格:

1.本科学历以上,市场营销相关经验;2.八年以上销售经验,五年以上FMCG(快速消费品)销售管理经验;3.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国际KA营销技能训练,对KA销售系统的各阶段建设具有一定的经验;4.性格积极乐观向上,具备开拓精神,乐于接受挑战,具有较强的压力下进取的精神;5.语言表达能力强,熟练操作电脑;具备较强的责任使命感,领导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较好的谈判说服能力。

薪酬范围:

30~40万人民币(如经验出色者可面议)

职位二:销售总监

岗位职责:

1.全面制定,统筹并执行全省及区域/渠道,产品总体市场业务发展战略以及市场业务发展目标;2.负责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对市场,客户状况进行客观,实际,深入的了解及分析;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研究和对新产品市场进行预测,为公司新产品开发提供有效的市场分析及结论以及相关市场资料;3.负责全省销售团队领导及管理职能,制定营销、产品、促销、形象等线上,线下整合行销方案并执行,达到公司的业务策略及目标;4.就产品,区域,渠道进行细分,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业务拓展的业务行销策略,把握公司在行业中的发展方向,完成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定位,并及时提供市场反馈;5.建立,领导,管理各级销售及市场团队,替各个团队设立有效的KPI重要指标及目标,作为整个大团队的领导,领导整个大团队完成各项目标; 6.有效制定,管理及监控公司市场费用使用、控制工作,确保资源使用的效果及效率。

任职资格:

1.6年以上消费品行业工作经验,4年以上中大型公司华南区域营销经理岗位的工作经验,熟悉广东市场,有丰富的网络销售渠道资源;2.具备市场管理,计划及执行经验。除有以上销售管理经验外,有担任2年以上中大型快速消费品公司区域市场经理岗位的优先。具备通路市场行销及消费者行销尤佳;3.有新品牌业务运作,成功运作的经验优先考虑;4.有较强的市场感知,分析及统筹能力、拥有敏锐地把握市场动态、市场方向的能力;5.具备很强的产品,渠道开拓和管理经验;具备大型活动策划和现场管理能力;6.具备很好的沟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强;7.强烈的责任强,非常好的专业的工作态度及精神。有事业心,有使命感,富有激情;8.优秀的团队建设能力、组织开拓能力、培训能力。善于激励团队有效达到个人及团队目标。

薪酬范围:

年薪50~150万人民币(如经验出色者可面议)

职位三:TPM经理

岗位职责:

1.主导工厂TPM活动,培训及训练员工进行TPM培训;2.对各生产线TPM执行情况定期考核;3.编制每月设备保养计划及备品计划并作及时更新;4.负责培训员工进行生产设备的日常点检及操作;5.负责TPM看板的有效利用,收集鉴定设备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并推动实施;6.持续改善生产治具、工具,优化生产现场布局,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确保作业人员及机台的安全。

任职资格:

1.本科以上学历,男性;2.5年以上TPM主导推行经验;3.熟悉掌握TPM/5S理论体系,并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4.熟悉IE七大改善方法,了解精益生产相关知识;5.良好的组织协调及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6.能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7.机械专业,工业工程专业优先、具有大型外资企业工厂推行经验者优先、第三方TPM培训咨询公司顾问讲师优先,英文良好者优先。

薪酬范围:

第5篇: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问:《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前期研究充分、基础工作扎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2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经过前期调研、编制起草、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等五个阶段,历时两年多,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批准实施。二是既体现战略性又突出可操作性。《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既着眼长远,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长期战略,又立足当前,结合各产业、行业、社会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完善政策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加强管理和监督、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建立统计评价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具体的、短期可见实效的支撑措施。既针对循环经济共性问题明确了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等,又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清晰易懂的思路、模式和技术路线、实现途径。三是既提出了中长期目标又明确了近期具体指标。《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的,提出了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的中长期目标。同时,为促进循环经济尽快形成较大规模,提出了到“十二五”末资源产出率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等18项主要目标。另外,以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为目的,提出了近80个量化的循环经济具体指标,内容涉及第一、二、三产业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循环利用等各方面。四是着力创新、与时俱进。《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在思路、内容、体例、机制上有很多创新点。比如,针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再生资源水平低的“只循环不经济”以及个别“二次污染”、再生产品质量安全、“地沟油”回餐桌等问题,提出了“高效利用,安全循环”的基本原则;针对十八大“培育生态文化”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要求,提出鼓励开展循环文化创意活动,实施大循环战略,推进行业间、产业间、生产与生活系统、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链接等措施;针对社会中存在的铺张浪费行为,《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响应中央有关精神,明确提出了要推行绿色消费,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推动餐饮企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公务宴请、家庭等各方面节约粮食。此外,《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在形式上图文并茂,编制了一些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图,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体现了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

问:《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是如何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

答: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对如何推进循环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是实现循环发展的具体行动,从而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十八大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任务贯穿始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明确了提高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具体目标,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时对各行业、各领域和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十八大还明确指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把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作为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的主战场,提出战略任务、明确具体目标、总结基本模式、给出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等,力求把一些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为重点,树立新的资源观、消费观,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这些都是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做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

问: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方面,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废物循环利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方面,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在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方面,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服务业在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理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再制造,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绿色交通行动,推行绿色消费,实施大循环战略,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

