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模具加工范文

模具加工精选(九篇)

模具加工

第1篇:模具加工范文

地址:地址: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联系人:联系人:

经买卖双方友好协商,买方委托卖方加工生产____模具共______套。双方达成如下加工协议

模具基本情况:

产品名称 序 号 零件名称 穴 数(模具类型) 模具单价(rmb元) 交货条件

总价: (含17%增值税)

以上各套模具使用材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模具用料由卖方提供)。

一、双方的权利及责任:

买方责任及权利如下:

1. 买方负责交付给卖方本项目的研发进度要求及计划,并尽可能地提供项目的销售预测。

2. 买方负责交付给卖方执行本合同所需的产品设计图纸和其他相关技术资料,并且负责技术方面的支持工作。

3. 对交付给卖方的产品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买方具有唯一的解释权,当发生歧义时,卖方应征询买方意见,由买方确认。

4. 卖方完成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后,由买方去卖方现场对模具进行验证确认或由卖方提供产品样品到买方进行验证确认。本合同中所指模具包含产品本身的模具及后续生产所需的夹治具和模具。

卖方权利及责任如下:

1. 卖方负责根据买方提供的产品设计图纸和其他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卖方

负责按照合同规定按时完成符合买方设计要求的模具。

2. 卖方负责按时按量提供认证及样板测试、试产所需的产品。同时卖方必须提供相关产品的详

细的检验测试报告供买方确认。如需修/改模, 送板时同时也要附检验测试报告(注明修改的

地方)

3. 模具由买方认证合格后,由卖方负责模具的封存。如买方同意卖方进行产品的后续加工生产,则由卖方负责模具的修理和维护,卖方必须根据买方或买方授权的第三方的订单进行批量生产。

4. 对给买方生产的所有模具,卖方应提供的详细的设计图纸给买方。所有的图纸必须以autocad或pro-eng(pro-el2)制作,并且必须在开模之前以电子档形式传给买方以供批准。

二、 技术条款:

1. 模具的修理和维护:在生产过程中模具的修理和维护由卖方负责;

2. 在双方协商无异议之后,买方提供产品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给卖方, 并派工程人员同卖方进行技术交流或卖方派工程人员到买方进行技术交流,产品图纸及技术要求列表见附件1;

3. 卖方承诺使用所承制的模具生产出的产品能够达到买方的品质要求

4. 卖方承诺使用所承制的模具生产出的产品的产能能够达到卖方的交货要求:

日产能:_______k 月产能:______k

5. 卖方承诺本合同中所涉及的所有模具均能达到40万次。

6. 未经买方允许,严禁卖方将本合同中所涉及的任何一付模具整体或部分外包给其它公司进行加工,否则视为违约,由卖方依本合同的违约条款承担违约责任。

三、商务条款:

1 . 模具价格:

1.1 经双方协商后,由卖方提供买方认可的模具最终报价,并签订价格确认书,作为本合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 模具合同总金额(含____%增值税)rmb___。

1.3 模具价格总金额已包含如下费用,卖方不得以以下原因向买方要求费用:

1.3.1 卖方对产品进行成型/二次加工/组装所需的所有夹具和治具的模具的费用;

1.3.2 卖方按合同规定进行模具设计、试模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及人工等费用;

1.3.3 卖方提供给买方进行模具和产品认证的试模样品(800套)的费用;

1.3.4 卖方为保证模具正常生产制作的模具易损备件的费用;

1.3.5 卖方为保证产品正常生产所准备的其他工序的相关工具和治具的费用。

1.4 当买方书面要求卖方根据产品设计的变更对模具进行修改时,如果模具修改较简单, 包括从模具上减除模具材料的修改和其他简单修改,则卖方不需向买方收费;如果模具修改较复杂,对整个模具的结构影响很大,则由卖方根据修改模具所需工时向买方报价,由买方承担相应的模具修改费用。如果因为卖方的原因,因模具不能满足买方的要求而进行的修模或改模,买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1.5 由于卖方原因导致买方需要花费正常技术支持外的人工及费用,卖方应根据买方认可的方式给予相应的补偿。

2. 开模进度:

2.1 卖方在收到买方确认后的产品图档之后,即开始进入模具设计和制作阶段,开模周期为__25__天

2.2 由于买方原因造成制模进度的延误,不计算在内。

2.3 如果卖方模具制作出现工艺和其它的错误,导致模具无法验收合格而买方又急需生产,卖方应先用现有的模具安排生产,同时再根据图纸和样板要求免费重新开模。

3. 付款方式:

乙方同意甲方按如下方式付款。

3.1 单独结算的方式: 月结,开票后60天,开17%增值税发票.

3.1.1 本合同制造整批模具的总金额(含增值税)为人民币_________元整(人民币________元整),买方支付模具总金额的_____%,剩余___%模具费分摊在首50k产品内,如果订单数量不足50k,买方需补给卖方未摊完的模具费。

3.1.2 自双方合同签订后,卖方提供增值税发票(模具总额的___0%),买方在二十个工作日内支付。

4. 产品定单:唯有产品样品品质验收合格且经买方书面确认后,卖方方可接受买方或买方授权的第三方的订单。买方授权的第三方同买方卖方签定的订购合同服从于本合同。

四、 产品品质保证

卖方在完成模具后,卖方同意按照买方品质标准以保证产品品质(首件确认报告).

买方对品质标准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保留修改的权利。

五、模具所有权

1. 本合同所涉及的全部模具和夹治具及其组装图和零件图(包括2d和3d)的所有权,均归买方所有,卖方不得干涉买方对模具的处置权。如在卖方生产,由卖方负责保管,未经买方同意,卖方不得将此模具提供给第三者生产, 否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退还模具费并赔偿造成的损失.

2. 买方付清模具款后,要求将模具从卖方处转出时,卖方必须配合买方或买方指定的第三方进行转移验收,并自行承担费用将磨损部件更换以保证重新开始生产。卖方有义务对模具进行组装、防锈和包装处理,并发运至买方指定的地点。所有模具的组装图和零件图(包括2d和3d)和所有夹治具必须同时转移给买方。

3. 模具转移过程中,如因卖方不当组装、防锈或包装的原因,造成模具损坏,由此产生的所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一律由卖方承担。

六、 模具维护

1. 卖方保证模具使用寿命50万次,并在此期间内由卖方负责免费保养维修, 如模具在使用寿命内不能使用, 卖方应负责更换或重新开模,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第2篇:模具加工范文

为便于对后面高效模具加工刀具介绍的理解,有必要对模具材料及加工方式作一个简单介绍。

(一)模具类型

模具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大型汽车外覆盖件冲压模具、普通塑胶注塑模具、PVC注塑模具、吹塑模具、五金冲压及板金模具、热挤压模具、热锻模具等等。

(二)模具材料

每种不同的模具以及同一模具的不同部位所采用的材料有相当大的差别,其加工特性也有很大的区别。模具材料的种类极为繁多,这里只介绍与本文相关的被加工材料。

1.C45W中碳钢:牌号为S50C~S55C45钢,香港称为王牌钢,此钢材的硬度为HB170~220,模具有70%~80%的加工采用这种钢材,适用于大多数加工对象。

2.40CrMnMo7预硬塑胶模具钢:硬度HRC28~40,很适合做一些中低价模具的镶件,有些大批量生产的模具模架也采用此钢材,好处是硬度比中碳钢高,变形也比中碳钢稳定,这种钢在塑胶模具上被广泛采用,较为普遍的品牌有718S、718H、738H、NAK80、NAK55等,这种钢材的应用占模具的15%~20%左右,其加工难度大于45钢,主要为型芯和型腔加工。

3.fc250-fc350,fcd500-fcd700:材料中添加了Cu、Ni、Mo等合金,通过对总碳量、Si、Mn、P、S、Mg等组成元素进行控制,在分子结构上由于晶体易于变形,使之易于马氏体化。

