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模具专业范文

模具专业精选(九篇)

模具专业

第1篇:模具专业范文

【关键词】模具专业 教学特点 课程改革 突破难点

高职、职业技工学校的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最终体现在理论结合实际,操作训练的模式上,课程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技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成败,深入研究当前中等职业技校模具专业教学课程的背景,现状与难点,希望能对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职业技校的课程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职业技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职业技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经过中考后,落选上不了高中或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倦学习的学生,年龄小、生源素质差。相当多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自信和兴趣,存在厌学情绪。同时,部分家长担忧其子弟初中毕业后,过早停留于社会上,容易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污染误步入邪道,因此,其目的是把其子弟推给学校,由学校代为理管理,俗称“高级保姆”。

2.做好细致思想工作,进行课程改革

对于以上厌学的学生,我采取即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从思想上入手,做好细致的帮助关怀工作,使之感受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家中的亲人。为了稳定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我感受到关键之处在于教学课程的改革,改去传统按部就搬的老方法。如何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引导与授课。如何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模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潮,我的做法是:

2.1 激发学习兴趣、树技能榜样、上好第一堂课。

认真捉住上好实习第一堂课,学生初次实习,对实习教学一无所知,上好第一堂课很重要。第一堂课要使学生明确实习课的重要性,懂得实习课与实际生产的关系以及它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实习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重视实习课。同时要认真贯彻实习纪律和安全问题,于保证实习课的顺利进行。重点要捉住学生好奇心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片,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实际生产,感知职业工作领域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在示范操作课程中,教师严格按照技能技术要求,规范动作,把好基础技能的掌握要素,为学生顺利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树立正确标准的榜样。为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技能知识,都以任务形式做为作业练习训练,搞技能比赛,技能、设计评比等,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就业奠定牢靠的基础。

2.2 讲述模具在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模具——在目前世界各国,被确定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工业之母。教学中我常用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时常使用的物品,举例模具的作用。如身穿的衣服、拉链、扣子、锅、碗、盘、手机、汽车、飞机、船舶、火箭、航天工业等,都依赖模具的制作,模具专业在工业中,已形成了它的独特地位,仅关于电子、汽车业,为国家的发达和科技兴旺做出重要的贡献。

2.3 教学课程中的改革、突破难点。

合理地将理论和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安排不同内容的学习,采取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循环往复,滚动式前进和螺旋式提高,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理论知识都涌入实训课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掌握技能的同时,理论知识也更容易领会。大致安排是这样的,第一学期,以钳工基础训练为主及普通机械设备的使用加工训练(车床、普通铣床、平面磨床、卧铣床、摇臂钻床等等),第二学期,钳工基础、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等高精、特种设备的使用,加工训练。第三学期,制作设计冷冲模,冷冲模主要有,落料模、级进模、复合模,按照工厂的生产模式进行加工生产,既:下毛坯料普通机床加工高、精、特种设备加工钳工加工钳工装配、调试上冲床试模。经过几套冷冲模的加工制作后,再设计一套复合模或级进模。第四学期,制作、设计塑料注射模,注射塑料模主要有:单分型面注射模、带侧向分型与轴心机构的注射模,同样也是从,下毛坯料普通机床加工高、精、特种设备加工钳工加工钳装配、调试上注塑机试模。经过加工制作完成后,再进行设计一套单分型面注射塑料模。通过四个学期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及模具零件的制造加工能力,装配、调试等操作技术都大为提高,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为他们今后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行业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识图能力的提高。一个模具钳工,在小型企业中,模具工不单只是个钳工,同时也是名各个工种的调度员和工艺员。更有些小型模具厂,只给模具钳工一张样品零件图或样品零件,就要求他从设计开始,把整套模具设计出来,绘模具图,然后安排加工生产,即从下毛坯料直至模具试模完成交付客户使用,全程协调。不过对模具工来说,至少能读懂型腔图,才能完成较复杂的模具生产加工,清楚工艺流程、工作安排。因此对模具班来说制图课比别的工种要求更高,如果对加工的零件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空间想象力,就谈不上想出切合实际的加工方法。教会学生钳工基础、操作技术,就像给他一些鱼,但给多少他只能得多少,但制图就像给了他们一张网。因此制图课对学机械的学生非常重要,在我看来,这门课不能只是简单地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应有很强的识图能力及绘图能力,这方面的提高,可利用教学教具,如制图教学的模型、机械传动模型、冷冲压模具模型、塑料模具模型等,在这方面模型越多越好,从浅到深,逐步深入,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教学模型,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图能力的训练要多看模型,多看些模具图,多练(绘图)才行,别无他途。适当地安排学生参观工厂也很有好处的,只要走马观花即可,主要是让学生有一个印象就达目的,这些印象会在他以后的工作中会变成一种灵感,其灵感与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是有关的。

2.5 采用新科技进行教学。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让学生尽快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适应社会的需要,我结合本校现有的条件,进行合理安排,根据专业的应知应会,学习数控设备的使用和加工。如电火花、线切割机,脉冲电火花、数控车、数控铣、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多种系统的编程。学会CAXA电子图版,CAXA制造工程师,Auto CAD的工程绘图,Por三维设计等软件的使用。了解先进的测量检验技术,精密测量仪器和光学测微量仪。

以上是我对模具专业教学探讨中的一些体会,由于属于新的尝试,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或哪样的情况,只有根据课堂一些进度和现况,不断更改修正为合理的计划,才能真正做好模具专业的教学课程,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倍里.金属工艺学实习指导及实习,浙江大学出版社.