问:当前社会上存在奢侈浪费现象,《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从哪些方面强化了有关措施?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以“减量化优先”为基本原则,把推广绿色消费模式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遏制当前社会上存在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乃至浪费,提出了一些明确的、根本性的措施。首先,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理念,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摒弃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的陋习,提高全社会节能、节水、节粮意识。其次在消费环节,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抵制过度包装,鼓励网上购物、视频会议、无纸化办公,不消费珍稀野生动植物,提倡绿色出行,倡导生态旅游,杜绝随意丢弃垃圾。在餐饮住宿行业鼓励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快餐盒以及客房一次性牙刷、剃须刀等用品,特别是餐饮企业要引导顾客适度点餐,餐后打包,坚决反对食品浪费行为,在零售批发业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等,向消费者推介绿色产品,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带动绿色产品生产。另外,强化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机关要在节能、节水、节纸、节粮等方面率先垂范,建设节约型政府,积极培育租赁业、旧货业发展,促进产品再利用。

问: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包括哪些内容?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的“十百千”示范行动,是指实施循环经济十大示范工程、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和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

“十”是十大示范工程。包括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工程、“城市矿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示范试点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处理示范试点工程、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工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循环型服务业示范工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工程。

“百”是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选择100个左右城市(县),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示范城市(县)要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率先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探索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子。

“千”是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选择1 000家骨干企业或园区,树立循环经济典型。示范企业或园区的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单位产值能耗、物耗、水耗、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以企业自主投资为主,各级政府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重点支持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项目、能力建设、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及推广应用。引导金融和投资机构投向循环经济重大工程。鼓励企业通过自有资本、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实施循环经济重大工程。

问:《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的保障措施有哪些,如何确保有效实施?

答:《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完善循环经济政策,具体包括产业、投资、价格和收费、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健全法规和标准,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研究制定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办法等,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相关标准和计量检测体系。三是加强循环经济管理和监督,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循环经济管理,探索市场化管理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四是强化循环经济技术和服务支撑,加快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加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健全循环经济服务体系。五是建立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建立统计核算制度和数据制度,制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把资源产出率作为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的综合性指标,加强统计能力建设。六是强化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典型案例,推广示范经验,在全国建设一批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把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关课程。七是加强循环经济交流与合作,利用各种国际交流平台,创新合作方式,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建设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八是加强循环经济组织领导,国务院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协调机制,研究有关重大问题,部署重大任务,把握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同时,《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要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制定全国循环经济年度推进计划,加强跟踪管理和评估。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负总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抓紧编制和实施本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出台配套政策,明确任务分工,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确保完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再 协)

我国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近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官网获悉,我国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向我国出口废物原料的境外供货企业必须向质检总局提出注册的书面申请,并提供近年来的出口货物环保、质量状况和相关证明等有关文件,经质检总局审核合格后予以注册,方可向中国出口废物原料。

对进口废物原料国内收货人实施登记管理,无论以何种贸易方式从事废物原料进口的收货人,都必须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登记。收货人凭登记证书及相关材料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未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登记的国内收货人,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不受理其废物原料的报检申请。

申请进口国家规定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由废物进口单位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废物进口申请。经审查批准,国家环境保护局签发《进口废物批准证书》,从2005年起用新版自动许可和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代替进口废物批准证书。申领《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后才可以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

第6篇: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我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我省服务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意见,召开了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发展,使服务业在保持我省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服务业地位逐步提升。表现为:一是规模扩大、比重提高。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2189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5345亿元,年均增长13.4%,服务业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6.3%提高到2005年的40%。二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大。200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上升到38.3%,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三是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全省地税收入中,服务业占60%以上。四是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2005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95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3%,占新增就业的50%,有力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二)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表现为:一是行业集中度提高,特色优势明显。以专业市场为特色的商贸流通业比较发达,全省批零贸易业销售总额列全国第二,商品市场成交额已连续15年列全国第一。打造“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旅游品牌,扶持发展特色旅游,旅游业又有新发展,“十五”期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156.2万人次,旅游创汇54.7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5.7%和27.7%;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7亿人次,收入3966亿元,年均增长16.7%和22.9%。以列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为契机,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00多亿元,形成了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优势领域,动漫产业等迅速崛起。二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加速。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我省服务业的一大亮点,2005年全省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超过270亿元,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5年软件百强企业中,我省有8家企业上榜,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继续位于全国前列。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2005年社会货物物流总额31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物流业增加值达1311亿元,增长16.8%。会展业形成了综合性会展与专业性会展互动发展的格局,2005年全省共举办展览430个,比上年增长24.6%,展览总收入近3亿元。金融业成为全国金融规模增长最快、资产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2005年末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1118和17122亿元,分别为2000年的1.4倍和1.6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一是认识问题。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倾向。二是体制问题。体制改革相对落后,服务业改革开放不深和创新能力不强;不少服务业领域的政府管制过严,部分服务行业的垄断现象还较严重;事业单位改革滞后;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还不高。三是政策问题。扶持政策缺位或已有政策落实不到位,具体配套政策少;部分要素供给存在政策性歧视,服务业使用土地和水电气的价格普遍高于工业;财政政策对服务业支持力度较弱。四是人才问题。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尤其是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服务业人才更缺;服务业统计制度不完善。

二、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发展速度加快。前三季度完成增加值4460亿元,增长14.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与上年增速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与全国相比,加速发展的势头更为明显,前三季度我省服务业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3个百分点。比重略有上升,全省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6%,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和所占比重可以看出,服务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逐步增大,在全国所占地位也有所提升。