一直以来,国内汽车行业所使用的模具材料主要包括铸态和锻态两大类。铸态材料常用的牌号为HT300、钼铬铸铁、铸态风冷钢(7CrSiMnMoV);铸铁材质主要用于模具基体,铸钢材质则用于镶块。锻态材质常用的牌号为锻态风冷钢(7CrSiMnMoV)、Cr12MoV,主要用于制造汽车外覆盖件模具。

二、汽车外覆盖件模具粗加工用球头铣刀

近年来,工业领域使用的刀具产品样式不断变化,且绝大多数企业本着降低制造成本的生产理念,要求生产高精度、高品质的产品。这种现象在汽车行业加工领域也不例外。针对客户的要求,株钻刀具技术公司采取的策略是不断提高刀具使用寿命以及缩短加工时间。株钻公司最新推出了几种新型高效刀具,在车门、保险杠、车架等零部件的冲压模加工时,能够大大提高刀具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其中BMR03系列刀具就是其中之一。

该款刀具适用于汽车外覆盖件模具粗加工时的型面轮廓强力仿形切削,一般来说,D50、D40的刀具进行型面开粗,D30的刀具进行型面的半精加工和圆弧过渡面的清根加工,被加工工件的材质主要是以上介绍的冷作模具钢和钼铬合金铸铁,为了降低成本,有些低档卡车模具也采用GCr15钢和灰口铸铁,甚至采用A3钢堆焊的毛坯生产。因此要求该刀具有极高的综合切削性能:(一)适用于各种被加工材质的刀片槽型和结构;(二)优秀的抗冲击性能,强力铣削加工时不能出现切削刃意外崩缺;(三)长的刀具使用寿命,一般客户希望能够在不更换刀片情况下不间断地加工完一个型面,对于加工一个大型模具意味着4~12小时的加工寿命;(四)低的切削振动,这是制约加工效率提高最难逾越的因素;(五)高的形状精度和高负荷加工下刀具的精度保持性;(六)高的刀体可靠性。

该刀片的槽型是综合考量各种实际切削因素,并且通过长达两年的用户试验,不断优化而最终定型的。具体而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比传统刀具更高的精度,刀片安装在刀体上后,与理想球体的理论误差应尽可小,而且曲线不能太复杂,以免造成研磨困难。株钻球头铣刀的球形刃设计精度(所有系列)均为≤0.005mm,制造轮廓误差≤0.05mm(ZOLLER测刀仪检测)。

中心刀片的刀尖设计保证更低的切削振动和抗冲击性能,过中心区域切削速度极低(接近于零)。切削阻力极大,非常容易出现刀尖崩缺现象。必须进行大量试验室试验和客户实际试验来提高刀片性能。举例来说,其中有一项为切削阻力和切削振动对比试验,试验方案如下:试验刀具为A、B两种国外D40球头铣刀,被加工材料为P20HRC35,切削参数:Vn=3000,ap=0.5mm,ae=1mm,f=3000mm/min,测试仪器:KISTLER动态电荷测力仪。

由试验结果可知:

(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f=0.5mm/z时,A刀具的最大主切削力Fx=400N,最大主切削力Fx=50N,最大振幅为350N,平均切削力为230N;

(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f=0.8mm/z时,A刀具的最大主切削力Fx=600N,最大主切削力Fx=80N,最大振幅为520N,平均切削力为290N;

(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f=0.5mm/z时,B刀具的最大主切削力Fx=800N,最大主切削力Fx=160N,最大振幅为640N,平均切削力为400N;

(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f=0.8mm/z时,B刀具的最大主切削力Fx=1000N,最大主切削力Fx=200N,最大振幅为800N,平均切削力为500N。

由以上四点可知,在1mm的小切深情况下,在所有切削条件相同的情况下,B刀具的刀尖受力情况明显比A差很多,平均受力大了几乎一倍,刀具在同等频率下振动的振幅也明显大得多,而上述切削参数在大多场合都是正常切削参数,这说明在刀具刀尖的处理上A刀具的设计方案明显优越。而B刀具由于切削阻力和切削振动太大,且刀尖的切削前角仅为-20°,刀尖过于单薄,刀具的过中心刀尖非常容易崩缺。

因此刀尖的形状设计非常重要,对刀具的实际切削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实际上优化设计刀尖形状和参数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要平衡诸多因素,如切削振动、刃部强度、刀具使用的工艺特点、刀片材料特性、本身的工艺性等等,很难一蹴而就,要往返多次不断完善。

刀片的槽型优化设计,球头铣刀的圆弧切削刃各点的切削线速度都不相同,轴心区低,外部高,线速度的变化极大,因此各点承受切削阻力相差很大。

当切削速度低于某个值时,切削阻力会急剧增大,而高过此值时,变化会比较平缓,因此设计主切削刃棱带、槽型主参数时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对于球头刀来说,设计为变棱宽棱带、光滑曲面的切屑导流槽、连续变化的前角、槽宽等最为合适,配合前刀面的减振凸台设计可以在保证刃口强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棱宽,从而最大化减少切削阻力和抑制振动。分屑槽刀片,对于大直径刀具D50、D40刀具和大悬长刀具来说,在进行过渡全刃接触铣削时,几乎难以加工,排屑非常困难。刀片极易被挤缺。这时需要采用分屑技术的刀片。在实际验证时,加工效率得到2倍以上的提高。

极限过载和疲劳破损校验,进一步改进刀具结构,确保刀具能够长期稳定切削。极限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刀具在推荐切削参数下的安全性能,包括一系列的超载试验。这需要投入极大的物力和精力,一个产品的开发必须包含此项验证。这里列举其中一项试验:

检验刀具:BMR03-040-G32-XP30-02-M;刀片:XPHT40R2004;牌号:YBG302

被加工材料:NAK80(HRC40)

切削参数:Vn=2500,ap=5mm,ae=4mm,f=2000mm/min

试验结果:加工16小时后,刀具出现疲劳损坏裂纹。刀体上部安装刀片的刀槽底面与侧面出现明显裂痕,刀体已经无法继续使用。

正是疲劳试验发现了该刀具的内在缺陷,为此进行了四次大的改进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包括(一)面与面间采用圆弧过渡,消除应力集中;(二)更高精度的锁进螺纹配合,提高刀片的安装刚性;(三)采用优质耐热合金钢制造刀体;(四)改变表面处理和热处理工艺,提高抗疲劳性能。改进产品小批量客户试验证明,消除缺陷的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现在大批量订货也没有出现问题。

新型球头铣刀较传统刀具有较大优势,加工实例证明了其高效切削性能,比原来传统球头铣刀提高加工效率2倍以上,且刀具寿命更长,性能可与国外先进厂家相当;批量应用证明该刀具性能稳定可靠,由于性价比高,节约了刀具消耗成本。

三、新型大进给铣刀

株钻刀具公司推出的新型大进给铣刀几乎已成为HPM的狭义对等词。这种大进给铣刀结合了低振动切削和高进给切削两种切削形式的优点,能够进一步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刀片基本形状为类三角形,三个边完全对称,每个边由修光刃、第一主切削刃、突起过渡区、第二主切削刃和刀尖圆弧等组成。刀具的原理及形状专利正在申请中。

(一)低振动大进给铣刀的原理及特色

所谓低振动切削是指刀具采用大的悬伸量加工深的部位,而刀具的刚性与悬伸长度的四次方成反比,加工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因为加工振动而不得不降低走刀速度。FEETE公司的理论研究和试验证明,通过改变切屑的形状,可以在切屑截面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走刀速度,或者说在同等金属去除率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切削阻力和消耗功率15%~25%。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据,实际上由于受到几何形状以及残余加工区域面积的限制,产品应用达不到这一理论值。

株钻公司开发的新型大进给铣刀成功地将小的主偏角与切屑形状控制理论结合起来。该铣刀在切削深度ap小于凸起过渡区到修光刃时,参与切削的为第一主切削刃,这与传统的大进给铣刀并无任何区别。