[2]屠秀臣主编.实习教学中的巡回指导,职业技术教育.

第2篇:模具专业范文

我很幸运能生长在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机遇与发展并存的年代。对未来,我充满憧憬,并渴望能找到人生的支点,去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自从进入中专以来,我就深深地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 性,特别是一个中专毕业生。因此,几年来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从 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出发,努力掌握其基本技能技巧,深钻细研,寻求其内在规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一个合格的技术人才,应刻是专业知识与实践齐备,博与专并济,激情与沉稳兼有,道德和健康双修的人,寒暑三载,我始终坚信生命如执铁铸剑,磨砺以待。五年来,我不敢懈怠,把握和珍惜每一个发展自己的机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常以此勉励自己,不轻言 放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接近设定的目标,步过了一段不平 坦的求学道路。

而且在这其中,我还担任班干部:生活委员和副班长。不否认在担任班干部时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怎么样处理一些集体里经常发生的事情。更重要的是 我因为家在乡下家境贫寒,家里为了我能上学不惜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帮人砍伐木头,赚点血汗钱供我读书。我也在多个暑假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事。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没文化赚钱是多么的不容易,从而也推动我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学校才有这么优异的成绩!在实习时,我也多次受到工人师傅的好评!

回首这即将结束的大专时光,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小伙子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其间凝聚了我奋斗的失败和辉煌、喜悦和辛酸。但成绩属于过去,成功还看未来,我将继续进行着我的接力赛, 毫不松懈。“器必试而知其利钝,马必骑而后知其良驽”。我深信,只要我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只要给我一片土壤,我会用年轻的生命支耕耘,您不仅能看到我的成功,而且能够收获整个秋天。这就是我的自信和能力的承诺。

诚然,刚刚才毕业,缺乏工作经验是我的不足。但我拥有饱满的 热情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我就是一匹千里马,执着地追寻着一位识才重才的伯乐!真诚地希望贵单位能提供我一个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发展效力的机会。我的信条是:世上只有走不完的路,没有开辟不了的路,更没有架不起的桥!一个合作的 机会,对我来说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愿意将个人价值放在与贵单 位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工作中去实现。我期待着您的好消息。相信您 的眼光,相信您的选择!相信我不会信心令你失望!

我最大的优点——进取,不忘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脑子转得快!我最大的资本——年轻,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我有健康的身体,成熟的心理,我有十二分的信心来胜任贵公司的工作。因为我相信,我有潜力。期盼您的赐教!

下页附个人简历表,盼面谈!最后,恭祝贵公司兴旺发过,蒸蒸日上!

第3篇:模具专业范文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the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concludes an enterprises mold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responsibility diagram and a mold specialty teaching execution diagr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se the common features of mold manufacturing and specialty teaching, combine production with learning and build a sharing-type repositor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ld specialty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关键词: 生产流程;模具专业;高职教育;资源库

Key words: production process;mold specialty;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repository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281-03

0 引言

教学资源库是利用信息化科技手段,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教学资源库为学校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教师备课、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1]。本文调研我国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工厂,总结出企业模具生产线流程和生产岗位职责图;对高职高专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调研,总结出高校模具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和教学执行现状教学知识结构框架图,据此构建以模具生产流程为基础的高职教育特色模具专业的共享型资源库。基于模具企业生产流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的研究国内尚属空白,它以工厂中模具实际的生产流程为主线,将企业生产模具流程各工作部门作为资源库的一级目录,分别设置:项目部资源库、业务部资源库、设计部资源库、仿真部资源库、生产部资源库、质检部资源库;根据企业生产模具工作内容:接受定制模具任务书、企业合同签订、模具设计与制图、设计方案仿真模拟、成型零件加工、模具装配、安装设备并试模、出运后处理等相关资料过程添加到各工作部门资源库;用冲压模、塑料模、压铸模、锻模、粉末冶金等类别典型模具为项目载体,完整展示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全过程,加入精品课程、实训和课程设计等专业知识丰富完善上述资源库模块;同时引入模具行业协会、模具企业参与资源库建设;突出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加入行业标准,以此规范学生设计和生产,拓展行业知识,随时了解模具行业前沿动态,基于企业生产流程模具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对整个模具专业教学设计、现代远距离教育、企业生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1 模具行业生产流程

依据模具行业企业特点,系统搜集模具行业领域动态、行业政策信息、行业发展概况、行业专家信息;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及需求情况分析;知名企业信息、著名企业家信息;典型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新产品、新技术信息;职业资格、行业资格、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等。对全国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进行了调研,总结了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生产流程、生产部、各部门工作内容、各部门专业人员、岗位职责能力与知识要求、工作内容及最终所提交成交客户模具和各生产部门的储存过程资料,现阶段我国企业模具生产流程图如图1所示。

