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球自述的作文范文

地球自述的作文精选(九篇)

地球自述的作文

第1篇:地球自述的作文范文

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地球妈妈,我很爱你们,因为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可是你们为什么把我“毁容”了呢?

你们把我的血——河流弄得臭气熏天,你们终无止境地向我的河流里扔垃圾,使海里的大部分鱼虾因为被污染而死亡,这样做伤害了多少小生命呀。你们把我的头发——森林一棵棵砍掉,可是你们知道吗,乱砍伐树木石灰石洪水泛滥的,可能会是你们家破人亡,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啊。还有,你们在我的省体力——陆地上见了许多楼房,长举了很多土地,随着人口日益增加,我正担心你们会在不久的将来和恐龙一样灭亡。我的孩子们啊,我正的不想让你们在自会灭亡了呀。

我在这里向人类呼唤啊!人类醒醒吧!给我这位母亲一个休息养伤的时间吧!如果你们在这样下去的话,受伤的,终究会是你们呀!

大板铁路小学六年级二班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2篇:地球自述的作文范文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的宝藏,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和描述,其中有很多是关于古代劳动人民的体育活动的描述,是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体育活动状况进行研究的重要文学材料。本文将选择若干的文学作品为载体,对其中关于体育活动描述的片段进行解读,借此对我国古代的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有关角抵体育活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角抵这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是一项把相扑和散打结合起来的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主要是在唐朝的青少年贵族中比较流行,后来流传开来。角抵这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也有比较多的描述,深受广大唐朝人们的喜欢和欢迎,在五代时期王定保所著的《唐摭言》中,就有专门的《角抵赋》对角抵运动进行描写,从赋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角抵运动结合了相扑和散打二者的特点,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对角抵运动的描写许多都出现在明清的小说当中。在《水浒传》当中就对角抵运动有着详细的描写,在书中把角抵运动描绘成为一种能够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的运动。在《水浒传》的第七十四回当中,就详细地描写了燕青利用角抵以小胜大,战胜擎天柱的过程。擎天柱原本是“身长一丈,貌若金钢,有千百斤气力”,相比较之下,燕青的身材瘦小,所以在比赛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燕青能够取胜,但是在书中描写的角抵运动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比赛,在比赛的过程当中,燕青采用迂回的战术,并没有直接的与擎天柱进行正面交锋,而是不断消耗擎天柱的体力,在擎天柱脚法乱时,燕青看准时机,抓住机会,将擎天柱摔倒在地,这也是文学作品当中对角抵运动的精彩描写之一。在《水浒传》的第八十回中描写燕青与高俅之间的角抵比拼中,燕青也是利用自己的巧劲儿制服高俅的。书中这样描写到;“燕青手到,把高俅扭摔得定,只一跤,颠翻在褥上,半晌挣不起。这一扑唤做‘守命扑’。”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角抵比赛当中,不仅要有力量,而且还要运用自本文由收集整理己的头脑,要学会以巧取胜。

在小说《水浒传》中,不仅对角抵的比赛过程进行了详细描写,而且对角抵运动所采用的场地和主要的规则进行了描述。书中的角抵运动主要的比赛场地是在用杉木搭建的高台之上,这样可以使观众能够更为清晰地观看到比赛的全过程。从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角抵运动的裁判,角抵运动受到当时民众的喜爱。

二、有关球类活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有关球类的活动在我国古代很早的文学作品中就有记载,但是足球活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一直被称之为蹴鞠、蹋鞠、筑球等,足球活动最早的文学作品记载是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文中记载了当时的齐国国民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文中记载,当时的临淄居民非常富足,他们的主要娱乐活动包括“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而这里所描写的蹋鞠指的就是足球。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内容中包含足球运动的诗歌、戏曲、散文、小说不胜枚举。在汉代,人们就经常在文学作品当中表现足球运动,例如在李尤所著的《鞠城铭》一文就明确地对当时的足球运动进行了描写,他在文中写到:“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冲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完整地描述了当时足球运动的主要比赛方式和比赛内容,在文中详细地表述了当时足球运动的场地、规则、参加运动的人数以及评判胜负的标准等问题。对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足球经过不断的发展,在唐朝已经变成了人们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之一,特别是每逢大型的节假日或民间庆典的时候,人们都会自发地组织足球比赛。在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当中就写到当时“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角力。”而在徐坚所著的《初学记》中描述了足球的主要制作过程,文中写到“蹴鞠之球,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足球在制作方面不断发展的过程,当时的足球与现在的足球也有极其类似之处。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已经出现了充气的足球,显示出当时的足球已经有了现在足球运动的雏形。

元代是我国曲剧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大量的元曲作品问世,在这些众多的元曲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关于足球活动的描述,在李开先所著的《宝剑记》一文中就对足球运动进行了描写,并且把足球运动与舞台表演结合起来。在元代,许多诗歌中也有对足球运动有着描写,例如在张可久所著的《气球》一诗中,就对足球运动进行了描述,诗中把足球运动描绘成为“一脚腾空上紫云,强似向红尘乱滚。”在元朝诗人汤式专门为足球做了一首诗,他以蹴鞠为题,在诗中写到“脚到处春风步步随,占人间一团和气。”在元朝对足球描写的文学作品当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能够体现足球运动的作品是邓玉宾所著的元曲《侍女圆社气球双关》以及萨都剌所著的元曲《妓女蹴鞠》,在这些文学作品当中,主要对足球的踢法和一些足球的技巧和姿态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且还着重对男女青年在一起踢足球的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明清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高产时期,创作了“四大名著”,其中在“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水浒传》中就有关于足球活动的记载,高俅因为踢球而受到宋徽宗的赏识,从而使自己官居太尉之职,权倾朝野。这件事情也是根据真实的史料来作为支撑的,在《宋史·徽宗本纪》当中就明确记载了高俅任职太尉的事件。根据《水浒传》中的描述,高俅是王晋卿派去给端王送玉玩的,高俅在端王的花园当中表现出了高超的球技,他也因此得到了升官的机会,小说中的事件有具体的史实作为参考,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在《水浒传》的第五十一回中,描写的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段天锡,“将引闲汉二三十人,手执弹弓、川弩、吹筒、气球、粘竿、乐器,城外游玩一遭。”文中所描述的都是当时的闲散子弟的娱乐方式。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才仅仅过了一二百年的时间,但是足球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从宫廷娱乐项目变为一种街头市井的娱乐,这也标志着中国的足球运动逐步走向衰落。

第3篇:地球自述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英汉体育报道隐喻文化用法

1.引言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因,它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智力。Richards指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在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就会出现一个隐喻(Richard,1936)。Lakoff & Johnson在他们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就指出:“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Lakoff & Johnson,1980)”

Lakoff & Johnson在1990年提出“体验哲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王寅,2007)。在很多情况下,很多隐喻的产生过程都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因此,隐喻的无意识性使我们经常能自动地或无意识地获得这些思维隐喻模式。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往往是作者通过不断地推敲而得到的有意识的产物。与之相反,体育报道中的隐喻由于运动中各种动作的瞬间性,评论员对各种动作所作的评论中隐喻的使用也是自发地,具有鲜明的无意识性。笔者通过电视收集了对正在进行的体育赛事报道中评论员所用的各种隐喻(包括中国的和美国的),并对其加以分析。

2.中英体育赛事报道中所用隐喻的本体和喻体的对比分析

隐喻是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组成的,其基本作用就是从喻体始源将某一或部分特征映合到本体目的域中,这种从喻体向本体的映合也常是以身体经验为动因的,反映了人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经验来认知这个世界。隐喻和语言一样,深深扎根于社会背景、文化知识之中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差异使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在认知方式上也不同。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正好能够反映不同语言所处的文化差异。以下笔者就来对比分析英汉体育赛事报道中所用隐喻的本体和喻体的差别,并对造成其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2.1本体的对比分析

从收集到的有关篮球比赛报道的材料看,英语体育赛事报道中所用隐喻的本体大致包括以下5种:对运动员的描述、得分情况的描述、场地或身体某一部分的描述、力量水准、赢得比赛时的状态。例如(1)―(5):

(1)He shows what a machine-gun shooter he is.他就是位神。(篮球)

(2)Although X blocked him,he pulled the trigger.虽然X在拦他,可他还是发射了出去。(篮球)

(3)X is hitting from downtown.X从市区一路打过来。(篮球)

(4)X seems to run out of steam.X看起来已经泄气了。(拳击)

(5)He can smile all the way to the bank.他能一路笑到银行。(篮球)

中文体育赛事报道中所用隐喻的本体大致包括7种:对运动员的描述、得分情况的描述、赢得比赛时的状态、盖帽、篮板、扣篮,以及一些特别情况。例如(6)―(12):

(6)不愧是天皇巨星。(篮球)

(7)他的进球带来一场即时雨。(篮球)

(8)××一个空中摘月,将球得到。(篮球)

(9)他又是一个火锅盖帽。(篮球)

(10)××在投了个三分球之后,还是趁热打铁又得了3分。(篮球)

(11)剩下的比赛是乔丹的天下。(篮球)

(12)裁判这时又是个打50大板。(篮球)

从上面的例子很明显可以看出中英体育赛事报道中所用隐喻的本体大同小异。汉英文中都包括运动员、得分情况、赢得比赛时的状态的描述,这是由体育比赛本身就是具有竞争性的性质决定的。不同的是英文中还包括对场地和运动员身体某一地方的描述及力量水准的描述,而中文则包括一些特别情况和球技的描述,比如盖帽、拦板、扣篮等。