但当切削深度ap超过这一临界值时,切屑的形状发生改变,传统的大进给铣刀应为一段较长的切屑,而新型铣刀为两段切屑,这种断屑方法称为自台阶断屑。下面通过一个试验来证明对新型刀具性能的阐述。

试验机床:MIKRONUCP1000

被加工材料:NAK80(HRC40)

对比试验刀具:进口D32大进给铣刀(加长型);株钻D32大进给铣刀

测量仪器:KISTLER电荷测力仪

加工参数:ap=1.7mm,ae=25mm,V=120m/min,f=0.8mm/z

试验结果:由于受到机床功率的限制,f=0.8mm/z时机床已经达到极限功率,株钻D32大进给铣刀MR01-063-A22-ZD16-04的切屑成两段排出,切削状态正常。

对比的进口刀具已经完全丧失了继续切削的能力,出现强烈的振动甚至抖动。这就证实采用分屑技术与大进给相结合的新型刀具有着更加优越的切削性能。

株钻刀具每刃平均切削寿命为3.5小时,进口刀具为3.7小时,寿命基本相当;株钻刀具的切削振动声音相对较小;株钻刀具切屑细碎,容易被压缩空气吹走,切屑刮擦相对较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采用大进给加工前,采用RDKW1204M0刀片进行加工,大进给刀具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工效率提高1~2倍,机床占用率大大降低,大大降低固定资产成本;(二)拐角处振动和大模具加工的优势更加明显,提高效率3倍以上;(三)刀片消耗量大大降低,原来RDKW刀片每月消耗2万片,而大进给刀片消耗量不到3000片。

新型大进给铣刀可以通过分屑方法有效抑制振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加长刀具的加工性能;合理的外形设计使该刀具的切削性能和使用寿命达到了预期目的;较传统刀具而言,新刀具的加工效率提高2~3倍,而刀具消耗量仅为原来的1/5,效益相当可观。

第3篇:模具加工范文

关键词:模具 精加工 控制 分析

0 引言

一套模具是由很多的零件组配而成,零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模具的质量,而零件的最终质量又是由精加工来完成保证的,精加工可以采用精磨和电加工,两种加工方式各其特点,对不同形状的模具有这不同的加工效果。

1 模具精加工过程控制

模具零件的加工,是针对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技术要求进行适应性加工,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通过对加工的控制,达到较好的加工效果。

根据零件的外观形状不同,大致可把零件分三类:轴类、板类与异形零件,其共同的工艺过程大致为:粗加工——热处理——精磨——电加工——钳工(表面处理)——组配加工。

2 零件热处理

零件的热处理工序,针对零件获得相应硬度的同时,还需对内应力进行控制,保证零件加工时尺寸的稳定性防止变形,不同的材质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了Cr12、9CrSi、T10、等。

对以Cr12、9CrSi、T10为材质的零件,在粗加工后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后工件存在很大的存留内应力,容易导致精加工时工件开裂,零件淬火后应趁热回火,消除淬火应力。生产中遇到形状复杂的工件,回火还不足以消除淬火应力,精加工前还需进行去应力退火或多次人工时效处理,充分释放应力。对以崩刃为主要失效形式的模具很适用。

3 零件的磨削加工

磨削加工采用的机床有三种主要类型:平面磨床、内外圆磨床及工具磨具。精加工磨削时要严格控制磨削变形,因此,精磨的进刀要小,不能大,冷却液要充足,尺寸公差在0.01mm以内的零件要尽量恒温磨削。防止热变形对工件尺寸造成的误差,各精加工工序都需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精磨时选择好恰当的磨削砂轮十分重要,根据模具钢材的具体状况,选用GD单晶刚玉砂轮比较适用,淬火硬度高的材质时,优先采用有机粘结剂的金刚石砂轮,有机粘结剂砂轮自锐性好,磨出的工件粗糙可达Ra=0.2μm。磨削加工中,要注意及时修整砂轮,保持砂轮的锐利,当砂轮钝化后会在工件表面滑擦、挤压,造成工件表面烧伤,强度降低。

板类零件的加工大部分采用平面磨床加工,磨削时以精密平口钳、等高块垫、百分表、块规、表座等保证平行、垂直、对称尺寸,加工时小进刀,多光刀,加工好一面后,翻面装卡找正平行、垂直、对称,这样可改善磨削效果,这样可以达到技术要求。

轴类零件具有回转面,其加工广泛采用内外圆磨床及工具磨床。加工过程中,加工时多采用工艺头,正、反顶尖,中心架装卡,如果中心孔存在形状误差,加工出来的工件同样会产生此问题,影响零件的质量,因此在加工前要精研修中心孔。进行内孔磨削时,由于砂轮杆伸出教长且转速较高,砂轮杆的刚性较差,要减少砂轮与工件的接触面积,砂轮可以修整成到锥,只有前端很少的一端约4-6mm与工件接触,可充分降低磨削阻力,在磨削时要小进刀,不进刀多次光刀,直到砂轮火化基本没有时,才能再进刀,加工薄壁套类零件,最好采用工艺弹性套夹持工件,防止夹持工件变形,否则容易在工件圆周上产生“内等三角”变形。

4 电加工控制

现代的模具工厂,不能缺少电加工,电加工可以对各类异形、高硬度零件进行加工,它分为线切割与电火花二种。

线切割加工精度较高,加工开始时,先预加工出大致形状,然后再进行热处理,并进行去应力热处理,让热处理加工应力在精加工前先行释放,保证热稳定性。热处理完后,在平面磨床上,磨出一个基准平面,以基准平面定位,上线切割机床加工形腔,这样工件在热处理中已完全变形,在精加工中就不会再变形。

加工凸模时,丝的切入位置及路径的选择要仔细考虑,装卡方法和固定方式都要合理,因为线切割加工,工件受力基本为零,只要保证工件在加工中不移动就可以,装卡中可以使用传统的压板装卡、还可以使用金属强力胶粘接、磁铁吸附等装卡方式,高精线切割加工,通常切割遍数为两次,可以保证零件质量。当加工带有锥度的凹模时,本着快速高效的原则,第一遍粗加工直边,第二遍锥度加工,接着再精加工直边,这样只精加工刃口段直边,既节约时间又节约成本。

5 表面处理及组配

零件表面在加工时留下刀痕、磨痕是应力集中的地方,是裂纹扩展的源头,在加工结束后,需要对零件进行表面强化,通过钳工打磨,处理掉加工隐患。对工件的一些棱边、锐角、孔口进行倒钝,R化。电加工表面会产生6-10μm左右的变质硬化层,颜色呈灰白色,硬化层脆而且带有残留应力,在使用之前要充分消除硬化层,方法为表面抛光,打磨去掉硬化层。

在磨削加工、电加工过程中,工件会有一定磁化,具有微弱磁力,十分容易吸着一些小铁沫,在组装之前,要对工件作退磁处理,组装过程中,装配一般先装模架,后配凸凹模,然后再对各处间隙,特别是凸凹模间隙进行组配调整,装配完成后要实施模具检测。对发现的问题,从精加工到粗加工,逐一检查,直到找出症结,解决问题。

第4篇:模具加工范文

卖方:

经买卖双方友好协商,买方委托卖方加工生产__ __模具共______套。双方达成如下加工协议

模具基本情况:

产品名称 序 号 零件名称 穴 数(模具类型) 模具单价(RMB元) 交货条件

总价: (含17%增值税)

以上各套模具使用材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模具用料由卖方提供)。

一、双方的权利及责任:

买方责任及权利如下:

1. 买方负责交付给卖方本项目的研发进度要求及计划,并尽可能地提供项目的销售预测。

2. 买方负责交付给卖方执行本合同所需的产品设计图纸和其他相关技术资料,并且负责技术方面的支持工作。

3. 对交付给卖方的产品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买方具有唯一的解释权,当发生歧义时,卖方应征询买方意见,由买方确认。