2 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教学执行流程

通过对全国高职院校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整体方案、说课视频和课件、数字化教材、课程中每个单元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课程的考核办法;对实训、内容及学时和开设的顺序进行了系统调研,并标示课程、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占总调研院校开设比例,总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执行流程图如图2所示。

3 基于生产流程模具专业资源库构建过程及特点

通过对我国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的生产线流程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和教学执行计划调研,总结出模具企业生产流程和高校模具专业教学进程。分析企业模具生产流程和高职专业模具教学进程的共同点,以企业各部门生产模具的知识能力要求穿插模具专业项目化教学内容,在相对应部门的资源库下链接精品课程和实训内容。本文据此构建模具行业生产流程为基础的高职教育特色模具专业的共享型资源库,模具专业资源库结构框架图如图3所示,此次模具专业资源库建设,以企业真实模具的设计、生产流程为主线,企业生产部门作为资源库目录,如(业务部)接受模具任务签订合同(设计部)设计模具绘制图纸(仿真部)模拟方案出具报告(生产部)加工装配试模(质检部)模具质量检测(业务部)模具后处理;同时将《模具价格估算》、《逆向工程》、《塑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压铸模具设计》、《模具CAD/CAM/CAE》、《模具零件的普通加工》、《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材料成型设备》等专业精品课程;和塑料模具拆装实训、冲压模具拆装实训、模具钳工与装配、拆装(模拟)、电加工实训等教学实训环节作为资源库的支撑材料,让高职高专院校模具专业开设课程设计题目、内容、方法与企业模具设计生产流程一致,最终构建符合企业和院校实际需要,工学结合,职教统一,企业工作内容与模具专业教学专业课程对应双体制资源库。且在主页面中即时更新模具协会、就业趋势、模具行业前沿动态、知识论坛、共享资源、岗前培训、资讯交流、技术资格证书查询等资讯服务内容。可通过资源库随时查询模具企业各生产环节岗位人员的能力与知识要求和相关项目资源库资料;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即将从事模具行业的人员可根据自己在模具企业的所在岗位查询相关的教学课程资料,也可以在查询专业课程知识同时找到企业生产的相关案例,随着市场运行模具行业的发展,各部门资源库中随时添加新的典型案例带动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教学内容的项目更新,提升模具资源库的前沿性并实现了远距离的开放式教育。

4 结束语

论文从企业模具生产流程出发,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基于企业生产流程模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校企合作、院校之间的合作,充分整合模具企业和院校之间的优势资源,把资源库建成具企业模具生产实操特色、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开放型共享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且为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职教改革的基本走势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

第4篇:模具专业范文

【关键词】模具,实习教学,改革

模具行业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行业,就近几年来看,社会对模具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各类中高职学校也随着市场的的需求开设模具人才的培养计划,模具专业的教学也就随之展开。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以至于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数不能胜任模具专业的的需要,只能是模具制造业中的普通劳动者——普工。而在模具实习教学中,基本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的教学方案,大多数学校只注重理论上的学习,教学方法单一,又因为模具制造具有成本高、技术高、生产技术要求全面、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面对国内外模具制造业对实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当前的模具专业教学势在必行。

一、分层次教学,循序渐进

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实现中、高职教育顺利衔接的前提条件,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做好衔接工作。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上的差别。中职教育强调的是有一技之长,其核心是强调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高职的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出高层次,强调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两者相比,高职学生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广泛的适应性以及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课程体系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普及发展时间不长,许多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还带有本科课程的特点。此外,中职和高职在课程体系上缺乏应有的沟通合作,各自为政,独立发展。因此,在改革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与其相邻的其他职业教育层次课程体系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内容的衔接,与普通教育内容的衔接,并且研究在一种统一框架体系下,进行各职业教育层次课程体系设计的方法。

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与专业兴趣的培养

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教学中如何实施这项活动,培养出操作能力强的学生。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用自身的实际操作感化学生。从教师身上学生可以得到很多收获。另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用品设计出一些有趣的零件,让学生投入到产品的加工中,多次的操作练习,动手能力也就逐渐增强,这样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增加实习教学内容

传统的模具实习、是以钳工加工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它已不适合当前的社会需求。根据企业的生产现状,抓住有利环节,应主要培养学生全面的操作能力,潜移默化的提高操作水平。由单一的钳工实习教学,转变为多工种的实习教学,增加了车床、铣床、磨床、数控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目的的选择,做到全面学习精通一行。同时还配有CAD/CAM、PRE、UG等供学生实习。教学内容的增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更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

四、改革实习教学方法

对中职生,在模具教学方法上,只注意理论上的学习,忽视了实践环节,教学中以学生拆装模具为主,学生根本不知道模具的生产与加工情况,也只是纸上谈兵。现行的实习教学主要是培养制造模具的能力,其方法是,结合模具的拆装,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重新进行设计、绘图,然后依据图纸加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切由学生自己决定。在教学中把一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并且分配不同的任务,各自完成本职工作,最后把模具零件组合装配,对于问题的出现统一分析解决。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学中可灵活运用。