金融业增长最快。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48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9%,新增存款3520亿元,同比多增102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0368亿元,增长21.8%,新增贷款3383亿元,同比多增1634亿元。前三季度累计保费收入274.5亿元,增长13.0%。

旅游业平稳发展。前三季度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307.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0亿美元,增长24.1%;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11727万人次,增长21.1%,国内旅游收入1091.2亿元,增长22.9%。

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据企业景气调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业景气度居各行业前列;前三季度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20.4亿元,增长22.3%。

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全省铁、公、水路货物周转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1.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7个百分点。现代物流统计直报工作正在推进。

商贸业在改造提升中发展。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为14551亿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1315.9亿元,增长14.6%,增幅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已与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持平。“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已经达到83.9%。

(二)投资力度加大。今年以来,服务业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服务业的投资增速逐步接近第二产业。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投资达229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占限额以上投资的50.6%。服务业与第二产业投资的增速差距从一季度和上半年的9.5、3.8个百分点,缩小到前三季度的0.7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21个,比去年同期增长44.7%,占全部外资项目数的20.8%,比重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服务业合同外资29.5亿美元,增长46.6%,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21.6%上升到24.5%。前三季度服务业实际到位外资13.8亿美元,增长89.7%,占全省实际外资总额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16.6%上升到23.7%。服务业利用外资总量最大的是房地产业。

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前三季度,全省通过各类平台引进服务业项目781个,协议金额182亿元,新签山海协作项目中,服务业项目172个,协议投资83.74亿元。

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支出加大。前三季度全省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28.2亿元,文教卫事业费支出272.0亿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23.2亿元,社会保障支出21.8亿元,行政管理费支出121.4亿元,公检法司武警支出94.9亿元,城市维护费支出55.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6.8%、

19.3%、20.7%、19.2%、11.8%、16.0%和11.9%。营业税起征点调整工作全部落实到位,服务业税负水平进一步降低;全面落实各项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管理进一步加强。

金融机构对服务业保持了一定的支持力度。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中,商业贷款928.0亿元,同比增长19.4%,个人消费贷款2467.5亿元,增长12.3%,个人消费贷款占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重高达12.5%。

(三)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人均消费性支出10134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972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029元,增长9.1%。居民消费持续扩大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且消费结构呈现出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的倾向,休闲娱乐、家电通讯等商品持续旺销,汽车消费仍然较热。

(四)一批大型服务企业快速崛起。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加强了对一批初具规模、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服务业企业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取得良好成效。最新的“2006中国服务业500强”名单显示,浙江有58家企业入围,入围企业数仅次于北京市(86家)居全国第2位,分别比居3、4位的广东、上海多11家和13家。浙江物产集团公司、浙江省兴合集团公司等6家企业入围全国100强服务企业之列。另外,一批大型百货公司,连锁零售、超市、住宿、餐饮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正快速成长。总的看,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省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但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升级步伐还不够快,现代流通和新兴业态所占比重仍然较低,现代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扩大消费还受收入增长乏力、支出预期增长等原因的影响;贸易摩擦多样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房地产业作为新兴服务业,经过前阶段的高速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目前进入调整发展阶段,对其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关注和引导。

三、明年我省服务业工作重点

(一)抓好规划实施和深化研究。认真抓好“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进一步细化深化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出台《浙江省会展业发展规划》、《浙江省医药物流发展纲要》、《浙江省水路客运航线布局和运力配置规划》。建立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做好各类服务业规划的具体落实工作。各市、县(市、区)围绕“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计划,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并切实抓好规划实施。

(二)抓好组织领导和协调。进一步完善我省服务业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对全省服务业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和重大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广泛做好宣传,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继续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在总结2006年省服务业发展协调会议各成员单位任务完成情况的基础上,落实2007年工作责任。尽快成立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加强对各类服务行业协会的工作指导。

(三)抓好优化环境和政策研究。贯彻落实今年年底前后国务院即将召开的服务业工作会议和拟出台的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的精神,分类对重点服务业领域的政策进行深化研究。积极探索服务业管理体制创新,强化综合协调职能。探索水、电、土地等要素配置的价格改革,调整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在2006年产业集群区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我省生产体系建设的具体意见,加快推进生产业发展。

进一步推进服务业的国际化,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转移,充分利用加入WTO后服务领域加快开放的机遇,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吸引物流、金融、采购、会展、创意、中介咨询等国外知名企业,不断扩大服务贸易,扩大服务外包业务,扩大与港澳台地区在服务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更加关注服务业对外招商引资项目的研究、策划、推介和政策协调工作。

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合作,加强区域间的信息沟通,共同开展对外服务业重大问题的联合调研,加强跨区域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定期开展工作交流。

(四)抓好服务业品牌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研究制定推进我省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点在信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创意、中介服务、贸易、餐饮、社区服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及房地产、汽车、娱乐等消费热点领域,加快服务业品牌培育,发挥品牌效益和示范作用。

(五)抓好服务业试点和示范。在2006年底确定全省十大服务业领域试点、示范名单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服务业试点和示范工作。在按要求认真抓好宁波保税区和宁波“区港联动”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等部级试点的同时,积极开展专业市场资源整合与功能提升、现代物流、粮食储运“四散化”和产业集群区域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省级试点,发挥好服务业试点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我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多渠道资金对服务业的投入。