4. 卖方完成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后,由买方去卖方现场对模具进行验证确认或由卖方提供产品样品到买方进行验证确认。本合同中所指模具包含产品本身的模具及后续生产所需的夹治具和模具。

卖方权利及责任如下:

1. 卖方负责根据买方提供的产品设计图纸和其他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卖方

负责按照合同规定按时完成符合买方设计要求的模具。

2. 卖方负责按时按量提供认证及样板测试、试产所需的产品。同时卖方必须提供相关产品的详

细的检验测试报告供买方确认。如需修/改模, 送板时同时也要附检验测试报告(注明修改的

地方)

3. 模具由买方认证合格后,由卖方负责模具的封存。如买方同意卖方进行产品的后续加工生产,则由卖方负责模具的修理和维护,卖方必须根据买方或买方授权的第三方的订单进行批量生产。

4. 对给买方生产的所有模具,卖方应提供的详细的设计图纸给买方。所有的图纸必须以Autocad或Pro-Eng(PRO-el2)制作,并且必须在开模之前以电子档形式传给买方以供批准。

二、 技术条款:

1. 模具的修理和维护:在生产过程中模具的修理和维护由卖方负责;

2. 在双方协商无异议之后,买方提供产品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给卖方, 并派工程人员同卖方进行技术交流或卖方派工程人员到买方进行技术交流,产品图纸及技术要求列表见附件1;

3. 卖方承诺使用所承制的模具生产出的产品能够达到买方的品质要求

4. 卖方承诺使用所承制的模具生产出的产品的产能能够达到卖方的交货要求:

日产能:_______K 月产能:______K

5. 卖方承诺本合同中所涉及的所有模具均能达到40万次。

6. 未经买方允许,严禁卖方将本合同中所涉及的任何一付模具整体或部分外包给其它公司进行加工,否则视为违约,由卖方依本合同的违约条款承担违约责任。

三、商务条款:

1 . 模具价格:

1.1 经双方协商后,由卖方提供买方认可的模具最终报价,并签订价格确认书,作为本合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 模具合同总金额(含____%增值税)RMB___。

1.3 模具价格总金额已包含如下费用,卖方不得以以下原因向买方要求费用:

1.3.1 卖方对产品进行成型/二次加工/组装所需的所有夹具和治具的模具的费用;

1.3.2 卖方按合同规定进行模具设计、试模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及人工等费用;

1.3.3 卖方提供给买方进行模具和产品认证的试模样品(800套)的费用;

1.3.4 卖方为保证模具正常生产制作的模具易损备件的费用;

1.3.5 卖方为保证产品正常生产所准备的其他工序的相关工具和治具的费用。

1.4 当买方书面要求卖方根据产品设计的变更对模具进行修改时,如果模具修改较简单, 包括从模具上减除模具材料的修改和其他简单修改,则卖方不需向买方收费;如果模具修改较复杂,对整个模具的结构影响很大,则由卖方根据修改模具所需工时向买方报价,由买方承担相应的模具修改费用。如果因为卖方的原因,因模具不能满足买方的要求而进行的修模或改模,买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1.5 由于卖方原因导致买方需要花费正常技术支持外的人工及费用,卖方应根据买方认可的方式给予相应的补偿。

2. 开模进度:

2.1 卖方在收到买方确认后的产品图档之后,即开始进入模具设计和制作阶段,开模周期为__25__天

2.2 由于买方原因造成制模进度的延误,不计算在内。

2.3 如果卖方模具制作出现工艺和其它的错误,导致模具无法验收合格而买方又急需生产,卖方应先用现有的模具安排生产,同时再根据图纸和样板要求免费重新开模。

3. 付款方式:

乙方同意甲方按如下方式付款。

3.1 单独结算的方式: 月结,开票后60天,开17%增值税发票.

3.1.1 本合同制造整批模具的总金额(含增值税)为人民币_________元整(人民币________元整),买方支付模具总金额的_____%,剩余___%模具费分摊在首50K产品内,如果订单数量不足50K,买方需补给卖方未摊完的模具费。

3.1.2 自双方合同签订后,卖方提供增值税发票(模具总额的___0%),买方在二十个工作日内支付。

4. 产品定单:唯有产品样品品质验收合格且经买方书面确认后,卖方方可接受买方或买方授权的第三方的订单。买方授权的第三方同买方卖方签定的订购合同服从于本合同。

四、 产品品质保证

卖方在完成模具后,卖方同意按照买方品质标准以保证产品品质(首件确认报告).

买方对品质标准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保留修改的权利。

五、模具所有权

1. 本合同所涉及的全部模具和夹治具及其组装图和零件图(包括2D和3D)的所有权,均归买方所有,卖方不得干涉买方对模具的处置权。如在卖方生产,由卖方负责保管,未经买方同意,卖方不得将此模具提供给第三者生产, 否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退还模具费并赔偿造成的损失.

2. 买方付清模具款后,要求将模具从卖方处转出时,卖方必须配合买方或买方指定的第三方进行转移验收,并自行承担费用将磨损部件更换以保证重新开始生产。卖方有义务对模具进行组装、防锈和包装处理,并发运至买方指定的地点。所有模具的组装图和零件图(包括2D和3D)和所有夹治具必须同时转移给买方。

3. 模具转移过程中,如因卖方不当组装、防锈或包装的原因,造成模具损坏,由此产生的所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一律由卖方承担。

六、 模具维护

1. 卖方保证模具使用寿命50万次,并在此期间内由卖方负责免费保养维修, 如模具在使用寿命内不能使用, 卖方应负责更换或重新开模,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2. 卖方应对模具的修改、维护和修理等情况及时登记造册,无论此种修改、维护和修理是否由

买方提出。如买方要询问有关的技术细节或证据,买方可以随时间登记,无需通知。卖方每三

个月应将登记记录复印一次给买方。卖方应主动定期完成此项任务,无需买方另行提出要求。

六、知识产权

1. 本合同所涉及的产品造型及买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其他资料中所包含的知识产权为买方所拥有,未经买方许可,卖方不得向任何公司和个人泄漏,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损失由卖方负责;买方仅同意卖方基于本合同项下的目的使用买方所提供的一切资料和信息,

2. 卖方同意其不会将买方所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其他资料或信息用于非本合同以外的其他目的,否则买方有权追究卖方相应的责任; 未经买方书面许可,卖方不得在出版物,广告中或以其它书面、口头形式涉及卖方提供或已提供之任何资料和信息。

3. 未经买方许可,严禁卖方使用本模具向除买方或买方指定的客户以外的其他客户供货,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一律由卖方负责;

4. 其它未尽保密事项,依买方与卖方签订的“保密协议”执行。

七、违约责任

1. 如果卖方方未能按2.1中规定的各阶段的进度完成模具制作及送样,由卖方承担违约责任。每延误一天,卖方须付给买方本合同总金额的2%作为罚金,罚金累计额最多不超过本合同模具总金额。

2. 如果因为卖方的原因造成卖方提供给买方的产品的品质达不到买方的要求并且在组装过程中导致其他物料的损失和报废,卖方全额赔偿损失和报废的物料及因此形成的人工/停线费用。双方可另行签署<<生产用原材料/零部件采购合同>>进行约定。

3. 如果因为卖方的原因造成卖方提供给买方的产品的品质和进度达不到买方的要求,使买方及其客户错过了产品上市的最佳时机,或者买方被迫因此取消此项目,从而使买方及其客户遭受严重的研发损失和备料损失,则卖方除退还所有前期买方所支付的货款外,视实际情况卖方另外承担买方直接及间接的经济损失。

4. 如卖方因为不可抗拒力(包括战争、火灾、罢工和中国法律规定的其他不可抗拒力造成的供货延迟,买方允许买方免责。卖方应在不可抗拒力发生后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知买方,并且卖方仍有义务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快交货。若不可抗拒力持续2周以上,买方有权取消本合同。

5. 其它未尽事宜:按《经济合同法》执行。

八、纠纷解决

对于实施本合同而发生的任何争议,双方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如在30天内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将争议提交东莞市法院处理.