2.2喻体的对比分析

根据收集的资料来看,汉英体育赛事报道中所用隐喻中的喻源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与本体相比,喻源使用上的差异很好地反映了隐喻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英语中所使用的隐喻的喻源大致有5种:军事、政治、通讯、金融、实用工具和场所。如(13)―(17):

(13)They are murderers on the offensive front.在进攻的前线上他们是杀人犯。(篮球)

(14)When he dials in,he won’t miss.他打电话,从未没人接过。(篮球)

(15)The free throw is money to the bank.这个任意球准是银行里的钱了。(篮球)

(16)...if they have enough fuel in the tank.如果他们的油桶里有足够的燃油……(篮球)

(17)X is hitting from downtown.X从市区一路打过来。(篮球)

中文里所使用的隐喻的喻源大致有8种:传统的君主集权体制、封建主义体制下的判例、战争、金融、狩猎、烹饪文化、农业、神话故事。例如(18)―(24):

(18)这也是一球定乾坤。(篮球)

(19)他一个旱地拔葱。(篮球)

(20)被对方一个很漂亮的火锅盖帽将球截走。(篮球)

(21)X从对方手中虎口拔牙。(篮球)

(22)裁判这时也是个打50大板。(篮球)

(23)老将在场上立新功。(篮球)

(24)紧密防守使公牛队几乎没有分进账。(篮球)

体育比赛是有竞争性的活动,运动员在比赛中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竞争对手,双方的目的都是要赢得比赛,所以中英文中都把战争、武器当作喻源是不足为奇的。但是除了战争、武器外,其他的喻源都不带有明显的竞争性,然而正是这些喻源的使用反映了两种语言所处文化的差异。

美国作为一个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业和商业比较繁荣并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文体育赛事报道上所用的隐喻中有很多喻体使用了与金融和商业有关的事物。除此之外,如通讯,像打电话,也是美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喻体中会大量使用像“dial in”“ring it up”“on the wire”“down the line”这些词汇来形容。“Downtown”(商业区,闹区)是工作谋生的地方。美国人基本上住在郊区,每天去市区上班都要坐很长一段路的车。商业区的重要性和远距离的特点刚好和篮球比赛中三分线及三分线外投球得分的特点相似,所以英文中常会用它来形容三分球的投球得分。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曾长期处于历史漫长的半封闭型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形态,这使中国文化具有典型的大陆型农耕文化的性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五谷丰登”,这些都说明了农业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喻体中使用与农业有关的词汇是很正常的。封建主义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也使得传统的君主集权体制在中国大地上根深蒂固。在古代,皇帝贵为“天子”,乃在万人之上,他的权力高高在上。因此,受这个文化影响,汉语在喻体使用上经常会出现与“皇帝”“将军”等有关的词汇,如“三分王”“老将”“乾坤”等。中国自古是个很讲究“吃”文化的国家,就是现在其烹饪技术也是世界闻名,所以在喻体中也会出现像“火锅盖帽”这类与食文化有关的词。而像“五十大板”这类词则是源自中国封建主义时代的处罚条例。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喻源不仅反映了体育比赛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同时还反映了某一特定文化所特有的特点。通过喻源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不同社会间文化的差异,还能了解某一社会中什么活动是重要的和基本的。

3.成功驱使的特性

从上面所列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喻体不仅包括与体育赛事本身竞争性的特点相似的战争,还包括其他像金融、通讯、场所等不带有明显的竞争性的事物。然而,表面上看起来它们在使用上有差别,但在实质上,它们都具有同样的功能,即强调比赛中一些被成功完成的动作。

不论体育比赛多么令人激动、多么具有戏剧性变化、多么精彩激烈,其最终目标都是赢得比赛。赢得比赛需要的就是一系列动作能够被成功完成。而电视报道的就是这些内容,因此,评论员在报道中所用的隐喻不论是用军事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都是指出这个动作是被顺利完成的。比如说,(25)中使用的军事词汇“pull the trigger”说明进球得分了。(26)中使用的金融词汇“right on the money”表示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压线得分。(27)中使用的通讯词汇强调运动员成功地投出三分球并得分。场所方面的词汇也不例外,如(28)中“home”是指运动员投球并得分的篮框。

(25)Although...blocked him,he pulled the trigger.(篮球)

(26)That one (the tennis ball) was right on the money.(网球)

(27)When he dials in,he won’t miss.(篮球)

(28)X slammed home from downtown.(篮球)

其实,中文体育赛事报道中所用的隐喻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比如,用(29)中“空中摘月”形容成功地篮板。而进球得分比喻为(30)“即时雨”和“定乾坤”。

(29)X一个空中摘月,将球得到。(篮球)

(30)他的进球带来一场即时雨。(篮球);这也是一球定乾坤。(篮球)

当然也有一些隐喻是用来描述一些行为动作没有成功完成地,但所占比例只是一小部。如:

(31)紧密防守使公牛队几乎没有分进账。(篮球)

(32)When a key player has the 4th foul,his coach knows it’s not money in the bank by any means.(篮球)

综上所述,体育赛事报道中所用隐喻基本上是受成功动机驱使而形成的,并非只是简单地描述某一表现或过程。

4.结语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隐喻的功能外,它还有许多其他功能。比如,使用隐喻可以使语言不落俗套,表达新颖。“隐喻既能满足诗歌的表达需要,诗歌又能实现隐喻的修辞功能”(王寅,2007)。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隐喻和诗歌之间互相依赖不可分离的关系。隐喻还可以使旧词产生新意,是一词多义产生的重要渠道,这使得我们的语言在有限的词汇下变得丰富多彩。隐喻性的委婉语还能维持人们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是从这里,我们应该得到一点启发,那就是平时要多注意收集隐喻表达,培养隐喻能力,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丰富自身的语言表达,还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抽象概念域,能使我们的知识扩展到新的领域,最终达到提高认知能力这一目的。其实,与英汉体育赛事中所用隐喻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成功动机驱使的一样,其他方面的隐喻的产生也同样受某个特定的动机所驱动。通过分析这些隐喻背后所支配的文化,我们可以分析出其驱动力。而这种分析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隐喻的意义,对于英语初学者和对英语文化不怎么了解的人来说,确实能让他们事半功倍,在理解上少走许多弯路。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4篇:地球自述的作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28-02

“说”很重要,一个人说话的技能技巧不但会影响交流,甚至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从一个人长远的发展来看,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需要交流;从语文教学角度来看,语文语文,先言语再作文。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说”并未受到教师的重视,更别说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了。基于此,本文通过“说”这根钥匙,介绍开放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宽松的说话氛围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这话表明了环境的重要性。要想创设一个宽松的说话氛围,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善于鼓励和引导,让学生树立“我愿说”的勇气。二是宽容学生,让学生树立“我敢说”的意识。例如,在一次语文课上,有一名周姓同学提出不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什么意思。话音刚落,就有学生站起来说:“天下的高兴和死亡,骑马的夫人有责任。”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该生则面红耳赤。为了不使课堂气氛陷入尴尬,同时为了不使该生今后丧失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笔者宽容地说:“你发言证明你参与了,而且你这别具一格的见解给同学们带来了欢笑声。我建议你以后听到问题时先仔细想一想,或者先和同桌讨论讨论,也许你会得到不一样的认识。”这样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不再存有回答问题错误的心理包袱,有利于营造宽松愉悦的说话氛围。又如,某教师上二年级自然课,讲到“蟋蟀”这一节内容时,在说“蟋蟀”的一些基本习性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小男孩在不停地插嘴。按理说,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然而,该教师并没有粗暴地打断该男生的插话,而是干脆不再讲课,请他站起来给大家讲讲他所了解的“蟋蟀的知识”。在教师的鼓励下,该生如数家珍,从捉蟋蟀、养蟋蟀到教蟋蟀打架,说得有条有理。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有学生说该男孩的爸爸是专门捉蟋蟀的,所以他对蟋蟀特别熟悉)。由此可见,教师营造了宽松的交流氛围,孩子就能轻松畅快地表达。

二、选择说话的切入点

开放学生的嘴巴,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选准不同的说话切入点,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选择说话的切入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熟悉点