(六)抓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快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现代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加快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中介服务等人才培训和引进,为我省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第7篇: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一、建设原则

食品安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检验检测实现合理分工、集中配置、资源共享、稳步推进。

二、工作目标

争创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力度,不断提高抽检效率;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合理、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运行体系和信息平台。

三、检测体系

根据目前我市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际,我市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以确保重点,兼顾各环节为原则。政府出资重点加强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使其基本达到具有定量检测农药残留、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激素类药物、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项目检测的手段和能力。市农业、工商、卫生等部门主要添置各环节日常监管中以定性为主的快速检测设备、设施,以保证日常监管的需要。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分段检测与品种检测相结合。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质量检验;质检部门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卫生部门负责消费环节的食品质量检验;各乡镇(街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负责本辖区农产品检测工作,接受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食品质量检验的组织协调。

四、职责分工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运行机制,制定全市年度检测计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统一对外食品检测结果。

市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种植的食品安全监测;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农产品种植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负责乡镇农残检测指导和管理,做好农产品上市前抽样检测,负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负责受理畜禽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负责水生动物检疫工作及其产品的质量监测工作;负责受理水产养殖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质监局: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督促企业加强自检体系建设;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全市食品安全定量检测目标任务;负责受理生产加工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经贸局:抓好生猪屠宰场检测室建设及管理工作,开展肉品质量检测。

工商*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全市农贸市场、商场、批发市场检测室(或快检设备)的建设及管理;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流通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市卫生局:负责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负责突发食物中毒事故的技术鉴定;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负责受理食堂、餐饮业消费环节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抽样检测。

各乡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检测站。负责管理本辖区内农产品检测工作;制订本辖区农产品检测工作年度计划;根据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布置的检测任务目标,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开展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站的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等;完成农业部门下达的检测目标任务。

五、运行机制

(一)统一制订抽检计划

为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经费,避免重复抽检。抽检计划分监督执法性抽检计划和综合评估性抽检计划,各职能部门根据我市食品安全状况,以及季节、环境、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特色行业等特点,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要求及分配计划,每年确定抽检品种、数量、批次(频次)、检测项目,报市食安委办公室,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市政府批准后统一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

(二)统一检测检验

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除快检、现场检测以及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项目以外的食品安全检测需统一由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检测。其中列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年度计划的监督或评价性项目检测,依据文件直接送检测中心检测,新增加的临时性检测项目,必须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按程序送检测中心检测,相关检测经费按市政府办公室〔20*〕118号抄告单执行。

(三)统一检测项目标准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下达全市年度抽检计划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指定检验标准依据,各食品检测机构的食品检测项目均应指定标准进行检验。

(四)统一汇总检测结果

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应把“条”(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和“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达的计划)布置的所有检测结果及时汇总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的检测结果作为全市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估依据。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食品,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行政查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食品安全。

(五)统一信息报告和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应综合各有关检测单位的检测结果,汇总后报告市政府,并视情向社会,及时提醒市民注意。对举报投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等检测信息,要及时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加强对检验检测信息分析和综合利用工作,及时将检验检测信息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中监测预警专版上,有效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实现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和对社会公开。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检验检测信息,指导监管工作,作出安全预警,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企业自律。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有效的食品抽样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是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统一认识,顾全大局,加强领导,服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机制,根据职责分工,按时完成上级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的各项检验检测任务,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形成食品检验检测合力,检测结果及时报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第8篇: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好于预期

《报告》说,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其复杂。在内外部调整力度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全市经济经受住主动实施调控的考验,实现了在调整中优化、在优化中发展,调结构、转方式迈出坚实步伐,重点领域调控初见成效。“十二五”重大任务开局良好,年度主要指标和重大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好于预期。

本市经济实现平稳协调增长。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总体好于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服务业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364亿元,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230.8亿元,增长11.3%;进出口总额实现1856.33亿美元,增长28.7%,实际利用外资38.3亿美元,增长6.8%,均好于年初目标。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较好。经济效益增长快于经济总量增长。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9%,快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幅4.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27.3%。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654亿元,增长27.9%。一季度万元GDP能耗下降8.4%,上半年规模以上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3.2%;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重达到77.3%。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创新势能加速积蓄。上半年全市完成技术交易成交额1080.8亿元,增长35.2%;1-5月份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自主”企业出口14.6亿美元,增长24.8%,高于全市出口增幅23个百分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除电子信息外,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等高技术领域收入增长均超过20%。全市首批16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及首批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通过认定。政府累计签约采购自主创新产品32亿元。重点产业态势良好。服务业发展优势依然突出,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比较稳固。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3%、15.6%、10.9%。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9%。现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设施农业和种业收入分别增长13.8%和41.5%,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7.6%和12.8%。内需支撑作用不断优化。投资、消费保持平稳增长。投资结构呈现“五个倾斜”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一是向重点工程倾斜,累计完成投资726.2亿元。二是向重点产业倾斜,完成工业投资319.8亿元;三是向基础设施领域倾斜,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12.5亿元;四是向政策性住房建设倾斜,完成投资278.7亿元。五是向实体领域倾斜,建安投资增长30.4%。消费拉动向多元化转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