本合同双方须严格执行,如一方因故不能履行合同,必须提前两周征得对方同意,方可终止本合同。

买方:

第5篇:模具加工范文

图1 所示为利用ug设计的制动器卡钳体覆膜砂模具模块

1 基于ipw的数控加工工艺

一个零件的加工过程包括很多步骤。在传统的数控加工编程中,由于数控编程员对每一步加工工序后哪些材料还没有被加工掉不清楚,在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或是换刀加工的工艺编程时,都是从零件毛坯开始,这样导致在进行半精加工、精加工或是换刀加工时,数控机床要按照工进的速度走完很多己经加工过的毛坯表面(我们称为空切),浪费大量工时。

在实际加工中,每一个加工工序完成后都有一个毛坯的中间过程,称为ipw (in process work-piece)。编程时可以将前个工序加工后生成的ipw作为后续加工工序的毛坯,进而达到减少空切、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基于ipw的数控加工工艺,也是ug/cam模块提供的一项独特的功能。

模块数控加工的质量及效率基本决定了模具的质量和交货期。因此,探讨最佳的数控加工工艺对提高模具质量和按时交货十分必要。卡钳体覆膜砂叠型铸造模具模块如图1所示,由铸造 方法 获得毛坯,再进行加工获得模具模块。由图1可知,模块除了分型面上需要完全清根(无圆角),其余最小圆角为r3~5mm。此外为了降低成本,分型面清根拟采用钳工手工清根。因此初步确定精加工使用最小刀具直径为8mm。根据铸铁模块的特点,初步选定采用合金镶片刀具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整体硬质合金刀具进行精加工。

加工由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道工序来完成,下面分别讨论其基于ipw的数控加工工艺。

2 基于ipw的数控加工工艺 应用

2.1 粗加工工艺

粗加工最小刀具直径确定为16mm,加工余量侧面为0.6mm,底面为0.2mm。对于模具模块的粗加工,一般采用型腔铣。由于型腔铣是沿深度方向分层加工,不管分层多细,总会有台阶,所以在型腔铣后都要进行等高铣。等高铣是沿零件横截面轮廓进行的一种仿形加工,切削条件比较一致,切削平稳,工件表面的粗糙度情况也比较好。这里我们主要比较了传统的型腔粗加工和基于ipw的型腔粗加工工艺。

虽然模具模块的形状外形是一个长方体,但已经在内部有了空腔,如图1,而传统的型腔铣工艺以一个长方体为加工毛坯进行数控编程,在加工出与模具模块内腔相同的具有一定加工余量的型腔后,再用平刀等高铣加工所留台阶,其加工工艺效果及参数见图2,总加工工时为372.3min。

图2 传统的粗加工工艺参数及效果图

可以看出,由于我们翻制的毛坯本身就只有均匀的6mm加工余量,与内腔深度相差较大,且内腔形状己经与图2所示型腔铣加工的内腔相同,因此采用传统的型腔铣加工,第一道16mm平刀型腔铣工序必然存在很多空刀,不仅增加了一个加工工序,而且也增加了大量的工时。

基于ipw的型腔铣加工参数及效果图如图3所示。总加工工时122.4min。它是利用模具设计过程产生的模具模块图(图1)作为传统型腔铣加工后的中间过程,然后在其基础上进行平刀等高铣的数控加工编程,虽然在曲面毛坯上编程增加了数控编程的时间与定位等辅助时间,但由于省去了传统型腔铣的第一个有较多空切的工序,可缩短数控加工工时5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粗加工的效率。

2.2半精加工工艺

由于精加工刀具直径为8 mm,因此半精加工最小刀具直径确定为10mm或8mm,加工余量为0.1mm。这里我们也比较了传统的半精加工工艺和基于ipw半精加工工艺。

图3 基于ipw的粗加工工艺参数及效果图

传统的半精加工工艺主要是逐步减小刀具直径,以达到逐步减小加工余量的目的。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时用粗加工后的轮廓重新作为编程与定位对刀的依据,编制程序花费时间较长,同时考虑到粗加工刀具直径为16mm,一般先采用直径为12mm平刀等高铣的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具体参数为:侧面加工余量0.45 mm,底面加工余量0.15 mm,每层切深0.4mm;加工工时为:224.2min。然后采用l0mm球刀等高铣的数控加工工艺进行第二次加工,具体参数为:侧面加工余量 0.1mm,底面加工余量0.1mm,每层切深0.3mm;加工工时为:284.1min。总加工工时为508.3min基于ipw的半精加工类似于基于 ipw的粗加工工艺,即利用16mm平刀型腔铣粗加工程序生成一个ipw,然后基于此ipw,直接采用8mm平刀进行型腔铣加工。侧面加工余量和底部加工余量均为0. 1mm,每层切削深度为0.25 mm,总加工工时为391.2min。

两种工艺对比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基于ipw的半精加工可缩短数控加工工时,而且基千ipw加工的圆角都达到r4mm,为后续的精加工留下了更小的圆角加工余量。

表1 铸铁模具模块数控加工工艺与工时比较

2.3精加工工艺

ug3.0中对等高铣精加工做了重大改进,将ug2.0中需要的两个精加工程序等高陡坡加工和等高缓坡加工合二为一,减少了加工时接刀带来的误差。精加工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加工工艺:8mm球刀等高铣+8mm平刀平面精铣。此阶段不需基于ipw进行。

综上所述,覆膜砂叠型铸铁模具模块最佳数控加工工艺如表2所示。该工艺具有节约工时、表面质量好、工序简单等优点。

表2 铸铁模具模块最佳数控工艺

第6篇:模具加工范文

关键词:塑料模具;加工工艺;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目前,塑料模具制造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的比例高达30%,可见,塑料模具加工工艺的重要意义[1]。现阶段,塑料模具已经应用在航天航空、仪表机电以及汽车等制造行业中。因此,塑料模具加工工艺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2]。下面,笔者就塑料模具加工工艺现状,对塑料模具加工工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塑料模具加工工艺现状

1.1气体辅助成型技术日趋成熟

近几年,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在塑料模具加工中逐渐得到应用。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将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应用在洗衣机外壳、电视机外壳以及汽车装饰物件等塑料物件加工工艺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3]。

1.2热流道技术应用广泛

虽然热流道塑料模具应用所占比例不高,但是热流道技术在塑料模具加工行业中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热流道技术在塑料模具加工工艺中的应用率已经达到了33.33%。比较常见的热流道加工技术分为三种,分别是一般内热式、分流板式以及外热式[4]。

1.3塑料模具效率得到提高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引进,塑料模具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目前,我国高速塑料异型材的加工速度已经达到了商业化加工速度。塑料异型材的基础模式可分为双腔共挤以及多腔共挤两种模式。我国有较多的企业已经在塑料模具加工过程中,精心设计自动脱流道模进而冷却系统,这令塑料模具加工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塑料模具加工工艺未来发展趋势

2.1CAD、CAE及CAM技术的推广应用

CAD、CAE及CAM技术不仅标志着塑料模具制造的方向,还是塑料模具加工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CAD、CAE及CAM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塑料模具加工工艺中。近来,塑料模具加工工艺的相关培训工作将逐渐趋向简单化。在CAD、CAE及CAM技术普及过程中,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模具软件开发号召,并且不断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和技术培训力度,争取进一步扩大CAD、CAE及CAM技术在塑料模具加工工艺中的应用比例。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逐步使用计算机来辅助塑料模具加工工艺的设计,由此来推动塑料模具加工工艺逐步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2数字化高速扫描系统的应用