学生对于熟悉的话题才会有话可说。要想找到学生熟悉的“说话点”,教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读说结合,即在课堂上结合所学的课文找“说”的切入点。例如,学习《翠鸟》后,让学生观察家里所养的鸡鸭或其他小动物,然后按照课文描述翠鸟的方法,说说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旅游过的景点;学习了《乡下人家》后,让学生仿照课文说一说“我的家乡”。二是开展主题交流会,即在班级或学校开展的活动之后组织学生交流。例如,学习《课时十分钟》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丢沙包、打篮球等,然后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回顾活动过程,然后再在班上交流。孩子们的发言精彩纷呈,如有一名黄姓同学是这样描述丢沙包的活动:“真是风水轮流转啊,小敏也有躲不开的时候,他被小富施的一个诡计‘中弹’了。我们也不知道小富施的是什么计。轮到小富和小高接沙包了,刚开始一切都还顺利,可我丢沙包都丢累了,还是决不出胜负,看来得想想办法才行。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扔着扔着,一个计谋就浮现在我的脑中,那就是两个人走在一起,把沙包藏到其中一个人的口袋里,但绝不能让对方知道。我把这个计谋告诉了小敏。不久,他们两个果然中计,成了手下败将。”这时,又有一名同学抢着站起来描述道:“小亮用力一抛,我连忙抬起脚,裤子差点儿都破了。轮到小黄丢沙包了,小黄一扔,我和小明纵身一跳,沙包从我们脚底下穿过,好惊险啊!可是刚逃过一‘劫’,轮到小亮丢沙包时,小亮来了个‘佛山无影脚’,小明被扔中了。”看到参加丢沙包活动的同学说得这么精彩,参加打篮球活动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地站起来说道:“在刚开场的前几分钟,我们队打球不力,可是‘老虎不发威,你们把我们当成病猫了?’打了十几分钟后,我们找到了感觉。在对方开球后,球传了几下很快就被我们抢过来了,然后被我们队的覃强成功地投篮了。轮到我们发球了,招良庆运球飞快地向对方的球篮冲了过去,双方的球员也一窝蜂涌了过去,只有我站在三分线外。招良庆把球一倒传,我飞身接球,投了一个三分球,球‘嗖地’进了球圈。”因为“说”的话题是学生刚刚经历的事情,所以学生把相关的活动描述得非常生动且“接地气”。

(二)中心句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要贯彻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切实发挥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文,因而通过课文教学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中心句是文章的灵魂,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文章结构,表达中心思想。笔者认为,在课文教学时以中心句作为“说”的切入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我们可以抓住“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从爱国与杰出的才能两条线来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内容,或者结合学校开展的有效教育要求来复述,从而使“说”的训练能切切实实践行课标中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三)扩散点

课文是例子,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例子,而且是思想品质的例子。要想让这例子大放光芒,需要教师善于运用。笔者认为,说话习作就是实现由课堂内通向课堂外的一把“金钥匙”。例如,学习《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说说智慧人物的故事。学生往往非常兴奋,讲阿凡提卖树荫、晏子使楚、花和尚倒拔垂柳、林冲夜宿山神庙……说者兴致勃勃,听者也是内心澎湃,心痒痒地也想说一说。课后,学生中还掀起了一股读书热,这是以说促读的良性循环。又如,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有关环保的事例。这样扩散,学生在交流中不仅习得了语言,还提高了对环保的认识。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敢说”

创设氛围、选好“说点”之后,还要考虑说的方法,才能促使学生“敢说”。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是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第二学段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第三学段是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进行指导“说话”训练。比如,一年级时要求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基本的句式是时间、人物、地点和事情。学生会说:“今天,我和同学在学校练跳绳。”“星期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玩。”到了中高年级时,就应训练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有条理地说。如让学生讨论《乡下人家》,观察田园风光,按不同季节说庄稼说瓜果蔬菜;说旅游景点可以按照地点变化来说,等等。

第5篇:地球自述的作文范文

与《续编》一样,《感想录》依然借用鲁宾逊这一人物,以强调同为鲁滨逊故事的续集。该书原名为《鲁滨逊历险以及生活感想:站在英国的角度看》(SeriousReflectionsduringthelifeandSur-prisingAdventuresofRobinsonCrusoe:withhisvisionoftheAngelickWorld)。从题目中可以看出,笛福原本想把它当作鲁滨逊的续集来创作。然而,与前面论及的《续编》一样,该作品同样没有给鲁滨逊带来更多文学声誉。就体裁而言,《感想录》属于散文集。作品假借鲁滨逊之名,收录了笛福完成于1720到1727年间长短不同、主题各异的随笔和杂记。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讨论“独处”、“诚实”、“日常谈话”等各类话题,有相当一部分感想集中于基督教。其中论及中国的文章基本上因此展开。另外一虽然题目明确所有文章为鲁滨逊所为,但是,由于通篇只有第一人称叙述声音,使得读者很容易忘记这一文学手法,将所有观点归结为笛福。对此,笛福似乎早已有所防备,他将作品前沿定为“鲁滨逊的前言”,并且申明如下:我已经听说,一些人不怀好意的邪恶之人对我已经创作的两部作品提出了批评。他们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对我进行攻击,便说故事是假的,说我盗用别人的名字用于故事人物,作品毫无事实依据,纯属传奇。[8](P51)为了进一步强调作品的真实性,笛福在序言之后附加了“编者按”,重申这部《感想录》真实作者是鲁滨逊,与《漂流记》和《续编》一样,说的是同一个人的事实。针对那些可能质疑其真实性的读者,编者强调:“总有一天,有些人会反思,继而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判断太过草率。就像所罗门说的傻瓜,尚未弄清事实就妄下结论。”[8](P55)《感想录》采用的这些形式技巧在评论界引发争议。有学者认为,“序言”和“编者按”恰好说明鲁滨逊的所有故事都是笛福的杜撰,这些技巧是作者笛福用来掩饰个人观点的叙事手段;有的则认为这些形式特点正好揭示了作者立场含混性的原因,表明笛福有意拉开真实作者与虚构人物之间的立场距离。[9](P11)显然,这些解释都是从叙事作品与阅读反应关系提出。倘若从叙事形式的历史语境看,我们就会发现,强调故事真实性是18世纪小说家和读者的共识。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普遍性的叙述手法,18世纪末大部分英国小说家常常在故事中声称素材源于“第一手资料”,以此获得真实性。[10](P34-40)就笛福强调的“真实”故事而言,所谓的第一手资料并非他亲眼所见的事实,而是当时人们共同感兴趣并且信以为真的某些见闻或是某些历史文献。[11](279)不过,在笛福眼里,这些道听途说的故事具有文学范畴的真实性。在这一点上,真实作者笛福与《感想录》的“编者”立场相同:“对于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实,必须从远距离角度观察,而且得由那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去评判。”[8](P53)不难看出,这里的“事实”是指文字世界的虚构世界。理解笛福关于“事实”的理解以后,我们再来看《感想录》中关于中国的描写,或许有利于我们更好理解笛福赋予作品的“严肃感想”。首先,鲁滨逊对写作这部感想录的动机做了明确表白,“当我回忆前面两部游记时,我才发现以前的旅行从来没有涉足基督教国家,这让我觉得心情沉重,感想颇多”,因为“我发现地球上有那么多的人竟然从来没有听到过上帝的福音”。[8](P133)接着,他联想到过去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以前有人认为中国人聪明并且因此对他们充满崇敬”,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在政府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精湛的手工艺术一直为我们英国人所崇拜。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的艺术比我们强,实际情况大有出入。他们的政府实际上充满专制,因为这是最容易的一种统治形式?这种形式于他们合适,但对我们却会带来极大混乱”。[8](P140-141)接着,鲁滨逊又说,中国人的“创造力早已枯竭,我敢肯定,我们以前对他们的一些看法完全缺乏事实依据。比如,中国人的火药和长枪,事实上,他们的火药毫无威力”[8](P142)。以上提到的这些负面叙述基本上属于《续编》的翻版,稍有不同的是,每一次对中国的负面描写都流露出此前流传于欧洲的中国描述。具体而言,这些负面描写均以以往的正面描写作为参照对象。犹如胶片的负片,此前欧洲的中国想象清晰可见。例如,多处提到的一些语句,如,“政府管理”、“创造力”在孔德(1655-1728)的《回忆录》中比比皆是。我们知道,孔德在《回忆录》中通过阐述一系列中国“格言”来说明中国政府在国家管理方面的智慧,以强调“完美的”中国政府,同时赞扬儒学智慧对帝王治国的积极影响。[12](P123,P220)此外,孔德还对中国的瓷器、造纸、印刷、丝绸、绘画、造船业以及服饰礼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高度评价。与此形成对应,鲁宾逊给予了一一反驳和否定。他说,中国的造船业十分落后,中国船“体积狭小,只是把几块木板钉在一起,显得十分愚蠢”。[12](P142)至于其他方面,如绘画、玻璃、钟表、花边制作、羊毛编制,鲁滨逊认为除了前面两样,中国根本无法与英国相比。[12](P142)至于孔德反复详细描述并赞叹不已的中国瓷器艺术,鲁宾逊采用以退为攻的策略说道:“当然,中国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的确有理由让我们羡慕,例如精湛的瓷器”,但是,“那是因为他们那里的土质好,也就是说,中国在瓷器艺术方面的成就得益于优良的土质,而不是先进的工艺”,况且,“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超过他们”;至于其他方面,如丝绸、棉花、草药、黄金、银器,“他们的工艺并不比我们的好多少”。[12](P142)与《续编》类似,《感想录》中的中国技术落后、不堪一击。值得注意的是,《感想录》中对中国的诋毁集中于制造业。对此,有学者指出,18世纪初期,来自亚洲国家的纺织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得国内劳动力市场下滑,形成一股抵制来自亚洲国家纺织品的呼声;笛福显然对此有所察觉,并在作品中进行了描述。[13]换言之,笛福在《感想录》里诋毁中国是为了给国人鼓劲。与《续编》一样,借鲁滨逊之口攻击中国,表述自己对英国的信心。[14](P4)