区域功能特色更加鲜明。四类功能区要素配置效能进一步提升。首都功能核心区内涵发展、集约发展特征日益明显,知识、技术等要素投人不断加快,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区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城市功能拓展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集聚优质要素的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势能仍较为充足。城市发展新区土地、资本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整体处于加速建设和发展时期。生态涵养发展区一些高端要素开始进入乡村旅游、影视休闲、文化研发、养老保健、循环经济等生态产业领域。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高地加快构建。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转化。北部产业带产学研项目加速引进落地,总收入增长20.9%。南部产业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紧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发展态势良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增长19.3%。CBD税收增长17.7%。金融街税收增长50.3%。奥林匹克中心区税收增长20.7%。临空经济区税收增长31.4%。薄弱地区加快发展。2011年城南行动计划相继实施。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扎实起步,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业开始发力。南部地区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建设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重点领域调控效果显现。房地产调控取得实效。本市率先提出“稳中有降”的房地产调控目标,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投资投机需求得到有效遏制。首次购买商品房购房者比例提高到90%左右,商品住房开始回归居住属性。商品住宅价格涨幅稳步回落。6月末,新建普通住房价格成交均价比上年全年降低了6.1%,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2%,涨幅连续回落。政策性住房保障力度显著加大。完成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811公顷。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2.6万套,已竣工3.6万套。缓解拥堵措施出现成效。早、晚高峰主要道路通行速度有所提高。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全市新增人民币贷款2176.2亿元,同比多增76.1亿元。重点领域得到信贷优先支持。直接融资超过间接融资。生活必需品市场保持稳定。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1%,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同比增长4%。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不断加强。

《报告》说,总体看,上半年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良好,经济运行态势符合预期。本市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的经济增长,特别是直面城市发展难题,下决心加大主动调控力度,有利于变压力为动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有利于各方面把握好节奏、缓解社会矛盾。

下半年计划执行中需关注四方面问题

《报告》说,下半年,国内外环境仍复杂和严峻,外需不振与内需调整相互交织,主动调控政策与经济自身内在调整相互影响,本市发展仍面临一些压力与挑战,完成全年任务尚需付出艰苦努力。

一是实现价格调控目标压力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5.5%,新涨价因素有所增加,价格水平持续高位运行。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国内价格水平总体处于高位。价格间接传导压力加大。价格上涨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传导的趋势增强。扣除物价因素后,本市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与年初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经济运行环境出现一系列新变化。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调控政策有所收紧,债务危机和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从国内看,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部分先行指标开始走弱。本市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从产业支撑看,工业增长

稳定性减弱。从政策影响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本市车、房调控影响还在陆续释放,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政策出台给拆迁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增长点尚在培育,后续影响还需关注。

三是项目需求集中,资金平衡难度增大。目前,本市建设任务、时序和资金需求相对比较集中。部分重大项目和重点区域融资难度增加、融资成本上升。政府财政和建设资金平衡难度加大。

四是实体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仍需关注。成本上升、需求放缓等加大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部分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资金链条收紧,回款周期延长。同时,外需有所减缓,工业出货值增速连续13个月下滑。

着力七大工作确保完成全年计划

《报告》指出,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时期,也是确保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推进科学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加强主动调控不动摇,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报告》提出要着力七大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几大方面。

一是着力巩固投资和消费支撑。《报告》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持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在投资促进方面,重点解决融资、项目前期、拆迁等主要瓶颈,全力落实重点建设任务。多渠道、多模式平衡建设资金。有针对性地规范现有投融资平台发展,抓好保障房、南水北调等新平台建设,增强平台融资能力。推动融资渠道已明确的框架协议资金尽快到位。加强与央企深度合作,多种方式吸引央企资金投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抓好小城镇发展基金、新城建设发展基金、文化创新基金设立和运营。鼓励市和区县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园区开发等方面采用BT、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用好政府投资。在需求旺盛情况下,各区县、各部门要切实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有序推动高端要素落地。加强专项调度和绿色审批通道服务。积极启动一批城市节水改造、农村节能房改造、雨水调蓄池等项目建设。加强拆迁和土地供应管理。重点完成在施土地储备项目扫尾,增加有效土地供应,把握好熟地入市步伐,适当增加经营用地供应,支持商务楼宇建设,为后续产业进入创造条件。加快保障房建设,力争实现9月底前全部开工,确保完成全年竣工任务。进一步加强投资全过程监管。

在扩大消费方面,重点开拓新兴消费空间、消费业态和消费领域。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举办刷卡消费奖励等系列活动,加快保障性住房入市进度,带动相关消费。集中建成推出一批大型商业设施,主动引导老字号、品牌商户布局,营造特色街区、郊区新城商业氛围,打造新兴消费热点区域。拓宽消费渠道,延伸消费链条,扩大网上购物份额,推动产品创新,培育新兴消费。做好黄金周旅游营销,开展与周边区域及京沪高铁沿线的旅游联动,拉动外来消费。大力发展影视、文化、娱乐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和精神消费。在扩大零售的同时,更加注重鼓励和培育批发业态发展,提升首都中心市场功能。