目前,数字化系统在我国塑料模具加工中应用较少。数字化高速扫描系统具有能够提供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模型的功能。将数字化高速扫描系统应用在塑料模具加工工艺中,能够有效缩短塑料模具研发设计时间及制造周期。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化高速扫描系统可以快速安装在塑料模具加工中心的数控机床上,利用扫描探测头,如雷尼绍SPZ-1等,实现快速采集数据的目的。然后再将探测头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使其形成格式不同的CAD数据,并且应用在塑料模具加工工艺当中。数字化高速扫描系统的探测头,其扫描速度最快可达到3m/min,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塑料模具加工周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化高速扫描系统将会在塑料模具加工工艺中得到普遍推广和使用。

2.3电火花铣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电火花铣削技术又被称作电火花创成技术,此技术是由传统的电机加工技术发展而来。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是指机床高速旋转的主轴带动棒状或管状电极转动,同时采用多轴联动,进行电火花成型加工。在使用电火花铣削技术对塑料模具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复杂成型电极。目前,国外已经有少部分模具企业将电火花铣削技术应用在塑料模具加工工艺当中,且效果显著。

2.4复合技术以及超精细加工的发展

随着模具的纳米技术不断进步,塑料模具加工工艺开始向大型化以及精密化方向发展,塑料模具加工精度可控制在11nm以内。纳米技术结合激光技术、超声波技术、化学技术及集电技术等复合型技术在塑料模具加工工艺中会逐渐得到应用,这种复合型精细加工技术将会越来越受模具加工企业的欢迎。

2.5热流道技术的广泛应用

国外的热流道技术发展速度要快于国内,目前,我国有部分企业已经尝试将热流道技术应用在塑料模具加工工艺中,且效果显著。利用热流道技术制造出来的塑料模具不仅质量好,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因此热流道技术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2.6高压注射工艺与气体辅助技术的发展

气体辅助技术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塑料模具加工工艺。应用此技术制造的塑料模具制品不仅表面质量良好,还不容易发生弯曲变形,既保证了模具制品的质量,又降低了其加工成本。可见,气体辅助技术将成为塑料模具重要加工工艺技术之一。高压注射工艺能够确定和控制更多的塑料模具加工工艺参数,因此高压注射工艺在塑料模具加工行业中也必将受到青睐。

2.7优质经济型加工材料的应用

目前,加工材料价格偏高是造成塑料模具整体价格普遍偏高的主要原因。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塑料模具整个加工过程中,塑料模具加工材料费用占据总成本的10%~30%。因此,降低塑料模具的加工材料成本才能将塑料模具的市场价格拉低。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优质经济型加工材料,模具企业应该大胆地将这些优质经济型加工材料应用到塑料模具加工中,在确保塑料模具加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率。

2.8模具抛光趋向于智能化、自动化

表面抛光问题是塑料模具加工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塑料模具表面光整度不仅会影响到模具的整体外观,而且还会影响模具寿命。目前,我国仍然采用人工手磨方式对塑料模具进行表面抛光,这种人工抛光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还影响塑料模具的质量。因此,模具抛光加工有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日本已经有人研制出自动化数控抛光机械,不仅可以对塑料模具进行自动化抛光,还能实现对塑料模具三维曲面的智能化抛光。

3结语

大力研发先进的塑料模具加工工艺,不仅能够提高塑料模具的整体加工质量,还能够使塑料模具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机会。在上文中,笔者首先对塑料模具加工工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塑料模具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模具加工工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冯刚,张朝阁,江平.我国注塑模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塑料工业,2014,42(4):16-19.

[2]朱彦.探索塑料注塑成型及其模具的运用[J].聚氨酯,2014(2):74-79.

[3]塑料模具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J].工程塑料应用,2014(4):103.

第7篇:模具加工范文

关键词:模具结构;加工工艺;试模;改模

中图分类号:tg65 文献标识码:a

一、模具结构

改进动模具结构采用了型腔四周环绕冷却水路和型芯鸭舌水路解决了冷却不充分和粘定模等问题。并采用了1模2腔的设计,提高了生产率。

1.1 分型面设计

分开模具取出塑件的面称为分型面,分型面设计得是否得当,对塑件质量、操作难易、模具结构复杂性有很大影响,主要应考虑3点:

(1)塑件在型腔中放置方位的确定。塑件从模内取出时,一般只采用一个与注塑机开模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分型面,安排塑件在型腔中的方位时,要尽量避免与开模运动相垂直或倾斜的方向有侧凹或侧孔。

(2)分型面形状的决定。一般分型面是与注射机开模方向相垂直的平面。

(3)分型面位置的选择。一般取分型面为塑件断面轮廓最大的地方,另外还要考虑避免在塑件上留下拼合缝的痕迹,从塑件顶出去考虑,分型面应尽可能留在动模上。结合实际情况,本次设计采用单分型面单型腔模,分型面采用平直形式。

1.2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凹模的结构设计。根据塑件的情况,将凹模做成嵌入整体式,其特点是装拆方便。可以保证各开腔尺寸一致,而且加工效率高,可采用数控机床、仿形机床、电加工等方法加工。

(2)型芯的结构设计。由于塑件动、定模都需要设计型芯且形状较为复杂,故将型芯做成整体嵌入式。如图1所示。

1.3 冷却系统设计

为解决冷却不充和粘定模等问题动模和定模内开设冷却水道。分别在定模和动模型腔开设型腔四周环绕冷却水路,在型芯处开设鸭舌式水路,这样很好地保证了塑件内外的充分冷却,节约了成型时间和成本。

二、模具加工工艺

本副模具的制造工艺最主要的是要保证模具型芯和型腔的同轴度和表面粗糙度值,同时还应满足在型芯上加工较长加强肋的要求。

(1)型芯的加工工艺,型芯的加工最主要的是要保证其同轴度、脱模斜度和较长加强肋的要求。首先用数控车床进行其基本外形的加工,并留0.1mm的余量。加工较长加强肋时,由于加强肋深且有大斜度,加工区域过于狭窄,深度太大,且当刀具直径小于φ6时,其刀具切削刃部分直径和刀柄部分直径不一致。若刀具较短,容易出现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干涉;若使用加长刀具,刀具细长,易摆刀,不能满足加工加工精度尺寸要求。且弹刀、断刀严重。因此无法简单的在cnc上面加工,必须使用打火花的方式进行加工。但由于打铜电极需要使用较薄的骨位铜电极,如果使用cnc加工该铜电极,由于铜材质太软,且该骨位高度过高,在制造的过程中会非常容易弯曲,将非常难以保证其平面度,且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太大。实际生产意义不大,因此对该骨位铜电极使用线切割机进行铜割制(包括一个粗工、一个精工)。这样不但避免了铜电极制造过程中的变形,而且还保证了精度。最后再用人工抛光的方法达到其表面粗糙度值。采用数控和电火花的加工方法比普通的加工方法更能保证同轴度和脱模斜度。

(2)型腔的加工主要是要保证其同轴度和脱模斜度。要达到这个要求最好的方法是用数控车床直接加工,加工时留0.1mm的余量进行精修。

(3)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上密封圈的加工。由于该模具成型厚壁塑件,为了保证塑件在成型的过程中不会缩水,采用了内外强运水,那么就需要在定模固定板、动模固定板上开内运水水道,同时为了防止冷却水泄漏,在相应的位置应安置密封圈,在密封圈槽的加工过程中,采用了简化的方式加工密封圈,具体过程如下:①在密封圈上均匀涂布红丹,将定模固定板或动模固定板用压板装夹于cnc上;②将涂有红丹的密封圈按图纸要求在固定板合适的位置按住,留下印记;③按印记的大小,以大致的中心位置设为程序原点,编制外形铣削道路,不设圆弧或直线切入,使用一把φ3mm的球刀直接下刀,走圆弧即可。由于密封圈的位置没有太大尺寸精度要求,只要能够保证密封的功能即可,因此我们没有必