从上面的阐述中看到,《续编》与《感敢想录》把中国描写为一个处处不如英国的落后国家。然而,这种“我高他低”的结构在《拼装机》的中国描写中发生了换位。《拼装机》同样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但故事人物不是鲁滨逊,而是一位刚从中国回来的英国商人。叙述者开篇不久指出,踏上异国之旅,是因为沙皇希望从外国学习治国良方;走遍欧洲,没有一个国家能和中国相比:“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智慧无限,礼仪文明,中国人个个足智多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在许多方面学问广博,而且都是我们西方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知识。他们拥有许多发明创造,深得我们敬佩和羡慕,但他们自己却很不以为然,觉得都是些再普通不过。早在地球这半边有人居住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有了那些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这些东西在我们眼里都是现明,可是,在中国人眼里都不能算是发明,更不是他们看重的完美技术”。[15](P30)除此以外,这位旅行家告诉读者,中国人在治理国家方面富有智慧。国家以法律条文形式规定每个公民拥有教育权;关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中国人本着“天赋人权”的哲学思想,人人可以发表意见,“由那些最有品德和才华的人负责管理国家”,通过选举产生一个由贵族、平民组成的议会,选举产生国王。[15](P33)在介绍了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后,叙述者指出,英国国王世袭制度十分荒唐,形成这种制度的原因在于英国的思想家,“都是傻瓜”。[15](P34)最令他感到惊喜的是,中国人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他们早已了解人类血液循环系统知识,懂得如何用动物眼睛来制造玻璃,用代数计算大气观察结果,预测天气。种种发现让叙述者羡慕不已。他感叹,亚理斯多德显然没有到过中国,不然,他就不会因为无法理解宇宙元素而投海自尽。亚理斯多德不知道,有一位名叫“米拉-周-周-拉斯莫”(Mira-cho-cho-lasmo)的中国人早已完成了一部航海大全,详细阐述了宇宙奥秘,而这部巨著早在大洪水时代前200年就已经印刷,因此关于宇宙的知识在中国都不是难以破解的谜。上述故事梗概虽然不足以展示作品对中国的整体描绘,但已经显现了一个与《续编》和《感想录》截然相反的中国。无论是科技还是政治体制,这里的中国不仅重新回到了孔德描绘的政治昌明之国,而且拥有现代科技文明。需要关注的是,故事包含了明显的科学幻想成分,这使得关于中国的描写更具奇幻色彩,与中国自身现实毫无关系。例如,叙述者告诉读者,他遇见的那位中国人之所以如此智慧超凡,是因为他生在月球。此人来到中国以后由于得到中国皇帝欣赏担任了海军副司令,协助大臣们治理国家。换言之,中国人的智慧实际上来自月球文明。于是,叙述者萌生了想去月球看一看的想法。他登上了一架由这位中国人设计的一架飞行器(名叫“拼装机”)前往月球。然而,当他来到月球之后,他发现月球与地球竟然如此相似:除了空气清新,看不到云朵,其他方面与他在英国看到的景象并无二致;就连社会问题也十分相似。例如,月球上的一位思想家因为出版了《讽刺写作》[15](P54)一书被判入狱。为此,叙述者认为,月球和地球是“姐妹俩”,“或者是一对地球,不然就是一对月球”。[15](P53)这一情节突转,无疑揭示了作品对英国现实的讽刺。史料显示,1702年,笛福发表了长达29页的小册子《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反对国家对不同教派的压迫。辛辣的反讽笔调一度使得笛福的政敌以为他支持国教,但是当有人指出笛福的真正用意后,笛福被判入狱6个月。[9](P93-95)这一情节安排不仅表明笛福本人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中国在政治、文化和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想象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乌托邦,同时,通过加入科学幻想成分,将中国智慧归因为一个更为只能属于幻想领域的月球文明,笛福将讽刺与批判的矛头反身指向了英国的社会现实。通过想象来构建一个“乌有乡”,以此为参照比对观察者所处现实,并对此加以重新观察和批判,这种思维方式属于人类想象力本身固有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功能。正如利科(PaulRicoeur)所言,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并不存在的异域实现想象力的“乌托邦功能”,使得想象力能够暂时离开现实,“从外部”打量社会、权力、家庭、宗教等等问题。[16](P16-17)在笛福的《拼装机》中,关于“乌有乡”的描述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中的月球旅行计划。值得一提的是,早在笛福创作《拼装机》之前,英国就已经出现了关于月球旅行的科学幻想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英国皇家学会的创始人约翰•威尔金斯(JohnWilkins)就著有两部关于太空飞行的科学幻想作品《关于一个新世界和另一个行星的讨论》(1640)和《数学魔法》1648)。这些从科学幻想角度对登月旅行的描述很可能给笛福以启发,不过,真正引发他兴趣的却不是科幻故事本身,而是讲述故事的方式。在《拼装机》里,月球被描述为存在诸多问题的另一个英国。换言之,中国曾经拥有的各种智慧已经成为过去,英国也不可能从其他高级文明社会获得更多的智慧来治理目前的社会问题。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笛福在三部作品中涉及的中国想象呈现了两个对立的形象:一个是曾经超越欧洲的古代文明,另一个是经济停滞、科技落后的现代弱国。这两种描述在形象上显现为对立关系,但在历史时间上呈现为一前一后同一性。然而,对这两个形象的描述都是以作者对英国现实的关注为出发点,表述作者对当时英国宗教、政治、外交、科学诸多社会问题的看法。因此,两个形象都是以18世纪初的欧洲或英国的对立面作为想象的参照对象,根据已有的中国想象进行的重新改写。通过否定在欧洲记忆中对孔教乌托邦的美好叙事,笛福塑造的落后中国表述了他对新兴英帝国的自满与自信;同时,他在登月旅行这一奇幻故事中赞美中国、讽刺英国,这一颠倒位置的描述方式代表了作者对英帝国未来的焦虑。

作者:王丽亚

第6篇:地球自述的作文范文

但直到30多年后,随着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文版的出现,这个新的史学撰述路径才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而中国史学界对它予以较为集中的关注,并欲将之引入中国的史学领地,还要等待近10年的时间。2005年初,《史学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一北一南几乎同时编发了关于全球史观的笔谈,全球史教学国际研讨会同年10月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专门的研究机构和连续性出版物也在这段时间先后出现,①全球史观自此成为中国世界史学界讨论的热点学术领域。

按照目前国内诸多学者的阐释,全球史观的核心观念是:超越以民族国家为单元的思维模式,从宏观的视角,整体地考察世界各个社会或文明之间联系互动的过程。其背后浸透着浓厚的世界文化平等主义思想,即认为这种史观有利于在史学方面摆脱“西欧中心论”模式,在文化方面颠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话语霸权。这种史学观念自20世纪中期之后的出现,其最直接的现实动因,无疑是战后世界格局的革命性变动:伴随着西方殖民帝国的瓦解,曾经压抑在帝国体系下的世界突然以独立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它自90年代之后呈日益盛行之势的根本助推力量,同样是因为世界格局的新的演化,也就是全球一体化的加速。但是,促成这种史学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并非仅止于此,自古至今人类漫长的史学撰述和思考累积下来的成果,以及平等主义思想在近代世界的稳固进步和深入人心———从关注一国一民之平等扩展到对整个人类共同体平等的认同,都为西方学者思考当今世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底蕴,构成了当代全球史视野兴起的不可或缺的智识资源。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简单的梳理和分析,以就教于同行方家。

一以世界的宏阔目光观察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西方史学史上具有悠久的传统。我们大体上可以将人类智识活动留下的这笔丰厚遗产划分为两种类型加以缕述:一是有关历史观念的著述,既包括诸多探讨人类历史总体发展进程和动力的著作,也包括阐释历史学观念的著作;二是具有“世界”目光的史学著述,尽管不同历史时期这种世界目光所及的广度和深度不同。

生活在自然和社会当中的人类,为了把握自身的命运,或为了获取生存的确定感,几乎本能地要求认识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因此,勾勒描摹人类世界发展的路向及其动因在人类文明史上绵延不绝,贯穿古今。早在人类文明的童年时期,生活在近东的犹太民族即已表现出卓越的历史感,这种历史感源自该民族艰难而独特的生存经历———倍受压迫的以色列人在摩西的领导下离开埃及。在求生的艰难处境中,他们创造了人类文明中影响深远的文化成果,也就是后来的《旧约圣经》。这部典籍“主要是一部历史著作,在三十九部中有十七部是很明显的历史;五位大先知和十二位小先知的著作,大部分也是历史”。[2](P18)

其中在开篇的《创世记》里,犹太人借着全知全能的神灵,对世界的形成,以及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男人、女人、婚姻、家庭、罪恶、城市、贸易、农业、音乐、敬拜、语言和世界各民族的由来,给出了一套自己的解释。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尝试构建文明发展通史的记录。尽管《旧约圣经》所叙述的大多数是神事而非人事———推动历史的是神的力量,但事实上其中浸透着犹太人看待文明的一种独特目光,他们把过去(事件)—当前(事件)—未来(事件)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一条源源相接纵向发展的链条,并认为它们朝着一种特定的终极目标前进,这深刻地体现了犹太人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认知逻辑,与西方古典世界把历史时间的展开视为一系列的循环往复迥然不同。

罗马帝国末期兴起的基督教传承了犹太人创造的典籍和宏观的世界发展观,并适当地加以改进以适合自身的需要。例如,圣徒保罗就将历史分为以亚当、摩西和基督3人为代表的3个时期,其终极的发展目标是“上帝使所有人属于同一个种族,居住在整个地球表面上”。[2](P181)基督教的这种改造,“为中世纪的那些世界通史准备好约束它们的框框”。[2](P183)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圣奥古斯丁所著的《上帝之城》,典型地反映了中世纪教会史学的世界史理论。[3]