二是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报告》提出,处理好“合”与“得”的关系,在调整退出的同时,推动创新要素和高端产业落地。加快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加快流入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创造落地条件。统筹用好100亿元的政府支持资金,全年完成60亿元自主创新产品采购,支持重大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及重点产业功能区开发。加大对高技术企业贷款贴息和融资补贴力度。集中力量抓好专业特色园区规划建设,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加快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建设,在节能环保等领域布局一批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推进城市应急物联网应用等关键技术示范工程。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研究设立支持“北京服务”的相关基金,加紧出台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相关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推进文化主题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促进会展业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本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培育北京创造品牌。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加快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三是着力抓好高端产业功能区和重点区域培育。《报告》提出,大力推进高端产业功能区和重点区域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发展后劲。加快两城两带建设。推进南北两个产业带规划和建设。提升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服务环境。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推进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发展,突出抓好核心区海淀园的升级和发展。抓好商务中心区核心区重点地块开发建设,完善区域整体服务功能。强化金融街高端金融服务功能。强化临空经济区临空服务功能。扎实推动四大高端产业新区建设起步。做好园区规划、准入标准制定、软硬件环境完善等相关工作。全力推进通州高端商务核心区重点地块及文化旅游区、重点功能区开发进度,完善配套环境和政策体系。优先抓好丽泽金融商务区南区开发。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规划和建设。推进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整体规划,集中力量推进国际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薄弱地区和新城、新农村发展。

四是着力稳定物价水平和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报告》提出,切实加强物价调控,抑制价格过快上涨,防止价格领域风险延伸扩散到社会领域。多渠道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落实新发展菜田5万亩、日光温室2万亩、建立稳定可靠的外埠生产基地20万亩的年度任务。通过政府入股等方式,推进新发地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在城市东南方向新规划建设大型批发市场。适当提高小包装商品的储备能力。实施绿色通道政策,发展新型流通模式,切实降低农副产品流通环节成本。完善社会救助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完善房屋租赁市场价格调控政策,增加租赁市场供应,严控住房租金价格不合理上涨。研究建立本市价格调节基金。加大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价格违法行为。

五是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六是着力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七是着力抓好城市运行保障和各项管理等与民生改善,增加人民幸福感切实相关的内容及举措。

市人大财经委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报告》。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王火代表市人大财经委所作的《关于北京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意见和建议》认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同时指出,应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市人大财经委对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着

重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全面完成全年计划指标,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统筹安排好下半年工作,确保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圆满完成,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同时,要加快完成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相配套的18个综合专项规划和64个一般专项规划,把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对“十二五”规划重大任务的组织实施,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推进和落地。要切实发挥规划纲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真正做到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促进本市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二是坚定不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全市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坚持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把握经济运行的节奏,深化各项改革,全面改善经营发展环境。尽快制定各类扶持政策,及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缓解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全面提升首都服务业发展水平,扩大北京服务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把北京的服务业发展成为全国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实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率先实现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和建设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增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辐射力、竞争力,使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共同成为推动首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9篇:快消品业务工作计划范文

益生堂三蛇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完美精致的销售管理。

首先制定了科学的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系统。在组织构架上,配置了由营销中心经理负责的销售部、推广部、财务部三大块工作,分别主抓三蛇胆的销售、策划推广和内勤财务,条理清晰,分工明确。营销中心作为公司经营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公司形象的树立、产品市场计划与推广、品牌形象的塑造、售后服务管理等重要职责,在公司整体运作中起着龙头作用。

为使该部门运作顺畅,与其相关的配套制度也建立起来。《业务员职责手册》、《策划人员岗位职责》等等都详细规定了员工的行为规范、权力与利益。同时在管理制度上,还设有经销商、内务人员、样品、价格、分公司办事处等的管理细则条例。其中仅对内务人员一职就作出了20多条细致的规定。从信息收集、销售报表统计分析、文档管理,到宣传品的领用、营销督导等,让每个员工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能力。业务员管理更精益求精,为其制定了《客户网络及访问路线》、《工作日志》、《终端理货表》、《铺货跟踪表》、《客户跟踪表》等等一系列实效性很强的管理表格,规定了业务员作业区域的规范,拜访客户的方法,预展市场的步骤,铺送货程序,回款催收的制度等等,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中益生堂推出的一项特色工作是执行业务员工作日志。每位业务员把当天的工作,如走访客户、终端,与消费者、经销商的沟通等细致入微的事记录在案,进行总结分析,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建立了系列成套的各种实效性报表。比如《客户档案登记卡》、《客户退货统计表》、《投诉处理意见卡》、《回款目标计划》、《客户分类帐》、《销月、周、日报表》、《业务员现金申请领用表》等共20多个反应市场、销售、约束销售人员的表格,使帐务、销售一目了然,不但能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更为公司销售及管理活动的整体性、预见性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监控作用。

完备的终端建设及培训体系使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三蛇胆的销售。通过建立终端信念、终端职责、终端操作指南及检验评估制度,规范了终端促销及服务人员的行为及操作,提高了他们对销售三蛇胆的积极性与水平技巧,使消费者直接接触益生堂三蛇胆的第一线既充满生气,又井井有条。通过终端培训,使业务员、促销员、营业员掌握了终端服务技能,对终端促销品、宣传品的摆设、发放、张贴等清清楚楚,使整个营销计划得以有力的贯彻。

通过健全各区域市场操作手册,把在益生堂三蛇胆试点目标市场的营销、策划、广告、促销、公关、终端、管理等一整套成功的运作模式和经验进行复制,结合当地实际在新市场展开销售及操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本区域市场操作手册不一定能有很大的突破,但遵循它至少不会犯错误,避免了人力、财力的浪费,对于打开市场,立足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益生堂三蛇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亦是精致的销售管理中画龙点睛的一笔。由于有前期对客户及消费者的详细调查分析与备案,我们得以与广大消费者和中间商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经常性的咨询座谈,每信必复制度、投诉处理制度、退换货制度、健康信箱、会员制度等等,尽量做到尽善尽美,迅速、有效地解决顾客提出的疑难问题,树立了益生堂良好的美誉度。