去进行严格的对刀,因此使用了上述的方法。

(4)定模镶件及动模镶件的制造定模镶件、动模镶件镶配于a、b两板镶件孔中以成型塑件中轴承两边的内壁形状。根据塑件形状,其结构大致相同,为一带台阶圆台状工件,由于该塑件从上至下存在斜度,且需要通体加工,在cnc上装夹非常困难。因此,采用了数控车床车削的方式,首先车削出带斜度的成型部分,然后车削台阶,最后切断。同时,为了减少零件数量且节约成本,取消了定位销,而是在科芯的台阶面上铣出一夹口(在车削前)进行定位,其两端尖角与沉孔配作。

三、试模、改模

模具在制造完成后,最后两道工序就是试模和改模。本副模具在试模时主要出现了:粘定模、顶出变形、开模拉伤、脱模困难4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分析进行了分别解决。

(1)粘定模主要是因为脱模角度不够,设计时采用的是0.9°的脱模角,在考虑到增加0.1°不会影响塑件使用性能和精度的情况下,在这里增加0.1°的脱模角(即脱模斜度为1°),这样解决了脱模困难的问题。

(2)顶出变形,由于塑件中间增加了一个轴承,塑件冷却不充分、加强筋部不够光滑所造成,在不影响模具总体结构的情况下,采用加深型芯运水的方法,改善冷却,再对加强筋进行镜面抛光。通过以上改进基本解决了试模存在的问题,可以正常进行注射生产。

结语

经实际生产验证,上述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合理、可靠,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产品的不断提升及模具制造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该模具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了注射时间,而且方便了成型后的后续加工,又降低了模具成本,改进了模具结构。

参考文献

第8篇:模具加工范文

关键词:叶轮;HYPERMILL;工艺分析

中图分类号:TG2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5-0075-02

目前整体叶轮加工一般多使用电火花加工、铸造加工、电解加工及数控机床铣削等加工方法,铸造加工出整体叶轮的成本较低,更适合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本文中所用于加工的叶轮是为生产叶轮的模具而制造的叶轮母轮。该母轮被加工完成后,用于加工出硅胶模叶轮,进而再制造出生产产品叶轮的石膏注塑模具,最后使用模具生产出产品叶轮。

1 整体叶轮结构的工艺分析

在本所用实例中,需要对整体叶轮的流道部分、叶片表面和过渡圆角位置主要曲面进行加工,如图1所示。

并且,在叶片之间的流道部分有大量的多余材料需要去除。为了使叶轮满足气动性的要求,叶片常采用大扭角、根部变圆角的结构,这给叶轮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本例具体情况下面介绍其加工难点。

①要加工的流道变窄,叶片相对较薄且较长,刚度不高,属于薄壁类零件,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

②流道最窄处叶片深度尺寸超过刀具直径的8倍以上,而相邻叶片切削空间极小,在加工过渡圆弧时刀具直径较小,容易使刀具折断,切削深度的设置也是加工中的关键技术。

③本文中整体叶轮叶片曲面为自由曲面,流道较窄,叶片扭曲严重,并且有后仰趋势,加工时易产生刀具干涉,加工难度大。此叶轮由于有分流叶片,为了避免刀具干涉,要分段对曲面加工,因此,保证加工表面精度一致性也是难点。

2 叶轮的加工阶段划分的工艺分析

2.1 对毛坯进行基准面的车削加工

由于用于整体叶轮加工的材料多为圆柱棒料,由棒料加工到叶轮外形毛坯会有大量余量需要切除。而粗加工是为了是最快速的切除整体叶轮各个表面的大量多余的材料,加工出叶轮的过渡毛坯和叶轮基本形状。如果直接使用五轴机床和球头刀来铣削需要大量的时间,加工效率极低。所以使用普通数控车床可以轻松完成对余量的加工。

2.2 在加工叶轮的同一台五轴机床上完成毛坯的外形

精加工

由于在叶轮的加工外形精度要求中,对如图1中所示的三部分圆柱面的同轴度要求非常高,而经过车床加工的叶轮过渡毛坯又需要再次装夹到五轴机床上,会产生装夹误差,难以保证同轴度的要求。因此,需要在粗加工毛坯之后留下余量,另外在加工叶轮用机床上对叶轮过渡毛坯进行精加工,使毛坯的所有外形曲面一次加工成型,以保证同轴度要求。

2.3 叶轮流道的两次粗加工

由于本文中所用叶轮有分流叶片,而且叶片曲率较大,主叶片与分流叶片间距较小,所以对刀具直径要求较高。在最初的对流道粗加工的试加工中使用R1A3的球头刀进行一次完整加工,使用HYPERMILL软件建立的刀路轨迹如图2A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刀路轨迹密集,切削层深度小,加工中时间需求较长,加工效率低。

因此,改用R1.5A3球头刀进行一次完整流道粗加工,但由于分流叶片、叶片曲率和刀具直径过大的问题,HYPERMILL软件在计算刀路轨迹时产生了干涉报警,如图2B所示。在解决了干涉问题后,又出现了无法一次完整粗加工的情况,如图2C所示。

于是改进了工艺路线,先使用R1.5A3球头刀进行第一次流道粗加工,再使用R1A3球头刀对其余毛坯余量进行第二次粗加工。使用HYPERMILL软件仿真加工如图2D所示。

这种工艺路线可以大幅度节省加工时间,又可以很好的完成加工的需要。

2.4 叶轮的半精加工

为了降低加工成本,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的效率,一般首先用大直径的刀具并使用大的切削量进行快速粗加工。图3A所示为粗加工后的零件表面。

半精加工的过程是为了去除由于使用的粗加工刀具直径较大和大的切削量而遗留在零件标准外形之间的材料,或是因为刀具的拐角半径的存在而遗留在零件壁和底面之间的剩余材料,为了使精加工过程中,零件的加工余量较小,并且更加均匀而进行的加工被称为半精加工。

在对本文中所使用的叶轮进行试加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了无半精加工的加工实验,结果加工出的叶轮叶片厚度尺寸及表面精度达不到成品的要求。问题一为叶片厚度尺寸误差问题。问题二如图3B所示为叶轮被加工后表面材料分部不均匀导致的表面粗糙度达不到成品要求。

以上问题出现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误差产生的原因:

①机床主轴转速不够高,基于实际加工条件的影响,本文中所用的机床的额定主轴转速仅为12 000 r/min,而加工中为了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平均使用转速为10 000 r/min,达不到高速加工的要求。但本文正好可以为非高速加工加工叶轮类零件提供参考经验。

②在数控机床加工整体叶轮的过程中,机床自身热误差和加工系统变形误差是两个较重要的误差原因。机床热误差可以通过调控环境温度,缩短加工周期和使用冷却液得到一定的补偿。加工系统的变形主要有刀具变形和叶片变形。如图3A所示,粗加工后的叶轮表面毛坯余量残留高度太大,以及残留毛坯分布极不均匀,再因为叶片较薄,因此在粗加工后直接进行精加工就会产生叶片厚度尺寸误差。

③因为通常刀具装夹方式多为悬臂梁,在整个加工系统中是刚性较薄弱的环节,而且加工叶轮所用的刀具一般细且长,因此刀具的弹性变形是叶轮的加工过程中曲面法向加工误差产生的一项重要原因。因此,大的毛坯余量残留及残留余量分布极不均匀为导致加工后叶轮表面精度达不到成品要求的原因。

基于以上加工失败的原因,在加工工艺路线制定过程中,加入了半精加工的工艺路线。目的是为了尽量的去除残留毛坯的数量及高度,使精加工余量尽量减小和使精加工余量的分布更均匀,把毛坯残留对精加工及刀具的影响降到最低。图3C所示为半精加工后的叶轮表面。图3D所示为成品叶轮最终表面。

2.5 叶轮的精加工

精加工是对叶轮的最终加工,此部分内容为所有高精度零件的加工中必不可少缺少的工艺部分,在此不过多描述。

3 结 语

本文以某种模具用叶轮的实际加工为例,通过对该整体叶轮的工艺性研究,有针对性的对加工中的难点分析,继而制定了该叶轮的加工工艺路线,并从实际加工和使用HYPERMILL软件对叶轮的加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验证了加工工艺路线的实用性,为叶轮类零件的加工提供实际经验。文中工艺已应用于叶轮模具的制造,实际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 陈晧晖,刘华明,孙春华.国内外叶轮数控加工发展现状[J].航天制造技术,2002,(2):45-47.