在该书的后12卷中,奥古斯丁系统地阐述了地上之城和上帝之城的起源、发展和最终归宿。他认为,人类历史的进程就是代表至善和永久和平的上帝之城与代表贪欲和争斗的地上之城之间持续不断的斗争。当新天新地来临之时,两城的对立终结,善人就此得永生,而恶人就此得永刑。这样,奥古斯丁对人类历史发展历程给出了一个线性的诠释,当中隐含着人类历史向至善发展的进步主义观念,上帝则是历史发展背后的绝对动力。显然,世界通史在这里成为教会为上帝服务的工具。

与西方世界密不可分的伊斯兰世界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史观。伊本·卡尔顿(IbnKhaldun,1332-1406年)是14世纪伊斯兰最杰出的学者,“使他出名的是他那部伟大著作《世界史》”。[2](P520)该书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发现历史真相的方法论;接着他分别论述了文化对人类的影响,记述了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从远古到他自己时代的历史,以及柏柏尔诸部落在北非建立的王国的历史。[4]

他是“第一位阐明人类生活中一切社会现象都应当是历史写作的对象这个主张的人”,[2](P521)他对阿拉伯人和北非历史的撰述至今仍然是史学家们了解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材料。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对卡尔顿的史学贡献不吝赞美之辞:“作为史学理论家,直到300多年后维柯出现之前,任何时代或任何国家都没有堪与之比肩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都不能与他等量齐观……”。[5](P222)

卡尔顿的史学观导致他发展出一种新的科学,他称之为“文化学”。按照他的定义,“这种科学……有其自己的主题,即人类社会;也有其自己的问题,即在社会类型方面彼此相继的社会转换。”据此,他阐发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兴衰动力的规律。他认为,“社会内聚力”(socialcohesion)是将一个落后的民族群体带上权力中心舞台的核心因素,但也将是它衰落的原因所在,王朝或帝国势必会被一个具有更强内聚力的后起民族所征服。他的这种周期循环的文明兴衰理论,一再为后世学人所引用,被赞誉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先声”。[6]

递及近代早期,随着西方对外部世界了解的逐步增多,以及内部人文精神的成长和理性主义的萌发,学者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而开阔起来。拉·波普利尼埃尔(HenriLancelotVoisindelaPopelinière,1541-1608年)是法国首位尝试将超越一国范围的当代史扩展到哲学讨论层面的学者。[7](P220)他所著的法国史,包含了1550-1577年间法国和欧洲邻近地区的历史,并且在该书的前言里表达了求真求实的史学思想。在1599年出版的《史学史》里,他批判了让·博丹等人的史学方法,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史学观念。他认为,研究史学“惟一而纯粹的愿望就是弄清楚历史的真相和情况,直到此时我还不知道我们前辈所发现的任何其他目的”。[8](P8)

更重要的是,受文艺复兴崇尚古典文化之风影响的波普利尼埃尔,按照文化形式考察世界的变迁。在他看来,自然产生的歌曲、舞蹈和符号是世界历史发展早期阶段的特征;然后进入凭激情创造的诗歌阶段;随着人类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历史进入了散文写作阶段。波普利尼埃尔计划要创造一种“整体的历史”,即世界通史。然而,他既没有付诸努力也没有金钱去完成这个计划,但他做出了写作史学史的第一次尝试,体现了史学家的高度职责意识,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世界历史编纂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波普利尼埃尔之前,法国的人文主义者已经就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规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世界万物的兴衰与变化》一书中,[9]路易·勒鲁瓦(LouisLeRoy,约1510-1577年)论述了世界文化循环兴衰的基本机理。他通过分析他所知道的各个文明内部诸要素的兴衰变化,认为世界历史经历了埃及、亚述、米底、波斯、希腊、罗马到欧洲的演进过程。在这里,他将世界历史扩展到他目所能及的范围,并将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把它们的历史演变历程皆纳入他所归纳的兴衰变化规律之中。此外,比勒鲁瓦出身稍晚的让·博丹(JeanBodin,1530-1596年)试图通过历史弄清世界的普遍法则。在1566年出版的《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中,他通盘考察了人类历史演化的轨迹,认定今天的人类文明社会,是从原始野蛮的状态中一步步地发展而来的。[10]

通过上述的简单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从总体上诠释人类文明的来龙去脉,或探讨它的兴衰更替之道,在人类的智识创造中有着漫长的历史。并且,人类对文明演进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流动和文明环境的改变,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沙漠中苦苦追求生存的犹太人,将人类历史的一切归于上帝,是蒙昧状态下求取心理慰藉和生存希望的手段。中世纪神学将历史的终极目的归于上帝,则是在信仰推动下的有意识的说教,将史学变成普及上帝信仰的工具。到中世纪晚期,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和西方世俗化进程的缓慢启动,尽管以上帝为中心的世界观依然强固,但从16世纪人文主义学者的观察目光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曾经上帝独享的荣耀,正在缓慢地转移向人本身,人类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历史视为主体,并试图透视它、理解它。

二真正具有世界历史眼光并从人类本身观察历史的著述,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大量涌现。究其原因,如吴于廑先生所分析的:“这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的发生和迅速发展以及由此出现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一系列历史性的重大转折相联系的。15、16世纪以后海上交通的空前发展,东西方之间和各大陆之间闭塞状态的打破,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大为开阔。对中世纪教会和神学思想的批判以及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又逐步把人们从宗教思想约束中解放出来。这些都为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克服前人的某些局限,把世界历史著述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创造了条件。”[11](P3)在笔者看来,其中尤为重要的是17世纪左右自然科学的发展,戏剧性地改变了西方人对自然和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观念,打破了神学宇宙观对人们观念的束缚。科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西方人精密的思维推理能力,而且加速了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方缓慢的思想变革,怀疑精神和理性主义快速成长。历史哲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大行其道,汤普森对此有着精道的描述:

科学已经把神学和教条那些狭隘的围墙推倒,而且在人类过去的历史领域开辟了奇异的新天地。人们的头脑往日从中吸取营养的传统历史已经满足不了哲学家的需要,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人类的历史究竟有多少年了?人类社会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起来的吗?过去曾否有过一个黄金时代?原始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人类全部活动的意义、人生在世的目的究竟何在?[12](P87)意大利学者维柯在1725年出版的《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则》可以说是西方近代思辨的历史哲学兴起的先行者。在这部著作中,维柯意欲将创立一门“新科学”———历史科学。他要撰写一部“理想的人类永恒历史”,探求“一切民族从兴起、发展到鼎盛一直到衰亡”的历史。[13](P637-638)因为现实世界确实是人类创造的,那么人类就应该认识它。在维柯的勾勒中,包括异教徒在内的人类的天性到处都是相同的,所以诸民族都会按照神祗、英雄和人3个首尾相接的时代向前发展,[13](P459)人类社会就是按照这样3个阶段呈周期性的循环运动,每个阶段背后的动力都是“天意”。[13](P565-576)在这里,维柯不仅创制出一种人类历史演进的共同规律,而且将这种发展过程之根源解释为人的天性,因此有学者指出,维柯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非常近代的概念,即集体心理才是不断变动的文明的创造者。[12](P126)从他这样的解释中,我们不仅联想到今天全球史的整体观,还能看到20世纪年鉴学派集体心理史研究的实践。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维柯依然信仰上帝,把神看作是历史方向的终极动力,弃绝当时流行的笛卡儿理性主义知识论,[12](P126)发展出类似于波普利尼埃尔等人的人类文明各阶段循环论,但他把创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主角都归于人类,“世界确实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13](P134)历史(包括对历史的解释)的中心是人本身,而非上帝,中世纪的神性原则悄悄地为近代的人性原则所取代。

维柯历史哲学的继承者是18世纪末的浪漫主义学者赫尔德。在他的巨著《人类历史哲学思想》中,他描述了天文、地理、动植物生活、各人种的具体特征以及环境和气候对历史的影响,赫尔德认为历史就是这些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说:“在我们业已考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主要规律是什么?按我的看法,这就是,在我们地球的每个地方,能发生之事都该是,部分与具体地方和该地需要相符合,部分是受环境和时机所决定,部分与各民族内在的或正在形成的特性相一致。”[14](P270)

在他看来,一旦人类能动的力量在特定的时空里释放出来,人类历史的转变就会发生。他把这个转变的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诗歌时代、散文时代和哲学时代,每个时代都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并且,赫尔德认为,地球上每种文化都是当地特定条件的产物,因此并无高低之分。他宣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民族也不是精选的民族;欧洲文化是最不可能被当作人类的善良和价值的标准的。”[15](P101)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今天全球史的主流思路———整体地考察历史和文化平等主义,事实上早已贯穿在维柯和赫尔德对历史的探究里。但他们远非18世纪西方的主流精神,推崇普适性和进步性的理性主义才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法国启蒙思想家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概要》是启蒙理性“宏大叙事”的经典表述。[16]

这位有着数学天才的思想家,欲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植到社会历史领域,将人类文明进程表达成像数学方程式那样精确的图式。[17](P539-573)