可见益生堂三蛇胆的推广,没有细致完善、面面俱到的销售管理和服务做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是绝对难以成功的,这也是现代化先进营销理论与中国企业和市场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六、广告创意精彩纷呈

益生堂三蛇胆能够以较少的广告投入换取巨大的收益,一则则精彩纷呈、创意非凡的广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大众型的保健品,在广告诉求上特别忌讳文气十足,生涩难懂。三蛇胆的功效在医学原理上的解释十分晦涩,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因此,为了使益生堂三蛇胆的广告诉求通俗易懂,贴近大众,避免广告的浪费,我们吃透了三蛇胆的功效意义,发现三蛇胆的根本是“上火——清火”,于是以“蛇胆”为诱惑点,引出一个自然而然的概念——清火解毒。这一说法确定了益生堂三蛇胆的基本内涵。战“痘”是清火功能的外在表现。然后,我们又把“一粒三蛇胆胶囊必含一粒蛇胆”作为其独特卖点,在文字表达上尽量口语化、大众化,显得平实、朴素,又不失幽默,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益生堂三蛇胆的功效。同时,我们还经常利用类比的手法对三蛇胆的功能进行生动的描述。比如《从深圳开来的战“痘”特快》、《你用碾子战“痘”吗》、《连根拔起,战“痘”到底》,以此来形容三蛇胆除痘的快速彻底,十分形象贴切,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无需劳神费力去理解。而我们为三蛇胆提炼出来的“一粒胶囊必含一粒蛇胆”的独特卖点更是震撼人心,至今仍独步天下。

真正富有创意的广告一定是极具销售力的。结合当时益生堂有限的广告费用,我们在三蛇胆的广告创意和诉求上十分注重其有效性。首先,我们抓住三蛇胆“上火——清火”这一根本,针对其目标消费群——23岁左右的年轻人,结合“面子十足,信心十足”的精神意义定位,用“上火啦”、“战‘痘’的青春”等一系列不同凡响的大标题,使消费者的注意力一下子从众多平庸的广告中转到三蛇胆的广告上来。其次,为了使他们继续保持阅读的兴趣,我们把正文分成若干小段,每一段的开头用一句醒目的小标题,从讲明青春痘产生的原因,带给人的烦恼,介绍三蛇胆的功能,证实益生堂三蛇胆的效果到突出其独特卖点,一气呵成,简洁明了。文案看似有些长,实则字字句句严格推敲,丝丝入扣,连贯流畅。最后,配合益生堂健康热线等促销活动,在左下角打出“上火啦,请赶快行动”的催促性广告语,再次强调,呼应前文,迅速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真正达到了“泼墨如水,惜墨如金”的境地,的确立竿见影,十分有效。

好的创意加上好的设计才能够珠联壁合。为了让益生堂三蛇胆的广告能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又能给人以持久的记忆,我们一方面在设计上做到风格统一又别出心裁,一方面将其系列化。

为了保持益生堂三蛇胆在广告视觉形象上的统一,我们将益生堂企业的标志、三蛇胆的外包装小样、品牌形象代言人潘博士和那句“上火啦,赶快行动”的主题广告词分别固定放在四个角上,几乎每种版样都有。每一则广告的主标题都配上一幅相应的图片,既有现代气息,又不失中医传统风格,图文并茂。例如在表现“战痘特快”这个主题时,我们把三蛇胆的包装盒放倒排成一列火车,呼啸而来,紧扣标题,十分吸引人。在体现“战痘的青春”这一主题时,我们让一个年轻女性带上一付拳击手套,作搏斗状,风趣幽默,可视性极强。

在设计创新方面,我们根据一盒三蛇胆有六粒胶囊的特点,一半用黑底反白字突出标题“战痘”等大标题,一半排六粒胶囊,每粒胶囊旁一个证言者的照片和证言,或功能介绍,让广告、产品、包装三位一体,颇具匠心。

在广告系列化上,我们除了创意出《战痘》、《上火》系列之外,还根据季节促销和公关活动推出《你要痘留到新年》、《热浪逼人谁能挡》、《一千万元保什么》、《吃蛇有上千年历史了》等系列广告,版面不大,但风格清新,个性鲜明,统一中有变化,大气中不乏细致,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系列广告的效果。

益生堂三蛇胆的广告能从众多大版面、高频次的保健品广告中脱颖而出,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其轻松幽默、出人意料的创意风格令其他同行自叹弗如。

为了树立益生堂三蛇胆独特的广告风格,我们在创意上一反直白枯燥,王婆卖瓜式的传统表现手法,针对年轻人思维活跃的特点,利用“谐音”和逆反的诉求,配以诙谐、幽默的文风,取得了消费者极大的认同和好感。以战“痘”为谐音,一语双关,意味深长。《狠狠咬了假货一口》、《80万粒你吃不到》、《一不小心成了公众人物》、《专做表面文章》等等逆反性诉求让消费者由满腹狐疑到恍然大悟,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会心一笑中,接受了三蛇胆的推销,印象深刻。特别是《年轻人不要火气太大》这则广告,不但让青年人心领神会,许多中老年人都拍案叫绝,一经推出,反响强烈。其中《三个不肯露面的人》和《这三位人士为何如此开心》这两则广告还在首届华人平面作品设计大赛上获奖,实为近年来保健品广告中,文案策划和创意设计相得益彰,又颇具销售力的少有精品。