第9篇:模具加工范文

关键词:机械模具;数控加工;制造技术

在各类工艺设备制造过程中,模具是基础,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各行各业也都需要借助模具制造。模具所使用的材料硬度较大,精度较高,结构和型面复杂,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提高制造效率。所以,模具的制造周期非常短,对相关的技术要求很高。在传统的模具制造和加工中,由于受机械设备的限制,模具加工效率低下,且精度不能保障,工艺水平较低,对很多产品的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上述问题,要不断完善数控加工制造技术,以提高模具加工的精确度和效率,才能不断提升生产效率。

1机械模具数控加工的基本要求

1.1明确产品的基本特征

模具的制造一般是单件生产的方式,每一件模具都有自身特征,在具体生产环节中,常常在开模中出现重复情况。所以,在运用数控编程和机床控制过程中,对这两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模具具有很复杂的结构,那么应该借助其他辅助软件进行加工,才能完善整体的加工效果。

1.2全面了解模具制造开发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进行模具设计过程中,最主要是产品开发。设计中不能直接呈现最终产品,所以进行模具开发时,开发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且开发的数量也具有随机性特征。因此,模具设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在工作中灵活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应对随机性问题,在设计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

1.3尽可能减少误差

在机械模具数控加工过程中,精确度非常关键。所以,模具加工中应该采取措施降低误差的产生率。模具加工人员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加工方式,实现精细化的操作行为,防止各类误差的产生。如果在模具加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误差控制,产品的质量就会存在问题。

1.4严格规范机械加工

一般情况下,模具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所以,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彻底的问题。在机械加工中,常常借助辅软件,通过模拟加工过程,再进行模具加工。在一些特殊的模具加工中,要借助电火花进行。这项加工技术的流程并不复杂,且可以高效完成加工的所有过程。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大量借助机床,且可以保障模具的质量。

2国内模具制造技术的回顾和发展

我国的模具生产开始于20世纪初,一直到现在,模具制造实现了高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我国已经自主研发了很多数控机床。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国外很多先进的数控机床技术引入我国,我国也开始购买国外先进的数控机床,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数控加工设备的发展。各类完善的数据机床在模具生产中广泛运用,使模具制造获得了技术支持,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借助CAD和CAM设计,完善了模具的仿真加工。在仿真过程中,可以发现模具在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可以改进方案,节省大量的生产时间。但是,目前我国的数控加工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很多大型的模具制造水平还存在局限性,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3模具制造中机械模具加工制造技术的实际分析

在进行模具制造过程中,大量采用机械加工技术。因此,模具生产中,机械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数据加工技术符合现代化机械加工的形式,可以在模具制造中处理一些特殊情况,特别是结合了数控机床的使用,对模具的精度进行了改善。数据机床加工技术在模具生产中,不仅完善了产品制造的精度,而且大幅提升了模具的生产效率,减少了材料浪费,节省了模具生产的成本。如今,我国在模具生产过程中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数据加工技术,所以在以往钳工加工的基础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借助数控加工方式,使模具加工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现在,很多模具制造企业都广泛采用数控加工技术,完善了模具加工的相关流程。

3.1数控车削加工技术

在模具加工过程中,数控车削技术在加工整个流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一般生产中,数据车削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各类零部件,也可以完成模具加工,如进行冲压件和注塑模具的加工。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平面的局限,所以数据车床常用于零部件的加工中。

3.2数控铣削加工技术

在机械模具加工过程中,常常运用数控铣削加工技术。很多模具的外部结构并不是平面结构,而且还有曲面或者凹凸型。所以,数控铣削加工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这项技术在采用过程中,常常对曲面的模具进行加工,且很多模具的轮廓并不清晰,甚至外形比较复杂。所以,铣削的方式非常适合复杂结构的模具生产。在电火花形成加工的过程中,可以充分采用压铸模和注塑模的加工。如今,数据加工技术发展非常快,模具制造中也经常采用大型的铣削加工技术。

3.3数据电火花加工技术

通常情况下,加工中常常要采用快速成形技术。所以,数据电火花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这种加工技术需要较高的精度要求,而且编程比较复杂。但是,与特殊材料的模具和复杂形状的模具相比,数据电火花技术对形状要求较低。在不同的直壁模具加工过程中,一般使用线切割技术较多。在注塑模具和冲压模具的设计制作中,也都需要采用电极。

4机械模具数据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4.1精准度高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精准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因素。在整个加工的流程中,要对数据加工的几何精度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提高加工精度,防止各类误差的产生,且应该运用闭环补偿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模具数据加工的精度。

4.2具有良好的柔性

通过分析不同数控加工技术,柔性化的加工方式成为必然。模具加工过程中,加工对象发生变化后,整个技术流程也应该发生变化,而数控机床也应该可以适应加工对象发生的变化。在数据系统和整个机床系统中,应该实现结构不同的零部件的加工。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应该借助开放式系统。所以,数控系统应该实现良好的兼容性,并且具有通用性特征。用户可以存储数据,可以在不同环境下更好的体验,还能调整整个系统,从而使系统更加符合加工环境。如今,我国适应的数控系统比较死板,不能进行柔性化设计,不能融合各项技术使用,在模具加工中还不够灵活。

4.3完善数据加工的高效化

在进行数控加工过程中,应该实现高效的切削方式,以防止机床在切削过程中发生剧烈振动,且可以完善排屑效果,防止各类部件加工中出现变形,使模具表面加工的精度更高。数据加工要提高加工效率,还应该进行精加工。

4.4智能化的加工

在未来的模具加工过程中,各类智能化的加工方式会出现。这些加工实现了全自动化,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可以保障加工效率,使各类设备使用更加简单。

5相关实例分析

以汽车的覆盖件模具加工为例。第一,借助机械模具数控加工的方式实现型面加工,在完善模具的定位和加紧后,要对工件做试加工处理,对毛坯的各个加工部位进行检测,分析余量的切削是否均匀。在对型面进行加工过程中,要分析覆盖件的本身特征。由于很多汽车的覆盖件体积非常大,而且都是铸件制作,常常出现表面加工不均匀的问题,容易导致机床的振动问题。所以,在对型面进行加工过程中,应该通过对实际生产粗加工道具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在型面上采用由远及近的进刀方式,以确定加工余量,确保加工速度的平均。第二,在模具型面粗加工过程中,应该通过实际情况的分析,对模具的型面毛坯进行粗加工。粗加工的主要的目的在于将大量毛皮去除,确保在后续精加工中提高效率,确保模具表面的质量合理,使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平稳,防止切削方向发生变化。粗加工的量非常大,所以要提高粗加工的效率。在加工过程中,要对浅平面区进行分析,然后选择进刀的路径。第三,在粗清角加的过程中,将毛坯角落中刀具不能加工的部分进行加工,使加工的余量保持均匀。

6结语

机械模具加工中,应该合理运用数控加工技术,完善企业模具加工效果,提高加工效率,防止模具加工中的材料浪费,节约模具加工成本,使模具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随着我国机械加工制造业的不断完善,模具加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模具加工应该朝着精加工方向发展,提高模具加工效率,借助数控加工技术,完善加工效果。

作者:沈宇辰 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永.浅论现代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制造的促进作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6,(11):1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