对高职生,建立以工作任务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要在在校两年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中高职课程的就业导向功能,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削减专业基础课程,大量开发以工作项目为中心的实务性模块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五、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主体,现在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为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模式。老师讲的再好,学生不听或听不懂,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教学效果不明显,使得某些在下面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解决却很困难。新型的教学模式:(1)现场教学法:让学生到工作现场,使其身临其境,对某一问题现场分析讲解,以实际产品配合操作情况问题迎刃而解。(2)中心转移教学法:教学中由老师为中心变学生为中心,学生讲老师听,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由老师补充总结。通过让全体参与带动了学习的热情,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学习效果明显提高。(3)紧贴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实际教学法。应综合教学内容,贴近毕业生就业岗位实际。学院应在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互动的基础上,按“一致性原则”(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制定出特定的内容结构,逐步形成课程综合模式。主要有能力模式(适用专业课程)、相关模式(适用专业支撑课程)、认知模式(部分专业教学内容提前)、项目模式(理论与实践互相渗透)等,对这些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将会产生显著效果,缩减学时,优化体系,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对模具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

六、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第5篇:模具专业范文

【关键词】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具己经在我们生活当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离不开模具,如电脑,电话机,洗衣机,冰箱,杯子等等,另外汽车、摩托车业是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一辆汽车各种各样的模具就要用到2万多个。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促使模具技术不断进步,对模具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根据社会发展对模具专业学生的要求的实际情况,对高职及高技模具专业方向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进行以下探讨。

1.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一段时间我们对无锡新区及周边的模具企业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需要的学生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沟通与团结协作能力,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掌握良好,再学习能力较强,同时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常用机械专业外语,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认为把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于:面向各类型企业,培养爱岗敬业,具备机械及各类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再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在模具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销售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2.计算机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领域

高职高技类模具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主要应从事注射模的设计与制造。塑料产品从设计到成型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塑料制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加工制造和塑件产出等几个重要方面。它需要产品设计师、模具设计师、模具加工工艺师及熟练操作工人协同工作来完成,它是一个设计、修改、再设计的不断优化的过程。传统的手工设计已难以满足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运用,取代传统的手工设计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计算机技术在注射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塑料制品的设计

基于特征的三维造型软件为设计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设计平台,能根据塑料制品使用要求、塑料性能的要求、成型的工艺特点、模具结构及制造工艺的要求,生产批量及生产成本等各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塑料的力学、物理、化学性能、从而把制品的质量、体积等各种物理参数一并计算保存,为后续的模具设计和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模具结构设计

根据塑料制品的形状、精度、大小、工艺要求和生产批量,设计软件会提供包括型腔数目及排列方式、浇注系统、成型部件、冷却系统、脱模机构、侧抽芯机构及标准模架等,最后给出全套模具结构设计图。

3)模具开合模运动仿真

注塑模具结构复杂,要求各部件运动自如,互不干涉,且对模具零件的顺序动作以及行程有严格的控制,运用CAD技术可对模具开模、合模以及制品被推出的全过程进行仿真,从而检查出模具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处,并及时更正,以减少修模时间。

4)注塑过程数值分析

塑料在模具模腔中要经过流动、保压和冷却三个主要阶段,其流动、力学行为和热行为非常复杂,采用CAE方法可以模拟塑料熔体在模腔中的流动与保压过程,其预测结果对改进模具浇注系统及调整注塑工艺参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还可计算模具在注塑过程中最大的变形和应力,以此来检验模具的刚度和强度能否保证模具正常工作;对制品可能发生的翘曲进行预测可使模具设计者在模具制造之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分析模壁的冷却过程,改善制品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性。

5)数控加工

复杂制品的模具成型零件多采用数控加工的方法制造,利用数控编程软件可模拟刀具在三维曲面上的实时加工过程并显示有关曲面的形状数据,以保证加工过程的可靠性,同时还可自动生成数控线切割指令、曲面的三轴、五轴数控铣削刀具轨迹等。

目前,国际上占主流地位的注射模CAD软件有Pro/E、UG、SolidWorks等;注射过程数值分析软件有MoldFlow;数控加工软件有MasterCAM、Cimatron等。应用CAD/CAE/CAM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产品开发和模具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强有力地推动了模具行业的发展。据文献统计,国外采用模具CAD/CAE/CAM技术可使设计时间缩短50%,制造时间缩短30%,成本下降10%,塑料原料节省7%,一次试模成功率提高45%~50%。 转贴于

3.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模式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会用到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机械制图、机制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模具钳工工艺学、塑料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模具材料学等等,同时会快速熟练使用计算机各种软件,使各项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可以采取将模具设计内容同CAD/CAM/CAE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可以成立了一个由多名老师组成的模具设计指导小组,每个老师负责设计流程的一个步骤。根据参加模具设计毕业课题的学生人数,适当分组,在布置毕业设计题目时,不给出具体的塑件制品,如只是告诉学生要做一个手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确定自己的设计产品:如游戏机操纵手柄、机床操作手柄、起子手柄等等。