按照他的解释体系,在方程式的这一端是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的累积进步,那一端则是人类拾级而上的10个发展阶段。孔多塞深信,人类从蒙昧的野蛮状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知识和科学,成为人类精神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源。整个的人类历史表现为科学与迷信、自由与暴政、启蒙与愚昧之间持续不断的斗争,前者不断战胜后者,人类精神因此而呈阶梯性进步。这位启蒙之子在最后对未来的预期中,还乐观地论断说:“人类的可完善性是无限的”,[16](P186-187)也就是说,人类的进步是无止境的。从孔多塞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自中世纪晚期西欧开启的世俗化进程,到启蒙时代终于落地,理性上帝彻底取代了神性上帝,对人间天堂的信仰取代了对上帝之城的向往。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多塞的世界历史观,不过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善恶二元永恒斗争的线性史观一个倒转的影像而已。

启蒙哲人康德甚至将历史发展的动力之源归于理性。他提出,使用理性是人的自然禀赋,而且人使用理性逐步趋于完美,推动了人类社会从粗鄙野蛮走向永久和平,这个过程是普遍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18](P1-21)因此,有学者指出,“康德实际上引入了‘理性史’的清晰概念”。[19](P145)自19世纪以降,西方世界对世界历史或文明的发展历程或动力机制的哲学性分析层出不穷。黑格尔将世界历史看作是“绝对理性”在时间中的展开,表现为自由意识的进展。马克思将生产方式变革和阶级斗争作为世界历史确定不移地向前演进的动力。汤因比以挑战和应战的概念阐释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直到20世纪西方分析的历史哲学兴起,哲学家们才开始把目光从历史本身转向了对历史学的关注。

三除上述这些以人类总体历史为关注对象的著述之外,还有许多纯粹的史学著作,展现了开阔的历史视野,史学撰述者将所知的世界都纳入了其中。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是以记述希腊和波斯冲突为核心内容的西方第一部史学名著。作者不仅以流畅优雅、充满诗意的行文开创了西方“最早、最古老的‘叙事史’这一类型”,[2](P34)而且展现了古代希腊人对世界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将目光投到他们所知的广阔世界。这部著作,在地理范围上,除希腊本土之外,还广泛地涉猎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西徐亚等异邦人世界;在时间范围上,述及的历史达至各族人民记忆所及的时代;在记述内容上,除记述希波战争的原因和过程,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还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希腊、近东和西亚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等内容。因此,有学者指出:“如果我们不拘于‘世界史’这个概念的现代涵义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历史》)可称得上是一部‘通志’,一部上古世界的‘世界史’”,[20](P21)也就是希腊人所知世界的世界史。在《绪论》里,希罗多德也明确地表达了他为人类立言的抱负: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所以要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21](P1)在对待其他文明的态度上,尽管希罗多德在这里将东方各族称为异邦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东方各族文化持轻鄙的态度。相反,他记载了东方文明对希腊的种种影响,他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自身习惯的结果,因此应当彼此尊重。希腊人在史学上的探索精神和开阔视野,在波里比乌斯那里再次得到延续。跟随罗马军队东征西讨的经历,使他对罗马世界所及的广袤地理范围有所了解,并能够观察到随着罗马历次征战的进展,世界已逐渐联系为一个整体:可以这么说,以前,世界事务曾经是分散的,它们被(史学家)笼在一起,没有丝毫的动力、结果或区域的统一性;但自这个时代开始,历史已经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意大利和利比亚的事件与希腊和亚洲的事件相互联系在一起,一切都导向一个目的。[22](P7-8)因此,他要为人们写一部“系统的历史”(systematichistory)。因为在他看来,只有世界史,才能对罗马崛起为世界强权做出充分的研究。[23](P576)他自诩道:“使我的著作具有特殊的品质的原因,并成为当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的原因,正在于此。”[22](P9-11)波里比乌斯指责那些仅通过历史教育和坐在图书馆里撰写历史的学者缺乏对世界整体的了解和认识,“我的同时代人中没有哪一个业已动手写一部通史”。[22](P11)

虽然波利比乌斯以追述罗马统一为首要目的,他的目光主要是罗马世界所波及的地理范围,但这就是他那个时代眼中的世界。而且,他内心的动机非常明确,即撰写一部世界史,透视一个彼此相互关联的世界,“因而他被学界视为撰述世界性历史的创始者”。“此后,在西方古典史家中,继续尝试写世界史的还有波息多尼阿、狄奥多洛斯等人。”[20](P67)

递及近代,人类知识和理性主义观念的增长让世界史的撰述进入新的阶段。启蒙哲人伏尔泰的《风俗论》是一部纵贯古今、瞩目世界的巨著。该书简短的序言里已经透露出伏尔泰的写作意图和雄心。首先,“艺术和科学”构成了他“主要的研究对象”;其次,他不是写一部编年史和世系录,“而是对各个时代的描述”。至于其背后的主要目的,则是“从这些事件中整理出人类精神的历史”。[24](P3、7、2)因此,伏尔泰对包括欧洲在内的东亚、非洲、美洲等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科学、艺术、工艺、宗教、习俗等都做了尽可能详尽的介绍,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各重要民族的风尚和精神以及人类从愚昧迷信走向开明理性的文明历程。在书中,伏尔泰将中国和印度为主的东方文明置于了优先的地位,因为在他看来,“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以一切”。[24](P231)

他尤其将中国文明放在了开篇的位置,对中国文明赞赏不已:这个国家历史悠久,“当我们还是一小群人在阿登森林踟躇流浪之时,中国人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帝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家庭”;[24](P87)中国的历史,是唯一建立在天象观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的城市很大;中国的报纸是世界上最可靠、最有用的报纸;中国人很早就铸造了金币和银币;中国有着几乎所有已经移植于我们欧洲的以及许多我们还没有的果木;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制造了精美的丝绸和宏伟的长城,等等。我们可以说,从伏尔泰所关注的历史广度和深度来看,他不仅是近代整体世界史的奠基者,也是近代文化史的开创者。20世纪历史和社会科学的诸多发展,都可以从这本著作里找到可资印证的踪迹。他对异域文明的这种强烈的兴趣和关注,也体现了他历史观深处的文明等值思想。

18世纪撰写了世界史的还有德国人冯·施罗泽(AugustLudwigvonSchl觟zer,1735-1809年),他把世界史看作是“一切已知的时期、国家和重要事件”的集合,因此欲“从地球和人类最重要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思维,其目的在于对二者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12](P167)

到19世纪,西方近代史学的奠基者利奥波德·冯·兰克,虽然接受了浪漫主义历史思想的影响,反对18世纪理性主义者强调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普遍一致性”的观点,强调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特点以及自身的特定价值,主张历史学家应该研究和撰写个别民族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但他在晚年仍然口授了7卷本的《世界通史》,从略述埃及和西亚的历史开篇,一直叙述到1453年。尽管他的世界通史内核并未脱离强烈的欧洲中心论倾向,但他将他心目中的“世界”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撰述历史,对于后世的史学家不乏启示意义。通过以上描绘,我们可以说,“世界历史”在久远的过去已经存在,只是随着时间的流动和人类智识的不断积累,这个世界在不断地扩大,终至全球连结为一个整体。但这在兰克之后还需等待近百年。

四20世纪30年代,荷兰文化史家赫伊津哈明确提出了“我们的历史首先是世界史”的观点。但是,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人类技术的突破将整个世界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地球村”,人们看待世界的目光才真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国内学者近年来讨论颇多的“全球史观”这才应时而出。这种新兴的史观,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用《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来说就是:“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它的主要特征可以简述为:首先,关注全球性的联系互动。那些关系全球各个文明发展和彼此间交流连接的共性因素受到重视,如生态环境、文明交往、和平、安全、人口、疾病、食品、能源、犯罪问题。这些因素,既是不同信仰、不同制度和不同文化的文明发展需要直面的,又是它们之间彼此交流、进行合作乃至相互促进的基础。因此,政治性内容在这种史学中相对淡化了,而那些在长时段里真正决定文明形态发展的基础性因素———文化和社会生活得到了凸显。其次,以平等的价值观审视和重构历史。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非西方民族以独立的主体出现在世界舞台,世界共同体范畴里的平等主义思潮也随之滋生。在此情况下,欲审视这个共同体,必须改变此前的观念,探索新的路向。譬如,巴勒克拉夫在他的著作里就自问道:“在当今这样构成的世界里,我们怎么能心安理得地在讲授十分之九的篇幅中只介绍世界上四分之一居民的那种历史呢?”[25](P243)

既然不能,那么必须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认为世界上每个地区的各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上,都有权利要求对自己进行同等的思考和考察,不允许将任何民族或任何文明的经历当作边缘的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25](P158)

除战后全球格局的革命性变化这个直接的现实因素外,本文所关注的智识因素,在促进了全球史研究的出现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第一,知识材料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为历史学家寻找审视世界的新视野、新方法提供了必要的智识支持。19世纪初期,当考古学家、古典学家和语言学家在急剧地扩大学者有关古代世界视野的时候,人类学家、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则在急切地整理全世界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各种令人兴奋的资料目录。到20世纪中晚期,尽管这些整理工作并不十全十美,但有关这些问题的知识和材料已非常巨大并十分可靠,足以让学者从事全球历史研究。譬如,几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获得了大量在16世纪几乎同时兴起的几个大帝国的材料,以及白银在十六七世纪全球范围的流动,使历史学家可以据此探索诸如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印度莫卧儿帝国和俄罗斯的帝国扩张之间的联系,或研究来自秘鲁、墨西哥和日本银矿中的白银流通到欧洲、南亚特别是中国的情况。在这些研究中,历史学家发现通过全球联系而不只是局部个案研究可以找到更好的历史模式。这种解释模式的扩大有助于确定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确定解释模式。这种路径被称为解释世界史的“内在路径”(InternalRoute)。[26](P3-4)