七、导入CIS的起起落落

益生堂公司是以产品三蛇胆胶囊打开企业经营发展的局面的,益生堂既是企业名称又是产品品牌。以产品推广树立了企业形象。在实际市场推广中我们发现,1994年以来,由于我们过分强化产品的功能及特点,而使消费者在购买时指名“三蛇胆”为多,而指名“益生堂”的消费者为少,品牌被弱化了。同时随着全国市场的逐步拓展,视觉识别系统(VIS)由于没有规范的指导使用手册,一度显得混乱。各区域经理制作的横幅有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还有粉色的……不一而足。同时,企业名与产品名的异同、使用规范,各自内涵也未确定,因此在介绍产品与企业时也显得很混乱。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开始了视觉识别系统的初步设计工作。这一工作由深圳的一家广告设计工作室承揽下来。但工作进行了一部分之后,由于在沟通上、人事关系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VI系统的设计工作暂时搁浅。不过令人欣慰的是 VI系统购基本要索得以确定。

1996年,我们公司应益生堂高层领导的邀请,为其全面导入企业形象战略识别系统(CIS),从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到行为识别系统三大方面展开导入工作。

为此,我们准备了六套企业内外形象调查问卷,并与益生堂公司成立了CIS导入委员会,在企业内外形象调查时,遇到了不少来自企业内部的阻力,特别是个别中层干部怕揭问题,亦怕员工对自己的评价不好,竭力阻挠 CIS调研的推进。但是,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完成了调研工作。就在开始进行理念部分的策划与导入时,企业高层领导又发生了人事变动,此次 CIS导入工作再次搁浅。

企业经过内部整顿、梳理,同时也在各区域经理们的强烈呼吁下,企业高层再次与我们商讨导入 ClS的事宜。本着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我们先对市场推广中最急需的基础要素与应用部分进行了设计整合。经过40多天的奋战,一套完整的VI手册设计出来了。这套手册从基础视觉要素到色彩组合,办公系统、交流系统、广告系统、事务系统,服饰系列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设计,比较全面地涉及到企业所使用的视觉部分。同时,结合益生堂的企业经营理念,将一些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视觉形象也编入手册。

企业经营理念部分策划初稿已完成,但未得以实施,只是在《深圳投资导报》、《深圳法制报》上发了几篇公益广告,稍稍点了一下,没有深入下去。

而行为规范部分刚开始就出现了很强的抵触情绪。就拿《益生堂》(双月刊)这本企业内部刊物为例,只试刊一期就夭折了。而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企业形象战略系统(CIS)如果没有企业主的有力推动与实施,企业主没有感受到它的重要性,那么,再美妙的 ClS策划方案都不能绽放光彩。

八、真实宝贵的营销经验

从1994年到1997年,益生堂依靠单一品种三蛇胆,成功地打开市场。先后在华南、华东、华北成为畅销产品,益生堂倍受保健品同行的羡慕。我们与益生堂也足足打了三年的交道,有些真实宝贵的经验愿与营销人分享。

从策划上讲,我觉得有以下几点要谈:

1.许多策划人更愿意注重好点子,而不注重实际操作与实施。实际上,—个好点子一旦形成后,若不亲自去实施推广,那么成功的可能性极低。这主要是因为企业里的人多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与实际作操能力,如果不帮助其实际操作,企业方面的信心就不足,或者许多细节也考虑不周,从而导致全盘皆输。那么不仅会给策划人带来名义上的损失,带给客户的损失会更大。我在为益生堂策划公共事件时,不仅出具详细的方案,更在每一方案实施时都亲自主持操作,企业方面也积极配合,因此都比较成功。

2.策划人不能当温室里的苗。很多策划人更喜欢泡在书房里想策划。而实际上许多策划难以经受市场的检验。国外流行一句著名的话:“创意是用‘脚’想出来的”。意思是只有多走市场,多看市场,才能迸发出杰出的、经久不衰的创意。作为一个策划人,应多接触消费者、营业员、经销商,了解市场,把与他们的沟通看成进行营销策划前最重要的“功课”。这一功课做好了,就不会有太多脱离实际的策划,也不会让企业很为难。如果我们在策划益生堂三蛇胆前不开消费者座谈会,不去考察市场,不与片区经理交流沟通,不了解销售渠道,肯定会写出很多让人贻笑大方的创意策划来。而我发现,现在不少口口声声说去搞策划的人竟然认为这并不重要。

3.策划中的科学概念一定要清楚明了。不少搞策划的人只认好点子,对策划中不少枯燥无味而企业又急需的理论概念置之不理。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错误和危险的想法,往往会将企业和产品的营销带入歧途。比如说广告定位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就是“独特销售主张”(USP),不少搞策划的人对这一观点其实是一知半解。更多的人误以为所谓的 USP就是两种产品的差别。实际上作为一个 USP,一定要同时符合以下三条:①每一广告都一定要对消费者提出一个说辞;你买本产品,将得到某种利益。②这一说辞一定要是一个竞争者不能提出,或未曾提出的,它在品牌中是独具的。③此一说辞强到能招来数以百万计的大众。当时,我们在讨论益生堂三蛇胆的 USP时,不少策划人提供的卖点让我们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