1)制品的造型。可直接采用通用的三维造型软件。如采用三维造型软件soldwors或Pro/E、UG设计出塑件的内外结构,并绘出二维图。

2)根据注塑制品采用CAD系统进行模具的概念设计,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制造工艺规划、模具价格估计等模块,采用基于知识与基于实例相结合的推理方法,推理的结果是注射工艺和模具的初步方案。方案设计包括型腔数目与布置、浇口类型、模架类型、脱模方式和抽芯方式等,使模具各系统的设计达到最佳。

3)在模具初步方案确定后,用CAE软件进行流动、保压、冷却和翘曲分析,以确定合适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如果分析结果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那么可根据老师的要求修改注塑制品的结构或修改模具的设计方案。

4)教师对学生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或者修改注塑制品的结构,或者修改设计方案。

5)在完成CAE分析和方案评价后,进行模具的详细结构设计,包括型腔、型芯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布置及尺寸、冷却系统的布置及尺寸等。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运用注射过程数值分析软件MoldFlow分析按钮受力后的结构强度、刚度及应力等,对结构进行不断修正,学生会发现机械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课程的知识在这个阶段都有所体现,对以前所学课程也是一个综合应用的过程。

6)模拟模具开模、推件与合模的过程,并进行模具的干涉检查。

7) 模具结构完成后,进行数控加工,采用MasterCAM9.0加工软件,完成模具的虚拟加工过程,并自动编制数控加工的NC代码,利用仿真模块可以查看加工完后工件的合理性,得到的装配模型存入实例库中,供以后的设计参考。

8) 最后要求学生提供详细的设计说明书以及完整的二维、三维图纸。在论文撰写阶段和答辩过程中,采用看图软件,用来截取设计图像并辅助介绍整个设计过程,采用办公软件用来做文字的处理。每位学生在整个设计完成后,做一个总结,提出本设计的创新与特色在何处,考虑设计中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完成了本设计的全过程:塑料制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看到自己设计、加工出来的最终产品,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模具设计技术工人的成功感觉,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也要力争多请企业的设计人员同学生交流,多让学生接触到实际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

4.结束语

通过这样的毕业设计模式,相信学生既对高职高技五年课程的学习可以做一个总结,同时又掌握了最流行的、同社会实际最靠近的设计、加工方法。相信毕业生一定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第6篇:模具专业范文

【关键词】模具专业 实训教学

要提高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必须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相应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本人对企业模具制造业实用的技术和管理要求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学校的一些实际情况,谈谈对模具专业的实训教学。

一、高校生就业分析

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制造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模具专业高技能人才较为紧缺,模具专业也成了很多技校的热门专业。目前从业于模具生产制造企业内的相关专业人员大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个层次是从事各类模具结构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另外一个层次是工作在一线实施模具零件加工,进行装配、调试、维修的技术工人,通常为模具钳工(从拿到完成设计的模具制造技术文件,直至制造出的模具调试验收合格,模具钳工始终贯穿制造全程,是模具制造过程中重要的调度、组织和生产人员)。还有一种层次的就是从事模具生产、制造各个环节的一般技术工人和普通操作工人,对于岗位人数最多的两个层次的普通模具技术工人,由于来源主要就是各类技工学校、职业类学校以及社会劳动力,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技工学校等职业类学校的实训教学水平有直接关系。很多城市确实非常需要高级技工和熟练的技术工人,特别是模具制造行业,对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而那些缺乏工作经验、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的技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并不是太乐观。主要的原因是很多技校生依然普遍存在着:掌握的知识以理论知识为主、基本技能不扎实、动手能力差、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等毛病,而且很多技校普遍忽视对毕业生职业道德和操守的培养,许多模具制造类企业情愿高薪招聘熟练的技术工人,也不愿招聘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

二、模具专业的实训方向

(一)扎实掌握钳工技能,养成良好职业习惯

模具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于机械化、数控化水平的提高,机械不能做的将是更难更复杂的工作,特别是模具工件表面的修磨、模具装配和调试等对钳工的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钳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模具加工、装配的要求。钳工操作技能,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它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特别是工艺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想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钳工是既要技术,又要体力的,还要具备勤于观察、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同时钳工在模具制造实际生产中,整套模具的零件加工好后,最后的模具装配与调试必须有钳工来完成,每个装配的细节与模具的质量息息相关,而模具制造和装配技术必须要具备扎实的钳工基本技能。而对于模具专业的任课教师来说,在模具专业的知识会比较突出,但加强钳工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也是很必要的。在模具专业技能实训中,仅仅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组装模具还是要靠技术人员用手来完成,模具在零件尺寸、外观都有较高的要求,模具专业技术人员除了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之外,还要具备熟练的钳工技能。

(二)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健全学生考核机制

企业最了解模具制造岗位的职业要求,当前的模具教学结合企业最新形式势在必行。以企业中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际生产流程作为主线,建立并完善模具专业课题的教学体。具体就是按照模具制造工艺路线,把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制造工序调度――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模具零件精整加工――模具组模装配――模具上机调试验收等多个生产环节,以实训教学模块融入到模具钳工的实践教学中。模具专业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企业化管理和技能指导,引入工厂管理管理制度。学生不仅要知道生产流程,重要的还要会操作,更要使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