此外,还有另一种被称为“外在路径”(ExternalRoute)的世界史研究的方法。这个研究路径则利用传统史学研究领域之外经久积累下来的大量新材料,如近几十年来积累的大量有关环境变化、疾病史以及人类进化各个阶段的材料。

第二,20世纪中叶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痛苦记忆、核毁灭的危机、去殖民化的来临、全球范围对种族歧视的批评、石油危机、国际组织的兴起、移民浪潮、多元文化的扩展等,刺激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或这个时期不断推陈出新的理论思潮探索这个世界的兴趣,因而出现了哲学家的世界史,如索罗金(PitirimA.Sorokin,1889-1968年)、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883-1969年)、沃格林(EricVoegelin,1901-1985年)等人的著作;社会学家的世界史,如现代化分析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文学家的世界史,如布尔斯廷(DanielJ.Boorstin,1914-2004年)的《发现者》、《创造者》、《探索者》等;艺术史家的世界史,如贡布里希(ErnstGombrich,1909-2001年)的《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宗教史家的世界史,如道森(ChristopherDawson,1889-1970年)的《世界历史的动力》;以及环境与生态学家的世界史、女性主义的世界史,等等。历史学之外的这些学科的关注,大大地拓展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域范围,使世界史的图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历史学家自然可以从这些学科所关注的本体对象中得到启示,将它们纳入到史学研究当中。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史学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陆续推出了不少全球史的著作,其中一些名家之作也被译介为中文。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急剧发展、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日趋严重,以及数字通讯技术的全面来临,从全球角度观察历史和文明发展的史学实践也随之流传开来,乃至一些史学家在讨论西方文明的历史著作中,亦力图引入全球相互联系的视角,由美国人德尼斯·谢尔曼和乔伊斯·萨利斯布里合作编纂的《世界中的西方》就是一例。①

第7篇:地球自述的作文范文

身份:裁判组长

陈述档案

1994年5月 通过全国白牌裁判的考试

1997年10月 考取世界铜牌裁判

1998年―2006年担任澳洲网球公开赛的主裁判和司线员

1999年―2001年、2004年―2006年 担任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主裁判和司线员

2002年1月 考取世界银牌裁判长

2004年、2005年 连续两年担任美国网球公开赛的主裁判和司线员

2006年 考取世界银牌裁判长组长

2006年7月 进入北京奥组委,

担任网球竞赛部主任

2008年11月 上海网球大师赛裁判组组长

12点从酒店出发,1点到球场开会,2点上场执法,每隔1小时休息一次,每分钟都要保持高度注意力。这一系列与时间有关的数字都是属于2008年上海大师杯裁判的。由于执法消耗了太多精力,下了场后他们都想尽办法放松,很少谈论与比赛相关的事情。

已经连续4年担任上海大师杯裁判组组长的陈述,对工作的辛苦深有体会。“大师杯上的球星们水平很高,接发球速度很快,很难判断落点,这除了要求裁判经验丰富,还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场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备战状态,再加上每天十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裁判们确实很辛苦。”

今年大师杯最让陈述欣喜的就是现场绚丽的激光投影,裁判们站在现场就好像感觉自己就是明星。不过这也让裁判们很为难,室内的球场加上绚丽的激光效果,站在当中,感觉会比平时紧张好几倍。

作为裁判组组长,他对明年的裁判队伍也很期待,“2005年大师杯赛有8位外籍裁判和12位中国籍裁判,今年的20位裁判中,有14位中国籍裁判,中国裁判的数量逐年递增。而明年在上海的大师系列赛上,预选赛中可能会有中国籍主裁的身影。”

他说,要想成为大师杯裁判并不难,主要是看经验。“每年大师杯赛的裁判多以上海本地裁判为主,选拔过程中参考他们的执法经验和全年的表现,如果同时达标,就可以入选。”但是,如果说到自己成为裁判的过程,他说只能用“误打误撞”来形容。

“4岁时,练过几个月的网球,但以后并没有继续,再次拿起网球拍已经是1986年,当时考上北京联合大学,那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网球队,可能是小时候有过几个月的接触,所以我上手比较快,1990年亚运会的时候,校队教练推荐我去做网球比赛的记录员,正是那次机会让我喜欢上了裁判的工作。”

虽然喜欢裁判的工作,但是为了生计,陈述还是选择在一家酒店当按摩师,“那时候酒店并没有对外营业,所以我当时每天就是参加培训,在那个阶段,我每天都处在英文的环境中,所以英文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后来经理觉得我比较机灵,又把我调到礼宾部。”

虽然人在酒店,但陈述的心里始终挥之不去做裁判的念头,两年后,他从酒店辞职,准备参加白牌裁判的考试。良好的英文助他后来又考取了国际铜牌裁判和国际银牌裁判长。这样的资历让他得以参与到四大满贯的执法,说起一段执法澳网的往事,自信的他也会不好意思。

“1998年第一次执法澳网的比赛,那时候所有裁判员的交通食宿都是自己安排,因为如此庞大的队伍是很难安排集中住宿的。到了澳洲后,才发现我和两个印尼裁判订在了一起,但是房间只有两张床,服务员告诉我不能加床,只有多余的床垫,我也没多想,就打了地铺,一住就是9天。”

酒店的遭遇没让他太在意,接下来的执法却一直让他耿耿于怀。“预选赛的第一场我做了司线员,结果第二场比赛前1小时裁判长突然通知我做主裁判。初次执法国际比赛,很多东西都不懂,比如主裁判身旁有擦网感应器,我甚至没弄明白怎么用这些新玩意。比赛的第一个球偏偏赶上就是擦网球,当时十分恐慌,最后还是场上经验丰富的一位裁判帮我顺利完成第一个球的判断。”

第8篇:地球自述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动画教学资源;Flash;PPT

1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方方面面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信息科技给地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动画教学资源,动画教学已成为很多国家开展地理教学的主要模式。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地理动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甚至是一种思维和文化[1]。地理课程改革从各方面做了探索,但是地理课程教学的开发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地理课程教学中采用动画技术,可以将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通过一种简单直观明了的方法进行展示,从而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

2动画教学资源概述

高中地理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高中地理内容繁多复杂,教学难度较大,对地理内容进行动画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动画主要是利用人眼的视觉停留特性,在播放完一幅画0.34秒的时间内播放下一幅画,人的眼睛看起来就是一幅流畅的视觉渐变的影像,这就是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动画与教学结合,教学动画就应运而生。教学动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素材,将学科知识作为其核心内容以动画形式为载体展示出来,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学习情感培养等都有极大的作用。总之,地理教学动画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学习地理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和素养、形成地理情感态度为目标。在教学中以动画作为载体,将地理知识作为核心内容,连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地理教学动画因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使交互性得以实现。

第9篇:地球自述的作文范文

摘要 隐性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这种知识类型广泛地存在于排球专业教学之中。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和排球专业教学中的隐性知识的介绍,探讨了排球专业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递方式,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传递排球专业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隐性知识 排球教学 传递方式

一、隐性知识的界定

英国学者波兰尼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通常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叫显性知识。另一种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即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叫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人化和实践化的两大特点,其中包含了大量个人亲身体会、独特感悟等各自具有个人差异的个性化经验与认识,是个人的独特经验与独特思维组合之后的产物。

我国的学者张庆普等人,从企业的角度将隐性知识划分成两类:一类是技能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另一类是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的默契和组织文化等。

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与张庆普等人提出的隐性知识的划分比较接近,也可以将其分为排球技能隐性知识和排球认知隐性知识。本文利用这一隐性知识划分的方法,对排球专业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及其传递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谈谈自己的观点,仅供同仁们参考。

二、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

排球技能隐性知识,主要也是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经验、技巧和诀窍和群体协作能力等。排球认知方面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信仰、观点、思维模式、感悟、价值观以及组织文化等。

(一)排球技能隐性知识

排球运动技能并非总能由文字、图画或公式完备地表述出来,许多地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任何一项排球技术、战术,都包括很多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诀窍、经验和全队协作能力等,它们在从事排球运动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排球运动技术、战术等的学习过程中,总是会教导学生要“多练习”、“找球感”、“找手感”等,这些感觉对排球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是确实很重要的。从隐性知识的角度来看,让学生在多次的练习中,获得必要的技巧、诀窍、经验,从而对学生的技能学习与掌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在运用排球技术、战术的过程中,来自直觉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知识。例如当扣球技术达到自动化阶段时,就不需要思考自己如何上步、上步路线、如何摆臂等,这些动作不需要人的反思,身体就知道如何操作。实际上,保证扣球的效果,更多的是观察球的飞行弧度、对手的拦防布局,否则就无法有效保证扣球的质量。再如垫球技术,在接球时,就不需要考虑手型、击球点、击球部位等,更多地关注垫出去球的落点和弧度,以便最适合本方组织进攻的需要。

这些来源于不需要推理、反思的感觉、直觉的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知识,也都是隐性知识范畴的,具有高度个人化的、主观性的,来源于个体身体的亲身体验。像这一类的例子,在排球运动中很多,仅从排球技术的击球点来看,具体的规格要求大多是大约在什么位置,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排球技术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才能确定自己的击球点,应该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这种认知结果是独特的,个体之间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任何一项排球技术和战术,都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规格要求,这些要求在学习排球技术、战术时,是必须要明确的,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但这些相对统一的要求,对于学习与掌握排球技术、战术是有用的,却又是“不充分的”。只有把这些常规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整合到具体的排球运动的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在排球技术教学中,如扣球技术教学,要想比较好地掌握排球运动的扣球技术,除了明确扣球的统一的规格要求之外,还需要明确一些扣球的技巧。如扣球击球点的合理选择、扣球手法的随机应变等。但是,知道了这些规格要求和技巧后,必须要经过扣球的反复地练习,直到把它们已经得到了完全个性化的理解,将那些一般性的技术规格与要求变为他个人的,即本人熟练的“经验”和“习惯”,这样才可能比较好地掌握排球的扣球技术。

在战术配合中,也是有常规的统一要求,但是对于不同的选手,也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的差别,也是需要经过队员之间反复的实践、配合、磨炼,最终形成一整套独特战术方式。例如,在进行短平快扣球战术时,扣球队员,要知道常规的上步时机、上步方向与路线、起跳点的选择等;二传手要知道常规的传球击球点的位置调整、传球弧度的要求等,但要保证短平快战术的质量,扣球队员,必须要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常规要求,以保证更好地完成扣球;作为传球队员,也要更具场上的具体情况、结合扣球队员的习惯、特点等,及时地调整常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彼此的默契,形成他们的绝招,这都离不开他们反复的实践练习。

(二)排球认知隐性知识

排球认知隐性知识,也主要包括对排球运动的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的默契和组织文化等。在学习排球运动技术、战术时,实际上也是学生个体利用其本身的隐性知识,对教师所教授的显性知识进行吸收、深化和创新。他们的认知实际上是带着自己的认知模式进行的,学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构成了潜移默化地制约他们认识和理解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这就会使得学生在理解排球运动知识的时候,都带有自己特定的观点和视角。

在排球运动技术战术学习的过程中,要知道如何的知识,不仅仅包括技术上的或身体上的如何做的知识,同时还包括如何去获得最终想要的状态以及为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如何去做、什么时间去做的知识,这些便是排球认知隐性知识。具体说来,在身体上或技术上,知道如何才能有排球运动技能的熟练掌握者具备的那些不可言传的经验,诀窍等。如各种击球时机的把握、攻防战术中的各种良好意识的养成等。

另外,认知方面的知道如何做,主要是指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方法、思维模式等,其中知识要紧密地与主体相联系。体现在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处理显性知识等。如对对手技、战术弱点的认识、对排球运动技术战术的理解、对排球规则裁判尺度的把握、对排球运动“美”的观赏角度等。

排球运动中,量化规格特征与要求,可以科学地认知,但是其质的特征必须要通过直接亲身体验。一个人不可能通过阅读排球书籍,就学会打排球,这是一个大家非常容易接受的道理。因此,排球运动中的认知,必须包括身体上的或技术、战术上的认知。排球运动中的隐性知识是直接性的、过程性的、经验性的;有些知识来源于直觉,有些来源于经历。比如说,成功的扣球、拦网、发球、救球、传球等的体验,从观赏者角度虽然可以大致了解,但这样的体验只有亲身感觉才能充分理解。这种隐性认知对于个人的意义,外在观察者是难以深入理解的。只有直接体验结合随后的主体反思,才能完全体会到成功与失败、满足与懊悔等情绪状态。对动作的流畅和完美、力量表现、精彩配合等,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建构起排球运动的价值感和美感。

三、探讨排球专业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递方式

在传统的排球专业教学中,一直比较注重显性知识的传递,对排球运动隐性知识的传递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从备课、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把学生对排球显性知识获得,定为排球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对学生排球隐性知识的传递,有所忽视的,造成学生排球运动隐性知识的缺乏。

无论是排球技能方面的,还是排球认知方面隐性知识的语言表述,大都仅是一种经验性的表述,对它们的表达与传授,也只能是比较粗略、模糊的。因此,不能单靠规则或技术、战术的规定来传递的,有些排球技、战术的隐性知识,如“感觉”、“知觉”、“意识”、“ 技巧”等,很难与其他类型的隐性知识一样通过正规的教育手段、渠道加以传递和掌握的,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实践中的个体摸索、顿悟以及同伴之间在参与排球运动的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来实现的。其中的“奥妙”与“诀窍”等,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出来的,需要由学习者在反复的实践中去感受和体验。

(一)由隐性到隐性

鉴于隐性知识的特点,“学徒制”是一种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形式,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一些排球技能、技巧是难以言传的技艺,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以及潜移默化的实践,而学会、掌握老师的技艺,这种技艺对学生来说是隐性知识,它可以通过老师教徒弟这样的示范方式流传下去。传递的内容不仅包括技术的规格,还包括一些“方法”和“经验”等,甚至包括一些连老师自己也意识不到的技巧和基本风格就传递给了学生,形成各自的隐性知识。如:传授排球技能的诀窍和经验、管理排球教学活动和管理学生的技能技巧和经验、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教师在教育科研和学习新知方面的技能与知识、教师指导学习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教师做事的心智模式等, 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就传递给学生了。

教学中,注重精讲多练、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对加强学生排球隐性知识的传递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掌握排球运动中的隐性知识,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进行长期实践,学生来阅读大量排球运动的书籍,理论上精通,但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隐性知识是没有多大用的,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出真知显得更为突出与重要。

另外,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排球运动隐性的认识理念、框架、方法与技巧等,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体验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借鉴等,学生在模仿、观察、借鉴时,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加强引导,这对学生较好地获得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由隐性到显性

对排球运动隐性知识的显性描述,将其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形式,这个转化所利用的方式有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使隐性知识不断提升为显性知识。一些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尽管是难以用语言充分地表达,但不是说这类知识绝对不能解说出来。在隐性知识中,除了对心灵的隐性力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部分隐性知识无法显性化外,其他部分都应可以运用语言符号系统将其显性化的。

排球运动的隐性知识,在从老师向学生进行转化过程中,仍然需要老师首先运用语言符号将这些隐性的知识表达出来。教师要善于把排球运动中的隐性知识,用经典、合理、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通过言语给学生以指导,也即通过老师先将其隐性知识显性化,才能真正对学生有切实帮助,否则学生只能是机械地模仿。在排球专业教学中,为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也做了一些将隐性知识外显化的尝试。通过隐喻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把乍看毫无联系的形象连接起来。比如,教师将排球“传球”的拇指和食指手型动作,形象地比喻为“心的形状”;扣球时的挥臂动作,教师告诉学生手臂的动作就像是“抽鞭子”一样;在学习倒地滚翻救球技术,团身滚动要像“球”一样圆滑等。

在教学中,还可以合理调整直观示范的形式,在示范过程中添加一些新的内容,教师在示范学习策略时,一边示范一边把自己的做法、想法大声地说出来,教师把一些原本隐藏在心中的思考过程展示出来,从而把各种不同情景之下运用的学习策略予以比较明确的直观示范,以帮助学生理解蕴涵于教师心中的隐性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找到一套关于隐性知识的有效学习和问题解决的策略。

将排球专业教学中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努力,创造隐性知识交流畅通的条件也很关键。如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亲密、和谐、相互关心和信任的课堂组织氛围等。

(三)由显性到显性

这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通常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将这些零碎的知识进行整合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个人知识就上升为了组织知识,能更容易地为更多人共享和创造组织价值。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排球裁判法,学生就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上的学习,使用裁判法。教师就某一项技术教学,在学生完整学习后,在课堂上学生分组进行同一技术教学教法实习。当然,要注意学生的隐性知识的不一致,在一些学生面前是隐性知识,但在另外一些学生面前就不一定是隐性知识,在扩散知识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由显性到隐性

这意味着,排球的显性知识转化为学生中各成员的隐性知识。学生在共享一些显性知识的同时,一些学生将他们获得的知识内化,也就是说,他们使用他们所获得的这些知识来拓宽、延伸、重构他们原有的隐性知识。同时可以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

在排球教学中,当教师无意间谈起教技术、战术等的教学经验、经历时,学生对教师的这些经历进行反思,并将其内化,学生也会把教师的经验纳入到自己的隐性知识之中。如在排球专业教学中,学生对排球显性知识学习后,无论是具体的排球技术,还是排球战术,都要求学生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思考、感悟、体验等,这个内化过程,是学生能否把排球的显性知识就转化成学生个人隐性知识的重要环节。

总之,保证排球教学的质量,扭转对学生排球隐性知识传递的不足的局面,教师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改变自己只是显性知识的传播者的观念,要积极建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沟通渠道,要克服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明显界限,抛弃绝对客观性知识观念,认识到隐性知识及其对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影响,拓展我们所持有的显性知识观念。为此,教师需要认识到隐性知识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炳荣.默会知识及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243-244.

[2]苗青.新课标理念下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7(8):18-19.

[3]吴耘.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现象[J].四川体育科学.2006(9):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