(三)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模具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更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综合性专业,需要坚实的机械理论基础。同时,由于模具本身具有单件小批量和技术含量高等生产特点,从而要求模具人才综合能力强,具有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实际生产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际产品加工工作,从而加强教师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动手能力与对模具专业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和管理模式,运用最新一体化的教材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平时教学中以模具技能竞赛为手段,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以模具技能竞赛为契机,实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以模具技能竞赛为主导,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在模具教学以模具制作为主要课题,拆装和测绘模具为辅,模具拆装使学生动手拆装各种典型教学模具,亲身了解模具结构,学会常用工具的使用,掌握模具拆装的要领的区域。通过学生自己对模具零部件的制作加工,了解模具的整个制造过程,结合对典型结构模具的拆装,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重新进行设计、绘图,然后依据图纸加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结束语

目前高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差,为此,实训教师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企业模具制造与装配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岗位技能要求,以及企业对技校模具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并对学生每个实训内容课题、整个实习过程的日常管理和成绩考核按企业的要求实行,对成绩优秀和表现突出的,作为就业和评优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第7篇:模具专业范文

关键词:模具制造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国家工业化水平要求不断提高,而员工的技能专业素质却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员工的专业化技能培养。企业以及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员工的专业素质,因此对于模具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其专业化,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本文主要从模具制造专业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为培养高素质、强专业的模具人才提供借鉴。

一、模具专业教学现状

1.实践内容单一无创新性

现在很多模具专业均有自己的模具拆装室、模具实训室、电加工实训室、模具测量实训室以及模具设计和制造综合实验室。因此,当前学校很注重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但是很多学校却一年重复着一年的教学内容,没有自己的创新教学点,难以满足当前教学发展现状。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模具新技术更新加快,因此要求对模具专业教学也要发生相应改变,否则培养出的模具生产人才难以满足时代需求。

2.教学知识不能满足工作内容需要

目前,模具教学模式虽然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还没有达到企业要求,改革也并未受到严正对待。实践教学作为模具制造影响学生们今后工作的重要方面,由于有一些模具教育不能够成功达成过渡转型,无法实现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由此可见,模具制造专业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改造,尽可能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模具制造专业教学中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于学生的教学影响巨大。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学生们提供优质教学服务。目前,很多院校教师抱怨学生学习模具制造的兴趣不高,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但是教师很少从自身去寻找教学失败原因。所以,当前教师队伍的人员配置不齐备,存在着参差不齐等差异问题,教师队伍改进任重而道远。

二、加强模具制造专业教学措施

1.确定教学方向,勇于创新

创新作为当前时代的发展主题,信息时代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日新月异,这给当前学校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面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实现教学方向创新,切实为培养出高专业素质人才而不断努力。学校教育基于传统教学理念,使得传统模具制造专业培训上要进行不断改革,难以将创新教学应用于实践之中。模具制造教学过程中,要确定教学的方向,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创新,注意将新型技术、新型理念融合到实践教学之中。

2.强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之源,只有高质量的教学才能够满足当前新时代的需求,不断强化教学方法并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改革,主要以教学职业化为课程设计标准,减少一些重复理论知识教学,同时删除一些与实际工作不沾边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课程在进行设置的时候,采用精简、融合、增设以及专业方式尽可能突出教学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并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教学过程中打破先基础理论教学,再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将知识技能培养与学生素质培养密切结合在一起,采用模块式教学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始终坚持直观性教学分析法以及启发式教学理念,将学生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

3.强化教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作为教学过程中最为直接的影响,教师素质作为教学质量重要影响因素,学校搭建起一个自学平台,要求所有教师均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教学任务。学校进行教师培养的时候,可以选取一些德智兼优教师赴其他学校进修学习,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能,从而带动整个师资力量的提高。成立专门的教师队伍,为模具制造专业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服务,同时在进行教学实践中还应聘请一些当前在职技术人员,为学生们讲解具体工作过程中具体操作技能。

师资建设作为当前学校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适时提升教师素质,然后将先进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不断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切实通过教师素质的提升来促进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素质关乎于整个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声誉。

三、结束语

学校开展模具制造专业教育的时候,要加大投入不断融合新知识,将创新技术应用到教学课堂之中,为学生们提供先进模具技术知识教学,使得学生们学习到当前工作之中实际操作知识。本文针对模具制造专业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现存模具专业教学现象进行探讨,并且为提升模具制造专业教学提供相应策略,以求与参与模具制造教学研究者提供些许建议。

参考文献:

[1]沈理由,缪遇春.广东省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J].模具制造,2014,(07):90-96.

[2]于正光,刘高文.技工院校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2012,(12):95.

第8篇:模具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教改

相较于普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特点是在于培养专业特色鲜明且动手能力强,与社会所需相符的应用型人才,其中的重点在于与岗位的适应性。基于此,应强调对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体现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传统教学的弊端

在该专业中,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数控加工、计算机绘图、模具数控加工实训、机械制造等。就原有的课程设置安排来讲,通常都是依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核心课程这样的分层既定的进行教学。在第一年的课程设置中,一般都是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完成一年的学业之后还是会使学生不了解本专业;第二年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还有相应的课程设计及实训环节,这一年的教学设置则具有任务量大、时间紧的特点,学生通常为一知半解的状态;就这样,在还未能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的情况下,便进入到第三年的工厂实践中去了。在这其中,有的学生所做的工厂实践根本就与自己在学校所学专业不相关,而白白学习了两年的知识也并无用处,导致根本无法呈现出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

2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改创新设想

2.1课程体系教改创新的基本思路

为了实现学生在毕业之后可更好地与工作岗位衔接,在就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中,可将第一年的课程设置部分课程内容做一下修改,促使学生能更快地实现与专业的连接。增添一些软件学习及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使学生尽可能快地了解本专业,并完成主要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同时,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就逐步展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电工与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为其第二年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2课程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除了要做好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之外,还应推行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创新,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即项目教学—合作教学—合作学习。该教学模式作为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职业教学模式,其教学基础为真实的工作环境,课程资源为真实生产中的职业工作任务,该教学模式的实质为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诸多教学情境的设计,帮助完成工作任务,以此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本次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改创新,就是将项目教学引入其中,开展项目教学的尝试。例如在塑料模、冲压模的课堂教学中,设定具体的模具设计制造任务,借助于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相应的课程教学环节中引入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数控加工实训以及塑件造型等课程,使整个教学活动更贴近于实际生产的设计制造过程,树立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模具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技能培训基地这个大环境。基于此,在模具制造实训以及模具钳工实训周里,应将实训与考证统一相结合,通过特定的技能培训,掌握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以《塑料模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这一课程为例,分析教改创新的基本思路,主要的教改创新思路为借助于多种素材及媒体手段,系统分析、实例说明,实现课程内容的优化。首先,就塑料成型原理的这一学习内容方面来说,由塑件着手,应用案例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实现相关原理内容的学习,借助于塑件案例,更易让学生理解原本枯燥的原理知识。其次,在模具应用实训室开展注射成型原理与注射机内容的学习,通过完整的注射过程,引导学生对所使用设备、成型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加上教师细致的讲解,更易于使学生理解、接受。再次,就塑料模具设计这一部分的教学来说,主要依赖于注射模具,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设置在测绘实验室进行,将学生划分为各个小组,在逐步的讲解中引导学生拆卸木块,并就各个部分对其主要构成及作用进行分析,完成测绘。最后,就塑料模具制造这一环节的教学来说,应将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数控加工课程以及实训环节综合起来,共同辅助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几门核心课程的融合学习,完成统一的项目,彻底落实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改创新中需解决的问题

3.1关于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问题

学校能够实现对模具制造实训中心的组建,同时综合改造原有的实训室,将最新的技术引入其中,实现实训室的创新改革,建立起较有规模的校内实训基地,这样一来,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实验实训的条件起到改善作用,可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提供基础保障。另外,除了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革之外,倡导学校还应与周边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借助于此,设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及技术指导,实现学生在真正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到实用的技术,感受到真正的职业环境,与校内所学的东西得到有效衔接。

3.2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想要做好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改创新工作,关键在于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应鼓励本校的青年教师,在职时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去,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增加其实战经验,更好地提高其教学专业水平。另外,学校还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一些既具专业理论知识,又极具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工作者来校兼任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满足教改创新的需求。

3.3关于课程考核评价方面的问题

关于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应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纽带,以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根本目标,以此来建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彻底摒弃仅以理论考试及分数作为考核评价标准的传统方法,实现知识、能力、技能考核的并重,且将重点放在能力与技能考核这两个内容上,结合静态考核与动态考评、结论考核与过程考评,加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考核,构建新的评估体系。例如,对学生日常学习态度的考评、操作规范程度的考评、团队协作能力的考评等。

4结论

在做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改创新时,应充分结合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培养专业型、综合型的模具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东君.关于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0(11):70-71,74.

[2]贾颖莲,何世松.行动体系下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41-42.

[3]李东君.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创新实践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0(4):36-37,44.

第9篇:模具专业范文

关键词: 高职 模具专业 改革

模具作为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制件的基础成型工艺设备,其应用日益广泛。模具工业的水平和发展状况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需要大量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那些能看懂图纸、熟练使用AutoCAD、Mastercam、UG、Pro/E等绘图软件,又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社会较缺乏、企业最需要的人才。面对需求,各类职业学校相继开设了模具制造、数控加工等专业,培养了一批批技术人才,部分满足了企业的急需。然而,调研发现,已培养的人才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两种偏向:一种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知识,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高分低能;一种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但系统性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缺乏,仅是简单操作型,一旦产品更改,就不能融会贯通。究其原因,有的学校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如实习设施缺乏、场地有限,过多讲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有的学校因生源质量较差,认为理论知识教多了学生也学不进,从而省略了一些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及实习教学等进行改革,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信心十足地面对竞争和挑战,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专业教育先行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选择到高职学习的学生,多数是由于考不上高中,上大学无望,转而求其次,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特别是语、数、外一类基础学科,因学习困难而失去兴趣。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新生入校时就进行专业教育,重拾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欲。新生对周围的一切既新奇又迷茫,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专业教育无疑是最佳切入点。在专业教育中,让学生除了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外,还对本专业的前景、目前的就业形势、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及用人机制有所了解,使他们一开始就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自然而然地树立自我约束意识。学生对直观、生动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我们采取参观企业和观看企业现场生产录像的形式,着重介绍模具设计、零件加工、安装调整、冲压加工及塑料成形加工等方面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产生好奇,从而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其今后的学习增添动力。

二、教学内容调整

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输送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冲压加工及数控加工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操作者。知识结构由三大模块构成: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语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既是本专业学生整个知识结构的基础,又是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将来接受继续教育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模块;而像工程力学、金属材料、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相对来说就可以少讲,有的内容也可以不讲。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可统称为专门知识,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模具制造技术、冷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塑料成形工艺与塑料模型设计、模具CAD/CAM、数控加工与编程等。它涉及模具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到操作整个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是从事模具行业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在构建模具专业教学计划框架时,我们紧紧围绕培养模具专业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注重学生模具设计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做到广而简;专业知识强调专而精,针对性强。在教学中不追求基础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来精选适合的,做到职业岗位需要什么讲什么、需要多少讲多少;“精”以实用为度,突出实践性。同时淘汰原有教材中落后、陈旧的知识,补充新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树立他们的前瞻意识,保证学生就业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现代企业需要的是集设计、加工、调试、安装、维修等技能于一体的模具人才,因而在专业教学中,我们将设计、制造、使用等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技能培训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另外,为了适应模具制造技术往宜人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的快速发展,教学中还加强了计算机操作、CAD/CAM、数控编程与操作等学习。为使学生成为既能看懂图纸、熟练使用AutoCAD、MasterCAM、UG、Pro/E等绘图软件,又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指导老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产品或零件图,要求学生按正规的设计步骤进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参数计算和确定、设备选型、模具结构方案分析,完成模具总装图和主要非标准零件图的绘制,并撰写详细的模具设计说明书和成型形工艺过程卡。实训基地配备模具制造的所有设备,从普通的切削加工设备到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包括加工中心、数控车、数控铣、电火花、电火花线切割等),以及零件加工用的专用夹具,相应的测量工具、仪器。能熟练使用Pro/ENGINEER、Mastercam、UG等软件和机械加工设备、工、卡、量具的双师型教师,能在学生加工模具的各工序中现场指导。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六周时间进行数控加工实训,用三周的时间实习模具CAD、CAM技术应用,用四周时间加工装配模具四套,学生装、拆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的高精度模具,主要学习电火花及线切割加工、数控车、铣加工中心加工、精密测量、模具装配和调试等技术,掌握现代模具制造的特点,形成较好的感性认识,为日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教学改革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革新

专业课的内容是高职生从未接触过的,有些知识较为机械,推导性不强,学起来很乏味。为讲好课,除利用挂图、模型外,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校园网及采用各类仿真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有关机械运动、操作步骤、工作过程通过录像、Flas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上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课时,我们对基本理论及模具工作零件工作部分的有关设计计算内容,借助实物教具,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传统教学;对模具结构、工作原理、各类零件形状结构部分采用多媒体课件;而对模具装配、安装调整、使用部分观看企业现场录像,并增加模具拆装、测绘部分内容。最后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用泡沫板制作一些典型模具,既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都有显著提高。

四、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劳动者,需要有一支职业道德水平高、业务精通、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为此,除了注重加强师资力量,以及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外,在师资达标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我校制定了“双师型”教师标准及激励政策,充分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利用假期到企业实践煅练,不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还通过加强校企、校校合作,聘请大型企业、高校的专家、教授、高级技师定期授课,打造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五、校企合作办学

“产学合作教育”是产业部门为学校提供现场教学和学生实习的基地,学校为产业部门优先培养学生,共同研究和攻克专业技术难关,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这一形式有效打破了教育的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强化了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快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就是双赢。学生毕业后可以为企业服务,由于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强,实验设备完善,学生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补的效果显著提高,毕业后能很快与企业接轨,适应了多变的工作岗位。

六、加强实习教学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加大了实验、实习设施及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为实习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为了强化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两次课程设计,两周的冲压模具设计和两周的塑料模具设计。在实习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将各种技能训练贯穿一体。模具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基本功培养,要求学生完成一副冲裁模工作零件的设计,经教师审核后,全部采用钳工加工方法完成制作;第二阶段是综合能力培养,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三大典型零件冲裁、弯曲、拉深模具结构的设计;二是模具拆装加工、安装调试能力,通过模具零件的加工、装配、拆装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求学生从零件的成形工艺分析入手,独立完成模具结构设计,用AutoCAD绘出模具总装图及各非标准件零件图,并制定出零件制造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经教师审核后,最后由学生动手制作。对于非工作零件,我们要求学生采用普通的车、铣、刨、磨等机床加工;对于要求较高的工作零件,则要求学生通过Mastercam软件预先造型并编制出数控加工程序或线切割加工程序,在校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其中工件的热处理工序由于受条件限制,则通过对外作协完成。全部零件加工后,再对模具进行装配,然后试模,直到冲出合格的零件。经过这种系统、规范的实习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